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4 15:44: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篇1

中图分类号:F29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21-04

一、城市群与区域制度变迁

从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往来日益密切,城市化发展呈现出城市群体化的趋势。城市群体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所普遍经历的一个高级阶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用 “城市群”这个概念来概括当时发达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全新的城市化空间模式。在中国,城市群体化以及产业集群化现象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地区尤为明显。姚士谋等人在《中国的城市群》(1992年)中首次界定了城市群的概念。他认为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型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以发展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中国的城市群,1992年)。城市群的兴起,理论界有不同的见解,多数学者从空间经济联系的角度对城市群的产生、发展、演变作出解释。笔者认为,城市群的出现是区域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是基于交易费用下降而引发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

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次制度变迁,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是一种行为模式对原有的行为模式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或者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过程。制度变迁的动因是交易费用的节约。从制度变迁的供给方来看,如果新制度安排所产生的收益与成本之差大于旧制度的收益与成本之差,那么制度变迁是可能发生的,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基于对预期净收益的判断同意对现有制度进行改变。从制度变迁的需求方来看,当新制度能够带来在旧制度下所无法得到的某种利益时,就会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一旦出现由于包括相对价格变化、新技术的发明等因素导致新制度的供给或需求出现,即制度供求的非均衡发生时,则原有制度将发生变迁,制度的变迁将会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形成同方向的路径依赖。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城市群的出现可理解为更加集聚、城市间联系更紧密的网络型城市化制度对分散的、单一的、联系松散的单核心城市化制度的替代,是城市化制度的制度变迁的产物。

二、城市群产生的制度需求分析

制度变迁首先源于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或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可以理解为对效益更高的新制度的需求。由于新制度相比于旧制度而言具有更大的效益,具有旧制度无法实现的净收益,又或者人们对旧制度存在着不满,现有制度安排将产生制度的非均衡现象,即制度需求大于制度供给。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制度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制度均衡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只有制度的供求处在“均衡点”上时,制度效率才是最佳的。所谓制度均衡,是指“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因而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从供求关系来看,制度均衡是指在影响人们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因素一定时,制度的供给适应制度需求”。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制度的需求者。城市群能否产生取决于城市群制度的出现是否能够带来之前的旧制度无法实现的潜在利益。如今企业的生产已不再是单厂制的组织形式与产供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跨城市、跨地区、跨国界的专业化经营与统一管理。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协作生产关系,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必须依托大量的承包商与转包商、分销商的网络体系,大企业逐渐形成了以品牌营销与战略管理为核心的高附加值职能,而将低附加值的生产职能转包出去,逐步形成了由中心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相互持股、合作等紧密或半紧密关系连接而成的,以总厂或核心企业为主体,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跨地区、跨省的企业网络。同时随着企业前后向联系的加深以及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企业联系也不再是过去那样形成单一的价值链体系,而是通过更复杂的空间作用获得企业联系的空间效应。特别是在产业集群效应的不断诱导下,相同区域不同城市的企业之间更希望通过合作与交流以构建区域品牌,通过区域整体营销的营销市场优势,获得区域内纵向一体化利润,获得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红利”。在这种大趋势的作用下,衍生出了企业对更加合理有序的网络体系与更密切的城市协作的需求。显然,城市群的出现能够使企业更大程度地应用网络资源,降低与承包商、转包商之间的交易费用,加快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建立。同时,来自消费者的制度需求也是城市群需求诱致的主要组成。消费者希望更大程度地获得消费者剩余,希望得到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以及更低廉的商品价格。在一个地区垄断的市场上,消费者无法获得应得的最大程度的消费剩余,市场是低效率的,从而产生了对打破地区分散与地区垄断,建立区域网络体系和城市群的制度需求。

图1为城市网络体系与空间联系视角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看出,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与空间经济中,企业不仅与地区内部企业之间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更要依赖外部地区的企业与市场网络。

三、城市群产生的制度供给分析

制度变迁供给使新制度的生产者基于制度变迁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的理性预期前提下设计、实施并维护新制度的行为。制度变迁生产者是否能供给制度,取决于制度变迁供给的成本与收益。具体而言包括制度变迁中产生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以及政治成本与收益三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制度的供给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区域政府两个角色。

城市群建立与否首先取决于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与网络建设。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所在城市的经济收益是其关心的惟一目标,根据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分析,城市之间存在着竞争、合作以及兼顾竞争与合作的竞合三种关系。城市之间是孤立、分散的单极发展,还是合作、集聚的整体发展取决于各城市自身的“目标函数”。是否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网络建设加强区域城市之间的往来以及城市流流量与城市合作所带来的本城市经济净收益与规划成本直接相关。城市的净收益包括了城市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产生的额外价值,它包括由于基础设施、产业网络、交通网络、企业网络、市场网络、信息网络的构建所带来地方企业利润的增长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城市群网络体系的建立还将使地方企业面临外地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人才、要素以及资金的分流等溢出效应。一个城市的溢出效应将为周边城市创造出额外价值。城市净收益是城市正效应与溢出效应之差。一个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规模越大、首位度越高,则溢出效应越高(见图2)。

在区域城市的利益博弈中,核心城市总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其博弈行为被视为区域内城市中的先发行为。作为城市群增长极的核心城市,若其选择合作的先发行动能产生的整体正收益大于合作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则核心城市将与周边城市之间建立以合作为主的联系方式,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将沿着与周边地区合作的路径发展,加快与周边地区的相互联系,提升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城市流的流量以及政府交流。随着城市流强度的不断增长,城市的净收益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当城市的净收益趋向于零后,次核心城市的中心作用将显著表现。城市群将出现二次极化。随着区域内部城市间的联系逐渐加强,地方城市在很大程度内将获得净收益,在城市分散阶段,若区域内的核心大城市政府意识到紧密联系的网络型城市化路径能带来显著的城市净收益,则在报酬递增与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下,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将沿以空间联系为主的城市群路径不断地延伸,使得城市群的空间形态不断变化。

从区域政府的角度来看,区域的整体利益是其关心的惟一目标,城市群能否形成取决于形成前后区域整体利益的比较。显然,城市群形成的合作机制将对区域带来正的收益,但对内部各城市可能带来间接利益损失,若城市群的正收益大于各城市间接损失的总和,那么区域政府有理由采取相关的方针与规划,推动制度变迁。当地方政府意识到城市联合是有利可图时,有必要在区域内已经成型的城市体系中建设一个由地方政府选举产生的城市群政府或都市圈政府,对整个城市群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协调地方与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函数,对地方政府运行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以及短期投机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治理从而取代省政府、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

四、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城市群空间形态演化

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描述了过去对现在和将来所产生的强大影响。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们一旦选择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以后,报酬不断增加,制度变迁不仅得到了支持和巩固,而且在此基础上,各种因素相互促进组织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城市群制度是以逐渐聚集、相互联系为制度变迁的初始路径,随着制度的演进,地方城市、区域经济、地方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个主体获得利益,这使得城市群这种制度不断自我强化,企业、消费者的制度需求不断增加,在新的制度需求的诱致以及报酬递增效应激励“制度生产者”增加制度供给。新的制度会不断代替旧的制度,原有的制度均衡将被打破,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将依赖制度的非均衡――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的循环演变机制以及城市群自身的聚集与扩散效应不断发生形态上的改变。新的城市群形态不断出现并代替原有的城市群形态。

聚集和扩散是城市的两个基本功能,也可理解为城市化制度结构中的两种主要制度安排。城市的聚集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由非城市地区或周边城市地区向城市地域流动以及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增加。在聚集的过程中,城市生产将表现出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然而,由于城市经济资源存在稀缺性,随着城市的聚集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聚集将超过城市生产可能性边界所规定的极限,而产生聚集的规模不经济现象,从而使得经济主体产生了对新制度的需求。聚集制度将被扩散制度代替,城市将通过辐射功能将聚集能量向周边地区释放,强化了周边城市,扩大了城市群的经济空间。当扩散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的功能又将扩散转为聚集。当聚集效应到了下一个极限时又将转为扩散,如此反复循环,促进了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化以及城市群的良性发展。

因此,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具有因果累积循环并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机制。从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城市聚集――城市辐射――城市再聚集――城市再辐射的无穷循环。从城市化制度变迁的过程上看主要表现为制度的非均衡――制度均衡――制度再次非均衡――制度再次均衡的无穷循环。据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以及制度变迁的特征,城市群大致经历城市区域阶段、城市组团阶段、城市群组阶段、城市群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方式都与初始阶段的路径选择有关。

1. 市区域阶段。区域内仅有一个孤立中心,集聚作用尤为明显。大多数城市沿区域交通干线分布,只有少数城市远离交通沿线分布,城市间的功能联系比较微弱。

2. 城市组团阶段。受区域核心城市的扩散作用,在区域交通干线上的重要中心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其功能的完善,城市间开始建立较密切的联系。

3. 城市群组阶段。随着中心城市聚集与扩散作用的循环发展,区域内城市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伴随着与交通干线有着密切联系的支线网络的发展,那些位于干线上的城市作为次级中心地区的功能逐渐被强化,对次级城市产生辐射,然后次级城市再通过支线影响到更低级的城市。这样强化了城市间的关联性,逐渐形成不同地域结构功能的以都市区为中心的城市群组,至此,城市群形态基本形成。

4. 成熟的城市群阶段。随着城市群组交通网络日益发展以及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城市间的职能分工日趋明显,城市等级体系逐渐成形。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以及不同等级间的纵向联系均有所增强,逐渐形成具有完善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的成熟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李廉水.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周天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与制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篇2

引言:

当前,我国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城市的规划设计当属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心内容。不仅如此,城市的规划及设计工作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 "城市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一) 城市规划设计

谈上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上,人们首先会想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何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内涵就是指在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工程中,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为核心,在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严格遵循着生态学原理以及生态经济学发展规律等。与此同时,并城市及周边区域内的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要进行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设计。从而高效的完成对城市的统一规划以及综合建设,并最终完美的实现城市区域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这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理念。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生态城市及规划设计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圣人" 孔子曾说过:"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同时还有孟子的言论"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些都是古代劳动、智慧的人们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所探悟到的生态和谐发展思想,其所反映的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来,这种城市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被冲击的无比惨淡。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我国,关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理念,主要强调的就是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发展,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建设理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工作当中。我国在《21世纪行动计划》中,就曾明确的提出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概念,并对其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传统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形成了两种城市发展的观念,一种是"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另一种则是"人定胜天"的观点,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一直就存在着人类战胜自然并获得生存空间的荒谬想法。图1表示的是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其中:

W代表的是城市经济系统

S代表的是城乡社会系统

O代表的是区域环境生态系统

N代表的是城市建设整体平

衡、协调发展的决策成果

H代表的是规划设计策略及其

方法的制定

图1 城市规划设计中可持续发展式操作程序的功能、结构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

关于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其中的"生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对城市的绿化建设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国内的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中,一般都会把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种基础性工程建设来对待,而通过草木植被进行绿化建设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我国古代就存在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究其根本,其所宣扬的就是建议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效果,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而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以及区域内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三、总结及建议

新时期下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应该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与研究了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城市规划设计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指导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于城市的合理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以建立"安全、健康、有活力的生态和谐城市"为主要发展方向。

本人认为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应该坚持并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设计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建设原则。②注重"天人和谐"的理念,尊重生态自然的功能作用,严格做到"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植,宜建则筑"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③坚持并遵循社会和谐建设的原则,一切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都要围绕着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在这里,社会和谐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指社会生态和谐建设的原则。

参考文献:

篇3

    一、两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原城市群是在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客观上形成的以郑州为核心的大城市群落和经济隆起带,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构筑中原城市群,是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目标、促进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

    在两大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城市上海和郑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上海和郑州为例来对比分析中国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建设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建设。长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二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90%,所以该地区的城市建设也朝着有利于第二、三产业的方向发展。以上海市为例,2005年上海市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885.74亿元。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5.58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082.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454.87亿元,第二、三业投资占了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其中,金融类机构加快聚集,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73家;第三产业投资持续增加;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推进,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推进,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上海市还非常注重创新城市的建设,不断增加创新资金的投入,2005年R&D投入经费21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34%,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也逐渐提高

    2.郑州市城市建设。首先,郑州市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2010年,郑州市以“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为抓手,全年共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72亿元,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发挥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供了基本保证。2011年郑州还要拿出300个亿,用于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郑州市还很重视生态城市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2003年度被世界银行评价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之一。随着郑州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面积和人口大幅度增加,在城市地域迅速扩展和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诸如交通拥挤、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城市生态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又影响了将郑州市打造成国际化商贸中心目标的实现。

    另外,从全国范围看,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在武汉、长沙、太原之后,城市基础设施能力、城市学习能力、集约化水平、城市管理能力以及城市可持续能力等多项指标均排在武汉和长沙之后。

    (二)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更是在该地区的城市中独占鳌头,自1992年以来,GDP连续十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0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50%,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在金融、邮电、信息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绩,第三产业产值体现了上海第三产业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新产品产值也反映了上海的科技创新为上海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突破,新产品产值较大,体现了上海在国家战略创新指导下,高新技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局面。同时反映经济发展潜力的R&D经费占GDP比重、能源消耗的比重相对也较大,表明上海市在科技创新力度方面的支持以及能源节约方面的努力,体现了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正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2.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经过六十年的发展,郑州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成为一个以商贸为主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城市,郑州市全方位的产业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这使得郑州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2∶63.3∶16.5调整为2008年的3.2∶55.2∶41.6,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2008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2.3%。经济指标显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的状态,为打造大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据中科院对城市竞争力的一项研究报告分析,郑州在47个城市中排名第四十五位,首位度1.7,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都排在最后一二位。2006年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的GDP总量分别为6068.41亿元和10296.97亿元,而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仅仅为2590亿元。这说明,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两个方面都是薄弱的,其首位作用不明显,对区域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二、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从上海与郑州市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不管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总存在着或多或少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措施,搞好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投入提供基础。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该城市的基础建设也有反作用。例如,重庆市抓住作为直辖市,加上在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机遇,大胆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强的经济后盾。

    2.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要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市场,从而解决资金不足的局面。把一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筹资,不但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而且还可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引入民间资本以及发行市场债券等渠道筹集资金,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3.研制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理及养护技术,以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基础设施利用水平低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其利用效率是行之有效的。

    (二)建设生态城市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城市规划要贯彻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方针,运用科学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环境承载力研究为重点,以区域经济及城市建设规划为互动环节,综合分析规划区域内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从长远来看是统一的。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城市内外资金加快城市经济建设;另外,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可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与技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城市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大政府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从理论上讲,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体系中所有要素和行为主体有机组合的总体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城市创新体系的协调、整合能力。因此,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不妨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城市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训城市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与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与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城市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就是要使新技术成果实现工业化:把新技术变为可广泛应用的新产品、新资源和新服务。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与当地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城市是实施创新战略的载体,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后劲,也决定了该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适应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永远保持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才能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

篇4

一、黑龙江省区域性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

黑龙江省资源丰富,石油、煤炭、森林、农垦较为发达,以此为依托建立了相应的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的地方性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依油而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服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这些地方高校既具有一般普通高校的共性,更富于地方特色。

(一)办学理念立足于服务地方,主打特色牌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建立在各地市由省市共建共管的综合型院校如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一类是专业特色明显,依托资源而兴的院校,随着规模扩大、学科齐全也逐渐呈综合型发展,以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代表。这些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依托资源、服务资源,特色明显、专项突出,在区域竞争中实力强劲。东北石油大学的生物驱油技术极大促进了大庆油田的三次采油产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寒地水稻旱育技术为垦区300亿斤粮食的稳产增收做出重大贡献。

(二)人才培养以技术人才为主,增强实用性

当前,大庆要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四大煤城要永续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相比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人力资源的可塑性、高附加值优势明显。全球范围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人才。大庆油田的产业升级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创新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庆市建立现代化国家化大都市,彻底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需要各类人才的广泛参与。鹤岗、鸡西等煤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大量的技术人才。与地方共生的特色高校自然就承担了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大庆油田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大多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作为垦区黄埔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积极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垦区和农村培养大量技术骨干,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积极选派大学生志愿者到乡村工作;大批优秀人才的培养为黑龙江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稳固的人力资源保证。

(三)高校科研优势与地区特色紧密衔接

高校是科研的主力军,大批科技成果都诞生在高校实验室,具有技术优势,长期以来科技成果和市场处于彼此割裂状态。在新一轮企业升级过程中,黑龙江省区域高校主打地域特色牌,发挥了重点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大庆市肇州县富美佳养鸡专业合作社合作提高养殖技术,建立了150万只蛋鸡现代化养殖基地,东北石油大学立足大庆,积极参与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推进了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大庆油田4000万吨持续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科技成果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必将迎来新一轮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高校支撑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类型的城市。黑龙江省资源丰富,石油、煤炭、林业等资源遍布全省,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石油为主的大庆、煤炭为主导的四大煤城、森工城市伊春和大兴安岭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天然禀赋优势这些资源城市已发展了几十年,为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资源的减少、环境的破坏以及产业的升级压力、城市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严重。

(一)高校专业与产业对接不够,孵化能力薄弱

黑龙江省各地方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专业门类日益完善,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适用性强的重点学科。但总体看来,趋同化严重,片面模仿学习重点大学的科研模式,致使专业与地方产业结合不够,而且有些科研实验室与市场无任何对接,孵化能力极其薄弱。大庆市的非油产业逐渐形成以服务外包、高端制造、汽车产业为主,地方高校如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之对接严重不够,横向研究几乎没有,培养的计算机、车辆工程等专业人才大多流出域外,专业和市场处于各自为政局面,严重制约了双向发展。

(二)缺乏高校的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缺乏科学性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基本上都属于矿区城市,条块分割,城市功能不全,城市品位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矿区这一先天劣势不仅不利于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且对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文明的构建造成极大困难。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节约利用土地、建设美丽中国就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城市,科学发展城市。地方高校具有理论优势、技术优势,但是长期以来地方与高校极少进行城市合理规划,一些城市发展往往具有跟风与随意性的特征,破坏环境、求新求奇盲目追求政绩时有发生。当前,全国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建立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就大庆而言就需要就需要整合高校的智力优势、地域特色、经济实力通盘考虑,从而避免盲目性。

(三)缺乏完善的校地合作机制,制约城市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多为原材料的上游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传统产业的高耗能、高污染性使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大庆以石油石化产业为主、四大煤城的煤炭产业、大小兴安岭的木材产业,产业单一,严重依赖资源,造成可持续发展困难。城市要转型、产业要升级增强竞争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高校和地方合作应长期进行,但从目前看来,很多地方的校地合作目的性、逐利性太强,合作具有短期性、随意性。偶尔做一项合作课题、增加一个培训基地、实习基地。城市要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校地合作机制,从而科学化、规范化。

三、黑龙江省区域性高校与资源型城市的有效对接具有“双赢”意义

(一)区域性高校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支撑作用

1.区域性高校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黑龙江省区域性高校大多位于资源型城市,依托地方而建、省市共建共管,各院校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积极推进专业创新,突出和彰显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应用为主、理论为辅;人才方向上,以培养专业为主、通识为辅。为油田、煤矿、林业、农垦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在专业发展上,区域高校以地方为依托,服务地方为己任,加大横向课题研究,科学合理规划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作为垦区黄埔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不仅为垦区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更广泛的参与属地地方经济建设,大庆市在发展棚室经济、良种培育上较多依托农大实验室,近期八一农大太空育种的成功为科学种植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2.区域性高校是提高地方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资源型城市要彻底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就在于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资源产业要升级,就必须以信息化驱动、增加知识附加值。石油、煤炭、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而且破坏环境,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近年来,大庆市积极与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由高校专家学者参与战略规划,更新创新观念,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和高校的对接上成果丰硕,一批富有大庆特色、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产品陆续涌现。“日月星蛋白”、“油龙水泥”、“昆仑油”等一批品牌在全国叫响,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极大增强了地方的核心竞争力。

3.区域性高校是弘扬地方文化,增强资源型城市软实力的依托平台。地方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并打上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区别于域外文明的独特性。黑龙江省作为一个移民大省,长期以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闯关东”文化,“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奋进。区域性高校有很多根植于这种独特文化之中,东北石油大学深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弘扬的“北大荒精神”无不体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进取精神。资源型城市曾经孕育和发展了地方文化,在实现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进程中,区域性高校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积极研究探讨地方文化赋予新的内涵,进而形成资源型城市软实力。新时代的大庆精神更多体现在创新、升级,铁人精神则更强调竞争,在大庆市现代化国际化转型战略中必将有效增强大庆的软实力。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区域性高校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篇5

规划是城市空间关系的统筹,核心其实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起步之年以及未来的实践认识过程中,我们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对一些具体理念展开深入研究和积极探讨,既是对田园城市理论体系的充实和丰富,也对进一步厘清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建设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规划的内涵

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先行指引,其理念决定了城市战略目标的前瞻性和世界性。前段时间,规划部门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构建了一个总体规划框架,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田园城市图景以及规划建设“九化”原则。当前,全市上下正按规划奋力推进战略功能区、示范线建设以及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掀起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热潮。可以设想,未来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将奠定成都这座特大中心城市的总体格局,决定以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市形态、风貌特色和生活品质。有如千年传承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项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理念可能长久地造福于一座城市。而城市一旦建成再要修改,绝非朝夕之功,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

要想做好一个规划设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规划设计,换句话说就是要提高对于规划设计方案的敏感性和评价能力。很多年轻的设计师甚至有些长期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规划师,经常感到困惑的事情就是看不出一个方案的好坏——不知道怎么评价,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进去分析和评论。

城市设计究竟设计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不同的争论,一种很常规的误解就是城市设计是介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中间领域,就是把二维的规划方案立起来,也就是总平面规划加3维形体,说得白一点就是设计建筑。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了,也有人认为城市设计是设计外部空间,这虽然比形态设计论进步一些,层次更高一些,但是还是未能真正阐明城市设计的实质。

场地解读是设计师的基本功,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定是根植于基地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但是场地解读的工作却经常被人忽略,很多规划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根本不去看现场,或者也不仔细地去踏勘现场,上来就画图,而且经常上来就在电脑上画图。一方面抱怨项目平淡,没有什么特色;一方面却很干净利落地把有可能做出特色来的场地元素干掉,无视场地风貌和特质,特别是CAD画图更容易把地形简单化处理。

建筑布局、形式、风格,界面,交通组织,绿化系统,文脉保护,分期实施是规划设计评标时需要讨论的几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也是设计师要注意表达的几个方面,特别是规划的整体布局。

关于规划布局问题,重点在于秩序的把握。如在讲到哈尔滨的投标项目时,任何方案要看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在设计中需要分辨的。当这个地区有秩序的时候,不要去搞乱,只需要融入,把原来的结构修理一下就可以了;当这个地方没有秩序的时候,需要去建构秩序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去建构。原来就存在秩序,只需要发现它、认可它;原来的秩序松散了,就要去把它整合好。

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构图很花哨的规划方案,比如一些很强硬的圆形构图,这样的构图本身就是特别向心的,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这样的规划设计往往显得很自我,很难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为此,有关城市建设专家认为,做规划时首先要忘记建筑师的自我表现欲,放弃对于形式、构图等特别强烈的追求,而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研究地区已经有的结构和秩序上,让自己的方案更好的融入到城市中去,努力创造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和环境,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一座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的颇具特色的城市来。

2、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龙头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未来与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因此,可以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龙头。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超前、先进、科学、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知识组成的基础是古代哲学,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鲜明的一点是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

篇6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1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1.1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

现代技术发展使得一件商品有可能被分解为很多不同的部件,而这些不同部件又可以在世界上数以千计的地方被生产制造、然后在并不生产任何部件的地方组装成型。一件商品被分散制造的结果是制造技术在全世界的广为传播,把世界合并为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统一的制造体系。而这种极度分散的生产体系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分配其生产、销售服务的每个环节,使分散在各地的经济活动变得有序化。这种管理机构所承担的职能决定了他们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城市发展。

1.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

经济调节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既包括在经济规律支配下,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关系所发生的自我调节,还包括人们为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而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来调整各种经济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调节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区域经济的运行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中观层次,其复杂而庞大的体系要求采用各种手段,打破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使区域经济的运行保持平衡,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分工体系。其经济结构既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反映,它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目标、重点、速度又无可置疑的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结构,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先锋。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因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能够对城市群体和经济技术协作区内部发展横向经济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在对外联系中建立和发展的区域性生产协作网络,调节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则保证了它能较好的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协调经济杠杆的关系。

1.3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

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今天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形成新的国际交易地理区,历史上,当国际交易流由原材料、农产品、矿产品组成时 ,交易地理区则由自然资源的区位所决定。80年代早期,金融业和服务业成为国际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时,跨国公司、金融网络和贸易集团成为全球经济系统架构的核心。正是由于城市中生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跨国(区)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空间扩散、专门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主要形式。现代公司的发展和对世界市场的广泛参与使得规划、公司间行政组织、产品开发和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生产的多样化,经济活动的跨国(区)化都尤为需要协调计划、相互间的行政组织、市场和其它的中心总部活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2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城市与所吸引的地区是点与面的关系。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包括其他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势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势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随着中心城市的继续衰落,其经济要素被新的中心吸引而外流,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经济中心的替代现象,即中心城市的空间转移。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实质是区际要素的流动,而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向和流量、流动的内容都受到各类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中心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在城乡间促进横向交流;二是在区域内各个城市(大、中、小城市)或城镇之间促进横向经济交流;三是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

城市根据区位条件和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往往可以分为三类:参加区内劳动分工、参加区际劳动分工、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如果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只能参与区内的劳动分工,那么整个区域想参与区际分工乃至国际分工体系中去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和作为区域内各部分与区域外界交流的桥梁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应该注意的是,区域经济核心是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周到的服务优势,凭借便捷的交通网络来发挥作用的,这不是每个城市都能胜任的,只有一些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经济技术基础最好的极少数特大城市才能承担这一重任。当单个城市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时,往往利用集合城市或数个职能各异、互补的中心城市来担此重任。例如,广州市一直是作为华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商贸、科技、文化、政治中心而存在的,但90 年代以来,广州市的人均GDP一直居于全省各大中城市的中游偏上位置,广州市向外辐射的经济技术能量十分有限 。市区的交通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产业结构老化阻碍了广州经济急需的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流入,从而使广州无法与珠江三角洲各经济中心处于同等竞争的地位,无法带动华南经济区的发展。1979年以后,随着香港工业投资边际收益进一步递减,核心区的资源要素开始向外扩散,而大陆及时地调整内外政策,大量港资和加工企业流入珠江三角洲和广东各地,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的金融、贸易、旅游、信息、航空等方面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广州和新发展起来的深圳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开始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近向远推进,从珠江三角洲推向华南地区。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中小城市 体育赛事 城市发展 重要性

一、有力的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迎接第十四届亚洲跳伞赛锦标赛国际公开赛,阜阳市从2010年开始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策划实施了28项城建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使中心城区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公用事业支撑城市高水平运行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中心凸显带动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深入实施“魅力阜城计划”,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标升级改造。到年底,全市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全市、城镇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7.7%。颍河、沙河、泉河等八条水系污染治理效果明显,其景观和城市减灾及治污减排效果已初步显现[1]。

2010年,阜阳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开工和续建总投资76亿元以上的城建重点工程,其中当年完成投资58.9亿元以上。2010年城南新区建设道路共23条,续建项目5条,新建项目18条。根据计划安排,将有21条道路(段)在今年完成建设。八里松路(西清路―颍州南路)、阜王路(三清路―润河路)、润河路(西清路―阜王路)等5条续建道路项目,大大提高了道路的输送能力,为跳伞赛的顺利举办打下了坚实地基础[2]。

二、树立了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

阜阳市委、市政府立足于阜阳提出了“航空运动、阜阳特色、赛展游结合”的跳伞赛的主题思想,将以富有成效的大会组织、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整洁的城市容貌、和谐的社会环境、欣欣向荣的城市姿态、文明热情的群众迎接跳伞赛[3]。比赛期间将开展许多富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传播跳伞赛内涵,打造成具有阜阳特色、具有观赏性的体育盛会;举办一系列的航空交流活动、“航空宝贝”的选拔、“我心目中的航空”摄影活动等,传播航空文化,让跳伞运动与普通百姓实现零距离接触,向人民普及航空运动的知识;策划了一系列的阜阳风光旅游等活动,丰富、增加、传播跳伞赛内涵,让游客朋友们尽可能的感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阜阳人民的热情好客。

三、推动了城市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阜阳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优美。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坡对颍州西湖有着“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高度评价。第十四届亚洲跳伞赛锦标赛国际公开赛的承办,海内外的运动员和媒体记者云集阜阳。跳伞赛期间,阜阳市各大酒店以及乡村旅游餐馆接待异常火爆,据不完全统计,跳伞赛期间餐饮消费比往年提高两至三倍。受跳伞赛拉动,酒店入住率也明显上升,入住率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37.5%,营业收入增长35%,阜阳国际大酒店、国贸大酒店等商务酒店客房入住率实现快速增长,平均入住率达到85%以上,跳伞赛期间,有的经济型酒店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4]。

第十四届亚洲跳伞赛锦标赛国际公开赛后,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阜阳居民的体育消费变得活跃,健身运动成为当下阜城市民的流行趋势,体育健身消费产业链也已逐渐形成。从阜阳金仕堡、宾仕堡健身会所了解到,从2011年跳伞赛后,前来健身的消费者日益增多,健身人群也由以前的白领为主体向普通市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四、结束语

运动会对举办地具有多种潜在影响,举办者要根据地方发展的需要,确定举办该届运动会的综合目标,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5]。跳伞赛前后阜阳体育事业的集约发展,对整个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和深刻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牢牢抓住体育赛事带来的机遇,大力构建“城市体育运动城”打造集比赛、游览、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优质项目。

参考文献:

[1] 孟根芳.18条河流“编织”阜阳“滨水城”[Z].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2] 张丽.阜阳城南新区21条道路今年将完成建设[Z].阜阳新闻网.

篇8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中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传统城市发展方式正发生重大变化,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积极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途径,城市绿地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更替的地位。

城市绿地与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结合,是城市绿地建设的新趋势。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通过资源价值最大化,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协调城市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创建生态可持续城市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1.矛盾中的机会: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项目的实践

1.1项目背景

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位于海门主城南部,是城市南进与沿江开发的引擎项目,承载了城市空间南拓、沿江开发、展示滨江宜居城市形象等需求。未来将建设成为以城市绿地为核心,多元复合居住、商业、绿色产业、历史街区等功能,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城市门户区。

为符合海门“全力建设江海特色花园城市”的总体要求,实现“绿韵东洲、生态江城”的定位,采用何种模式构建以城市绿地为核心,引领周边城市功能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范式,是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

1.2多重需求下的机遇与挑战

(1)既有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下生态建设的困境

近年来,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海门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生态环境依然受到自然、经济、科技、政策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存在区域环境不断恶化、土地开发建设粗放、生态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2)困境下对“城市绿地”的重新审视

城市绿地与城市经济社会息息相关,应当扭转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之向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城市绿地与城市系统的组成、格局、动态发展过程入手,寻求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1.3实现“花园城市”要求的发展理念

为缓解城市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利用模式,导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城市绿地的开发建设。

(1)水绿融合,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整合周边生态资源,通过系统化的构建,使绿地的生态功能区域与影响范围加大,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2)重新界定绿色城市价值,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城市绿地、城市公园,可以有效提升周边用地价值,还可为城市提供日常休闲游憩的场所,实现绿色城市的多元化。

(3)多元化的景观系统。绿地应该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和生境构成,通过各要素的整合、重构,更大程度是吸引、集聚“人”的活动,加速“绿地、人、城市“之间可持续关系的建立。

(4)联系水和城市,打造标志性沿江城市形象。城市绿地空间,是自然水域与城市空间的过渡,也是最重要的城市景观线,对城市近、中、远景以及沿江天际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2.反思:重新评价现有传统绿地发展模式

海门在生态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传统绿地发展模式与城市发展间的矛盾。

2.1城市空间拓展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海门城市建设的加速,大量自然生态空间被用作城市建设用地,虽然着力实施江海文化公园、东洲河景观带等工程,不断创新绿化造林机制,但仍不能弥补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

2.2城市土地利用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在开发建设中为提高经济效益,城市绿地一直作为配套建设,不仅缺乏直接的经济推动,建设量远低于城市需求,还存在改变城市绿地用地性质,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不力等问题。

2.3区域环境恶化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海门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圈层,城市建设速度较快,环境污染也同样突出。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更多的生态绿地加以调节,目前绿地建设远不能满足要求。

2.4社会动态变化与绿地建设间的矛盾

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等都需要绿地建设与之相适应,增加绿地数量,提升绿地质量,以满足更多元、更高层面的需求,才能保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3.发展: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绿地保护与发展模式

中新仁恒(海门)长江生态科技城以“长三角智慧健康新演绎”、“新加坡花园城市新典范”、“海门骞公遗风新传承”为愿景目标,打造多样化的生态科技新城。

3.1空间策略:多元结合的空间发展策略

城市绿核:预留大型绿地作为“城市绿肺”,充分发挥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形象,与骞公湖“城市之肾”共同打造未来城市名片。

绿色网络:结合周边水系及生态资源,构建完善的绿化网络,增强与自然的联系。提供舒适的慢行空间,保障绿色出行,促进景观与农业结合,在居住和混合开发区间布局若干绿色节点,打造绿色空间网络。

绿色单元:由“田园城市”理念得到启发,在具有一定规模、功能的城市单元内,以绿色空间为基础,将宜居环境、多元功能业态、开放空间、景观绿地等融于一体,采用绿色建筑和节能材料,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动力机制:兼顾城市发展与公共利益

传统城市建设以牺牲城市公共利益(如绿地空间)换取较高城市建设量,人均绿地面积减少,居民生活品质下降。随着生态可持续理念的不断深入,城市绿地建设已然发生变化,应当深度挖掘价值功能,建立兼顾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利益的动力机制。

城市绿地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服务,隐性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等方面,因此,城市发展主要通过项目开发实现绿地功能价值到市场价值的转换,城市公共利益主要依靠城市绿地的生态经济价值来实现。

3.3实现途径:推进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参与发展模式

现代城市建设有众多市场、商业因素介入,快速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生态资源间需要更加成熟的调控机制。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参与模式,主要通过“共赢”和“分工协作”将利益相关者视作整体,强化政府引导的多向互动与市场的灵活配置。引入资金、经验、人力资源等,使城市绿地的开发建设获得资金保障,同时保障原居民的经济利益与自我价值提升,最终以透明的合作机制平衡利益关系,激发城市发展内在动力。该模式必须要明确各自职能,突出政府在引导、协调和保障机制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市场优势,强调公众参与,以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与和谐发展。

4.完善:针对城市绿地发展模式的两个建议

4.1协调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城市绿地的建设要有行之有效的经济对策,既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又提升资源价值,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政府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和重点引导,把握市场投资导向,提供多管齐下的有效政策保障,为生态绿地的建设注入活力。

4.2活用经营运作机制

城市绿地经营运作的关键是以城市绿地为核心,整合各城市资源,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形成以资源为核心的城市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的运营机制趋于多元化,有效的研究与借鉴各种机制,促使整体协调发展,是城市绿地运作成功的重要保障。

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

篇9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于2013年12月3日公布,《规划》首次确定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2020年发展目标,包括:资源枯竭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件大事,对于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现有的资源型城市占中国城市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些城市都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的衰竭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环境、生态和社会问题。关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特征及分析

资源型城市大多位于自然资源丰富的东北、西南地区,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仅以呼伦贝尔根河市为例,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这座依林而建,因林而兴的城市拔地而起,它是呼伦贝尔市内唯一的一座纯林业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91.7%。“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木材采伐量锐减,由上个世纪90年代的180万m3/年减到现在的40万m3/年,而且递减的数量还要逐年增加。这就导致了林区经济萧条,林产工业不景气,林业职工生活困难,直接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曾经是自治区“十强旗县”的辉煌成为了历史,分析经济发展滞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恶劣,年平均气温-5℃,生产生活消费支出大。居民采暖期一年在250天以上,这种严寒的气候条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并增加了生活成本开支,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成本”。居民在采暖、住房、衣着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大,消费大于生产,是典型的消费型城市。地理位置偏,铁路线少,冬季受风雪影响公路运输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远离中心城市和市场,信息闭塞,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造成人流、物流、资金流到此就停滞了,形成了一种“洼地效应”。这样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2、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森林采伐,木材加工为主,其他产业生产规模小、劳动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经济发展仍没有摆脱对木材的依赖。“天保工程”之后,大批林业职工下岗,专业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地处偏僻、待遇低,新毕业的大中专生不愿在林区落户。国家和自治区按年度拨付的“天保工程”补偿和配套资金标准没有随着物价增长及养老保险交纳额度的增加而提高,配套补偿资金额度相对较低,加之资金到位不及时,目前只能勉强维持国有和地方林业企业育林事业支出及在岗职工工资支出等基本费用。资金短缺,人才外流,造成了城市被资金边缘化,被人才边缘化,被市场边缘化的局面。

3、过度开采。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违背自然规律长期过度采伐,加之居民生活又消耗掉了大量林木,更加速了林业资源的枯竭,直接导致原始森林面积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1、转变发展思路,开发与保护并举

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目前发展中所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益处于不利境地,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步履维艰。在这种形势下,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必须大力实施集约化、知识化、生态化改造,打破资源依赖型低水平循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用集约式经营即实现较高质量与效益的经营代替过去那种粗放式即高投入、拼资源的发展模式。为此,实践中需要在资源开发规划、组织生产、开发市场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以纯林业城市为例,应该坚持以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为中心。把过去以森林采伐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砍树”变成现在以文化旅游为主要依托的“看树”;培育发展替代性产业,积极利用林下资源开发绿色食品加工业,特色种养殖业;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和资金密集型的制造业增长速度日益加快,这是工业化发展阶段升级的需要,也是一个城市和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重要表现。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应当顺应这一潮流,在大力发展各种非资源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及其他面向新需求的新产业上加快步伐,实现发展思路的转变。

2、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选择适当的支柱产业

寒冷是根河市的一个不利因素,好多招商引资的项目,都是因为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需要支付大量的取暖成本,而不愿意落地在此,冬天能达到-50℃,在室外可见“滴水成冰”。近几年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起步,打造中国“冷极”成了这里新的旅游品牌,挑战严寒极限也吸引了很多旅游爱好者冬季的光临。这就是让“冷”资源“热”起来,变劣势为优势。这里还是中国唯一的“驯鹿之乡”这都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绿色食品加工,特色种养殖业,木材精深加工,绿色矿产资源开发被确定为根河市的五大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一般根据其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拓展度等优势以及城市的发展战略来确定。资源型城市虽然存在区位偏离、远离市场等劣势,但具有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动力供应,大量空闲土地和厂房以及廉价的劳动力,这是吸引外部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资源型城市在确定主导产业时应扬长避短,从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精深加工起步,逐步形成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3、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保证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把握政策,争取支持,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依赖于资源型城市内部,而且还依赖于外界对资源型城市的支撑。首先国家应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局限性,在产业布局、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财政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并扶持和帮助资源型城市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其次,资源型城市应做好城市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对外的沟通能力和辐射能力,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贯彻十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结合资源型城市实际问题,在重视促进经济转型的同时,强调社会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文化资源传承、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战略布局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若干意见》

2、《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综述》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1.11

篇10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和森林等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部分资源型城市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支柱资源性产业逐渐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问题频发,甚至出现了“矿竭城衰”的窘境,资源型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影响了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资源型城市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些传统的资源工业基地和典型资源型城市,使得更广意义上的资源开采地的发展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中国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大多呈零星分布特征,并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同样具有广泛性。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时段性,尽早统筹谋划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极大节约转型成本,然而这些地区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所谓的华丽转身,这恰恰是更高一级政府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所考虑的事情。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重庆市为例,以省域内部空间作为研究视角,即从全市统筹发展的角度,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的省域空间视角

省域空间视角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础,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空间布局、要素空间配置(图1)等方面,总体判断城市的功能定位,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相对于资源型城市自身研究视角,省域空间具有更高层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之省域空间角度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因此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更能为政府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城市空间结构视角表现为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布局。实际上,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形成是基于聚集经济条件下城市及各组成要素的区位变迁。从资源型城市内部结构功能和外部区域分工来看,城市的外部空间结构表征的是城市在区域内的地位和区位特征,外化为区域城镇体系以及经济区;而相互作用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则外化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因此,从省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主导功能定位的关键是根据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更好地在区域分工合作中锚定自身战略定位。

(二)产业结构空间视角

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是基于产业结构空间视角的两个主要考察对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而城市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的选择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其中未来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点,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2]。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地域上的分布,而现代城市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产业要素空间集聚的结果。这种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定位密不可分,城市为产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不同产业要素与不同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类型,处在不同地理空间中的城市又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功能。省域视角的产业结构空间,主要考察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地区分布以及地区内的产业结构。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省域空间总体的要素配置状况会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认为,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其他资源要素(如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经济要素空间流动。如果经济要素配置合理,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反之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说,如果经济要素向生产率高或生产率增长快的地区流动,或者经济要素流动减少了整体经济不均衡(空间结构趋于协调),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有较高的效应;如果资源向生产率低的地区流动或生产的不均衡(空间结构失衡加剧),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一般会降低甚至为负数[3]。省域要素空间配置,反映的是不同区域内的要素投入数量与质量,是资源型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集聚能力的体现。

二、省域空间视角审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空间结构视角

特殊的城市化发展特征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资源型城市大多分散布局,集聚程度较低,并且存在二元的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重庆市有规模资源矿产分布的区县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周边和渝东北翼的沿长江沿线,渝东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分布较少,在所辖40个区县中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有万盛、南川、永川、合川、綦江、万州、开县、垫江、梁平、奉节、城口、秀山等近20个区县 根据王青云[4]、樊杰等[5],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即为资源型城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迫于数据因素,着重考察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009年仅煤炭采掘业占工业比重10%以上的就有万盛、南川、綦江、奉节、荣昌、永川、梁平等接近10个区县,另根据重庆市天然气、岩盐、石灰石等资源的存储情况估算,重庆市具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接近20个。。其中,万盛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另外,资源的地理分布与行政区划并没有直接联系,一些矿产资源实际上是跨区分布的,如綦江、万盛的煤炭资源。

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来看,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建设一直受到“基地建设”模式的干扰,相比一般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源于城市资源开发基地的角色和分工,也就是说,资源开发基地只是一个生产区,它发展的多样性必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由此导致城市服务功能不完善[6]。一是城市功能的分割与无序,资源型城市职能的割裂性导致了“双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分割、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的分割,使得城市功能在区域空间上无法整合;二是城市功能的缺失,表现为资源衰落后产业空虚化导致人们就业、生存空间的缩小所带来的社会服务功能的下降以及生态功能的脆弱性。

(二)产业结构空间特征

由于资源型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使得经济要素倾向于已有的资源型产业,这实际上使其陷入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形成的比较优势陷阱。以重庆市为例,2002-2009年以资源依赖度高为显著特征的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为资源开采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采掘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部分典型资源型区县采掘业工业占比更是超过20%。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靠资源禀赋大体相同,导致各地区在主导产业选择、工业部门结构和地区产品构成上具有雷同性。一方面使得地区竞争程度加强,不利于分工合作;另一方面导致本地区产业易受市场行情影响,风险系数提高。与经济结构趋同化相伴随的是资源型产业的链条过短,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直采直销”现象相当普遍,在采、选、冶一条龙体系中,资源采掘业多,而矿产品加工业少,精深加工几乎没有。

从2009年“一圈两翼”的地区产业结构看(表1),三大区域均为第二产业占据绝大比重,第三产业次之,而第一产业占有比重最小,尤其是一小时经济圈,农业产值仅为7%。资源型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有密切关系,就此而言,与资源型产业相关性很高的第二产业应该在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翼的比重高于渝东南地区,三次产业地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一点(表2),一小时经济圈无疑占有了绝大部分的比重,三次产业分别占到59%、79%、80%,渝东北翼次之,渝东南比重最小。结合重庆市资源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资源要素有着向一小时经济圈集聚的倾向。

(三)要素空间配置视角

一般认为,经济要素的区域空间配置是指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配置到不同地区,力求使它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而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指的是生产率总增长率与区域生产率加权平均数的差额。本研究参照胡晓鹏[3]、刘赣州[7]的做法,将资源空间总配置效应分解为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总配置效应,基于重庆市“一圈两翼”的经济地理分区,分别计算了三个地区的总量生产函数。

重庆市总体生产函数:

LnY=729-045LnL+053LnK

(002)(057)(000)

R2=099

一小时经济圈生产函数:

LnY = -472 + 124LnL + 054LnK

(017)(002)(000)

R2=099

渝东北翼生产函数:

LnY = 1033 -108LnL + 045LnK

(000)(002)(000)

R2=098

渝东南翼生产函数:

LnY = 1193 -165LnL +036LnK

(000)(000)(000)

R2=098

由此可以得到重庆“一圈两翼”各资源要素的贡献率(表3)。

经济要素的产出弹性体现了各种要素的生产效率,从侧面反映出各个区域要素的丰裕状况。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充足,那么资本增长弹性便会降低,劳动力增长弹性反而会提高;反之,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那么资本增长弹性较大,而劳动力增长弹性较小。笔者对重庆三大经济区域的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对比发现:重庆市域劳动力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产出弹性,说明资本对于劳动力过于稀缺;渝东北翼的劳动力产出弹性最低,即该区劳动力相对于资本过于丰富;一小时经济圈的资本产出弹性最高,该区的资本效率最高。

根据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计算公式,计算出资源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表4)。

表4 重庆市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应 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计算公式为LP(E)=LP-∑Pi×LPi,式中,LP(E)为劳动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 LP为总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LPi为i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Pi为i地区GDP占所有地区GDP总和的比重;资本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KP(E)=KP-∑Pi×KPi,式中,KP(E)为资本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KP为总的资本生产率增长率,KPi为i地区的资本生产率的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空间总配置效应的计算公式为TFP(E)=TFP-∑Pi×TFPi,式中,TFP(E)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总配置效应,TFP为总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i为i地区的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LP(E)>0,说明劳动力的配置效应趋于协调,劳动力流动为重庆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2)KP(E)>0,资本的空间配置同样推动了重庆的经济持续增长,资本在重庆三大经济区域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3)TFP(E)

由于“区优效益 区优效益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往往向着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地区集聚。”的存在,使得经济要素往往流向能够发挥最大效力的发达地区(一小时经济圈),由此导致落后地区的矿区缺乏技术支撑和创新人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经济空间格局调整,但是包含技术要素在内的综合要素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配置。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正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无法吸引足够的人才和科技资源,致使矿产资源的开采相对粗放,矿石采掘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加重。资源型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的矛盾突出(如綦江煤炭采掘业);产煤区电力基础建设落后,直接影响新建矿井和技改扩能煤矿的正常投产;处于开发初期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交通运输条件差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巫山县,其产煤区都在高山边远地区,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全县每年有100多万吨煤炭存在运输困难。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拖着沉重的翅膀起飞”是其真实的写照。中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在政府主导之下,科学规划并提前进行,才能尽量以较低的成本成功转型[8]。基于省域空间的“三维视角”,就是要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化,同时实现资源要素的空间优化配置。

(一)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优化

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非基地化或城市建设与基地建设相分离的问题。在统筹考虑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产业分布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并运用经济规律来引导产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及人口的合理聚集与分散,并且通过用地结构的调整和规划,改变混乱的城市功能分区。从城市外部空间和区域合作看,城市功能的体现主要是城市对特定区域内资源发挥的吸纳作用,并随城市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从市域空间视角把握城市功能定位的关键是利用好资源型城市的自身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另外,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是提升城市价值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城市跨行政区域的整合,打造一些经济合作体,弱化影响要素流动的行政界限[9]。

重庆市具有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城市空间功能优化,一是要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分离资源开发基地建设与城市建设,改变城市功能区的双轨运行和割据状态,恢复和发展城市的中心聚集功能;二是要加强区县合作,加强发达城市圈与资源型区县的互动合作,促进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之间互补发展,如万盛地区要发挥好渝南黔北的地理区位优势,打造黔渝合作的先行区;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统筹城乡试验改革发展,促进两翼地区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四是尽可能整合跨区域资源,打破行政界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

由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使得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产业的协同发展,资源依赖型产业直接决定了城市兴衰,这也是经常看到的“煤炭兴则城市兴、煤炭枯则城市衰”现象的原因。产业结构空间合理化主要表现为接续产业的培育和产业布局的重构和优化,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要考虑区域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条件和潜力,结合本地区独特的地理区域及在市域空间劳动地域分工所处的地位,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则必须适应服务经济发展新趋势,立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在市域空间内合理布局。

重庆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一是要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选择具有较强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的综合性产业,在未来具有大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极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利用原有工业用地和老厂房,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信息产业;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进重大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尝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三是建立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以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协调推进机制[10]。

(三)资源要素空间优化配置

经济要素市域空间上的配置效应表现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布差异,反映的是要素需求与要素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传统经济要素(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和其他资源要素(交通、电力、制度等)的地理分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1]。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要素的依赖和需求程度不同。对于起步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资本、技术以及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等要素的配置至关重要;对于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能够引导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要素会让城市转型事半功倍;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人才的引进、财政的支持、科学合理的转型规划将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

优化重庆市市域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一是要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体制,促进资本市场、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等的一体化发展,营造规范、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自由流动;二是协调好跨行政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物资、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快城市群的快速通道网络建设;三是推进区域间重大项目的合作,在重庆市域统筹协调地区间的资源要素,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省域空间“三维视角”,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和转型的路径。首先,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结构空间和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三个视角为全面剖析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提供方向性指导。其次,本研究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提出重庆市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分布于一小时经济圈的周边和渝东北沿长江沿线,并且内部功能区具有“基地生产区”的性质;在产业结构布局上资源依赖度高的重工业占有比较高的比重,并且大多布局于一小时经济圈,其次分布于渝东北翼;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上资本、劳动近几年的流动是合理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综合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尽人意。最后,本研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思路,按照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规律作用的原则,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成立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市区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协调解决转型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帮助解决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后续规划中,将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纳入总体规划中,特别考虑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

第二,建立倾斜性区域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应采取以贴息、垫息、资本金投入、无偿资助等方式进行扶持。重大项目布局上应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在发行企业债券、确定外资的区域投向、筛选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贷款项目时,应向资源型城市有所倾斜。对于资源型城市的高科技重大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性投资,以诱导和启动社会性投资。

第三,建立资金、土地、人才要素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市级专项资金、专项投资的补助力度,重点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资源型城市特点的区县倾斜,增加对荒山、沙地等未利用土地用地指标。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适当降低资源型城市开发园区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在人才保障上,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自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转型人员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形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EB/OL].wwwgovcn/zwgk/2007-12/24/content_841978htm

[2]杨万忠经济地理学导论 [M] .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30.

[3]胡晓鹏.中国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效应[J].财经科学,2006(2):91-97.

[4]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5-7.

[5]樊杰.中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1993(3):218-225.

[6]肖劲松,毛锋.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D].吉林:吉林大学,2006:146-152.

[7]刘赣州.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是学刊,2007(1):59-63.

[8]刘吕红.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资源成本要素探论[J].求索, 2008(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