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3 17:00: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50-03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同的科学内涵。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与之对应的是,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手段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综合性发展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强调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转化,所以它的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生产绩效高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知识化、农村生活现代化等。
(二)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从人口、社会、经济等不同的角度,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农村城镇化主要是从主体角度来分析和评价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和程度。农村城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时间特征,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综合过程,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渐变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以非农就业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村亦城,以城镇生活观念和方式为主。
二、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状况及关系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徐州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决定和影响徐州农村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历史统计数据查询和分析,得出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农业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农业电气化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在逐年增加,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从而促使农业人口也在逐年减少,但由此带来的第一产业产值在逐年增加。这些都为徐州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经济和人力资源基础。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也是影响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徐州地区亦是如此。要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关键在于提高人均耕地面积。由于总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甚至变小,就只有通过大量减少农业人口来得以实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发展。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得出徐州农村城镇化率与第一产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以非农业人口比重法统计出的徐州农村城镇化率Y从1990年的17%上升到2005年的34%,递增比较平缓,每年递增不到1.0个百分点,比较符合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虽然呈递减状态,但不等于第一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是负向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呈递减趋势,只能反映第一产业在经济上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确实在减小,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增长。
三、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都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路径和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和制约,必须要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两者的联系是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各种联系的基础。其次,农村城镇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条件依托。
(一)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1.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农业产品。农业现代化提供的产品既有食物产品,也有原料产品。不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何变化,人们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始终是100%,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依赖程度同样是100%,没有农业发展作为基础,农村城镇化只能化为空谈。
2.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城镇人口、农村劳动力人口均呈逐年上升而农村就业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呈逐年上升势态。城镇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农村人口的转移,即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了城镇。以2005年为例,徐州地区总人口为925.31万,比1990年上升了近15%;农村劳动力人口为348万,比1990年上升了9%;而农村就业人口为182.63万,比1990年下降了约27%,与此相对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90年的22%上升到了2005年的48%,上升了26%。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减少与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是高度吻合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力就越少,能够释放出的农业劳动力也就越多。徐州城镇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所致。但是,受多种综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徐州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农业在劳动力要素上对城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
3.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必需的土地和资金。首先,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依托。城镇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大都来自农业用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牺牲了农业用地来谋求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多数城镇都建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之处,而这些地方往往是农业的最好用地。徐州地区土地总面积11 258平方公里,1990年城市面积为18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到了2005年城市面积增长到了1 1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3%,这都是以牺牲农业用地为代价的。其次,农业发展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城镇化提供资金。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观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除了必要的农业消费,更多的资金用在建房、购房、教育、兴办产业、到城镇谋发展等多种渠道上。根据中国的实情,国家还难以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步伐,靠的主要还是农民,农民是农村城镇化的投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二)农村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1.农村城镇化可以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科技投入能力低、农民对农业科技缺乏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和偏低,徐州地区情况亦是如此。其中,农民收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农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人均土地使用面积、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总收入和农业总人口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过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农业人口过多导致人均收入偏低。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稳步地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的变迁,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农村城镇化能够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徐州是农业大市,其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市场化。要依靠市场来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从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看,市场化始终是主流,而企业化是其主要形式。农业是个特殊产业,政府应该干预市场失灵,而不应该干预农户。政府应加强正确的市场导向,通过农村城镇化为农业带来更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从而从多渠道多层面来引导农业生产。另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会带来城镇人口的增加,促进与农业相关产业的扩张,会大大增强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产品贸易提供宽广的平台和空间。
3.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高级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本任务就是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而生产方式的调整,必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村工业、农村第三产业等综合性经济转化,农业致富的渠道也从单一的农业,转向以农为本、以工促农、以商富农。推进农村城镇化,可以从更多渠道筹集农业资本,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农业结构的调整会给农业生产释放出更大的空间,促使农业生产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即收入弹性大的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农贸市场、城镇居民对农产品高追求,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导向,吸引农民生产、销售收入弹性大的高档、高品质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4.农村城镇化能够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牢基础。以高技术、高效率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农业经营必须走向规模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更好地应用高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如果不改变农村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农村经济是很难出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因为小规模经济无法有效地让农民增收。通过农村城镇化,将目前徐州近一半的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来,拓宽他们的就业方式和渠道,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土地等农村资源,为农业的集约生产创造条件,从而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比如,铜山县三堡镇胜阳村,以木材加工产业为龙头,通过整合产业结构,建设乡村循环经济,工业反哺农业,从政策上引导农民多方位就业创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从而成为徐州乃至苏北地区经济实力强、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城镇化推进步伐快的典型新村。
参考文献:
[1]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秦润新.农村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一)过程论
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产业的多层面演进过程。
(二)技术论
有人指出,所谓农业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有人阐释为,现代农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装备进行生产,运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及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农业是生产率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
(三)生产方式论
有人认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有同志认为。农业现代化即指发达的现代农业或现代农业的更高层次。从宏观要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就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力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总和。
(四)综合论
有人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有人认定,拓展后的农业现代化内涵,包含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主体现代化三大块。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把农业作为一个地域的产业部门整体的并体现高效益的现代化;是一种具有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意义的现代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索引人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50年来农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8年)为农业蓬勃发展的阶段。
第二阶段(1958年-1966年1为曲折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67年-1977年1为农业长期停滞徘徊阶段。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1农业快速发展阶段。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和农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无论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还是在经济效益、贡献率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艰巨而漫长。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因素。
(一)农村体制仍未完全打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1.城乡二元结构的阻碍,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因素。
2,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制约,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性因素。
(二)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生产手段落后。
2.劳动对象破坏严重。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4.农业科技基础薄弱。
(三)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农业现代化要求偏差较大
1.农业市场化程度低。
2.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关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对策
(一)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对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基本原则的确定,专家们的看法日趋理性。有人认为,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三大原则:一是把握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人还强调了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慎重原则。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71-02
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又直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科技现代化、设施现代化、经营现代化、消费现代化等,其各环节离开金融的支持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因此探讨河南农业现代化中的金融支持问题具体十分迫切和现实重要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文中,舒尔茨驳斥了两种长期流行而且影响深远的观点:一种是认为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另一种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并提出应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观点。1954年,中国正式提出农业现代化以来,学者们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有三种论点:工业化论、转化论和综合论。工业化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工业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因此,农业现代化被概括为“四化”: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转化论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运用现代科技、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把传统农业改造或转变为现代农业;综合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手段,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其直接体现则是诸如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工厂化等。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河南农业现代化中农村金融供求矛盾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全过程的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包括农业设施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生态建设、服务现代化、农民转移、科技水平提高、质量监控等的金融需求。没有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中金融需求呈现出多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包括投融资渠道需求、保险金融需求和其他中间业务的需求等。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根本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中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求存在巨大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1.需求总量扩大化与信贷供给缩小化的矛盾。首先,农户在由简单再生产向规模化扩大再生产转变,生产领域从单一的传统种植业向种、养、加工和商品流通等农村二三产业拓展,以及生产经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的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其次,为使农业生产构成要素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需要大量的资金供给,但农村金融供给量并没有相应增加,这使得双方矛盾更加突出。另外,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效率取决于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近年来,储蓄转化投资能力不足严重限制河南农村金融供给增长空间,农村资金流向大中城市,农村可用资金数量越来越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自2000 年以来,河南省县域存、贷款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县域贷款比重下降得更快,大量存贷款差额通过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等转化为城市工商业资金。同时,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由于其体制、机制、结算渠道等因素制约,难以有效组织资金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有近70%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使农业的发展局面有所改善,但依旧十分落后,距离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想真正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要的就是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探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针对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找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素质普遍较低,对农业知识了解较少
目前,我国有9亿多农民,有一大部分的农民都是文盲和半文盲,其中小学程度和中学程度的人数占大部分比例,而高中以上程度的人数仅有很小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都是以人为本,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素质问题已经极大的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不利。
2.“重城轻乡”观念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当前,农村人口虽然占总人口的一大部分,但是农村的耕地资源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现代版的“孔雀东南飞”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缓和,大多数的农民认为仅仅依靠耕地来维持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大多数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到城市打工,对于耕地并不重视,这种现象导致了农村的大量耕地处于荒芜状态下,没有被充分的利用,造成了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形成了桎梏。由于“重城轻乡”的观念,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缓慢,难以形成特色农业的发展,对于向城市化方向发展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3.农业经营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限制,导致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责任制,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土地承包,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农业经营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规模比较小,对于想要发展特色农业有较大的难度。由于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的种植比较分散,很难形成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导致了农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也十分的低,这对于我国紧缺的土地资源来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就是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很难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4.农业科技的进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于农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农业发展的限制,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农业成果的研究虽然有较大的进步,但是有很多的研究成果都还没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由于对农业发展欠缺一定的重视,基层的农科人员较少,相应的机构组织也不健全,难以建立起高素质的农业科技研究队伍来促进农业的发展,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应用,对于农业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提高农民素质
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农民的素质,保证农民的素质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当前政府要加强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高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去发展,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进步,为农业发展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经营主体,以极大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定期举行农业发展研讨会,为农民提供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之路,使农民可以实时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和农业政策,以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发展的效率。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离乡的现状,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回归家乡,以有效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还应当为农民种植耕地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使农民看到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政府还应当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农民在家乡可以感受到和城市一样的发展待遇,从而吸引农民专注于农业的发展,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3.发展大规模农业经营,提高农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
当前农业的发展,已经不是小规模农业经营可以适应的了,要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发展大规模的专业化农业经营,种植有特色的农产品,以形成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从而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专业化的农业经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政府要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以激励广大农民承包大规模的土地发展特色农业,更好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4.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农业科学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政府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前沿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中去,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才能够促进农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形成特色化的产品,以促进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现代化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指日可待,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必然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农村生活,给农村现代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农业发展的新格局下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最新的农业动态、科学种植的方法和专家指导等,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的消费理念。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法的实施,必将引导农村经济走向繁荣。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1、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顾名思义,就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上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是将我国传统同业推向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体现着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农业现代化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带动、时代的革新而有了新的诠释。就现代化水平而言,某一特定时期有不同的对比,衡量标准以同期发达国家的平均生产力水平为依据。在我国追赶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时期,随着代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知识、技术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目标。当然,完成了阶段性目标并不代表实现了现代化,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之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完结。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时间表也与之基本相同。所谓农业,按照于光远先生的定义,农业指的是十字形大农业,一横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种植养殖业,这一概念比农林牧渔更加全面;一竖分别是农业服务业、农业种养殖业、农业经济产业。十字形大农业概括了大农业的所有方面,而农业现代化就是对十字形大农业整个体系的现代化过程。
2、农业信息化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如统一规划,统一分组等,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就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信息技术提供了许多新工具,具有获取数据、传递数据、数据处理、数据衍生和数据使用的功能。和智能化产品用具相关联的生产力,就叫信息化生产力,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信息化就是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 消费、市场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对。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
二、农业信息化的包括哪些方面
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认清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电气化、 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智能化、农业自动化、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抓住当前阶段的建设重点,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不同,造成具体实施方案整体思路不清,对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因而,农业信息化的先导是农业电气化,电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信息数字化要求农业的各个结构要素(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与各种过程(生产、 加工、储运、经销等) 全面数字化、农业以及农业各相关部门(生产、科研、教育、行政、流通、服务等)全面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农业信息化是农业智能化的前提,农业信息化是农业自动化的支撑,农业信息化是当前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建设重点。
三、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载体主要包括农业产前、 产中、 产后等过程的农业生产、 经营管理、 决策的信息化等。 农业信息化通过上述方面对传统农业产生影响,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农业现代化体系的各个方面。
1、农业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信息化、 高效益化。农业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 生产成本下降。粗放式大批量生产和高消耗的农业生产模式将被高度集约式的 “高产、高效、优质” 生产模式所代替,农业产业中服务、销售比重逐渐加大,劳动密集型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比重将提高。农业产前、 产中、 产后规划将更加合理, 联系更加紧密,这些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
2、农业信息化提高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智能工具改造和装备农业各部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可为农业服务、生产、销售等各阶段的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高效、畅通、丰富的信息渠道,将农业各阶段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 促进管理科学化、 合理化和最优化, 从而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 利用农业信息技术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辅助农业决策者、 经营者进行包括农业生产方案选择、过程控制、农事管理、 施肥配方、成本核算、产品销售等工作,将使农业生产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利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结语: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各种农业信息工具得到更新,农业信息化管理办法也不断增多,有效扩大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覆盖区域。而如何将电气、数字、智能、自动和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上来,是影响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有效的农业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是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农村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应用范围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努力构建最优的农业信息化发展体系。使信息化方法以最美的姿态,最合理的运用出现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
一、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转移的结构分析
(一)文化素质结构
在劳动力转移中,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容易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获得转移的机会,使他们成为转移的主体。2006年末,吉林省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文盲占0.6%,小学文化占22.7%,初中文化占68.7,高中文化占6.5%,大专及以上占1.5%,初中文化以上者合计占比为76.7%,由此可见,吉林省转移的劳动力为其文化素质较高的主体,说明转移的劳动力多为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
(二)性别及年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转移劳动力多为中青年劳动力。2006年吉林省农村外出的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7.6%,21-30岁占36%,31-40岁占24.9,41-50岁占14.5,51岁以上占7%,青壮年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8.5%。
总之,吉林省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中坚力量。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分析
目前,全国各地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没有统一标准,繁简不一。因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涵特别丰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各个评价者的知识水平、研究背景和认识角度也不同,所以,用指标来衡量和体现如此丰富的内涵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人为的主观因素,但随着整个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各国和各地区采用统一的标准尺度来描述和衡量农业发展的状况是大势所趋。
从表中评价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的实现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不高,除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财政支农金额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农用化肥施用量、灌溉水质合格率和森林覆盖率五个指标达标外,其余指标均未达到目标值的要求,有的指标的目标值甚至没有达到标准的一半,如劳动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和农业机械化综合指数四个指标。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强化农民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如前所述,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 这又必然要求农民的文化水平、劳动和管理技能明显提高。因此, 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民素质, 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大在校大学生下乡支农的力度
在校大学生是一笔宝贵的资源,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其对新事物普遍接受较快,可以充分利用该群体的这一特点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我省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如,现金鼓励、就业优先安排等加大力度鼓励在校大学生下乡支农,利用知识的外溢效应不断提高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对新事物的掌握能力。这不仅能够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导致的农业现代化所需人才相对短缺的矛盾,而且可以增加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提高其毕业后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引导农民之间的合作促进农业现代化
针对城镇化进程中大量高素质青壮劳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民大多为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弱病妇幼的特点,引导留守农民的互助合作,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效解决单个留守农民文化素质低,对新技能掌握慢的不足。此外,引导留守农民的互助合作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科技投入、农业机械化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秀茹.广西现代农业的测评与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5.5.1
[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建铭. 关于农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思考[ J] .经济经纬, 2004, ( 02) : 64-66.
[4]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
[6]《吉林省统计年鉴2010》
[7]强百发. 韩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8]X.Zhnag: submitted t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es(2004).
[9]XU Wei-guo, ZHANG Qing-yu,GUO Hui: submitted to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2007).
二、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包括哪几方面?
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打破以小生产为特征的自然农业的局面;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逐步取代笨拙落后的生产技术和传统经验;三是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从事农业,使劳动技能和创造力大为提高;四是在充分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比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挖掘土地和气候资源的增产潜力;五是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充分发挥人类智慧的能动作用。
三、何谓立体农业?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是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内容有: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自然资源的深度利用,主产品的多级、深度加工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技术形态的多元复合等。立体农业分异基面和同基面两种类型。异基面立体农业指不同海拔、地形、地貌条件下呈现出的农业布局差异。同基面立体农业指同一块田地上的间混套作及兼养动物、微生物的立体种养系统。合理的立体农业能多项目、多层次、高效率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并且有利于生态平衡。
四、什么是现代生态农业?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72-0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济源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三化”协调背景下推展济源新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071049)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把若干个自然村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它具有开放性、多样化功能、建设主体多元化、成员联系更紧密等特征。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社区,它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未来村庄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镇化也称“农村城镇化”或“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活动,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增长的过程。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其显著特征。[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应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应是“建人”而非“建城”,真正可持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否则农民市民化只能沦为空谈。因此,需要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培育新一代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培养新型农民的主体必然是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所组成的教育体系,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把教育延伸拓展到基层社区,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大批离开了学校的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地填补了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3]社区教育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
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还有将近一亿的贫困、半贫困人口,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教育水平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4]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农民外出打工阻碍因素增多,特别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就业形势严峻,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缓慢,这些都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全面小康的目标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目标,它不仅包括广大农民在内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就要求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加快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我国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最大、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因此,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财力逐渐雄厚,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已经迫在眉睫。“三农”问题是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之外,也要在“三农”之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如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唯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提高农民收入,从长远来说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基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文化程度偏低、人均收入低的基本国情,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要按照“两个趋向”的要求,把推进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无论是农村人口转移还是新增就业岗位,都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为解决农村、农业问题提供先决条件。因此从长远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构筑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
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还要求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中,文盲占19.2%,小学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36.9%,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者占5.7%。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小学以下人口竟高达57.4%,农民的这种文化水平状况是我国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大障碍。由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而我们不可能等到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之后再去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我国在近期内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示范工作,以此去弥补农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的低下而在汲取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从长远出发,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一体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还包括农民知识化。农民知识化是传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以及新型农民的演化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民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农民知识化是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关键。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开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为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1]华芳英.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变化及对社区教育的诉求[J].成人教育.2012,(03):28-32.
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急”。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偏”。对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深化改革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冒”。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标准定得过高。四是“同”。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种模式,一个步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切实让农民得实惠。重点抓好生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为此,应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突破资金投入瓶颈制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让农民知情,接受农民监督。五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工作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开发农业在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方面新的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基础建设好、发展好、巩固好、维护好;立足产业特色和地域条件,发挥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形成产业群;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集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有效对接;用现代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目标,迄今已经30多年。由于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概念,其理论和实践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视野上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农业现代化的演变历程和农业现代化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也有部分学者利用中国数据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
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发展的过程,不但可以有效保证农民收入增加,而且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结果,最终的动态均衡也将是农民充分享受农业现代化的成果。本文正是基于这个角度,研究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
理论与方法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处理平稳数据的方法——协整可用于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变量水平数据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则可用于确定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者均要求时间序列变量具有平稳特征。因此在实证检验和建模之前首先检验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
此后,要对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关于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很多,主要有Engle——Granger两步法、Johansen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法、Mackinnon法、频域非参数谱回归法和Bays法。本文将以Johansen和MLE估计方法进行协整检验。
最后,对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是一种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构成因果关系。Granger(1988)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那么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原因的推断将是无效的。
样本说明
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农用机械设备的改进。所以本文在农业现代化指标的测算中以农业生产主体——农民的素质、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三个指标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构成。农民收入以农民纯收入作为衡量指标。
由于以上四个指标的量纲不同,本文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纲处理。即每年的数值和1990—2006年间的均值作比较,得出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数、农民素质指数和农业信息化指数、农民纯收入指数。这样农业现代化指数就等于农民素质指数、农业信息化指数和农业机械化指数之和。
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均衡分析
进行实证检验之前,对农业现代化指数(Lam)和农民纯农业收入指数(Lnc)取对数。随后对取对数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探索它们之间的均衡关系。
(一)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
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1。经过一阶差分后所有序列的ADF值都小于1%临界值,因此认为这些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由于这些序列是不平稳的单位根过程,但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进一步对其进行长期协整关系检验。
(二)协整检验
采用Johansen特征根轨迹检验考察农业现代化指数和农民纯农业收入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具有一个协整关系。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关系。
(三)因果关系检验
对农业现代化是否显著地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由表3可以看出:Lnc不是Lam的原因,它成立的概率为0.6767%。在1%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不成立,即Lnc是Lnc的原因。对于另外一个原假设——Lnc不是Lam的原因的概率为6.528%,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成立,即Lnc的增长不显著地影响Lam的增长。而在10%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不成立,即Lnc的增长显著地影响Lam的增长。所以农业现代化的增长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长也显著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结论
综合以上实证结果,显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之间稳定地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的波动与农民收入的波动总是高度密切相关的;农民收入是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原因,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均会导致整个发展的不协调。在下一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该从作用机制入手,理清相互作用的机理,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