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2 15:58: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篇1

【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要求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具备极强的综合人文素养。经济学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学科,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新经济时代无论在经济建设方面、生产生活方面都将发挥极大的作用。若想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贡献力量,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对经济学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因此,笔者针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职业发展前景”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经济学概述

(一)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economics)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针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人类为谋求进步所从事种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本质,以及经济活动中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学术研究。经济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得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实践,如:生产、交换、配置、消费等。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中进行,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经济活动实践中产生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的总和,在各类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发挥最大功能的是生产关系[1]。

(二)经济学发展历程

经济学是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相生相伴的一门科学。人类文明发展到奴隶社会阶段,经济活动开始产生,这一时期古希腊开始出现经济学萌芽,以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主要代表,针对经济学开始进行系统分析,如色诺芬的《经济论》、亚里士多德的商品交换理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理论等。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这一时期经济学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针对农业生产进行经济讨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成熟;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19世纪末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学开始发展,这一时期,经济学更加注重对经济现象的讨论和分析,经济学逐渐脱离政治成为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经济学完全取代了政治经济学,成为了独立学科。一路走来,经济学可谓凝结了无数智慧和汗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杰出力量。

二、经济学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广泛、涉及领域多元化的学科,伴随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呈现动态趋势,若想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以不同的角度分析,以下笔者针对经济学产生根源和经济学形式划分两个方面阐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基于经济学根源

经济学是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人类在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应用相应的资源,经济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所以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的欲望之间出现了矛盾,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指导,这种矛盾将是不可调和的。经济学的产生可谓为上述矛盾开出一剂良方。针对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将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生产机会作为研究核心。同时,资源稀缺性为经济学带来了四大研究课题:第一,在经济活动中需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第二,利用多少劳动力、多少成本、什么样的技术进行生产?第三,生产出的产品将会去向何处?第四,在该项生产中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价值?根据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以上四大问题是其主要研究对象[2]。

(二)基于经济学标准

经济学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用的部分,如:按照时间标准可以将经济学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按照应用的标准会出现政治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但是最为权威的划分方式是按照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区分,按照这一标准经济学可分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和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两部分。宏观经济学将国民经济总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么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总结为“观林而不观木”,即学科术语中的“bird's eye”。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是针对个体经济单位行为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么决定和变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归纳为“观木而不观林”,即学科术语中的“worm's eye”[3]。

三、经济学职业发展前景

伴随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学科。因此,经济学的职业发展前景广阔。首先,研究经济学能够掌握金融相关知识,未来可以在具有商业性质的银行系统进行发展,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亦可将职业生涯规划方向着眼于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第二,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所以就业范畴可以拓展为各类具有经济性质的行政单位,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第三,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研究经济学之后可以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方面工作。总而言之,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济学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对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论点系统分析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最后根据全新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发莘莘学子对经济学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经济学原理和知识,能够应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我们日常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人文素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邱海平,张宇,郑吉伟,等.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12(01):3-65.

篇2

第一派别的经济学家主张,将马克思所概述《资本论》研究对象中的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即生产力不是直接决定生产关系,而是通过生产方式影响生产关系。

将物质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进而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决定一词意味着单方向的影响,在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中,代表着只能是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方式不能反过来对生产方式起作用。从时间维度看,具有决定性的事物在前,被决定的事物在后,而具有适应关系的两个事物可以同时存在,不存在时空的差异。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的。在现实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脱离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必然有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现其中;反过来,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之中,而不能够存在于其外。按照这样的理解,手推磨的生产方式,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同时,封建社会封建地主和农民的有一定人身依附关系的特有的生产关系也就蕴含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中。同样,蒸汽磨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标志,同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建和雇佣工人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也就包含在这种方式之中。与此相适应,揭示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其直接的研究对象就是手推磨的生产方式。同样,揭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其直接的研究对象就是蒸汽磨的生产方式。

二、广义生产关系学说

第二种派别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则认为,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关系,即一定生产资料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我们知道,在学术界,广义的规范性范式是内涵规定性少,外延范围大。然而,这里定义的广义更像是总和或综合的意义。如果真的要给广义生产关系下定义,也只能是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定义,即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地,如果广义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构成的经济关系系统,那么,前者与后者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不妨看看《资本论》序言中的经典语句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里的生产方式是广义的生产关系,从而句子前后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是,引文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后面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个定义抹杀了相适应一词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说,某此学者用广义生产关系代替生产方式是不正确的,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的。如果承认生产方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二重属性,也就是承认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那么《资本论》序言中的那句话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因为这里的生产方式绝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简单加总,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个新事物。

三、生产的自然形式和社会形式的辩证统一

篇3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42-01

范学刚(1977-),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电力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教学应用研究。

一、语言经济学综述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由于商业经济发展的缓慢,因此语言和经济的关系并未凸显,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自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学者Jacob Marschak提出了语言和经济的关系问题,引起各国学者对于语言和经济关系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最近三十年是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同样语言经济学的研究也在国外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对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语言专业的学者和经济学者分别从不同专业视角对于语言经济学展开了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

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一)经济影响其他语言区域国家语言政策的设定和语言培养体系的建立

经济体通过自身经济实力产生的影响力,影响着其他语言区域国家语言政策的设定和语言培养体系的建立。首先表现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使用不同语言的贸易双方,由于经济实力在贸易双方中占主导地位,从而导致了语言的主导地位。其次,由于经济实力强大,经济贸易的频率高,从而导致使用该语言的频率高,被认知度高于其他语言,从而逐步提升和确立语言的使用地位。在经济贸易活动中,贸易双方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体,通过商品的输出过程同时伴随着语言的输出,从经济交往的协商过程到商品的宣传、包装、说明等,整个流程都伴随着语言的应用。在贸易双方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一方,为了扩大经济利益,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目标,满足经济需要,必然在语言政策的设定和语言人才的培养上与之相照应。例如,我国在建国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培养了大量的俄语人才;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了语言政策,建立了新的语言培养体系,我国开始培养大量的英语人才和日语人才,俄语的主导地位下降。

(二)经济影响着人们对于语言学习的选择

经济体通过自身经济实力产生的影响力,影响着人们对于该语言学习的选择,从而推动该语言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我国改革开放后,外资的引进,通过经济交流和外来商品的接触,让我们接触英语的频率增加,一时间“英语热”席卷全国。至今,对于英语人才的培养,仍然是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外资的引进,也增加了更多的需要英语的就业岗位,并且英语的就业岗位在薪金上高于普通岗位,由于好就业、待遇好,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学习者主动选择学习英语。同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伴随着国家经济影响力的提升,在商品输出的同时,汉语也逐渐为世界所熟悉。经济实力的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的增强、旅游消费的需求增加,也直接导致了语言的传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汉语的传播也更为迅速和宽广,各国对于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更为重视,建立了各自的汉语人才培养体系。到2012年,中国孔子学院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在2013年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里顿宣布成立“十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在公共场所的广播、标志也在使用本国语言和英语之后开始加入汉语。

语言能力作为劳动能力的一部分,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要求已经从对于母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写阅读能力发展到对于外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写阅读能力。例如我国实施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已经将外语能力作为衡量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当人们认识到,学习和掌握外语有利于个人的就业和发展,自主选择影响力相对大的外语进行学习,在这个选择过程中,经济因素是其选择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三、研究意义

语言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两个层面:其一,通过研究语言对于经济的作用,从而认识语言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掌握其中的规律,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二,通过研究经济对于语言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制定语言政策,建立语言培养体系和规划和实现语言传播的策略。以语言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探讨经济活动对于语言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来认识语言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本文更加侧重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系统地认识经济对于语言的作用,从而增强对于影响语言传播和发展因素的认识,通过对于经济对于语言影响规律的掌握,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语言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我们进行语言投资、语言规划和语言的保护,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清智,黄勇昌.对语言与经济关系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77-80.

[2]王清智.论语言的经济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

03:4-5、77.

篇4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一些特点,即学习上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研究性与创造性、专一性与广博性。但网络信息技术也使部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研究生深陷其中,甚至荒废学业。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研究生学习素质进行了探讨。

一、网络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学习素质的意义

学习素质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需要和个人特质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发展而来,对学习的情感、观念、知识、策略、品格、方法、控制等要素上质量水平的反映。学习素质分为学习动力、学习智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品格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学习素质的提高。学习素质是可以通过培养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医学研究生学习素质参差不齐,而且还呈下降趋势,因此医学研究生学习素质的提高对成就个人,创建学习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十分重要。

研究证明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开展网络自主学习,体验元认知过程的外部环境,有助于研究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 [1]。尽管学习环境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如学习前由于研究生所研究课题知识面比较大,研究深度较深,对学习资源的提供有一定的要求,构建真正有效的能提高研究生元认知能力的学习环境还需要不懈地探索。

网络的发展使得高层次的远程教育成为可能,部分研究生在学校提供的选修课中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课程,可上网查阅适合自己专业需要的资料。对于研究生来说,只要自己愿意多学,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总能找到相应的知识。专业教师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最新材料,编写讲义或教材,及时补充新知识,对研究生的课程建设将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网上系统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已是指日可待,现在在网上召开各种学术研讨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研究生们积极参加这种方便的网上学术研讨,在网上发表研究成果、与国外师生交流讨论.对培养科研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大有益处。

二、良好的网络环境对研究生提高学习素质有促进作用

1.网络信息技术对医学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英语立体化教学已在全国高校形成规模,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教学时,通过英语资源收集实现个人资源与全体学生在线共享;通过进行资源演示、借助课件和配套网络资源实施互动教学;通过资源和FTP服务器中的共享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提升英语听说技能及人文素养;通过收集学生的精品收录作为课件资源,供下一届学生教学使用。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的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引导和辅助学生的自主听说学习,在外语在线网站上为学生提供了极具特色的英语自主学习栏目[2]。英语信息资源的收集、制作和有选择地使用是运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关键。

2.利用网络媒体提高医学研究生统计分析能力

统计学是研究生以及所有从事医学科研工作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在教学网站上建立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料库、教学录像库、典型案例库、数据集、SPSS教学录像库以及统计分析论坛等资源,形成网络教学模式。开通网络论坛学生或科研人员可将有关科研设计、方法选择、数据分析软件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放在网站上供大家探讨、解答。通过此方式提高了在校研究生、科研人员分析数据的能力,也为教师提供素材,丰富了教学资源。

3.采用网络提高医学研究生网络检索手段和技能

网上最具优势也最富有挑战性的信息即原始信息的获取。研究生更倾向于期刊全文、科研报告、实验数据、药品试剂等原始资料和具体数据的获取。网上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通过优化检索策略,分析、过滤、评价检索结果,并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甄别,将最有针对性的信息筛选出来,最后能够整合信息并有效地应用到各自的科学研究之中。评价信息质量可从权威性 、准确性 、客观性、新颖性等要素入手。通过网络检索培养学生的网络信息意识和获取网络信息技巧,掌握网络检索手段和技能。

三、网络使用不当对研究生的生活状态及学习的负面影响

经历大学本科学习、找工作、考研或工作后再考研的过程,研究生对社会和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个人情感、生活现状、就业、学习是研究生阶段生活中的主要事件,如果感到对生活不满意或者学习压力过大,则很容易在网上寻求疏解。

研究显示,研究生网络成瘾主要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男生成为高危人群的危险高于女生,此结果与过去大多数相关研究结果相同。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缺少友谊具有孤独寂寞感,对社交具有恐俱感,人际关系敏感具有自卑感,自我控制力差行为具有强迫性,提示神经质、精神质倾向越高者、自尊倾向性越低,越容易成为网络成瘾之高危人群。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弱、社会和家庭支持低、交际技巧缺乏等具有高的网络成瘾倾向,研究表明爱好赌博、且爱玩游戏、社会客观支持低又有社交回避倾向者,其网络成瘾倾向的危险比值较高。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在现实中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而转向网络寻求虚拟的社会支持有关。

研究生新生中有感到学习或工作中压力较大又有精神质倾向和低自尊者,可作为病理性网络使用高危人群,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可能会减少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发生[3]。

四、寻找网络环境下提高研究生学习素质的有效途径

1. 网络教学与综合考核相结合

通过建立教学网站、补充课堂教学,定期开放实验课内容讲座,综合考核对课程内容的成果,加强教师素质、精选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质量。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使网络教学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在一体。

2. 构建研究生网络学习共同体

研究生网络学习共同体极大地促进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学习。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有很多优势,给研究生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技术支持,其社会性软件使网络学习共同体更人性化、协作化,具备的知识库实现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资源共享,确保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及向科研型方向发展[4]。

3. 研究生知识构建平台

网络环境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到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中,为研究生和导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效率;各个学生能实现单独指导;资源共享,拓展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知识储备,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为研究生个人知识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5]。

4. 运用了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

国内医学研究生教学过程和手段落后,如教学方式单一,临床实训场地空间受限,临床医学教研信息流通不畅、缺乏共享和交流的平台。要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全面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网络信息化,使人员、机构、课题(项目)、成果、权限等系统有机结合、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管理的优势,有效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建立实时交互式教学系统,开辟各类医学专题论坛,实现研究生医教研信息的共享与交流[6]。

综上所述,建立合理的网络平台,合理利用知识储备资源,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使研究生教育更加多元化、科研人员之间交流更加通畅,推动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研究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英杰.元认知研究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156-161.

[2]武宇峰, 姜冬蕾.网络信息技术辅助下医学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06):657-660.

[3]汪为聪.医学研究生新生网络成瘾心理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 2008(05):465-467.

[4]胥碧.浅谈基于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研究生网络学习共同体[J].中国科技信息, 2010(02):100-101.

[5]刘振生.基于Web2.0的研究生知识建构环境创设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2(04):70-72.

[6]郝宗山,包国峰, 宋雪玲等.网络平台下医学研究生临床教学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 2009(09):30-31.

作者简介: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19

在教学过程当中,高中数学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然而,抽象的数学知识使相关联的知识点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学生们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完全掌握学习技巧,而情景教学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的内涵

情景教学法旨在为学生设立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情景教学方法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们做出适当行为反应,而情境所发挥的功能则是为人们带来一定的刺激,从而创造出有利于记忆的环境。数学情境则是为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专门营造的特定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通过数学教师的引导手段,学生做出相应反射,从而产生相应的学习行为。数学情境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们对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够取得相当程度上的有效成果。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景教学的积极影响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思维的限制,甚至会由于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产生厌学心理。在如今的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条件下,数学情境教学方法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第一,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表现出主动热情的学习态度,能够体现出学生们在数学中获得了一定的乐趣。

第二,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们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出愉悦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规定着学生们学习的方向,学生们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而情境教学模式的融入,使得这种地位关系调换,在教学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成分,这样一来,不仅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解放,对于教师而言也同样获得了崭新的教学视野。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主发挥,教师在自身教学思想和学生们的学习思想相互碰撞的同时,对相应知识的传授也显得更为鲜活,从而为整个课堂创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将教师与课堂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更为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整个课堂的有效进程起着重要作用,情景教学法让教师得到了良好的平台,将教师深入到教学主体当中,从而充分发挥自我效能。

第三,情景教学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理解以及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高中数学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高考应试,也不应只限于为了让学生考上较好的院校,而更应当为了学生们在未来更好地发展。而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和实际创造能力的形成,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情景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能够得到有机结合,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并对其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数学知识,并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和发展性的思维。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的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对现代高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种要求,情景教学方法的引入成为实现实质性目标的有效方式。情景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相互融合,体现了相应的积极作用。情景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是为教师创建更好的教育平台,还是在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中以及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应的积极影响。可见情景教学法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而高中数学老师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更需要充分认识到该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从而充分发挥其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材料器具

显微镜、载玻片、棉花纤维、吸水纸、吸管、酒精、量筒、计时器、水蚤等。

3 课前准备

配制浓度为5 %、10 %、15 %、20 %的酒精溶液,在池塘用小网捕捞水蚤或购买水蚤等。

4 重点和难点

(1)滴加几滴清水及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5 %、10 %、15 %、20 %)到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心率。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形成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 教学策略

通过对照实验,比较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填写实验记录表格,绘制心率变化曲线图,直观地认识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6 教学过程

见表1。

7 阅读材料

酒的历史跟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一样源远流长,酒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合理饮酒怡情健体,饮酒失控危害健康,轻者造成脏器损伤,重者则可危及生命。酒精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7.1 损害神经系统

长期过量饮酒,会抑制或麻痹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出现萎缩现象,引起精神异常和运动失调,各种认知功能也由此而受到影响,造成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7.2 损害内脏

过量饮酒可导致心脏功能减弱,形成酒精性心肌炎;会使胃部受损,出现胃溃疡、胃出血及其他并发症;胰腺发生炎症;肝细胞受损,形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使肝脏抗感染力下降等;还会损害肺,造成肺水肿、呼吸急促、缺氧、紫疳等。

7.3 损害动脉

长期过量饮酒,能促进内源性(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升高,造成动脉硬化,同时可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酒精还使小肠对维生素的吸收率降低,造成动脉营养缺乏症等。

7.4 影响和遗传功能

酒精会损害性器官,造成减退,生殖细胞活性减弱,女性怀孕期间饮酒会影响胎儿发育,造成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颜面畸形、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体形发育障碍等。

7.5 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饮酒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使营养吸收不畅,导致低血糖、贫血、造血障碍及许多并发症。

7.6 出现心理问题 自制力减弱

饮酒者情绪易激动、焦虑、抑郁、乱发脾气、判断力控制不佳、精神恍惚、易与人发生冲突、对外界刺激敏感、有高犯罪率。配偶与子女常成为暴力行为发泄攻击的对象,造成亲友疏离。饮酒或醉酒状态下开车极易发生车祸。

7.7 可导致死亡

篇7

田径运动在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教材所占的比例最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认为是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础,田径教材以它特有的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优势,确定了其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素质教育已成为今后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中学体育田径课的教学中,全面增强学生健康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强化体育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思想代表着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改革传统教学,从健身角度出发,娱乐与健身相结合,改变教材枯燥乏味为有趣性,使教材更为丰富多彩,从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是当前田径教学工作的最紧迫任务。

1、新课程标准对我国中学田径教学的影响

1.1新的课程标准为中学田径教学提供拓展空间

1.1.1 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中学田径教学观念提供拓展空间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程标准更为彻底的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中学体育课程不仅要为学生在校期间发展体质、健康地学习与生活、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与实践方法指导,更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地基础。基于田径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 必修课与健康课应该主要安排田径项目的基础练习以及田径科学健身相关的理论教学,包括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等,提高学生的体育人文素质。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要特别注重学生健康观念、和意识的培养,使其积极地保持和增进健康的能力与态度。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1.1.2 新课程标准为田径教材内容提供拓展空间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以“课标”为依据的田径教学, 首先确定的是教学目标, 然后是选择学习内容, 教师以不同的学习内容及手段去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1) 田径项目向生活化、实用化的教材化方向发展。

2) 田径项目向简化化的教材化方向发展。

3) 田径项目向游戏化的教材化方向发展。

4) 田径项目向理性化的教材化方向发展。

5) 田径项目向文化化的教材化方向发展。

1.2 新课程标准使田径教学的学习评价更加科学化

表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学习评价上的比较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教学评价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体育测量,拘泥于掌握动作的质量并强调最终成绩的评定,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学。学生的身体条件,基础情况,进步程度完全被忽视,学习的评价只是起到一种甄别学生的作用。

新课标指导下的学习评价是多元化的、科学的评价。它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一标准,还应包括个人的努力程度。新课标体现了尊重个性的价值,特别强调对过程的评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能“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就给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留下空间。

在田径内容的考试中,不再完全是量化考试,而更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的评价:(1)对身体素质方面的评价:注重学生进步情况,例如800M,甲从学习前4分25秒提高到3分50秒,而乙由于从学习前3分40秒降低到3分50秒,那么可认为甲的成绩应高于乙的成绩,并对二者给予评语式评价,指出甲的进步,并与乙进行交谈,了解退步的原因,帮助乙分析原因,重新进步,从而达到评价的真正目的;( 2)对运动技能方面的评价:对于跳跃、投掷等带有一定技术类的田径内容,不必只注重实际测量成绩,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求学精神,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坚持不懈进行学习与练习的精神等各方面对学生下评语式评价;(3)综合评价: 能在老师的指引与帮助下,知道田径各个内容的健身价值,逐步学会根据个人情况用田径内容科学的锻炼身体。在教师的鼓励下能“胜不骄败不馁”,从胜利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2、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田径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篇8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65-02

目前已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影像技术,这些成像技术得到的数字化图像使得自动化提取与分析客观与定量的图像信息成为可能。在过去十年里,随着无损害的神经成像技术,特别是fMRI技术的发展,对人脑的功能特化和功能网的研究已取得迅速进展。虽然对这些脑活动的研究结果必须加以小心地解释,但将人的损伤研究结果与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许多从神经成像技术得到的结果已被证实。并且我们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神经成像技术可以为我们对大脑如何产生心理的根本机制的理解作出更进一步的贡献。

一、神经影像技术简介

1.脑电图与事件相关电位

脑电图(EEG)的原理是大脑的活动会在头皮上产生微弱电位,通过高度灵敏度的电极和放大器可以探测人们在不同认知和行为状态下的脑电活动。例如:在深度睡眠状态下,脑电的特点是高低振幅交替出现[1]。脑电图可以用于寻找大脑功能上是否存在不正常。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是从总体的脑电信号中提取一部分具有认知功能的成分,这些成分是嵌在脑电波中极微弱的信号。参照一定的物理模型,通过高分辨率脑电记录到的头皮电位的分布,根据所观测到的成分,可以计算出不同的认知过程所引起的大脑激活的位置、强度和方向。

2.脑磁图

脑磁图(MEG)与脑电图采集原理相似。在被试进行某种认知加工过程中当大脑达到兴奋状态时,通过分析其产生的磁信号得到一张磁场图。也可以让被试进行与一些加工过程相反的加工,得到另一张电磁图,再与这张图相对比来确定在相反的认知加工中激活模式的不同。与EEG相比,MEG的突出优点是其源定位更直接和精确。这是因为脑电数据受颅骨和各种脑组织的导电性和形状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是难以控制的;而MEG测量的感应磁场却不受干扰地穿过颅骨和脑组织达到表面。

3.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

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核医学技术。它可获得正电子标记药物在人体中的三维密度分布,以及这种分布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真正实现了功能成像。PET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在PET实验中,首先要在没有认知活动的基线条件下通过注视放射性元素得到基线水平的脑部血流图,然后在实验条件下再次注射放射性元素得到一张任务状态的脑血流像,与基线条件下的相比较“亮”的区域被认为是由实验任务所激活的区域。

4.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原理与传统的磁共振成像基本相同: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迅速增强,激活的脑区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样就会导致大脑局部血管血流增加,形成脑区磁场的不均匀性(也称梯度)。这种微观磁场梯度变化会使磁共振信号增强,增强的程度与血液磁化(血氧浓度)率有关。因此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又叫血氧水平相关成像[2]。fMRI是目前最为有效、应用最普遍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它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

5.光学成像技术

目前较成熟的光学成像方法是测量局部氧代谢和血流改变引起的内源性信号。基于内源性信号的光学成像技术有两种类型。一种采用可见光作为光源,可直接观察脑组织表面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借此推测神经元活动。另一种内源性光学成像技术以近红外为光源,由于近红外穿透性较好,无需开颅就可观察脑组织活动,因此可直接用于人脑的研究。这种技术被称为近红外谱分析技术(NIRS),NIRS已开始用于语言和记忆等高级功能的研究。相对于可见光作为光源的成像技术,NIRS的缺点是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够理想,且不能记录深部的核团,因而在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还不够普遍。

二、神经影像技术对心理学的贡献

各种神经影像技术的出现为研究心理与脑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现在,每年都会有数以千计的论文应用神经影像技术来研究心理的相关脑区。神经影像技术的心理学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知功能的定位

早期对大脑认知功能的研究是通过动物实验、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得出的,随着无创伤技术的发展,大量关于认知功能的脑区定位的研究成果斐然。例如:恐惧位于杏仁核、社会性心理过程由中央前额皮层负责、记忆是由于海马的作用。但是功能定位所提供的数据不仅限于定位本身,例如:在Kosslyn等的研究中使用PET脑成像技术发现表征与视知觉之间拥有相同的脑激活模式,因此认为这两种现象具有相同的认知过程。认知功能定位并不是脑成像研究的最终目的,但是通过定位可以为认知过程的神经网络和多刺激多中介的情绪系统的结构提供重要的数据。

2.作为一种因变量

神经影像数据可以作为与行为研究数据对等的因变量来对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每一种心理活动都会涉及大片脑区的激活,在执行不同活动时,被激发的脑区有所不同。在研究高级心理过程时,利用神经影像技术所观察到的脑区激活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完全或是不完全的重合可以为解决这两种认知理论的对立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在某些研究中,当传统的行为研究数据,例如反应时没有显著的区别时,神经成像数据可以作为一种因变量。例如:“后悔”与“失望”在行为上并不容易区分,由于它们都是由消极后果引起的强烈负性情绪,通过观察在两种情况或是两种实验操作条件下激活的不同脑区,可以帮助分离这两个过程。

三、神经影像技术的局限

篇9

对已发表期刊论文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是了解经济学研究全貌或某一学科或领域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本方法。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过。比如在研究领域方面,黄泰岩和张培丽(2008、2014)通过对 CSSCI 来源期刊经济类排名前 20左右期刊的专题性分类统计,对历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追踪和分析。储凤玲(2013)通过对 20062012 年《经济研究》发表的 963 篇论文的 JEL 编码分析,对经济学研究热点领域进行研究。姜春林和杜维滨(2010)利用 19982007 年 SSCI 影响因子排名前十位的期刊,对国际经济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方面,成九雁和秦建华(2005)对 19792004 年间《经济研究》刊载的 3902 篇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肖金川等(2014)基于 20012012 年五大英文顶级经济学期刊,对国际顶级英文期刊应用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统计分析。此外,刘俊婉等(2004)对 19982002 年间经济学领域重要期刊、机构、论著和作者的影响力等方面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是采用词频分析法、共线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载文量、著者、研究领域、文献来源、文献被引频次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李颖,2005);第二是选定特定数量的相关领域期刊或权威期刊,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作者以及引文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这种方法问题针对性较强,但是样本信息汇总的工作量较大。

以上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存在三个不足:首先,大多是针对研究领域或研究方法等单一信息的分析,而综合信息研究文献较少,尤其是对近期文献成果的研究更为少见。其次,在样本选择上,选择单一期刊或多种期刊,选择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没有考虑单一期刊发文导向对样本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期刊样本的可比性问题。最后,研究领域的确定上也较为随意,不具备系统性和可比性。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以下方面出发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突破:首先在样本选取上,选择国内公认的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增加样本容量的同时,增强样本的可比性。其次,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分类上,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JEL 文献分类方法对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对研究领域、应用研究方法和研究队伍构成三个方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涵盖了现有研究中关注的基本问题。

二、样本选择

目前,人文社科类期刊被普遍认可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系统(简称 CSSCI),二是北京大学的人文社科期刊排名。一般认为,《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分别作为两大系统中经济学、管理学和综合性社科期刊中排名第一的期刊,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经济学(季刊)》作为综合性经济学科中除《经济研究》以外排名最高的期刊,也是大多数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 A 类或重点期刊。因此,本文选取《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组成四大期刊进行统计研究。

分析显示,这四大刊物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等国内经济学类学术奖获奖论文的重要来源期刊。国内经济学领域的长江学者、杰出人才、优秀博士论文得主、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几乎都在此四刊上发表过论文。2012 年,这四刊全部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印证报告(2012)》(简称 CAJ-IJCR)2012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科期刊),其中,《经济研究》复合影响因子 11.555,是人文社科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经济学(季刊)》国际他引影响因子 0.253,是人文社科期刊中国际他是影响作用最高的期刊。因此,这四刊的选题取向、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对中国经济学研究起着重要的导向或引领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中国经济学发展取向。

三、研究队伍结构和布局

对四大刊物的作者信息汇总分析凸显了经济研究的方式和队伍构成的一些新的取向和特点。首先,多人或多机构合作研究已成为应对重大问题的重要科研方式。本文的作者信息按发表文章的作者人次和机构计算,对于跨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按照其所属学校或机构的原则进行计算。统计结果为,作者人次总数为 2640 人次,平均每篇文章作者为 2.35 人次。其中 2012 年每篇文章作者为四人次及以上的数目为36 篇,占当年总数 9.8%,;2013 年 40 篇,占当年总数 10.5%,;2014 年 47 篇,占当年文章总数 12.4%,。这表明,经济学领域的合作研究和团队化研究正在不断增强。

篇1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持续严峻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高校扩招、人才结构失衡等客观原因,也有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期望过高等主观因素,其中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缺乏是造成其就业难的突出原因之一。正如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所言:“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有接近七成的权重是放在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上。” [1]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能顺利通过专业测试,但终因不善沟通、不注重细节、不够踏实等职业素养的欠缺最终失去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必须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而随着科技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越发受到重视,覆盖面日益广泛成果日益突出,有必要探讨科技竞赛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以期充分发挥科技竞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一、职业素养的概念与素质冰山理论

(一)职业素养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所谓职业素养,就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指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既包含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专业应用能力,也包含道德意识、职业认同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抗挫折意识等诸多方面。

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校园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准备基地,虽然社会上不同职业的行规业律各不相同,但各个行业对求职者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在职场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素质冰山理论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引入了素质冰山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该理论认为人的素质像一座冰山,冰山水面以上容易了解与测量的一小部分是包含知识、技能等的外在表现部分,而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则是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内在动机等内在的、难以测量的,但却对人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的部分。根据素质冰山理论在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中,浮在水面部分代表大学生的行为、资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称为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考试、成绩、资质证书等来证明。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则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显性职业素养,”[1]决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

二、科技竞赛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等。大学生科技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对我二级学院近三届毕业生中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的164名学生就业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的就业率均高于当年毕业生平均水平;随着竞赛参与面和获奖人数增多,签约率逐渐超过平均水平并且对口就业率明显高于当年平均水平。综合对这些毕业生的访谈和跟踪调研,我们认为科技竞赛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显性方面和隐形方面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

(一)对显性职业素养的影响

(1)融会贯通,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在科技竞赛过程中,学生往往是以项目的形式参与比赛,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精华,并进行协调整合加以运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在这一个过程中就加深了对平时书本上所学的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达到强化理论基础的效果。

(2)反复实践,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一个项目最终能够参加比赛之前要经过无数次的调试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参与解决问题,这样就在实践中检验了理论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操能力。

(3)实战应用,明确专业适用领域。我们现在教考一体的模式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多停留在书面, 对所学知识与将来的工作联系也是一知半解,通过竞赛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解决什么问题。

(二)对隐性职业素养的影响

(1)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职业自信。通过参与竞赛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尤其是在一些全国性科技竞赛中,与全国高水平学校同台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2)承受挫折,磨练意志,培养职业责任意识。这些科技竞赛从准备到复赛决赛整个过程一般都需要几个月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遇到问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用如此长的时间专心来做一件事情,实现一个目标,是对其耐心的很好锻炼。而在比赛团队中,大家都能全心投入,不辞辛劳,更培养了学生为项目负责的责任感。

(3)分工合作协调运转,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科技竞赛一般都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每个队员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其他队员的工作状况,团队经过仔细磨合之后才能成为一个坚强的整体。

(4)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创新开拓精神。学生在参与竞赛训练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尤其是在比赛现场,老师不可能时刻在身边,这就强迫他们自主寻求解决方案,不再过分依赖老师的引导,学会了“边学边干”的学习方式。

(5)了解专业基本需求,辅助明确职业方向。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基本可以了解到本专业相关工作内容和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是否与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匹配,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方向。

三、巩固和强化科技竞赛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首先是在竞赛准备过程中针对每个同学的特点,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比如有的同学做事缺乏耐心和持久性,可以安排一些细致的工作进行磨练,有的同学个性腼腆,不善交流,缺少自信,针对这部分同学要经常为他们搭建平台,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还有的同学缺少合作精神,则可以适当设置难题,让他认识到别人的强项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第二,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在去用心回忆和分享比赛准备和参赛过程的时候体会会更多更深刻,因此应该要求在比赛完成后要求学生对比赛的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让他们更好的意识到此次比赛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同时可以利用交流座谈、宣讲会等形式,扩大这些影响的波及面,使更多的学生意识到科技竞赛对职业素养的影响。第三,在组织竞赛过程中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形式参与比赛,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场环境,从各个方面提早体验职场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