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1 16:07: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简述温室效应的影响,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40-02
文化已在各行各业作为重要因素发展起来。艺术作为文化组成的重要方面,也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对其发展进行谨慎的研究与规划,发挥出艺术对校园文化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的魅力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艺术的出现也意味着人类开始走向文明时代。从远古朴素的祭祀图画等形式开始,艺术便以惊人的力量引导着人类的前进。从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等等这些艺术形态的发展历程,都可以看出人类在其中巨大的创造力。《蒙娜丽莎的微笑》、莫扎特作品、《断臂的维纳斯》、《兰亭序》等不胜枚举的艺术瑰宝,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加珍贵,经久不衰。人类在追逐着艺术之美的道路上,从未感到过疲惫。这就是艺术魅力所在。它唤醒了人们心中的创造力,让他们用声音、肢体、图形等非常抽象的元素,完美地表达出对世界的看法。人们在欣赏这些艺术品时,看到的不仅仅是艺术品呈现出来的形态美,是透过它所表达的主题看到了创作者的创造力。这种对创造力的追求与崇拜,使人们逐步地提高对美的认识,不断向着更为文明的方向前进。艺术已成为现今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之一。作为人类社会中重要精神支柱而存在着。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关于校园文化的含义,世界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定义为:以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为基本内容,以自身文化积淀为特色,融入高校特有的人文精神,反映时代性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种多层次的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贯穿于制度、生活、艺术、行为、体育、社团活动、科技、心理等多方面、多层次之中。有人提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既与社会密切相关,又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校园精神。它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看似内容不同,实质都异曲同工.尽管每所高校都会按照本校实际打造适合本校发展的校园文化,但笔者认为,所谓校园文化,应有以下几点共同的特征:
1.导向性。一所高校具有着哪种校园文化,对所在学校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指引着学生的政治方向,把握着学生的思想动态,支撑起学生的精神价值。校园文化建设成就显著的学校,学生都会带有一种其他人所没有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表现为自信、乐观、勇于创造,也可以表现为从容气度、厚积薄发,更可以表现为凝聚感强,善于协作。总之,这种精神将培养学生的品格变得更加高尚,走上社会时能不负大学的使命,为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2.创新性。校园文化的主体地点是校园,那么就要求它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满足青年学生这个群体的要求。青年学生的适应能力强,接受新事物特别快,同时更喜欢去冒险、探索未知的世界。如果校园文化不能走在社会的前列,甚至不能紧跟学生的脚步,那势必会失去吸引力,造成校园文化的缺失。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将变得空虚颓废。只有抓住时代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才能随时充满活力。
3.人文性。人文性主要表现在,校园文化包含对人的关注与关怀。现今的校园早已不是“学校老师一言堂”。在这个追求个人发展,张扬独特个性的时代,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都不可忽视,这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如今的校园文化在关爱学生方面投入比例日益增大.如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问题学生群体的帮助等影响深入人心,真正让学生得以解决实际困难,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信任与依赖。
三、艺术实践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将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会对校园文化的创新建设起到突出的作用。
1.艺术实践能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层次,经典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感受。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平时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专业研究方面,很少有学生会自发地认识研究艺术之美,而校园文化中的艺术实践恰恰可以填补此项空白,将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2.艺术实践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多种新形式。在各高校中,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多为举办校园艺术节,开展主题团体活动等等。而艺术实践则以多种成果展示的方式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重新排演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作为艺术实践成果,在全校、全市至全省进行了巡回展演,不仅打响了本校的品牌,更为全校师生的艺术欣赏之旅开辟了道路,对民族歌剧有了更深的认识与喜爱,而且参演的全部演员均为在校学生,在排练与巡演的过程中,专业技能有了飞速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舞台的经验,对专业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追求。还有的高校举办师生画展,个人书法展,经典影片解读与分析等,对大学生扩展知识范围有着深刻的意义。
3.艺术实践开辟了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要接受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的教育,而艺术实践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功不可没。多种多样的艺术成果,不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可以让思维敏捷的大学生发挥无限的创造力。当然,将艺术实践融入校园文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要把握艺术实践的主题方向与技能层次。某些社会上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思想打着艺术的口号,想占领学生的市场,这种现象是必须要杜绝的。所以,艺术实践的主题与方向必须经过严格把关,防止不良思想的渗透与传播。同时,技能层次的高低也非常重要,不能一味地为了进行艺术实践而不顾质量,其后果与预期效果必将南辕北辙。(2)艺术实践要与本校的校园文化实际想结合。艺术实践要与学生的知识领域、成长环境和接受程度相一致。如果过高则呈现出曲高和寡的现象,过低则令人失望,失去吸引力。(3)艺术实践应伴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长而成长。要做好长期发展的万全准备,绝不能虎头蛇尾,要有计划、有层次、有深度地将艺术实践推进到校园文化中去,使之最终融为一体,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63―02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高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大信息量的读写听说的强化训练,增强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提高文学修养,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而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着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求新精神和人文精神萎缩,使得学生关键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项目教学法被引入国内职业教育领域,一些学者和一线教师运用此教学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有效尝试,以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
我们所分析的文献全都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通过对此库的检索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2000年以来职校语文项目化教学研究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情况和态势。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每篇文章为分析单位,主要从研究文献量、研究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本研究分别以“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法”、“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为主题词,以2000年至2012年为时间段,对知网进行检索,从检索结果来看,近十年来项目化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加(总计2252篇),中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经历了萌芽初期到全面发展阶段,呈现出繁荣景象。2008年以来,在职业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职校项目化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总计669篇),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反观近十年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却不温不火,从文献数量看仅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小幅度提升(总计294篇),可见该课题的研究还未形成规模。再看职业学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则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数量甚少(总计35篇),远落后于整体研究水平。至于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项目化教学在知网的文献搜索结果为零,将主题词调整为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检索所得文献量也不容乐观(总计20篇),这说明目前职校语文教学中使用项目化教学的还在少数,还需要更多的教学者来“垦荒”。
二、研究课题的定性分析
(一)项目化教学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涵义
1.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也称为“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凯兹和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就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最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它充分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真实性、完整性、协作性学习的原则。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而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式并无统一标准,它视工作任务的性质和项目执行者的情况而定。大体而言,其教学过程分解为五个步骤:资讯 计划 实施 检查 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体系中的一个板块,它是“语文”和“综合活动”的整合。特级教师严华银老师认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的一个内容,是一种课型,它更侧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语文性的特点。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以对语言文字的思考为诱因,以学生广泛的涉猎自己所喜爱的学科为手段,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聚焦在语言文字这个核心上,加以融会贯通,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达到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活动、综合、语文,三者缺一不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得到了培养,代表了目前教学课改的潮流方向。
(二)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现状
项目教学虽然已经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这是在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内的成果,而文化基础课有着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体系,所以不能用专业课的项目教学体系对文化课进行生搬硬套,这就需要基于语文教学的特点,对项目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变通改造,能为语文教学所用。我们认为,项目化教学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性”和“综合性”两点上取得契合。首先,活动课强调实践,这与项目教学强调的行动导向不谋而合,都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其次,综合性是指能够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项目教学则强调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以上都是项目化教学理论能够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可行性基础。
目前,在职教领域尚未见到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提法,所见研究成果都是类似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但我们通过对20篇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文献的分析发现,他们的课型开发都已经具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基于教材文本的职校语文课程大致分为两个模块:一是讲授性的常规课,二是实践性的活动课,对于后者可以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如“采访”口语实践课,可以进行项目分解,任务设置,设计量化评估标准。但是对于常规课似乎难以用项目法生搬硬套,这就需要教学者对常规课进行活动项目的二次开发,将常规课改造为活动课,在20篇文献中就有6篇是二次开发,研究者在对常规课的活动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另外在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研究者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进行了活动课的自主开发,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来设计具体的教学项目,让语文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连接起来,让语文课既生动有趣又有实用价值,这种与专业结合的语文活动课的开发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但是,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学科的实践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所见研究多集中在理念阐释和个案展示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案和类型完整的案例集,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尽快补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Z].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08(05).
[3]陈旭辉,张荣胜.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1).
[4]王菊香.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法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6).
[5]尹喜荣.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作者单位:27211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随着高龄人口和脑卒中存活率的增高,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愈来愈多。由于生理浓度的钙离子作为神经细胞内第二信使,参与了学习和记忆过程;因此,神经细胞[Ca2+]i研究一直倍受人们关注。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模型制备与分组实验动物选用2月龄雄性昆明小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再灌注的方式制备VD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双侧颈总动脉;治疗组先制备模型,术后第2天给予石杉碱甲0.05 μg/g/d 30 d。
1.2学习、记忆成绩测试跳台试验装置为被动回避反应箱,术后第29天测试学习成绩,记录动物反应时间、错误次数;24 h后测试记忆成绩(潜伏时间及错误次数)。
1.3LSCM下观察神经细胞静息态[Ca2+]i及其去极化兴奋时的钙震荡将小鼠断头处死,在低温下分离出海马组织,制备海马活细胞。滴加荧光探针Fluo3(浓度1000 mM)1 μl,在BioRad MRC1024型LSCM下,对锥体细胞进行激光扫描观察,数据为细胞内荧光像素的相对值;观察静息态[Ca2+]i后,加入20 μl 50 mmol/L氯化钾溶液,观察神经细胞的钙震荡变化,记录其[Ca2+]i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以及升高的峰值和幅度。
1.4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运用SAS软件进行处理,并采用SNK法进行3组之间的两两比较。
2结果
2.1跳台试验表1可见,模型组的学习成绩和记忆成绩均劣于假手术组,治疗组的学习成绩和记忆成绩均优于模型组。
2.2海马神经细胞钙稳态变化表2可见,模型组静息态[Ca2+]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并且去极化后海马神经细胞[Ca2+]i升高幅度明显降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表1各组小鼠学习和记忆成绩比较
组别学习成绩记忆成绩反应时间(sec)错误次数潜伏时间(sec)错误次数假手术组(n=23)30.95±18.181.17±1.20138.09±39.520.89±0.96模型组(n=16)112.65±20.62*4.17±2.66*33.02±27.55*3.61±3.18*治疗组(n=22)35.72±16.241.28±1.32133.76±48.070.94±1.06*P
2讨论
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几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愈来愈多。本实验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法造成脑组织反复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经行为学测试存在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是比较理想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VD小鼠海马神经细胞钙稳态失衡,表现为:静息态[Ca2+]i升高,去极化时升高幅度降低、恢复时间延长。与小鼠学习和记忆成绩降低相一致,可能参与了VD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静息态[Ca2+]i升高可以促进神经元凋亡或迟发性坏死,进而降低了海马参与学习和记忆的功能[1]。同时,海马神经细胞静息态[Ca2+]i过高可能升高了突触传递的阈值,易化突触的抑制,降低突触传导、神经递质释放、信号转导等,从而导致了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去极化时[Ca2+]i升高幅度降低反映了Ca2+内流减少,降低了突触后神经细胞内Ca2+引起的激酶激活及参与学习和记忆的基因转录,降低了神经递质和突触素的合成,导致LTP的诱导和维持障碍,出现学习和记忆功能受损[2]。并且,VD小鼠海马神经元受刺激后,[Ca2+]i持续升高,恢复到静息态水平的时间较长,从而使细胞凋亡基因的启动、突触传递的阈值升高、钙依赖性激酶的激活减少等进一步加重。至于石杉碱甲改善VD海马神经细胞钙稳态的机理尚在探讨中。有学者研究,石杉碱甲具有神经细胞NMDA受体拮抗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与其胆碱酯酶抑制作用无关系;其与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MK801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别[3]。Gordon等进一步研究,石杉碱甲通过NMDA受体拮抗作用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及继发的Ca2+内流,从而减轻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元变性、坏死;这种作用对M型或N型乙酰胆碱受体及腺苷受体无影响[4]。
因此,我们认为:在石杉碱甲的治疗作用下,VD海马神经细胞钙稳态受缺血缺氧影响不明显,从而可以维持钙稳态于正常水平,使神经细胞及其生理功能免于损伤。
参考文献
[1]Saski C, Kitagawa H. Temporal profile of cytochrome C and caspase3 immunoreactives and TUNEL staining after 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Neurol Res, 2000, 22(2):223228.
一、CDM概述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因此《京都议定书》只给发达国家制定了减排任务,但没有对发展中国家作出要求。按其规定,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从2005年开始至2012年必须将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由于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把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作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一方面,对发达国家而言,给予其一些履约的灵活性,使其得以较低成本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协助发达国家利用减排成本低的优势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世界而言,可以使全球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减少总的减排成本。因此,CDM是一种双赢(Win-Win)的选择。中国是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加之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开展CDM合作的市场前景广阔, 为主要的发达国家所看好,2004年5月31日, 中国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外交部联合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已于2004 年6月30日开始实施。
二、生产工艺
1.N2O的性质
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又称笑气,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N2O,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浓硫酸中。该气体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它可由NH4NO3在微热条件下分解产生,产物除N2O外还有H2O,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N2O+2H2O;等电子体理论认为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其空间构型是直线型,N2O为极性分子。
N2O的Lewis电子式
2.N2O 的产生和危害
本装置生产的硝酸采用双加压法,其简易流程见下图:
硝酸生产的简易流程图
氨气与一次空气混合后进入氧化炉发生化学反应,在这一过程中,氨气经过氧化转变成一氧化氮、氮气以及氧化亚氮,具体反应见如下反应式。
4NH3 + 5O2 4NO + 6H2O (1)
4NH3 + 3O2 2N2 + 6H2O(2)
4NH3 + 4O2 2N2O + 6H2O (3)
反应中生成的N2O是一种惰性气体,在硝酸装置正常生产操作条件下不能被转化为有用的N2O ,也不能被水吸收,而是直接排入大气,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N2O是一种极强的温室效应气体,同单位比CO2的温室效应破坏力要强大310倍,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比氟里昂更甚,能在大气中存留150~170年,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消失。N2O造成的温室效应占总的温室效应的6%,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有害气体 。
3.N2O的减排
在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大约每生产一吨100%的硝酸就会产生2~22千克的N2O,因此考虑到N2O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硝酸生成过程应采取N2O减排措施。N2O催化降解技术是在氨氧化炉中刚刚形成的N2O在催化剂的催化降解作用下分解成N2和O2, 2N2O 2N2 + O2。降解催化剂采用BASF(巴斯夫公司)的催化剂。此方法简单有效,无需对已有的硝酸生产装置做重大改变,运行成本比较经济合理,对N2O分解率也较高。在生产装置运行过程中利用气体分析仪以及气体体积流量计对尾气中N2O浓度以及尾气体积流量进行测量,从而计算产生的减排量。本装置中N2O会被催化降解为N2以及O2,这两种气体不会影响空气质量,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更换后的废弃催化剂,该废弃物会在适当的条件下被有资质的固体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安全处理,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危害,此外,不会造成额外的能源以及原材料(氨气,空气,水)的消耗,也不会直接或间接产生额外的温室气体排放。作为CDM项目,硝酸装置N2O减排成本低 ,投资回报率高,是可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项目。
三、结语
该项目是一个新型的领域,时效性很强, 一方面可为公司争取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可极大的改善公司周边环境,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低碳经济简述
由于以往的生产和生活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了现在的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减少气体的排放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无法从本质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因此减少目前的全球变暖现象,成为了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最早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国家是英国,由于其传统工业过于发达,导致了现在很多环境问题,被称为雾都的伦敦,就是由于在以前的生产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气体,这此废气等有害气体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与别的国家相比,英国更希望能够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于工业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面对的问题,因此低碳经济的概念被提出后,很快被各个国家所重视,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就对各国的低碳经济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低碳经济的英文为Low―carbon economy,主要是为了在生产和生活中最大程度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在低碳经济中最重要的就是新能源的开发和绿色植物的推广,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来替代传统的煤炭能源,而为了减少目前的温室效应,很多人开始提倡加大绿色植物的培育力度,对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净化,很多人认为低碳经济只是工业发展的问题,和日常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这样对低碳经济的理解是片面的,低碳经济应该包括低碳生活的模式,在日常的生活中少使用纸巾等,越来越多的人用低碳生活来表明,保护全球变暖不仅是工业生产的问题,应该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应该做的,随着我国对低碳经济的重视,政府已经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条规,对工业生产中的排放的废气进行限制,同时倡导人们进行低碳的生活模式,最大程度上减少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
2.园林养护对低碳经济的意义
随着低碳经济的普及,人们想到的都是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达到控制温室气体的目的,而很少会有人想去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木上对温室效应进行治理,必须采用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净化,绿色植物在吸收了二氧化碳之后,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而每个人都需要实时的吸入氧气,这样的推广绿色植物,在达到了低碳经济日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的绿色植物,由于大小的不同、品种的不同,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不同,如一万平方米的阔叶林,一年能够吸收的二氧化碳达到了14吨,而针叶林相比阔叶林,吸收的二氧化碳会多些,由此就可以看出,园林养护对控制温室气体具有多大的效果。
园林的建设和养护能够吸收空气中大量的温室气体,为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园林养护中,几乎没有考虑到不同种类的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差异,大多在追求美观和保护稀有树种等,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的今天,园林养护的职能已经有所改变,在日常的园林养护中,必须对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在考虑美观和艺术感等。同时,最大程度的提升整个园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这样的园林养护工作在完成了基础
的意愿功能外,也同时完成了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低碳经济下的园林养护工作分析
在园林养护中,除草和植物的整形修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植物生长的初级阶段,植物的高度和杂草相比,没有高出多少,如果植物的周围存在大量的杂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植物的健康成长,而且除草的过程中,也能够达到疏松土壤的目的,提高植物对土壤中水分和肥料的吸收,对植物进行整形和修剪,主要是为了控制植物的成长速度和开花时间,但是随着园林养护的发展,现在的整形和修剪已经变成了美化的作用,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对植物进行整形和修改,会裁剪掉大量树木的叶子,从而极大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如果不对树木进行整形和修剪,又无法很好的控制植物的衰老和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适当的整形和修剪,使植物的美化、生长速度、开花时间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达到一个平衡,是目前园林养护工作的一个难题,还需要园林养护工作者,在实际的植物养护中,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使园林养护工作能够更好的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足够的贡献。
除了修剪和除草之外,合理施肥和虫害的防治也是园林养护的一个难点,传统的园林养护中,为了使树木能够更好的生长,都会根据树木生长的实际情况,判断树木缺乏哪种营养元素,然后针对性的施加一些化肥,这样虽然能够起到很大的施肥作用,但是化肥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很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肥中的磷元素随着雨水到了河流中,就可能会引起赤潮的发生,这显然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要想从本质上避免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采用有机肥和生物肥,而且通过这两种肥料的使用,土壤比较不容易板结,同时土壤的透气性也会有较大的提升。对于园林养护中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传统的方法都是喷洒针对性的农药,但是随着药品使用的增加,很多病虫害都产生了抗药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物的效果,同时喷洒的农药会有一些进入到土壤中,使土质发生改变,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农药的使用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病虫害的防治应该主要从保护环境方面考虑,所以在园林养护中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是一个才良好的选择,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虫害和大敌在园林中形成一个生物链,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4.结语
随着低碳经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低碳有关的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热门行业,尤其是新能源的开发上,而绿色植物具有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功能目前还没有太多人关注,忽视了绿色植被对于低碳经济的作用,但是各个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时,采用的通用做法就是限制工业和生活中煤炭资源的使用,同时又要保证本国经济的增长,这样对工业中煤炭资源的限制空间有限,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时间增加,新能源的开发缓慢,这种限制越来越接近工业发展承受的极限,相关的专家和学者都在寻找一些新的方式,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园林养护工作由于对绿色植被的重要作用,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宏达,丛静园林养护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266- 269
A.矿物质离子的浓度
B.温度、水、气体等环境条件
C.植物对矿物质离子的吸收能力
D.以上三个都正确
2.在竞争中的种群增长方程中,竞争系数α、β卢与K1、K2决定物种1、2的竞争结果。物种1取胜,物种2被排斥α、β与K1、K2的关系是 ( )
2015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3.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冷杉、云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 ( )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4.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 ( )
A.植物、动物
B.生产者、分解者
C.动物、微生物
D.微生物、植物
5.可持续农业的目标是 ( )
A.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减少多种经营
B.保证稳定持续增长的农业生产率
C.保持健康、协调的生态环境,有益于城市人民身体健康
D.合理利用、保护资源,特别是要保证土壤肥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6.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以微观层次为主
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
C.以宏观层次为主
D.以个体层次为主
7.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
A.光照时间
B.光照强度
C.光照长度
D.光照速度.
8.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___ 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 )。
A.日照强度
B.日照长度
C.常年温度
D.有效积温
9.种群的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繁殖力,两性花植物种群的繁殖 ( )
A.应考虑性别比例问题
B.不考虑性别比例问题
C.应考虑育龄雌体数问题
D.不考虑育龄雌体数问题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的是 ( )
A.遗传诃节
B.食物调节
C.内分泌调节
D.动物的领域性
11.早稻是不宜连作的农作物,其原因是 ( )
A.种群调节
B.竞争作用
C.抗毒作用、
D.他感作用
12.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公式中Pi的意义是 ( )
A.群落中的物种数
B.物种i个在群落中的盖度
C.物种i的个体数
D.物种i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
13.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 )
A.快速演替
B.次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1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高级单位是 ( )
A.群丛
B.群丛组
C.植被型
D.群系组
15.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一般是 ( )
A.1%
B.5%
C.10%
D.20%
16.时间长、范围广、闭合式的循环是 ( )
A.气相型循环
B.生物循环:
C.沉积型循环
D.地球化学循环
17.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温室效应
D.水体富营养化
18.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 )
A.保持平静
B.强度干扰
C.中度干扰
D.低度干扰
19.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对温室效应的作用 ( )
A.100%以上
B.80%以上
C.50%以上
D.20%以上
20.下列属于生态因子的是 ( )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食物、光、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既能按气相型循环,又能按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是___ 。
22.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沙土、黏土和___ 三大类。
23.当水分不足时,往往会引起动物___ 。
24.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叫 ___ 。
25.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___ 。
26.碳循环失调的环境问题是 ___ 。
27.而容积较小,临时性,与外界物质交换活跃的库称为___ 。
28.生态学研究的每一个高层次对象,都具有其下级层次对象所不具有的某些___ 。29.在未被生物占领过的区域,从没有种子或孢子体的状态的原生裸地或水体开始的演替,叫___。
30.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一个下限要求,如果低于临界下限,该生物种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这就是___ 。
31.种群的数量随时问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称为___ 。
32.在生物机体内部自发性和自运性的时间节律,这种内源节律不是精确的24h,因此称为9___ 。
33.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 。
34.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增加水分摄取;另一方面表现为 。
35.次生演替过程中若群落被进一步破坏叫群落退化或___ 。
36.全球生态学又叫 ___ 。
37.水生植物区别于陆生植物之处,一是通气组织发达;二是机械组织___ 。
38.群落演替最后达到和环境紧密协调的稳定群落叫 ___ 。
39.根据物质循环的路径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___ 和沉积型循环两种类型。40.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___ 的集合。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41.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 )
42.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成分的不同而划分的类群,就是植物的生态型。 ( )
43.特有种属于群落成员。 ( )
44.阳光被大气层的气体所吸收。因此,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辐射的能量也有差异。( )
45.生物群落是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 )
46.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 接的关系。 ( )
47.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作用。 ( )
48.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某个种群或生态系统所生产出的有机物的数量、重量或能量。( )
49.原生演替的是森林。 ( )
50.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章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系统。因此,生态农业可以根本解决地球日益增长的人口与粮食短缺的问题。 ( )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什么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简述昼夜变量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52.什么是种间竞争?简述种问竞争的特点和类型。
例1.“神七”发射成功令人欢欣鼓舞,假设你在太空做如下实验,依据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过滤B.蒸发 C.Cu(OH)2悬浊液沉淀
D.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2)“用CCl4从水中萃取I2”时,将溶液振荡,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
A.溶液不分层
B.溶液上层为紫色的CCI4, 下层为水
C.溶液下层为紫色的CCl4, 上层为水
D.以上现象均可能
(3)在太空仓中(有空气)点燃一支蜡烛,你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A.枣形火焰,正常燃烧
B.球形火焰,正常燃烧
C.枣形火焰,短时间后自动熄灭
D.球形火焰,短时间后自动熄灭
解析: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利用重力的实验都不能成功;蜡烛燃烧的过程是受热熔融、汽化,石蜡蒸汽向外扩散并和空气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的热气体密度较冷气体小而上升。在太空中无重力作用,蒸汽将均匀扩散,形成球形火焰燃烧后也不能形成对流,石蜡附近O2耗尽后自然熄灭。
答案:(1)A C(2) A(3) D
例2.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Na2O2与SO2的反应,都使用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试管C,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的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试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的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________
(3)第二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作为一个探究性试题,其实质是综合考察SO2与Na2O2的反应、碳酸盐和亚硫酸盐以及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化学性质上的差别。第(1)问完全可以仿照CO2和Na2O2的反应方程式书写;第(2)问是考察SO32-的检验,加非氧化性酸后放出的气体可用品红验证为SO2;第(3)问是本题的难点所在,Na2SO3和Na2SO4都能和BaCI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当加稀硝酸或Na2O2时都能把Na2SO3氧化成Na2SO4,故此方案有缺陷。
答案:(1)2Na2O2+2SO2=2Na2SO3+O2
(2)取少量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3)不合理。①硝酸能把BaSO3氧化成BaSO4; ②若反应后固体中有残留Na2O2,它也能把BaSO3氧化成BaSO4。
针对练习:
1.某学生为进行某项研究性课题,设计了下列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装置,并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该学生研究性课题是:____________。
(3)本研究性课题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承担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
Ⅰ.方案一的装置如图1所示
(1)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NO2不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答“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Ⅱ.方案二的装置如图2所示
(1)硝酸铜固体的分解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当集气瓶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_____(答“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为了更直接说明“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这一问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色,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推测:
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过高使红色褪去;
乙:因为所加水量太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氢氧化钠浓度较大的影响;
丙: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氧气、过氧化氢(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作用漂白了红色物质。
(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
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
验证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
(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方案中是否含有双氧水,其实验方案是:称取2.6克过氧化钠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得产生氧气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a. 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中的气体都冷却到室温时进行,应选用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b.若在标准状况时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量筒的大小规格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1)四个装置中U形管内b端液面上升,且按ABCD的顺序b端液面上升高度依次增大。
(2)空气中CO2含量对“温室效应”影响的研究。
(3)CO2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2.Ⅰ.(1)4HNO3 2H2O+4O2+O2(2)不正确;实验开始时放出的NO2和O2很少且含水蒸汽,木条耗尽烧瓶中的氧气后自动熄灭。
Ⅱ.(1)2Cu(NO3)22CuO+4NO2+O2
(2)正确;混合气体中O2所占的比例与空气中相近,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在NO2和O2中复燃说明NO2可以助燃。
Ⅲ.用铜和浓硝酸制取并收集一瓶NO2气体,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能复燃说明NO2可以助燃。
3.(1)冷却后加酚酞试液或冷却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加水稀释后看溶液是否变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看是否变红
(2)① II;防止气体冷却时发生倒吸现象;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249-01
气候变暖(或称温室效应)、降水分布不均、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等诸多现象是将来气候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气候变化势必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尤以种植业为主,这将涉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变化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有效应对不利气候条件(低温、干旱等)的影响,玉米栽培模式出现了诸多改进,现针对不利气候变化相适宜的玉米栽培技术进行讨论,并详细对其优势进行剖析,为玉米生产稳定增产提供参考。
1 不利气候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玉米生产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且可进一步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气候变化将增加玉米生产的不稳定性,给局部地区玉米生产带来极大困难。曹铁华等[1]认为玉米产量可分为趋势和气象产量,后者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通常情况下,玉米生育期内降水、积温和日照时数对其气象产量影响最大。因此,笔者建议应加强抗旱减灾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减少不利气象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玉米影响因产区而异,温度升高对部分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总体有利,但同时也会导致部分产区玉米生育期和有效灌浆期缩短,极端性天气事件出现概率增加,病虫害暴发几率升高[2]。尚宗波[3]利用玉米生长生理生态学模拟模型,分别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12种气候条件下沈阳地区土壤湿度、玉米发育与生长的变化,进而指出未来气候条件下玉米均产会有所降低,减产幅度在5%~30%,具体表现为:随气候变化,玉米叶和雌穗生物量及叶面积指数降低,而茎和根生物量则增加。
2 应对不利气候的玉米栽培措施及优势分析
2.1 玉米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该技术通过机械深松蓄水(全面或局部深松,深松整地一般为35~45 cm、中耕深度为20~30 cm、垄作深松为25~30 cm)、节水灌溉(施水方式采用种床开沟施水或种床下开沟施水,旱情较重或砂质土壤施水量60~90 m3/hm2,旱情较轻施水量30~60 m3)、应用保水剂等方式,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降低灌溉用水量,确保一次播种、拿全苗。
2.2 玉米宽窄行栽培技术
其技术要点在于:改传统垄作为大垄双行平作,即改变传统65 cm垄距成为宽行90 cm、窄行40 cm的平作种植,宽行为休耕带,窄行为种植生长带,休耕带与生长带间进行隔年交替。其优势在于:一是通风好、透光性高,边际效应明显;二是苗带平作轮换休闲与根茬还田(秋收后留30~40 cm高茬)相结合,既能防止风包地和雨水侵蚀,又能有效保护土壤有机质;三是田间管理由传统的3次中耕(三铲三趟)改为1次仅对宽行进行深松追肥,减少了作业环节和成本;四是蓄水和保墒能力增强;五是种植密度可增加,实现以密增产。
2.3 玉米垄侧栽培技术
该技术未改变传统垄作习惯,改连年垄台种植为两侧垄邦交替种植,即第1年在一侧垄邦种植,第2年在另一侧垄邦种植,秋季收获后种植带留根茬,翌年经自然腐烂还田。该项技术有降低地表风速、减轻风蚀土壤与扬沙、扬尘的作用,通过土壤少耕、地表微地形改造和覆盖、“少动土”、“少”,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结构、环境及微生物群体分布的目的。
2.4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在玉米生育期间通过地表覆盖1层薄膜,并应用优质中晚熟玉米良种、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进而达到增温、保墒、除草、促早熟,实现高产再高产的一项高科技栽培技术[4]。其主要采取小垄或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或深松旋耕并及时起垄镇压保墒。整地要求平整,结合整地深施底肥(耕翻深度≥25 cm)。杨永川[5]认为该技术还具有明显的保肥、保全苗、减少虫害、促进玉米早熟的作用。
2.5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集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和滴灌灌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栽培技术。其优势在于利于保墒,提高地温,确保土壤水分供给[6]。
3 参考文献
[1] 曹铁华,梁烜赫,刘亚军,等.吉林省气候变化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0,18(2):142-145.
[2] 何奇瑾,周广胜.我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J].生态学报,2012,32(12):3931-3939.
[3] 尚宗波.全球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春玉米生长的可能影响[J].植物学报,2000,42(3):300-305.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之中,以高科技为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此同时,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所有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煤矿开采行业,是非常传统的重工业,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新世纪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这些就成为了我们煤矿工作者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了,在煤矿开采中,其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煤矿开采技术,为此,为了能够提高其开采的效率和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对其煤矿开采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我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综合煤矿开采工作的平均的效率仍然不高,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可以说还是属于相对落后的,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其煤矿开采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原因就是没有可靠的地质保障系统,才导致了煤矿开采过程中效率不高的情况发生,一直以来,我国在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都是欠缺相对系统科学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方法,这样就导致了在开采过程中,不能够满足综采中所提出的高精度的开采方法,为此,我们必须要使用现有的高科技技术,对其进行的精确的地质分析和探测,这样才能够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和方向,提高其开采的效率,发挥出综采的最大开发潜能,下面我们就通过简单的论述来对其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
1、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联合国也在不断的制定和颁布其相关的规定和提议,由此可见,我们人类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和意义,已经把资源和环境问题放在为前所未有的地位中,同样,在对煤炭资源进行开发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对我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我国现代大规模开采煤炭过程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破坏环境的程度是多方面的,对水资源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还是造成土地的破坏,最严重就是煤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空气的破坏可以说是非常的严重,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发生,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这样的破坏和污染情况,也导致了煤矿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意义上的限制,在限制煤矿产业发展的情况下也给我们指明了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基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的前提下,在使用煤矿开采技术中,我们一定要对其原来相对粗放型和传 统的开采方式,进行完善和创新,重点考虑和关注的开采技术,一定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让其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开采效率,另一方面不破坏环境的开采方法,让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道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目标。
2、煤矿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开采技术是煤矿开采工作的重点,更是决定煤矿开采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但是随着人类对于煤矿产业需求的不断的增加,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的新时代的煤矿开采工作的需求,在实际煤 矿开采过程中总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简单的进行的简述和分析:
2.1严重破坏水资源规律
在煤矿开采技术使用过程中,总会水水资源进行一些严重的破坏,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会深入使用长壁采煤法来对岩层和地表进行一些破坏,尤其是对 水资源的规律,破坏情况相对严重,这样的情况是煤矿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重要的 问题,应该及时的给予解决和处理。在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煤矿开采技术的使用过程中,使用其方法,以前主要考虑的煤矿的安全问题,而在现实的今天,更需要考虑的是环保方面的问题,在进行煤矿开采技术中使用长壁采煤法来对来进 行煤矿开采工作,对水资源产生破坏的原因,主要就是对地表的结构以及地质情况不够了解,在加上是使用长壁采煤法进行煤矿开采,会使岩层发生大面积的破 坏和移动,为此,为了能够解决类似的问题发生,我们必须在进行煤矿开采之前, 及时的了解和分析地质的规律和发生水破坏的内在规律,这些对于选用煤矿开采技术来说,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必须要经过细致研究和分析之后, 在选择相应的煤矿开采技术方法,充分利用其新的理论方法,开采顺序以及开采方法。
中图分类号 S9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134-02
为了促进黄颡鱼规模化养殖,2013年7月,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联合六合区渔政监督大队、浦口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江宁区水产技术指导站、南京现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及溧水区渔业技术推广站共同实施了“黄颡鱼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为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D2013-2-1。通过3年的项目研究示范,完成了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夏花苗种培育、开口饵料培养等技术研究,建立了二级苗种场27.6hm2,繁苗7122万尾;培育夏花5113.8万尾,夏花培育成活率达79.1%;完成了黄颡鱼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操作规程,培训420人次。
1 项目实施情况
1.1 提升了规模化繁苗能力 项目组连续开展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通过保存技术、微孔增氧及网片孵化等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在常规繁殖方式中需要大量杀雄取精、雌雄不发育不同步、孵化增氧效果不佳及繁苗效率低等问题,大大提高了规模化繁苗能力。项目实施以来,繁苗量逐年提高,2013年4260万尾、2014年4680万尾、2015年繁苗量达7122万尾,完成了项目的指标任务。
1.2 建立了黄颡鱼二级苗种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各区示范苗种场育苗设施条件,培训技术操作人员,建立了4个黄颡鱼二级苗种培育场,为完成项目的育苗任务提供了保障。至2015年,在项目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规范化黄颡鱼二级苗种场27.6hm2,其中六合区马鞍8.1hm2、六合区龙袍7.4hm2、溧水区陈家圩3.3hm2、江宁区湖熟8.8hm2。
1.3 示范推广了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 项目组在生产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个方法、两种模式、四项技术”的黄颡鱼苗种繁育技术模式,并成功加以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项目区黄颡鱼苗种规模化育苗成活率及效益。2015年,项目区共培育黄颡鱼夏花5113.8万尾,平均成活率达79.1%,其中江宁周岗1215.5万尾,成活率80.4%;六合马鞍1579.3万尾,成活率84.6%;江宁禄口1572.7万尾,成活率78.5%;溧水晶桥746.3万尾;成活率69.1%。
2 项目实施成效
2.1 提高了黄颡鱼规模化繁苗能力 本次示范项目通过黄颡鱼保存方法的应用研究,大量减少黄颡鱼雄鱼的使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提升繁苗效率,大大提升了黄颡鱼规模化繁殖能力。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黄颡鱼繁苗生产试验,筛选出一种应用效果较好的保存液。通过应用研究表明,在规模繁殖生产中,应用本项技术,可将单尾雄鱼配组繁殖的雌鱼数量提高到500尾,单组繁苗量达45.2万尾,有效提升黄颡鱼雄鱼使用及规模化繁苗的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黄颡鱼规模化繁苗能力。
2.2 突破了黄颡鱼规模化杂交育苗技术 在开展杂交育苗技术研究过程中,使用瓦氏黄颡鱼作为父本,本地普通黄颡鱼作为母本,应用人工授精的繁殖方式进行规模化繁殖取得了成功。生产试验表明,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的杂交繁殖不存在技术障碍,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本项杂交繁殖的最适雌雄数量为500~600∶1。经规模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用125kg普通黄颡鱼雌鱼与瓦氏黄颡鱼雄鱼3尾杂组,繁殖出杂交水花苗共116.8万尾,平均受精率达75%,出苗率达85%。
2.3 创新了一种黄颡鱼工厂化育苗技术 通过研究不同的放养密度、饵料转换、投饵量及环境因子对鱼苗生长及成活的影响,充分l挥室内育苗饵料及环境条件可控的优势,解决了黄颡鱼苗初期开口率不高、适口饵料不足及室外培育的病虫害难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卤虫与中华鳖高蛋白粉料结合喂食的工厂化育苗方法。
2.4 创建了温室培育黄颡鱼一龄鱼种技术模式 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一种温室培育黄颡鱼一龄鱼种的技术模式,即将池塘培育的黄颡鱼秋片放养至温室养殖池,开展一龄鱼种培育试验,通过设置简易微孔增氧及水流动组合装置,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条件,并通过天然的温室效应提高水温,延长苗种的摄食时间,提升苗种出池规格,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3 项目实施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按时完成三新工程项目,该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协调、责任落实、资金调拨、项目进度监管等,确保项目畅通执行。项目实施小组由项目组成员及各个项目实施点技术负责人组成,是项目实施的主体,负责项目的计划、组织、落实以及材料总结。项目实施小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分解项目工作,制定岗位职责,落实实施责任人;配备技术研究人员,确定子项目研究内容和具体落实;掌控项目实施节点和关键点,组织技术难点攻关;收集相关资料,组织交流培训,信息和总结验收。
3.2 联合高校,增强科技团队研发能力,解决技术难题 为了增强科技团队研发能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实施小组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开展技术合作,建立南京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及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其科研设施与人才资源,充实与完善黄颡鱼杂交育苗、生物饵料开发及水质调控等方面研究内容,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另外,该项目还与信阳农学院、泰州牧校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其优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资源,联合开展了黄颡鱼苗种繁殖、培育等项目技术研究,并取得较好的合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