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导向性原则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6 09:44: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德育的导向性原则,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篇1

那么,既然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是如此重要,怎么样才能在一个班集体里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呢?本文认为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有三个原则和三种基本方法。

二、班级舆论形成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班级的任何规章制度、行事规范能否合理并得到有效执行,依赖于学生的认同,因为即使大多数同学并未反对,但如果少数同学持有反对意见,也会制造舆论并通过舆论将这种反对情绪传播、放大。而能够被充分认同的班级规则、制度、精神,其形成应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方法,使得规章制度、行事规范充分融入了每个学生的意识、观念。一般而言,可以通过班会在班上搞些活动,比如选举班干部等都可以让学生选。让他们自己选出的人管理他们自己,即给予他们一定的民利,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情感因素与私利驱动会造成在荣誉奖励、班干部选举时现有班干部推荐其好友的现象,进而导致学生中出现利益小团体,但是根据笔者从各方面了解,班干部好友大部分并非称职、合格,反而是那种需要加以批评、帮助的学生。这时,班主任就要搞专制了,不能听从这位班干部的建议,要维护班上大多数同学的利益,要去反驳这位班干部,这就是集中的一种形式。

(二)“大题小作”的原则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则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态度。一旦某个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或者某个学生做了一件不宜公开的错事,并正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与自责,此时负面的班级舆论就有可能对这个犯错误的学生带来更大的打击。那么,班主任就应该遵循“大问题小讲”的原则,把有可能给这个学生带来更大打击或更多负面影响的问题限制在最小的知情范围内,爱护这个学生的自尊,给予犯错误的学生一个较为安静的反省空间。否则,如果舆论公开,不仅不利于问题的处理,更有可能带来更坏的结果,甚至把学生逼上绝路,从而发生恶性事故。对于一些社会上发生的恶性事故或案件则要遵守“大问题小讲”的原则。正在成长的学生的心灵如一汪纯净的水,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不是很强,发生在社会上成年人中的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班主任不必在班级中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讲述,一是防止污染学生的心灵,二是防止挑起学生们不健康的好奇心,以至于产生“效尤”心理。

(三)“小题大做”的原则

一个班级是由复杂的学生个体组成,处于好动阶段的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在不影响学生的自尊心的前提下对于一些学生常犯的错误,“小问题大讲”的原则是有必要的。不仅要“小问题大讲”,而且更要“老问题常讲”,即通常谓之为班主任工作特点之一的“嘴勤”。清洁卫生、同学团结、学习态度、劳动态度、师生关系等一些问题要抓住典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讲特讲,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知道自己该怎样做,让全班都知道什么事情不该做。比喻班主任可就写字问题多次在班上强调:写字要认真,一笔一画要写清楚,不要求你能够写得多好看,但至少要让老师、同学看得清楚。曾有一个真实实例,某班主任曾公开自己考试时不注意字迹问题而吃亏的事实,以自身为例,敢于自我批评,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信服力。因此,在每次考试前动员会上都应强调这个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今中小学生(未成年)去网吧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必须对学生严明该问题的严重性,陈述无监护下、非正确引导下网吧不良信息与恶性事件对学生的影响,例如针对报纸上网吧打架斗殴的报道,可利用晨会的时间对学生宣读了一遍,对严重事件板块贴在公告墙予以警示及告诫。正是遵循这个“小事情大讲”的原则,班级工作中才使一些易犯错误的学生得到了及时提醒,把错误的发生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一些重大的甚至恶性事故的发生。良好的班风形成要求班主任做大量的工作,班级舆论建设更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三、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的四种基本方法

(一)班主任的正确引导

首先,班级舆论中心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正确引导。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通常班级建设中存在一种共识: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在班上宣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中学生的“时尚”、什么是歪风邪气,同时对于学生的不良言论要及时加以纠正。

其次,学生的成长总是围绕在家庭、社会和学校,复杂的社会环境及不一样的家庭教育背景对学生必然形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有负面导向作用。例如有来自单亲家庭的,有父母长期不在家的,当来自不同的家庭的学生集聚一起,形成一个班级,那么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生活经验就会互相影响、彼此作用,对同一个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认识,那么不同的舆论中心就会自然形成。此时就需要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要求家长配合班主任一起监测学生动态、纠正偏差行为、引导正确理念。

最后,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复杂、琐碎,在大量而琐碎的工作中,和学生多讨论,多交流,多沟通,多问学生几个“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这样做好不好,行不行”,以便在问题的认识上与学生达成共识、共鸣。班级总会有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或事件发生,在不涉及当事人隐私和自尊的前提下可以让全班参与讨论,旨在通过公开讨论使全班共同受到教育,让所有学生明确此类错误对个人特别是班级的危害。从而形成班级认识问题的正确的舆论基础,通过有效的班级舆论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约束学生的违规行为。

(二)集体观的舆论环境建设

学生生活在一个班集体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发挥班级舆论监督作用的保证。在大多数学生中流行什么,其他的少数人也会被感染,因此要时时刻刻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员,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员,班级中不能缺少你,所以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对于整个集体而言都非常重要的。例如对于学生经常迟到的问题,班主任可以采用聊天形式询问迟到原因:某某你为什么老迟到啊?而对于学生惯有的、看似合理的理由: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家住得有点远等原因,班主任可进一步告知:每迟到一次,班级评比中就要被扣掉0.1分,你的行为不仅影响你自己的评分,更拖了班级的后腿。进而形成集体荣誉感以及规范舆论,只要有同学迟到,其他同学的不满与批评使得迟到的同学会感到很惭愧,班里的迟到情况大有好转。

(三)班级舆论中心的形成

舆论中心人物——班干部的观点与行为应正确。通常在一个班上,班干部就是最重要的舆论点,所以班级舆论的建设首先从班干部开始。选拔责任心强,学习认真的学生做班级干部,他们本身就具有的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班主任首先要紧紧地抓住班级中这些优秀的个体,让他们能够在问题的认识上和班主任达成一致,在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中站在正确一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其他同学,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其他同学。同时,班主任要注意保持班干部在班上的威信,不要随便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即要注意工作的方法。对于不合格的班干部,要及时予以处理,不能让他影响班干部的整体。有了以上的几个保证舆论中正确性的基本舆论点,班级中的一些错误的思想和做法自然就失去了它的存在空间和条件了,良好的班级舆论也就形成了,班风自然也就正了。

(四)班级舆论监督的形成

班级舆论的建设还要注重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班级拥有良好的舆论导向的基础上,要加大舆论的监督的力度,这不仅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强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和自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班级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和生活舞台,在这个小社会和舞台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和自律意识,毫无疑问舆论的监督作用不可小觑。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班级的自身情况制定具有本班特色的“法律和法规”,有利于维持班级的秩序,有利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紧紧抓住班级舆论监督这个武器,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是受欢迎的,怎么做是不对的,是不受欢迎的。把学生所有的行为都置于班级的舆论监督之下,最终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好事抢着做,坏事没人做。给学生一个机会,蹲下自己的身子,倾听学生的意见,体会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给班主任提提意见,指出班主任工作中的失误,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学生的尊严和作为老师的大度,这种班级舆论的监督不仅对舆论承受者而且对舆论发出者都有一种行为约束,毫无疑问会不断地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行为、环境的形成。

四、结语

中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与世界观尚未形成,处于思想塑性、行为定性的关键时期,往往难以正确辨识对错,此时代表班级典型人物或大多数人思想与行为的舆论就会对学生产生主要影响,由于处于思想塑性、行为定性的关键时期、不稳定时期,学生观念与行为容易被舆论所左右,因此正确班级舆论形成直观重要。此外,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级体形成战斗力的前提,而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又是一个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肖幸福. 建设班级舆论之我见[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2]王建慧. 浅谈高职违纪学生转化教育与管理工作[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7月,北京市在用电梯的数量已达到12.4万台,并以每年1万台的速度递增,其中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1.4万台,电梯保有数量已超过纽约等世界超大型城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部电梯每年需要请安检部门检验一次。北京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监察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一年一检对于始终处在动

态之中的电梯是远远不够的,电梯是各个环节都需要人来维护的

设备,定期的维修、日常的保养是维持电梯寿命的必要环节。而维修、保养不力,技术人员素质不高是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电梯维保单位306家,平均每家企业维保400台电梯。实际上,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维保电梯数量不足

100台,甚至更少。

据业内知情者介绍,目前电梯维保市场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1)有些维保公司只有两三个人,在没有取得维保资质的情

况下,“挂靠”其他维保公司,维保质量很难过关。

(2)维保收费价格差距大,也是维保市场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一部电梯每月维保价格正常在350元左右,而一些小的维保公司收费只有200元,甚至更低,报价过低根本无法保证维保质量。

(3)受到高房租、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维保公司网点分布不够多,很难做到快速响应。

(4)由于电梯维保工作比较苦、比较累,人员流动较大。一些维保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雇佣无证人员上岗,即使有了上岗证,很多人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造成行业专业人才缺乏。

针对上述现象,急需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充实到电梯行业中去。目前,社会上也存在着很多电梯培训机构,他们大多是针对电梯作业人员上岗证的考核内容进行培训,甚至没有实训设备,经过培训的学员,到了工作岗位后,还需要重新培训,才能上岗操作,因此,极大地浪费了电梯维保企业的人力和物力。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简称PBL)是一种教和学互动的模式,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选择典型项目,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项目教学法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教师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三、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传统教学: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以老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听从老师的指挥;外在动力十分重要,老师挖掘学生的不足点以补充授课内容。

项目教学:目的在于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学生强调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老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

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同,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1)教师不再是生硬的说教者,而是教育的引导者(组织、指导、帮助、促进)、育人的设计师。

(2)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自主构建者,成为学习的主体。

(3)师生充分互动,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四、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

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将电梯运行管理与维修课程的目标细

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三维目标,在知识目标中,重点掌握电梯结构部件的名称、作用、工作原理、安装位置以及维修与保养的仪器仪表使用方法。在能力目标中,重点掌握电梯各个部件维护保养的流程、操作的方法、相关的国家标准、职业标准。在素质目标中,重点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各个目标细化到每项工作任务中,通过反复的强化,使学生的技能、理论和素质得到提升。

2.课程内容

DB11/418—2007《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则》要求,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分为半月保养、月保养、季度保养、半年保养和年保养,每次保养的内容和项目均不完全相同,如半月保养的项目就有26项,每月保养的项目有43项。因此,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电梯运行管理与维修》课程设计为7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又包括若干个小任务,以此实现电梯维保公司提出的“无遗漏”保养原则。

3.考核与评价

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客观评价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水平,遵循以下原则,制订多元化课业评价

方案。

每个任务都有评价,但是评价的侧重点和内容是不同的。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或企业)评价的方式,以此来考核学生的三维目标的掌握情况。在每个项目结束后,采用抽签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项目掌握情况。在学期末,通过技能比武的方式,来考查小组的团队精神及对工作流程等的掌握情况。

如,对项目4的课业评价模块与权重:

过程性评价(70%)。

项目4在第三教学周考核,学生抽签决定考核项目(20%):

(1)能熟练安装与调整随行电缆、国家标准要求。

(2)能熟练检查与调整自动门防夹装置、国家标准要求。

(3)能熟练验证消防功能及检修功能、国家标准要求。

自评、互评、师评(或企业评价)(30%):

(1)对该任务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3)团队协作、密切配合情况。

(4)工作页填写情况。

(5)课堂纪律。

结果评价(30%)。

技能比武(30%)在十三教学周进行技能比武,以组为单位,一人笔试,两人实操,两项成绩之和为小组每个人的得分。

(1)笔试(40%)能写出某一个项目维护与保养的工作过程(包括工具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的过程、国标要求、安全性等)。

(2)实操(60%)能对某一个项目进行维护与保养的实际操作(包括工具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的过程、国标要求、安全性等)。

五、课程实施过程

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的电梯运行管理与

维修课程,在我校2009级城铁电气0903班进行了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整个班级就是一个电梯维保公司,任课教师是维保经理,辅导教师是安全监察部经理,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电梯维保站,每个站设置站长一名、安全员一名以及维保员两

名,针对每名学生的特点来安排岗位。通过对我校三部实际在用电梯进行操作,力图与实际现场实现零距离接轨。

授课时,每个任务按照知识准备、任务分析、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操作、评价、知识系统化等步骤来实施,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利用视频、实物、学习手册、工作页、国家标准等大量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现理论、实操、视频、实物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电梯运行管理与维修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可知实

施项目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实习训练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在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又增加了多种实用性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在校的操作技能训练的面更广,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生产能力,也为学生在将来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发展打

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姚.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2]吴言.项目教学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篇3

现代大德育的基础性问题,是德育的社会化,是德育社会化的内在趋势和必然走向。这集中表现在:一方面,德育概念的涵量更为丰富和广阔。另一方面,德育运动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

人类社会的德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它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发展,规定了德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德育概念更具丰富和广阔的涵量。就内容而言,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等),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就形式而论,倡导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都要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观教育作用,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盲人和服务育人,加强加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功能,尤其是在社会环境、社区建设中的德育功能,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德育作用,等等,都是德育不断获得更为丰富和广阔涵量的基本体现。

随着德育涵量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社会化,德育必然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这主要表现为四个“回归”。其一,德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德育的社会化,德育亦将成为民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德性修养的基本形式,从而实现由国家主体向社会主体的回归。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德育本真化的走势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比如,学校办学自的加强、社区建设的兴起与功能强化等,都突出表现了这一点。其二,德育的本质存在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党的十五大报告曾讲了这样一段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它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存在方式,它意味着文化建设将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随着德育社会化的推进,德育的本质存在方式也是如此。其三,德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建设人本身回归。德育要为政治服务,要为国家服务,要为社会服务,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本质规定之一。问题在于,德育的本真目的任务是建设人本身。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要求以建设人本身为出发点,这势必推进“主导”者的逐步回归,但这与德育的工具理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因为以建设人本身为主导,将从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层面上发挥出德育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将把德育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工具理性置放于更为坚实的基础上。其四,德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因为德育社会化本身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载体运作过程,都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普遍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在当今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德性修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仅有过去那种一对一的德育单向运作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

总之,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势。这种“走势”显然已经超出传统德育学研究的范围。毫无疑问,德育“领域的发展”,确需德育哲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探索和确证。

二、德育哲学的边界、对象和任务

德育哲学思想的实际存在是渊远流长的,但德育哲学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出,却首见于1996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而作为一个门新兴学科建构,目前仍然处于探索、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

从哲学的视野看,任何事物包括理论学科要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存权,其基本条件是具有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因此,探索德育哲学的学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给定它的边界。

第一,学科界定。一般说来,学科界定总是与研究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必须准确把握其特定视角、特殊层面和内涵应然性的特殊价值指向。黑格尔说,“一个定义和它的必然证明只存在于它的发展里。这就是说,定义只是从发展过程里产生出来的结果”④据此,德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所蕴涵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作为理论形态,德育观是关于德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德育哲学研究首先要立足于这一层面上,但却不是局限于德育观本身,而是探索研究德育观的前提性问题,即追问反思德育(包括其理论和行为实践)运动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依据、条件及其应然性形式。另一方面,哲学有两个主要视角:一是真理性认知,即追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二是价值性把握,即求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评价性确证。哲学思维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运用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研究,德育哲学的对象便获得了真理观与价值观及其相统一的意义。所以总结起来说,笔者以为,德育哲学是否可以这样界定:德育哲学是关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的哲学前提性问题的理论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有机契合,开展对于德育观及其实践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人的德性修养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揭示德育观形成、运演、发展的历史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揭示德育运动规律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及其实现形式,等等。

第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主要是与德育学、哲学、教育哲学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德育”概念在通常语义上有三种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二是德育学科;三是德性培育状态的直接现实。但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作为理论它原本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从中剥离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实际是标示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哲学”通常有三重意义:一是所谓“元哲学”,即哲学的基本原理;二是部门哲学(包括各种应用哲学);三是指某个领域、某类事物的最高理念或信条。德育哲学作为德育学与哲学的结合体,本质上是以哲学思维解读和创新德育理论与实践,开发其哲学价值和效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德育哲学虽然与德育学、哲学等双重“母体”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但三者之间的“边界”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它毕竟要有个学科归类的话,毋宁说它是教育哲学的一个层次,即相对独立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当然,两者的边界也是非常清楚的。第三,设定德育哲学的边界,还应从辩证思维中得到深入一步的说明。从这方面看,德育哲学主要不是去建立新的具体的德育范式,而是着重考察已有范式的依据、条件性、特性、表达方式以及范式更迭转换的可能性空间;它不是要描述德育过程本身,而是要规范人们在德育活动中的选择、定位和行为理性;它不是要作出德育学层面的结论和成果,而是要探讨、评价德育学结论和成果中超出德育学层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它主要不是去揭示德育运行的特殊规律,而是要探求反思人们揭示规律的思路、能力和方式;它主要不是去规范和给出德育研究的具体方法,而是要评价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等等。总之,德育哲学植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又超越于这些问题而探索其前提性的哲学底蕴,这实际也就是德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三、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

德育哲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其发生的根源,说到底,在于当今时代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亟需哲学的介入和哲学方法论的统摄。反过来说,即:对于德育理论与实践从哲学视角作出多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对于德育的前提条件、基本理念、结构体系、实践范式以及重要的德育现象做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深层次确证,这就是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从实践操作的意义上看,德育哲学的价值实现,是整个德育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那么,德育哲学具有哪些价值呢?

第一,解读性价值。从泛意上讲,任何精神文化现象都是一种社会性解读。解读与解释意义相近,它们都是直接面对思想和实践的现实的,但解读更接近于操作实践层面。就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而论,其独特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注入了理想性追求。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主要不在于对德育现象的映像式、模本式的解释和说明,而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历史观为基础,以一定理想性追求为参照,反思、解悟和权衡其得失成败,从而发掘和拓展出新的“历史可能性”。二是注入了穷根究底式的思维原则。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不断追索事物、现象的深层次本质,以期不断获得极度而适度的认识成果,因为被解读的“文本”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哲学思维表明:“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⑤所以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并不满足于德育理论的一般解说,更不是停留在德育现象的表层理解,而是不断追问德育现象背后的“更深刻的本质”。

第二,批判性价值。哲学思维的又一显著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在哲学视野中,“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它的核心思想是否定现状和追求未来,其真谛是“扬弃”和创新。“批判”具有物质实践和精神文化两种基本形态。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主要是精神文化方面的,它价值归宿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是德育的一种前提性批判。所谓“前提”,从逻辑上讲,是指推理过程的确定依据。逻辑结论若要正确,首要条件是逻辑前提必须正确。从行为实践上看,“前提”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德育前提性批判的重要价值,就是以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动为背景材料,以哲学思维和德育本真走势为凭籍,不断重新审视德育既成既有的出发点、根据、真理性标准、价值性尺度,不断重新鉴别、选择、取舍和筛定其前提性认知和价值取向,以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当然,这种前提性批判又是辩证性质的。因为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批判就是一种否定。但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生发的新质要素克服了旧的质的规定性;同时,恰恰又是由于新事物吸收、联合了旧事物的合理成分,才能真正克服旧事物,实现发展。所以辩证性质的批判,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主张以认同、继承传统为特征的‘收敛式思维’与以批判、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发散式思维’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这一影响深远的见解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⑥因此,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前提性批判,而且还在于它是一种辩证性质的批判,由此便孕育了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必然带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革,促进人的德性修养的更新。这便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前提性批判的价值。

第三,导向性价值。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是指向未来的。它的特点是前瞻性、超前性和预示性,这与价值本身的内涵是直接同一的。价值概念回答的问题主要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应当如何”。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在绝对的意义上都是为或远或近的将来“准备着”,亦即面对未来“应当如何”。这样,“导向性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导向即导引方向,实质是事物发展中内部诸要素的历史性趋势性的必然联系。德育的导向性价值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其导向价值的观照和实现在于作用于人的认知和心理层面。二是德育学科理论的教学活动,其导向价值的体现和作用在于德育对象的理性和理论层面。三是德育哲学层面,它的直接对象主要是德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其导向价值在于通过德育的前提性问题研究,革新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活动,导引德育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改革就有一系列前提性问题亟待研究。比如,既要坚持德育的一元化导向,又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化社会生活,发展人的个性品质,两者统一的现实倾向性、历史合理性及未来走势的人性根据、实现条件、理想模式是怎样的,它对德育体系革新具有何种价值?又如,德育的功能作用与人的精神世界自主自组织之间应当建构怎样的合理性尺度?因为有个性需要就意味着有选择,而有选择就意味着至少对部分德育预期效应的否定,所以如何培养和造就人的德育需求理性自觉,便成为德育创新的立足点和前提性问题了,等等。总之,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生发于较深层次,关乎于德育宏观走向,意义深远而重大。

第四,方法论价值。抽象地讲,上述解读性价值、批判性价值、导向性价值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因为方法的实质是理论自身实现过程的“反哺”形式,换言之,拿了理论去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就转化为方法了。所以理论与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更为接近实践的方面看,方法论应当是理论在认识上的深化层次。德育哲学的方法论不同于德育的具体方法论,而是一种宏大而深邃的方法论,具有重要价值。扼要地讲,其一,它对德育一般方法论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其二,它是德育工作者实际工作的最切近的理论基础。其三,它为人们的德性修养提供深刻的哲理性视野。其四,它是德育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原则,等等。

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②转引自《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③《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3页。

篇4

一些培养单位在思想上,还没有把研究生德育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存在着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忽视或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对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要改变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现状,贯彻落实国家的德育方针,使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评价的导向功能。从而促使学校进一步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促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建设。同时,德育工作评价能对德育工作者在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出正确评价,有利于人们公正地认识德育的客观地位,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使德育首位的地位在实践中真正得到确立。

2.有利于公正评价研究生德育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充分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研究生德育工作在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中还没被摆到应有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重智轻德”“以智代德”“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的现象在一些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少人对研究生德育工作者是否创造价值持怀疑态度,总认为对研究生来说,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包括很多导师在培养研究生时也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对于思想品德、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教育则不能给予足够重视。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德育工作者的劳动价值。通过对研究生德育成绩、德育经验的令人信服的肯定性评价,使全体师生员工真正看到德育工作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励受评者更积极地投身到德育工作中去。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所需的舆论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研究生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3.有利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德育工作水平

由于没有构建科学而规范的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广大德育工作者和德育领导部门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便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依据,对其工作效果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过程是按照德育各方面的标准逐项进行检查考核的过程,构建系统、科学的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有助于研究生德育领导部门提高认识、健全制度、科学决策、正确领导;有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目标、政策有更加清晰、具体地认识和理解;有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充分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从而改进德育内容和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德育质量;有助于教育对象自觉地追求和创造,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把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个体的道德素质,增强其主体意识,巩固、深化教育成果;有助于全面、正确地认识研究生德育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二、构建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1.方向性原则

高校是传授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对社会思想和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和促进,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应当而且必须走在整个社会的前列。无论是从社会对学校德育的制约和影响,还是从学校德育对社会的辐射和引导来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理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建立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时,要充分体现这种方向性,所设立的评价指标必须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方向性的要求。

2.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评价必须符合德育和德育工作评价的规律。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应当注意两个问题:①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制定评价体系时要注意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系统性,既要考虑到那些表面可见的因素,又要注意到某些不可见的潜在因素,同时还要注意区别评价对象的不同情况,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②必须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是搞好德育工作评价并使评价结论科学、全面的两种重要方法,该用定量评价的就要进行定量评价,有些评价内容是无法进行定量描述的,就应用定性评价。

所谓可行性原则就是指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在正确导向、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做到既能对评价对象进行度量,又便于评价过程中操作实施,能为绝大多数研究生所理解和接受。坚持这一原则要注意四个问题:①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在确保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简明清晰,表述准确,指标体系多寡适当,难易适度;②从实际出发,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讲究实效,防止搞花架子、形式主义;③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有权重,比例要科学合理;④要有利于评价工作操作实施,有利于评价对象的正常工作,有利于节省人力财力。

3.稳定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则

评价体系既然作为评价德育工作的一把标尺,是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相关文件进行设计的,其自身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既有利于发挥德育工作评价导向功能,又能从纵向对德育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把握德育工作的规律,保持德育工作的连续性。只有围绕相对稳定的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德育工作者才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缺乏相对稳定性,朝令夕改,那么,人们就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这势必会导致德育工作的混乱。当然,由于社会在发展,德育的内涵在扩展,多元价值观会不断冲突整合,德育工作的内容、社会环境对德育工作的重心要求也就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确立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又必须具有相对性,能够不断地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补充和吸纳新的内容,与德育工作的发展保持同步,从而充分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研究生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1.对德育主体的评价

德育主体主要包括德育工作者和德育领导部门。

德育工作者在整个德育中起主导作用。对德育工作者作出正确的评价是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改进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他们的评价主要是对其素质和工作实践效果的评价。

德育领导部门统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全局,肩负着决策和指导的责任。因此,对德育工作领导部门的评价,主要是对影响全局的指导思想、制度管理、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进行评价。如德育总体规划是否把研究生品德素质的提高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德育工作及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定是否科学与合理;德育工作者及队伍的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如何;德育理论、方法的创新研究如何,德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工作是否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卓有成效。

2.对德育客体的评价

篇5

命题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检验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信息来源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命题是教育测量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测试成败的关键。命题的动向直接制约着教学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学习努力的侧重点,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命题原则,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使题目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试题虽然种类繁多,特点各异,编制的具体要求和技巧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道好题,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试题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不能与所学的概念、原理、法则相悖,否则将有碍于考生正确概念的形成,不利于对有关原理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

二、明确性原则

不但要求在不泄漏解题依据和思路的前提下,尽量使题目语意清楚,文句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艰深字词,而且要求答案明确合理,不致引起争议。

三、全面性原则

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测试目的,全面反映测试的要求,以期圆满完成预定任务。覆盖面既要大,又要突出重点,保证试题在所测内容上具有代表性,力求做到各个部分的比例适当。

四、整体性原则

1.要根据测试要求从整体上恰当确定试题的份量,不能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想象编题组卷。试题应以目标为准绳命题,使整个试卷能够准确考查考生达标情况。

2.不同的能力水平,需要不同层次的试题来考查,应该从总体上分析试卷的考查功能,而不能要求每一道题都要达到同一功能的指标。

3.除在内容安排和整体功能上有良好的特性外,在试题的布局方面,要求试卷要有一个好的结构,应当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起点低终点高,有一定梯度。

五、独立性原则

各个试题必须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一方面要求在一个题目中考查的内容,其他题目不应重复考查。另一方面,题目之间不可相互暗示,一个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如果在另一个题目原文中提供了线索,将影响测试效果。

六、合理性原则

在编制试题的同时,应当合理的制定评分标准,力求使评分简便、准确,有效的排除无关因素干扰,而且在分数的分配、给分的标准方面务求科学合理。

七、时代性、实践应用性原则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把党和国家的重大主针政策融入试题的内容中,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体现鲜明的时代性,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甚至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例融入试题的内容中,引导学生探讨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等问题,鼓励学生遵守规则,并学会自我保护,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突显思想政治学科的实践应用性。

试题要反映时代的要求,要稳中有变,通过命制的试题,置换教材中过时的材料,赋予学生新的思想观点。因此,一年来的重大时事,社会热点和学生带倾向性的问题,都应成为每年命题不可回避的考点,试题要迎着热点上,不要回避,但如果热点问题只有一个角度来命题,则应慎重命题。

八、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试的不竭源泉。为命好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放性试题,试题应突出能力考查,既要忠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又要富有新意,使应试者感到试题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创新主要体现在立意新,材料新,形式新。为避免用教材,练习册或教辅资料上的原题,每一道试题都应进行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考试中获得新的知识和再接授初中阶段的最后一次思想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之相应的考试也要进行改革.因此,中考政治命题研究也要继续探讨, 力求活泼新颖,才能与时俱进,取得成效.

篇6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为有效发挥德育课这个主渠道作用,我们必须推进德育课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德育课教学改革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对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创新做以下探析与思考。

一、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现状分析

1.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片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现有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德育课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评价学生德育课的学习效果。书面考试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结果通过卷面成绩反映出来。这对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德育课教学除了知识目标外,还有能力和品格目标。这种评价方式只能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情况,无法检验学生的能力形成和思想道德教育成效。学生有可能单纯为考试而学习,只求卷面成绩,考前背笔记,而考后全忘记。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作业情况、课堂主动参与情况等)、行为表现、道德情感的培养及道德实践情况无法在卷面上体现出来。所以这种单一的卷面考试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结果。

2.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轻品格形成的评价,弱化了德育课的教育功能。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这就是德育课与其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区别所在。然而现有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中,多是简单地套用其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卷面考试方式来检测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只能了解学生对德育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否,但它不能评判出学生是否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升华为情感观念,是否转化为良好的品格。这种只重知识的考核,轻视品格形成的评价,在学生的学习导向上,只会重视卷面成绩,不会在乎自己的行为表现和思想改造,弱化了德育课应有的教育功能。

3.只注重结果的考核,轻视教学过程的考查,容易让学生在品格形成过程中所养成的不好习惯得以继续发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德育课要着眼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德育课的考核评价不应只在于结果,也应在于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要掌握和了解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行为特征。目前中职校德育课所采用的考核评价方式是终结性考试,其结果只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测定,并非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等更深内容的评定,考试分数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相差甚远。这种传统的考核模式不仅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反而还会给学生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即为通过考试而学习,不是为内在素质的提高而学习;为拿分数而学习,不是为形成良好的品格而学习。至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习惯,也将无法得到纠正。

二、创新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现有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上述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创新。创新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应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一是要有利于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品格形成状况;二是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平时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三是要有利于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实践行为。为此创新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应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坚持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所构建的德育课考核评价体系必须科学合理,它能全面、客观、公正、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即我们所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既有用于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卷面考试,也有用于考评学生能力和品格形成情况的材料分析、心理测验等方式;既有结果性考核,又有过程性考核。只有采用多角度、多方位的考核评价方式,才有利于纠正单一考评产生的主观性、片面性,使考评结论更为公正、合理,才能推动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2.导向性原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具有导向。教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尽管不仅仅只是卷面考试这种形式,但也要很好地运用这种导向功能。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理论知识,遵守行为规范,提高品格修养上来。

3.知行统一原则。德育课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自觉提高道德修养,将正确的理论内化为心灵道德品质,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我们要构建的德育课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大平时学习过程考核和道德实践考查的比重,建立理论知识考查、平时考评、道德实践考评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理论知识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观点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程度;平时学习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情况;道德实践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这种对学生“知”和“行”的评价,能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三、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创新的思路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对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创新提出以下思路。

1.扩充考核内容。长期以来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的内容仅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考试,用卷面的成绩来评价学生对该门知识的学习效果。通过考试,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从而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这是必要的。但由于德育课更重要的目标是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而知识的掌握不等于优良品格的形成。良好的品格形成过程是学生主动、愉快地接受知识,再把知识升华为情感、观念、行为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学生学习德育课的考核不应只是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表现、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进行考核。

鉴于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功底差的状况,我们对学生的知识考核要降低要求。考试内容要以学生为本,主要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水平,适当检测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并尽量实行开卷考试,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

平时学习过程表现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上课主动参与情况、笔记情况、作业情况等。这些内容的考核能督促学生平时端正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从而能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的考核可通过学生写学习心得、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进行考评,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并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2.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我们在对学生德育课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时,不仅要有期末考试这样的结果性考核,也要安排平时各种形式的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评价由课堂提问、单元检测、阶段考试等形式组成,考核内容从知识考试扩展到出勤、表现等考核。通过过程考核这种外在压力,把理论知识内化为道德素质,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结果性考核包括开卷、闭卷、口试、小论文等形式的考核,通过不同题型和不同方式的综合测评,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各有千秋,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

3.实行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一些要求熟记的理论知识,可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采取闭卷考试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一些要求学生应用理论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考查学生是否把理论观点升华为道德情感的问题可采取开卷的形式。开卷形式有卷面分析题考试、写心得体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开卷考试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品格的培养。笔试有卷面考试、写心得体会、写小论文等形式。笔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功底。口试有提问、答辩等形式。口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有利于知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既学知识,又能自觉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4.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方法。传统的德育课考核评价方法是由教师考评学生,这种评价方法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要求考评的主体也应扩展,把学生本人和同学都作为评价主体。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表现、德育实践活动这些内容的考核,主要由学生进行考评。因为学生之间朝夕相处,各个同学的表现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同学。学生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认知,有能力反省自己并做出客观评价。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各主体评价的权重。

总之,在考核评价中,既要体现教师在教学和考评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能够自觉参加道德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25-02

德育在于“育人”,既包含“智”的成分,也包括“知”的成分,还包蕴“行”的成分。它既要培养人学习知识与前人的经验教训,又要培养人的自我意识的内容、品格和德行,更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的说,德育的任务是培养社会化的政治人。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下的公民品德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履行自己的责任。德育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在社会道德、主导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等方面的期望与要求。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德育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条件和力量,甚至是某些个体自然性的异己力量、约束力量。

德育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要完成之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为完成德育的重大任务,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的整体性德育模式,根据学院特色和学生实际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整体性德育在学校的现实生活

整体性德育模式通过德育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二课活动、道德实践、职业训练以及专业课程的德育活动来帮助学生塑造主体人格。整体性德育模式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性,个人道德的相对性,德育内容实践性以及教育对象的自主性。整体性德育模式不断克服教师讲授课本的单向模式,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各种有效方法不断形成新的德育局面。这种整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综合化

在德育理论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综合使用教学方法:有的教师采用讨论、个案学习、专题教学、模拟和角色扮演、课外阅读和评语等方法;有的教师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灵活运用文化传递法、设身处地考虑法、价值澄清法和道德认知发展法等方法。教师不仅组织教学,还要策划、引导和督促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教学方法综合化在形式上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第二,德育内容实践化

将德育领域扩展到课堂以外,把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活动纳入德育范围,从而丰富了教育的实践化。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大量的二课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培养并检验学生德育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例如:学院学生处和团委成立了30几个社团,包括各种学习小组、俱乐部和体育等课外活动;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劳动(每个班在每个学年都有一周劳动课);推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自然课堂认识环境问题;组织学生参观社区、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机构,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关心社会。德育实践化在内容上满足学生心理、情感和道德需求。

第三,行为日常生活化

注重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并强调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在德育中的作用。学校制定一系列与法律规范、社会公德相一致、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日常行为准则,根据准则对日常行为进行评价。例如:学院坚持半军事化管理把升旗仪式、教室卫生、宿舍卫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等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中(进行公寓文化建设对优秀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表彰);学院还成立心理咨询室,配有指导教师和学生心理工作者,并与班级、校医院、社会公益组织、就业指导中心、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等合作,形成一个立体的咨询网络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行为日常生活化推动整个学校的文明健康发展。

二、整体性德育的原则及策略

整体性德育培养的是主体性人才,不能随随便便,必须贯彻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德育的应有的成效。这些原则有:

(一)回到现实生活

在生活中,不是先有教育而后才产生道德,恰恰相反,社会生活是“德”之源泉。德育只有回到现实生活(包括课堂生活)才是完整的。回到现实生活是整体性德育的切入点。这要求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要育之以需,要在生活中增强学生品德需要意识。人除了有正常的七情六欲外,更应具备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想、情感、道德、政治意识。德育要紧密联系学生这些现实的需求,使之既能个体解决当下问题,又能帮助解决学生发展方向问题,让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增强其需求意识。

(二)体现价值导向

德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不仅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要通过主体的人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本身蕴含着导向性。德育具有导向性,必须定位在: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它要面对社会现实,既为社会服务又促进个体发展;更应该面对未来,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 “时”、因“世”利导开展德育实践。

(三)凸现主体能动性

我们要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主人的主体意识,开发主体能力,发挥主体作用,塑造主体人格。这要在德育工作过程做到: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主体能力为中心。要使学生成为时代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从者、倡导者和创造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包括道德判断、推理、选择等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把握正确价值原则,拥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力和道德实践能力。整个过程体现民主平等性和学生能动性。

德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以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论教育的策略。整体性德育要培养学生广采博取、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不唯前是,只为实是的能力;使之有内在的潜力与后劲,而不只是知识积累,使受教育者自身有造血功能,而不是只靠输血。德育具有育人功能,从本质上讲,它与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是统一的,整体性德育充分突出了人的价值。

基于德育的任务与现状,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整体性德育,不仅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和家长、企业建立联系制度,共同为课堂教学成果的巩固努力,使知转化为行。通过这种整体的德育,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实践证明整体德育的成功。当代高职学院的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中、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结构整体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的德育要既反对只重视培养道德观念的主智说,也反对只重视训练行为习惯的主行说,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自己学校与学生的特点、学生将来从事的行业和职业的特点进行整体德育,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知行合一,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2]岑建君.近距离观察美国教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美]倍根,格莱叶,周海涛等译,学校与社区关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

篇8

1.引言

我国的独立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运行己逐步成熟,而如何提高人才的质量,如何使三本院校学生能够被社会认可,如何正确的定位三本院校学生,则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院提出了“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力求使我院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评奖评优是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促进评奖评优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成为推动独立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

2.我校奖学金评定办法

奖学金是激励学生成才的有力杠杆。获得奖学金首先是一种荣誉,这种荣誉象征的是学生在某方面某种程度上的被肯定。因此,在制订方案时,首先要确立明确的导向性原则。我们认为,高等学校奖学金评定的导向性原则应该是以下四条:[2]

首先,把德育放在首位的原则。奖学金评定办法规定:“凡受到学校警告以上处分者,受到社会治安处罚者,学期内有课程不及格者,均无评奖资格”。为了使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有一个约束,我校特规定受到通报批评一次者,所获奖学金要降一个等级,受到通报批评两次及以上者,取消其获奖资格;个人寝室卫生考评成绩在良好及以上,且本人所在寝室卫生考评成绩在及格及以上,达不到本项要求的,则要降低一个等级;对于新生,无旷早操情况、且出勤率在95%及以上,达不到本项要求的,则要降低一个等级。

第二,以智育为主的原则,并给以较重的比例。智育总分大体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设定考试课平均分和考查课平均分。我校的奖学金设定包括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单项奖。其等奖规定各门考试课成绩均在90分及以上,各门考查课成绩均为优秀,专业年级智育排名第一,综合素质排名第一。一等奖规定考试课平均成绩在85分及以上,考查课平均成绩在良好及以上,专业年级智育排名前6%,综合素质排名前3%。二等奖规定考试课平均成绩在80分及以上,考查课平均成绩在良好及以上,专业年级智育排名前15%,综合素质排名前8%。三等奖规定考试课平均成绩在75分及以上,考查课平均成绩在中等及以上,专业年级智育排名前30%,综合素质排名前18%。单项奖为了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特设定学习进步奖、精神文明奖、社会工作奖、文体优秀奖、科技活动奖和社会实践奖。只规定考试课平均成绩在70分及以上,考查课平均成绩在中等及以上即可。

第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我们的奖学金评定办法规定:奖学金按照德、智、体三方面全面考核,综合评定,三者的比例是20:75:5。德育分基础分为60分,由加分项和减分项组成。体育分基础分也为60分,由加分项和减分项组成。

第四,公平竞争的原则。奖学金评定办法规定;“凡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被我校录取的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均可参加评奖。”并要求在评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政策、办法、比例、结果四公开,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和权力,接受全体同学的批评和监督。

3.奖学金评定中存在的问题

奖学金制度较之单纯的助学金制度,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测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方法不够科学,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各科成绩平均分算法的不合理性[3]

奖学金评定办法,依据各科学习成绩的总分之和得出的平均分来确定获奖者。由于各门课程难易有别,而且考试课与考查课的重要程度不一样。考试课与考查课的学分计算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分数的不同课程,班级同学分数普遍较低课程的价值也可能要高于比分数普遍较高课程的价值。这种等分不等值的状况造成各门课程成绩测评缺乏可比性。采取简单的考查课成绩折算,并把考试课和考查课成绩相加计算得出的平均分,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水平,而且也不能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水平在专业中所占的等级位置,造成无法公正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真实地反映每门课程的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体现奖学金评定应有的测评和选拔功能。

(二)德育加分项积分与学业积分的权值问题

在每年奖学金评定中会出现一种情况:学生在课程积分上很难拉开差距,但在德育加分中差距明显加大,一些参加社会话动多或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同学加分很高。这种情况引起了平时学习很刻苦而参加社会活动较少或无特长同学的不满情绪。并且在实际的评奖过程中,由于专业智育排名和综合排名获奖者比例的限制,即使有些同学的加分很高,但是也很难拿到奖项,造成有些班级为了不浪费获奖名额而有意的减少加分项很多的同学的加分,使得符合奖项的同学能够正常拿到奖学金,这就偏离的评定奖学金鼓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衷。

(三) 德育加分项的重叠和减分项与各等级评定的双重减分[4]

建议严格控制加分幅度,适度调整加分项目,完善德育分的评定机制。德育分设置的初衷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或学生工作中去,井对他们的努力和出色表现给予适当加分。针对加分过多会削弱学习成绩的主导地位这一缺陷,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处理:

首先,要调整加分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些加分类别。加分类别要能够起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主动提高自身索质,同时补偿学生在从事该项目过程中所消耗精力的作用。我校的德育加分已经很细致规范,但是难免会出现乱加分的现象,这就要求各个部门要严格把关,要明确加分限制和规定,例如: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加分中,应该适当明确哪些活动可加,哪些不可加;在组织策划加分中要按照等级确定各类活动的加分值,并且要规定哪级干部可加;在社会实践加分中最好要明确加分活动等等。

其次,要严格控制加分项目的加分幅度。对于不同的加分项目,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难易程度明确合理的加分范围,以便评奖时操作。此外,还需要根据自身的教育方针.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优秀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适当的加分,井进行公示,在鼓励优秀学生的同时也不影响专业学习的主导地位。

4.结束语

奖学金的评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思想间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如何使奖学金评定方法更加的合理化,公平化,全面化是奖学金评定工作中一项重要依据。因此,完善奖学金评定办法将是我校奖学金评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辽宁;抚顺;113122)

参考文献:

[1] 朱燕,促进独立学院评奖评优工作科学化的思考_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为例,教育创新,2011年第一期

篇9

一、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取向

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当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中小学德育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将“发展为本”的核心主题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进去,并自觉而主动地落实到促进德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三大发展目标上来。

(一)德育工作目标取向

众所周知,在诸育中,德育为先。然而,在以升学为导向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常常本末倒置,德育经常被当作服务生或保姆,人们只关注它为智育的辅助功能。

事实上,德育与智育的“正本”关系不是先后之别、轻重之分和主次之争的关系,而是融合互动、整体发展、相得益彰的关系。这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综合性本质特征决定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却一直是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升学为本,德育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德育经常处于无位、无力、无效、无为、无奈的“五无”状态,德育人怀抱的常常是不自信、不自豪、不自强的“三不”心态。因此,无论是重德厚德,还是尚德立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落实“德育首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尚德以正教、正本以清源,真正发挥德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树立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厘清、端正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和互动发展关系,增强德育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学校发展目标取向

学校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形式。但相对校长、教师、学生“流水的兵”式的成长性动态变化发展而言,学校是更为稳定的“铁打的I盘”。正因为如此,学校更需要内涵与品质发展,以求优质发展及与时俱进;更需要特色与创新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性与普及性是基本的、共同的要求,然而偌大一个国家,41万多所中小学校,地情、校情各异,共同性显然不能模式化,更不可能千人一面。规范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实事求是的发展之道,才有利于发掘学校的优势资源,激发各自的动力与潜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笔者应邀为全国各地近300所中小学校的德育创新做设计,规划学校的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品牌发展模式,寻找特色兴校之路。我的体会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可以使质量高原期名校更上层楼、使曾经辉煌的学校再造辉煌、使徘徊不前的学校突破瓶颈、使排位居后的弱校绝处逢生。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是学校改进和发展的生长点。

(三)学生发展目标取向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对德育而言,创特色树品牌不是根本目的,立德树人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能眼中只有特色品牌。相反,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归宿点都应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特色品牌只是载体而已。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一定不能忘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一定要坚守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从德育特色品牌主题及核心理念的提炼与设计、目标愿景的提出与预期、内容体现的组织与规划,还是过程步骤的实施与调控,以及结果效果的实现与达成,都应该围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生成以及知、情、意、行等各品德要素协同发展的目的而展开。

二、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德育的核心功能是价值导向,正知以正念,正念以正能,正能以正行,正行以正品。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同样要体现德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功能。不同的是,德育的目的和功能更多体现在引导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上,而德育品牌的目的与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因此,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中,其价值引领基本原则具体体现为文化构建与精神引领、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三个方面。

(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是价值引领与文化构建相整合的过程,是德育特色创新与学校文化营造相融合的过程。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是价值引领的第一原则,是价值引领在德育品牌培育上的主要形式,基本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核心是理念体系的整体营造。学校德育品牌的培育,主要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的整体营造,可以开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也可以进行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和潜在文化体系营造,还可以实施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识别系统构建。针对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构建应着力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家校文化等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围绕特色品牌创建的核心理念,进行诗意校园、校本课程、友好课堂、和谐班级、共育家校五大特色主题文化的整体营造,合力形成、共同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

第二,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关键在于学校精神的树立。一所学校“学校精神”的树立,从内涵上说,是确立一个愿景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形成一种理念以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建立一种信念以唤醒立德树人情怀,设立一个支点以激发学校教育团队智慧,经历一个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实践经验证明,学校精神的树立是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杠杆点。学校精神可以通过办学理念、教育愿景、育人理念,尤其是校训体现出来。如,承德小学校训是“承天之德正己之行”,推行“正行教育”;康有为纪念小学校训是“立社会志做有为人”,推行“有为教育”;顺德一中校训是“以学为本学以致远”,推行“学本教育”。

第三,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品牌发展一般有三种相互关联的控制方式:由标准控制的外推式发展、由愿景控制的内生式发展和由联系控制的共生式发展。外推式发展偏重于规划引领,内生式发展注重内动生成,共生式发展侧重互动促进。

学校德育品牌创建三种发展方式不可偏废。然而,就德育品牌的生命力及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来说,更应强化内生式发展,激发内动力,真正发挥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作用,助力学校内生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二)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不是一种凭空的设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为了特色而创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是一种校本发展研究、规划与行动,同时也是一种改进性、发展性的校本创新行为,着眼点是创特色品牌促学校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着力点是挖特色资源炼核心主题营造学校文化。校本化、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性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两大原则。

校本传承是在诊断、整理、挖掘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基础上的文化延伸,目的是营造和形成学校的特色德育文化。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包括校名、校训、德育传统等。校本传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对校本特色资源的准确诊断,包括问题诊断、优势诊断和发展诊断,通过精确诊断把握优势特色资源的本质内涵而形成特色文化核心主题。以校名文化资源为例,我们根据金沙小学的校名中“金沙”闪亮的特质,Y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校书香的特点,创建形成“自华教育”学校特色文化;依据里水中心小学校名的“里水内生,生生不息”原理构建“内生德育”模式;依据顺德李兆基中学的“顺李”成章之意蕴,构建学校遵循规律办学和助人“成章-成人-成才”的富有独特校本意义的“成章教育”体系。

创新发展是在对校本特色资源传承基础上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向是创建正念、正向的学校德育品牌。创新发展是一种正面导向原则,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传递德育的正能量。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可以进行平凡化精彩、不利转有利、消极变积极的正向性转化。例如,可以将学校的体育传统特色创新发展为德育特色品牌:可以将跆拳道特色发展为“乐道教育”(源自“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语),将咏春拳特色打造为“自强教育”(源自黄飞鸿系列影片中的《男儿当自强》歌曲),将足球特色开展为“可能教育”(源自“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的观点),等等。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发展。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原则,是提供促进学校德育品牌建立、形成和健康发展动力机制的有效保障。传承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创新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目的是发展。因此,学校要在传承校本德育特色文化基础上,用创新发展的意识、思路来指导德育品牌培育主题理念的提炼和顶层规划的设计,进而整体而有序地构建形成学校德育品牌发展的模式体系。

(三)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

篇10

1.思想品德的导向性。在现阶段,要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的标准,以及抱负、理想导向基本路线指引的轨道上来。这是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的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

2.道德品质的可塑性。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学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既有渐趋成熟的条件,又有着可塑性。要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区分该做与不该做、好与坏到逐步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逐步形成正确的、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3.行为习惯的养成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在发挥思想政治导向功能、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其次,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必须承认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广泛性、分层次性、讲实效性可行性。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多方面的,除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负有实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文明习惯的培养,以往的德育工作,要求过高、过急,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欲速则不达,出现了动机与效果的矛盾,愿望与实际的矛盾。我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注意把握好可行性,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如其分地确定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分层次要求,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根据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水平特点,从他们成长的实际出发进行。例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应该引导学生从尊重,接受一定规范的约束开始,到逐步“自律”,才有可能达到“自觉”,真正做到以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教师应从学生常见的和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入手,抓住最需要解答的心理问题和最应该解决的心理矛盾,展开品德培养内容的几个方面和层次。

2.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现在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地向学生进行的教育,正面的东西不学习,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愚蠢来自无知”,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的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相统一,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有分析、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要把正确思想的灌输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律的能力相结合,使正确的观点、理论、伦理、信念占支配地位,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