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0:12: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诚信经营的要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商业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因其所面对受众的特殊性,其地位被一再地提高。当前,国内传媒认知度的提升,对商业服务行业关注度的提升,也因消费者对自身权益保护的增加,通过媒体曝光了相当多的商业服务行业违规操作,不诚信经营的商业服务案例指数上升。商业服务,是一种不同于商业模式和经营模式的概念,其特别强调商业的经营性质,利用商业等媒介向社会提供服务。而这种强调营利性的商业服务,对追求物质第一的部分商业服务从业人员来说,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理念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滋生了不少危害商业服务诚信经营的蛀虫。同时,商业服务质量的高低,商业服务能否诚信经营等,其关键还是在于商业服务人员。只有商业服务人员能够恪守自己的承诺,能够依法办事,依照商业服务规则用心为顾客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商业服务不诚信经营的弊端。因此,本文通过对商业服务人员现有对诚信认识的角度为出发点,进而强调商业服务人员诚信经营的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改善商业服务人员诚信经营的职业素养的措施,提升当前国内商业服务诚信经营。
1.商业服务人员诚信经营状况
从历史上看,我国并不是一个低信任度的国家。从古至今,“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等名言字句的勾勒,足以说明国民对信任度的重视程度。但是,现阶段,却存在着极大的诚信危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诚信”成为时下中国人最稀缺的资源之一,食品安全领域频频出现的商业服务诚信经营危机,不断地在拉大商业服务人员诚信经营在消费者心中的负面影响。甚至据相关报道显示,香港超市基本不摆放国内蒙牛、伊犁的相关奶业产品。商业服务人员的诚信经营,并不因为自身的私欲抑或是所谓企业的集体利益而去伤害消费者的权益。商业服务人员诚信经营状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1.1商业服务不诚信经营凸显,且社会影响加大
近年来围绕着商业服务诚信经营问题,在社会上掀起了极大的反响。2003年煤矿透水事故频发,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等曝光的双汇、色素馒头、牛肉香精等,且一次一次对社会所映射出的震撼力越来越强。商业服务的不诚信经营,已经导致众多的消费者权益受损。同时,也必须看到商业服务不诚信经营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从最初的安全生产领域,转向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从间接伤害人民生活的工作生产领域,向直接损害人民生活生产的消费领域。商业服务不诚信经营范围的扩散,使得商业服务不诚信经营危害的对象也在增加。甚至出现了向年纪较小的青少年蔓延。可能只会危及中壮年生命安全的生产经营领域,用三聚氰胺等不诚信的商业服务毒害青少年及幼孩。而商业服务对象的扩大,在社会引起的反响也在不断的加大。当前因社会信息共享机制的便利,诸多的社会不公平、商业服务的不诚信等,都可能通过网络媒体向全世界传播,扩大了社会负面的影响力。社会对商业服务不诚信经营曝光的增加,凸显了商业服务经营诚信问题,也说明了当前的商业服务领域存在着诸多的有待改进的问题。
1.2商业服务问责力度加大,反衬商业服务不诚信经营
市场经济领域的商业服务问题,掺杂了太多的西方经济观念。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传统中国人讲诚信,却只对自己熟悉的人讲。诚信经营理念,也因现时代中国社会转轨的特殊性而被人为地弱化了。传统“熟人”基础上诞生的信任感及诚信意识,导致中国人的诚信观念具有极强的局限性及区域性,在熟人面前讲诚信,在社会大众面前可讲可不讲。市场经济的弊端性,要求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及时地对它进行纠正。于是,当前在商业服务领域,社会曝光的商业服务不诚信经营事件的增加,引起了国家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并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活动的管理中,正确的发挥了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2003年孟学农因非典治理不利而被问责;2009年因三鹿问题而被问责了一大批的官员;2011年因温州动车追尾脱轨问责的官员等。其中,相继有众多的中低层或是直接的相关人员被问责或是追究责任。商业服务行业的不诚信经营,其归根到底在于商业服务从业人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法律进行博弈,存在投机心理。
2.提升商业服务人员诚信经营职业素养的措施建议
商业服务人员诚信经营职业素养的提升依赖于软环境和硬制度的双重压力,才能从根本上破除缺乏监督的软环境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解决硬制度管理的教条性弊端。因此,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商业服务诚信经营归根到底是商业服务人员的诚信服务经营。
2.1制度规范商业服务人员诚信经营操作技能
C2C电子商务在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个体卖方与各种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过程,这种模式使消费者的生活更加便利,有更多样的消费选择,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就业。但近年来其发展受产品质量、信用等因素的制约一度有放缓的趋势,为了使C2C电子商务更快更好的发展,完善其市场秩序,提升网民的素质,研究并解决C2C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
1、C2C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
C2C电子商务交易始于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确定之后,首先要在购买商品前明确搜索词,在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搜索框中搜索出要购买东西的店铺或者名称,单击搜索即可进行。每个C2C电子商务网站都会在搜索出的页面显示分类按钮,消费者可以通过分类,如按时间排序,按质量排序等分类,节约大量时间,选择出相应的所需商品。
当选中所需商品之后,消费者联络卖方,然后了解更多的细节或者物流问题等。当一切问题都了解清楚,消费者就通过自由交易平台下发订单,如需特别留言的可以在填写订单时,将留言备注于订单上,卖方可以看到订单和留言。订单一旦成功,消费者就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所买商品。经过卖方发货与物流的流转,消费者收到商品,检查无误之后对卖方进行评价,交易到此结束。
鉴于C2C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有远程性、复杂性、虚拟性,买方与卖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买方对所购买商品的质量不太了解,因此,C2C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现象。
1.1 卖方信用问题
C2C电子商务利用网络交易平台实现自由交易,买方主要通过网站上卖方宣传的商品图片或者视频以及文字进而了解商品的具体性能和质量。在此过程中,买方处于信息劣势,不易分辨真伪,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这就给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卖方提供了欺诈空间,借此夸大商品性能以获得顾客的青睐。
另外,C2C电子商务网站会根据店铺的信用排序,卖方为了使本店铺能够更容易搜索到,会利用一些兼职刷信誉团队帮助店铺提升信誉。另外,在交易过程中,买方可以通过匿名购买,或者注册多个用户。卖方为了提升店铺信用,卖方也会注册多个用户,然后虚假购买,从而获得好评,评价体系会自动提升店铺的信用。
1.2 买方信用问题
信任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虽然买方购买商品通常以选取信用较高的店铺为正常辑,但买方的性格、性别、年龄等因素也会影响其购买方向,这实际上给一些店铺带来很大的压力,即使卖方的商品质量、价格都比较好,但由于买方的购买观念,也可能会给予差评,进而影响卖方的信用度。
1.3第三方信用问题
卖方收到订单后,一般都会在24小时之内发货,但由于第三方物流延迟,这些都将导致买卖双方在交易中处于失信状态,从而改变对电子商物购物的体验,影响网上购买的积极性,进而会影响C2C电子商务的发展。
2、C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博弈分析
C2C电子商务中的各个环节对交易的发生和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成交是整个流程的关键,它不但是交易实现与否的重要标志。该过程的关键因素是买卖双方的信用,以博弈模型为研究工具,以成交环节为研究对象,对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信用问题分析如下。
2.1 博弈模型化
不失一般性,为了方便研究分析,本文对电子商务信用问题做如下假设:
2.1.1电子商务信用问题中参与博弈的有买方和卖方,且他们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2.1.2博弈环境中的信息是完全信息,即博弈双方都能准确了解双方的特征、策略集合及收益函数;
2.1.3博弈双方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一方在选择策略时,将对方的策略集合固定,其策略不会给对方的策略选择造成影响。
2.1.4博弈双方同时进行策略选择,任何一方在选择策略之前均不知对方会选择何种策略,即是一种静态博弈。
2.1.5交易阶段买方的策略选择是购买和不购买,卖方的策略选择是诚信和不诚信,双方在博弈之前都不知道对方所选择的策略。
假设①买方购买到卖方诚信经营的商品获得的收益为,此时卖方诚信经营的收益为。②买方购买到卖方非诚信经营的商品收益为,此时卖方获得的收益为,即相比①买方的实际收益由于商品的质量或交易体验的下降而减少;卖方因销售低质量的商品,成本下降获得的收益增值,同时,由于不诚信经营会减少销售量或遭到投诉性惩罚而损失收益。③买方不购买卖方诚信经营的商品收益为0,但通过其他买方的购买行为认定或社会评价,卖方因诚信经营仍获得的青睐性收益()。④买方不购买卖方不诚信经营的商品收益为0,卖方为了欺骗买家而产生的欺诈成本为n。上述假设中字母取值均为正数。则根据假设,可建立博弈模型如表2.1所示:
表2.1 C2C电子商务成交博奕模型
卖方
诚信 不诚信
买方 购买
不购买
2.2模型分析与求解
由基本假设可知,买方和卖方在选择博弈策略时都是理性的,他们的目的都是追求各自收益的最大化。对于买方而言,如果卖方所选择的策略是“诚信”,那么本方的最优策略应该是购买;如果卖方所选择的策略是“不诚信”,那么本方的最优策略要依与0的大小关系而定。对于卖方来说,选择诚信经营与否取决于。下面分类讨论此博弈问题。
2.2.1对于买方显然有时,买方会采取购买策略,因为其购买的收益总是不低于其不购买的收益。当时,买方是否采取购买策略则取决于其对卖方是否能够诚信经营的判断,即买方对与0的大小关系的判断。如果买方判断,则他有理由相信卖方会诚信经营,进而采取购买策略。如果买方的判断相反,则应该做出不购买的策略选择。如果买方的判断为,则可能会购买,也可能不购买。但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收益的判别不可能如此精确,所以第三种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
2.2.2对于卖方显然有时,卖方会选择诚信经营,因为其诚信经营的收益总是不低于其不诚信经营时的收益。当时,卖方是否采取诚信经营策略取决于其对买方的收益判断,即卖方对与0的大小关系的判断。如果卖方判断,则他有理由相信买方一定会采取购买的策略,进而采取不诚信经营策略。如果卖方判断,即买方的购买与否的策略选择要依其对卖方是否能够诚信经营为判断依据,那么卖方的最优策略选择应该是诚信经营,因为如果他给买方的信念是不能诚信经营,则买方不会采取购买策略,交易不行发生,卖方的收益是,小于诚信经营时的收益。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该博弈属于混合策略的博弈类型,假定买方选择购买策略的概率为,那么选择不购买策略的概率为;卖方选择诚信经营策略的概率为,那么选择不诚信经营策略的概率为。求解此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如下:以卖方策略的概率选择表示买方的不差异期望收益:
(1)
同理,以买方策略的概率选择表示卖方的不差异期望收益:
(2)
由(1)式解得:
(3)
由(2)式解得:
(4)
2.3结论分析
由博弈模型分析与求解结果,不难得出当时,为正值,即只有当时,卖方才有可能会采取诚信经营策略;相反,如果,则买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定会选择购买策略,卖方就必然会选择不诚信的经营策略,使得自身收益最大。这也就明确解释了卖方不诚信经营的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因为一般情况下卖方不诚信经营不至于使得买方的收益为,再加上对维权成本与维权环境等因素的考虑,买方一般也不会轻易选择维权。
同时,当时,的值越大,越小,即当卖方不诚信经营的收益越大时,买方选择购买策略的概率就越小。极端地,如果的值足够大,则趋向于0,此时无交易发生,博弈双方的收益均处于最差状况。而此时卖方诚信经营的收益m大于不诚信经营时的收益,因此卖方0有意愿重新选择诚信经营策略。博弈双方就在这种平衡之间调整自己的策略选择,进而达到纳什均衡状态。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与0的大小关系是不易或不用调节的,只要卖方不诚信经营的商品不致使买方受到较大的损失,买卖双方可以自行调节;但是当买方损失超出法律约束(如致伤、致残、致死等)或买方主动维权时,必然会借助市场之外的法律力量。而 与0的大小关系是易于调节的,即允许卖方不诚信经营的不当得利与因此而造成的成本(如罚款、赔偿等)之间的关系,这是监管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且能够保障实施的有效性。事实表明,如果一个社会对不诚信惩罚不足,那么相互不诚信是纳什均衡状态,而一个社会对不诚信进行有效惩罚,则相互诚信是纳什均衡状态。
3、C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对策
由于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商业活动,信用必然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完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中影响信用的机制问题,保障电子商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针对C2C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对策。
3.1加强环境制度建设
在如何确保电子商务信用良好运行中,制度建设尤为重要,政府部门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只有在信用良好的大环境下,买家才买的放心,卖家卖的安心,使买卖双方在交易和评价阶段都能很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因此要积极加强环境制度建设,确保电子商务信用平台的有效性。主要包括:①加强对企业电子商务信用体系领域的立法,堵塞可能出现的交易漏洞。②有效开展对电子商务企业(包括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信息服务类网站、电子商务交易商等)的征信和评级工作,制定实施电子商务企业信用查询与公布制度。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设电子商务信用体系,重点支持信用监测体系、信用技术创新体系、信用评价人才培养体系等具有公益性的项目。拓宽电子商务企业在信用建设方面的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加大对内部信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3.2提高监管水平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且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成交与评价阶段都会出现各种预想不到的情况,作为监管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监管者应该提高哪些管理因素,怎样提高效率,应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参与者的身份问题。管理者首先要加强行业自律,对于买家卖家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不维护,严格执法,杜绝监管者与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中任何一方的存在利益相关关系。二是信息化服务的问题。当前全社会信用系统建设滞后,还未形成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尤其是缺乏对失信、违规行为的有效监督惩罚机制。要防范类似风险,监管者需要与时俱进,建立一个由中央直管横跨多部门(包括银行、工商管理、公安、税务等)的领导机构,协同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监管效率。
3.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用问题的根源是信息的对称性,如何针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应用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对称信息,是重建电子商务信用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借助“二代身份证”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个人诚信管理。“二代身份证”可以为我国C2C电子商务个人诚信管理提供一条好的出路。最大化保证个人身份的真实性和信息识别的便捷性,构筑一个以信用为基础的、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二是要规范发展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信用评估机构能够有效地促进信用的常态化与显性化,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4强化诚信道德意识
制度的健全是相对的,不可能达到绝对完善的水平,同时,制度又是由人来执行,并且是作用于人的,因此加强人的诚信道德建设显然尤其重要。
3.4.1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提高商业诚信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型而来,计划经济时代是一种自然信用状态,也是一种完全信用的状态,没有任何的框架制度约束,更谈不上形成常态化的行为规范。市场经济则要求制度化的信用管理,无论是企业或个人都需要在信用的制度框架下行事,尤其是企业更是无信不立。因此,为了提高电子商务信用主体的建设水平,须加速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披露力度,扩展信用披露渠道,力求企业诚信度主动上台阶、上水平。
3.4.2强化信用意识教育,建设诚信社会。通过教育手段,增进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有诚信基因的企业文化,使诚实守信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形成健康的市场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通过提高全民诚信素质,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促进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的健康发展。
总之,电子商务作为相对虚拟的商业活动,信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中各个环节的信用机制,从制度,管理,技术,人为等方面保障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 上海三联书,上海人民出版,2010.
[2] 张凤霞. 基于博弈论的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研究(J). 生产力研,2012(19): 25-28.
2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需建立统一诚信评价标准
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诚信评价标准,为诚信统一衡量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体系建设与诚信管理是紧密结合的,必须要从信用等级评定等模式出发,建立统一的信用管理标准,为建筑市场的稳定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信用等级评价的过程中要进行标准化分析,具体要按照信用信息的管理要求,提高建筑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建筑业的优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信用体系建设与标准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各项标准体系的要求,提高建筑业的信用管理水平,为建筑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筑业实施的过程中要建立工程业绩制度,通过优化建筑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建筑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建筑业信用标准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经营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进行资质动态管理,按照建筑企业诚信评价的要求,提高建筑业的诚信评价水平,为建筑业的优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3]。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把各种诚信信息按照标准化要求记入信用档案,确保信用文件能够面向社会公布,提高建筑业的诚信管理水平。建筑业诚信经营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筑业诚信新机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从诚信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出发,保证建筑业诚信质量责任体系建设,把责任体系与质量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建筑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建筑业的综合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监理机制,通过对各种竣工信息管理,实现对建筑业经营的全过程管理,为建筑业的综合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管理与差异化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各种机制,提高建筑业的综合性发展水平。
3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体系要构建统一的诚信奖惩机制
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的诚信奖惩机制是紧密联系的,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对守信者进行保护,对失信者进行惩罚。通过监督和约束机制建设提高建筑业直觉履行诚信经营的意识,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建筑业诚信经营的过程中要实现知法、懂法和守法,确保诚信经营的行为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落实。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有法律责任意识,按照诚信体系建设的要求完成各项建筑任务,为建筑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实现营造良好的条件。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与诚信经营模式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严格的奖惩管理制度约束下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建筑业的奖惩诚信体系建设可以让建筑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4]。通过建筑业的市场经营管理可以优化市场管理路径,实现建筑业的综合性管理,为建筑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诚信奖惩环境。建筑业诚信经营管理与奖惩制度要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各种市场监管机制的管理,提高建筑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为建筑业的全面优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初步建立工程建设质量信用体系,把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业绩状况与市场准入、资质升降、招标投标、企业评优评先、奖惩等相结合,形成了“市场”和“现场”联动的工作机制,体现激励与处罚,服务与管理并重原则,充分调动企业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企业及个人行为。建立奖惩机制,一要完善行政性惩戒机制。尽快实现各地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的联网,信息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异地互查,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资质管理、项目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执法检查等方面依法监督提供服务,对失信者惩戒,切实扭转失信违规成本小的状况[5]。二要逐步形成社会性惩戒机制。通过信用信息的广泛使用,把失信者对某一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使其一处失信用,处处受制约。三要切实形成诚信激励机制。在创先评优、资质升级等方面给予守信单位以优先考虑,甚至在招投标竞争中给予加分。通过有效的建筑业奖惩管理制度,提高建筑业诚信管理水平。
树立守法经营意识。教育是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帮助粮食经营者树立依法经营意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后,粮食流通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要大张旗鼓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使粮食经营者普遍受到教育,督促粮食经营者依法守法经营。
倡导健康商务文化。在粮食领域内要倡导公平竞争、守法经营、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商务文化,增强守法经营意识,营造反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诚实守信、守法经营光荣的社会文化氛围,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同时,要努力与“百城万店无假货”、“守合同、重信用”、“价格诚信”、“诚信纳税”、“放心粮油”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创造和谐的粮食商务环境。
二、健全制度,构筑粮食经营者诚信经营的行为规范
落实公平竞争规则。诚信经营必须有制度保障,制度必须体现公平。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将公平竞争的规则落实到规章制度建设中,在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检查、修改等环节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规则,坚决废除隐含许诺、诱导不公平竞争的内容,形成严禁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的制度基础。要加强粮食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步伐,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粮食经济发展的需要,铲除容易产生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的土壤和环节,进而加速推进粮食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建立准入退出机制。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如果失信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惩治,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吃亏,信用链条不能连接整个经济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一方面要建立与完善粮食经营者信用档案体系。通过信用档案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监管,依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定,对失信者给予资格、机会、利益的剥夺和限制,使失信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承担应有的风险,自食应有的苦果,使诚实守信、依法办事、依法经营者的操守、权益得到保护和弘扬。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粮食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在建立严格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方面,确立严格而明确的粮食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资格。只有符合粮食市场准入条件,并取得经营资格的主体,才能够在某一核定范围内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建立市场退出制度方面,就是将那些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极差,以及存在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的粮食经营者强制性清退出市场。
三、加强监管,构筑粮食经营者诚信经营的监督网络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加强粮食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等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坚决纠正做假账行为。国有粮食收购、销售、储备粮轮换等重大经营决策,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策,并形成记录台帐,做到粮食信息公开化,决策民主科学化,操作程序规范化。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粮食行业的监督检查,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做到内部有台帐,经营有合同,核算有依据。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等重点岗位人员的管理,推行诚信承诺制。
发挥协会自律作用。要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制定行规、行约、规范、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加强对粮食经营者的引导和约束,增强粮食企业“诚信兴商”,守法经营的自觉性,规范粮食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要将反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中,制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在社会上树立起粮食行业的良好形象。
四、严厉查处,构筑粮食经营者诚信经营的公平环境
一、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否选择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然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便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诚信成本
(1)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付出的代价。其中被动成本指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对企业诚信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企业“为了诚信而诚信”。例如:要实现对客户和消费者诚信的承诺,必须如期履行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企业员工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保障员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对投资者诚信的承诺,就要保证投资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对政府、社会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等等。企业若不支付这些被动成本,则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时的利益,但这些收益是以牺牲长期利益而换来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看作企业守信机会成本。
企业守信经营的主动成本是指企业具有了长远眼光,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动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企业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诚信用人机制、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等。海尔集团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诚信经营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员工竖立严格的质量意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也正是凭着这种诚信的经营理念使海尔得以稳步走向世界。管理学家爱德华・劳勒在其所著的《最终竞争力》一书中提到:通过企业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2)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
①信誉丧失的损失。例如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导致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丧失的损失;投资者不愿再继续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企业造成人员流失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成本是间接的、隐性的信誉丧失成本,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若能避免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业的失信机会成本。
②惩罚支出的损失。这是企业失信成本的直接、显性的表现,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因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偷税逃税、走私贩私、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就是一味进行诚信投资不注重回报而导致失败的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市场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依靠信得过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建立起客户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重复性购买。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赢得更多的顾客,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二、企业诚信与失信经营的时间模型
现实的经济活动表明,“诚信”是有价值的。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对应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收益的高低,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欺诈只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义之财,但要付出丧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价,严重者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诚信”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谁拥有它并进行认真的经营管理,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1.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图2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见图2所示。虽然企业采取了不诚信经营行为,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行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内其收益水平会迅速提高,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企业用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2.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企业守信经营模型可分为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见图3:
图3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投入期:企业在进行诚信投资的初期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将产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企业诚信在市场中的折射影像,是企业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场考验才得来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1]金康伟陈琪:民营企业诚信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乡镇企业研究[J].2004,5:P54-55
一、企业诚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是否选择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更多的还是个经济问题。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然会在利益的获得与诚信道德选择的代价之间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权衡,这便形成了对诚信道德选择的成本—收益经济学分析。诚信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既有投入,也有回报,具有商品的某些属性。企业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要取得诚信这种无形资产必须有所付出,即诚信是有成本的。企业诚信付出会使其在市场上诚信度提高,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无形资产升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即诚信收益。
1.企业诚信成本
企业诚信成本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人分为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人分为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本文在以上划分基础之上把诚信成本分为守信成本和失信成本。守信成本包括主动成本和被动成本(守信机会成本),失信成本包括罚款支出和信誉丧失成本(失信机会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诚信成本
(1)企业守信成本是指企业坚持诚信经营所付出的代价。其中被动成本指企业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是对企业诚信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是企业“为了诚信而诚信”。例如:要实现对客户和消费者诚信的承诺,必须如期履行合同、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对企业员工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员工的工资报酬、保障员工的福利、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保障设施;实现对投资者诚信的承诺,就要保证投资者财产的安全和投资者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对政府、社会诚信的承诺,必须保证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所花费用等等。企业若不支付这些被动成本,则可能会给自身带来一时的利益,但这些收益是以牺牲长期利益而换来的短期收益。因此,也可以把这部分成本看作企业守信机会成本。
企业守信经营的主动成本是指企业具有了长远眼光,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而心甘情愿主动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用于维护自身诚信形象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企业向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对员工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诚信用人机制、用于职工诚信教育的费用等。海尔集团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诚信经营的例子,目的就是要教育员工竖立严格的质量意识,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也正是凭着这种诚信的经营理念使海尔得以稳步走向世界。管理学家爱德华·劳勒在其所著的《最终竞争力》一书中提到:通过企业的高投入建立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
(2)企业失信成本指失信经营所带来的损失,主要包括:
①信誉丧失的损失。例如企业因为失信行为而导致市场份额缩小甚至丧失的损失;投资者不愿再继续投资或抽回投资造成的损失;员工的忠诚度降低甚至离开企业造成人员流失的损失;失去与其他经营者合作机会而造成的损失等。这些成本是间接的、隐性的信誉丧失成本,一旦发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若能避免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也可被看作企业的失信机会成本。
②惩罚支出的损失。这是企业失信成本的直接、显性的表现,例如不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因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偷税逃税、走私贩私、环境污染等受到社会有关部门严厉制裁的支出等。
诚信投资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是一个艺术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要杜绝失信成本的发生,但对于守信成本也不是一味盲目的投入,“庄妈妈净菜社”就是一味进行诚信投资不注重回报而导致失败的典型的教训,因此,必须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守信收益
(1)市场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经营,依靠信得过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建立起客户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从而实现连续不断的重复性购买。再通过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赢得更多的顾客,使企业形成再次销售和多次销售,增加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人才集聚收益。企业通过诚信待人的用人机制来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使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发挥出来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更大价值。
(3)资本集聚收益。有了诚信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张融资的通行证,这对于当前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而且如果企业信用充足,一笔同样数额的资金,可以周转使用多次,这样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4)无形的商誉集聚收益。中国一个企业生产的领带在市场上价格只有数十元人民币,当该企业成为皮尔·卡丹的定点生产厂家,还是原来的领带贴上皮尔·卡丹的商标时,其价格猛增至700元~800元以上,这就是诚信的巨大价值。因为人家卖的不仅是产品,还有企业的商誉。商誉就是企业的市场形象,就是金钱,而企业的商誉是由诚信铸成的。
二、企业诚信与失信经营的时间模型
现实的经济活动表明,“诚信”是有价值的。任何经济现象的出现都是成本和收益相互对应的,付出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收益的高低,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欺诈只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不义之财,但要付出丧失交易伙伴的沉重代价,严重者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是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明白的道理。“诚信”已成为时下中国人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谁拥有它并进行认真的经营管理,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1.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图2企业失信时间模型
总体来讲,企业失信行为的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水平是时间的函数,见图2所示。虽然企业采取了不诚信经营行为,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其行为并不能迅速被其他人所知,因此在短期内其收益水平会迅速提高,达到较高水平,随后会进一步增加。但随着企业不诚信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收益水平会停止增加并开始下降。在某个时点,也即企业不诚信行为被社会了解到某种程度或受到某种处罚时,其收益水平会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失信行为甚至会失去收益能力。无论企业用什么样的理由解释不诚信行为,人们都无法给予原谅,因为信誉很脆弱,它经受不住一次良心的违背。企业通过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建立信誉,拥有信誉时间越长久的企业越受人们信任。但是无论企业的信誉保持了多久,只要有一次不诚信行为,就会击垮多年的诚信形象。不诚信给企业的伤害一般是致命的,即使能够勉强渡过危机,也要用更长久更巨大的努力去愈合这道伤口。
2.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同样,企业守信行为单位时间内,成本和收益也是时间的函数。企业守信经营模型可分为投入期、发展期和品牌期三个阶段,见图3:
图3企业守信时间模型
投入期:企业在进行诚信投资的初期阶段,有可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企业的收益曲线是缓慢增长的。因为诚信从投入到产生存在一个“时滞”,包括消费者的反应时滞、需求时滞等,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所投入诚信的理解程度、收入因素等,往往是投资进行一段时间后,消费者和合作者才相信企业有信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被动成本支付时,企业可能会吃亏。比如在遇到困难时仍要履行合约,顾客不必为此支付诚信费用,也不会立即要求进行其他合作。企业付出了诚信成本,但并没有得到诚信收益。但客户因为这件事情更加信任企业,以后还会继续合作,甚至给企业带来其他客户。这笔诚信收益比其诚信成本大得多,只是在行为发生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从当前看,诚信被动成本大于诚信收益;从长远看,诚信被动成本小于诚信收益。所以,只要企业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应该诚信经营。
发展期:当企业准备支付诚信的主动成本时,就已经有了长远眼光,树立诚信形象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时,因为企业已经有了积累起来的信誉,所以企业诚信回报就会快速增长,其收益曲线就会变得陡峭。当企业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时,其被动投资已变为主动投资。企业发现诚信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则会投资越多的资金用于树立诚信形象。支付诚信被动成本还处在较低层次,为了生存;支付诚信主动成本则处在较高层次,为了企业发展。不管是哪一种,只要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诚信收益一定大于诚信成本。
品牌期:当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诚信投资,而又源源不断得到诚信回报时,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诚信品牌。品牌是企业在诚信方面长期大量投入的结晶。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的时代,社会越发达,需求越复杂,消费越高档,品牌也就越重要。品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要求以外,更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享受。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表明:在人均收入达一万美元以上的国家,90%的消费市场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有着独特的经济魅力。品牌是一种信誉和口碑,是企业诚信的投入和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将直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和收益。在一个健康向上、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投资诚信的回报应该远远大于付出,即收益远大于成本。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诚实守信方面每投入一元,将产出3元~6元的收益,其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字号”、“金字招牌”和品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是企业诚信在市场中的折射影像,是企业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持久的市场考验才得来的,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不朽的丰碑,同样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一)我国电子商务建设现状
1.我国诚信基础薄弱。由于“重商主义”影响,一些传统的社会诚信道德与伦理不断缺失。现实社会中,假冒伪劣商品肆虐、虚假广告泛滥、合同履约率低、经理人缺少诚信、信用卡诈骗、对欠债追讨不力等诚信问题几乎成了普遍现象,导致电子商务交易社会信任度低。
2.社会信用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我国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市场化运作模式虽已初露端倪,但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尚未形成。而电子商务贸易内的信用评级还完全属于行业和个人行为,还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认可,所以评级中介机构、评级依据都未得到法律认同,从而评级也就没有法律效力。信用系统建设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
(二)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的必要性
1.市场本身要求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电子商务企业的每一个活动,不论是生产,服务还是销售,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无论竞争多么的激烈,都要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也只有学会了遵守市场规则,诚信划经营,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立足于市场。
2.电子商务企业要求企业自身诚信经营。电子商务企业间既是相互竞争又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规范的市场运营环境,企业才能在诚信经营中一步一步积累自己的企业实力,避免出现华而不实的企业黑洞。倘若企业间是阿谀我诈,最后也只能两败俱伤,谁也得不到真正的好处。因此,电子商务企业也要求自身之间要良性竞争,诚信经营,达成双赢。
3.消费者要求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消费者购买了商品,就要求得到等额的价值回报,否则,他们将不再购买该商品。消费者选择的是现在,但对于企业来说购买的却是将来这就要求企业要诚信经营,真诚面对顾客,不论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还是售后服务等方面,都要求电子商务企业给顾客一个真诚满意的答复,也只有这样电子商务企业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形成一批真正具有忠诚度的顾客。
(三)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的优势
1.诚信经营有利于电子商务企业扩大规模优势。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发展成正比,发展好的企业规模必将不断扩大。美国经济学家福山认为,企业信誉是企业的立业之本。诚信是一种社会成本,诚信度的高低决定组织的规模。福山将诚信定义为:“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就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可见,企业整体信用的建设需要员工个体的诚信,只有个体才能形成整体,从而形成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诚信环境,使企业人人受惠,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内部凝聚力,进而扩大企业的整体规模。
2.诚信经营是强化顾客资源的重要手段。品牌是人们日常采购的重要依据,而诚信经营更是品牌的一种良好象征。当一个企业能够真正的诚信经营时,必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顾客,而老顾客也将更加信任企业,忠诚于企业,从而使企业的顾客资源更加丰富。
3.诚信经营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企业在向客户销售自己的产品时,也在销售着自身的信誉,因为企业的产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企业对客户的承诺。因而诚信经营对提升企业良好的、积极的市场形象起着很大的作用。企业懂得如何去尊重消费者,尊重客户、消费者,能本着企业与客户之间双赢的态度去与客户,与消费者沟通,使客户不会因短暂的困难而背信弃义,而是更加的信任企业。因而只有当承诺实现于产品的价值之中,消费者才会继续支持企业,购买企业的产品。“还人心愿,亦如还己心愿”,顾客们在你的诚信经营下,一定会更加的尊重企业、信任企业,让合作关系更加的融洽。
4.诚信经营是提高企业产品价格的主要方法。产品的价格是企业经营最为敏感的环节之一,如何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价格,是企业盈利的主要途径。当一个企业诚信经营时,势必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提高价格。因为商业信用可以为客户带来很大的便利,增加他们购买时的的安全感,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甚至为他们克服段时间内的资金障碍,使他们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多的产品,或者在资金短缺时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来购买商品,这就无形中大幅度提高了客户的消费能力,提高了企业产品的价格,增加了企业的盈利。
(四)电子商务企业如何诚信经营
在提倡人性化经营的今天,无论一个企业的对内对外工作做的多好,它的运行机制有多完善,企业的文化理念才是最深入人心,最有战斗力的企业营销手段,它一种宝贵的企业无形资产。
1.在合同方面。企业间的贸易方案一般都是通过合同来履行的,固而企业能否对合同认真贯彻实施,是企业信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只有当合同双方真正履行合同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的信誉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企业的权利也才能得 到真正的实现,企业必须认真履行合同。
2.在产品方面。产品是企业最直接的市场形象,企业是市场形象不是自我定义的,而是通过产品和大众直接接触后表现出来的。不管什么样的企业都必须有优质的产品来作为基础,来体现自身的有形价值。因此,质量是消费者定义一个企业的主要手段,也是消费者对企业是否诚信的主要判断手段之一,所以企业必须把好质量关。
3.在售后服务方面。售后服务也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是往往也是将售后服务考虑在商品的整体价值之中。因此,售后服务和商品销售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一定要在销售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售后服务,这样才能使顾客感到自己真正买到物超所值的商品,抓住顾客的心,使他们愿意下次在来购买,从而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4.配合政府,建立一套完善的内外部诚信经营机制。企业的信用能否真正在企业内部发生功效,也需要一套完善的内外部诚信运营机制来维持,需要一套完善的国家管理机制来维持。在不断完善现行法律体系的前提下,可出台《信用报告法》、《社会信用信息法》、《企业信用管理条例》等,加大执法力度。同时,根据电子商务的环境和交易特点,建立电子交易法律和制度、电子支付制度、信用卡制度等。没有诚信就没有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可查询的网上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各个资信机构的信用信息全国互联,建立类似个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一样的管理和查询系统,以便于人们随时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同时保证诚信资料的更新。
(2)电子商务企业要致力于网站建设, 及时更新信息,提供简单易用的导航系统,详细的订货说明、运输步骤、纠纷解决程序,真实可靠的网络广告信息。通过各种安全技术保护信息免受内部和外部的不良使用,让顾客增加购买信心。
(3)建立第三方的信用评价机制。传统商务中建立直接互相信任关系的做法,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利用第三方资信公司进行资信调查和评级,或利用国际信用证来保证交易双方的支付和运输能够顺利进行。电子商务同样也需要适合其发展的网站认证方法。
(4)政府部门建立信息监管机构。该机构主要负责监管企业自身网站的产品信息的真伪;监管中介机构为各企业产品信息的真伪,审核各企业网上交易条款,并进行数字签名。对企业网站和企业的产品信息进行严格监管,应做到及时有效,避免贸易前的背信问题。
参考文献
[1]方美琪,付虹蛟.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企业的诚信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组织企业积极投身到诚信建设中来,努力打造区法治诚信市场。
二、工作目标
把诚信建设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治理、服务全过程,引导企业强化信用观念,诚信经营,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合格,深入开展以“生产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主要内容
(一)广泛深入开展诚信教育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为标准,积极推进诚信教育,努力形成“做诚信经营者、创建诚信企业”的社会氛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在区广播、电视节目中开辟诚信“专栏”、“专题”,广泛宣传诚信建设的意义,介绍区内外企业信用建设的典型事例,引导企业提高对诚信建设认识,从而树立诚信经营意识;二是组织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依法经营是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规上企业为主体,吸收其他企业参加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合同法》、《商标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和《劳动法》等,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区企业的法制意识和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意识,以守法经营为核心内容,牢固奠定企业诚信经营的基础;三是组织交流、观摩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组织规上企业代表,赴外地学习参观先进企业,汲取外地企业在诚信建设方面的经验介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区内企业充分感悟诚信建设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诚信意识。
(二)开展诚信实践活动
围绕创建诚信生产经营,在深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诚信单位”等实践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创建诚信生产企业、诚信中小企业、质量诚信企业等活动,引导企业以德生产经营、诚信立业。
(三)建立行业自律诚信体系
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完善行业规范,强化行业自律,同时组织企业结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实际,制定诚信经营守则,公开社会承诺,自觉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
(四)建立健全信用分类监督体系,
根据《经济户口管理办法》,我局建立企业及生产经营者的基本信息、诚信经营和从业信息、投诉信息、处罚信息等诚信经营数据库和诚信经营档案。
(五)评选诚信企业
在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标准评选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诚信单位”,并在区媒体上对评选出的企业的诚信建设成效进行深入宣传。
四、工作步骤
1、预备阶段(2014年3月)
制定《“做诚信经营者、创建诚信企业”活动实施意见》,召开做“诚信经营者、创建诚信企业”活动动员会议。并充分利用广播、电子屏幕、标语、横幅和发放倡议书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大造声势,营造一个浓厚的“争创”宣传教育氛围。
2、实施阶段(4月—10月)
局办公室制定具体活动计划,拿出具体活动办法,并到各相关企业贯彻落实。
3、评选表彰阶段(11月—12月)
按照规定的评选内容,评选条件和评选程序,评选出名单,组织实地检查验收,召开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区工商局主要领导、本局主管领导组成的评审会,确定名单。并在区新闻媒体上对每个入选企业等经营者进行宣传报道。
五、保障措施
同样的,“血燕”事件也给太多的购买“血燕”的消费者带来了烦恼,也是一位业内朋友告诉我们的这样的一个事情,杭州的一个老板为了表达对一个领导的感谢,找到了杭州XX燕窝品牌买了一份“血燕”送给一位领导,刚好过了几天。浙江省工商局报道了此次抽查的“血燕”亚硝酸盐超标的事件后,这个老板很担心的找到XX燕窝品牌的经营方,请他帮忙无论用何种方式都要把送出去的燕窝要回来……
事实上,所有的问题在一开始就埋下了危机的伏笔,只是这一次爆发力度超出了很多人心理预期而已。换个角度而言,这事又何尝不是行业之幸,消费者之幸,燕窝在中国经过了千年的文化和消费沉淀,现在也面临着与时俱进创新的问题。可以说,现在到了重新审视这个行业价值,给予这个行业更理性和更有责任心的思考的时候了。
危机中,行业的诚信问题(包括产品诚信问题和企业诚信营运问题)可以说是以最的形式表现出来了,离得越近,越是肮脏。让我们深有体会的是,中国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多数人都来不及思考就投入到了竞争的浪潮,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缺失直接导致没良心,没责任感,没事业心的企业和产品出现。商业呼唤诚信经营,社会呼唤诚信产品,诚信是给予社会的承诺,更是给予消费的坦诚。
自品牌创建以来,苏门至品就坚定:一定要为消费者奉献最本真的产品,一定要让我们的事业伙伴在共同的事业体系中享受快乐并共同赢取利润。苏门至品所坚持的诚信经营不是空洞的口号,是实实在在转化为可触摸,可执行的项目。
首先,在诚信产品打造上苏门至品为每批次产品都建立了可追溯查询的产品档案,这样可以很清晰的把握每批次产品的品质信息,产品市场流向信息,方便随时提品的系统查询。此外,我们坚持燕窝至真产品打造行动,苏门至品的燕窝干货产品承诺100%不刷胶,100%不粘座,保证产品98%的干燥率和95%的杂质去除率,这些数据都是领先于行业的。
在诚信经营和服务上,苏门至品建立了以“要人”为主旨的品牌文化系统。我们视事业伙伴、商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苏门至品事业的人都是企业的要人。苏门至品要求每个事业伙伴都要具备发现要人的眼睛、服务要人的思想,为要人提供燕窝生活解决方案的专业高度。因为正是这些要人,让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正是这些要人的帮助、投入、信任和承担,让苏门至品对未来有更大的动力,所以苏门至品一切行动都是为要人而感恩,都是“给予我们最重要的人”,这是苏门至品的品牌核心价值主张,也是苏门至品诚信经营的核心准则。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政策,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切实搞好农资市场监管,*市工商局从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入手,开展送法上门、组织农资经营培训等项工作入手,努力营造了农资市场经营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展送法上门宣传活动。利用市场巡查机制,对经营单位上门进行宣传把法律法规送到每一位经营者手中。这样既有利于农资经营者自觉学习工商法律法规,又有效增强了农资经营者的诚信经营和守法意识,形成了农资经营者自我约束、诚信经营和遵纪守法的良好局面。二是组织开展农资经营者培训班。为了增强农资经营者的诚信经营理念,今年*月*日,*市工商局举办了农资经营者培训班既红盾护农启动大会,对全市*家农资经营者进行了培训,重点学习工商法规和诚信经营理念,使农资经营者知法懂法,自觉做到诚信守法经营,有效地提高了农资经营者诚信和行业自律意识,并由工商局副局长宣布*市红盾护农行动开始。三是加大红盾护农宣传力度。通过采取利用电视台举办农民消费维权专栏和利用集市宣传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加强对农资打假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红盾护农的重点要求,形成社会关注的氛围。
二、严格进货渠道,规范农资商品经营主体
为防止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扰乱农资市场的经营行为,*市工商局严格审查登记材料,严格掌握前置审批,严格核定登记事项,严格按照登记程序和登记审核责任制办事,严格按照农药、化肥、种子经营的要求,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同时,对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不具备经营资格或超范围经营的门店,坚决予以取缔。今年以来,在执法检查中,先后对*户无照经营或不符合条件的经营户进行了依法取缔。为使全市农资经营门店达到布局合理,方便农民和准确掌握农资经营者情况,*市局对农资经营单位实行一企一档,并编制了全市农资经营业户统计表,以便于统揽全局、准确掌握全市农资市场经营情况、及时协调调度和督促检查。各工商分局、所对经营单位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有效地掌握了农资经营监管的主动权。
三、建立“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切实掌握农资经营监管主动权
为便于准确地掌握农资经营户的进货来源和经营情况,准确掌握农资经营户的底数,切实弄清农资经营户的经营规模、农资产品的来源、品种、数量、价格、去向和有无违法违章等基本情况,*市工商局在统一调查审核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全市各农资经营企业使用了市供销社系统统一的进销、货登记台账,对进、销货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登记;农资经营企业使用统一的销货发票,要求农资经营企业向农资生产厂家索要农资商品质量信用卡,农资经营户与农资生产厂家签订了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同时,落实了市场巡查制、市场预警、*投诉举报、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者责任制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资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这样,使全市农资经营单位的“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达到了标准统一,设置规范。
四、实行农资商品经营连环承诺,增强农资商品经营者的诚信自律意识
在农资商品经营监管上,*市工商局积极探索农资商品连锁经营新模式。农资主营和连锁经营新模式主要是把国家允许经营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品种,以*市*农资市场为基点,向农村各销售商店辐射,形成市区大型农资经营单位把住主要经营渠道、工商部门巡查监管农资管理的新模式。*市供销、农业、林业等单位的主体农资单位与各农村销售网点签订连锁经营协议,实行统一经营标准,有效提高了规模农资经营主渠道的信誉。同时,*市工商局探索实行了农资商品经营连环承诺制度,要求供货商对经营者必须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并由经营者及时报工商局备案。目前,在农资市场内经营单位全部与供货商签定了质量保证书,并由经营单位及时报工商局进行备案。这样,有效地增强了农资经营者的诚信经营和自律意识。
实行了农资产品准入备案制。市供销社系统是我市农资商品经营的大户,拥有*家经营企业,为规范其经营行为,*市工商局与市供销社系统积极采纳外地的管理经验,采取各农资经营企业对购进的农资产品除进行详细登记外,还要对其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产品质量报告、生产许可证等证件进行核对,并报*市农资办公室,由农资办统一上报工商局备案,便于实施日常动态监督管理。
五、对农资产品实施抽样检查。*市工商局上半年会同某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该市农资市场、城区一社、城区二社、农化总站和中化化肥公司*经销处等*多家批发企业销售的化肥进行了抽查。抽查了*、*集团等*个厂家生产的复合肥、磷酸二氨等*个品种的化肥。化肥样品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进行检验,抽查合格率为*%。对销售不合格的化肥企业进行了处罚,并报石家庄市工商局下发了市场监督预警,提示广大消费者避免上当受骗。
为便于增强农村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在全市实行了农资消费警示制度,主要提醒农民到证照齐全的农资门市购买农资、买到假冒伪劣农资怎么办等,较好地起到了对农资经营者的警示和对农民消费者自我维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