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探讨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5 15:00: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代经济探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现代经济探讨

篇1

法律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社会,从法律的产生来讲,它是受到社会的制约和约束的,因此,对于立法者就应该以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为基础,以事物的本质为前提。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在中国,经济法学领域在系统、整体研究经济法的产生社会条件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一、经济法现代性概论

经济法现代性的定义比较前沿,学术上比较认同的是,经济法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其在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在背景依赖上的现代性,以及在制度建构上的现代性。

从这三方面我们所探讨的课题为:①经济法是在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人类会以自己的精神来追求某一喜爱的事物,这种追求更直接地体现上层建筑领域,特别是意识形态、法制建设等方面,由此使法律成为体现人类精神追求的一个重要领域。②经济法在背景依赖上的现代性,这强调初始的条件或选择对某一国的经济发展的特殊影响,并且,一国法律的形成和发展也同样受许多比较有特色的特殊背景因素影响,对此可称之为“背景依赖”。以法理来讲,每一个部门法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该国特殊的背景。③经济法所在的制度建构上现代性,经济法即在精神追求上具有现代性,而且在制度设计层面也具有现代性。

经济法的现代性,就目前学术上而言,并没有多大的论述的分析,在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我认为经济法所具有现代性的条件有两方面,一是经济法所产生的历史起点做一分析, 二是经济法的内在运行上分析。

(一)经济法所产生的历史起点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历史和时间的起点、发展脉络。对于经济法而言,它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政府一系列的干预失灵所产生的法律部门。它的产生依托于政府的干预,是在政府对经济干预失灵后为解决政府干预失灵应运而生。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调控国家日益衰败的经济,普遍实行国家干预,制订了大量的经济政策,从以后的结果和法理看,这些经济干预政策,不具备现代经济法的规范政府干预的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导致了政府干预的滥用,最终政府干预走向失败,进而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60、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美国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失灵”。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现代经济法在作为解决“政府失灵”的有效手段应运而生了。

(二)经济法的内在运行上分析

它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干预的约束和规范,是政府干预法治化和市场秩序优化的必然需求。可以说,只有 认识到经济法的双重职能,才能防止出现“政府失灵”,使政府干预经济在一个法治的轨道上协调,长久、有效地进行。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 需求,而在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产生的经济法无疑应肩负起上述双重职能。另一方面,现代经济法法益保护也具有双重性。既侧重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又兼顾市场 经济个体私利的保护,实现社会公益和个体私益的最大协调和平衡。

二、经济法现代性的思考

从经济法现代性所产生的条件,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现代性可以关注社会公益和个人私益,并且有着双重保护法益的功能。对经济法现代性的研究,可以对我国经济法制建设和经济法学界的一些理论提出一些建议,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做出一些贡献。

(一)我国没有古代经济法

我国经济法学界,一直有些学者认为经济法,我国自古就有。陶和谦先生在其主编的《经济法学》一书认为:“古代经济法,一般包括奴隶制 国家经济法和封建制国家经济法,所体现的是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意志,是这些国家管理社会经济的重要工具。”。片面的认为我国古代就有经济法,从经济法现代性来看,这个答案是错的。

中国古代的经济法,同现代经济法相比,没有可比性。从形式上看,它只是我国刑律的极小部分;从数量上看,虽然中外法律中的经济部分详略不一,但数量很少,因此也只能把它归为古代刑法中。而且经济法的产生的基础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生,古代并不具备经济法所需的市场经济土壤,不可能产生经济法。

(二)推动我国经济法制建设

经济法现代性来自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起步阶段,许多经济法制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集思广益,攻克我们所遇到的一道道难关。而我国目前市场运行中所存在的行政垄断、市场统一化所受到的地区封锁以及许多组织创新过程中严重的权力资本化,这些都是我国经济法现代性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同时,我国经济领域中还有许多侵害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合法性、严重阻扰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破坏市场经济自身竞争性的政策措施,还常常会有一些部门和地方以法律条文形式合法化,使不当的行政干预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孳生化。这些违背国家法治精神的“法制化”做法,还被冠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的美名,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为加强我国经济法现代性的建设,我们就必须想法子将那些有违现代经济法特征和宗旨的“恶法”彻底的扫除神圣的法律殿堂,这样建设健康发展的统一的经济法部门。

综上所述,该文章以从经济法产生的条件,即社会条件的这个时间和历史起点上以及在经济法内在精神追求上解释了经济法的现代性。可以得到,经济法的现代性显著特点是经济法独立于传统私法和公法,因此,我们可以明白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这种快速的发展和当前的经济管控方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当前的现代化管控工作的开展是时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同时它还是带动生产力进步的关键保障。

1 经济管理现代化

定义简述。所谓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具体的讲就是说通过使用优秀的管理方法和设备,搭配先进的管理理念,比如控制论等,打造一个合乎当前社会发展的优秀的管控体系以及管控队伍,进而确保经济获取显著的发展。在这种模式里,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要使用优秀的管控措施和方法。第一要确保其经济理念合理。市场发展本身是遵循特定模式的,所以该项管控工作要和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保持一致,要时刻关注行业发展,不断的更新思想,树立现代管理的市场观念,以跟进时代要求的思想武装现代经济管理,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做好科学指向。其次,要使管理方式民主化。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经济的主要形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使民主化管理有了最前提的保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经济管理者作为人民的代表,要进行民主化管理,尽最大努力的激发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确保经济管理工作更加的合乎人的发展需要,进而更好的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根基。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应该非常专业。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主要是由管理者来操作的,因此管理者素养的高低会对管控活动的总体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管理者应该具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对综合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带动经济进步。

开展现代化管控工作的缘由分析。第一,经济管理现代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都带来了管理科学和实践的变革。以蒸汽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了机器大工业,管理科学则实现了由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变革;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使社会生产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正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卫星电视等高度的现代信息传播和处理技术,导致了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新的变革,使管理指挥的有效性、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都在更高层次上丰富了现代管理的内涵。第二,经济管理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专业化和联合化将会更加细致和广泛。经济生活的复杂化,要求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组织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两个方面对经济管理现代化提出了客观要求: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不断变革,引起生产力的诸要素在新的水平和规模上的重组和配置,同时也不断改变着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式,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组织生产力的管理水平。第三,经济管理现代化是提高经济管理效益的迫切要求。管理是社会劳动中一个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它与直接社会劳动形成一个整体而共同运动。但管理劳动又具有不同于直接社会劳动的功能。直接社会劳动的目的是向社会提品或劳务,以获取经济效益;管理劳动的目的是把直接社会劳动协调组织起来,以较高的管理效率来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而较高的管理效率则离不开管理现代化。

2 当前时期我国经管现代化的特征分析

第一,也是非常显著的一点就是管理的理念十分人性化。当前社会是一个和谐社会,和谐二字重视的是人的发展,任何活动都是以人为前提的,对于经管工作来讲亦是如此。所谓的人性化管控工作具体的说即管控的措施要以人性为关键点,要结合人的状态来开展管控工作。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激发出人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要经由人力效益的进步,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意义。所以,管控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照人性化的发展思想。在过去的经济管控工作中,人们过分的关注硬件装置等配置,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经济的进步。不过在当前时代,人已经超过了其他的要素成为了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人是带动经济进步最为关键的要素,所以在管控的时候要通过多种措施引入优秀的人才,在确保其需要得以维护的前提下尽量的激发出他们的活动热情和主观能动意识,为经济的进步打造优秀的前提。

第二,管控方式非常大众。这种大众化是比对于百分百的服从来讲的。管理人员在公平公开的理念之下,积极科学的进行管理理念的传递,确保管理的目的得以实现。民主管理符合或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也是管理者所追求的是一种管理艺术。在这种民主的管理模式之下,管理人员的权利被分解,此时工作者的权利就相应的增多,此举能够保证工作者更为主动热情的参加到项目的管控工作中,发挥其活动的热情和能动意识,此时工作者也会以管理人的身份来严格的规定自身的活动。

第三,导向具有需求化的特征。当前的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非常残酷的经济,要想在市场上获取发展,就要切实的将市场当成是发展的导向,确保当前的管控工作朝着需求发展。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中,经济的主导方由过去的卖家转变为了买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的重视需求模式,人们的需要制约着供应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此时买方的需求再经济中的低位更加的显著,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卖家不断的变化经营方法,将发展的重点转变到生产大众喜爱的物品上面。

第四,当前的管理方法更加的体现出了知识化的特征。管理方法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工具。由于科技高速发展,此时的管理方法获取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管理方法。在当前的背景下,不单单要关注管理手段的“硬件”发展,更要注重管理手段的“软件”应用。在当前时期,知识变成了企业最为关键的资源,此时就带动了企业创新工作的开展,同时管理知识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优质的经济管理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经济理论与经验,所以在具体发展的时候不单单要关注管理经验还要做好创新工作。我们坚信积极的创新管理模式,使用优秀的创新方法,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3 结束语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必然会衍生出很多的存在体,比如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出现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和当前的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是为了获取更为显著的利润。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在当前时期要以国家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要不断的发展管理,使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带动经济朝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1]杨晓冬.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2(9).

篇3

畜牧业的经济管理涉及众多环节,包括生产、交换、分配等环节,在这一过程当中,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畜牧业的顺利发展。畜牧业的经济管理以及发展,与人畜健康发展有着紧密地联系,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着重对准现代畜牧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找寻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今后的畜牧生产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1畜牧市场的环境分析

随着畜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畜牧经济效益也应该得到提升。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畜牧业市场结构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西方畜牧产业较为发展的国家为首,大幅占领国外以及国内市场,而我国的畜牧产品的出口比重增长量却不明显。在畜牧产品需求量日益上升的背景下,仅仅保证出口稳定,相对来讲就是经济管理的原地踏步。因此,国家及时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和调控机制,国内的畜牧产业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应该基于当前的畜牧发展情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情况,从当前的畜牧产业结构入手,从根本上提升畜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实力,在国内的畜牧市场当中也要积极提升占有率。在消费者的眼中,产品质量就是竞争当中无形的优势,也是口碑提升的渠道。畜牧相关企业也要注重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行业内部工作秩序,建立标准化、现代化的畜牧养殖示范基地,确保畜牧产品的质量优良。管理人员要时刻将产品品质放在发展的首位,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依旧能抵抗发展带来的压力,并且通过当前的先进技术,逐步提升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对于保持销售额、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直接作用,也有利于企业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畜牧养殖生产基地。

2畜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农产品竞争较为激烈,在进入21世纪之后,各行各业的发展也进入新态势,尤其在农副产品市场,要打破传统的需求界限,为市场竞争和发展带来新内容。我国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向与国际市场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在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如果在改进方向上没有制定良好的对策,对于我国的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从当前的发展角度上来看,我国的畜牧产品的生产值仅够维持国内的需求,在出口方向上的潜力也较为有限,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肉制品的价格在稳步上涨,我国的肉制品出口量处于发展相对平缓的状态,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猪肉出口量较低。在这一过程当中,我国畜牧产品和水产品的优势地位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例如畜牧饲料、养殖投入等。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之下,我国的畜产品还要满足国内市场的基本需求,由此可见,我国在畜牧出口上的潜力极为有限。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不仅是畜牧产品,其他的生活资源需求也在逐渐增多。饲料的用量以及粮食的紧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畜牧业发展的波动,从短期眼光来看,这一问题会降低国内畜牧产品的供给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饲料的价格对于畜牧行业的发展空间以及速度都带来不小的影响。当前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畜牧养殖的成本也在逐渐加大,从而对畜牧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当前的很多养殖场仅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却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重视污染处理的重要性,不仅影响到自然环境,对于周围的居民以及畜牧养殖都带来潜在问题。当前大多数的养殖场的污染处理系统和技术上不完善,而且无法满足当前的养殖需求,给自然资源带来较大的损失。我国的污染管理条例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这使得一些“钻空子”的管理人员有机可乘,加重了养殖场周围的污染情况,对于现代畜牧养殖经济管理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畜牧经济管理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管理人才和设备。由于受到设备更新速度,以及企业的资金运转等诸多问题,畜牧企业很难做到及时引进吸纳新机器,这也促使畜牧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无法高质量的开展畜牧养殖工作。这样的发展情况不仅会大幅提升经济成本,也不利于当前畜牧行业的管理。人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畜牧经济发展当中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是当前的企业管理团队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无法从根本良好的开展管理工作,为后续的畜牧经济管理带来较大的阻碍。

3现代畜牧经济管理的对策

3.1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基于当前国内畜牧经济的发展情况,应该全面改善农业资源的配置结构,促使国内农业资源扩大出口规模。利用这种进口替代的形式,逐步向出口促进方向进行转移。这样的资源配置需要畜牧行业多方面的支持,例如,加大猪肉的检疫监管力度;强化农产品市场体制;积极建设农产品交易港口,完善运输设施,为农产品市场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推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改革。畜牧业的管理也要基于经济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达到相应的发展目标,就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相应的管理人员明确当前的畜牧养殖理念,并且完善畜牧产品的管理和检测体系,完善畜牧发展的信息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具有示范性质的农场,加强带动领导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带动畜牧行业向无公害方向发展,提升我国农副产品的竞争能力。随着国家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畜牧业的发展地位以及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畜牧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无法缺少的必需品,因此,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我国应该积极改善农业资源的配置,不断拓展农业资源,并且对当前的畜牧技术进行及时更新,解决饲料等方面的问题,满足畜牧行业的发展需求。

3.2更新畜牧管理观念

在过去的畜牧业发展当中,人民的生活条件有限,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这也导致人们的思想水平以及对外界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只注重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到社会与经济间的发展关系,相关部门也没有对公众进行及时的思想引导。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领导干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管理能力,积极应对畜牧经济管理当中遇到的问题,将畜牧经济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进而促使畜牧行业进入到可持续发展地规划当中。除此之外,人才的引进也是现代畜牧经济管理的基础。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行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与此同时,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建立完整、有效的考核制度,通过定期培训,逐步提升工作人员以及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人才的全面发展。企业也可根据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进一步提升人才管理机制。现代的畜牧行业要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从根本上吸引大量的人才投入畜牧经济管理队伍当中,这样才能从根本入手,解决现代畜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降低现代畜牧行业饲料成本以及养殖成本,全面提升畜牧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企业相关发展。

3.3创新规模化的经营

篇4

一、现代经济管理的意义

(一)能够对科学技术进行有效运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传统经济管理理念来说,其一般是把国家治理当做主题。要把国家治理妥当,则需要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管理是在经济活动当中,以劳动者为主体,包含了劳动工具、技术、对象等一系列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往往被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生产力动态系统,并在运行时,做到对经济活动开展的促进。管理水平越高,技术进步越迅速,经济活动产能也就越高。

(二)能够提高与整合生产力要素

管理的实行,能将互不相干的生产力要素集中起来,从而形成生产力系统。人们的经济管理水平及劳动技能得到提高时,能够对自然做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因此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生产力系统人和物、人和人、物和物之间科学性的高低。正是由于生产力效率的提升,才使得经济效益及工作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企业对管理的投入也会得到提升,进而在经济管理中形成良性循环。

二、现代经济管理中所具备的特点

(一)重视效率

现代经济管理中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对高效率的注重。早在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首次在汽车组装中,运用了创新及反向思维,完成汽车生产的流水线组装。从底盘、发动机、车厢、方向盘、车轮、车骑,汽车生产中整个配件的安装,都是在一条流水线上完成组装,通过流水线生产的福特汽车,原先需要12小时的组装,在这条流水线上只要10秒钟,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的效率,从而使得福特公司的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从此以后,对效率的追求,便成为了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重视科技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前进的动力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科学技术当做为第一次生产力。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当中,往往追求对其核心科技的把握。欧美等国对科技发展更是有着极大推崇,早在20世纪80年代,微软便凭借着其技术优势,将比尔盖茨推向世界财富的顶端,同时也使得微软在软件市场上占据了巨大份额。如今,苹果公司也凭借着其先进的科技创造力,使得苹果公司的市值不断上升,在智能手机及电脑等科技产品的竞争当中,苹果公司一直占据先机。

(三)重视民主及合作

传统管理讲究的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然而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信息化流通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在管理当中,更加对合作、民族有着进一步的关注。在当前社会中,一个人的力量及所做的事情是十分有限的,在工作开展时,很难将各类工作都做的面面俱到。因此,在现代经济管理当中,往往会将团队协作这一概念运用到企业的管理的方方面面上,并做到对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三、现代经济管理受传统经济管理理念的影响 (一)和谐理念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1.企业需与客观规律协调

企业在经营当中,不能为了利益而不顾市场规律,不能不择手段的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与经营,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不正当行为。企业为了获得利益,占据市场份额,有时往往会抛弃诚信来换取,然而万物的生长皆有其内在规律,因此在经济管理中,也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不能为了生存与发展而采取短期投机行为,企业要从长远出发,做到对长远目标的树立。因此,企业需要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前提条件下,做到对未来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从而在为社会、大众创造价值的同时,做到对企业自身利益的获取。2.企业应担当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管理中,对于企业来说,应当奉行诚信、奉献的理念,不能将利益当成企业生存的全部追求。因此在现代经济管理当中,应当树立传统的“仁爱”理念,做到企业管理的和谐发展。另外在企业管理中,还应当以社会需求为根本,以公众支持为基础,从而能够使企业在发展当中获得社会的更大认可。同时,企业在经营管理当中,对社会、环境及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企业也要具备负责任的态度,需要企业在对利益追求的同时,将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融入经济管理当中,并能够得到真正的应用与执行,进而做到对社会有效服务。

(二)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对现代企业个体管理的影响

1.管理者需提升自身修养

传统经济管理讲究的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对正确取舍观的确立,做到对明辨是非个体的形成。一家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者若是能够努力学习、总结经验、体恤员工、选贤举能,便能够在经济管理中,做到对企业文化有效拓展,对团队思路及发展方向的明确,进而做到对良好人际关系及企业氛围的营造。

2.企业能做到对人才的培养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有着强烈的冲击,而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其核心内容便是做到对人本主义思想的确立。越来越多企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开始做到对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确立及对人才管理战略的实施,将人才当做成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在人性化管理时,努力发展人才及留住人才,增强人才培养,使企业管理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三)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对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1.有舍方有得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想真正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就需要企业做到对“舍得”观念的树立。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企业的所拥有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然而企业可以采取有效的经济管理方法,来对资源做到合理配置,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效益最大化。企业一味的、盲目的发展与扩大规模,最终造成的是企业变得散乱无序。企业只有拥有传统经济管理的“舍得”智慧,才能够握紧拳头办大事,将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到最有效配置。

2.谋而后动、顺势而为

谋而后动需要企业在拥有坚实基础的前提下,在对市场发展趋势明确基础上,对当前业绩的不满足,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有效观察,从而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做到灵活应变,集思广益的对现状分析与决策,从而使得企业能够长期发展。顺势而为能够使企业在经营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前市场环境多变的环境中,企业应对外界有所警惕,在经济管理中,需对其策略做到及时修正,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朝向有利方向发展。

总结: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变革,使得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有着其独特的影响。对于传统经济管理理念来说,其在我国深化改革、和谐发展、中国梦实现当中,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丰富的内涵及文化,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因此,在当代经济管理中,我们要学会从传统经济管理中学习与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对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文化创建。

参考文献:

[1] 闫博,郭旭.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发[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24)

篇5

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企业进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空间的标志,在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调动各种资源使用各种手段来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有效完成。所以如何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有效创新和发展是企业实践中的重要部分。这也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制约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主要原因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权责不清。企业经济管理离不开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如果企业员工自身缺乏主体意识就会导致职责不分,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造成不良的影响,企业无法实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不能实现其真正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要针对这个目标,必须确保良好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但是实际操作中,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就必须有很强的大局意识和系统思想,这样才能使企业找到自身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2、现代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松散性。在现代企业的阻止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的松散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企业受传统的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采用去值化的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更快的执行企业管理层的指令,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却大大的降低了基层人员的主动性,从长远角度分析,容易出现人员浮躁和部门间相互重复等问题;(2)使领导层不能正确有效的做出各种决策。因为企业内部结构的松散性,企业领导对于企业运营状况不能及时掌握和,从而不能更好的做出管理决策;(3)企业内的各种部门和层级之间的交叉性较强。企业内部的交叉性强,在互相配合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内部矛盾;(4)企业自身竞争力提高速度减慢。企业结构松散会大大的阻碍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对于企业的宏观调整和运行效率都有着一定的制约。

二、现代企业在建立经济管理体系时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现代企业在建立经济管理体系时,首先要对于其自身的运营和实践情况进行系统的测评和监督。制定相关企业经济管理目标,并且对于现实状况进行对比,如果两者出现不符时应及时的进行应对预案的调整,实现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协同统一。

2、依法治企原则。企业的市场竞争和发展必须要首先遵从于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要依法办事。充分认识到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重要作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都是企业建构经济管理体系的有力依据,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要在各项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在构建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时也要以法律条文作为依据,要做到有法必依的原则。

3、与时俱进原则。必须用变化的眼光来建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并且使之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够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意识到行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动向,同时要充分给予企业员工最新的相关理念,用先进的理念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对策研究

1、将理念进行不断转变,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系统能够不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理念是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灵魂,对企业的各项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观念需要从上到下贯穿企业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管理层要加强思想观念的创新要不断宣传和推广现代经济管理理念,首先要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的管理特点,同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和鹇苑⒄挂馐叮更好的应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的竞争。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认识,提高对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认可能力。目前我国的企业中大部分还是在使用传统的管理体系,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老旧的体系已经不能面对当前繁杂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和生机。要取长补短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取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新的管理方式。

3、完善战略目标。在实行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战略目标。在意识到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后,企业相关的决策部门应当根据这一体系结合自身的企业状况来制定和规划符合企业自身的核心战略目标。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和战略目标两者结合,真正的加速企业自身的发展。

4、对于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进行积极调整,在体系的使用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成本,损耗以及产量和效益等各个方面因素,来对于这一体系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并且发展,就需要根据自身状况,不断调整管理水平,并且将经济管理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使用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联合有效的摘录方针,不断的提高企业自身效益,使企业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主要由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要素共同组成。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说要依靠当今自然生态及社会资源,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生态、社会与经济三者之间达到协调发展、有机结合的效果,才能够促进现代林业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增加林业的科技含量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明确提出要对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因此就必须帮助现代林业增加科技含量,对此就必须对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变。在发展现代林业的过程中,应坚持科技兴林的战略,从而使林业的科技含量得到增加。所以,在此过程中,就必须完善现代林业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强化对林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与监测,做好林区树种的结构调整,通过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的改良育苗质量,提高育苗科技水平。另外,要进一步加强林业应用技术的研发,做好林业转化技术的开发,积极的改善传统林木加工技术,提高林木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林木产品经济价值,让科研成果变成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实际成果。

2.建立健全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现代林业自身特点突出、社会性强,总体效益庞大,不过现实情况却现实我国林业经济效益持续低迷。鉴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教育水平低、整体素质低下的现状,即使我国林木资源庞大,但是人均所有却十分的少。据统计分析,我国人平均占有森林面积仅有世界的人均水平的1/5。虽然我国国土广阔,但是我国山地丘陵较多,很多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加上受到频繁自然灾害、工业污染等因素的袭扰,我国林业基础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乐观。因此,只有加快建立健全有效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才能够解燃眉之急,确保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林业可持续发展体系主要由中央政府政策、资金、技术、意识的支持及社会参与共同组成。

3.林业经济体制要进行改革

为实现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林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建立反应林业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现代林业经济体制。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林业发展的领导,逐步建立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体系,按照区域化和社会化的原则,对林业生产管理组织进行合理的设置,调整和优化林业生产布局,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明确林业产权关系,逐步推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转让和资源资产化管理。同时可以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纲领,对林业企业进行内部调整、优化,建立新的有助于现代林业发展的新型产业群体。

4.对林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为加快实现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林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当前林业产业由三大产业结构组成,其第一产业应坚持市场需求做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的建设。其第二产业应与时展接轨,吸收并利用现代社会的新兴科学技术,加速林产品的开发,实现从低端原料粗加工到高端产品精深加工的转变。其第三产业应完善森林旅游及花卉业的发展,要加大投入实现木材的精神加工,实现林产品用途的多样化,促进林产品产业链的增长,提升林产品自身的附属价值,实现对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让林产品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5.加速发展生态林业

为了确保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不受影响,就必须坚持生态林业的发展建设,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的协调、稳定、良性发展。在此过程中,首先可以推进林农结合式发展:大力吸收、运用国内外优秀林业研究科技成果,在林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实现林农经营的有机结合,建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同的林业发展新模式。另外要加速推进生态与经济价值结合,积极实行林药间作、林果间作等混合种植模式,实现植树造林服务于农产品发展的林业结构的打造,从而增加基层林农收入。其次要大规模造林:通过大规模造林的推广将优化现代林业的景观效果与生态效应,同时也提高了现代林业的经济价值。具体的方法是积极推进苗木基地、速产丰收商品林等的建设。最后是实现造林多样化:采用多种多样的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林养林。农村林农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和林药结合等方式提高林业产出,增加经济收入。

6.加快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法律机制的完善

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法律保护机制,因此在进行林业的立法中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对生态规律原则进行尊重与实施,将人类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纳入其中,充分的对生态及经济利益的协调原则进行凸显。另外,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的建设,强化现代林业的执法力度,做好森林林木资源的有限采伐管理与监督控制,从而保证我国有限的森林资源可以得到稳定的生产环境。除此之外,还要强化林地管理工作,推行并严格落实林地多用途管理控制及总量控制制度,避免人为进行林地转化,将经营多年的森林非法转化为耕地;若发现这种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追查、问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惩;只有坚持法治治林,才能够从源头上保护现代林业资源,实现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结束语:综上所述,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坚持以市场经济为林业经济体制建设的导向,坚持积极的引进优秀的先进的发展理念及技术等,才能够实现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作者:王毓一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国营万山林场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识码:A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非常大,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化肥与农药占有很大比重,在高产农业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化肥和农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非常大,高能耗、高污染、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对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也非常严重,不利于土壤的良性循环。化肥与农药在农业中大量使用,导致碳排放量增大,我国的农业碳排放量占到全球的30%左右。所以,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需要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1 现代低碳农业的特点

低碳农业要符合环保、生态及高效的要求,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法,降低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对社会、环境、经济等造成的不良影响,达到生态安全效果,这也是现代低碳农业的特点之一;现代低碳农业的实现,要求在农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低碳、高效的目的,构建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系统,实现低碳经济的需要。

2 现代低碳农业的功能

控碳是现代低碳农业的功能之一,是将大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的方式进行吸收和固定,使之成为植物的一部分,可以理解为对碳的捕捉。在农业生产中,很多环节都会出现碳排放,例如农产品的形成、收获、农资准备及作物生产等。化肥、种子及农资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石油等能源,间接的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反刍动物的饲养,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农产品的流通、包装、加工过程中,同样会消耗大量能源。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在燃烧处理中,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现代低碳农业应该是对碳的收集,而不是对碳的排放,在农业生产中,增加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提高土地整治工作,这样就能满足低碳的要求,发挥现代农业的低碳作用。

3 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策略

3.1 节能农业

在农业生产中,加大对太阳能的利用力度。例如,冬季可以建造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发展禽类养殖技术,降低能源和饲料的消耗,禽舍的温度可以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调节,降低能耗。提高对沼气、秸秆气化及太阳能的利用率。沼气是污染小、可再生的一种能源资源,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沼气能够替代肥料、饲料、能源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种综合的能源利用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一建三改富民工程,不但能够获取能源、净化环境,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也推动了绿色有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在农业生产中,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用农家肥替代化学肥料,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农药及生物治虫方法等,实现节能农业的发展。

3.2 因地制宜

发展现代低碳农业,要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特点来施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 推广有机农业

对于适合植树造林的地区,可以营造生态林,增加植被覆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化肥及农药,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在生态林下可以种植豆类或发展养殖业,使有机农业得到发展。

3.2.2 发展特色农业

为了使低碳农业在粮食产区的发展,产区可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拦河坝,引进低碳新品种,扶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建立起规模化经营,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3.2.3 推行节约农业

在农业生产及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节约种植,推行节水、节肥、节地、节油、节电、节粮等措施,采用低毒高效农药、测土配方施肥等,有效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

3.3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在低碳实现的方式上进行研究,还需要对农民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培育新型农民,为多元化的农业经营奠定基础。通过现场会、培训班及发放资料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到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充分利用当地高校、职业院校等阵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3.4 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

以桂林市灌阳县低碳经济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例。该县在“第三节中国低碳生态城乡发展论坛暨首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中,被评为“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该县以雪梨和黑李2大水果闻名。该县在发展低碳经济现代农业中,坚持“生态立县、农业稳县、文化兴县、旅游旺县”的原则,实施“以养殖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加大生态农业的建业,走出一条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以“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并加强对农副产品的安全监督工作,对上市农副产品加强安全检测的力度。该县质量检验中心每天都要对蔬菜市场、蔬菜基地进行抽样检查,抽样合格率达到96%以上。对于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严谨在市场上销售,责令其退出市场。通过该县农副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进展,使得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促进了全县绿色农业的发展。

4 结语

农业生产中,大量的碳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低碳农业的发展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然而我国的低碳农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现代低碳农业发展尚未形成高效的发展模式,还需要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的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钱静.新时期低碳农业发展思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2(05).

[2] 李建君,杨玲,张丽.浅谈垦区发展低碳农业的几点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1(08).

篇8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利用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系统与信息等科学理论,并运用先进科技工具与管理措施,建立起适合现代社会生产的管理体制与组织,使经济管理活动得到最大化的经济效果,达到世界现代化水平。经济管理现代化也是社会生产力实现不断发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这也是我国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1、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艺术性

高水平的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质,这种特质表现是由经济管理特殊性来决定的。经济和艺术其实是相通的,虽然艺术在大众的角度上来看,属于高端范畴,不过,在抽象意义上分析,经济也等同于艺术。忽视世界“二元论”的理论,才能理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经济对物质世界做出的贡献和艺术对精神世界做出的贡献是等同的,只是形式有区别。而管理在过程中和使用手段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并不像经济行为中其他过程那样。

2、经济管理能动性与创造性

经济管理既有艺术性的特征,也有人性化特质,这都基于管理人的学科。人作为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所有因素都是以人的因素为中心才能运转起来,因此管理中如果能将人这个主要因素解决好,那么企业其它的管理问题上,也就自然都能得到顺利的解决。

3、经济管理民主性与专业性

西方一直注重先进的管理技术,而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中有些内容是我国企业没有办法实现的,这一点就是决策全员的表决化,也就是管理的民主化。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民主化的管理是发展中国家很难模仿的,更加难以实现。管理专业性则对管理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者既要具备管理的能力,还要具备管理的素质,可以通过经济运行的原理,能够熟练地掌握管理工具的应用。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的途径

1、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中国的管理现代化,要遵从本国的国情,同时要同国际公认的标准相结合。由于我国经济东西南北发展不平衡,社会生产力在各个部门间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带来了管理水平的不同。而且我国有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实际。

2、国外先进工作经验的借鉴和运用

我国多年的经济管理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搞现代化管理的基础,不能弃之不用;同时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也应当借鉴并消化运用,如利用电子计算机的预测技术、决策技术、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信息加工处理技术等,都是管理现代化经济所必不可少的。

三、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1、管理观念受发展潮流影响,发生了新变化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国门打开后,企业经济管理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本传统的、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面临淘汰,新的管理观念正在滋生,这是新形势下我国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实现转变,是推动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转变内容,发现企业当前已经将现代化经济管理放到了企业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放弃了传统的“重技术,轻管理”的理念,重新对管理进行了认识,并加大了对管理的重视;此外,现代企业改进了经济管理的模式,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到了经济管理中,将经济管理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了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在人员聘请方面,企业聘请了具备专业经济管理知识的人才,依靠完善、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来对经济进行管理,确保了经济管理的专业性和自动性,切实推动了经济管理的发展。

2、企业团队协作精神发展

团队本身的协作,实际上是随着经济体系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的新型团队形式。这种类型的团队本身,可以直接通过任务的需求来构成,也可以在任务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进行重组。也就是说,在如今的市场之上,企业本身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完全告别了以往单纯的孤军奋战模式,如今市场的经济管理更崇尚的是虎狼结亲,创造双赢的时代。在这一新时期发展阶段,企业之间可以直接利用优势互补的方式,来促使各个方面能够亲密的合作。并且在相应的企业管理内部,也依然如此。也就是说,经济管理团队本身必须要确保密切的合作,各个位置的成员都要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为团队的发展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所表现出的合作过程,实际上能够对技能、专业知识等进行有效地共享和传播,让整个团体都有所收获、进步、发展。

3、组织结构扁平化

以往传统管理模式之下的企业构成,实际上都是金字塔模式,并且命令是完全从上到下传递的,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权威,实际上就是相应的管理职位,如何对于权威的指挥链进行维持,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管理原则。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下,管理人和员工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划分,也就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员工对于企业的忠心。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员在企业中表现出的能动性也就被直接限制。在知识成为最重要资源的条件下,必须让员工参与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就会催生出自我管理型的网络组织,即以激发员工中各种类型并能自我控制的知识型人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目的,在结构上分散而又能被信息和技术紧密联结,有快速敏捷的应变能力,既有创造性又有团队合作精神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结构由于管理层次的减少而呈扁平状。

4、企业经济管理的消费者导向趋势

市场的发展不仅经历了从买方市场转变成卖方市场,也有过从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的经历。在变化莫测的市场挑战中,只有那种真正经历过且动脑冷静思索的企业才察觉,消费者其实才是企业顺利开展的根本。在企业整体经营的程序中,消费者在首位,最大程度地达到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管理措施以及工作人员当然也很关键。不过最后对企业兴盛衰败有着直接作用的还是消费者。因此,现在企业的管理重心慢慢地转变成以消费者为中心。

5、硬件管理转变为软件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经济管理中软件的作用日益明显,以往以人、财、物等硬件为主的硬件管理变得逐渐次要甚至被淘汰。软件管理指的是对学习及知识的管理工作,当前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同时企业经济管理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也在不断改变。现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由此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优质的经济管理离不开丰富的经济知识和有效的经验。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创新给企业带来活力,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经济管理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软件的渗透和支持,所以,软件管理是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6、网络式沟通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沟通越来越便捷,而网络就是整个社会沟通最便捷的方式之一。现代化经济管理要使企业和基层人员实现更好、更快的联系和沟通,要快速完成工作任务,达成企业发展的目标。网络沟通和交通可以满足企业需求,更好地解决企业内部的问题,利于企业的内部联系,还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将信息有效地、广泛地进行传播。

结束语

总之,经济管理现代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完成经济管理现代化并非十分简单的事情。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全以及社会经济的进行,开展现代化经济管理也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必须了解时代的精神,清楚经济管理的特征,清楚其发展的走向,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地推动经济管理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篇9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经济的发展也走向现代化,而管理经济的手段也应该与当前的发展形势保持一致。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使用计算机等现代的先进工具,对经济发展开展合理的管理措施,是我国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在管理经济中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保证我国的经济活动科学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使我国与外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对经济进行必要的管理。符合我国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是我国在科技发展下的产物。

1 经济管理现代化表现形式

1.1 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艺术性

在对经济管理中,现代的管理经济手段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就是艺术性,从概念的角度来说,经济与艺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经济属于物质,而艺术属于精神,经济与艺术的发展领域不同,对社会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经济与艺术也是相同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在互相的影响中,共同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艺术的支撑,而艺术也离不开经济的作用。从两者在各自的领域发展来说,经济与艺术只是形式上的区别,对于人以及社会的作用都是同等重要的。经济的发展,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条件,也能提高人的社会地位,最终促进国家的发展壮大。而艺术的发展,能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彩。在现代物质和精神都在发展的年代,对经济的管理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是有必要的。

1.2 经济管理能动性与创造性

对经济的管理不能只有艺术的特点,还要有人性化。对经济的管理需要人来制定政策。而在实际的管理中,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进行实施经济管理也是由人来实行,由此可见,人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人是经济管理活动的核心。所有的经济管理都要围绕着人来展开,因此,现代管理的经济要具有人性化,发挥人的作用,解决经济与人之间的内部矛盾。

1.3 经济管理民主性与专业性

西方的发达国家在对经济进行管理中发展早,在多次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科学管理方式,在这一点上需要我国有关部门的学习。发达的国家早管理经济的时候,管理技术科学,管理理念先进,在对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征求全员的意见,使管理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与发达我国家相比,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的国家在对经济管理中,民主程度化弱,因此,在现代实行经济管理中更加注重民主化。对经济进行管理,要有具体的管理措施,而管理者在制定管理措施的时候,一旦措施有误,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求管理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的知识,并且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在对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能够保证措施的准确性,维护经济的发展形式。因此,经济管理的专业性也是我国现代经济管理的另一个表现形式。

2 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1 人性化管理思维和管理制度的优化

在我国,传统经济的管理模式只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重视企业效益,却忽略了生产本质“人”的管理。发展到今天,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确定要在工作中做好员工的心理、生活和生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分析。这种经济管理思维可以有效激励工作人员的态度,能够自发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从现阶段来看,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可以弥补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缺陷,实现工作目标,使所有员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提高企业与组织的经济效益。

2.2 民主化管理

我国传统经济管理的体系基本不存在民主化内容,也没有民主化管理方式。发展到现阶段,我国企业和组织在经济发展上已经开始追求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方式,把民主化的内容增加到经济管理的模式中,实现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关系透明化,防止的情况。企业或组织对于上任人员的选择可以采取民主化的方法进行判断,在一定时间内,确定民主化决策结果。需要时间对基层工作人员任命进行基本的判断,才能确定是否会影响企业未来,造成不良的影响,使企业经济效益蒙受损失。所以,要使企业得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一定要留出判断的时间,确定基层工作人员真的可以胜任工作,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实现企业核心的价值。

2.3 以客户作为导向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现代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把客户作为导向,将传统卖方市场的主导地位转变为消费者作为主导的市场格局。由买方市场主导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这是现代经济管理在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企业终极目标的必然过程。所有企业都需要高科技和高技术的应用,而现代社会的经济价值已经由买方市场决定,所以,一定要实行以客户为导向,一切以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了解买方市场具体情况,才能开展一系列行动,使企业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和最终目标。

2.4 网络式沟通

现在的社会属于网络的社会,互联网逐渐普及,而互联网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壮大,网络的发展前景好,因此,在对经济的管理中也可以利用网络。运用网络在对经济进行管理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方面便捷,网络可以快速的传递信息,不分时间的限制,还可以跨地域。在现代的经济管理中,需要不断的沟通,以企业为例,企业在发展中,要与员工进行交流,了解员工的想法,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下达任务的时候,利用互联网传递消息,节省了工作的时间,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网络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一些有效的信息,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对经济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是我国的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而经济管理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管理的也更加专业民主,在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下,利用网络提高管理的效率,以客户为中心,实行民主化的管理,促进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广西 环境保护 经济策略

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广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生态广西建设为主轴,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实施污染减排项目,取得了明显效果。广西近岸海域、地表以及地下水源污染现象得到控制,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全区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高。

根据广西环境现状,要保护和改善广西的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系统,实现我国21世纪中期中等发达国家环境战略目标,广西必须在继续加强行政、立法、体制建设、科技教育等方面环保措施的同时,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经济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健全和完善符合广西实际的环境经济政策

在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基础上,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视与支持。实行环保公共预算制度,确保自治区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建立首长问责制度,将环保与领导政绩挂钩,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将利益机制引入环保管理责任体系。

进一步完善环境税收、排污收费及生态补偿制度。在资源税、消费税、进出口税改革中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发挥税收在环境保护中的杠杆作用。全面征收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费及放射性废物收储费。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实行二氧化硫等排污权交易。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企业减少排污。

建立健全环保投入机制。促进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向市场转化,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资和管理经营体制。制定和完善各方面优惠政策,鼓励有投资、经营管理能力的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参与环保投资、经营。积极推行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简称BOT)投融资经营方式,发行环保债券或建立环保基金用以支持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开放式、竞争性的投资经营格局。

建立绿色GDP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制。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实行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将地方GDP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挂钩,确保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自治区应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并以法规形式将万元GDP能耗指标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规划一项约束性指标,以规范企业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调控作用。自治区应制定并实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在区域规划方面,重点搞好北部湾经济区、桂林自然风景旅游区、柳州工业区等地区的规划,同时积极抓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区域规划的试点工作。在区域政策方面,逐步加大对桂西南、桂西北等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打破条块分割,消除区域性壁垒,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东部产业西移,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柳州、南宁、梧州等环境容量有限,而经济密度较大,布局和产业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区域实行优化开发;在桂东南及环北部湾等还具备一定的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实行重点开发;在桂西南、桂西北等生态脆弱区域和桂林市、北海市等重要生态区域实行限制开发;而在自然保护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湖泊湿地等依法设立的具有特殊保护价值区域一定要禁止开发。

加快结构调整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强化环境准入。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重点行业的环保、安全、能耗、水耗标准和产品技术、质量标准,严格市场准入管理,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重大项目和环境敏感项目的环境审批,要通过听证会形式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在环境影响评价之后向公众公布。对于经济建设新项目,尤其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政府以后引进项目,不仅要考虑项目对GDP的贡献有多大,更要考虑引进项目是否属于低排放、低能耗、环保型的产业。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全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环保战略重要核心。主要抓好以下工作:强化政府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加快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制定循环经济政策体制、评价体制和相关技术标准;引入市场导向机制,结合广西实际,在资源利用、污染处理上制定合理的价格,通过价格导向,提升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效益,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倡导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城乡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产业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设计与改造,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补充完善符合区情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有关政策条例。努力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综合使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等多种手段,建立节约型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着重抓好以下工作:加快转变工业领域生产方式,在重型化的产业结构中实现“轻型化”生产,有效降低工业能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规划在南宁建设五条城市轻轨,在城镇开设公交运输等,以提高交通效率,节约能源。

大力开发环保能源。广西不可再生能源严重短缺,能源产量仅占全国的0.84%,但水能资源相对丰富。根据这种情况,应采取措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水火电并举,大力发展水电,以水电为主;推进适合城乡特点的清洁能源工程。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规划建设垃圾发电项目等;积极开发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桂中、桂西南为基地,大力发展以木薯为原料的生物乙醇;开展核能研究,适当发展核能。

完善和规范环保奖罚条例且严格执法

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都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逐有关。因此,加强环保经济执法,以经济手段为杠杆,才能有效鼓励保护生态环境并从根本上遏制对生态环境的各种破坏。

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基础上,制定自治区有关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核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并进一步完善技术规范和环境标准体系,科学确定标准限值,制订更加严格的广西环境保护奖罚标准。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环境经济执法。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执行有力、高效运转的要求,明确执法责任和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境经济执法情况的监察力度。建立环境执法信息网,鼓励社会参与执法监督,最大限度确保环境经济执法的公平公正。依法要求企业、单位和个人各类法人负责解决自身环境问题,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经济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