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健知识内容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7 16:21: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儿保健知识内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幼儿保健知识内容

篇1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02-01

儿童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对保障社区儿童健康、促进儿童正常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其预防保健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社区预防保健工作的成效[1],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对本辖区内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小区内的婴幼儿及家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80例婴儿中男婴儿46例,女婴儿34例,年龄3~12个月,平均年龄(5.9±2.1)个月,80例家长中男性21例,女性59例,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6±2.3)岁;观察组80例婴儿中男婴儿44例,女婴儿36例,年龄3~12个月,平均年龄(5.7±2.2)个月,80例家长中男性19例,女性61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8±2.5)岁,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家长文化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包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二楼楼道内张贴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宣传画,制作板报并按时更换,发放儿童健康教育手册,在疫苗接种日向家长进行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教育等。观察组给予特殊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实施健康教育前由儿童保健科相关专家对担任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系统培训,促使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掌握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实施准则、调查问卷发放方法及实施健康宣教过程中应注意事项等,提高工作人员健康宣教水平;(2)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小儿感冒、腹泻、湿疹、小儿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婴幼儿贫血的预防与治疗等婴幼儿常见病预防与治疗,生长发育监测的意义、婴儿各月龄体重、身高正常值,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辅食添加时间、原则等,Ⅰ、Ⅱ类疫苗种类、各类疫苗接种时间、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3)健康教育形式:根据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兴趣爱好等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定期开展儿童保健相关知识讲座,通过专家宣讲、播放录像带、组织家长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注意了解家长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根据家长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实施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讲解;采用电话、短信、QQ群等联络方法为家长提供健康咨询,耐心解答家长疑惑,建立起与家长间的信息反馈、互动系统,丰富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1.3 评价指标采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制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监测、常见病预防、母乳喂养与营养和疫苗接种四个项目;调查统计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的参与率及婴幼儿定时接种疫苗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婴幼儿疫苗按时接种率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比较,P

2 结果

2.1 两组家长健康教育前后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 两组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后,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均较实施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提高(P

3 讨论

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随着婴幼儿活动能力逐渐增强,接触感染源的机会也逐渐增加,因而婴幼儿时期的预防保健工作十分重要[2]。家长是婴幼儿的监护人,其对预防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效果,对婴幼儿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而以往有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婴幼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较低[3],从我中心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施健康教育前,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因此加强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十分必要。

我中心在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对婴幼儿家长实施特殊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采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对家长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从实践结果来看,实施系统化、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后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定时接种疫苗率明显高于一般健康组,表明对家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的特殊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婴幼儿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提高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促使家长配合儿童预防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篇2

结果:观察组出现发育不良或患病的几率为5%,对照组为37.5%,观察组发育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

结论: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社区干预保健计划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医师的专业技能,增强了父母对孩子的保健意识,促进了儿童早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保健知识儿童发育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105-01

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在儿童健康教育领域中占有晚间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儿童早期健康状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医学研究,接受早期生理健康教育的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而没有接受早期生理健康教育的儿童身体发育出现问题的几率在10%以上[1]。本文对早期儿童生理健康教育对儿童身体健康发育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生产的80例儿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孩38例,女孩42例,年龄范围在4-12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8.12±2.03)个月。将所有儿童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儿童从出生情况、性别、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健康状况等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研究组儿童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照组儿童则不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两组儿童在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后4、8、12个月时采用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能发育指数(MDI) 进行测评。

1.3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内容。在对婴幼儿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过程中,按评估、指导分类、预防和接种4个部分进行教育管理。在婴儿出生时,医院就要对其进行发育评估,结合健康检查将1岁婴幼儿的发育状况进行评估,分为发育正常、发育迟缓、存在生理问3类;针对其评估结果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健康管理指导,对存在严重发育健康问题的儿童,建议其父母带孩子到相关综合儿童医院进行诊治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早期儿童保健教育,按照医生要求制订教育计划规范,并且将身体发育体检时间与早期保健教育时间相结合。根据其影响结果,使早期保健教育计划制定的更加完善。健康体检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生理发育检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将儿童转诊至高级医院,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进行早期保健教育的儿童极其父母进行调查问卷,提高父母对儿童早期保健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提高父母对儿童早期保健教育的重视程度[2]。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P

2结果

2.1发育健康状况比较。观察组出现发育不良或患病的几率为5%,对照组为37.5%,观察组发育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2.2MDI评分比较。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后对两组儿童的MDI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4个月和12个月时M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2.3PDI评分比较。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后对两组儿童的PDI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4个月和8个月时P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3讨论

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成人对儿童教育的开始,其意义十分重要[3]。本次研究当中对观察组儿童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其健康状况、MDI评分以及PDI评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表明早期保健知识教育能够显著加强儿童的健康发育,并且能够将运动与智能两者进行综合提高,在儿童的成长当中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R7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106-02

龋齿是影响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龋齿列为世界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龋齿病是一个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与口腔环境、口腔卫生习惯、生活方式、饮食和行为习惯等相关。为了了解本地区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笔者将本地区公私幼儿园随机抽查2678名儿童进行龋齿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本地区公私幼儿园2678名儿童,年龄3~6岁,公立幼儿园1398名,男童706名,女童692名,私立幼儿园1280名,男童646名,女童634名。其中农村儿童为1185人,城市儿童为1493人。

1.2龋齿的诊断

由口腔医生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对牙齿的点、隙、窝、沟等龋齿的好发部位用探针做重点检查后作出诊断。以可探到龋洞为诊断龋齿的指标,不分度,只统计乳牙龋齿数。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l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公私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龋齿患病率为31%,私立幼儿园为38%,公私立幼儿园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 P

2.2各年龄组龋齿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各年龄患儿乳牙龋齿发生较为普遍。发生时间早,发展迅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

2.3农村与城市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调查结果发现:儿童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不系统,常规卫生知识都比较清楚,如早晨一般都会刷牙,但晚上养成刷牙习惯的没有早晨多,对饭后漱口习惯与定期检查牙齿的知晓程度不高,农村父母与城市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具有显著差异性,见表3。

3 讨论

3.1公、私立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存在差异

公立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低于私立幼儿园,见表1,私立幼儿园保健管理不够规范,其主要原因是以盈利为目的,为节省开支,不雇用保健医生,龋齿防治知识了解少,卫生保健尤其是口腔保健方面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从而导致这些现象滋生。

3.2龋齿病发生的年龄特征

龋齿病不仅使牙齿缺损,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颌骨的炎症,甚至造成牙颌器官的后天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率很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上升。见表2。因此。提示人们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3.3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与儿童龋齿患病率的关系

调查发现,儿童龋齿、特别是乳牙的患病情况比较严重,且填充率较低,一方面与家长对儿童牙齿特别是乳牙龋齿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口腔保健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与人们口腔保健意识淡薄,保健知识欠缺有一定关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大庆市东风新村地区公立幼儿园15所、私立幼儿园15所3~6岁儿童共3000例,其中男童1571例,女童1429例。

1.2 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伟伦公司的视力检测仪,严格按操作要求,选择儿童模式进行操作。检查时要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注视红灯,仪器对着被检查者并与之保持水平。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视力筛查仪检查结果建议表中各年龄相对应的数值标准。

2 结果

大庆市城区3000例3~6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视力正常218例,儿童视力正常率为7.27%,保健例数2223例,儿童视力保健率为74.1%,需要诊治559例,需诊治率18.63%,其中男童需诊治率高于女童。

3 讨论

3.1 儿童眼保健就是根据眼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异常的保健意识,保障儿童眼睛的健康而开展的眼保健和医疗工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正在逐渐加强,人的视觉器官-眼的保健也得到了重视。但在儿童这个群体中,由于年龄小,眼部自觉症状不易表达而常被忽略,而且有些家长又缺乏眼保健知识,致使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的孩子也戴上了眼镜,这对他们日后的升学、择业都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应向家长及幼教人员普及眼保健知识,大力宣传眼保健重要性,预防视力低下的发生,将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振兴中华具有深远的意义。

3.2 干预措施

3.2.1 开展健康教育及普查工作 充分利用家长会、宣传栏及眼保健知识讲座由专科医务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及幼教保健人员讲解儿童眼保健知识,引起家长及幼教人员的足够重视,提高对儿童视力异常的保健意识。定期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并针对筛查情况采取有效适宜的群防群治措施,并建立严格的随访体系,及时发现异常,让儿童视觉异常在敏感期或最佳期得到纠正。所以需要家长和幼教机构的共同努力,共同重视,保证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3.2.2 培养良好用眼习惯 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应从小教育儿童要懂得爱护眼睛,掌握视力保护的具体方法。如每次看电视不宜超过半小时,少用电脑,不宜躺着看书,不在强光下看书,拿笔、写字、画画的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之距离保持30~35 cm,书与桌面应成30~40,幼儿园应配备标准桌椅,教室光线适宜。适当的儿童眼睛保健对保证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和保护他们的眼睛很重要。虽然适当的眼睛保健并不能保证一个人有完美的视力,但它至少有助于减少很多原因不明的眼睛问题。

3.2.3 注意儿童营养素的平衡摄入 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食习惯。注意以下营养素的摄入:①维生素A:食物来源:一为动物类食品中视黄醇,主要食品有肝脏、蛋黄等;二为植物类食品中的胡萝卜素,主要蔬菜有西兰花、菠菜、胡萝卜等;②维生素B1:含维生素B1的食物主要有:谷类、豆类等;③维生素B2:含维生素B2的主要有牛奶、蛋黄、黄豆等;④钙:含钙丰富的食物主要有虾皮、虾米、蛋黄等。补钙的同时应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3.2.4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①孩子的眼部症状虽然不易发现,特别是单眼视力不良者,但家长只要留心,看孩子最近是否经常揉眼睛,是否说眼睛发雾等,这些都可以提示孩子的眼睛问题;②幼儿园老师及家长要注意孩子是否经常写错字,是否变得好静,看黑板是否爱歪着头,看电视是否走得很近,外出时畏光等,这些都可以提示孩子的眼睛可能有问题,必须尽早检查。

通过对大庆市城区3~6岁儿童视力情况调查分析,说明这些儿童的视力问题日趋严重,各级保健工作者责任重大,幼儿园保健人员及儿保医生应高度重视儿童视力发育情况,在视力发育时期,注意培养儿童行为习惯、用眼卫生及营养素的摄入。由专科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幼教人员及儿童保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提高眼保健知识水平,加强儿童视力保健,及早有效的干预应该成为我市集体儿童保健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篇5

20XX年,我院严格按照秀洲区20XX年儿童保健考核评分标准开展工作,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下,儿保工作较往年有所进步。

一、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准时参加儿保例会,及时完成各项儿保工作,不弄虚作假;

二、儿保门诊定时开设,认真做好门诊同志的登记,耐心接待每位儿童及家长,并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每次儿保门诊结束后,都及时填写儿童保健册,并录入计算机,20XX年儿童的42天建册率达100%,1岁组标准系管率达到85%以上;

三、对流动人口儿童也开始系统管理。并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本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儿童也能得到科学的育儿指导,但是由于这类儿童的流动性较大,所以对流动儿童42天建册率及系管率均较低;

四、在平时儿保工作中能及时发现体弱儿童,并按常规随诊管理,较去年有所进步,对贫血的监测率也能达到85%以上,尤其是幼儿园儿童的血色素检验率达到100%;

五、在我院妇产科及五官科医师的配合下,我院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也达到秀洲区儿保要求;

六、认真督促好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及定期体检,儿童入托体检率达100%,能协助指导幼儿园保健老师进行集居儿童的管理。能每季下幼儿园进行卫生保健指导及检查。

七、及时报告7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并认真做好本辖区高危危重儿的随访追踪工作;

八、从20xx年3月起我院配合北医大开展了儿童哮喘筛查工作,至20XX年9月30日累计筛查91人次,可疑病例1人,先后两次接待美国专家及北医大教授、国家卫生部领导的考察,并受到上级的好评;

由于刚刚开始参加儿保工作,经验不足,儿保保健知识缺乏,对开展此项工作带来许多不利,今后我将虚心向兄弟单位儿保岗位上的同行学习求教,多学习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儿保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儿保科医生述职报告二

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在园部领导及全体保教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园卫生保健方面围绕着学期初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很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其总结如下:

一、健康检查及防病工作:

开学初我们收缴了每位幼儿的保健手册,了解每位幼儿的健康状况,便于管理,同时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晨检时注重“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确保每天出入园的幼儿身体健康。另外,要抓好新入园教职工和已到期老职工体检工作,39位教职工一个也不漏进行全面体检,合格率达100%。

1、对于请假幼儿,安排老师跟踪请假事因,并认真登记好相关表格,

2、我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的不同,对园内幼儿的生活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坚持开窗通风,每日为幼儿提供清洁安全的生活空间。在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和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

3、配合新塘医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二、严格消毒制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消毒工作是幼儿身体健康的保障。组织指导保育员和食堂人员做好消毒工作,使保育员能全面掌握消毒方法,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毒保洁,各班保育员做好消毒记录。每周彻底大扫除,并且每周有检查有记录,不定期进行灭蚊灭蝇灭鼠工作,确保幼儿饮食的卫生安全。

三、加强安全检查,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园对大中型玩具及室内外设施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修,保障了幼儿活动环境的安全。

根据季节变化和幼儿发育的健康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我们通过“保健知识专栏”,从不同角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卫生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保教人员和家长的安全卫生保健意识。

篇6

龋齿也称虫牙、蛀牙,是儿童口腔常见病,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疼痛对儿童进食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对恒牙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儿童的发音及容貌,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漱口、刷牙是预防龋齿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对口腔卫生的保持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掌握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现状,提高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水平,更好地开展口腔保健干预,笔者于2013年1月随机选取本社区某幼儿园3岁儿童62例,采用《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在本社区某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岁儿童62例,男33例,女29例。

工具:根据李秋忠设计的儿童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其条目进行筛选和修订,制成新的《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修订后的问卷Cronbach's α为0.8068,重测信度0.87。内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数>2次,选择竖刷,持续时间>3min,选择保健牙刷,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有无饭后漱口的习惯,父母有无参与孩子刷牙等7个条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资料收集方法:对62例儿童进行问卷测评,由健康教育小组人员一对一指导家长填写。发放问卷62份,有效问卷62份,回收率100%。

结果

62例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情况,见表1。

讨论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其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刷牙和漱口是口腔保健中最基本的行为,刷牙可以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祛除,漱口能够对食物碎屑给予及时有效的清除。通过刷牙和漱口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及减少龋齿的发生,进而预防牙周病。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很低,自理能力也较差,缺乏口腔卫生自我保健意识。本研究结果显示,有38.71%的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2次,37.09%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1次,有3.23%的儿童从未刷过牙。可见多数儿童未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而早晚刷牙对预防龋齿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刷牙方法和刷牙时间及其所使用的牙刷不符合要求,这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口腔卫生保健的效果。本调查发现,62例儿童中刷牙正确率也不尽如人意,仅56.45%的儿童刷牙方法正确,19.35%的儿童刷牙时间达不到3min,使用保健牙刷和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这2项指标分别达到93.55%、66.13%。应该对儿童加强指导口腔卫生的相关保健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儿童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关。由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薄弱,不能对儿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从而导致儿童存在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本研究结果发现,82.26%的孩子清洁牙齿时缺少家长监督,家长自身也存在不良口腔卫生习惯,说明家长对口腔卫生保健不够关注。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是幼儿期,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无法自觉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此时就有赖于家长的教育与监督,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正确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生活的点滴中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了提高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社区应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牙齿应从儿童做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

积极开展口腔保健教育,宣传其重要性。龋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是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清除,其中自我口腔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林靖雯等发现,2岁儿童就可能发生龋齿,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龋病的预防中,4岁以前是其中重要的时期,3岁以前开始刷牙发挥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自觉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让儿童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篇7

二、“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分析

1.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其护理内容复杂、工作紧迫、护患关系特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护理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健康儿童日常护理与营养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期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眼、鼻、口、耳、脐、臀等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婴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婴儿生长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时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幼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幼儿的行走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但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病;大小便的训练、睡眠时间的养成护理等极其重要。学龄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对其饮食营养搭配、生活自理能力、体格锻炼、团体意识、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极其重要。青春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是人生的过渡期,体格成长迅速,要注意儿童的营养、认知、心理、行为等的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等也尤为重要。

3.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用性一是做好儿童保健能够提高我国儿童综合素质。用所学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实施日常保健护理,锻炼孩子体格,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二是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的前景。针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和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学好儿童保健护理,除了可以在相关医疗单位寻求就业岗位之外,还可以开设婴儿保健馆、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儿童健身馆、儿童营养师、考取孕婴证,等等。这就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

三、“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定位的几点建议

篇8

[中图分类号]B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3-0018-02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O%,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35―44岁中年人龋病患病率为88.1%,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为98.4%。龋齿、牙周病是口腔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几乎人人都需要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但只要掌握口腔保健知识,重视口腔卫生,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定期检查、及时治疗,就可以预防龋齿和牙周病,人们就可以终生保持牙齿健康。本研究旨在评价湖州市农民口腔保健水平。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展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以湖州市的农民为调查对象,随机选择安吉县的1个乡镇的4个行政村,每村随机调查40人,共调查160人。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5份,回收率96.9%。其中男性80人,女性75人,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37岁。文化程度:文盲13人(8.4%),小学22人(14.2%),初中44人(28.4%),高中34人(21.9%),大专及以上42人(27.1%)。年纯收入≤500元的42人(27.1%),500~1000元的15人(9.7%),1000~3000元的17人(11.0%),3000-6000元的12人(7.7%),6000元以上的69人(44.5%)。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经预调查并进行部分修改后,进行正式调查。调查员经过培训,统一方法,统一标准。调查时由调查员详细介绍调查目的、填写方法后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当场检查调查表,填写合格时收回。文化程度低的居民由调查员提问,调查对象回答,调查员代为填写。对完成问卷的调查对象赠送1份与问卷有关的口腔健康知识介绍或防暑药品。

1.3 调查内容 (1)口腔基本情况。(2)口腔健康行为和习惯,包括刷牙方法、刷牙次数、刷牙时间、牙刷选择、牙膏的选择、换牙刷时间间隔等。(3)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情况。(4)获得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5)利用卫生资源接受牙科保健服务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O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统计学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口腔基本情况 在患龋齿方面,27.7%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患有龋齿,21.4%的农民在小时候患过龋齿,18.7%的农民记不清是否患过龋齿。29.0%的农民从未患过龋齿。

2.2 口腔健康行为和习惯 3个月以内换一次牙刷119人(76.8%),早中晚刷牙12人(7.7%),睡前不吃零食72人(46.5%),饭后漱口80人(51.6%)。刷牙时间为3 min38人(24.5%),使用保健牙刷110人(70.9%),使用含氟牙膏67人(43.2%),几种刷牙方法混合用6人。

2.3 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情况 对“甜食对牙齿有好处”回答正确的有132人(85.2%),对“含氟牙膏对预防龋齿是否有作用”回答正确的有80人(51.6%)。

2.4 了解口腔保健知识的渠道 看电视18人(11.6%),看报纸8人,网络10人,朋友介绍56人(36.1%),口腔医生53人(34.2%),两种以上途径10人。

2.5 利用卫生资源接受牙科保健服务的情况 对于农民看牙医的时间间隔,只有5.8%的农民在半年之内看一次牙医,1年和2年看一次牙医的农民分别占14.8%和8.4%,而剩余71.0%的农民都是2年或2年以上才去看一次牙医。在去医院进行牙齿保健方面,从不去、偶尔去的农民占61.3%,34.85%的农民都是牙痛才去,只有3.9%的农民经常去医院进行牙齿保健。在对牙痛处理方面,选择立刻去医院检查的农民占35.5%,选“自己找药吃”的农民占20.0%。选“能拖就拖”和“忍痛让它慢慢好”的农民分别占30.3%和14.2%。

3讨论

农村居民的患龋情况普遍存在,帮助农村居民掌握丰富的口腔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行为习惯极为重要。本调查显示湖州地区农村居民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低,对刷牙的意义以及如何正确刷牙了解不多,说明农村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有关口腔保健知识的问题回答正确率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及文化程度关系密切,提示部分居民掌握了一些口腔保健知识,且高学历者具有相对高水平的口腔保健知识。因此,健康教育虽要面向所有农村居民,但宣教内容要细致全面,通俗易懂,使人们了解口腔保健应以预防为主。

由于大众媒体等的影响,人们对氟化物有一定了解,有51.6%的患者了解氟化物能预防龋齿,但选择含氟牙膏者占43.2%。了解甜食对牙齿无好处的居民有85.2%,但睡前不吃零食的居民却只有46.5%,这提示居民的知识与行为之间有一定的脱节,存在“有知识,无行为”的问题。健康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一般分为4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态度改变――采纳健康行为。因此,要做到既有知识又有行为,就不仅仅是大力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大众认同并接受。运用健康信念模式、价值期望理论、行为矫正等现代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帮助人们树立信念,转变态度,促使其自觉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口腔健康教育不但要长期地、重复地进行。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并转化教育理念。要在分析、了解影响人们健康行为的障碍的前提下,有重点地排除障碍。鉴于此,健康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还要注重行为的干预和效果的监测,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及医务人员长期不懈地努力。

居民们在对牙膏、牙刷以及换牙刷的时间间隔方面都能够采用正确的行为,这与近几年口腔健康教育及口腔医疗单位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但对于刷牙方法、刷牙时

间以及刷牙次数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和行为缺陷,说明居民的口腔行为存在偏差。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58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87-01

儿童口腔疾病的保健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而儿童乳恒牙疾病一直对儿童成长造成影响,也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家长要全面掌握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加强家长口腔保健指导[1]。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以此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在2013年1月——5月对我院98名儿童家长调查,男性58名,女性40名。年龄28-38岁。学历:30名本科学历,36名专科学历,33名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

1.2调查方法在对家长进行调查之前,首先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工作,确保调查人员符合相关要求,经考试合格后,再进行调查工作。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一致和准确,在录入数据时可选取双录入法。在调查时,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方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掌握情况、家长对儿童饮食控制情况及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等[3]。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收回98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P

2结果

2.1不同性别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在本组研究中,98名家长,男性58名,女性40名。有45名男性家长认为牙齿好坏与自身保护有关,女性32名。需自己预防牙病,男性48名,女性30名。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男性44名,女性33名。父母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牙齿,男性25名,女性。孩子乳牙龋齿需要治疗,男性35名,女性28名。不同性别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对比中,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不同学历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牙齿好坏与自身保护有关,本科学历家长有26名,专科30名,高中及高中以下20名。需自己预防牙病,本科25名,专科28名,高中及高中以下18名。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本科28名,专科31名,高中及高中以下21名。父母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牙齿,本科24名,专科30名,高中及高中以下15名。孩子乳牙龋齿需要治疗,本科26名,专科29名,高中及高中以下20名。认为窝沟封闭能够防止儿童龋齿,本科20名,专科学历18名,高中及高中以下10名。不同学历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对比,P

3讨论

儿童由于年纪小,没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和抵抗能力,无法照顾好自身。这时,就需要家长帮助儿童,要具备着耐心。在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方面,家长要指导儿童进行正确的刷牙方式,使儿童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儿童出现恒牙龋病。而在本组研究中表明,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性别无关,但与学历有关。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接受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能力越高[2],同时也可以将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可有效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保健习惯。反之,则越低,而儿童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同性别方面,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学历方面,家长学历是本科及专科学历,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识明显高于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家长,P

在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方面,首先要加强家长对口腔保健缺失知识。儿童出现龋齿是由于细菌与儿童口腔内碳水化合物及糖分结合而发生作用,使牙齿脱钙,牙齿损坏,而出现龋洞。发生龋齿多是由粘在口腔内甜食引起的,这时,家长可以让儿童多食用一些具有高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瘦肉等食物可以对牙齿进行摩擦和清洗。儿童牙齿在排列拥挤、错位、重叠等接触方面,也很容易使细菌聚集,因此,家长要在给儿童补充营养时,也要让儿童多食用有些对牙齿有保护作用的食物。其次家长要注意儿童口腔卫生,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促进食物的吸收,也可对牙龈进行有效按摩。同时儿童在饭后和喝完饮料后,也要经常漱口,指导儿童正确刷牙,以此有效去除牙渍,保护牙龈健康[4]。最后要对儿童口腔健康进行定期检查。儿童在长出第一颗牙齿后的六个月都要对儿童进行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以后期间可每六个月或一年进行检查。家长通过对儿童口腔健康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必须要对家长进行有效的口腔保健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口腔保健的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吉明,熊雪鹰,吴修建.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46(23):556-559.

篇10

200301/04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唐山市两所幼儿园2~6岁儿童共计598名. 采用面对面及电话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受检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式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状况,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的认识程度. 数据整理录入计算机后,与原始数据仔细核对,并进行区间检错和逻辑检错. 在自然光线下,用上海市齿科器械厂生产的5号探针和平面镜对乳牙患龋状况进行检查,主要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1]. 口腔健康调查由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4名医生完成. 在所调查的598名儿童中,158人患龋,患龋率26.4%. 男88 名,患龋率25.7%,女70名,患龋率27.3%,无显著性差异(χ2=0.20,P>0.05). 同年龄不同性别间的患龋率也无显著性差异(χ2=0.1958, 0.50<P<0.70). 患龋齿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龋均(dmft)=2.04,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2岁组最低为0.52;6岁组最高为 3.07. 男性龋均 0.93,女性龋均 0.91. 不同性别间龋均无明显差异,同性别不同年龄间龋均,2,3,4岁间以及 5,6岁间无差别,2~4岁与 5~6岁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性别对龋齿易感性无影响,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的危险性加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 是否刷牙,每次刷牙时间,开始刷牙年龄,睡前是否刷牙,以及所用牙膏种类均与龋齿易感性有关. 随着刷牙次数和每次刷牙时间的增多,患龋的危险性减小,特别是不刷牙患龋率是每天刷2次或2次以上的16倍. 开始刷牙年龄越小患龋率越低,睡前不刷牙比刷牙的患龋率高,使用含氟牙膏比不使用的患龋率低,家长掌握的口腔保健知识越多,患龋率越低(P<0.05). 龋易感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患龋率为因变量,以上述分析因素为自变量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每次刷牙时间越长,以及刷牙次数越多龋易感性减小,呈负相关;睡前不刷牙,以及不使用含氟牙膏均使龋易感性增加,与龋易感性呈正相关;年龄与龋易感性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加龋易感性增加.

2讨论

本次对唐山市区幼儿园儿童的调查显示,5岁和6岁年龄组患龋率及龋均均低于全国或部分省市的资料[2],乳牙患龋率除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外,还与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以及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关. 提示应加强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