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服务的特点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2 14:53: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代物流服务的特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现代物流服务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022-02

1 现代物流业与产业集群区发展的相关关系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产业集群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不言而喻。理顺产业集群区与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分析两者相互作用机制对于探索产业集群区现代物流业的科学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1.1 现代物流业与产业集群区的相互作用

(1)产业集群区的物流系统分析

①产业集群区是物流系统存在的基础,是产业集群的空间发展形态。其中蕴含着一个大的物流系统,使彼此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综合了物流系统中产品的原材料(配件)采购、运输、装卸、仓储、流通加工、包装以及由此所发生的信息管理和传递的所有过程。通过协调运作,就形成了以产业集群区为依托的物流系统。

②产业集群区物流系统特点。由于产业集群区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决定了其与非产业集群区的差异,大致体现出以下较为独特的表征:

a.物流的整体外包性。产业集群区的物流本质上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物流,往往需要将物流整体外包出去;集群的大企业虽然物流规模大,但自营物流将分散其核心业务资源,所以产业集群区内企业通常趋向将物流外包出去。

b.一体化性。产业集群区发展升级,避免了一般企业在物流运作中存在的跨地域、频繁中转和多次间断的弊端,直接建立在了产业集群区内供应链平台的基础上,并基于本地一体化进行组织。

c.产业相关性。对产业集群区内的企业来说,必须对本集群的主导产业非常熟悉且介入颇深,才能对相关信息形成敏感的、快速的响应。因此,产业集群区的物流系统以及物流企业多与本集群的主导产业相关。

(2)现代物流业对产业集群区的作用研究

现代物流业对产业集群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物流对产业集群区的作用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支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促进产业集群区向更高阶段发展,提升产业集群区的竞争力。

(3)依托产业集群区发展物流业的优势

依托产业集群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产业集群区保障物流业规模化发展,二是产业集群区促进物流业专业化发展。

(4)现代物流业与产业集群区的相互作用机制

现代物流业在产业集群区经济发展中具有双重功能:随着产业集群区的发展水平的越高,物流的服务水平要求也越高,进而对现代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大;物流供给的增加,带来物流设施的投资和改善,达到增加现代物流的供给能力,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提高,从而对产业集群区竞争力产生积极作用。

1.2 产业集群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核心架构

(1)产业集群区发展类型及其物流活动特点分析

①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区。该类产业集群区内企业规模较小,物流活动特点为:物流品种多样化,物流活动较为分散,物流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

②中卫型产业集群区。该类产业集群区主要是由大量小企业围绕一个或多个产业中的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销售或原材料供应等所形成的各具特色合作模式的企业群体。物流活动特点为:具有相对稳定的供应链物流关系,并以此为背景所进行的区域物流业物流活动应突出供应链物流活动的一体化、准时化特征。

③卫星平台型产业集群区。该类产业集群区是基地或总部在外部的多企业的分厂设施集合。物流活动特点为:体现出货代和船代、国际中转配送、保税等“外向型”物流特征及相关服务性增值服务。

(2)产业集群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具体架构

①产业集群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内涵

产业集群区现代物流发展模式是指“产业集群区根据自身产业形成与发展机理选择区域物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及与该战略配套的相关运作方式,它是对整个区域物流发展思路的一种高度概括”。

②产业集群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分析架构

a.核心架构之一:物流组织整合分析。产业集群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相关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为此,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区当务之急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组织整合方式,创新与提升物流服务的组织系统,实现产业集群区复杂性物流活动的高效率组织和产业化协同。

b.核心架构之二:物流企业经营分析。物流经营方式是企业赢利的基础,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要赢利发展,必须具备一个成功的经营方式。因此,如何结合各产业集群区的特点与优势,探索出开展现代物流服务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对于物流企业和产业集群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核心架构之三:物流合作治理分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均依赖于进行有效的物流合作。根据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不同,治理模式分为四种:市场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和一体化治理。其中市场治理是交易通过纯粹的市场竞争实现,使用于非专用易;三方治理指的是交易活动由双方和第三方仲裁人共同协调;双边治理是在混合型专用性投资且双方长期合作情况下,采取的关系治理机制;一体化治理,是将交易活动通过一体化到企业内部,运用科层机制进行控制。其中三边治理和双边治理属于中间治理结构。

2 典型产业集群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

针对三类产业集群区的形成与发展机理及物流活动特点的归纳分析,笔者提出三种主要物流发展模式,即与中小企业群型产业集群区相适应的联盟采购配送型物流发展模式,与中卫型产业集群区相适应的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发展模式,与卫星平台型产业集群区相适应的外向型物流发展模式。

2.1 联盟采购配送型物流发展模式

(1)物流组织整合方式

针对该类产业集群区中小企业为主,物流活动分散的特点,主要整合的重点是采购物流和分销物流。

①物流整合采购物流型。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区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原材料采购量小、批次多,而该类产业集群区内创业者间具有较强地缘性和亲缘性的特点以及集群在原料或配件的采购、运输等物流环节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为产业集群区联盟采购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②交易市场组织整合分销物流型。在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区,一方面,流通供应链中零售商直接与厂商进行交易的情况越来越多,形成了以大型交易市场、大型零售配送中心为核心,统筹流通供应链物流业务的零售主导型整合模式;另一方面,在厂商和零售商的双重挤压下,越来越多的批发商开始将业务重心逐步由分销转向物流,由分销中心向物流中心转变,积极构筑批发主导型物流整合模式。

(2)物流企业经营方式

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区的物流活动主要以仓储与配送为主,故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延伸经营方式具有较为普遍的现实借鉴意义。

(3)物流合作治理方式

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区工商企业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以及物流活动相对的单一标准化,故集群内工商企业考虑通过与物流企业合作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最初的着眼点主要还是放在减少物流直接作业成本上。同时,该类产业集群区的物流市场规范也至关重要。

(4)物流空间布局

生产企业、交易市场、配送和仓储中心以该种物流空间布局在产业集群区完成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组织。如下图所示。

2.2 区域供应链一体化物流发展模式

(1)物流组织整合方式

根据核心企业承担物流业务职能的具体组织形式,该方式进一步划分为物流事业部型整合方式和契约联盟整合型方式。

①事业部型。事业部型是指在核心企业内部设立一个独立核算的物流业务利润中心,由其来统筹安排核心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物流业务。该方式一般适合内部具有较为完善物流体系的核心企业。

②契约联盟型。契约联盟型是指核心企业以长期契约的方式引入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双方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而不是单纯的业务购买关系。

(2)物流企业经营方式

①行业物流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是指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

②定制式物流服务。定制式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方式。

③物流咨询服务。物流咨询服务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方式。

(3)物流合作治理方式

中卫型产业集群区内的工商企业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与物流企业合作,而进行比市场治理方式更加深入的物流合作,双方需要进行关系专用性投资。因此市场治理并不是理想的选择,进而转为双边治理方式。

(4)物流空间布局

由于该物流发展模式对准时化要求极高,因此要求物流组织要建立具有覆盖整个区域的完善的物流网络,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级物流体系,以准时化的物流服务实现顾客的物流服务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中卫型产业集群区物流空间布局示意

2.3 外向型物流发展模式

卫星平台型产业集群区物流活动更多的体现出货代和船代、国际中转配送、保税等“外向型”物流特征及相关服务性增值服务。在区内物流活动还不是很显著的时候,该产业区当前宜采用外向型物流为主的物流发展模式。

(1)物流组织整合方式

该产业集群区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经济特点明显,需通过功能型物流设施组织整合区内外向型物流,这是该类物流发展模式的关键,也是提升该类产业区竞争力的支点。

(2)物流企业经营方式

针对该产业区的经济外向型特点,物流企业应利用国际物流需求旺盛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货代和保税物流业务,并稳步开拓国际物流市场。

(3)物流合作治理方式

介于市场治理和双边治理两者之间的三边治理方式应成为该产业集群区最理想的选择。在三边治理中,物流合作中的第三方的作用非常重用,可以利用双方对自己的信任,为双方的合作充当中介和桥梁,促使合作顺利实现。

(4)物流空间布局

该物流发展模式,在空间布局上,应以产业集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交通条件为依托,大力申请功能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图3所示。

图3 卫星平台型产业集群区物流空间布局示意

参考文献:

[1]陈通.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中心构建研究[J].现代物流,2004.

[2]戴发山,等.中小物流企业经营模式选择[J].企业活力,2006.

篇2

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经济快速发展所必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基础和运作的好坏意味着经济发展是否活跃、商业是否发达。物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一个过程。认真研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及趋势,积极探索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物流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一)现代物流的主要特点。(1)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前置时间、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2)物流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物流渠道之间、物流功能、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3)物流服务系列化。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与传统物流相比,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策的支持作用。(4)物流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5)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包括物流活动、商流活动、公司目标之间及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以求整体活动的系统化、最优化。(6)物流手段现代化。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实现了物流手段的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7)物流组织网络化。现代物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保证了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8)物流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以“服务一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通过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实现最佳组合与经济效益。(9)物流信息电子化。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

(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物流的系统化趋势。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它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控制整个商品的流动,以达到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同时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物流系统也就成了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即适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物流无国界”的发展趋势,因此,物流的系统化是一个国家流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物流的系统化可以形成一个高效、通畅、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可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供流通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与效益。(2)物流的信息化趋势。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物流无国界趋势,当前物流业正向高科技、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物流条码的使用,使物流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这使整个物流过程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便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各种高科技信息手段在流通领域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要求。(3)物流中心、批发中心、配送中心的社会化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批发中心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进行集约化物流,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流动资金,实现资金流的合理化,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显然,完善和发展物流中心、批发中心和配送中心是流通社会化的必然趋势。(4)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物流离不开运输与仓储。仓储现代化、要求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组织起高效的人、机、物系统。运输的现代化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一条龙”服务。所以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港口、码头、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仓库等建设,为了较少运输费用,大力改进运输方式,采用先进物流技术,开发新的装卸机械,应用现代化物流手段和方式,使仓储与运输呈现综合体系化趋势。(5)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按照流通规律,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商流解决的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实现,经过商流,商品变更了所有权;物流解决的是商品生产地与销售地域的位移、生产时间与销售时间的变更和商品价值的实现;信息流解决的是商流和物流之间的信息传递,它们是纵横交错、相互交织的信息流的综合。在现代社会,不同产品形成了不同的流通方式与营销途径,要求物流随之应变。许多国家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实现了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而且这种“三流”一体化趋势已逐渐为物流界人士所认可。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

(二)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三、发展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解决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加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二是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供自身竞争力;三是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调整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业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二)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

观要求。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二是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养国内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业竞争。

(三)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

必要保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将大幅度增长,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进出口商品的流通规模将显著增加,对全社会物流服务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西部地区要求改善物流条件,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及时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重要举措。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们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

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回升,物流需求会持续增加,服务价格将有所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也会进一步改善,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篇3

一、现代物流服务的特点

1、现代物流业是新型的服务行业

现代物流,新在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亦即贯穿物流全过程的操作和管理;新在具有全新多功能的信息系统给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新在出现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和供应链全过程的物流服务。

2、现代物流业是特殊的服务行业

其特殊性表现在:在服务姿态上,由被动性客户服务转为主动性客户服务;在服务时效上,由滞后性客户服务转为超前性客户服务;在服务内容上,由单一性客户服务转为多样性客户服务。一言以蔽之,现代物流中客户服务的真正含义是以积极配合和呼应的姿态提供服务。

——与贸易类服务业的区别。贸易的特点是合同谈判和交易生效。而现代物流的特点是,一单合同,仅仅意味着责任和风险的开始,并且会始终伴随着合同有效期的全过程,物流服务商始终处于商品流动过程中消费者、经销商、生产商依次排列诸环节的最末端,往往同时受制于上游和下游多方因素。

——与传统类服务业的区别。传统类服务业主要指的是商业交通领域。如交通运输(包括车站、码头和空港)、商业场所(百货、超市、商场、宾馆)、文化体育医疗(医院、旅游景点、文体设施)。活动和运动不能取代客户服务。在现代物流中,客户可以随时将诸如送货晚点、货物损耗、回单回收不及时等不合格的现象记录在案,达到限定范围时立即发出警告,甚至处罚。严重者,可以终止合同的执行。因此,物流行业永远提倡宽容、和气和隐忍的行风,对员工个人定力最低也是最大限制是:默认客户即使过分的要求。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个人性格要求的门槛极高,更适合招聘性格温和者。脾气暴躁者的自制力较差,对客户和客户指令的任何不恭言行都会导致客户终止合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物流业的从业员工必须学会将职场和个人生活完全分开,要具备职业化的心态,学会戴着文明礼貌的面具工作。可以不将个人化的客户当成上帝,但一定要将客户的项目看成上帝。

3、客户服务贯穿物流操作的全过程

操作,简单到平面搬运,复杂到包含仓储、陆运加海运、增值加工等环节,其间均渗透和凝结了客户服务,都必须按照生产日期、产品分类分开和堆码,必须按箭头指示方向朝上,必须轻拿轻放,必须杜绝污染等等。

——由客户的要求所决定。按照客户的订单和提单,物流服务商必须无条件地履行职责。例如,货物从武汉装车后出发,指定2日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转空运出口,其间,必须随时向客户报告车辆在途地点和货物安全情况。货物送达后,必须及时交付验收,拿回签字回单。途中遭遇货物损耗必须及时拨打保险公司报险电话。因故延迟,则必须说明情况,以免影响国际航班订仓计划。对订单上没有明确规定而出现的有争议问题,必须及时和客户联系,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同步反馈。物流服务商应当具备同步反馈操作信息的能力,随时准备答复客户的质询。这些能力包括提供稳定的客户服务人员联络方式,甚至24小时保持通讯的通讯工具,电话、传真、邮件等。

二、实现客户服务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

1、以信息系统作为操作平台。信息系统在现代物流中的充分运用,极大提高了物流操作的效率和质量。从仓储管理的环节来看,加装了终端扫描机、条码技术等信息手段后,可以配合信息系统直接和方便管理与指导能够满足客户指令的各项现场操作。这些操作包括货物的收发、堆存、移动、增值加工、盘点等;对货物实行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控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调度和分配货物的流转。因此,运作成功的信息系统是减少客户投诉,提高与客户沟通效率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在信息平台上开辟“客户窗口”,可以为客户提供即时查询功能,方便客户掌握所属货物的动态情况。

2、以网络化作为操作渠道。在服务区域内建立操作网络,充分利用自有或外协操作资源提供服务,已经成为区别国家级和跨区域物流企业与地方型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在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国家级的物流企业占据了现代物流的先机和市场份额。具有资源和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必然具备随客户项目扩张的综合跟进能力,能够满足客户使用多种仓储和运输方式经济而又快捷的要求。对于一些要求实行跨地区操作的业务,相当多的地方型物流企业除了对外分包就只能望洋兴叹。无论是预先布点,还是同时跟进,总之越来越多的制造类大型企业的网络化操作对因规模限制的物流企业都是一道难关。

三、现代物流客户服务的策略分析

1、实现和保障客户服务的形式和手段

这些形式和手段是物流界借鉴国际物流界的先进经验,结合具体的物流项目和客户情况,在现实工作中所广泛采用的。

1)客户拜访和满意度调查

通常,在引进和操作了某个项目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半年),操作方面已经出现或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操作水准有待提高,需要征求客户意见或建议,和客户进行下一阶段深化操作的协商。这时,以客户满意度的方式进行书面调查较为稳妥。客户满意度调查的表格可以因地制宜,取决于操作流程的繁简程度;可以分类和细化调查的问题,列出林林总总的分支,引起并非专业的客户的重视。应该说,客户满意度调查的问卷内容设计必须认真,体现专业精神和水准,否则,极易为客户认为走过场。

2)配合客户完成周期性的综合评估

越来越多的大型客户,尤其是外资企业,基于以下三个原因,都非常重视对物流服务商的定期综合评估。一是沿用物流业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的发达国家的国际惯例,生产类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关系客观上是或将是长期并存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和共同成长的关系。相当多的物流服务商与接受物流服务的企业之间存在着长达几十年的合作关系,如为本田汽车公司提供50年物流服务的日本捆包储运株式会社,就是从本田汽车公司当初投产起建立的,尽管双方关系久远而良好,作为物流服务商,日捆公司仍然要小心翼翼地对待物流服务;二是企业建立了行业质量认证体系ISO9002以后的对应规定。企业通过一系列质量认证后,必须按照其认证体系的要求对所有外协服务机构进行渐进式的评估,以防止物流服务商缺乏跟进服务的能力。反之,企业选择物流服务商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要求对方通过质量认证体系;三是对物流服务商进行年度评估考核有利于企业整合外部协作关系的一体化进程。一体化,也可以理解为同步跟进,资金、资源等物流要素的跟进。例如,生产类企业要逐步扩大销售领域,物流服务商就应相应或提前在目前销售区域以外的其他城市建立物流节点或基地,以实际行动加以响应配合。某物流集团曾经配合一家著名的日用品企业在福州、青岛、济南、无锡、成都、昆明、郑州、长沙等城市相继建立操作网络,也曾经在华中地区为客户扩大运输业务而迅速决策投资数百万元在两个月内组建运力达360吨的新型集装箱拖头车队。如果物流服务商缺乏这种敏感响应和快速跟进能力,那些业务就会越来越被摊薄甚至出现“煮熟的鸭子飞走啦”的残酷现实。

综合评估的过程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建立在用事实说话的基础上,客户往往少听多看,用眼睛投票,照本宣科地打分。某国际大型小家电企业就划分了九大类标准共100条对其服务商进行年度评估,某特大型企业对某物流集团的综合评估甚至包括需要检查物流服务商的资金和财务等企业的私密情况。尽管出于确保自身产品安全性的考虑,这些评估的内容仍然过于多样和复杂,有时会让物流服务商措手不及和产生反感,但物流服务商必须无条件配合客户完成周期性的综合评估

3)定期的客户座谈会

这通常是指已经签署了合作合同的双方,为了及时和消除和解决操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约定进行周期性的业务探讨和沟通。这些会议要求向客户送达包含整改措施和进度安排的书面会议纪要。视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会议可以每月召开一次;如果客户在操作现场派有监管代表,也可在结束每天或每周操作之后双方碰头;也可通过现在比较流行的电话会议的方式同时举行多方多地的会议;在发生重大操作问题时,也可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2、技术化处理是实现客户服务的物质基础

1)必须具备快速反应流程和能力。客户服务是一门学科,技术的运用十分重要。文明社会讲究透明和公开,公众享有知情权。同样一件事情,大小程度完全取决于当事人在第一时间里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尤其是物流行业。

2)必须体现重视、诚意和行动。

篇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商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物资空间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随之扩展,因而对于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信息化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物流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度化,要求物流服务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物流服务,以适应物流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物流功能要素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企业才可能获得盈利。物流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的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理念淡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据有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每年以16%—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70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所做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50多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现代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工商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他们在要求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加工、定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调查数据表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15%。

    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二、先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以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招商局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先进的物流企业,掌握大量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八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商业运作方式决定着物流服务方式,只有深入掌握了目标行业或项目的具体特征,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实际上,行业物流服务模式体现了细分物流市场的特征。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在全球,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进行所有种类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可采用目标集聚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地展开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起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北京星网物流中心是由“金鹰公司”(MSAS和Sinotrans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为诺基亚公司兴建的物流设施,它坐落在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内,将园区内诺基亚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金鹰公司”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整个园区内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目标。

    5.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通过物流咨询带动其他物流服务的销售,区别于一般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化服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在运作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1)系统接管客户物流资产:如果客户在某地区已有车辆、设施、员工等物流资产,而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又需要建立物流系统,则可以全盘买进客户的物流资产,接管并拥有客户的物流系统甚至接受客户的员工。接管后,物流系统可以在为该客户服务的同时为其它客户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担管理成本。

    (2)与客户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建合资物流公司的方式,既使客户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以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专业物流公司的资本和技能,使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合资公司开始运作的三周时间内,青啤原有车辆利用率就提高了60%,每年仅公路运输就将为青啤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7.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的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理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8.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广州海元物流公司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典范,它是由31家优秀的专线运输公司资产重组后建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376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统,推出了京广物流带、广沪物流带、广渝物流带等服务区域。“海元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三、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几点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和项目物流服务模式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每个行业或具体项目,物流服务是建立在对目标行业或项目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由于掌握了行业的运作特性和客户的具体要求,因此,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物流连锁经营模式和物流战略联盟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间横向联合或纵向联合的经营思想,通过行业内部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不同的经营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竞争策略和企业各自的特点,以及资源优势。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经营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求。

篇5

货代公司要立足发展,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上,否则自身的生存都是个问题。货代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和服务特点向综合物流方向延伸服务内涵。这个延伸可以在现有服务基础上,向前延伸货物出厂、检查、包装,或向后延伸到仓储管理和配送,从而将整个服务贯穿于全程物流活动之中。

货代公司的发展必须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转化,并按照现代物流服务的特征改造企业,而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对于货代公司来说,可以比喻为一张物流网,这张网横向贯穿于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纵向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门。有了这个网,现代物流的服务特征才充分显现出来。它是企业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的体现,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实力的综合反映。

通过对传统货代企业的研究,我总结现有货代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部门与部门、公司与客户、公司与合作伙伴没有形成开放、统一管理的信息网络,各部门以信息孤岛的形式存在。

2.各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各系统间互相独立和分散,很难进行数据的共享或建立数据连接;体现在业务和管理上,各部门不能进行高效的协作运作,管理层不能有效进行集中管理。

3.现有的货代系统不能满足业务向物流服务转型的需要,只注重某个环节的业务流程,不注重系统的开放和扩展。

4.没有建立以客户服务为经营思想的信息系统,只注重单项零散业务,没有大客户综合物流需求的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以上研究和总结,我们认为货代企业向物流服务转型,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型要素:

1.建立企业的综合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需达到以下目标:

a.整合和提升企业的物流资源

b.发展伙伴联盟,建立网络服务体系

c.构建企业控制管理中心和协调中心

d.建立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和高效业务协作

e.建立处理各个物流环节的业务操作系统

2.建立由业务管理向客户管理的转化体系

大部门货代企业都是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被动地接受客户的服务指令,没有主动地为客户进行物流流程的重组或优化。货代公司要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观念改变的同时要伴随着公司的营销体系、组织架购、运行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变革。

3.以市场为导向,由区域服务向网络规模经营扩张

这个扩张策略并不是盲目的投资建设,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用客观和发展的眼光扩张扩容,并用网络技术手段管理控制各节点业务,及时地听取客户的反应,制订高效的网络服务策略。

4.由分散经营模式向一体化经营模式过渡

篇6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物流功能要素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企业才可能获得盈利。物流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的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理念淡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据有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每年以16%—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70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所做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50多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现代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工商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他们在要求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加工、定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调查数据表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15%。

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二、先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以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招商局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先进的物流企业,掌握大量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八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商业运作方式决定着物流服务方式,只有深入掌握了目标行业或项目的具体特征,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实际上,行业物流服务模式体现了细分物流市场的特征。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在全球,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进行所有种类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可采用目标集聚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地展开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起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北京星网物流中心是由“金鹰公司”(MSAS和Sinotrans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为诺基亚公司兴建的物流设施,它坐落在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内,将园区内诺基亚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金鹰公司”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整个园区内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目标。

5.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通过物流咨询带动其他物流服务的销售,区别于一般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化服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在运作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1)系统接管客户物流资产:如果客户在某地区已有车辆、设施、员工等物流资产,而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又需要建立物流系统,则可以全盘买进客户的物流资产,接管并拥有客户的物流系统甚至接受客户的员工。接管后,物流系统可以在为该客户服务的同时为其它客户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担管理成本。

(2)与客户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建合资物流公司的方式,既使客户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以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专业物流公司的资本和技能,使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合资公司开始运作的三周时间内,青啤原有车辆利用率就提高了60%,每年仅公路运输就将为青啤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7.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的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理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8.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广州海元物流公司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典范,它是由31家优秀的专线运输公司资产重组后建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376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统,推出了京广物流带、广沪物流带、广渝物流带等服务区域。“海元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三、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几点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篇7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物流功能要素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企业才可能获得盈利。物流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的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理念淡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据有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每年以16%—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70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所做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50多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现代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工商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他们在要求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加工、定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调查数据表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15%。

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二、先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以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招商局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先进的物流企业,掌握大量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八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商业运作方式决定着物流服务方式,只有深入掌握了目标行业或项目的具体特征,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实际上,行业物流服务模式体现了细分物流市场的特征。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在全球,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进行所有种类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可采用目标集聚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地展开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起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北京星网物流中心是由“金鹰公司”(MSAS和Sinotrans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为诺基亚公司兴建的物流设施,它坐落在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内,将园区内诺基亚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金鹰公司”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整个园区内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目标。

5.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通过物流咨询带动其他物流服务的销售,区别于一般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化服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

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在运作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1)系统接管客户物流资产:如果客户在某地区已有车辆、设施、员工等物流资产,而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又需要建立物流系统,则可以全盘买进客户的物流资产,接管并拥有客户的物流系统甚至接受客户的员工。接管后,物流系统可以在为该客户服务的同时为其它客户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担管理成本。

(2)与客户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建合资物流公司的方式,既使客户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以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专业物流公司的资本和技能,使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合资公司开始运作的三周时间内,青啤原有车辆利用率就提高了60%,每年仅公路运输就将为青啤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7.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的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理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8.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广州海元物流公司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典范,它是由31家优秀的专线运输公司资产重组后建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376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统,推出了京广物流带、广沪物流带、广渝物流带等服务区域。“海元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三、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几点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篇8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080-02

河南在全国商贸大流通格局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中国最适宜发展物流的城市榜中却没郑州,是什么原因使得河南省虽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极大优势,却与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呢?我们将针对河南省物流服务业发展特点开展该省的物流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1 河南省物流服务业发展特点

为了对河南省物流服务业发展特点进行说明,我们通过采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利用测定各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对我国地区物流发展状况的测评与分析后,可得知2003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物流发展状况,其中河南省的因子综合得分排名在全国为第13位。各因子得分和排名如下:F1“物流服务因子”为0.94,排名第6。F2“经济发展因子”为-0.43,排名第18。F3“企业物流效益因子”为0.17,排名第14。F4“企业资产贡献因子”为-0.68,排名第24。

从各因子的综合得分上分析发现河南省物流服务业发展与其他省有较大的不同:河南省的“物流服务因子”F1上得分最多,说明河南传统交通运输业的客运、货运、邮电量之和较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河南拥有好的客运、货运、邮电等物流服务条件,这就为河南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是F1的排名与F2、F3、F4的排名极不对应,特别是F4“企业资产贡献因子”和F2“经济发展因子”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说明河南省属于被动消费大省,虽有发达的交通、畅通的道路,没有加工装备制造业和相关工业产业集群的支撑,省会城市郑州市只是物流的“十字路口”,河南省的物流发展仅使得过境货物更顺畅,从另一方面来看反而削弱了河南省物流发展的区位优势。

2 河南省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模式

2.1河南省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依据

通常我们从区位优势、城市经济实力、物流总量、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条件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来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所具备的环境条件,这也是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河南地处中原,连接南北,是物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天然枢纽,这一优势是其他省区不可取代的,已经形成立体宽广的交通运输、信息交流的体系,为经济结构转换提供了优越的基础环境,为区域物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服务需求与服务运作的支持。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河南省的区位优势会逐渐减弱,据我们研究: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首位度偏低,作为中部地区区域物流体系中心的基本动力弱于中部武汉、济南、西安。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的能源基地,初级产品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低,所属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对外部空间经济影响有限。河南省虽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小,但却存在运输设施布局不合理,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范围交叉严重的现象,还遇到诸如管理体制、市场培育、物流存量资产整合、物流公司“蒸发”等问题。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动因和区域经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动力也是考虑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的依据。

现代物流服务产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作用力、相关产业作用力和产业自身作用力三层性质不同的作用力逐级推动共同促动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分工和协作的结果。河南是农业大省,目前还处于以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为实现工业化奋力爬坡的发展时期,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工商企业选择外包物流服务的很少,现代物流源头实际需求不足。

2.2河南省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

在对河南物流服务业特有的发展环境和内在动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适合河南省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应当是基于供应链的区域物流经济联系发展模式;基于河南重点产业集群的物流发展模式。

2.2.1基于供应链的区域物流经济联系发展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供应链管理理念的企业会更注重于其核心能力的培养,而将非核心竞争力的职能如运输、储存等外包,随着企业横向边界的扩展,生产要素的配置不仅涉及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产业之间的分布与组合,更涉及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的流动与组合。为此,河南省的物流发展必须站在大市场、大流通的总体布局,选择合适的物流业规模和发展顺序,积极发展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及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实现信息互通和商品互换,以产业合作促进物流合作与竞争,以为东部经济服务的主线,推进区域物流快速发展,加强基于供应链的区域物流经济联系的内容是指协调好各产业供应链上、中、下游和建立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货物的无缝对接。

处于中部的河南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原料在各产业供应链中是生产的源头,所以能否将河南省的矿产资源顺利运到供应链上游的客户手上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应鼓励平煤、义煤、郑煤、鹤煤、焦煤、永煤、神火等大型煤炭集团与宝钢、武钢等大型煤炭消耗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体化运营。河南省还有各类配套件、零部件加工生产企业,它们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及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的组成部分,应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零部件采购、研发和供货体系。郑州作为全国较大商业中心,所以应做好各类产业供应链下游产品的商贸物流配送,通过商贸物流的合理组织,全面推进郑州现代商贸城建设。

河南省是以京广、欧亚大陆桥铁路为主的交通型省区,属中间物流带,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良好,区内物流经济联系密切,但区际对外联系强度不大,如何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体系有效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化网络布局,整合各种运输资源,强化衔接协调,实现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实现货物的无缝对接,是河南要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篇9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1现代物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 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更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1.2现代物流业基本内涵

根据我国2001年4月17日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产业属于广义的服务业范畴。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可以将物流产业归为第三产业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标准产业分类(GB/T4754-94,简称GB/94),其中只有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主要是邮政)业属于现代物流业的产业范围。

2日照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和优势

(1)腹地丰富的货源为日照港发展现代物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照港腹地资源非常丰富,鲁豫晋陕等省均为资源大省,为日照港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货源。日照市已培育起冶金、纸浆、粮油加工、能源、液体化工、木制品加工“六大临港产业”,为港口发展现代物流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日照港发达的物流集疏运系统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便捷的运输通道。日照港集疏运条件优越。铁路方面,连接港口的兖日铁路、坪岚铁路把日照港与华东、中原、西北广大地区连接在一起,铁路通过能力强。公路方面,连接港口的4条公路国道干线通往全国各地,公路运输四通八达。水路方面,日照港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3)日照港一流的物流基础设施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基础保证。日照港拥有石臼、奎山、岚山和岚山北四大港区,32个生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超过7000万吨,形成了煤炭、铁矿石、集装箱、粮食、液体化工及油品等十大主导货种。

3日照模式选择

3.1产业模式选择

根据日照现代物流发展目标,结合临海产业区实际,重点要打造“四大物流服务功能”和构筑“四条物流供应链体系”。

四大物流服务功能

国际集装箱物流服务功能:重点开展进口集装箱转关服务及外贸集装箱支线运输服务。

临港钢铁物流服务功能:主要提供煤炭、焦炭、铁矿石、氧化铝等钢铁冶金产业原料和产成品的进出口贸易、仓储、销售、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

临港石化物流服务功能:提供原油、成品油、油、沥青、乙二醇等液体化工原料和产成品的进出口贸易、仓储、销售、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

大宗散杂货物流服务功能:重点瞄准粮食、装备机械、纺织服装、木材等大宗物资,打造日照地区最重要的大宗物资中转、仓储和加工中心。

四条物流供应链体系

液体化工品物流供应链。主要从马来西亚等境外港口直接海运至日照港,通过港口物流企业储存、调配加工、中转分拨(或直接分拨)至日照地区和腹地广大石化工业企业及加油站等直接消费市场。

集装箱物流供应链。分为进口和出口两类:进口集装箱主要从境外港口中转至日照港,在日照港查验进关后,通过公路或铁路联运方式分拨至各腹地及具体业主;出口集装箱从企业直接装箱(或经物流企业拼箱)运输至日照港,再转运至国内其它港口。

铁矿石物流供应链。主要从巴西、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境外港口海运至日照港,通过港口物流企业储存、加工、中转至临海产业区或腹地钢铁企业企业。

煤炭物流供应链。从秦皇岛等北方港口直接海运至日照港,直接通过皮带机输送至电厂,或经港口堆存、分拨至腹地工业企业或煤炭经销商。

3.2空间模式选择

结合区域港口岸线资源和主要物流需求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日照临海产业区现代物流业要加快"1-2-3"即一条港口物流发展带、两个物流园区、三个物流中心的建设布点步伐。

(1)一带:即滨海港口物流发展带

整个日照港共布置了各类生产性码头泊位256个(含万吨级以上200个左右)。同时在其后方陆域加快建设相应的堆场、仓库、流通加工、中转配送等配套物流设施,必将形成临海产业区乃至整个山东省南部最重要的港口物流发展带。

(2)两园:即日照国家保税港区和巨峰、涛雒综合物流园区

日照国家保税港区:位于奎山以东和石臼港区西作业区一侧,规划用地面积1平方公里。主要引进和发展服务于国际物流业务的保税仓储、货运、外轮供应、商检报关等机构,全面拓展保税、仓储、装卸、加工、包装、检验、报关、配送等国际物流服务功能。

巨峰、涛雒综合物流园区:建议在巨峰编组站周边建设,规划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左右。该物流园区主要依托发达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交汇及大型铁路编组站的便捷交通条件,重点拓展集装箱仓储、货运交易信息、配载、流通加工、分拨配送等功能。

(3)三中心:即日照商贸物流中心、奎山综合物流中心和岚山综合物流中心

日照商贸物流中心:规划用地面积400亩左右。主要建立以下功能设施:货物集散功能、货物中转功能、配送功能、贮存包装功能、口岸功能、商品检验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和物流咨询与培训功能。

奎山综合物流中心:规划用地面积800~1000亩左右。主要建立以下功能设施:仓储功能、集散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功能、加工功能和服务功能。

岚山综合物流中心:规划用地面积600~800亩左右,主要是为工业区内众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提供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生产性物流服务。

3.3发展模式选择

结合日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实际来看,日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具备典型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带动模式特征。 该模式形成的主要机理是通过产业集聚而实现成片带动发展。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在选址上要有产业和市场依托,具备方便快捷高效的运输条件。

4结语

总之,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融高新技术与基础物流为一体、实现经济高效运行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其发展的关键点是物流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其中人才的重要性和经营理念的思想解放程度,决定了能否实现物流业现代化的步伐和程度。开放的思想、人才加上优秀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三大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冯耕中. 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H】.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篇10

[作者简介]甘东霞,广西超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经济师,广西南宁530000

[中图分类号]F540.5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0-0090―03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行业。通过成本分析发现,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采购和运输费用占总成本的一半左右,这是一个重要的利润源泉。因此厂商和销售商迫切需要超越传统运输方式的现代物流服务。这种产生于生产和销售领域的物流需求引发了当前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一场变革。现代物流是指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都伴随着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一个过程。现代物流业通过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能够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的服务。通过现代物流服务,可以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费用,提高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然而,就目前广西传统运输企业而言,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仍然是比较艰巨。必须寻找一种有效途径使传统运输企业顺利过渡为现代物流企业。

一、广西传统运输企业发展现状

1.管理体制不适应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我国物流业存在多元化管理方式,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商务部、民航总局等专业部门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由于体制没有理顺,行政划分混乱,各部门之间交叉分工,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导致地方发展物流时上报无门,或者批复时间过长,耽误实际操作进度。地方政府也因分工不明确,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出现相互推脱或者干脆把问题搁置的现象。

2.传统运输企业经营方式、低水平服务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传统运输企业在经营方式上采取小规模经营,将很大的一部分业务进行挂靠经营(把汽车等卖给司机,由司机经营),而且货运占总运输比重较小,例如广西超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货运量仅占13%,客运量则达到87%。此外许多企业都购置有自己的运输车队,风险突出,包袱沉重,不利企业专注在核心竞争力上和实现企业规模经营。传统运输服务主要是指包装、搬运、装卸、仓储等过程,它是单一物品空间转移,强调运力,忽视客户的服务需求,导致客户对传统物流服务满意度不高。现代物流要求企业要融入供应链的全部过程,尤其是供应链的生产端和销售端,能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效率更高的服务。

3.物流观念仍停留在传统运输理念上。广西物流发展起步慢,发展水平较低,与其他物流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这种差距不仅是资本、技术和能力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差距。比如停留在传统物流经营观念上,舍不得放弃传统物流这块市场蛋糕,无法扭转客运比例过多的局面。许多传统运输企业诚信度较低,市场服务观念较差,受“物流是第三大利润源泉”的误导,设置利益壁垒,企业偏向“大而全,小而全”,拒绝合作。而现代物流所要求的物流服务不是单个企业所能完成的,它需要供应链各伙伴间的相互协助、相互合作。此外,许多传统运输企业只重视物流硬件建设,忽视物流网络、货源培植、信息系统等软件建设。很多企业看到物流的潜在市场巨大,为抢占市场,投入巨资征地,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结果客户却很少,资源闲置,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4.缺乏物流人才的载体支撑。广西物流人才缺乏,甚至许多在物流相关部门工作的人员对物流仍是一无所知,概念不清晰,把物流等同于运输,加上广西培养物流人才的学校教学水平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实际工作中的需要,而且由于广西本身缺乏引进外来人才的环境,许多物流人才对广西企业的高薪招聘望而却步。由于物流人才缺乏,物流意识淡薄,对物流的认识不深、不全面使广西传统运输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的有力载体支撑,转型相当困难。

5.引进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的能力不足。随着物流兴起,广西许多传统运输企业也意识到要转型必须引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但是,由于现有企业的体制不配套,组织机制不灵活,职工物流意识不高,物流人才缺乏,引进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的能力不足。超前的思想没有符合广西传统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需要。因此,不少企业过于追求先进的物流技术而付出巨大的沉淀成本,并疾呼广西传统运输企业不该转型。

二、广西传统运输企业发展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可行性

1.广西综合运输体系有一定的基础。在广西区政府的大力倡导及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广西已经基本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港口)、航运、管道等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公路网络初步建成一批贯穿东西南北、出边出区的高等级公路,铁路基本构成西、北、东向跨省际通道网络,广西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吞吐量也在逐年增加,航运、管道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得到改善,运力得到提升。

2.传统运输企业在业务功能上具有继承性。运输企业与物流企业具有业务功能上的延伸继承性,可以通过业务拓展发展为现代物流业的市场主体。传统运输企业以运输、装卸、搬运、储存、包装、信息处理等为传统业务,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传统运输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对物流各项功能进行有效衔接,同时延伸到价值链的两端,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增值服务。

3.传统运输企业在管理上具有可借鉴性。交通运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应用于运输组织中管理、技术、经济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在现代物流业中仍可发挥作用。交通运输业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向现代物流业转化,可以充分发挥行业特点,通过对现有交通运输企业的改造、改组等多种方式,将交通运输业转化成现代物流业。

4.传统运输企业具备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的客户群。传统运输企业本身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装卸设备、库房、货场、水电气基础设施及熟练的员工,能够为其转型到现代物流企业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节约转型成本。此外,传统运输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为其转型奠定了服务载体。如果能够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要求,并开发新的客户群,将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步伐。

5.物流行业刚起步,行业介入较小。物流业在广西刚起步发展,大多数物流企业只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一部分功能,如运输、仓储、配送等,尚未能提供更完善的物流服务。广西传统运输企业转

型过程中,同其他物流企业一样,都处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面临行业介入阻力较小。

6.广西发展现代物流面临良好的机遇。广西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居于重要的通道地位,广西要想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建设通道并经营通道,使物畅其流。因此,广西的物流业将会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尤其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会址落户南宁,更使广西加快发展物流的步伐。因此,广西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赢得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三、解决广西传统运输企业转型问题的对策

1.政府要理清在物流行业行政划分和管理关系,形成部门分工明确,各职其能,避免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重视具有战略意义的物流枢纽设施、物流基地、国际航运中心沿海港口等的规划和建设。站在提升广西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制定和实施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在市政规划中要将物流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统一规划,统一运筹,重视环境保护。同时加强对广西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培育,企业也要加强与政府沟通,主动参与物流相关的决策与管理。

2.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整合企业资源,重组业务流程。广西传统运输企业的内部组织、业务流程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必须进行重组与再造,提供从阶段性和功能性的物流服务转向有机衔接、统一全面的现代物流服务。广西传统运输企业要转变过去那种过分采用挂靠经营的模式,探索一种规模联合经营,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合并、重组、改制等,完善企业的体制结构,健全企业的组织机制。同时,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通过企业资源整合实现业务流程的物流服务现代化。

3.加强物流软件建设。首先,加强网络建设。加强网络建设可以便捷地完成服务项目,并能培植货源、拓展服务范围。为保证商品供应、补货、配送的及时性,现代物流要求物流企业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何区域的物流任务,同时降低物流成本。要完成这个任务,单靠一个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建立自己经营区域内的物流网络。因此,在现代物流条件下,传统运输企业必须尽可能进行横向联合,整合企业资源,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提高汽车、装卸设备等的利用效率。其次,加快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现代物流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传统运输企业应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实时跟踪定位系统、运输路径优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网络定位系统、三维条形码技术和红外线感应系统等,加强与工商企业、客户在物流组织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和过程控制,以减少库存积压、送货不及时等不确定性风险。这也是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4.合理利用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合理组织货物的运输,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手段的优势,形成整体优势,降低物流成本。现代物流是多种运输方式的集成,把传统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各种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组织起来,从而使客户获得最佳的运输路线、最短的运输时间、最高的运输效率、最安全的运输保障和最低的运输成本。因此,就要摒弃传统运输的思想,学会变通,灵活运用。此外,广西传统运输企业可以尝试介入不同运输领域内的物流服务,拓展企业业务,使本企业在采取多式联运综合服务时,能够获取最大的利润。

5.重视发展以流通加工、配送中心为重点的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物流不仅仅强调物的空间移动,而且强调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一种综合物流服务。传统物流企业往往只注重运输这一块,而没有发现流通加工是一道重要的物流增值过程,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及服务可以使用户实现即时生产和零库存。在深圳,做得好的物流企业主要在于它有配套完善的配送中心。在物流发达地区,物流企业对配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广西传统运输企业必须对流通加工领域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加以重视,以此为重点,实现物流服务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