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5:06: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文地理优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从近几年考查人口问题的高考试题中可看出,在考查的能力上,对图表判读能力的考查是不变的主题;在命题形式上,多以柱状图、线状图、坐标图、区域图、金字塔图或表格等方式提供数据,以选择题居多;在考查的内容上,多集中在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及其影响、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等方面。因此,要复习好这部分内容,掌握人口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是关键。同时,注意图表、图形的变化,加强应变能力的训练也很有必要。
一、人口柱状图
柱状统计图主要通过比较两个及以上柱状统计符号高度的差异,来说明统计对象的量值因时间或空间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在人口方面,柱状统计图主要用于比较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某些大洲或国家不同年代的人口数量或迁移人口数量等。
例.(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解析】本组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第7题,由图3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总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总人口增长率大于0(总人口增加)。人口净迁入量为国际净迁移率和国内净迁移率相加再乘以总人口,与8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且略有下降,而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下降幅度较大,所以人口净迁入量减少。第8题,读图3可知,该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而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国内净迁移率大幅度下降,说明20世纪90年代该市国内迁出量较大,所以该城市最可能在美国。
【答案】7.D 8.A
【方法点拨】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状况时,既要考虑该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增长率变化,又要考虑该国家或地区的机械增长变化。机械增长是指人口的迁移,包括国内人口迁移与国际人口迁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增长除了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取决于国内人口与国际人口净迁入量和净迁出量的对比。
二、人口坐标统计图
坐标统计图是采用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常见的有平面直角坐标图和平面三角坐标图。平面直角坐标图既能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又能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在考查人口增长内容时,通常利用横、纵坐标轴分别表示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虽然在图中只有两个量,但其中隐含着“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内容,往往从图中较容易观察出第三个量“自然增长率”的特征。平面三角坐标图常用百分比来表示某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将三轴合为一体,即三条外边表示三个坐标,每条边代表一个要素,每个要素按百分比分段,三个要素数据之和为100%。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本组题考查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影响及考生对直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能力。第1题,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读图,看清坐标数据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由图1可知,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从而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迁出、迁入人口总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因此迁入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本题中无法比较。第2题,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会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速迁出地区的老龄化进程。
【答案】1.C 2.B
【方法点拨】本组题的易错点在于易把横、纵坐标数据的相对量看成绝对量。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一般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入比重要高于人口迁出比重,机械人口增长快;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迁入比重要低于人口迁出比重,人口总量减少。若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则能够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提高迁入区的城市化水平。
例2.(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节选)16.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由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下降,人口增长减慢;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
【答案】B
【方法点拨】对于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要注意以下三点:(1)三边就是三个方向的坐标轴。如在图8中过某点作与65岁及以上坐标轴的平行线,与0~14岁坐标轴相交,可读取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读某数据时应沿该数据轴从三角形的底边向顶点方向读取,100%数值在顶点上。(2)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3)图8中的某点反映了江苏省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其实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省份的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都可以在图中找到适当的位置。
三、人口曲线图
曲线图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发展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它是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事物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判读时可根据线状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规律。在人口方面,曲线图可表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变化情况、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关系、某地流动人口数量变化等。
例.(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解析】第7题,根据图3中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时间的变化可知,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波动上升的,不是持续上升的。机械增长率等于迁入率减去迁出率,机械增长率是总体上升的,因而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8题,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人口迁移以迁入为主,说明该省级行政区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综合题中四个选项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上海。
【答案】7.D 8.A
【方法点拨】影响人口迁移的力主要有两个:一是拉力,产生拉力地区的特点是工作环境好、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等,这些地区经济较发达。二是推力,产生推力地区的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收入和教育水平低等。
四、人口金字塔图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由于图形与金字塔相似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左、右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的塔基底座越宽、顶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反映了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基底座越窄、顶端越宽,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反映了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特征。这种图表除了反映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外,还能反映人口的性别构成。
例.(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
(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解析】本组题考查考生对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第7题,由图4可知,2009年与1982年相比,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低;图4显示的是人口比重,因此无法判定20~24岁年龄组的人口数量。第8题,图4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为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0~14岁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于1982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答案】7.B 8.B
【方法点拨】人口金字塔图判读技巧:(1)从宏观角度分析人口金字塔图的形状,看其代表的是年轻型、成年型模式,还是老年型模式。(2)从微观角度分析人口金字塔图代表的人口组成状况,如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等。(3)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五、人口区域图
人口区域图主要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考查的内容有某个国家国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或人口迁移数量、不同国家之间人口迁移方向或人口迁移数量、某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和增长率变化等。
例.(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图12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23~24题。(改编)
23.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少
24.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入多于迁出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解析】第23题,由图12可以看出,直辖市重庆的人口数量没有增加,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中部人口数量减少(不变)的省级行政区有两个,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第24题,由图12可以看出,人口增加的地区,有的是因为自然增长率高造成的,有的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引起的;人口减少地区,如不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人口迁出应多于迁入。
【答案】23.B 24.D
【方法点拨】影响人口空间分布和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的便捷程度等;政治因素中的人口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有文化教育、婚姻和家庭、宗教等。
六、人口表格
人口表格在考查人口问题方面应用广泛,无论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某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人口的年龄构成,还是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估算,都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现。例如,可将主要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就可得出不同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而判断这几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
例.(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A卷)5.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主管教育的国家教育部,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教育领域里未曾见过的,创“特色学校”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可以这么说,在学校教育体系结构中,艺术教育将成为一所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突破口。再者,从外部环境来看,地方高校也必须充分利用地域、地方人文优势创建特色高校,才能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寻找到自身实际条件和市场需求两者之间的支撑点和突破点,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依托独有的地缘、人文基础,以相对完备的学科、师资、设备与场地等软、硬件为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艺术普及教育的内涵建设与特色挖掘已经成为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共识。本文将以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建设、教学体系建设、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及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可行性及意义之所在,为国内地方艺术特色高校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一、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理论分析
目前,国内外艺术特色高校的创建都是紧紧围绕学科定位、特色发展、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并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及地方人文优势进一步完善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建设方案。如国外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国内的中央民族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一些名校,这些学校共同的特点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素质教育体系,学生艺术社团发展成近百个,校园艺术活动频繁,艺术氛围浓厚,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营造了一个极好的校园环境。此外上述这些高校还建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素质教育基地,设有大学生交响乐团、舞蹈团、合唱团多个,艺术选修课程门数达到100多门,基本涵盖了艺术一级学科大部分领域。与这些名校相比,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起步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教师与硬件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艺术素质教育没有得到普遍开展,尤其是学校艺术特色创建与依托地域、人文优势结合的仍然不够,忽视了地域及地方人文优势在开发潜能、培养艺术创造力的独特作用。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在艺术教育色及个性丧失的地方高校不在少数。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在构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优势,有效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培养合格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人才已经成为广大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办学值得深思的问题,从理论角度分析,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在教学层面上,能够重视学生专业艺术基本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传统教学与“工作室”“工作室群”“大学生艺术团”相配合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其二,在专业特色上,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做到专业建设同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机地结合,注重把握专业理念与地方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能够不断丰富、加强地方高校艺术专业内涵建设,拓展艺术专业的领域与办学思路,逐步实现涵盖艺术专业所有子方向(如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戏剧影视表演等等)特色办学的需要。
二、利用地域与地方人文优势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实践探索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笔者认为,为了达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优势,面向社会与市场需求的艺术特色地方高校建设目标,必须积极探讨富于应用型、复合型与技能型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适时地依据地域特色及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及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模式与方法建设
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woRKsHoP互动式教学+专业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校企(艺术表演团体)合作教学+竞赛教学”等多种教学组合模式。在校内教学中,引入“wORKSHOP互动”与“竞赛教学”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该教学方式为个人+学习小组;教学组织过程为教师提前给每组学生发放艺术创作任务书,引导学生在广泛调研地方文化及地域特色的基础之上,通过“自主探索一小组交流一获得反馈一总结评价一动手实践”等环节,来消化、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标,使师生均从中获得专业理论与专业能力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方面,“专业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感受、感知地方文化及地域特色,将理论学习具体化、实际化,成为校内艺术特色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有机部分。艺术专业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思维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专业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模式中,学生艺术理论、艺术表演、创作能力是通过在本地的艺术实践来获得、提升,知识的获取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和自身根据艺术创作任务所需自主获得。该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研讨。教师的角色由理论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方向把握、调整、整理者与参与者。工作室制(艺术团)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能够起到与广大地方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重构以扎实基础理论与较强艺术实践能力为本位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可以体现与当地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广泛的合作办学:建立涵盖各个艺术专业方向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一线创作家、表演艺术家、技师、工艺美术大师直接传授实践艺术创作理论与技能,学生可以亲历亲为,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感受、感知地方文化知识,将地方文化的理论学习具体化、实际化,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学习效果与实际工作的信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做到了与所在地域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成为校内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有机部分。
(二)教学体系建设
为了配合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地方高校应在认真吸收、消化和理解国内外艺术特色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有地缘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符合艺术专业办学规律及自身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艺术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人文
背景与市场需求及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职业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当下艺术专业所从事的职业群及岗位层次,针对相应的岗位职业要求,确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实施学分制模块式教学,分公共课、公共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等。并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一次修订,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三)依托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建设及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转化
特色艺术教学团队是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关键,特色艺术教学团队必须依托地域及地方人文优势,按照课程体系相近或课程联系紧密的原则,形成一支梯队合理、整体素质高、特色鲜明的“团队”。该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后备力量充足,团队充满活力,能够秉承“以老带新”的传统,教学与科研取向鲜明。且能够紧紧围绕地域文化特色这个主题,将地方文化融入艺术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之中。通过对特色艺术教学团队的建设,能够在师资、教研、科研等方面给予创建艺术特色地方高校的各项工作以极大地支撑与保障,以特色教学团队的构建促进艺术特色高校建设的完善与提高。
一、人文地理学常用的分析法及其应用分析
(一)分析法的基本情况
其实所谓的分析法,主要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将某一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划分和拆解后,对研究对象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对象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的属性和本质的,从而形成一种将复杂化为简单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学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人文地理对构建和谐人地关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在不断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促进领悟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新发展。
(二)分析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1.降低了人文地理学的复杂性和繁琐性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问,由于我国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数量的增多,研究时间的长期性,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人文地理学中进行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加大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难度和深度。通过采用分析的方法对人文地理学进行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了分析的方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研究对象的组成因素和变化规律等方面似乎更加的清晰、明确,降低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复杂性和繁琐性,简化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过程。
2.克服了研究对象的假象误导
人文地理学主要是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展开相关的研究和考核活动的,但是由于人文现象的组成内容十分复杂和繁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对象和周遭环境的联系的紧密性和混乱性,所以同时也就给研究对象增添了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而人文地理学常用的分析法能够及时的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了解到研究对象的本质,不受假象的迷惑。
(三)人文地理学常用的分析法
1.区域分析法。人文地理学中常用的分析法就是区域分析法,任何的人文现象都是具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性,区域性作为人文地理学独有的特点之一,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区域分析法主要是从空间的结构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切入点,掌握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整体分布,利用比例的方法绘制出相应的图纸,使研究对象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2.时段分析法。时段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从不同的时间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对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时段分析法正是根据这一特点对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的,通过研究对象由简单变化为复杂的过程,了解研究对象的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使人文地理学在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的完善。
二、人文地理学常用的综合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一)综合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表现
1.能够有效地摸清研究对象的本质
综合方法在人文地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也是十分积极和重要的,由于人文地理研究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人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假象的迷惑和干扰,而综合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进行科学、细致、严谨的综合,就能够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进行研究和综合,最终摸清研究对象的本质。
2.巩固了人文地理学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研究和涉及问题面很宽,大到军事地理、天下观念、地域宗教,小到疾病分布、地图思想、风水思想等;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文地理学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使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分解,动摇了人文地理学的地位。而综合的方法则能够通过地将人文地理学所涉及的方面之间的联系性进行分析,使研究对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充分的发挥了人文地理学的独特优势,有效地缓解了人地供需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区域的健康持续发展,巩固了人文地理学的地位。
(二)人文地理学常用的综合法
1.区域综合法。人文地理学中的区域综合法,在对研究对象采用了分析法后,根据得出研究对象组成部分和发展规律等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为基础进行综合后,得出不同各个不同组成部分和发展规律就会形成的人文地理区域的构成主体和使用功能也都不尽相同。
2.动态综合法。人文地理学中的动态综合法主要针对研究对象在各个不同的时间段的研究进行动态的综合,从而研究得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的组织结构和发展规律,同时对研究对象为了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116-02
一、人文地理学概论的定位及功能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地理学科中一门专业基础性和导论性的课程,它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体中处于总括地位,具有综合性强、涵盖范围广的特点,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实践性特点。课程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它在学生地理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第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储备功能。人文地理学承担着除自然地理之外的人文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任务。让学生掌握地理学各种人文事象的时空特点,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了解与认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掌握人文地理学分析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第二,人文素质的培养育化功能。现代人文地理研究涉及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从综合性、空间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具体区域实例对上述问题的讲授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真知、培养他们解决区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形成生态环境伦理和对永续和谐发展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高尚品德,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开放型教学系统开发的基本理念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来处理人文地理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关系,并实践现代教育创新理念,在突出广度的同时兼顾深度,既要保证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要突出前沿、热点,参与创新,并导向实践,是一个难题。我们提出了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思路,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这一教学系统设计和开发主要体现为以下理念:
1.延伸教学空间,实现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走向现代网络教学空间,并实现真实的课堂教学与虚拟空间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空间的延伸,可以相对增加课堂教学时间,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难点知识进行精讲,同时发挥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以引导为主,对部分专题进行深入介绍,点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拓展教学内容,由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基础层面学习导向更深层次。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日常生活中具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学知识。通过在网站、微信、QQ群等平台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如人文地理教学资源、社会经济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等资料,通过网站和手机APP等供学生实时学习及讨论,实现有选择、自主灵活的学习;也可以开拓学生视野、积累和增长知识,把教学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层面等导向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学习。
3.集成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把传统优秀的课堂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整合,优势互补,使得教学手段更能人性化、多样化和丰富化。
4.注重实践技能,导向社会实践。通过在虚拟空间平台上展示一些人文实例资料,如当前人类社会、世界或国家正在经历的一些重大人文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将其展示到虚拟空间上,供学生进行讨论;在网站、APP上链接人文地理研究机构或规划管理机构、实习基地、生产企业、政府决策机构等网页,让学生参与或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获取实践真知。
三、开放型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践
1.开放型教学系统的概念模式。人文地理学开放型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组成。体现了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由传统的教室扩展到了虚拟空间;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由教材扩展到了现实的社会;指导教师的开放性,虚拟空间教学可由人文地理专业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图1)。课堂教学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关系可概括为“精讲核心,适当拓展,完成于课堂;实时指导,开阔视野,导向实践,提高于课外。”把课堂和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师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既能很好地完成本科层次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把教学活动向更高层次延伸和深化。
2.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和分割。在课堂和虚拟(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按照人文地理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及本科教学要求、知识的重要程度、必要性以及难易程度,对知识点进行了筛选、整合,把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地分割,明确课堂和虚拟空间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任务。
课堂教学内容主要重点介绍人文地理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文化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以及人文地理学面临的问题等专题。教学中精讲,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和技能。
虚拟空间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收集和展示人文地理学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研究实例、人文地理课程资料等。以供学生阅读,拓展视野、深化学习,并通过虚拟平台的讨论和答疑等方式实现实时教学的互动。
3.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本教学系统由课堂教学系统、课外虚拟自学系统和课程资料库三个模块组成(图2)。课堂教学课件系统,在内容设计上重点突出、重在精讲、点拨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維和基本技能。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发挥传统面对面、有组织教学的优点。课外虚拟自学系统,以人文地理教学网站和手机等通讯终端作为平台,远程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批阅作业,指导学生在课外自定时间、自定步调、自定内容进行学习,发挥远程虚拟空间教学的优点。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其知识深化和应用能力。课程资料库则是人文地理课程资料、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时事等集成,按专题组织数据,集成到网站或虚拟终端上,在教学中服务于以上两个模块,并用于学生资料文献的查阅与学习。
因此,本系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自学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把现代知识传播及教育的各种手段综合集成到教学中来。
四、结束语
开放式教学系统通过多年来在本科地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以前的应用相比,在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通过本课程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作者:周忠学
参考文献:
[1]郑耀星.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0,115(15):54-57.
[2]李刚,吴元芳.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一)从名山大川中展示独特的文化地标
名山大川融入古今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变迁,具有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十集电视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调动航空、逐格、三维、真实再现等各种手段对庐山这座世界名山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现,并力图超越以往多数聚焦于庐山风景名胜的局限,将庐山还原成中国文化史流变的一个佐证、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文化地标。央视四十集大型纪录片《黄河》采取“横切面”的视角,展现黄河流域文化,还原一个“亲切的黄河”,通过黄河这个地标来展现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
(二)从建筑古迹中展现无限的人文气息
建筑古迹见证了历史,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等科学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由四川宜宾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江安夕佳山民居》,通过真实的镜头,向受众集中展示了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化石”的夕佳山民居建筑群落。该片围绕夕佳山民居的文化内涵、进行大量的实地拍摄,采访了20余名中国古建筑学家、文化名人和亲历者,通过与全国各地其他不同类型的民居进行比较,深入浅出地向受众介绍了江安夕佳山民居的建筑特点以及四川南部独特的民风民俗,从有限的古建筑遗存中展现出无限的人文气息。
(三)从名城名镇中剖析蕴含的历史内涵
名城名镇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属性。大型纪录片《商之都》是一部解读、讲述郑州历史传承、风土民情、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商之都》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解读了郑州从古老商汤亳都到今日商贸之都的城市生命史和中国商业文明史,表现了郑州人民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石羊镇是一个拥有两千五百年经济文化历史的小镇,电视纪录片《梦牵石羊》由云南电视台和昆明浩大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摄制,《梦牵石羊》是一部比较系统地反映石羊历史文化的人文地理电视纪录片,片长40分钟,将石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完整地再现于荧屏。又如江苏苏州有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苏园六记》,意在探究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蕴、文化精神与美学意境,将叙述的视角凝聚于形成苏州园林的文化,从吴门烟水到内涵丰厚的吴文化,从文化到文人,富有诗意与深情地表现苏园。
二、宏观审视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纪录片依托于悠久深远的中国文化传统,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人文地理积淀中的文化现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地理概念中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
这里以中国地理概念中的西部为例。无论是在空间的跨度及其所包含的自然风光、动植物种群、地理形貌、民族习俗、生活状态等的多样性上,还是在时间的长度及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文化精神、遗产遗迹的丰富性上,西部都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上,就是题材资源的优势。西部人文地理纪录片在观照特殊的文化现象方面表现突出,体现于作品的如《丝绸之路》、《黄河》、《望长城》、《敦煌》、《长安》、《汉唐陵墓石刻》等。除了独立的作品外,还包括一些大型系列纪录片、专题节目中的西部篇章,比如《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中的《都江堰》、《布达拉宫》等。在这些系列片中,中国西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受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合出品的八集人文地理纪录片――《大秦岭》,通过一座地理位置上的山脉,艺术地反映陕西省的文化和旅游成就,充分表述了秦岭不仅是陕西的、而且是世界的,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家园。
(二)从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
大型纪录片《走进》巧妙地将人文与地理结合起来,这部纪录片从雪域独特的地域风光,独特的地域风情中阐述独特的地域文化。《走进》介绍了藏传佛教中很多鲜为人知的内涵,包括磕长头、天葬、转经筒、挂五彩经幡、藏族的沐浴节、唐卡画、手工银器等藏族文化的精髓。又如大型人文地理纪录片《心中的香格里拉》,真实地体现香格里拉地域风情,挖掘香格里拉的文化内涵,关注香格里拉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生存状态,并用真实的影像纪录下来,提升“香格里拉”的地域文化品位。由浙江卫视策划、拍摄的人文地理纪录片《浙江文化地理》,以构成文明核心元素的书法、剑、曲、僧、琴、舟、茶、宅、藏书、青瓷这些千年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老物件”为主线,针对史书和民间口口相传的地域风情介绍,采访了大量的专家和民间学者,挖掘出大量尘封在老物件里的新鲜记忆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三)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
人文地理纪录片力图梳理时代更替和历史变迁的重要节点,对中华民族之文脉进行一次深入且兼具现实价值的探寻。十集电视纪录片《敦煌》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该片对敦煌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作了生动的展示,有命运多舛的程佛儿,寡妇阿龙,无名的小画匠,商人沙拉,探险者斯坦因,敦煌守护者常书鸿等,使节目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力图从历史变迁中抒写深刻的文化意味。《敦煌》不仅仅是要告诉受众敦煌的历史,更是要带领受众穿过时空隧道,回到属于古丝绸之路的那片天空,再现发生在那里的惊天动地的故事。十集电视系列片《望长安》,是一部旨在用优美影像探索陕西历史文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首次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陕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深刻地思考了陕西文化的原创力、开放性、交融度、辐射力,及其对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望长安》在构建三秦大地的历史文化影像时,关注的不仅仅是陕西曾经卓越的历史文化变迁,而是隐藏于这些恢弘文化遗产与文明碎片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问题
在人文地理的统领下,人与自然的故事,地理风情与民族风情的深度解析,一定地域中历史尘封的往事都可以在人文视界中得到高度的关注。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对于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促进人文地理的文化整合,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
在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玉昆仑”奖国际纪录片的评奖活动中,荣获最佳长纪录片奖的是《六搬村》。《六搬村》是一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苦聪人生活的人文地理纪录片。苦聪人只有六千多人口,几千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过着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2008年,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他们终于搬到了生活条件较好的平原河谷地带。《六搬村》是一次有关民族发展和人与自然严峻命题的沉重思考,它重点关注人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又如纪录片《楠溪江》,纪录了浙江温州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的人文变迁和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以精雕细琢的细腻手法、令人心动的精美画面,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观察点上,表现了生活在这美丽江畔的人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其生存状态。
(二)聚焦地理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文化
未来社会是生态文化的社会,生态文化是从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人文地理纪录片关注和探索生态价值,传播生态文化。在辽阔的滇中大地上,闪烁着玉溪这颗璀璨的高原明珠。而纯洁的抚仙湖便是镶嵌在这颗明珠上的碧玉,培养孕育了无数的玉溪儿女。在瑰丽多姿的抚仙湖背后,是玉溪人“生态立市、天人和谐”的发展观念。纪录片《抚仙湖》以云南省玉溪市创建生态型城市为背景,以整治抚仙湖、星云湖环境为叙事重心,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玉溪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化。纪录片《抚仙湖》将镜头对准“水”,找准了具有地域性的生态文化命题。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把绿色留给子孙》分为森林、湿地、沙漠、生物多样性等5集,反映了高黎贡山、大山包、西双版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文化。我们相信,随着生态文化的出现,人类将实现生存家园的重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人文“理想。
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把原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新专业目录的调整旨在更好地培养资源环境开发与城乡规划与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包括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 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北部湾将会形成以南(南宁)、北(北海)、钦(钦州)、防(防城港)为中心城市的区域城市群,这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广西 75 所高校中,本科院校只有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理工大学3所高校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仅占4%。可见,北部湾经济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不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未来针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在这种形势下探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需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一)北部湾经济区城乡规划管理的需要
北部湾经济区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乡格局正处于重大转型和调整时期,城市和乡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诸多矛盾正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在城乡建设中,小城镇布局不够合理、城镇规划滞后于建设、有新屋无新村、用地失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突出等问题,也大大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各地、各部门缺乏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不无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实施科学的城乡规划管理。社会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方面的人才提出了市场需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具备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环境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城乡规划与管理、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策划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GIS应用能力、遥感分析能力和地图制图能力,具有一定的国土、城乡、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各类规划和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升级的必然选择[4]。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工业布局和重点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将作为北部湾地区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区域,一批大型炼油、造纸、能源等重化工业项目将陆续在沿湾地区落户,在对GDP 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这必然需要具有系统思维、前瞻性以及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结合了环境科学、地理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的内容,但又主要着眼于这些学科的交叉点,综合了规划学科、环境学科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地理学科的分析性、系统性,同时具备管理科学的系统性、条理性,该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在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二、当前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都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城乡规划管理与建设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各学校培养目标看,该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人多定位为交通、土地、城建、规划等政府部门从事管理或规划工作;从专业去向看,主要定位在市政工程设计、城乡规划与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但事实上,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有城市规划和建筑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在交通领域更有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囊括了以上多个专业领域,专业定位比较模糊,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国内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进一步验证了这一问题的存在,问卷结果显示有14%的同学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说明有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定位不清晰,学生的专业目标比较模糊。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国内部分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看,大部分学校本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简单叠加而成,追求专业主体课程的细而全,特色不明显,交叉性课程建设、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没有形成。多数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趋同性和模糊性,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外,实践课程设置也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适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创新体系。对部分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该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设置很杂乱,实践性教学与实验课应该加强。
三、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一)找准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需要不同类型院校根据自身优势,寻找与社会经济最紧密的切入点,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学校所处区域发展的特点具体定位,在办学模式上体现特色。基于此,作为广西唯一的财经类院校,广西财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更多的依托了财经类院校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有别于区内其他高校(师范类的广西师范学院、理工类的桂林理工大学),突出管理的特点,致力于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位(区内其他高校多授予理学)。学校进步结合师资及学科发展布局特色,将本专业发展纳入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建设任务,结合该学科下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形成了规划、施工、营销的有效协同创新。
(二)设计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明确地理科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因为该专业的根基在地理科学,它本身就是由地理科学演变而来的,只有发挥地理科学综合分析的优势,才能实现其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其次要确定经济学理论的内容体系,特别是要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内容体系,这是财经类院校的突出优势,也是有别于师范类及理工类院校的特色之一。通过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教学,使得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再者,要体现管理学的内容体系,管理学是财经类院校的强项,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是体现该专业在财经类院校的突出特色,也是学生未来发挥作用的长项,要结合方法目标开设相应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课程,特别是要开设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际管理方面的课程,强化专业的实用型原则。广西财经学院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开设有管理学基础课程,并吸收工程管理专业的师资,开设有项目管理学、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等课程,以满足毕业生今后从事规划项目的实际需求。
结束语:
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加剧了对城乡规划及管理人才的需求,广西区内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培养高校较少,人才需求压力大,而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又具有其独特性。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财经类院校的特点,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提出了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结合北部湾实际需求,从而凸显本校办学区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中国高校之窗:http:///collegemanage/contentzhuanye26417.shtml
作者简介:
60-65岁老年人营养需要量同中年人相同,但需要较少的热能,需要维生素D。老年人食用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比率同成年人差不多。
65岁以上的人缺少镁和钾,有的人可能还缺少维生素C、维生素D、铁、β-胡萝卜素和大多数B类维生素。应多摄入含有丰富抗氧化物的饮食,把患这些疾病的危险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如水果、蔬菜、植物油、纤维素、含油多的鱼和低脂肪动物肉。(刘思明)
营养师最爱低温奶
来到超市就会发现,不同品牌、不同系列、不同配方的奶制品琳琅满目,喝口奶,还挺复杂的。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帮您挑选。
我最推荐的是低温奶,即巴氏杀菌奶。它是在62-75℃条件下将牛奶中的有害微生物杀死,保留了对人体有利的细菌和营养物质。但低温奶不易保存,如果没有时间每天逛超市,则就在周末把一周的牛奶买出来,那就要推荐常温奶了,它是超高温灭菌奶。高温灭菌技术则是将牛奶中的细菌全部杀死,营养不如低温奶,但可长时间保存。
给孩子和老年人,我会选择高钙奶,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钙。对于普通成年人则无此必要,牛奶中所含的钙已足够多了,每天喝300克牛奶可获约300毫克钙,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钙,基本能够满足正常成年人需要。
我不建议孩子喝低脂或脱脂奶,它们虽然大大降低了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但存在于牛奶脂肪中的脂溶性维生素也同时被去掉。肥胖人群、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要求低脂膳食的人群,可以选择低脂或脱脂奶。
消化不良的病人、老年人和儿童,适合喝酸奶。它易于吸收,促进消化。但应注意酸奶别喝太凉的。
对于那些乳糖不耐受者,舒化奶是最为合适的,酸奶也可以。
还原奶是把奶粉按比例加水还原而成的奶,从营养角度而言,还原奶的营养价值低于纯鲜奶,但是它的保存时间可达8个月,适合旅游出行携带。
还有乳饮料,它没有牛奶营养丰富,但其口味多样,可以适当给孩子换换口味。(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宋新)
每种蛋都有“特长”
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各种各样的蛋,营养哪个更高呢?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应用
引言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随着GIS的产生其作为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地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自然也就给人文地理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有必要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1 GIS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一词最早由R.F.Tomlinson 于1963年提出,它是伴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的提高,数字化计算机系统的迅速发展和空间分析中的定量革命而产生的。GIS的发展,不仅使地理学传统的区域性、综合性得到充分的技术保证,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为地理战略咨询与地理工程建设服务的资讯产业,其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清查与评估、城市规划与管理等许多方面。
GIS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GIS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能快速、精确、综合的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的动态分析。
2 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人文地理研究方法以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社会调查等方式为主,室内的资料处理也以手工处理为主,这些处理方法与手段速度和效率低下,工作周期长,而且可靠性差,适应不了现代信息社会中所要求的快捷、精确提供所得信息的要求。就目前而言,遥感技术可以迅速、准确获取大面积范围内同时同质的材料,这为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然而传统的研究手段显然无法胜任对它们的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技术工具。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处理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为特长,以综合处理空间信息为方向;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有效地解决人文地理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同时,处理的资料形式从文字材料到图形、影像乃至声音都可有效地进行,这是其它任何方法无法比拟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人文地理的专家知识,还可建立各种类型的辅助决策模型,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佳决策,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增强了人文地理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 GIS 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人文地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在GIS的应用上也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经济地理学者将GIS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比如,将GIS应用于地方、区域和全国各级水平的经济分析与决策过程。可以利用GIS空间技术将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展示在专题地图中,通过GIS空间专题地图可以研究区域之间梯度差异, 利用人均GDP 等空间分布显示加上一系列的GIS 研究方法的介入, 可以分析研究出区域的空间结构模式。利用该研究模型可以对区域经济差异特征进行分析, 可以实现对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的分析, 寻求满足区域经济布局条件的最佳场所和对区域经济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2.2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作为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中国的城市规划开始于8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几十个城市建立了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理论上来说GIS技术可以应用到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从规划编制到规划管理,从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到成果出图,从小范围的详细规划到大的区域规划,从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到专业性的专项规划,从项目选址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等。在国外,GIS技术和城市规划相互结合的研究较为成熟和系统,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信息管理和分析工具。经过多年的实践,GIS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势在于它将一种科学成分输入到规划的描述、预测和建议中。借助GIS可以预测城市人口和经济增长,找出城市布局中的环境敏感区域。而将空间优化模型和GIS结合则可以提出一些经过优化的城市规划方案,能够帮助决策者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评价。GIS与城市规划实践相互结合而成为一个强大、灵活的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取得城市规划管理和编制部门的共识。
2.3 GIS在房地产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各类房产的数量猛增,房产管理中获取的几十万至上百万卷房产档案及其相关的各种人文信息、自然属性信息、空间地理信息靠人工是很难管理和利用的,通过房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大量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和房产管理属性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开发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综合型房产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房产信息的充分利用,进而实现房产管理的现代化。而日趋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房产管理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管理理念,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计算机技术和测绘技术在房产管理中的运用,而是在GIS技术基础上构建房产信息化管理,形成房产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它不仅拥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更主要在于其存储的信息采用了地理编码,将房屋的空间地理属性、自然属性、社会人文属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房产管理向着科学、规范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网络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房产管理体系,迎来了数字房产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王恩涌.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69-01
民事诉讼的第三人,是指对原告和被告所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去的人。根据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不同,可以将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前者对原告和被告所正义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后者仅与他人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讼”。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实际是指对当事人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有全部或产分的独立请求权,并提出独立的方请求,从而作为当事人参加诉讼的人。审判实践中,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必须“有独立的请求权”,以的方式申请参加诉讼,有诉讼请求,交纳诉讼费用,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总之,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原告的诉讼权利,承担原告的诉讼义务。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的时间,必须在他人的诉讼程序开始之后,终审判决之前。
首先,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是对于本诉中的原告和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主张独立的请求权。所谓独立的请求权,是指第三人所主张的请求权不同于本诉原告向被告主张的请求权,而是同时直接针对本诉原告和被告的。这种独立的请求权包括全部请求权和部分请求权,至于第三人对于原诉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是否真正具有全部或者部分的独立请求权,则需在审理终结后才能确定。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的一大前提是:他人之间的诉讼正在进行。如他人之间对民事权益、经济权益有争议没有形成诉讼的,属于诉讼外的争议,诉讼外的争议如果侵害了第三人的利益,第三人有权作为原告提讼,但不是要求参加诉讼。因为诉讼尚未开始,不涉及参诉问题,只有在他人之间的民事权益、经济权益的争议已经形成诉讼,而诉讼程序又在进行中,第三人才能参加诉讼。
其次,由于第三人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享有独立请求权,那么本诉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实质上也就是和第三人的权益发生矛盾,不论原告一方胜诉或被告一方胜诉,都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因此,第三人参加诉讼必须针对双方当事人。以他们为共同被告,自己则处于原告的地位,享有原告的一切诉讼权利,承担原告的一切诉讼义务。如甲有房屋3间,其死亡后,长子乙趁次子丙长期外出之机,将3间房卖给丁,后因支付房款发生纠纷,乙将丁诉至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丙知道了这一情况,要求参加诉讼。在本案中,诉讼标的是房屋买卖关系,诉讼标的物是房屋。而该房屋是乙和丙的父亲甲死亡后留下的,二者都具有继承权,所以丙对该房屋享有独立的请求权,即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若丙参诉,这时乙和丁都为被告,于是,就形成了两个诉讼的合并审理。一个是乙和丁之间的诉讼,即本诉;另一个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丙对乙和丁提起的诉讼,即参加之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六条之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人民法院亦可将本诉与参加之诉合并在一个诉讼程序中予以审理,有利于全面查明案情,彻底解决纠纷,防止因分别审理而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
在实践中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可以使法院的一次诉讼过程解决两次甚至多次才能解决的问题,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益,有利于法院更清晰地了解案情,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但是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我国民事诉讼中一项特有的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仅有简单的规定,但对于有独立请求权人参加诉讼的要件、参加的程序以及审理的具体事项等都未作详细和可操作性的规定。如我国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实施撤诉行为时,无须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这会造成诉讼各方的攻守不平衡。另外我国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有关理论体系比较混乱,未建立统一完整的纯粹诉讼法意义上的诉讼标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39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文化素质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就是将各种人文学科的知识和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精神风貌,形成受教育者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中,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培养内容、将人文精神培养与课程教学相融合是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笔者在人文地理学课程中的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
1 发掘人文地理学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优势
1.1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优势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人地关系的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它既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也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内容有很强的人文性。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的一个分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揭示人类活动空间结构和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它侧重于从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角度研究人文现象,特别强调时间、空间和人文现象的整体性关系,使人文地理教学能更好地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1.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贴近生活,利于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表面的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政治、旅游、宗教、城市化等诸多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内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密,人类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地理环境。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和社会问题,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等各种问题。如何科学处理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未来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管理者,他们的认识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更好地涵盖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关注人类发展,解开心中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自然而然地形意识,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2 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人文地理学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
人文素质教育实质是向学生进行深入的人类文明的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熏陶,使学生开阔思维,产生情感,理性思考,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的教育应更关注学生内在品质修养和外在精神气质的统一。因此,人文地理学教学应将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性环节,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作为人文地理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3 将人文精神培养理念贯穿于人文地理学教学设计之中
在教学设计中贯穿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从教材的重构、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把控、学生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考虑人文教育的因素,形成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系统性过程,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支离破碎的思想教育。
3.1 精选蕴含丰富人文事项的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课程的人文素材,精选教学内容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将人文精神培养内容渗透、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合理编排形成精炼型模块。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从遵从以下原则:①教学内容应蕴含更多的人文素材;②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③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更能体现时效性;④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利于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3.2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人文地理学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地理学科特点,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运用提供了基础。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的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实践性的特点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强,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和体现人文内涵的探究内容,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技能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如学生在中学的地理知识学习中掌握了图表分析,就能对地图、图表、图像进行判读、绘制、分析。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将事物从科学领域调整到社会学领域的特点,对地理规律的认识、地理空间上人的事项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对人文事项要从社会学角度对信息资料进行提取、认识、分析、理解、推导、阐述现象,通过知识的迁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获取新的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辅以针对性强的案例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也可以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开展辩论,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深化教学内容。可以在探究过程中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社会,开阔眼界,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包容性、创造性,合作意识其本身就充满了人文内涵。
4 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教学成果评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