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3 17:00: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于网络的看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数字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对科普类数字报刊的发展影响深远。以知识和信息产业为基础、全球一体化为背景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各个行业面临空前激烈的革新与竞争。从总体上看,科普类报刊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萌芽启蒙阶段、大众普学阶段、特色发展阶段,在伴随着近代中国崛起的艰难历程后,带着振兴民族的希望与荣光,正阔步向前迈进。
1 科普类报刊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
当前,科普类报刊的发展将体现网络、便捷和虚拟等态势;相应的伴生有网络科普报刊、数字科普报刊、收集科普报刊等;在办刊理念上,更多的体现出了大众化、网络化、数字化、立体化和人性化的特点。
1.1 大众化
在新时期的工作生活节奏中,科普类期刊将随之催生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吸引力,更加体现出专业化的特色。面对着向更广人群、更广空间、更完善的内容和更先进的手段。更广人群,就是将会逐步模糊对受众的身份、年龄、学历、行业、经济状况等的要求及数量的限制。更广空间,就是指科普类报刊的影响范围将会逐步扩大到现实与虚拟、工作与生活、国内与国外,跨学科、跨人群、跨行业等不同类别的服务体系,将读者信息服务范围从某一地区、国内扩大到整个世界。更完善的内容,意味着逐步减少对信息内容的范围和数量的限制,尽量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托,以市场的导向为准则,建立完备的信息传送体系;更先进的手段,就是应用各种信息媒体,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模式,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使科普类报刊更具理性的活力和对公众的吸引力。
1.2 网络化
伴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不可避免对科普类报刊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使科普信息得以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进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时空距离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空间距离在不断扩大,而时间距离在逐步缩小。广大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及信息载体进行各种交流学习活动;而且,由于虚拟网络可以实施多媒体信息交互,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等原本难以产生交互影响的群体,能够在虚拟媒体上进行交流。
1.3 数字化
科普类报刊将在传统的传播途径下,同时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形式的传播途径将有淡化的趋势。“有形报刊”正在被“无形报刊”的进行弱化和取代。从目前来看,科普类报刊的数字化特征体现在:信息收藏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存取自由化,科普资源共享化。科普类报刊数字化的信息存贮量大、体积小、多媒体特色以及利用方便自由等优越性,将促使科普类报刊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1.4 立体化
相对于传统的科普类报刊,数字化、网络化影响下的信息传递,将会更多的体现出多元化的传播特色,诸如多媒体的传播、特色性的传播和动态式的传播,将使得科普信息更加生动、更加贴切地反映所不同的表述对象,满足不同的读者需求。同时,还可以实现瞬时传播、跟踪传播、定向传播等;读者面对科普类的信息选择更加自主、更加便捷,感觉更加直观,接收信息更有成效。就空间而言,它能使的报刊传输达不到的地方,使读者享受到科普信息的愉悦;就时间而言,实现了科普类信息服务的随机性和延续性,从而构建起了立体式的科普信息传输平台。
1.5 人性化
数字化、网络化的科普类报刊将更加突出以读者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根本的发展理念。在科普类报刊发展史上,受传播载体的影响,较长一段时期,我们一直沿用“以书为本”的原则,读者成了科普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已经为我们带来了人性化、特色化的服务理念,使得科普类报刊,能够更加突出读者的参与优势和互动氛围,形成全民参与科普,人人传播科普的氛围,实现了从以书为主到以人为主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从而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的信息需求。
2 科普类报刊数字化、网络化的途径
面对数字化、网络化的崭新形势,科普类报刊在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也要紧紧立足自身特色、传播优势和读者群体,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定位的发展途径。
2.1 打造主阵地,不断建立科普类网站的联动平台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科普类网站应运而生,在科普信息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先行一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力。科普类报刊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的先发优势、传播优势,与其形成联动平台,进一步弥补传统报刊媒体的时限性、单向性、线性等传播劣势,极大地延伸了科普类报刊的发展空间,扩大在新领域的影响力。科普类网站独有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原创优势等,能够为传统报刊提供鲜活的传播土壤。而传统的科普类报刊有着固定的读者群体,有着更为专业的人才队伍,有着更为规范的信息平台,能够为网络科普媒体提供有力的专业保障。因此,二者的双向融合,必将形成极富活力的新优势。
2.2 激发创造力,充分发挥科普类报刊的原创优势
实现科普类类报刊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不仅仅是网络信息的海量传递,还为广大读者群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面对迅速蔓延的互联网,科普类报刊如果仅仅满足于建立网站、主页而不着手研究、开发网络传播、资源共享、信息互动、作品原创,那么必然走向落伍、淘汰。因此,科普类报刊要想在网络平台占领信息制高点,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以内容为根本,坚持原创性,更加贴近读者,不断加强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的创新步伐,增强公信度和吸引力,使得科普类报刊在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中发挥更强的影响力。
2.3 培育读者群,积极拓展科普类人群的行业定位
科普类报刊如何更好的应用数字化、网络化平台,进一步因势利导,借助这一平台实现新的飞跃?固定的读者群体,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历史的品牌积累,都为进一步拓展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途径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近年来科普类报刊的发展方向来看,读者分众化趋向越来越显著,群体划分越来越细。因此,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要立足科普属性定位,进一步分析读者受众的层次、结构和需求,细分读者需求,明确合理定位,建设一个真正交互影响的,能实现网上读者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多向交流的个性鲜明的传播平台,进一步在网络化、数字化的进程中扩大影响,出奇制胜。
3 科普类报刊数字化、网络化的保障
3.1 建立人才保障机制
科普类报刊网络化、数字化的推进发展,关键在人才。在信息社会中,人才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因此要进一步建立相应人才制度保障,在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加大力度,形成在流动中用活人才的良好机制。要不断培育具备高科技意识,有较高的业务技能,能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播技术从事科普类信息传播的人才。
3.2 树立大众传播观念
科普类知识的传播是没有界限的。因此在推进科普类报刊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打破了原来的地域与行业限制,直接面向全球,要积极调整思维方式,树立新的传播观,打造一个高素质、智能型、数字化、复合型的科普传播平台。
3.3 搭建高效服务平台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不实信息的影响,从而不理智的对待一些问题。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现以90后为主,他们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以及一些90后的特质:总体上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目标明确、乐于发现接受新事物……。这些特质也体现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中:
1.自发性与互动性。在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爆发之后,便会有众多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通过各类平台直接发表,其他人也会纷纷浏览并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
2.相似性。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相似以及所处群体的相似性使大学生群体对事件的看法趋于相似。
3.广泛性与匿名性。各类事件一经网络,立刻就会获得巨大的点击数量以及转载和匿名跟帖评论,并迅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网络舆情大规模爆发。
4.情绪化。由于90后大学生群体个性张扬善于表现的特点,在一些特定的事件爆发之后,他们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有时会带有主观情绪甚至冲动情绪,这些言论又会影响其他人,引导他们的言论向此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
上述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呈现出积极舆情与不良舆情两个方向。积极的网络舆情很好理解,指对于已经发生的某个事件,客观理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会促进事件的发展或者提供建议观点促进事件的解决。不良网络舆情,虽同样是发表对于事件的观点看法,但是往往伴随着虚假信息、一些激烈煽动性言论和攻击他人的辱骂性词汇。很多时候,网络舆情会同时朝这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在新浪微博中曾红极一时的“最萌身高差情侣”分手事件。这一事件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对情侣分手,但是由这一事件造成的后续网络舆情的发展却大大超乎意料。事件的两个主要当事人都是在新浪微博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知名用户,都是大学生。事件起源于这对情侣中男生发表的一条用词欠妥的分手微博,后来这条微博有了数量众多的转发与评论,评论中有表示遗憾劝阻的,这些言论促进着网络舆情向着正常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谩骂诋毁的评论,这类评论用词难听,对该男生进行人身攻击,持续很久,并影响到该男生及其周围朋友的生活。
网络世界中类似的事件有很多,上述事件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仅仅是对于某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无可厚非,参与事件的讨论,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与他人交换意见还可锻炼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但是如果利用社交平台的匿名特点而肆无忌惮的发表诋毁谩骂他人的言论,就不应该了。这些言论除了有损当事人的形象,还会对看到的其他人造成影响,对网络舆情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敏感煽动性网络舆情易引起大学生群体躁动。大学生往往对以下几类信息较为敏感,一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校园内的消息;二是涉及国家的时政问题,还有就是涉及一些明星绯闻的消息。想想事件出现后的游行活动,火遍网络的“周一见”,这些舆情事件中都出现了一些活跃的账号,他们把对事件的评论引向某个方向。这些账号的评论勾起人们心底的某种情绪,鼓动目的明显,使得评论中骂声一片,将事件推向异化的。这样的言论所引起的躁动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网络的健康发展,更甚者会引导大学生做出触犯法律的行为。
三、不良网络舆情的成因
1.网络言论管理存在缺陷,大学生情绪缺乏引导目前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管理还较不完善,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和信息,就会拥有较大的言论自由。在此环境下,大学生往往会为了吸引别人注意,满足自我虚荣心,而发表一些不实或者攻击性言论。大学生在不稳定的情绪之下还容易发表一些攻击、诋毁性的言论,给自己、学校或是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比如会有一些学生在网上信息抹黑学校,最后不仅学校名誉受损,自己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2.大学生网络素质有待提高,道德规范意识不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认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是谁,往往随心所欲地发表意见,甚至与道德标准不符也无所谓。大学生由于价值观并没有完全成形,判别能力有限,在这种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容易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如不实信息、不雅照片、做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学生网络教育管理存在缺陷,他们掌握着计算机、网络知识,却没有人告诉他们在网络世界应该遵守怎样的道德守则。
3.网络监管技术不够成熟近年来,不良的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正是互联网监管技术的不成熟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有机可乘。试想如果互联网的监管技术足够发达,网络监管者能够及时察觉,进而通过IP地址,拦截、封锁这些恶性消息,这类事件发生的几率还会这么大吗?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
面对大学生负面网络舆情,我们要科学理性的面对,要“防患于未然”。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时,首先要注意方向性,将躁动偏激的情绪引导到客观理智上来;其次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和谐的观点意见,用科学的方法将网络舆情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最后是参与性,引导大学生更健康的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并让他们在参与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使大学生网络舆情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1.构建正能量信息平台健康的信息平台有利于正能量信息在大学生群体甚至全社会传播。在建设网站时要注意:首先,网站的信息要关注大学生的诉求,如有助于大学生学业的信息资料、校园生活的消息、重大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以及大学生关注的新闻;其次,具体消息的选择、一定要不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初衷,通过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2.培养引导“活跃账号”除了网站以外,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中的活跃账号也很值得注意,这些账号的所有者在网络世界中被称为“大神”,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活跃账号的一句话就会左右舆论的发展方向,所以培养一些积极的网络活跃账号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账号主要的作用就是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还有在平时一些正能量消息,确保大学生网络舆情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建立健全大学生意见诉求表达机制,加强情绪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诉求,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前大学生利益诉求机制的不完善。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更加关注与自己利益生活直接相关的校园环境、相关硬件配套设施、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如果学校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意见的平台,他们就会寻求别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网络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为此,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可通过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利益诉求部门,设立诉求信箱等,来建立与大学生沟通的正式渠道。也可以通过学生会、社团等等学生组织了解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避免大学生群体因诉求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4.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不良舆情不仅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要杜绝此类舆情,必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应增加关于网络道德素养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素养的重视程度,并通过课程潜移默化的使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深入大学生的心里。让他们逐渐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进而提高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杜绝不良网络行为。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通过讲座、辩论会、宣传画报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
通过对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进行情感交流的访谈,通过询问他们在进行网络社会情感交流时的各种行为,来研究网络交流对大学生生活的各方面影响。要求真实地记录他们在网络社会交流中的心态及各类想法。
二、访谈对象
上海部分在校大学生
三、确定访谈对象的方法
包括:①访谈员自己所在学校或邻近学校的在校大学生
②过去同学及亲朋好友中年龄相仿的在校大学生
四、访问前的准备工作
①访谈员在访谈进行前必须熟悉访谈提纲中的问题。
②事先预约或通过别人引荐来寻找受访人员。
③在访问前向受访人员说明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情况。对受访人员没有任何不利之处,试着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访谈氛围。请受访人员消除顾虑。
④准备好纸笔在访问过程中做好笔录。
五、访谈提纲
1、同学您好!我们是华东理工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我们本次主要想就目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情感交流这一主题对您进行访谈。正如我们所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迅速架构起的网络社会在当今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想倾听一下您对此的想法以及您所认为的它对您生活的影响。请您放心,我们本次的访谈只是想了解一下基本情况,我们保证不会向外界公开您的姓名,请不要担心您的资料会被泄露。谢谢配合!
2、请先介绍一下您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就读学校、就读专业)
3、您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是多少?
4、您一般上网浏览的网站?
5、您一般上网会比较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
6、您是否会登陆和使用社交网站?
7、您在网上接触人群的年龄段以及职业?
8、您在网络社会中进行交流采用的方式手段?
9、您一般在网上同别人交流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10、您一般在网络社会中进行情感交流时涉及的人群规模?
11、您在网络社会中是否结识有不同国籍的人群?
12、若您在网络上有相识的国际友人,在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的态度以及所涉及的话题和您同本国友人的交流是否存在差别?
13、您在网络社会中进行情感交流时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14、您是否怀疑他人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15、您对网络社会情感交流的可靠性的看法?
16、您身边是否有通过网络结成情侣的朋友?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17、您认为上一问题中的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在您自己身上?
18、有人认为,“网络人际交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沟通”,对此您自己持何看法?
19、你认为在网络上需要道德的约束么?
20、如果您因为某些原因一段时间无法上网,无法与网络社会中的人群进行情感交流,您是否会因此感到不适?
21、您认为进行网络交流对您的现实生活究竟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请具体阐述一下。
22、您认为您在网络社会交流中信息接收和传播之间是否平衡?
23、您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看待与您在网络社会中进行情感交流的人群的?
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社会舆论交锋的主要阵地,高校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1].针对这一点,对高校网络舆情加以有效引导,不仅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信息判断、行为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而且还为校园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更好地维护校园秩序.
1高校网络舆情现状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特定群体,具有文化水平高、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等特点.笔者采用发放问卷和BBS网站跟踪,两种调查方式相结合,从以下3点内容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首先是高校大学生对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其次是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看法;最后是高校网络舆情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际调查,对高校网络舆情现状的分析如下:
1.1大学生对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
问卷调查显示,网络已经与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75%的学生每天上网平均时间超过了2小时,上网的内容除了查找学习资料和浏览新闻,更多的是购物、刷朋友圈、更新微博、玩游戏等.BBS网站跟踪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集中在学习交流、了解资讯、网购团购、休闲娱乐、竞技比赛、情感倾诉等方面.
1.2大学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看法
对于国内外热点、焦点话题,或者网络突发事件的看法,参与调查的高校大学生表示非常关心并且会积极评论的占45.8%;表示关注但不评论的占43.8%;表示从不关注的仅占总比例的10.4%.因此,关注高校网络舆情,对于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人生观念以及行为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1.3大学生思想及行为受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阶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他们的思想及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缺乏对网络舆情信息的辨别力和对事物客观认知的判断力.网络传递的错误信息容易对高校大学生造成误导,改变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对价值的原本认知和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进而产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缺失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2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2.1重视力度差,资源投入少
随着高校BBS网站的建立及完善,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与网络紧密相连[2].一些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食堂餐饮卫生、超市的价格垄断、后勤服务的不满,却很难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信息反馈,这就激化了学生与学校的矛盾,引起了学生对学校的不满,容易产生校园网络舆情热点.另外,高校的舆情信息还停留在信息管理员人工监测的阶段,对监测的人员配备上,多采取学生兼职,很少配有专职人员,资金和技术投入很少.
2.2引导缺乏时效性,处理方式被动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方法单一,反馈形式过于简单.采用普通的垂直管理方式,在高校网络舆情爆发时很难迅速有效地应对,仅适合处理部分突发事件.在这种单一的管理渠道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反应迟缓,效率低下,起到的作用甚小.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途径,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融入到当前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3].高校通常采取回避、封堵等被动保守方式来处理校园热点、焦点和新闻事件,这使得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激化矛盾,问题更加严重.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处理方式过于被动、一成不变,使得引导的工作收效甚微.
2.3缺乏制度保障,预警机制不完善
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中没有完善的预警及监督机制[4].只有在事件发生后才能进行处理,不能将学生意见在尚未发酵时就进行合理的、及时的疏导,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从网络舆情的传播方面来看,互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所以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设中,预警机制需要放在首要位置.目前,高校监督的主要精力是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管理方面,对学生的网络舆情预警不到位,很难及时地发现学生对事件的观点、看法和意见,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或心理动态,其导致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在舆情尚未发生前就进行及时的控制与疏导,将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是保障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的重要手段.
3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基本原则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原则是“以人为本”,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也要坚持此项原则.首先,要尊重学生;其次,要关注学生,并且要尊重学生的正当权益及要求;最后,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
3.2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使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处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相互多沟通、多了解.讲求实效性是舆情引导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同时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主要的特征.高校要切实关注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采取最佳的教育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取得理想的舆情疏导效果.
3.3网络舆情疏导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要想大学生网络舆情疏导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就必须将科学的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建立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5].将思想政治工作所倡导的思想观念,道德涵养充分融入到学校所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中,达到了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的统一,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与此同时,还应将学校的思想教育和网络的管理工作相融合,将舆情疏导工作贯穿始终,扩大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范围.将科学的管理融入到舆情疏导工作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保障疏导工作有序地进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果.
4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对策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特点是长期性、综合性、艰难性.要对网络及网络主体加以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多角度做好高校网络安全,为校园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4.1加强对网络舆情引导重视,强化舆情的监测
高校加大对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视,才能解决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高校应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兼结合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还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网络管理技术和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另外,高校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聘用专职的网络舆情监测员,同时各个部门及分院要认真的分析网络舆情所表达的信息,加强捕捉信息的能力,做好网络舆情应对的基础工作.
4.2畅通网络舆情引导的表达渠道,建设专门舆情平台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一些网络渠道,实时关注并追踪学生的信息和诉求,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广泛收集他们对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对于一些敏感信息,需要在认真核实后,与网络舆情引导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另外,高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建立专项的网络舆情通道,学生可以用学号或者一卡通号进行匿名注册,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其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以尽情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动态,对舆情进行精准、合理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4.3健全舆情引导预警和应急机制,促进网络舆情健康发展
高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具体情况与相关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互相配合,全面控制舆情危机的爆发,在舆情爆发初期将影响降至最低[6].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舆情监管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预警的培训,定期的进行预警演练和汇报,提高预警反应速度,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预警演练中还应注意对引导教师及学生的通知,防止学生在演练结束后还继续沉溺于舆情危机当中,给舆情引导工作增加难度.高校需根据学校、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出明确的、具体的、详细的应急预案,对舆情的相关工作人员、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将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个人.这样,在突发性紧急事件发生时,各个部门及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开展工作,从不同方面降低学生所产生的恐惧感并解除其心中的疑惑,控制发展态势,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高校需要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将舆情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处理办法、处理机制向学校汇报,并将舆情突发性紧急事件的结果告知学生,并在这些过程中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总结不足,积累应急处理工作的经验,线上线下同时从中吸取教训,为下一次处理突发性事件奠定基础,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机制.
5结论
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校时刻关注.由于具有长期性,所以其成效性并不会在引导工作初期立刻显现,这就需要网络舆情引导的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重视,从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相关的经验,及时吸取教训,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做好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瑛.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43-46.
[2]曹银忠.高校BBS建设的新拓展:大学生网民热点话题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1(2):57-60.
[3]马晓明,张冲.新媒体传播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32(1):100-103.
[4]史伟,姜丹,单中元.新媒体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社科纵横,2014(7):53-57.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242-01
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交流、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后,受众利用网络,能够迅速推动话题,并使其快速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网络已经成为舆论形成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介。那这种传播方式对舆论的产生具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互联网时代舆论形成的特点
(一)舆论焦点的形成
一般情况下,关于某个事件的舆论焦点往往产生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但基于当前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话题产生于网络,互联网推动了焦点的形成与发展。
(二)舆论场[1]的形成
当事件热点、媒体焦点及个人观点等引起民众的关注后,人们讨论的范围不断扩大,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融合在一起,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着而后参与讨论的大众,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最终形成舆论场。网络舆论场不同于传统舆论场,受众通过新媒介,能及时进行沟通与意见交互,信息流动更快更广,这是传统舆论场难以达到的。
(三)意见中心的形成
当一定面积的舆论场形成后,将会陆续出现一些相对受普遍大众拥护的观点看法,而发表这些观点看法的人,在传统媒体主导的传播方式下,多以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台、纸媒等做依托,主导着一定的舆论方向。但在现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中,主导意见方向的则多以在微博、论坛等活跃的大V、学者为主。初期讨论者各有看法,舆论相对分散,在事件的不断发展中,当相对主流的观点开始处于意见的中心位置时,普遍讨论者将会受到影响,改变或者放弃自己最初的观点,选择与主流观点保持一致,从而最终形成意见中心。
二、互联网对舆论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2]
第一,互联网的出现使舆论趋于“平民化”“透明化”。当前网络传播方便、快捷,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模式被打破,舆论形成从原来的“自上而下”转变成如今的“自下而上”,互联网让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了舆论传播中。并且在信息传达上,只要有人“爆料”,大众就能迅速获取消息及时沟通,信息再也无法藏着掖着,都摊开摆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第二,互联网平台使舆论的形成力度加强,范围变广。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因为时间、地域等的影响,使舆论产生的范围与力度都受到了限制。网络给大众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讨论者能轻易在这个平台中找到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同伴,从而增加讨论的动力,更愿意发表自己的言论。
第三,网络使民众舆论监督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在传统媒体占主导的时代,舆论往往由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控制,网络的崛起让监督无处不在,每一个网名都是一双监督的眼睛,民众的话语权得到重视,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二)消极影响
第一,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导致民众片面地看问题。网络环境给受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来源,但来源的真实性无法保证。面对巨大的信息量,受众往往更愿意关注自己愿意关注的部分,从而导致观点的偏激性,当一定的导向形成后,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人判别是非、辨认事物的能力。
第二,网络环境的不可控导致舆论暴力的形成。由于网络环境相对开放,同时又具有匿名性,在此因素的影响下,讨论者可以不负责任地表达情绪,这就极易造成网络暴力的形成。人是感性动物,理智常常被情感牵着走,当舆论形成时,大众的情绪被调到最高点,此时网络中一旦出现激烈的言论或行为,很容易就会引起大多数网友的跟风,最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像人肉搜索、谩骂攻击等行为也会随之而来。
三、正确引导并建立相关监管机制[3]
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的效果。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建立健全的监管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起到积极引导、创造良好网络环境的作用。作为个体受众来说,则应提高责任意识与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论
总的来说,互联网为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便捷,使舆论传播速度加快,范围变广,让舆论的产生变得更加平民化。但在积极影响的背后,我们也要及时观察到网络给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舆论的极端性与片面性将会让问题从网络延伸至现实,如不及时解决与控制,将会给民众带来巨大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提高自身意识的同时,也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出善的法律法规,维护民众的基本权益。
参考文献:
①有大量的成员,
②顾客可以在网络上对购买的商品发表看法从而影响到其他网民的看法,
③大量的购买数据也会为网民指明那个时间断的购物趋势,
④对于较好的商品,为了省事大多数网民会进行购买。而数据挖掘对于网络购物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购物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信息依靠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很难做出准确的分析,但是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我们可以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他能同时搜索发现多种模式的信息,揭示隐藏的、不明显的、预料以外的数据,通过评估数据的特征、特性和规则,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意义的联系与趋势。这样对于网民在网购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很有意义。
二、数据挖掘的网络购物现状
21世纪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的联系沟通的重要工具,网络购物越来越流行,而想要在充满虚假的网络上面进行购物,就要有合适的方法与手段进行甄别。数据挖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发现网民购买商品数据的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然后买家可以根据此来进行购买商品。在我国,数据挖掘应用于网络购物还处于试验的阶段,将它的理论基础转化为实践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在进行数据挖掘时会遇到种种的困难,比如:网络购物数据库内的数据没有及时的更新,数据库中的信息不够完善,数据的利用率不足,人们对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不信任等等。而且网络购物数据挖掘技术,它要么是对数据进行分析,要么是对网络关系进行分析,很少将二者综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也会影响到数据挖掘技术所分析出来的信息的准确性,很难对于网络购物的买家产生说服力。由于网络不能使用卡,以及网络宣传是的资质证明的可欺骗性及不完整,导致许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网络购买欲望受限。对企业而言,资质证明是网上合法性和安全性的基本保障,资质证明的标示既有利于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又有利于消费者判别和选择。由于我国已有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在网页上必须标明表示哪些资质合法有效的证明,也没有明确规定这些证明应当标示于何种位置、以何种方式标示,而卡的使用是硬性的问题,可以推荐卡实施与支付宝相关的业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应对已经消费了的顾客要进行有效的售后回访,在消费者确认收获的同时对消费者进行回访,试问对品的满意程度,在一段时间后对消费者提供使用回访,给消费者最满意的服务,让消费者成为网店的永久性顾客,同时让消费者周边的潜在消费者相信网络的可靠性。而且,据调查,目前大部分网上客服均采用QQ联系的方式设置客服体系,亦有部分网上建立了网页对话模式,但是消费者和师无法面对面沟通的问题就导致很多的消费者对于急需的问题无法解决,卖家可以设置关键字的自动回复设置,只要消费者输入相应的关键字就能得到相应病况的治疗品,而且对该情况的也有相对应的健康小常识介绍,这样就部分解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可以设置“如果有消费者浏览网页,客服人员就能与其主动联系”这样的服务系统,即是消费者首先与客服人员联系,这样就能大大的增加消费者的数量,而客服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消费者,这也就使网上提供学服务有所欠缺。例如:在网络上销售年轻人信任度高的品品牌,对网页的设计偏向于年轻、有个性、有活力的网页版面,设计简单的购物环节,将繁琐的购物环节都省略,设计简单、快捷的购物渠道。并且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进行简单的消费促销,但要严格保证不减退消费者的对与的信任度。
如今的网络发展力量越来越强大了,网络传播的速度的也是变得惊人,同时网络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发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网民们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有的网民也用这个平台来发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使得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讨论泛滥,这样下去绝对是一个不好的开始。所以我们对此就要展开研究,找出合适的应对措施,不能就任它这样发展下去,不能让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
一、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使得群体性事件发展逐渐恶劣
由于现在的网络发展的十分迅速,所以在社会上一旦发生了什么热点新闻,都可以立刻在网络上泛滥成灾,所以群体性事件也就是这么发展而来的。大家都知道网络的力量,网络不仅可以让每个人都去发表看法,还可以是匿名的,而且网络的传播速度是及其的快,所以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在网络上一些消息,因为没有人会知道这是谁的。这样网络的力量对于大家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它可以让一个很好地作品或者是文章一夜成名,也可以让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给当事人带来困扰。所以就让很多人随意的在网络上发表意见,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有些人更加是处着恶性的心态去扰乱网络的正常运行,这样的结果就是让群体性事件发展更加恶劣了。
(二)网络舆情的扩大让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难度加大
因为群体性事件是在网络上面扩大发展的,而网络又是个无穷的东西,它可以让群体性事件扩大到每个人都知道。本来群体性事件对于公安来说就是一件不太好处理的事情,再一经过网络舆情的传播,而且网络上的传播速度也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所以这下就更难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问题了。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不断地发展壮大,让所有关于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和看法、意见等一涌而来,让解决问题的公安部门应接不暇,也对公安部门解决此问题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三)网络舆情的恶意使用使得群体性事件性质改变
趁着这样一个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极好时机,有很多境外的敌对势力就开始对在网络上群体性事件的消息,这些消息都是一些负面的不良的消息,有的还会关系到国家与国家的利益,这样下去就会造成社会的巨大动荡。像这样的敌对势力就是依靠着如今的网络发达,趁着这样的机会恶意的散播不好的消息,让社会开始动荡不安,恢复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他们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恶意造谣,使得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也伴随着发生了变化,从一件社会问题慢慢的演变成一件政治上的问题,这样所造成的结果会是特别严重的,所以说网络舆情会让群体性事件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原因
(一)潜在社会矛盾的存在是在网络舆情上群体性事件放大的客观因素
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可能说是一下子爆发的,它也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才会形成这样的一个结果。如今的中国也正是处于一个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里社会管制是很重要的,而由于社会存在着很大的社会矛盾,无论是从贫富的差距还是公平公正的抉择都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的,所以对此一些人就会觉得社会不理想而用网络的形式大量的批判社会的不公,这种方式传播发展就会让很多的人关注和批判,这样下去就会让社会处于危机状态。由于社会矛盾的存在,网民内心觉得浮躁就在网络上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放大,导致了不好收拾的残局。
(二)社会心态失衡是在网络舆情上群体性事件放大的主观因素
为什么网民们在网络上肆意消息以导致网络舆情?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其实,网络舆情的发生也代表着人们的心态失去了平衡。在这个社会上,有太多太多的社会压力和矛盾冲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得人们原本健康的心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从此他们就开始抱怨、焦躁、怨恨等,让一些不好的情绪围绕着他们的周围,使得他们优点透不过气,所以他们就选择了网络平台来发泄他们心中的怨气。像这样的社会心态失衡,也让网民们在群体性事件中胡乱的发表看法,一边是他们对社会的厌恶和不满,这样的行为也会让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扩大。
(三)公众利益得不到回应是在网络舆情上群体性事件放大的关键因素
由于现在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所以社会的发展有很多事需要改进的,对于群众们的利益这一点,社会也是做得不是很到位的。群众是我们社会的主要力量和后盾,如果没有了群众们的支持那么社会的发展也不会顺利的前进。因为群众们对于自己的利益的需求是特别急切的,可是却一直得不到回应,所以他们就利用网络来发泄自己的心中对于利益的需求,而且让这样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了,这也是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扩大造成了巨大影响的。
(四)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在网络舆情上群体性事件放大的技术因素
现在的科技的发展尤为迅速,让网络的使用更为普遍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通过网络的力量可以把一些信息飞速的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特点,使得群体性事件在网络舆情上也传播的十分迅速,这个网络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报道的也很详细,所以网络技术的力量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在的网络技术更是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让网络的发展朝着一个正确的路线发展,这也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又一途径。
三、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驾驭能力
要积极的树立起正确的理念,把以前那种传统的理念改变成新的理念,要认识到网络舆情给人们所造成的危机,让人们了解到网络舆情的危害,然后通过正确的方式对网络舆情展开教育学习,让网络舆情成为一个正常的文明的交流平台。大家应该都听过以人为本吧,我们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赢取到民众的心,才能让人民感受到我们对群众的热心,在网络舆论上也是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这样才不会导致网络舆论的泛滥。其实网络舆情也不仅仅是只有不好的一面,它也有好的积极的一面,他可以让网民们发表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这也是对群众内心里的想法了解的一种方式,也要提倡大家用正确的来发表事件的消息,这样对社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认真、积极、科学的解决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问题
在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时候,公安部门就应该公开透明的解决在群体性事件中所引发的矛盾,毕竟在刚刚发生的这样的事件的时候,人们的反应会是很强烈的,为了平扶人们的心情,就应该认真的去处理网络舆情的扩散,让他们从内心里对此事件的慢慢平息。由于网络舆情发展扩散的非常迅速,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积极快速的去解决,不能拖拖拉拉,因为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对于网络上的一些提问我们也要积极地去回应,不能让他们陷入恐慌的局面,就像以前网络上传言说2013年12月会是世界末日一样,当时对于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就会开始进入恐慌的状态,以为那天真的会面临世界末日的到来,如果网络生不能给正确的回应,那么真的无法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了,所以及时的稳住人们的心情情绪是很重要的。那么对于上面所说的要怎么样才能使得人们相信了,呢就要看网络上那么发挥主要作用的人们是否能够把人们的思想给治服了,他们哪些人主要就是发表一些正面的文字还引导人民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这样的领导作用是很重要也是很强大的。我们也要从分的利用这样的正面力量来将负面力量消至殆尽。而且在正面消息的时候也是要考虑很多方面的,不如说可信度、规范度、正确度等等,只有把所有的都做好才能让人们相信,这样才能避免让他们产生更怀疑的态度。对于那些在网络上随意乱散播负面消息的网民,一旦被查出,一定要严加惩罚,这样才能给人民一个警惕,让他们正确的的使用网络,不要利用网络来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三)增加防范意识,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常建设
对于增强网络舆情恶化的防范意识,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防范:第一个方面是要让整治网络舆情的队伍时刻准备着,认真做好一切要做的事情,包括收集资料、整理、发表正确的文字等等,这样的队伍主要就是为了要消除掉那些负面的不好的影响,用正面的信息来引导网民朝正面的方向发展。第二个方面是要建设好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这样才能够让所有的部门都要做相应的工作。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公安、政府等的管制,要让他们团结合作,共同来应对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而且要将网络舆情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来解决,因为它的影响力是十分大的。在建立网络舆情的管理人员机制的时候,所有的信息都应该是公开透明的,对于在网络上的一些正面指导的消息必须要避免造成人们的猜疑,要明确的之处问题所在,帮助大家解决心中的疑惑。第三个方面是对于网络舆情要建立监督机制,由于网络的速度不是人们所能想象的,所以就要安排监控机制来监控着网络舆情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尽快及时的解决。
无论是什么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均会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舆论监督及引导作用。在报纸的一些专栏新闻中,会对一些新闻事件发表一些看法,对舆论导向会起到一定的引导式作用。而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些社会公知对于某些新闻热点事件的看法也会对网民的新闻意识及行为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由此方面看,两种新闻传播均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较为详细分析解答。
(二)新闻娱乐化较为常见
在网络及报纸新闻传播中,均存在着新闻传播娱乐化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此特点,对于新闻传播的改革工作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曾在对两会进行报道时,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报纸媒介均在对基本的会议议程内容报道的同时,对于一些热点话题人物的提案也进行了采访。对于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会议提案,广大网民也进行了评论,且评论大多带有调侃色彩。新闻传播的娱乐化色彩使得在新闻传播中多样化热点得以突显。
二、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的不同之处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内容性更强
在互联网刚开始兴起时,网络媒体传播的时效性便极为突显。在1999年的5月8日凌晨,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坠落了3枚来自北约的导弹,最终造成3人死亡、20人受伤。在42分钟后,网络媒体便将这些消息传播至互联网之上,我国人民也迅速得知此事。而当时大部分报纸对于此新闻消息的传播在次日,比网络传播晚了24小时。另外,与报纸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新闻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化。例如,在对克林顿绯闻消息进行传播时,报纸无法将长达78页的反驳报告完全刊登出来,445页的调查报告自然也无法出现在报纸上。但是在互联网上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容纳此事件的内容。网络与传统新闻传播之间存在此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在报纸新闻传播时会受到其版面大小的限制。而在网络传播中,新闻者中有较大部分为网民个人,无需经过道道关卡,只需点击鼠标便可完成新闻的。
(二)传统新闻更加注重专业性
与报纸新闻传播相比,网络新闻的专业性较低。由于在网络新闻者中,有较大一部分比例为网民,其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具有丰富的内涵修养,而有些是尚未成熟的学生。有些正直的网民乐于传播社会中的一些正能量新闻及揭发丑陋事件。而一些素质较低的网民,可能会为了提升自身微博的阅读量而去编写一些假新闻,欺骗民众。还有一些网民,在网络上肆意谩骂,污染了网络环境。与网络媒体相比,报纸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虽然其时效性相对较弱。但是大部分的报纸编辑、记者作为新闻工作人员,其专业素养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民众在获取到网络上的一些新闻信息后,只有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得到认证后才会相信。就此点而言,报纸等传统新闻的专业性、权威性还是较强的。也正是因为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使得一些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新闻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在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案件,最开始是在网络上传播,随着其转发量的迅速增加,人民网进行了相关报道的转发,从而使得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关注此事,并将其妥善解决。
(三)网络及传统新闻传播特点存在不同
网络新闻在传播时的互动延伸性较强。在2011年底,方舟子对韩寒的作品原创性提出了质疑,在网络上掀起了热议的浪潮。广大网民在网络平台上运用微博、论坛等渠道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且由此进一步延伸开始对韩寒其他作品进行挑错及韩寒反击行为的探讨。虽然事件的最终发展、结果尚且等待证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大网民在此事件上的互动及延伸化讨论对推动事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形式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目的。现今对于重大新闻的传播报道,只有充分展示出真实的场景,满足民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才能够真正得到其关注及青睐。在现今这个网络、传统新闻传播并存的时代,报纸新闻传播还是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的。在2011年的3月,日本突发9.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对当地民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损伤。日本当地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均参与至新闻传播工作中。无论是海啸已蔓延至日本东部还是震后当地民众的自救,均是当时报纸、电视等媒介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3
绪论
近年来,广西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加速推进,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广西正在迎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此时,广西能否把握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契机,与时俱进地转变文化产品消费观,建立成熟完善的文化产品消费市场,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引导。基于这一迫切的市场需求,我们对青年消费群体样本――广西高校学生文化产品消费观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在进行网络文化产品消费时,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愿意支持正版,但在实际消费过程中,却会为了避免付费使用网盘资源(里的免费资源)等盗版的网络文化产品。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因此,本文试图采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去分析这一矛盾现象,并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也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有关部门更好地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文化产品消费观,保护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高校学生“付费”理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简介
1.调查方法:网络调查问卷与访谈录音
2.调查对象。通过向广西各大高校学生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回收到370份有效问卷。为进一步了解广西区内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及真实文化消费状况,在对网络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对来自区内南宁、桂林、柳州、玉林、贵港等地高校的50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采访调查,收集到了50份采访录音。
3.问题设计。调查问卷与采访设置的内容包括文化产品消费分类、文化产品消费支出特点以及对文化产品“付费”的看法这三方面。
(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1.网络问卷调查
通过对收回的370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得出结果见表1。据此,可以发现:广西区内高校学生对网络“付费”行为普遍认识并可接受。
在被调查的广西区内高校学生中,95.14%的学生平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可见网络已深入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大学生们也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观看电影、电视剧、电子书或购物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消费,以实现其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娱乐丰富生活等的目的。其中在对于文化产品“付费”的看法这一部分问题中:“对视频网站实行的付费观看行为”51.62%的学生认为大体可以接受;“对网站实行的充值会员可免去观看广告的看法”43.51%的学生认为大体可以接受;“对消费网络文化产品需付费的看法”57.84%的学生认为大体可以接受,但是希望价位更低;“对观看网络主播直播间时常常会产生的付费行为的看法”42.97%的学生认为应认真考虑性价比,适当选择支付。由此可见,“付费”这一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变得普遍,且大学生们可接受对网络文化产品“付费”的行为并愿意支付费用。
2.采访调查
通过对采访录音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见表2。据此,可以发现:广西区内高校学生对于网络文化产品付费在态度与行为上存在矛盾。
在被问到“是否会为了避免付费而在百度云或网盘中寻找资源”这一问题时,接受采访的50名区内高校学生中有36人回答会为避免付费而在网盘中寻找资源,认为这样既十分方便且省钱。然而这些选择避免付费而使用网盘的受采访者在上一问题“对‘付费’这一消费理念的看法”中大部分是给予了“支持付费”的回答。由此可见,大学生们在对保护正版网络文化产品这一问题所持态度是“支持正版”的,然而在进行网络文化产品消费时却不愿意为正版产品付费甚至使用盗版产品,这一态度与行为矛盾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运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超我”分析广西高校学生网络文化产品消费矛盾现象
高校生普遍出现支持正版使用盗版的消费心理从何而来?若用弗洛伊德心理动理论分析,便有据可依了。
所谓本我是指最原始的我,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将“本我”作为追寻快乐,避免痛苦,是无意识、无计划的。从本源意义来说,这与动物是没有本质区别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理解“本我”为“本能”。
“自我”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超我”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
在我们的采访录音中。50人中有41人支持付费,可是同样50人中36人会为了避免付费而在百度云或是网盘中寻找资源。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370份问卷中,57.84%的学生认为大体可以接受网络文化产品付费,但是希望价位更低。93.51%的学生认为付费的安全性问题会影响到其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愿望。可以看到,经济因素和安全因素也会阻挡本我对快乐至上的追求,因此它会使本我无意识地避开和躲避付费。广西区内经济不发达,加上大学生群体消费水平相对低,网络产品付费会带来经济负担。而且网络文化产品消费市场并不完善,消费群体对付费安全问题也会产生担忧。对于快乐至上的本我来说,会本能地避开这些烦扰。在自我的意识中,网络上使用免费盗版资源,轻松便捷,不会被人指责,受到惩罚。对比之下,在国外,使用盗版的现象是很少的,他们深知使用盗版是的严重后果。所以他们自我的表现就是支持正版并且使用正版。人的本能会追求最便捷最利己的,在这种本能驱使下,自我意识中也没有使用盗版受指责或是惩戒的记忆,那么就造成广西区内高校中普遍使用盗版的现象。
而其中高校生支持正版的态度是受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判断,这是从超我的角度来分析得来。在我们的采访录音中,50人中有41人支持付费,他们认为每一文化产品的背后都是权利人不懈的努力,付费是对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的尊重。文化消费从本质而言,就是产品消费,在获取他人智力及劳动成果,满足自身需求时,理所当然应该有所回报,付出和索取,这是深植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判断,也是我们的行为与处世准则。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产权保护机制的日益完善、社会法制的日益健全、知识产权等知识的普及、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众媒体的大力宣传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的版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而言,支持正版的意识和观念也更容易产生和形成。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超我的自我约束力便会愈发强大,进而产生正面效应,使得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都形成版权意识同时支持正版。这种意识的形成,也会反作用于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知识版权及相关法律的完善与健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成熟。
对于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而言,这无疑是喜闻乐见的。但影响高校生消费心理的因素不仅只有超我这种趋于完美的意识,同时还存在本我的反作用,这也是高校生在支持正版的同时依然使用盗版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生行为中表现出的支持正版使用盗版的消费心理正是受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作用而成的自我的外在表现。
三、相关对策
基于以上的发现与分析,可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一)借力“网络宣传”,加强高校学生版权意识
目前,我国网民的版权意识相对较弱。对待网络付费文化产品,部分网民大多会因为价格、便捷程度等原因选择盗版产品。这是“本我”的体现。经济因素和安全因素也会阻挡本我对快乐至上的追求,因此它对会使本我无意识地避开和躲避付费。这样一来,就为盗版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正因为社会版权意识的薄弱,社会舆论对于侵权行为的监督相对较少,一些运营商抓住这一问题为侵权产品提供了便利以获得自身的私利。这往往使国家的保护显得苍白无力,使版权人处在了孤立无援的处境之下。若不及时加强社会的版权意识,营造版权文化氛围,杜绝侵权行为,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难以取得明显成效。
互联网不仅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平台,更是积极进行版权教育和培养付费理念的阵地。高校应进一步扩大版权和付费教育的辐射面,紧跟信息化潮流,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别具一格并且能够进行互动交流的网页或微信平台等,以吸引大学生主动浏览相关内容。此外,高校老师可以改进授课方法,通过网络授课平台在网页上设立讨论区、留言板等,发动学生对“付费行为”和“版权保护意识”的讨论。
(二)培养高校学生对网络文化产品的付费意识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版权之争”与大家业已形成的互联网内容免费消费习惯也有相当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网民消费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盗版的“帮凶”。曾有调查显示,48.47%的受调查用户会“经常阅读盗版”。“网络已经形成了免费的文化,在这种环境下怎样让文化的生产者有收益,是一个大课题。”张颐武强调,网络文化产品消费过程中的版权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版权问题不解决好,网络文化消费市场可能会走进一条死胡同,甚至影响到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收费是一个趋势,尤其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把付费模式引入到商业竞争,形成“尊重创作、尊重版权、尊重知识”的版权道德素养,对于整个互联网产业来说都将是一个良性的促进和发展。
总之,“付费”的深入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高校学生在享受网络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要思考各种各样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但是“付费”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要重视整合高校学生自身的版权意识,培养版权道德,通过相应的版权道德教育与实践,达成自愿地认同版权道德规范,把被动的服从内化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版权道德要求内化为良心自主的行为,最终使网络文化产品的“付费”观念深植于学生心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完善规章制度与管理
面对高校学生支持正版却使用盗版的矛盾行为,必须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强化学生在网络文化产品消费中对“超我”行为的管理。
版权问题被认为是制约网络文化市场的重要障碍。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多个领域都是盗版的重灾区,知识产权纷争增多、抄袭、产品同质化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观。虽然现阶段我国对网络立法十分重视,在网络版权保护方面也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还存在立法层次较低、混乱无序、前瞻性不够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我国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机制,对版权市场相关主体和行为作出相应的规定和明确各方职责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应建立新型的版权保护体系,做到内容的影响力到哪里,内容版权的保护就要延伸到哪里。在互联网的无限空间里,好的内容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规模和价值实现的可能,版权保护的规则体系的建立应该与互联网发展的全新格局一致,渗透到内容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版权收益的方式也应该打破仅仅货币收益的单一模式,其所产生的社会关系赋权应以多种价值回报的方式实现。
最后,互联网文化产业的相关运营商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改善产品和服务、完善用户数据体系来构建互联网文化产品大规模用户平台。在一体化发展战略框架之下,用新的实体、新的组织、新的机制,去做新的业务。在“一体化发展”框架下实现“个性化转型”。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下,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考虑多数人的消费水平,制定合理的价格机制,采取措施保证付费的安全性,以增强人们消费的信心。
四、结语
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以达到三者的平衡。
广西区内高校学生普遍出现支持付费和正版却使用盗版的消费心理正是受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作用而成的自我的外在表现。其中,本我体现在部分学生在对待网络文化产品付费问题上略显犹豫,甚至为了避免付费选择盗版的文化产品。超我体现在高校学生在我国日益健全的社会法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大众媒体的大力宣传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版权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受过较高教育的高校学生而言,支持正版的意识和观念是较容易产生和形成,相信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超我对自我的约束力便会愈发强大再加上本我的不断完善可以促进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学生形成版权意识同时支持正版和网络文化产品付费。
相信网络文化产品消费涉及的本我、自我、超我这三者的平衡可以反作用于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的日益成熟。
参考文献:
[1](奥)西格蒙.弗洛伊德著.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M].2015.戴光年译.
[2]严晶,孙耀胜.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特区经济.2016(02).
[3]刘稚亚.互联网在文化消费中扮演的角色[J].经济.2016(01).
[4]胡神松,魏纪林.我国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版权保护机制的完善[J].知识产权.2016(02).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之处,让我们了解世界有了更多的途径。未成年人适度上网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是值得我们肯定的,收获的信息面是极其宽广的,是家长、老师平时无法想象到的。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未成年人因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常常会迷恋网络,陷入网络的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再加之社会上的部分网吧非法为未成年人开辟了“绿色通道”,使未成年人有机会陷入网络的虚拟世界。
一、未成年人上网的原因
(一)缺少未成年人运动场所
中国社会发展迅猛,大多数社区内的健身设施也已相对完备,但其中的绝大部分的健身设施比较适合于中老年人,而适合于未成年人的运动设施如篮球、足球等的运动场地却相对的匮乏。具有适合未成年人运动场所的学校却因无人看管等未成年安全问题,在放学、节假日、及寒暑假等时间段,封闭学校,禁止出入。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未成年人因无处去做体育运动,只能将大量的空闲时间去消磨在网络游戏,网上交友聊天等事情上[1]。
(二)当代未成年人缺乏沟通交流渠道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社会经历尚浅,,面对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性强的当今社会,家中面对长辈的恩宠,当到达学校、社会上时,学习的负担,同学间攀比从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无处去沟通与交流。有的未成年人过早的步入社会,他们适应社会变化和要求的能力较弱,当遭遇到一些挫折时,没有一个可以发泄自己心理压力的渠道。有的未成年人自己对事物有疑惑、新的想法或看法、对于所处环境变动而茫然无措时,苦于无人倾诉与寻求开导。当代未成年人多为独生子女,平时缺少朋友,但未成年人也喜欢结交同龄的新朋友,网吧上网、打游戏为他们结交朋友提供了途径,成为沟通与发泄心中的不满、疑惑的场所。
(三)家长、老师等缺乏对上网的认识
一提到未成年上网的话题,大多数父母与老师都对这个话题表示出相同的意见,坚决法对孩子上网,认为上网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业,孩子要变坏了等等。这说明了老师、家长对未成年人上网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现在是网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味地阻止未成年人上网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未成年人与家长、老师在沟通上有障碍[2]。
二、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的措施
(一)家庭层面
家长要学会与未成年沟通,完善沟通的渠道与方法,让孩子有什么新的问题、想法都能主动和家长交流。家长要对未成年人多加关心,对上网沉迷的未成年人大多数是由于家庭变故、学习压力、内心的孤单的因素驱使,故家长要多关心未成年人,与孩子沟通交流,为孩子讲解上网的好处,告诉孩子可以上哪类的网站,不可以接触哪些网站,不要一味地、简单地阻止孩子上网。尽量让未成年人在家中上网,这样家长较容易了解到孩子的上网的内容,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改正未成年人上网时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能了解到未成年人的想法。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兴趣爱好来开展一些其他的活动,如运动、旅游等。
如果未成年人喜欢计算机或上网,可以引导他们利用网络来学习计算机操作、维护、编程、应用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利用网络学习自己感兴趣知识或观看一些公开课。
(二)学校层面
学校应该对健康上网加强宣传,这是做好引导未成年人上网的前提。首先,教师应转变学生上网的态度与看法,正确对待未成年人上网,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学生的朋友而非长辈。
其次,学校可以使用多种宣传途径来开展健康上网和防沉迷的宣传活动,来树立一个良好的上网导向,开展以健康上网为主题的班会、讨论等;开设网络专栏来推荐一些有益于学生健康发展网站;利用校园广播来介绍健康上网的好处与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健康上网的渗透,了解网络的利弊,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对网络的控制;假期学校有条件可开放学校机房等场所,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电脑和上网。平时学校可开展兴趣班,如手工、画画、书法等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减少他们对于网络的沉迷;对于已有网瘾的未成年人不能知识一味地批评教育,而是帮助他循序渐进的减少上网时间,直至可以克服网瘾,健康上网[3]。
(三)社会层面
社区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健康的电脑上网活动,经常组织未成年人参加计算机的知识竞赛。社会可与学校联合开展活动,譬如:网络知识竞赛,电脑板报设计大奖赛等,这样可以既让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又可以培育未成年人的计算机基本技能。
政府管理部门中的执法与监督部门以及社会应高度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利弊,使用行政手段来规范网吧的经营,加强对网吧的监督管理。对于不合格的网吧场所应责令整改或取缔,并聘请义务监督员,公布举报电话。对于公益性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政府予以照顾。对违法经营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人员有效身份证件等行为,应严厉处置,还应予以曝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三、结语
未成年人上网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不应该是以往的一再的“堵”,而应是“导”,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上网环境。国家行政部门与家长、老师等怎样引导学生正确上网进行研究,了解青少年成长的动态,根据当前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发展来制定一套合理的有利于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的方案。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改变人们对网络的看法,让网络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而不要被其所驱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