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4:53: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光伏产业概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烤烟生长前期提温保墒以及降低肥料流失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一是烟株陡长,生育期缩短,干物质积累不足,烟叶内在质量不协调;二是连续多年盖膜,土壤中残存的地膜越来越多,造成严重 “白色污染”;三是盖膜后由于膜下水分、温度比较适宜,根系上翻,在大田后期高温、高湿下容易促使根系老化,烟株早衰;四是地膜覆盖前期烟株根系不下扎,吸收不到底层肥料,揭膜后根系又急剧下扎大量吸收肥料,导致肥料吸收相对滞后,吸收的肥料主要集中供应了上部烟叶,导致上部叶过厚、烟碱含量过高的突出问题。
烤烟地膜覆盖的负面效应日愈明显,另辟覆盖途径已势在必行。根据邵武市烟―稻轮作区稻草来源丰富的区域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推广稻草覆盖,降低生产成本投入,为烟叶环保生产、提质增效的前瞻性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烟区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意义重大。
1推广情况
2003年,和平镇平潭村的一户烟农在生产中发现,稻草覆盖的烟叶在生育后期病害发生非常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明显好于地膜覆盖,但产质效益较地膜覆盖的低。邵武分公司获悉这个发现,连续5年在平潭村通过定位试验,进行技术的配套研究,烟叶效益明显得到提高,使稻草覆盖的优势逐渐表现出来。
近年来,稻草覆盖技术使用主要以和平镇坎头村为主,逐渐辐射到附近村落和乡镇。规模也从2004年的2户,14亩,户均面积7亩,发展到2009年的36户,总面积为620亩,户均面积17.2亩。说明稻草覆盖作为一项新型的技术,随着其优势的不断挖掘,已逐渐为烟农所认可。
2应用效果
2.1 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
稻草覆盖栽培的土壤容重低于地膜覆盖栽培,达13.5%,总孔隙度高于地膜覆盖栽培,达到11.7%。说明经过5年的稻草覆盖栽培,土壤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除速效钾略有下降外,其余养分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均有升高的趋势。产生差异的原因特别是速效钾含量下降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调节土壤温湿度
两种覆盖方式地表(5cm)温度变化规律基本相似。稻草覆盖在揭膜前的地温均明显低于地膜覆盖,造成稻草覆盖烟株前期地上部生长较慢,但利于地下部根系的生长。揭膜之后,二者地温基本一致。进入成熟期,两种覆盖方式地温差异明显加大,稻草覆盖的地温基本处于适宜范围,这也是后期根茎病害明显降低的原因。
稻草覆盖土壤含水量在伸根期、旺长期、成熟后期之间的变幅较地膜覆盖小。稻草覆盖旺长期含水量高于地膜覆盖,而成熟后期又限制了一定的水分,使得水分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内,有利烟株生长。因此稻草覆盖在相对缺水时具有较强保水性能,在雨量较多时具有保护地表,防止雨水冲刷积涝性能。
总之,稻草覆盖在烤烟生长前期保温性能不如地膜覆盖,但对烤烟生长中后期高温及干旱有明显的缓冲作用,烤烟整个生育期稻草覆盖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变幅明显降低,维持适宜于烤烟生长的土壤温湿度的天数明显提高。
2.3 烟株农艺性状得到改善
稻草覆盖在前期低温多雨的情况下,烟苗来势稍慢而使烤烟的生育期相应推迟5~7 d,有利于烤烟对营养物质的积累和烤烟品质的改善。2003年~2008年,稻草覆盖均比地膜覆盖晚4~8d进入团棵,且下部叶单叶重高出0.2~0.5g。但进入旺长后生长迅速,各农艺性状指标开始接近甚至超过对照。表明稻草覆盖有利于烤烟下部叶干物质积累和大田中后期的生长发育。
2.4 促进烟株根系发育
全生育期覆盖稻草,能调节墒情,促进根系发育、下扎,提高了根系的发达程度,根系分布和分根支数都较多;而地膜覆盖由于前期保温、保湿性能强,膜下水分向上蒸发,根系上翻,影响了后期的下扎强度和幅度,并且部分上翻根系因为膜内高温容易产生早衰,影响根系干重。
2.5 减少根茎病害的发生
从2004年至2008年,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生逐年下降,且稻草覆盖比地膜覆盖分别低30%和50%。同时病指也逐年降低,且稻草覆盖比地膜覆盖分别低61%和57%。说明,稻草覆盖可有效降低根茎病害的发生,其原因可能是:地膜内的高温高湿,为病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地膜内的水气流动也有利于交叉感染,产生连锁侵染;地膜覆盖栽培白色部分的的杂草多,通过田间锄草及揭膜培土等农事操作多,容易伤害根系,造成青枯、黑胫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而稻草覆盖由于烟株生长的土壤的通透性能好,病原菌繁殖扩散的条件相对较差,再加上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了对烟株根系的伤害,因而其发病较轻。
2.6 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
与地膜覆盖相比,稻草覆盖的X2F、B2F颜色鲜亮,色度增强;C3F身份、油份、色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B2F的叶片结构明显得到改善,收购中易上等级。这说明稻草覆盖通过改善土壤温湿环境,根系发达,能够使烟株养分吸收平衡,更易烘烤,桔黄烟比例增加,从而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
2.7 提高经济效益
从亩产量、亩产值上看,在2003年、2004年的两年中,稻草覆盖均低于地膜覆盖,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从2005年到2008年,均高于地膜覆盖栽培,产值差异显著。
从2003年到2008年,稻草覆盖除2004年的均价、上中等烟比例略低于地膜覆盖外,其余年份中,均高于地膜覆盖,其中2007年和2008年的上中等烟比例差异达显著水平。
综上说明, 稻草覆盖烘烤特性较好,能够显著提高烟叶外观质量,改善烟叶的等级结构,在收购中保证了较高的均价,从而使烟叶亩产值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在2003年、2004年,稻草覆盖的产质效益低于地膜覆盖,这可能是与当时配套的各项技术不相适应,2005年以后,通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稻草覆盖技术体系,有效地提高了烟叶产质效益。
2.8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两种覆盖方式的烟碱、总氮、K2O、淀粉均处于适宜范围内;还原糖和总糖,地膜覆盖方式的均高于稻草覆盖,只有稻草覆盖中的X2F、B2F处于适宜范围内;氯含量总体偏低,糖碱比总体偏高。因此,综合比较分析,稻草覆盖方式的各化学成分比地膜覆盖方式更加协调。
2.9 烟叶评吸质量更佳
与地膜覆盖相比,稻草覆盖的香气特征较明显,香气优雅,清甜香气较突出,烟气细腻柔和、湿润感较强,杂气较轻,刺激性较小,余味较舒适干净。从总体质量档次来看,以稻草覆盖的X2F和B2F较好,可用性较强、烟叶配伍性较好,满足卷烟工业企业的需求。
2.10 减少用工及降低成本
通过调查和统计可以发现,稻草覆盖栽培与地膜覆盖栽培相比,地膜覆盖在整畦覆盖环节需要多花0.5个工,其主要是在压膜上;在追肥环节上,稻草覆盖因多一次追肥次数,约要多花0.5 个工;稻草覆盖只需进行小培土,不象地膜覆盖要进行掀膜大培土和揭膜,所以地膜覆盖要多花3个工。因此稻草覆盖在总用工上每666.7m2可以减少3天时间,节约用工成本150元。
两种覆盖方式在物资投入上也不一样,地膜覆盖需要投入地膜;稻草覆盖因其需多施0.5kg/666.7m2的纯氮,所以需要多用肥料。因此在物资上稻草覆盖可节约14.4元/666.7m2。综合用工成本,稻草覆盖每666.7m2总成本可以节省164.4元。
不同的覆盖技术会造就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和田间投入产出比。稻草覆盖在用工成本上无疑具有优势。这对于今后引导烟叶规模化种植,提高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具有典型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结果与讨论
3.1 稻草覆盖有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尤其是对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3.2 稻草覆盖栽培措施能较好地调节土壤含水量,在相对缺水时具有较强保水性能,在雨量较多时具有保护地表,防止雨水冲刷或积涝性能。因此土壤水分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变幅不大,这样更有利于烤烟的生长,有利于烤烟产量及品质的提高。
3.3 稻草覆盖促进根系发育、顶叶开面、减少病害的发生,烟叶烘烤特性好,提高了桔黄烟的比例,收购易上等级,均价高,有效增加了烟农的效益。
3.4 稻草覆盖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更协调,中上部叶的评吸质量更佳,提高了工业的可用性。
3.5 采用稻草覆盖方式栽培烤烟,能有效减少地膜污染,采用稻草覆盖方式栽培烤烟,符合可持续烟草的发展要求,符合烟草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3.6 稻草覆盖种植烤烟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稻草覆盖的施肥技术明显不同于常规地膜栽培技术,其纯氮要高于地膜栽培0.4~0.5kg/666.7m2,适当提高追肥比例,追肥除了第一次提苗肥用浇施外,其它追肥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情况下尽可能穴施深埋,提高肥料利用率,杜绝直接在稻草上浇施肥料;二是移栽前要使用芽前除草剂清除杂草;三是稻草覆盖量宜在每亩350~400kg,不宜过多或过少,每666.7m2稻草量可以覆盖1~1.5(666.7m2)的烟畦。
4展望
烟叶是烟草行业的基础,如何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在发展烟叶生产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环境清洁,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烟农利益,增加烟农收入,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孙德梅,汪耀富,叶红潮.地膜覆盖对烤烟营养元素含量和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39(1):22-28.
[2] 姜茱.浅议山东烟区三项栽培技术的应用[J].中国烟草科学,2002,(1):33-35.
[3] 蔡仁林.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福建甘蔗,2003, (1) :l1-12.
[4] 李斌,李成,何高,等.稻草覆盖对大麦生育特性的影响及高产配套技术[J].大麦科学,2004, (1):16-18.
[5] 陈萱,李倩,谭周进,等.稻草覆盖少耕对晚稻土微生物数量及活度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7,(2) :1-13.
[6] 黄伟生,黄道友,汪立刚,等.稻草覆盖对坡地红壤培肥及作物增产的效果[J].农业工程报,2006,10,22(10):102-104.
[7] 孙进,王义炳.稻草覆盖对旱地小麦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6):53-5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world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use the traditional energy brings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of the great distress,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no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newable energy as his country's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Now in addition to biological energy beyo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also rapid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photovoltaic process nod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rough to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trength of the analysis, find the need to focus on the key process node monitoring, and then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node analysis, and carry on the specific control, realize (pv) power system control the quality.
Keywords: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rinciple, applie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由于化石能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传统能源的贮备量有限的条件下,全世界都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方案。而从目前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相对于其他新能源,核能、风能而言,太阳能最有机会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替代能源。在经历了2010年光伏市场的繁荣,随着国际环境的大变化,迅速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完全逆转,光伏产业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质量成为了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将成为光伏行业洗牌的淘汰者。
2、光伏发电应用面临的问题
据日本有关部门估计日本2100万户个人住宅中如果有80%装上太阳能发电设备,便可满足全国总电力需要的14%,如果工厂及办公楼等单位用房也进行太阳能发电,则太阳能发电将占全国电力的30%-40%。当前阻碍太阳能发电普及的最主要因素是费用昂贵。为了满足一般家庭电力需要的3千瓦发电系统,需600万至700万日元,还未包括安装的工钱。有关专家认为,至少要降到100万到200万日元时,太阳能发电才能够真正普及。降低费用的关键在于太阳电池提高变换效率和降低成本。
但是就我国而言,目前光伏发电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主要面临着两大技术难题,第一是光电转换效率不高,难以满足使用的需求。受天气影响大,某些季节和区域阴天、雨天多,使得光电转换的效率难以稳定而高效。第二生产成本高昂。光伏电池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但是以硅片作为基础使得成本高昂。近年来,对光伏发电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以薄膜为基础的光伏电池,电池成本下降。但是即使如此,要大规模推广使用的话,价格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另外还有几个材料以及市场的问题也是制约因素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光伏规划,仅有一些部委或地区规划恐怕是不够的。光伏科学的基础研究、材料研究、发展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市场开发研究;光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原材料供应;光伏市场的培育及建设;促进光伏超速发展的鼓励政策等。生产单位缺少资金、设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成本高、品种少、缺乏竞争力。原材料如太阳级硅原料、封装材料和浆料等都依赖进口。应用单位得不到廉价的、可靠的、性能优越的光伏产品。中国尚有6千万元电人口。、新疆、内蒙古等许多地方的区域供电都有极大的困难,正好是光伏发电的巨大市场。太阳能光伏的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薄弱,中青年光伏人才紧缺。
3、光伏发电的技术运用研究
3.1光伏发电最大功率技术
研究表明,光伏阵列功率输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如图所示,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为光伏阵列电流特性和电压输出特性。我们假定不同太阳辐射强度的光伏阵列输出特性为曲线1和曲线2。A、B代表相应曲线的最大功率输出点,并且假设现在运行到A点。当光照发生变化,则输出的特性将由1上升来到2,这个时候,保持负载1不发生变化,则整个系统就在A’上运转,将达不到对应最大的功率点。那么为了可以达到最大的功率点,负载1就必须变为负载2,让系统可以运行在最大的功率点B上。
要让光电转换效率高,就要实时控制光伏电池以获取最大的功率输出。通过前后功率的比较,舍弃小的数值,在检测之后,再比较,由此使得光伏电池阵列可以维持在最大功率,这就是MPPT技术。
3.2孤岛效应检查技术
孤岛效应是指供电中断时候,光伏系统仍在发电,并向周围供电。如图所示。
当光伏发电网处在孤岛状态时,会产生诸多难以控制的情况,如电压和频率升高,损坏用户使用的电器、设备等,如果这时有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电路维修,会对其生命产生威胁。孤岛效应目前主要的解决办法有频率偏移法。
3.3光伏发电和建筑物集成技术
光伏发电和建筑物集成技术在1991年被正式提出,成为世界光伏技术研究的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研究的主要成果有两种:一种是在建筑物上安装平面光伏原件,形成光伏阵列后,将其和电网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用户的供电;另一种办法则是把光伏器件植入建筑物中,例如使用可以光伏发电的幕墙,使光伏器件成为建筑物的构成部分,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
4、新能源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引导
光伏发电相对于火力发电而言成本比较高,对光照资源、技术设备等还有一定要求,所以推行起来比较有困难,在发展初期必须有赖于政策的扶持,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此外光伏发电节能减排的显著特性,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还有利于缓解未来的能源危机,拥有良好的外部性。鉴于光伏产业高额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我省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增加税收补贴和财政支持,引导光伏产业发展壮大。
政府应该在光伏产业发展初期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尽快统一行业标准和制定行业规范,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推动光伏发电的平价化、民用化和商业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光伏发电成本能降到1元左右。
5、开发培育国内应用型市场
市场开发分为自主发展和政府培育。由于光伏产业具有良好的外部性,能够长效地促进我省甚至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大力推进“屋顶并网发电工程”、“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工程”和“地面并网电站工程”三大工程建设。提高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氛围。
光伏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在未来的十几年内,随着国内应用型市场的扩展、行业规范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制造技术的进步,独立发电发展成为并网发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终承担起我国乃至世界能源结构转型的重任。
结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被摆在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位。我国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在这项技术上面还只是处在初级阶段。从中国人均资源和经济发展迅猛的势头比较来看,不久的未来,中国的资源就无法再支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是刻不容缓,对其应用也应加速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争鸣,刘建政,孙晓英,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0-26.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产业形势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光伏领域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作为光伏技术的支撑,光伏制造产业已大部分转移到中国。这种局势的逆转严重威胁了欧美等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使得欧美等国政府接连对我国进行所谓“贸易保护主义”的新一轮制裁。据此,本文主要通过相关事实、变化趋势的了解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意见。
一、欧美对华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概述
2011年10月18日,德国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等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申请;11月,美商务部对此正式立案并开展调查,并于2012年宣布对我国被诉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2012年7月24日,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针对我国光伏制造商向欧盟委员会提讼,9月欧盟委员会对此开展调查,于2013年6月决定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2014年,美商务部对我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开展第二次“双反”调查,并征收高额临时反倾销税。
二、我国光伏产业遭受反倾销的趋势和特点
从上述反倾销案件可以看出,我国光伏产业遭受反倾销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1)反倾销诉讼产品范围广。从2011年美国对我国晶体硅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到2014年再次对该产品及其组合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光伏产品遭受反倾销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产品范围从光伏电池扩大到光伏组件等,产地范围从大陆扩展到台湾地区。
(2)反倾销税的税率高。2013年6月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同年8月对我国光伏玻璃产品征收17.1%-42.1%的临时反倾销税;2014年美国在第二次“双反”后,对源于中国大陆的产品征26.33%-165.04%的反倾销税。
(3)涉案金额大。2012年9月,欧盟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逾200亿美元。2013年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中,我国大陆地区涉案15亿美元,台湾地区涉案6.57亿美元。
(4)对华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多。自2011年美国开启对我国光伏产业的第一次“双反”调查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先后受到欧盟、澳大利亚、印度等一系列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5)反倾销手段更加隐蔽。纵观欧美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起的反倾销案件,可以发现方式不断升级,由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灰色区域”,到频繁设置技术壁垒,再到利用国家安全等非关税措施提高对华贸易壁垒。
三、中外光伏产业贸易争端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逐渐增多,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1)“国别歧视”。目前多数外国政府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采用 “替代国价格比较”办法来衡量中国产品是否存在倾销,但这种衡量标准却不具有合理性。因为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原材料方面的差异会对产品的价格造成很大的影响。而我国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低价优势,以替代国价格进行衡量会夸大产品的倾销幅度。
(2)经济利益纷争。我国产品在各国的畅销对地企业的既得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引起贸易报复。瑞典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艾里克森就曾指出,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的真实目的在于其不想让中国在全球公共产品开放的贸易体系中搭便车。同样,中美光伏贸易纠纷案的根源就是我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大量销售,使得其本土少数太阳能企业破产。
(3)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出口价格低。导致我国光伏产品屡遭倾销指控的重要原因就是价格低。造成这种低价的原因在于:出口企业忽视劳工权益而达到的低成本投入;生产要素价格低廉;我国政府对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发展给予了大量的补贴。这些都导致了光伏产业井喷式的增长,从而致使其价格低廉。
(4)我国出口秩序混乱。部分出口企业受短期利益的驱动,选择竞相降价以低价抢占国际市场上,扰乱了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而这极易为外国实施反倾销制造借口。此外,一些企业利用少数企业已获取的“无损害”胜诉结果,继续大搞低价竞销,致使我国不断陷入反倾销指控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对策与建议
随着中国对欧美光伏产品出口的增长与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光伏出口企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反倾销申诉。为了积极应对外国的反倾销,更好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我国政府要尽快通过谈判、协商,彻底解决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支持体系,明确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体系。与此同时,企业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树立品牌意识;此外要积极应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lobalData.Anti-Dumping Measures Against China and their Imoacts on Solar PV Module Markets in the US, Europe and China.GDAE0150VPT. 2013.
[2]朱宪辰,李玉连.领导、追随与社群合作的集体行动――行业协会反倾销诉讼的案例分析[J].经济学(季刊), 2007,(02).
[3]徐建牛,孙沛东.行业协会: 集群企业集体行动的组织基础―基于对温州烟具协会的案例分析[J].浙江学刊,2009,(01).
引言
随着气候和环境变化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发展以新能源产业为涵盖范畴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也将新能源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虽然中国进入光伏市场较晚,目前却已发展成世界光伏产量最大的国家。在世界十大光伏产品制造商中,中国独占4家,他们在技术、质量、品牌和全球化能力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中国自觉履行节能减排承诺和承担大国责任发展绿色经济之际,美国对华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掀起新风潮: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科技的新能源产业蔓延,且该趋势愈演愈烈。
中美太阳能光伏电池双反案概述
(一)案例回顾
在2010年,中美太阳能电池的贸易争端就已初露端倪。2010年9月9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了长达5800余页的书,要求对中国展开一项全面的贸易诉讼,理由是中国为支持本国清洁能源部门而采取的补贴措施违反WTO规则。到了2011年11月8日,应美国太阳能工业公司的申请,美国商务部正式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一种)进行双反立案调查。
2012年3月20日和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在多次延长调查期限之后终于分别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做出反补贴和反倾销初裁(见表1)。美国商务部原定于2012年6月和10月分别对该案做出反补贴和反倾销终裁,但截止至6月底仍未公布反补贴终裁结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反倾销税将会叠加在反补贴税率4.73%之上,使美对华太阳能光伏电池征收的惩罚性关税高达34.12%-253.57%。
(二)案例选取原因分析
本文以中美太阳能光伏电池双反案为例进行分析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国内外学者对中美贸易争端的分析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遭遇贸易壁垒的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具有创新性。其次,根据《2011年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报告》中的中国新能源产业生命周期链,光伏电池制造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发展前景巨大,具有研究价值。另外,美国在本案中征收最高达253.57%的关税,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为找到更好的应对之策,对影响和原因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再次,中国输美的光伏电池和组件为美国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美国却对此进行双反调查并征收关税的深层原因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本案引发的羊群效应使欧盟在本年中也有对中国同类产品设限的打算。由此对本案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其他高新技术产品开拓欧盟市场提供借鉴。
中美太阳能光伏电池双反案的影响—基于大国关税模型
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而中国产量中的90%又用于对外出口,而中国出口中的20%-30%又输往美国,可见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出口和进口大国,中美两国的供给和需求对世界市场的价格均产生影响,在世界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上具有话语权。本文利用大国关税模型就美对华太阳能光伏电池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影响进行分析。
图1反映美国征税前后其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进口情况,D美国是美国对中国该产品的进口需求曲线。征税前,该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为Pf,此时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量为Q2,即从中国进口Q2的产品。图2反映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在被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前后出口情况,S中国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对美出口的供给曲线。被征税前,中国产品对美国的供给量为Q2,即对美出口Q2。
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后,将产生如下影响:
(一)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下降
美国对每单位进口的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关税t后,美国从中国进口该产品的价格将提高,从而导致美国对光伏产品的总体进口需求下降。由于美国是该产品的进口大国,其进口需求的下降,将导致世界市场上光伏产品的价格下跌到PW。而美国国内市场上从中国进口该产品的税后价格较征税前升至Pt(Pt = PW + t)。
(二)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量下降
征收惩罚性关税后美国国内市场上进口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上涨,这将减少美国对中国进口该产品的需求,使一部分美国消费者转向购买其国内的光伏产品,美国光伏产品的中国进口量将从Q2下降到Q4。并且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对华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后一个月,中国对美出口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量显著下降了66%。
(三)对美国净福利水平的影响不确定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概述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转化技术,该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形成大面积太阳电池组件,即光伏发电装置。目前,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有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及薄膜电池等。
目前,太阳能光伏技术主要为太阳能光热利用与光电利用。太阳能光热利用通常指采暖与制冷。其中,大型供热工程属于太阳能高温利用,而居民生活热水供应属于低温利用;太阳能制冷技术,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制冷空调与太阳能通风降温系统中。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紧密程度,通常将光伏建筑分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简称 BIPV)和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简称 BAPV)两种形式。
1、BAPV 应用形式
BAPV 是直接把封装好的光伏方阵安装在建筑物上,组成光伏发电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发电,作为附着在建筑物上吸收太阳光的发电构件,与建筑物的功能不发生冲突,不会破坏或削弱原有建筑物的功能。
图 1 是 BAPV 应用的一种形式,利用建筑物屋面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纵向主支撑型钢采用 H 型钢,构造简单又具有一定的高度,使光伏电池板与建筑有一定的通风间距,可保证电池板背面温度不致过高,以免降低光电转换效率;横向承接型钢采用 C 型钢,既简化了施工工序,又解决了构件与线路间的连接问题,方便拆卸,有利于线路的检修。
图 2 是 BAPV 应用的另一种形式,利用建筑金属屋面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支架与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系统虽不具有建筑屋顶护结构的功能,但增加了建筑物的美感,且具有发电功能。
(二)BIPV 应用形式
BIPV 是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安装,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结合。光伏方阵代替建筑物传统的建筑材料成为建筑物的构件,作为建筑物采光顶、外幕墙、外遮阳等结构的一部分,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兼顾节能降耗,同时光伏方阵的颜色与建筑物搭配协调,与建筑物完美统一。BIPV是完整意义上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概念。
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集发电、隔音、隔热、安全和装饰功能于一身,应用形式主要有光伏幕墙、光伏采光顶、光伏遮阳、光伏雨蓬、光伏栏板等。
1、光伏幕墙
光伏幕墙是最能体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建筑中应用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在玻璃夹层中压入光伏方阵,组成双玻璃光伏组件融合到玻璃幕墙中,替代普通玻璃幕墙的玻璃材料,使玻璃幕墙集发电、隔音、隔热、安全、装饰功能于一体,为建筑带来额外的绿色概念,体现建筑的智能化与人性化的特点,代表着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最新发展方向。光伏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物的护结
构,直接吸收太阳能的辐射,可以避免幕墙表面温度过高,减小室内外温差,有效地降低空调能耗。但光伏幕墙由于其光伏方阵安装在垂直幕墙面上,偏离了吸收太阳能的最佳角度,光伏方阵的输出功率偏低。
2、光伏采光顶
光伏采光顶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建筑中应用的最佳形式,它克服了光伏幕墙偏离吸收太阳能的最佳角度的不足,将光伏方阵安装在光照好、周围无高大建筑物遮挡的地方,并将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建筑物屋顶结构的一部分,能更有效地收集太阳能,光伏方阵的输出功率较高。目前,市场上已开发并生产出透光率更高的光伏玻璃,进一步满足了采光顶的采光要求。光伏采光顶与光伏幕墙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太阳光对建筑物的辐射,实现遮阳、节能。
3、光伏遮阳
光伏遮阳是在建筑的遮阳板上安装高转换率的光伏方阵,遮阳板不但遮挡阳光,而且具有发电功能。光伏遮阳有自动跟踪和固定两种类型,固定光伏遮阳是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设计最佳的朝阳角度,有效地收集太阳能;自动跟踪光伏遮阳是根据太阳高度角、方位角的变化,自动跟踪最佳的朝阳角度,从而最有效地收集太阳能。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推广与应用
目前,太阳能科技发展趋势包括以下两种,即太阳能光电技术与太阳能光热技术相结合,太阳能综合技术与建筑相结合。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建筑发展
的主要形式,它将为人类带来崭新的生活方式。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大型加油站、公园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与应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更绿色、环保、低碳,以更好的实现可持续生态环境。
1、2008 年,北京奥运会鸟巢体育场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约为 130 kW,该系统产生的电力资源直接并入国家体育场的电力供应系统,对缓解奥运场馆的电力供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对提倡绿色奥运,使用绿色能源、大力控制和节能减排、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2、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超过 4.68 兆瓦,一天的发电量相当于 150 户居民一个月的生活用电量。太阳能光伏发电带来的“阳光世博”也充分展示了我国太阳能利用的技术水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太阳能相关产业的发展。
结 语
综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由于太阳能自身的优势,以及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提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筑业会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使太阳能与建筑成为有机的整体,面向一体化建筑,实现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一、概述
2013年3月20日,无锡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持续半年之久的尚德破产风波最终尘埃落定,中国光伏巨头轰然倒下。一份债权资料显示,在所有债权申报中,债权银行12家,申报金额为76.51亿元。其中,金融机构被欠款最多的是国家开发银行,申报债权金额折合人民币高达24亿元;其次是中国银行,申报债权金额为20.44亿元。此外,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渣打银行等申报了各自债权金额。根据破产重组法规定,“债权方只能从重组方拿到原有欠款的50%到60%。”这意味着银行贷款将缩水35-40亿元,而事实上,即使是缩水后的金额,以尚德当前的偿付能力而言也很难拿回,各家陷入这一风波的银行不良贷款都将大大增加。
这一事件无疑又把视线聚焦到了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上。2012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改变了多年的持续下降态势,出现了连续四个季度的增长。而2013年初,从钢贸企业信贷危机,到无锡尚德破产重整,再加上难以乐观的国际环境和极具挑战的国内经济,似乎预示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长将会继续。
二、问题分析
(一)对新兴产业风险的重视不足
新兴产业在带来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风险。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在2007年,光伏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使得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之后的5年间其产量继续翻倍增长。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经过几年快速发展,至今已膨胀至500余家。现在我国光伏产业的产能是50G瓦,而全球只需40G瓦。可以看到,光伏产业发展到这一阶段,已经面临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等隐患。
对于高速扩张但是弊端明显的光伏产业,各银行仍选择高调支持。以2010年为例,国开行分别宣布了尚德5年500亿人民币贷款承诺、天合光能300亿贷款承诺、晶澳太阳能300亿元人民币贷款承诺、英利360亿元贷款承诺、赛维LDK600亿元战略合作授信,而中行也并未落后,中行为尚德提供一笔3.58亿元人民币长期授信用于购买固定资产,与保利协鑫签署了100亿元人民币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根据江西赛维LDK公布的报表,截至2011年3月,中行也是其最大授信和贷款行。这反映了银行决策层对光伏产业发展的良好预期。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而言,这样的预期有其合理性。但是无锡尚德破产重整事件的发生,也令人深思,对新兴产业扶持的力度应该控制在哪里?2012年,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整个光伏业负债率已超过70%。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银行不考虑产业的混乱发展状况和加剧的信用风险,仍不断地投入资金,借款人一旦像无锡尚德一样出现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的不良贷款会剧增。因而对产业整体风险的忽视,是银行贷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对借款人经营状况的关注不足
早在2009年,整个行业亏损就已经出现端倪。因为光伏产业的全球性产能过剩和光伏组件出现的恶性价格战,光伏平均利润率从2009年下半年的30%一路下跌到全面亏损。而尚德也并未例外。及至2011年起,光伏行业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的困境,各太阳能光伏应用国家大幅下调政策补贴力度,导致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企业间竞争加剧,价格暴跌,全行业呈现亏损局面。光伏组件价格从2010年1.4美元/瓦下降至0.7美元/瓦。行业大势裹挟下,尚德电力的运营也急转直下。2011年,出现光伏组件在欧洲集体遭拒以及支付2.12亿美元与MEMC以终止2006年签署的一份硅晶圆供应合约等事件,而2012年,受欧美印多国抡起了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大棒”,欧洲和印度反补贴反倾销等事件影响,尚德电力的二、三季度财报,总计亏损近3.8亿美元,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在面临出现经营危机,存在问题贷款的借款人时,银行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及时抽贷,以期拿回一部分贷款;另一个是继续放贷,支持企业渡过难关,避免不良贷款造成损失。很显然,中行和国开行等银行都选择了第二种做法。从2009年开始,他们就对尚德进行了大规模的贷款。2009年初,国开行江苏分行和中行无锡分行共同向尚德提供2亿美元的贷款。2010年,国开行提供一笔5年授信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共3.95亿美元,中行提供一笔3.58亿元人民币长期授信用于购买固定资产。2011年,国开行提供一笔3年期1.3亿美元的授信用于运营资本,中行提供了一笔1年半的总额为27.5亿元人民币的授信;2012年底,国开行提供一笔2.2亿美元(约合13.8亿元人民币)的1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可以说,尚德的经营困境,一直伴随着银行的贷款支持。
银行在尚德濒临破产的情况下,不抽贷反放贷的原因除了希望能支持它渡过难关,以免之前投入的资金打水漂外,同时也可能是因为对这种政府大力扶持的大型企业的信任以及在“抓大放小”的放贷战略下对大型客户的重视。但在企业进行贷款管理时,应从贷款人的品质、能力、现金等政策原则出发管理贷款。同时在一笔贷款变成银行的真实损失前,通常会有一些财务信号,银行应及早从这些信号中发现问题。忽略贷款人的真实经营状况,在信用风险加剧的情况下继续放贷,最终很有可能造成贷款损失。尚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三)政府对银行的干预
光伏组件营销的发展状况研究及对策
作
者:
XMF
学 校:
xxxxx大学
专
业:
工 商 管 理
年
级:
2019 年
学
号:
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李涛
答辩日期:
2020.9
成
绩:
xxxxx大学
论文题目:光伏组件营销的发展状况研究及对策
专 业: 2019工商管理(本)
姓 名:XMF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中国的光伏发电80年代开始起步,在国家“六五”和“七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首先在光伏行业投入资金,使得中国十分微小的太阳电池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并在许多地方做了示范工程,拉开了中国光伏发电的前奏。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以光伏组件的发展状况及对策进行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光伏组件的概念,产生及发张;
2、分析我国光伏组件的现状,优势及不足;
3、应该怎样改善光伏组件提供对策。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现状,再而分析我国光伏组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细致充分的比较,讨论我国光伏组件的方向及对策建议。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光伏组件的相关书籍资料;
2、浏览媒体上关于光伏组件的报道及评价;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1、2020年7月25日前,确定选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拟定协作提纲、制定并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2020年8月20日前,将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2020年8月30日起,修改、充实毕业论文初稿,
4、2020年9月20日前定稿。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
1、光伏组件概述
2、我国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0年9月20日
目录
一、光伏组件概述••••••••••••••••••••••••••••• ••••••••••••1
(一)、光伏组件的产生与发展·••••••••••••••••••••••••••••••••••••••••••••••• • ••••••••••••1
(二)、什么是光伏组件 • ••••••••••••2
二、我国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
(一)我国的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 ••••••••••••3
(二)发展我国光伏组件存在的问题••••••••••••••••••••••••••••••••••••••••••••••• • ••••••••••••4
三、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 ••••••••••••6
(一)光伏组件实现平价上网•••••••••••••••••••••••••••••••••••••••••••••••••••••••••••••••••••••••••••••••••••••••••6
一、光伏组件概述
(一)、光伏组件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世界光伏组件在1990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约15%。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兆瓦。商品化电池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5%,生产规模从1~5兆瓦/年发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
2006年的光伏行业调查表明,到2010年,光伏产业的年发展速度将保持在30%以上。年销售额将从2004年的70亿美金增加到2010年的300亿美金。许多老牌的光伏制造公司也从原来的亏本转为盈利。。
(二)、什么是光伏组件
1、光伏组件的概念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但是,随着微型逆变器的使用,可以直接把光伏组件的电流源转化成为40V左右的电压源,就可以驱动电器应用我们的生活当中。同时,光伏组件在不断创新,由于光伏组件在业内来讲叫做中国制造,应该有中国创造,进而出现光伏组件的升级创新产品,如光伏陶瓷瓦,光伏彩钢瓦,这类产品可以直接代替传统建材瓦片,还有了光伏组件的功能,一旦步入通用市场,将对光伏组件和传统建材造成一定冲击。
光伏组件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内电池组合容装置,由太阳能电池片或由激光切割机或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
光伏电池片为光伏组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发电单元,因此光伏组件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伏电池片的好坏,因此组件厂家是否拥有自家的电池片厂,以自家电池片的质量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
一套家庭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以及其他零部件组成。通过本人了解,目前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合理建设成本大概在1-5元/瓦,其中光伏组件的所占成本最大,几乎占到一半;逆变器可以占到5%-8%。对比前几年,整体上来说,确实是便宜了。
2、光伏组件的特点:
目前,双面光伏组件有两条技术路线,即n型双面光伏组件和p 型双面光伏组件。双面光伏组件按照使用的电池类型主要可以分为3 类,分别是:n-PERT 双面光伏组件、n-HIT 双面光伏组件和p-PERC 双面光伏组件。各类型双面光伏组件的具体特点如表1 所示。
与传统光伏组件只能利用正面入射的光照不同,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也具备光电转换的能力。表征双面光伏组件的主要参数除了转换效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双面率(Bifaciality),即背面效率与正面效率的百分比。n-PERT 双面光伏组件具有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效应、弱光响应佳、温度系数低的特点;且其双面率可达到90%,远高于p-PERC 双面光伏组件,背面发电量增益更高。在有限的安装面积中,n-PERT 双面光伏组件能提供更高的电力输出。n-HIT 双面光伏组件结合了晶体硅光伏组件和硅基薄膜光伏组件的优点,此类组件具有结构对称、低温制造工艺、开路电压高、温度特性好、光照稳定性好、双面发电等特点。
p-PERC 双面光伏组件生产线只需基于现有生产线进行少量技术改造,基本不增加额外成本,性价比较高。与组件正面超过20% 的光电转换效率相比,其背面可吸收光线的区域有限,转换效率在10%~15% 之间。
含双面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2.1 组件安装倾角的选择
组件的安装倾角是影响发电量的重要因素。采用固定式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按光伏组件全年倾斜面上接收到的辐照量最大,即全年发电量最大来选择组件的安装倾角,该倾角即为最佳安装倾角。
本文以林洋安徽安庆某市政电站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该项目采用285 W 双面光伏组件,离地高度为1.0 m,分别采用10°、22°( 最佳倾角)、45°倾角布置。组件在不同倾角下的发电量测试结果如表2 所示。
试验表明:
1) 在组件安装高度为0.5 m 的情况下,相对于最佳倾角22°,倾角为10°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5.49%;倾角为45°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2.03%。在组件安装高度为1.0 m 的情况下,相对于最佳倾角22°,倾角为10°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2.03%;倾角为45°时,组件发电量减少了3.19%。由此可知,双面光伏组件在最佳倾角时的发电量最大。
2) 当倾角均为10°时,相对于最佳倾角22°,安装高度为0.5 m 的组件发电量较安装高度为1.0 m 的组件发电量减少的多。由此可说明,当安装高度增加时,由于双面光伏组件背面接收反射辐射的原因,部分补偿了由倾角带来的发电量损失。
3) 当倾角均为45°时,相对于最佳倾角22°,安装高度为0.5 m 的组件发电量较安装高度为1.0 m 的组件发电量减少。由此可知,倾角增大使双面光伏组件背面接收反射辐射的效果变差。
2.2 组件安装高度的选择
双面光伏组件如果离地面太低,背面将不能接收反射辐射;而随着组件安装高度升高,其背面接收的反射辐射也会随之变化。组件最低点离地越高,组件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越大,其背面可接收周围反射辐射的面积越大,背面的发电量也越多。由表2 可以得出,在最佳倾角22°时,组件的安装高度由0.5 m 增至1.0 m 时,其发电量约增加2.6%。下文以林洋山东某实证电站的测试结果为例进行分析。两组光伏组件的装机容量均为50.04kW,均采用正面功率为290 W 的双面光伏组件,且倾角均为当地最佳倾角28°,安装高度分别为1.0 m 和2.0 m。不同安装高度下的组件发电量测试结果如表3 所示。
测试结果显示,当组件安装高度为2.0 m 时,比安装高度为1.0 m 的组件发电量增加2.82%,该值比表2 中最佳倾角为22°时,组件安装高度由0.5 m 增至1.0 m 时发电量增加的比例更大。这说明组件的安装高度越高,增加的发电量越多。但随着组件安装高度的增加,所需支架材料也会增多,组件承受的风荷载也将增大,安装和维护更加不方便。所以,经过技术经济性比较,认为组件的安装高度不宜超过2.0m。
2.3 光伏组件- 逆变器容配比的选择
光伏组件的峰值功率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STC) 下组件的额定最大输出功率。在实际工况下,大部分时间段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都低于该组件标定的峰值。逆变器的额定功率一般是指逆变器交流侧输出的额定功率。光伏组件- 逆变器容配比( 下文简称“容配比”) 即指光伏组件功率和逆变器功率之比。
光伏组件与逆变器功率匹配的一般原则是根据当地的太阳辐射、气温等外部条件,在不造成发电量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利用逆变器的容量。
在西藏、青海等高海拔无电地区,电子元器件受高海拔条件的影响大,逆变器必须降容使用,因此,这些地区的容配比小于1。在海拔不超过1000 m 的地区,不需要考虑逆变器降容的问题,常规的设计思路为容配比等于1。而在太阳能资源较差的东部地区,辐照度基本达不到STC 要求的1000 W/m2,且受温度等因素影响,光伏组件大部分时间的输出功率达不到标称功率,逆变器基本为非满负荷运行,大部分时间处于容量浪费状态。
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可通过容配比大于1 来提高此类地区的项目收益。由于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也具备光电转换的能力,根据研究结果,在不同反射背景条件下,双面光伏组件比传统单面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可增加10%~30%。而且背景颜色越浅,背景反射率越高,双面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提升越多。因此,对于采用双面光伏组件的光伏发电系统,容配比要综合考虑组件的安装地理位置、场地背景反射条件等多种因素。总的来说,双面光伏组件的容配比必须考虑组件背面增发电量的影响。相较于应用传统光伏组件的设计,应用双面光伏组件的设计的容配比应降低。
2.4 组件的支架设计
光伏支架主要分为固定式支架、倾角手动可调式支架和跟踪式支架(平单轴/斜单轴/双轴)等。
1) 固定式支架由于具有成本相对较低、后期维护量小等优点,应用比较广泛。
2) 倾角手动可调式支架的成本稍高,运维工作量较固定式支架大,但是通过在不同的季节调整组件倾角可以增加系统的发电量。
3) 跟踪式支架能够很好地控制组件的朝向或倾角,甚至可同时调节两者,能够进一步增加发电量。但跟踪式支架的成本较高,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根据有关文献报道,与相同容量配置的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相比,采用平单轴跟踪式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提高约15%,采用斜单轴跟踪式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提高约20%,采用双轴跟踪式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可提高37%~50%。另外,文献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山地、滩涂、渔塘等地的柔性支架,其采用在两固定点之间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方式,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张紧于两柱间的钢绞线上;两固定点采用钢性基础提供反力,可实现10~30 m 大间距,以满足不同地形的需要。
传统的光伏支架系统设计主要考虑支架自重,以及在风荷载、雪荷载、施工检修荷载、地震作用等不同荷载组合影响下,支架满足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要求,并符合抗震、风、防腐等条件,满足30 年的使用寿命要求,便于安装和维修且造价合理。由于双面光伏组件的正面和背面均具有光电转换能力,为了尽可能地利用太阳光,必须考虑避免支架檩条对组件背面遮挡的影响。因此,双面光伏组件的支架檩条必须位于组件边缘。同时,还应尽可能避免其他电气设备( 如组串式逆变器)等对组件背面造成遮挡。
二、我国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光伏组件的发展现状
作为光伏行业的终端产品,组件生产与市场结合紧密,产品更新换代较快,要求有很强的市场应变机制,对设计开发能力要求较高。近年来,全球光伏组件产量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2018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虽继续增长至120GW,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仅为13.7%。伴随着光伏产业的整体情况良好以及组件价格下降使得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逼近甚至达到平价上网,预计2019年全球组件产量将会继续呈现增长势头,全年仍将保持在120GW左右。
得益于全球光伏需求增长的推动,国内企业在近年来持续加大组件环节的投资和技术革新,近10年来生产成本持续下降,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85.7GW,同比增长14.3%,以晶硅组件为主。组件产量超过2GW的企业有11家,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2.3%,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预计2019年组件产量将超过90GW。
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受此影响,光伏上游材料需求量快速增长,从而带来整体产量提升迅速。从光伏组件产量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光伏组件行业发展迅速,在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光伏组件产量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水平,到2018年,达到71.4%。
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根据Global Data的数据,2018年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前10的公司中,9家来自中国。其中,晶科以11.6GW的出货量和12.8%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组件出货第一的位置。晶科之所以能够保持榜首的位置,得益于其向海外市场扩张的决心,而不是在中国政府削减对光伏行业的激励措施之际继续致力于中国本土市场。同时,晶澳正在以其双面组件技术向中东市场扩张,并在产品质量、可靠性、性能和创新方面处于强势地位,2018年晶澳以8.8GW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排名第三的是天合光能,出货量为8.1GW。
双面组件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单面组件仍然为市场主流,市占率达到90%。双面组件主要应用于“领跑者”项目,其市场占有率有很明显的提升,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达到10%。未来随着农光互补、水光互补等新型光伏应用的扩大,双面发电组件的应用规模将会不断扩大。据中国光伏协会预计,2018-2025年单/双面组件的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如下:
(二)发展我国光伏组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光伏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成本过高,光伏产业对政府的补贴依赖严重。
2010年之前光伏产业建立在各国政府补贴的基础上迅速高速增长起来,此时的光伏技术是在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过渡初期,由于生产成本比在实验室的预期成本大幅下降,因此才形成了短时间的暴利行市。虽然这种情形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进入光伏产业,但光伏发电依然高于火力发电。因此在2011年金融海啸、欧债危机这些涉及到政府要动用资金救急解困的危机情形出现时,光伏产业所受的影响首当其冲。一时间诸多上市公司均破产或出售光伏业务,更有大量的企业停产,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和银行望光伏而生畏。这样,就形成了2011年以来长达三年的低谷时期。
2、技术和设备更新快速,从而设备的生命周期短。
由于光伏产业的主流技术大部分是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开发出来后很快即投向市场,往往一种设备上市两三年后,就有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使之面临淘汰的命运,从而出现了设备才投产两三年就因效率低下或生产成本偏高而不能开工,变成虽然设备完好却变成无效产能的情形。
光伏产业初期的暴利使得不少投资者只顾大规模扩产,并不去创新研发新的技术,使得整个行业供大于求。
3、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开始“双反”,导致中国产业面临危机。
国外的光伏产品80%来自于中国制造,中国出口量也一直占据了国内总产量的90%以上。在此形势下,欧美许多光伏企业纷纷破产。欧洲各国政府和 美国政府都不愿看到光伏由中国制造的产品来主导,因此先后试图采取“双反”等贸易保护手段来遏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这使得市场大部分依赖外国的中国光伏产业大受打击。
4、国内光伏产业扶持政策不明,国内市场发展缓慢。
中国政府从2008年发出了第一个光伏电价补贴文件,对国内三个项目给予了每度电4元的补贴;2009年6月,中国政府推出了“金屋顶”、“金太阳”计划。这些装机补贴一度带齐了市场,但实际上是鼓励了弄虚作假,打击了真正的光伏发电企业。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光伏上网电价,2012年1元/度。由于未对全国不同日照条件的地区进行区别电价,也没有说明价格补贴的期限,价格的额度也不合理,多种原因导致根据上网电价倒推回来的组件价格降幅过快,这是我国光伏组件价格从13元/瓦降到4元/瓦以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2012年10月份以前,虽然中国政府给出了不少光伏补贴政策,但当时这些政策既不系统也不完善,导致已投资的资金回收困难,想投资的不敢再投资,客观上阻碍了国内光伏产业的长远发展。
5、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萧条导致产业资金短缺。
欧债危机对欧洲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同时,国内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在传统产业受到打击的同时,并没有给光伏等战略性新型产业以明确的政策,因此,光伏企业的不景气和一些大企业的倒闭破产,使得银行和投资机构对光伏望而生畏,导致企业面临市场和资金的双重不足,从而整个行业陷入低迷。
综合起来,虽然中国光伏这些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曾经涌现过江苏中能、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威英利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甚至还占据过各自环节的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由于没有科学发展的长远性,没有对各种风险和问题的预见性,没有自主技术,加上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一旦行业波动较大,这些巨人倒下的速度,远远比他们发展起来的速度快得多。2013年无锡尚德的破产和2014年超日企业债的违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今年下半年,还会有更多的光伏企业发生债务违约和破产的情况出现,这并不奇怪,均是上述问题的具体体现。
三、我国光伏组件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光伏组件实现平价上网•••••••••••••••••••••••••••••••••••••••••••••••••••••••••••••••••••••••••
光伏平价项目实现路径
第一,在土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请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测算,将安装容量接近与额定容量比值的最佳值,充分利用配套设施。
第二,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如大尺寸双面组件、平单轴或固定可调等运行方式,1500V系统等,提升发电量,同时尽可能降低运维成本。
第三,采用EPC模式,从系统化的角度在基础、支架、线缆等方面降低成本。
第四,从地方政府争取相关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第五,对项目的收益抱有合理的预期,投资企业应从思想上适应去补贴,以市场接纳能力定规模的新思路,加快内部决策速度。
2019年6月4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2018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购买的20亿kWh(相当于200万个绿证)用于完成国家规定的消纳比重。
浙江此举,是我国首次以“省”的名义,为了完成任务而购买绿证。浙江省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可折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20亿千瓦时。统计数据显示,江苏、广东、安徽、贵州、山东、内蒙古和广西距离达到2020年最低消纳责任权重不到1个百分点,而京津冀、黑龙江、甘肃和青海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较2020年最低消纳权重仍有较大差距。
中图分类号:TM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传统化石能源(以石油、天然气及煤炭为代表)正面临消耗殆尽的危机,能源危机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除此之外,在使用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将会产生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给生态失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寻找并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众所周知,太阳能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广泛,同时具有环保的特点,是各国公认的清洁能源。
1.光伏发电技术
1.1光伏发电技术原理
对于光伏发电而言,太阳能电池属于核心部分。所谓的光伏发电指的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帮助下,实现光能到电能的一系列转化过程。光伏发电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期,科学家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光生伏打效应,奠定了太阳能电池诞生的理论基础。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在光照条件下,其芯片PN结中的电子将会吸收光能,进入自由电子状态,并在晶体里高速移动,由此产生的空穴也会以晶体为中心按照一定的规则围绕移动,最终自由电子完成在N 结的聚集,而空穴完成在 P 结聚集,此时,PN结之间将会存在一个电势差,并发挥出电源的功用。[1]
1.2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太阳能光伏电池板;2)储电装备;3)控制器存;4)逆变器。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可实现太阳能到电能的转换,然后再利用逆变器进行相关转化之后,便可输送给用户了。
2.光伏发电的现状
2.1光伏发电系统设备生产状况分析
前文提到,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是核心组成部分。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从事相关的生产以及销售工作。纵观世界市场,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年均总产量已经多年保持在4000MW以上。中国在该领域所占的份额位居世界前列。以无锡尚德公司生产情况为例。该公司的产能在327.0MW/年(2007年数据),在中国排行第一,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三。由此可见,我国在光伏发电系统设备生产方面的巨大优势和潜力。[2]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方面远逊于光伏电池产业。2007年,中国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仅为世界当年累计安装量的1%。
由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在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方面有待提高。
除了太阳能光伏电池之外,光伏控制器也是相关厂家的关注焦点。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生产方面并不占优势,落后于欧洲以及日本等先进地区和国家。另外,在光伏控制器的自主创新及研发方面还有待提高。
2.2光伏发电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在我国,太阳能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广泛,整体资源占有量超过 5000兆焦/(平方米·年)。所以,中国在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在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1)农村以及边远地区;2)通信和工业;3)太阳能光伏产品;4)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近些年来,国内陆续建成了一批示范性光伏发电系统。如600W光伏提水系统,其输出电压为220VAC,日发电量为1.8kWh,日提水量为30m³/(20m)。又如100kw并网型光伏供电系统,其输出电压为220VAC,日发电量达350kWh。光伏发电产业属于政府推动的示范性工程,其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3]
2.3我国光伏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光伏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在太阳能的开发方面缺乏战略意识。政府没有将太阳能开发作为政府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另外,相对于常规能源建设项目而言,太阳能开发项目缺少固定的资金投入又或者资金渠道不够通畅,同时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政策;2)相较常规能源产业而言,新能源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多元化、多层次的能源结构体系尚未建立。边远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仍旧存在,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以上问题制约了边远地区的进一步发展;3)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相配套的市场运行机制(包括管理和服务两大方面)还不完善,该领域的竞争尚处于无序、混乱状态;4)光伏发电市场的培育度不够,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链。受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制约,表现出了高技术含量不足的问题;5)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光伏产品在质量方面参差不齐;6)对综合型能源系统的投入、开发力度不够。[4]
3.光伏发电的发展措施
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向农村以及边远地区提供满足日常需求的非联网电力,且成本较低。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加大对太阳能的开发力度,可将其转化为高品质的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推动光伏发电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脱贫致富,而且有利于维持人和环境协调发展,这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5]
光伏发电的相关发展措施:1)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强引导,从而推进太阳能这一新能源的应用进程;2)结合市场规则,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化转变,同时对现行产业结构中的不当之处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市场运行机制;3)完善光伏发电系统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使其规范化、规模化;4)建立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结合实际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新能源技术人才,提高加工、应用相关的技术水平,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5)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切忌急躁,要稳步发展。如根据当地情况,先推广那些技术条件已经相对成熟的光伏发电设备,同时将维修、管理、宣传等一系列基础工作落实到位;6)政府应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建立高效的投融资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此吸引国内外的人才、技术以及资金,保证光伏发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
4.光伏发电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光伏企业的市场重心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相继出台了诸多光伏补贴政策,以促进国内市场的开放与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光伏企业大有希望摆脱当下这种生产过剩的局面。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在中东部地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计划,并提出了结合城市建筑的理念,所以,我国光伏产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将会致力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建筑光伏一体化的研究。由此可以预见,光伏产业正在由高端市场转战下游市场,那些生产太阳能照明设备以及屋顶太阳能的相关企业将会迎来发展的契机。光伏企业应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更高层次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中去,例如以下几个方面:1)光伏并网电路的拓扑结构;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问题;3)对系统的显示以及远程监控技术等。与此同时,还需要提供一系列安装维护等方面的增值服务。就目前市场而言,晶硅太阳能板仍旧同类产品中主流,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人力、物力投向了对薄膜太阳能板技术的研究。同晶硅太阳能板相比,薄膜太阳能板具备了更强的高温潮湿适应能力,因此多见于下游的建筑幕墙,造价方面也具有优势,在制造环节所消耗的能源还不到晶硅太阳能板的1/2。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之下,薄膜太阳能板市场不见颓势,仍在稳定增长之中。[7]
5.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大量的、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仅是一种清洁能源技术,而且在转换率方面也在日益提高,相信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将会更好。随着电价补贴政策的落实以及光伏发电的使用时间增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发电成本将会大幅下降,甚至达到和常规电价极为接近的水平。我国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量正在减少,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将来必然会陷入能源危机之中。在此背景下,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熊燕,刘鑫,马胜红. 中国城市规模化光伏发电应用条件分析[J]. 可再生能源. 2012(01).
[2] 邓小南. 光伏发电的未来趋势[J]. 价值工程. 2010(21).
[3] 张立文,张聚伟,田葳,张晓红.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应用[J]. 应用能源技术. 2010(03).
[4] 李芬,陈正洪,成驰,蔡涛,杨宏青,申彦波. 武汉并网光伏电站性能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2(08).
一、国际国内发展光伏产业概述
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的一种方式。面对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光伏发电从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这两个角度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作为全球新兴行业的一个重要代表,长期来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吸引着大量企业参与和投资。自从1954年第一块实用电池问世以来,光伏电池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4~1973年)。1954年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为6%。同年,威克尔首次发现了砷化镓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镉薄膜,制成了太阳电池。太阳电池开始了缓慢的发展。
第二阶段(1973~1980年)。1973年爆发了中东战争,引起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从而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在世界上再次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
第三阶段(1980~1992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回落,而太阳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太阳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未能实现,以致动摇了一些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信心。这个时期,太阳能利用进入了低谷,世界上很多国家相继大幅消减太阳能研究经费,其中美国最为突出。
第四阶段(1992~2000年)。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环境与发展纳人统一的框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次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加强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将利用太阳能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国际太阳能领域的合作更加活跃,规模扩大,使世界太阳能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五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新世纪,原油也进入了疯狂上涨的阶段,从2000年的不足30美元/桶,暴涨到2008年7月时接近150美元/桶,这样世界各国再次认识到不可再生能源的稀缺性,加强了人们发展新能源的欲望。此一阶段,太阳能产业也得到了轰轰烈烈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加强了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补贴力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伴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危机关注的不断增强,光伏产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在经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光伏产业在世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经历了产业发展的几次阶段性的起落。
1.快速发展期(2004~2008年)
随着德国出台EGG法案,欧洲国家大力补贴支持光伏发电产业,中国光伏制造业在此背景下,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资本,迅速形成规模。2007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国。以尚德电力、江西赛维为代表的一批光伏制造业企业先后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获得市场追捧。光伏发电设备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突破400美元/公斤。
2.首度调整期(2008~2009年)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光伏电站融资困难,加之欧洲如西班牙等国的支持政策急刹车等导致需求减退,中国的光伏制造业经历了重挫,产品价格迅速下跌,其中多晶硅的价格更是跌落到约40美元/公斤的水平。
3.爆发式回升期(2009~2010年)
德国、意大利市场在光伏发电补贴力度预期削减和金融危机导致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之下,爆发了抢装潮,市场迅速回暖。而与此同时,我国出台4万亿元救市政策,光伏产业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催生了新一轮光伏产业投资热潮。作为光伏产业晴雨表的多晶硅价格也迅速回升到90美元/公斤的水平。
4.产业剧烈调整期(2011~2013年)
上一阶段的爆发式回升导致了光伏制造业产能增长过快,但是欧洲补贴力度削减带来的市场增速放缓,导致光伏制造业陷入严重的阶段性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我国光伏制造业再次经历挫折,几乎陷入全行业亏损。多晶硅价格在此时期一度跌落到约15美元/公斤的历史最低位。
5.产业逐渐回暖期(2013年至今)
日本出台力度空前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使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同时,中欧光伏贸易纠纷通过承诺机制解决,中国以国务院24号文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迅速落实。中国因此掀起光伏装机热潮,带动光伏产品价格开始回升,多晶硅价格微涨至约18美元/公斤。
二、江西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所处地位
江西省一直把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因为光伏产业是朝阳产业,未来必然成为新兴产业的支柱。江西的光伏产业从2005年开始起步,“十一五”期间,随着全国光伏快速发展,江西省也进入了快车道。2010年起,江西省将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予以扶持,先后出台了“十二五”光伏产业专项规划和光伏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目标,合理规划布局,引导资源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产业链延伸与融合。这两年,尽管面临全球产业调整的严峻形势,江西省光伏产业仍然逆势而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突出体现在:一是规模优势更加突出。二是通过竞争,优势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三是光伏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延伸成效显著。下游光伏电池及组件产能从2009年的320兆瓦,发展到现在的电池片2235兆瓦、组件3728兆瓦、薄膜电池130兆瓦。光伏设备、背板、切割材料、光伏玻璃等配套产品领域涌现了新余银龙、宜春明冠、萍乡金葵等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鲜明的企业,成为江西省光伏产业的新增长点,形成了较为完备、颇具优势的光伏产业配套集群。从2012年开始,光伏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国际市场萎缩乏力,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美国“双反”雪上加霜,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比2008年更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受到欧债危机等影响,欧洲主力光伏市场国家加大了削减补贴的力度,严重压缩了市场空间;同时也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光伏投资过热,产能明显过剩,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导致风险叠加。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从高利向薄利的急剧变化,对企业战略眼光和经营意志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验。但在这两年间,江西继续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素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推动江西省光伏产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到技术进步、品牌塑造的转型升级,使江西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
三、江西发展光伏产业对江西经济的意义
光伏产业是清洁能源和新型再生能源,是江西最具竞争力和爆发力、最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把做优做强光伏产业作为江西省重大产业发展战略,是江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在中央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方省份也是积极跟进,培养优势产业。江西省抓住机遇,凭借粉石英(硅材料主要原料)储量全国第一的资源优势,出台多方面措施保障光伏产业发展。短短3、4年时间,使得一大批光伏产业上下游项目迅速在江西集聚,成为我国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转暖,江西光伏产业呈强劲复苏态势,各项经济指标企稳回升。2012年以来,江西多条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进入量产阶段,中下游产品产能、产量增长较快,产业链延伸的发展趋势向好。2013年6月,江西省正式启动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鼓励全省城乡居民利用屋顶进行光伏发电应用,促进江西可再生能源和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4年4月,江西省出台了《加快推进全省光伏发电应用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14年全省要建设完成国家下达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8万千瓦,2015年至2017年按国家当年计划确定建设任务,力争2017年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0万千瓦以上。江西省对光伏产业发展给予融资、电力保障、优先安排用地、税收减免等扶持措施。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加强重点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省内光伏产业合规收结汇、落实保险,积极支持光伏产业集聚地建设公用和自用保税仓,适时建设综合保税区。
四、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
国内光伏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高纯度多晶硅)依然依赖国外进口,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这导致国内光伏产业上游受制于人,并且随着国内光伏组装产能的释放,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太阳能组件的价格从2010年的1.4美元/W降到了2013年的70美分/W。此外,国内光伏产品也大多销往国外,欧美市场成为光伏产品的最主要市场。国外市场的繁荣极大的拉动了国内光伏产业,但国外市场的波动也注定对国内产业产生极大冲击。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市场急剧萎缩,欧美国家迫于财政压力,纷纷下调了对光伏产品的补贴。终端市场的萎缩使得国内光伏企业销售受阻,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过分倚重国外市场也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于保护国内光伏制造企业的目的,美国和欧洲先后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双反”调查,使得国内光伏制造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原料和市场的双重制约,使得国内光伏企业普遍经营艰难,以2013年破产的无锡尚德为例,2012年尚德的毛利率为-1.4%。2012年1-9月份,江西省规模以上光伏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55.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7亿元,利润率为4.98%。
2.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不高
国内光伏企业大多属于组装加工型的低断制造企业,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和政府各项扶持政策带来的廉价资金,迅速实现了规模经济。然而其技术仍然属于国外引进再消化吸收,相对国外同行竞争者并不具备技术优势。为能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政府在税收、土地、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光伏产业支持,国内光伏产业出现了高速增长。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有政策托底,出现了光伏企业较高的道德风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不把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与成本控制上,而乐忠于资本运作及套取政府各项补助上。
3.产能过剩,供过于求
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被认为是替代传统能源的技术发展方向,诞生之初就受到了实业、银行基金、政府等多方面的关注。中国在2007-2008年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国,目前在全国有100多个产业基地,产能占到全球的一半。自2006年以来,光伏产业在政策扶持下急剧扩张,很多省或地区都将光伏产业列入“一号工程”予以重点扶持。江西省也提出将光伏产业纳入“三个千亿工程”。特别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光伏市场突然出现井喷,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速达到153%,企业误以为行业触底反弹,纷纷盲目扩张。而市场的需求却以欧美为主,其中德国和意大利的装机容量占全球的70%,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得对光伏产品的补贴大大下调,这极大的影响了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在内忧外患之下,国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暴露无遗。
五、江西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江西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1)注重基础的原材料方面的发展,如高纯的硅片、多晶硅锭的研究发展,为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突出重点,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的厂家,太阳能电池的厂家是光伏产业的中心,能够辐射到光伏产业的上下游;(3)抓好配套,光伏产业的离不开配套产业的发展,配套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够形成光伏产业的产业链,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江西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措施:(1)抓标准,一流企业做标准,光伏产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相应,还没有系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果能够获得主导起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那就能够通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领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在竞争中获得领先地位;(2)抓人才,只有通过一流的人才,才能够研究出一流的技术,从而造就一流的企业,成为光伏产业的大省强省;(3)启动光伏产业的内需,我们以前发展光伏产业,主要靠外贸出口,一遇到外国的双反制裁,就会有很大的波动,显然很被动,应该鼓励省内的单位使用光伏产业产品,能够极大地改善被动局面。
六、我们兴中科技正式和下一步做哪些工作
江西核工业兴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技术见长的高新技术企业,也积极参与在整个江西光伏产业的发展中,显然,作为一家以技术为自己特点的中小企业,公司不可能也不善于参与投资巨大的硅片或者电池的整体组装产业,只能够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做技术含量高、投资小、市场需求大的项目。
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极浆料,就是属于这样的项目。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极浆料是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了将产生的电流导出,需要在电池表面上制作出正、负两个电极。制造电极的方法主要是丝网印刷,而电极材料主要包括电池正面银浆、电池背面铝浆和电池背面银铝浆。通常把制作在电池光照面的电极称为上电极,为负极,选用银浆印刷烧结而成。把制作在电池背面的电极称为下电极或背电极,为正极,由铝浆和银铝浆组成。银浆、铝浆和银铝浆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产品技术含量高,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其制备技术是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技术。目前,国内仅有几家铝浆浆料生产厂家,没有银浆、银铝浆的生产厂家,全部依靠进口。江西只有我公司一家生产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极浆料。公司为江西的江西光伏产业形成产业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江西光伏产业产业链重要的一环。
公司从2010年开始太阳能电池用铝浆浆料的研究,在技术了已经获得了突破,本公司已经具备了生产太阳能电池用铝浆的成熟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太阳能电池用铝浆料的各项要求,并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2011年,公司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新型导电材料的研制与生产》项目,获得了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支持;2013年,公司的《太阳能电池用电极铝浆料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得了江西省工信委省级节能专项资金支持。
公司已经建设了一条年产300吨太阳能电池用铝浆浆料生产线,包括生产装置和相关检测分析设备。生产装置有:高温炉、三辊研磨机、料桶倾倒机、搅拌机、分散机、混料机、行星球磨机、反应器、电热干燥箱、自动包装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等。相关分析测试设备有:气氛控制烧结炉、丝网印刷机、太阳能电池片试验线系统、电子扫描显微镜、液相色谱仪、振实密度仪、荧光光谱分析仪、四探针方阻测试仪、激光粒度仪等。
公司下一步,一是准备对现有的铝浆浆料性能进行改进,重点提高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从而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为促进产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研究开发银浆、银铝浆。在太阳能电池银浆市场上,中国制造尚处于空白状态,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所用的银浆全部采用进口,每公斤售价高达上万元,造成太阳能电池银浆成为比多晶硅料对外依存度还更高的原材料,银浆成本占电池片每瓦成本在15%左右,严重的制约了江西省乃至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当前国内的铝浆技术水平与国外的知名厂商相比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与银浆的匹配度上和转换效率两个方面,这也是铝浆产品无法走出国门占领世界市场的最大因素。与银浆的匹配度不好,显然是国外浆料生产商乐意见到的,他们会有意无意为国内的铝浆与他们的银浆的匹配制造障碍,显然,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自己的银浆,能够打破国外厂家在银浆、银铝浆方面的垄断,一方面,可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进,使银浆与国内的铝浆进行较好的匹配,从而走出国门占领世界市场。
参考文献:
[1]罗永红.柴达木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4(12):15-18
[2]王斯成.我国光伏发电有关问题研究[J].中国能源,2007(2):7-11
[3]许静.演化经济学视角下光伏产业政策分析[J].辽宁经济,2014(12):28-30
[4]张楚,黄涛,刘晶,沈家文.新兴产业政府扶持政策反思――以光伏产业尚德和Solyndra的破产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4(12):136-140
[5]朱伟亮.我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财会研究,2012(23):55-57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155-04
1 概述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以及地球环境的逐渐恶化,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太阳能作为最重要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辐射能量丰富,分布广泛,无噪声、无污染等优点;但是,由于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特性具有非线性,并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光伏发电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低、发电成本高,制约着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需要寻求控制方法来保证在光伏电池表面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时,自动调整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状态使之输出功率在最大功率点附近,这一过程称为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1-2]。传统的电导增量法在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快速变化时,虽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但很难同时满足系统的跟踪精度和速度[3]。针对这一情况,该文提出了三段式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当外界环境快速变化时,采用三段式变步长电导增量跟踪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响应速度更快、最大功率点附近的振荡更小,能够提高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2 光伏电池的特性分析
2.1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3.2 三段式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4 三段式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仿真分析
4.1 仿真模型
4.2 仿真结果分析
5 结束语
本文经过对光伏电池工作特性和传统定步长电导增量法的分析,提出了三段式变步长电导增量MPPT算法。由仿真结果可知,三段式变步长电导增量MPPT法跟踪精度高,在最大功率点处振荡小,明显提升了系统性能,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参考文献:
[1] 谢子青,叶建美.基于模糊控制的太阳能发电MPPT控制技术[J].电源技术,2011,35(6):691.
[2] 程启明,程尹曼,倪仁杰,等.基于fuzzy PI双模控制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仿真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1,3(5):704.
[3] 司传涛,周林,张有玉,等.光伏阵列输出特性与MPPT控制仿真研究[J].华东电力,2010,38(2):285-288.
[4] 冯垛生,王飞.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图解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 申甜甜,董有尔.MPPT中一种新型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算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0):189-191.
[6] 蔡明想,姜希猛,谢巍.改进的电导增量法在光伏系统MPPT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2011,41(7):22.
[7] 徐鹏威,刘飞,刘邦银,等.几种光伏系统MPPT方法的分析比较及改进[J].电力电子技术,2007,4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