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5:12: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计算机专业教学案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运用交互式白板功能,构建案例教学模式
功能的多样性和较强的交互性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个比较好的优点。利用交互式白板的优点可以很适合案例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就以应用模块中的校园局域网的解决问题作为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展示交互式白板在案例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如何更好的结合实际问题来发挥交互式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直观演示功能,呈现案例教学项目。与传统的黑板相比交互式白板可以进行很好的演示课程内容,它可以很全面的演示各种文档,这样还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与课本的重要知识点完美结合,这种课程教学的方法是一个很好的知识传播过程。白板的演示作用的应用能够很好将学生带进课本内容的氛围当中。其实在老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被教育当中白板方的运用给双方体验都是特别难忘的,是老师和同学互相进步的过程。学生可以很快的投入到教学课程的内容之中,、然后提炼出课程的重要信息。例如在校园局域网问题的解决上,利用交互式白板具有的声音、光线、颜色等将学校的局域网地址在互联网上形象、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在合理的位置加入几个有趣的相关视频,把整个的问题情境完整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辅助教学工具,探寻案例关键问题。很多的案例都是各大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任务来划分出来的案例。经过不断地转化过程使得其中的案例有很多的矛盾性关联性关联性。这些特性相互融合在一起,所以整个案例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在实际应用时不能随随便便的使用,要从案例中提炼出有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引导和启发的过程。运用交互式白板把这些问题集中的展现出来。在展现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白板的各种技术工具例如灯光、描绘和记录的功能。这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发散力。比如,在学习NAT和NAPT技术时,这两个技术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两者都是地址的转换,可是有一定的区别,同学们容易将其混淆。这时候就应该应用交互式白板来帮助学生来区分,更好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首先用动画的形式将NAT配置展现出来然后再将NAPT的配置过程放映出来这样学生们都能形成很好的对比。整个视频放映完后,先让学生在底下分小组讨论问题。然后将各自小组的问题汇总在一起,在此通过交互式白板进行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过程,然后一步一步的解决这些问题。整个过程都在学生的眼里,每一个步骤都很清晰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一、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中案例教学应用现状
(一)案例选择不合理,背离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情况取决于案例选择,要求应满足教学目标,同时,具有现实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教师所选案例背离学生实际,以Excel财务公式运用为例,直接将某公司的财务报表呈现给学生,进行分析,学生们大多第一次接触Excel以及财务报表,而这将变成一个难点问题。即便财务报表涉及Excel财务公式,然而,这也并非重点,由于第一次接触财务报表,大部分学生均不能有效理解,而公式运用也将变成空谈[1]。
(二)参与积极性不高
参与积极性关乎着专业教学开展情况,决定着教学效果,但现阶段,教学现实并不理想,课堂参与性普遍不高,这成为案例教学的最大困扰。分析原因可知,传统教育的束缚是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原因,自律能力薄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制约了案例教学的开展。
(三)实践短缺
中职学校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其办学宗旨为培养大量高水平人才。当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可灵活应对社会生活,满足就业单位提出的标准,中职学校一定要重视实践操作积累,使其技高一筹,促进自我发展。而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但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形同纸上谈兵,实践短缺,案例分析不深入,大多依照网页浏览寻求解决对策[2]。
二、案例教学应用策略
(一)巧妙引入知识点
对计算机专业教学而言,应用案例教学时,能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入知识点重关重要。因课程的不同,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以计算机组装为例,讲解显卡内容时,因显卡涉及较多的知识点,若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讲授显卡内容,会让中职学生产生枯燥感,教学效果不理想。经由反思与学生的沟通,进行了下述改进,在课堂上,准备两台计算机,其显卡各不相同,其中一台优良,另外一台较差,除此之外,它们的配件近乎相同,随后分别装设CS以及劲舞团游戏,组织男女生分别体验游戏效果,最后教师让学生指出效果较为优良的计算机,并思考原因。待学生沉思后,教师应进行总结,挑明本节内容,显卡是影响计算机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待吸引一定的注意力后,完整、清晰讲述本节内容。
(二)全面调动参与积极性,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因中职生大多为16、17岁,为激发兴趣、调动参与积极性,教师应选择新颖别样的教学方式,优化传统教学,让学生主动、完全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规范开展教学活动,巧妙穿插充满趣味、生动的知识点。例如,讲述PhotoShop应用内容时,应为学生直观展现PhotoShop的奇妙与独特,可通过处理前后的直观对比图,吸引注意力,使其明确PhotoShop的独特,调动参与积极性,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3]。
(三)合理编制教学计划,促进有效性建构
案例教学开展要求教师付出较多的精力,全面准备,中职教师应依据教学大纲,参照基本要求,依托实际情况,围绕基础教学合理渗透案例教学。合理编排教学计划,开展案例教学活动前引导学生广泛搜集文献资料,为案例分析奠定基础。最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走进广告传媒公司与设计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操作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主动组织,统一管理,及时提出案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一段时间以后,重新回归至案例,实施评析与总结。另外,所选案例应满足教学大纲,处于学生正常承受范围内。应用案例教学时,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由实践活动检验知识吸收情况,评判技能掌握情况,体会学习的乐趣,主动学习。
(四)巩固知识点,灵活应用
巩固知识点指代借助反复讲授,让学生形成深刻记忆,全面掌握所讲知识点。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主要借助重复和死记硬背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属于下下策。现阶段,为达成该目标,中职教师应多多讲授实例,且科学选择教学案例,达到灵活应用,这是巩固知识点的有效方法。例如,讲授计算机维护时,谈及显示器内容时,CRT显示器包含较多技术指标,其中场频这一内容尤为重要。为促进学生的理解,则教师应着重指出该指标的重要性,其与人眼密切相关。当显示器刷新率位于72Hz时,超过90%的人机会不会体会到屏幕闪动,而小于60时,所有人均可体会屏幕闪动,学生听后纷纷进行实验,经由该调查方法,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还活跃了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791-02
Application of The Case Method in VFP Instruction for Non-computer Students
LIU Pei-pe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 Case metho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ase method for non-computer Students in VFP (Visual FoxPro) instruction,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it explore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case method; VFP; learning objectives; initiative; practice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深入到各专业技术领域,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并相应提出了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以下简称VFP)普遍被各高校列入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同时VFP程序设计也是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考试内容[1]。VFP程序设计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支持良好的可视化编程界面和支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笔者根据VFP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及概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是一种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材料,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2-3]。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知识积累为中心,从理论到理论,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明确目的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非计算机专业VFP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2.1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由于通常VFP课程安排在大一下学期上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生仅仅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传统VFP教学中,各章节知识独立讲解[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章内容是整个管理系统中的哪一部分、起什么作用不清楚,不能从整体上建立各部分知识的联系,犹如盲人摸象,无法形成“系统开发”的整体概念,始终不能明白学了VFP到底能够做什么。慢慢地,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5]。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管理系统的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先接触实际的管理系统,建立整体的感性认识,再学习具体的知识,从而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课程学习。
2.2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VFP课程往往又不够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上课经常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型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成为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5]。
3 案例教学法在非计算机专业VFP教学中的应用
3.1 充分重视第一讲课DD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VFP教学的第一讲课,是利用案例教学法给学生建立整体学习目标框架的最佳时机,特别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其重要。具体应用方法是:在课前准备好一个用VFP完成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课堂上,首先介绍数据库基础知识,然后就对这个具体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演示,告诉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就可以开发类似的小型信息管理系统,这是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所在。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VFP数据库程序设计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概念,明白VFP课程的教学内容从第一章开始到最后一章结束,都在为实现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的目标做准备,使学生建立起理论知识整体结构。
学生通过第一讲课的学习,学习目的明确。在后面的学习中,带着明确的目标学习,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
3.2 案例教学法的思想贯穿整个VFP教学过程
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学案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作为学习知识的依托,同时根据教学方法要服从于教学内容的原则,将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进行教学。每一讲课,首先通过演示明确指出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对本讲课的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进行具体内容的讲解。最后,在每次理论课下课之前将同学们的问题以纸条的形式进行收集,在实验课上结合实践集中讲解。
3.3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实践练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VFP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开发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因此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上机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实验课时间的安排,特意将实验课程时间安排在理论课后的第二天,这样能够及时复习理论课上的内容,学生反应较好。在实验教学备课过程中,精心结合教学案例设计实验课内容,努力做到充分利用实验课教学时间。
在实验课上,要求同学先跟着自己一起完成相同的操作内容来复习理论知识,解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知如何上手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清晰该部分知识在整个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地位。然后通过认真准备的例题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单独完成,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理解,并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这样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的实践练习,学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连同理论课上的问题及时给予学生解答,至此整个实验课的教学环节全部完成。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4 结论
以上是笔者在非计算机专业VFP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一些体会。案例教学法遵循了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丁照宇,孙淑霞,李思明,等.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佐军.浅谈非计算机专业VFP程序设计案例式教学[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2):101-1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8-73-03
Research on applying advanced VBA application cases to non-computer majors teaching
Gao Honghao, Zhuang Weiming, Song Lanhua
(Shanghai university computing center, Shanghai 200444, China)
Abstract: Most colleges have opened the advanced office automation and macro application course as a public basic course, but the problem of content complex and progress lag is ubiquitou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is paper takes case teaching as the guide to organ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VBA advanced application and to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programming course teaching mode. Taking the macro and its automatic recording, macro code upgrade, binding calls for control and macro three parts as the practice case taught in classroom,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technology, promote students' interest of learning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guide students to apply the knowledge of office automation to practice.
Key words: advanced office automation; VBA; macro code; case teaching
0 引言
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能相结合并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科领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期望不同,加之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不同专业需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上海大学实行大类招生,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要解决的迫切任务[1]。高级办公自动化与宏应用[2]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师主要讲授微软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应用,以及VBA高级应用的程序设计。VBA是Microsoft Office系列的内置编程语言,是开发语言VB(Visual Basic)的一个分支,可供用户编写宏,对Office进行二次开发。由于其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可视化设计效果,因此适合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编程的入门语言。由于课程覆盖学生面大,涉及专业类别多,对于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好的成果,多年来一直都在研究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归纳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学生对于基础办公软件操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往往浅尝辄止且易于满足,在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经常无法独立解决。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编程基础薄弱,学生对VBA高级应用部分的学习兴趣低迷,部分学生甚至主动放弃学习这部分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发现,学生更加容易接受面向应用的案例教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之枯燥的理论教学有明显提高。目前,教学模式急需从以VBA理论讲授为中心转变到以案例实践为中心[3-5],对课程的课内授课、课内实验、课外实践等内容作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同时设计课程有关的辅助软件或硬件,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
本文针对VBA高级应用部分的知识点,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选取典型教学案例,构建课程的教学体系。以案例教学为向导,改变传统的编程语言授课模式,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教学质量有明显地提高。
1 宏与自动化录制
宏(Macro)是一个程序段,或一个子程序,其由一系列的命令(包括Word、Excel、PPT命令)和指令组成的,是完成特定任务的指令集合,实现任务自动化执行。有两种创建宏的方法:录制宏和编写宏。录制宏是指通过宏录制器的方式进行:宏录制器的打开需要选择选项卡[视图][宏][录制宏],然后打开宏录制器对话框。如图1所示,是以Excel为例的录制宏对话框,包括宏的名称和保存位置。编写宏是指在Visual Basic编辑器(VBE,Visual Basic Editor)上编写宏代码:可以按组合键“Alt+F11”快速打开编程环境。
图1 以XLS为例的录制宏对话框
录制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一系列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并由系统自动转换为VBA语句。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学过程中侧重介绍宏录制器,设计案例1并通过分析和现场操作来解释录制宏。
案例1 针对图2的学生成绩表,通过录制宏的方法来设置总分和平均分。要求设置两个按钮,分别是“总分”和“平均分”,当执行“总分”宏时,统计表格中的总分,当执行“平均分”宏时,统计表格中的平均分。
图2 学生成绩表
分析案例1可知,需要录制两个宏:“总分”和“平均分”。现场演示录制宏,录制如表1和表2所示的代码,分析其不同点和相同点。在课堂上,留给学生1-2分钟时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录制宏是否可能转化并保留一些不必要的步骤?
分析代码知,代码2比代码1多了几行,而其最终效果却是一样的,即计算总分。相比代码1,代码2的第5行至第10行代码是多余步骤,分析其操作可知是清除Range("H2:H21")的内容。这表明录制宏有方便性,也有复杂性。录制宏是根据用户操作步骤所做的自动转化,那么就会存在记录了许多不需要的资料和步骤的问题。同样,录制的宏无判断或循环能力;人机交互能力差,即用户无法输入,计算机无法给出提示;无法显示对话框和自定义窗口。从这点引出学习VBA代码编程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编程可以更好地写出VBA程序。
表1 代码1
[1 Sub 总分()
2 Range("F1").Select
3 ActiveCell.FormulaR1C1="总分"
4 Range("F2").Select
5 ActiveCell.FormulaR1C1="=SUM(RC[-4]:RC[-1])"
6 Selection.AutoFill Destination:=Range("F2:F21"), Type:=xlFillDefault
7 Range("F2:F21").Select
8 End Sub\&]
表2 代码2
[1 Sub 总分()
2 Range("F1").Select
3 ActiveCell.FormulaR1C1="总分"
4 Range("F2").Select
5 ActiveCell.FormulaR1C1="=SUM(H2B2:RC[-1])"
6 Range("H2").Select
7 ActiveCell.FormulaR1C1="大学"
8 Selection.AutoFill Destination:=Range("H2:H21"), Type:=xlFillDefault
9 Range("H2:H21").Select
10 Selection.ClearContents
11 Range("F2").Select
12 ActiveCell.FormulaR1C1="=SUM(RC[-4]:RC[-1])"
13 Selection.AutoFill Destination:=Range("F2:F21"), Type:=xlFillDefault
14 Range("F2:F21").Select
15 End Sub\&]
2 宏代码进阶
录制宏的代码其实就是VBA代码,在VBE环境下是允许用户手动修改。为了引导学生编写代码,接着设计一个实例:录制部分宏和手动修改相结合。
案例2 编写一个宏程序Perimeter,用于计算圆周长,其中A1单元格为半径长度。
分析案例2可知,需要录制一个宏,然后在宏内编程或修改代码。首先,通过宏录制器录制一个空白宏并将其命名为Perimeter。如下:
Sub Perimeter()
End Sub
其次,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S=2*p*r,引导学生考虑其中的变量情况以及变量的设置情况:整数型或浮点型?提示学生圆周率p肯定是小数,变量S必然是浮点型。留给学生1-2分钟思考,再给出VBA代码用Dim设置变量S和r以及其类型double。
圆周长是根据A1单元格的半径长度计算出来的,需要学生回忆学过的赋值语法r=Range(“A1”).value取值。考虑圆周率p的取值情况:可以直接取数值,亦可以定义VB的符号常量。向学生说明符号常量的定义方法和使用场景,通常用const关键字来定义符号常量,但是符号常量在VBA执行过程中是不允许改变的。
表3 代码3
[1 Sub Perimeter()
2 Dim S As Double
3 Dim r As Double
4 const PI=3.1415
5 r=Range(“A1”).value
6 S=2*PI*r
7 Msgbox S
8 End Sub\&]
最后,给出表3所示的代码,其中包括:变量和符号常量的定义(第2行至第4行)、变量使用(第6行)。接着给出一个案例,修改并互换第5行和第6行,介绍顺序结构的概念。情况1:r=Range(“A1”).value先赋值再计算S=2*PI*r,则结果正确。而情况2:S=2*PI*r先计算后赋值,则结果错误,因为计算时r并未赋值,其值由VBA赋0参与运算。
3 控件与宏的绑定调用
宏的调用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在VBE环境执行模块,另外一种以Office的控件执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重点介绍Office控件的按钮与宏调用功能绑定。
案例3:在Sheet1的B5单元格中创建一个 “计算器”按钮,单击该按钮,弹出一个如图3所示的计算器,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图3 计算器界面
首先,打开VBE环境需要执行选项卡[文件][选项][自定义功能区][开发工具],打开开发工具视图选项卡。接着,单击“插入|用户窗体”,插入UserForm1窗体,选中UserForm1窗口,浮现工具箱(如图4所示)。在主窗口中添加相应控件,根据图3示例界面的需要修改控件属性。
图4 工具箱
其次,为了实现宏调用,在VBE中单击“插入|模块”,插入了“模块1”,双击左上VBAProject窗口中的“模块1”,打开编辑窗口,在编辑窗口中输入以下代码:
Sub Openform()
UserForm1.Show
End Sub
其中,Openform是手工定义的宏名称,而不是通过录制宏的对话框设置的,Userform1.show表示显示调用用户设计的窗体Userform1。
最后,单击“开发工具|控件”打开插入控件工具栏,在工具栏上选中“Commandbutton”按钮,使得鼠标变成“+”,在B5绘制“按钮1”,弹出“指定宏”对话框,选中“Openform”宏名并单击“确定”。设计完成后,在界面上点击按钮测试窗体是否正确展示。
4 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三个教学实例,分别介绍录制宏、VBA模块修改以及函数调用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6]。所述的案例教学正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教学能使学生熟悉Office软件及其操作技巧,能针对具体问题能灵活地驾驭软件,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洪皓,朱永华,陈章进.基于MOOCs平台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
程建设[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6:90-94
[2] 庄伟明,严颖敏.办公自动化基础与高级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 谌卫军.教学与教案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3.17:112-118
[4] 邱石.教案设计六要点[J].教学与管理,2003.30.
[5] Chen W J, Li X, Liu W D. Teach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to
摘要:本科教学方案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本科教学的旗帜。为了制订与时俱进、适合时展的本科教学方案,笔者一直在跟踪、分析和研究加州理工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的发展变化情况,就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方案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并且希望与同行广泛交流、分享经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关键词 :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案;教学分析
第一作者简介:王苏峰,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计算,wangsufeng@sina.com。
1 背景
每隔3~4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就会启动一轮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笔者从教10几年来已经参与4轮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每次修订本科培养方案都需要广泛调研国内外大学计算机类的本科教学情况,而加州理工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简称EECS,也就是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育是很出色的,因此从2001年以来,我们就一直关注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情况。
2 本科教学方案
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主要课程[1]见表1。
3 本科典型选课
3.1 典型选课计划
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主要专业方向有计算机系统(computer systems),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通信、网络与系统(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4年本科需要完成120学分以上,估计需要选修32门课程左右(每门课平均4学分)[2]。
表2—表5提供一个典型选课计划 ,该选课计划倾向于计算机系统方向,适合于对如下方面感兴趣的学生:逻辑设计、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外设等。
3.2 典型选课的知识层次体系分析
对该典型选课计划按照知识层次进行划分,然后进行整理,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该方向需要的知识涉及数学、物理、电子学、计算机基础、专业选修以及人文类课程,知识体系比较全面,但更侧重于基础课程。
4 教学方案分析
4.1 开设课程比较丰富
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比较丰富,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基本上覆盖了计算机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个领域,仅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就有32门之多[1]。在这32门计算机类课程中,带有实验(上机)的课程9门,纯讲授类课程9门,学术讲座及研讨课程3门,教学研究类课程5门,自学编程类课程有7门之多。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和学术讲座及研讨类课程。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一是学生可以机动灵活地安排时间,但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3];二是课程开设数量有7门之多。学术讲座及研讨类课程的特点一是内容丰富、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如Found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由美军阅历丰富的现役军官进行讲座)等;二是开设课程也很多,可以满足各类人才的不同需要。
4.2 每学期选课门数少
伯克利分校实行的是学分制,要求学生所修课程总学分达到120学分以上(当然还有其他要求,在此不再赘述),而每门课程的学分平均为4学分,因此4年下来一个学生只需学习32门课左右[2]。从表2—表5中可以看出,典型选课计划(倾向于计算机系统方向)选课门数为31门,总学分为120学分,其中学分比重中数学类占16.7%,电子类占20.0%,计算机类占20.0%,人文类占17.5%(要求至少6门课以上)。
虽然选课门数少,每学期只有4门课,但是每周的学习任务还是很重,要得到一门课程的学分不容易。现对典型选课计划中大一第1学期的每周课时量(单位:小时)进行分析,见表6。表格中的时间只是课表安排的时间,还有实验需要有自我安排时间进行配套,因此课时量相应还要大幅度增加。
4.3 实验(上机)课时比重大
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很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拥有很多实验室和大量的实验设备,全都向学生开放,学生随时可以上机或做实验。很多课程要求上机或做实验,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符号演算程序设计课程安排讲授课时与上机课时各占一半,甚至上机课时更多,而体系结构课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自我安排时间就更多;不仅如此,还开设了单独的设计课程和工程实践课程,学生必须选修若干门。
从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案可以看出,提供实验的课程有12门(不包括编程类课程的自定实验)[1]。12门课程讲授、讨论、实验(上机)课时统计见表7,分别占比30.6%、16.3%、53.1%。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实验(上机)课时比重超过一半,这说明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很重视实验课程。教师从整体上分析12门课程实验课时比重之后,再从局部说明实验的重要性,以微电子电路导论(EE40-introduction to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4]这门课为例。微电子电路导论这门课相当于电子学课程,此课程开设13周,讲授课39小时、讨论课13小时、实验课39小时,共做10个实验,可见微电子电路导论课的实验课时比重相当大。
4.4 学生选课建议
(1)选课不要过于专业化,要选修一些数学、物理、化学、电子类课程;
(2)选修一些能锻炼说和写能力的课程,这对求职和工作很重要;
(3)选修课可以追求个人喜好,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
(4)计算机学科发展很快,要想赶上潮流,必须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
5 结语
笔者就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典型选课计划的知识层次、课程类别所占比例以及实验课时所占比重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分析情况看,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很重视本科教学,首先开设的课程很丰富,满足各类人才的不同需要,但是每个学生选课并不是很多,4年下来也就是32门课左右;其次是实验(上机)课时比重比较大,教师很重视实践教学工作,还给学生选课提供了一些建议——选课不要过于专业化,要重视基础课以及说、写能力的锻炼,计算机学科发展迅猛,学生要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等。
这些分析结果将有助于下一轮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尤其是实验课时比重要加大,嘴动不如手动,实践出真知。笔者就实验课时比重调整教学组所授课程进行了小范围改革试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公正评定实验成绩、需要更多的实验辅导教师以及更多的实验设备投入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学组将迎难而上。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EECS course web sites[EB/OL]. [2014-10-20]. http://www-inst.eecs.berkeley.edu/classes-eecs.html.
[2]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2013-2014 undergraduate handbook[EB/OL]. [2014-10-20]. https://eecs.berkeley.edu/Programs/Notes/index.shtml.
所谓会计案例教学法既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与理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之后新兴的会计专业,自从1979年计算机进入我国会计领域使会计领域发生了质的飞跃,传统的手工会计已逐步被计算机会计所代替,特别是全球互联网的建立,国内外的会计软件公司纷纷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这一切突飞猛进的即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学生提出了挑战,也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会计案例教学法能够为我们改进教学迎接挑战提供有力的武器。
一、会计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
会计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即教学案例必须符合经济工作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实际。
(二)典型性原则
即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会计与理财的实际活动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与理财实例,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综合性原则
即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过于简单。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案例;针对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的综合会计案例,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仔细的调查和分析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
(四)理论性原则
会计案例要将固定的会计与理财基本理论和方法融汇于具体实际之中,以便学生掌握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会计与理财实际工作的各种复杂情况进行系统的论证,提出正确的处理措施。
二、为案例教学创造应用环境
基于以上会计案例的选择原则,我们应该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教学案例库
实现案例教学要运用到大量的教学案例,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教学案例库,而库中的资料来源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也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例如,在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初期帮助进行软件的初始设置,从而收集会计资料作为教学案例。
2.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
3.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例如:我校在会计教学中教师把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会计资料,经过整理做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4.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例如:我校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采用秦晋豫吉四省财专教材编委会编写的《企业会计实验教程》做为案例进行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
(二)建立实验室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且实验项目不能仅用于会计核算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等均应设置。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最好是局域网,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与维护,且在实验室中备有各种商品化财务软件,例如:我校投资百万元以上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进行演示和利用财务软件,利用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这样做一方面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不易疲劳,以新颖的视觉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会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教学的和进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以应用。
(一)准备工作
在已建立的会计案例库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根据教学进度而定)提前一周左右发给每一位学生,并且简明的向学生介绍所选择会计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和评价的要求,让学生仔细阅读会计案例和一些,这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并写出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报告。
(二)案例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广泛讨论,根据学生自己的分析和评价报告,各树己见,教师进行归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案例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让学生进一步自己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和理财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
(三)把会计案例用于具体的实验
首先,将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首先在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帐本、报表等实验工具,使得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得以重演,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并且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其次,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再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革命。
四、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会计案例教学法既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验教学环节,抛开了几十人看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经历,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是一种比较好的启发式方法。
第二,电算化会计案例教学,可在一系统中设计数个案例,避免了原会计案例片面、孤立的教学情况,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避免了学生无系统性,学后忘前,学东忘西的情况。
关键词:案例教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80-03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是机械大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特点是基本概念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工程应用突出。传统的理论讲授教学法是基于课程知识体系,根据课程内容章节的知识点,先从概念入手,然后介绍理论知识和原理,最后给出应用实例来说明知识原理的应用;这样往往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的场景或案例,通过案例讨论等方式开展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引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特殊教学方式。它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行为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医学、管理等学科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在工程学科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二、基于案例的课程教学体系设计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和机械类专业应用需求的特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规划组织与设计,基于“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模块结构”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组织与设计,构建了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相交织的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划分为“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设计”4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是某一方面的研究主题,可以按照几个项目(或章)来组织教学内容。每一章通过“案例”给出“问题原由”,即“案例原由”,它又是本章教学内容的背景,通过案例引入教学内容的知识要点;“教学重点”既是本章的知识要点,也是本章的教学任务;“能力要求”则是本章教学对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本章的教学目标(任务)。
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结合机械专业应用背景,列举一些计算机网络在制造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训环节至关重要,除了课程教学中列举大量的实例和应用案例之外,针对每章设计相应的实训环节,重点章节设计综合训练环节,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建立课程的技术与技能体系,以融“教、学、做”于一体,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结合专业背景的核心案例O计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制造自动化、数字化与网络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计算网络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日趋重要。因此,针对机械类专业的背景,在课程教学中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制造中的应用,引入制造工程中网络应用的实际案例,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结合专业特点设计若干核心案例,如在“局域网技术”的教学中,引入“构建制造车间局域网”的案例;在“Internet技术应用”教学中,引入网络化制造的应用案例。由专业应用需求分层次地引出基本技术问题、扩展技术问题和探索性技术问题,并归纳总结引出相关知识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背景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网络理论和技术知识,激发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其中,基本技术问题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来讨论回答;扩展技术问题则是本章要学习和解答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探索性问题是课程教学之外的深度探讨性问题,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解答,以3―5人为一小组,分工协作,各小组之间可以展开交流与讨论,课堂中派代表讲解,老师给予点评。
例如,在“局域网技术”这一章的教学一开始,首先引入“构建车间局域网”的案例,给出一般制造车间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根据案例应用需求,层次性地引出相关技术问题,并进一步给出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
构建车间局域网的目的:将车间加工设备联网并接入企业局域网,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诸如通过服务器:(1)集中管理NC加工程序,并通过网络传输到加工设备;(2)实现生产计划的调度与管理;(3)监控加工设备的状态及生产流程等。
根据车间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图,引出其中的基本技术问题:(1)车间网络扑结构的类型是什么?(2)车间局域网由哪些部分构成?构建车间网络所用的传输介质有哪些?等等。
进而引出车间网络涉及的扩展技术问题:(1)车间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什么?(2)车间网络构建的布线规范标准是什么?(3)所有网络设备有哪些?等等。通过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网络技术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还可以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随后,提出一些深度的探索性问题:(1)车间设备是否都可以直接连接到车间网络?如不行,需要采用什么技术手段来实现联网?(图中RS232和RJ45的含义是什么)(2)车间设备联网后,还需要一个基于网络的生产管控系统平台才能实现对设备的管理控制,那么,实现这一管控系统需要用到哪些相关技术支持?(3)图中CAD、CAM/PDM、MRPII/ERP、MES等的含义是什么?(4)如何将车间网络并入到企业网乃至Internet,以实现基于Internet的网络制造?通过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网络技术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还可以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四、结束语
将案例教学应用于机械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利用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专业特点的案例教学,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工程应用实际,有利于具有工程背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军,朱永伟,孙玉利.基于案例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3-34.
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会计电算化已在会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使用会计电算化进行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另外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成本的控制,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尽可能的不用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或只进行很短期的岗前培训就能投入到工作中,所以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讲,如何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就是现在要研究的主要课题。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笔者发现案例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既能够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
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2.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现在的管理者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其所在的企业也不会直接受益。案例教学法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3.重视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考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会计电算化专业课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苦练内功,夯实基础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会计日常工作,所以要求学生在上这门课之前已经系统、全面地学习并掌握了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与业务处理方法,能够熟练并正确地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完成了手工账的实习实训,并且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教学案例库
案例教学要用到大量的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各种渠道收集案例,建立教学案例库。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调查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根据教学需要自己设计案例或通过资源共享与其他学校共同建立教学案例库等。但需注意的是,直接从企业得来的数据资料要经过适当的整理与处理,以便适应教学的要求。
目前,大学数据库课程开放的情况下,大多数大学的数据库Access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对象,而Access自2005年4月开始应用在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中,并且有着相当高的通过率,吸引了大量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学习它。那么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教师在相对较少课时的情况下主要考虑的因素。
1.教W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的使用能力相对较差,计算机术语的理解能力差,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另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时存在思想误区,觉得所学的这个课程与自己的专业无关,不想花时间学习这门课,所以对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运用概念-理论-组织教学的方式,容易受到课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更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做一些具体的综合练习。传统的编程课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语句,语法压力太大;忽略基本的问题解决过程;课程中学习算法的意识弱;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Access的兴趣。
2.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
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商学院,这是一种基于“案例理论概念”模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的“概念-理论-应用”模式相反。这种教学更适合数据库教学,特别是在数据库设计部分。通过对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库典型案例的分析,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加深了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1 案例选取
案例教学法对研究的案例的选择是关键,案例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原则:首先要有针对性,案例应结合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化理解概念。其次,选择案例的难度应该适当。所选择的案例与教室中教授的理论知识相关,并且学生很容易将案例中讨论的问题与课堂中教授的知识联系起来。
2.2 案例教学法与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可以提高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Access课程的理论部分更难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疲惫的心理。案例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解释“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例子。从表的建立到数据库的安全,一个完整的系统逐步形成,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理解和理解,取得良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部分,案例教学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选择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作为一种情况,通过操作案例效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通过分析案例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提出案例中使用的知识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转化案例拓宽知识点,从数据库之间进行多表操作,并逐步扩展到各个子系统所需的多个数据库之间的操作,然后对数据表进行分析,使学生从自己需要获取信息从角度来看,真正掌握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然后形成了对项目实际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
2.3 案例教学课程设计方法
一般非计算机专业编程因为学校时间的限制,很少做课程设计,学生在学习后内容缺乏总体经验,只学到了一些零散的知识。有必要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类似于计算机专业编程课程的课程设计工作,可以称为“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的内容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安排,课程的教学可以在综合实验的周围进行。学生学习适当的知识点,可以进行相应的模块设计,最终完成系统开发,形成一个小系统可以运行。综合实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学生绩效管理系统”案例进行培训,案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培训能力和下一个培训内容,并将必要的数据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在机器上,根据个人情况的个人咨询或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来解释一个统一。
3.案例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学效果
首先,案例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理论与知识技能水平掌握程度进行选择。
其次,案例教学进行时要正确引导,以确保他们按预期目标发展。
最后,案例分析时,教师要从参与者的角度去分析关注案例中参与者的观点与问题。对有价值的观点要进一步挖掘,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入讨论。
在Access实践教学的情况下,使用案例教学方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通过这个典型的课程教学,它改变了Access的学习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2)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结合知识和具体应用,在项目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的应用灵活性和设计具有多样性。(3)项目分解为每个任务,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同时在任务之间有一定的层次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一步一步深入的过程,大大提高设计兴趣和学习动机。
4.结束语
授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要,更好的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任务,把专业知识贯穿在Access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Access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体验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本文针对Access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探讨了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当前,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已经毋庸置疑。它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主要途径。要想做好实践教学,能够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中的“实”,建设一套翔实、贴近岗位要求的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案例库势在必行。
一、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
纵观计算机专业实践类案例库的相关建设与研究,真正符合本校学生,满足学生岗位需求的案例凤毛麟角。尤其对于本系专业基础课程,面向的学生多,涉及的授课教师也多,存在师资不足、授课内容不统一、教学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建设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案例库,作为各门课程的有力补充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一)提高教师计算机专业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建设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含有大量丰富案例,这就要求课程的授课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课程相关技术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师计算机专业技术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当案例库应用到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转变为“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生积极参与,在理解、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起着“导演”的作用。既要选择好“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挥,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案例库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加强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是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
(三)有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教学
结合当下高职院校学情及实践教学工作实际,建设实践教学案例库可以有力弥补教师教学当中学时受限、不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全面讲解等缺点。
二、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内容
(一)建设理念
团队成员围绕内容设计、编写案例为核心,合理设计、编写、选取能使学生获益最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计算机技术案例,吸收慕课建设优点,建设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案例库。在案例库中,每门课程的所有案例构成一个整体,内容涵盖整个课程的所有知识要素,且案例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及时效性,以服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让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存在的痛点问题
案例库建设前期,首先对各门课程进行梳理,找出目前课程存在的痛点问题。一是课程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贯彻不够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不强。二是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案例少、不够新、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三是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形式单一,难以满足信息时代教学发展需要。
(三)设计课程内容
针对以上的痛点问题,案例库在内容设计上,依托校企合作,以“任务驱动、实用案例”为载体确定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高阶能力为引领,设计循序渐进的“案例”,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培养,同时融入情感价值观。内容体系构建如下图所示(以《C语言程序设计》和《flas设计》为例),由于案例库中的案例很多,所以在图中只列举出部分案例。
三、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流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
一是组建案例库教学团队,选取专业技能强、教师特长能够覆盖案例库建设任务的教师形成研究队伍;二是制定建设的方案和计划,根据相关内容对所参与的老师进行合理分工;三是选择实验班,边建设边使用,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则及时纠正;四是深入企业,调研用人单位具体岗位的工作流程,分析归纳出主要工作任务,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及课程标准,从而确定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核心内容,确定典型实践性案例;五是对每个详细的案例进行分析,团队讨论每个案例的难度、所需教学时间和案例类型等问题。
(二)研究方案的实施
依据各门课程核心内容编写教学案例,首先对案例大纲碎化,形成知识点、技能点细化文本,收集素材、设计制作课程案例;其次,根据课程案例撰写教案制作课件,根据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点及对应的案例录制微课视频;最后,建立每节课的工作任务单及随堂测验,完成每门课程的题库建设及课程导学资料(包括教学内容思维导图、教学手段、案例设计理念、特色及案例来源等文档),辅助授课教师进行更好地教学。
四、实践教学案例库的特色与创新
(一)案例来源于职业岗位的需求,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
依据市场的实际应用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案例库的支撑下构建“案例导入+任务驱动+典型项目应用”的教学模式,案例来源于职业岗位的需求,与真实的工作场景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做到产教融合,突破计算机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局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带动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
(二)渗透课程思政,体现内容创新,渗透专业创新思想
围绕专业,结合课程,编写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无人零售店等APP创新案例,把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中国前沿科技融入案例中进行讲解,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提升学习计算机专业的自信心。例如,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通过介绍中兴事件以及最近的中美贸易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结合专业特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专业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探索精神。
(三)编织纵横知识网络,明确知识分层,提高内容挑战度,体现内容高阶性
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的岗位分析归纳出主要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总结出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提炼出学生要掌握的技能,从而编织出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设计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案例。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案例的复杂度逐渐增加,提高内容挑战度,体现内容高阶性,逐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库的教学实践效果
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案例库的使用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保证了老师授课内容的统一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度融合,开拓了教学创新思维,实现了教学评价多元化,满足学生信息时展的需要。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课下再学习的机会,充分解决了无法分层教学的问题,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从案例中了解到课程与实际工作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
六、结束语
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从根本上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促进各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