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0:12: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艺术课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海派秧歌的创始人、陆家嘴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主任周新国说,“海派秧歌的源起要从 2001年夏天的全国健身秧歌大赛说起,那一年,陆家嘴街道秧歌队参加了比赛,并一举拿下了金奖。于是,我们萌生了自创秧歌的想法,从作曲到编舞,中西合璧、南北兼容,第一套海派秧歌随即问世,并被赋予了一个优美动听的名字《茉莉飘香》。”
海派秧歌给人清丽婉约的印象,完全不同于北方大秧歌的粗犷豪放,海派秧歌在各地舞台、全国性比赛上亮相后,获得一致好评,于是《太湖春韵》、《紫竹聆风》、《吴越弄弦》、《金风蝶韵》等4套秧歌相继问世。这些秧歌的编曲都具有浓重的江南色彩,《紫竹聆风》采用了沪剧里的紫竹调,《吴越弄弦》依托苏州评弹的曲调,而《金风蝶韵》更借鉴了妇孺皆知的越剧《梁祝》的旋律。
“海上花”在“鸟巢”中冉冉升起
优美的旋律伴随翩翩舞姿,海派秧歌以其清丽脱俗的形象被2008年奥运会的导演组看中。2008年8月8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北京的“鸟巢”。在气势磅礴的开幕式之前,一台富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大型表演闪亮登场,其中由上海陆家嘴街道选送的海派秧歌“海上花”成为一大看点。队员们身着精致的旗袍、罗扇轻摇、款款而舞,四周朵朵玉兰竞相开放,马戏学校的小演员扮演的小蜜蜂们在花丛中纷飞盘旋。
每年都被评为浦东新区优秀文化指导员的何庆和老师参与了海派秧歌队几乎所有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工作,作曲者黄亚新也功不可没,“海上花”的音乐伴奏仅三分钟,但经过无数次修改和打磨,光小样就做了二十多版。
献演奥运,其他团体早在2006年初就接到了任务,而陆家嘴街道是2008年初才知晓此事,送报节目,并被确定入围。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队员们排除一切困难,加紧练习,确保了海派秧歌在奥运会上的完美亮相。
在舞蹈健身中获得享受
用以传达傩神的正义凛然、英勇无畏、血气方刚、威武雄壮的视觉意象;黄色基调,黄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是高贵、权威的象征,古时所用黄色为雄黄中药,寓意镇妖驱毒之意,用此表达傩神的尊贵、沉稳的性格特征;白色基调,白色的色彩表情是纯净、柔和、轻巧,以鲍三娘、先锋、太子为代表,他们眉清目秀、白脸文静,表现此类傩神的纯净温和、善良正义的性格特征;蓝色基调,被称为“鬼魔色”和“阴间色”,“恐怖”、“神秘”、是蓝色基调傩面的写照,用此表现傩神的凶狠、阴险的性格特征。上述五色系的主要赣傩面具的色彩基调是赣鄱大地人们的神灵崇拜与艺术审美的综合体现,体现了民间神秘的色彩装饰魅力,扩展了傩面具的寓意趣旨。
赣傩服饰的视觉艺术趣旨。赣傩服饰的产生,是客体世界与主观世界相互碰撞,主观意象思想的物化表现。赣傩服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经过千年的文化浸染,赣鄱大地独特的地域特质、民俗文化、审美情趣使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形态。赣傩服饰与赣傩面具一样同样具有艺术的两重性装饰性和寓意性。
赣傩服饰造型丰富,不同的人物性格、地位其形态各异,如人尊高贵的人物着长袍,卑贱位低的人物着短衫。服饰的色彩意象是民间艺人主管的意象色,着色纯净亮丽、对比明晰,具有稚拙、真挚、热烈、浓郁的民间色彩装饰意味。其次赣傩服饰的寓意意谓明确,与傩面、傩音、傩舞等共同传达酬神纳吉、避邪驱鬼的精神意愿。
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引入艺术教育课堂的思考
文化传承重在教育,学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传开创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给艺术教育提供了莫大的滋养和启发,极大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视觉语言,理应成为艺术教育课堂的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其价值,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建构完善有效的民间文化教育机制,对于弘扬赣傩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机制的构建。
1.加强教师民间美术知识的文化储备。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促进者、引导者,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专业素质、知识储备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基于此,相关学校应组织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赣傩文化等民间美术资源的再教育,完成教师相关民间美术知识体系的更新与拓展,以期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教育导向。作为学校教师对于以赣傩为代表的民间美术资源,应系统学习,完善其知识的储备,古为今用,将其融会贯通于艺术教育之中,做好弘扬赣傩文化的指路人。
贯通式教学模式是教育设计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从广义上看,可涵盖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投入市场后跟踪反馈各个方面。例如,同济大学在全国筛选了二十几所中学作为人才选拔的“苗圃”,根据这些人才特长作为人才候补、预科的基地,是当前相对于孤立式教学的一种人才选拔、培养、教学模式。又如,张国栋博士在其2011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提到研究生培养模式中所述:贯通式教学是相对于分段式教学的一种培养人才方式。我国本科以上教学培养模式是学士、硕士、博士分阶段培养的。但由于特殊学科的培养需要,硕博连读、直博、提前攻读博士的贯通式教学,作为一种尝试被越来越多的自主招生高校采用。在这个定义中,招生方式、考试方式、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及学制、教师指导与教学、毕业要求及考核是其中的基本要素。[1]
其实贯通式教学的内涵在各专业的培养方式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有两条主线:一是横向的培养模式,即课内课外的贯通、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交叉学科的贯通、相近学科或者不同学科之间的贯通等,通过跨专业、跨界研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培养模式的选择,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制定的。二是纵向的贯通培养模式,即从初级中学选拔具有天赋的适合本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初中(少年班)、高中(附中)、专门院校、研究生院一站式贯通教学培养人才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适用于学科连贯性大、基础要求高的学科,如科技、体育、音乐、美术、建筑、舞蹈、戏剧戏曲、文学等学科。
2 贯通式的优点和特点
贯通式培养模式具有贯通和简约的特点,贯通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简约有利于提高培养效率。其适用于对知识学习有很强连续性要求的基础学科、实践性强的医学和艺术学、实验周期长的农学、生命学科、工学等学科等。[2]当前,工艺美术教育存在贯通性不够、开放性不够、科学性不够等问题。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贵州近年来对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多努力。首先,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由省文教事业费内拨出专项专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中小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助学金及衣被照顾优待,在贵州民族学院和卫生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还享受医药、书籍、文具费用等照顾。为培养少数民族师资,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工学院、贵州农学院留出一定名额专收少数民族学生。其次,在文化方面,从1951年2月起,省文教厅每年专门组织1~2次电影小分队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乡、镇放映电影。1952年5月成立贵州省人民文工团,1954年改名为贵州民族舞剧团,1956年改为贵州省歌舞团。编创人员和演员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回族、满族、汉族等民族成分。由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学院联合组成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先后于1952年、1955年、1956年深入贵州农村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语言调查,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了民族文字方案(草案)。自治州、自治县建立后,各自治地方均设立文化工作机构,搜集、整理、宣传、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完全具备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贵州的本土文化底蕴深厚,教学取材也比较容易,很大部分同学都有耳濡目染的先决条件。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选择性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多元化的社会背景,我们要找准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有位名家曾经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回归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才能进一步地发展和创新。今天的学校教育不再是盲目追求高分的教育,更需要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能力包括学习、生活等人最基本的能力。这就说明学习本土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本土文化艺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明天的更好发展奠基。
二、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进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
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一开始我只能照本宣科,按照教材一一讲解,后来慢慢发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美术课程要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面对这一要求,我发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能更好地完成课标的要求。对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大专院校开始设立设计艺术专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渐进式发展,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504万人。在具有高等学校本科招生资格的700余所院校中,有近2/3的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①在艺术类全部专业中的开设率高居榜首。伴随着高校扩招,大量为了考大学而改学艺术的考生越来越多,其中有一部分人文化基础薄弱,人文素养偏低,集体观念、纪律观念不强,参加社会实践意识强但存在拜金主义思想,感性有加而理性缺乏,降低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门槛。
经过调研,笔者把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1.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整体人文素养不高,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不强;2.学校缺乏办学思想与理念,教学方面重技巧轻理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3.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待补充与更新,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缺失。②这些都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在艺术设计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深刻意识到,当前人文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成为了近年来讨论最多的话题。
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重知识,轻素养”,首先是单纯地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审美感受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积累;其次是一味地注重艺术学科本身,而忽视了跨学科交流,使设计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的作品都是对设计手法的模仿和设计元素的套用。这种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理解及批判能力的设计师,既不会有深层次的艺术作品呈现给国人,也不能导致真正意义上“中国创意”的产生。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精华是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高校开展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三、解决措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研究
(一)加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致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现代很多大学都贯彻和践行着“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需要用大学体制保证来实现,同样需要用课程体系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并能“仰望星空”的人才。例如我国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在原有的美术史系基础上增设了美术教育学系、文化遗产学系、艺术管理学系等紧跟时代需求的新专业方向,共同组成了人文学院。除此之外,中国美术学院还将公共课教学部的课程细化为五大模块:哲学社科模块、人文历史模块、语言文化模块、品质人生模块和艺术对话模块,构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框架。并且要尤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在艺术设计教育的细节上开设论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学与艺术教育、庄子等具有传统特色的课程。
(二)加强艺术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批评类课程
例如中国设计史、中国建筑史等,至少要占10%。首先,通过这些史学类综合课程,学生可以从感知角度分析艺术作品,从批评角度评价作品;其次,深入对设计的共同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并能将其运用到作品分析中去;再次,能够把艺术作品纳入到历史、文化和主题的脉络中进行解析。这些史学类课程对学生的理论修养能力、作品鉴赏能力、批判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避免“填鸭式”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可以使其对课程的记忆和运用更加深刻和灵活。
(三)带领学生“走出去”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讲授,而要更多地去参与社会实践,接触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教师可以多带领学生去“写生”,让其深入大自然、深入民间去接触中华民族更多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这样可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使其深刻感受民族传统文化。
(四)加强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高校应该把这项工作纳入到经常性的工作来考量,不断实践、探索和提高。首先,高校要加强宣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氛围;其次,教师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多开展和参与一些人文讲座;再次,要将教师的人文素养评估纳入评审考核机制,跟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挂钩。
总之,艺术设计教育综合了艺术教育、科学教育、文科教育的特点。艺术设计是一个人文的题目,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设计师素质,而人文素养是未来设计师的基本素质。我们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研究,以及对本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人才。这是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工作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注释:
①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32;403.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文权.浅析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美术教育的意义[J].前沿,2010(4).
广西大学教学改革实施已经~段时间了,作为参加教学改革的教师,对实施改革性教学还是有了一点经验和体会,希望通过汇报和交流,达到学习、沟通和资源共享的目的。由于专业原因,对艺术设计类课程实施教学改革个人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本来艺术设计专业就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学生本身就是专业人才,也是思维和技法的拥有者和主导者。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范围和深度就可以更大,更深,也可以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的、强调独到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创意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上产生更有价值的成就。
在这里我从三个方面,不同的角度把这门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结果分别作了改革和汇报。其目的是想引发对艺术设计这一特殊专业的学习和教育的方式与同行进行一次交流和互动,希望从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建议和意见,也希望能够推陈出新,打破常规,用大胆的尝试和独特的方式对待特殊专业的教学,以求取得更多的收获,在未来的教学当中应用、完善和发展。
一、本门专业课程的课程介绍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出现不和谐的发展,从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出现冲突的矛盾关系.其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与世界的全球~体化的模式与各国、各民族文化特色上的冲突。但从另~个角度去看,两者又是唇齿相依的,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支撑,设计是没有个性和生命的,更不能体现一个国家的风格。因此,如何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延续“传统继承发展派”的艺术设计风格,也是我们当代设计师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未来设计师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熟练掌握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脉络,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去感动世界,让世界知道“中国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又要不违背全球一体化的时展大背景。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正是对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明确定位。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厚重的基础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无尽的文化艺术题材和元素。怎样使现代设计更具有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更具有历史内涵和民族特性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学术课题。本课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解析及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积对话,充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和理念,进一步阐明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诠释了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和意义,为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弘扬和运用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结合方式。
(二)本门课程教学的内容简介
《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是在了解和掌握了中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理解、变革和应用三个过程,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有生命的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当中,使现代设计在良好的视觉艺术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加文化底蕴和内在品质,从而在使中国设计能有机会世界设计大舞台上脱颖而出,形成具有较强民族特性和艺术个性的设计风格,更适合现代艺术设计的潮流风范。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本章主要是阐述了中国传统图形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中国国画为例,中国传统国画之中的创作六法之首一气韵生动!气韵:抓住事物表达的精神内涵,形态准确,体现出精神气质,形与神之间的关系,气韵的感受。意象造型:不似之似,精神之象,既表现事物的表象,又再现事物的内质。动静虚实;和平有度,和凿自然。东方;和谐完美,国画中自不是空,而是体现船在白纸上,白是水。在疏密关系上强调;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传统艺术中线的艺术,平面化、装饰化、程式化、均衡、简化。这些中国传统线条的气质和个性是必须要理解和把握的,并在将来的设计中予以渗透和应用。
2.中国传统图案
本章内容是中国传统图案的基本特征:特殊的美术式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赖性很强”。中国传统图案的内容包括:正面肯定的吉祥图案,吉者一福善之事。祥者一嘉庆之征。表示赞美和颂扬的图案。六合“东西南北加上天地统称六合”。它们的构成法则足以文字为基础,用文字做为装饰元索构成图案。这些图案的内涵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图案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应该掌握和理解的。
3.现代视觉艺术对传统图形的继承
本章以中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思考的立足点为基础:直接把传统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为出发点,首先是举例说明了西方艺术设汁的思考方式.用右脑画素描,用右脑思维方法。反画法、意念思维的表现等等。其次是设计艺术表现出的生命感,设计的个性一不一样的东西,造型一表意,观念一创意的体现。同时理解形态美的概念。西方对传统结构的剖析,光、形、结构、轮廓、体积、质感。固有色、透视、成功的艺术家更强调某一点。但结构更为重要,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必须充分理解形态美的本质~结构为本。通过了解以上的相关知识后,掌握国内外设计师怎样将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
4.现代艺术设计的观念
现代艺术设计方法观念。观察与表现:对艺术创造能力的自我开发。模仿与创造: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功能至上:美观、经济、结构合理、运输储存方便。设计是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概念,设计来源于生活,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设计艺术家的基本能力:造型能力。跟一观察与分析,手一表现与技艺,脑一思考与想象,心—创造爱与情感。审美判断能力,敏锐的感受,对美的认知。观察的能力,感受生活,了解自然,学习自然。有了表现的激情,观察就会深入。就会生动。艺术创作的基本因素—情感、思想、想象、灵感。通过一系列学习和理解,最终做到把握好视觉秩序,形式与思想的相互作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现代设计观念的形成过程,设计创意思维的形成过程
5.形的分析
形一思想、愿望的传递。艺术设计中形的类别和表现形式:有机形,动物,植物的生长形态一有弹性,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具有一种发展性,完形心里。几何形,具有理性的明快。机械形,冷漠感、缺少人性、工业机械美、力量感。自在形,手绘的自由形,个性的自由,偶发性,自然、生动、出人意料的新奇感,过程的美。象征的形,形式、意味的统一。设计是人类在造物过程中造型构想的表现形式,是生活的艺术。设计的象包括衣食住行,包罗万象。同时,也反应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构成一个时代、地域的生活样式。从传统的艺术形态当找到形的特性和表现语言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运用。
6.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案例分析
重点列举三大重点案例,从中得到较大启发和思维拓展。中国历代艺术作品分析鉴赏,国外艺术作品赏析及设计作品赏析与中国现代设计的联姻和发展。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欣赏解析,透彻掌握设计案例的特点并加以吸收应用。
二、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和过程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个体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
了解了本门课程的大体脉络和具体内容后。我们可以根据本课程的具体情况拟定教学方案了。由于本门课程涉及较多较宽的知识面,有一定的文化深度要求。因此在教学上要结合学生个人情况采取了分类、分别小范围、独立教学的方式。在初步的理论讲授结束后。首先在班上重点选择几个不同文化底蕴、比较有代表性的的同学。结合其综合素质的考虑,以其为主体,让他们完全自主的从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出发思考并阐述对中西方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看法,同时拟定一个议题,此议题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展开对未来自己现代设计的一个构思和展望,然后以此议题为中心辐射出去,在相同层次和有共同认识的同学中展开联合讨论和研究,最终组合成一个有机团队。此团队完全由同层次类别及对此议题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学生组成。这种由学生找学生的方式,在共同感兴趣的课程议题的前提下,充分保证了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完全参与性,同时也对最终的学习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对传统和现解和看法的不同,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的观点和议题将是广泛和具代表性的,当议题形成同类学生取得共识之后,由老师出面指定针对每一个同学的综合情况确定其在此议题中充当的角色和工作范围。比如有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有学生对西方传统古典绘画有强烈兴趣,则可以将其准确的定位于在课题议题中的位置和未来主攻方向。这样就可以充分的用其所长,再以其兴趣为引导使其在课程议题中看到自身的价值的同时发挥所有的想象力和潜能,为教师下一步实施教学和推进课程进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教学进程中教师可以轻松自如的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专业高度而因材施教,这样就完全符合了艺术设计课程对学生个人能力和个性创意思维培养的教学宗旨。
(二)教学过程的改革——学生全程发挥,尽显个人风采,教师引领方向、画龙点睛
在进一步的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教学的逐步推进,在把中西方传统文化艺术脉络和特征分割细化、分散整理落实到不同学生个体之后.教师此刻可以逐步将学生逐个引入到几个不同的中心议题上来,也就是最初不同深度层次的学生们自己拟定的课程议题。此时教师必须起到一个集中、汇总、推陈出新的重要作用。相当于每个学生在努力的走着自己的路,各自都是平行的行走着,老师现在要在每条路上放置一盏灯,让他们看见灯光后顺着灯光方向并用自己的方法走到一个新地点。在每个学生提出自己新的设计观念或创意之前,教师必须把每个课题组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特征和前期基础性的知识做一次彻底的总结和评论,当然这个总结的前提也是在每个同学根据个人所长阐述了自己对传统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未来设计中自已会怎样去运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就没有意义,也就是在以学生的观念和看法为前提下的总结性概括。期间还必须与学生进行多次的讨论、研究和互动。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和潜力,这点对于未来学生提出和形成自我个性的创意观念和设计风格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撑船的舵手,不管有多大的风浪,航线有多宽广、多少条。永远保持着船的最短行程和正确的航向。至于船上的水手们。完全可以让他们自由的选择干活和生活的方式。正是基于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艺术认识的巨大差异和广博的范围,才能使得一个班的几十个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大小和知识储备的优劣从各自不同的方向去选择和追求自己想学到和得到的东西。也才更全面的体现出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此门课程在教学上的必要性。
当然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到最实用的知识、思维创意的方法和动手制作技法,这也是设计教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根本目的。因此在学生众多的观念和看法及思维面前,要求老师也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和敏锐的洞察力。也就是最终要把学生引导到思维和创意上来,这也才是教学的最后目标。基于此目的。在最后的辩论中,每一个同学都将会提出自己的创意构思和个性想法。然后以此为基础去设计属于自己那一部分的作品,最终的作业完成形式将是以中西方传统文化艺术为创意基础,提取诸多不同传统设计元素之后,综合形成的一个系列套装设计。而在这个套装设计的诸多设计项目中,既有每个学生各自的单体设计案例元素,同时又有以不同层次的小组为单位的团体设计项目,这样就达到了既锻炼个体和又考核团队合作思维、讲究配合,为目标的团体创意精神的学习目的.为将来在社会工作中既保持个性风格又讲求团队合作的设计师工作模式的习惯形成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就达到了完成此门专业基础课程所要追求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成绩及评定上的教学改革——注重整体表现,全面综合评定,做到准确考核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门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
在世纪之交启动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小学低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生活、艺术两门综合课程;小学中、高年级设置了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四门综合课程;初中设置了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五门综合课程;高中则设置了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艺术三门综合课程。在这些综合课程中,惟有艺术是各学段都要开设的课程。
本文将在分析艺术课程特性基础上,重点讨论中小学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与特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某位老师或数位老师的一节课或数节课所进行的评价。它既是特定学段的全面性教育评价的重要组织部分,又可以独立地用作特定课程日常教学的经常性、随机性评价。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理念、优化艺术教学资源、改进艺术教学方法、提高艺术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
一、艺术课程的特性
正确认识艺术课程的性质,是科学评价艺术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用“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五个关键词来概括艺术课程的特性,认为艺术课程具有“创造美、鉴赏美的价值”、“情感价值”、“智能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我们认为,从课程哲学的角度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新开设的艺术课程具有三大特性:一是尝试性,二是综合性,三是实践性。从课程改革实践的角度看,这门新课程的独特价值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1.尝试性。在基础教育发展史上,取消传统的音乐、美术等课程,设置综合性的艺术课程,是一种改革尝试。最早进行这一尝试的是俄罗斯。俄罗斯联邦1993年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计划规定,三年制、四年制小学以新设的艺术课程取代传统的音乐、美术课程。不久后,美国一些中小学也尝试开设综合性的艺术课程。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7月28日美国纽约市古根海姆美术馆了一份研究报告,称学校开设艺术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读写、思辨等能力。2006年7月30日,多家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报道了这一研究结果。在我国,2001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并随文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规定:基础教育各学段取消音乐、美术课程,新设艺术课程。由于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艺术课程是一种具有挑战意味的尝试,为了稳妥起见,《纲要》还规定:目前不具备开设艺术课程的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暂时保留传统做法,暂不开设艺术课程。
中俄等国为什么要取消传统的做法,新设艺术课程呢?显然,这一改革源于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当今社会,这一倾向空前明显:一方面在当今的电子时代、信息时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频繁地整合为一个又一个艺术整体,通过电视、电脑、网络等媒体,大量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另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商家和各式各样的社会生活美化者,不断地从耳濡目染的艺术表现中吸取灵感,推进自身的价值追求。此外从艺术品种数量的角度看,现代生活中除了传统的音乐与美术外,舞蹈的普及率空前提高,戏剧、影视广泛地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传统的书法、篆刻、剪纸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种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扬光大,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普及化,呼唤着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平台。总之,开设综合性的艺术课程,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
2.综合性。艺术课程并不是传统音乐课程与美术课程的简单相加或机械合并。事实上传统的音乐、美术学科,只是艺术课程中的重要学科要素。关于艺术课程所涉及的学科要素,《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给出“4+3”模式: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大核心要素和影视、书法、篆刻三大次要素。我们认为,不妨在次要素中增加手工(包括剪纸、泥塑、艺术粘贴、简单的雕塑等)、设计(如玩具设计、桌椅设计、居室布局设计、装潢设计等)两大工艺色彩较浓的要素,由此形成“4+5”模式。当然,就艺术表现形式而言,艺术教育应当兼容所有含有艺术性的各种表现形式。在进行艺术课堂教学评价时,我们要重点观察有关学校、有关教师是否注意兼容不同形式的艺术要素,重点观察各种艺术要素是如何综合为一个整体的。
3.实践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开设艺术课程的宗旨,正在于适应社会生活实践的需要。因此艺术课堂教学必须切合社会生活实践的需要(尤其是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实践需要)。上文我们之所以提出在艺术课程中增加手工、设计两大较为实用的艺术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考虑到艺术的实践特征。除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必须具有实践
性特征外,艺术教育的方法也应当具有实践性特征: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引导学生参与艺术训练、艺术表现、艺术创作实践上。当然这种实践应当与欣赏与交流结合起来。在进行艺术课堂教学评价时,我们要重点观察所要评价的艺术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明显的实践特征。
二、艺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要科学而有效地评价新的艺术课程,必须在正确认识艺术课程特性基础上,建立新的科学的评价理念。我们认为,要特别注意建立以下艺术课程评价理念:
1.“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应“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教学活动应“以发展为中心”。传统的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及其评价,过分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主导作用,相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在当前的艺术课程教学与评价中,要特别强调以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与个性,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艺术欣赏与表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价值观层面,应特别强调以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为本,努力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教师职责的角度看,建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理念,则意味着必须变教师的组织指挥、权威训育为启发、诱导、协调和促进。在教学评价工作中,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必须强化形成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离开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就谈不上学生持久而高效率的发展。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应特别注意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学生的发展,努力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以此优化日常教学。
2.“多元评价”理念。这里的“多元评价”,指艺术课程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当建立教学管理专家、艺术教育专家、一线专任教师、被教育者几方面结合的多元评价管理机制。在对艺术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当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或教学管理者,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对艺术学习活动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也应当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感觉和评价。艺术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参与评价,对其自身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评价内容方面,应当建立指向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建设三个方面的多元评价系统。在评价方式方面,要本着发展至上的指导思想,改变过分倚重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的传统做法,建立以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艺术课程评价模式。
3.“课程建设”理念。重视课程基本建设(简称“课程建设”)的评价,是当代课程评价的重要特征。新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都没有提及课程建设评价,实是一大遗憾。我们认为对于新设的艺术课程来说,课程建设的评价尤为重要。所谓课程建设,指课程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课程制度的确立、管理机制的构建、师资的配备、教材的配置、场地与器材的配给等。显然课程建设指向的是课程保障系统。艺术课程的课程建设理念,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评价理念,它不仅指向一线艺术教师的教,更指向有关学校对艺术教学的管理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管理。在进行艺术课堂教学评价时,应当借助课程建设理念,促进艺术教育资源的优化。
三、艺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艺术课程的目标,然后讨论艺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课程的总目标界定为“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这一说法只是一种原则性的概括。在课程目标的实质性内涵层面,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总目标包括艺术知识的传授、艺术技能的训练、艺术能力的培养、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四大方面。在各学段课程目标的纵向关系层面,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目标包括小学低年级学段目标、小学中高年级学段目标、初中学段目标、高中学段目标四个层次。前面曾论述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及影视、书法、篆刻、手工、设计等,属于知能类型领域(简称“知能领域”)。在课程与教学的设计阶段,还必须将学段目标、综合领域目标、知能领域目标有选择有重点地具体化为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各目标的关系如图一。
图一:中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对艺术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应当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有关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各个领域的目标具体化。要注意的是,艺术课堂教学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对综合领域目标、知能领域目标的落实,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的,而是有选择有重点的。也就是说,每一单元或每一课时,都应当既有切合教学内容特征和学生身心特征的重点目标,又有对其他目标的统筹兼顾。
应当本着艺术课程的目标,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课程建设三方面来评价艺术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当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三方面展开,兼顾艺术领域知识、技能、能力的评价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应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
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展开。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应从课程文本(课程计划、教材等)、师资配备、设备器材等方面展开。上述各因素的关系如图二。
图二:中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
上文我们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中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评价指标。在艺术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有关部门、有关专家和有关教师可以在上述分析和论述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评价目的和特定学段学生的身心特征,给出各评价内容的分值,以便形成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实际评价中,应当注意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一方面分别给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分值,以便计算出总分值,另一方面要本着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对教师的教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程的基本建设等,给出科学而明确的定性评价,并提出改革与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吴莉.关于新课程理念下艺术课程教师角色转换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
蜡染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少数民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也是工艺美术设计领域中民间美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职学校设置蜡民间染艺术课程,让学生进行蜡染技艺的学习和探索,对民族技艺文化的传承,民族资源的开发、创新和利用,培养民族技艺设计人才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中职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民间蜡染艺术课程的意义
(一)民族技艺保护和传承的需要。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工艺,体现了各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自然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也日益得到了重视,并提到专业教育的日程上来。
传统的蜡染纹饰独特,制作全靠手工绘制,并且多代传统艺人经过长期的创作探索,至今才呈现了精湛的技艺和近百种传统蜡染的造型纹饰,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资源。在当今民族传统文化受到重视的环境下,结合时代需要来研究蜡染的价值,将其作为珍贵的课程资源纳入教学中是必要的。同时,复杂的工艺流程给蜡染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难度,蜡染课程教学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蜡染技艺,对于保护民族文化特色、传承民族传统技艺、发展民族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培养民族技艺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民族传统技艺在不断变迁的社会中艰难地继承和延续着,如今学习民族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人才的匮乏将导致传承出现断层。民间蜡染的传承过去是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靠口传心授的方法传艺,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培养蜡染技艺人才的要求,将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方式引进民族蜡染技艺传承人才的培养领域,已是一项相当急迫而重要的工作。
随着民族产业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关注民族传统技艺的实用价值,并且以新的视角来解读民族传统技艺,赋予了民族蜡染艺术新的生命力。蜡染相关的旅游、服装、纺织、实用工艺品设计的民族产业的复苏,使传统民族技艺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职业技能教育是民族传统技艺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应设置蜡染艺术课程,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改变传统蜡染人才师徒传承的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上注重蜡染艺术理论与实践技能渗透,依据社会的人才需求来培养具有艺术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的职业型民族蜡染技艺人才。
二、中职艺术设计专业蜡染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蜡染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20世纪90年代,我国曾在染织、服装类专业中开设蜡染艺术课程。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纺织业的衰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人们的审美和社会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蜡染教学曾一度衰落,很多学校蜡染课程教学是空缺的。在当今民族传统艺术受到重视的环境下,蜡染艺术教学又开始由衰落走向复兴。目前,蜡染艺术已经不仅仅是在纺织、服装领域中运用,在平面、传媒、实用工艺产品等各类设计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蜡染相关民族产业发展的背后,蜡染艺术与装饰艺术、实用工艺设计以及当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产品设计的关系特别密切,作为培养基础职业技能的中职学校,不能忽视民族技艺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目前,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未能很好地把蜡染艺术课程与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以及培养的方式与蜡染技艺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中职学校对蜡染艺术学科的发展也考虑不够,在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同时没能有效地对教学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培养的人才对民族文化了解不深,专业技能性也不够强,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二)蜡染艺术课程教学师资不足。蜡染艺术是一门民间独特的手工技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学科,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涉及多门专业知识,教师不仅要讲解蜡染艺术的理论知识、造型基础及装饰纹饰特点,还要对蜡染复杂的工艺流程有深入的了解和实践经验,才能满足蜡染艺术课程的教学要求。但现实中,很多中职学校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蜡染专业教师,存在着师资不足的情况。
同时,蜡染课程的实践教学阶段,由于蜡染工艺的复杂使技能实践的经验性要求较强,授课的教师或民族文化理论基础较弱,或实践的工艺技能缺乏经验,授课效果难以满足蜡染艺术课程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强民族技艺师资队伍的建设,承担蜡染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理论和传统技艺的实践经验。
(三)设置蜡染艺术课程的教学条件不足。蜡染课程的教学需要相应设备的投入,实践教学环节更是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目前,许多中职学校普遍缺乏设备、实践场所和经费。对于蜡染的设备如上蜡恒温电炉、封蜡工作台、染色水槽的配备、去蜡问题处置所需要的教学场所及用电设施安全防范都有一定要求,大多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难以满足。可见,学校相应的教学条件不足,不利于展开蜡染艺术课程的教学,无法满足蜡染艺术的教学需求。
三、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民间蜡染艺术课程设置建议
(一)加强民间蜡染艺术课程组织建设管理。为推进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民族技艺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要求职业学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职学校应加强对民间蜡染艺术课程的重视,加强民间蜡染艺术课程的组织和建设管理。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灵活自主地调整民间蜡染艺术课程教学体系,相应增加民间蜡染艺术课程的课时量,编制民间蜡染艺术课程标准、配套教材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开发。
课程设置应以传承民族蜡染技艺为重点,突出蜡染实用设计教学的特色,培养创新民族技艺人才。民间蜡染艺术课程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蜡染艺术基础知识以及工艺制作技能,同时应使他们具备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传统蜡染艺术进行创新的能力。同时,认真研究蜡染教学与社会民族企业技艺人才发展的关系,不断调整民间蜡染艺术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布局。为此,民间蜡染艺术课程应展开民族蜡染艺术的教科研活动,整合学科专业优势,这样才具有良好的教育空间和广阔前景。
(二)充实蜡染艺术教学的师资力量。蜡染艺术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基础涉及造型艺术、装饰图案以及复杂的民间工艺制作,由此应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专业技能强及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实施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相结合,注重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运用数码相机、电脑等多媒体技术记录工艺制作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上不断拓展艺术教育空间,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同时,引进蜡染工艺美术师和有蜡染绝活的民间艺人来参与教学,聘请工艺美术行业专家举办讲座、公开课等形式,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充实蜡染艺术的教学力量。组织教学教师到西南等地区蜡染的发源地亲身体会民风、民俗,并向当地的蜡染艺人学习技艺,定期开展培训和研讨及与专家探究蜡染艺术课程职业教育的设计方案,增强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民间蜡染艺术教学的师资水平。
(三)实践工作室教学与校企合作。民间蜡染艺术课程的实践教学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艺术的教室授课模式为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蜡染工作室可以为学生学习蜡染技艺提供更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对蜡染材料及工艺流程实践操作的学习,及早地了解材料的性能、成本、制作技能。凭借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不断学习创新的观念和技能,掌握现代科技新技术。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将传统的表现手段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有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作品和实用价值高的民族工艺产品。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当代艺术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单一教育模式的挑战,还是当前中职学校实现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良途径,是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组成,公共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提升其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普通高校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艺术课程与文化课程教学略有差异,其更侧重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的提升。但是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成为该课程深入改革的制约因素,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改革的研究才能促进高校艺术教学,实现高艺术素养人才的输出。
一、新媒体时代公共艺术课程重要性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很大程度上侧重学生文化价值理念的正确引导,侧重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导向的树立,提高其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此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使得高校学生接触信息更加自由灵活,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引导,高校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对艺术知识充满兴趣。学生个性表达更希望借助艺术的层面展现出来。此外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复合型综合型人才需求迫切,而在各大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实现社会及新媒体环境对综合性艺术性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必须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的研究。
二、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迅速,有效地推动文化建设。而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综合素质更多地与艺术的欣赏及艺术的感知联系起来。艺术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组织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起到精神陶冶的目的,也奠定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其一公共艺术课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可以开阔学生的胸怀与眼界,带来他们生活体验的进一步丰富,有助于其富有魅力人格的形成。其二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剂,艺术教育的关注点是人与人、人与世界及人与自我关系的解读与梳理,加强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对艺术及精神的需求,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心理与文化的多元化支持。其三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教学,可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美育形式,起到品德塑造与人格培养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也带来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结合新媒体的背景,其更契合高校创新思维的培养理念。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思路
(一)做好内容的创新,奠定艺术学科教育的核心
高校艺术学科种类繁多,而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面临师资不足,学生基础不同的制约,其在内容的组织与呈现上也往往带有单一性,而新媒体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其更希望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此必须做好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关注。对于低年级的高校学生可以开展基础性的艺术选修课程,让他们学习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及戏剧鉴赏等艺术课程。课程教学的落脚点依然是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以审美为核心,融合艺术基础理论并将其与作品的鉴赏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也激发其艺术关注的兴趣,从而培养起审美能力,这属于基础奠定的阶段。对于热爱艺术并且具备一定艺术文化素养的学生开展形式多元的艺术选修课程,丰富他们的文化学习。课程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学生艺术表达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写、画、唱及跳等实现其自身艺术技能的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从而进入到高层次的艺术文化学习中,实现人生境界的进一步升华。最后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专题讲座,邀请艺术家进行学生艺术学习的指导培训,从而让艺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实现艺术理论修养与艺术感悟能力的双提升。
(二)做好形式创新,让公共艺术教学更具吸引力
传统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参与十分被动。而新媒体时代下理应做好新媒体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结合,实现其展现形式上的创新。更侧重学生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实现学生艺术课堂主导地位的回归。让学生真正成为艺术学习的主人,激发其艺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教学中也发挥新媒体教学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开展慕课教学,线下网络远程与学习互动,实现课堂内外的学习延伸,让艺术理论的学习转化为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公共艺术学习的学以致用,让艺术学习的价值在学生成长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
(三)改革课程体系,促进与新媒体融合
公共艺术教育是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本质认识深化而衍生出的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其课程设置的着眼点是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然而我国公共技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健全,亟需重新审视与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正确看待艺术教育的目的,这是其教学质量保证的前提。另一方面要加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人格完善及情操陶冶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多层次与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原则,选修与必修结合,兼顾兴趣培养、艺术感知、欣赏、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并注重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在这两方面的实施中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将其融入到公共艺术实践活动,发挥新媒体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和推广优势,能够让学生顺应现代艺术发展潮流,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形式,更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体验性。因此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创新也应结合学生的主动性与体验性,从内容、形式与课程体系上进行创新调整,让艺术课程教学真正助力学生的价值引导与成长发展。
作者:许孟巍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036-02
扎染艺术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其作为一种流传至今的传统工艺,已然发展成为一种时尚艺术。扎染艺术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扎染的色彩对比以及扎染各色彩要素之间的配合,扎染的工艺性和艺术性也使得扎染艺术更加具有魅力,其不仅是服饰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更能体现出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目前高校扎染艺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
扎染艺术课程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备受关注,但是根据对各高校扎染艺术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究可以看出,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忽视现代设计的现象,也就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过于侧重传统扎染工艺教学,没有将传统的扎染艺术与现代的艺术元素结合起来,这不仅使扎染艺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也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扎染艺术的时候过于单一、片面,这种现象也会导致扎染艺术与现代社会的行业需求脱轨。鉴于对各高校扎染艺术课程的了解可以得出,扎染艺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单一的现象,以下是笔者对此进行具体的阐述。
第一,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扎染课程不仅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出,扎染课程受课时的限制,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扎染的理论知识和传统的扎染练习占绝大部分,这也是教学内容单一的主要体现。[1]另外,高校扎染艺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在技法教学上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较低,学生通常以临摹和照搬已有的作品为主,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对扎染技法的学习一知半解,还会导致学生长期缺乏创造能力,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这对高校学生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高校扎染艺术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以灌输教育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缺乏课程设计,通常以示范教学法进行授课,学生临摹老师的作品思想和技法,不仅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作业的完成以及专业考试竞赛中也无法阐述自己的思想,缺乏应有的创新能力。
(二)对扎染市场了解不全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专业设置以及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都要符合社会需求,高校的教育教学应该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人才为主。扎染虽然是一门传统工艺,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所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市场化原则,从当前高校扎染教学的现状来看,扎染教学缺乏对扎染市场的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工艺技法的教授都出现了与扎染市场需求脱轨的现象。
第一,无法实现设计与工艺制作的结合。扎染艺术是一门实践性艺术,注重设计与工艺制作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思想与成品工艺产品完美结合。但是当前高校扎染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过于保守,在图案的设计、工艺制作上难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无法将现代思想和个性体现出来,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将设计与工艺制作结合起来,经常出现设计思想是好的,但是设计成品却与思想大相径庭的现象。
第二,对扎染市场的发展趋势把握不准确。扎染是一门艺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设计思想、材料、工艺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下,扎染艺术才能体现出民族的、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受现代思想的影响,扎染艺术的发展应该与现代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不能将设计思想、设计工艺都停留在资料、文献的学习上,应该将教学内容与扎染市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实际地深入市场进行调研,结合市场的导向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去了解时尚设计,这样才能将扎染艺术与市场有机地融合起来,扎染艺术才能逐渐摆脱传统思想和传统工艺的束缚,逐渐走向现代化、国际化。[2]
二、对扎染艺术课程教学法的探索
(一)加强教学课程之间的衔接
目前高校扎染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着实存在衔接不当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同时也为了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对扎染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以此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扎染设计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将传统工艺的学习与扎染的二次设计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巩固传统工艺,也体现出了现代设计的思想,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都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这种方法的运用也符合扎染的市场需求,缩短传统扎染工艺与现代扎染市场之间的距离。
目前高校扎染术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和传统的扎染工艺为基础,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二次设计不仅能够拓展知识内容,同时二次设计是对扎染市场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反馈,能够缩小扎染工艺的时间和成本。
二次设计课程的加入以及传统课程的强化,加强教学课程之间的衔接,使得改革后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将传统的扎染艺术充分地展示出来,同时也是在扎染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扎染课程的学习中,同时这种教学内容的改革,充分地结合了实际生活,更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提升高校扎染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扎染艺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主要是教学方法单一和片面,不仅无法有效地结合市场需求,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的设计和工艺制作固守传统,照搬前人,缺乏创新能力。因此,为了更加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必须对高校扎染艺术课程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灌输型和示范型的教学方法,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具有实践性质的课程,如:扎染艺术设计比赛、扎染工艺展览、校企联合实习等。[3]这些实践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与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具有创造力,使扎染艺术不再墨守成规,将以往唯教师独尊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合市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扎染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高校作为扎染艺术教学的主阵地应该肩负起完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的任务,所以在对扎染艺术课程教学法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要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应用型人才。
第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创意。扎染艺术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深入市场,敢于调研,对市场中的扎染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想象,设计出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创意,将市场与设计思想、工艺、成品结合起来,以此完善扎染艺术的效果。
第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扎染工艺已经初具规模,高校扎染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所以高校可以组织校企联合,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实习,这其中不仅要实习扎染工艺技术,同时也应该到企业的展览会、销售会去实习[4],这样学生才能够将扎染工艺与扎染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够摆脱传统扎染思想的束缚,这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步入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市场是一个开放式、多元化的服务领域,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场所,所以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高校应该在教学改革中增加扎染艺术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想法、创意,同时在相互竞争的环境下,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以后的工作服务。
三、扎染艺术课程教学法的实践思考
目前,扎染艺术教学不再局限于大学阶段,已经逐渐地拓展到了中小学阶段,因此,为了将扎染艺术发展得更好,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就应该摒弃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法,要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以学生个体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理论知识、传统扎染工艺以及现代化的色彩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扎染艺术赋予更加新颖、更具魅力的意义。
针对目前高校扎染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扎染艺术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目前的教学现状与扎染市场明显脱轨,不仅无法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同时还会导致学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工艺固守死板,逐渐远离社会潮流。因此,想要凸显扎染艺术的魅力,彰显扎染艺术的感染力和创造力,就要在教学中将艺术与学生的灵感、思想结合起来,与现代社会的潮流趋势、市场动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搜集素材,汲取营养,然后创造出与当代社会相符合的扎染艺术作品。[5]
在扎染艺术课程教学法的探索和改革中,要注重实践教学法的应用,要将理论知识、传统工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的社会实践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方式丰富扎染艺术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知识,提升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扎染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艺术课程,以往的教学实践弊端较多,已经与现代教学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扎染艺术,同时推动扎染艺术课程的进步,高校扎染艺术课程教学法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以及实践思考等方面对扎染艺术课程教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但还有待完善,希望能够为有关读者提供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阎秀杰.基于“现场示范”――感悟扎染艺术的教与学[J].美术学报,2014 (5):63-66.
[2]王燕.\谈扎染艺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1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