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9 11:02: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班级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

篇1

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内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是以校园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

人们对校园文化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从校园文化的表现性来分,可以分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二者构成了校园文化的总和,形成了学校存在的特色。外显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体现学校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可以起到调节情绪、控制行为、陶冶情操和启迪智慧的作用。内隐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亦即学校精神,是影响人们行为模式的根本,是校园文化蕴涵的力量和涵义。

校园文化既具有教育性,还具有管理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它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隐性文化是学校各种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契约,因而也是文化的体现。校园文化的教育性能够引起很多人的重视,但人们往往不重视或者忽视了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使校园文化的建设停留在肤浅的、表象的层面上,停留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没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和管理作用。因此,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每一个校园人,特别是学校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理论的研究和运用。

1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者认识的浅薄和狭隘

校园文化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是辩证的统一,显性的物质文化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体现;制度文化可以保证教学秩序和工作的稳定性,同时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对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发挥着作用。而隐性文化正是在这些显性文化的强化、渗透、灌输中形成。显性文化推动隐性文化,隐性文化又反作用于显性文化,两者密不可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但是,由于很多管理者认识的浅薄和狭隘,割裂了两者的依存关系。具体表现在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真正认识而引不起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或根本不了解其文化特点,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按部就班陈陈相因,不思改革创新,忽视建立本校特色,工作死气沉沉;或停留在美化环境、治理校园的浅层次上,不惜花大量的钱财搞绿化、硬化、房屋更新。譬如,现在很多学校在大量举债搞建设的时候,或将其它地方的建设情况生搬硬套嫁接过来,或仅凭管理者个人主观意志、爱好去行事,根本没有考虑自身文化背景、环境特点,使最能彰显文化底蕴、凸现校园特色、交融山水美景的校园建设显得杂乱无章。建设之后又管理不善,教育不到位,到处污水横流,乱涂乱画,造成自由发展、松散无格的校园文化形式。

1.2 忽视校园文化的整体性

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包括很多因素,不仅仅反映在表象上,主要体现在内涵之中。只有各部分共同发生作用,才能构成对人的行为、思想的影响,才能通过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和教育功能促进和保障校园显性文化的建设。每一个校园人特别是管理者,都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搞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长远规划,不能有轻有重,不能有所偏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从整体性出发,才能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但是,很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忽视了整体性。具体表现为重显性文化,好急功近利;轻隐性文化,以为徒劳无功。究其原因,是管理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捞取政绩,或是管理者的更迭,或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短期行为,你有你的目的和做法,我也有我的目的和做法,莫衷一是。很多管理者不愿将力气花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长期才能见效的又确能发挥作用的隐性文化建设上,而愿意搞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物质显性文化建设上;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搞建设,搞学生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但往往只把它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忽视了这些工作本身蕴涵的潜移默化、熏陶内化的管理作用;虽然订立了规章制度,却总是不重视制订制度的连续性,不重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因时而变,因人而异,人治而不"法"治,甚至那些制订制度的人往往又是践踏制度的人。这些行为势必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失调。

2 如何强化校园隐性文化的管理功能

校园隐性文化是真正无声无息对师生员工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的校园文化部分,是告诫人们如何自律的根本,是较显性文化更深层次的校园文化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因而校园文化的建设难就难在隐性文化的建设上。

2.1 研究学校文化特征,整体规划,强化落实

学校管理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在艺术的建设物质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性、规范性功能的同时,精心的创造精神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功能。所以,学校管理者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本学校固有的文化特征,找出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不良习惯与作风。正确认识现有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深入了解师生员工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思想要求、行为习惯,正确分析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摸清学校的人际关系,从这些方面把握学校的文化特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文精神、高雅的情趣品位来设计、规划校园文化的各项要素,建设积极向上、有朝气、有品位、学习型、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是相对不变的,规划的实施要有序性分段落实,重点强化养成。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在"真"和"实"上。"真"就是实事求是来真的,"实"就是认认真真落到实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的建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实施:一是重视基础教学,使文化课和专业课充分发挥起自身功能;二是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而不能以学习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能力;三是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渗透,提出校训口号以及明确学校发展的远大目标,促使师生员工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品德高尚,行为文明。

2.2 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全员参与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且共同享受的,无处不在,它渗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部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中。校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安排自身活动、选择自身行为方式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学校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参与性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学校的全体人员,要形成人人议论、人人参与、人人引以为豪的气氛,而不能只是少数人关注、部分人满意,更不能只是领导集体取得共识就行了。

学校的每一个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学生的成才、教师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他本身的才能学识,而且取决于他所属的群体的整体效应。认识到了这一点,校园文化的建设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宝塔式文化,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学校管理者是关键,他们是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起着示范、导向的作用。他们不仅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无私的宽阔胸襟、高昂的工作热情感染人、凝聚人、激励人、引导人,而且还要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要有集众人之智慧的思想作风,要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倡导一种文化意识和精神,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得到全校师生员工的认可,从而建立一种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校人际关系,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工作态度和群体意识,激发每一个人的潜力和集体的智慧。

教师不但要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还要搞好班级的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发展,校园文化才有生命力。

2.3 外显文化建设和内隐文化建设要并重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外显文化建设和内隐文化建设并重,把握好整体的同时要突出本学校的特色。

实践证明,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效率相当高;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生活,则永远提不起精神来。如果在优美的环境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在校园中艺术地设计林荫小道、曲径水池、标语画廊、科学家头像、名人名言、科技景观等,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是校园物质文化的潜在的、规范的育人功能更显著,更有利于陶冶高雅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由环境入手,强化制度,建立导向机制,严格要求,落实检查,循循善诱,在"育"字上下功夫,倡导、强化、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必然能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全面育人的功能。从文化渗透性上来说,个体要受到本群体文化的影响,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取缔消极文化的影响是隐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篇2

关键词:

班级文化;班级管理;教学管理

一、引言

文化,字典上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校园文化,是指全体师生在日常教学、教育中所形成的校园意识财富,可理解为:真,真理化;善,道德化;美,艺术化三个方面。而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班集体的整个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班集体不只是要适应学校文化,更要能改善并影响学校文化建设。

二、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室,学生只有在一个有优美文化的教室才能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一方面要建设教室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搭配好教室内各种设施的颜色,这样才能给人显现一种自然、整洁、平静的教室协和文化。此外还要建设有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要加强对教室墙壁的利用与布置,例如,要充分利用学习园地和黑板报等展示班级学生精彩生活,展示团支部团员风采。要利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建设班级QQ群、微信群,开发建设班级文化网页,建立与家长交流沟通互联网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这样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建设符合班级学生特点、彰显学生个性的班级文化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在创建班级文化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要让班级文化和建设更能体现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精神面貌。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布置班级文化的过程,他们可以重新审视自我,表现自我,对于自我有了肯定,进而可以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很自然得到了提升,同学们在这样开动脑筋的同时,集体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样就可以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另外,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另一重要阵地是教学工厂,因此搞好实训工厂的文化环境建设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车间文化建设是专业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班级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统一的最好体现。良好的专业文化环境,有利于熏陶学生的专业技能形成,学生在逼真车间的场景中生活、学习、实习、有助于及早地进入角色,进入状态。橱窗、实习车间统一布置,有本专业技能发展历史,有行业企业精神,有历届学生参加市、省、国家的各项技能大赛等获奖作品的陈列与介绍等,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产教加工,力求与现代企业生产场景接近,学生走近实训基地如同身临其境。

三、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创设良好舆论氛围,培养造就班级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要真正建立起可持续发展机制,必须从人管人向制度管理人发展,最终实现文化熏陶人的最高管理境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抓好班级文化建设,而要把班级文化建设搞上去,就必须使每个班级成员都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与和谐班级创立间的关系,提高对班级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使班级文化建设理论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一个班级一旦建立,班主任就要组织全体成员学习讨论,可以引导大家学习文化建设的理论文章,深入理解文化建设的内涵,经过讨论后,集思广益,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让所有成员投身班级文化建设的事业中,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铺平道路。

(二)抓实物质文化建设,为人文精神文化奠基。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升人文精神,物质文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前提。要真正搞好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全校统筹,班级参与,在相映成趣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这些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先对校园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硬化,建造校园文化设施,让高耸的白杨、挺拔的松柏、银杏与碧绿的草坪、冬青、翠竹相互映衬,形成百科全书般花园式优美环境。应该说,这些校园物质文化设施是班级物质文化设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各个班级再进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在教室布置国旗、挂名人名言、地图、设立图书台,在楼道挂名人画像,真正形成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物质文化环境,为班级成员打造良好的文化建设平台,让这些物质文化设施陶冶班级成员的情操,塑造班级成员的美好心灵,激发班级成员的开拓进取精神,促进班级成员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显性文化建设与隐性文化建设并举,开创班级文化建设新格局。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看,班级人文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内容,也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层次。但是作为人文精神文化的隐性文化必须通过可见可感的显性文化来实现。一个班级,从组建到结束不过三年时间,这就需要班主任组织班级成员立足实际,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一般来说,需要在组班初期根据班级成员的构成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或朴素自然、或体现深厚文化底蕴的、对班级成员具有约束力和指导性的班训、班风、学风、班规等等,要让这些显性文化上墙,上学生手册,让每一位班级成员时时经受这些文化熏染,同时,要使这些显性文化内化为班级成员的精神和行为,实现显性文化向隐性文化的转变。内化过程可采取讨论会、演讲会、写感想、谈体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这样,将显性文化建设与隐性文化建设并举,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四)以班级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班级文化建设进程。班级文化是人的文化,其终极目标是将校园文化精神内化为班级成员的自觉行为和精神品质,要实现这一目标,须从班级成员开始,只有班级成员的行为和精神品质与班级文化精神吻合统一,才能使班级文化精神永葆青春,而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班级文化精神内化为人的行为与精神品质的催化剂。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必须将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不仅让班级成员在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班级文化的熏染,而且利于班级成员主动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让班级成员人人参与,便于培养班级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每周一次主题团会活动便于培养班级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助人为乐精神;每月一次的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不仅能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也便于班级成员真正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营养;每学期举行一次的班级歌咏比赛活动和诗文创作朗诵比赛活动更能有效提高班级成员的文化素养;每学期举行一次的书画创作竞赛行动也能为班级文化建设搭建更坚固的平台;每年一次的“学雷锋活动月”活动是将班级文化精神内化为班级成员精神品质和自觉行为的有效手段。

(五)稳步推进学科文化建设,拓宽班级文化建设途径。学科文化是一个知识系统,是文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具有文化的特征。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加强学科文化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总之,要全面理解与把握班集体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搞好班集体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人文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德育文化建设等,深刻理解它们对班集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建设好班集体文化,就一定会建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极具凝聚力的集体。

参考文献:

篇3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和感染力,又是创建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必备的物质条件。

惠州市一小自迁入新校址以来,近几年经过多方筹措资金500多万元,投入学校建设。扩大了校园面积1230平方米,规划整改了操场,建造了200米的塑胶跑道;扩建了一栋2820平方米的旭日教学楼,增加了12个教室和18个教辅室,功能室由原来的19个增加到31个,并完善了各功能室设施设备的建设,办学规模由原来的24个班增加到36个班;植物园、小小气象站、游乐园等设施齐全,并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图书馆藏书量从三年前的1.4万册增加到4.5万册,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强了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建设,彻底解决了困扰学校的发展难题,为师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宽阔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营造学校制度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一所学校必须有明确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有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才能培养和锻炼师生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学校制度文化是依据学校科学管理要求设计营造的,具有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等特点。这种制度文化不但能促进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品行的形成,而且可以凝结成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师生中代代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

明确部门岗位职责,提高学校管理质量。首先,学校各部门工作分别由学校领导与中层干部分工负责,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完善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理顺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开展。其次,加强对各科组、年级组等基层部门的管理。学校定期组织科组长和级组长进行校本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教研水平。同时学校通过每学期优秀科组与文明班级的评选等方式加强对科组、年级组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的考核。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管理:一是制度管理,对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行为制订明确的规章制度,并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二是思想管理,即是对教师进行情感和人文关怀。让每一位教师在理念上、思想上和学校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步。三是学习管理,加强教师的学习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四是分层管理,对教师根据教龄长短、教学水平的层次实行分层管理,从而及时了解相关的教科研动态,逐步形成独到的教育见解和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教法,并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三、营造学校精神文化,激发师生精神风貌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构建学校精神文化对内体现为创设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教育环境和组织氛围,对外体现为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以及学校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内在魅力。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可以激发学生成长上进,可以使之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优良的个人品格。

精心设计育人氛围,提升宣传教育效果。营造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学校以“创一流学校,育一代英才”为办学宗旨,逐步形成“文明守纪,勤奋向上” “自主求知,灵活善学”的校风,“尊师、守纪、勤奋、求知”的学风和“敬业、爱生、求实、创新”的教风,它们无声地向学校全体师生传递着学校的追求目标。

自编校本教材,激励师生向上。惠州市第一小学始建于1903年,迄今已走过104年的办学历程,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学校曾培育出爱国将领黄植南、政府要员吴石牛、中外著名企业家杨勋等杰出人士。近年来,学校挖掘本校的教育资源,编写校本教材《走校友成功之路》,记载成功校友成长历程、奋斗过程、成名之后的道德情操。全校师生在深入学习中备受鼓舞,更加富有爱心、责任心。

创新校园文化,拓展交流空间。创新校园文化,逐步形成一种气势,一种氛围,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在师生共同的愿景下,产生和谐的校园文化。

第一是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设计中,要特别注重隐性文化建设与显性文化建设并重,把握好整体的同时突出本校特色。一小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溶于思想深处,奋发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教师团队精神、科研精神、拼搏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师生获奖累累,成绩显著,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越来越高。

篇4

Shallow talk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t the function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Cao Ji-dou

【Abstract】School of management can not get away from campus culture of construction, pair of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good, th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work then can arrive.Because school cultural construction not only can exaltation larg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of thought morals and science cultural character, and can push school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Not only can exaltation school of civilization degree, and have importance influence to the ethos of school custom, student, so grasp goo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school management have special importance of position and function.Want to think construction good campus culture, have to lane pure what is a campus cultur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school the management exertive of the function have what performance;Have to understanding construct reasonable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mode, construction campus culture existence of problem, and enhance campus culture management function of measure.

【Key words】Campus culture;Manifestation;Set up mode;Management;Function 学校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培育新生一代的圣地,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能够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而且对学校风气、学生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影响。

1 校园文化的分类

(1)所谓校园文化,就从它的产生来讲是指师生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2)所谓校园文化,从它的组成来看是指师生在改造校园环境、协调人际关系、把握自身存在意义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校园样式、风格及行为。它一般由校园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四层面的文化组成;(3)所谓校园文化,从它的表现性来分,可以分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二者构成了校园文化的总和,形成了学校存在的特色。外显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体现学校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可以起到调节情绪、控制行为、陶冶情操和启迪智慧的作用。内隐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亦即学校精神,是影响人们行为模式的根本,是校园文化蕴涵的力量和涵义。

2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所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2.1 环境育人。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娱乐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促进文明、可以焕发激情、催人奋进。在学校,要想有一个好的环境,必须要搞好文化建设,创设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让大家感受文化,也创造文化。第一,修建文化艺术长廊。第二,创设校刊,使学校有一个文化载体。第三,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因此,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相当重要。当这种文化一旦成为学生的精神,必然给他们无穷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2.2 校风育人。校风是一所学校传统的风气和作风,是学校成员所处的精神环境,它体现在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上,而且集中表现为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领导的作风。校风一经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较长时间内影响教职工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好的校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

2.3 活动育人。活动是校园文化中运动的部分,它是教育教学的延伸,也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有效结合。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一定能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

3 构筑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以下三要素构筑而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是值得教育者重视和参考的: 

3.1 “充实”,即积累、兴盛校园文化。这是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构筑的基石。它一方面强调校园文化的建构既要重视对校园自然环境、教研设施等“硬件”的添置,也要关注对校园精神、管理制度等“软件”的培育,以保证校园文化内容体系的完整。另一方面也要求针对师生需要及学校条件,尽可能地创造吸引师生注意、便于师生参与、发挥师生才华的多种校园文化形式,使校园文化形式能够准确、灵活而充分地体现和强化校园文化内容。 

3.2 “革新”,即变革、优化校园文化。是指对现有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超越性的改造和完善。创新校园文化的目的在于通过反思、批判和发展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能够不断孕育和提升其文明价值,因而它是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构筑的关键。 

3.3 “唯我”,即树立校园文化的独特个性或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如果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不能独具一格且品格优质,那么该学校很难办出自己的特色。鉴于此,追求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无疑就成了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重点,需要学校特别注意的是:集中发展校园优势文化和重视校园文化的前沿地位 。

4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者认识的局限性。校园文化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是辩证的统一。但是,由于很多管理者认识的浅薄和狭隘,割裂了两者的依存关系。具体表现在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真正认识而引不起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或根本不了解其文化特点,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按部就班陈陈相因,不思改革创新,忽视建立本校特色,工作死气沉沉;或停留在美化环境、治理校园的浅层次上,不惜花大量的钱财搞绿化、硬化、房屋更新。 

4.2 忽视校园文化的整体性。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包括很多因素,不仅仅反映在表象上,主要体现在内涵之中。搞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长远规划,不能有轻有重,不能有所偏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从整体性出发,才能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但是,很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忽视了整体性。具体表现为重显性文化,好急功近利;轻隐性文化,以为徒劳无功。究其原因,是管理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捞取政绩,或是管理者的更迭,或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短期行为,你有你的目的和做法,我也有我的目的和做法,莫衷一是。这些行为势必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失调。 

5 强化校园文化管理功能的措施

5.1 研究学校文化特征,整体规划,强化落实。学校管理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在艺术的建设物质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性、规范的同时,精心的创造精神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性和导向。所以,学校管理者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本学校固有的文化特征,找出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不良习惯与作风。正确认识现有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深入了解师生员工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思想要求、行为习惯,正确分析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摸清学校的人际关系,从这些方面把握学校的文化特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文精神、高雅的情趣品位来设计、规划校园文化的各项要素,建设积极向上、有朝气、有品位、学习型、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是相对不变的,规划的实施要有序性分段落实,重点强化养成。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真和实。“真”就是实事求是来真的,“实”就是认认真真落到实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的建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实施:一是重视基础教学,使文化课和专业课充分发挥起自身功能;二是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而不能以学习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能力;三是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渗透,提出校训口号以及明确学校发展的远大目标,促使师生员工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品德高尚,行为文明。 

5.2 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全员参与。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且共同享受的,无处不在,它渗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部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中。校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安排自身活动、选择自身行为方式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学校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参与性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学校的全体人员,要形成人人议论、人人参与、人人引以为豪的气氛,而不能只是少数人关注、部分人满意,更不能只是领导集体取得共识就行了。

教师不但要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还要搞好班级的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发展,校园文化才有生命力。 

5.3 外显文化建设和内隐文化建设要并重。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外显文化建设和内隐文化建设并重,把握好整体的同时要突出本学校的特色。

5.4 与时倶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校园文化。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尤其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前进就会落后。校园文化也是如此,也必须与时倶进,不断增添新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才能使校园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时代精神,确保持续不断地发展。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强调,学校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校在设计物质文化建设和创建精神文化氛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校园文化的信息化和互动化,建设学习型和创新型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既具有教育性,还具有管理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它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才使学校工作引向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沈英.《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2005,01

[2] 王积众.《校本研究指南》,2006,03

[3] 石中英.《教育哲学》,2007,06

[4] 张向葵.《小雨心理学》.2003,10

篇5

班级文化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交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物质表现形式,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它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塑造优良班风班貌,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成员全面发展。

一、班级文化的功能定位

1.道德发展功能。

班级文化通过对学生进行柔性的道德教化,启发学生内心的一种理性约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学生通过从班级文化中学习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来确定自己行为的价值取向,促使自己的行为结果符合社会期望。学生还可以学到在班级文化形成的进程中,靠榜样自身的人格魅力逐渐成为大家接受认同的道德规范。这些榜样示范作用,能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发展。另外,班级文化的隐性特征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此外,显性的教室环境文化、隐性的观念与舆论,刚性的各种制度、柔性的理性约束等多样性的班级文化手段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总之,班级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它以其目的的隐蔽性、榜样的示范性和手段的多样性实施影响,实现对全体成员的同化,促进全体成员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

2.教育管理功能。

首先,表现在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因为班级物质环境的美化与布置、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班级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等内容的建设,既涉及智育的培养与发展,又涉及美育的培养与发展,还涉及道德水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教育。因此,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所包括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都有着无形的教育力。

其次,表现在班级文化的管理功能。具体来讲,有评价指导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和激励凝聚功能三方面。评价指导功能表现在:班级文化的目标导向性和文化导向性。规范约束功能表现在:一是通过班级文化中一系列”法”的体系约束学生;二是通过良好互动,让学生理解制度和规范,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自律。激励凝聚功能表现在:一是班级文化对价值观的整合,尤其是对班级主流精神的整合;二是班级文化中的价值观导向、舆论氛围、示范榜样,会激发学生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

二、有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以文“化”人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以文“化”人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既要突出“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多用隐性教育,通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又要开展专门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的设计、实施、反馈建设班级文化。

2.合目的性和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合目的性原则指的是利用主客观条件,以实现我们所预期的文化,方向性原则是指班级文化建设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两者的结合,指要处理好班级文化与社会大文化的关系,处理好实现教育目的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处理好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3.指导性和自主性相结合原则。

指导性原则指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加强指导、辅导,使班级文化的教育、凝聚、制约、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指导的整体格局。自主性原则指的班级文化建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我规划、自我选择、自我督促。两者的结合,是指班级文化建设,教师既不能放手不管,又不能干涉太多,应提高自身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三、班级文化功能实现的途径

1.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树立班级核心价值观。

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应在班级创立之初,广泛征求每个班级成员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议,并结合班级的专业特点、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因素来确定明确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一旦确定,切忌朝令夕改和空洞肤浅。班级核心价值观是班级文化的内核,是被班级成员普遍认同,并愿意遵循的主要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班风是班级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班风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影响班级的每一个成员。因此,班级核心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提高道德水平,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互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风。

2.发挥好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因此,辅导员必须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特别要在原则把握、价值判定、方向抉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保证班级文化的健康发展。学生党员干部是班级的优秀分子,是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只有学生干部主动关爱同学、服务同学,关键时刻身先士卒,其他同学才会心悦诚服地配合班级干部组织开展活动,建设班级文化。

3.从班级文化的三大要素出发,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方法和途径。

(1)创建特色班级物质文化,增强环境育人功能。

班级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静态的班级文化要素。课室的整齐与洁净、板报墙面的提醒与激励、窗台角落的生机与勃发、班级网络媒体的开放与互动等班级物质文化凸显班级理念,暗示、引领、督促学生融入氛围,奋发向上。因此,班级物质环境布置要充满着文化的气息,让学生走进教室都有一种精神的洗礼,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侧面都能说话,都在微笑,都在育人。

(2)建立健全班级制度文化,形成优良的班风班貌。

完善班级管理机构和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建立以辅导员为核心、班干部、学生党员为骨干的班级管理机构。至于班级管理制度,可以采用五大机制,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一是竞赛机制,鼓励同学之间你追我赶。二是代谢机制,班干部不断地循环,常换常新。三是协调机制,组建“协调小组”,以协调班委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是督导机制,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法”。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五是引导机制,注意提高学生对班级自我管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3)传播良好班级精神文化,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形态,是在班级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隐性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促进作用及班级特色活动的推动作用来传播。一般说来,主题班会课的设计、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强化主题班会课的严肃性与辅导员的责任心;强化主题班会课的科学性与主题内容的系列性;强化主题班会课的有效性与组织实施的艺术性。班级特色活动必须注重主体性、发展性、社会性、多样性原则。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人;让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让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班级凝聚力。因此,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活动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云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陈国梁.高校构建班级文化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3]张云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篇6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16-02

校园文化指在大学这一特定文化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指高职校园文化载体、文化方向、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队伍、文化活动、文化管理等的总体规划、设置和兴建。本文从环境体系、行为体系和制度体系三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环境体系建设

环境体系属于物质文化,包括学校外在物质环境的设计、建造以及赋予的人文思想。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外显性和感观性,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其表象往往给人们对学校的直觉判断。根据各功能分区的空间地位及所赋予的人文精神,可以从总体上将校园环境体系分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着力体现人文精神,是以教化、激励功能为主的场所,可以在校园最重要的景观轴线、空间节点以及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环境特色的区域设置。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园应是一本说话的教科书,要使每扇墙都能说话。”这样,教育资源和教师就无形中增加了若干倍。如何让学院新校区的教学楼能“说话”呢?有以下几个方案供参考。方案一:用A、B、C、D等英文字母按顺时针顺序给教学楼命名,方便访者找寻。此法简单有效,并且能够增强整个校园整体感,给人简洁、一目了然的感觉,便于找寻方向,时代感也强。笔者在2012年4月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发现那里的校区里有几十栋的教学建筑,但是访问者不会在里面迷路。因为根据设计命名的理念,访问者面对目前自己所在教学楼的命名字母,按顺时针顺序稍加推断即可得出自己所要去到的目的地的位置。方案二:用富有国学经典风格的语言词汇给建筑物命名。如女生宿舍楼为“世坤楼”,男生宿舍楼为“行健楼”。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的各教学楼以及宿舍楼的命名均含有丰富国学内容。如此可以在环境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国学教育,通过立体的、无声的环境时时处处、无所不在地对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在现有的建筑物统计基础上统一协调,征求全院老师对于各建筑物的命名方案,得到候选方案后,可在网上投票产生最后的命名。这样做的效果是整个校园古韵文化氛围浓厚,显示出深厚的人文底蕴。

此外,可以利用一些雕塑作品把整个校园装扮得错落有致,寓教于境、韵味十足,在抽象的艺术形式中注入具体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联想,赋予有限的形象以无限的意境。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在各种比赛上获奖的创作产品美化校园环境,具体做法是:在校区里的广场、教学楼前设立这些作品的雕塑模型。由于雕塑原型是学院老师或学生自行创作并获奖的,每天看到这些雕塑,可以增强师生们身为“城职人”的自豪感,让师生铭记学院的育人成绩和获得的荣誉。

二、行为体系建设

行为体系可细化为五大要素,即各类学术及文化讲座,各类社团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校园习俗活动,师生课外交往活动,以及图书馆利用行为。行为体系是五大体系中最外显的部分。本文将从各类社团活动及图书馆利用行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打造品牌社团

对于学生社团已经过培育阶段,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发展态势的高职院校,可考虑打造品牌社团,如考虑利用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打造品牌社团。例如,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拥有雄厚的音乐表演师资力量,也有该专业的学生,可挑选音乐专业学生及其他各系部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备战比赛或是参加各种表演;也可以组织学生管弦乐团,在一些大型场合演出或参加比赛,向社会展示该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该校知名度,从而达到宣传学校的目的。笔者曾考察过的南洋理工学院在国际上不仅仅因为其突出的教学工厂理念闻名于世,还因其学生交响乐团而蜚声海外。南洋理工学院的交响乐团远到荷兰参加国际音乐节比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2009年的荷兰交响乐比赛,南洋理工学院获得了第一名,而一些本科院校才获得第二名。又如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文化与旅游系的学生社团茶学社,有茶叶审评与营销专业的师生作为支撑,在推广国学文化及提高学院知名度上其实大有可为。2012年10月20日,茶学社应邀协助武宣县东乡镇10个茶企在金葵花旅游节上进行茶叶品牌展销。展销会上,学生表演了“幽兰操”、“清芳雅韵”两个茶艺,吸引了上百游客驻足观摩,为茶叶品牌宣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让学生参与诸如此类的学生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对所在院校进行宣传。

除打造品牌社团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团活动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可以要求社团面对全院作汇报演出,一来可以作为社团期末考核的内容之一,二来亦是社团反哺学院的公益活动,同时发挥社团的影响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具体做法是:院团委在社团管理办法里规定每个社团根据自身特点,在要求的时段内完成一定量的社团活动,此活动目的一为展示社团风采,二为丰富学院学生文化生活。特别应注意,各社团的汇报演出不要集中在一个时段进行,避免活动扎堆,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事先协调好各社团,定下各自的活动时间,让汇报演出贯穿整个学期,以体现活动的长期性、连续性,并成为工作常态。

(二)加强图书馆建设

通过加强学院图书馆自身建设,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阅读,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实现学生自身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全民阅读的目的,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要达到此目的,可以尝试以下举措:一是让学生从“阅读”转向“悦读”;二是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功能与效用。

1.让学生从“阅读”转向“悦读”。笔者在南洋理工学院考察时,发现其图书馆阅读室以书吧的形式出现,有热饮等提供,定期举行各种推介书籍的活动,如新书会或主题沙龙等。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很容易地拿到奖品,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南洋理工学院认为阅读不是很严肃的活动,时代在改变,要吸引学生来参加到阅读中,就要让阅读成为一件让学生感到愉悦的事情,而不是苦役,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功能与效用。图书馆可以利用学生读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即开展专题讲座、知识展览和馆藏资源推介、朗诵演讲、知识竞赛和学习成果及作品的展示等。如可邀请知名的作家到本校推广其作品,举办新书会,这样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培养学院的书香氛围。还可以举办一系列的“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什么阶段读什么书”等讲座。可利用这些空间开展校园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激发灵感,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功能与效用,同时也弥补由于职教园区建设滞后给学院图书馆带来的场地不足的缺憾。

三、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体系是由学校的制度条文等法律形态和组织管理形态构成的显性文化与校训校歌等构成的隐性文化的结合,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二是充分体现办学思想的校训系列;三是学校的管理部门职责、具体的管理制度,如学生管理制度、奖学金制度等。

各高职院校可考虑大力推进素养工程。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素养工程是该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一个特色,做好该工程,对于该校来说意义重大。素养工程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虽然别的高职院校也有类似工程,但是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素养工程却是结合该校实际情况而实施的,彰显了该校的办学特色,体现了城职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素养工程是通过课程化的方式,对该校专业教学主渠道之外的各种学生活动和工作项目进行梳理、整合与优化,尽量实现学生工作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对接贯通,使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一项系统性工作。该工程肩负课程改革、实体建设及夯筑保障等任务。

如表1所示,整个工程可用“447”来概括。第一个“4”代表4个教研室,即课程改革的基本架构,呈“教研室―对口的社团―对口的学生机构―对口的学生专项工作”的线状结构,分别是思想政治教研室、公共体育教研室、心理健康教研室及通用能力教研室。其创新点为:各教研室结合自身的授课特点,完成学院相关的学生社团指导、赛事承办以及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这样从制度上要求授课老师不仅仅要完成教学工作,还要参与到一定的学生工作当中去,改变了过去学生工作只是由辅导员、学干和系书记来做的单一局面。各教研室承担工作的具体情况见表1。

第二个“4”代表实体建设中的大学生事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新闻中心、大学生督导中心,其任务是构建学生综合锻炼的素养平台,优化整合各种学生事务、活动、宣传和监督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7”代表学院层面和系部层面的7个素养中心,分别是身心与思政素养中心、创业与就业素养中心、科技与创新素养中心、艺术与审美素养中心、语言与文化素养中心、经济与生活素养中心、科普与环境素养中心。这7个中心的任务是构建对应方向的学生素养平台,进行优质社团与品牌活动建设,抓好赛事与培训的长效机制,形成院级、系级和班级联动的养成机制。其创新点为:素养中心的设立,尤其是其在系部的设立,使得素养工程切实与系部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而其在行政职能部门的设立也使得更多的职能部门参与到素养工程中。

【参考文献】

[1]兰小云.高职教育职业本位课程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

[2]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3]高占祥.论校园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4]李金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学校教育[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5]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篇7

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其经典著作《什么是教育》中曾经写道:“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卫生教育工作者培养的是学习型、专业型、技能型的卫生人才,他们承担着救死扶伤、守护生命的重要职责,因此加强职业精神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尤为重要。

一、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这些不同的因素从各个不同方面阐释了职业精神的本质与基础,这些因素相互结合、相互配合,就形成了更加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具体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信誉等。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则具体体现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精神;严谨求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继承和实践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将职业精神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中

班级文化与每一位学生息息相关,它是每一个班级所特有的,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它可以对学生起到约束及调节作用。班级文化又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指我们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它是一种显性文化。在进行班级“硬”文化的建设中,可以通过每学期的美化教室活动,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南丁格尔”誓言、护理实践专业图片、优秀校友感人图片,设计班徽、班训、班歌、班旗,营造一种具有温馨感、轻松感、归宿感、职业感的职业环境,激发起学生的职业精神。而软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文化,它包括班级的制度文化、学生的观念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班级在进行“软文化”的建设中,则结合护士的职业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制度;通过主题班会的举办,渗透护士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并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如导医导诊、社区服务、普及健康知识等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规范言行举止,塑造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行为。

三、以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1.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曾说过,“人文学科知识必须转化为人文精神,并外显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这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彰显人文精神,并将其转化为人文关怀,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因此,我经常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多阅读有关人文精神方面的书籍,让学生产生共鸣,培养他们的仁爱以及感恩情怀。例如,与学生就目前医院里存在的一些医患关系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让学生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假如你作为一名患者,去医院就诊,护士对你不闻不问,或者态度极其恶劣,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去建立人文关怀。

2.举办授帽仪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它不仅是该行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更是从职人员在社会活动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使之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以纯洁、诚挚的情怀爱护生命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学生职业教育中,利用举办授帽仪式,让学生感受护理职业的神圣与所肩负的责任,用白求恩和南丁格尔的光辉形象和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护理价值观。

3.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人际沟通能力

护士不仅要有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除此以外,护理技能及人际沟通能力也很重要。因此,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让他们对自己的岗位进行深入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患者的需求有更加深入了解,才能巧妙地解决医患问题,用爱和知识守护生命,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金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5).

[2]张琦.基于职业精神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校园精神培育探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

篇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句话背后体现的教育理念正是本文所说的涵养。社会学家先生曾回忆他在伦敦求学的经历,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并未讲过什么正式的课程,而是采用小组研究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度和心得,自己只是适当地点评或者插话。在那种氛围中,费先生受到一种无形的影响。

据说当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师生见面就是谈学问。有时候,学生请教问题时警报响起来了,大家跑到防空洞里后还在接着谈学问。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在解读“钱学森之问”时提及:“钱学森就讲过,加州理工大学的风气让他深深难忘,在那里如果有人要做一个报告,很快就会有其他人想以更新的东西超过他。”朱先生认为:“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现代大学学术机构一定要有这种气氛。这个东西看不见,但是你可以感觉出来,大家崇尚什么,尊重什么,追求什么。”我想,这种文化和氛围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学精神,置身其中的人受到的正是一种“不言之教”。

教育工作中经常提及的陶冶法,也符合教育的涵养本性。烧制陶器,冶炼金属,都要放入火中锻炼。以陶冶隐喻教育,正符合教育的本性。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教育之根本在“育”不在“教”,在“行”不在“言”,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涵养是一个人具有宽阔的胸怀,具有懂道理、明事理、知进退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涵养教育主要包含如下4个方面:一是情绪调控方法的教育;二是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教育;三是滋润养育、培养能力的教育;四是积蓄、保持修养的品质教育。

涵养教育使人活泼而不放荡,稳重而不呆板,热情而不张狂,沉着而不寡言,和气而不盲从。每个人都是塑造自我的心理工程师。涵养教育不是束缚,而是解放。机会往往只有在有准备的人身上才能发生作用。对于普通人而言,机会就像小偷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懂得如何避开困难的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困难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拿不定主意时,选择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水推舟,也许就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靠的不是能力、机遇,而是观念及信仰。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想改变命运,先要确立信念。教育亦然。一个受过涵养教育而具有相应能力的人,首先在举止言谈方面比平常的人多了一份稳重和成熟;在做事的时候,会深思熟虑,总像有一份时间表那样,有条不紊;不会莽撞茫然,总是那么有自信,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在考虑自己的同时更会考虑其他人及社会。总之,他会既有外在的修养,又有内在的气质。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魅力往往体现在涵养上。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魅力。涵养教育就是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学会识大体、拘小节、细处着力,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环境,以成就自己的魅力人生。

其一是静。

“静生慧智,定纳百川。”少说话,多倾听。学会倾听是一个学生首先必须具备的品质。因为嗦嗦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在课堂上特别容易影响到其他学生。古语云:“三思而后行。”而我认为,作为学生,首先必须考虑到自己处于集体所在的课堂,应“三思而后言”。要知道,即使是在网络这个靠语言交流的平台上,累赘多言也往往令人讨厌。想说话了,就先对自己说,然后再在别人愿意听的情况下去交谈 。

其二是缓。

古语云:“谦谦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我认为,有时候应该是“讷于言而缓于行”。“缓于行”是为了避免方向性、方法性及原则性的错误。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时候因为急,往往考虑不周,匆忙应付,难免会有纰漏,甚至会发生大的错误。而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的基础上,通过比照,得到经验,记取教训,以找到更高效的办法,寻得成功的捷径。学生读书正可以借鉴这个方法。

其三是忍。

面对同学之间的纷争,不要气愤。“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气愤伤身体,气愤也不能解决问题。正所谓“宰相肚内好撑船,公侯头上能骑马”,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以及有智能去区别上述两类事是成功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有些事情不妨观静观其变,顺其自然。

其四是让。

涉及到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不能退让,自己要立场坚定。遇事尽量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别人的意见对,就不应固执己见,按正确的意见办,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其五是淡。

对名利,对金钱,都应看淡些。很多东西并非是必需的,而且,得失也是辩证的,某些方面损失了,在别的方面常常会有所获得,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另外,人往往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容易求得心灵的平静,越是能体会到平凡的幸福。

其六是平。

平,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一个人的思想仅可以存在于他有权利作决定的范围内。平凡的人,尽管活得不够精彩,但可以在份内工作中做出成绩。而当有机会得到供自己展露思想的空间时,就可以显示其不平凡了。

上面六点,可说是笔者总结的一些人生智慧。那么,作为一校之长,又当如何培养学生有涵养,继而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呢?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及模式,简称为“一体系四模式”。

“一体系”就是课程教育体系,即通过书法、绘画、国学、学科(包括语文、历史、品德、体育及数学、英语等学科渗透)的教育提升学生素养,“四模式”就是通过文化教育模式、国学教育模式、课堂教育模式、社会实践模式来推动、促进学生的成长。具体有以下4种模式。

第一,文化教育模式。

漫步于学校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名言夹画和故事夹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百善孝为先”等经典名句,呈现在墙壁上、柱子上,格外引人注目。徜徉其中,仿佛欢饮了一盏盏好茶。拾步楼梯,《曾子杀猪》、《弃官寻母》、《孟母三迁》等一个个经典小故事俯仰即是,看后仿佛饱尝了一道道佳肴。途经教室走廊,《三字经》、《弟子规》、《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映入眼帘,读来又仿佛畅饮了一杯杯美酒。

名言夹画和故事夹画均固定在简约大气的木框内,按内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底图。它们或意境悠远,或文雅古朴,或厚重隽永,每一幅都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给人启迪。

壁画按照楼层分设主题。一楼以“德育”为题,选取了经典典籍中关于道德的相关名言和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德育小故事及《弟子规》内容;二楼以“勤学”为题,选取了“惜时”、“勤勉”等名言和名人学习小故事,其中浮雕生动传神,刻画了小匡衡凿壁偷光勤学苦读等故事;三楼以“礼仪”为题,“让枣推梨”浮雕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小儿推让食物,谦恭礼让的典故;四楼以“师德”为题,强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人师风范,有浮雕“尊师重教”、教育家孔子头像及其相关名言;五楼以“孝道”为题,以语言和画面为经纬编织我国源远流长的家庭人伦观念;六楼以“忠诚”为题,饰有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耳熟能详的爱国名言,还有“精忠报国”小浮雕,塑造了岳飞正气凛然,报效祖国的形象。

整个校园显性文化建设因地制宜,画面图文并茂,雕塑形神兼备,富有视觉美感,形成了校园独特的走廊文化、楼道文化和廊柱文化等多种体系。学校充分利用条理清楚、主题鲜明的“国学长廊”这部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文明礼仪“教科书”,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充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第二,国学教育模式。

让国学融入课堂是我校的教育特色。我校精选了《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的经典篇目和广为流传的经典唐诗宋词,后期还结合宝安区教科培中心编制印发的青少年国学文化读本一、二、三册,对各年级学习内容进行统一设置。

各班每周一堂经典诵读课,目的在于使学生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在课堂上渗透国学,要求学生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熟记一些名言警句,让学生在背中求思,思中求进。每节语文课课前三分钟组织经典诵读:一、二年级学生背诵《三字经》;三、四年级学生背诵《弟子规》、经典古诗;五、六年级学生背诵《论语》。

坚持开展每周一首诗的诵读,坚持“一日三餐”(早读、课前读、中午前读经典诗文)诵读。清晨,在校园中,伴着微微晨曦,总是响起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语文课前,各班不时地传来阵阵诵读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诵读古文在我校已经蔚然成风。

每周一节经典诗文诵读课,每月一节经典诗文研讨课,形成我校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即:激趣引入――读顺原文(借助拼音)――知晓大意(据注释)――感悟道理(结合生活)――导述言行(结合自己谈认识)――拓展延伸(名人警句,诗文……)。低年级段多用直观性的教学形式来引导理解,中年级段的按照示范、仿照谈理解或感受,高年级段尽量与语文课本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的深浅度。面向全体,尽量让多数同学参与进来,积极投入学习。同时,语文科考试中加入国学教育的内容:一、二年级在口语考试中考查必背经典句;三、四年级加了默写经典句;五、六年级加创设情境题,对应填写所背经典句。此举既促进了教师对国学教育的重视,也让学生体会到国学的重要性。

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融合的纽带与桥梁就是行为文化。松和小学在尽力构建高雅显性校园文化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全体师生把文化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注重精神塑造,培养优雅文明、从容高贵的言行举止和精神气质。我们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精神,依据《小学必背古诗词七十首》、《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和《常礼举要》等篇章,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经典诗文伴我成长》(上、中、下),全体师生人手一册。本套校本教材集学习资料与拓展练习为一体。书中设有“家长与老师的话”栏目,请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以达到教育资源的整合,形成教育合力。每课后面编有“我还会背”版块,便于学生在学习了此文后,把自己喜欢的相关诗文积累在书上,让学习得以延伸。书后还有诗配乐的歌曲,让学生在乐曲的哼唱中积累经典。对于书中所选诗文,要求学生了解大意,读熟会背,并努力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每个教室门前,每周都会更新一首经典诗文,让学生每周至少背熟一首经典诗文。每个月都有以年级为单位的有主题的经典诗文诵读展演,每个学期都有全校性的经典诗文大型节目展演。通过朗诵和展演,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经典诗文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文化。另外,围绕“我诵读我快乐我成功”这一主题,精心打造教室文化。建立班级经典诵读争星榜,每月得星最多的命名为“班级小名士”;设立“快乐屋”,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收藏、记录快乐的笔记本,以利于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交流;运用“今天我最亮”展示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风采的机会;建立班级图书角,学生在校课余时间书声朗朗,整个校园溢满书香;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天播放古典诗词欣赏和古典音乐节目,潜移默化地陶冶师生的情操。同时,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也会有意进行渗透。如美术科利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欣赏诗中的画,画中的诗;音乐科则利用“诗歌就是合乐歌唱的音乐”这一特点,给诗歌配上恰如其分的曲调,让学生合乐歌唱……教师们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让学生在一个个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吟诵经典;在一则则隽永精妙的故事中,明理燃情;在润物无声的滋养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每学期,学校高、中、低年级段在学校大操场进行国学展演。每个年级段都有一个主题,如低年级段的“孝敬篇”,中年级段的“礼仪篇”,高年级段的“诚信篇”,围绕这些主题开展国学展演。通过经典诵读及国学展演活动,学生找到了民族的根,获得了民族的源动力。经典的活学活用,使经典从古代来到了今天,走到了学生的身边,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变成了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流露于他们的言行举止之中。

第三,课堂教育模式。

课前齐诵《坐姿歌》,书写齐读《握笔歌》。摆放整齐的课桌,陈列有序的书本,端庄的坐姿,优雅的握笔,迅捷一致的起坐,和蔼亲切的师生问好,落落大方的应答,琅琅的课前经典诗文诵读……一道独特的课堂风景线呈现在松和校园。

多年来,我校潜心探索课堂教育模式的构建,提出用优秀课堂常规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素养的创新构想。从课前课后的礼仪习惯、坐姿习惯、写字习惯以及课堂上的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团结合作等入手,规范学生、培训学生,形成一整套规范良好的课堂流程。教师们不断完善课堂常规,追求课堂亮彩,使优秀课堂常规成为学生行为规范而不刻板、参与踊跃而不松散的有效课堂常规模式,营造出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俨然在人生的小天地中成长。

书法课教师带领学生沉浸于书法的世界。他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优秀的书法作品中体察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的美,浓淡、枯润等墨色的美,俯仰、向背等结构的美,以及疏密、穿插等章法的美。另外,还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各家书体的美,如先秦书法的稚朴古雅,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唐楷书法的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的个性张扬,直到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从甲骨文的瘦削到金文的凝重,从大篆的随意到小篆的规正,从隶书的柔美到楷书的严谨,从行书的灵动到草书的狂放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因此,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学习、观赏和评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受到审美教育。

书法艺术可以感化人、陶冶人,使人的情感、意志、体魄等得到深化甚至改变。练习书法,能使人薄弱的情感更加丰富,软弱的意志更加坚强,消瘦的身体变为雄健,毛躁变为稳重,粗心变为细致。练习书法也就是练心、练身、练性灵。

音乐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洗涤一个人的灵魂,完善一个人的性格,激发一个人的意志。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而且还会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改变。任何艺术的语言,相较于音乐的旋律,都失去了应有的光彩。音乐是最迅速敏捷、最深入持久地打动人心的艺术。音乐对人的身心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轻快的音乐使人舒适、安宁,雄健有节奏感的音乐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它的不同节奏、旋律、音调、音色等,可对人的身心产生不同的影响。

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各国美术教育界都在努力克服早期美术教育的种种缺点,发挥其培养能力、促进个性发展、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作用,以便能更完美地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美术教育的开展应涉及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山美、水美、自然美”与环境教育。

在美术风景课(包括:风景画欣赏、色彩风景写生或国画山水等)上,我们在教会学生欣赏作品、教会学生风景画画法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引导学生好好欣赏一番画中乃至自然里的美景,在感受“山美、水美、自然美”的同时,认识到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已经超越了环境自身所具有的承受能力,认识到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沙漠化加剧、热带雨林衰落、野生物种减少等环境问题,已经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寓美术教育于环境教育之中,引发学生对自然的丰富情感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二是“名家、名作、名人效应”与理想教育。

在欣赏名家名作的过程中,多向学生讲述名家的志向、生平事迹和学习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名家的人生经历,了解名家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利用名人效应,使学生对名人产生崇敬、向往的心理。美术作品中,不乏历史上的伟人和重大历史事件等题材,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的好素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间,以能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名人为偶像,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是“赏美、懂美、崇尚美”与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美术欣赏方法,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在各种美术活动中感受美。从而,引发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现象产生向往之情和对真、善、美的最高价值的不断追求愿望,使学生心灵得以净化,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修养得以提高,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正是由于课堂上的熏陶,我们的毕业生进入中学后,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有素的作风、良好的素养令初中学校十分满意。家长们也说:“孩子在学校能养成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我们非常感谢和放心。”

第四,社会实践教育模式。

在开展各种涵养教育的同时,我们还会让教学处与德育处联合起来,将传统国学弘扬的人文精神――仁、义、礼、智、信,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相结合,用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和规范礼仪的示范,有机地进行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如《三字经》、《弟子规》中“尊师友、习礼仪”等名句,既要求学生熟读成诵,更要求他们把名句内化为行为,用行动诠释行为文化,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于是,课间、课外,校内、校外,尊师爱友之风盛行。

学校大力开展涵养教育以来,师生风貌和学校各项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长足的进步。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行为习惯符合礼仪,真正展示了我校涵养教育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有孝心讲文明。学生比以前懂事多了,知礼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教师也更加尊重了。学生懂得了回家以后给家长端上一杯水,说上一句知心话。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时,学生会在他们的礼仪和感恩行动中显示出他们高度的涵养。

诚实守信。学生懂得了知错就改才是个好孩子。放学时,学生能够按时回家,晚归如实汇报,有事及时与家长打招呼。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按时完成作业的人多了,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完成作业的人少了。课堂上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以前教师一不在就胡闹的现象没有了。做诚实人,使学生责任感大大增强。

篇9

任何教育(包括双语教育,下同),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因而难以摆脱文化背景的制约和牵引。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民族认同,被迪尔凯姆称之为“集体的良知”,[1]这种集体的良知是将一个松散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是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和文化资源。那么,在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客观存在的新疆南疆地区,对于主流文化的形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的阻滞因素是什么?如何消除这些因素?

一、南疆地区教育中“文化”缺失的根源探析

H. H. Stern(1992)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2]广义上,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我国学者论及文化时主要指广义的文化。当然,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将文化给出一个准确、清晰的层次标准。因此,本文按照文化的广义概念,结合新疆南疆实际,分校内和校外两个维度,探讨新疆南疆地区教育中文化缺失的根源。

(一)校外因素:政治、经济与文化错综复杂的掣肘

1. “政治”因素。在新疆南疆,政治往往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过度”敏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因为敏感,只喊政治口号,让“空头政治”泛滥;因为敏感,存在的问题回避不谈,让问题“躺在温床上睡大觉”;因为敏感,让中央的民族优惠政策在部分官员手中错误执行,却视而不见;因为敏感,一些优秀人才悄然失去,却无一声怨言……”(某教师语)。似乎“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政绩,这种“厌恶风险”的风气弥漫,部分行政人员不是争先恐后地比改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明哲保身。基于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了“文化政治”[12]的概念,引用拿破仑临终前感叹:“我曾统领百万雄师,现在没有一兵一卒。我曾横扫三大洲,建立雄霸天下的法兰西帝国,现在没有立锥之地。拿撒勒的耶稣让我望尘莫如。他没有统帅一兵一卒,从未占领尺土寸地,然而他的国建在人民心中。他赢得了千万人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他牺牲,为他服务,并将他的福音遍传天下。”[11]可见,政治文化不能等同于政治,而是政治和文化一分为二而又合二为一的过程。政治的作用最终要促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新疆南疆的政治亟待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起到引领文化的作用。

2. 经济因素。新疆以天山山脉为界,可分成南北两部,由于南部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与内地乃至新疆北部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严重制约新疆整体经济及教育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驱使,对新疆南疆教育行业的影响也很大。市场经济按照价值规律办事,这种规律导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象最近几年严重影响着新疆南疆的教育,以至于:如何选择有利于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道德因素,如何引导学生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从而形成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共同性的基础,真正达到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客观地讲,这些问题亟待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

再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师流失严重,教师缺乏直接导致教师任务异常严重,恶性循环不断发生,有效教育教学大打折扣。笔者访谈时教师的反应大同小异:

“……比艰苦的教学条件更严峻的是,现有的教师不得不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长此以往,许多老师产生了职业倦怠。‘累力尚可克服,累心难以忍受。’从大学刚毕业回到家乡的A感叹:“每天起得早,睡得晚,困在四堵墙之内,没有闲暇,生活圈子狭小,生活单调而重复,感觉自己像井底之蛙……”(A教师语)。

“……虽然会讲双语、会用电脑、能开汽车,但却缺少对国家、社会,以至对单位、他人的责任意识,行为中缺乏道德的约束,更不会有必要时不惜承受苦难与牺牲的道德情操……”(某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语)。

3. 文化因素。

(1)人口比例:“文化载体”的缺失。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作为一种价值系统的内核,决不是四处飘荡的孤魂,而是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动力,这就需要一个群体来实践它,承载它。要承载这样一种巨大的精神价值,需要一个有胆、有识、有志有力的群体。在新疆南疆,民族成分复杂。例如,南疆总人口为8719646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远远超过汉族人口,占南疆总人口的82.56%。[4]其中,在一些边远山区,汉族比例不到3%,汉族变成了少数民族。人口以及其它一些因素造成了南疆少数民族能说流利汉语的人少,不会说汉语、甚至听不懂汉语的情况很普遍。在南疆广大乡村,主要交际语是维吾尔语,其中一些地区宗教氛围还很浓郁。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民族、哪个阶层能承载中国当代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载体的缺失,加剧了人文精神重建的困难。再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标识。古典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传播“是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从一个社会传递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是文化向外传递、扩散而超出其产生地区的一种流动现象”,[5]新疆南疆地区,环境与各民族人口比例都不利于主流文化的传递与扩散。

(2)素质现状:“文化”重构的绊石。要建设民族文化精神,关键之一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中国科学院学者温军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一文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现实的运行机理分析表明,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已陷入“人口迅速增长-文化素质过低-经济发展迟缓-民族问题严峻……”的境地。[3]

新疆南疆地区一些民族的宗教意识比较强,这除了历史和现实社会宗教观念影响的因素之外,也与现实生活的贫穷,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劣,人们生存能力和文化素质的低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样南疆各民族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建设的价值期望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3)人文环境:“文化”传播的障碍。墨子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目前新疆南疆各个学校进行的“抵御宗教文化的渗透,预防家庭不良文化的影响”活动足以说明校外文化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之大。面对教育的三条主渠道: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尚未形成合力状况下,学校只能秉承“胡杨般坚韧、红烛般奉献”精神,抵御不良文化的浸透。

(二)校内因素:导向、效度与成分偏离文化的缺失

1. 应试与人文的悖反:教育导向中“文化”的缺失。长期以来,南疆双语教育教学与其他非母语教学一样,往往陷入窘境,即尽管明了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应试规章的牵引,仍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语言使用和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这样一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语法知识掌握得很好,词汇也丰富,但缺乏在恰当场合使用恰当语言的能力,有时甚至生搬硬套闹出不少笑话来。这是因为双语所植根的文化土壤有显著的差异。

(经允许,摘自某高校汉语教学部教师的教学心得):“一个简单的词语或者一个简单的句子,每一个字都认识也都知道什么意思,可是,组合在一起就不能够理解。比如,“红娘”一词,学生能理解单个字的意思,可整体理解为“红色的母亲”是显然不对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西厢记》的故事、情节、人物不了解;对于“你是奶奶的心肝”这一句话不能很好地理解,不知道怎么会是“心和肝”,问题就出在不了解汉文化里,通常长辈对晚辈或者爱人之间用这样的说法来表明这个人对自己的重要性如同心和肝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样;不理解“有眼不识泰山”,是因为受当地地理文化制约,对于祖国的地理文化不够了解所造成的,不知道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我国古人以泰山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有价值的事物;“败走麦城”对于民族学生来说更是不知所云,原因是不知道古时三国的蜀国名将关羽被打败,退兵麦城一事;对于汉语中的“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典故的不理解……”

2. “形聚神散”的合校:文化交流“效度”的缺失。在新疆南疆的民汉合校中,民汉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大都采用“民汉分班”教学,有些学校也尝试过民汉合班,但最终失败。

从总体上说,无论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都不愿意彼此过多交往,主要原因是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背景的平台中,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在某些时候没有达到较好的协调时,往往容易发生一些误解。

3. “工具性”双语教育:文化“成分”的缺失。任何一种双语环境的描写及双语教育结果的评估不仅应该考虑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而且还应该考虑两个语言群体之间在文化上的异同。新疆南疆的双语教育同我国的政治直接或间接地交织在一起。无论双语教育采取哪种形式,它都同一个社会的权利结构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南疆的双语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的形式和课程的设立,还要深入了解双语教育政治性的一面,“其中包括新疆南疆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机会平等、个人权利和族群权利、民族同化和民族多元化、文化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等问题的态度。”[15]

二、南疆地区教育“文化”构建展望

当谈到“重建人文精神”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很有必要,但当谈到如何重建时仁者见仁,有时意见差异很大,甚至出现强制性的、反人文的倾向。关键是怎样重建、重建什么。

(一)传统文化——文化重构的“立足点”

在新疆南疆,多种文化因素并存,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对社会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两重性,是一把双刃剑,积极成分与消极成分并存。因循怠惰、保守僵化,盲目排外、空头政治等成为南疆跨越式发展的阻力。“教育不能由于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而忽视人类共同文化的追求,否则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缺乏对人类共同文化的认同将难以融入人类共同文化的主流社会当中去”。(Broundy,1985)要立足于当代南疆,吸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为我所用,大胆创造转化,以为新人文精神的养料。

但是,在教育领域,我们必须正视各民族风俗习惯文化的存在,并潜在或显性地发挥影响。回避和掩盖这一客观事实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应该看到,风俗习惯文化在当今民族地区的存在是有其深厚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的,我们不能无视固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而片面追求制度的先进或政策的统一,在这方面国内外历史上都有过深刻教训的例子。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习惯性文化,关系到尊重民族历史文化,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制度与政策建设,不能等闲视之。

(二)双语教育——文化生成的“聚焦点”

尽管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人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最高课题。“文化传播归根到底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文化的分配和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文化传播都是在社会中传播,都是人的社会活动,离开了社会关系,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文化传播既不存在,也不能实现,即使是简单的文化传播,也必须在人们结成类关系并产生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6]

新疆南疆的教育,尤其是民汉合校的学校教育,“不仅要从材,加强语言教学做起,而且要在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加强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能是屈从或附属于某种文化之上或之下的文化融合”。[7]近年来人们赋予双语教育“生态化”的含义,美国史坦福大学的E.Haugen 教授最早提出“语言生态”这一术语,“是指特定语言与所在种群、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就好像自然界特定生物和非生物的生态”。[8]“语言生态区别于自然生态,属人类精神文化范畴,语言生存的环境依赖它所托的文化环境。语言生态的完善与否折射着人类精神家园的完整与否”。[9]据此,学校的合并并不是生硬的行政管理合并,也不是班级的机械编制合并,而是文化的深层次整合。

在教学方面,似乎把教学看得太神圣、太庄严了,太拘泥于外在形式了,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雕琢味和人工味过重,形式主义过多。这种过于凝重和压抑的教育氛围也会妨碍学生内在活力的发挥,降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三)师资队伍——文化传播的“承载点”

“从文化变迁的角度看,发展水平高的文化容易渗透到发展水平低的文化中去”。[10]因此,新疆南疆地区教育部门大都采用“引进+培养”的方式聚敛人才,但引进人才的流失现象不容乐观。造成流失的原因还不是待遇等物质层面的原因,大都认为是“文化适应”问题。“……对于来南疆工作的内地人来说,由于学校环境的差异,交往的人群很多是各个少数民族,无论是语言上、生活方式上都不适应……”(B教师语);“……我也是从贫困山区出来的,从物质层面上讲,国家给予新疆尤其是南疆的倾斜政策大家有目共睹,教师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客观说,教师的收入待遇与西部的其他地区相当,甚至超越了西部某些地区,物质因素不是主要因素……”(C教师语)。文化不适造成的挫败感、无根感等现象是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形成主流文化。

(四)群众基础——文化形成的“兴奋点”

我们在探讨民族文化素质对精神的影响的时候,十分强调南疆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实践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事实:“在古代,工匠、市民、农民绝大多数没有读书条件,正是这个决大多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正如鲁迅所说,没有载入“‘泥水匠列传’、‘木匠列传’之类的内容,却创造了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6]这刚好说明,“读书”的多少,并不等于“文化”的有无。我们要极力反对的是,不要把民族文化素质简单化为读书多少、双语水平、学历高低的片面认识。近些年对民族文化素质的认识,确实存在着单纯强调书本知识和学历学衔的倾向,存在着否定广大群众,特别是读书少或者是没有读过书的群众。而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诗句:“挑担茶叶上北京,桑木扁担轻又轻”,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该诗句描述的是一个民族老头,“根本不懂汉语……”,却有如此的精神。

总之,边疆教育研究要从文化的深层次着手,揭示“隐性文化”要比揭示“显性文化”难度大,任务重,如不及时把文化结构中深层次隐蔽部分揭示出来,南疆教育也会困难重重,教育者也不可能知己知彼,达到心灵的沟通,双语教育也达不到我们所期盼的深度和广度,我们的研究也只能是“治标”不(下转113页)(上接106页)“治本”。

参考文献:

[1]年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H.H.STERN,Fundamental Concept of Language Tea-

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温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资源科学,1999(2).

[4]李华丽.南疆少数民族学汉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4).

[5][6][7]何波.双语教育的文化解释[J].教育学报,2009(6).

[8]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9]周瑞敏.自然选择与协同进化——生态语言学及语言生态认知探微[J].河南大学学报,2006,(1).

[10]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