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6 16:01: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化学工程与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化学工程与设计

篇1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结构也进行了调整。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新增专业学位及培养类别,之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迅速发展[1]。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定向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以使其毕业后迅速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2]。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核心培养方式和重要环节[3-4]。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实践环节的质量。作为河南省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培养单位之一,郑州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比例逐年增加,已占研究生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主要指导思想,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为此,学校以河南省内主要化工企业为依托,整合校企的优势,主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研究生培养与产学研紧密结合,成立了一批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本文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实践基地为例,介绍了该基地整合校企双方学术队伍、项目技术、科研平台、实验设备及装置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并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提升基地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具体举措。

一、实践基地的建立

煤化工产业是河南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煤气化技术是煤炭转化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煤炭的转化及深度利用意义重大。围绕煤气化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学校和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共建了实践基地。该基地是校企双方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为推进对中原经济区科技带动作用强的资源与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和转型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获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校企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评价环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调整。实践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一批结构优化、优势互补的优秀创新团队,构建了知识创新机制,以期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

针对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需要,校企双方构建了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涉及管理体制、经费筹措、指导教师、培养计划、招生就业等方面。

(一)管理体制校企双方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一起负责实践基地的日常管理,并积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完整、有效的研究生创新激励制度,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地建立了创新项目研究平台,采用了能有效发挥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管理模式。基地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及各实验中心等对进入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开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经费筹措实践校企人员共同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和科研难题,围绕煤气化过程系统集成、煤气化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展联合研发,并联合申请省级或国家级课题;利用学院的科研经费与企业的科技创新经费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支持基地建设;同时争取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建设经费的支持。

(三)指导教师实践基地结合建设实际,遴选企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校外导师,并配备校内导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参与创新基地建设,共同制定创新基地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基地通过完善相应规章制度,明确校内和校外导师的职责,涉及学术、思想、技术保密、安全等方面,并规定学生所在基地导师为主要负责人。

(四)培养计划校企双方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共同进行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对进入基地学习的研究生实施联合培养;同时组织并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校企双方还联合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对研究生申请的创新项目进行立项审核。基地导师则组织项目实施,并对项目进行检查和统筹管理。进入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结合企业研发项目和个人研究方向,自主设计研究课题,进行申报、立项和研究,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任务,提交科研成果。基地鼓励研究生选择难度大、有风险但创新性强的研究课题,并从经费、政策上重点支持优秀研究生从事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极具应用前景的重大工程或技术创新研究,以此激励研究生获得重要创新成果。

(五)招生就业学校加大了招生宣传力度,提供研究生入学奖学金,适当提高研究生助学和助研奖学金,以吸引优质生源进入创新基地。企业实质性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实现工程人才的“近距离培养、零距离就业”。

(六)其他方面基地在人才培训、咨询服务、信息交流、生产服务等方面对企业优先提供服务;委派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为企业员工讲授专业知识并参与企业的管理及研发工作。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88-02

《化工设计》是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专业基础课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等。以往的讲授方法是按照章、节平铺直叙地进行,但因学生工程经验不足等因素,达不到真正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美国MIT的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取得了良好效果,按照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CDIO大纲定义了培养学生的具体指标,CDIO标准实质上是一个实施CDIO培养模式的指引。作为中国第一个全面应用CDIO的学校,汕头大学5个工科专业都按照CDIO大纲和标准进行了教育改革,提出并实施了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主要是突出两个方面:工程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标准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笔者在几年教学过程中,参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12条标准,在《化工设计》课程上进行了探索和应用。

一、按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制定《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及其所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现以《化工设计》课程中的第二章“化工厂设计概述”为例对大纲的主要内容进行修订如下。

1.CDIO项目。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由学生自由选择以下项目进行实施:①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项目建议书编写。②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③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项目工艺流程的选择。④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项目综述。

2.主要知识点。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和建设程序;化工设计项目的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的编写内容和原则;化工厂工艺流程的选择方法与原则;化工厂项目设计的综述。

3.教学提示。本章通过多个CDIO项目,本着“做中学”的原则,在指导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传授学生如何搜集与整理资料,逐步展开化工厂设计概述的学习,针对具体项目实施具体的相关设计。

4.重点讲解。①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②工艺流程选择原则。

5.检验标准。根据选择的CDIO项目进行书面总结与讨论,达到知识点互惠的目的。

二、基于“项目式”教学方法

《化工设计》课程是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机械设备、化学工艺、化工AutoCAD等专业课程的知识,在现有资源、法律和社会观念的条件下,讨论化工工艺过程开发设备的设计以及工厂的整体设计。化工设计是化工类专业工程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的手段,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最主要的通道。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即第一课时,教师给学生安排一个团队设计项目,如2000吨/年碳酸二甲酯分厂设计,该项目称一级项目,下设化工工艺选择、化工过程设计、设备选型与自动控制、化工厂经济分析与评价、化工厂风险分析与预防、厂址选择等二级项目。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由6~8人组成一个设计小组协同完成工厂设计任务,每个设计组设小组长1人,组长负责统筹整个设计项目的分工与实施,同时规划整个项目与总结等。

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设计和讨论并重,其中讲授约占总学时的■左右。教师在讲授了基本的课程内容及要点后,各小组学生根据二级项目内容查找资料、讨论设计内容、初步设计并形成项目报告。每个二级项目结束后,在讨论课上,各小组汇报自己的项目内容,其他学生可提问、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讨论课中,一方面要把握住方向,另一方面也从中受到启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真正开动脑筋,互相学习,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亦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

化工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是最有效和最廉价的化工过程研究方法。可以大大节约实验成本,加快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过程。在化工厂设计中,化工过程软件的模拟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化工设计课程中应该做为重点讲授内容,适当安排相关计算机上机实际操作,对具体的CDIO项目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模拟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优化,比如利用Aspen Pinch进行热集成,实施热量集成与优化,将化工过程中冷热物流进行匹配优化,将系统中冷热量消化在体系内部,实现能源的节约目的。

四、对参加按照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建档管理,跟踪反馈

将所有参加《化工设计》课程按照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全部建档管理,每个人都建成电子信息表,包括个人的所有基本信息、工作单位和其他相关信息等,然后根据具体信息对其进行定期的跟踪反馈,及时了解相关企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个人能力和工程能力的评价等,并通过交流,总结宝贵的经验。

五、改进传统的考试方法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科学合理的、鼓励创新的、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应以一次考试决定成绩。为此,团队提出了“做中学,学中考”的考核方式,具体做法如下:基于化工设计课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对考核内容做了合理化分配(见表1),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平时成绩、设计报告、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核学生出勤、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情况;每一个二级项目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完整的项目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50%,是考核的主要部分;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主要考核化工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等问题。这种分配方式突出强调了设计报告的重要性,弱化了期末考试的分值,这与化工设计课自身实践性强的特点是相适应的,学生通过考核就必须认真作好二级项目,不但巩固了化工设计的基本理论,又熟悉了相应的设计规范,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考试突击现象。几年来,没有学生要求划范围、划重点,考试时也没有作弊现象。

六、结束语:

笔者基于CDIO理念下的工程项目制定教学大纲,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工程意识、分析工程问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业务素质。该项目的实践效果体现在通过基础科学理论如何运用工程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又体现在如何应用工程观点、工程理论和方法,解决各类工程问题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并对参加COIO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进行相关跟踪,与相关企业对接,了解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等,然后再在新一轮教学中不断进行相关补充与完善,为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工人才的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校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都是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每位教师要同时指导三十个左右的学生,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同时,课程设计是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不能充分的复习或补充,加大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难度。另外,学生在短时间内按照老师的指导快速完成任务,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造成设计效果不够理想。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改变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由以往的两周时间改为在一个学期进行,提前做好设计动员,将设计任务安排在与《化工原理》下册的理论课程内容同步进行,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做好有关的各门先修课程的知识储备。增加设计时间后,使参加设计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深入、详尽地进行课程设计,使课程设计任务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提高,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无论从内容到质量都更加完美、更有层次,并且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工程设计意识。

科学广泛选题

选好课程设计题目,是完成上述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关键,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确定较多的题目,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题目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每位同学在所做的题目中都会碰到一些技术问题,题目之间可以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对每个人来说,题目的要求和特点是明确的,而总体来说题目又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同一题目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内在的联系。(2)题目尽可能来源于实际的化工生产过程,鼓励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课题作为部分实际课题进行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到题目来源的真实性,增加设计的兴趣,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创新思维。近几年,我们将化工原理认识实习安排在课程设计正式开始之前,在布置设计任务以后,学生进入实习工厂,有意识地对要进行设计的典型设备及过程进行重点实习,根据工厂获得的化工设备的生产参数作为设计依据来选择题目,这种结合实际的设计题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3)题目既要适合课程内容的要求,又要适合学生的能力。为此必须对生产过程中获得的题目进行筛选和加工,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可适当做一些简化处理,使之与课本的内容比较接近,同时又要考虑生产实际过程的复杂因素,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篇4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工程实践中不仅需要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科研型人才,更需要在一线从事制造、加工、运行、检验等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宽广的理论知识,还必须经受一定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制图是高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较多的实践。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承上启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素养,为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基础。目前,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2],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课时少,内容多,知识点琐碎,教学单一

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以投影理论为基础,侧重形体表达。内容枯燥抽象,知识点琐碎且涉及面广,教师讲课方式为“教师讲,学生听”,单调无趣。

2、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中强调课程体系的理论性与完整性,忽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实践与理论间缺乏过渡与衔接。

3、过度依赖计算机绘图软件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绘图成为近年高校教学的主流。这种教学模式忽视理论与实践教学,过分注重上机操作,使学生在缺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操作绘图软件的大量练习,造成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学目标成了“培养简单的制图员”,而不是具有读图、绘图能力的工程型人才。

二、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设计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是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基于工程化视角进行机械制图教学设计,要遵从工程教育(技能训练)的特定属性―实践性,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少理论讲解,多工程实践训练,强调以工程实践辅助理论知识掌握,基于工作过程与生产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工程化应用型人才。

三、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工程素质培养

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讲为主向学生练为主、教师从讲授型向指导型转变,因此,需对机械制图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设计,探索具有工程实践特点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理论部分教学设计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工程实物的合理形式辅助学生理解。在讲授投影基本理论时,利用实物模型或挂图授课;在讲授基本体时,请同学分组制作纸制模型;在讲授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时,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制作的三维虚拟模型进行展示辅助教学;在讲授装配体、标准件、典型结构、典型产品时,通过动画与爆炸图模拟工程实际中的产品装拆、运动及功能。

(2)请学生携带分组制作的纸制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同时组内同学协作进行投影实验,归纳、总结、掌握投影理论内容。将往届学生实训制作的实际零件带入课堂,分组下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际零件的结构特点与绘图规律,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选用企业在产零件,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衔接。将工厂实际零件以及相关生产资料带进课堂,采用引导观察、理论讲解、分组讨论、练习绘制等步骤,实现讲与练的无缝结合。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均可以组内讨论、自行查阅或请教老师的方式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生产实践、现场教学、多媒体课件虚拟演示、真实零件观察与测绘、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设计,使学生不但掌握工程语言,同时接触实践工作,提高学习兴趣。

(4)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资源空前丰富,结合机械制图的精品课程资源、微课、云班课、慕课等网络资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讨论与互动,课后重点复习,加强理论教学。

2、实践部分的教学设计

(1)采用工程引导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制造企业参观实习,进行生产现场参观―专家讲座―生产线上正在加工的产品实物―产品实物的图样分析、讨论、阅读―表达方案分析―技术要求分析―工艺卡片阅读等过程,让学生尽量接近生产实际,培养读图及正确的零件表达能力。

(2)手工绘制零件图。依照所参观的制造企业的产品,分析此产品的工程图样(包括装配图和零件图),依照国家标准,要求学生在合适的图纸幅面上按比例绘制零件图,包括标注尺寸与公差,书写技术要求等,组内同学互相检查修改,最后提交。

(3)校外实践与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到各类制造企业参观,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对应图纸,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4)企业零部件三维绘制大赛。教学设计中,将三维造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结合生产实际,根据产品的设计过程,扩展构形及表达内容的深度,将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等内容,应用计算机绘图技术,进行零件综合表达的三维模型绘制,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理实兼具的综合性教学设计―典型部件测绘

典型部件的测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养。[3]

首先将学生分组,组内同学共同完成测绘任务。部件拆卸前,先观察实物、阅读参考指导书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部件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拆卸过程中,边拆卸边徒手绘制装配示意图。在拆卸过程中,练习使用常用测量工具、拆卸工具,讨论体会常用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精度。部件的拆卸过程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又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工程素质。

其次,部件的手工拆装测绘结束后,组内同学需要完成并提交如下作业:尺规绘图一份、计算机中进行的三维造型一份、由三维造型生成的二维工程图一份,装配图一份、爆炸图一份。在三维参数化造型软件中依次对部件中的各个零件进行三维建模、生成零件的二维工程图,进行零件的装配过程以及生成装配图。

最后,完善、补充所需提交的作业资料。典型部件的测绘实践中,涉及到的课程有公差配合、测量技术、拆卸与装配、参数化三维建模、二维造型、国家标准查阅、典型件的典型画法、工艺结构及安装顺序、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等,在绘制的工程图样上,将涉及到的上述内容进行完善补充,最后提交给教师。在整个测绘过程中,学生的工程素养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一方面学习了与制图相关的若干课程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对实际的设计过程有了深入的体会,对徒手绘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四、结束语

机械制图是工程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因此,教学设计上必须要体现“工程化、应用型”的培养目标,与工程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基于工程化视角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设计,结合工程实践中典型的零件测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调现实世界的直接真实学习训练,通过获取直接经验学习理论知识,符合工程化视角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静,耿向前,王鹤.机械制图精品课程中工程素质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81-82.

[2] 黄燕钧.基于工程实践教育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5(6)79-84.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职业教育中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改革和建设。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引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能体验并适用工作环境使学校与企业实现无缝连接。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中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熟悉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能对砌体结构工程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和开展质量验收;同时该课程要能与“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等课程科学的衔接,最终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建筑行业中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等专业技术岗位打下坚实的职业能力的基础。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笔者就“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这门课程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情境设计进行了探析。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方案

1.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的科学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础。学习情境的设计, 一要关注职业工作过程的特征, 即工作过程的六个要素: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和环境, 它们是变化的; 二要关注相对固定的思维过程, 即个体思维过程的完整性: 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学习领域的情境设计依据“搭设脚手架、编制砌体施工方案、砌体砌筑施工、砌体质量验收”4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和湖南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将学习内容划为四个教学情境,如图1所示:

1.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方案

以学习情境一为例(见表1)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以实际的施工任务为载体,采用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每个教学项目分为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每个步骤都有教学目标要求、能力培养要求、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

项目教学法的设计思想主要是:“资讯”阶段主要是教师布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并对学生做必要的理论培训。“计划”阶段,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独立地寻找与任务相关的工作过程、人员准备、工具清单、材料清单等信息,了解施工安全措施,并把他们填入相应的工作练习页,制定出小组工作计划;“决策”阶段,各小组学生把练习页交给教师,把计划内容讲给教师听,教师与每个小组对计划进行探讨,指出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最后形成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实施”阶段,由建工实训中心提供材料、工具,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计划,独立完成施工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企业技术员作为咨询者;“检查”阶段:根据质量验收标准,以组内自检、小组互检、教师专检的形式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质量进行检查。同时教师、企业技术员告诉学生质量偏差的原因,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讨论哪些错误会重复出现,导致哪些后果,如何避免。“评估”阶段,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打分。这种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教师、企业技术员做为被咨询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重点和关键的部分对学生给予指导。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面积2000平方米的校内训练中心和校外实际工程项目,技能训练由专任教师和来自企业的技术员共同指导,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同校内教师一道直接参与教学,做到课堂与实训、实习地点一体化,实现了教学项目与施工项目一致性,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一致性,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

3 结束语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还处于一个完善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研究工作也将在新的课程改革下不断发展。本文探讨的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存在一些不足,教学实施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探寻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开发适合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是职业教育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鲍洁.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4(6).

[3] 陈玄令,梁殿旭,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建筑类课程体系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篇6

课 题:本文系2016年度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编号:16SDJ014,主持人:孙少平)阶段研究成果。

一、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核心课程为:物流概论、物流企业会计、物流系统与信息技术、仓储与库存管理实务、采购实务、配送实务、运输管理、国际物流、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软件操作、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物流电子商务等。要求学生要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具备物流管理的应用程序操作能力,具备物流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规划,具有物流行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运筹学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最优化的问题,应用数学模型来求得合理运用人力、物力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有关信息。仓储与库存管理实务课程内容包括:库存管理概述、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的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生产物料控制、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库存管理绩效与标杆管理等。物流企业管理是以物流企业管理思想和原理为主要框架,综合研究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物流企业管理的系统观念、管理基础、组织机构、市场研究、决策和计划管理、企业文化、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进行专门的研究。

笔者从工作岗位、相应的职业活动、应该具备的数学能力、对应的数学知识四个方面分析物流行业人员应具备的数学能力。物流信息处理员具有信息的梳理与处理、数据处理和分析预测能力,需要用到数据拟合、预测方法以及极限的知识。商品流通加工员能够制定商品的加工、原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方案等,能制订最优生产及采购方案,用到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导数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物流配送业务员具有制订装箱、运输路线方案,制订最优物资装配、流通运输路线的能力,需要运输问题、图与网络的知识。物流仓储业务员具备原材料进购、库存管理,制订采购、存储方案的数学模型能力,利用导数应用的知识。物流市场营销员具备市场开发、业务承揽、价格谈判,判断业务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变化、走向及合理定价能力,需要极限、导数应用的相关知识。企业管理员具备企业管理决策、最优化企业管理、决策方案制定的数学建模能力,需要学习导数及应用、积分及应用、线性动态规划、运输问题、图与网络等知识。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包括以下10个宏观的方面:课程信息(代码、学分、学时、授课对象、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整体目标设计(总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课程内容设计(项目名称、学时、子项目编号、名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实施方式、手段及步骤、可展示的结果),课程进程表(周次、学时、单元标题、项目编号、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师生活动、考核内容、教学方法),第一节课及最后一次课梗概(着重介绍课程的目标、项目任务、考核方式,利用典型的案例、实例、问题和操作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考核方案(课程组集体研讨确定),教学材料(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具体课程教学设计,高职经济应用数学课程分为两个学期来实现,共68学时。第一学期,1~5单元,16周,每周2学时,合计3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经济活动中的函数关系分析,极限与变化趋势分析,经济最优化问题分析,边际与弹性分析,经济总量问题分析。第二学期,6~11单元,18周,每周2学时,合计36学时,教学内容包括:销售与市场、生产作业计划安排、配送与运输、物流中心选址和车辆配装、指派问题和旅行商问题、物资调运问题的图上作业法。

笔者以第4单元的第2节“边际分析”为例,具体说明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能力目标:能够掌握边际成本、收入、利润的概念;能够求出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能够掌握边际分析模型的应用;能够对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商家提价和降价的促销手段加以分析。知识目标:边际成本、收入、利润;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若干边际分析模型。素质目标:深刻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力训练任务:任务1,理解边际的概念和边际函数;任务2,掌握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任务3,学会边际分析模型的应用。案例分析及知识讲解:案例1,麦穗问题;案例2,边际利润问题1;案例3,边际成本问题;案例4,边际收入问题;案例5,边际利润问题2;案例6,最大利润问题――边际分析模型。还有课堂操练实训任务和课下实践作业,以及课后教师教学的反思体会。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分为5个模块(情景):公司经营和生产情况分析,公司生产和产品的边际分析及弹性分析,公司总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公司决策规划的最优化模型,公司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

8个知识目标:掌握需求、供给、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理解函数的极限概念,掌握求函数极限的方法;理解导数及微分概念,掌握求导数及微分的方法;理解微分的经济意义,掌握微分近似计算的方法;理解不定积分及定积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掌握求不定积分及定积分的方法;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结构,掌握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初等解法;理解概率与统计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其基本方法。

15个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典型的、常用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应用其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能用极限方法确定贷款和投资方案;能进行边际与弹性的计算,明确其经济意义和做出实际分析;能用导数的方法解决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问题;能用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对常用经济函数的问题做出最优决策;能利用利率、现值、终值和贴现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能分析在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时,边际产量、平均产量、总产量之间的经济关系;能用积分的方法计算在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条件下,经济变量的积累变化、总量及平均量;能用表格表示的经济量之间关系的计算;能利用线性代数方法对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能合理的获取数据资料,并作出估计和检验;能计算产品的合格率;能对随机事件、随机变量问题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能预测连续或者离散变化的经济现象的状况及其发生的可能性;能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为指导,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课堂教学内容为“国美商场”商品采购与库存控制的最优化方案设计,课下作业为“国美商场”商品营销的最优方案设计。利用经济案例,开发实际的数学模型,应用案例驱动教学法,作为现实经济环境的仿真,是很适合高职学生的应用教学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衬托数学知识的经济背景,有意识地从经济案例量化分析中汲取建模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拨开经济迷雾、捕捉关键信息、洞察内在规律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下图即为数学建模、案例分析的基本线路图。

四、课程改革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笔者以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较早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经济应用数学课堂生态化、项目化、系统化教学模式;编辑项目化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实训实验课教学项目,编写数学建模课教案及竞赛练习册。

笔者在两个学年度(四个学期),在所任教高职学院经管系物流管理专业6个大专班级进行了实践,以2个物流卓越技师班作为实验班,其他4个普通班作为对照班,以下是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得知:卓越班期末成绩比入学成绩均值增加了18.7分,增幅为29.03%;普通班期末成绩比入学成绩均值增加了9.8分,增幅为18.56%;卓越班比普通班的入学成绩均值高11.6分,但是期末成绩均值高20.5分,增幅为76.72%,差距拉大了;根据表1和表2入学和期末成绩计算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51和0.873,这说明相关性很强。由此可以证明卓越班所采用教学改革,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实有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2004(8).

[2]姚成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编写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

篇7

“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与管理”针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在开课之初就以介绍的基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以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课程主要阐述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两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生产的实际流程和基本管理知识,能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各类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加工与焊接、部件的调试与装连、整机产品的总装总调等过程,能熟练利用电子仪器检测器件和电路,掌握电子设备的制作和维修技能,了解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与应用方法,正确识读和编制工艺文件,具备电子产品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

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调查研究生产企业中的产品测试、焊接、装配、检验、工艺文件编制与过程控制、质量和现场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情境为参照,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实际项目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最终建设成为一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依据建设目标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按照工作过程来改革和序化教学知识,课程内容排列上需要兼顾学生心理的认知顺序和职业行为的工作顺序。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需要着力解决课程内容的取向、取舍和排列问题,增加经验性、过程性和策略性的知识,删减部分概念性、陈述性和原理性知识,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因为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都是串行的,因此本课程的内容编排将是一种串行结构。这样,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课程建设需要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与行动体系的实践经验,通过批判性反思和体验式的实践过程,转化为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和资格,而这种能力和资格往往与具体的行动情境紧密相关[1]。

基于以上设计思想,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方面,本课程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并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岗位调研与分析后,将课程划分为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四个学习子领域,即电子产品的检测与焊接、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电子产品的调试和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每个学习子领域均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按照企业生产的实际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和熟悉生产管理等职业能力的目标。学习子领域根据项目背景来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学习情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个性化教学,并配备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记录表、学习情境工作过程分析表等教学文件。课程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来设计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提供详细的引导文,全面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加强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独立完成工作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学习情境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等。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实施,其中,资讯、计划、实施、检查阶段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辅助者,只有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才给予及时的指导。在决策、评估中,教师必须参与到每一个组,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和作出公正的评价[2]。每一个学习情境都采用闭环方式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和持续改进,并为下一个学习情境的开展提供经验。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在教、学、做的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校内生产性实训时,设计采用真实的生产车间教学的组织方式,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六人左右一组,组成车间的班组,这样就将整个班级化整为零,有效地解决了大班制实施项目教学的难题。教师在车间主要充当车间主任与技术主管的角色,进行整个车间的生产组织、日常考勤、过程监控、反馈处理、技术咨询、故障处理和质量控制等。实训管理按照企业班组管理方式进行,让学生身为企业员工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真实生产环境里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可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责任心、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强化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产品意识,也提高了教师的操作技能和现场管理水平。校外顶岗实习则选择与本课程紧密关联的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生产设备和企业的现场生产与管理,获取直接的工作方法和生产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以项目为载体,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来组织实施。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建丰富的学习情境库,可以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如项目引导文、技术参考资料、教学PPT、电子教案、现场视频资料、工艺文件、练习题、检查单、评价表、反馈表等,并组织成课程网站的形式。学生可以直接在课程网站学习,教师与学生实现网上教学交流。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法设计

完整学习过程的目的在于获得对事物处理时的完整性行动,包括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情境化和行动化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整体性学习过程的形成,从而使得学生在与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或互动的交流中,将新的信息和反思与自己已有的行动能力联系起来,并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中扩展其所获得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情境化和行动化的教学还要使学生灵活应对职业中和职业外的生活情境,以使自己的职业能力得到继续开发。从社会学角度讲,基于职业情境的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更加人性化,更多地使学习与生活世界紧密相关。从教学论角度讲,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认为信息的获取、概念的形成及观点的建构总是与通过行动获得的经验紧密相关,行动导向的教学更加注重范例性、生成性、发现性的学习原则,更多地采取跨学科学习、项目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例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和四阶段教学法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法,它们均注重对行动计划、行动过程、行动结果的反思[3]。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授,始终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对知识技能获取过程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教法和学法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为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本课程设计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法。例如,项目教学法中,师生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以进行教学活动。项目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能得到一个具体的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本教学法一般分为五个教学阶段: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纳或成果应用[4]。又如,为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不必要的教师干扰,可以把过去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材料转化成声像制品,或开发指导学生独自完成学习和工作过程的引导材料,供学生自主决定和参考,这称为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材料包括任务描述、引导性问题、学习目标描述、质量监控单、工作进度计划、工具和材料需求表、专业信息来源指示单、专业杂志、文献、技术资料、劳动安全规程、操作说明书以及基于企业内部经验总结的辅材料等。本课程还可采用行动导向的四阶段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明确的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为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讲解学习内容的意义,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工作过程的积极性;教师示范阶段为教师演示工作过程,讲解工作要求及操作程序,告诉学生怎样做;学生模仿阶段为组织学生按教师示范的步骤重复教师的操作,在必要时解释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教师观察学生模仿的过程并得到反馈信息。其中,学生通过对于整个工作过程的模仿建立起最初的行动协调框架,以便将来独立完成工作;练结阶段为学生在已经建立的行动协调框架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作为本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还可以通过组织和开展双休日工程、电子设计竞赛、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和培训讲座等活动,搭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利用开放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学生在课外任何时间都可到实训室中制作和调试自己的作品,熟悉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及时解决学习及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和行动化教学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依据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岗位调研与分析后,根据课程的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则着重解决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和行动化问题。本课程的部分实践教学条件还在建设完善过程中,整体教学设计也可以推广和借鉴于其它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以促进本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8

一、前言

在高师院校非教育学专业师范生的必修基础课中,公共教育学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师公共教育缺乏科学的教学目标定位、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积极的师生参与,使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高师公共教育无法发挥其对职前教师培训的重要作用。基于“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的教学改革,在高师公共教育学中的运用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做到整合教育资源,并加以合理运用。

二、“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在公共教育学的意义

(一)“课程模块化”能满足高师学生素质发展需求

基于教育学学科发展与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发展需求,在公共教育学的课堂上应多培养学生进行突破性的自我提升,从新学习视点角度入手,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批判式的研究,从不断审视中构建流体式的认知理论模型。“课程模块化”是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其中对学生发现、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教育环节的重点内容。

(二)“课程模块化”能激发学习责任感与求知欲

作为教学类的重要课程之一,公共教育学受高校中长时间的“重科研、轻教学”风气影响,教学改革进程停滞不前,加之学生重视度的严重不足,使教学效果极差[1]。“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的运用是一种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以师生角色互换带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责任感的提升,深化对教学的理解感悟。为实现“教”他人的知识外化,学生必须首先做好“学”的自我知识内化。在个体吸收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对讲授知识的表现欲,能真正促进知识由认知到实践的高效转化。

(三)“课程模块化”能促进课堂人际交往

“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在公共教育课堂上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人际交往需求。课堂教学活动即多个体间的知识交往活动,师生、生生之间有极为紧密的联系,有其重要的教育意义[2]。“课程模块化”能真正紧密联结这些多元主体,促进交流合作。在课堂交往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帮助形成良好的课堂表现,成功的喜悦能促进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带动,使学生体会到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权、自己的选择会对其他个体产生的差异性影响,从互相作用种增进合作友谊。“课程模块化”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更是高层次心理建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四)“课程模块化”是现代教学观念的体现

“课程模块化”能直观体现当前教学观念中的主体教学观念。区别于传统教育中把人塑造成社会的被动客体,将人培养成社会的主体是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课程模块化”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以自发的研究整合手中资源进行教学参与、设计教案、选择教法、查阅资料,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体会成功。另外,“课程模块化”也是建构主义教学观念的展现,建构主义将学习视为对知识的积极主动构建过程,学习者并非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结合已有认知结构和对外在信息的选择进行当前事物意义的构建。“课程模块化”能促进自主学习,放大了学习收益。“课程模块化”也能体现创新教学理念,模块化的课堂过程中,学生不断探索、利用信息进行变通、进行独特表现,正是创新教学理念的呈现[3]。

三、高师公共教育学现状

(一)缺乏合理的教学定位

合理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能指导教学发展方向,但长期以来的高师公共教育学中,对教育目标的理解与认识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觉得教育教学应注重教学技能的培养;也有人觉得应注重学生对学科性质与一般要求的理解。这些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可能将教师的教学引入误区。单纯注重教育学基本概念、规律与原理的传达忽略以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领会既得知识,更枉论通过新式教学活动更新学生的教育观念,甚至将教育学课作为教材教法课,只注重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的指导等[4]。

(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滞后性,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当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间的断层、与学术前沿之间的割裂、重理论轻操作的特点,正体现了对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概论、德育论、课程与教学论、学校管理四大板块的沿用。与现实世界的脱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育学与未来职位之间关系的理解,降低学习与了解的主动性。

(三)缺乏积极的师生参与度

积极参与度的缺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方对公共教育学重视度低,激励机制的欠缺使教师参与积极性极低。教师对前沿教育方法与教育学科理论动态的滞后性使新教育学理论成果无法应用于对教材内容的阐释与指导,对分析教学问题无所助益。同时,学生的消极态度使学生常常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式学习,这种低投入的学习状态自然无法换取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在公共教育学的运用

(一)模块化教学任务

在公共教育学课堂上,教师应注重以启发式问题教学为主,构建教学任务模块,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规范化的挖掘,结合课程标准的需求,以特定顺序进行科学安排,形成清晰合理的教学任务目标。以开放式问题教学带动自主探究式教学的进行,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同时帮助教师完善教学任务模块。

(二)模块化教学过程

分组教学是合作式学习的重要形式,以合作学习为主,将教学过程进行模块化,能帮助学生锻炼多角度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果。“课程模块化”中的分组教学并非单纯的将教学任务均分,分裂教学内容,而是以小组为整体,在对本节知识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研究、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结论。通过互相的沟通交流与协同合作促进教学进程的推进,提升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整个过程的服务者与帮助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进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组员的学习情况与整体结论对教师进行反馈,听取教师的针对性指导[5]。

(三)模块化教学内容

“课程模块化”应将讨论作为模块化教学内容的主要方式,整合信息资源。模块化教学内容的必经之路即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扩充,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化、规范化更新,从而实现学生智慧思维与情感的双重提升。教师不仅应落实教学设计内容,更应对新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可通过全班讨论带动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教师应注重讨论的片面性,在适当时机应予以正确的指引,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梳理,引导出正确观点,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对知识体系由清晰的感知,使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堂过程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在现阶段高师公共教育学发展中,基于“课程模块化”设计范式的教学改革能从教学资源的整合方面进行重点改善,建立多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统筹规划教学资源使其得到高效运用,真正促进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程改革与发展。这样不仅能真正促进高师人才在工作中的综合能力发展,更能发挥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推动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是阿坝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公共〈教育学〉课程模块化的构建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立项时间:2013年6月;项目编号:JY13-11。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S5(01):440-421.

[2]闫文军,栗玲.模块化教学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4(02):10-11.

[3]刘远碧.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实践转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01):93-97.

篇9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1],要实现该培养目标,工学结合是目前认为较为理想的培养模式。实现该培养模式的微观要素是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按照赵志群博士、姜大源教授等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即按照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典型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课程、课业设计的程序开发的方法已被广大高职教师接受和运用,其成功开发的案例较多。但基于目前高职现状,在师资、设备、环境等方面尚难以满足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教学实施难以达到课程开发的预设条件,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作为南通纺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开发建设的36门课程之一,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子项目,属于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品检测与经贸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国内高职院校首次按照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开发并实施的纺织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目前已实施两届,在教师观念转变、师资结构调整、工学一体化教学场所设置、校企合作长效保障机制的建立、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以该课程为背景,试图系统梳理工学结合课程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实施该类课程提供借鉴。

一、课程开发概述

本课程学习借鉴了赵志群博士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按照行业分析、工作分析、典型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课程、课业设计的开发程序[2],参照了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包含课程体系设计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和载体选择的系统化三个层次的含义[3],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工作三个系统化”开发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理念与方法,即基于工作迁移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成长性的学习情境划分和基于职业资格性的学习情境设计三个系统化。

在“工作”导向下,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建设团队经过前期行业调研和工作分析,确立了“一平台、多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公共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即按纺织工艺、纺织品设计、纺织品检测与经贸三个职业小向确定专业方向,本课程为纺织品检测与经贸方向专业核心课程。

学习情境划分如表1所示,由该表可看出,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纺织检测类课程学标准、讲操作的知识构建方式,将复杂的标准体系揉合提炼,创新性地按照纺织品销售区域及其对应的标准划分情境,以符合实际工作。在具体情境设计中,依靠不同层次的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职业资格确立各情境学习目标,依据该工作内容要素和过程结构选取教学内容,以检测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以职业资格的考核要素和标准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全面系统地以工作建基课程,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此外,配合本课程的实施,配套编写了任务驱动性的引导文、任务书、工作页、自测题、PPT及丰富的学材(教材),整理了大量的标准、图片、文章、视频,形成了丰富多彩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库,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网络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学。

二、课程的教学设计

1.消除传统课程实施中教室与实践场所的壁垒,大力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场所。根据课程要求,仿照纺织品检测企业实际设置对原纺织品检测中心进行改进,购置本门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设备,如纺织品甲醛测试仪、纺织品pH值检测仪、汗渍色牢度仪、摩擦色牢度仪等,按要求布置好。同时结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在检测中心设置一间多媒体教室,备有齐全的多媒体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学习用品也是活动的便于学生的分组组合。由此学生可以方便地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展示成果,也可以及时方便地实施检测方案。

2.校内主讲与校外兼职构成教学团队。对于课程所要求的部分教学内容,由于所需检测设备的价值昂贵,暂时未能配置,以及校内老师在部分内容上缺乏一定的检测实践经历,所以实行部分内容在检测企业现场授课。检测企业一线专家检测经验丰富,操作规范,由校外检测企业专家作为兼职老师直接给学生授课,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经历,切实加强实现学生与实际工作零对接的能力,为就业提升竞争力。目前,本课程20%的内容由兼职老师实施教学。

3.教学内容按情境拓展。学习情境一完成后,在学习情境二标准体系中存在重复的检测项目,不再在课堂中实施,由学习小组制定出检测实施计划方案经老师认可后,课外实施。对于第二个情境中实施时间长的检测也将在课外时间继续实施。而且基于第二个情境中所接触的标准特性,学生必须设法查阅读懂相关的英文标准,又强化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是一种促进与激励。

4.考核形式多元化,凸显多种能力的培养。在传统考试模式下学生尽管也能通过考试并进行检测操作,但不会工作,不能完成具体工作任务,难以达到高职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因此,课程的考核不再是传统的“理论考试+单项技能操作考核”,而应遵循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或实际检测公司对员工的要求来进行考核,不仅考核专业能力(知识),还应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实现综合能力培养。由此,学生的课堂表现、工作页完成、检测报告的设计撰写、理论部分的测试、学习成果的展示、学习场所的卫生保持与打扫、检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都可以成为考核点。

对于考核中的理论测试,将本课程的内容结合世界知名检测公司对新进员工的上岗考核特点来出题对学生考核。对于答辩考核,学生随机抽取一块织物,由2-3名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分别提问,学生按要求回答,并随机抽取检测项目对所得织物进行现场检测操作演示,由专人做好答辩记录。对于答辩考核这一环节要求每人必须通过,未通过者应申请重新答辩。上一学习情境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学习情境的学习。并鼓励优异者申请提前答辩,由此也可发挥这部分学生的能动性,可以起到帮助学习困难者、辅助指导者的作用,并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在纺织品检测中心开放管理中的作用。

三、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在构建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场所后实施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能够按照设计的预期去完成学习任务。然而,班级人数过多,相应每组的人数也较多,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吃“大锅饭”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班级人数应适当少些,控制在30-40人较好,每组在5人以内较好,或是适当增加设备台套数。此外,考核环节要进一步改进,避免“漏网之鱼”的出现。

第二,此类课程的实施以专兼职教师组合教学团队的形式来进行,基于每位教师教学能力、实践经历程度的不同,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但在相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上也应有所跟进,实施柔性、灵活化管理,可以确保始终是以稳定的2-3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来实施教学。且通过兼职教师的一线现场授课,学生得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上熏陶,得到了真正的磨练,可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三,在情境实施中,部分检测耗时长,课堂时间不足以完成完整的学习任务。因此应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纺织品检测中心开放式管理机制,以确保学生更好地完成检测任务。建议安排考核优异的学生承担起课外开放式学习的指导者、维护者的角色,并可以考虑与勤工俭学岗位连接。

第四,在网络实施部分内容中,互动环节存在较大缺陷,很多模块的内容学生能轻易地采取拷贝粘贴而抄袭,因此这一模块应加以改进,且适宜安排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分不同批次在题库中随机抽题在线完成,进行点评。

第五,在此类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查阅资料、英文阅读和翻译、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报告、实施检测等,学习(工作)量大,因此每学期此类课程安排应合理,不宜过多集中于一个学期,否则易造成疲惫心理,反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下降。

第六,授课方式及考核模式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工作量减少,但课外工作量显著增加,备课的细致充分程度相比传统课程大幅增加,考核工作量也相当大,在一些量化细节上还需改进与探索。同时,此类课程也鞭策授课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跟上步伐,深入企业实践,与企事业一线接触,不断学习实际工作。

四、教学成效

本门课程通过两届四个班的教学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总结和改进,认为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填鸭式学习转变成一种启发、鼓励式的学习,其内在自发的紧迫感能很好地驱动自我主动学习和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凸显团队也少不了个人,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沟通交流更多,学生也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方式能真正学习到实用的知识,能学会如何去完成任务和工作。学生的自信心也普遍加强,消除了空虚迷茫、无所事事的内心状态。

参考文献:

[1] 焦新.明确办学定位 坚持校企合作[J].中国教育报,2010-04-13.

篇10

一、单片机教学现状

1.目前的教材普遍将理论知识安排为先单片机内部结构,再程序设计指令及设计方法,最后外部扩展技术,清晰完整,但是内容偏重理论,选例缺乏应用性、系统性。

2.单片机的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最多与多媒体设备结合,演示仿真效果,这样便使学生学习单片机枯燥乏味,没有现实意义,缺乏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与实际应用产品联系不紧密。当前的实验教学大多以单片机实验箱为实验平台,而开设的也多为验证性实验。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实验结果,而忽略了硬件设计、软件调试等过程。整个课程结束后,许多学生也未能真正了解清楚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不会使用仿真软件调试程序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甚至连单片机开发工具如硬件仿真器、编程器的用途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一般性方法。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智能小车项目化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是围绕职业工作内容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的工作步骤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步骤,“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按照这一最新思想,我们对单片机实训课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序化,进行了大胆改革尝试。

1.教学设计

为了改善单片机教学手段单一的缺点,可以基于智能小车应用系统构建过程来实施教学,对象就是能够实实在在动起来的智能小车,让学生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产品,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习兴趣。从智能小车的组装到实现控制的工作过程,结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项目:

2.项目实施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取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段完成的工作程序。所以本课程所有项目均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的工作步骤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步骤,“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具体实施方案详见下表。

3.结束语

本课程所采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的课程结构,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紧密围绕实践教学需要展开,遵循的是“实践-理论-实践”、“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规律。整个课程教学在智能小车综述(认道)中开始,在智能小车系统设计与开发(识道)中实施课程教学,在制作智能小车(得道)中结束。而每一个教学项目模块则从认识项目开始,通过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学习,最终在实践中完成本模块的项目任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全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达到能独立进行单片机的有关软硬件的设计工作,以适应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 莫志娟.以能力为本位的电子技术课程课程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