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0 14:58: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基本体系的构建
这一问题首先涉及“史学理论”的界定。从中国学术发展史来看,对史学理论体系的认识不尽相同,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
个极端。
改革开放前,中国史学界把史学理论仅限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分析中国历史问题时的具体化。
随着史学理论热的兴起,史学理论不能简单等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成了史学界的共识。不过,在史学理论体系构建上见仁见智。有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之说,另有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史学内在规律之说,尚有历史研究理论和历史编纂理论之说,再有高中低三层次说,更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说。近年来,又有人提出史学理论应包括历史意识、历史情感等而不是什么历史规律问题。但总体说来,有一根本分歧,那就是史学理论是否应包括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
把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理论摒于史学理论之外的观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中典型的理论出发点是,历史学是主体与客体或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据以立论的事实是,过去史学界对理论问题的研讨大都属于历史理论的范围,而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趋势则把理论反思对象从客体转为主体,即从研究客观历史规律转为探讨主体的认识能力;其结论是,历史理论是对史学客体的理论概括,而史学理论则是对史学主体及其与客体关系的抽象。这种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无可非议,其所列证据无疑是事实,但我们仍难以从逻辑上推导出结论,只能说对史学主体及其与客体关系的理论反思应该加强。它是史学理论不能简单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过渡发展,是对把史学理论只限于客观历史理论观点的矫枉过正,结果从一个偏执走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以为,对史学主体、客体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史学理论都要加以研究。从发生的角度说,史学理论是对人类最初的历史意识的总结与提炼。这种历史意识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人一旦自觉后势必思考以下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出身于同样血亲的兄弟姐妹有的役使人而有的却被人役使?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社会组织会被一些突发的事件诸如异族的侵略、火山的爆发、江河的泛滥化为乌有?我们生活得好吗?我们应该这样生活吗?这一切可以改变吗?其二,人类也意识到:人们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而祖先的业绩不应忘记,因为它可鞭策后人奋进且为后人提供对解决现实问题总是有用的东西,人
们应该做些什么把历代的事迹传下去。于是产生了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等历史知识的传播手段。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上面两部分历史意识转化为人的历史观和历史编纂理论。
从发展的角度说,史学理论是对史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或者说是对史学实践的知识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史学理论所概括的对象是历史学,且是相对于史学实践而言的。历史学实践包括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的传播。历史知识的传播自应有边缘学科去研究,我们不妨把历史学实践缩小到狭义的即历史研究的范围内。历史研究就是史学主体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史料认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把所得的历史认识表达出来的过程。这样,便有历史认识、史学客体与主体、史料、史学方法和历史编纂的明晰划分。史学理论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对史学进行反思。
对历史认识的理论反思。分析史学的特征,介绍史学的目的与功能,总结史学发生发展的规律。也就是史学特征论、价值论与规律论。
对史学客体的理论反思。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对已知的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并延伸到尚未穷知的领域和过程,诸如人类的起源、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等,即历史观,在西方称作思辨的历史哲学。
对史学主体的理论反思。传统上是刘知几、章学诚等人总结并倡导的才、学、识、德。才是史学主体的才干,包括运用史料的能力和处理文字的功力;学为史学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对材料的占有;识是一种认识历史的角度和深度;德为历史研究者的治史态度、原则和学风。为有所发展,可再益之以“情”即历史情感。
对史料的反思。史料的范围、性质、作用与分类,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史料的存真与取精是史学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
对史学方法的反思。这是人们对现有的形成历史认识的方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现行史学存在的问题指出可能运用的潜在的方法。
对史著编纂的反思。包括史著的体裁、体例、文风等方面的问题。
二、具体内容的创新
作为史学分支的史学理论的系统化是史学母体发育成熟以后才出现的。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史学理论的一些具体内容必须更新。
史学发展决定了史学理论的发展,而史学理论的发展则意味着具体内容的创新。历史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之中,中外史学都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这里勿需再援例说明。这种史学变化(抑或称之为发展),既来自于历史时空因素的规定,又来自于时代主题的规定,亦来自于史学主体的要求。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整体的把握上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一般说来,时代愈后,历史学所要考察的历史时期愈长,历史地域亦愈广。由于时空的延长与扩展,历史学的内容随之发生变化了,继而又要求史学形式的相应发展,这样就构成了史学的整体发展。时代主题规定史学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政治史、军事史和边疆史地成为史学重头戏,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史、经济史又成了热门话题。不仅如此,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历史上革命或改革的评价也完全不同了。至于史学主体所要求的史学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因为不同时期,人们具有不同的历史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认知条件,当人们以这些不同去认识历史时,史学的领域和观点都大不一样了。即使是同一时代,由于个体履历和性情、志趣、知识结构等个人修养的差异,他们对相同历史内容的取舍与看法也不会完全一样。这些就是史学史上有论者所谓的重新改写历史。
既然史学实践发展了,那么以史学实践为反思对象的史学理论在内容上理应有所调整,包括关于历史过程理论的发展,对史料认识的发展,史学方法的进步与历史编纂上的完善。总之,史学理论内容随着史学的发展需要全面更新。
当前史学面临的问题直接推动着史学理论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自觉的史学理论研究是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近年来史学的发展遇到和提出一些问题,促使我们去思考以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问题之一:人类社会有没有普遍的历史,若有,这种普遍的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老话题,思想史上不断有人作出过回答。当前又提出来是有原因的。过去,我们长期遵奉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事实上许多民族或国家的历史与此不符。随着思想的解放,我们一方面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作为人类整体发展理论具有真理性,一方面又认为机械地以单线论来看待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是非科学的。这一基调定下来后却遇到了新的挑战。前苏联和东欧巨变之后,在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力量锐减,有西方学者依据黑格尔的人性理论去发现普遍的历史,提出自由民主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终结。这一理论的偏颇是显然的,但我们的批判仅仅说它为霸权政治张目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挑战,在学术上给予有力且有效的应战。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史学理论对历史观的建设在重心上有所转移。
二、与心理学的区别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在各种情况下拥有不同情感的心理变化,而教育心理学则是主要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变化,教育心理学更具有针对性,由此也很明显的看出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区别。教育心理学的面向对象是将要从事于教育工作方面的人,他们可以指导教师实践,向教师传授相关的心理知识,但是并不深入到学生中进行教学讲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具有抽象性。学校的心理学是针对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来进行的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特点,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揣摩学生和老师的心理还要对家长的心理进行研究,家长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对象,家长的心理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更方便解决问题,实践要比理论更能证明学术的存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区别可以说是一个研究的是心理问题心理情况而另一个则是主演针对学校的教育,此外,教育心理学更突出的针对学生或者老师的心理有偏激的人,或者说是针对思维不是很正确的老师和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学生。研究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开展教育活动,帮助老师获得较高的教学水评,帮助学生拿到更好的成绩。此外,教育领域的心理学存在着一种临床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几点:(1)心理问题与教育间存在着一种联系模式,联系着两者之间的发展,这个联系很好地解释教育和心理的问题。(2)在实际实践中,要融合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会得到显著地实践效果。(3)专业知识解决教育心理问题,使心理不是很正常的学生得到帮助。如我们所见,学校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和医院的临床医生看起来是一个性质,只不过一个是对病人身体上的治愈,一个是对病人心灵上的治愈。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前景
教育心理学在过去有几百年的发展史,目前正在快速发展期间,除了学习心理等传统领域的关注,也提出了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对教与学有本质上的理解,教学观念的改变或许是目前对教学最有力的改变,目前的教学观念太过陈旧,只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有些死板的老师甚至上课都没有与学生的互动,知识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演着独角戏,在经济科技都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学观念要变得活跃一些,学生或许更适合做课堂的主角,老师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才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了身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因为重视实践教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变得旺盛的生命力。
(2)有关教育的社会心理
教育心理学除了研究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外,其他一切关于教育的社会因素都在研究范围内。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也会受到老师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并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社会的原因也是在教给孩子为人处世,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情境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
音乐能够净化人类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我国,音乐教学工作也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心理学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必备的一门专业技能,是指导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在我国的音乐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突出的问题,音乐教学工作者普遍缺乏对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不论是心理学的教师还是音乐教师都未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音乐教学的效果。心理学与音乐教学的结合诞生了“音乐心理学”,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对音乐心理学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目前的音乐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推动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改革
一、音乐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一)音乐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音乐心理学,顾名思义,即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心理学和音乐教学的结合。音乐心理学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心理学的指导性作用,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及时的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最终达到优化音乐教学效果的目的。分析音乐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对象
应用到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主要是为更好的掌握音乐教学工作中有关心理的变化,并且对其有关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其中,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可以划分为教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以及二者相互影响的部分。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的目的是通过音乐来改变人们的心理,使得人们的心理发生变化,达到一种审美或者说是陶冶的状态。因此,音乐心理学是二者的紧密结合的产物,音乐的教学内容是离不开心理学的。
2.研究动力
对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其研究动力是目前我国的音乐教学的现状。在我国,专注于心理学研究的中学教师数量极少,然而现实情况是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叛逆的高峰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是最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指导的。因此,我国的心理学教育水平和现状是十分不理想的。音乐教学作为一门较为传统的教育活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长,虽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对而言是有着一定基础的。因此,音乐教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就能够很好的缓解这一难题,尤其是在偏远乡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需要。同时,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性格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进行音乐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力。
(二)音乐心理学的意义
首先,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目前我国的音乐教学质量。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于音乐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心理的变化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适应学生心理的变化,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将音乐学习作为一种爱好来对待,真正的改变我国目前音乐教学中心理学发挥不足的现状,加快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其次,心理学与音乐教学的结合能够有效的发挥心理学的作用。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心理指导的及时与否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成长。将心理学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的模式更加有利于在中学心理学活动的开展,消除学生们对于单纯枯燥的心理学教学工作的抵触心理,将心理学教育融于音乐教学的方式有着更好的效果;最后,音乐心理学对于解决偏远农村的师资力量短缺的现状有着显著的效果。音乐心理学能够做到将音乐教学和心理学进行完美的结合,对于缺少专业心理学教师的学校,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对于学生心理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弥补目前我国少数地区的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二、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按照学生的心理情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情感主导模式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情感的变化都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情感变化的特点对心理学进行应用。具体的模式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判断情况,例如通过学生的上课情绪、听课认真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等进行判断,这些不同的心理变化都会提现在学生的听课状态上,通过对这些状态的判读,可以判断出学生内心的深层次的变化,并且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深层次的心理变化对自己的教学心理进行调整,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生的情绪较为低落时可以通过一些激昂的音乐进行调节,进一步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音乐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2.学生主导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音乐心理学的主体,而是将学生作为音乐心理教学的主导因素。实现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并且根据这些回答的答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判断,这依赖于教师对于心理学的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判断要能够做到准确和恰当,并且问题的设置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要能够在更广的面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够使得对于学生心理的判断更加的可靠和准确;其次,学生的主导模式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充分调动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的参与,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状态都会在这些表现活动中展现出来,此时,教师通过对于学生表现情况的观察,及时的对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好记录,并且做好后续的处理和心理分析工作,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能够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合理化解决方案。这种模式的一个优势是能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与师生之间的交流相比,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无拘无束,也就更加能够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更加具有实用性和真实性。
3.行为主导模式
行为主导模式强调的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情况,其主导因素是行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通常会将内心的状态较为直观的反映在自己的行为方式上。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于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好正常的教学工作,同时也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行为变化,并且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对于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行为的引导,更进一步的加强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积极的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1.较强的心理学专业素养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学习的过程,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传统的书本教学方式是不能够满足音乐教学要求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更多的采用灵活多变的、新颖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掌握整个音乐教学的过程,良好的心理学素养是一个很关键的方面。在音乐教学中,包括教师对于音乐教材的选择、曲目的编排、学生的分组搭配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心理学方面考虑的,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项目对于学生心理的影响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专业素养,对于心理学有着很好的掌握,能够通过心理学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音乐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具备很好的心理学知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充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赋予音乐教学以生命,才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展示这门艺术对于学生心理的影响和改变的作用,这也是音乐教学设置的初衷。
2.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的表现自己,打破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仅是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于其他课程教学中的课堂参与程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能够改变传统师生关系的束缚,更多的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真正的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这对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很有好处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更好的应用。
四、结语
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满足目前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它能够有效的改善目前的音乐教学质量,同时又能够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是对于音乐教学工作的很好的完善和升华。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心理学的应用,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更好的改善音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发展;展望
[Abstract] The psychology of TCM takes the classics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s the leadership,in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health care activity,grinds looks into a matter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disease or the health network relations,and uses in instructing the practice for a system scientific system.The psychology of TCM experienced the winding development cours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history of psychology of TCM,and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with emphasis.Finally we proposed the foreca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TCM;development;forecast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医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新学科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中医心理学是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新兴发展。我们从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近展、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地讨论。
1 中医心理学的含义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 of 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1]。
2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2.1 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远古时代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系统形成时期,尤其是《黄帝内经》的出现,使中医心理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也是世界上较早阐述中医心理学临床思想和治疗方法的一部著作,对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内经》对中医心理学思想发展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内经》中人格体质的分型理论、心理与发病的问题、心理与诊断、心理治疗理论等。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在《内经》中表现得很丰富,主要有祝由、情志疗法、导引吐纳等。后世的华佗也曾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后汉书·方书列传》中记载华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汁数升而愈”。这便是运用“怒胜思”的心理疗法。同一时期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心神疾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论及的心神症状多达四五十种。金元四大家对于情志疾病的理论和治疗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攻邪派”的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大量的情志疾病治疗的医案。明清时中医心理学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重要的就是对脑的认识较前人有了很大的进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清代王清任于《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并指出脑与各脏器之间的联系及脑髓生长与智能发展的关系,其对人脑作用的研究与论述,堪称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了七情致病说以及治疗方法,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提出了许多颇具匠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劳治法”、“逸治法”等[2]。众多的医家如:傅青主、叶天士、王纶、徐迪、秦昌遇等都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2 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中医心理学概念被提出后,有关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经过这些年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和发表了数百篇中医心理学论文。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专家学者们关于中医心理学思想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从整理出的相关内容来看,可以说在以《内经》为代表并经历代逐步完善的中医理论框架中,心身统一的观念是一以贯之,交融于中医基本理论中,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的[3,4]。我们总结了二十多年的中医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见表1。表1 二十年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重大事件
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医心理学从中医学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二十多年来,中医心理学事业在坎坷曲折中不断发展[5]。中医心理学经过董建华、王升龙、苏复等老教授们地开拓,现在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也得到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中医心理学的论文、专著大量增加,我们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检索、CSCD期刊源对中医心理学二十年的出版物进行了初步地统计,见表2。以上表明,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从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1986年,全国14家院校和单位共同编写的《中医心理学》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很快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地的医学界都很关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随之出版了《实用中医心理学》、《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心理学原旨》等,完善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将对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列于表3。表2 中医心理学出版物统计(截至2008年)表3 中医心理学代表著作(以年份序)
3 展望
中医心理学的未来中医心理学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整体性,以中医学整体观为指导,整体地看待人的心理现象、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以及心理现象与环境的关系。正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6]。我们不仅要继续完善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围;同时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等方面去研究中医心理学,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吸收西方心理学、精神治疗学中有利于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部分。构建适合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探索适合华人的中医心理疗法,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本土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米渠.中医心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19.
2 刘维超,彭江云.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49-51.
3 周莲菊.《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心理学理论探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3.
关键词:
室内设计;视觉心理;体现方式;研究整合
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中,室内空间的设计需要全面提升其整体品质,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对心理学的需求。由于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视觉,因此设计人员在室内设计中,需要将视觉效果的认知作为基础,运用视觉心理的整合理念,结合室内设计方式,进行精神性、地域性以及民族性艺术元素的运用,为室内设计提供依据,从而为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视觉心理学的基本特点
1.1自固体的优越性特点
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美的需求也逐渐提升。通常状况下,人们的视觉神经系统在捕捉外界事物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对于静止的事物,人们的视觉系统会受到正在运动事物以及场景因素的影响;②对于颜色艳丽的事物及场景,人们的关注度会提升,也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需要注意心理学本身的优势性,充分展现出视觉心理的自固优越性[1]。
1.2空间设计的局限性
在视觉空间局限性因素分析中,空间设计所呈现出的状态并不是局限性的,但是人的眼睛在水平方向的视觉范围为120°时,会将眼睛中线作为基准。通过对垂直方向的分析,设计时,可以将视平线上50°,下70°的距离作为室内设计的重点表现区域,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1.3视觉心理中的错觉特点
在对外界事物分析中,容易受到光影、眼膜以及自身相关因素的综合性影响。因此,在室内场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的视觉错位问题。人在观看有序水平图像时,往往注重视野的广阔性。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利用镜子,使人产生空间扩大的错觉,满足人视觉上的享受[2]。
2室内设计中视觉心理学的体现原则
2.1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理念
在对视觉判断以及阅历感受分析中,需要在不同方面认识的审美取向,通过对所处环境和接受信息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从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在视觉艺术分析中,需要明确视觉心理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服务对象的整合分析,将室内空间的视觉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满足格式塔心理学的概括能力。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原则:①简化原则。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中,需要通过对区域的分析,进行简单化、平衡化以及规则化的组织整合,全面提升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②整体原则。在格式塔分析中,通过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充分保证室内设计的科学性[3]。
2.2室内设计中视觉心理学的完形法则理念
主要原则:①图与底,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通过对视觉中视点不确定性和巧妙性的经营管理,提高对图与底正负关系的转换,保证室内空间设计的安全性;②对称性原则。在上下左右图形分析中,充分保证室内空间设计的对称性。在空间实质性设计特点确定中,保证视觉设计的核心原则;③群化原则,在群化确定中,需要做到以下内容:首先,相似性。在相似性原则分析中,使用室内设计中的多种理念,通过对室内空间设计特征的分析,心理学对大小、形状以及颜色等综合性因素的确定,进行空间设计相似性原则的整合,提升室内设计的基本价值;其次,闭合性。在倾向性室内空间设计中,需要将其作为一个完整性的图形,保证室内设计的视觉心理设计理念;④完形倾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则。通过对相属问题的分析,可以保证空间设计整合的基本需求,保证室内心理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3室内设计中的视觉心理学体现方式
3.1室内设计中的错觉性运用
室内设计需要注意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视错觉特点的分析,可以提升心理学的认知理念,使人们在该种背景下产生一定的错觉,增强空间的视觉性体验。同时,对于室内设计人员而言,其作为空间设计的基本内容,可以充分利用视错觉性理念来表达设计需求。例如,将垂直线运用到墙面设计上,提升空间高度的视错觉。在室内地面以及墙面的设计中,可以通过颜色、光线的利用,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提升空间的整体亮度,从而使人们产生房屋变宽敞的错觉。
3.2室内设计中空间局限性运用
人们的视觉存在着一定的角度特点,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利用人们的视觉会受到角度范围的影响,通过对视觉空间局限性的分析,提高室内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在垂直空间设计中,其向上的视觉角度需要向下调整。在对室内地面以及墙面设计整合中,需要关注墙面以及地面区域的效果设计。例如,在电视机尺寸设计中,需要将电视中心位置与人视水平线进行整合,保证室内空间设计的科学性,满足房屋设计的心理需求,提升室内空间设计的核心理念[4]。
3.3室内设计中的优越性运用
通过对室内空间设计原则的分析,需要将心理学特点作为核心,提升固有性的室内空间设计特点及核心原则,且在视觉心理学应用分析中,需将视觉优先感以及选择性强的特点作为设计核心,认识到空间设计中的差异性因素,满足室内设计的动态化原则。通过室内设计,选择固有性的优越性,强化设计效果的整合特点,保证室内设计的基本需求。又如,在餐厅设计中,为突出餐厅设计的生机性,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并给人以美的感受。在餐厅设计中,需增强室内光线,对不同设计手法进行整合,实现材料与色彩的合理搭配,保证不同区域光线强弱的合理性,从而保证空间设计的理念,避免空间光线混杂现象的发生,确保室内空间设计的整体效果的和谐,提高人们对的环境的满意度[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室内设计中,为了实现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价值,需要将心理学的特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将视觉错觉、图形构建以及空间局限性等因素更好的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上,从而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同时,在此基础上,也需要通过对室内视觉体验的分析,更好的总结视觉心理学的价值及运用手法,从而达到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郝婷.视觉心理学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5,(5):69-70.
[2]赵榕树.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9):114+207.
[3]常美娜.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242.
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中,室内空间的设计需要全面提升其整体品质,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对心理学的需求。由于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视觉,因此设计人员在室内设计中,需要将视觉效果的认知作为基础,运用视觉心理的整合理念,结合室内设计方式,进行精神性、地域性以及民族性艺术元素的运用,为室内设计提供依据,从而为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视觉心理学的基本特点
1.1自固体的优越性特点。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美的需求也逐渐提升。通常状况下,人们的视觉神经系统在捕捉外界事物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对于静止的事物,人们的视觉系统会受到正在运动事物以及场景因素的影响;②对于颜色艳丽的事物及场景,人们的关注度会提升,也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需要注意心理学本身的优势性,充分展现出视觉心理的自固优越性[1]。1.2空间设计的局限性。在视觉空间局限性因素分析中,空间设计所呈现出的状态并不是局限性的,但是人的眼睛在水平方向的视觉范围为120°时,会将眼睛中线作为基准。通过对垂直方向的分析,设计时,可以将视平线上50°,下70°的距离作为室内设计的重点表现区域,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1.3视觉心理中的错觉特点。在对外界事物分析中,容易受到光影、眼膜以及自身相关因素的综合性影响。因此,在室内场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的视觉错位问题。人在观看有序水平图像时,往往注重视野的广阔性。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利用镜子,使人产生空间扩大的错觉,满足人视觉上的享受[2]。
2室内设计中视觉心理学的体现原则
2.1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理念。在对视觉判断以及阅历感受分析中,需要在不同方面认识的审美取向,通过对所处环境和接受信息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从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在视觉艺术分析中,需要明确视觉心理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服务对象的整合分析,将室内空间的视觉结构进行调整,充分满足格式塔心理学的概括能力。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原则:①简化原则。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中,需要通过对区域的分析,进行简单化、平衡化以及规则化的组织整合,全面提升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②整体原则。在格式塔分析中,通过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充分保证室内设计的科学性[3]。2.2室内设计中视觉心理学的完形法则。理念主要原则:①图与底,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通过对视觉中视点不确定性和巧妙性的经营管理,提高对图与底正负关系的转换,保证室内空间设计的安全性;②对称性原则。在上下左右图形分析中,充分保证室内空间设计的对称性。在空间实质性设计特点确定中,保证视觉设计的核心原则;③群化原则,在群化确定中,需要做到以下内容:首先,相似性。在相似性原则分析中,使用室内设计中的多种理念,通过对室内空间设计特征的分析,心理学对大小、形状以及颜色等综合性因素的确定,进行空间设计相似性原则的整合,提升室内设计的基本价值;其次,闭合性。在倾向性室内空间设计中,需要将其作为一个完整性的图形,保证室内设计的视觉心理设计理念;④完形倾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则。通过对相属问题的分析,可以保证空间设计整合的基本需求,保证室内心理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3室内设计中的视觉心理学体现方式
3.1室内设计中的错觉性运用。室内设计需要注意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视错觉特点的分析,可以提升心理学的认知理念,使人们在该种背景下产生一定的错觉,增强空间的视觉性体验。同时,对于室内设计人员而言,其作为空间设计的基本内容,可以充分利用视错觉性理念来表达设计需求。例如,将垂直线运用到墙面设计上,提升空间高度的视错觉。在室内地面以及墙面的设计中,可以通过颜色、光线的利用,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提升空间的整体亮度,从而使人们产生房屋变宽敞的错觉。3.2室内设计中空间局限性运用。人们的视觉存在着一定的角度特点,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利用人们的视觉会受到角度范围的影响,通过对视觉空间局限性的分析,提高室内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在垂直空间设计中,其向上的视觉角度需要向下调整。在对室内地面以及墙面设计整合中,需要关注墙面以及地面区域的效果设计。例如,在电视机尺寸设计中,需要将电视中心位置与人视水平线进行整合,保证室内空间设计的科学性,满足房屋设计的心理需求,提升室内空间设计的核心理念[4]。3.3室内设计中的优越性运用。通过对室内空间设计原则的分析,需要将心理学特点作为核心,提升固有性的室内空间设计特点及核心原则,且在视觉心理学应用分析中,需将视觉优先感以及选择性强的特点作为设计核心,认识到空间设计中的差异性因素,满足室内设计的动态化原则。通过室内设计,选择固有性的优越性,强化设计效果的整合特点,保证室内设计的基本需求。又如,在餐厅设计中,为突出餐厅设计的生机性,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并给人以美的感受。在餐厅设计中,需增强室内光线,对不同设计手法进行整合,实现材料与色彩的合理搭配,保证不同区域光线强弱的合理性,从而保证空间设计的理念,避免空间光线混杂现象的发生,确保室内空间设计的整体效果的和谐,提高人们对的环境的满意度[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室内设计中,为了实现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价值,需要将心理学的特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将视觉错觉、图形构建以及空间局限性等因素更好的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上,从而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同时,在此基础上,也需要通过对室内视觉体验的分析,更好的总结视觉心理学的价值及运用手法,从而达到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核心价值。
作者:陈慧 单位:广州红川林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郝婷.视觉心理学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5,(5):69-70.
[2]赵榕树.视觉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9):114+20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74-02
当前,高校就业教育大多注重就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从而制约了高校就业教育成效,限制学生就业能力发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前途。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个体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将关注点放在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的、建设性方面,主张发挥个体人格优势,利用积极个性优势力量帮助个体发挥自身潜力,从而获得美好生活。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阈,针对当前高校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就业心理教育的改革。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教育理念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专家任俊将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满意感、成就感等针对过去的积极体验。第二类是诸如快乐感、流畅感等此时此刻的积极情感体验。流畅感是指个体对于所感兴趣的事,在其中体会到的全身心投入的体验。它可以让人充满激情、富有创造力。第三类则是乐观、希望等对未来生活的积极体验。赛里格曼认为乐观是个体可以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解释风格。乐观的人往往把消极事件解释为暂时的、内在的、特定的因素,而非普遍的、稳定的、内在的因素,使个体对未来充满希望。B.L.Fredrick于20世纪末提出了拓延―构建理论,认为诸如兴趣、快乐、自豪、满足以及爱等积极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增强和构建人的智力、体力以及社会协调性等认知、社会交往能力。经常体验积极情感的人,往往在判断、认知以及策略上与经常体验消极情感的人有区别。
2.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人格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正性的利己特征,主要指个体能够接受自我,具有生活目标和意义感,能够积极应对环境的挑战,感受到个人独立。其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即能够获得重要他人的支持,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并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研究发现,诸如乐观等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助于个体在生活中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生活困境的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情景。
3.积极的社会组织。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品质的形成与发挥,与社会大背景密切联系,个人的道德、素质和行为,必须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虑。因此,构建积极的社会、社区和组织,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美德和个性的积极力量的发挥。积极的社会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塑造着个人素质,诸如社会文化规范、社会成员关系以及家庭背景,在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个性特征形成中影响巨大。在某种程度上,积极的社会组织起着保障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的就业心理教育理念。具体如下:
1.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对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就业教育理念上,积极心理学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对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个体在生活中经常体验到满意感、成就感和快乐感,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任务时体验到流畅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的个体,其智力水平、判断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策略往往与经常体验消极情感的人不一样。因此,高校就业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就业教育课程中引入情感教育,重视情景教育和活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教育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同时也能拓展简历制作、面试等就业技能的提高。
2.注重学生积极的个性特征对自身弱点的克服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就业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弱点,就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发挥个体原本的优势个性特征,用人格的力量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非关注对自身缺陷的修改。在就业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乐观的个性特征,提高对学生理解关注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就业心理教育需要重视培养和发现学生积极的人格力量和心态,重视学生美德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关注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在团队中合作。而这些在与办事能力密切结合的优势特征,也契合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3.关注构建积极的社会组织对教育效果的保障作用。关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培养的就业心理教育理念,不能脱离社会和校园这种大环境,必须通过高校积极的组织和校园氛围来实现。构建积极的社会组织,一方面,需要整个社会重视构建和谐的就业氛围,进一步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不仅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给当代大学生,还需要提供增强就业积极情感体验和发挥就业优势人格力量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给就业教育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需要建立专门的学生组织,致力于帮助学生探索就业目标,切实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就业信心。
二、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专业技能教育,轻就业心理教育。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加之经济下行的压力,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出现焦虑失眠等身心失调的现象,就业心理教育刻不容缓。但是,传统的就业教育往往忽视就业心理教育这一环节,而侧重于做简历、面试技能辅导以及专业技能教育等。
(二)重传统授课方式,轻情感体验环节。当前,我国就业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仍然偏重于就业观及职业道德等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则依赖于传统的讲授法。很多高校会在大二的时候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提交职业规划书作为期末考核内容,大四的时候进行就业形势教育,指а生做简历并进行模拟招聘。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但仍然缺少社会调查、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对于就业心理教育,也以传统讲授为主,缺乏情景体验等针对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不足以促进学生就业情感体验、内化知识和切实提高就业能力。
(三)重课堂教学效果,轻课外活动组织。高校就业教育普遍呈现重视课堂教学效果,而轻视课外活动组织的现象。一方面,高校专门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就业教育教研室,要求就业指导课老师进行统一备课,加大对就业教育教师的指导,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就业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高校还未能构建完备的学生组织,促进就业活动在校园的大力开展,甚至有教师认为在高校大力倡导就业教育,会增强学生的功利性思想,削弱高校学术研究的纯粹性。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个人能力的形成、情感体验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完备的校园组织、大学生就业社团的建立,能够在全校形成关注就业能力提升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体验就业成功或失败的情景,充实学生的就业体验,促进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弥补课堂教学偏重知识传授的不足。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的高校就业心理教育改革方向
(一)增强积极体验,树立就业自信心。根据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当今高校就业教育改革必须坚持重视大学生积极体验,增加大学生就业愉悦感,提高就业自信心的方向。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普遍对毕业后的就业有恐惧心理,大多数毕业生所找到的工作往往是专业不对口的,使得高校专业技能教育不足以提高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信心。在就业心理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积极的体验,重视学生在就业教育中自我成长的经验,同时加大实践体验教学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积极的就业体验;密切结合就业现实情境,让学生做自己就业教育的老师;不要求学生记住就业理论和具体的就业技巧,而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积极情绪,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自我效能感,促进大学生就业认知,扩展大学生就业能力,掌握就业挫折应对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水平。
(二)发掘积极个性,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积极的个性特征教育理论认为,高校就业心理应该关注如何将大学生的优势人格发掘出来,让学生成为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卓越的人,这正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品格要求。积极心理学认为优势个性特征和美德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缺陷,帮助个体克服缺点,从而帮助个体在就业上走向成功,最终发挥个体潜能,收获美满幸福的生活。在就业中,发掘和培养大学生的优势,能够提升大学生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措施。在就业心理教育中,塑造和发掘学生优势个性特征的实践途径在于增强学生某方面的积极情感体验。同时,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中运用积极的人格理论来塑造学生的优势个性特征,对此,积极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建议,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构建积极系统,加强就业保障力量。积极心理学认为,高校就业心理教育,必须重视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组成良好的支持系统,有助于大学生在就业教育中体会积极的情感,发掘个性优势,充分发挥人格的力量。建立组织良好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系统,需要三方给予重视,发挥合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因此,要倡导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立专门的组织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就业,同时给予切实的就业指导教育。高校在建立专门的机构的同时,要大力支持与就业有关的学生社团建立,促进各行各业的职业协会在校园开展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中进行探索。家庭要关心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支持大学生自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不要对子女给予过高的期望,指导不要过于具体,切忌强烈要求子女一定要从事某行业,达到某工资标准。建立起以课堂教学为引领,校园社团为练兵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融为一体的多元就业心理教育指导体系。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54-265
[2]Fredrick B.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
[3]王林召.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
[4]李群,岳晓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J].裸程・教材・教法,2011(8)
[5]张慈,刘晓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积极人格塑造的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
[6]裴利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23)
1.1 重视不够
生物医学模式统治医学院校时间太长了,根深蒂固,很难动摇。新的医学模式于1976年由恩格尔提出至今已30余年但在医学院校里医学心理学的受重视程度仍旧不高。医学心理学不仅课时少,而且大多数院校都把它作为考查课。医学心理学课程远远达不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应有的地位。
在2003年出版的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将医学心理学分类为人文社科行为类课程,其中包括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类课程等,这一安排淡化了这门课的医学和理科特征,也隔断了它与临床实践的联系。目前,大学基本都将医学心理学课作为医学基础课,在本科的大二或专科的大一开设。大多数院校安排36学时,有的五年制本科只安排30学时,比课时最少的《人体寄生虫学》的22学时只多出8学时,这么少的学时,很难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丰富的内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些专科则只将这门课作为选修课开设,而实用技术类专业如影像、眼视光、检验等专业则均不开设这门课,这意味着有些专科毕业的医学生将完全没有医学心理学知识。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的结合,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世纪中期其理论体系已渐趋成熟。它的理论部分和操作部分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尤其后者(包括综合性医院常见的心理学问题、药物与心理行为、心理诊断技术、各种心理行为治疗、医学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等等)更应让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并应用于临床。
30余课时医学心理学课程,充其量只触及了普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诊断学的皮毛,甚至在某种分支学科方面连皮毛也未触及;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然也不重视这些课程,相应学生到了医院也就不大可能积极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来开展工作,其恶果就是“医患关系紧张”心因性疾病、医源性疾病増加,同时也影响了许多生物性疾病的恢复。
1.2 开设时间不合适
许多院校将医学心理学作为基础课,在第一或第二学年讲授,这本身是不科学的,而且给教学带来难度。
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是在解剖、生理、生化以及临床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脑的活动极其复杂,每一项心理活动都是一个有许多神经组织参与的复杂的功能活动过程。人的知觉、记忆、认知、运用、言语、思维、书写、阅读、计算等都不是孤立的功能,不是有限细胞的直接功能,故而很难机械地定位于一处的脑区,要阐述清楚这些内容就涉及到了许多基础课程。若第一学年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与解剖、生化、生理等基础课同步进行,该课程要承载的内容就太多了。
除理论部分外,医学心理学的操作技术部分也涉及大量的临床技术问题。如各种疾病的心理问题,尤其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器官移植中的心理问题、危重症者的心理问题、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等等,都应在有一定的临床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才容易接受。因而,这门课程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较为合适。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医学心理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増进学生对心身医学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理论和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临床过程加以运用。
2.教学改革建议
医学心理学课程应该在精炼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増加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加大医学心理学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的结合和融合力度,并着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促进对医学模式转变的影响
病因或促发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很多,几乎涉及到了临床各个学科。有些疾病如传染病等,其病因和促发因素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不大,但在疾病的整个发病与转归过程中,则可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2003年S\RS(非典)流行时,许多住院病人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了疾病的加重或死亡。北京对进入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心理干预及与患者心理沟通的培训工作。专家在培训中建议医生,第一次见到病人要这样说:“我会以我最大的努力,以现有的最好条件,和你一起努力,我们共度难关”还要求医生,一定要注视患者一秒钟以上,得到患者眼神和语言的回应后再转移,注视的同时可以点头或用简短的问候与病人打招呼。抗SRSt,在心理干预、心理沟通方面,专家们总结出了最能对患者产生鼓舞作用的四种表达方式:①轻轻拍肩;②扶肩说话;③向患者伸大拇指;④向患者打V字手势。前两个动作可以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表明医护人员并不害怕他们,而是把它们当作亲人、朋友。向患者伸大拇指,表示患者情况良好,这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増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生要离开病房时,可以向患者打一个V字手势,等患者有表示回应时再转身。有关临床医生在引用以上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沟通后认为:有92%的患者当医生轻轻地拍打他的背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正面感受,他们说医生的触摸像一股暖流,一道激光、一束射线,把SRS病毒驱走了。就是光用眼神和大拇指,也有71%的患者当天就増加了食欲。
许多疾病从发病到转归治疗都离不开心理学内容,只强调生物医学而忽视心理一社会因素是不符合目前医学发展规律的。
2.2 重视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在人们的习惯认识上,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基础课,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轻视它与临床实践的结合。笔者一再强调这门课应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就是强调它与临床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到医院实习的学生,应该是已经学习过了医学心理学这门课程或正在学习,这样学生在与病人接触时,就会时时意识到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并时时注意使用有关知识与技术。
心理学技术,归根结底都是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除大部分心理测验外)因此,实习时,应该要求学员重视语言技巧,与病人接触时有意识地发挥语言的治疗作用。如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分别选用安慰、鼓励、劝说等方式以提高治疗水平。
安慰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感到亲切愉快,改善心境。成功的安慰是不容易达到的,学员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以期达到真正的安慰效果。鼓励性语言,实际上是医护人员对病人心理积极一面的支持,对调动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非常重要。劝说性语言对医护人员来说更显重要,因为对病人劝说能不能达到目的,是对医护人员心理治疗能力的一个重要检验和评估手段。其次积极的暗示语言的运用,也能显示医护人员心理治疗的技艺水平。好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有时还可以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还要让学员避免对病人使用伤害性的语言。因为伤害性语言是一种劣性信息,会给病人以伤害刺激,从而通过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躯体的生理平衡。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就会加重病情。
通过以上临床实践不仅提高了学员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深刻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习质量,所以说把《医学心理学》果程和临床课程同时开设,并重视这门课程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对学好这门课是有重要意义的。
2.3 医学心理学课程应结合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充实内容
大学生群体不是脱离社会发展环境而孤立存在的,社会中的各种风气,都会在他们身上得到反映。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实现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学校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丰富医学心理学教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如近几年全国大专院校呈上升趋势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就应该引起重视,并在这门课中给予涉及。大学生自杀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相对来说,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比较理性、素质也比较高的群体。但有研究资料表明,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同时,自杀占到了20至30岁年轻人死亡原因的首位。
虽然大学生自杀的人数相对于大学生整个群体比例较小,但是带给大学生的心理冲击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却非常巨大。因而应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増加自杀专章或专节,论述自杀的病因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等。
1、教育心理学
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一教育心理学,其主要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在教育教学情境过程中,对教与学的基木心理规律展开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是对情境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个心理过程、一种心理现象的教育。换而言之,它是对两教育大主体一学生、教师,三大方面的研究。三方面的研究分别为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心理的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学的特征、学生自身的特点、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教及教学这三方面的活动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互动系统,教师课堂的“教”与学生课堂的“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时时刻刻受着教育活动的影响。
2、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当今的素质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侧重点在于关注学生自身素质的整体的全面发展。当前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它要求教师对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教学,要做到一视同仁,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构成、认知能力等方面,开展不同教育,基于每个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教育方式、方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与开展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素质教育进行深度探讨、深刻研究。素质教育主要是对人后天的生理天赋进行后人环境的熏陶、改造、教育以及主体的自我修养的一种教育过程。素质教育是对人的体质、心理、性格、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品质因素的开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结合其概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心理学研究的是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的联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一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特殊规律为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活动是个完整而复杂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从某种程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受教育个体知、情、意、信、行的心理活动过程,要想将其做好做到位,必须遵循、尊重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规律,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调动个体的需求、动机、兴趣、信念,让个体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研究
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活动,揭示活动的一般规律,如需要理论、激励理论、态度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和研究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
通过对良好环境的积极作用的研究,探讨如何选择和创造优美和谐的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心理研究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探讨个体心理品质完善的方法和健康心理培养的途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
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论研究
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高效开展心理信息收集和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武器。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建议
1、规范学科体系建设
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现状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深受学科体系不成熟、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困扰。然后在学科体系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对学科归属、基本范畴、内容体系、理论构建等问题进行权威论证,摆正、澄清政治教育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的关系,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对象。此外,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2、深化学科实证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基础上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其独特的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学科属性,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科理论是否正确,离不开实践指导和检验,实际操作、实证研究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要面向社会、面向政治教育实践,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如多元思想碰撞、外来文化冲击、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等问题,把握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多样与学科与主导之间的平衡,加决探索、超越的步伐,谋求学科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同步,推动科学理论建设和实践的科学性。
3、加强专业研究和队伍建设
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规律的研究,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研究的重点。鉴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界要加强对教育主客体心理矛盾、教育环境、社会要求的研究,以厘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规律的复杂变化过程,解决教育主客体、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在学科专业研究方面,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队伍,并大力推进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这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来说必定是大有裨益。
4、推动多方联动,形成规模效应
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中过程中,学校、政府、社会是不可或缺的三方。其中,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队伍培养和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政府与社会是学科发展强有力的后备支撑。因此,推动学校、政府、社会三防联动,给予学科建设更多的关注,为学科研究提供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支持,不但可以扭转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长期低迷的现状,还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科的社会影响,加速学科体系由领域学型学科向范畴学型学科的转型。
四、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较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
1、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后,就会被这个问题牢牢地吸引,不知不觉便给予高度的关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心理学家指出,在学习中没有愉快的心情,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沉重的负担。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随处得到成就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就会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也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如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时日一长,学生会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感,认为中国人都会汉语,懂不懂文章内涵没有多大影响。这样一来,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艺术美,学生便无法体会,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可以在课文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此相关的文学故事或者作者事迹等作为吸引学生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对相关文学语句的含义进行提问,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不限制学生在其中举出其他典型例子作为补充,对于表现较出色的同学要表扬,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一门心思想把它学好,激发较强的求知欲,会表现出一种必须要把所学内容理解透彻且必须要将其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会取得较好的课堂成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课堂的引入是基础,教学是关键环节。较好的引入能够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上将课本里的知识不知不觉地记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文化心理学思想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近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文化做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文化与心理的相互生成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更预示着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而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因此,文化心理学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是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改变。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演变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狭义的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论有很大区别。“文化心理学”在这里主要指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强调文化与心理相互的建构性与共生性,这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最基本内涵,学者们也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
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主流心理学中的文化地位及其演变
文化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理论构建的重要成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也被加以不同的说明和处理,在研究中有过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发挥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了标准的方法论。
跨文化心理学表现出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退让。跨文化心理学出现以后,研究主要是以文化比较的观点,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下的心理现象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虽然发现了很多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差异的存在,但在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上,跨文化心理学的结论有很多不足甚至悖论。文化或者作为标签,用来标定何种心理差异出现在何种文化之中;或者作为一种自变量或文化背景,诱发或是抑制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仍然是延续早期人类学中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思路,用文化作为变量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差异,持有的是文化决定论的主张。跨文化心理学实质是主流心理学的变式,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2.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对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探讨,构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既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结果,也是人类心理行为的资源,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根本的挑战。从关于对象的立场看,文化心理学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不能假设固有的先天统一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中创造生成的。而从研究方法和技术看,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场研究、话语分析等,从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对其心理行为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总之,文化心理学研究以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创生关系和互动关系,力图改变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文化决定论模式。具体来看,文化心理学从文化与心理二者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二者以象征符号形式和主体实践过程相联结的互动过程;突出作为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赋予研究对象以主体实践能力,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不是对对象进行单纯的描述和解释(expla¬nation),而是强调关于对象的同情和理解(understanding)力图恢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双重主体性,从而达到突出学术实践主体性的目的。
3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
从文化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如何处理其与至今仍具影响力的实证方法论的关系。这种矛盾体现在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分歧之中,同时也体现于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之中。首先,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上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对立观点,这些对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文化进化论假定,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基因进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些文化模式和心理行为特征是一个发展序列,处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都有其存在价值,相互不具有可比性,应当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中的心理行为。
第二,文化比较与文化解释。文化比较强调不同文化间横向的比较研究,注重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并力图以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差异做为解释这些心理行为差异的根据。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文化解释侧重在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寻找其历史的演化脉络,注重文化意义的获得、运用及演变的过程。如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即属于此类。
第三,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所谓客位与主位实际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采用客位研究方式,强调研究者与对象的分离,从而把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主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对象在互动中进行理解,研究者应该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感受文化的意义和日常实践活动。
第四,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量化方法侧重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通过统计推论确定心理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数量上的而非本质上的差异。质化方法侧重历史社会脉络的考察,重视研究者与对象间的共同体验和相互理解。量化方法是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质化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兴趋向。
其次,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也显露出,它在面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时候进退维谷,难以摆脱或者依附或者背离主流心理学的二元对立窘境。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力图加入文化因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虽然较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实体论,把文化当成个体现实生活之外不变的实体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在静态封闭的文化模式中得以发展;二是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心理的双向建构关系简化为单向决定关系,成为文化决定心理行为的研究模式;三是文化差异论,只关注描述和说明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差异,而不注重对文化与心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建构和理解。总之,文化成为没有时间向度的不变实在,独立于个体的理解和实践之外,人与文化成为分立的两个实体。“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而并没有形成研究体系的转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革新。
新近的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对立的争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固定先在的心理事实,所谓的心理乃是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获得意义并得以体现的。同样,也没有外在控制心理行为的客观文化事实,社会文化的意义有赖于人的认识和解释。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成为对于文化与心理的建构生成过程的考察。然而,这样的研究预设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境地。因为由个体的主观性决定,每个人、每种文化都会对社会文化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说0月,也就建构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化,支持各种意见的合法性和平等地位。但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同时,却无力对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而这些文化、心理、行为却是不可通约的。实际上,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主流心理学的同时,不自觉地以其对立面塑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在否认一切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境地。
总的来说,文化心理学在处理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成功,具体体现为批判改造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时,仍然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执行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文化心理学无意中把实证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自觉地以实证论的反面建立了自身的方法论。这样做的结果是文化心理学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根基,成为了比照主流心理学而存在的“他者”,从而使得研究缺乏历史性和现实性。换句话说,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以批判主流心理学及其方法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因而未能真正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依旧局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内在困境的根源。
4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困境的出路
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把当前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探讨,与其文化资源联结起来,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成为变化的、活动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把文化视为固定的、僵化的、静止的客体即把对文化的认识从实体论转为系统论[7。这里应该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缺失是如何把文化间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转化为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二,如何解决文化与心理行为的二元对立,把二者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实际上,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应当指出,不同文化间心理行为的对立以及文化与心理的对立,本质上都源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在其漫长的学术实践中形成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显然,若要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其他可供选择、参考、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漠视甚至舍弃西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否则,就必然依旧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之中,成为研究者想象之中的学术改造。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困境,实质在于这是一种文化补偿(culturalredemption)。文化补偿或称文化救济是指,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由实践的结果产生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寻找失去了什么,再加以补偿和救济。[8]从研究本质和特征来看,文化心理学,也包括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具有文化补偿性质的研究,即在心理学的历史实践之后,试图重新加入文化和重新解释文化,补充这个本来应该却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因素。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应正视的前提。
同时,文化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文化并置(cul¬turaljuxtaposition)9,也就是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这当然也包括以主流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不同文化样态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多种文化传统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今的心理学越来越趋向全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更是要正视这种多元文化的现实。这种文化并置决定着研究者不可能也决不必要抛弃任何可利用的文化传统。
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就容易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0。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认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的一个阶段。文化心理学是对于心理学历史实践中文化缺失的补充与重建,这需要反思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历史实践;同时,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也是一个文化传统整合的过程,以多元文化传统并存作为背景。文化心理学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冲突的局面,也需要整合多元文化传统资源,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当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即反思历史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把各种立场与方法视为可供选择的资源加以采用。这不是抛弃现有研究,也不是恢复和回归传统,而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思维加以整合。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突破,不是在过去意义上的修补,也不是另立门户的发明,而是在反思原有方法论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化。
4.1 反思历史实践
现代心理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对这种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的系统反思和脉络解读,就是掌握这种心理学形态局限与价值的重要手段。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西方哲学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把身与心、我与他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中,关于本文化与他文化、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考察,也明显受这种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就要从根本上反思研究的前提预设,把主流心理学看作西方文化和理智发展的历史产物加以利用。而研究者具备丰富多元的文化素养,当是对单一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首要前提。研究者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传统的滋养,才有可能在多元视角中做出比较和选择进行各种文化传统资源的沟通融合;才能够在对比中深入检视当下的社会文化历史线索,并自觉运用这些线索去理解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因此,文化心理学的首要前提是研究者的自省,摆脱单一西方理论思维和文化模式的羁绊,建立自身的学术实践主体性。
4.2 面向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