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6:22: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民族学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特有少数民族所处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落后,发展任务艰巨,迫切需要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心理素质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健康的心理是特有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积极、客观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外研究发现个体自我概念的特定方面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它涉及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各方面,不仅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使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富有意义和价值,而且在面临重要任务时能够调节、维持有意义的行为。自我概念的发展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程度。众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防御方式、应对方式、问题的解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等心理健康因素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培养积极自我概念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增强。
鉴于此,本研究以培养特有民族学生积极自我概念为目的,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强调参与式教育,结合民族文化内容对云南农业大学特有民族本科在校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健康的自我形象、积极悦纳自我,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有所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且有部分学生能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头人,促进本地区民族事业的发展。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云南农业大学涉农专业的特有民族学生中随机选取37人,其中男生20名,女生17名。所有被试总体特征为云南特有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少数民族(包括布朗、怒、佤、傈僳、景颇、拉祜、普米、基诺族等),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有提高自我概念期望,愿意并能够坚持为期一年的团体心理辅导培训。
2.2研究工具: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自尊量表(SES),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前后分别施测。
2.2.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
用于评估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该量表由70个条目组成,包含自我概念2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10个因子,即结构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内容维度: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综合状况: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前9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
2.2.2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
设计用于评估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对自己积极或消极感受的直接评估。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四级评分,总分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2.3研究方法:由心理学、管理学、民族学等专业的教师负责,以参与式教学模式为主,运用角色扮演、个人分享、热身运动、参与式讨论、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进行培训,开展了自我再认、重识民族、情绪管理、澄清价值观、人际能力训练、民族特色、压力应对、职业心理准备、自我重塑等九个内容的培训,每周培训一次,每次2~3小时,持续一年。活动过程除了采取量表评估结果外、还使用小组分享、课外作业、主观评估等过程性评估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处理。
3研究结果
3.1团体咨询前后自我概念的变化
3.1.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从表1来看,参加了团体心理辅导后,特有民族学生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各因子得分及总分都有所提高,其中,自我批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因子分培训前后差异非常显著,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及总体自我概念辅导前后得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生理自我、道德自我、自我行动因子等分培训比培训前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3.1.2自尊量表
从表2来看,特有民族学生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后,较团体辅导前自尊总分显著提高。
3.2主观评价
主观评估表明,参加团体辅导后特有民族学生在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口头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自我评价都显著提高。
分享和总结中,特有民族学生对此次团体心理辅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许多同学写道“我对自己重新有了认识”“我更相信自己”“我为我的民族而骄傲”“我更加快乐”“我更加了解自己”。
4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特有民族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和自尊水平显著提高,在自我觉知的社会、家庭、心理层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自我满意感增强,自我否定减少,自我接纳程度提升,自我价值感增强,总体自我概念更加积极。从主观评估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其心理能力、准确定位自身非常有帮助,基本实现预期目标。说明此次团体辅导有效地提高特有民族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
本次研究认为,结合民族特色,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模式对培养特有民族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交流、互动、体验、分享和反思等方式,使成员能够有效地表达自我,获得他人的心理支持,满足大学生被接纳和归属的需要,促进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特有民族学生的身心发展既与其他一般大学生有共同的规律,又受其民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些特殊性,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时要充分考虑特有民族学生的民族背景,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积极参与培训;加入展现民族风采的活动,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其文化理解,形成多元文化观念,在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和理解主流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在研究中,我们也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首先,结合民族文化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改变特有民族学生自我概念的效果是否具有长期性,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之间在自我概念改变过程中是否具有独特性。另外,此次研究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能否应用于更多的民族学生团体,扩大受益面,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盛华.自我概念年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3(1).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338.
[3]杨昭宁,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80-82.
[4]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61-62.
[5]刘兴华,孟长治,陈文君.大学生觉知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98-101.
[6]李瑾,单小黑,卢雪.开封市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43-1245.
一、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钻研新大纲和教材的能力。
数学教师应明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是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经济的需要,而且为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基础知识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统一要求。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的数学教育有语言方面的障碍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教育落后的因素,如果教师不能从教材的变化来理解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要求,则不可能深刻理解从知识到能力这一教学要求的变化。
2、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学生素质不同,个性差异悬殊,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高分低能、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差,给教师出了一道难题;如何改变学生厌学,激发学生乐学?设计“低起点、小坡度、分层次、严要求”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这也是我的教学特色。作为执教者,必须做到目标明,手段新,方法活,兴趣浓、负担轻、效率高,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理解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打破只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重视知识的运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困生学得会,树立自信心,愿学、乐学,使优生吃得饱,有创新。
二、转变教学方法
1、数学教学四放手。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我们应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获得培养与提高。在教学中,应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应广泛地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使知识技能的学习不仅成为素质形成的基础,而且成为素质培养的过程。 (1)教师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2)教师要立足学生,善于放手;(3)教师要创造机会,乐于放手;(4)教师要精心组织,巧于放手;
相信学生是放手的前提,立足学生是放手的保证,创造机会是放手的方法,精心组织则是解决放手的形式问题。
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学生的兴趣定会空前高涨,教学效果也必然会在减负的情况下大幅度得以提高。
2、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概念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不易掌握。因此,概念教学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关。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将“多媒体”引入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概念教学,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还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让数学作业焕发生命的色彩。
数学作业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它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数学作业应为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4、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最常见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爱,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让学生看到希望,产生动力,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的态势。
5、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1)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2)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4)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目前,小学数学知识迅速发展,代数初步知识和统计初步知识已进入教材中,这就需要教师对新知识有一个学习和掌握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对新知识有能力去学习,接受它们。面对现实,作为一个教师对这些新观念和思想要去认真学习、分析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具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知识的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践又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我们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当教师的能力提高后,学生的能力也必然会提高,教学质量也就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在物理概念教学方面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学生的物理基础大都薄弱,理解能力低下。教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物理概念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其重心所在。
一、物理概念学习中常见的思维障碍及原因分析
第一,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在中职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的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
第二,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物理问题的因果联系总是受条件制约,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以进行这样的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
第三,逆向思维不能逆转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逆向思维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
第四,不善于比较导致概念混淆
比较思维是中职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理说中职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混淆概念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于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
第五,思维定势导致思维堵塞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思维定势是指由于先前的思维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后续思维活动的特殊的心里准备或反应倾向。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对物理概念的正确理解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
二、物理概念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中职物理实际上还是和高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具体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要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不是看老师说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说到点子上,是否切中要害。所以老师要在课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第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物理概念是建立在感性的物理知识基础上的,直观、形象的讲述比枯燥的说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物理规律都必须与某类物理现象相联系,实验定律尤其如此。学习和掌握物理规律之所以不能死记硬背,是因为它必须与某类物理现象对应起来。所以要善于引导学生建立丰富的、准确的物理表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类的思维活动,可分为两种: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本人认为在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结合正向思维随时都可以使用,这对民族地区物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不但上课效果明显,而且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四,深层思维能力的培养
许多学生学物理只顾拼命死背概念,整天做题目,对学过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等较深的层次很少提出问题和疑惑。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辅导联系中教师应经常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开发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89-02
线性代数是代数学的一个分支。随着数学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的日益广泛,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物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系统控制论、信息论、图形图像处理、材料化工和农林医学等领域。同时,线性代数是一门对理工科学生极其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如大学物理、线性规划、统计分析、计算方法、图论等专业课的基础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这门课程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线性代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这门课的各章节的知识联系紧密,如果哪一个环节或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势必影响相关内容的学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把前后知识相互联系,融会贯通。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了该门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并掌握这门课程有一定难度。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占有很大比例,汉族班中有1/3是民考汉和双语班的民族学生,还有一半的班级是纯民族班。其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全疆偏远地区,汉语水平很低,在教师使用汉语进行授课时,在听课和理解等方面会感到非常困难。同时多数民族学生数学基础不够扎实,理解能力较差,不善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独立学习的能力不强,依赖性较强,学习比较吃力,尤其是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因而如何针对民族学生做好《线性代数》的教学就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下面根据作者多年教学经验,谈几点教学体会。
1 将授课内容层次化、条理化
也许是编写教材的需要,有些教材的某些章节在内容上有些混乱,缺乏层次和条理,这给学生的预习、复习带来比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大多数民族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较弱,看书更为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授课时不必拘泥于教材的内容次序,将授课内容用小标题层次化、条理化,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一目了然,可以很方便地根据笔记看书复习。例如:(1)在讲矩阵的概念时,先讲矩阵的概念:包括定义、表示方法、实矩阵和复矩阵。再把一些常见的矩阵:包括行矩阵、列矩阵、同型矩阵、矩阵相等、零矩阵、非负矩阵、矩阵的负矩阵、方阵、单位矩阵、对角矩阵、数量矩阵、三角形矩阵、对称矩阵集中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这些常见的矩阵及其特点先有个系统的初步了解,而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东一个概念西一个概念,显得杂乱无章。最后讲矩阵的应用:包括矩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矩阵与线性变换及线性方程组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矩阵与线性变换及线性方程组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建立利用矩阵可以解决线性变换及线性方程组的问题的思想。(2)在讲矩阵的运算时,先讲矩阵的运算:包括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矩阵的幂运算。再讲矩阵运算的应用:包括矩阵的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线性变换及线性方程组的矩阵方程的表示及利用矩阵的运算解矩阵方程及线性方程组,特别是让学生掌握线性变换及线性方程组的矩阵方程的表示方法,这为利用矩阵及向量解线性方程组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介绍矩阵的转置矩阵、对称矩阵、方阵的行列式、伴随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为逆矩阵做准备。(3)在讲方阵的对角化时分为: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对角矩阵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补充内容),相似矩阵和对角矩阵在计算方阵的幂和方阵的多项式中的作用,方阵对角化的条件及可以对角化时对角化的方法四部分等等。实际上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层次化、条理化的方法进行讲解。民族学生非常认同这种教学方法,这使得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更加清晰,条理更加分明,头脑更加清楚,不至于在看教材时头脑混乱,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2 用简单的例子使抽象的证明具体化、形象化
众所周知,线性代数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等学科特点,其中的很多定理的证明十分抽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而这些定理的证明对学生深刻理解并融会贯通前后所学知识,以此来解决问题,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学好线性代数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而民族学生的直觉思维较好,易接受直观的结论,抽象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弱,因而学习定理的证明对民族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利用简单的例子进行辅助证明,使抽象的证明具体化、形象化。例如:(1)在解释性质:“用阶初等矩阵左乘矩阵,相当于对施行一次对应的初等行变换,用阶初等矩阵右乘矩阵,相当于对施行一次对应的初等列变换”及其使用方法时,使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验证,就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其含义和使用方法,在遇到计算若干个初等矩阵与一个矩阵的乘积时,可以用该性质直接得到相应的结果。(2)在证明定理“若,则”中“若经一次初等行变换变为,则≤”时,教材上的证明过程过于简单抽象,民族学生很难理解。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五阶方阵说明证明过程。如证明“当交换的与变为,有≤”时,设,是矩阵的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用该五阶方阵分析在既不含也不含、只含与其中之一,既含又含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所证的结论都成立。对其它两种初等行变换也同样,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3)在讲解判断列向量能否用列向量组线性表示时,可以先用定义判断一个简单具体的例子,通过该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列向量能否用列向量组线性表示取决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是否有解,其中系数矩阵是由列向量组所构成的矩阵,而是否有解又取决于是否等于,从而得到通过计算和判断的方法,然后再对一般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相同的结论。判断列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也同样如此,既直观又简单。实践表明民族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法,觉得学习变得简单易懂了。
3 注重对相关知识、方法的归纳总结
大多数民族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比较弱,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例如:(1)方阵可逆性是线性代数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应用几乎贯穿了几乎所有章节。方阵可逆的充要条件非常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可逆的充要条件进行归纳总结,即:阶方阵可逆(是非奇异矩阵)存在有限个阶初等矩阵,使得……(2)帮助学生总结求常见的求逆矩阵的方法:用伴随矩阵的方法和用初等变化的方法。(3)解矩阵方程和线性方程组常用的方法有:设未知元的方法、逆矩阵的方法(若系数矩阵是方阵且可逆)、矩阵的初等变换方法、向量的方法,并将计算步骤进行总结。这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常用方法,有哪些使用条件和优缺点,怎么去做,能够择题而用。
4 时刻注意纠正民族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
线性代数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每个概念、记号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性质、运算律与学生熟知的实数有很大不同。同时该门课前后知识联系紧密,行列式、矩阵、向量交相混杂,很容易混淆,因此,需要学生从开始就要养成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和正确表示方法,注意性质、运算律中与实数不同之处的习惯,这样才能少犯错误。也许是环境使然,大多数民族学生经常会犯混淆概念,乱用记号,想当然地使用性质、公式、运算律等错误。这需要教师从开始就要时刻注意纠正民族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例如:(1)行列式和矩阵是线性代数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矩阵的记号是数表外加括号,行列式记号是数表外加两竖线,形式很相像,但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矩阵是一个行数和列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的数表,而行列式是一个行数和列数相同的数表所确定的一个数或一个表达式,不能混淆,随意乱用。同时矩阵与行列式又是紧密相关的,方阵有对应的行列式,方阵的行列式与该方阵的可逆性、秩等概念、方法紧密相关,从而揭示出矩阵更深刻的特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养成正确使用记号的习惯。(2)在进行矩阵的运算时,矩阵的乘法必须满足相乘的条件及不满换律,这与实数的运算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民族学生经常会犯不注意矩阵的相乘次序及把实数的运算方法和公式直接用于矩阵运算的错误,教师在讲授时应注意向学生讲清矩阵运算和实数运算的本质区别。如:对矩阵而言,①即使矩阵与可乘,但与未必可乘,即使与也可乘,也未必有。②当时,与中不一定有零矩阵。③实数运算等对矩阵运算均不成立。④在用逆矩阵的方法解矩阵方程(线性方程组)()时,若可逆时,则(),但很多民族学生不注意相乘次序,写成(),造成计算错误。只要教师从一开始就注意纠正像这些经常出现的错误,民族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是可以改正的。
以上主要是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线性代数教学的几点体会,虽然很简单,但对民族学生的教学却非常实用,只要教师从小处着手,从一点一滴做起,是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困难,提高线性代数的教学水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拥有47个民族。在这个区域内少数民族人口13067186人,占总人口的59.9%。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不少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杂居。受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民族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制约了这一地区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已是毋庸质疑的事实。而数学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关系着新疆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以及这一地区现代化建设水平。
我校是南疆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占在生的3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新疆本地,为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学习差异提供了基础。
一、结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因材施教
来自新疆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我校占比不少,他们长期生活在欠发达地区,且从小学到中学所接受的基本上都是母语教学。汉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普遍比较薄弱。目前我们学校的高等数学课采用的是汉语教学,由于语言的差异,已成少数民族学生学高等数学课的一大障碍,在课堂上许多专有名词和基本概念都无法正确的理解,很多时候都是似懂非懂。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能够听明白,汉语水平薄弱的学生听起来就相对困难。就需要教师很好的把握授课的进度,积极主动和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沟通,掌握民族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以及思想变化,及时引导消除学习中的困难与焦虑情绪,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帮助与辅导,多鼓励、多肯定,不打击他们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发现民族生的优点,做到因材施。同时教灵活多样的设计每一堂课,选择新颖的授课方式,激发每位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从而调动他们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在高等数学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第二语言的特点,在保证课程系统性的同时,又要充分考虑教材的选去、大纲的制定、教案的设计等诸多环节。在课堂上控制语速的快慢,板书要工整规范,同时把数学思维方式融入日常的教学,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水平,成为高等数学授课的关键。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以讲授内容为主的授课模式,摆脱“满堂灌”和“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要在课堂上干巴巴的罗列条条框框,只顾讲解内容。应多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方法。尤其在大学一年级时,注重高等数学与初数学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不同之处。高等数学是初等数学的升华,高等数学内容多、概念多、抽象性与逻辑关系强,需要学生掌握它们的内在关系和变化。不要开始上课就强调它的严谨与抽象,这样无形中给民族学生造成压力,不利于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初,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活泼、热情的特点,只对本门课知识要点作一介绍,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把数学思想渗透于课堂教学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尽量把抽象的问题具体话,把深奥的数学概念和推理讲解的通俗易懂,易于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理解。在课堂上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例如:讨论、多媒体授课等启发、诱导少数民族学生,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尤其是自己的汉语授课水平。在课堂上多于少数民族学生互动、课后多于少数民族学生交流沟通,使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不要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和做题,多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消除困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数学历史知识和名人小故事,调节课堂的气氛,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做习题等方式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思考的意识和动手能力。把生活中有关数学的小问题引入到课堂,进行讨论、讲授。让少数民族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和创造力。激发少数民族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从而培养爱思考、爱提问、爱学习的的精神,享受学习高等数学的乐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等数学的基础,从一开始就应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譬如:坐姿要端正、看书要认真、书写要规范等。这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和严格的要求,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配合才能实现。
总之,教师需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多交流、多沟通、及时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困惑,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一、 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由于民族心理学是舶来品,所以我国对民族心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民族心理学概念主要指对共同心理素质的界定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各民族受自己本民族历史发展,社会风气、语言文字、等影响,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品行等民族烙印。
二、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1、民族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民族心理学最早起源于德国,中国的民族心理学的起源也很早,很多学者在20世纪10年代就发表了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的相关文章,陈大齐在1919年发表了《民族心理学的意义》,1924年李子光发表了《论民族的意识》等。民族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本领域之一,中国民族学界对于民族学概念的研究主要受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的界定,“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我国学者主要研究的民族的共同的心理素质。
2、民族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不明确。民族心理学是民族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是一直是学术界所讨论的问题。在民族心理学最早的研究中,被认为为是侧重于心理学科,认为民族心理学归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于心理学,但是他的的研究对象是以民族为基础的,认为民族心理学属于民族学的范畴。对于其研究的具体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第二、研究内容上侧重点不同。民族学学者对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方面来看的,主要重视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共同的心理素质是仍然是研究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这说明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界定中属于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的心理的素质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心理学研究者对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微光方面来看的,主要重视的是个体心理与个体成员之间的研究。
第三、研究缺乏现实实际。由于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出现了研究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事实。大部分研究者只是纯理论的研究,只是为了研究而去研究,并没有考虑到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深入到实际的地区进行实地的调查。而对于研究的模式,并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是照本宣书式的采用了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理论研究的结果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三、解决问题的出路
1、立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要紧跟实际,充分的去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现状、问题、习惯、信仰等各方面,更好深入的进行理论与实际方面的研究。如果研究的论题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那么论题是毫无意义的,各种努力都是徒劳的。
2、加强民族心理学与心理学的联系交流
民族心理学既属于民族学的范畴,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在制定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时,必须了解民族成员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摸透他的行为,较好的预防不好的行为的产生,制定有效的对策。加强民族心理须与心理学的联系交流,深入地区进行民族研究,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的产生和民族的心理活动都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加强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实践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做指导,实践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理论又是对实践进一步的检验。这方面民族学的前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但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方面还是相当的薄弱的,对与民族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等方面都没有较系统的理论支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我们既要参照外国的理论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理论体系,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结论:其改革开放以来,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中国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民族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以普通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为主导,参照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不仅研究民族成员的行为还研究民族成员的心理,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预测作用。(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万明钢,赵国军,杨俊龙.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05.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10):185-191.
[2] 孙东方,常永才.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8-12.
[3] 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59
工程力学包含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的内容,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我校机械专业民族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是认识与分析工程技术问题一项必备的基础知识与研究工具。①然而由于工程力学具有高度的抽想性和概括性,在一般院校中大部分学习力学的学生遇到的问题,如内容多,公式多,听课容易,解题难等等,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表现得就更加明显,这就给民族学生学习力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②因此,如何从民族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民族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提高民族生工程力学教学质量,是每位力学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1 化解语言和沟通障碍
我校大部分民族学生只是在进入大学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汉语强化学习,汉语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理解和沟通障碍,尤其在文字阅读上更是困难重重,这时便让他们去学习理论性较强的力学知识,就会有点力不从心,如讲到轴承约束的时候,学生根本不能明白轴承是什么,更不用说其约束力的性质了;另外,民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老师交流时,不能很好地用汉语把问题表达出来,老师需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够明白他们要问的问题,但是又很难用他们理解的语言讲解清楚,这就很难形成师生互动,从而导致民族学生的学习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程、学习压力大、考试通过率低,严重影响了民族学生的专业学习。③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完全使用普通话教学,语速要慢,板书要工整,讲解问题尽量做到口语化,深入浅出地把问题讲解清楚;其次还可以在班级中选择汉语水平相对较好的几个同学作为“翻译”,遇到由于语言障碍而难以讲解清楚的问题时,他们可以较容易地把老师难以讲解清楚的问题翻译出来,并且几个翻译之间可以相互补充,而不至于出现翻译错误,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民族学生基础薄弱,而工程力学课程内容又较多,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不能芝麻西瓜一把抓。对大纲中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重点讲解,通过多练让学生把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扎实牢固,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是就题论题,而是教会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去,进而把相关的理论知识消化、吸收。④
2.2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差,对于一些纯粹的概念、理论理解起来很费劲,甚至完全不能理解,在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结合实际,把一些枯燥的定理、公式等用形象的生活实例来阐明。⑤如讲到柔性约束的概念时,可以用教室中两根绳子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管来说明,绳子对灯管的约束就是柔性约束,其约束力的方向也就显而易见了,同样这个例子还可以用来阐述三力平衡汇交原理;讲到运动学部分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的力的合成运动,可以自来水流入下水道时旋转方向是固定的现象来进行阐述说明。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力学并不深奥,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让学生自由结合、同时考虑学习程度的差别老师再进行调整,把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给每个小组下达不同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讨论及老师的指导和纠正,最终完成任务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让学生更加扎实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4 强化实验教学
工程力学理论性较强,应该根据民族学生本身的特点,弱化理论教学,强化实验教学,加大基础与综合性实验数量。但在实验课上,要摒除以往的以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等,学生按照要求测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的教学过程,应该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最后根据理论知识检验自己的实验过程并进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生动地掌握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完善课程考核方法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以期末考试一考定音的成绩考核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对民族学生更是如此。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打牢基础知识,必须加强过程考核,即在期末考试之前,进行两到三次的中期考试,这种考试可以试卷、分析某种力学现象等形式进行,既可以培养学生坚持长期学习的好习惯,又可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建立平时成绩、过程考核、实验成绩、期末成绩比例分别为1:3:3:3的成绩考核方法,全面考核学生。
4 结束语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占53%,加强少数民族的教育对新疆整个地区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及跨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授课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程和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名称:教育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专项(11JDG003)
注释
① 张秉荣.工程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② 热依汗・依不拉依木,陈国新.习题课是民族班“力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J].湖南农机,2012.39(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001-04
一、概述
英语语法教学是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导的教学模式依然是16、17和18世纪欧洲最为流行的外语教学法史称“语法-翻译法”,这种教学法以语法为中心,注重语法规则的学习、传授和记忆,突出句子写作和翻译的准确性[4]。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教学法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促进了当地的英语语法教学。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忽视了口语和听力训练和教学,更忽视了语言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者的认知心理特征。从历年的少数民族地区英语高考成绩来看,平均分数与其它地区的成绩相比,总体而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的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语法教学效果不明显。具体而言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语法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1)英语语法教学内容和顺序的随意性。英语语法教学内容往往结合所使用教材(与其它地区的教材统一,没有民族地区特色教材)按篇章进行,一个篇章或一个单元侧重一个语法现象,语法现象之间衔接不够紧密,语法教授内容的先后顺序缺乏逻辑科学性;(2)语法教材内容的分散性。语法教学内容一般根据教材所作的安排进行单项教学。就词类讲解而言,动词的讲解往往与时态、语态、语气、主谓一致、非谓语形式等语法现象有关,而按教材的安排却把它们分散了;(3)语言形式判断标准的绝对化。同一种语言结构,不同的判断者看法各异,有的认为该结构正确,有的认为不符合语法规则,一切以高考考点标准答案为依据;(4)语法教授和学习的低效性。毋庸置疑,英语语法教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提高学习效率。但“哑巴式”英语一直困扰着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5)英语语法教授时机的不确定性。对于何时教授英语语法,是集中时间系统讲解语法还是根据教材安排分散、分批、分阶段讲解语法,在目前的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都具有不确定性。也经常有学生利用周末或者假期时间专门参加语法集中培训,而且总体反映效果不错。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语法教学效率低下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多种中介语特征以及语言迁移“双向性”特点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中介语特点
1972年LarrySelinker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提出了“中介语”这一概念。根据其定义,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1]。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比较特殊,往往处在多语环境中。以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当地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是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侗语、苗语、土家族语、布依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其目的语是英语。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平时使用母语交流,但进行跨族交际交流时,往往使用当地的通用语,即少数民族地区居于主导地位的交流语言。在湘西南民族地区,民族类别多,汉族学生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在课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使用约定俗成的通用语,即公认的交际语言,在湘西南,这种交际语称为客话(地方普通话),语音语调接近普通话,但与普通话又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还需要学习现代汉语和普通话。基于Selinker关于中介语的概念,少数民族学生的中介语呈现多语特征,即汉语中介语(交际通用语、现代汉语、普通话)与英语中介语。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和习得目的语过程中形成的语言体系,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中介语系统如图1所示。
三、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迁移的“双向性”特征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相关文献多有提及。其来源可以追溯到1953年温瑞克(Weinreich)提出“干扰”(Interference)即是任意的语言迁移现象,具体表述为“出现在双语者话语中的背离第二语言和母语规范的事例”[2],后来统称为“语言迁移”。根据温瑞克关于双语的研究表明,语言迁移的影响是相互的,呈现“双向性”特征。这种双向性特征及影响得到了汤姆森和科夫曼关于语言迁移理论的印证。根据其语言迁移理论,迁移可以分成借用迁移(borrowingtransfer)和底层迁移(substratumtransfer)两种。前者指目的语(第二语言)对已经习得的语言通常指母语的影响。而后者则是母语对第二语言即目的语的影响[3]。关于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研究成果颇丰“,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深入人心。而关于第二语言对母语的影响则是最近几年研究者的关注新领域。根据语言迁移的方向,语言迁移可以分为正向迁移,反向迁移,正向正迁移和正向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效果而言,也可以归纳为正迁移,负迁移,反向正迁移和反向负迁移。少数民族学生因其中介语的多样性而使得语言迁移现象更加复杂:少数民族语言对英语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样,英语对于自己母语表征(语言口头输出)也有一定影响。目前,中介语即少数民族学生的地方普通话、普通话以及现代汉语对少数民族语言(母语)以及英语也有影响的趋势,这些复杂的语言迁移双向性特点集中体现在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征上,在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口语中会夹杂着自己的母语、普通话、甚至地方普通话;而在自己的母语表述中,也经常会夹带着英语、地方普通话和普通话。这是语言迁移的相互性和双向性特征的综合作用的选择结果。语言迁移过程体现了语言学习者的心理认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主体智力发展理论。根据皮亚杰的建构论和互动论,主体在智力成长过程中通过适应(Adapta-tion)和组织(Organization)两条主要原则来起作用。组织以整合的方式来构建各种图式为特征,而适应则包括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化(Accommodation)。同化是指主体按照固有的认知系统对外来的刺激进行解释或分析,经过认知转化,达到与已有的认知系统所拥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相一致的目的,实现了将环境因素或客体纳入到主体已有的图式(Schema)之中,引起了图式量变的最终目的。顺化则与同化相反,通过固有认知系统的改变来适应外来刺激的结构,形成新的图式,引起内部图式的改变和质变[5]。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语法规则的过程是语言迁移综合作用的过程,体现了学习主体的心理认知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客体(英语语法)同化和顺化的结果。同化和顺化的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语言现象表征,即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集中表现出来的关于语法规则运用的语言产出表征。
四、基于语言迁移“双向性”理论的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构建
根据语言迁移的“双向性”理论,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语法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提高和加大英语对母语的正迁移和正向迁移,抑制母语对英语的负迁移和反向负迁移,换言之,少数民族英语语法教学者应当遵循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心理,实现认知过程中的同化和顺化,需要构建适合的教学策略体系。
(一)整合英语语法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原则,突出少数民族文化教学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英语语法规则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核心。考虑到教学效果,语法规则的教学要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心理,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二者统一于英语语法教学这个交际活动过程中,英语语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交际原则,考虑语言输入的限制性。同时,少数民族英语语法教学离不开特定的教学环境,语法教学整体是用来表达与该环境相关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现象,也就是语言界所说的语义系统,语义系统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包括语义、句法和音位三个方面。少数民族特定的语言教学环境同时也决定了英语语法规则与内容不能单独存在,不能脱离其特定的、具体的语境,也就是语法规则的选择是要受到社会因素和上下文关系的限制,体现了语言功能理论的语篇原则。再者,英语语法是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一份子,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整体特征也能集中体现部分的特点。换言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语法的教学也应当体现文化的因素,促进文化的交融,,共同传播和发扬优秀文化,增进跨文化了解。
(二)符合主体认知心理,突出整体教学观,解决英语语法关键问题
少数民族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因此,英语语法的教授应当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心理集中讲解。在讲解时,以整体的高度着手,打乱教材内容,将密切相关的内容放在一块教学,避免分割性。根据少数民族在英语口语、写作、翻译中的语言输出语误表征,语法错误主要和动词有关,集中体现在两个关键性问题:完整谓语的基本条件和多个动词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解决办法。根据这两个关键问题,少数民族教学者需要整合英语语法规则内容,实施整体教学策略。具体教学步骤可以参考图2、图3所示[8]。
(三)组织学生集中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优化授课语言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克拉申)提出了二语习得的监控模式。80年代,该理论被引入中国,并被广泛应用。根据克拉申的监控理论,人的大脑存在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一个称为有意识的监察系统,另一个是潜意识的系统。监控系统被视为一种能够意识到的语法,它具有编辑和控制功能。该理论同时还区分了“学得”和“习得”概念。学得的显性知识只能作为“监察”及核查句子输出是否合符语法,基于此,监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须具备足够的时间;第二,注意力须放在语言形式上;第三,必须知道相应的语法规则[6]。基于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少数民族英语语法教学需要组织集中教学,并优化授课语言,减少语言迁移中的负迁移影响。在中小学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具备集中上课的基本条件,而进入大学后,集中教学方式存在诸多限制条件。不管少数民族学生处在哪个阶段,基于语言迁移双向性理论考虑,英语语法教学者须克服一切困难将少数民族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授课语言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语言负迁移影响因素,优化授课语言。基于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实际,尽量使用简明形象的语言进行英语授课,加大英语输入量,提高可理解语言输入信息比例,增大少数民族学生在语篇以及特定语境中学习英语语法的机率。适当的时候或者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解释,实施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适当减少普通话的使用,减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中介语障碍。
(四)关注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口语中英语语法规则的运用,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少数民族地区,相当多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口语交流居于主导地位。根据这个语言习得特点,教学者在教授英语语法规则时,要充分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的英语口语表述的能力,努力构建与少数民族地区类似的多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语法,加大可理解英语语言的输入量,提高学生语言习得效率。关于少数民族英语语法教学环境的构建,除了认真考虑构建课堂心理环境外,还需要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定语言环境特征,多维度构建适合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在英语语法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为创设英语语言实践中心;在课外学习过程中实施小组家庭合作化,学习内容生活化,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全方位构建英语语言环境[7]。
五、结束语
语言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区域进行交流的媒介[9],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学生交际的主要媒介,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烙印。英语,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目的语,同样是交流的媒介,是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语法规则既是一种学习活动,更是一种交际的体现,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难免会出现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是语言迁移的双向性所致,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语法语误表征即体现了语言迁移的作用,也体现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差异。基于此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语法教学者应当认真分析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迁移特征,重视文化教学,通过构建适合少数民族英语学习的教学策略来全方位提高少数民族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Selinker,L."Interlanguage".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1972(10):209-231.
[2]Weinreich.LanguageinContact.Mouton:TheHague,1953.
[3]ThomasonandKaufman.LanguageContact,Creolization,andGeneticLinguistics.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8.
[4]范万军.应正确认识传统教学法—为传统法说几句话[J].外语教学,2000,2:46-48.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
[6]严明.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外语教育有限公司,2009,62.
[7]唐友军.英语语言环境构建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2:46-49.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