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方式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3 17:00: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工降雨方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工降雨方式

篇1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大类专业覆盖电力、电机、电子、IC、控制等多个方向,具有培养强弱电有机融合人才的优势。但是传统专业化培养方案单一,电类课程多且相互独立,内容繁、难、旧,强弱电知识体系相对分离,信息化渗透不足,创新性教学环节过于单调,导致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偏弱。为解决电气工程大类学生共性与个性培养的融合问题,强电类专业的基础电类课程强弱电融合问题,贯穿大学四年一贯制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融合问题,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通过:(1)制度创新。制定柔性化的电气工程本科生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学科,在低年级学生中建立导师制,多样化的创新研究平台与学生成效激励政策相结合,在学生中尽早建立创新学习意识。(2)课程创新。基于系统观整合关联课程,构建内核宽泛精炼、外延交叉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开发、实验设备研制同步进行,并依托课程练习形成问题导向的启发式、研究探索型教学新模式。强化强弱电的融合,将电工、电子、信号等课程进行整合,构建集成电子电气的课程体系。(3)过程创新。贯穿四年一贯制的大学生创新学习理念,建立以探索性课程实验、开拓性工程实践、自主性学科竞赛、创新性项目研究为主体的一条龙的创新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提出“爱迪生班”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全过程教学中灌输创造、创新的教学理念,以“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开放式、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系统化、工程能力教学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培养新方法,实施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科学训练等多方位的教学改革。

教学资源与培养方案开放式

提出“电气工程-爱迪生班创新人才培养”新方案,从培养计划源头进行调整,精炼电气大类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自主选课比例(达到总学分的40%)、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训练与考核。推进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特色实验平台的全开放,满足学生自主式、开放式培养的需求。

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电气工程大类内制定电力、电机、电子、控制、IC设计等方向的贯穿4学年个性化、柔性化的培养计划。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瞄准专业方向制定各异的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搭建校内科训、校外实践、国际交流等多种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并通过多种自主学习的学分互换机制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电类课程体系的系统化

以提升拓展探索能力为目标,按照知识递进和认知规律进行电类系列课程内容的整合,率先建设“内核+外延”式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以关联为中枢的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强弱电知识融合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了系统关联的课程体系。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核”涉及电路、电子、信号系统、场与路的核心知识点的精炼与整合,“外延”则体现工程应用及专业课程衔接。课程体系既有“精、宽、新”的内容,又能使得强弱电核心知识按螺旋式递增。

电气工程能力教学的实践化

以50余个创新性课堂实验和自制6大类20余种先进教学设备为支撑,构建了“四阶段(电气认知、电气基础、电气融合、电气电子集成),三层次(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实验教学平台;与27个国际著名企业建有校内联合实验室,与国网浙江电力、飞利浦电子等26家电气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校外学生长效实践基地。既能适应低年级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需求,又能满足高年级学生工程实践需求。

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化

除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外,还依托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构建开放式大学生智能汽车、智能电网、IC设计等大学生研究平台,完善多种激励与奖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开展高水平研究、发明专利提炼等能力提升,并通过大量的SRTP、导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环节得到充分体现。

成果的创新点

在培养方式上,提出了“开放式、个性化、系统化、实践化、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形成了电气大类强弱电专业学生多样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率先创建了“爱迪生班”电气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验与实践环节、科技创新、教研互动等全方位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体现微电子IC设计、功率器件设计、功率转换装置、复杂电子与电力系统等知识教学的全面性培养特色,有机地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专业学生的交叉培养与个性化培养。以开放式与个性化转变知识的接受方式,以系统化转变知识的传授形式,以实践与研究型学习转变知识的迁移过程,最终达到“三个转变”的教学效果。该项教改得到10个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支持,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在课程体系上,强化电气工程强弱电的紧密结合,建立了电类专业课程关联性集成化的新颖教学体系

面向新能源、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强化强弱电融合、电气与信息的交互,率先以系统观整合优化了原有电路、电子、信号等基础课程内容与结构,重新建立电子电气课程教学体系。结合专业方向,构建了“层次化、模块化、探究式”的专用IC设计、电能转换、系统集成等整体化大类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编写完成了电气新技术发展的立体化优秀教材73部,含“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部。

在培养过程中,提出了实验―实践―科训一条龙的研究型学习方法

首先在低年级电类基础课程学习中实施探索性实验,建立了课程实验-工程应用-科学研究的四年一贯制大学生研究实践平台,提出多样化的学生科学训练以及导师制的个性化教研结合学习方法,达到学生在合作研究与探究中获取新知。从基础到专业建有“十一五”“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和首批“十二五”“机电类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国际500强等企业建立了26个工程实践中心。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学生培养质量

该成果以“爱迪生班”为试点、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3个专业,受益学生数已达到2280名,已毕业人数1020名,其中继续深造的学生获得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0%,实施前少于5%,55%应届就业学生进入国际500强企业工作。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Power System(导师第一、本科生第二)以及第一作者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国内顶级期刊上217篇,其中SCI、EI收录89篇。

学生获得国家专利23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项,公开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29项,获得国际学科竞赛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11人次,国内特等奖6人次、一等奖56人次、二等奖35人次。

课程体系与教材独具特色,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集成电子技术”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了体现电类课程整合的教材73本,其中“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本,“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教材与课件已经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100多所高校参考使用,部分教材连续使用15年以上,同时也得到包括李衍达、马伟明、韩英铎、严陆光、臧克茂、唐任远6位院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指委主任胡敏强教授,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指委主任王志功教授,自动化教指委主任周东华教授等35位专家的推荐与好评。

自主开发研究型实验教学内容与设备广泛应用

篇2

浙江省劳动厅:

你厅12月12日《关于人民保险公司系统职工参加地方退休费用统筹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1985年3月3日《国务院关于〈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的通知》(国发〔1985〕33号)明确规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在全国经营保险、再保险业务的国营企业”。今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规定国营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筹,“中央企业,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都要参加所在地区的统筹”。目前,国家没有规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实行系统统筹。为了保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系统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险企业的职工应当根据国务院上述规定参加所在地区的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请你们向有关单位讲清道理,积极认真地做好工作。

「失效日期1998.08.06

篇3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得到了我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而云降水物理作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最主要理论来源,自然也备受重视。现今,云降水物理以及相关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实际应用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理论研究日益完善,这使得人工影响天气手段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扩充以及进一步的完善。但是,相关的研究和实验并不能就此结束,而应该再接再厉,让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更上一层楼。

1 云降水的不同发展阶段

降水可以分为几种:降雨、冰雹、浓雾等,同时在降水过程中所伴随的其他相关天气现象也会对降水的后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云层以及其相关性质则成为了影响降水的直接原因,因此,针对不同云层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以得到云层与各类降水情况的直接关系显得尤为必要。

1.1 积云

积云一般的形成时间都是在白天,而其形成速度一般来说也极为迅速,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扩展至几公里的纵向距离。而在积云扩展到相当的成都之后,一般会出现异变的情况,从而出现砧状的云层结构,与此同时,下沉气流也会随之建立,其一般存在于积云的附近以及顶部,并且较为稳定。对于积云来说,气流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比如说,当气流合适的时候,积云中的旋风水滴往往会随之横向或纵向运动,从而使得积云发展较为迅速。而当积云完全形成之后,如果对流流场不合适,气流对于悬浮液滴的作用较强,则往往会导致积云裂解。这种裂解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在当地形成一场阵型降水。

1.2 层状云

层状云与积云很好区分,因为两者的基本形态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厚而面积小,吼着其较薄,因而看起来显得透明,但覆盖面积极大,往往是占据天空较大的水平面积甚至是正片天空。层状云也可以进行分类,基本上分为四种:卷层云、卷云、高层云和雨层云。而其中的卷层云出现的时候往往预兆着未来不久的时间内将会出现降水。

1.3 积层混合云

积层混合云之所以称之为混合云,主要是由于其包含的云层种类并不单一,往往是由层状云中夹杂着对流云而形成的。层状云往往可以促进积云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如此,层状云对于对流云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流云的存在往往可以产生较高强度的降水,而且这类降水的持续时间也普遍较长。层状云一般可以为流云的持续存在提供较为饱和的环境[1]。不仅如此,层状云的发展也可以提供较大面积的上升气流,这使得积层混合云的降水短时间强度减弱,但持续时间延长。可以说,层状云极好的联系了积云和流云,使得云降水向良性发展。

2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对云降水物理进行着全方位的研究,而我国的相关研究则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但是本世纪初,我国的干旱少雨情况日益严峻,河水断流、草原林原荒漠化严重的实例屡见不鲜。同时,由于降水而带来的冰雹、雷暴等自然灾害对于我国各地的农业、工业等领域也有着较为严重的危害。这使得我国的对于云降水物理的研究更为重视,研究进度也在飞速提升。

2.1 人工防雹

现在我国天气预报部门对于地区冰雹的预报工作往往是依靠雷达进行的,因为雷达可以通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对于冰雹的形状、密度、范围以及个体大小有着较为精确的判断,从而及时对冰雹灾害进行预警,使得地区的受灾损失降到最低。一般来说,能够产生冰雹的云层有四种:强单体雹云、弱单体雹云、传播雹云和多单体雹云[2],基本上都是积云或者是积层混合云。从云层的命名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同雹云所产生的冰雹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往往在云层中停留的时间越久,冰雹降落时所产生的破坏性也就越大。因此,在人工防雹时,往往是采用高炮轰击的方法――即用高射炮来轰击将会产生冰雹或者是正在产生冰雹的云层。高炮在轰击的时候,由于爆炸往往会使云层附近的气流产生较强波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会将云层中已经形成的较大冰晶轰碎,以达到防雹的目的。除此之外,人工防雹也会采用催化剂技术,即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来影响云层内固态冰晶的形成,以达到防爆的目的。

2.2 人工降雨

干旱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地区发展的一个绊脚石,荒原面积扩大,无论是林业、农业还是畜牧业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人工增雨则可以适当的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人工降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模式,首先就是要对云层的降水潜力进行评估。我们都知道,人工降雨的完成也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如果进行了人工降雨的相关措施但是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在人工降雨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对目标云层进行分析,以确定实施人工降雨后降水量能否达到缓解干旱的目的。云层中,能够不仅仅要注意固态冰晶与液态水之间的转化,也要注意水蒸气与液态水之间的转化,合理的进行评估是保障人工降雨成功的关键。其次,就是进行人工降雨的正式工作。人工降雨的方式有很多种,而现在比较常用的便是催化剂降雨和升温增雨。通过之前对于云层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降雨潜力较大的便是积云和积层混合云,当云层的储水量达到人工降雨的标准之后,相关部门便可以采用相关方式进行降雨工作。催化剂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它们的作用机理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即使暖云中的水滴或者是冷云中的冰晶相互凝结,重量增加,从而使得云层无法承载,形成降雨。在实施完人工降雨的措施之后,就要对人工降雨的效果进行评估了。在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降水环境下,所需要采取的人工降水方式往往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情况人工降雨的效果以及所采取的催化剂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提高未来人工降雨的成功概率。

3 结语

我们可以看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无论是人工防雹还是人工增雨,对我我国都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云降水物理学来指导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为我国的天气控制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将会出现冰雹的地区进行人工防雹措施,以减少恶劣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干旱少雨地区采用人工降雨技术以维持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我国的云降水物理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该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创造更好的实施条件。

篇4

激光也能产生凝结核

人工降雨的核心是通过人工播撒催化剂(如碘化银)形成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凝结,形成微小的水滴,当水滴足够大的时候形成降水。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所能供应的水分较少,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而且也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自然降水过程和人工催化过程依然存有很多难于解决的问题,能否采用其他方式形成凝结核呢?瑞士日内瓦大学的杰罗姆•卡斯帕伦(JéromeKasparian)所在的研究小组使用了激光来实现这一目标。

卡斯帕伦和他的小组成员在实验室里向一个湿度很大、温度在-24℃的房间里发射极短的红外激光脉冲。在激光轨迹上可以看到线状云的形成,关掉激光后对这个房间里的空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它内部的浓缩水珠总量增加了将近一半,而云团里的浓缩水总量增加了将近100倍。

该科研小组在秋季集中向60米的柏林上空发射激光脉冲时,虽然用裸眼什么也看不到,但是气象激光雷达利用激光监测大气里的光散射情况,发现当他们发射激光时,空气里的水珠密度和大小都提高了。该科研小组计划采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器、改变激光光束直径和发散角、不同的激光脉冲时间来获得最佳的激光降雨方案,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激光降雨,科学家相信,未来向天空扫射激光,就能够在一个较广阔的范围内创造凝结物,最终形成大范围的降水。

激光预报降雨已获得成功

也有科学家对此有不同意见,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大气学家丹尼尔•罗斯菲德表示,在湿度很大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这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在大气里不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他说:“进行的这种实验与自然云团没有任何关联。”但卡斯帕伦小组宣称向含有水蒸气的实验装置中发射这种激光,可以马上观察到直径约50微米的水滴形成,这些小水滴还会进一步合并为直径约80微米的大水滴。户外实验也显示,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发射这种激光可以促使空气中水滴的形成。

激光在降雨预报中的应用已经有成功案例,受海洋气候影响的欧洲大陆,传统的方法很难对气候做出准确预报,德国与法国科学家进行合作研究,利用激光测量大气中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以对局部地区的降雨做出准确预报。这一原理和激光降雨的原理一样,科学家们首先向空中发射一束高频高能的激光,激光脉冲穿过大气形成独特的凝结核,而后利用另外一束激光对凝结核上聚集水分的情况进行观察,借此测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和度,并最终对该地区的降雨做出预报。

关键在秒激光器

不论是利用激光预报降雨还是希望能够实现大面积的激光降雨,其中最关键的是高频的脉冲激光器,这就是近几年出现的飞秒激光器。飞秒激光是人类目前所能获得最短脉冲的技术手段,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1飞秒是10-15秒,也就是1/1000万亿秒,它比利用电子学方法所获得的最短脉冲要短几千倍。

飞秒激光具有非常高的瞬时功率,可达到百万亿瓦,比目前全世界发电总功率还要多出百倍。它能聚焦到比头发的直径还小的空间区域,使电磁场的强度比原子核对其周围电子的作用力还要高数倍。因此,物质在高强度飞秒激光的作用下会出现非常奇特的现象:气态、液态、固态的物质瞬间变成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可以辐射出各种波长的射线的激光,离子化过程将改变激光束横截面上电荷的分布。激光穿过大气后这些微粒相互作用、交替变化的过程,使得这些离子化的空气分子在最终达到稳定态后会生成天然的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凝结为水滴。

比传统降雨手段更美好

传统的人工降雨需要向云中撒播催化剂,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这些催化剂本身会有一定的环境污染,制作和包装这些催化剂成为适合播撒的状态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撒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用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在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这些播撒方法需要的设备和耗材都较多,十分不便。

激光降雨改变气体分子状态时间非常短,能够更有效的快速形成降雨所需的凝结核。激光器消耗的能源只有电能,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而且只需要将激光器机载或是车载,便可以移动到任何需要的地方进行人工降雨。看起来激光降雨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

实现还有待时日

目前飞秒激光器的价格比较昂贵,激光降雨技术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也处于探索和试验研究阶段,激光降雨技术的成熟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除了价格因素之外,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和如何对大范围的气体分子发生作用是激光降雨面临的两大难题。雨云一般都离地面较远,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功率损耗是非常大的,所以如何有效的传输激光,使脉冲激光能量集中于雨云处的气体分子而发生作用,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篇5

古代澳洲土著人有许许多多关于水的神话。远古时期,澳洲土著人把他们的图腾――虹蛇看做是水的象征。从中部地区虹蛇神话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活在内陆沙漠山地、气候干旱、常年缺水的土著人是多么地渴望拥有和得到水。

雨神求雨 中部内陆土著部落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在远古创始时期,该部落的虹蛇图腾murunta、雨神及雨神的弟子居住在远离部落的西部海滩。为了求雨,雨神将它的一个弟子投入大海让虹蛇吞食。这样弟子浑身都沾上虹蛇那闪闪发光的白色鳞片。然后,在雨神的命令下,巨蛇吐出小雨神,使之变成一片乌云升腾至部落上空,于是雨水便顺着弟子的头发落到地上。雨停后,雨神便变成彩虹带着它的弟子回到西部海滩。澳中地区常年干旱,土著人生活艰难。据说干旱一般会持续到雨神和虹蛇的再次显灵,土著人才能等来又一次的甘霖。

众蛇争水 中部地区的虹蛇不像其他地方的虹蛇可常年栖居在同一个深潭。由于气候的原因,它们在雨季生活在山顶岩洞里,在旱季则把家移至峡谷,等到雨水充满岩洞,才回到原住地。不要说土著人了,看来那里的图腾也缺水,因此就引发了众蛇争水的传说。居住在马拉加拉(Maratjara)泉的虹蛇wanambi不愿让沙丘大蟒蛇和咸水丛林蛇分享泉水,于是大蟒蛇、丛林蛇决定杀掉wanambi虹蛇,以达到随时饮水的目的。但经过一番较量,它们没能赶走大虹蛇,最后达成协议:和平相处,共享甘泉。

偷蛇引水 在土著人看来,有虹蛇的地方就有水。中部库那(Conner)山地区的土著人认为,他们的虹蛇被邻近部落的巫医施了魔法偷到自己领地的水泉去了。据说巫医将自己变成小蝴蝶,诱惑wanambi出洞。紧接着又变成多只老鹰,吹着魔曲将wanambi制服后,硬是把wanambi偷到自己领地的欧威利纳(Owelinna)泉。看来现在仍是汩汩流淌的欧威利纳泉,还多亏了从前巫医的偷蛇引水之举。

裸舞乞雨 生活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当代澳洲妇女受印度妇女“求雨”以及尼泊尔妇女裸舞乞雨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启迪,不惜采取极端的方式来求雨。据澳大利亚广播电台报道,维多利亚州西北部欧延镇的妇女曾举行声势浩大的裸舞乞雨的仪式。当地妇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发起了一项宣传节水的公众运动,举行乡村音乐会,并由一位求雨舞蹈专家根据美国印第安人和其他土著民的仪式精心编排了一个传统的求雨仪式。之后,维州各地真的出现了降雨天气。久违的甘霖不仅滋润了干涸的土地,也为当年维州的山林灭火工作最终划上了一个句点。究竟是裸舞求雨灵验了,还是天气变化自有其规律,人们自有评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起码这场“裸舞求雨”鼓舞了当地人的士气、振奋了社区精神,增强了人们的节水意识。

绝望的现代求雨

澳大利亚的土屋巴城(Toowoomba)位于昆士兰州的东南部,这座城市曾被称为“花园之城”。然而今天,这里的居民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极端的缺水问题。他们荒废的花园的喷水头已经三年没有喷水了,并且2006年政府对居民用桶水浇草浇花的做法下了禁止令。

土屋巴城是如何变成今天这种缺水局面的呢?并且在过去的15年,这里的人们是如何与干旱做斗争的呢?

其实干涸的河床和褐黄色的足球场并不是这里的居民最担心的事情,他们最担心的是干旱无雨也许会剥夺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存权,要知道这里是澳大利亚干旱最严重的地方,持续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尽管如此,土屋巴城还是周边农村居民看好的地方,包括邻近的达令县(DarlingCounty),因为这里曾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直到后来雨水才逐渐减少,到后来干脆就不再光临。Dianne Thorley任该市的市长已经8年了,他说:“我们从1992年就实行了城市限水政策,整个澳大利亚正在经受着干旱的炙烤,有点像一个逐渐变干的苹果。”

然而,幸运儿正在光临这个城市及周边地区,因为最近科学家要在这里做也许是世界上技术最为先进的科学实验,即人工降雨实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的是国外进口的物质,通常是碘化银、盐或者干冰。科学家通过向云层注入这些物质使水汽凝结成小的颗粒,进而形成雨滴,这种技术已经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应用了60多年,有的地方成功,有的地方失败。但是人们还是以永不衰竭的兴趣对这项气象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并且不断地在天空中做实验,科学家坚持在经费紧张和很多人持怀疑态度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试验研究,积极探索干旱地区的现代求雨模式,现在土屋巴这个干旱的小城正在等待着这一先进技术的检验。

澳大利亚的土屋巴城(Toowoomba)位于昆士兰州的东南部,这座城市曾被称为“花园之城”。然而今天,这里的居民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极端的缺水问题。

如果不是急需用水,当地是不会轻易做这样大规模的实验的。昆士兰政府投资了76075-美元用于与此相关的4年期项目,这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实验研究,其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应对各种干旱,包括盐碱化对树木的影响和循环再生水变成饮用水的研究,该国水资源部部长CraigWallace说:“这样的实验不能确保100%的成功,可能有些怀疑者还会对我们的实验皱眉头,但人人皆有家,为了昆士兰的人民,我们要尽一切努力”。

人工降雨由美国人Bernard Vonnegut在1946年在世界上做了第一次实验,他是著名小说家。他和他的兄弟,从那以后开创了一个有色彩的时代,他的技术和理念很快被很多国家所采纳。在随后的30多年里,美国每年花费大量的美元用于人工降雨研究,甚至在美国对越南作战时还使用人工降雨技术阻断了胡志明市(时称“西贡市”)的城市物资供应。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类的人工降雨还需要使用蛇油,在随后的10年里,人们对于这种使用蛇油的人工降雨逐渐地失去了兴趣。

篇6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师应多深入农村了解生产、生活的实际,阅读百科全书,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随时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让学生爱听、乐学。只要学生感受到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农村初级中学从事物理学科的教学已有十几年,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了一些探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从第一节物理课开始培养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来看,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许多学生对这门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因此,对于第一节物理课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课堂上可做有趣的实验吸引学生。如水在纸质的“锅”里烧开;“三棱镜分解白光”“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天女散花”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如冰棍冒热气,冬天能看到口中吐出的“白气”,高压电能电死人和动物,但鸟却能自由的在高压电线上休息等,通过这一过程,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物理很有趣。

二、从师生情感入手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饱满的热情,能够驱使人积极的行动,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良好的师生情感,更能促使学生喜欢这个教师,进而热爱这门学科。因此,教师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决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打成一片,必然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学与用相结合提高兴趣

案例1:在学生学习了物态变化的六种方式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因为人工降雨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

近两年的初春,我县出现了连续近两个月都没有降雨的干旱天气,严重威胁到我县的农业生产,农业和气象部门启动了应紧预案实施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人工降雨是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掉落下来。要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就要人工使用催化剂。我国人工降雨的催化剂主要是干冰。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遇到水蒸气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或者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降雨。

教师通过人工降雨的分析,复习巩固了相关的物态变化知识,如:升华、凝华、液化、熔化等物态变化,又切合生产生活的实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将科技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变枯燥为有趣,很好的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篇7

众多的科学家(普拉瑟就是其中之一)致力于回答“哪一朵云会下雨”这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回答的问题。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烟尘和粉尘是水分子的最佳附着微粒。但最新研究发现,天空中充满了各种细菌,而其中一些细菌携带的基因能令它们形成冰晶。

这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兴趣,他们着手对漂浮在天空中的数千种微生物进行研究,在相对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成核的云滴中究竟含有什么样的奥秘呢?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寻找能够让大气中的云滴在较暖条件下形成冰晶的神秘粒子。

促使冰晶形成的神秘粒子

回到本文开头,普拉瑟在10千米以上的高空发现了碳、氮和磷。我们知道,碳、氮和磷都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因此它们的存在暗示生命的存在。在普拉瑟的眼中,天空并非没有生命的世界,天空中充满肉眼看不见的生命。

在过去20年中,遗传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帮助研究人员更方便地从云中的成千上万种微生物中找出隐藏其中的少数像丁香假单胞菌这样的成核微生物。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克里斯特纳的实验最终证明,细菌的确能促使水冻结。

对地球生态影响巨大的空中生命

在天空中寻找微生物生命,还有可能让我们重新认识已知的细菌种类。

科学家认为,空中微生物对生态的巨大影响力,使得人类活动与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密切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森林可以通过将细菌和其他有机成分释放到空中,形成局部降雨;沙漠里的灰尘和细菌飘到远处,在与湿润空气相遇碰撞后,甚至可促成千里之外的降雨。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森林砍伐和荒漠化会对地球气候和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研究人员对沙漠沙尘的研究已持续了几十年,他们追踪着它们蜿蜒盘旋在世界各地的轨迹,试图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现在看来,尘埃颗粒只不过是一种载体,隐藏在其中的细菌可能才是对我们星球的气候产生极大影响的掌控者。每年以各种方式进入大气层中的细菌总计多达200万吨,更别说还有5500万吨的真菌孢子和难计其数的藻类,人们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但如今科学家们终于意识到,地球大气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多样化的系统,高空生态系统对明天的天气或明年的收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云中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对这个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还不了解。

微生物人工降雨的设想

篇8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有来自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有来自家长认识上的偏见,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在当前形势下,教师应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文章紧扣教材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几个比较切合生产生活实际的例子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知识;激发;兴趣

当前国家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曲靖市委、政府要求师宗县在2010年要率先普及高中教育,这已成为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即将实现的目标。应该说初中毕业能否升学对大部分学生将不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因素: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多元文化的涌入,各种思潮和社会现象的衍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我所执教的是乡镇初级中学,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有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从小学入学开始到大学毕业累计要花费上十万元的费用抚孩子读书。到头来大学毕业还是很难找到工作,倒不如让孩子识几个字就去打工挣钱。从客观上说:当前社会就业的形势确定非常严峻,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城打工大多数从事的是建筑、餐饮、家政、环保等体力劳动,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并不高。这些现实导致不少初中学生无远大的理想,在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差,对读书缺乏兴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好逸恶劳,厌学情绪严重。这对中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普遍教师感觉九零后的学生真是难教。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效益,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升学的问题,一个既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物理教师就要想办法,使学生爱学物理、愿学物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多获得一些对今后的生产、生活有价值、比较适用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广开思路,扩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自己,具有广泛而扎实的知识,跟上时代,找到适合和适应于当代学生的教学手段来教书育人。我们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师应多深入农村了解生产、生活的实际,阅读百科全书,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随时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让学生爱听、乐学。只要学生感受到老师所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将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难教就会变成易教。我在农村初级中学从事物理学科的教学已有十余年的经历,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了一些探索,下面就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案例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学生学习了物态变化的六种方式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因为人工降雨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

近两年的初春,我市出现了连续近两个月都没有降雨的干旱天气,严重威胁到我市的农业生产,农业和气象部门启动了应紧预案实施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人工降雨是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掉落下来。要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就要人工使用催化剂。我国人工降雨的催化剂主要有两种:一是干冰(固态CO2)二是碘化银(AgI)。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遇到水蒸气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或者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降雨。用高炮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高空,碘化银在空中扩散使云中的小水滴迅速凝集达到一定的体积后降落。

教师通过人工降雨的分析,复习巩固了相关的物态变化知识,如:升华、凝华、液化、熔化等物态变化又切合生产生活的实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将科技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变枯燥为有趣,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案例2、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二节内能“STS”。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的进行讲授,学生不易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球温室效应的关系,一知半解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对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这样分析:由于生产生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汽车、炉灶、飞机、火力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不能完全被绿色植物消耗,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包围在整个地球的周围,使地球上产生的热量难于向宇宙中散发,致使地球的温度逐年升高。地球温度的升高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地球的温室效应,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直接原因,使生态失去平衡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增加了农药的用量。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使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地球气候异常,导致一个半球暴雨成灾,另一个半球干旱少雨;地球南北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浸没城市,企鹅和北极熊涉临灭绝。联合国正在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达成一个新的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签署《京都预定书》,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师通过这样的补充讲解,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看似孤立的现象之间也存在联系,对经常在电视新闻中听到的“厄尔尼诺现象”、《京都预定书》有一个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冬季雪凌少的年份,夏季农作物和果树的病虫害会比有雪凌的年份严重。因为这些害虫卵没有被冻死,夏季将会大量繁殖。学生会把这些有趣的现象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相联想,破解困惑自己的难题,及时帮助家里做好庄稼的防虫减灾准备,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从而产生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案例3:初三下学期进入复习课,复习课是很难上的,你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他不一定在下面听,往往是事倍功半。如何将枯燥的复习课上成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互动,并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这是我们毕业班的每位教师值得去探讨的现实问题。

我在复习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时,在教材上科学世界介绍了微波炉的相关知识,在这里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有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将两部分的知识结合起来复习有新意,学生就会感兴趣,复习效果也会好一些。我是这样引导的: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能使食物的分子运动加剧,相当于是电磁波给食物内的分子补充能量,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会增大,这样物体的内能就增加,温度迅速升高,因此易于把食物煮熟。同学们想:普通的炉具是热量是从外部通过热传递把热量逐步送到食物内部达到煮熟食物的目的,而微波炉的热量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加热,当然速度快、效率高。在这里将电磁波和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衔接起来,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新”的感觉,从而有了兴趣。

在这里我想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在农村目前微波炉并不是很普及。但是电磁炉的普及程度高,学生有使用电磁炉的实践经验可结合介绍一下:电磁炉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感应电流(又称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其内部电子线路产生交变磁场,当把铁质锅具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感线而在锅具底部产生交变电流(涡流),涡流使锅具内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由于电磁炉的热源来自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递给锅具,所以电磁炉升温快、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安全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炊具。在此也可跟学生交流一下,怎样根据家庭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购买合适的电磁炉。

在这里将分子动理论:热量——内前——温度——电与磁:磁生电——电生磁等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也让学生初步懂得了一些家用电器的常识。

篇9

当前国家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曲靖市委、政府要求师宗县在2010年要率先普及高中教育,这已成为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即将实现的目标。应该说初中毕业能否升学对大部分学生将不再是最大的问题,但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因素: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多元文化的涌入,各种思潮和社会现象的衍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我所执教的是乡镇初级中学,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有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从小学入学开始到大学毕业累计要花费上十万元的费用抚孩子读书。到头来大学毕业还是很难找到工作,倒不如让孩子识几个字就去打工挣钱。从客观上说:当前社会就业的形势确定非常严峻,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城打工大多数从事的是建筑、餐饮、家政、环保等体力劳动,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并不高。这些现实导致不少初中学生无远大的理想,在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差,对读书缺乏兴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好逸恶劳,厌学情绪严重。这对中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普遍教师感觉九零后的学生真是难教。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效益,就不仅仅是让学生升学的问题,一个既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物理教师就要想办法,使学生爱学物理、愿学物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多获得一些对今后的生产、生活有价值、比较适用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广开思路,扩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自己,具有广泛而扎实的知识,跟上时代,找到适合和适应于当代学生的教学手段来教书育人。我们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师应多深入农村了解生产、生活的实际,阅读百科全书,上网查询相关资料,随时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让学生爱听、乐学。只要学生感受到老师所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将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难教就会变成易教。我在农村初级中学从事物理学科的教学已有十余年的经历,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了一些探索,下面就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案例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学生学习了物态变化的六种方式后,老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人工降雨的基本原理,因为人工降雨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

近两年的初春,我市出现了连续近两个月都没有降雨的干旱天气,严重威胁到我市的农业生产,农业和气象部门启动了应紧预案实施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人工降雨是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掉落下来。要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就要人工使用催化剂。我国人工降雨的催化剂主要有两种:一是干冰(固态CO 2)二是碘化银(AgI)。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遇到水蒸气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面;或者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降雨。用高炮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高空,碘化银在空中扩散使云中的小水滴迅速凝集达到一定的体积后降落。

教师通过人工降雨的分析,复习巩固了相关的物态变化知识,如:升华、凝华、液化、熔化等物态变化又切合生产生活的实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将科技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变枯燥为有趣,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案例2、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二节内能“STS”。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的进行讲授,学生不易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球温室效应的关系,一知半解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对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这样分析:由于生产生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汽车、炉灶、飞机、火力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不能完全被绿色植物消耗,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包围在整个地球的周围,使地球上产生的热量难于向宇宙中散发,致使地球的温度逐年升高。地球温度的升高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地球的温室效应,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直接原因,使生态失去平衡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增加了农药的用量。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使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地球气候异常,导致一个半球暴雨成灾,另一个半球干旱少雨;地球南北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浸没城市,企鹅和北极熊涉临灭绝。联合国正在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达成一个新的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协议,签署《京都预定书》,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师通过这样的补充讲解,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看似孤立的现象之间也存在联系,对经常在电视新闻中听到的“厄尔尼诺现象”、《京都预定书》有一个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冬季雪凌少的年份,夏季农作物和果树的病虫害会比有雪凌的年份严重。因为这些害虫卵没有被冻死,夏季将会大量繁殖。学生会把这些有趣的现象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相联想,破解困惑自己的难题,及时帮助家里做好庄稼的防虫减灾准备,这样他们就会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从而产生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案例3:初三下学期进入复习课,复习课是很难上的,你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他不一定在下面听,往往是事倍功半。如何将枯燥的复习课上成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互动,并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这是我们毕业班的每位教师值得去探讨的现实问题。

我在复习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时,在教材上科学世界介绍了微波炉的相关知识,在这里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有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将两部分的知识结合起来复习有新意,学生就会感兴趣,复习效果也会好一些。我是这样引导的: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能使食物的分子运动加剧,相当于是电磁波给食物内的分子补充能量,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会增大,这样物体的内能就增加,温度迅速升高,因此易于把食物煮熟。同学们想:普通的炉具是热量是从外部通过热传递把热量逐步送到食物内部达到煮熟食物的目的,而微波炉的热量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加热,当然速度快、效率高。在这里将电磁波和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衔接起来,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新”的感觉,从而有了兴趣。

在这里我想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在农村目前微波炉并不是很普及。但是电磁炉的普及程度高,学生有使用电磁炉的实践经验可结合介绍一下:电磁炉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感应电流(又称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其内部电子线路产生交变磁场,当把铁质锅具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感线而在锅具底部产生交变电流(涡流),涡流使锅具内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由于电磁炉的热源来自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递给锅具,所以电磁炉升温快、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安全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炊具。在此也可跟学生交流一下,怎样根据家庭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购买合适的电磁炉。

篇10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4.058

辽宁的典型草原基本都分布在西北部,与内蒙古典型草原相连,并且在辽宁省总草原面积中比重较大,对于辽宁省的生态平衡以及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辽宁省典型草原的牧草产量明显下降,很多地区都可以看到牧草覆盖下的地皮了,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其畜牧业也受到明显的影响,因此研究气候条件对典型草原牧草生长的影响因素,才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气候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1.1牧草高度受降雨量影响

经过对辽宁省典型草原进行为时两年的观察,可以发现牧草的高度与当地的降雨量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就辽宁省而言,每年的雨季均集中在6~8月份,这段时间的降雨量与一年中其他时间段相比会明显较多,而通过观察以及测量也可以发现,这段时间是牧草的生长旺季,牧草在天然降雨的影响下,生长速度有了明显提高,并且牧草的高度也比一年中其他时间要高,证明了降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牧草的高度。

1.2牧草覆盖度受降雨量影响

而受降雨量影响的还有牧草的覆盖度,在降雨量比较大的6~7月,可以明显发现牧草的生长情况较好,再加上这个季节辽宁省境内的风比较多,能够带动草籽的传播,伴有较强的降雨量,使牧草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草原中牧草的覆盖率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经过观察发现在6~7月之间牧草的生长率几乎到了一个高峰,使得8月时牧草的草原覆盖率达到全年中最高值。

1.3牧草产量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牧草也像一般的农作物一样,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气候湿润、温度适宜的夏季最有利于牧草生长,因此从6月份开始牧草已经进入了生长旺季,生存条件以及气候条件都能够保证牧草很好的生长,而牧草的生长发育情况就会直接影响牧草的产量,也就是说6~8月就是牧草产量的保证期,牧草产量的多少直接由这段时间牧草的生长情况为判断的依据。8月份已是初秋,这段r间降雨量虽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气温会有明显的降低,会相应抑制牧草的生长,牧草也会开始变黄,逐渐停止生长,这时牧草的产量基本上就已经定型了,不会再有很大的改变。

1.4牧草产量受当地气温影响

经过研究发现牧草的产量与当地的气温也会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就辽宁省而言,属于典型的北方地域,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对于牧草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间接的影响了牧草的产量。在温度较高的6~7月份,牧草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并且有较为充足的水分补给,就能够相对较好的生长,并且保证其产量。到了8月份,东北地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较大,就会影响到牧草的正常生长,并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牧草停止生长了,产量也就不会再升值,将达到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值,因此牧草的产量还会受到气温影响。

2相应的改善措施

虽然牧草的生长环境以及气候不能够改变,但可以利用一定手段,加强对牧草生长有益的条件,使之能够在自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提高产量。

2.1 采取人工降雨的方式提高降雨量

通过上文的讨论可以发现,降雨量对于牧草的高度、覆盖率以及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因为温室效应,导致每年的降雨量不稳定,大自然的不确定因素会直接影响整个牧草的生长,随着科技的进步,比如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是相对简单的科技手段,通过选择适当的时机,利用飞机低空作业在云层之上播撒干冰等催化剂,使云层中水汽迅速凝结呈水滴降落,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违背自然规律,又能够实现降雨的目的,对于降雨量不够的地区影响较大。

2.2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归根究底,影响大自然的还是环境保护工作,我国近年来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也能够有较好的生存环境,而植树造林应该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针对典型草原地区水土流失会对牧草的生长有较为严重的影响,而植物造林的目的在于防风固沙,树木的种植不仅不会影响到牧草的正常生长,又能够有效降低草原水土流失的情况。

3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降雨量会影响牧草的高度和覆盖率,而牧草的产量除了会受到降雨量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温度影响,并且牧草的产量也确实会有一定的生长时间和规律,而牧草的生长旺季一般会集中在6~8月,这段时间里典型草原的气候适应,有较为充足的降雨量和适宜的温度,会促进牧草的生长。总之,气候条件确实会对典型草原的牧草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是通过人们的努力,一定能提出更多有助于牧草生长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永利,云文丽,王炜,侯琼.气候变暖对典型草原区降水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01).

[2]侯琼,魏学占,宋学峰.不同水分因子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产量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