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范围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2 15:58: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学的范围,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学的范围

篇1

一、宏观经济学总体范围并不大

宏观经济学单从字面上看好像涵盖很宽泛,但是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宏大的包罗万象的经济学,它只是宏达的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很具体很窄的经济学分支。经济学是个巨大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经济理论研究本身的分工和经济学学科的进一步专门化和细分化,新的经济学分支不断出现,而宏观经济学不过是其中的一支。随着科学的发展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每个分支的研究就越来越细。每个经济学分支都是从某一特定的侧面对客观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研究,这种研究分工有助于理论的深化。

宏观经济学作为对社会经济的宏观的考察,其对象也相当具体,其面也非常的窄,它只关注经济过程中的那些“短期的”、“总量的”的问问题,其他重大问题并不在它的研究视野之内,不能要求宏观经济学来解决其特定研究范围之外的一切基本经济问题。

可见,宏观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分支知识从一个特定角度的研究,用马克思理论就是“片面的深刻”。当然如果每一个特定学科都从一个侧面达到对经济现实认识上的“片面的深刻”,那所有经济学学科分支的总和就是对经济总过程各个侧面的整体认识的全面深刻了。

二、宏观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

经济学分为长期经济学和短期经济学。这个期限的长短不是按照时间的绝对长度决定的,而是依照所观察经济活动的特性而对研究视角所做的一种划分。所谓长期指的是在该该时期内由于固定资产、自然资源、生产技术、人员素质和制度观念等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生产要素发生了变化而导致经济规模的改变。短期指的是在此期间内生产上所发生的变化不足以改变生产规模,而只是在既定长产规模不变条件下产量的一定变化。

对经济活动的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都是不同的专门的学问,形成不同的经济学。增长经济学、供给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都是以经济的长期活动作为分析对象的,而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短期理论”,它的着眼点是经济的短期波动,而不是长期增长。经济增长理论则属于一种“长期理论”,它研究的是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问题和何种长期增长率最优的问题。与此相关的是“发展问题”。所谓发展问题其实是增长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特例,它比一般的增长问题更加具体也更加综合,一般运用发展经济学进行解释。所谓发展经济学,就是在经济学各种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套理论,不仅仅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把一些本属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长期问题”与宏观经济学发生混淆的想象并不鲜见。

从“短期分析”角度来界定宏观经济学,很多问题的学科性质便一目了然。比如定位于说明短期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学旨在解释产量为什么波动以及怎样波动,实际总供给与潜在总供给的比较关系以及实际总供给如何围绕在总供给波动等,与此有关的问题就都属于宏观经济学范围,这些问题包括价格总水平波动、总需求变化、汇率升降等对产量的影响。而社会生产能力或资源规模的变化,如技术进步、制度改进、素质提高等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都属于“动态理论”的研究范围,并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另外,由于短期内影响实际供给的各个变量基本上是给定的,从供给方面很难说明产量因何波动和如何波动,而总需求是短期内可以变动的,各个行为主体在既定制度条件和物质条件下为争取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决定总需求及其构成的变化,并进而影响总供给,构成解释总供给变动的主要因素,总供给就是由总需求和前定价格决定的,并随着总需求的变动围绕潜在总供给而波动。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短期分析主要应该是需求分析。

三、宏观经济学属于“治标经济学”

在关于宏观经济问题中存在着一些学科把握上的不准确。在研究宏观经济学时应该看到,宏观经济学是短期经济学,而体制改革、深层原因、治本之策等都不是在短期内所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最基础的地位,它决定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决定着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稳定。但是长期以来,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在内的研究,一般都把制度假定为既定的。制度经济学则不同,它是把制度因素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专门研究经济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制度本身发展变迁的规律。

篇2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22-02

目前中国的高校,在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高等人才培养中,都将《西方经济学》设置为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可以说《西方经济学》在上述专业设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的作用。首先,在学时安排方面。《西方经济学》被编排在所有专业课程之前,为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专业认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并且,学时量充足,共计118个左右学时。其次,在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划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西方经济学》按照此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被划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子课程。可以更全面、更深入的进行教学组织。可见,此课程的重要性。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已经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学生对此门课的学习往往是只知道表层的具体知识,而不知道更为重要的深层的含义和本质。换言之,学生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并不明显。那么,到底应采用何种方法和手段,才能适应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和学生的求知要求?这是个值得探讨问题。

本文仅从思维范式的角度对《西方经济学》的素质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索。

一、思维范式的界定

所谓思维,是指感觉和知觉获得的印象,借助于词的作用,在人脑中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加工,抛开事物个别的、表面的现象,抓住事物普遍的内部的本质,使人的认识由感性阶段进入高一级的理性阶段,这个过程称为思维。所谓范式,这里借用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首先,一般是指某一科学家群体或学派所共同持有或使用的一整套信念、规则、方法及相应的理论。范式中最深层、最核心的部分是人们所信奉的世界观或共同信念,也有人称为“形而上学的假定”;其次,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或信念的支配下所运用的一套研究思路、分析方法或推理规则;最后,是人们运用这些思路、方法和规则而获得的各种具体的研究成果,即范式最终要产生一种或多或少自成一体的理论。范式对科学研究具有双重深刻影响,一方面,它为科学研究的开始和进行提供了认知基础和研究框架,另一方面,又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定向和限制作用。

本文中所指向的思维范式,是指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人们运用某一科学家群体或学派所共同持有或使用的一整套思路、规则、方法及相应的理论,使人的认识由感性阶段进入高一级的理性阶段。

二、思维范式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的应用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思维范式的应用,首要地在于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是什么,即思维范式在教学内容中的应用。

通过《西方经济学》的授课和实验环节,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相关的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范式,即是西方经济学的一整套思路、规则、方法,使学生能够对经济现实和经济问题的认识由感性阶段进入高一级的理性阶段。

首先,通过《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清楚,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分类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及市场失灵等理论。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要会分析现实经济中微观个体(企业,消费者等)是如何进行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的。即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其次,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各种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和实践、国际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知道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宏观层面上一国或一个经济体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并学会认识和分析现实宏观经济现实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是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而且,在更广意义上同样适用。可以是整个管理学、经济学领域的适用,同样可以是其他学科甚至生活领域的适用。教学中,教师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传授给学生的可能仅是“金子”本身,而不是更重要的“点金术”。

三、思维范式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思维范式融入到对学生在西方经济学方面的素质教学中。

1.通过教案编排来明确思维范式。在编写《西方经济学》教案时,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给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思维方法。所以,要将学生应该掌握的思维范式有条理地、详尽地安排在教案之初,即把西方经济学中的思维范式以提纲的形式列举出来。其次,再把教学内容在符合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围绕着各级思维范式进行安排。这样就可以使经济学的知识内容与思维方式自然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接受具体的知识、原理和相对抽象的思维范式。再次,在教案中,思维范式的安排要在可能的范围内由简单到复杂,以便于学生接受。

2.通过案例教学来贯彻思维范式。由于《西方经济学》既不同于纯逻辑性的课程又不同于纯知识介绍性的课程,所以,单纯地讲授课本知识是不能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要求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安排中引入案例分析环节。案例教学可以使相对抽象的原理更容易被接受,同时,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使思维范式得到介绍和演绎。

3.通过实验教学来再现思维范式。经济学的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传统的教学中更多的是理论性的介绍,而缺乏实践色彩。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增设实验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最现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我们的尝试是让学生在专门的商务实验室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的实验操作。比如,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学这章的内容后,可以去实验室的国际贸易软件平台中模拟国际经济学的各环节,把理论用之于实践。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而且还使得课堂授课环节所学的思维范式得以再现和应用。

4.通过课程论文来应用思维范式。古语: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西方经济学》就是要学其中的思维范式,那么,学生在接受课堂知识之后,把所学理论与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学识素养的有效方法就是习作课程论文。比如,在学习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就“中国目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等论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将所学的思维范式、知识和理论真正内化。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可以有很多的诸如此类的论文安排。教师要注意的是,要事先引领学生如何习作专业论文,让学生形成规范的论文思维和方法。

5.通过双语教学来溯源思维范式。我们国内使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外原版教材的中译本。另一类是国内学者在西方论著的基础上编著的中文教材。可见,我们要学习的《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的经济理论与方法。所以,其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和西方的思维范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或曰为了使学生真正认知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和本质,在教学中必须将这些术语讲授给学生。此外,学生的学习远不能停留在课堂学习环节,应扩展大量的课外学习。

6.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推广思维范式。教学安排中,可综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录像等教学手段,通过视听等刺激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这些教学手段的优点就是信息量大、直观、易接受。丰富的信息和直观的展示可以使思维范式得到更好地推广。

四、思维范式在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时,学生应该有意识、有方法的去修习课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范式。即要学生明白他们要学的是什么以及该怎样学,唯此,才能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更好的掌握《西方经济学》。教师在此课程的导论中就应告诉学生,此门课程要求修习的不仅是具体的知识理论,更是相关的思维范式。并告知学生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范式具体是什么,使之在此后的课程学习中有意识的去培养、锻炼这些思维方式。同时,告知学生该怎样学,使其有指导、有方法地去主动学习,这点,很重要。

总之,思维范式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思维范式,而且更体现在安排教学时应注意的思维范式和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陈颖健,张惠群.新思维范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Application of Thinking Paradigm in the Teaching of “Western Economics” in University

DAI Xiao-li

篇3

合理使用是对著作权加以侵害的违法阻却事由。合理使用之所以合法概因法律的规定,推定其违法行为失效,因而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使用作品不以侵害他人著作权论﹝3﹞.所以合理使用是一种客观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只要使用者的使用行为符合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即被视为合法行为。合理使用本质上是著作权平衡原则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中相互冲突利益进行的一种协调,并使各种利益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正如A.德尔加多。波拉斯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限制是在作者的利益、利用该作品的的利益和广大公众的总体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公平或合理的妥协﹝4﹞.因而作为平衡杠杆调节器的合理使用制度,只有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良性互动,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二、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及缺陷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是绝对的,公共享有合理使用的范围是相对。所以在合理使用范围的立法上就存在着概括式的规定和列举式的规定。美国就是采用的概括式的规定的一个典型国家。美国《1976年版权法》对合理使用的认定采用四项标准:(1)、考察有关使用行为的目的;(2)、考察被使用作品的性质;(3)、在所使用的作品中,被使用的部分与整个作品的比例关系;(4)考察使用行为对被用作品的潜在市场价值有无重大不利。合理使用四项标准的使用,是对美国长期司法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界定合理使用还是侵权使用规则的系统阐述。从上说,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合理性的判断标准,使得各种使用作品情形有了统一的原则和明确的,这是合理使用制度的一大进步。

与美国相反,我国在合理使用范围的立法上采用的列举式的规定。国际上采用列举方式的还有英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如英国合理使用范围的规定有48项、日本有20项、德国有15项、韩国有14项﹝5﹞.如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了就12项合理使用的情况,它们分别为:(1)、为个人、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例外;(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例外;(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11)、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该成盲文出版。

以上合理使用范围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个人使用(第1—2项)、宣传报道使用(第3—5项)、为目的使用(第6项)、国家机关使用(第7项)、图书馆等机构使用(第8项)、免费表演使用(第9项)、公众场合的使用(第10项)、人道原因使用(第11—12项)。

从理论上讲,概括式的立法和列举式的立法各有其优缺点。概括式的立法比较全面,能够包容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情况,但缺点就是太抽象,对其做出的解释不一,不利于司法操作。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即使制定合理使用的四条标准,但也没能使美国相关案件的审理一蹴而就,相反却始终存在着规则适用上的诸多混乱的原因。虽然列举式的立法能够解决规范抽象不易操作的弊端,但往往由于其太具体,不能穷尽社会中的所有情况,有挂一漏万之嫌。我国在立法仅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合理使用的范围,不仅在外延是不周全的,而且在具体规定上也存在着适用模糊的缺陷。如我国《著作权法》对模仿和滑稽模仿、某些国家机构进行的演奏、插图目录 等就没有相关的规定。《著作权法》第22条第1项就对个人复制的数量未加规定;第2项中对适当未做规定,对引用的数量和质量也未明确;第5项中对“学校”和“少量”的确切内涵未加限定等等问题存在。因而应对我国立法方式加以修正,否则不仅不利于司法操作,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发挥知识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三、对合理使用范围缺陷存在的法经济学任何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都要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效益并促使其最大化,这是法经济学的基本观点﹝6﹞.但由于我国合理使用范围的规定存在着不合理性,使得著作权法在促进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显得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合理使用范围缺陷的存在使知识这种产权界定模糊,不利于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4

一、反倾销决策的相关经济因素

反倾销涉及两国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行为,反倾销需要确认存在倾销行为,但反倾销的发起通常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

1.反倾销的本意是规范国际贸易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也有保护幼稚工业的意图。

反倾销也因此和反补贴、保障措施成了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合法的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反倾销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发展情况的好坏影响到其发起反倾销的频度和规模。如果其经济稳定增长、就业充分,投资和需求旺盛,那么其就更愿意依比较优势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因而对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的可能性就较小;否则,即使并非单由倾销所致的销售额下降、失业等“产业损害”也会归咎于进口产品,而发起反倾销诉讼。

2.反倾销针对某特定产业的产品,关系到两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

产业损害的确认首先要界定与涉案产品相似的产业范围,而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得企业对有限市场的争夺和同质产品的竞争异常激烈,若进口方与出口方的产业结构相同,产品差异性较小,则使得竞争加剧,进口方为保护国内生产企业,会倾向于发起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

3.反倾销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包括被反倾销商品的出口商、进口商,进口国或地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该产品的进口商和出口商等等。所以,唯有对反倾销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才能全面地对倾销和反倾销的成因、对反倾销的福利影响进行分析。

二、反倾销制度的经济分析

反倾销制度是反倾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倾销发起国正是通过运用各种反倾销制度来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制度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在制定时就充分考虑了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和运行方式。因此,就必须对相关制度作深入分析,以下主要以替代国制度为主要阐述。

(一)替代国制度的含义

替代国制度是反倾销中的一个特有的概念,在西方反倾销体系中,对于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NORMAL VALUE)的认定是带有歧视性的。出口价格低于产品的正常价值是确定倾销行为存在的首要因素。WTO《反倾销协议》中只规定了出口国国内价格、出口第三国价格和结构(推算)价格三种正常价值确定方式。但美、欧等国国内法中却增加了这样的表述: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其正常价值不以该国国内销售价格为准,而要寻找一个与其经济水平相近、有可比性的第三国作为“替代国”,以“替代国”产品价格确定正常价值,一旦我国商品售价低于替代国内市场价,就可被认为倾销成立。他们的理由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内价格是中央计划的产物,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价值。

(二)替代国制度的歧视性

到目前为止,尚无哪个国家完全承认中国已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也是外国对华反倾销逆向选择和歧视的表现之一。因为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的裁决就可以不直接引用我国市场价或成本价,而是选用替代国价格来计算倾销幅度。据外经贸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曾被选用做替代计算的有美国、欧盟国家、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特区、韩国、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南非、丹麦、智利、中国台湾、土耳其、新加坡、阿根廷、挪威、印度、马来西亚、泰国、乌拉圭、斯里兰卡、南斯拉夫、奥地利等23个国家和地区。以欧盟对华案为例,曾被选用作为替代计算的有美国(9次)、日本(3次)、欧盟(4次)、韩国(4次)、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区(共5次)、澳大利亚(1次),占欧盟案35%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开发方式、成本构成和经济水平与我国实际相差甚远,其成本是中国内地企业的若干倍,这样计算出的倾销幅度往往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如墨西哥对我国鞋类征税1105%、秘鲁903.92%(鞋)、巴西760%(普通锁)等,通过随意选择替代国别说1100%,就是2000%的税率也照样可以办到。但是这种做法却严重违背了WTO规则,也无视我国改革进程和成就。这种明显带有歧视性的法规,给西方国家打击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出口提供了锋利的武器,无怪乎中国产品频频遭难。

(三)替代国制度的弊端

1.替代国方法缺乏可预测性

在进行价格比较时,国外反倾销法允许市场经济国家以其产品在本国市场销售价格作为“正常价值”。因此,这些国家的出口商在向国外出口商品时,通过与国内市场价格的比较,能清楚地知道其卖到国外市场的价格是否构成倾销,或倾销幅度是多大,可以实现做好防范准备。但是,对我国出口商而言,国外起诉机关会牵强地为我国出口商品寻找“正常价值”,在找到这个替代国前,连起诉国自己也不知道“正常价值”是多少,更何况我国出口企业。

2.替代国制度抹杀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

不同的国家不仅由于不同的经济水平,工资水平和人口状况从而在劳动力价格上有很大差异,而且还因为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产品的加工条件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的不同在产品成本配置的其它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比较成本优势不仅存在于市场经济国家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的国家之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收入国家,平均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1/40,管理费用以及大多数原材料价格比起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也低得多。然而,在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的反倾销诉讼中,一些国家对我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或者根本不予考虑,或者是随意抹杀。

3.结构价格缺乏合理性

在采用结构价格时,起诉国一般会先到出口国调查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土地,厂房,设备,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然后到生产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或地区去计算使用这些土地,厂房等的费用,加上运费,10%的企业管理费和8%的合理费用即构成结构价格。于是,国外反倾销当局有时就采用从不同国家分别使用生产要素的费用来联合计算成本,有时甚至用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要素来计算我国的生产成本,这就更不合理了,国外用结构价格作为“正常价值”很容易得出我国倾销的结论。

篇5

1.1 资产专用性及交易治理结构

(1)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是指为了某一特定交易而作出的持久投资一旦形成,就很难转作他用,由此形成“锁定效应”。资产专用性主要分为地理区位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特殊资产专用性等,是一体化的主要原因。[1]

(2)交易治理结构 交易治理结构主要有4种。 ①市场治理:不涉及专用性资产的交易,不管交易频率高低,与市场组织体制相匹配。 ②三边治理:涉及一定程度的专用性资产,但交易频率不高的交易,与三边治理结构相匹配。 ③双边治理:涉及专用性资产且交易频率较高的交易,与双边治理结构相匹配。 ④一体化治理:涉及高度专用性资产且交易频率很高的交易,与一体化治理结构相匹配。

?Y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与交易治理结构选择关系见表1。

1.2 航运企业资产4种专用性

(1)地理区位专用性 主要表现为航区与航线专用性;

(2)人力资产专用性 航运企业船员和陆岸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以及“边干边学”造成的高昂职业转换成本决定了人力资产专用性;

(3)实物资产专用性 船舶是航运企业最主要的专用性实物资产;

(4)特殊实物资产专用性 主要是指根据客户需求或码头要求而订造的船舶,这类资产是航运企业专用性最强的实物资产。

1.3 不定期船租约形式与交易治理结构的匹配关系

从船舶专用资产角度看,航运企业通过匹配租约形式与交易治理结构,可发展单一船种或船型,形成高度专业化的船队规模;也可发展多船种或船型,形成航运企业集团,获取规模效益(见表2)。

通过不定期船租约形式与交易治理结构的匹配关系不难看出,随着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的增强,交易活动由市场签约转向企业签约,治理结构也由市场治理逐步转向企业治理。此时,航运企业应通过建立一体化治理结构进入制造业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但是在实际市场交易中,航运企业却大多选择签订长期合约或合资组建新航运企业的双边或三边治理结构而非一体化治理结构。

2 航运综合服务链整合

2.1 生产与嵌入性

从生产角度看,受技术差异、资本规模、学习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航运企业只能嵌入制造业提供服务而无法对制造业实施一体化;从制造业角度看,在专业化分工前提下,出于交易成本的考虑,外包服务显然比一体化更加经济。

2.2 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挑战

全球价值链带来了客户需求个性化、生产碎片化、服务外包化等变化,向航运服务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在经营理念方面,客户需求个性化要求航运企业由传统的以货源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服务;在服务模式方面,制造业的服务外包化要求航运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非简单的货物位移服务;在发展战略方面,由于制造业服务广泛外包以及嵌入性的存在,航运企业无法沿着制造业的产业链进行上下游一体化整合,只能在对航运供应链进行一体化整合的基础上谋求多元化发展。

2.3 航运供应链嵌入价值链

全球产业分工与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求航运业主动适应生产变化,以航运供应链嵌入全球价值链。航运供应链是由港口企业、航运企业、仓储企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银行、保险等形成的网链结构。港口企业、航运企业、仓储企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既是航运供应链的节点也是航运供应链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点(不包括政府服务机构),航运供应链以节点嵌入模式嵌入全球价值链。

从服务需求看,当全球价值链上的某一个企业提出生产需求时,嵌入在节点上的服务供应商企业将作出即时响应,信息流在供应链内形成反馈,服务集成商带动供应链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包括货物流和资金流在内但不限于货物流和资金流的整体解决方案并最终实现服务。此时为客户提供的不是某一个供应商的服务,而是全供应链的“链服务”。这一过程如图1所示。[3]

2.4 航运供应链的规模效应

航运供应链的规模效应体现在:(1)使航运企业以货源为中心的生产性减弱,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性增强,在新增加的服务环节上增加了附加值和企业利润,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2)改变了竞争业态,航运企业间由船与船的竞争转变为链与链的竞争,加快了航运业内的纵向整合和一体化发展;(3)增强了航运企业的议价能力和市场话语权,为航运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

2.5 航运供应链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居于航运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存在主导与被主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即服务集成商控制供应链,从而达到延伸企业自身价值链的目的。主导与被主导、控制与被控制是通过松散联合、签订长期契约或一体化方式实现的。是实施一体化还是签订长期契约,取决于主导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节点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比较和权衡。

虽然供应链主导的航运企业整合仍局限于航运业内,但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其业务触角已经向航运业外延伸,开始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如航运金融服务、运贸一体化等。

3 航运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3.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当一种产品的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平均成本下降,即存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是联合生产2种或2种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的成本总和。范围经济来源于企业的资源剩余,通过开展多项业务可以共享剩余资源,从而节约成本。

3.2 专业化分工与多元化发展

斯密[4]认为:交易产生分工,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不断分化、发展,导致了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样,在企业内部,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资本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时企业追求的是规模经济。斯密定理将专业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市场范围的扩展,即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但在市场范围扩展、经济发展进程中,却出现了与专业化相反的纵向一体化。科斯对这一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悖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因为节省了交易费用建立企业或实行纵向一体化也能带来经济节约。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市场规模、技术、交易费用制约,专业化的道路日趋狭窄,出现有规模却不经济的状况,只能谋求多元化发展,追求范围经济。多元化是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鹇匝瘛Wㄒ祷?、多元化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由追求规模经济进而追求范围经济则是隐含的经济学逻辑,企业成长周期理论也印证了这一点。

3.3 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动因

3.3.1 前提条件

航运企业规模化发展产生了可以共享的剩余资源,特别是组织能力和企业家才能等以无形资产形式存在的通用资源,为航运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3.3.2 动 因

(1)航运企业专用性资产令企业面临高昂的资产转换成本的同时,也使企业不得不面对市场下滑产生的高额交易成本且无法实施一体化;实施多元化发展则可以降低企业资产专用性,面对航运市场周期性波动时可以有效分散风险。

(2)从生产嵌入制造业的角度看,包含航运业在内的交通仓储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大,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资金和技术投入相对较低以及附加值低的特点,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也就是说航运供应链节点嵌入的位置是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航运供应链若长期嵌入劳动密集型行业,将面临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的风险,而寻求多元化发展则是摆脱低端锁定困局的可行路径。

3.4 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1)以航运事业为起点,通过专业化发展实现规模经济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追求范围经济。

(2)以相关多元化为主,充分利用企业剩余资源,借助已有竞争优势,拓展相关业务领域。由专业化到相关行业多元化,最后进入不相关行业多元化发展,可以保持企业已有市场份额和收益水平,为企业战略转型提供中间支撑并减少企业战略转型成本。马士基航运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3)实施多元化是战略性选择,而非短期规避风险的手段。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同时,航运企业同步实施国际化、集团化战略,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篇6

很荣幸能登上这个神圣的讲台,表达自己由来已久的愿望。我是高二班的张鹏。现在,我庄严地宣布:“我竞选的目标是学生会团委会副书记。”我也郑重地承诺,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

我已经在文艺部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从工作中,我学到了化解矛盾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准则,待人接物的态度,懂得“少说空话,多做事”的重要。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我有能力承担起学校委予我的重任。

对于副书记的具体工作,我虽未涉及过,但我认为任何事都要经历从“不会到会”的阶段,通过以上的经验,我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我知道能否胜任这工作,主要是看当事人如何去学习,去把握,去运用,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所以,我敢站在这庄严的讲台上。

假如我竞选上了学生会团委会副书记,首先,我会对宣传部的各部门作一次深入的调查了解,找出不足和优势,将不足改善,让优势发扬。

假如我竞选上了学生会团委会副书记,我会努力调整《罗高报》的版面,使同学们可以更尽兴地欣赏“校园作家”的才华;我也会修正《旭日》发行期,让同学们可以更快地领略到“校刊”的丰富多彩,我当然也会加强对广播台“通知单”的统一管理,让这神圣的“表扬单”不再成为部分同学手中“儿戏”的工具;同时,我也会重整《欣欣周刊》,使它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同学们透视时事,娱乐身心的窗口和基地。

假如我竞选上了学生会团委会副书记,我会正确地使各社团联合,使宣传部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同时,宣传部也会同各部门协作,将学生会办得更好,真正成为同学们和学校交流的对讲机。

在对各班的量化评分中,我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做到“有疑必答,有误必纠”。

篇7

二、长治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2013年面对世界及国内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长治市人民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影响,使得国民经济在艰难中曲折前进。

1.长治经济发展现状

回顾历年经济发展状况,据市统计局统计信息显示,我市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从主要行业来看,煤炭等主导产业依然起支撑作用

(2)旅游业蓬勃兴起

(3)2014年全市经济运行挑战与机遇并存

2.长治经济发展走向与趋势

由上述统计信息不难看出,作为煤炭大省山西省的一部分,长治经济的仍是以工业为主导,转型跨越发展势在必行。2014年是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长治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针对长治以煤为主的发展局面发起工业新型化改革举措。

一是继续推进煤炭转型发展。我市煤炭行业将与国外同行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国外销售市场,在高素质应用翻译人才的操作下,将全市煤炭行业抬高至更高的国际平台和市场。

二是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下,长治旅游会继续发挥其“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以及“体育生态游”的特色,为长治经济出口创汇再创佳绩。

三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我市将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立足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重点建设如下七大新兴产业工程:一是新能源工程;二是新材料工程;三是LED光电工程;四是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工程;五是装备制造工程;六是新医药工程。;七是食品开发工程(秦跃晋,2011)。这些新兴产业及各领域项目工程都将向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进军,各企业专业的应用翻译人才团队将成为大势所趋。

由此不难得出,长治地区经济发展将急需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翻译人才:

三、长治地区对应用翻译人才的需求

多年来,?L治市活跃着的为数不少的中外合资与中外合作企业为我市经济发展及GDP增长贡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在转型跨越发展中,更多的煤炭企业及新兴产业也将采取对外合作或已经采取对外合作的经营模式。这将需要更多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投入到企业经济活动中来。

四、适应长治经济发展的应用翻译教学模式

通过对长治学院外语系翻译教学现状及问题的了解以及对我市经济发展脉络的把握,笔者建议长治学院应用翻译教学采取“校企联合定向培养式”的应用翻译教学模式,从而使毕业生能更好地学有所用,为地区经济发展助航。

1.理论基础

根据赵联斌先生提出的原型-模型理论延生出的市场模拟理念(赵联斌,2012),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模式正式模拟市场情景下的应用翻译教学,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赋予它“应用与适合相结合”的特色,鉴于此,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模式便成为高校为企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模式。

2.教学目标

一改传统教学法单纯以掌握基本的英汉互译的理论、技巧和原则上为目标,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模式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操作中的大量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使其毕业后能够进入特定企业从事翻译实践工作。以期通过该模式的应用,培养出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翻译人才。

3.操作流程

总结我系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校企联合模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

英语专业课程基本分为三大模块:一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二是翻译专业知识课程;三是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具体安排分别如下列表所示:

基础英语是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及基本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阶段的主导课程;听力是培养学习者全面英语交际能力的第一步,而语音室规范学生英语发音的关键;在口语学习中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真正锻炼与培养,而愈发课程使学生所操语言更科学,更规范;高英是学生进入高级英语应用翻译阶段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及五种基本技能提升阶段。英语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专业课程,是对作为一名外语系学生首先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的培养。本课程设置按原教材执行,具实际操作性,建议由相关教学经验丰富的原教师担任授课教师。

通过文化阅读课学生熟知源语国家及异语人群的文化背景及文化价值观,跨文化交际课程让学生对交际碰撞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应用文写作,经贸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口译课程是进入职业和专业翻译领域的前奏。翻译专业知识技能课程是把英语学习者引进翻译领域的准备阶段所学课程,是对一名译者基本翻译技能及翻译素养的培养。本课程设置按原教材执行,具实际操作性,建议由相关教学经验丰富的原教师担任授课教师。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是把译者直接送上翻译实践工作岗位的最后准备及运用阶段。在本文第二部分中我们谈到长治经济以煤炭行业为支柱,此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LED光电工程等成为今后发展迅速的主要领域。故急需这些领域的翻译人才,这部分翻译者就需要掌握煤炭等相关专业课程知识及术语表达。如煤炭生产设备、巷道掘进与支护、 煤矿运输设备、煤炭洗选及加工、煤矿安全及监控、矿山服务、矿用机电设备及材料及大型露天采矿设备等。最后,从上文可知,长治经济发展离不开与德国、日本等操英语之外的语言国家互通有无,小语种翻译人才也有大量需求,故在本科第二学年起就开设第二外语课程,包括德语和日语,以便二外学习及运用能力突出的同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西门子等公司从事高级翻译工作。本部分课程是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与尝试。一方面需要大量融合专业翻译实践丰富的高翻人才?c英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编纂与修改更新;另一方面需充分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及教材,以期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

(2)手段和策略

师资方面,第一,要组织原有的教师团队进行定期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翻译应用教学能力;第二,补聘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高翻人员来校做翻译教师;第三,组织自己的教师精英团队编纂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册子例如,“长治学院外语系可以组织力量编写一本汉英文化词典,着力展示上党文化魅力,对本地的传说、历史、民俗、戏曲、名吃、特产、旅游等相关称谓精心译成英语,推动本地的街牌、路巷、游地、旅店、食谱、市场、游园等相关名称的双语化。还可翻译一些地方史志、古籍,以激活传统文化价值,使其能古为今用。这既能推动上党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有利于大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教学上,教师要鼓励并且与学生一起投身到众多翻译实践中。比如,我系刘满芸老师组织的大学生翻译实践团队就为学生提供了相当好的锻炼机会。

4.评价办法

(1)每次课上组织的要求个人完成的翻译任务,在学生译完之后,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分析评价,给出参考答案或者修改建议;、

(2)构建严格的测评体系,制定相应的测评制度。如每月进行小测试一次,或者以情景模拟形式组织,或者以笔试方式组织。

篇8

关键词: 医药经济管理;岗位失范;风险;经济法

Key words: medical economics management;loss of position;risk;economic law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215-03

0 引言

医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经济法》,引导学生认识市场宏观状况、了解国家对医药经济的规范性要求。为了使教学更贴近专业,提高课程对学生技能的支持作用,笔者以岗位风险为切入点,结合职业常见失范行为,重点、敏感岗位的特别性规定,构建经济法教学目标、铺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尝试从一般到特殊的探索。

1 医药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经济法》在教材还是教学上,都存在内容普适性、缺乏专业指导功能的缺陷,难以满足医药高职经济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教学项目设计偏离医药市场,任务驱动作用差

目前,医药院校经济法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上,存在任务驱动指向模糊、专业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专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授课量上的差别,还不能将经济法学科与专业关联性依据专业最大限度加以区分,在提练经济法知识与专业能力上的紧密度不够,真正将经济法与专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有待研究和探讨。[1]以公司法学习项目为例,如果单纯介绍公司法律制度,学生对复杂的公司制度难以把握,对具体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组织制度也缺乏对应性理解。因此,如何提高教学项目设计实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教材缺乏针对性

医药院校开设经济法时,主要选取适用于经济管理类等非法学专业的教材。此类教材编写上要兼顾经济管理大类教学需要,教学引导案例、章节内容及课后练习尚不能突出医药特色。在内容上也是法条堆砌居多,讲解部分过少,给教学带来难度。一方面,“由于课时的限制,授课老师既难以根据教材列举的法条展开讲解,亦难以持续性地讲解枯燥的法条”[2];另一方面,教师如果单纯依照教材组织教学内容,没有任何与专业背景相关的联系和拓展,则存在学习内容过于广泛、与专业知识联系差,学生学习难度大的弊端。

1.3 教师知识面单一,教学思维亟需转变

医药类院校经济法教师虽然系统地掌握了法学内容,但是对医药市场主体、医药营销工作内容、医药企业管理流程的知识和经验相对欠缺,甚或为零,存在知识面较为单一的问题,难以将经济法与医药市场进行有效地教学联系,也容易将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混同于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从而使教学与专业有落差,由此导致一个教学周期完成后,只对学生起到经济法通识教育的作用。

2 医药高职经济管理类岗位群失范风险分析及教学指导意义

医药高职经济管理类岗位群主要涵盖药品营销、医疗器械营销、企业基层管理、医疗保险营销等工作。医药市场行为包含行业准入获取、质量管理控制、采购、销售行为、企业社会服务、健康服务等内容。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存在主体多元化、市场关系复杂、内容专业化等特点,岗位失范风险较高。学生未来职业行动中,基于工作内容的区别、对岗位规范的认知程度、个人适应性等,失范风险也存在差异。可分化购销合同违规、药械价格欺诈、健康服务产品欺诈、药械质量缺陷、虚假广告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职业违法主要源于从业者对市场环境下的经济主体职责缺乏了解,社会责任感欠缺,主体属性不明确,难以把握国家对医药市场规制的具体要求。

以岗位群失范风险为指向进行教学设计,是通过岗位具体失范表现反向推导学生的职业素质需求,以引导学生认知岗位失范风险为目的制定教学思路,增强学生依法执业意识,医药市场责任及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对经济法律规范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水平向岗位要求靠近。同时,督促教师增强外延知识,促进教学相长,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加强课程与医药经管类专业岗位内容的贴合度,加深学生对医药市场宏观环境及职业合规性的认识,提高经济法对学生知识需求的满足程度,充分落实医药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弥补技能支持力度不足、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医药岗位风险实施教学设计,督促教师扩展医药领域的相关知识,多与学院内其他专业课教师交流,增加知识储备,向复合型教师转型。

3 经济法教学设计与实施

3.1 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医药经济管理类岗位群失范风险提示,重塑《经济法》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分化为17项二级指标(见图1)。通过教学,熟悉医药企业主体性质及行为规范,具备职业自律能力及自纠自查能力,构建良好职业意识,能够在工作中较为敏锐地感知职业风险、认知职业行为、提高自律意识。

3.2 教学项目及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以知识目标为依据,设计医药企业组织规范、医药市场行为规范、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三个学习项目,将每个项目划分为“基础模块”与“专题模块”。基础模块中学习相应的经济法基础知识,并作为专题模块的先修知识。专题模块的任务设计体现专业指向性。以“消费者权益保护”项目为例,该部分课程在同一学期中实施两轮授课,教学对象分别为药学类相关专业(含药品营销、医疗器械营销、医药物流管理专业)和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学生。两类专业“基础模块”共同为消费者的权利及维权程序,“专题模块”部分作以区分。药学类专业设计为医药消费者权利保护、医药消费纠纷处理两项任务。医疗保险专业设计为健康保险消费者权利维护、健康保险纠纷处理两项任务。这样在同一结构体系下有所侧重的选取教学内容才能确保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向的实现,使学生能学以致用。[3]

3.3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在教学项目指向明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职业行动特点、职业思维习惯,创设风险情境,形成以岗位环境下的情境教学为主的综合教学方法。

3.3.1 了解学生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教学

经济法在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开设于二年级下半学期,此阶段的学生对岗位内容及风险形成初步认识。2015至2016学年度,在开课前对药学系及健康管理系实施问卷调查,将经济法知识具体化为医药工作相关联的12项内容,由学生选择其重要程度,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热点。回收有效问卷172份,学生选择“非常重要”超过50%的内容分别是医药购销合同知识、合伙创业风险、医药消费者权益、商业贿赂、健康风险宣传及医药广告监管。在授课时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重点讲解,增加交流,弥补了教师盲目授课的不足。

3.3.2 创设医药工作情境,提升知识转化

经济法教学,要以医药工作环节为主线,将部分教学项目置于相应的高风险工作流程中,结合药品营销、医药物流、医疗保险三类工作环节创设情境。以药学类专业教学为例,创设药品进货验收情境,融合产品质量法教学项目;创设销售签约情境,融合合同法教学项目;创设药品宣传及咨询情境,融合广告法教学项目;创设辖区售后服务及投诉处理情境,融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学项目。

3.3.3 增加案例教学,增强知识理解

在岗位失范风险提示下,应用案例教学法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案例选取要考虑学习者的专业背景。学生的职业内容不同,“案例教学法就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重点的安排案例教学”[4]。其次,案例要与医药市场贴合紧密,选取医药领域的违法事件作为特定案例,方便学生对岗位风险的理解,并与教材上的案例形成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第三,案例要简单、讲解要“故事化”。 针对学生专业不同、课时不同的特点,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案例的难易程度时应有所区别。[5]尽量案情简单的例子,或主流媒体报道的医药领域热点问题。讲解中改变法言法语的枯燥,用描述性语言降低案例难度,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

3.4 建立信息衔接,具备多元思维

医药院校开设经济法的同时,还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开设“卫生法”、“药事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等职业素质课程。经济法的教学项目或者某个医药经济违法案例,可能既涉及市场规范、又涉及卫生监管,教师要注重与课程间的联络。例如,在介绍缺陷产品时,要密切联系药品缺陷和医疗器械缺陷的认定,通过某植入类医疗器械致患者损害案件的引入,分析缺陷产品,并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对植入类器械的风险防范、医院购进医疗器械的程序等内容相结合,介绍缺陷产品的质量责任。由此,学生在医药背景下理解了缺陷产品,并增强用多维度知识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效果测评

4.1 设计岗位风险识别能力为主的综合测评方法

在本轮经济法教学改革中,主要以学生的医药岗位风险识别能力是否提升作为教学设计效果的反应指标。在考核中,首先改变考试测评重点,不再单纯从教材中选取内容,而是将测试题目全部设计为医药市场高发的经济违法案例,由学生判断并予以纠正,参考教材开卷作答,并可以使用检索工具。学生无法在教材上直接找到答案,必须通过独立思考将经济法知识转化,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其次,改变传统一考定成败的方式,关注个人学习态度,跟进学生出勤、课堂应答、案例情境协作表现,与结课测试相结合,客观反映学习效果。

4.2 效果反映

在教学进程中,学生乐于参与案例讨论及角色模拟,对与专业岗位相关联的敏感法律问题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无故旷课率较既往教学周期大幅下降。在结课测试中,大部分同学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将经济法知识延展至业务领域,对测评案例提出有效对策。

5 结语

以医药经济管理类专业岗位风险为切入点,进行《经济法》的教学设计,提炼并整合教学项目,使之与医药市场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情境中学、锁定职业风险、带着专业思维学。由此,不仅有利于课程与专业的贴合度,也间接推动教师扩展学科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在促进教学效果的同时,形成经济法在医药院校的特色教学。

参考文献:

[1]卢红丹.谈高职院校非法律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J].辽宁高职学报,2010(5):54-55.

[2]蒋军洲.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78-181.

篇9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5―0074―04

一、引言

行为经济学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引入到经济研究之中,开辟了经济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目前,行为经济学与行为金融的分析思路与相关理论成果已被用于探讨投资者和经营者非完全理性状态下的行为特征、治理机制设计与制度安排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财务风险关乎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针对财务风险的成因,传统经济学已有诸多分析与阐述,但运用行为经济学分析财务风险成因的并不多见。在此,尝试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成果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加以分析,以期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供帮助。同时,为便于分析和阐述,本文采用如下广义的财务风险概念:财务风险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传统经济学对财务风险成因分析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按照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划分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项。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影响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主要有通货膨胀、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税率变动、市场变动及政策体制等宏观环境因素,这些因素有时独立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但更多的情况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影响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则主要有筹资和投资决策不当、担保风险、信用风险、经营者道德风险以及并购活动等,这些因素也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是企业无法选择的,企业只能采取适应措施。而在企业内部,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的财务风险则属于企业可以控制的范畴。

以上关于财务风险成因的分析,揭示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一般原因和表层现象。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财务风险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自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决策,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并购活动等都是各利益相关者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经济学在对这些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大都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常采用风险――收益分析法,认为财务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相关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譬如管理者为完成所有者下达的经营指标,为了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可能倾向于追求更高的经营业绩而掩饰、隐藏潜在的财务风险,在未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然而,相关者对利益的追逐使其自身产生行为偏差,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只是财务风险形成的一个方面。现实经济活动中,各经济主体并非完全理性,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情感、偏好等心理方面的原因,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等无法以理性人的方式做出无偏差估计,常呈有限理性状态。很多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就是由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非理所致。如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往往导致其出现认知偏差、过度投资,从而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非理性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会干扰公司的投资决策,他们导致股价偏离基本价值并影响资本预算中的折现率从而对公司的投资决策产生间接的影响。这些资本市场中的异常现象比较普遍,却很难用传统经济学的完全理性来解释。而突破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前提,引入行为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成果,则可以弥补传统经济学对此问题分析的不足,从而有助于全面了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加以防范。

三、财务风险成因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每个人在面对复杂情景和问题时都会采取捷径或应用部分信息来进行决策,人的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性的过程,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一正常性存在。行为经济学就是要解释人类经济活动中非理存在的原因,它并不是对理的否定。行为经济学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认为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行为决策的时候,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认知偏差。这些认知偏差包括:(1)损失厌恶心理。即人们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远高于他们对等量获利的喜好程度,对于收益和损失,人们更注重损失带来的不利影响。(2)过度自信。主要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和对未来的预测表现出过分的乐观自信,从而低估潜在的风险。(3)从众心理。指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决策时,会受到身边其他行为人决策的影响,当自己的观点与群体的观点不一致时,往往认为主流观点信息充分或预测正确,从而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追随群体观点的心理行为。(4)框架效应偏差。指事物的描述方式(背景)会影响到决策者的判断,事件的形式、表述的方式等背景特征的不同会使人们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差异。(5)锚定效应偏差。指人们对特定对象预测估计进而决策时,倾向于选择一个起始点或参考点(如历史信息)作为判断的参照系,若对参考点的选择或调整不充分,便会在决策中产生锚定(anchoring)效应偏差。这种效应偏差使得人们倾向于高估连续事件发生的概率,低估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6)确定性效应偏差。指人的行为及其决策依赖于对过去行为结果的确定性回忆,从而产生低估可能性的结果、高估确定性的结果的认知偏差。它直接导致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时更加倾向于风险偏好,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时更倾向于风险规避。

如上图所示,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非理源于其在决策时的认知偏差,即:认知偏差产生非理,非理导致企业决策偏差,决策偏差催生企业财务风险。

1.管理者非理性与财务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企业管理者本身的非理性对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并购决策及股利政策等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以及管理者“羊群行为”等方面。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大量的证据显示人们在做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估计过于自信。而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低估面临的风险,夸大自身对事件的控制能力,使决策产生偏差。虽然管理者遵循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经营目标,但是他们往往还会追求受人尊重、掌握权力、接受挑战以及扬名的机会,

这就极大增加了其产生过度自信心理的可能性。企业管理者对投资前景过度乐观、投资成功过度自信和对投资损失非常厌恶等往往导致其自身行为缺乏理性,使决策产生偏差,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损害企业价值。此外,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管理者还存在基于信息、声誉及报酬的“羊群行为”,这同样会影响管理者做出最优决策。具体而言,管理者的非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表现在:

(1)在融资决策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高估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低估未来现金流的风险,容易认为市场低估了企业的内在价值,从而过多进行债务融资。此举虽然遵循优序融资理论,有助于缓解管理者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但过度的负债融资会使企业偏离最佳的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长期看有损企业价值。余明桂、夏新平和邹振松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债务期限结构、资产负债率尤其是短期负债率显著正相关,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在投资决策中,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对不确定性的结果持乐观态度,相信自己能控制好局面并顺利实现预期结果,从而低估投资项目潜在的风险,导致其更容易投资高风险或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并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有过度投资的冲动,当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能满足其投资需求时,他们会通过债务融资达到其目的,进而导致过高的负债水平,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具有损失厌恶心理以及受确定性效应的影响,非理性的管理者在决策时是按照心理上的“赢利”和“损失”而不是按照实际收益和损失进行决策,导致其在损失区域通常表现出风险偏好。当面对亏损持续扩大的项目时,他们不愿承认已有的损失,而是冒更大风险继续追加投资以寻求解决方案,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的风险。此外,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管理者还具有模仿他人决策而忽略自己富含信息量的私人信息的倾向,尤其是当管理者的报酬取决于同行业业绩比较时,更容易导致其投资目标扭曲而产生决策偏差。

(3)在并购决策中,即使管理者是忠于股东利益的,他们也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并购决策。这是因为管理者一方面受框架效应的影响不能对并购做出全面了解,另一方面由于过度自信会认为市场低估了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且高估自己通过并购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行过度的、不恰当的并购活动,增加企业财务风险。Malmendier和Tare的研究还证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进行的并购活动比理性的管理者更为频繁,特别是当公司现金充裕或并购并不能创造价值时。而这种出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多元化经营目标而实施的并购往往不能产生协同效应,增加企业价值,反而会加大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并购财务风险。

(4)管理者过度乐观的行为偏差也可能导致管理者高估未来盈利的增长,从而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使股利发放过量,引致资金流动风险。虽然管理者过度乐观偏差带来的股利发放会减少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成本,并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业绩增长的积极信号,但同时也会降低股利作为信号传递机制的可靠性。一旦市场认识到管理者存在过度乐观心理偏差,则会降低对股利信号所含信息的评价,认为股利信号是不可靠的,从而做出不利于维持企业经营稳定性的举动。

2.投资者非理性与财务风险。投资者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相对于管理者而言,投资者的非理性更为普遍和常见,比如投资者“羊群效应”、处置效应、过度交易行为等。而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即使是理性的管理者在面对非理性的投资者时也可能做出有损企业价值的决策,因此,投资者非理性同样会通过影响管理者的相关决策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1)在融资决策中,由于市场中的投资者普遍存在非理(心理认知错误和行为偏差)和有限套利,其心理偏差会导致公司证券市场价格的高估和低估,而有限套利又无法纠正这种错误,由此会引起股权融资成本和其他形式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对变化;给企业的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产生严重影响,影响其稳定性。面对这种情况,理性的管理者应根据投资者的心态改变融资结构,在公司股票被高估时发行股票融资,在公司股票被低估时回购股份。如果管理者做不到这一点,则会受非理性投资者的影响而采取不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融资决策。

(2)在投资决策中,非理性投资者造成的资本市场定价错误会影响企业资本预算中的折现率,从而使管理者做出的投资决策偏离最优,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这是因为传统的企业财务理论中,都是使用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风险报酬率作为资本预算中的折现率,但CAPM建立在市场有效的假设之上,投资者非理性引起的资本市场定价错误则会使得市场不是那么有效。另一方面,当投资者过度乐观、情绪高涨时,公司管理层会把投资者盲目的乐观看作是有基本面支持的乐观,因此可能会从事一些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投资。在此,投资者的非理性催生了管理者的非理性,管理者的乐观自信心理受投资者影响得到强化,两者共同作用使得企业决策偏离最优,企业的财务风险被扩大。

(3)在并购决策中,投资者的非理也是企业并购决策行为的有力推动因素。当企业的市场价值由于投资者非理性而被市场高估导致其价格远远高于其真实价值的时候,它就可能会对其他企业进行并购。并且非理性的投资者往往高估并购所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从而迫使管理者做出并非最优的并购决策。但这种并购往往不存在协同效应。不会创造财富,有时反而会给并购企业带来财务上的风险。

(4)投资者非理性还会对企业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根据“股利迎合理论”,投资者出于心理原因,对支付股利的股票或不支付股利的股票具有未知的、变化的需求。他们有时偏好支付股利的股票,而有时候又偏好不支付股利的股票。这就迫使理性的管理者去适应投资者的心态改变企业的股利政策和融资结构,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否则,公司股票的价格会受投资者非理性的影响而变得不准确、不稳定,从而会影响企业的其它决策行为。

四、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财务风险防范

篇10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3.067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其后续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抽象、概念多、涉及大量图形分析等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培养、提升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微观经济学线上教学情况为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提高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改善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1微观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联系较弱

经济学科体系的建立已经有较长的历史,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日益庞大、课程内容庞杂、概念定义多、理论性较强。当前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结合不多。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和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学科,更需要重视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反之,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致使许多内容难以理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加强学生经济专业素养的提升。

1.2课堂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对较少,以老师单一讲授为主,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和接受,而且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容易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弱。

1.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我校微观经济学课程采用的是“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考核方式。其中期末考试占60%,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期末试卷的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题所占比重较低。平时成绩占40%,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等给出平时成绩。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班级容量大,导致老师不能及时有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状况,使得平时成绩的给定缺乏公平。因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经济理论的深入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1.4课时设置不合理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理论体系庞杂、概念众多,在解释众多的经济变量的时,通常利用数学公式、图形等形式来解释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数理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数较少,教师为了能够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拼命地赶教学进度,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讲授课本的理论知识,导致课堂案例教学内容较少、课堂练习较少,使得学生无法进一步深入学习。

2翻转课堂的概述和特点

2.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起源于美国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它是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应用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特点在于教师首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制作学习视频,然后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课程视频的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2011年,美国可汗学院通过互联网把教学视频公开课免费分享给使用者,进一步扩大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球教育界的影响。之后,我国相继出现的慕课、微课等一系列在线课程,使翻转课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2翻转课堂的特点

2.2.1教学手段的先进化

相较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了很多优势。在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预习,大部分预习的是课本知识,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是通过网上观看老师上传的视频,更加形象、直观。此外,对于学生来讲,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进行学习,使学习过程突破了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2.2.2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从整个教学流程的角度来看,翻转课堂颠覆了“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先教后学的模式,教师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在接受知识进行学习,课堂效果较差。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先進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在进行讲授和针对性的辅导。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好的教学视频进行主动学习,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预习,进行知识的传递;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对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内化;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学生通过练习、测试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促进知识的迁移。

2.2.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角色转变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传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翻转课堂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而不是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是学生的“助手”。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沟通、交流的平台。

3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3.1课前实施环节

课前,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设计教学内容,将每一部分内容细化为多个知识点,根据细化的知识点,将每一知识点制作成五到十多分钟的视频。然后将录制好的视频上传到泛雅教学平台以及各章节的知识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并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要求学生登录平台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老师积极获取学生学习所反馈过来的自主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之处,根据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和课堂讲授。

3.2课堂实施环节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环节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因此微观经济学教师首先应根据自己的教學经验以及泛雅教学平台所反馈分析的结果,对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课堂解析;其次,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基础知识提问、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实践知识反问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为以后评定学生平时成绩提供依据;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答疑解惑,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3课后强化环节

经过课前教学环节和课堂实施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了巩固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课后依托泛雅教学平台进一步强化。教师将每节课作业、小测验、学习资料等上传到泛雅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结果、作业情况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测试、作业反馈结果找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误区,高效、便捷地进行巩固与复习。

4微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实施效果

4.1学生自学能力有所提高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需要登录教学平台在课前自主前观看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以及课后自主完成测试习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从过去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抢答、互动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学生学习兴趣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