产业融合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5 15:02: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业融合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产业融合的概念

篇1

1.1.1选题背景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虽然被逐渐提高,但是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几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第一,旅游需求的变化。在大众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更多的停留在“表面经历”的阶段,追求的是“到此一游”的效果。随着旅游者阅历逐渐的丰富,旅游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到旅游景点观光的游客,而是已经进一步泛化涵盖了旅游者、休闲度假者、商务旅行者等各类消费群体。旅游活动也不再局限于观光游览,而是进一步泛化涵盖了景点游览、城市旅行、文化体验、度假休闲等多元复合的各类消费形态。深度体验的旅游需求需要旅游目的地不仅仅只是展示自然人文景观,更加需要挖掘出旅游目的地的丰富文化底蕴,实现从提供单一观光产品到复合型休闲产品的转变。旅游需求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旅游诉求的改变上,同时也体现了旅游方式的改变。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的逐步完善,信息、金融、通讯服务更加便利,自助旅行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热衷,传统的以旅行社制定线路的团体旅游显然已经处于被动的地位。第二,旅游资源观的限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禀赋型产业发展模式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传统的旅游资源二元结构论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种类型,催生了一批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直到现在,这种二元结构资源论仍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政府官员、开发商的思维,山水风光和历史名胜仍是开发商投资开发的首选。200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主要是针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该标准是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中对资源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开发者对旅游资源的认识。第三、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预订、网上交易、微博及微信等新型营销模式正改变着旅游者的旅游方式、消费模式和获取旅游资源信息的途径。旅游企业应根据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原来的企业经营策略、管理方式及营销模式,实现与客源市场的无缝对接。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第一,针对目前旅游产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的解决途径。基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主题。

第二,理论基础及文献述评。首先对产业链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的内涵、发展及与产业融合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文献述评上主要对产业融合理论本质进行剖析,同时对旅游产业与农业、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的模式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基于理论研究的缺陷,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构建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模型和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基于对旅游产业融合概念的梳理和辨析,从产业融合的本质原因出发构建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基于概念模型提出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并对不同融合模式的融合机理进行分别阐述。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是旅游产业融合概念内涵的重要全释方式,能够体现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但是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来源于概念模型,因此需要应用到实践中进行检验。

第四,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检验。为了进一步证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科学性,本文选取相关案例对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融合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践发展。

以旅游产业与农业的融合为例,对旅游产业主动融合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融合的理论关系,对旅游产业与农业间的投入率和融合度进行测量,从而辨识旅游产业对农业的主动融合模式。基于融合模式的确定对旅游产业改变农业产业链的过程和内涵进行阐释,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不同融合阶段下的新业态进行分别解析。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2.1理论基础

2.1.1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产业融合正是产业链优化整合的重要途径。产业链整合体现为产品整合、价值整合和知识整合三个层面。产业融合中新产品的产生体现了产业间不同要素整合成新产品的过程,产业融合中产业链的改变主要体现了主动融合产业通过核心价值要素的应用和推广对被融合产业产业链中各个组成部分价值整合和知识整合的过程。本文主要基于产业链理论对旅游产业不同融合模式下主动融合产业对被融合产业产业链的改变过程进行分析。

2.1.2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是基于产业间投入产出的量化考察国民经济各部分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从而实现了产业技术经济关联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的结合。

魁奈的经济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产业关联理论形成的基础。列昂惕夫是产业关联理论的最杰出贡献者,于1936年发表文章《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构建了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型,标志着产业关联理论的初步形成。1941年列昂惧夫的着作《美国的经济结构1919-1929》的出版标志着对产业关联研究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产业关联理论在二战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逐渐提出了动态的投入产出模型、引入了最优化思想的投入产出分析及扩展了地区间的投入产出分析。

王琪延,徐玲提出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具有一定关联性的产业才能寻求进一步的融合发展。产业关联虽然不是产业融合的充分条件,但是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体现了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本文对旅游产业与农业的实证研究中主要是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融合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同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对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度进行测算。

2.2研究述评

2.2.1产业融合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扩散,部分信息技术产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并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这种现象早期发生在以媒体、电信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产业之间,后来扩散到其他服务业,并逐渐开始向农业和工业渗透发展。产业融合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产业创新,使原来基于产业分工的产业

经济理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受到了政府及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已经幵始对数字融合及技术融合的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到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逐渐发展到对产业融合的深入研究。21世纪后我国学术界开始针对产业融合进行研究,并迅速扩展到对不同产业的融合现象进行分析,目前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问题。纵观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产 业融合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融合概念、模式、原因、过程及影响效应等方面。产业融合理论是本文的重要理论基础,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构建及融合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对产业融合理论本质内涵的分析。由于产业融合理论目前尚不成熟,并不能作为理论基础进行简单介绍,因此本文对涉及到产业融合理论内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述评,对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为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融合作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己经被讨论了三十多年,但是产业融合的概念表述及内涵界定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了不同的内涵,甚至有学者将技术融合、三网融合和数字融合等同于产业融合。具体来讲,基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将产业融合的概念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三章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及模式构建.........30

3.1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总结及问题辨析.......30

3.1.1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总结........30

第四章旅游产业主动融合模式研究——旅游业与农业融合...........50

4.1旅游产业对农业主动融合的实证研究........50

第五章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模式研究——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67

第七章三种模式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应用到具体融合现象的分析证明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理论的科学性。虽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具体的融合产业,但是研究结论也反映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更好的指导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融合在微观上改变了融合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产业链构成,为旅游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创新发展,宏观上改变了融合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地区或国家的竞争力。在旅游产业融合这一新型的产业创新方式之下,我国应该如何制定相关的政策,从而促进旅游产业良性、快速的发展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目前,政府在旅游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宏观发展上主要是大力提倡旅游产业与一、二和三产业的融合,而不同地区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确切产业对象选择上,一方面主张旅游产业与所有产业进行融合,另一方面主要是依据国内的相关成功经验,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和农业进行融合。这种旅游产业融合的政策导向并没有体现旅游产业融合的特征,没有针对旅游产业与不同产业进行融合的不同特征及旅游产业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同现状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政策指导。因此,本文基于旅游产业不同融合模式特征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进行研究。本研究的核心内容集中在3-7章,第三章主要是基于定性研究方法构建了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并提出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研究内容主要基于实证分析方法将旅游产业的主动、互动和被动融合模式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融合现象进行检验,第七章是基于对不同融合模式特征的总结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主动融合模式研究中,主要基于产业关联与产业融合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并检验了旅游产业对农业的主动融合模式,分析了主动融合过程中旅游产业对农业产业链的改变过程和改变结果;互动融合模式研究中,主要基于产业间锅合与融合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模式进行验证,同时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产业间及产业内行业间的融合度进行了测算;被动融合模式研究中,主要是基于产业集聚度与融合度的理论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验证了信息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带动融合作用。本文的前章的研究内容己经解决了本文的研究问题,本章主要是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研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8.1研究结论

篇2

中图分类号:F1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24903

1引言

“产城分离”规划倾向下,产业和城市功能分离,割裂了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小范围低程度上实现了要素资源的配置,但在更大范围上造成产业和城镇要素联系上成本的增加,实际上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变得更加困难。

在倡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产城融合成为产业和城镇发展的主导性规划思想。究其根本,市场的开放性特征使不关注要素有机联系和资源高效配置的产业失去竞争力,而失去产业支撑的城市只能日趋衰落,典型案例如美国曾经的“汽车城”底特律。

产城融合概念的提出,说明产业和城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开始得到重视。将产城融合概念置于系统分析框架内,一方面有利于对产城融合概念的理解、内涵的把握和理论的运用,另一方面,通过一个更大的分析框架和更成熟的理论体系,将产城融合理论作进一步发展。

2“产城融合”与“系统论”

系统方法论与产城融合概念是理论范式和应用概念的关系。系统方法论已经相当成熟且成体系,而产城融合的概念还处于理念发展和应用探索阶段,尚未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层次。

2.1“产城融合”概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1]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口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2]

产城融合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功能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向回归。笔者认为,产城融合的基本动力有两个:第一,产城融合是在市场导向下寻求资源要素最优配置、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驱动;第二,产城融合是在人本主义导向下对人、环境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合理组合,以实现最大社会效益的驱动。进一步讲,“产城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3]”

产城融合包含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两大项内容,核心是通过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实现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相互匹配,从而达到真正的产城融合发展。

2.2系统方法论

“一般系统论”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 Bertalanffy提出,在一般系统论中,“系统”被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4]”。系统论的核心概念有四个:“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其关注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个层面的关系。

系统论视角下,所有的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基本特征”。

3“产城融合”的系统方法解释

3.1要素层面

产城融合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人、城镇、产业、环境等实体要素,也包括政策、观念、社会环境等非实体要素。其中,有些要素在内容和功能上会有部分重合,例如环境要素既包括资源禀赋等实体性要素类型,也包含人文社会环境等非实体性要素类型(图1)。

当前产城融合及其案例研究中,对人口、城镇、产业、资源等实体性要素强调很多,对政策、观念、制度等非实体性要素强调过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最终造成城镇化的高速度低质量。

3.2结构层面

结构是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的综合[5]。产城融合结构是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作用于城镇化和产业化相互影响及融合过程时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图2)。

2014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3.3功能层面

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6]。对于产城融合系统来说,主要是指系统的效用和目标(图3)。

产城融合系统的功能效用是通过系统内要素互动最终实现人口要素的融合、制度要素的融合、空间要素的融合、产业要素的融合以及思想要素的融合,功能效用层各项的融合就是最终的产城融合。

3.4系统层面

产城融合系统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要素子系统、融合子系统和功能效应子系统。产城融合系统的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通过互动构成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融合子系统的运行;在融合子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融合子系统、融合子系统和环境之间都会产生互动关系,并推动城镇化、产业化以及产城融合水平的提升;融合子系统运作的结果就是功能效用子系统的结果――人口、制度、空间、产业和思想的融合――产城融合(图4)。

4.1“产城融合”的内涵再界定

一般意义上,产城融合是产业、城市、人口良性发展的一种模式,相比较而言,系统视角下的产城融合更具体,内涵更丰富:产城融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这一系统是实体要素在非实体要素作用下,逐渐实现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结构之间、结构与系统之间各层次良性互动关系的过程。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的目标是:系统内耗最小,产出最大,且呈现出吸聚效应并逐渐扩大的态势。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具体性和丰富性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变化性特征,即产城融合是一个发展过程;第二,层次性特征,即系统要素存在多层次上的互动关系;第三,系统优化特征,即目标指向内耗最小,产出最大;第四,空间扩展特征,即系统产生内聚外扩的发展趋势。

4.2“产城融合”的外延拓展

系统视角下的“产城融合”具有变化性、层次性、系统优化和空间扩展4个特征。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产城融合永远处于向最理想状态前进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终点。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实现过程中,各要素之间会产生4个层次的互动关系:一是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政策作用于投资,观念作用于具体产业;二是要素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信息化作用于第一、二、三产业子系统;三是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第一产业的发展将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四是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产城融合子系统会对具体区域的整体环境造成影响,如城镇化和产业化会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状态,产城融合的发展会从结构上改变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是系统从一个不均衡状态到一个均衡状态,再从均衡状态到不均衡状态,再到均衡状态……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种循环过程即是哲学意义上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质变后再经历量变,并再次实现质变的上升发展过程,即系统的优化过程。

系统论视角下,产城融合是区域融合度不断提升,且系统范围在空间上不断扩展的过程。系统分析视角下,产城融合更注重系统各层次的互动:产城融合是系统内要素和系统外要素、系统内子系统与系统外子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要素交换、因子互动的过程,即产城融合的空间拓展(或者说开放性)特征。

5结语

产城融合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产城融合理论大多集中在城镇化和产业规划层面的具体案例研究,对基本理论和理念的探讨不多。

用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对产城融合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可以在“要素、结构、功能、系统”4个层面进行产城融合的具体分析。同时,系统方法分析视角下,笔者将产城融合看做一个无终点的“发展”过程,并试图将产城融合引到哲学探讨的层面。

认识事物一般有3个层次:第一是哲学层面,第二是一般理论层面,第三是具体理论层面。通过“事物变化发展”等哲学理论、系统论等一般理论、城镇化和产业规划等具体学科理论三个层次对产城融合进行体系化认知和研究,对指导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认识和解决产城融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美]L・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秋同,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2]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 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3

在采访中,多数私募经理对三网概念的具体内容尚未充分了解,正在进行研究,但他们对于后续的行情相对乐观,被认为三网融合会成为一季度的热点题材,被市场反复挖掘。其中一些私募已经布局了3G概念。

“还没有琢磨透”

从投资的角度讲,“三网融合”依然是个复杂的概念,就连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对此也不是十分了解。

“对这个概念我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不太了解。”北京合聚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泽刚向《投资者报》记者坦言。

深圳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初步认为三网融合对有网络的企业是个机会,对增值服务的企业机会更大,但他同时也向记者表示:“对这个问题还没有琢磨透。”

“我看到四网融合的概念都出来了。”北京龙赢富泽投资公司总经理童第轶笑着对《投资者报》说。他所说的“四网”增加了智能电网规划中的电力线上网,“其实我也还在理解三网融合,认识还比较浅。”

布局3G机会大

市场近一个多月来始终在3100点到3300点之间做箱体震荡,此前机构预期的“二八”风格转换始终未能实现。在指数难以有效上攻的情况下,市场走势还是主要受消息面影响。基于此,深圳景良投资公司总经理廖黎晖认为,在蓝筹股没有涨起来的情况下,三网融合概念股有阶段性行情。

“建议选择整理时间较长的股票,像东方明珠、中视传媒等。比如东方明珠从2009年4月开始整理,在12元左右一直没怎么涨,近期才刚突破,这类股票机会比较大。”廖黎晖表示。

廖黎晖还向记者透露,他们也有选择地投资了一些和三网融合相关的公司。“主要布局了3G行业,比如选择广电信息、中视传媒等,主要是觉得它们内容方面做得不错,尤其是有线网络方面做得好,我觉得这类产品比较容易和3G结合在一起,相当于把电视放到了手机上。”

童第轶认为三网融合是市场的一个热点,近一段时间这个题材会被反复挖掘,“尤其是今年的一季度,这会是个热点题材。”

同时他认为,后期不同的产业部门会有相应的政策,各个地方也会有相应的政策出台支持,这样就可以有层次地展开投资。“投资上主要选择行业龙头股。”童第轶表示。

“我布局过网络运营商,主要是基于3G的概念。”童第轶也看好3G。

1月18日,在金融界举办的第三届民间高手炒股大赛颁奖典礼间隙,弘酬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孙燕军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短期要和3G紧密相连。”

“三网融合,主要是关注信息技术、信息服务方面的股票,比如赛迪传媒,以及一些大市值股票,比如中国联通。”孙燕军建议道。

不看好设备产业

三网融合所涉及的行业并非都能受益,廖黎晖表示,投资没有实质受益的伪概念股风险较大。

篇4

三网融合的概念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以及互联网的融合,源自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产业进步和交互,产生的影响已经超越技术范畴,涉及到了文化、经济、政治甚至是国家的安全性和竞争力的加强,成为了全球信息文化以及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始执行了关于三网结合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为国家的信息技术及综合领域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三网融合及有线电视的发展情况

1.1三网融合的概念和实质

三网融合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发的革命,20世纪末期美国麻省理工信息实验室出版的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描述过对该课题探讨过的结果,书中形象的以三个圆圈代表着出版业、计算机业、广播电视业三个领域,并以重叠的方式描述了三者结合后的发展前景将会超越每个领域单独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也是对三网融合比较早期的概述。之后对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三网融合发展的不断落实,三网融合的概念和价值也逐渐完善凸显出来。三网融合也被成为三网合一,是指由独立运营的传统有线电视网、电信网以及计算机网之间互相渗透和交融的一种现象,具有的特征是物理层面的网络互相交流,仅需要简单的物理网络就可以实现众多用户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同时还能和其他网络层面中的用户进行通讯和交流;三者在网络的应用层面上既能互相渗透和交互,也能在自身的领域互相独立;三者还可以根据业务和资源的需要调整网络间的交互和兼容的协议等。我国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还是在二十世纪末期的电信体制改革辩论,之后该概念被写入了十五、十一五以及十二五规划中,而且下新时期下不论是概念还是价值都逐渐清晰。当前业内对三网融合的概念设定为一个在业务层、网络层互相渗透和IP进行交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主要的内涵是根据IP的分组情况进行技术交换的运用;为用户提供数据、视频以及语音等多媒体业务的服务能力;能够使用多种形式的宽带和服务对质量作出保障;对底层的传输业务进行合理分离和优化等等。

1.2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产业的冲击

三网融合的进程中对广电产业的冲击非常大,尤其是有线电视产业,不论是从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都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发了发展模式上的深刻转变。三网融合概念对有线电视产业的益处主要体现在数据的传输能力和网络功能的应用上,信息技术的优化为有线电视产业的网络具有了传统广播电视没有的全媒体、全功能和全业务的技术前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相关部门开始对有线电视的网络双向化进行改造,能让有线网络的业务范围和信息承载能力在不同技术的改造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包括光纤混合网中的双向化技术电缆调节器技术、以太网电缆传输技术、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等技术的解决方案。其中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技术是为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双向调节的专业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实施该方案之后对一条电缆上的数字电视、计算机以及交互电视的网络应用服务,而且在难度和费用上也相对较低,技术实现之后的网络业务性能也较为稳定,因此被称为有线电视产业双向改造的关键实现方式。

2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有线电视产业创新过程

2.1政府主导的转型探索

有线电视的产业转型是我国发展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广电产业向三网融合方向进发的基础步骤,而这一过程必须要由政府作为主导作用,既为广电有线电视产业制定向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也起到了综合性质上的监督和推动作用。我国国务院从2004年开始将广播行业的数字化作为了政府工作的要点,同时提出了在2015年时实现全国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转换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先后召开了五次全国性质的现场会议,部署和推进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转变的工作落实。新一代的广播电视网是由有线电视信息化和移动多媒体电视取得的成果为基础,用我国自主创新的高性能信息网作为核心技术,建设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三网融合为基础的有线电视产业。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新时期下广播电视建设的规划,也是引发三网融合和有线电视产业碰撞变革的基础,也是我国广电系统为三网融合发展做出的回应。

2.2有线电视产业链模块化设计

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有线电视产业和其他的广电行业一样承受着纵向产业链的分解过程,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也是制定了有线电视产业链的模块化设计过程,只有将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根据规则进行分解,才能实现每一部分的单独设计和自律子系统的行为,从有线电视产业角度来讲则是需要使用形成产业链中的连接点,通过耦合成网的形式将拆分后的模块进行整合和集中,再将建立好的子系统进行统一实现更加复杂的系统。有线电视产业的模块拆分再集中的过程,也是将有线电视和三网融合中涉及到的技术和产业进行分工整合的过程,一般会涉及到三种形式的规则。首先是结构,每一个模块的结构决定了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也是确定每一个系统部分地位的基础;其次是界面,用来描述模块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细节,也是模块直接互相交流和沟通的信息归属;最后是标准,用于对每一个模块进行检测和设计规则,对模块的性能进行衡量和比较。

2.3有线电视产业的创新策略

为了应对目前市场环境的竞争情态,企业的创新和改革是提高其竞争能力的最佳利器,但是由于有线电视产业长期处于垄断和区域化经营的状态,导致很多的广电企业处于市场意识薄弱的状态,在创新和改革的力度上也达不到行业的平均标准。我国政府的行政力量对改造有线电视产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开放以及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线电视产业的创新改革也住进步入正轨。根据网络产业链的结构可知,有线电视产业的创新过程可以通过对模块进行分解再整合,例如可以将有线电视中最核心的技术和业务进行分解,形成内容存储、集成、分发和传输等环节,这些环节可以和对应的企业相互对接,实现了每一个环节的价值最大化,同时也因为拆分后集中的行为模式让有线电视产业变得更加灵活和增加社会适应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产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从治理企业的手段开始调整,加大资金投入到创新技术的研发中,提高企业运营资本的增长速率和运作能力,同时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全面的专业素质培训,实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有限电视产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J].企业导报,2016,19:70.

篇5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3302

0引言

在产业演进和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融合给旅游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推动旅游产业创新,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一方面旅游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因此也广泛带动了第三产业其他部门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作为第三产业重要部门的房地产业。另外,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虽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诸如房地产项目开发过度,出现大量空置房,房价过快增长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针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使房地产业遇到了资金链紧张,利润空间缩小等。房地产业迫切需要摆脱困境,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旅游业和房地产的融合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为房地产业摆脱目前的困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1 概念研究

1.1 产业融合

产业就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或一个地区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不同企业所具有的某类共同的特性就成了划分产业的基准。融合是“朝着一个点运动或者是两个或更多要素的汇合,或者是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

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讨论,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之间的交叉。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学者卢森伯(Rosenberg,1963)将技术融合定义为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一种相同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原先分立的产业变得紧密联系。产业融合较为准确和完整的涵义可表述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规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

1.2 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其著名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来的。波特将价值链描述成一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各种活动的集合体”,他把这一系列活动分为两个层次——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直接创造价值并将价值传递给顾客,辅助活为基本活动提供条件而不直接创造价值。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后来很多学者在波特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完整的价值链理论,他们把供应商价值链、渠道商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加入进来形成产业价值链和价值链系统。

2基于价值链的产业融合微观过程分析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对于服务业而言,价值链是企业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基本服务活动和辅助服务活动创造出价值的动态过程。在服务业的价值活动中,由于只有服务类价值活动,因此不同服务企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是相关的服务活动。

无论是旅游业价值链TVC还是房地产业价值链RVC,各类价值活动并非只是进行简单的组合,而是基于特定的内部动力机制、外部资源与环境以及能力许可的前提下所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与因素,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安排和企业文化对企业创造价值的支持。因而,价值链应是相应价值活动组合的一个函数。

如果以T表示旅游企业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环节,T1、T2、T3、T4分别表示旅游企业价值链上的各类辅助活动,则旅游业的价值链是以上各类价值活动的有序集合,用方程表示为:TVC=f(T,T1,T2,T3,T4)。

如果以R表示房地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活动环节,R1、R2、R3、R4、R5、R6、R7、R8分别表示房地产业价值链上的各类辅助活动,则房地产业的价值链可以表示为:RVC=f(R,R1,R2,R3,R4,R5,R6,R7,R8)。

当旅游业与房地产业之间进行融合时,两大产业原有线性的价值链会发生分解,而新的产业价值链由原来各产业中的核心增值活动环节重构而成。在这一过程中,两大产业价值链的重组并不意味着两大产业价值活动的简单组合,而是两大产业通过全面分析这些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利益方后,进行优化整合而实现的有效制度安排,是全部价值活动的有效组合。融合后的产业不仅综合了原来两大产业价值链的优势,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多样的价值增值环节,具有更强大的竞争优势。这一过程可表示如下图1。

图1中方程:

TRVC=g(TVC+RVC)= g(T,R,R’1,R’2,R’3,R’4,R’5,R’6,R’7,R’8)

篇6

国外学者关于创意产业的看法:

创意产业:艺术的商业之道。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E・凯夫斯运用产业经济学和现代合同理论着重考察了艺术的商业化过程。他认为,与物质制造业不同,创意产业所提的商品和服务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或是单纯的娱乐价值。创意产业包括书籍和杂志印刷业、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有声唱片、电影和电视节目,以及时装、玩具和游戏等。

点石成金的创意经济。英国的约翰・霍金斯从“创意经济”的角度提出,创意是个人的创新,包括“无中生有”或“赋予既有事物某种特色”。创意有两种,一是个人的新创意,二是在此基础上制造创意产品。而任何创意都拥有“个人性”、“独创性”、“意义”三个基本条件。霍金斯认为,创意未必就是经济行为,而一旦创意具有了经济意义或产生了可供交换的产品,创意就可能是经济行为。因此,创意经济是由创意产品(经济产品和服务)之间进行的交易。

国内学者关于创意产业的看法:

创意产业或创意经济:概念、特征和意义,我国学者厉无畏等人对“创意产业”作出了较全面的界说。他们认为,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同属于知识产业。郭辉勤提出,创意经济学是研究以创意为主的文化产业的应用科学。它是以创意为主线去审视文化产业,其具体研究对象是创意经济型产业和创意经济型企业。

新“创意经济”论:周子琰、姜奇平等人在《创意经济新论――中国蓝海风暴》中指出,理查德・E・凯夫斯的创意产业经济学认识到了内容生产、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产业规律,却忽视了技术革命特性也决定着创意的独特生产方式。当下,中国乃至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凯夫斯的学术观点为蓝本,掀起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浪潮,但“凯夫斯理论的致命伤,是没有把信息革命内生到创意经济中,所以说它是‘旧’创意经济,或现代版创意经济;而我们今天提出的新创意经济是要把网络革命内生于生产方式,来搞创意经济,所以是后现代版的创意经济”。①他们从工具的使用、创意的产生、需求的变化、利润的创造、创意人才的涌现等方面,生动地论述了以网络革命为基础的新创意经济与“旧”创意经济的区别。

从上述情况可见,虽然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探索为时尚短,然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已经对此作了大量的探讨。他们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论述,为我们从一般意义上把握其含义和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但是,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主要体现在:

国内外对“创意产业”的大多数研究,尽管也部分论及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是从一般文化产业的意义进行考察的,他们对“创意产业”的划分也几乎囊括了所有文化产业的领域,没有突显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应当突出“数字创意产业”的研究和探索。

新“创意经济”论或“后现代版创意产业”论虽然极大地突出了信息革命或网络革命的创意经济的重大影响,论证了新“创意经济”不同于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运行机制和规律,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于新媒体的“创意经济”的发展仍然要以一定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与传统的文化产业、部门具有多产业渗透、融合的重要特征,且数字创意经济本身即包含了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结构的活动。

所以,我们认为,研究“创意经济”或“创意产业”,既要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创意经济或产业的重大影响,将数字创意产业置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导位置,把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作为考察一定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同时,又不宜把数字创意产业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割裂开来,而应当重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质和渗透、融合关系。

数字创意产业的内在规定和特征

数字创意产业的内在规定。笔者认为,数字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最为典型的产业形态。而所谓“数字创意产业”是指建立在文化资源基础之上,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主要以人(个体和团队)的精神创造力、技艺才能为动力的企业及其以数字化、网络化生产方式进行的文化价值的创造、传播和交易等活动,也包括运用文化创意和新技术提高传统文化产业附加值的活动。在外延上,构成数字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部门包括通信增值文化服务业、互联网文化服务业、文化和娱乐软件业、现代影视业、数字(网络)游戏业、动漫业、数字(网络)出版业等,同时还应当包括这些核心产业部门与其他文化产业的融合和延伸的产业化形式。如数字动画与传统出版业的结合、现代影视与其他文化部门的融合等。

“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与西方一些国家和组织提出的“内容产业”的概念有某些相通之处。但是,“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内容产业”的概念的区别在于:其一,“内容产业”的概念主要关注的是数字类产品的文化内容,而我们使用“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既认同“内容”和“创意”对于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根源性意义,又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文化资源、文化创意的产业化具有的革命性作用;其二,与“内容产业”的概念把新、旧媒体截然分开不同,我们使用“数字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同时还强调数字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关联性、渗透性和融合性。

数字创意产业的基本构架和基本特征。根据上述数字创意产业的界说以及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实际,可以把数字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基本构架描述为:

从这一构架可见,数字创意产业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连接的方面:

数字创意产业是主要从事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文化、艺术、娱乐等信息的生产、传播、交换)的产业。与传统的物质制造业乃至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较,数字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的依赖最少,且具有可迅速和广泛传播的特征。数字创意产业的精神生产特征,决定了其产业链中决定性的环节在于人的创意或创新;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可迅速、广泛传播的特征,又是影响当代经济生活中人们的创意能够转化为产业的重要因素。

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数字创意产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基础。数字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要以一定的传统文化为背景或依托;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艺术创造活动为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从根本上看,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在于丰富和创造人们新的生活样式。

个人或团队的精神创造力、技艺才能是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源或动力。数字创意产业体现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它不仅依托于特定的文化资源,而且必须以新技术革命为契机,以创新为立足点,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的超越;它不仅需要以个人或团队的精神文化创新为动力,而且需要以个人或团队的技术创新为动力。因此,缺少具有创意的人才或者缺乏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数字创意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数字创意产业进行的文化价值创造和增值活动,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为基本的技术平台的。而数字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电视、电影技术等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共同基础,同时,数字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强烈的网络传播特性和网络扩散的外部效应。因此,是否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是数字创意产业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标志性特征。

数字创意产业具有多产业融合的特征。数字创意产业是以多产业融合的企业集群为载体而实现价值创造、传播、交换和价值增值过程。这不仅因为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原先独立设计运营的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正通过各种方式趋于融合,由此使三类不同的业务、市场和产业也日趋相互渗透、融合,而且,由于文化本身是具有广泛的社会生活总体性的概念,数字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通过向传统文化产业渗透、扩展,形成两者的融合、共生,共同构成或延长了数字创意产业的产业链。

界定数字创意产业的根据和意义

我们认为,之所以需要提出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主要的根据和意义在于:

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产业”的兴起,与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信息化、网络化之间的依存关系。美国《在线》杂志执行编辑凯文・凯利曾经指出?押“通讯是社会的基础,是文化的基础,是人文和个人认知的基础,是一切经济系统的基础。这就是网络如此了得的原因。通讯与文化及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讯技术改革远远超越了仅仅是一个产业部门的范畴。”通讯“在文化、技术和观念上震撼着我们生活的根基。”②凯利的这段论述,深入地揭示了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全面应用,改变和造就了人们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的诸环节和诸方面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没有由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转型,没有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大众传播技术的推动,要实现文化创意的大规模产业化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数字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的先导产业,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可以提升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虽然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是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③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是以大规模工业发展为核心,单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社会发展目标,以无限制的能源、原材料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带来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宣告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的总危机。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新的产业群的崛起,使经济增长模式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其特点是以更少的物质资源消耗和更多的知识或智力的投入,获得高效的、更少负面影响的健康、持续的经济增长。从当代产业发展的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一种超越,而数字创意产业则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又一次超越。因此,以对数字创意产业的界定和认识为基础,通过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重点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提高其水平和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对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是考察一定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的重要依据。信息化、网络化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数字化过程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当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④数字创意产业引领着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前锋,预示着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通过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有利于更为准确地揭示该国家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方式,判断其文化创意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注释:

①周子琰、姜奇平:《创意经济新论――中国蓝海风暴》,新星出版社,2006年。

②〔美〕凯文・凯利:《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萧华敬、任平译,广州出版社,2000年。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篇7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036-02

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及产业边界

(一)旅游产业的概念及产业边界

关于旅游产业的概念,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旅游业是服务行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旅游产业比旅游业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它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娱、购提供服务,满足旅游者精神,物质需求的综合性产业。从目的地的角度来看,旅游产业包括五大部门,即旅行社业、住宿业、旅游交通、旅游景点、目的地管理部门。

(二)文化产业的概念及产业边界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行业分类指标体系的差异,国际社会对文化产业内涵理解不同。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下定义,即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构成文化产业。

我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该分类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五层。第一层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两部分;第二层根据管理需要和文化生产活动的自身特点分为10个大类,即“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等;第三层依照文化生产活动相近性分为50个中类;第四层是具体的活动类别,共计120个小类;第五层是对含有部分文化生产活动的小类设置延伸层,共计29个。

可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明确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但旅游行业中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中主要生产供旅游者参观、游览、鉴赏和购买产品的企业又发挥着旅游的作用。在行业渗透、学科交叉的当今,两者之间就更难分彼此。因此,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与旅游产业间更易发生渗透、交叉、融合等现象。在各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不同程度地走向了互动融合的道路。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根据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联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为延伸型、整合型、渗透型3种。

(一)延伸型融合模式

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活动本身存在互补性,可以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实现两大产业共赢。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可向旅游产业延伸,凭借文化产品的强大吸引力提升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例如,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既是国内外知名的演出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同时又是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最佳休闲度假推荐项目,成功实现了文化产业向旅游业的延伸。

也可将旅游产业向演艺、影视广播、传媒出版等文化产业延伸,如影视基地、动漫基地等文化产业园区就是旅游产业向文化产业延伸发展的典型。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功能上实现了文化产品的开发、投产与交易,同时由于场地开发和布景的需要,使产业园区又同时存在旅游景点的性质,通过文化表演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二)整合型融合模式

该模式是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价值链解体,然后将两者的核心环节进行重组,形成一条全新的价值链,构筑出新型的整合型产业。常见的整合型产业融合包括以世博园、园博园为代表的会展活动和以国际旅游文化节、国际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活动。以会展和节庆作为产业融合的纽带,凭借节庆展会的设施平台吸引大量客源,借助举办地的各种旅游资源,以各种文化创意体验活动或项目为表现形式,打造出全新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态。通过两大产业资源的整合、产业活动的重组,既可提升举办地的旅游形象,吸引游客,又可有效地传播、销售文化产品,推动两大产业的联动发展。如日内瓦的“国际会议之都”、南宁“东盟博览会之都”、海南“博鳌国际会议中心”等。

(三)渗透型融合模式

该模式是选取文化或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个环节,使之渗透到对方产业价值链环节中,从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或是旅游文化产业等新产业。动漫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就是渗透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例如,2006年,浙江天畅网络科技公司与凯恩旅游集团合作,将旅游景点植入《大唐风云》网络游戏中。景点借助该游戏的传播渠道得到了更好的宣传和推广,使旅游产品更加具备市场吸引力。而游戏本身也因为真实景点的加入增添了观赏性和体验性,并借助景点的知名度为游戏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此外,文化主题公园也是渗透型融合模式的代表。该模式代表项目为迪斯尼乐园、宋城等,即通过产业渗透的方式,借助产品的文化内容优势以及广泛传播所获得的市场优势,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将其产业活动扩散到旅游业,打造出“文化主题公园”这一新兴的休闲旅游新业态。

从开发难度上看,受政府政策推进和资金门槛低等影响,延伸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最易实现;受技术创新和资金需求限制等影响,渗透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最难实现;而整合型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则介于二者实现难度之间。不同地区应针对自身历史文脉、经济发展现状、旅游发展状况、产业条件等来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融合模式。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基于技术融合、资源融合、市场融合和企业融合几个方面。

(一)技术融合

产业融合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间的扩散导致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改变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使不同产业的成本结构变得十分相似,消除了不同产业间的技术性进入“壁垒”,使不同产业形成共同的技术基础。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开发技术与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产品创作与制作技术的结合即为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比较快,而旅游产品的创新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文化产业的技术优势明显,它的引入和融合会带来旅游业科技含量的提高,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例如,利用 “创意”开发技术,可以开发影视旅游、演艺旅游、旅游游戏软件等具有关联性的产品,在丰富文化与旅游产业原来各自经营内容和形式的同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资源融合

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具有较大重合性,沉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工艺、饮食等既是文化资源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源作为两个产业的共同生产要素,可以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通过 “创意”开发技术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既能保护有形文化资源,又能传承非物质文化,还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实现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赢。例如,当前发展如火如荼的古城古镇与古村落等,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游、休闲游、度假游、社区游等产品形态,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创新旅游商业业态的内涵与外延,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社区文化的复兴与传承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与经济保障,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可见,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成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路径。

(三)市场融合

旅游业的市场范畴庞大,空间拓展能力强,新颖时尚的文化产业则深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热爱,市场空隙的存在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找到了现实需要的路径。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市场融合,主要通过市场营销的创新整合、共同品牌的培育、资本整体运营管理等方面来实现。

一方面,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方式与旅游产品营销相结合,将使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和旅游产品的销售模式发生改变。例如,互联网与旅行社相结合,形成旅游产品的在线销售;传统的文化演出经过全方位的改良后开发成实景演出,吸引到的消费者不仅是当地居民,更多的是外地的旅游者。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也可共享文化产业的市场,进行旅游产品的营销与推广。如文化产业中的出版发行与版权服务以及广播、电视、电影等,旅游业不仅可以共享其文化产业的市场群体,同时可以借助其平台进行旅游的营销与宣传,如近年发展火热的影视旅游、小说情境游等皆是如此。

(四)企业融合

企业是产业的主体,技术、产品和市场融合最终的执行和实施都是在企业层面。因此,企业成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载体。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导致出现了从事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文物博物业、娱乐业、动漫业等业务的大量企业,这类企业的业务融合了两大产业的特点,并可利用同一的运作平台,有力地推动着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这类企业的融合发展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而是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转变,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8

数字技术变革着媒体形态,几乎使单一功能的媒介产品及服务成为了模拟时代的遗物。传媒产业也必须顺势而动,努力适应媒体融合的潮流。由于传媒产业对新技术具有敏感性,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媒体融合的趋势日益凸现。从早些时候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到全球范围内电信与广电界线的日益模糊,传媒产业结构的变化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即将告别模拟时代的传媒产业将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尽管现阶段媒体融合主要突出表现在广播电视和电信领域,但电影产业也不能例外。面对电信业对文化内容市场的影响,电影产业必须尽快寻找到应对变化的方法。数字电影正是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利用胶片数字化技术,电影作品可以被制作成数字化文件在电脑上观看,也可以进入影院让更多的人观赏。与之相适应,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都与传统胶片电影有所差异。除去在各大院线上映之外,数字电影还可以与其他形式的媒体相交换。可以说,数字化技术为数字电影的流通开辟了多种途径

本文试图以电影、电信、广播电视等传媒产业的融合现状为突破口,讨论媒体环境的急剧变化会使作为媒体形式之一的“电影”发生怎样的改变,以及这种变化会对电影产生怎样的影响。之后通过分析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媒体融合现象对传统意义上以胶片为载体的“电影”概念的变革,在综合考虑电影制作全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对数字电影进行界定的方式。

一、媒体融合现状分析

(一)媒体融合的概念

从字面上看,“融合”的意思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应用于传媒产业领域,“融合”的概念主要是指随着网络宽带化和文件压缩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产业界限不断被突破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和电信领域广泛探讨的“融合”概念包括:“通过其他网络提供原由特定网络提供的服务或商品”(FCC)以及“改善现有服务技术,以便利用现有设施提供新的服务、开发新形态的设施、产生新的功能”(ITU)。

媒体融合在网络融合、服务融合、事业融合和接收终端融合四个方面均有所体现。其中,服务融合和事业融合主要是指在媒体提供的服务之间以及媒体经营主体之间出现区分不明显的现象;网络融合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输网络之间的区分不再明确,或是出现“多网合一”的现象;接收终端融合是指接收媒介内容的终端设备的整合,即一种接收终端兼具接收多种形式媒体信息的功能。所以,媒体融合是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急速发生的现象,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受众通过简便的方式接收到多样化的信息内容。

值得注意得是,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各种媒体的统合,而是要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多种形式的媒体服务,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不能将媒体融合的概念局限在技术范畴当中,而要看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在社会、经济和美学领域发生的变化。

(二)媒体融合现状

1.电影和电信的融合

在我国,利用电信宽带网络在线或下载观看电影是一种较为普及的互联网使用方式,电影《功夫》也曾被拆分为10个片段,使影迷得以在手机上进行观赏。尽管从融资形态、内容来源、利益分咸等方面看,我国电影和电信的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但从未来发展考虑,电信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寻求与电影业合作,开辟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内容来源,符合其长远利益。国外一些电信企业已经开始探索进军电影业的途径,力图突破原先网络运营商的定位,成为电影内容供应商。以韩国为例,SK电信与IHQ通过股份制形式进行合作,构建了一条包括内容生产(YBM首尔唱片、IHQ、YTN Media)、广播电视频道(YTN Media、Mov ie Club)、平台运营商(TU Media)在内的产业链;KT则为电影发行商Show Box投资80亿韩币,以换取所需的内容资源。电信业通过投资或并购方式进入电影业,促成电影业新平台的诞生,要求电影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怎样的电影才能适应新平台的需要、如何创造出电影的附加价值,是必须加以重视的课题。对传统电影概念重新进行审视,结合新媒体出现后受众在观看电影时的投入程度、接收终端屏幕大小以及可观看时间长度等媒体接触形态方面的变化,考虑电影制作的方法,将是电影发展的必然环节。

2.电影和广播电视的融合

电视电影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是电视与电影竞争的产物。法籍波兰电影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轰动欧洲的作品《十诫》,就是电视电影系列片。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视电影日臻成熟,现在已成为美国商业电视网黄金时段的主要节目内容之一,观众每年平均可看到200多部电视电影。我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的“正大剧场”,曾于90年代系统引进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国电视电影作品,对国人了解和接受电视电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专为电视播放而拍摄的电视电影,以投资小、回报稳定见长。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缩小了电视和电影在制作手法和承载介质方面的差异,使人们构筑完整的电视电影生产体系的设想成为了可能。

二、媒体融合环境中的电影

(一)电影媒体的进化

自从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使用“活动电影机”成功进行首次商业放映以来,电影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以及宽银幕的出现,电影技术的每次飞跃,无不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除了技术的进步,电影产业的迅速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电影产业的变革主要由其他新媒体的发明引起,电视、家用录像机、有线电视、互联网点播等都对电影产业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20世纪40年代电视机的出现使电影丧失了作为独一无二的活动影像再现媒介的地位,也分流了电影广告。新媒体带来的;中击迫使电影产业直面技术变革,通过采纳革新求得生存和发展。

数字技术是继有声电影、彩出现后电影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数字技术与电影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数字影像”阶段。20世纪60~70年代,计算机图像研究者开始研究数字影像的实现技术,电脑动画等应用方式随之出现。在电视广告、音乐电视、动画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影像技术同样被用于电影创作,主要用于制作影片所需动画和特殊效果。互联网和卫星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摄 影机、数字编辑机、数字放映机以及动画影像压缩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影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影响逐渐突破制作环节,向发行和上映环节延伸。电影制作的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电影从以胶片的物理形态存储、剪辑、放映转变为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用计算机剪辑、利用卫星或互联网等先进的通讯手段传送到各大影院,再通过数字放映机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技术的历次变革都使电影面临着来自美学、产业和社会领域的挑战,电影努力调整自身的形态以适应技术的变化,在100余年的电影史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数字技术开启了电影媒体的新时代,也为人们提供了重新定义电影媒体的机会。电影不再仅仅是以胶片为介质在特定的几个影院进行放映的媒介,它是以活动影像方式同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而数字技术使这种活动影像媒介的制作、发行和上映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二)数字电影

1.数字电影的概念

对数字电影进行准确定义并非易事。一方面是因为数字技术在电影业的应用还在进行之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数字电影技术具有不同于有声电影和彩技术的特点。虽然数字电影技术是以“数字影像”为先导的,但仅从电影制作技术角度对数字电影进行定义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考虑到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方向,有必要把电影发行和上映一并纳入到定义中进行考察。并且,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取得质的突破,数字电影这一概念的范畴还将进一步扩大。即便仅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数字电影”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广义看,从胶片内容的数字化到数字放映再到用数字技术拍摄或制作、以胶片形式存储的电视电影(telecine)都可以被算作是数字电影。从狭义上说,从制作到上映的整个过程全部实现数字化的“数字电影”则是指用数字化文件形式对胶片或数字摄影机拍摄的影片进行加工处理和储存,并利用固定媒体(硬盘)或卫星、宽带网络等将该数字化文件传送到影院,以数字放映机为观众提供高画质影像服务的电影。

2.数字电影的优势

在媒体融合环境中,兼容性对媒体内容的生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对于内容提供商而言,必须将电影内容进行数字化,使电影内容能够在作为同一内容来源在多种媒体平台上得到应用。另外数字电影还在节省成本、开拓文化产品市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从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对数字电影的优势进行考察。

(1)制作环节

在电影“制作――发行――上映”三个环节中,最早使用数字技术的就是制作环节。数字电影削减了电影制作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提高了电影制作的效率,另外,运用数字影像技术还可以拍摄出现实中难以拍摄到的场面以及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形象。目前高清晰度数宇摄影机已被应用到电影拍摄过程中。数字电影技术在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拍摄阶段,采用数字电影技术可使主创人员在影片拍摄现场对拍摄效果进行确认,增加了影片表现的空间,还可以使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同步进行影片现场剪辑、同期声数字采集和后期制作。由于影片是以数字化文件形式存储的,主创人员不必担心胶片的成本问题。在剪辑和后期制作阶段充分运用DI(Digital Intermediate)技术和CG技术,能够制作出多种特殊效果以及现实中不存在的形象等。

(2)发行环节

受益于数字技术的引入,电影的发行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发达的通讯技术为影片在全球各地同步上映准备了条件,也使影片发行的利润具备了更加有力的保障。不只是在经济层面,电影的数字化发行在文化层面上也有重要作用。通过数字化发行链进行电影发行,可以有效避免原先电影拷贝造成的画质损耗,并且使影片的永久保存成为可能,有利于作为文化财产的电影内容的保存和共享。

(3)上映环节

电影的数字化上映主要是通过在影院构建数字化影片放映系统实现的。完成数字化改造后,影院可以作为数字内容展示平台使用,从而增加收入来源。以DVD、录像带等为代表的数字电影周边产品可以拓展电影产品票房之外的价值,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也可以成为数字电影的展示空间。通过开拓多种形式的电影上映渠道,可以使影片不断创造出新价值。

数字电影市场的扩大有利于终端设备制造业和数字伺服器(digitalserver)构筑、管理行业的发展,也将促使网络运营商和广播电视经营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电影市场当中,从而使电影产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数字电影美学

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电视、家用录像机、游戏机等多种新兴媒体的启示,在影像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表现形式方面不断进化,表现为电影美学的变化。数字技术为电影语言提供的新的可能性,贯穿在现阶段电影制作的全部过程中。通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电影发行和上映的巨大变化,但电影的基本表达方式――活动影像投射在屏幕状的物体上――并未发生改变。尽管电影发行和上映的变化不会对电影语言产生直接影响,但却会通过影响构成“电影”所处环境的各个部分影响到电影本身。例如使用手机观看电影时,由于手机屏幕不同于影院的宽银幕,观赏时间也受电池电量限制,电影的形式和内容也都需要进行调整,这种变化也对电影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提出了要求。

与数字电影美学相关,需要在电影制作过程的基础上对人们接触数字电影的方式进行广泛考察。数字技术对与电影语言直接相关的制作环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发行和上映环节电影产业环境的变化与数字电影美学之间具有怎样的相关性,都可以归结到接触方式的变化上。

(一)数字化与电影语言

1.数字影像与数字电影

数字影像与数字电影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影像侧重于强调电子影像是一个无论何时都可以进行变形和处理的过程,具有虚拟实体的性质,既可以对现实事物进行仿真式表现,也可以借助于数字技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并不存在的形象。这种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数字影像是德勒兹(GillesDeleuze)心理分析理论的体现,数字影像技术应用于电影中,使电影具备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即可以用非再现的方式生成新的形象,对世界进行新的模仿,使人们在影像活动中重新建立对于世界的信任关系。但当数字影像作为数字电影的素材出现时,数字影像作为虚拟实体的可能性并不会在表面上显露出来,而是会被缝合在电影之中。数字电影将以数字影像为代表的许多活动影像作为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再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形式传递给受众,其最终形态是活动影像的组合。一个完整的数字电影文本具有电影媒体强烈的单向性特征。

尽管网络电影和互动电影强调互动性, 但上述形态在交互性方面的尝试尚不成熟,观众的选择受到了多种限制。事实上,现阶段数字电影的观众仍处于被动观看状态。

2.非再现性

摄影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再现现实的需要而发明的,活动电影机在摄影技术的基础上得以产生。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电影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于现实的再现上。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中,逐渐淡化了电影的现实标签功能。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形象借助于数字技术在电影中被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电影从对世界进行再生产式的“再现”工具转变为对世界进行模仿式的“非再现”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规律的要求的延伸。

电影作为现实标签功能的弱化意味着影像与现实关联性的弱化。电影不再被看作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忠实翻版。绘画、图像等在电影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艺术形式的价值因数字电影的出现再次受到重视。在数字电影中,实际拍摄的部分不过是构成电影的影像素材的一部分,电影由再现的艺术变成了非再现的艺术,可以表现出实际空间中无法做出的动作、随时间流动的物体等梦境般的影像,计算机图像技术甚至可以使这些虚拟形象看上去比实际存在的东西显得更加逼真。人们还在进行用非再现影像表现再现现实的尝试。

3.空间蒙太奇

在数字电影制作过程中,后期制作甚至比影片拍摄本身更为重要。合成技术要求我们重新对电影蒙太奇的概念加以审视。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中原指将各部分装配到一起,顾名思义,就是在破碎分割中达到的一种完整状态。各种综合艺术在电影中都可以通过蒙太奇的手段组织到银幕上去。传统的电影蒙太奇概念具有强调时间元素的倾向,通过与场景的结合创造出新的意义。与传统电影不同,数字电影更加关注单一场景以内蒙太奇概念的重要性。在单一场景内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彼此各不相同的影像结合在一起,和传统电影在各个画面之间进行排列组合、建立联系的蒙太奇手法具有相似之处,而同一场景各影像间的蒙太奇也非常重要。数字影像的空间配置特征随时间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剪辑”的范畴因此被扩大了:数字影像剪辑不再是剪下记录各个场景的胶片,再将它们粘贴起来,而是包括了在场景内放入新的影像,将分散的影像合成为一个完整场景的过程。这是空间蒙太奇概念产生的现实基础。在同一影像中并置的各影像之间的关系所具有的意义愈发重要,对影像进行安排,可以产生类似于计算机超文本链接的多种关系。

(二)产业环境的变化与美学

不仅是制作环节,数字电影的发行与上映环节的变化也影响着电影美学。利用卫星在全球同步上映影片的电影放映环境以及媒体融合后多样化的电影流通渠道,为电影观众开辟了比以往更多的观赏环境。电影必须努力适应个人移动媒体、数字化影院等新兴的电影观赏形式,创作出适合在小型个人移动媒体和超大型屏幕上放映的数字电影作品。

电影观赏环境对电影的重要影响力主要可以归结为屏幕影像和观众的投入程度。对于观众来说,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观看小屏幕上的画面。数字电影在多种媒体终端上呈现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数字时代需要为各种接收终端量身订制的数字电影。在不久的将来,屏幕尺寸大小不同可能成为划分电影类型的重要依据。适合个人移动媒体屏幕、普通影院银幕和超大银幕等多样化放映媒介的数字电影,会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电影美学表现方式。“空间蒙太奇”在手机屏幕和大型环幕上会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四、结论

篇9

软件定义重塑信息产业

软件定义重塑IT基础架构,主导信息产业发展。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从概念进入深化发展,包括网络、存储和数据中心三大主业内容的IT基础架构被软件重新定义。软硬件间的角色定位发生逆转,软件不再是硬件的附属品,而是决定硬件品质、功能、灵活性、可用性的首要因素。随着软件定义在降低系统复杂性、降低成本、增强IT系统的可伸缩性和适应性等优势凸显,软件将成为硬件的主导和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

软件与IT其他I域加速融合,驱动信息产业变革。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及数据价值挖掘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软件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软件定义硬件、软件定义系统、软件定义信息安全等思想、概念和产品不断涌现,电脑、手机、电子书、家居产品等传统电子产品也加入被定义的行列,催生智能机器人、电子书、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各类产品和服务被软件定义后,物理功能越来越简单,应用功能日益丰富,而且功能可以不断拓展和升级。

软件定义改造传统产业

软件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正重新定义制造、电信、能源、电力等传统产业,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与传统产业加速跨界融合的过程中,软件技术与制造、电信、能源等领域的专业技术深入融合,促进其业务流程、业务系统的重塑和生产模式、组织形式的变革,驱动传统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篇10

因而,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区隔日渐模糊,新一代的电子消费品也集成了不同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成为技术“融合”的终端平台。这些产品在技术升级的同时也预示着以消费为导向的信息服务模式与技术资源分配的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这一趋势不仅仅是消费电子技术和功能的升级,也标志着基于技术融合的产业内外互动正在成为消费电子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3C产品的功能延展意味着电子消费产品的各个技术环节的相互依存度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内容和服务模式的升级,信息处理技术及内容运营商将介入终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终端产品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也成为信息处理技术供应商和内容运营商共同的利润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程度。

消费概念升级与技术资源的再分配

对于产业观察者而言,3C技术的融合和产品功能的延展趋势并不新奇,3C融合实际上是通过某种信息集成的协议将信息渠道简单化和扁平化,在终端产品中实现个人与家庭的信息需求整合。因此,3C的融合不仅仅是技术和功能的融合,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平台和服务内容的丰富和整合,例如被市场一致看好的IPTV业务就是要将电脑与电视的服务内容和信息渠道进行整合。3C融合在青博会如此受到青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概念的新颖,而是在于3C的融合已经可以在终端产品上实现了,包括英特尔和微软在内的核心信息技术供应商广泛介入电子消费产品的设计及电子消费服务模式的制定,我们看到TCL、海尔等大型电子消费品供应商所提及的“数字生活”概念背后都有英特尔的背景,而微软也通过与长虹及盛大的合作实现XBOX产品的PC化。

此前在信息处理和软件平台方面占有大量利润空间的英特尔及微软等信息技术供应商通过与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商的合作将利润的空间逐渐下移,与此同时,以提供信息及消费内容的网游等内容运营商则将功能拓展和信息渠道的整合作为潜在市场开发的重要战略。更为重要的是,电子消费品制造商也逐渐摆脱了零部件组装流水线的尴尬地位,而是将产品的价值延伸到服务及个性化数字生活体验等诸多方面,不断介入信息处理技术、内容运营及服务模式的全面提升,成为数字化消费理念的最终实现者。

从技术进步到信息内容资源的整合,从产品营销与服务升级,电子消费品从核心信息技术到终端娱乐及信息功能界面的开发等的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度随着产品及服务功能的延伸日益突出。就此而言,电子消费品的产业模式正在随着技术资源的重新分配而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3C技术融合和电子消费品功能多元化的背景下,3C产业的资源结构越来越倾向于以技术整合为基础的服务内容升级与信息消费需求整合。换而言之,产品的功能多元化必然带来技术的集中和服务内容的集中,消费概念提升的背后是各个产业环节的技术资源分享和利益分配模式。

作为信息处理技术供应商,英特尔等通过改进电子消费品的信息处理能力升级信息平台和信息渠道,而内容供应商则通过升级后的信息渠道占领现有和潜在的信息消费市场,这一切都要通过电子消费品供应商的终端产品实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互相嵌套的资源共享与利益分配的产业内部的资源结构。

简而言之,3C技术的融合实际上是以消费概念变革为归依的技术资源整合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资源整合度及其效率则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标准,只有产业资源整合形成的合力才可以解决电子消费数字化的最大瓶颈:信息内容与服务模式的升级。

缺失的合力:服务与内容瓶颈

电子消费的数字化升级需要产业内各个环节的合作和资源整合。以电视、网络、移动通讯平台及其他信息通路构成的信息传递平台的容量足以承受更大量和更加集中信息交流的需要;与此同时,以芯片技术为核心的高效率信息处理技术与电视等终端产品的结合使终端产品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适应数字化的信息消费需求;然而,要形成产业升级的合力,还有一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内容与服务模式的升级。对于电子消费而言,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平台容量等硬件性的问题并不是核心的挑战,如何通过新的服务模式使电子消费的内容和功能多元化才是核心的瓶颈式的问题,正如陈天桥所说,“消费电子在中国发展到现在遭遇到的最大瓶颈在于内容和服务的缺失。”与其说3C融合是技术的升级,不如说是服务模式和内容的升级。

内容的多元化需要包括电子消费品厂商及内容运营商等在内的产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电子消费品供应商通过对于内容开发的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例如索爱在提升手机产品娱乐性的同时整合THQ、Gameloft等游戏开发及零售商的产品资源,甚至参与X-BOX及PS2等高端游戏开发商的开发工作;而内容运营商则通过服务模式的提升使终端电子消费品成为新的服务平台。

实际上,电子消费品行业在服务和内容上的合作必然带来资源的共享,随之而来的则是利益分配模式的困扰。相对于产品的技术研发而言,内容生产与服务模式的形成则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许多柔性的资源共享协议,信息内容的开发和通路的整合都需要涉及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例如娱乐手机中涉及的电视信息的共享、游戏资源的升级及软件开发资源的共享等等问题都需要有效的资源分配体系的支持。

如果说技术升级是数字化电子消费的基础,那么内容和服务升级就是实现数字化理念的必要条件。对于电子消费行业而言,缺位的不是技术,而是基于服务与内容升级的产业资源合力,而产业资源的整合需要通过领军型产业巨头的高端竞争和合作得以实现。

无缝体验与高端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