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6 09:44: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篇1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

“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篇2

1.老师不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语文阅读储备

高中语文的学习不是只有基础知识学好就万事俱备了,很大程度上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储备后,对于高中语文各方面的知识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高中语文老师多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阅读积累,那么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如“而”“之”“然”等的意思就会有一定的积累,不管是变转折,还是“的”的意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老师的一部分教学负担,促使老师进行更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可是,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老师不引导学生在平常对好词佳句进行摘抄或者记忆,只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告诉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导致学生只是单纯的浪费时间进行阅读,没有效果,对于高中语文学习就会效率大大降低,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于提高高中语文有效教学。

2.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单一化

很多高中生都普遍反应老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太过于无趣,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积极性,不能够让学生去快乐的学习。因为,老师只简单地对学生进行高中语文课本知识的传授,然后再让学生死背各种文言文,背诵很多好词佳句或者是古诗词,不对高中语文课本外的知识进行拓展,这样的教学太过于死板,并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比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如文言文《赤壁赋》的教学,老师不要单纯的只进行自己的死板教学,不给学生思考的、自己翻译的时间,一般都是老师自己进行整篇文言文得翻译,课文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翻译,课本中有明确注释为什么老师不能让学生自己借助课本或者文言文词典来自己翻译,以此可以提高学生们进行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老师只进行课本教学,单纯不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的高中语文课堂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不利于老师的高中语文的高效性教学。

二、进行高中语文高校教学的措施

1.进行高效互动教学

高中语文的教学的内容都是很重要的,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与学生的高考对学生有紧密联系。为了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有效性进行高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是必须的。比如,在进行文言文《兰亭集序》的教学翻译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摆布,引觉得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老师不要让学生整段的进行翻译成现代文“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春秋年夜的小的都聚积在这里。兰亭这处所有高峻的山岳,强大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亮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抱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枚举坐在曲水旁边。”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和学生进行重要知识点掌握教学。如:“贤”的意思就是圣贤之人,“次”就是按照顺序的意思,这些都是文言文中的常见的翻译重点词汇。所以,老师在进行高中语文互动教学时也要有目的性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应该理解的知识重点,使高中语文教学实效性大大提高。

2.进行游戏教学

为了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效率,老师可以加入一些游戏,进行高中语文游戏教学,从而进行高中语文知识的巩固等。比如:在现代文讲授到好的名词佳句或者是文言文的学习时,老师可以设置游戏,传递粉笔等,传给哪个学生就让哪一位学生进行文言文诗词或者是好词佳句的背诵,这样进行游戏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对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的巩固记忆,还使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变得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高中语文的积极性,具有很好的效果。

篇3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支撑。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正是“学生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在于将“教中心”变为“学中心”。其次,重新构建课堂师生关系,将“师中心”变为“生中心”。为了实现这教学理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让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是单方向的知识输入,而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多方向的交流,使高中语文课堂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性、选择权与主动权,向学生呈现一个丰富性和多义性的课堂。另外,教师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去安排授课内容,采取合适的授课方式,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建优雅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说播放优美的音乐、展示美丽的画面,让学生自然、轻松地融入到这种优雅的教学情境当中。总之,学生在一个充满意境的教学氛围中,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之余,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这样让学生们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然而,通过分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彼此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在互相讨论、团结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小组讨论完之后,教师将学生们所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汇总讲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中语文老师只是一味地追求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传授的内容也是以考试大纲为核心,缺乏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埋没了学生的才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充分发扬语文的传统人文魅力,营造人文性教学。人文性教学就是人性的引导和教育,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高中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情怀的学科,老师既可以通过教材内容锻造学生的人文情怀,还可以从课外知识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高中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首先,构建高中语文高校课堂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创建高效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中,更便于对知识点的掌握。语文知识点包含很多难于理解的内容,如果教师采用以往的完全遵照教材生搬硬套教学方法,则很容易降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没有学习兴趣,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发展。其次,高中语文高校课堂的构建便于提高学生能力。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时,教师在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高校课堂非常必要。

篇4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3―0042―01

一、职高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首先,构建职高语文高效课堂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在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创建高效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更便于对知识点的掌握。语文知识点包含很多难于理解的内容,如果教师采用以往的完全遵照教材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则很容易降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职高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便于提高学生能力。在进行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在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职高语文高效课堂非常有必要。

二、新课改下职高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思维

1. 转变教学理念,给与学生足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支撑。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正是“学生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在于将“教中心”变为“学中心”。其次,重新构建课堂师生关系,将“师中心”变为“生中心”。为了实现这教学理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让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是单方向的输入,而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多方向的交流,使高中语文课堂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性、选择权与主动权,向学生呈现一个丰富性和多义性的活泼课堂。另外,教师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去安排课堂内容,采取合适的授课方式,布置合理的课堂作业,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建优雅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说播放优美的音乐,展示美丽画面,让学生自然、轻松地融入到这种优雅的教学情境中。总之,学生在一个充满意境的教学氛围中,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5

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习惯于在教学中满堂灌输,没有将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体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看似能够将教学知识点讲得全面,实际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单向灌输的过程,学生学习参与性不足。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转变这一状况,不再采取教师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而是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载体,以此提高教学互动效果。在这一模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角,而是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载体,进行思维启迪,掌控整个教学的节奏与频率,保障整个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在课堂上,学生按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依据教师提出的思考题进行小组合作分析研究,熟悉教材内容,领悟文章主题,分析写作特色,学生依靠自己和小组其他成员的努力,提高了对教材的掌握效果。运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模式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还注重了对学生学习难点的点拨,通过小组巡视的方式掌握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状况与进度,及时进行难点提示,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展开。

二、从“口头空洞讲解”向“信息手段辅助”转变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采取直接口头讲解的方式,许多教师认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教学辅助手段,只要将知识点讲解清楚,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枯燥乏味是影响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瓶颈因素,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想方设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手段得到了普及,教师需要将其有效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增强教学的生动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以及提高阅读理解效果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成效。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教学信息量,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教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时,学生对于这一尖端科技缺乏直观的了解,阅读分析中理解的难度较大。为了突破这一教学的困境,笔者运用信息手段播放了介绍基因组计划这一高科技研究领域方面的普及知识,向学生补充了相关的信息,有了这样深入浅出的科普课件作为基础,学生在理解方面的效果显著增强,提升了教学实际成效。

三、从“单纯阅读分析”向“写作技巧渗透”转变

对于相当比例的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他们在阅读教学中忽略了一个重要节点,将语文阅读分析教学与写作技巧教学人为分离开来,影响了语文综合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提升教学综合成效。在指导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分析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方面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教材的写作特点特色,在此基础上,增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学习借鉴这样的写作方法。例如在《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分组研究的过程中,仔细分析文章是如何进行结构布局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怎样集中表达中心的等等。在这样的引导启发中,学生依靠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合作,逐步分析研究范文的写作特点特色,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总,对本文的写作技巧进行提炼。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能够加深对教材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的掌握,同时能够将阅读学习中获得的写作技巧迁移内化到自身的写作能力提升方面,有助于语文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

四、从“局限课堂之内”向“课内外相结合”转变

篇6

身为一门国语课程,高中语文课堂上从来都不缺少欢乐与多元化元素,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加的对于学生的兴趣进行促进,激发学生更大的内在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将是一个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一个新式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横空出世,打破陈规,给学生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新鲜感。对于身处在高中的学生而言,将高中语文从原来的严肃教学变为多方位的提高全面素质的合作教学,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合作教学模式可以让广大的高中学生在交流、思考、分享等领域得到一个全面的能力提升。

一、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的同时对于信息的共享

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一味的通过的小组的学习来进行的,学生的自主思考永远是不可避免的,合作学习模式不过是将二者完美的合二为一了。学生在通过自主思考的同时,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进行组内的讨论,从而达成信息的共享。教师要做的就是对于学生进行一个科学化的分组,在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让学生公布他们相应的讨论结果和方案,并让学生在互相分享信息的同时对于出现的相应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这样,既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思考,又可以在组内讨论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可谓一举两得。要勇于的打破传统教学的理念,破除以往的教师单向的传输教学方法,避免再出现学生被动的接受,打破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要多多的为学生提供可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足学生言论自由的权利。思维的碰撞,想法的激发,这就是合作学习所需要的真谛。

比如,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时候,这是一个关于看透哲理的经典历史故事。教师要在课前积极的准备好相应的教案,尤其是对于这种文言文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提出相应的引导式问题来让学生慢慢的进行理解。例如“邹忌所问的三个人的回答都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齐王最后会接受邹忌的建议?”等,然后通过相应的分组让学生自行的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令男学生分别扮演邹忌、徐公、客人、齐王等,令女学生扮演妻妾,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于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理解。

二、通过构建思维学习模式来对于未知领域进行探索

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就算由未知到已知,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未知的领域体系,引导学生自己的去进行探索,去求知,这也是合作学习模式的另一种体现。学生可以通过已知的知识,来对于未知的领域进行摸索,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识量,还会增加相应的探索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是一个双赢的体现。教师在其中的角色还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分清楚哪些是已知的知识点,哪些是未知的内容,明确的树立的教学所需要的目标。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让不同人的思维进行交织的碰撞,让灵感碰撞出灿烂的火花。让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让平时发挥不佳的学生也可以跟进,从而实现共同的发展与进步。

例如,在讲解课文《鸿门宴》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课堂随笔试卷,由于课文是文言文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经验对于课文进行解读翻译,尽我所能的最大程度对于课文的每一个地方都进行深刻的解读。然后还可以通过小组内讨论的形式进行信息的共享,对于难点和意见分歧的地方组织大家积极的参与讨论,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例如学生会就“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如果他当初杀了刘邦,那么历史的车轮又会驶向何方?”等问题产生很大的分歧,通过组内的积极讨论与组件的意见互换,就有可能得出一个很共同性的答案。到最后再由教师来进行分类汇总。教师应当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促进高中语文的知识体系全面构建与发展。

【结 语】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进高中语文教学中,既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大体的趋势,对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一种肯定,更是教师履行以人为本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次重要实践。想要落实合作学习模式为高中学生学习提供真正的助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积极影响,就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合作模式学习体系,利用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多的参与,不断的促进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在提高相应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相应的团队合作意识,为整体的高中语文教学增加新的光环。

【参考文献】

篇7

无论是我国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还是古罗马教育学家昆体良的著作《演说术原理》,无不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现今,在高中语文中引入合作学习也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一方面,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科成绩,增强与人交际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激发进取精神。另一方面,合作学习适应新课改理念,对培养新时代下的新型人才具备重要意义。

二、在高中语文中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思考-组队-共享法

思考-组队-共享法的基本操作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由学生分组思考、研究,并在团队中阐述出每个人的观点,意在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观念,反思和改善自身的思维方式。例如,在进行《再别康桥》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之余,让学生合作探讨徐志摩是个怎样的人。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方向考察徐志摩,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从他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个才子。从他对林徽因的爱,可以看出他是个痴情的男子。从他和张幼仪的生活,可以看出他是个自私的人……由此可见,合作学生可以集百家之所长,在学习中反思自我,从而达到塑造完美自我的目的。

(二)文学圆阵

文学圆阵也被称为文学圈、文学圈圈,是西方广泛应用于文学和语言教学中的一种合作学习方法。把它应用于高中语文,不仅可以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还能培养出更多的文学语言爱好者。例如,教师在进行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节选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合作阅读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李尔王》、《朱丽叶与罗密欧》等其他作品,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莎士比亚这个文学巨匠的作品特色,增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再比如,由于鲁迅的作品比较难懂,教师在讲解鲁迅的作品《纪念刘和珍君》前,可以采用文学圈这种方法,让学生合作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比如《风筝》、《狂人日记》等,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索鲁迅的文学特色,从而帮助提高课堂效率。

(三)K-W-L

K-W-L是由奥格非发明的,其中K是Know的缩写,意为“已知的”,W是Wanttolearn的缩写,意为“想学的”,L是Learned的缩写,意为“学到的”。这种方法的操作是这样的,教师选取一个较大的难题,让学生分别列出自己已知的方面,并注明自己还想知道哪些方面,最后经过合作、探究,写出自己学到的东西。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前,可以让学生在表格中列出通过预习已经了解的方面,并写出自己想知道的知识点。然后小组间进行谈论、汇总,最后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比如,互联网查阅、参考书籍文献等,但是必须是小组合作进行的,教师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分工、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在高中语文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虽然合作学习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时间不短,但是其成效并不显著。高中语文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时,要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不可将合作学习流于表面,应更多地注重实际效果。由于现今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他们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感经历、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也许表面和谐,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探讨问题,没有进行深度的交流,其合作效果极差。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进行孙犁《荷花淀》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该文章的背景年代――上世纪80年代的人文风貌、风土人情等。这种合作主要要求学生从看过的电视剧、电影以及和父辈交流中,挖掘80年代的年代特征。这样不仅有针对性地避免出现,由于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而导致观点不一的现象,还能有目的性地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作学习与竞争相辅相成

篇8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可以适当的采用情景式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采用具体的情境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更加主观地进行探索问题,在此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比如说在具体讲解《荷塘月色》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具体讲解内容之前为学生播放关于荷塘月色的影片或者是相关的音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了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采用具体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问“在荷塘月色中哪一个方面比较吸引你?荷塘月色主要表达问题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去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的时候,就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采取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在合作式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了,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可以利用合作式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合作式学习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比较的话,这种模式更能够扩散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具体的探索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比较被动的地位,而只是注重了发挥老师的主导性,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对学习没有很多的兴趣,这就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合作探讨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讲解《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具体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具体开展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模式,给每一个小组安排具体的任务,让小组分析具体的人物形象,之后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有效地分析人物的性格。而且在此过程中,因为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小组之间的人会提出不一样的观点,之后通过总结进行汇总,教师让每一个小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篇9

“激发积极内动力,促进持续发展力”是富有创建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依托新型的育人机制,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培养积极内动力为重点,以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为保障,以三维目标的高效达成为目标,在实践探索中构建 “学生有准备,人人都参与、自主求发展”课堂模式,即“思―疑―释―练”教学模式,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为课堂教学的“预”,课堂成效的“立”与“废”,在此一“预”。同时,备课更是此项课改行进的敲门砖,引路人。下面,就“备课”的相关问题,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思疑释练”包括四个要素:一是“思”,即完成学案,思考问题;二是“疑”,即通过预习,提出问题;三是“释”,即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四是“练”,即巩固知识,训练能力。所以,教师备课就要就此准备。

一、备“思―疑―释―练”学案设计

学案导入需要引发思考:学案包括课标要求、学法点拨、基本知识点、我的疑问、魅力精释、即时训练、拓展应用、教师反馈。导学案要突出重点、难点,文字量适当,力求简洁明快。导学案课前发放,并要求学生及时完成,教师课前和课上要检查,以保证师生节奏合拍。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在精,问题的设计只有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本质到感悟,由感悟到领悟,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才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才能层层深入击中知识的本质,才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备“思―疑―释―练”中的“魅力精释”

“思―疑―释―练”提倡生本课堂的理念,显现的是学生主体主体意识,而学生的主体意识又相对松散凌乱,所以教师需要对学案的整体内容梳理总结,补充,拓展,从而达到知识系统化,内容深刻化。激情互动魅力精释: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可引导学生互释,并作精要的评定、补充、更正;对于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做精辟的阐释。

魅力精释的重要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精选课文内容要点,重点及难点。

阐释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性和广度性。

语言简练,形象生动。

知识渊博,文化底蕴深厚征服学生。

三、备“思―疑―释―练”的“疑”,备学生

“思―疑―释―练”教学模式中自主学胆质疑:这是课堂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阶段,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参考学案,组内、师生间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自学的心得和疑惑,互相启发和促进,并将有关不能解决的疑问记录在导学案上,并由老师汇总。老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再适时提出深层次的质疑,引起思考的延伸。

备学生主要围绕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

1、备学生的知识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常常是前后密切关联的。为此,教师对全班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名学生以前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综合研究。教师应把以上工作作详尽的分析,分类登记,并注明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差,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好。同时在试题检测后进行系统地试卷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研究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

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 备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六种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创新能力、选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师要将这六种能力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应达到的目标,合理地进行备课。

4、备学生的情感因素

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每课的三维目标都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作为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

中专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思维能力更加成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但由于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问题不准确不深刻,有时带有片面性。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心理疏导,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四、备“思―疑―释―练”的“练”

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设计高质量的课堂练习题时,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既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又要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其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发展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再次,课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思,乃教学之基也;疑,乃教学之始也;释,乃教学之行也;练,乃教学之宗也。“思、疑、释、练”,乃教学之径也。可见,无论哪个环节,教师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思―疑―释―练”课改的路途中还有漫漫长路,但要坚信拂去黄沙始得金,只要我们一路播种,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谈我从事语文教研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感受》 许更生 《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07期

【2】《备课新思维》,杨九俊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柳菊兴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篇10

“全媒体视域下教学”是指在多维度、多层次、多渠道有机整合适合教学的现代全媒体技术,优化各阶段教学,以便高效满足现代学生对于学习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增强学生视听多维度知识体验,建构知识体系,使教学效果得到实质性的优化。本文所涉及的苏轼词赋是指部编版必修一语文教材中苏轼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一赋《赤壁赋》,需要对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进行全面了解,同时两篇词赋富含哲理思辨。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尝试将全媒体视域下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入苏轼的词赋教学,将提升苏轼词赋的教学效果。

一.全媒体视域下苏轼词赋教学媒介解析

1.课前微课录制媒介解析。微课视频的录制,需要依据授课内容全方位设计如何展开。本微课视频主要通过Flas构建苏轼的人生经历,加之趣味幽默语言配音使微课视频更具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后期加工,运用了多款编辑制作软件,例如: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AU音频降噪、ArctimePro跨平台字幕软件。如今,全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已有微课录制专用教室,根据所需随时切换场景,减轻了后期编辑制作的工作量。2.课堂知识教学媒介解析。在大数据时代,智慧教学一体机有较强的云端记忆储存功能,依据往日同学习题练习易错点的汇总,能够对此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知识检测。进一步强化了语文知识点教学效率。VR虚拟机、3D+720°全景图画①是辅助教学过程中每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以便真实的带学生体验不同诗文所展现的环境描写,置身于景,领悟作者情思。例如本课采用“明月”、“江水”动态变化过程,形象引导学生领悟其后蕴含的哲学思辨。3.课下拓展巩固媒介解析。随着学习任务量的增加,课下辅导的有效落实也至关重要,完善课下教学,加强家校联合管理,实现知识的巩固与内化。再次运用QQ虚拟社交区平台,通过课上所悟苏轼精神境界,匿名交流分享对自我人生精神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大胆的吐露欣赏,促使知识的内化。同时智慧教育一体机的运用,家长端随时能收到孩子学习状况的反馈,以便及时作出引导。

二.全媒体视域下苏轼词赋教学设计案例

现以部编版必修一苏轼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一赋《赤壁赋》与全媒体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究做以解析,教案设计部分内容呈现如下。

三.全媒体视域下苏轼词赋教学设计评析

现对以上苏轼词赋的教学设计做以下具体分析。首先,课前预习。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文字呈现的形式介绍作者人生经历的方式。在此,采用了Flas的制作,将苏轼一生重要的经历以动画的形式录制成视频,加之滑稽幽默的语言重中之重介绍苏轼创作这两首词赋时的所处之况。并将此段视频放在课前预习部分,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预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视听结合,提高了学生对苏轼经历的有效记忆,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课前预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点,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其次,整体感知。作为复习课,涉及对词赋重点字词的巩固学习,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全媒体教育中的智慧一体机,将上次云记忆中每位同学的易错点进行检测巩固,使知识得到有针对性有效的巩固复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关注点。实践调查,强化巩固易错点有利于提高语文知识掌握的实效,所以,此环节借助智慧教学一体机的云记忆储备平台将有针对性的突破每位学生的知识难点,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点学习效果。另外,课堂教学。通过在线拓展儒释道思想的视频和苏轼儿时读书资料考证的展示,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真实性。同时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每一情境展开教学,将上阙所绘万里长江壮美景象通过VR、3D之景展示给学生。在此景下,讲解英俊豪杰的战绩故事,便较为容易的激发学生理解此时的爱国之情。随时引导学生化身苏轼未能建功立业的现状,形成鲜明对照,忧愁思绪便油然而生。而在《赤壁赋》的教学中,则更偏向哲理性,例如:引导学生理解“江水”、“明月”所蕴藉的哲理思辨。采用全媒体教育媒介,形象演示江水虽一直流逝但终究未曾减少,明月虽阴晴圆缺,但终究是那轮明月的虚拟实验。于此理解,在化解难点字词注释的基础上,很容易形象化的理解自然万物“变与不变”之理。想必同时优化了传统逐句翻译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其意。

最后,巩固拓展。通过对两篇词赋的深入分析,引导同学对比其中的异同。苏轼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儒家思想的雄壮豪情,于《赤壁赋》中的佛道思想的深沉蕴藉,“外儒内道”便是两者相通之处。课下便布置了借苏轼人生精神境界在班级群内匿名品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观。借助QQ等日常使用的社交平台展开一方面化解了同学间平日交流分享“碍于面子”的局限;另一方面节省了课上时间,在课下娱乐之时也使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提高了课下时间的利用率。充分利用身边的大众传媒,减少学生上网无效时间,增加虚拟社区学习交流时间,让无时无地学习真正贯穿于学生成长过程。在本课例苏轼词赋的教学中,启发我们可接触跨学科的教学研讨,例如:720°全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广泛。跨学科的交流学习将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创新教学切入点,同时能活泛同学们的思维。其次,从学情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让学生感知语文教学的时代性,在领悟传统文化古韵文化知识中,不失古文韵味也不乏现代的时代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对传统语文的看法。最后,无论本课词赋教学还是语文教学,学生将所悟的诗人思想情感内化于自身成长是每堂课的最高境界,全媒体教育媒介则可有效辅助学生将优秀精神文化内化。

正如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所说:“教育媒介是一定教育观的物质体现”。纵观本堂全媒体视域下苏轼词赋教学的探究,在变革着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在逐渐优化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明确了全媒体视域下指引教学居于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前沿,同时是指导今后语文教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途径。理性审视全媒体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优势之处显而易见,激发兴趣、强化知识记忆、拓宽视野等。学生高效领悟苏轼雄壮之心,佛道超脱境界。但也存有局限性,教育政策、经济水平的不同,学生对于互联网合理使用的自控自辨能力需要进一步规范引导,提升教师团队专业素养、有效把握不同阶段学生学情、均衡完善先进的教学设备等问题丞待完善。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合理适度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在激发同学们注意力兴趣的基础上,深化所教授知识内涵性引导。全媒体视域下的教育媒介的使用是服务于语文教学,以此引导同学们对语文知识文化进行有效的内化,品味其内涵,提升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LeslieMoller,JasonBondHuett.21世纪的学习和教学技术前景瞻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远新蕾,赵杰,陈敏.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7.

[3]邬雪洁.媒体素养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