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实习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0 15:17: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师实习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幼师实习论文

篇1

乡镇中心幼儿园大多设在小学,没有固定的办园场所,大部分幼儿园仍然是小学附属的“幼儿班”。幼儿园没有教师编制,所以教师多数是小学教师转岗或外聘教师,几乎每年都要交换教师或有教师转行。由于不是幼儿园正式在编教师,所以积极性较差,责任心不强,部分幼儿园也不愿在教师培训上进行投入,担心有了工作经验和教学水平之后教师就会跳槽。教师的频繁流动,经常换岗,也给乡镇幼儿园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教师素质是制约教学质量的瓶颈,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幼儿接受不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甚至享受不到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这有悖于我国当前强调的教育均衡与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

2.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不规范,难留人才。

虽然现阶段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已经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阶段条件限制,大部分乡镇幼儿园虽然是国办园,但办园极其不规范,幼儿园没有独立建制,大部分幼儿园仍然是小学附属的“幼儿班”。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受过专业学前教育的教师由于基层幼儿园条件差、幼儿多、教师少,所以工作繁重,难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另一方面,乡镇中心幼儿园又很难招到新的专任教师。由于大城市幼儿园教师有巨大缺口,每年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专任教师大部分都流向了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其次选择二、三线城市,最差选择在县级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则是无人问津。由于招不到新任教师,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也就不可能将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根植到乡镇幼儿园,同时也丧失了与外界接触、吸收新理念的机会。

3.教师没有提升渠道,缺乏工作热情。

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低,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乡镇幼儿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提升幼儿教师个人专业化的程度,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但是,对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面临重重困难:首先是经费短缺。目前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只能保证部分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和办公经费,外聘教师及雇佣的勤杂人员需幼儿园自筹。很多地方根本没有继续教育的经费,能得到的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则更少。资金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的短板。其次,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培训工作。2008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一半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既没有幼教专门管理机构也没有幼教管理的专职人员,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教师培训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组织的无序局面。

二、幼师生“顶岗实习支教”模式内涵及培训思路

顶岗实习是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学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河北师范大学开创了“顶岗实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主题是强化师范类学生的从教技能,同时为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引入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以期促进河北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幼儿师范学院毕业学生现在的实习模式大多采用“基地式实习”,由幼儿师范院校教师统一带队,在同一时间将学生分配到实习点实习。这种实习模式的优点是计划性强,便于组织和管理。但是随着扩招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实习基地数量有限,出现了现有的实习岗位与不断增长的实习生数量不相符合,僧多粥少达不到实习目的情况。“十二五”时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众多高校提出自己的发展思路,教育信息化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幼师生“顶岗支教模式”的基本内涵

幼儿师范院校毕业生“顶岗支教模式”是在大专学生完成两年半的在校学习,系统掌握了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课知识后,通过学生报名,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岗前业务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到乡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教活动。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按照所在幼儿园对在岗教师的规定要求履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置换回部分乡镇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为期3~4个月的培训。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幼儿师范毕业生真实的参与到幼儿园一线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又为乡镇幼儿教育的发展培养、保留优秀师资,同时又有利于乡镇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幼师生和一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种“顶岗支教模式”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实现双赢。离开了双方的参与,“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工作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对于双方而言,这一模式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自己教学水平,进一步适应幼儿园教学工作,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

(二)“顶实习支教”置换幼儿教师的培训思路

受到各地区经济条件、教学安排和实际情况的限制,“顶岗支教”置换教师培训模式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出既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又可以使广大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受益的新模式,才能不断促进基层幼儿园的发展。

1.分散实习改为集中实习,教师带队送教下乡。

幼儿师范院校学生的实习工作不可能完全替代幼儿园的全部工作,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应在幼儿园主班教师的引领下逐渐熟悉和摸索教学过程。因此,组织学生实习只可以将部分幼儿教师置换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剩下的部分教师一方面要完成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由带队的幼儿师范院校的教师将本园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实习活动顶替了部分幼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但是他们也必须完成听课、评课、见习等实习任务,以及帮助幼儿园进行环境布置,制作教具,在规范化办园等方面进行见习。带队教师肩负双重使命:既要管理好、指导好所带学生,又要帮助所在乡镇幼儿园教师在业务水平、规范化教学方面进行指导提升,进而带动所在乡镇幼儿园的发展。

2.置换教师改为集中培训,加强专业与理论修养。

幼儿师范院校将学生顶岗置换出的教师集中到院校进行集中封闭培训,学员可以充分利用学院的各种公共资源和图书馆、琴房、实训室等专业设施。还可以聘请教育专家和一线优秀幼儿教师对这部分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系统讲授教育学、心理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乡镇幼儿教师的理论修养。学科专题培训将作为培训的重点,提高学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尽快弥补乡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理论上的“短板”。

篇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时期,美国部分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生产率跃居世界各国之首,开始确立其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进而成为全球经济霸主。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生产同类产品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统计,在上世纪70年代初,列国际市场占有率前50位美国产业中,不仅有高度依赖天然资源的美国传统产业(如黄豆、大米、小麦、煤炭等),也有工业化社会的代表性产业,如飞机、电脑、电子管、有机化学品、办公事务机器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显示美国优势产业的多样性。(注: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

至10多年后的1985年,从列入国际市场占有率前50位的美国产业来看,美国产业的优势产业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即天然资源性产业(如玉米、甜菜、烟草等)、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飞机、医疗设备等)依然并存。与70年代初相比,美国与其他国家出口结构逐渐升级形成鲜明对照,在列入国际市场占有率前50位的美国产业中,以天然资源为主的产业从19个增加到了22个,天然资源性产业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达到了24.2,远高于日本和德国。(注: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98页。)

1985年以来,美国经济最大的变化是增长强劲,由此美国重新恢复了经济强国的信心。2000年美国商品贸易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2%,市场占有率高于这一比率的商品有43类(见表1),这些商品相对于其他美国出口商品而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些商品占美国当年全部出口的64.8%。在43类商品中,属于以天然资源为主的产业有8个。

表12000年美国43类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商品

SITC商品类名顺序世界市场

占有率(%)

263棉花148.4

598其他混合的化工产品242.5

222大豆、花生342.1

792航空器及其零件436.8

714引擎及其零件532.1

774医疗用电器设备630.2

874测量分析用仪器729.2

723建筑用机器及零件828.0

122烟草925.0

541药品1024.5

041小麦1124.0

728工业用加工机械及零件1222.1

784汽车零件、附属品及其他1321.9

251纸浆1420.9

625橡胶轮胎、内胎及其他1520.5

081饲料、豆粕、植物油渣1620.3

713内燃机及其零件1720.0

743鼓风机、压缩机、离心机等1819.1

582酚醛、聚酯等重合物1918.9

892报刊杂志、票证等印刷品2018.8

011食用动物肉2118.5

699锁、装璜用和家具用金属饰品2218.0

741加热用或冷却用设备及零件2317.7

776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2417.4

511碳氢化合物及其诱导体2517.3转898乐器、音像纪录媒介2617.1

75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2716.9

745其他非电动式机械和工具2816.8

759751、752的附属品和零件2916.6

744起重等搬运物品用机械3016.5

736金属加工机械及零件3116.2

893其他人造塑料制品3216.1

772电路开关、连接设备3315.3

057水果3414.2

773电缆、绝缘材料等输电设备3513.5

583聚乙烯等诱导体3613.4

651纺织纱线3713.0

778其他电气设备3812.8

749轴承等非电动式机械的零件3912.4

782货车及特种车辆4012.4

771变压器、整流器等电气元件4112.1

515有机化合物4212.1

514谷氨酸、糖精等氮化合物4312.1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联合国《2000国际贸易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迈克尔•波特使用的是“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4位和5位分类的数据。由于联合国《国际贸易统计年鉴》自1994年起只公布3位分类的数据,根据这一数据计算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普遍低于迈克尔•波特计算的结果,因此表1不能简单与上述70年代初和1985年数据相比。尽管如此,表1说明,在当今美国的竞争优势中形成的优势产业仍然集中于天然资源性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表1与美国1985年数据相比,竞争力突显的是:SITC263;竞争力增强的是:122、541、774;竞争力基本保持不变的是:222、792、874;竞争力下降的是:651;竞争力丧失的是:321的煤和焦炭、241的原木,这两类产业曾经是1985年美国的优势产业。

在表1中,有14类商品(即598、874、728、784、713、743、582、741、744、736、778、772、749、782)是美国、日本和德国三国共有的,都是三国各自的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美国在这14类商品中有11类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日本和德国。这说明,美国这一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是建立在比日本和德国更广泛、竞争力更强大的产业群基础之上的。

二、美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与服务业在许多国家中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一样,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当今,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的确立和提升不权通过货物贸易,而且还通过服务贸易来实现;一国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能否形成竞争力强的制造业,还体现在能否形成竞争力强的服务业。

与日本和德国相比,在美国的竞争优势中形成的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要强大得多。美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也是最大的服务贸易进口国。2000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2908.8亿美元,占全球的19.7%,进口额达2170.7亿美元,占全球的14.5%,并实现738.1亿美元的盈余。

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在服务贸易中的许多项目上如旅游服务、政府服务和大部分其他民间服务贸易有很强的竞争力,这导致服务贸易整体上出口大于进口。根据表2,美国在四个服务贸易大类中最具竞争力的是“运输与旅游以外的民间服务贸易”,在这类服务贸易中,依据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前五大服务贸易领域依次是文化与娱乐服务、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专利等使用费(技术贸易)。

表22000年美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单位:10亿美元;%

出口进口进出口收支竞争

力指数转输服务50.9565.27-14.32-12.3

旅游服务97.4566.8530.6018.6

政府服务贸易18.7716.012.767.9

运输与旅游以外的民间服务贸易123.7168.9454.7728.4

电讯服务4.095.80-1.7117.3

建筑服务5.260.424.8485.2

保险服务2.419.20-6.79-58.5

金融服务17.044.4912.5558.3

计算机与信息服务4.901.043.8665.0

专利等使用费38.0316.1021.9340.5

其他商业服务45.5631.7613.8017.8

文化与娱乐服务6.420.136.2996.0

合计290.88217.0773.8114.5

竞争力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100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收支统计年鉴2001》的数据计算。

文化和娱乐服务

美国历史虽短,但却在舞蹈、音乐、电影、戏剧等领域为人类贡献了许多老少咸宜、长盛不衰的作品,例如充满想象力的现代舞蹈、为各国儿童带来欢乐的迪斯尼乐园及相关产品、“好莱坞”电影”等无不风靡世界。美国文化和娱乐服务在世界的传播,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滚滚财源(例如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占到全世界电影票房收入的80%以上),而且通过这种文化输出,美国的竞争优势更巩固也更丰富。

建筑服务

以钢铁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推动了美国建筑工程学的发展,电梯和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导致出现了美国首创的建筑形式——摩天大楼,它被认为体现了美国精神。以后,美国始终依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高科技,始终站在世界建筑的前沿。目前,美国有世界最大的建筑工程事务所,汇集了世界各国顶尖的建筑大师(如贝聿铭等)。近年各国普遍重视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许多国家的城市都出资让美国人设计其标志性建筑(如上海的金茂大厦、东京的国际论坛广场等)或整个街区。

计算机与信息服务

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上第一台台式电子计算机、第一只半导体晶体管、第一块集成电路都诞生在美国,因此美国一直是世界信息技术的领导者。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美国本国以及各国对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从80年代开始,美国的信息服务业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美国政府也对增强本国信息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予以特别的关注,在GATT以及后来的WTO等的多边谈判中,美国一直为本国信息服务业突破各种限制进行不懈的努力。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中最大的门类是计算机专业服务,它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计算机系统集成、用户专用程序设计和专业咨询与培训,美国在这三方面的实力都是世界最强的。

金融服务

与国际金融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银行相比,美国银行的海外扩张起步较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中霸主地位的确立,美国银行的国际金融活动才在各方面领先于欧洲的发达国家,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在WTO的多边谈判中,美国利用其金融服务贸易的优势地位,一方面逼迫其他国家按照美国的要求开发金融市场,为本国金融机构在海外寻找利润源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又注重保护自己的金融市场。例如1995年7月正是由于美国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开发程度不够美国的要价,拒绝给所有成员方最惠国待遇,并单方面退出《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定》,导致这一协定在当时只能成为一个临时性协定。在美国的服务贸易中,金融服务贸易的增长尤其迅速,1986年至2000年,美国的金融服务贸易额从51.6亿美元增长至215.3亿美元。(注:TheAnnualReportofTheCouncilofEconomicAdvisers,CEA,WashingtonD.C(2002.2).)专利等使用费(技术贸易)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形态向着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方向演进。一国技术贸易地位的提高,不仅可以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而且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高效益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使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并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从宏观上看,美国的科技与经济实现了这种良性循环。美国技术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其知识产权制度的成熟。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为了“复兴美国”,出台了被称之为“偏袒专利权”的政策(ProPatentPolicy),主要内容是扩大专利的权利范围,既重视专利使用费的费率,又提高了侵权赔偿费。这一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了美国保持其技术上的竞争优势。

在表2中,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还有旅游服务,这一项目主要包括国际观光和教育服务两项内容。其中美国的教育服务的竞争力远高于旅游业,因为虽然有世界各国的游客光顾美国,但也有大量美国人前往世界各国旅游。而美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以其自由竞争的学术氛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每年在美国各类高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超过50万人,在美外国留学生远远多于去国外留学的美国人。美国2000年教育服务出口达102亿8700万美元,这一金额超过了美国传统出口商品小麦和玉米的总和,而教育的进口则只有21亿4000万美元。

IMF并没有公布在表2中的“其他商业服务”的详细分类数据,根据该统计项目的含义,它类似于OECD服务贸易统计中的“专业服务贸易”。但OECD的这项分类统计并不健全,美国只有部分分类数据。表3反映了美国部分“专业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状况,可以发现,美国在这一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是法律、会计、审计以及咨询服务,这也是与人们的常识相吻合的。

表32000年美国专业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单位:10亿美元;%

出口进口进出口收支竞争

力指数

法律、会计、审计以及咨询4.912.242.6737.3

广告与市场调查0.410.76-0.35-29.9

研究与开发

工程设计

农业与采矿业的指导

其他专业技术服务3.972.201.7728.7

企业内服务贸易28.9422.446.5012.7

合计39.0128.4210.5915.7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StatisticsonInternationalTradeinServices2001》的数据计算。

运输服务、保险服务和广告与市场调查是美国为数不多的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可能与在美国的外国服务商竞争力更强,并从美国本国服务商那里夺得许多市场份额有关。

三、美国竞争优势要义

虽然每个国家国情各不相同,各国竞争优势也各有差异,但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总是由一些因素组成的。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产业的竞争优势由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及竞争者)和两个附加因素(机遇和政府行为)。限于篇幅,这里集中从知识与技术型人力资源、企业竞争环境、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与企业战略四个方面来论述美国的竞争优势,笔者认为,这四个方面都会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提升一国产业的竞争力。

知识与技术型人力资源

通常,人们的收入水平与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或所掌握技术难易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其收入水平成正比。因此高素质人才不仅有助于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也会增加相关的需求。

美国能够保持科技和经济领先地位,主要受益于美国一贯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自80年代初以来,几任总统都宣称要成为“教育总统”,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培训和吸收人才。随着全民、终身教育的深入开展,美国正迈向群众性知识社会。美国重视教育的标志之一是不断增加教育投资,美国教育投入已从1989年的353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6350亿美元,教育投资已占美国GDP的7%以上,在发达国家名列前茅。克林顿总统提出,跨入21世纪后,每个小学教室都要与世界联网,大学升学率要达到25%,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抓住一切机会大力引进人才也是美国独特的竞争优势。迄今在美国的留学生达491万,大约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1/3。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核武器和核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问世应用和日新月异,“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和航天技术大发展等等,都是在移居美国的科学家们的参与甚至主导下完成的。2001年美国政府又出台了《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吸纳那些拥有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在美国工作但不申请居留的外国人,人才范围涵盖科技、法律、艺术等广泛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美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多、最优势的科技人才,依靠这一大批顶尖的人才,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美国科学家在世界主要科技文献上发表的论文最多,美国公民在国内外获得的专利最多。

企业竞争环境

美国产业是在相互竞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绝大多数产业都面临激烈的国内竞争。美国是世界上反垄断政策的发源国,对市场垄断、企业兼并和市场统一定价的做法限制严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反垄断立法以及实践活动适应了世界经济变化的需要。里根执政时期以来,美国实施反垄断政策时更多地考虑到美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把企业兼并看成是增强美国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因而对企业的兼并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在这一时期,美国司法部不再对那些操纵价格、分割市场但没有公开协议的垄断进行追究。司法部当时还撤销了对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诉讼,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达成了和解。(注:张德霖:《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理论实践与国外法律规范》,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197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反垄断政策继续延续上述趋势,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被认为美国50多年来最大的反托拉斯案——诉微软垄断案。(注:2001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作出裁决,驳回地方法院法官在前一年6月作出的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但维持有关微软有违反反垄断法行为的判决。2002年11月,美国司法部和微软达成协议,联邦法院迅速批准了这一解决方案。)从微软一案可以看出,进入新经济时代,美国实施反垄断政策进一步重视维护美国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因为在新经济时代,单纯用分拆企业来破除垄断并不能保持和提高一国的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环境

美国技术创新的主角是私人企业。2000年全美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中企业占72.9%,政府部门占27.1%。经历了70年代研究与开发相对停滞的时期以后,最近20多年以来,美国的私人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私人企业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以前的0.8%左右上升到2000年的1.8%,发明专利数也由90年代初的每年不到10万件增加到2000年的超过15万件。(注:TheAnnualReportofTheCouncilofEconomicAdvisers,CEA,WashingtonD.C(2002.2).)

美国企业的科学技术活动与美国的国防建设紧密相连是美国支撑其经济强国的竞争优势之一。从40年代的原子能计划到7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庞大的国防相关计划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客观的研发经费,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了提升技术竞争力的机会。国防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进一步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当今美国的优势产业或多或少与美国国防有关,如飞机制造业、IT产品制造业和电讯服务业等。

此外,美国人不断进取的冒险精神、大型风险投资公司和NASDAQ市场等融资渠道的存在也是推动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

企业战略

美国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要素流动的好处,通过对外投资和吸引海外投资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这一战略可以说是一种“全球要素组合型发展战略”。(注:张幼文:《当代国家优势——要素培育与全球规划》,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222页。)美国既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也是最大的引资国(2002年除外),在许多行业都拥有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比任何国家都强。美国公司现在在全球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方建立了大约2.3万个多数控股或少数控股的分公司。多数国外分公司的战略目标是向当地市场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据统计,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生产的产品中,约60%在当地销售,约30%返销到美国。(注:[美]《外交》2001年5、6月号。)美国跨国公司的实力决定了它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巨大影响,美国跨国公司不仅是当代美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其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近年美国经济的成功还要归功于80年代以来的企业大刀阔斧的重组和精简。在美国,企业出资人利益更受重视,这有别于德国更重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日本更重视企业员工的利益。美国的做法好处是企业可以避免陷于重重利益冲突而不能自拔从而争得时间上的主动,但容易造成大量企业倒闭和大批裁员的现象。

四、小结——兼论经济强国竞争优势的共性

当今世界经济波诡云谲,一国不进则退,各国无不为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而全力以赴。一国部分竞争优势是该国所特有的,比如美国拥有包括广袤富饶的土地、世界首屈一批的军事强国地位等的“硬力量”,包括移民国家的开放度、美元牢固的国际货币地位、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以及控制国际规则和机制的能力等的“软力量”,都是其他国家所欠缺的竞争优势。尽管如此,对美国等经济强国的分析也表明这些国家竞争优势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

第一,实施既有竞争又有规制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通过竞争,可以促进企业优胜劣汰,使资源优化组合,提高经济的效率。但竞争具有两重性,没有约束的竞争反过来又会破坏竞争。经济强国长期的实践表明,完善的市场经济除了应该提倡自由竞争、保护竞争以外,还要规范竞争,使得竞争公平、有序、良性。给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企业在这一环境中实现有序竞争和良性竞争是这些国家提高竞争力和保持较高竞争力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这些国家走向强国的起点。

篇3

1“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的内涵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习模式是将集中和分散二者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习要求而组织实施的实习模式。它是指在学校统一的实习时间内,一部分学生集中实习,一分部学生分散实习。该模式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的不足,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缺点是实习效果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而且实习成绩的评定也因标准不一而无法比较。“选择性集中与分散”模式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实习模式的优化。它是指在统一的实习时间内,派遣学生前往有可能就业的学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的一种模式。选择性:包括实习学校的选择、派往实习学生和指导教师的选择多个方面。首先根据以往实习信息,选择真正能够提高毕业生实践水平的实习学校前往实习。其次,根据了解信息,该实习学校或实习地区在未来一年,有招聘体育教师的计划。学校根据所需专业,选择性派出该专业优秀学生前往实习。第三,本着宁缺勿泛的原则,选择对中学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研究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第四,实习学校的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学院择优录取。集中分散:学生采用集中实习模式,但又具有分散实习的特点。规模较小,一般8-10人为一组,学院安排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不长住实习学校,而主要通过网络、电话等通讯工具和实习学校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按照规定指导教师定期前往实习学校检查指导实习工作。

2“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的实验

1)实验对象与方法

实验对象:选择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53名实习生为实验对象。实验时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校内见习阶段(2011.09.19-2011.10.30)时间长度为2周,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进行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第二阶段,校外实习阶段(2011.10.10-2011.12.05),时间长度为8周,分别进入各自接收学校进行实习。实验分组:根据接收学校下年度能否提供就业岗位以及接收实习生人数计划将53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21人),对照一组(15人),对照二组(17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各包含两个实习学校。其中,实验组采用选择性集中与分散模式;对照一组,采用教师带队的集中实习模式;对照二组,采用小组分散实习模式。实验地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六所中学为实验地点。其中实验组在顺德一中实验学校(9人)、顺德郑裕彤中学(12人);对照一组在顺德工业中专(6人)、顺德一中大良学校(9人);对照二组在顺德华侨中学(6人)、顺德杏联中学(11人)。

2)实验效果的检验

实验前的检验:在校内实习结束前两天内,组织专职教师对三组学生分别进行以下六个指标的检验:指标一,思想行为表现;指标二,技术课教学;指标三,理论课教学;指标四,课外体育指导;指标五,班主任工作;指标六,教育调查报告。说明,由于校内实习的特殊性,指标四、五、六分别选择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能力、班主任工作熟悉程度、教育调查的撰写能力等进行评分,通过检验,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的检验:在校外实习结束前一周内,再次组织教师对三组同学相同的指标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实验组各项平均得分为96、89、87、88、92、83;对照一组1平均得分84、84、81、82、80、90;对照二组平均得分80、81、77、80、85、75。通过方差分析,实验组与对照一组P=0.022,说明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二组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P=0.105,无显著性差异。

3)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除了指标6,教育调查报告得分较低外,其余五项指标得分均远远高于其它两组。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前五项指标是实习生在未来实习单位有可能获得就业岗位切身相关的实习内容,因而学生主动性很足。实验组指标六成绩较低,因为该项成绩的获得,是在实习结束后,返校后由各带队教师给予评分的,对其竞争就业岗位帮助不大。因而,学生主动性较差。说明,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未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指标一,思想行为表现方面,实验组远远高于其他两组,说明,因为实习与自身就业挂钩,实验组的同学认识到了实习工作对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因而在实习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能始终严以律己;而其他两组同学,刚开始实习热情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疲劳与松懈,不能始终如一的完成实习工作。教学工作方面,指标二和指标三,各组均技术课教学得分高于理论课教学,说明在实习工作中,同学们“重技术轻理论”。当然教学中技术教学时数远远高于理论教学时数,但两者实验检验的评分标准也不一样,技术课教学评分更为严格。另外,从某种角度来说,对照一组,由于有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的双重指导,教学实习得分应当优于其他两组,但实际情况是实验组两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一组,结合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之间的差异性检验,说明能动性是实习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首要特征,“保姆式”的集中实习模式和“放羊式”的分散实习模式,对学生实习帮助并没有差异性。指标四课外体育指导和指标5班主任工作,数据说明,这两项指标带队教师的过多指导,会起到一个相反的作用,束缚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不能使同学们放开手脚,从而影响实习的效果。指标六教育调查报告,由于对照一组,在带队教师的不断地督促和随时随地的指导下,实习效果较好。所有得分中,对照二组该项成绩最低为75分,结合实验组较低的83分,说明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在实习工作中学生中间普遍存在“应付差事,完任务”的特点,这种现象应当在今后的实习中引起重视。

“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作用与意义

1实习为择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和条件,缓解了就业压力

在我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知识改变命运”个人笃信的励志名言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高校在校生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11年,全国不少省市的高考统招录取率达到创纪录的80%,因此,只要你不放弃,坚持参加完高考,基本上都有希望上大学。据最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201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高校规模与招生数量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与大学人才供给出现结构性矛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同学奋斗了多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甚至是更高的学历与学位,到头来却落得“毕业等于失业”的无奈境地。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甚至出现恶化。[5]“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就是通过实习以获得实习单位对学生的了解,同时它也是实习生进行自我推荐的一个机会。在实习中,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获得实习单位的认可和好评,从而达到毕业后尽快走上工作岗位的目的。“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先能选择到能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机会的单位,然后再去实习。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的就业一般由本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管理,但庞大的工作量,使得各高校的这类部门,很难真正走出去寻找就业单位,“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模式就是在实习前,发动本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各方面渠道,收集下年度各用人单位的详细情况,然后汇总,比较,作出选择,决定前往实习的单位。因此,这样实习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这种模式,深化了学校在学生就业中的位置,将学生的就业细化到本专业的任课教师,扩充了教师的职能作用。

2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竞争是一种文明,社会因竞争而进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界演进的法则及基本动力,也是人类生活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处于一个强者的时代,竞争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对人性的挑战,我们必须要直接会对这个竞争的时代。2002年,我国第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竞争力,教育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人的竞争力。[6]因此,我们应当将培养学生的竞争力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要使学生知道竞争能力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要鼓励学生学会主动参与竞争、培养自身的竞争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体育教育实习的改革理论是:通过实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门技能的人才。[7]“选择性集中与分散”实习,就是在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可能上岗的单位去实习,先通过校内学生之间的竞争,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前往实习学校,通过实习学生之间的竞争,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的一种实习模式。这种实习模式,使学生在未走出校门前,就切身体会到竞争的残酷性,感受到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通过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将压力转化成动力,进而形成能力,这种竞争能力的形成,将是他们未来在社会获得较好发展的宝贵财富。

3完善了教育实习理念,充实了教育实习的目的

篇4

今天的人们对网络的概念不会太陌生了,INTERNET带给了人们对于网络的最初的认识。而有线电视网,在性质上是与INTERNET的网络系统相似的,不过威力却大得多。由于有线电视网络采用的光缆与同轴电缆混合网(HybridFiberCoaxialCable,缩写为HFC①),其带宽可达550~750MHz,能同时传输60~90套广播电视节目,若采用数字传输技术则可传输300套左右电视节目。上面《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就是基于HFC的这一特殊的功能。

除了能够同时传送大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之外,很实用的通信技术也将随着有线电视的联网而实现,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电缆电话(CablePhone)、准视频点播(NVOD)、会议电视、数据广播、图文电视、电子自动化抄表和家庭保安监控、证券交易系统、远程教学及医疗等。这些功能也都是由于,有线电视网使用的是人们普遍称为宽带

的传输线路(因为要传输图像信号),传输线路的承载能力远远超过了仅仅传输数套电视节目,所以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利用很需要人们的想象力。

二、我们“铺”到了哪儿

上面简单地介绍了有线电视网还未被开发的巨大潜力,应该指出的是,以上所有功能的充分实现,还必须仰仗有线电视网络的大范围连通,而联网这件事,我国有关部门还正在进行当中。

我国有线电视网现状是:一方面,有线电视的网络建设进展得相当快。另一方面,建设与联网进行当中又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

9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有线电视。到90年代末,有线电视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到目前,全国有地市以上有线电视台223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39座(含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网络已达300多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超过7000万,并以每年500万至1000万的速度增长,覆盖人口超过2亿,有线电视的入户率达到了17%,超过电话的入户率(9%)和计算机的入户率(1.2%)。有线电视已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百姓网”。按我国广播电视“九五”规划,提出覆盖率的目标是广播85%,电视90%,2010年目标均为95%,到20世纪末应达到我国人口总数35%左右,约1亿户,成为世界上有线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之一。②

我国的有线电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已颇具规模,但是网络的发展很不平衡。由于中国有线电视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滚动发展的道路,使之按地域分割成2000个以上大、中、小型单项传输网络。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信息所事业发展部近1年来对全国221家有线电视网的调查表明,国内的有线电视网多为2万户以下的小网,20万户以上的网络不足10%,百万户以上的大网屈指可数,在调查的221家中仅有1家;此外,按网络用户数范围平均值计算,不足10%的20万户以上的网络占了用户总数的50%,说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主要集中在城镇。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的发展布局很不平衡,地市级网络规模大用户多,以HFC网络结构居多,但总体数量较少,而县级网络虽然总体数量较多,但网小用户少且网络结构落后,农村仍是有线电视的空白区。③

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除了正在加紧建设之外,先局部后全国的有线联网工作也正在进行。目前邮电部门已建成多条SDH通信骨干网络,可以满足数据和话音全国联网的需求。我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也提出了有线电视广播规划草案,规划目标在1999年完成全国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工程,分五个层次建网。第一层次为国家干线网,分东南沿海环、西南环、西北环和东北环四个环路。第二层次为省级干线网。第三层次为地、市级干线网。第四层次为县级网。第五层次为HFC接入网。国家级干线网传输采用SDH体制,实现国家级两个平台。A平台——广播电视平台:2005年传送100套电视节目,100套广播节目;2010年传送200套电视节目,200套广播节目。B平台——综合信息平台。今后邮电光纤网和广播电视光纤网必将组合成一个综合信息网。总之,用户只要接上一个网就能得到所有的信息。④

三、为什么花儿开得这样迟

普通的观众对有线电视的关注大部分来自于:有线电视的联网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所以大家自然觉得:联得越快越好,可是事实往往牵扯了太多的利益与关系,使得有线电视网的联网过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阻挠与困惑,能够想到的阻挠与困惑就有:

1.我国以省市为单位的电视台在自己的运作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节目资源有限,各电视台的节目内容没有突破,全国的各个电视台内容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重复性,这个问题在全国人民看到全国的电视台一起“上网”的时候,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两百套电视节目,可是又有几个能够存活下去呢。目前可以看到的二三十套节目中已经有很多是人们很少光顾的了。到时候免不了要“优胜劣汰”一番,那么,“剩”谁“汰”谁,中间肯定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与权力,其阻力可想而知。这与两级办电视的情况相似但更复杂。两级办电视已被提出来了,可是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尤其是转播过程中关于利益的分配上,还没有相关的合理的规定来限制。

2.网际争霸。中国目前除了有线电视网外还有另外的两个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中国电信网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垄断经营,大发横财之后,终于有一家“中国联通”可以在法律上与之竞争,可实际上其垄断的统治地位仍没有被根本动摇。计算机网这5年在中国发展很快,每年上网人数都呈几何数字递增(专家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上网人数将达到一千万),中国的电信网发展得早,资金雄厚;计算机网虽然刚刚兴起但发展势头很强劲,两者都虎视眈眈,瞄准了有线电视网的宽带资源,这种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好在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对于几大网的发展,控制得比较严,在没有出台相关的有线法的情况下仍对其实行保护政策,不过,这种情况如果不尽早解决的话,中国的有线电视网很可能在没有发展成熟的情况下,被其他两个网吞并。

四、脚下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在掌权者(决策者)手里,中国的有线电视就像老虎捉住了刺猬,知道肉好吃,却不知该怎么下口,面对一个潜力无限,可也暗藏荆棘的有线电视网络,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如何来运行,我们这里不妨也来探讨一下。

对中国有线电视的认识,应该以一个产业的观念来看待它。有线电视在中国成为热门话题是由于它的产业性质。过去20多年,有线电视在中国从无到有,高速发展,用户规模成为世界第一,似乎是在平淡中发展。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对其概念认识不清的问题。实际上,全世界的有线电视都是产业化经营,而且是一个不小的产业。以美国为例,美国有线电视产业每年的营业额的直接收益为300多亿美元,是美国电信产业直接收入的1/4。在美国20套左右的基本频道服务每月付19美元,看体育、电影、教育等频道还需单独付费。据统计,美国每个用户每月的有线电视消费在40美元左右,再加上有线电视产业派生出来的许多如广告、线路出租等其他外延产品,形成很大的有线电视产业(吴峰国家广电总局有线电视研究所)。

中国有线电视是按公益事业的思路发展起来的,这当然离不开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体制问题,在中国不存在因为付不起钱而看不起电视的现象。中国的每一个家庭用户每月仅缴纳线路使用费(实际上是维护费)8~12元,加上用户安装费100元左右,这样的有线电视收费标准仅仅是美国、欧洲等国家的1/30,印度、南美等国的1/20。正是有线电视是为人民办好事,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所以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正如前面提到的,至今我国有线电视用户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我国的电话入户率,目前仍然以每年增500万户以上的速度发展。但是中国有线电视公益性的路子,至今不是产业化运行,为自己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有线电视产业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线电视专业频道服务;二是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和器材业;三是有线电视网络传送服务业。其中有线电视专业频道市场很大,社会需求也十分强烈,主要是社会教育、专业教育和体育等。

根据外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国情分析,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预测,这一市场在5年之后应该达到三四百亿产值的规模;有线电视设备器材业在中国已经有很大的市场,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这一市场规模还会扩大,二三年内预计可达二三百亿左右;有线电视网络服务业是一项新兴的业务,主要是信息传输服务,目前已经开展的有数字广播。随着社会信息需求量的增加,有线电视网络的传输服务业会迅速增加。(下一部分在介绍国外有关的有线电视法时,我们会发现,各国在有线电视网络经营信息传输服务方面有所倾斜。)

五、规矩产生秩序

在一片喧嚣之中,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可能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即使是产业化经营中也同样会遇到很多问题,中间包括所有权、利益分配,以及如何解决前面提到的“网际争霸”的问题。这就使得制定一部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线电视法》成为必要。中国目前的有线电视立法工作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此处就国外已经比较成型的各国有线电视法作一个介绍,以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国外有线电视法与广播电视法、电信法的立法地位是相同的,均由国会或议会制定,是属于宪法之下的一个基本法范畴。有线电视法与刑法、民法等在英文中称为“ACT”,因而他们的地位是相同的,例如英国有线电视法称为CableAct。⑤

虽然有线电视法与广播电视法和电信法处于同一个层次,但是有线电视法又属于特殊法,它优于其他同层次的一般法。例如日本《有线电视法》规定,在业务活动中,当一般法与有线电视法冲突时,要服从有线电视法。另外各国政府都制定了有利于有线电视发展的法规。

在绝大多数国家,有线电视和电信属于截然不同的两个行业,但是,有线电视可以经营电信业务。而电信公司经营视频业务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首先,这种视频业务不允许是广播方式的。《美国联邦通信法》第651条规定,如果普通传输者(比如电信公司)使用无限装置系统为订户提供视频节目,则该普通传输者必须根据有线电视的有关规定接受管理。其次,电信公司提供视频服务的区域,人口必须是低于35000人的,同时,当地有线电视的人口覆盖率没有达到当地人口总数的10%。也就是说,电信公司提供视频服务的目的,必须是有利于边远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居民的需要。英国的广播法则规定,为了促进有线电视的发展,禁止电话公司开展电视业务,仅可以从事非广播类视频服务。

不光是电信业,其他的行业也不可以随便经营有线电视业务。比如日本的有线电视法规定,开办有线电视业务需要依照有线电视法向有关部门申办执照,任何产业不得经营有线电视业务,否则被视为不正当竞争。在其他国家的有线电视法中也都有类似的内容。

国外有线电视法关于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有线电视不得录制所转播的开路电视台的节目。

2.在开路电视台购买了某个节目在某一地区的独家播映权后,该地区的有线电视台不得播出这个节目。

3.对播出的节目内容,有线电视网必须担负责任,而有线电视系统或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不担负任何责任。

4.对于未经授权而截取有线电视信号的行为,各国都有类似的惩罚性规定,包括罚款和吊销违法者的营业执照。

另外的一些规定也捎带着做一些介绍。国外有线电视法对于外资与外来节目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美国联邦通信法》第301条规定:“不得将广播电视执照或电信业务执照颁发给外国政府、外国公司以及国外公司拥有25%以上股份的任何公司。”菲律宾禁止外国人进入广播电视业,广播电视台和有线电视网必须100%为菲律宾人所拥有。韩国的有线电视干线网由国家投资建设,允许外商投资,但是股权限制在15%以内。

对于以上的各国有线电视法中的相关法规,我国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不过正是由于停留在政策阶段,这与法律的区别就是人们在依此办理的时候是否满怀信心,其稳定性、长远性都让人担心。所以尽快制定出中国的有线电视法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有了规则,游戏中才不会有那么多不确定的因素。

六、或许是榜样

由于人们对有线电视的规律性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局限,可是时间又是不等人的,所以人们已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式地经营起了自己的有线电视网络,有的还经营得不错——相信还存在巨大的问题,不过仍可以作为一种榜样吧。

中信国安是上市公司中全面投资有线电视网的经营商,中信国安已拥有30多万用户的沈阳有线电视台、一期工程120多万用户的河北省有线电视干线网。两大有线电视网有效地支持中信国安高速成长。从中信国安目前的主要业务分析,有线电视是最有前景的方向。沈阳有线电视网技术水平高、运营稳定、发展潜力很大。尤其是已增设了光、电缆双向传输技术,为进一步开发网络增值业务创造了条件。随着该公司进一步拓展其他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这种网络增值业务的收入有可能成倍增加,成为公司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利润来源,由此确立公司的行业地位,前景十分看好。沈阳有线电视网每户基本收费11元人民币/月,收益全部归中信国安;河北有线电视网每户基本收费约14元人民币/月,其中4元收益归中信国安,广告收益的80%在投资回收前归中信国安。1998年中期,中信国安最大利润来源于沈阳有线电视台的投资收益约4000万元。每股收益0.205元,净利润增长了81.95%,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湖南电广实业集团于1998年12月23日在深交所上网发行,上市募集资金4.46亿元,总股本1.58亿股,流通股5000万股。负责统一经营(、制作、策划)湖南省广播电视厅系统“三台一报”的广告业务,广告业务总收入40%归电广实业,已签定协议,利用上市募集资金2000万元收购省有线电视网络在长沙市拥有的20万用户本地网,同时追加4600万元进行本地网改造,预计可新增10万用户。目前,正在与长沙市有线电视台洽谈合作成立统一的股份制长沙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希望控股经营。电广实业1998年全年税后利润为5767万元。

注释:

①HCF光纤/同轴缆混合网:一种城域网网络结构,可以使用户分别联结有线电视、电话和计算机。它采用星形/总线拓扑网络,由本地局到小区光结点采用星形光纤,从光结点到用户则是树状同轴缆,光/电转换设在小区光结点内。仍采用数字/模拟混合的调制方式,模拟调制广播CATV信号,点播视讯、电话和其他信号则采用数字多频带调制和时分复用/分频带调制的方法。光纤和铜缆一般采用相同的调制频带和调制方法,这样省去了在光纤/铜缆转换节点上的信号格式转换。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原有小区内的树状同轴缆,减少了铺设设备的投入,光纤的可分享用户数也比较多,具有较高的带宽利用率。数字和模拟信号在同一根光纤中分频调制,混合传送。有些HFC系统采用多纤分别传送CATV和其他信号的方法,在转换节点上再混合调制到同一同轴缆内。

②《发展中的中国广播电视》――广电总局张海涛副总局长在第六届国际广播电视技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词(1999年8月22日)

③以上段落中的相关数据来自于《中国有线电视》2000年第1期

④《中国有线电视》2000年第1期

篇5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0-0110-03

[基金项目]200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赣州‘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05YJ24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喻荣春,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孙淑芬,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旅游管理。(江西南昌330200)

“古色”旅游资源是相对于“绿色”旅游资源——山林、草原、“红色”旅游资源——革命历史遗存遗迹而言的,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古迹、遗址、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等资源。

一、赣州“古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评价

赣州“古色”旅游资源包括两大部分,即宋城文化旅游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

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由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的宋城和相关建筑景点如八境台、郁孤台等,及许多宋代建筑,如宋代古塔、古桥、古庙宇、衙署、学宫(书院、试院、儒学)等构成。

赣州作为目前保存宋代城墙建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堪称独一无二。其宋代城墙,位于赣州市区北部章、贡两江岸边,全长3664米,宽约5米,平均高7米,是江南保存最长的古城墙,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地面和地下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城墙,章贡合流、百舸竞发的美景尽收眼底。

赣州宋代古浮桥也为重要的宋城文化遗存。位于章水上的西津桥、南河浮桥(1985年西河人行桥建成后拆除)和位于贡水上的东津桥(即现在的建春门浮桥)三座浮桥,从宋代开始建造,除战乱时偶有废止外,一直沿用到现代,对于城乡之间的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仍保存了最长的一座建春门浮桥,此桥全长400米,共用了100只木舟,每3只木舟为一组,整座浮桥分为33节,每天都定时开启,以通行船只。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沿用了900多年,构成了赣州特有的人文景观。

此外,赣州市古宋城文物保存完好。不仅城墙、城门、城楼、敌楼、马同、弩台、大街、小巷、桥梁、地下排水系统、护城河遗址、古迹方方面面都比较完备,而且宋城的江城防洪功能至今仍然有效,是了解我国防洪史的活教材。赣州宋城还是古代城市从单纯军事防御和防洪结合型向经济贸易型转变的一个佐证。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赣州市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包含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古代交通遗址等资源。

客家民间艺术有宁都道情、赣州灯艺、赣州采茶歌、采茶戏、兴国山歌、花篮灯等艺术形式;饮食资源有三杯鸡、小炒鱼、四星望月、蜜饯、丁香李、赣州市擂茶、春节腊货、薯食风味等;民俗礼节资源有筷礼、送果子包、穿木屐、婚娶仪式歌谣等。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浓郁、类型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客家侨属回乡寻根,形成了极大的市场和旅游流,为客家文化的市场开发铺垫了道路。

二、基于“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从以上分析可知,赣州“古色”旅游资源以宋城及客家文化为特色。宋城系列旅游资源因其较大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同时由于本地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并且毗邻于客家集聚中心,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有鉴于此,本文进行“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1.宋城与宋文化观光游

这是最早被开发利用的旅游项目,自1994年举办“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以来,至今已举办多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为进一步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提高其品位,可作如下安排:古城寻踪游、古城风貌游、古赣州(章贡区)古迹游、通天岩石窟艺术游、宋文化名人探踪游、一江(赣江)二水(章、贡)游、古赣州辐射区的宋文化传播寻踪游。

2.赣州客家文化游

赣州地区是客家民系的孕育之地,这里95%以上的人口属客家人,所以赣州地区对于客家不仅在语言、民俗习惯、建筑、饮食乃至民系心理的形成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吸引境外游客、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客家文化游是本地区最具潜在优势的旅游开发项目,且本地区资源丰富,特点突出,应充分重视。可开发的项目有:客家溯源寻根游、客家民居游、客家民俗游、客家生态文化游、客家文化绿色家园游、客家文化之源修学科研游等。

三、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分析

1.市场竞争分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宋城文化的外部竞争目的地有:河南开封、杭州宋城及主题公园以及香港宋城。其中河南开封为北宋首都,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但是目前城市格局及环境方面与赣州有一定的差异。杭州为南宋的首都,同样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以文化名人及西湖的影响,加之杭州的宋城主题公园的经营,扩大了其作为宋代文化代表的知名度。从知名度上,针对内地客源市场,两者对赣州宋城旅游的国内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冲击,是赣州宋城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的重要竞争对象;但是两者在空间上相对赣州的主要目标市场距离较远;同时,相对两者而言,赣州的宋城城墙等现存宋代遗迹及与赣江的组合,是具有特色的竞争性旅游资源,通过宣传赣州宋城的特色而增强竞争力以及赣州对宋城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是可以在内地市场上获得成功的。香港宋城是一项较为成功的主题公园,但是其文化底蕴和真实性与赣州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对赣州吸引香港游客及境外游客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赣州如果与之协作,能够对游客进行有效的分流和导流,则很可能转竞争关系为互补关系。

赣州市地域内古赣州(章贡区)的周边辐射区现存的宋代遗迹和文化遗存,是具有互补性的旅游资源,需要加强协作开发。尤其是对于可以组串成旅游线路的相关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如赣州市区内乃至江西省其他地区的丰富多样的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协作,开辟宋代文化历史旅游专线,做到双赢,共同发展宋文化旅游,乃至将此项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2)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与赣州客家文化民俗资源具有竞争性关系的地区有福建及广东地区。其中福建的客家民居开发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和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如永定的土楼在日本市场非常火爆。其中原因:一是福建客家围屋保存完好,如福建永安的安贞堡、永定的土楼等;二是福建土楼规模效应较好,永定土楼成群分布,给游客有一定的冲击力;三是福建客家民居旅游开发成熟。

然而,福建、广东与赣州是相毗邻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区,对于本地客家民俗开发是有互补作用的,应该加强协作。

2.赣州“古色”旅游市场细分

(1)境外市场客源细分

一级市场:港澳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65%。

二级市场:台湾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30%。

其他市场:外国人占市场份额4.9%,华侨占市场份额0.1%。

(2)内地市场地理细分

一级市场:江西、广东,占市场份额86%。

二级市场:湖南、湖北、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占市场份额10%左右。

其他市场:其他地区,占市场份额不足4%。

(3)内地市场旅游目的细分

调查结果表明:

一级市场:旅游观光,占市场份额66%。

二级市场:度假和探亲访友,占市场份额17%。

其他市场:包括商务、会议、交流及专业访问、健康疗养、宗教朝圣及其他,占市场份额不足17%。其中,商务旅游及会议旅游应该成为未来逐步成长的市场。

四、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策略

1.境外市场

境外市场营销,通过客家文化和宋城文化以及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的推出,继续维持和拓展以港澳同胞及台胞为主体的观光游客市场,重点发掘外国人市场,通过客家文化的感情纽带,拓展海外华侨市场。密切与国际旅行社的协作。据有关专家推算,客家人在海外号称有1000万人,香港约有1/3的人口、台湾约有540万人口是客家人,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

2.内地市场

地理市场板块以观光及度假吸引本省游客;以客家文化、宋城资源及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广东客源;以生态旅游资源辅助宋城文化及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湖南、湖北和华东市场客源。加强互补性旅游协作,加强旅游宣传。

五、赣州“古色”旅游的形象塑造

1.宋城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强调宋城城墙及体系完整的独有性特征,营造观赏宋城格局的旅游景点和环境。

(2)在旅游环境与旅游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达到环境优美、整洁、安静、舒适。以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标准,加强绿地、花坛、古树、名木、市花、市树保护培植,形成特色,扩大旅游者活动空间,并逐步向疗养、休憩、会议旅游方向发展,在峰山和陡水湖等地建疗养、休闲地。

(3)加快以宋文化为内涵的赣州章贡区城市游憩商务区的建设。

(4)城市识别标志以宋城为核心内容。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规范开放客家民居旅游目的地,以建筑民俗及村落形象为展示基质,以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婚育民俗等为展示活载体。

(2)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发掘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设计相关产品。

(3)对重点开放的客家围屋内部进行整修,并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4)围绕客家迁徙线路,进行旅游形象宣传促销,包括沿宋代的古驿道等沿线的古建筑恢复及相关客家文化的展示等,如大余梅关古驿道的建设,可以与客家文化传播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韩振飞.赣州现存的宋代文史古迹[J].南方文物,2001,(4).

篇6

国家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一个变革促进了多媒体技术进入了教育领域。在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加课堂教学密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一、使学生视听结合,以形象生动的展示激发学生兴趣

人的一生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主要靠听觉器官接受知识,但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记忆留存72%,3天后降为20%左右;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85%,3天后留存65%。此时能以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方式呈现信息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现出了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和其它感觉器官,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和生动,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形象具体的教育素材,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由“苦学”变为“乐学”。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便会自然提升,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求知欲,课堂上气氛也活跃起来。

二、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学习中最缺少的就是真实的英语环境。虽然英语教材中创设了大量练习英语的语境,但局限于母语的影响,真实的语言环境是难以创造的,因此一个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正是英语学习中所期望获得的。多媒体教育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创设趋向于全方位、多层次的模拟语境。刺激学生感觉器官,闻其声,观其形,身临其境,沉浸在英语氛围中,更多的进行语言实践。这种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难以做到的。

此外,随着英语学习的继续,英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熟悉这些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语言。因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有效工具,把从网络上搜索到的适合学生的背景知识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从而学到更为地道的英语。

三、增大课堂信息量的输入,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备好课,把知识点写在教案中,上课时再用粉笔写在黑板上,学生看了之后,再记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黑板不够用就要把前面所写的东西擦掉继续使用,这中间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运用,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的教学,利用多媒体系统,把知识投影在大屏幕上,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约了板书时间。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通过大量练习的展示来加大训练力度,由此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使课堂密度增加,解决了中学英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信息量大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还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学过的知识可以随时翻看,不像黑板似的擦掉就没有了,这样可以防止学新忘旧,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紧密,降低遗忘率。

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避免了传统的弊端

在正规的多媒体教师中,教师在操作课件,学生在各自电脑前认真听讲,避免了后排学生听课效果差的弊端。传统方式下,学生在本子上做完作业,教师花时间去批改,等到讲评时,已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学生很有可能把作业中的错误当作正确知识记忆,知识漏洞得不到及时弥补。在多媒体教室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布置练习,学生用计算机输入答案,计算机可以立即做出评价。这种及时得到学习反馈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迅速查缺补漏,与传统的教师批改作业相比,优势相当明显。另外,针对个别程度较好,练习完成较快的同学可以再发送一批练习让他做,个别程度差的同学,适当发些基础知识练习。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良”的现象,体现了个别化教学,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五、促进素质教育开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传统教育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直接接触,中间缺少教学手段。教师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教学方式,以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进行一言堂教育,教学效果不佳。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展个性,挖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内在潜能,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正好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发展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使教师以新的教学方式面对学习者,师生观念不断更新,并带来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正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以上优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因此现代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倍受青睐。我们要不断研究改进,发挥人的主观努力,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篇7

“古色”旅游资源是相对于“绿色”旅游资源——山林、草原、“红色”旅游资源——革命历史遗存遗迹而言的,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古迹、遗址、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等资源。

一、赣州“古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评价

赣州“古色”旅游资源包括两大部分,即宋城文化旅游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

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由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的宋城和相关建筑景点如八境台、郁孤台等,及许多宋代建筑,如宋代古塔、古桥、古庙宇、衙署、学宫(书院、试院、儒学)等构成。

赣州作为目前保存宋代城墙建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堪称独一无二。其宋代城墙,位于赣州市区北部章、贡两江岸边,全长3664米,宽约5米,平均高7米,是江南保存最长的古城墙,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地面和地下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城墙,章贡合流、百舸竞发的美景尽收眼底。

赣州宋代古浮桥也为重要的宋城文化遗存。位于章水上的西津桥、南河浮桥(1985年西河人行桥建成后拆除)和位于贡水上的东津桥(即现在的建春门浮桥)三座浮桥,从宋代开始建造,除战乱时偶有废止外,一直沿用到现代,对于城乡之间的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仍保存了最长的一座建春门浮桥,此桥全长400米,共用了100只木舟,每3只木舟为一组,整座浮桥分为33节,每天都定时开启,以通行船只。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沿用了900多年,构成了赣州特有的人文景观。

此外,赣州市古宋城文物保存完好。不仅城墙、城门、城楼、敌楼、马同、弩台、大街、小巷、桥梁、地下排水系统、护城河遗址、古迹方方面面都比较完备,而且宋城的江城防洪功能至今仍然有效,是了解我国防洪史的活教材。赣州宋城还是古代城市从单纯军事防御和防洪结合型向经济贸易型转变的一个佐证。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赣州市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包含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古代交通遗址等资源。

客家民间艺术有宁都道情、赣州灯艺、赣州采茶歌、采茶戏、兴国山歌、花篮灯等艺术形式;饮食资源有三杯鸡、小炒鱼、四星望月、蜜饯、丁香李、赣州市擂茶、春节腊货、薯食风味等;民俗礼节资源有筷礼、送果子包、穿木屐、婚娶仪式歌谣等。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浓郁、类型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客家侨属回乡寻根,形成了极大的市场和旅游流,为客家文化的市场开发铺垫了道路。

二、基于“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从以上分析可知,赣州“古色”旅游资源以宋城及客家文化为特色。宋城系列旅游资源因其较大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同时由于本地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并且毗邻于客家集聚中心,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有鉴于此,本文进行“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1.宋城与宋文化观光游

这是最早被开发利用的旅游项目,自1994年举办“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以来,至今已举办多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为进一步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提高其品位,可作如下安排:古城寻踪游、古城风貌游、古赣州(章贡区)古迹游、通天岩石窟艺术游、宋文化名人探踪游、一江(赣江)二水(章、贡)游、古赣州辐射区的宋文化传播寻踪游。

2.赣州客家文化游

赣州地区是客家民系的孕育之地,这里95%以上的人口属客家人,所以赣州地区对于客家不仅在语言、民俗习惯、建筑、饮食乃至民系心理的形成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吸引境外游客、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客家文化游是本地区最具潜在优势的旅游开发项目,且本地区资源丰富,特点突出,应充分重视。可开发的项目有:客家溯源寻根游、客家民居游、客家民俗游、客家生态文化游、客家文化绿色家园游、客家文化之源修学科研游等。

三、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分析

1.市场竞争分析

(1)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宋城文化的外部竞争目的地有:河南开封、杭州宋城及主题公园以及香港宋城。其中河南开封为北宋首都,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但是目前城市格局及环境方面与赣州有一定的差异。杭州为南宋的首都,同样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以文化名人及西湖的影响,加之杭州的宋城主题公园的经营,扩大了其作为宋代文化代表的知名度。从知名度上,针对内地客源市场,两者对赣州宋城旅游的国内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冲击,是赣州宋城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的重要竞争对象;但是两者在空间上相对赣州的主要目标市场距离较远;同时,相对两者而言,赣州的宋城城墙等现存宋代遗迹及与赣江的组合,是具有特色的竞争性旅游资源,通过宣传赣州宋城的特色而增强竞争力以及赣州对宋城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是可以在内地市场上获得成功的。香港宋城是一项较为成功的主题公园,但是其文化底蕴和真实性与赣州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虽然对赣州吸引香港游客及境外游客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赣州如果与之协作,能够对游客进行有效的分流和导流,则很可能转竞争关系为互补关系。

赣州市地域内古赣州(章贡区)的周边辐射区现存的宋代遗迹和文化遗存,是具有互补性的旅游资源,需要加强协作开发。尤其是对于可以组串成旅游线路的相关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如赣州市区内乃至江西省其他地区的丰富多样的宋代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协作,开辟宋代文化历史旅游专线,做到双赢,共同发展宋文化旅游,乃至将此项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2)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分析

与赣州客家文化民俗资源具有竞争性关系的地区有福建及广东地区。其中福建的客家民居开发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和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如永定的土楼在日本市场非常火爆。其中原因:一是福建客家围屋保存完好,如福建永安的安贞堡、永定的土楼等;二是福建土楼规模效应较好,永定土楼成群分布,给游客有一定的冲击力;三是福建客家民居旅游开发成熟。

然而,福建、广东与赣州是相毗邻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区,对于本地客家民俗开发是有互补作用的,应该加强协作。

2.赣州“古色”旅游市场细分

(1)境外市场客源细分

一级市场:港澳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65%。

二级市场:台湾地区,目前占市场份额30%。

其他市场:外国人占市场份额4.9%,华侨占市场份额0.1%。

(2)内地市场地理细分

一级市场:江西、广东,占市场份额86%。

二级市场:湖南、湖北、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占市场份额10%左右。

其他市场:其他地区,占市场份额不足4%。

(3)内地市场旅游目的细分

调查结果表明:

一级市场:旅游观光,占市场份额66%。

二级市场:度假和探亲访友,占市场份额17%。

其他市场:包括商务、会议、交流及专业访问、健康疗养、宗教朝圣及其他,占市场份额不足17%。其中,商务旅游及会议旅游应该成为未来逐步成长的市场。

四、赣州“古色”旅游的市场策略

1.境外市场

境外市场营销,通过客家文化和宋城文化以及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的推出,继续维持和拓展以港澳同胞及台胞为主体的观光游客市场,重点发掘外国人市场,通过客家文化的感情纽带,拓展海外华侨市场。密切与国际旅行社的协作。据有关专家推算,客家人在海外号称有1000万人,香港约有1/3的人口、台湾约有540万人口是客家人,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

2.内地市场

地理市场板块以观光及度假吸引本省游客;以客家文化、宋城资源及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广东客源;以生态旅游资源辅助宋城文化及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吸引湖南、湖北和华东市场客源。加强互补性旅游协作,加强旅游宣传。

五、赣州“古色”旅游的形象塑造

1.宋城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强调宋城城墙及体系完整的独有性特征,营造观赏宋城格局的旅游景点和环境。

(2)在旅游环境与旅游项目建设上狠下功夫,达到环境优美、整洁、安静、舒适。以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标准,加强绿地、花坛、古树、名木、市花、市树保护培植,形成特色,扩大旅游者活动空间,并逐步向疗养、休憩、会议旅游方向发展,在峰山和陡水湖等地建疗养、休闲地。

(3)加快以宋文化为内涵的赣州章贡区城市游憩商务区的建设。

(4)城市识别标志以宋城为核心内容。

2.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的形象塑造

(1)规范开放客家民居旅游目的地,以建筑民俗及村落形象为展示基质,以生活民俗、生产民俗、婚育民俗等为展示活载体。

(2)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发掘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并设计相关产品。

(3)对重点开放的客家围屋内部进行整修,并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4)围绕客家迁徙线路,进行旅游形象宣传促销,包括沿宋代的古驿道等沿线的古建筑恢复及相关客家文化的展示等,如大余梅关古驿道的建设,可以与客家文化传播相结合进行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韩振飞.赣州现存的宋代文史古迹[J].南方文物,2001,(4).

篇8

ReflectiononaFewbasicQuestionsofUrbanTourismPlanning

Abstract:Theintegrationofscienceandpoliticsisabasicprincipletobeimplementedincitytourismplan-ningwiththedestinationplanning,targetplanningandobjectiveplanningasitsbasiccharacteristics.

Keywords:Urbantourismplanning;Politicalnature;Scientificnature;

1两种角度认识城市旅游规划

笔者在博士生阶段读的是旅游规划与管理,之间和之后做过多处旅游规划和策划,例如平遥、北京、泰山等地;再之后,先后进入泰安、杭州等城市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职。因工作关系,直接接触和操作过多处城市旅游规划。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什么是城市旅游规划,它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遵守的规划理念等方面,在由旅游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和由规划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理解上的分歧。

1.1从旅游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而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

这类城市旅游规划的委托方即甲方往往是旅游主管部门;而乙方即规划编制单位,由于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研究,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撑,因此,中标单位往往出身于旅游、地理、文化等学科。

1.2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城市旅游规划。在这里,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虽然与城市规划一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法律性,但其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成果是旅游景区(点)在城市中的布局(有的规划还包括了部分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规划内容),以及旅游线路的组织等。显然,这是一个城市的"游览规划"或观光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规划。由于这种背景下的城市旅游规划主要依托在城市规划之中,它的完成单位基本上是城建规划设计单位,而这些单位的技术人员多为城市规划出身,鉴于其学科背景,对旅游产业和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规划人员依照1933年的《雅典》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即居住、交通、生产、游憩)来进行空间布局,而游憩不等于旅游,范围比较小,因此,把城市旅游规划做成"游览规划"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过,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旅游规划包括过多的不可预测的旅游经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2城市旅游规划的性质与特征

笔者在做学者时,是作为乙方完成甲方交办的规划任务,主要的着眼点是在学术上是否立得住脚,因而极为重视数据得分析和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进入旅游主管部门以来,多是作为甲方协助和监督专家组完成旅游规划,因而更多的是从实践的角度去评价一个城市的旅游规划,出发点就变成了规划的实用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规划的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目的地规划。其假设是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作为客源地进行的规划。这其中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第二,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旅游规划的综合属性。

二是目的性规划。城市旅游发展的目的、方向、指导思想、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等是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上海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近期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构筑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旅游框架,以及世博会完成后,旅游设施和资源如何可持续利用等;北京考虑的则是迎接2008奥运会,借此提升北京旅游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而杭州则是围绕"旅游业国际化战略"这一目的展开。离开了目的性,城市旅游规划就失去了它的实用性,也就不具备可行性。

三是目标性规划。城市旅游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虽然我国学者完成的诸多城市旅游规划大都进行了指标的测算,但往往是太教条,不具备现实意义,与规划措施也不匹配。例如某大学规划组在给中国东部一个著名旅游城市的规划提出的指标中,在该市2003年接待2800万人的基数上,按照年递增比例,测算出到2020年,年接待规模为2.5亿人次。显然,这是想当然,当一个城市接待达到其最高承受力时,游客还会来吗?这是没有考虑现实中存在着"自疏"效应的结果。所以旅游发展目标既要有战略上的,即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又要有战术的,即设定发展的指标,但是,这个指标要合理--既要与规划举措相适应--光有目标没有投入,指标的完成是无源之水;又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笔者对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苏州,由于星级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无锡等周边地区。在新加坡则可能是劳动力成为限制要素。

言而总之,城市旅游规划是以特定的经济区域--城市作为对象而编制的,有关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城市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细化和落实,是旅游业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规划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旅经济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调节的重要手段。

3城市旅游规划的原则

科学性和政治性相统一,是好的城市旅游规划应当贯串的一个基本原则。

科学性是一名规划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规划科学"也是要掌握的第一要务。但是,作为甲方的城市政府和作为乙方的规划编制单位虽然在大的目标上总体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措施和行动上往往产生矛盾,特别是在环境、资源、土地、文物等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往往有很深的"鸿沟"。这个时候,规划编制单位就必须坚持真理,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沟通"来消除认识上的消除差距,力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说服甲方,坚持科学,避免损失。为达到这一目标,要不惜借用权威人士或社会舆论来迫使当地政府"就范"。另外,我们经常谈到的规划的"前瞻性"应当包含在"科学性"这一范围之内。政治性则是要在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上与当地政府、党委保持统一。由于城市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很多城市把旅游当作支柱产业来对待,因此,城市党委和政府对旅游业非常重视和热心,有的领导甚至已经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所谓的"旅游书记"、"旅游市长"层出不穷。他们对这个城市非常熟悉和热爱,战略构思也基本形成,一个规划如果与他们的战略背道而驰,即使是通过评审,也会束之高阁,落入"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俗套,甚至规划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这种规划既然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是失败的。其实,规划就是一个甲乙双方的思想博弈过程,规划组没有思想是不被甲方看重的,而一旦思想与当地政府完全背离是行不通的,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借鉴和启发后形成的规划才是成功的。例如,北京大学在做杭州的旅游规划时,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听从了西方专家的意见,提出了"大运河"是杭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在媒体上,结果与当地政府培育"西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相“冲突”,使得规划编制陷入僵局。最终通过多次交流、沟通、论证,科学的提出了分市场的竞争产品概念,即国内市场和日韩、东南亚市场对应西湖,而欧美市场对应"西湖+大运河",圆满解决了这种矛盾。

4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按照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应当能够解决以下问题(也即它的基本内容):

第一,提出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空间步骤,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向、定位等。第二,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第三,通过目标市场分析,提出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地营销规划。第四,结合城市规划,提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框架,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地区等的安排。第五,基于功能和营销为目的的城市旅游形象规划与设计。第六,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与改造。第七,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

城市旅游规划把城市作为规划对象,而城市的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极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城市越来越成为区域旅游的主导,因此,城市旅游规划要考虑这个城市的个性化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和规划:

(1)随着城市居民周末度假、观光休闲需求的增加,城乡结合部和郊区旅游逐步兴起,近远郊旅游可能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补充和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②为保证城市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把近郊区的旅游功能定位列入城市旅游规划的范围。至于郊区的范围有多大,要视需要而定。(2)城市康体休闲设施越来越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晚间娱乐活动,成为一个城市品味的关键因素和吸引游客逗留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可忽视这些传统上不算是城市旅游要素的规划。(3)要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一般认为,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城市本身就是旅游产品。但是,城市要成为旅游产品,措施之一就是在诸多公共项目上进行更新和再创造,在不影响原先功能的基础上,把公共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例如,大学城、特色街、标志性建筑景观、桥梁、海港等。上海88米高的金贸大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在进行大厦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把它建设成为上海城市空中观光的重要设施,自然就可以减少后期改建带来的损失)。把城市景观建筑、城市广场、城市中心(如CBD)和分中心、城市标志性地段、城市雕塑、城市绿化等公建设施转化为旅游资源,既共享了资源,节约了资金--建设新的旅游景点的投入要远比利用原先建筑要节省费用和土地;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品味,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这一点,大连是全国的典范。(4)要对城市的风貌和格局提出建设性意见。城市需要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文化,而文化是地域性的、个性化的,建筑、道路等是城市风格的主要载体,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标签。要从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原则出发,对城市的风格做出界定。例如,杭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就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界定这个城市的建筑风貌--体现东方园林之美的江南水乡风韵,布局疏朗、尺度合宜、色彩淡雅,以宋瓷"鸭蛋青"为基本色调。而浙江湖州提出的"亲山、望水、见塔、知城"理念,也是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而地理或旅游学家所作的城市旅游规划对城市风貌和格局的忽视,显然也是不应该的。另外,城市设施和旅游设施既要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又要有"代"的概念,以展现和表征城市的活性。例如饭店的大堂和外立面,饮食、娱乐等场所的建筑和装修,都要渗透这个城市的文脉,既互为背景,又各有千秋。城市旅游规划不可忽视这些背景要素。

关于规划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一般为10年,其中,近期规划为5年,重大问题和发展远景可以展望到15-20年。

城市旅游规划的文件,一般要包括规划文本,规划编制说明,规划图件以及主要规划研究成果(或专题报告)。

参考文献

[1]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DuncanTyler,YvonneGuerrier,MartinRobertson主编.陶犁,梁坚,杨宏浩译.城市旅游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5,(5).

[5]这是笔者借用的一个概念.所谓"自疏效应",是指当一个区域的旅游密度达到一定比例后,潜在旅游者就会通过信息的反馈,选择其它地区游览的现象.如中国的黄金周,如果"五一"黄金周期间这个地区人、满为患,往往"十一"黄金周期间就相对冷淡.

篇9

5.1概述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CableAntennaTelevision-CATV),它是利用光纤/同轴电缆进行宽频传输的图像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将电视图像信号高质量地传送到楼层各用户终端。

先进的有线电视系统汇集了当今电子技术许多领域的新成就,包括电视、广播、微波传输、数字通信、自动控制、遥控遥测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而且还将与“信息高速公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天上卫星传送,地面有线电视覆盖”的星网相结合结构模式,不仅成为21世纪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也将构成“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框架。

目前,在广州地区内已建成世界先进的光纤/电缆混合传输的有线电视系统网络,系统带宽由现在的550MHZ逐步扩容至750MHZ,意味着网络具有更大的容量及更先进的功能。启德勤务楼作为一座现代智能型大楼,集多种智能弱电系统于一体;其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适应信息时展和用户的使用要求,以满足用户对有线电视信息的需求。因此,高质量的电视传输系统是该大楼现代化通讯系统的必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章来源于公文写作网新农村十一五3.15报告述职汇报党建党委组织人事宣传和谐廉政演讲竞职文化旅游税-]

5.2系统策略及建议

针对这样一座智能型综合大厦,设计中我们除了注重系统传统要素外,更强调建筑物自身的设计开发特点接合起来,完成一个既满足技术实施又体现具体项目的投资效益规划设计方案。在设计上将灌融广州市作为中心城市的瞻前性和现实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GB6510-86、GY5036--1998、GY/T106-1999等有关标准和规定”为设计依据,并充分估量了今后有线电视网络向信息宽带网发展的需要,将有线电视建设成具备信息宽带功能的网络。

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我公司负责支干线的暗埋管道敷设及置入同轴电缆、安装放大器、分配器、终端器等,安装后将市有线网信号源接入该网络,并对整个有线电视系统进行调试,竣工交付使用后,我公司负责对网络进行维护和管理。设置直属的市有线电视管理分站。

工程安装标准:执行国家标准《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建筑放雷设计规范》(GBJ57-83)等有关标准和规定。

验收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121—95。

5.3干线传输

CATV系统的干线传输部分的功能是将前端部分输出的高频电视信号不失真地、稳定地送到系统的分配网络输入端口,且其信号电平需满足系统分配网络的要求。

在CATV系统中,用作系统干线传输的传输媒体包括同轴电缆,光缆和无线电缆电视(MMDS)系统等。

同轴电缆传输

目前大多数的CATV系统的干线传输媒体均采用同轴电缆,因而同轴电缆的结构和材料对信号的传输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电视信号的频率较高,在同轴电缆中传输时必然会产生衰减,且频率越高,衰减量越大。这样,当高频电视信号在电缆中传输一段距离后,信号电平会下降,距离越远,下降值越大,且会使不同频率电平产生差值,影响系统分配网络的正常工作。为了克服这样不利因素,除了采用优质低耗的同轴电缆外,还要采用具有自动电平控制(ALC)和自动斜率控制(ASC)的干线放大器。此外在主干线上应尽可能少地分支,使干线中的串接的干线放大器数量尽量少,因为放大器的作用,必然导致噪声的增大,频率响应特性变差和非线性失真的产生。

5.4网络分配

图1分配----分支示意图

系统的分配网络就是将由前端提供、干线传输过来的高频电视信号通过电缆分配到每个用户终端,而且要保证每个用户终端得到的电平值符合系统要求。因此,分配网络实际上除了同轴电缆作为分支传输网外,还包括各种分配器、分支器、分支串接单元、用户终端等无源部件,以及各种用于对信号电平再次进行放大以满足继续分配需要的放大器。

分配网络的最基本形式有如下几种:分配----分配,分支----分支,分配----分支,分支----分配。至于采用何种形式要根据用户终端分布情况来确定,然后按每个用户终端的信号电平为70dB±5dB的要求来确定所用器件的规格和数量。

5.5用户需求分析

节目源的要求和宗旨

有线电视系统的节目是来自卫星天线接收系统的电视信号,也可在办公楼内,通过节目源设备(录像机、影碟机等)播放的影视信号及来自本地有线电视网的电视信号。

该有线电视网络无论在前端机房、光路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均采用持有国家批准的允许或在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上使用的“入网证”的产品,以及按照国家标准委托厂家生产的产品。

启德勤务楼将要求楼内暗管敷设,由建筑或装修负责解决暗埋管道,并确保管道畅通。其它设备及线材由我公司负责。

5.6布线设计

干线

干线是指从放大器至分配器之间的同轴电缆线,布放于弱电竖井中,我们采用型号为SYWV-75-9的同轴电缆。

‚支线

支线是指从分配器至分配器之间的同轴电缆。我们选用型号为SYWV-75-5的同轴电缆。

ƒ用户线[本文章来源于公文写作网新农村十一五3.15报告述职汇报党建党委组织人事宣传和谐廉政演讲竞职文化旅游税-]

用户线是指分配器至用户盒之间的同轴电缆。我们选用型号为SYWV-75-5的同轴电缆。

5.7设备参数

a、干线放大器

产品编号:

MW-30E(L)860

产品名称:

MW-E(L)系列干线(分配)放大器

所属类别:

860MHz双向干线(分配)放大器

产品简介:

1、表示增益

2、(L)中号外壳

注:分支输出口指标

1、分支损耗:20dB±0.5dB

2、反射损耗12dB

3、不过流

附加说明:

产品参数:

无参数文件

产品订购:

5.8工程设计标准及规范

对于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主要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Ø《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Ø《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J6510-86)

Ø《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验收规则》(GBJ16510-86)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Ø《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Ø《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Ø《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Ø《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5.9统性能要求

Ø各用户终端信号电平VHF、UHF为65—83dBuV、FM50—0dBuV;

Ø每一插座的电视信号的最强和最弱之差不多于6分贝;

Ø每一插座的电视信号随频率变化的幅度不能超过2分贝;

Ø每一视频讯号解调下测试不需的视频信号的峰值电压低于所需的视频信号的峰值电压至少45分贝;

Ø每一插座,因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而产生的不需信号低于所需信号的峰值电压60分贝;

Ø每一插座、馈电路频率干扰调幅度不大于0.5%,即在46分贝时低于100%;

Ø连接在同一馈线的超高频插座的互相绝缘分隔不少于33分贝;

篇10

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源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认为,“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享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人员的选拔方面。”从钱德勒的定义看,家族企业并不要求家族成员掌握全部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只要家族成员大部分或者基本掌握上述两种权利的企业,皆为家族企业。根据钱德勒的界定,可将家族企业推演为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以家族利益为首要目标、以实际控制为基本手段、以亲情为首要原则、以企业为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

家族企业的优势

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和有效率,要基于特定的经济环境判断。从目前我国特定的经济环境来看,家族企业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效率的,具体如下:

家族企业产生于经济体制剧烈变革、游戏规则不断变更的背景下。民企不得不经常性地突破已有的政策限制,采取各种变通做法,以赢得竞争优势。这种政策博弈的普遍存在,使得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内部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以防止出现内部人告状引致政府管制的情况,由此决定了以家族忠诚为纽带的企业家族化经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

家族企业运作成本相对较低。在特定条件下,家族成员及其之间的忠诚信任关系作为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资源进入,家族伦理约束简化了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这时家族企业就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合一。现代企业制度的两权分离要求妥善处理委托问题,而家族企业两权合一,家族企业主同时担任企业的最高行政长官,最大限度避免(减少)了委托现象,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和监督激励成本。

家族企业的劣势

家族企业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融资渠道限制。家族企业特别是中小规模企业主要依靠内源融资与亲缘融资。随着企业的发展,资金瓶颈便会逐渐暴露出来。单一的产权结构使家族企业获得发展资金的途径受到限制。

人力资源限制。“人”为企业之本,“才”为发展之源。家族企业的天然封闭特性本能地反对人力资本引进,其所独有的“排外性”又使得经理人员缺乏信任感,由此产生了企业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这样就很难同舟共济。

治理结构限制。家族企业奉行集权化管理模式,权力过于集中、决策过于专断,导致企业对业主过分依赖。同时,企业内部主要以人治方式进行管理,人言大于制度,主观随意性大。这种治理结构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家族企业的发展策略

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与先天不足,适度实施管理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在我国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应以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为核心,着重研究我国家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寻找建立稳定的组织结构的途径,使家族企业从“人治”走向“法制”,实现管理上的革命。在这一时期,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

吸收社会资本,逐渐打破家族产权“一股独大”的封闭结构,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家族企业适当放松股权控制,让出少数股权,借助社会资本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适时建立家族成员的退出机制。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很多创业元老很难适应新的要求。但他们通常在企业中占据要职,居功自傲,对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本能的排斥作用,不利于企业形成开放性的系统。此时就需要适时建立家族成员退出机制。退出机制的核心是让家族成员能够流动,使家族成员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流动到适当的位置,从根本上避免家族成员对企业经营决策造成的不良影响。

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引入机制与内部竞争机制,最终形成以非家族成员为主的科层体系。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方面要打破内外有别、任人唯亲的家族用人机制,利用外智;另一方面,要引入企业内部竞争机制,使各类人才公平竞争。外部引入与内部提拔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企业的人才库和领导班子,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1.闫荣伟、钟勤华、家族企业正在走向公众化,中国经营报,2001

2.施能自,“由内而外”的家族企业治理变革,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