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调查防治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1 16:49: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病虫害调查防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病虫害调查防治

篇1

究竟为什么蛀虫集中发生于垂柳,到底是哪些病虫害危害垂柳,怎样防治,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决定开展“垂柳病虫害的调查防治”课题研究,帮助学校和园林部门摆脱垂柳病虫害的困扰。

二、活动方案设计

1.时间安排:

2013年3月-10月。

每天分7∶40、13∶00、15∶00、16∶20四个时间段对“垂柳病虫害”进行详细观察。

2.活动总体思路:

(1)确定小组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小组名称:侯镇实验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

一组负责人:张长颖、李肖、张晓萱、张雷。

负责班级:6.1、6.2。

二组负责人:李吉敏、张萌、赵永霞、张洪亮。

负责班级:5.1、5.2。

三组负责人:张玉凤、李淑贞、崔颖、张毓恩。

负责班级:4.1、4.2。

四组负责人:邱结、张静、黄国玉、张超。

负责班级:3.1、3.2。

(2)专题阅读

搜集、阅读与“垂柳病虫害”主题有关的资料,了解垂柳栽种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危害垂柳的害虫种类与基本形态,了解害虫的三态变化与各龄对植物的危害;了解垂柳经常发生的疾病种类及其治疗措施;在此过程获得活动背景知识,产生了解、观察本地垂柳病虫害的兴趣和意愿。

(3)开展观察、调查访谈、病虫害防治等活动,进行集中交流

①对校园内的垂柳进行分组、编号:

以教学楼和实验楼为参照物,教学楼前为A区,教学楼后为B区;实验楼南侧为C区,实验楼东侧为D区。树木编号分别从A001、B001、C001、D001开始,按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顺序编排,为校园内的每一棵垂柳进行编号,以便今后观察与针对性治疗。

②对法桐、白杨、柳树与垂柳、松树取样分析:

对法桐、白杨、柳树与垂柳、松树的树叶、木质部、韧皮部进行取样分析,详细观察其结构;对它们的浸出物聘请专业部门进行化验分析,了解它们所含的营养成分的不同与口感的差异。

③全天候观察:

对危害垂柳的天牛、柳木蠹蛾、柳天蛾、柳毒蛾、柳金花虫等害虫进行全天候观察,了解其活动规律,探究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摸清它们从卵、幼虫到成虫的变化规律,及其各龄对垂柳的危害。

④探究垂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其一,化学方法防治:采用农药灌根、叶面喷洒、吊瓶滴注、石灰水涂抹树干及利用针管注射进行针对性治疗。

其二,生物方法防治:查找害虫各龄的生物天敌,进行人工饲养,适时放飞。荧光灯诱捕,调制类似于垂柳木质部成分的饵料进行诱捕。

其三,探究植物浸出液对垂柳病虫害的抑制作用,探究利用植物浸出液对垂柳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⑤人工捕捉:

其一,利用学生午餐饭后的时间进行地毯式搜寻,集体捕杀。

其二,冬春季节寻找挖掘虫卵,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之中。

⑥病害调查:

调查垂柳经常发生的病害,制定详细的防治措施。

(4)交流宣传,评价反思,制定详细的垂柳病虫害防治方案。

(5)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评。

三、预期效果

篇2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属金缕梅科枫香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在我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分布广泛。其适应性强,生长快,平均每年高生长0.7~1.2m;喜光,幼树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湿润土壤,但能耐干旱瘠薄,耐最低温度-18℃,适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是园林绿化优良的观赏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较强抗性,抗风力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

1 常见病害及防治

枫香作为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园林植物,本身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但在其幼苗期和生长旺季,也存在很多的病虫害种类。

1.1 漆斑病

亦属真菌性病害,主要病状为叶片上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具有大片的黄色变色区,周生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黑色小点。 病菌系弱寄生菌,以菌丝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常从伤口侵入。湿度大或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①栽培时注意水分管理,避免过度向植株浇水,增加株间通风透光,以降低周边局部空间湿度。②密切观察,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防止传染。③播种前苗床土壤、上盆前摆放地和盆土要进行消毒。可用甲醛与水按3∶1混匀后喷洒土壤,用薄膜覆盖3天后揭膜即可使用。

1.2 黑斑病

叶、叶柄、嫩枝、花梗和幼果均可受害,但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约3~15mm。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泡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

防治方法:新叶展开时,喷4%氟硅唑或20%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4次。

1.3 白粉病

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防治方法:可使用新型杀菌剂,如白粉病专用药控白,并周期使用,增强对病菌的交替换代杀菌效果,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6天喷1次,连续喷3~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2 常见虫害及防治

2.1 樟蚕

樟蚕(fish line silkworm),鳞翅目大蚕蛾科昆虫,一种野生吐丝昆虫,又称枫蚕。其丝可制成蚕肠线(伤口缝线)和优质钓鱼丝,故称渔丝蚕。杂食性害虫,危害银杏、樟树、枫杨、枫香、等。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方法:樟蚕幼虫3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性的特点,为防治最佳适期,及时喷施10%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65%敌百虫乳剂500~800倍液,杀虫效果较好。4龄后则用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喷洒

2.2 天幕毛虫

天幕毛虫为某类物种蛾的幼虫,因为吐出的丝织成的茧很大,很像帐篷,所以叫天幕毛虫。天幕毛虫颜色鲜艳、多毛。它们非常活跃,喜欢吃阔叶树的叶子,往往会变为害虫。

防治方法:常用药剂为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

2.3 银杏达蚕蛾

主要寄生在银杏、苹果、梨、李枫香等。幼虫取食银杏等寄主植物的叶片成缺刻或食光叶片,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掌握雌蛾到树干上产卵、幼虫孵化盛期上树为害之前和幼虫3龄前2个有利时机,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

3 综述

枫香病虫害持续在其生长的各个时期,所以,对于病虫害防治要建立全面系统的长期防治机制,针对病虫害的特征、危害程度、环境因素等各项因素,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物理防治为主,可通过灯光诱杀、物理清扫、勤于修剪;化学防治为辅,多采用无公害药物防治,保护生态和环境;生物防治相结合,保护鸟类等害虫的天敌,合理利用生物天敌防治。

篇3

中图分类号: S43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222-03

金秋梨是新高梨的芽变株,它具有果实大、外观美、品质优、早果丰产、耐贮藏、方便运输、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等优良性状。该品种于1994年通过湖南省科委鉴定,是南方梨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名优水果,因此金秋梨栽培是山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山区开发规模扩展,台江县金秋梨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全县累计面积4.5万亩(含房前屋后株数折算),金秋梨生产成绩喜人,但是金秋梨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金秋梨产品质量劣质,经济效益不佳,实际发生经济效益的仅有3.2万亩。为了有效地控制金秋梨病虫害的危害,确保金秋梨高产、稳产、优质,促进这一名优水果得以迅速开发推广。笔者对台江县附近金秋梨园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危害金秋梨的主要病害有4种,虫害4种。本文对每种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和虫害的生活习性、为害状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记述,以供参考。

1 病害

1.1 梨锈病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在梨园普遍发生。严重发病的果园,几乎每张叶片上都有病斑,引起叶片干枯,对树势影响很大。重病梨树,果实长不大,或幼果被害,造成畸形、早落。

1.1.1 症状

梨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也能危害幼果。叶片受害,开始在叶正面发生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数目由一二个到数十个不等,以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病斑中部橙黄色,边缘淡黄色,最外层有一圈黄绿色的晕。

幼果受害,初期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密生橙黄色后变黑色的小粒点。后期病斑表面产生灰黄色毛状的锈孢子器。病果生长停滞,往往畸形早落。

新稍、果梗与叶柄被害时,症状与果实上的大体相同。初期病部稍肿起,初期病斑上密生性孢子器,以后长出锈孢子器,最后发生龟裂。叶柄、果梗受害引起落叶、落果。新梢被害后病部以上常枯死,并易在刮风时折断。

1.1.2 发病规律

梨锈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一般在春季3月间开始显露冬孢子角。春雨时冬孢子角吸水膨胀,成为舌状胶质块。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有隔膜的担子,并在其上形成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飞散。在梨树发芽、展叶、落花、幼果形成这段期间,担孢子散落在嫩叶、新梢、幼果上,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侵染丝,直接侵入表皮组织内,梨锈病菌一般只能侵害幼嫩的组织。当梨芽萌发、幼叶初展且天气阴雨连绵或时晴时雨时,发病严重。

1.1.3防治方法

一般在3月下旬(梨树萌芽期)喷第一次药。以后每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3次。雨水多的年份应增加喷药次数。药剂可用0.6%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用65%福美锌300-500倍液。在梨树盛花期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用0.3%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

1.2梨黑斑病

梨黑斑病是金秋梨主要病害之一,此病的危害造成大量裂果和早期落果,病果率达90%以上。

1.2.1 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及新梢。幼嫩的叶片最早发病,开始时出现针头大、圆形、黑色的斑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呈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有时微见轮纹。叶片上长出多数病斑时,往往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的大病斑,导致叶片畸形,引起早期落叶。

幼果受害,初在果面上产生一个至数个黑色圆形针头大的斑点,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略凹陷,表面遍生黑霉。由于病健部分发育不均,果实长大时,果面发生龟裂、裂缝可深达果心,在裂缝内也会产生很多黑霉,病果往往早落。长成的果实感病时,其前期症状与幼果相似,但病斑较大,黑褐色,后期果实软化,腐败而落果。

新梢染病时,发生黑色小斑点,以后发展成长椭圆形,暗褐色、凹陷,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缝,病斑表面有霉状物。

1.2.2发病规律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平均气温13-15℃时,叶片开始出现病斑,5月中旬增加,6月多雨期病斑急剧增加。果实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少量病斑,6月上旬病斑较大,6月中下旬果实龟裂,6月下旬病果开始脱落,7月下旬至8月上旬,病果脱落最多。

1.2.3防治方法

梨黑斑病的防治须采取综合措施。应以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为基础。结合清园消灭越冬菌源,生长期及时喷药保护,防止病害蔓延。

1.2.3.1做好清园工作

在梨树萌芽前做好清园工作。剪除有病枝梢,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1.2.3.2加强栽培管理

在果园内间作绿肥,或增施有机肥料,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抵抗力,减轻发病。对于地势低洼、拌水不良的果园,应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1.2.3.3套袋

套袋可以保护果实,免受病菌侵害。套袋在5月中上旬以前进行。用一般的食品袋对果实进行套袋,这样既实惠、防治效果也较好。

1.2.3.4药剂防治

在金秋梨发芽前,喷1次0.3-0.5%五氯酚钠和5波美度石硫合剂混合液,杀死枝干上的越冬病菌,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要喷药保护。喷药间隔期为10天左右,共喷7-8次,药剂用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用50%代森铵1000倍液,或用65%代森锌可湿化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发病严重的果园,于花开前至落花后可喷布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1.3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雾病。侵害金秋梨叶片和果实,常造成大量提早落叶,果实遍布病班,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

1.3.1症状

梨黑星病为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果柄、芽、花序等部位。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之间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小斑点,界限不明显,数日后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为害严重时,许多病斑融合,使叶背面布满黑色霉层,造成落叶。叶柄受害,叶柄上出现黑色、椭圆形凹陷病斑,产生黑色霉层,易早期落叶。叶脉受害,症状与叶柄相似。

l.3.2 发病规律

梨黑星病主要以落叶上未成熟的子囊壳越冬,于翌年春季产生子囊孢子,进行侵染。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盛期,8月中旬以后病势逐渐下降。

1.3.3 防治方法

1.3.3.1清除病源。秋季清扫落叶,收集病果,集中烧毁。结合冬剪,剪除病枯枝。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芽梢。

1.3.3.2 药剂防治。在临近开花时和落花70%左右时,各喷药1次。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天左右喷药1次,共喷5~6次。常用药剂有1:2~2.5:200~240倍波尔多液,50%多菌灵600~800倍液,70%甲基托津800~1000倍液,80%代森锌600~800倍液,45%代森铵1000~1200倍液,6%氯苯嘧啶醇(乐必耕)1000倍液,80%敌菌丹800倍液,12.5%速保利3000~4000倍液。喷药注意均匀,使果面和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

1.4梨轮纹病

梨轮纹病又名粗皮病、瘤皮病。它是金秋梨的主要病害之一,除为害金秋梨外,还侵害苹果、海棠、桃、李、杏、栗等多种果树。

1.4.1 症状

梨轮纹病主要为害枝干树皮和果实,还能侵害叶片。枝干树皮发病,多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小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扁圆形褐色疣状突起,直径约0.3~3厘米,病疣较坚硬,里面暗褐色。第二年病疣周围一圈树皮变为暗褐色,浅层坏死,并逐渐下陷。病斑周围健树皮逐渐形成愈伤周皮,病健交界处隆起,出现裂缝,有些病斑被翘起、剥离。枝干树皮受害严重时,病斑密集,表面极为粗糙,故称粗皮病或疣皮病。在衰弱树上,成片的病疣死组织烂到木质部,严重削弱树势,甚至造成枝条枯死。

果实受害,多在近成熟期开始发病。病部果肉褐色、软腐,呈近圆锥形向果肉腐烂。

叶片发病,形成近圆形或不规整形的褐色病斑,微具同心轮纹,后逐渐变为灰白色,并长出黑色小粒点。一片叶发生许多病斑时,常使叶片焦枯、脱落。

1.4.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部越冬,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孢子着落在树皮和果面上萌发,由皮孔侵入。侵入的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待条件适宜时才扩展发病。在新梢部位,一般从8月开始以皮孔为中心出现病斑,当年基本不产生分生孢子器,需到第三年才开始大量散发分生孢子。

病菌侵染果实的时期为落花后至8月中旬左右,其中以6月至7月中旬最多,其间每当降雨后就有一些果实被侵染。被侵染果实一般到成熟期或贮藏期才明显表现症状。

叶片多从5月开始发病,7~9月发病较多。

1.4.3 防治方法

1.4.3.1 加强栽培管理。在金秋梨进入结果期后,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适当挂果,促使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1.4.3.2 清除病源。结合冬季清园,刮除枝干老翘皮,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春季发芽前仔细刮除病疣,全树喷洒40%福美胂100倍液。

1.4.3.3 生长期喷药保护果实。在病菌大量传播侵染的5~8月份,结合防治其他病害,每隔15~20天喷药1次。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80%敌菌丹1000倍液,50%退菌特600~800倍液,1:2~3:200~240倍波尔多液。

2 虫害

2.1 梨茎蜂

梨茎蜂俗称折梢虫、切芽虫。属膜翅目,茎蜂科。梨茎蜂是为害金秋梨新梢的主要害虫,在管理粗放的梨园发生较为严重。

2.1.1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多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内越冬。成虫羽化后多在中午前后气温高时交尾、产卵,早晚和夜间气温较低时,栖息在树冠下部叶片背面。成虫产卵时,先用锯状产卵器将嫩梢4~5片叶处锯伤,将卵产在伤口下2~4毫米处嫩组织里。每雌可产卵20余粒,卵期7天。幼虫为害至6~7月份先后老熟。成虫对糖蜜、糖醋液无趋性,亦无趋光性。

2.1.2 为害状

在新梢长至6~7厘米时,成虫产卵时用锯状产卵器将嫩梢4~5片叶处锯伤,再将伤口下方3~4片叶切去,仅留叶柄。新梢被锯后萎缩下垂,干枯脱落。幼虫在残留小枝橛内蛀食。

2.1.3 防治方法

2.1.3.1 人工防治

①根据成虫早晚低温时在树冠下部栖息,不善活动的特点,在早晨或傍晚,树冠下张接布单,振落成虫集中杀死。②被成虫产卵为害的新梢,上端枯萎,极易识别,在开花后的半个月内,巡回梨园,发现带有虫、卵的萎缩梢及时剪去销毁。

2.1.3.2 药剂防治

在发生量大、为害严重的年份或果园,在梨树新梢长至5~6厘米时,恰是成虫发生期,此时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幼树园及时喷药更为重要。使用的药剂有50%对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7%乐斯本乳油2000~3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

2.2梨黄粉蚜

2.2.1 生活习性

1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和潜皮蛾为害的翘皮下或枝干上的残附物内越冬。翌春金秋梨开花期,卵孵化为干母若虫,先在梨树翘皮处刺吸汁液,羽化为成虫后产卵繁殖。成虫活成力较差,喜在背阴处栖息为害。温暖干燥的环境对其发生有利,低温高湿则不利于其发生。一般无萼片的梨品种受害轻,有萼片受害重。老树受害重,地势高处受轻。采收期早的梨常带有梨黄粉蚜,在贮藏、运输、销售期间仍可继续繁殖为害,引起大量腐烂。

2.2.2 为害状

梨黄粉蚜喜群集果实萼洼处为害,随着虫量的增加逐渐蔓延至整个果面。果实表面似有一堆堆黄粉,周围有黄褐色晕环,即为成虫与其所产的卵堆及小若蚜。受害果实皮表面初期呈黄色稍凹陷的小斑,以后渐变黑色,向四周扩大呈波状轮纹,常形成具龟裂的大黑疤,甚至落果。

2.2.3 防治方法

2.2.3.1 人工防治

冬春季,彻底刮除老翘皮,清除树体上的残附物,消灭越冬虫卵。

2.2.3.2 药剂防治

梨芽萌动前树上喷5%柴油乳剂杀卵。在为害梨果期喷布40%乐果乳剂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或20%杀灭菊酯乳剂3000~4000倍液。

2.3 梨二叉蚜

梨二叉蚜又名梨蚜,属同翅目,蚜科。寄主除梨外,夏季以及茅草等作第二寄主。

2.3.1 生活习性

梨二叉蚜以虫以卵在梨树芽或小枝缝隙等处越冬。翌年梨芽萌动时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若虫群集于芽外露白处为害,待梨芽开绽时钻入芽内,展叶期又集中到嫩梢叶面,此时繁殖迅速,为害最重,被害卷叶显著增加。

2.3.2 为害状

梨二叉蚜只在春季为害金秋梨新梢叶片,被害叶向上纵卷呈筒状,以后渐皱缩,变脆,严重时引起落叶。

2.3.3 防治方法

2.3.3.1 药剂防治

金秋梨花芽开绽前,越冬卵大部分卵化时和树展叶期,蚜虫群集于嫩梢叶面为害但还未造成卷叶时,喷布40%乐果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剂等合成菊酯类农药3000~4000倍液。

2.3.3.2天敌

梨二叉蚜的天敌有食蚜蝇、草蛉、瓢虫及蚜茧蜂等,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2.4 中国梨木虱

中国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是金秋梨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嫩绿部汁液。

2.4.1 生活习性

年发生4~6代,均以冬型成虫在树皮缝、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若虫怕光,喜欢潜伏在暗处为害。生长季节若虫多在叶正反面、叶柄基部及芽基部吸食,且分泌大量淡黄色粘液,常将两片叶子粘合重叠,若虫潜伏其内群集为害。

2.4.2 为害状

春季成、幼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季则多在叶面吸食为害。受害叶片叶脉扭曲,叶面皱缩,产生枯斑,并逐渐变黑,提早脱落。且若虫分泌大量粘液,常使叶片粘在一起或粘在果实上,诱发煤病,污染叶和果面,果实发育不良,被害枝条生长停顿,不充实,易受冻害。

2.4.3 防治方法

2.4.3.1人工防治:早春刮除老树皮,清理园内和周围的残枝、落叶及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2.4.3.2天敌防治:该虫天敌有花蝽、草蛉、瓢虫、寄生蜂等。以寄生蜂控制作用最大,应避免在天敌发生盛期施用广谱性杀虫剂。

2.4.3.3药剂防治:金秋梨花芽开放前,越冬成虫大量出蛰活动尚未产卵时,喷洒50%对硫磷1000倍液,40%乐果乳剂1000~12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剂3000~4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剂4000倍液。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109-03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贸易全球化和交通的日益发达,林业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加大,传入的频率越来越高,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某些危险性有害生物已使仁化县周边地区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摸清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及本土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可为今后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封锁和扑灭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根据调查结果预测主要有害生物在仁化县的发生趋势,并提出预防和防治对策。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属南岭山脉,地理座标为东经113°30'~114°02',北纬24°40'~25°20',全县国土面积316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60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7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5.3%。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乔木种类组成的常绿阔叶林及与松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为主。

调查涉及仁化县所辖区域的11个乡镇有林地,含天然林、人工林、灌木林、生态林、经济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苗圃、绿化带。调查所有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和危害性大的本土有害生物,包括寄主植物种类、有害生物分布地点、发生面积。外业调查采取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在踏查的基础上,对有危害症状的或外来有害生物林地,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同时采集标本,并做好标签,注明有害生物名称、寄主、地点、时间、采集人等。

2调查方法

2.1线路踏查

踏查路线主要是利用林班线、林间大小道路等,踏查路线应穿过当地主要森林类型、害虫发生地。踏查时以林业小班为基本单位,没有划分小班的以自然山头为代表,简要记载有关森林调查因子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森林调查因子、林业有害生物分布情况、林木被害程度均用目测估计[1]。

2.2标准地调查

在踏查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其虫口密度、危害程度,分析虫类发生同环境条件和森林经营方式的关系,判断其对整个林区可能形成的威胁,为此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

2.3项目调查

2.3.1病害调查

每100~1000亩设1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至少要有100株以上寄主植物,每块标准地调查株数20株以上[2]。统计感病率。

2.3.2食叶害虫调查

在同类林分中每300~500亩设1块标准地,根据害虫习性和树木发育情况,分别于树冠上、中、下部级不同方位截取样枝,统计虫口并换算成整株虫口数量[1]。

2.3.3树干害虫调查

在标准地内从衰弱木、枯木和枯立木中选出标准木各一株,伐倒作详细分析。从树基至树顶刮去一条5~10cm宽的树皮,观察害虫种类、虫态、虫道开状及分布情况,然后在有代表性的地方,于树干南北方向作宽10cm长50cm的样方,每2米选一块,统计害虫数量及孔穴数。

2.3.4枝梢害虫调查

选有代表性的地段作标准地,标准地内应有林木100~200株,进行每木检查,分别统计健康株树、被害株树,以及被害严重程度;对于蚜虫、介壳虫等小型枝害虫的检查,可用标准枝法,在树冠南北两面的上、中、下部各选一个样枝,截取长10~20cm枝条,统计上面的成虫、幼稚虫及蛹数,求出平均每10或20平方厘米的活虫树。

2.3.5种实害虫调查

主要在种子园、母树林和其他采种林分进行。通常500亩以下设1块标准地,500亩以上每增加250亩增设1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1亩,按对角线取样法抽取样树10株以上,每样树在树冠上、中、下不同部位采种实10~100个,解剖调查被害率[1]。

2.3.6地下害虫调查

地下害虫调查方法是按各立地类型挖土坑进行调查。样坑数量,通常每亩挖2个,同一类型林地土坑总数不超过10个。土坑应分布均匀,设在已发生危害的苗圃或新造林地的被害地段上。土坑大小一般50cm×50cm,每20厘米为一层,分层挖土,深度到无害虫为止,检查各层土壤内的害虫种类、虫态和数量[2]。

2.3.7苗圃(花圃)地调查

苗圃、花圃踏查和标准地调查一般是结合在一起开展。先进行有害生物踏查,通过踏查了解有害生物的概况后,在危害程度不同的苗圃地分别设立标准地。在每块苗圃或花圃地上按对角线的位置(或棋盘式)设置若干个标准地。标准地的数量以其总面积不少于调查总面积的0.1%~0.3%。标准地大小根据苗木种类和苗龄而定,针叶树播种苗一般0.1~0.5m2,或以1~2m长播种行作为一个标准地。阔叶树苗的标准地应在1m2以上,每个标准地上的苗木应在100株以上。按对角线的位置(或棋盘式)抽取样株(针叶树播种苗300株以上、阔叶树苗100株以上)进行检查[2]。

3调查结果

经本次调查,未发现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分布。调查统计,近几年仁化县的马尾松毛虫、松茸毒蛾发生面积全年保持在2500~3000亩左右,竹蝗、华竹毒蛾、刚竹毒蛾发生面积全年保持在3000~5000亩左右[3]。因此以上几种害虫成为仁化的主要森林害虫,对仁化县森林造成一定的损失(表1)。

4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4.1原因分析

(1)森林害虫或病害通过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后,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地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同时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日益频繁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3)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

(4)防治不力,导致有害生物大面积发生,林权单位和林农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决策上的偏见,导致了一些常见病虫害年年发生年年治的现象。

(5)经营不当,导致次生性有害生物成为主要有害生物。随着森林分类经营和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林农提高了经营森林的积极性,经常进入林区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就容易破坏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天敌减少,次生性有害生物大量繁衍、爆发成灾,以至于年年防、年年成灾。刚竹毒蛾、竹蝗等就存在这种现象。

4.2防治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有线电视、科普宣传材料、宣传栏、公告栏等多种宣传媒体,加以宣传,提高人们对法规知识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的认识,提高全民对森林检疫对象的防范意识。

(2)加大监测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网络和严格的监测普查报告制度[2]。在病虫害发生重点区域、地段布设监测点,进行常年监测,发现可疑的病虫情,及时地进行上报和送检。

(3)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把检疫源头关,对省外调入的木竹及其产品,引进的松属种苗盆景、繁殖材料、货物木质包装材料垫料,严格按照检疫操作规程,实行检疫的申报审批制度,严禁从疫区调入;严禁疫区调入松属的木材种苗等繁殖材料,盆景货物木质包装材料、垫料等[2]。

(4)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5)化防与生防相结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

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在必要的化学防治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环境友好的药剂科学合理的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参考文献:

篇5

大棚作为政府移民扶贫项目之一,九十年代在万州区消然兴起,现在由仅万州区农业局建和农业局指导建大棚至少有600个以上,大棚内小气候湿度较高,可提早蔬菜上市,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大棚高湿和相对春夏仍较低温的环境,为苗期病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苗期病害严重威胁育苗生产。通过对42个大棚田间调查,室内病原培养,选取农民对蔬菜上使用的8种杀菌剂进行抑菌试验,为大棚蔬菜育苗田间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98年12月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大棚面积、棚龄、育苗种类、大棚内外环境,病害发生情况,防治情况,调查辣椒、茄子苗床,采用五点取样,每点100株,分别计算辣椒、茄子的平均病株率。

1.2 供试培养基及菌种的分离纯化培养

1.2.1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蔗糖15g,琼脂17g,水1000ml。

1.2.2 菌种的分离纯化培养:分别采集菌核软腐(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clib.)de Baey,立枯(Rlizoctonia sclani kuhn),灰霉(Botrytis cinerea Pers.)病害新鲜标本,分离纯化,其中立枯和菌核软腐病菌在20℃恒温培养,灰霉7-10℃常温培养。

1.3 供试药剂及浓度

1.3.1 供试药剂:根据调查用药情况,在市场上选购8种药剂,均为可湿性粉剂,日本产50%速克灵,安徽阜阳产杀菌大王,湖南汀研访华团产苗床消毒剂,日本产75%百菌清,哈尔滨天霸化工产90%灰霉灵,河南蔬菜瓜类推广协会产90%猝倒立枯灵,川化工产50%多菌灵,四川国光50%代森锰锌。

1.3.2 供试浓度:根据大家指导浓度,灰霉灵600x,猝倒立枯灵1000x,杀菌大王750x,速克灵1000x,多菌灵700x,苗床消毒剂400x,代森锰锌350x,百菌清1000x。

1.4 试验方法抑菌圈测定方法

用打孔器将分析用滤纸制成5mm的滤纸片,放入各种药液充分浸润,并在分析用滤纸上自然风干,风干后放在平板培养基上,在平板培养基中心接种直径5mm菌种,温度10-14℃常温培养,5d后观察测量各药剂的抑菌圈直径。

2.结果分析

2.1 田间调查结果

2.1.1 调查发现,大棚面积在0.2-0.5亩之间,42个大棚有39个为当年新建棚,育苗种类主要有茄子、辣椒、生菜、黄瓜、芹菜、莴笋等,大棚选择在北风向阳处,但大棚四周排水沟浅,排湿差,大棚内箱面不高,湿度大,雾滴多。

2.1.2 调查情况,蔬菜苗期以立枯、菌核软腐、灰霉为主,其中立枯主要为害茎基部,菌核软腐为害茎中上部分叶片,引起死苗率高,灰霉主要为害叶片,移载后,随气温升高,湿度降低,症状将逐渐消除,三种病害多为混合发生,以病棚率83.3%,辣椒发病株率立枯38.0%,菌核软腐30%,灰霉21.3%,茄病株率立枯41.0%,菌核软腐35.5%,灰霉12.0%,病害在田间呈地均匀分布。

2.1.3 用药情况,蔬菜站、农技站、供销社推荐用药有灰霉灵、猝倒立枯灵、百菌清、速克灵、多菌灵、苗床消毒剂,农户实际常用药有灰霉灵、多菌灵、猝倒立枯灵,用药时间多在发病后喷雾防治,有12个大棚撒草木杰防治。

2.2 不同药剂对立枯病菌生长抑制作用(见表Ⅰ表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药剂间存在显著差异性,苗床消毒剂,多菌灵对菌丝抑制作用最强,猝倒立枯灵、灰霉灵、速克灵有较强抑制作用,代森锰锌、杀菌大王、百菌清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差。

2.3 不同药剂对菌核软现菌生长抑制作用(见表Ⅲ表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药剂间存在显著差异性,苗床消毒剂对菌丝抑制作用最强,多菌灵、速克灵、灰霉灵、猝倒立枯灵次之,其它药剂效果较差。

3.讨论

(1)大棚相对低温高湿的小气候环境是立枯、菌核软腐和灰霉发病的主要原因,从新建大棚情况看,应加深排水沟,提高厢面,降低湿度,减少雾滴。

篇6

苗圃是通过有性或无性的途径生产苗木的基地。选择良好的育苗基地,有利于苗木健康地生长发育。苗圃地选择要以经营条件及自然条件与育苗树种相适应两个因素考虑,但重点要抓住几点:

1、位置:应选择造林地区中心或附近、交通方便、劳力充足、有水源、电源的地方。

2、地形: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带(坡度不准超过5度)寒流汇集、积水的低洼地、光照过弱的山谷、风严重的风口及岗脊地等不能做苗圃地。

3、土壤:土壤是苗木生长基础,它即是供给苗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和空气的场所,又是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因此,选择苗圃地要以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酸碱度等因子考虑。要选择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轻壤土为好。苗圃地含盐量不得超过0-15%,表层土厚度50厘米以上,总孔隙度45%-55%,土壤容重1.0 -1.3克/立方厘米,PH值6.5 - 7.5之间。

4、水源:选择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地下水位沙壤土1.5 -2米,轻壤土2-3米做圃地。

5、病虫害:地下害虫过多有病菌感染的地方不能做苗圃地。长期种植烟草、玉米、蔬菜等土地易发生病虫害,故不能做育苗地,如果必须用,育苗前要进行杀菌和灭虫,直至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

二、插条苗培育的技术措施

所谓插条育苗是指利用树木枝条的一部分,通过扦插培育出的苗木。插条育苗的原理主要是茎切口附近的次生分生组织或已经老化而丧失分生能力的永久组织,受切割等机械损伤后,其中薄壁细胞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重新恢复分裂的能力,从而能够形成愈合组织,产生不定根。插条苗培育的技术措施在于:

1、种条选用:种条选用采穗圃或育苗地一年生萌条。采条应在秋季树木停止生长后或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萌条越冬时按规程保管好,保证不风干不失水。

2、剪穗要求:挑出芽风干、腐烂、无芽包或芽包不健壮有虫害和木质化不好的萌条,选择好的种条进行剪穗。剪穗规格为长12-15厘米。梢头粗不得低于0-6厘米。每穗具有两个以上的芽包,剪穗切口平滑、上平下马蹄形,在距上口1厘米处必须有一个健壮的芽包。剪穗不准出现劈裂和破皮。

3、扦插方法:可实行垄式单行或双行扦插,单行扦插每延米10株,双行每延米20株,垂直扦插,插后上截面与垄面一平。切忌不能斜插,不能劈头,伤芽或折断。插后要及时灌透水。

4、摘芽除蘖:扦插后,会从根基发出很多萌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抹芽除蘖。如繁育种苗可留1-2株健壮枝条。如培育大苗,可留一株健壮枝条。

5,中耕除草:插条育苗成活后,要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结合化学除草及铲趟进行。

6、施肥:可根据不同树种及立地条件进行施肥。

7、病虫防治:用药物进行病虫防治。

三、苗圃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发生病、虫、霜等危害,故必须进行防治。

1、松、杉立枯病的防治

立枯病亦称幼苗猝倒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主要危害松、杉等针叶树幼苗,在短时期内会引起苗木大量死亡。有些阔叶树幼苗也常受害。

苗木得病后,植株倒而枯死者称猝倒,死而不倒者为立枯,按其发病时期不同、症状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

(1)种芽腐烂型:播种、出土前,由于土壤潮湿板结,种苗被病菌感染,引起种芽腐烂,亦称种腐和芽腐。

(2)幼苗猝倒型:幼苗土后、木质化前,由于遇阴雨,病菌自根颈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呈水渍状后根颈腐烂、缢缩,苗木迅速倒伏

(3)茎叶腐烂型:苗木出土后,在苗床低凹、阴雨连绵、密度过大,苗木幼叶嫩茎被病菌感染,枯萎腐烂,病菌不断向下发展,在枯死的茎叶上常有灰色蛛网状的菌丝体。

(4)苗木立枯型:苗茎木质化后、由于土壤病菌较多或环境对病菌有利,病菌从苗根部侵入,引起根部腐烂,地上部分枯死,或由于土壤缺水、出现干旱时、地上枯死,故称立枯病。引起立枯病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原。非侵染性病原是由于苗圃积水、土壤板结、地表温度过高,烫伤苗根颈而致。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丝核菌、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

防治方法:

A、选排水良好的土壤做圃地。

B、用杀菌药进行消毒。(可用23%硫酸亚铁溶液,3.5—4克/m2,均匀地浇洒在床面上,用药7天后,方可播种。)

C、加强苗圃管理,合理施肥、细致整地,及时播种、及时排灌等。

D、为预防病害发生,可用波尔多液100-150倍液,出苗后每15 - 20天喷雾一次,连续2-3次,注意喷后要用清水洗掉残液,以免烧苗,也可用敌克松500 -- 800倍液,10 -15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

2、杨树灰斑病

杨树灰斑病发生在杨树的叶片嫩梢上,幼苗顶梢和嫩枝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而下垂,俗称黑脖子病,它使上部叶片全部死亡、病部被风折断,在下边叶柄休眠芽中再生小梢,使病苗成为无顶的多叉苗,防治方法可用65%代森锌深液500倍,或1:1:125-170倍波尔多液,从6月份开始,每半月喷1次,共喷3-4次。

3、苗圃虫害的防治

苗圃害虫有地上或地下两大类,通常以地下害虫危害严重。地下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龟子幼虫)、直翅目的蝼蛄等。

(1)地老虎的防治方法:地老虎幼虫危害幼苗,轻则造成缺苗、重者毁种重播。防治可用人工诱杀成虫,亦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20%乐果乳油3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90%敌百虫0.5千克、加水2.5--5千克,拌鲜草50千克,于傍晚撒在苗床上、防治4龄以上幼虫。

(2)蛴螬防治方法:蛴螬主要危害苗木根部,常使苗床缺苗,或绝产,防治方法为:用呋喃丹在作床时撒人床层;用50% -六O五乳油,75%辛硫磷乳油等加水1000倍液浇根。加强苗圃抚育管理、中耕除草,破坏蛴螬适生环境。

(3)蝼蛄的防治方法:蝼蛄是苗木重要害虫,它以成虫或若虫咬食根部及靠近地面的幼茎部,使之呈不整齐的丝状残缺,还常食新播和刚发芽的种子等。防治方法可采用诱杀,做毒土施入苗床中,可用90%敌百虫原药用热水化开,0.5千克加水5千克,拌饵料50千克,炒出香味,用毒饵诱杀。

4、其它灾害的防治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除病虫危害苗木外,还有一些灾害影响苗木生长发育,主要有鸟害、霜害、伏旱等。

(1)鸟害:针叶树种幼苗大部分顶壳出土,由于其具有芳香味,易遭受鸟害,为此应该进行防除,主要防除方法有:

①种子催芽均匀、良好,让其出土快、脱壳早。

②避免萌动的种子受冻,受冻的萌动种子出苗时种壳不易脱落。

③人工驱除及药物毒杀。

(2)霜害:春秋两季都遭受霜害。新播苗防春霜应着手于种子处理与播种后至出苗时的田间管理。经暖湿条件下处理的种子及播后覆草,可提高种苗抗御霜冻的能力,如发生霜冻时在日出前用水浇洒。

(3)伏旱:有些树种因夏季持续高温、少雨易遭受干旱,造成苗木大量枯死,应该适时浇水。

苗木培育是一项严肃的科学工作。它除掌握各树种生态特性及生物学特性外,还涉及土壤、气象、生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些措施并不是常年不变的。它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气候变化等因子的不同而不断的修改及完善。而这些资料要经过多年的积累、筛选而形成。因此,只有在育苗生产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才会使育苗成功。

篇7

中图分类号 S4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16-01

病虫害预测预报,一是根据历史资料、病虫基数调查等分析,预先掌握病虫害发生期迟早、发生量的多少,对农作物危害的程度以及分布、扩散范围等;二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掌握病虫害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数量变化,进一步研究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具体的测报指标和防治方法。根据预测预报的具体目的,可分为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分布预测、为害程度预测等[1-3]。认真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可以有效地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万年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8°30′15″~28°54′51″、东经116°46′48″~117°15′10″,全县现辖6个镇、6个乡和2个管委会,全县年平均气温17.5 ℃,年平均日照数为1 887.2 h,年降水量1 766.9 mm,全县总面积1 140.76 km2,其中耕地面积2.13万hm2,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油菜、花生、柑桔、葡萄、棉花、蔬菜等。多年来,万年县植保植检局通过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取得了详细的数据,基本掌握了当地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4]。万年县水稻主要病虫害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稻瘟病、稻蓟马、潜叶蝇等30余种,特别是水稻4代三化螟重发,万年县植保植检局针对以上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了预测预报。

1 开展预测预报,确保预报准确及时

1.1 设立稳定监督点,及时记载监督数据

根据万年县气候和区位特点,在上坊乡西山蔡家、陈营镇南岗设2个固定的灯下虫害监督点,每年派专人分别负责点灯及监督任务,点灯时间为4月1日至11月30日,坚持点灯及时记录观测数据,并每周由专人整理报省、市植保站。如果遇到病虫害突发时,要确保信息及时上报到上级业务部门,根据上级部门指导意见,并结合当地详细情况,制定切实可行防治策略,确保病虫害得到及时控制,使损失降到最低。

1.2 分区设立监督点

根据万年县的水稻分布面积,在面积比较大的乡镇派一个具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植保员,每天到田间进行定点调查,在水稻生长期间负责调查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并且每日上报县植保局,局内由专人负责汇总留存,并定时报上级部门。如果遇到突发性病虫害时,植保局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勘查,成立万年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专家组及万年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组项目实施组,并制定详细防治方案,及时准确地发放病虫情报,为农户防治水稻病虫害提供参考[5]。

1.3 开展调查工作

1.3.1 调查方式。采取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方式,测报人员在坚持每月观测记载的同时,及时开展水稻病虫发生、发展情况普查。一是冬、春季分山地、丘陵、平原做好越冬基数调查;二是针对越冬基数做好病虫害发生、发展、发育进度情况调查,对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每天定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气候条件,分析其危害程度,从而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1.3.2 主要调查方法。①定点调查法。选择田块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调查,确保数据准确、有代表性。②对比调查法。③鼠类调查方法。

1.4 由专人建立档案、完善数据

由专人对所有调查、观测数据及时记载、整理,分门别类存档,万年县植保局成立至今已有60年,刚开始开展病虫预测预报工作条件比较差,调查数据不太完整。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有灯下测报数据及一些相关调查资料,并且通过电脑建档,病虫害资料完整、详实,易于查找和使用,方便了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开展。

2 扩大测报队伍,提高测报人员的素质

2.1 扩大测报队伍,确保上报数据准确及时

测报工作投入工作量较大,具有连续性,需要有专职测报技术人员,万年县植保局现有正式测报人员4人,兼职人员4人,有的测报人员已在植保战线工作30多年。为确保万年县的病虫害测报工作能够持续进行,需要扩大测报队伍。

2.2 提高测报人员的素质

测报工作要求技术人员既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又具备专职的技术,因此,每年都要对专职人员进行培训。一是派专职人员到省、市学习病虫害类识别、虫龄期划分等相关知识;二是请省、市病虫测报专家讲解相关知识;三是派专职人员到省、市参加培训。

3 加大测报结果的宣传力度

要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测报结果能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全县95%以上的农户,可以采取以下宣传措施:一是电视台每周进行电视预报;二是设立热线电话;三是每月宣传车下到每个镇、乡,且病虫害严重时,增加宣传次数;四是定期发放病虫情报;五是通过惠农信息平台给农户及时发送相关的病虫害短信。

4 打造万年县数字植保

4.1 开发病虫数字监测系统

增加智能虫情测报灯,引进田间小气候分析仪、电脑、成像等设备,制作万年县农作物病虫测报地形图,建立县乡田间调查数据汇报网络,为病虫预报提供详实分析数据,真正使万年县中、长期预测准确率达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

4.2 建立分析会商数字平台

为县、乡2级配备电脑,开发计算机病虫数据分析系统,建立病虫数据信息会商平台,实现网络化会商,从而简化办公手续,提高病虫分析水平。

4.3 着力推进病虫防治信息传递数字化

编制病虫电视预报制作系统,实现病虫预报可视化,开发病虫防治咨询电话语音服务系统,方便农民随时咨询病虫发生情况,并提出科学防治意见;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部分村委会和乡村农资服务商建立病虫显示网络,以及通过新农村巴士等传递病虫情报,使病虫防治信息家喻户晓。

4.4 打造防控指导数字化系统

用网络显示植保人员所在的服务方位,更加方便农民对病虫防治服务的需求。第一步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植保服务网大屏幕,第二步在部分村委会与农资经销商建立植保服务网络大屏幕。大力培育扶持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实现病虫专业化防治;布局病虫监督“天眼”,建立重大病虫害政府数字化应急防控机制,有效防治大面积病虫危害,把病虫灾害损失减到最低。

5 参考文献

[1] 王坤.安徽省水稻主要病虫害预测及管理系统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8.

[2] 文颖.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及预测预报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167-168.

篇8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是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一旦发生,损失很大,甚至颗粒无收,所有的投入和付出毁于一旦。目前由于气候给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适宜的发生、繁育、生长的条件。根据预测预报和实地调查来看,发生的时间早、种类多、范围广。在苗床地常年没有出现的病虫今年也发生了,给农业生产提出严峻的挑战。为确保今年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实现农民增收,抓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搞好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镇上成立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技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农技站职工为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加强对全镇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的测报调查、技术指导、协调和督查。各村(居)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确保本地无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二、措施到位,责任明确。

篇9

中图分类号 S763.1;S7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38-01

重庆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热,无霜期长,温湿多阴,雨热同季,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病虫发生频繁、危害严重。重庆自1997年直辖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迅速,绿地面积和植物种类增加较快。但加快绿化建设的同时却没有给管护以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病虫害防治方面。伴随植物引种和苗木调运带来新病虫种类以及原有病虫在新环境下时时暴发等,都给重庆市的园林绿化造成了较大损失。针对这一情况,从2010年7月起,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每月对市街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进行调查统计,为各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绿地建设养护管理单位、居住区绿化管理部门等提供病虫害发生情报和技术支持,逐渐完善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机制,提高市街绿地养护水平,科学规范地指导重庆市街绿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 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自2010年7月起,对重庆市主城范围的行政区(9区)的乔木、灌木、草坪等绿化植物病虫害种类进行调查。共调查寄主植物117种,采集病虫害标本45份,鉴定主要病虫害29种,其中害虫18种、病害11种(表1)。

2 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

2.1 植物种类单一,专食性害虫暴发

因气候和立地条件限制,重庆市街绿化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主要为常绿阔叶树种,特别是行道树主要以黄葛树和小叶榕为主,栽种面积大、数量多,仅主城区逾30万株。其结果不仅使得景观单调,对不良环境抗性降低,更为一些专食性害虫提供了充足的食料和适生空间,使得害虫发生周期缩短,危害加重[1]。

2.2 未重视检验检疫,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

随着外地苗木的大量引进,新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加上植物检疫工作的疏忽,一些危险性病虫随着植物材料迅速传播,加上缺乏天敌,形成新的病虫害种类[2]。如近来在重庆市街园林植物上发现了红棕象甲、椰心叶甲、拟木蠹蛾等新的病虫害种类。

2.3 栽植不当诱发病虫害

市街园林植物常存在栽植过密、栽植基质深度不够等情况,易造成植物生长势弱、抗性降低、容易发生病虫害。

2.4 重建轻管,病虫害频发

重庆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相应的园林绿化建设也如火如荼。但绿化建设的同时管护力量和资金没有同步增加,造成园林景观管护质量下降,使一些次要病虫害往往也能造成较严重的危害。

3 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3.1 梨冠网蝽

4月开始出蛰活动,7、8月为害最重。常常对市街上的杜鹃、碧桃、樱花等植物造成较严重的危害。部分地段已经对园林景观造成了一定影响。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8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剂20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2 桃蚜

3月初开始孵化,4—5月繁殖量最大。主要为害碧桃、红叶李、樱花、月季、等植物,造成叶片萎缩,同时诱发煤污病,对市街园林景观造成影响[3-5]。可用5%蚜虱净乳油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800~2 000倍液喷施防治。

3.3 榕简管蓟马

5月底至6月初开始危害,7—8月高温期间达到危害顶峰,常为害榕树嫩叶,致使叶片失绿、发红,内卷成“饺子状”,使市街常常出现一条路段的小叶榕几乎被危害殆尽。防治方法:一是人工摘除病叶并销毁;二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40%氧化乐果800倍液喷防。

3.4 紫薇白粉病

危害植物叶片、叶柄等处。表面被白色霉层所覆盖,较严重的在患部出现扭曲、畸形。在潮湿、采光不好的地段较易发生。该病在市街发生普遍[6]。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清除病残叶。二是用25%粉锈灵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不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喷施,每7~10 d喷1次,连续喷防3次。

4 参考文献

[1] 邹先伟,蒋志胜.棉蚜的综合防治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1):17-21.

[2] 田锦霞,于永君.浅析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综合治理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9):196.

[3] 胡定文.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8):29-30.

篇10

在自然界中出现病虫害可以导致树木的死忙,几千年来,人类都在与这些病虫害斗争,但是树木的病虫害天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旱、涝的异常,都可能出现病虫害。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可能出现不同的病虫害,但同一种病虫害却常发生在同一树种群,因此,对于树种单一的树木,他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就会低,就可能导致病虫害的盛行。因此,在气候异常季节,病虫就容易滋生,会对林业的发展带来损失。

二、如何发现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树木的病虫害的种类很多,在正常的气候环境里,存在的病虫害一般不会带来伤害,在自然界中利用鸟类就可以。这是自然界的生物链,不要幻想杀尽病虫,那样也就灭绝了鸟类。

1、树木根腐病的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根腐病是一种细菌的滋生。滋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积水过多,树木的生长地过于潮湿,是导致树木发生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树木根腐病发生在新生根部。发病初期在病区会出现浅褐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随着根腐病的发展逐渐加深。等到根腐病严重,树木的皮层组织就会出现坏死的症状。但是这类病具有隐藏性,虽然严重会导致树木的死亡。但在发病后,对于比较大的树木在外部观察,并不会反应在树冠的外观上,只是树干的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对于小树患病后,就比较明显,它的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小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预防一般采用改善潮湿的生长环境。如果发现发病要及时对树木根部浇灌治疗菌类的药物,如,双效灵类的灭菌药物。

2、树木蚜虫的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一旦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树木的蚜虫病就可能发生,最初发生期在三月中旬,等到四、五月份。蚜虫就会由于数量太多造成伤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对于蚜虫的预防,必须采取常年的防护,在冬季就把带卵的枝条剪掉,并把它在冬季烧毁,还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施一定量杀虫药剂,尽量在产卵前灭绝虫卵,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3、树木的叶斑病发生及根治方法

树木的叶斑病,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位。它常在气温较高环境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褐色斑点,随着时间的变化会逐渐扩展成红褐色的圆形癍,如果发病严重,就会是树木枯萎。叶斑病的防治,可以采取去除带病的植株或枝条烧毁,同时要喷洒杀菌剂,标本兼治才能得到显著效果。

三、 树木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树木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对它们的防治措施也要根据不同情况,下面介绍几种关于病虫害防治的常规方法:

1、对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先调查

对于树木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先调查,掌握病虫害的依法规律,做到预防为主,及时防治。在选择苗木就要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调查,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防治树木受到病虫的侵袭。

2、树苗选择与病虫害的防治

对树木的苗木品种的选择,不止关系着苗木成活率,同时对病虫害的防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选择苗木时应选择健康不带病菌的树苗,还有考虑周围地区适宜的树种。一定要注意保护苗木的外观和根部都不受到外力的破坏。为了保证苗木的健康成长,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尽快完成栽培任务。并要在栽植苗木后,喷洒一定量的药剂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干旱地区,要注意浇灌适宜的水。

3、严格监测与病虫害的防治

监测病虫害的工作市场年经常性的工作,要加强对树木的监测。一定要定期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对树木的病害监测,要密切关注树木生长地区的环境气候的变化,尤其是春节和雨季,要加强监测力度,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初期发现感染病虫害的植株要立即防治,采取燃烧或喷洒药剂相结合的方法隔离或清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更要加强对树木患病的监测,同时查明原因,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