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5:06: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基础医学的重要性,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 精通音标,打好记忆基础
所有的词汇教学都要以国际音标教学为前提,而这一步往往是很多英语老师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步骤。个别老师觉得没有必要,其实不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国际音标,就如同送给学生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而不是那些现成的金子。而只有拥有了这根手指,才能使学生以一变应万变,自学单词。所以,花点时间让学生掌握国际音标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掌握国际音标的使用将使学生受益一生。在掌握国际音标后,接下来的集中识词步骤就顺理成章了。
2 探索必要的技巧与方式
以一个单元的词汇作为一个课时,利用课后的词汇表。每个单位约30个单词和词组,根据单词记忆的五步曲:拼读英译中-中译英-拼写-使用。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拼读(在掌握国际音标的基础上),老师纠正发音然后进行跟读然后记忆中分别进行英汉互译最后才是拼写。这使大多数学生只会拼不会读的错误学习方法就彻底解决了,还养成了记忆单词的良好习惯。
完成以上五步曲之后,给学生限量时间,当堂巩固,并进行当堂检查。检查形式有多种。集体测试,个别测试互相测试等等。在此期间,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记忆细胞高度活跃。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检验教学效果。可以以听写形式,或其它各种形式。每次所学的单词或词组将在接下来的整体教学中进行反复循环,尽量在课堂上提高它们的再现率,加大它们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从而达到复习效果。
集中教单词时,第一课时要求会读,第二课时英汉互译并会默写。要求记住一词一意,用法暂不要求,待到学课文时再解决。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为强化单词记忆,我们注意复现单词,进行反复循环。每组单词,要求学生当晚复习,第二天检查。以后每隔数天,均要重新再认,复习巩固。我们还坚持了三个阶段的循环。①在集中识词后转入对话,课文教学时,在教学之前把全部单词、词组循环一次。②在期中、期末总复习时再循环一次单词、词组。⑧新学期开始时,在上课之前再循环一次单词、词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集中识词,滚雪球似地反复循环,学生一次比一次熟记,记单词速度一次比一次快。尤其是一些差生,在反复循环中,把原来夹生的单词重新记忆,不断巩固,不断进步,逐步赶上好的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越来越足。
3 用多变的教学方法
3.1 幻灯片词汇教学法。操作方法其实很简单,也很实用。①将词汇中英文一一对照,打在各自的文本框内。②设置自定义动作,手动操作。③先将一张由约30个生词(中英文)构成的幻灯片展示给学生,跟读2~3次。④要求他们在5分钟之内记住,如单词简单可记拼写。⑤放映第二张幻灯片,只有英语,抽查英译中然后反之,中译英。
效果:这种方法很适合高一新生,学生反映也很好,比起背词汇表,效率提高了很多。在具体操作中,可以结合一些游戏,比赛等,使枯燥的词汇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3.2 金山词霸词汇教学法。对于高三的学生,可采用笔者在试用的一种新方法利用金山词霸的一种特殊功能――金山词霸迷你背单词,可以结合电脑辅助工具放大镜进行词汇教学。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将本课时可能碰到的生词全部输入金山词霸的词汇库。②预备铃一响,启动词霸自动播音系统,同时启动放大镜,把词条放大在屏幕上(包含中英文),以便学生边读边看边记。⑧反复几次后,再启动只有英文的词条,让学生读出英语单词,并说出中文意思,或只启动中文,让学生说出英语单词。
效果:能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因为涉及到接下来的课程,学生记忆的积极性特别高;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学生的记忆力达到了,当然,这还局限在短期记忆,但在随后的阅读理解中,单词的再次浮现将巩固生词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同时也给了他们无比巨大的成就感。
笔者发现,前面两种多媒体教学法其实可以有机结合,具体如何操作要以学生的水平而定。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40-01
一、舞蹈中融入感情的必要性
(一)感情是舞蹈作品的生命力
作为舞蹈的本质因素——情感,将舞蹈与其他人体艺术相区别,例如武术、体操、杂技等。一个舞蹈能不能感染观众、表演是否成功取决于这个舞蹈是否具有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的“缔造者”就是融入舞蹈当中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将现实感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后产生的一种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真情实感。以一种“诗意”的形式存在,含蓄却又耐人寻味。杨丽萍表演的舞蹈《雀之灵》,用舞蹈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之所以舞蹈会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不是仅仅由于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组合就可以的,是因为杨丽萍在表现孔雀梳理羽毛、喝水、跳跃和释放灵魂的各个环节,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情,是用心在表演。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让舞蹈有感情冲击力和审美冲击力。
(二)舞蹈中的感情具有表意功能
舞蹈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也有体现人们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但是,单纯的表现喜怒哀乐的动作并不可以称之为舞蹈。舞蹈的形成是需要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提炼后通过优美的肢体动作展现出来,肢体是舞蹈表演者与观众的交流媒介,通过它完成信息和感情的传递功能。能够传递信息、感情的舞蹈就具有表意功能,这也是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得到升华的部分,是决定了其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以情带舞,以舞传情
(一)将感情注入到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中国舞蹈的美学思想自古以来就有“情感于外,情动于中”的说法,因为舞蹈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存在,需要将表现人们内心情感作为其表现的本质。舞蹈表演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让身体的一寸皮肤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每一个关节都认真的表现着。舞蹈用身心结合的方式,令感情引动体动,以体动传达感情。欣赏舞蹈时,不仅会给人生动直观形象的视觉冲击,更会让观众感受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感。这样的弦外之音,令舞蹈成为含蓄抒情的工具。如果舞蹈中没有了这种感情的存在,也就与体操没什么区别了。
(二)用舞蹈表演传递情感
舞蹈和舞蹈的感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就像很多优秀的舞蹈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从心中产生的一样。由于每个人身处的环境不同,使其教育背景、性格爱好均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使不同的人对舞蹈的演绎和表达、创造与理解均有不同的见解。当代的很多有影响的舞蹈家都不将舞蹈只是当做娱乐人们的一种形式,而是看到更深的层次——把舞蹈的演绎当做人们对生命本质探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探索人性的矛盾、困惑,以及生存和渴求自我表达的冲动。
三、情感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中,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感情。“情”,在舞蹈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启蒙学生。由于他们处于启蒙阶段,不能对舞蹈形象的外在美进行自我感染和自我教育,需要教师格外注意学生对舞蹈感情的培养,并做到“以情动情”。目前,很多舞蹈教师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只注重学生动作的基本功和完整度,忽略了对学生感情的培养工作。长期以往会使学生的舞蹈表演仅处于单纯的、单一的动作模仿水平,无法有质的飞跃。因为对舞蹈的模仿属于二度创作,在这个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添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并将舞蹈演绎的有自己的特色,是推陈出新的过程。但这些对于一些学生来讲还是非常困难的,怎么做到用肢体传达感情?如何做到“以情带舞,以舞传情”?这些都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中学生对于感情的的培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舞蹈训练课上,老师除了教会学生动作要领之外,还应该灌输给学生带着感情、调整呼吸、构想音乐的画面等可以培养感情的方法。舞蹈具有感性的一面,让学生与舞蹈成为“朋友”,将自己的情感和舞蹈有机的集合在一起,令其在日常训练中摩擦、融合。让学生从本质上意识到情感对于舞蹈的重要性。
总结:就像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文章容易被大家广为传诵一样,有感情的舞蹈才能获得人们良好的口碑。日后,单纯的舞蹈表演必定会被淘汰,有感情的舞蹈才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活力。只有充分的意识到感情的舞蹈表演和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才能表演出动人心悬的的舞蹈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舞蹈学员!
首先,从课程设置的层面来看,学校在设计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一般从大一开始学习基础造型,并进行系统的专业基础训练。到大二就开始分专业方向,这也导致了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接受专业基础训练的时间过短,专业基础不牢固。对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后续的专业训练造成一定的障碍,很多学生难以找到正确的思路和方向。其次,从思想层面上看,学校对基础造型课程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造型知识,难以延展设计思维。尽管在当前的装饰设计专业教学中普遍强调创新思维,然而创新思维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象是装饰艺术设计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美术设计的根本。如果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基础造型学习,就难以找到创新的方向。最后,从技术层面上看,现代教学工具的普及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基础造型。由于基础造型课程的课时量过少,学生的造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很好地对形象进行把握。现代工具使设计的学习更加方便,但也造成了思维上的惰性。一些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过分依赖现代设计工具,很少进行身体性的训练,导致了思维模式的狭窄。
二、基础造型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不受重视的根本原因
(一)教学观念
在装饰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存在着不重视基础造型训练的错误教学观念。一些教师受传统的设计教学体制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基础造型课程的重要性。这也造成了教师手绘能力普遍较低,无法给学生正确的基础造型指导。
(二)教学体制
目前,诸多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教学侧重点的不同导致了教学团队偏重于专业课程的建设,忽略了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不重视基础造型课程建设,导致了课程计划中基础造型课程的压缩。
(三)社会原因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当前的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更加依赖图片,开始具有强烈的商业化色彩。为了满足现代商业化的市场需求,一些装饰艺术设计往往只是对图片的简单拼接。随着工业时代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倾向于几何化的艺术思潮,传统绘画在装饰艺术中的地位逐渐降低,装饰艺术的造型越来越倾向于几何画和抽象画。这也造成了装饰艺术设计中手工绘画的分量降低,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更倾向于迎合当前社会的抽象化、机械化的审美取向。
三、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基础造型的重要性
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审美能力必须在基础造型训练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只有通过系统的基础造型训练,才能提升自己发现美、捕捉美的能力。对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基础造型课程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对装饰艺术设计进行创新。
(一)重视基础造型课程,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
要提高我国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就必须提高对基础造型训练的重视。在装饰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专业之间的学术实践交流。特别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和美术专业要积极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提升专业认知、更新专业培养的理念。学校的科研团队要对课程体系、课程设计进行良好的规划,增加基础造型课程的课时量,切实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通过基础造型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和感受力
通过基础造型课程,可以有效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和感受力,使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打好专业基础。在基础造型课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参观优秀的装饰艺术设计展览,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要打破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对于现代化设计工具的过分依赖,组织学生进行写生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造型和色彩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设计审美的方向。
(三)通过基础造型拓宽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
装饰艺术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艺术设计学科,要做好装饰艺术设计就需要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创作能力,基础造型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为了拓宽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应该有意识地加重基础造型的课程比重,在设计教学中渗透审美教学和造型训练。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拓展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新。
1 美术基础课程简介
美术基础课程主要是针对广告、会展、环境、工业、服装等实用美术的特点,从造型、色彩以及构图等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一些诸如美术视觉表达的基础训练,以便能够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对视觉审美的判断和鉴赏能力,掌握并且理解一些基本的美术表现技巧。美术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绘画基础练习、绘画艺术资源借鉴及题画稿创意表现三个方面。其中,素描与设计素描是我们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训练,学生往往会觉得有些单调,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它用单一颜色来描绘对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通过形体、结构、比例、线条和明暗等造型因素的综合运用,将内容形式和手段揉和在一起来表现对象的方法。素描属于心灵,色彩则属于感官。色彩与设计色彩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色彩关系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在课程中将传统写实色彩、装饰色彩和创意色彩有机结合。既不完全否定传统的写实色彩,也要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视觉语言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两部分构成的一套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其中,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明暗、色彩、质感、空间。我校在视觉语言课程的设置上分为视觉语言一和视觉语言二,囊括了三大构成的基本内容。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视觉语言的教学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和规律的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设计法则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运用探讨式、启发式、发散式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教学、图片展示并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2 艺术设计专业简介
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在全国的艺术设计院校或者开设艺术设计的综合大学中来看,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艺术设计的核心是对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对于艺术设计的教学中都要围绕着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艺术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创作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并达到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素质。当然,艺术设计专业想要培养出的人才还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否则,就算是会再多的理论知识,也都是纸上谈兵而已。可以说,所谓的艺术设计,重点还是在设计上,而不是所谓的将书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的“书呆子”,相信企业也不需要这样的员工。因此,尽管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往往不被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所重视,但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方面,仍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改革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美术基础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美术基础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视,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美术基础教学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多年从事美术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教学师生观念、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从师生观念上来说,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从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反应并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努力增强师生互动。同时,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美术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不应把美术基础训练当作跨入大学的敲门砖,而是将其作为美术工作者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增强艺术语言感染力的重要积淀过程。从教学内容上来说,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前苏联的美术教学体系对我国美术基础教学的影响深远,具象、再现以及完整呈现似乎成了一层不变的标准。但在今天看来,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虽然不外乎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内容,但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如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偏重造型能力、速写线描表现能力的教学;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多进行空间界面和空间中各种物体之间的视觉关系表达能力的教学,综合应用平面、色彩、立体三方面的知识进行创作。
4 美术基础教学对艺术设计学生作用及影响
4.1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可以说,美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方面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会让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一个新的台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让学生长期在美术基础方面进行学习,那么就会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的艺术创作,不但如此,还会使得学生们变得更加喜爱美术这一类艺术门类,同时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美术基础,对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加以提高,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当然我们也足够相信,学生们能够凭借他们自己的努力,去赶超一些在他们前面的人,使得他们自身得以提升,让自己的水平越来越高。可以说,美术基础并不仅仅是基础课程,而且还是我们从事美术道路上的垫脚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可以说,是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所必不可少的。
4.2 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很多人都不理解美术基础为什么能够提高设计水平,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一个人具有坚实的美术基础,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具有了稳定的画功和很高超的欣赏能力,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够忽略掉美术基础教育,只有把好美术基础教育,才能够更好的设计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可以说,只有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拥有了坚实的美术基础,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出作品来,相信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也希望自己的设计水平能够有所提高,所以说我们就要更加重视美术基础教育,这是每一个从事美术教育的人都不能够忽视的。
总之,美术基础教学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教学的过程或许略显枯燥与乏味,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但让艺术设计的学生们真正的喜欢上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艺术设计专业更好的驰骋。
参考文献:
[1] 杜纪海.浅议美术基础在电脑设计中的作用[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 周建,严明.美术基础在电脑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重要概念是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要概念的学习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首先,重要概念的学习会对学生以后知识学习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其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用到对重要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应用,而不是靠记住一两件孤立和零散的事实;再次,如果学生依靠头脑中重要概念构建起知识框架,那么这个知识框架可以较长时间留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能更好地把一些事实性知识有条理地存储在这个知识框架中,这样他的知识就不是零散和孤立的,而是逻辑有序编排的。
2 记忆模型的特点
教学中,无论是提供事实为概念形成支撑,还是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概念,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将以重要概念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存储到头脑中,是要学生内化、记住概念,只有有了概念的记忆,才谈得上概念的应用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美国弗吉利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T.威林厄姆提出了一个人脑在思考记忆时的工作模型(图1)。
图1的左边是周边环境,有很多可看可听的事情、待解决的问题等,右边是科学家们称为工作记忆的大脑组成,现在可以暂时把它等价于意识,它保存在思考的事情。从环境指向工作记忆的箭头表示工作记忆是大脑中让你意识到周围有什么的场所。长期记忆是一个储存你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的巨大仓库,长期记忆中的所有信息存在于意识之外,在使用之前它都静静地待在那里,进入工作记忆时它才浮现在意识中。
丹尼尔.T.威林厄姆记忆模型揭示的学习规律是:要想学到知识,它必须在工作记忆中稍作停留。你思考什么,你就会记住什么。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3 记忆模型对重要概念教学的启示
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概念进入长期记忆,也就是让学生记住概念。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对学生来说,教师讲授的知识和其他小鸟叫声、汽车的轰鸣声一样,都是一种环境信息,问题是教师如何让学生专注你的讲授、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进入工作记忆)、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概念、内化概念(进入长期记忆)?
3.1 从学生思考的角度精心设计教案
根据记忆模型,学生能记住他所思考的。可是教师和学生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教师能获取知识在看教材内容时是俯视,学生受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局限,学习知识是仰视,所以同一内容难易程度的感受是不同的。教师认为简单的内容,学生不一定觉得简单。教师必须知道在所学的内容上,“学生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在哪个层次上?”“他们会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特点,设计出更加适合孩子的方法和形式,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们跨过障碍。
例如,在进行“土壤里的微生物”一节教学时,从笔者所做的学情调查情况看,学生对动物植物比较好理解接受,而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细菌等很难理解。而学生对蘑菇、香菇、鸡腿菇等个体较大的也是微生物更是费解:为什么称之为真菌?什么是孢子?孢子是如何繁殖的?……都很陌生。教学时,笔者从经典的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现象分析、用手印菌落培养视频,让学生感知细菌就生活在周围的环境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数据分析,让学生感知其大小;通过生活中的酸奶、泡菜、醋等食品的生产,让学生感知,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害,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通过细菌、酵母菌、蘑菇显微结构的比较,让学生体会酵母菌、蘑菇等真菌“真”在何处。通过蘑菇孢子散发、萌发的高清视频、学生动手制作孢子印等措施,让学生理解孢子为何物,如何繁殖。通过解剖蘑菇、香菇等大型真菌,知道大型真菌和霉菌、放线菌一样,也是由许许多多的菌丝集合而成的,是微生物中的“大块头”而已。
教师站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来设计教案,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就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概念。
3.2 让学生参与建构概念的过程
生物学概念是从生物学现象、事实的研究中抽象概括而来,以共性、原则、原理和规律等状态呈现出来,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理解和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需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积极主动地参与搜集大量信息,进行关键性的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即将建立的生物学概念所需生物学现象、生物学事实的搜集、整理、描述和交流;要重视让学生参与探究、实验等生物科学实践活动,只有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才能学使生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例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节教学中,光合作用的主要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如果不让学生亲自探究验证,初中学生是很难理解光合作用的内涵的。
教学中,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淀粉),是萨克斯的经典实验,经过“暗处理照光酒精脱色漂洗染色观察分析”后,实验现象清楚,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在本实验进行的同时,教师可以设立另两组对照:① 割断叶脉形成基部有水、割断部位至叶尖无水的对照组;② 选取两片大小相同的叶片,两个大小相同的透明塑料袋(不漏气),然后在一个塑料袋底部放7~8粒碱石灰颗粒(用小块纱布包上),套在一片叶片上,在叶柄部位扎紧袋口密封;在另一个塑料袋内不放碱石灰,套在另一叶片上,在叶柄部位扎紧袋口密封。这样形成了一叶片有二氧化碳、另一叶片没有二氧化碳的对照组。
选用银边天竺葵(也可以用银边吊兰)做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就可以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选用金鱼藻做实验材料,用氧气助燃的性质,可以验证出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长期以来,由于高考的导向,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一度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哑巴英语”是目前困惑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问题,而且仍没得到彻底改善。我国的外语教学活动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虽然能熟练地再现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有效地控制学生进行各种教学学活动,但缺乏组织语言交际活动的能力。这是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也是外语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症结。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有:
(1)英语教师的教学评价观念的制约
“终身定一纸,卷上见高低”的评价手段,沿用至今,它一直在制约着英语口语交际教学,要谈发展不容易,中小学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多年来教改的主题,虽然人人对应试教育痛恶,但我们仍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2)师资条件的制约,环境的差异
国际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英语口语人才?大中小学要不要为社会发展的培养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人才?毕业后的大学生的工作究竟哪方面离不开英语口语?这些很少有人去理会。因为,只要在纸上过关就是人才!
(3)传统的服从、尊重、忍耐和克制,这些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
有时会有这样的疑虑,“为什么在这些学生中,不懂的却敢开口,成熟的却不开口呢?因为前者没有顾虑,而后者就不一样!”这里是来自一位澳大利亚的专家对我们的学生的评价:
Fifty students move as one.They all go in one direction,but in Australia fifty students move as fifty.They go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但是,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这种能力是否培养起来了,也是在使用当中检查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里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应当重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要达到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要求,首先得让他们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勇于开口说英语,并且能够达到经过长期的训练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的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素质
在口语课堂上,学生在进行会话时,除了采用身体的手段(如点头、摇头、微笑)外,极少有反馈反应(如yes,no,er,mm等等)。以小组为例,通常会看到一个学生在滔滔不绝地说,而别的学生只是静静地听,或是在思考自己将要说的内容。出现以上情况,就使到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得到了锻炼,而其余的则充当了忠实的听众。作为教师,应尽力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并有意识地走到该小组,加入他们的讨论,给予适当的词汇提示,不应过多地强调语音语调的标准,当学生说出一个好的句子,不时地鼓励、表扬他们。相信持之以恒,学生会慢慢培养出自信,乐于表达想法。
(2)培养兴趣为主,让学生敢开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和“乐”实际上就是指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绪,真正做到能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开口“说”,想开口“说”,乐开口“说”,渐渐地所有的学生都能大胆“说”了。
兴趣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想说的兴趣,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耐心加以启发,适当引导,诱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焕发学生讲英语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加英语口语练习。
(3)选好口语训练材料与定好训练形式,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交际意图
要发展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在选材上就要注意选那些真正能上口的材料,同时,必须以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前提,尽量为学生创设语景,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并有信心把话说下去。例如在平时的阅读课中,我抓紧每个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的中心大意,课文讲完后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就这篇文章以“假如我是……”为题说说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等。有时我还出一两个特定题目,激发他们的动力,让学生锻炼自由发挥能力,如运动、天气、娱乐……长期下来,学生们感觉自己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到语法与词汇,更能够说上一两句。
在进行口语训练时,我们会碰到一些棘手的难题,因此在这里给出几点训练口语的建议:
(1)要说好口语,平时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学生普遍反映:“老师,我想说,但不知道这个词该怎么讲,只能用中文代替了……”,基于这点,就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造句子容易得多了。
(2)听力理解的因素。听力水平同样在交际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的听力水平如果远低于口语能力,就会在会话中因为听不懂或没把问题听清楚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广泛的听说练习等。
(3)学生在进行口语锻炼时,除了要有语言水平之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就是所谓的情景反应。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则无从说起。
我们要重视语言功能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所起的积极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利于发展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帮助他们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消除疑虑,转变观念,加强口语能力的培养和考试成绩并不矛盾,因为说和写一样,都是信息的输出,没有信息的输出是谈不上交际的,再说,书面语也越来越趋向口语化了。
参考文献:
兴趣只有发自内心,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契合的教学方式。我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谈,和他们聊聊喜欢的漫画,经常浏览的网站,喜欢的网络游戏。每次和学生聊天,他们都特别兴奋,很想把自己的想法与教师交流。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后,我就将游戏和动漫融合到了信息技术的学习之中,不仅帮助学生顺利学到了知识,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让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多鼓励学生,保护他们的兴趣
在初学操作时,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要么误删图标,要么切换不了输入法,要么忘记保存,总之,各种各样的错误学生都可能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切不可讥讽、责罚学生,那样会使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好不容易激发出来的兴趣也会逐渐消散。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细心呵护学生的兴趣,在关心与关爱中引导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我经常在课上采用如“真棒!”“和上次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他吧!”等鼓励性的语言,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呵护。
三、教师以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
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在个人成长与拼搏进取方面有着极大的潜力。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全发展。学生良好心理形成的基础是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上的,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与教师亲近,教学所收到的效果才能更好,进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意学,教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吸引到学习中来。这种吸引靠的是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与技巧,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也会逐渐爱上学习,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其次,教师要如天使一样传播爱和温暖。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有融洽、和谐,教学才能展现其独有的魅力。教师要热爱学生,倾注自己的热情,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尤其是对一些学困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学生对教师的关爱都是很敏感的,教师付出一点一滴,学生就能十倍、百倍地回报教师。对于教师的要求和建议,他们也会虚心接受。师生关系会在爱的氛围下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就变得更加容易。
四、改革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信息技术之初,很多学生都对信息技术课有着很大的向往,因为信息技术课上有娱乐项目,如游戏、视频等,还有的学生是对高科技怀有一种崇拜的心理,想要亲身体验一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逐渐下降,到了七年级的下半年,只有不到50%的学生喜欢它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内容在逐渐加深,随之也会变得更加枯燥,学生掌握的难度较大,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为了帮助学生重拾兴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来引导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进入到计算机的神秘领域。并且,教师要将自己的熟练操作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他们对于计算机操作的兴趣。
1.以比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理论的学习很不在意,他们觉得这些内容枯燥无趣,没有学习的意义。其实,教师如果利用比喻,就能够有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如把计算机比喻为一座大楼,将各个硬盘比喻为楼里的房间。
2.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有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操作能力也非常低下,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单开小灶。并且,教师要注意呵护学生的自尊,当学生有了进步时要不吝表扬,激发他们的兴趣。
3.利用竞赛激发兴趣。初中生的好胜心都很强,竞赛是一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良好的形式。并且,在竞赛中,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对于他们掌握电脑程序的操作有着很好的作用。
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建立在人们对现代医学模式的深入认识的基础之上,并与保险医学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在我国高职保险专业,开设《保险医学基础》课程,加强保险专业学生对保险的进一步认识,强化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对人身保险中常见疾病的评定能力,对于推进我国保险企业进一步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1]。
1 保险医学的发展及其在保险企业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1.1 将保险与医学两者之间相互进行结合 已经历时将近200年,对重大疾病加以保险这方面的创意,最初源自医生;而对健康进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则是保险公司开创的先河。保险医学的目标与预防疾病以及普通医学治疗不同,其主要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管理和对危险加以选择。当前,国际保险医学会研究几乎对保险经营所有的医学领域的问题都有涉及,例如人体健康与抑郁症、寿命受遗传疾病的影响、在法律诉讼中如何对残疾进行鉴定等问题,可以说内容极其广泛。
1.2 保险医学制度在保险企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保险医学在保险企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作为保险企业所要经营的一项核心技术,其在制定保险费率、产品的创新以及对风险评估与防范等诸多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
2 当前我国保险制度还存在严重的不足
2.1 当前我国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 我国保险协会管理与保险专业委员会总干事胡波认为,保险制度的缺失是阻碍保险在中国快速成长的主要因素。这种制度缺失具体体现保险企业队伍素质不高、保险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保险企业缺乏标准的职业资格评审、保险与经济发展横向合作不够充分、缺少相应的职位晋升机制以及保险知识普及不够等等。
2.2 我国保险制度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在保险领域,大多是将国外标准照搬照抄,在很多方面都缺乏相应的创新。
2.3 我国对保险制度的认识程度还不够 由于我国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因而导致我国自发研究及保险制度的数据积累严重不足,极易给保险企业的带来巨大的经营亏空,更甚者还可能造成保险企业在投资评估及投资评估等出现误差。而造成这种原因的很大一方面,是当前我国对保险制度的认知程度不够,未能充分考虑到保险制度缺位极有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后果[3]。
3 在高职保险专业开设《保险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3.1 在我国高职保险专业中增加《保险医学基础》课程,为保险专业学生日后的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我国高职保险专业中增加《保险医学基础》课程,通过对保险专业学生进行医学基础知识的培养,使得他们对健康保险的认识得到增强,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日后从事保险行业的专业服务水平。其次,在我国高职保险专业中增加《保险医学基础》课程,有利于保险专业学生在日后从事保险行业时,能够对客户咨询有关重大疾病及普通医疗保险提供详细解答,以便提升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4]。
3.2 在我国高职保险专业中增加《保险医学基础》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风险防患意识 而在我国高职保险专业中增加《保险医学基础》这门课程,正是让保险专业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到医务核保的中心思想,以便他们能够在日后从事保险工作时,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发挥医务核保在健康险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从而能进一步为保险起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3.3 在我国高职保险专业中增加《保险医学基础》课程,有利于保险专业学生能够有效地对伤残进行评定并为其实务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在高职保险专业开设《保险医学基础》课程,同时有助于保险专业学生对其保险医学的特点、相关风险及经济负担加以深入研究并详细分析,以便能更加有效地提升他们在日后工作中所遇到的健康险、人身保险等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5]。
4 结束语
从民间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调查来看,健康险及人身保险在我国保险中均处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尽管我国健康险及人身保险当前发展的速度不快,然而却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在高职保险专业中开设《保险医学基础》课程,加强保险专业学生对保险、风险防患、医务核保以及一些人身保险中常见的疾病的进一步认识,为他们在以后的保险从业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当前我国高职保险专业工作的重心。
参考文献
[1] 崔为平.推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现实问题、法律对策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1,22(7):16-18.
[2] 孙皎.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和介护保险制度的介绍[J].吉林医学,2005,26(3):307-3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思维能力,造型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进行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能力的基本素质,其中的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型能力就是在基础教学中进行训练提高的,那么几何图形抽象训练在基础教学中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分析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一方面从教育者的现状分析:当今中国的高校为了培养全方面的人才,纷纷的开设了许多“与时俱进”的新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但是,高校在没有基础教育设施的前提下开设的这个专业往往以技术为培养目标。许多教育者或者用人单位认为,要想做出设计,必须得学会运用设计相关软件。虽然说技术水平重要,但创意更重要。没有好的创意,技术再好也做不出上乘的设计。现在许多高校的专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努力加强设计基础教育。但是在教学实施中还不是很乐观。
另外,对现代的受教育者在接受设计基础教育的学习态度分析。从上个问题的调查中了解到一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学校开设大量基础课报以很不喜欢的态度。产生这样的态度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学生对计算机的依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本作为辅助教学的计算机工具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制作工艺,使做出的设计画面精美、易于修改,而且准确快捷。种种效果吸引学生不能自拔,不管做什么都要依靠计算机来完成;二是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形势的压力,面对客户的现实要求和强调软件操作能力的公司,大学生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各种设计软件,甚至有的认为会的软件越多越好。这些导致了设计类学生不重视艺术设计基础的训练,他们只考虑到了软件应用技术,而忽视了创意的重要性。不管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来说,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双方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去分别去指导和学习,因为它是设计者创造力开发的有效途径。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课程安排中,图形造型设计基础训练是开发和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几何图形抽象训练是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丰富的几何抽象表现语言是学生设计作品富有创造性的基础条件。如果从高层次的角度去要求,学生的设计作品,无论是习作还是创作都涉及到创造性这个问题,即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抽象表现语言。几何图形即可作为一种抽象表现语言来体现。
1、几何图形抽象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艺术性的理解
艺术设计类的学生一开始接触的是传统绘画的训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掌握绘画技巧。虽然一些形象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技能来表现它的艺术性,但过分利用技巧,会使某些事物失去它们的趣味性,同时其艺术性也将会减少。在绘画的过程当中,过分利用传统技巧的表现也将会扼杀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而在几何图形抽象训练的过程中。不需要熟练的绘画技巧同样可以用一个几何图形或者几何图形的添加来表现一个事物。
首先让学生观察现实事物的形态,然后采用几何图形的形式对事物进行抽象提炼,之后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凭借自己主观想象在几何图形上进行添加,创作出自己理想的几何抽象作品来。由于几何图形的抽象性,使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指向,那么利用它来表达的意思的自由度也十分广阔,学生可以通过几何图形来表现事物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也将会意识到几何图形本身的艺术魅力。
2、几何图形抽象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创意造型能力
几何图形具有丰富的表情和魅力,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共融性。利用这些特性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就不存在限制性,它可以表现比较宽泛的意义。同时这些特性与我们把几何图形抽象训练作为基础课所崇尚的“下意识”的表现相吻合。“下意识”的表现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一定意义上它与我们画面效果的偶然性是等同的。在进行创作训练时,只有在下意识状态下才能形成不可把握的偶然效果,无论是在元素造型方面,还是画面构图方面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效果能够反映出许许多多新颖的想法一即我们的创意。而在审美的直觉下继续扩展直至画面走向丰富、完整。之后我们再把这些创意用在合适的设计中。其实几何图形抽象训练的整个过程是发现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
3、几何图形抽象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快速审美能力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快速审美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来说,快速审美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有句俗话“眼高才能手高”可以侧面的告知我们,视觉质量不过关,是无法踏入艺术或设计之门的。作为设计类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应该加强培养快速审美的能力,达到比普通学生更敏锐的眼力。快速审美的能力大多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我们现有的许多基础课程,比如素描、色彩都是训练审美能力的一种方式,但还是有具象的训练方式,由于具象物态的内在结构不能直接表现,会导致学生的审美反映的迟缓,几何图形抽象训练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几何图形抽象训练时运用纯粹的点、线、面,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画面,不管多么复杂的事物,都可以概括成几何图形。这种表现方法相对于具象的训练要轻松自由的多,并突出自己的主观意识,可以随意的进行几何图形组合,而且几何图形抽象训练以直观、快捷的方法做出来的设计更有吸引力,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也会不断被加强。
让学生越早进行几何图形抽象训练是有益的,它可以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并可以重塑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更早地找到设计感觉。
以上的分析表明,让几何图形抽象训练介入设计基础课程中,不但不会减弱学生的具象审美能力,反而可以增强学生认识具象事物的能力,它和其他的基础课应该趋于平衡。如果说具象的训练是要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的话,那么几何图形抽象训练则是偏于艺术修养的加强以及创造能力的追求,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但值得强调的是:几何图形抽象训练所带来的优厚的“效益”,确实能够超越具象训练基础课的成果。因此说几何图形抽象训练在设计基础课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对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基础造型是一项基本的能力。然而,我国的装饰设计专业学生在手绘方面的能力普遍较低,对画面的认识能力和感受能力不足。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也没有对基础造型课程以足够的重视。基础造型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基础造型的重视,才能避免设计变成一项体力劳动,赋予设计应有的创新和生命力。
一、当前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课程设置的层面来看,学校在设计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一般从大一开始学习基础造型,并进行系统的专业基础训练。到大二就开始分专业方向,这也导致了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接受专业基础训练的时间过短,专业基础不牢固。对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后续的专业训练造成一定的障碍,很多学生难以找到正确的思路和方向。
其次,从思想层面上看,学校对基础造型课程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造型知识,难以延展设计思维。尽管在当前的装饰设计专业教学中普遍强调创新思维,然而创新思维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形象是装饰艺术设计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美术设计的根本。如果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基础造型学习,就难以找到创新的方向。
最后,从技术层面上看,现代教学工具的普及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基础造型。由于基础造型课程的课时量过少,学生的造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很好地对形象进行把握。现代工具使设计的学习更加方便,但也造成了思维上的惰性。一些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过分依赖现代设计工具,很少进行身体性的训练,导致了思维模式的狭窄。
二、基础造型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不受重视的根本原因
(一)教学观念
在装饰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存在着不重视基础造型训练的错误教学观念。一些教师受传统的设计教学体制的影响,没有认识到基础造型课程的重要性。这也造成了教师手绘能力普遍较低,无法给学生正确的基础造型指导。
(二)教学体制
目前,诸多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教学侧重点的不同导致了教学团队偏重于专业课程的建设,忽略了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不重视基础造型课程建设,导致了课程计划中基础造型课程的压缩。
(三)社会原因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当前的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更加依赖图片,开始具有强烈的商业化色彩。为了满足现代商业化的市场需求,一些装饰艺术设计往往只是对图片的简单拼接。随着工业时代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倾向于几何化的艺术思潮,传统绘画在装饰艺术中的地位逐渐降低,装饰艺术的造型越来越倾向于几何画和抽象画。这也造成了装饰艺术设计中手工绘画的分量降低,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更倾向于迎合当前社会的抽象化、机械化的审美取向。
三、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基础造型的重要性
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审美能力必须在基础造型训练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只有通过系统的基础造型训练,才能提升自己发现美、捕捉美的能力。对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基础造型课程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对装饰艺术设计进行创新。
(一)重视基础造型课程,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
要提高我国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就必须提高对基础造型训练的重视。在装饰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专业之间的学术实践交流。特别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和美术专业要积极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提升专业认知、更新专业培养的理念。学校的科研团队要对课程体系、课程设计进行良好的规划,增加基础造型课程的课时量,切实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通过基础造型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和感受力
通过基础造型课程,可以有效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和感受力,使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打好专业基础。在基础造型课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参观优秀的装饰艺术设计展览,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要打破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对于现代化设计工具的过分依赖,组织学生进行写生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造型和色彩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设计审美的方向。
(三)通过基础造型拓宽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
装饰艺术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艺术设计学科,要做好装饰艺术设计就需要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创作能力,基础造型课程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为了拓宽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应该有意识地加重基础造型的课程比重,在设计教学中渗透审美教学和造型训练。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拓展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装饰艺术设计的创新。
结语
基础造型对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却没有对基础造型予以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基础造型的重要性,提高基础造型的课程比重,使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基础造型训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