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发展的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0 14:58: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经济发展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

篇1

(一)“一煤独大”特征明显,产业转型步履艰难

鄂尔多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煤炭采掘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经济对煤炭行业的依赖较强,2013年全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2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③,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对地区整体经济影响较大。为加快产业转型,政府曾出台“以资源换项目”政策,但实际运行中,部分引入的企业尚未实现当初的愿景,产业转型刚进入发展期即遭遇宏观经济下行,企业对未来形势判断不明,进一步增加了产业转型难度。

(二)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消费拉动明显不足

2007-201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3226.72亿元④,年均增速为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相比而言, 出口微乎其微,消费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推动消费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由于消费通道不足,鄂尔多斯居民消费能力常常体现在异地,当地人们选择财富保值的方式更偏向于投资房地产和民间借贷,进而助推了经济泡沫的形成。

(三)地区信用环境转劣,资金流动性风险加剧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曾普遍存在,主要投向房地产、煤炭及相关行业,随着煤炭价格下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银行信贷紧缩,大量民间资本被套牢,“三角债”矛盾逐步显现,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上升,截至2013年底地区不良贷款率为4.1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89个百分点⑤,外加媒体负面报道的增多,使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出现转劣迹象,民间资本流通减速,地区资金流动性风险凸现。

(四)房地产供需失衡,挤压泡沫尚需时日

截至2013年末,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201.75万⑥,市区人口约65万。2013年该市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达2622.65万平方米⑦。根据鄂尔多斯市统计,全市现住户均住房1.35套,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截至2013年底,鄂尔多斯市未销售住宅近4万套⑧,大量楼盘空置,进一步影响整体经济发展,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负面印象。

(五)基础设施建设超前,政府负担增加

伴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打造良好投资环境,鄂尔多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支撑集群,无法实现地区人口的集聚效应,相反大量流动人口受宏观经济下行减少明显,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形成矛盾。同时也大量增加了政府债务规模,高额的政府债务又进一步影响了政府对资金使用的决策,使政府在经济下行期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减弱。

二、鄂尔多斯地区发展情况分析

在新的发展时期,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内部因素,分析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策略,总结如下:

三、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借鉴

纵观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产业转换模式。这种模型主要特征是在政府强势主导下,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导向,引进新兴发展产业,逐步摆脱对原有资源依赖,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极。以迪拜为例,其依托石油开采及转口贸易积累了大批财富,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高度自由的制度环境,通过发展“眼球经济”和推行高福利政策,立起以房地产、旅游、金融贸易等高端消费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城市的转型。这种模式的主要问题是风险大,不具推广性和深度借鉴,但汲取出可供鄂尔多斯借鉴的经验有:一是加强城市宣传,建立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国际知名度;二是提高城市的开放性程度,吸取外资和推进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2.产业演替模式。以德国鲁尔为例,其依托煤炭资源,发展装备制造,鲁尔的衰落也与煤炭成本的提升和石油时代的到来有很大关系,鲁尔的转型属于完全“植入式”的转型模式,即通过生态修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而实现地区的复兴。有人说当前的鄂尔多斯与曾经的鲁尔非常相像,从鲁尔的发展中,可供鄂尔多斯借鉴的经验有:一是降低对国有大型企业和外来企业的依赖,积极培育地方企业及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二是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扶持新兴产业。

3.产业演进和多元培育共进的模式。这是一种全面发展模式,以休斯顿为例,其依托石油,发展石油化工、冶炼等相关产业,形成了较强的制造业集群,同时通过政府的强势引导,植入现代高端服务业和高新产业,形成了多个主导产业链条。从传统能源城市跨越到以健康养生、医药等为主的现代高端服务业的产业和以宇航业发展为契机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多元产业的发展,带来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该种模式可供鄂尔多斯借鉴的经验有:一是转型的重点在于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充分利用本地和外来两种资本,撬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转型;二是减少对能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加强新兴产业的培养;三是发挥政府在转型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二)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建议

为摆脱依赖资源经济的现状, 鄂尔多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树立了“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的观念, 提出了“结构转型、创新强市”的发展战略, 通过深化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引入高端制造业,发展非能源产业等措施, 已初见成效。但资源型产业对鄂尔多斯的影响是深远的, 摆脱“资源诅咒”的影响是一个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工程, 在借鉴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鄂尔多斯地区区情,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统筹规划,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的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开发资源成功走出贫困的门槛后, 鄂尔多斯还要立足资源优势,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延伸产业链,发展煤-电、煤-油和煤化工等,提高煤炭的转化效率,尤其要注重使资源开发同高附加值的产业相结合。在继续强化资源产业的同时,要立足地域优势,从实际出发, 有选择的发展接续产业,将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单一结构转到多级驱动。例如,发挥鄂尔多斯地处“金三角”的核心位置发展现代物流业; 利用地域优势发展光伏和林沙产业;利用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条件发展文化旅游业等。

2.充分发挥金融的引领作用。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支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包括加快信用体系方面的立法与执法步伐等。其次要逐步提升并完善金融体系。加快地区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将鄂尔多斯市作为国家金融改革试点,放宽投资金融的限制,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同时加快引入机构、引进资本、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步伐,利用当地充足的资金优势迅速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来支持经济发展。最后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通过强化金融监管工作,银行间风险信息共享,发挥综合实力研究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3.转换投资方式,刺激民间消费。从经济增长动力看, 当前鄂尔多斯存在过分依赖投资、消费拉动不足的状况。因此, 要着眼于长期持续发展, 在扩大投资的同时注重激发消费拉动的内生活力。首先, 适当控制投资规模, 调整投资结构,使鄂尔多斯充分利用资源开发带来的收益发展相关产业, 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各类投资有序进入制造业和其他接续产业, 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 最终转化为经济优势。其次,在控制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 也要刺激民间消费, 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这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建立对应的消费渠道。

4.推动呼包鄂、呼包银榆经济发展圈建设,扬长补短,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呼包鄂、呼包银榆经济发展圈的提出,对促进鄂尔多斯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解决水资源约束、实现人口规模效应创造了绝佳的机遇,鄂尔多斯要抓住机遇,用好、用足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在高效开发利用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过程中,结合国家城镇化建设步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人口的合理流动,弥补地区资源富集而人口不足的局面,并解决当地房地产市场问题,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城市过程中,构建起“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篇2

中图分类号:F3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17-1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1村级班子建设滞后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基层组织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了团队的建设,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对现有班子成员建设不重视,更缺乏对后备力量的储备,目前基层班子普遍存在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情况,严重制约了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基层班子培养、选拔、任用制度有待完善。目前,很多地区存在拉票选村干部的情况,例如:通过在村中家族庞大、帮派结伙等方式进行拉票从而当选村长,而不是通过能力的考核,致使很多会经营懂管理的优秀人才被埋没。三是基层班子的团队精神不足。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班子成员的待遇较低;班子成员的关系不协调,喜欢单打独斗,就很难形成合力,也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村级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多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要发展村级经济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也较难弥补。一是自然条件差。大部分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不少山区村,虽然发展林果、高山蔬菜等农产品的立地条件较好,但受交通等因素制约,增产不增收;二是人才、资金、信息匮乏。多数村有头脑、有技术、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创业,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集体贷款控制过严,很难贷到必需的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又难以集中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一些村对外接触少,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不畅,难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1.3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的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没有真正体现

农村目前实行双层经营责任制,村级统一经营项目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尤其是国家在征用土地时低价征用,垄断经营,高价销售,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成为空谈。

1.4政策导向偏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村级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一方面要承担各项社会职能,如计划生育、五保户抚养、征兵优抚、水库维护、山林抚育、电力通信、道路、医疗、村庄整治等生活保障功能和公益事业都需要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近几年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宣传导向偏差和资金扶持不足,加上村级事权过多,造成支出项目多,资金缺口大。

2建议与对策

2.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村级集体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和意义

实践证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起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作用。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是增强服务功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之一。

2.2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

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出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奖补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专项资金。优惠政策要体现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依法兴办二、三产业,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行政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村一策;充分发挥各地的山林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采取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等方式,科学开发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块状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综合利用区位经济和产业人口集聚优势,鼓励兴建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商贸、酒店、商铺等物业经济,通过物业出租等方法,获取稳定收入。结合县域产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仓储场地等服务,开辟集体经济新的增收渠道。要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等合作,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的延伸和扩张。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有条件的村要实施资本经营,努力从单一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提高集体资金利用率。

2.3强化管理,不断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

一是扎实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有计划地把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人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二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全面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完善村会计委托制,推行农村会计核算电算化,加快村账乡(镇)会计委托机构建设;三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四是推进新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重点推进土地征用较多且农民已基本农转非村及集体资产较多、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的社区股份制改革。

篇3

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特别是迈进21世纪以来,政府加大了对林业经济的关注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以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产品多样化经营、林业政策法规的制定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就林业资源面积来看,我国天然林面积、蓄积保持增长态势,人工林面积更是快速增长,林业采伐的重心逐渐由森林向人工林转移,林业个体经营比重也获得显著提高。总而言之,我国林业经济已迈入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

2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困境

2.1林分质量较差

近几年,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略有上升,但人工林体系与天然林体系相比存在着较大的缺点,人工林林分由于品种比较单一,林分稳定性不强,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自然灾难时容易出现大面积甚至全林分的死亡。还有,林木生长周期较长,目前所培育的多是中幼龄林,到这部分森林长到可供人类使用的成过熟林时,尚需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的时间,等待的时间相当漫长,所以我国目前处于一个森林经济的低产期。

2.2林业产业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例如林业产业化水平比较低、结构不合理、思想认识上有偏差等。我国部分地区的林业产业化水平比较低,规模比较小,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影响了林业产业化的总体进程。另外,我国林业产业的结构、布局不合理,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管理手段比较落后,造成了我国林业产业不能适应现代林建设的局面,不利于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少数干部群众把林业产业化等同于木材加工业,没有正确认识到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林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林业资金的获取渠道比较单一,与林业产业相关的一些优惠政策也很难出台,从而影响了林业产业化经济效益的发挥。

2.3林业生产技术落后

我国的林业生产技术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林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林业生产效率低下,许多林业生产活动还是以人工作业为主。与此同时,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程度不高,加大了林业生产的强度,对林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难题。生产技术的落后还体现在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这一方面,由于没有一支专业技术强、素质高的队伍进行科学的管理,导致林业生产的步伐一直停滞不前。总之,我国林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还比较落后,这成为了林业生产快速发展的瓶颈。

2.4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缓慢

我国比较重视林业的发展与管理,对林业的管理体制也进行过多次改革,但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是严重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政企合一是目前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以计划经济的指导思想为主体,采用行政手段对林业产业进行直接管理。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林业管理环境,不利于地方林业的经济发展,使得林业企业无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导致了林业管理水平比较低,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比较缓慢。

3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

3.1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合理利用林分并大力提高森林质量

对于现存的原始天然林资源,应将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到底,根据生态平衡的规律,维护和调节我国仅存的原始天然林资源,必须让损失殆尽的天然林资源重新焕发生机。对于目前正在建造的人工林以及人工次生林,更需要学习自然的进化方式,随着林龄增加,及时进行抚育间伐,及时调整人工林林分结构,改变其单一性,增强其抗逆性,从而提高森林质量。同时,改善林分内卫生状况,促进林木快速生长,使其能够尽快地发挥经济效能。对于林木优良种联合攻关、学科思想互补、学科边缘拓展、产生横断学科趋势的产物。针对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与政策、区域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加强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3.2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

我国林业经济改革的主题就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我国林业主要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和经营公益林,促使商品林真正地走向市场。林业分类管理的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将林场分为公益林与商品林两大类,进行分类管理;二是对林场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公益林应该由国家财政部门拨款管理,通过实行森林效益补偿机制来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商品林的资金应该由生产经营者自主解决;三是建立适应两大类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改进森林的经营方式,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来制定适应各类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以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同时还要根据两大类森林资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并进行改善。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解决木材短缺的问题,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林业的整体效益。

3.3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关系生态环境的公益事业,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市场经济环境下林业产业的新发展,可以不断地提高林业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就必须对树种和林种结构进行调整,在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环节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交通状况等来选择适宜的树种、林种。另外还要向深度延伸林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林业第二产业是指延长林业的产业链,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研发新产品,更新换代老产品,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第三产业是指森林旅游业,我国的森林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规模小,设施也比较落后,但其发展潜力大,前景十分看好。因此,要加快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其宣传力度,多渠道引进资金,将森林旅游业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4

1 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循环经济已有初步认识,并已开展了一些循环经济的实践。近年来,迁安市在推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固体废弃物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得到了逐步推广,资源利用效率也有所提高。已初步形成了采选、机制石灰、焦化、钢铁、机械制造、建材等产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

(2)经济增长的粗放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仍很严重。迁安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仅仅是刚刚起步,从总体看,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仍比较粗放。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不足,运转率还很低,先进技术推广难度大,资源利用水平还比较低。

2 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公众基础尚未形成。由于循环经济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造成了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意识不够强,公众消费环保理念没有真正形成,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意识还没有树立。甚至于许多企业对循环经济还缺乏认识,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还很小。

(2)循环经济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目前,迁安市环境资源管理调控主要依靠强制的行政和法律手段,而缺少具有激励效果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包括宣传引导、制定规划等手段;法律手段主要是宣传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依据的经济手段,仍然只是传统的征收排污费,对所有的企业都适用,对循环经济企业起不到激励作用,更没有形成鼓励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的经济激励机制。

(3)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仍嫌不足。相当多的企业由于规模小,对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投入不足,先进技术未得到普遍的推广。除一些大型企业外,多数中小企业缺少循环经济方面的人才;政府提供的技术指导又不能满足所有行业生产的要求。

(4)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产业链条还比较短。钢铁业主要以生铁、钢坯等初级产品为主,精钢、特钢等高附加值产品比较缺乏;按产业政策要求,少数应淘汰的设备仍在使用,这些小设备能耗高、污染重;企业、产业间的关联度不够高,相互配套的关系还比较松散,互为补充、互相利用的能力不强。

3 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科学制定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聘请委托高水平的科研院所,编制符合迁安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建设总体规划和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等。规划要全面体现“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建设生态经济市;“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就是转变生产环节模式和消费环节模式;“构建三个核心系统”,就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和生态保障系统;“推进六大循环体系建设”,就是建设钢铁冶金产业循环体系、水泥建材产业循环体系、化工产业循环体系、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循环体系、旅游和循环经济服务产业体系等循环体系建设。

3.2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培育生态企业。清洁生产是企业内部防治工业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保障。生态企业是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单元。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骨干企业作为试点,对示范企业,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清洁生产为载体,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废物徘放,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污染防治逐步由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积极培育产业链接,打造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工业园区是在区域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要加快工业园区的整合,重点是加快西部工业带中钢铁产业的循环经济建设与整合。在西部南北长约25公里的带状地区有10家钢铁企业、7家焦化化工类企业、11家水泥建材企业。在这里可以选择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加强建设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以实现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最充分利用,建立起园区循环经济体系。

努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生态城市,构筑循环型社会。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途径,以绿色消费为最高目标,建立起全社会共同参与为主要标志的循环社会体系。迁安已是国家卫生城市,要以此为契机,建成具有完善服务功能的生态环境、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体系、持续稳定安全的投资环境、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以“河、湖、山、林、城”为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3.3 努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

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组织保障。抽调专门人员成立循环经济规划指导机构,明确职责,强化对各部门的协调和指导。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统计核算制度,加强对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把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签订目标责任书,并进行定期考核。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制度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严格执行税收减免,并对全市发展循环经济起到促进作用的企业给予奖励,优先使用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优先审批企业项目。

篇5

林下经济是一项新兴的富民产业,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它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在当前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对节约土地资源、加快林业发展、实现长短结合、优势互补、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好丰富的林地资源,进一步加快林下资源综合开发,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问题。

1 镇巴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2011年统计年报显示,镇巴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3.81万hm2,涉及农户68128户,年产值达73214万元。2011年镇巴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687元,其中属林下经济收入212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4.5%。但林下经济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该县尚处于起步萌芽阶段。目前有以下几种模式:

1.1 林下养殖 目前全县发展种养殖业等林下经济的农户有44173户,占全县农户数的64%,年产值25482万元。主要有森林鸡、森林猪和马、牛、羊、蜂等。这些种养殖户中,年林下经济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农户30200户,占68.44%;年林下经济收入在5000~10000元的有11690户,占26.4%;年林下经济收入在10000~20000元的有2081户,占4.7%;年林下经济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有202户,占0.46%。

1.2 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0.77万hm2,涉及农户13744户,年产值22016万元。主要林下种植品种有绿化苗木,杜仲、木瓜、厚朴、金银花、大黄、党参、天麻、柴胡等中药材及魔芋,香菇、木耳、平菇等食用菌。

1.3 林下采集 林下采集以蕨类、车前草、灰灰菜、鱼腥草等山野菜和核桃、板栗干杂果、茶叶、水果为主,面积达1.98万hm2,年产量达13872t,涉及农户50211户,产值25536万元。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巴县发展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2.1 规模小且品种单一 林下养殖多是一些养殖散户,一方面存栏量不大,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缺少龙头产业,无法起到有效的辐射带动作用。

2.2 市场化程度较低 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畅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也存在盲目性,喜好追捧热点,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意识,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产品经营中,多数种养户只能坐等外地经销者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2.3 管理水平不高 大多数农户仍沿用传统的林下种养方式,缺乏科学种养规模发展理念和技术,导致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偏低,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2.4 资金严重短缺 大多数农户虽然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加之贷款门槛又高,发展之初就受到了限制。而现有一些养殖、种植户,也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2.5 发展基础条件较差 虽然这些年加大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但仍存在水、电、路不完善、不配套问题,从而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2.6 指导服务跟不上 由于林下经济发展点多面广,加之技术力量薄弱,使技能培训与服务指导跟不上,科技推广范围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订单林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并且农户在种养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种养技术和管理方法,病虫害发生率较高,致使种养成本过大,经济效益不高。

3 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镇巴县林地资源丰富,现有林地28.87万hm2,核桃、板栗等经济林达1.03万hm2,用材林8.80万hm2,竹林0.69万hm2,气候优越,发展林下经济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通过林改,把23.60万hm2集体林地的使用权交给6.9万户农民,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林下经济无论在规模方面,还是在单位产值和效益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适应于该县林下发展的产业较多,可以概括为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大类,林下种植主要种植以天麻、柴胡、大黄为主的中药材和魔芋、食用菌等,林下养殖主要养殖以森林鸡为主的禽养殖、放养猪、牛、羊等畜牧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农户在实际发展中,还可根据林木生长状况,结合自身经济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条件灵活选择。

4 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发展林下经济,要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和林业综合效益为核心,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创新机制,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使其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4.1 搞好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进一步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宣传,让广大林农认识到发展林下经济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广泛宣传引导,各级政府应倾注人力、财力、物力,从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培育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4.2 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协调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长远规划,确定任务目标,避免盲目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即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林产业化相结合,与农林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多渠道筹集资金、多角度、深层次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要根据群众意愿,围绕林下养殖和林间种植做文章,科学选择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加强引导,切忌政府包办,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致使群众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4.3 加强科技指导,搞好产业服务 要着力创建林下经济科技示范园,创新林下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搞好疫病预防和控制,保证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全县“科技110”的服务作用,根据季节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林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地搞好服务,手把手地指导生产、传授技术。同时,要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采取技术承包等形式,进一步减少经济损失,以带动农民靠林下经济发家致富。

篇6

二、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状况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最近几年国家和政府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逐年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1.交通方面:从上页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村交通设施非常缺乏,2006 年末,只有 95.5%的村和 82.6%的自然村通公路,25.0%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进村公路路面以水泥路面居多,村内道路路面以沙石路面居多。

2.电力、通讯:据统计,2006年末,81.9%的乡镇已经 完 成 农 村 电 网 改 造 ,98 . 7 %的 村 通 电 ,98 . 3 %的 自然 村 通 电 ;97.6% 的 村 和 93.7% 的 自 然 村 通 电 话 ;81 . 1 %的乡镇有邮电所。但中西部和东部、东北部的差距仍然明显。

3.文化教育:从统计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6 年末,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11.7%的乡镇有公园。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87.6%的村在 3 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 5 公里范围内有中学。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57.4%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这样的状况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农村文化教育设施缺乏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的落后。

4.环境卫生: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 19 391 个镇中,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19.4%的镇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36.7%的镇有垃圾处理站。24.5%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5.8%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

5.医疗和社会福利机构:据统计,2006 年末 98.8%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66.6%的乡镇有敬老院。50.2%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 3 公里以内,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随着新医疗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施行,国家加大对农村医疗和福利的投入,在未来的几年里,农村将会有更多的医院、医生、社会福利院,但仍然要注意管理方式,坚决避免类似“黑敬老院”事件的再次发生。

6.市场建设:据统计,2006 年末 68.4%的乡镇有综合市场,28.2%的乡镇有专业市场,23%的乡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 7.6%的乡镇有年交易额超过 1 000 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88.4%的乡镇有储蓄所。34.4%的村地域内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0.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5.2%的村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

7.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总结:从以上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相比第一次农业普查,可以明显的看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快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个发展速度仍然满足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加大投资建设。那么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怎样的呢,下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三、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学术界众多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中国农村的实例也证明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以农田水利、农村交通运输、仓储、农产品市场设施等为代表的农业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储藏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在内的农产品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市场交换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和一体化发展[4]。

2.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早在 20世纪 40 年代,张培刚就把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在基本生产函数中,并明确提出它们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处于“先行官”地位。在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方面,一系列实证研究证明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存在显著正效应。樊胜根等利用1970—1997 年的省级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得到的结果显示:道路密度对农户非农工资收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 0.152[5]。李锐利用1980—2001 年的数据,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得到中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固定资本存量对农户收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为 0.465[6]。

3.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农村现代化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项目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道路交通和邮电通信项目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外界社会的联系和交流,引入现代文明,促使农村传统观念的转变。而社会福利事业本身就是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范围,其投融资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村福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4.农村基础设施将成扩需“加速器”: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会议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水、电、路、气这些项目,落实到每个村的确很小,但是如果把全国的农村加起来,就是很大的需求。”

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已经意识到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其投资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1.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就整体水平落后。从图 2 和 3 可以看出,虽然政府逐年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其投资的比重却逐渐减少,这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跟不上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其规模和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期的水平。首先,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规模来看,1998—2006 年间,尽管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数额在不断增加,但我们可以看到财政农业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却相对下降。1998—2006 年,基本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98 年的 10 . 69%下降到 2006 年的 7 .12%,下降了近 4 个百分点。其次,从与农民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来看,近几年国家在农村基本建设上的支出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比例仍在下降,占全国人口2/3 的农民享受的基础设施不及全国的 1/5。建国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就相当落后,再加上建国后中国为了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战略目标,长期实施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牺牲农业支持工业、牺牲农村支持城市的不均衡发展战略,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陷入投资不足、难以发展的困境。改革开放后,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不仅没有改变“重工轻农”,反而使得“取农补工”的国民收入分配倾向进一步得到强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凸显,使得人们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农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滞后的区域,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九五”以来,国家开始认识到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的问题,并使农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落后的局面仍未能得到根本扭转。由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政府缺位”和“政府失灵”与体制外供给,导致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

2.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基本事实,农村改革以前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历史原因,迫使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从而导致农村政策发生了择定扭曲。在当时的背景之下,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出发,政策的择定扭曲并非是不利的,不利的是长期存在的扭曲,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工农关系上持续存在的失衡和偏差。可以说,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的改革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进入中期以后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至多是技术上的“卡尔多改进”,而不再是利益关系上的“帕累托改革”,它是对改革以前经济社会二元差序发展格局的“巩固和强化”,而不是“改革”,这种变化的趋势正好与工业化阶段性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使得产生于过去的扭曲,在新的条件下仍被保留和放大,但这种扭曲的性质已与过去迥然不同。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于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而言,原本就远为落后,本应该加大发展力度,现在却逆向运作,反差越来越大。

3.融资与资金管理上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增幅的减缓,集体经济的弱化,乡镇企业发展的停滞不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户、农村集体经济和企业多已没有能力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农民整体收入不高的状况下,有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具有投资实力,但由于国家缺乏明确的鼓励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或法律,造成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不明晰,进而影响了这部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至于民间投资,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再加之缺乏足够的政策、法律支持,导致利益导向的民间资本一般不愿意向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因此,政府事实上成为唯一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

五、加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制定一套有的放矢而又切实可行的政策,在更加平衡的宏观经济增长的范围内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给予更大的支持。现在,最为重要和急需的就是要调整宏观政策趋向,应当及时地把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点调整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上,加大政府对农民增收的支持。鉴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现状,应在政府主导下将社会可供资源最大限度地集中到这一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肩负着最为关键的职能,但必须明确的是,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如果仅仅靠县、乡、村投资,往往力不从心,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只能伸手向农民要钱,加重农民负担。因此,需要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办法,将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投资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扩大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让农村分享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成为沟通城乡联系的重要渠道[7]。在金融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央为扩大内需所投资的4 万亿中,其中就有 1 万亿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篇7

引言

群众文艺的发展,对于经济建设究竟能够有何作用,往往会被认为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甚至有些肤浅的话题,更有甚者认为这是无法融洽的问题。对于经济建设而言,它的发展能够促进国家与个人财富的极大积累,但是发展群众文艺却需要不断耗费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而且在群众文艺事业中的投入并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1]。这主要是因为文艺创作同其他的部门工作不一样,它需要较高的经济扶持力度,而且所产生的物质需要历经周折才能够取得经济利益。但是,我们知道,对于文化部门而言,其运转经费必须由地方政府批准,一些纳税者眼中,发展群众文艺就是在浪费资金,他们没有认识到发展群众文艺对于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导致在文艺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寻找赞助商总是困难重重[2]。关于群众文艺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曾经做了明确论述,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如果没有不断创新的文艺在社会经济极大发展的背景下,怎样发挥出群众文艺的社会效应,确保群众文艺和经济建设相得益彰,需要我们去探讨。

一、发展群众文艺和经济建设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发展群众文艺和经济建设只能齐头并进

曾经有人指出,发展文艺建设必须优于经济建设,这是由于作为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文艺建设在当今社会中将物质与文化消费融为一体。要想带动地方企业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含量、品位及个性,除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应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如果一个企业地处文艺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发展与管理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明显增多,明显提升了企业的文化品位,其综合素质与竞争力也相应提升[3]。对于那些忽视地方文艺发展的企业,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利益,但是势必无法在经济建设中获得长远发展。而且如今我国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获得了极大发展,地区经济建设的优势逐渐开始向着文艺建设的方向转移,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正在越来越侧重于该地区的文化底蕴、氛围以及拥有文艺作品的多寡。该地区拥有越好的文艺发展软环境,其企业发展越顺利。某一国家或者地区拥有较高的群众文艺发展水平,其在经济竞争中才能够取胜。如果缺少了群众文艺事业的支持,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提升会异常困难,即使有了一时的提升,也无法获得长远的发展。总而言之,这些人的观点便是发展群众文艺事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有必要对现代世界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态势做好分析,认识到发展群众文艺对于经济的推动力量,加强推动文艺和经济二者的融合发展,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为经济发展做好保障。这些人之所以认为文艺建设优于经济发展,多是基于以上分析。以上分析看似非常符合我们生活逻辑,如果我们对其展开深层次挖掘时,很容易发现以上观点有失偏颇,其认识过于肤浅。如果将群众文艺和经济建设比作铁轨与火车,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便显而易见了,二者相互依存,齐头并进,在相互包容中获得发展,如果认为一方优于另一方,那么二者就会失去平衡,导致一种恶性循环的出现,相信我们必定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

(二)发展群众文艺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从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群众文艺作品为上层建筑,那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4]。物质基础决定了群众的文艺创作属于上层建筑。通过这一辩证论,发展群众文艺创作能够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的、能动的而且效果巨大的反作用。通过社会发展的本质来看,群众文艺是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基础,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得出如下结论:归根结底,经济建设是人的活动,必须要受到精神文化的支配,群众文化如何便会导致相应的经济行为产生。也就是说,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结构是发展群众文艺创作。因此,从特定的环境关系中来看,群众文艺创作和经济建设的结合,属于一种最本质的发展结构。针对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做了指示,认为文艺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如今我们物质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升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坚持文艺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原则。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群众文艺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为此,必须将群众文艺发展放在政治策略的高度对待,才能够确保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群众文艺作品。对待国家政治的敏感性必须始终做出准确的鉴别,才不会迷失政治的道路,坚持国家政府部门关于发展群众文艺与经济建设的方针,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应。

(三)群众文艺发展和经济建设发展的有机互动

如果摆脱了经济的有力扶持而单独去开展文艺创作,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势必没有生命力,而且内容空洞,只是枯燥无味的表面文学。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所谓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指的就是文艺创作过程中,必须与外界相联系,而不是闭门创作。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在生活中创造了艺术,这样我们的作品才具有激励、鼓舞的力量,才能够具备推动经济发展的实力。换个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摆脱了文艺的支持,那么该经济建设体系将会变得不堪一击,纵使获得了一时的经济效益,也注定不能够长久发展[5]。一切物质发展的源泉都来源于精神动力,缺少了精神文化的支持,我们在日常的经济建设中势必毫无动力可言。通过大力推动文艺和经济建设发展,能够促使精神与物质文明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使得经济获得飞跃式发展。

二、发展群众文艺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找准群众文艺和经济相结合的切入点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要想获得发展,需要经济建设的支持,同样也需要群众文艺的作用。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艺工作的有效性,主要是表现在如下两点:一是宣传教育功能,二是娱乐功能。群众文艺工作开展的主要宗旨之一便是注重宣传教育功能的发挥,将党的方针政策以群众文艺的形式宣传出去,体现群众文艺为党和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财富的积累,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提升,相应地,人们对于文化也产生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更高的要求,群众文艺的宣传力度必须增加,确保承担起宣传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发挥其娱乐功能。注意到我们所处历史时期的特殊性,要想做好群众文艺工作,解放与发展社会文化,首先就应该从转变思维开始做起,明确群众文化的多样化理念,寓教于乐[6]。充分注重群众文化的娱乐功能,不断迎合人们对文化更高要求的前提下,寻找群众文艺和经济结合的切入点,发动身边一切有利因素,积极发展群众文化,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艺活动,保障群众文艺在经济建设中促进作用的发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借助广场平台,促进经济发展

在发展群众文艺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注意到对广场这一重要载体的应用。在广场这一平台的作用下,利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全面刺激出群众文艺活动的热情,在人口密集区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艺活动。从这一角度看,广场可以说是拓展群众文化的一个有力平台。将活跃群众文艺与构建和谐社会所演绎出来的新气象推广出去,将其作为反映地区文化与经济建设的窗口,将其作为开发地区旅游的新增长点。例如,在我国某市区某一广场舞台上,每年都会有七十多场的文艺演出活动,充分表明了广场舞台已经发展成为群众文艺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契机。群众文艺与经济建设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对于广场舞台而言,应该丰富群众文艺表演的类型,充分展现群众文艺多样性特征[7]。如今,众多企业纷纷对广场舞台这一群众文艺活动模式提高重视度,通过形式多样的演出将自身产品推向舞台,以群众文化活动这一方式为切入点,借机打造与宣传自身的品牌效应,通过在广场舞台的演出环节中增加一些小活动环节,发放一些免费或者低价产品,以此形成广告效应,提高企业产品在群众中的知名度。我国一些地区群众文文艺活动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同群众文艺与经济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通过二者的结合,有效吸引大量群众前来,通过群众的共同参与,推动地区的经济建设。总而言之,群众文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建设的步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对群众文艺的重视,也有效拓展了群众文艺的发展空间。不得不说,这是群众文艺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全面运用群众文艺,拓展企业文化

在我国经济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这就使得群众文艺中一些潜在的活力得到充分挖掘。随之,一些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纷纷发展起来。就企业文化而言,虽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演出的形式,如果不加以发掘,那么势必无法起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群众文艺所蕴含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它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不得不说是群众文艺在我国社会步入经济发展阶段所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并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文化”阶段。曾经有人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中经常做一些歌舞表演,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总体而言,企业文化实际上应该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如果一个企业缺少了优秀文化的支持,那么其很难取得长远发展。以上观点得到了全球比较成功公司的普遍认可。国外企业对于文化的开发、培养与利用过程中,与我国企业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必须对企业展开以及引导。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基本措施通常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制度、计划以及纲领的制定,二是使命感的导向。这两种方式以刚性与柔性并用的形式,带动着企业的发展。从管理学角度看,这两种方式缺一不可,但是通过组织发展的角度分析,往往认为具有柔性的使命感的导向难度更大,层次也更高。通过对众多企业的社会实践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如果到了关系企业存亡的时刻,企业文化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社会与工业文明的核心正在由以往的强制性管理向着文化转移。所以,群众文化必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能仅停留在表面,通过对企业的深层次引导,带动企业的发展,从而来调动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出集体的力量,使员工体验到自身在企业中的存在感,使得企业充满凝聚力与团结性。例如,某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为了打造群众文艺中的企业文化这一品牌效应,选取了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进行合作排演,参加省级比赛,帮助企业在内部选择演员,并组织排练,公司方面被群众艺术馆的真诚性所打动[8]。通过这一节目排练,企业的生产不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其演员的工作积极性却大大提升了,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努力,这是典型的低投入高收益的手段。此外,由于这个节目在省级比赛中获取了二等奖,使得这家公司的名称被人所熟知,很多同行业竞争者也是对这一公司心服口服。综上,企业文化属于群众文艺的一股特殊力量,这种力量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到有效挖掘,要想切实推动企业发展,就必须要使群众文艺渗透到企业之中。

(四)应该强化两个扶持,加速推进两个效益的实现

所谓两个扶持,指的是思想扶持以及政策扶持。对前者而言,主要是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所涉及的探索等环节,应该予以充分的思想支持与引导,充分调动起领导与群众的积极性;后者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而言,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扶持,帮助文化单位发挥出自身应有的功能,确保其能够为经济建设服务。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会牵扯到多方利益,所以难度极大,只有注重对领导和群众两方面积极性的发挥,强化两个扶持作用,在改革道路上达成共识,使得改革中拥有强大的推动力量,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逐渐形成和当前政治、经济相匹配的文化,激发出群众文化事业与产业中的巨大潜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两个效益”指的是社会与经济效益两方面。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文化产品不仅是精神产品,同时它还属于文化商品的范畴。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但能够产生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够形成经济效益,二者是同时存在的,并不是以往的对立关系。针对文化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我们必须予以认同,支持合理的利润追求,同时反对将其当作唯一标准的做法。我们不仅追求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更应该注重其经济效益,确保二者兼顾,统筹规划,这也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印证。群众文艺同时具备教育和娱乐的双重功能,我国各地区群众文艺活动正在大力开展,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在广场舞台这一平台中积极宣传品牌,做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收获。

结语

对于发展群众文艺以及经济建设重要性的问题,认为二者同时属于矛盾尖锐而且利益包容的产物,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对二者的重要性下定义。我们只能说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群众文艺的发展属于一种较强的人文精神,它无法直接在经济建设中得以体现。但是,经济建设离不开群众文艺的作用,这也是群众文艺的人文动力所在,并且正在为新一轮的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饶世坚.浅谈发展群众文艺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8):113-115.

[2]周健.试论群众文艺纵深发展的价值关联[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63-65.

[3]黄贵平.新时期背景下群众文艺活动的组织方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6,(3):23.

[4]孙彦琴.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J].大众文艺,2012,(21):197.

[5]仲呈祥.领悟讲话做好文艺批评工作[J].艺术百家,2015,(1):1-6.

[6]田雨,王东维.浅析延安文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3):63-68.

篇8

泉州历来以“工业立市”。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工业经济更是泉州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2014年泉州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793.23亿元,比增11.9%,继续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但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仍处于调整阶段。当前,泉州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与供给双重约束、重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些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险存在,致使工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将处于低位调整状态,迫切需要泉州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新一轮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泉州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泉州市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看,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情况良好,工业经济总量仍处于福建省首位。全市跟踪系统工业项目262项,总投资3617.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39.86亿元,全年完成技改投资637.66亿元,增长22%,工业投资力度大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37个行业有33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超过半数的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9.28亿元,增长8.5%,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3.60亿元,增长31.1%,新兴行业发展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一年来,泉州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生产业,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00亿元,增速超33%,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及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6家、12家企业15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富贵鸟等2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特步、贵人鸟、九牧三家公司成功列入国家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名单,“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获批“宽带中国”国家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信息消费国家试点城市等,都为泉州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从目前看,泉州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已越走越窄,发展空间受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瓶颈制约效应日趋明显。泉州以民营企业为主,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九成左右,经济环境影响已严重制约泉州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和效益提升,转型升级藉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是泉州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化解高成本压力,也只有转型升级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升级是泉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2泉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的影响下,泉州必然要通过分析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准确研究、研判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着力将深化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把有利于稳增长、促创新的改革举措放在优先位置,全面实现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泉州市经济跨越发展。

 

2.1转变思维,促进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

 

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的思维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正处于经济加速转型时期,工业经济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从行业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从重产量产值向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重实物资产向重无形资产的转变,从重外延投入向重内涵发展的转变,所有这些转变的实现,必须确立全方位的系统思维方式。增强企业软实力,转型从“头”开始,帮助企业家及经济管理者转变工作思维,查找自身短板,提升素质,实施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不只针对企业家,更将与企业打交道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引领广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管理能力,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一支具备熟练驾驭、管理市场经济能力的政府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让泉州政企合力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转变思维,将直接决定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决定工业经济的规模,真正实现产业的内涵优化提升。

 

2.2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传统产业的“二次创业”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创新。过去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所释放的增长能量已经接近极限,继续延续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带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2700亿元,为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尤其要顺时而为,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境内外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运用先进适用信息技术重构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等各要素环节,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引导发展全体系电子商务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移动化,争取打造具有突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产业,支持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快递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等的融合创新;在传统产业中拓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2.5产业”,实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努力通过推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科技与市场相结合、产业与金融相结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兴业态与传统产业两翼齐飞发展格局,增强差异化发展竞争力。

 

2.3实施两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贯彻落实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坚持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破解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制定“两化融合”行动方案,培育和推广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单位,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力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扶持建设一批行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纺织鞋服等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深入制订实施“工业4.0”行动计划,全力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转型,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打造泉州“中国制造2025”试点,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抢抓新一轮经济发展先机、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2.4致力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力争在产业技术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级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重点技术改造”两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联盟,积极开展内联外引,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先进技术转化平台和国内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与产业有效对接;推行技术成果评估入股,加快成果转化,实现“双赢”;探索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市场化模式,强化国内外创业风险资本集聚,引导民间资本形成创业风险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朝阳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5强化项目跟踪,挖掘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培育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增强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对接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产业集群梳理列出拟引进的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填平补齐项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其他相关联的配套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对接活动,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推动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强化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全力突破项目要素制约瓶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深入开展产能对接活动,引导、促进龙头企业以委托加工等方式,把生产过程中各种可以分割的环节剥离出去,衍生出一些专门从事生产上下游产品的配套型企业,以大带小,逐步形成“一业为主、配套协作”的生产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2.6推进节能降耗,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作为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减少单位产出能耗,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建立和完善节能监察和节能服务体系,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节能责任制,组织重点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工作;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培育再生资源、再生能源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产业,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生态化建设,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研究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健全节能约束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准入节能评估,加强工业新建、扩建项目节能审查,严把项目能耗关,抓好重点行业整治任务,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清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严抓淘汰落后,为可持续发展腾出空间。

 

篇9

经济区是指一个国家按一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内在联系、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分工关系而划分出的经济区域。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是各个经济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本论文从宏观角度分析经济区协同发展不的表现、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经济区协同发展有所裨益。

一、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的主要表现

1.地区本位下的市场分割

目前,市场分割的主要特征是保护和垄断:(1)限制要素的自由流动;(2)积极争夺企业(包括)外资进入,限制企业流出;(3)鼓励产品流出,限制产品进入,限制竞争,特别是保护本地区的落后企业和产品,以及保护本地区的假冒伪劣产品。

2.经济区内部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产业“同构化”与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

地方政府在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竞争中,利用在产业政策制定层面、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的直接干预能力谋求各自地区利益最大化,其结果是各自为战,产业结构同构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并进而影响到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发挥。

3.区域合作机制欠缺,协调力度不够

目前各经济区基本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商机制,如建立区域协调组织,举办经济协调会、经济论坛,政府间签署协议等,但这些机制大都是临时性的,随意性比较大,未能上升到制度层面,并且由于各地区之间是平等的行政主体,区域合作只能通过反复的磋商、相互让步才能实现,协调成本高、周期长,很难形成长期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区域合作基本处于务虚、无序的自然状态。

二、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的主要原因

1.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整合加大了经济区协调难度

行政区划使经济区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遭到削弱,如果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重合,经济区的协调就是行政区内部的协调,相对容易;如果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重合,经济区的协调就转变为行政区的对外协调,从而使协调难度加大。

2.经济体制转型促成地方政府“厂商”行为的发生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财税体制改革,财政分权制度与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相结合,使地方政府及其所管辖地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地方政府实际上成为地方利益集团的总代表。此时的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是财政收入最大化,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保护并发展本地区微观主体的经济福利。

3.压力型政府绩效评估下的政府官员的“经济人”本性

在以崇拜经济GDP增长的评价体系中,一些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在任期内实施的某些制度创新,其目的主要是实现垄断租金最大化(主要表现为职位的升迁、权力的稳定性、对资源的支配力及灰色收入等)。因而,政府官员的“经济人”本性,在约束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必然会向有利于自己或本集团利益的方向倾斜。

4.在计划与市场二元混合时期,地方政府仍有利用行政力量支配资源的能力

中国正处于计划与市场二元混合的时期,虽然建立市场体制、分权体制的长远目标是明确的,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中,行政力量依然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虽不直接介入企业的投资与运作,但可以用土地、税收政策、环境许可等地方公共资源变相地作为投入,行政区内的公共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依托基础和可支配的资本,由此导致了各种非规范竞争和区域整体边际收益下降。

三、促进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行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尽量整合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尽量整合,协调由外向内,无疑能大大降低协调的难度。但是行政区划调整牵扯面广,需力求稳妥,切忌行政区划调整的随意性、盲目性。另外,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问题,有些确实是行政区划造成的,但有些则不然,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行政区划问题解决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区协同发展问题的解决。

2.改变惟GDP论的政绩导向,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这个科学体系应该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如何平衡“硬指标”与“软指标”的关系。过去对政府官员政绩的评价,重经济发展类的“硬指标”,轻社会发展类的“软指标”,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如何平衡“行政区经济”发展情况与“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关系。必须既要考核“行政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又要考核对“经济区经济”的贡献情况,这样才比较全面。

3.科学规划经济区内产业结构,突出各自特色,优势互补

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推进区域内产业的集中度,即区域内的专业化生产,突出特色;二是推进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前后一体化,在整个经济区范围内形成合理的产业链;三是经济区内各行政单元在产业布局上要有进有退,进入在经济区内具有较大优势的产业,退出在经济区内没有优势的产业,从而避免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改革开放以来,固原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特别是扶贫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固原市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为了与宁夏整体跨越式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固原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固原市的落后面貌,应适时对固原市经济发展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的建议。固原市经济发展战略的这一转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需要,是根本改变落后面貌的需要,是全面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一、固原市现行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固原市形成的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人口众多而素质低下,靠天吃饭而十年九旱……凡此种种,恶性循环。这是导致长期以来固原市人口大面积贫困化从而以“苦甲天下”闻名于世的基本原因。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实行以扶贫为主要目标、以传统产业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一种在约束条件极其严酷情况下的必然选择,并因此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固原市现行的经济发展战略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固原市经济发展在全区发展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1.固化了固原市在全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边缘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相继提出的银川伊斯兰内陆经济特区的构想、宁夏黄河经济发展战略、宁夏-沿海-境外“三点一线”开放战略、宁夏经济核心区构想、“大银川”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沿黄城市带建设战略以及作为全国重点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框架中,固原市从来都未被纳入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从来都是因循以脱贫为目标处于边缘地位,总是被确定为被核心区域和重点区域所“影响”、“带动”、“辐射”的对象和地位。

2.锁定了固原市即有的经济发展的前进轨迹

以扶贫为主要目标、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又过分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产业支撑的战略不仅数十年来因几乎一成不变而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并且在长期发展方向上也缺乏鼓舞人心的目标设定,从而对即有发展战略起了固化的作用。这种固化的思维,对固原市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固原市似乎只能在原有的轨道上因循而行。

3.并未从根本上找到使固原市走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种困境的出路

固原市尽管从纵向比较看,改革开放以来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国家和宁夏整体发展的目标、要求、趋势上看,不仅发展水平落后,而且发展思想和发展思路也显得与之不大协调――这集中表现在仅仅从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输出甚至从生态环境保护上去做文章。实践证明,这样的思路和做法,对地域面积小、人口少的地区可能不失为“治本”之策,但对地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地区来讲,其效力则往往是有限的。固原市发展的落后性,不能不说与这一战略有某种关联。

4.拖累全区经济整体跨越式发展的后腿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宁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且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在这种形势下,固原市如果依然因循即有的发展战略,不寻找出一条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那么宁夏跨越式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本身会大打折扣,至少是存在着一个在光鲜的“平均数”掩盖下的事实上的贫困地区。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

二、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应不失时机地对固原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做出根本性调整,将大工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为此,提出以下简要建议。

1.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历史惯性等因素的影响,以农牧业生产和农副产口加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思想根深蒂固,甚至成为牢固的思维定势。即使现在,当把发展大工业作为固原市经济发展重点的想法以征求人们意见时,上至自治区有关部门,下到固原市县区,绝大多数人都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可能”或表示怀疑。因此,转变观念在这里显得比什么都重要。一定要从全国和自治区发展的趋势和全局出发,站在更高的高度,用另一种视角来审视固原的发展。尤其是在贫困标准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贫困人口数量也急剧增多,这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已不堪重负,脱贫的重任只能历史地落在大工业发展的肩上。舍此,别无他途。

2.重新定位

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的将固原市总是放在被带动、被辐射、被影响的边缘地位,应根据已有条件和可预见的条件,将固原市的大工业发展纳入到全区工业发展的大框架之中,在规划、计划、项目布局、产业配套及其投资等各方面给予固原市如同石嘴山、银川、吴忠市一样的主体地位,在内生意义上赋于固原大工业发展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原州区作为“重点开发区”的应有的作用,并争取将其纳入宁东基地,从而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范围。

3.重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