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7 14:55: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法理学的作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般认为,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是研究法律现象中带有普遍性质的问题(比如法律的性质、基本特征、法律的起源),以及在宏观上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彼此关系的问题(比如法律与政治、法律与道德、法律与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理论范式的框架,提供一个可以客观描述的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图景。这样一种看法大体占据着我国目前法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①。
从学术历史谱系上看,这种看法深受近代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近代自然科学的强劲发展刺激了法理学研究观念的实证转向。人们感觉,法理学研究可以而且应该像近代自然科学那样客观中立地研究社会中的法律现象,可以而且应该建构一个超越具体社会语境的"法律科学"②。
这种看法的一个预设前提是:法理学研究主体可以站在一个不受自己"前见"和价值判断影响的立场上,客观中立地观察法律现象。这种看法当然不排斥法理学研究主体可以而且应该提出实践色彩的"规范性质"(normative)的价值观念(比如主张社会应该建构何种法律秩序),但是,它显然认为,"规范性质"的价值观念可以和"描述性质"(descriptive)的观察观念相脱离③。换言之,观察判断可以和价值判断分为不同的阶段,而且,观察判断独自得出的结论可以是超越具体时空或曰具体社会语境的。
我认为,法理学参照近代自然科学而来的这种"科学主义",可能是有问题的,甚至误导了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
阐释学的研究④已经大体表明,法理学研究不可能不受研究主体的"前见"的影响。在说明、描述、解释研究对象时,研究主体已经是在依赖自己以往获得的"理论预设"、"历史经验感受"等等。换言之,这种"理论预设"、"历史经验感受"之类的"前见"的内容,总在制约着研究主体的观察和分析⑤。法理学研究者所以成为一名法理学研究者,正在于他(她)已具有了一定的习得而来的"法理学知识",以及具有了一定的"人们称之为法律现象"的历史经验感受。当然,研究者可以反省自己的"前见"。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反省同样依赖另外一种"前见"。因为,研究者进行理论推论的时候必须而且只能依赖另外一部分理论。这就如同研究者描述一个语词时必须而且只能依赖另外一些语词。科学哲学的研究从另一角度表明,自然科学的研究实际上存在"观察渗透理论"的特征,自然科学的研究不会也不可能不在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下展开和推进⑥。自然科学尚且如此,遑论作为社会科学的法理学?这意味着,应该坦承法理学研究中的因"前见"而产生的"偏见"(这里不含贬义)。这种"偏见"不是也不可能是超越他者的绝对真理。因为,"前见"也是历史形成的,是社会语境化的(这是说,它也是受另外的"前见"而形成的偏见的影响)。这决定了法理学研究者的"观察判断"研究是历史的、社会语境化的,而不可能超越时空从而放之四海而皆准。
法理学中的"科学主义"时常具有一种学术策略:汇集所有人们用"法律"一词加以描述的社会对象,对之进行概括和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研究法律现象的客观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超越具体社会语境的"法律概念"或"法律基本特征"的描述理论⑦。自然,对于"科学主义"意念极为浓重的法理学而言,这个出发点是十分必要的,失其便不能开辟法理学的学科进路,建构法理学的理论大厦。然而,这种策略忽视了一个重要现象,即社会中时常存在着"法律争议"。这种争议不仅发生在研究者之间的理论争论中(这是次要的),而且还存在于广泛的社会实践主体的实践中(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社会资源的相对稀缺,也因为人们政治道德价值观念的差异,"法律争议"难以避免。"法律争议"的存在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中尤其是法律实践中,不可能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法律"一词⑧。比如,在具体案件中,有人会主张"法律"一词所指的内容包括了"立法者意图",而有人则会坚持"法律"一词仅指正式文字化的权威规则。而这两种看法包含的法律观念则显然是不同的。事实上,实践主体自然倾向于站在自己的实践立场、政治道德立场赋予"法律"一词不同的意义。即便"法律科学"宣布找到了人们最为常用的"法律"一词的用法,实践中的主体依然会坚持自己的"法律偏见"。
法律争议的存在,对"科学主义"的学术策略,意味着两方面的潜层颠覆。其一,争议时常"破坏"了所谓的法律语词的通常用法,使其处于变动不居之中。其二,变动不居使法律语词的通常用法会发生范式的变化,即一个时期一个地方会有一种用法,另一时期另一地方甚至同一地方会有不同用法。接下来,这两方面又左右了法理学研究者的观察"视域"⑨。进而言之,这又意味着法理学研究者建立的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语境化,即受当下社会存在(人们使用法律一词的方式)的影响。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法理学研究者的"观察判断"研究的内容与结论,是历史的,社会语境化的,而且在价值观念意义上也是不可能客观中立的。
就价值观念意义上是否可能客观中立而言,法理学研究者可以宣称,自己在研究时决不牵涉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观念等价值内容。但是,研究者这类"自觉"依然不等于也无法决定研究出来的理论内容,没有价值判断的内容。如下分析可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实践中的社会争议角色提出的"法律意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有关"具体法律观念"的,另一部分是有关"一般法律观念"的。"具体"是指法律的具体内容,比如法律在合同、婚姻、继承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一般"是指法律的一般概括性观念,比如认为法律的一般概念是什么。实际上,主张具体法律内容是什么以及在哪里,已经意味主张了一个一般法律观念。例如,认为应该在《合同法》的规定中寻找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便是认为《合同法》一类的文字规定是法律(这是一般法律观念)。与此不同,认为不仅应该在《合同法》的文字中,而且应该依据民间的商业惯例中,来确定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便是认为不仅《合同法》的文字而且民间的商业惯例,都是法律。这两种一般法律观念是不同的,所以不同,恰是时常因为利益愿望以及政治道德观念的不同。从政治道德观念上看,坚持《合同法》文字的法律效力意义,是因为认为"文字法律"的价值意义不可忽视,认为它可以带来规则的明确性和可预测性,从而更好地使人们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行为计划。而坚持民间的商业惯例也具有法律效力的意义,是因为认为法律规则应该和民众自然形成的规则行为相契相合,认为商业惯例有益于市场经济的运作,而市场经济会带来更多的效率和效益。
能够发现(这是十分关键的),社会争议角色提出的这样一类"一般法律观念"放在法理学研究的领域内,正是法律理论。他(她)们的"一般法律观念"和法理学研究者的"一般法律观念",其内在肌理和纹路是一致的。只是一个没有清晰地用理论表达出来,一个表达出来而已。因此,认定受制于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观念影响的实践者的"一般法律观念"带有价值内容,也就意味着法理学研究者的"一般法律理论"潜在地受染了价值色彩。我们毕竟可以看出,法理学研究者的"一般法律理论"实际上是实践中社会争议角色的"一般法律观念"的系统化和学理化。
因此,无论法理学研究者如何宣称自己的研究过程可以摆脱利益愿望、政治道德观念等价值内容,其所建构的法学理论的内容依然包含了价值立场。
由此观之,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不在于、不可能在于而且也不应该在于建立一个客观中立的超越具体历史社会语境的抽象理论。实际上,其基本使命和作用正在于在具体历史的社会语境中建立一个适时适势的表达当下普遍较为有益的价值姿态(这些价值是会发生变化的)的法律理论模式。它具有实践性,而且是法律实践的话语推动器,其目的应该在于建立一个具体社会语境中大多数人希望的法律秩序。
从反向来说,如果认为法理学研究可以建立一个超越具体社会语境的普遍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那么,无形中就会在价值气氛极为浓重的政治法律领域内建立一个值得怀疑的"霸权话语",并通过法学渗入实践的方式,在法律实践中压抑其他可能具有同样存在资格的法律观念及法律价值的意义,破坏法理学推动法律观念及法律价值对话的机制,破坏具体社会语境中的法律依赖民主的政治基础。
①参见我国目前主要的法理学教科书及一般性的相关论文。当然,它们的具体表述有时是有区别的。另外,正如国内许多学者介绍和引用的那样,20世纪中叶此种比较典型的表述之一见于美国学者Edwin Patterson的著作。参见Edwin Patterson, Jurisprudence, Brooklyn: The Foundation Press, 1953. pp. 2-4.
②参见英国学者Dennis Llyod, The Idea of Law,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Inc., 1981. pp. 105-108.
③比如英国学者Jeremy Bentham认为,法理学可以分为"说明性"法理学和"评价性"法理学,前者解决的问题是"法律是什么",后者解决的问题是"法律应当是什么"。见Jeremy Bentha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New York: Hafner Publishing Co., 1948. p. 293. 英国学者John Austin也说过:"法律的存在与其功过完全分属两个不同的问题。"见John Austin, 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 ed. Wilfrid Rumble. New York: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184.
④这里指一般性的哲学阐释学,尤其是德国学者伽达默尔的理论。这种阐释学认为:对文本(文本不仅指文字文本,而且包括了诸如社会现象等等之类的阅读对象)的解释,必然会受阐释者的"前见"影响,这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合理的。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页678。
⑤最明显的例子是在英美国家语境中,"法院判例是法律的一部分"成为法理学学者研究的"理论预设"和"历史经验感受"之一,而在中国语境中没有成为。
⑥参见美国学者N·R·汉森:《发现的模式》,邢新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页22;另见英国学者卡尔·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页254。
⑦中国学者一般没有这样的明确表述,但是他(她)们都赞同了实证方法的必要性,从而暗含了这样的学术策略。参见目前主要的法理学教科书以及有关的一般性研究论文。另英国学者Herbert Hart和美籍奥地利学者汉斯·凯尔森明确认为,研究法律的基点正是"法律"一词的通常用法以及该词所指的对象。参见Herbert Hart: The Concept of Law,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1. preface;汉斯·凯尔森:《法律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页4。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选择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主动探索并发现问题,进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护理学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护理专业课程,是其他临床护理学科的基础,单纯的知识讲解无法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问题引导[2]。为探讨研究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2010级护理专业(1)(2)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学院2010级护理专业(1)(2)两个班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20~24岁,平均(21.1±1.7)岁;对照组53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19~23岁,平均(21.3±1.2)岁。两组学生均需完成一学期共计115课时,其中理论课57课时,实践课58课时;两组学生在年龄、课时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内容如下。1.2.1案例教学法1.2.1.1课前准备精选案例为使所选案例符合当节课堂的学习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精选案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而且需要具备举一反三的引导作用。例如在讲授“压疮”这节课时,可以将以下病例作为本节护理课的教学案例:患者女,67岁,入院前3周因脑血管意外受损导致左侧肢体出现功能障碍,患者意识清晰,大小便失禁,住院1周后,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有水肿现象,皮下可见硬结。1.2.1.2巧妙呈现案例案例的呈现时间可以是课前、课中、课后的任意一个阶段,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一般认为,在课堂开始的前10min呈现案例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氧气吸入法时,可以将准备好的案例资料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文本案例转化为录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这样可以使典型案例更加具有吸引力。1.2.1.3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呈现之后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讲授上面提到的案例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4个问题:(1)患者的骶尾部出现了什么病变;(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案例中的描述,该患者的患病程度怎样;(4)应当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提出这4个问题之后,需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自学完成之后,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分析,各抒己见,取长补短。1.2.1.4进行角色扮演待学生讨论完毕之后,由教师主持,请学生模仿上述案例,一人扮演患者,另一人扮演护士,通过角色扮演检查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也能更好地体会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培养其专业的情感态度具有重要作用。1.2.1.5案例总结评价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此外,还要对整节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正确的观点和理论基础,剖析错误的观点。1.2.1.6作业布置与考核课堂教学完成之后,需要针对本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对案例教学的认知感。1.2.2评定方式1.2.2.1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量评定表本次研究需编制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量评定表,编制过程中需参考相关的文献著作,并结合教育专家的咨询意见和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经护理教育专家和统计学专家的反复审阅,最后形成初始考量评定表[3]。考量表共包括22个评价条目,其中,案例质量评价6个,课堂教学能力5个,教师教学态度5个,课堂教学教学效果6个,每个条目共包括5个选项:非常好、好、一般、较差、非常差,并分别赋予以上选项为5分、4分、3分、2分、1分。评定方式包括专家评定、教师评定、学生评定[4]。专家和学生评定内容除了具备考量表的基本条目之外,还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是否适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是否适宜、有无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民主,共6个条目,每个条目共包括4个选项: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认同,并分别赋予以上选项为5分、4分、3分、2分[5]。1.2.2.2期末考试成绩待两组学生完成《护理学基础》的全部课时之后,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期末考试成绩分为4个等级:85分<优秀≤100分,75分<良≤85分,75分<及格≤60分,不及格<60分。
1.3观察指标
待两组学生完成《护理学基础》的全部课时之后,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由于学生和专家的专业水平和考量角度不同,需要在分别统计评定结果之后计算评定方差[6]。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专家和学生的评定结果以及方差分析结果比较
经专家和学生评定后,观察组的6个评定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的评定方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重要地位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但是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却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案例的搜集者、讨论的发起者、理论学习的引导者、总结分析的点评者,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7]。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也直接决定了《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王秀华等[8]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综合护理能力,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否认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样的学习效率未必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好,有些甚至觉得时间花费比传统教学方式多,然而学习所得不见得比传统模式多,所以,她们研究发现可能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内学者邓安梅等[9]也研究发现,由于传统教育在我国的教学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牵制着我国教育模式的发展,因此,学生们所接受的正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一旦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观念未必能够马上转变过来,而与此同时,我国教师能力的差异不一,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往往存在不连贯性,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条件,要求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教师要在关注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应该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使得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更多更有说服力的案例教学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能从言传身教的模式中得到最直接的经验体会。赵坤婷等[10]也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开放、交流、平等的密切关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研究中发现,在评估教学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是否适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是否适宜、有无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民主等6个条目上,观察组所得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判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等方面均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提高,有助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开展,在开展《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时候,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有趣,更能通过形象具体的案例来体会理论的精髓,从而改变《护理学基础》传统的呆板、乏味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2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借助生动形象的临床案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层剖析问题,可显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课堂教学中,真实情景的创设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师生互补、教学相辅”,改变了以往“一教一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分析案例、角色扮演等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生动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国内学者研究显示,护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正性评判,但能力尚未成熟,在系统化能力和思维自信心等方面仍然显得比较薄弱[12]。李莎莎等[13]研究指出,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确显得尤其蹩手,面对患者束手无策。类似此类情况,可能与学生的年资偏低、学生缺乏专业的信念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密切相关[14]。因此,案例教学法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惯性,通过模拟案例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样能使得学生在模拟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再经过小组的讨论和分析,得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把学习设置为一个真实、复杂的问题情景中,使得学生能够模拟直接接触到患者,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同时引导学生去如何发现患者的问题所在,分析如何解决其的困惑与问题,这样就不仅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还更能够提高《护理学基础》学习的有效性。笔者在本研究中明显发现,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案例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积极性和效应性。在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中,优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别为64.3%、30.4%、5.4%、0,对照组的优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别为45.3%、35.8%、13.2%、5.7%,可见,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6名学生中无一名考试成绩不及格,对照组中有3名学生考试不合格。这与国内符丽燕等[15]的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使学生快速掌握护理学基础课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值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慧敏.《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83-84.
[2]朱丽丽,张会敏.病案情景模拟考核在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85-86.
[3]赵嘉,陈运香,高燕.高端模拟教学试验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7):63-64.
[4]潘一楠,李莹,周瑾,等.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3):69-70.
[5]乔昌秀,吴玉坤,李丽,等.护理专升本《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9,30(16):1848-1849.
[6]刘云儒.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6):149.
[7]陈资妹,郑玉仁,郑建盛,等.模拟情境演练法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29):2704-2705.
[8]王秀华,谷灿,毛婷,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6):405-408.
[9]邓安梅,朱萍,周哗,等.PBL教学法在试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27-1129.
[10]赵砷婷,自洪波.PBL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55-1058.
[11]董晓红,李淑珍,陈良琼,等.情境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24):2232-2234.
[12]李慧,唐四元,王井霞,等.国内护生评判性思维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9,24(7):92-94.
[13]李莎莎,周郁秋,杨金伟,等.我国小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水平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10A):4-8.
心理学首先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学问,与其他同样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如哲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相比较,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以人的行为及其精神过程等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它是我们人类心理活动的外部过程,我们对其他人内心的了解也常常是通过外部可观察的行动去进行的揣测或分析: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是我们通过肉眼无法看到的,它主要包括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等内容。如果说心理现象的内部过程包含了我们怎么想、怎么看,外部过程就意味着我们怎么做。心理学的魅力也正在于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探讨那些我们无法观察到的心理内容。
当然,对人类心理现象的观察与解释远不是心理学的目的,它的目的在于归纳和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描述行为――是什么;解释行为一一为什么:预测将要发生的行为――如果怎样可能怎样:控制行为――希望怎样。去获得了解人类个体和群体的规律性、标准性的通识性解释。
目前,就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情况看,心理学在司法领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关于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心理规律的理论指导。在一般意义上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和经验,以发现其中的模式、规律并进行可能性概括。并且理解不同类型的个体,解释是什么使我们每个人显得与众不同:二是运用心理学较成熟的认识、预测、影响人的方法,打造有助于提升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专门性技术。由于心理学对司法的介入更多地服务于刑事司法领域,具有“重刑轻民”的传统倾向,刑事司法心理学的发展水平明显优于民事与行政司法心理学。
纵观司法心理学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发展状况,对司法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推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研究司法中的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所以对人的研究与解释一直是心理学的长项。
从事司法工作是一种特殊职业角色的扮演,心理学首先研究司法人员本身的心理特点,并据此提出有助于认识与改善司法人员心理水平的各类建议,如人员选拔问题。司法活动是一项专门性工作,有着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具体的岗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胜任的。开展以心理测评为指导的人员选拔与职业匹配就具有了意义。什么类型的人适合干什么工作,某一工作适合那种类型的人从事都可以通过心理选拔而得以实现,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心理特点,提高工作效率:再如人员素质的提升。不同岗位的司法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有何种认知、情绪、加工方式与决策、沟通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心理学的专门性培训得到提升:又如司法人员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这是在各国司法心理学研究中都相对重视的领域,在我国的公安、监狱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运用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成熟的技术防止与减少司法人员的情绪波动、职业倦怠、抑郁,压力、焦虑,传授个体或群体心理调节、疏导、咨询、治疗的方法对于司法队伍本身的建设意义重大。就心理健康维护得到充分关注的监狱系统而言,全国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大约十二万人,其中近四万人是监狱干警。
其次,研究各类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等等。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案件、不同诉讼类型的诉讼参与人心理特点的分析与解释,总结与预测他们在诉讼过程中可能具有的行为反应与心理反映,并据此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司法活动的效率。
二、调解的心理学方法
如何与人沟通是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的专门性研究,已经形成了较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法。司法活动本身说到底也是在做人的工作,掌握沟通、说服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方法也就势必成为每一个司法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以调解工作为例,它是在第三方主持、调停下,促成纠纷当事人自愿参加、互动协商并达成合意。进而解决纠纷的程序与过程。纠纷是人际之间的冲突,它是纠纷各方权益冲突、认知冲突、情绪冲突及目的冲突的综合表现。
化解纠纷的第一要素是在心理学指导下实现的调解人员选拔与培训,从事该类工作的司法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移情能力、倾听能力、说服能力,同时也要有很高的情绪控制和自我排解能力:第二要素是对纠纷各方的情绪化解。如何使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在较短的时间里心平气和,完全依赖调解人的沟通与说服,根据对当事人动机、目的、挫折的判断组织调解活动需要心理知识的帮助:第三要素是用外周与内周说服的方法实现纠纷各方的态度转变:第四要素是调解员影响力的培养,通过提升亲和力,获得纠纷各方的尊敬与认可。
三、和人质危机谈判
处理突发事件要根据当事人心理特点和现场情境及时、果断地进行决策。国外,以和人质危机为代表的突发性事件解决中一直有心理学的参与。比如称职的谈判专家必须有较深的心理学知识背景,熟悉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善于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
在各种学科中,心理学对的研究开展的最早,认为是由事件刺激,挫折唤醒,人群聚集,情绪激发,气氛强化而导致的共同行动。在具体情境中往往由众从行为引起,出现大规模的从众。失个化、匿名性、群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效应在中表现的相当明显。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群的接触与磨擦,相互情绪感染导致的群体激动往往会引发难以控制的群体行动。解决的方法除平缓情绪、定义诉求、信息公开外,还应特别注意公众期待的转移。
四、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和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痕迹是从犯罪现场的物理痕迹和相关人员记忆中所提取的,能反映作案人动机、目的、能力、情感、情绪、性格、气质、手段、习惯等心理状态与特点的综合性信息。从现场及知情人口中采集的信息仅仅属于零散的感觉信息或单维的知觉与判断,需要从相互关系和相互印证的层面进行编码和加工,进而形成侦查人员自己对案情的知觉和判断。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是任何一起刑事案件侦查中都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是
侦查人员建构假设的基础。表面上案件侦查是对行为的分析,实质上是对作案人心理的分析。
犯罪心理画像已经成为一项专门性技术,在个别系列案件、变态心理犯罪案件中得到推广。它是根据案件中反映出的犯罪心理痕迹。结合其他证据材料,对作案人的性格、气质、职业、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犯罪经历、活动区域等信息提出的假设。该技术的使用在提高司法效率方面价值卓著。
五、审讯的心理学方法
在审讯过程中使用心理学方法是减少刑讯逼供的有效途径。在审讯中,如果被审讯对象有主动陈述的动机,或者执法或司法机关已经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材料,都能够减轻审讯的难度。当以上两个基本条件都不具备时,审讯就势必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审讯人员利用有效并合法的技巧开展。任何审讯都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个体之间相互产生心理影响的过程,心理学对人的规律性认识,对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分析可以帮助审讯人员制定有效的审讯策略,实现审讯目的。目前,国外较有影响的“九步讯问法”、“认知讯问法”,国内正在探索的“认知改变法”、“情感触动法”、“结果分析法”都具很强的实战效果。
六、测谎技术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俗称测谎是许多国家在各类案件调查中所使用的专门性技术。它依据个体生理反应与心理具有必然联系的原理,通过对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综合,编制问题并提出,引起被测相应的生理反应。运用心理测试仪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所采集的生理数据进行分析,扫描被测是否存在对案件的认知与记忆,进而判断被测是否为案件知情人或作案人的方法。该类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了解被测试对象对案件的感知(思维、记忆)程度,具有较好的排除无辜,提高司法公正的效率。
七、被害人心理研究
被害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在被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通过对不同类型被害人的归纳、分类、解释,能够获得诸如哪些人容易被害,具有较高的被害易感性:何种情境下我们容易受到犯罪的侵害:在被害过程中如何与加害者进行心理互动以减少损失等预防犯罪的方法。
八、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审查判断
心理学介入法律领域最初开展的是关于证人证言的研究。当下,证人证言可靠性研究仍然是全球法律心理学研究中成果最多、受关注程度最高的选项。在该领域中,较有标示性的研究有以下方面:一是证言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证人从感知事件到陈述的认知过程。证言的形成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信息加工过程的基础上。包括输入――感觉(零散、具象,以经验为判断);编码一一知觉(部分、符号,以分类与编码模型为判断);贮存――记忆(加工、过滤,以对象的重要性、个人记忆能力为选择);提取――回忆(恢复、呈现,以线索、符号、经验为基础);传递――陈述(对曾经验过的事实的描述)。二是证人作证的动机和意愿分析,以及如何说服证人作证和作实证的心理学技巧。三是证人证言是否可靠的判断方法。四是心理学专家证人所能够发挥的作用等。
九、法官决策
决策过程中不否认人类认知可以执行一些推理任务,同时也认为人类认知绝非完全按照逻辑的方式进行理性主义描述的决策过程是完全理性的,而是会使用各种捷径策略来得到合理的或者可行的解决方法。
法官的判断、判决是否符合事实,能否体现公平;法官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受到哪些内、外因素的影响是近年来心理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实验证明,法官在判决中必然受到情绪、身份、认知偏好、刻板印象、社会舆论、群体压力等诸多影响,如何排除干扰,实现公平公正是司法心理学追求的目标。
十、精神控制的原理
精神控制是用某种理念、机制、群体目标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实施约束,使你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和遵从。精神控制可以使人放弃原有的东西,产生观念、态度、行为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我们视之为“洗脑”的结果。精神控制虽然在结果上各有不同,但在手法上基本类似。都是依靠群体的力量实现。
由于“”、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中大多涉及精神控制,其过程充分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在精神控制作用下的态度转变,属于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心理学对该问题的研究及其解决方案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十一、罪犯心理矫正技术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在学生眼里是枯燥乏味的.若长期有这种想法,他们就会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导致成绩下滑,从而对学好物理失去信心.增强学生信心的方法之一,首先是让他们产生兴趣.教师在讲课中不要一板一眼,要像讲故事拉家常一样向学生介绍历史的经过,像演员那样表演.同时收集资料和历史图片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之一.利用幻灯片,再加上多媒体资料,使学生不仅听我讲,还要跟我看,这样使课堂内容生动形象,亲切可信,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进讲课的效果.
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什么叫树榜样?当然包括从各种典型事例中找典型人物,引为自己的榜样,树为自己的学习楷模.大科学家也是人,从小长大,各有其成长的过程.他们的成长道路对学生有特殊的参考价值.现在的学生普遍娇气,吃不起苦头,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往往放弃.通过介绍,让学生们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学家成功之路是艰险的,要获得成功必须能吃苦.我讲到牛顿怎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爱因斯坦十年的追光思考、居里一家的艰难困苦,从伽利略、牛顿讲到法拉第、爱因斯坦,从外国科学家讲到中国科学家,讲他们的奋斗历程,讲他们的创造过程.通过许多生动的事例,让学生对科学家增加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明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要付出努力.同时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的生平、各学派间的争端以及尚未解开的物理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物理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
三、有助于对科学方法和物理概念的理解
从了解前辈科学家的创新活动中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他们是怎样抓住新课题,从而把握科学发展新动态,发现新规律,新现象;他们是怎样借鉴前人,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找到新的途径;他们是怎样对待矛盾,从矛盾的对立中找到突破口;他们是怎样设计新实验,从而取得判决性实验结果的.另外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中学习具体的研究方法.例如:对比方法是探索新现象的规律常用的方法,理想实验是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反证法也是逻辑推理的有力工具,等等.科学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那种方法,不同性质的问题,不同的研究对象,要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对各种方法具体应用进行比较,科学先辈们往往因为方法得当,才使得难题迎刃而解.比如讲到自由落体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这时就把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所做的实验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很惊讶,想了解伽利略通过什么方法证实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一样快,这样加深了对自由落体的理解.再讲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循着伟人的研究历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力和运动的理解及体会理想实验等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该结合物理学史讲清理论的由来和发展,讲述它的成功,讲清它解决了哪些问题,但也要讲清它的缺陷和局限.如原子模型的教学,从汤姆孙的枣糕模型,卢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玻尔的半经典半量子的氮原子模型都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由于它们解释不了新的物理事实,因而前一原子模型被新的原子模型取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得到深化,让学生觉得原子物理并不是那么神秘,高不可攀,对科学方法有了初步的体会.
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历史教师无法对过去的史实进行“虚拟”重演,而人们的认识,大都从感性认识开始。尤其是中学生在记忆内容方面,具体形象识记仍占主导,抽象识记正在逐步发展,这就决定了直观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如何化抽象为具体,移遥远于眼前,使繁杂直观化,既反映历史实际,又能丰富学生的认识呢?在当今课堂教学探索中有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可供借鉴学习,而图画教学法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良法之一。
图画教学法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课本的插图和教师搜集或制作的图、画进行教学。此法运用图、画形象性的特点,发挥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丰富的历史信息,形象的再现了过去的历史,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形象素材,给人以鲜活的立体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总结等方面的能力。这种方法可促进学生具体感觉到历史的现象,从而形成历史观念,深化对史实的认识、理解和记忆。这里,本人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几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用图画再现历史
历史人物和事件形形,浩如烟海,如何在学习中感受具体的人和事呢?由于历史的过去性这个特点,使得直观形象再现历史,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而利用图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具体的历史事实,极大增强历史感;同时还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方便记忆,使知识活在“图”上。
例如:《重重压迫下的法国农民》这幅画,如不注意讲解,学生看到的只是画面上的两个人骑着一个人及几只鸽子,他们对这幅漫画不甚了解,反而觉得好玩好笑。在教学中,我对该图进行细心的描述,指出“图中的三个人,被骑的是一个法国年老的农民,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勉强的支撑着那骨瘦如柴的佝偻身躯,他的口袋里还装着催缴王粮的通知单,骑在他身上后半身的是一个贵族,前半身是一个教士,而教士的口袋里则满是逼缴各种供奉教堂的税单。农田里的兔子和鸽子,是地主养的,它们在啃吃农民的青菜和庄稼,可是农民不敢驱赶和伤害它们,因为它们是属于具有特权的地主的。”通过这样的描述,学生不但弄懂了画面的内容,而且把该画所要反应的内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阶级关系,了解的一清二楚,从而也就激发了从饱受压榨的农民悲惨景象中,加深对封建地主阶级的仇恨和对农民阶级的同情,进而得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的必然性。
再如:《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利用多媒体把整幅《清明上河图》搬上银幕,同时进行配音解说。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追寻着历史足迹,看到了宋朝汴河两岸风光和繁荣景象。耳边仿佛听到了街上小贩们的叫卖声,再配合课文中几幅插图和设置的相关问题,使本课的知识点很快得到了落实。
二、用图画比较历史
用图画互相比较历史来理解、记忆史实是非常便捷的一种方式;同时还可以防止“张冠李戴”、概念混淆的弊病。如果在复习巩固课中使用此法,会取得更加明显的教学效果。
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概念和典章制度等都可列图表比较,以区别其异同、性质、特点。如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
如在复习古长城修筑时,可运用秦长城和明长城两幅图,通过对比,了解各自的起讫点、长度和所要防范的少数民族。比较中,教师可稍加图示做辅助:
匈奴
秦长城:临洮――――――――――辽东
10000多里
鞑靼
明长城:嘉峪关――――――――――鸭绿江
13000多里
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时,也可以使用此法:把一战前和战后两幅图用来比较,以理顺战后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阵营的变迁:四个大帝国被摧毁,八个新兴国家出现了。
用图画比较历史,一般都需教师自绘图画。在设计图示时,要注意下列几点:
(1)设计图示时,首先应着眼于简明;
(2)突出重点,不求全求多;
(3)符号、格式要统一;
(4)用红蓝等彩色区分教材内容主次和不同的符号,以增强直观效果。
三、用图画释疑历史
在教学中有些文字材料讲述的知识往往是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如果把这些内容用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既条理清晰,又能突破难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如讲述的《》时,可用图来说明:
中国――弱国+大国、进步、多助
战争=中国不能速胜+中国不会亡国 持久战
小组合作学习能突破个体学习弊端,以倡导合作、互助、自主、探究为目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合作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强调学生竞争意识,形成团队精神[1]。
一、科学分组,引导小组成员优势互补
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科学分组,顺应学生个性实际,增进小组成员间优势互补。在小组分组上,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综合学习水平、参与积极性、合作意识、思维能力等方面均衡分组,如“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协同搭配,形成帮带效应,对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组合,便于学生取长补短,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位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参与讨论,都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教师在小组分组工作上,要了解全体学生学习情况,对各组成员进行调适,增进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实现小组间竞争学习。
二、目标趋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流程
小组合作学习要确立各组共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在学习目标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为小组制定共同的目标和学习任务,并根据小组成员分工,深化合作,共同进步。各成员要协作交流,加强对话,积累学习成果,在需要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时,要积极踊跃,献计献策,共享学习的喜悦。在学习地理现象或地理原理时,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如关于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因素进行探讨,鼓励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创新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成效
数学新教材栏目设置新颖灵活,精美的图片喜闻乐见,贴切的语言风趣活泼,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栏目设置在内容上根据教学需要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富有启迪性和探究性,比原来传统的教材更具人性化。新教材的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素材数据真实可信,与原来传统的教材相比时代感更强,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新教材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努力培养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内容的编排力求互补性及递进性。这样螺旋上升、逐步递进的编排模式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提出了新的知识内容。教学时,我们要创造性使用数学新教材资源。一是开发数学教材资源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信息,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用到数学的学习中来,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二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培养挑战意识和探究欲望;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充分调动所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二、善于激发学生内在资源
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教学中隐形资源,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特别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因此,要充分挖掘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中隐形资源。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亲昵的动作、赞赏的目光、鼓励的话语打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心灵的接触和情感的交流,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向上的积极的学习情绪;二是以丰富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转化为内在需求;三是开展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四是不仅要关注正确的情感资源,更要重视错误的情感资源,客观认识错误资源的价值,灵活巧妙地利用,让学生在反思中提升认识,促进发展。
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灵活运用日常生活中蕴藏的数学教学资源,特别是借助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通过细心观察,动手实验,合理猜测,科学推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从用过的挂历和家人的生日中认识和学习“年、月、日”的知识;从购物过程中和收费收据中“认识人民币”,感知“元、角、分”;利用常玩的扑克牌来认识“1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比较数的大小多少”等。又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麻将牌、火柴盒、魔方、包装盒、旧电池、硬币以及各种形状饼干等,教学时,摸摸这些物品的表面,说说常见的物品形状,如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玻璃杯口一般是圆形,文具盒的表面一般是长方形等。学生从列举物品表面的过程中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紧接着让学生把带来的物品平放在纸上,然后用铅笔沿着物品与纸接触的底边画出不同的形状,并让学生给不同的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从而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都是平面图形,从而有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大都不愿意接收乱班,认为抓乱班操心、费力、不讨好。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乱班也有积极因素,差生也一定有闪光点。只要方法对,千方百计调动乱班的积极因素,认认真真地去挖掘差生的思想闪光点,扬长避短,以长补短,任何乱班、任何差生都是可以转化过来的。我们对乱班和差生不要总是批评和训斥,应该多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表扬的效果比批评的效果总是要好得多。我曾接过一个各方面都很差的二年级数控班。开学那天,原班长要求我换班长,我问明原因后鼓励她说:“这学期我当你班的班主任,学校和老师就不会总批评你们了,你放心大胆地工作,这个班一定会好起来的。”我还启发她与各科教师交换意见,把心里的想法向各科任教师说说,她接受了我的意见。同时,我也向校领导和各科任教师提出了我的希望。教师节时,我班学生一起行动,上山采集了很多野果,用易拉罐制作了二十多个烟灰缸,作为教师节的礼物,分别送到校长室、政教处和各科办公室,科任教师也在课堂上向学生表达了谢意。从此以后,科任教师也注意了批评方法,融洽了师生感情,学生非常高兴。
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也是一种上进心的表现。我班有一位纪律不好、学习成绩也很差的张××同学,我常与他谈心,从与他的谈话中,我发现了他的思想闪光点,那就是想“出息”。于是我鼓励他发挥自己聪明的特点,勤奋学习,告诉他不一定考上大学就有出息,只要品德好、有技术,干什么都会有出息,但如果破罐子破摔,永远也不会有出息。我又用激将法对他说:“就凭你的聪明劲,期末考试时不进到中游,以后我就不准你在课堂上发言。”他接受了我的意见。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学习,期末考试时,他从倒数第三的名次进到了中游。从此,他增强了自信心,学习也更刻苦了。无论是转化后进班,还是转化后进生,都不能有急躁情绪,更不能用压服的办法。重要的是要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辩证法,学会用教师的外因去点燃学生的内因的闪光点,以求学生内心发生根本转变。要想使教师的外因对学生的内因起作用,教师还必须加强感情投资,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教育坚持说理,教育不伤感情,说服必使心服。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学生认为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着经常找学生谈心的习惯,通过谈心增进互相了解,通过家访密切师生感情。有人说我溺爱学生,其实我连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小动作,甚至穿着打扮、花零钱等小事都从不放过。当然,我不是专找学生的毛病,而更多的是去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思想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我艰苦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转化了一个又一个乱班,转化了一批又一批差生,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班主任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肩负着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任务,可谓任重道远。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品尝过付出以后的喜悦,有收获也有遗憾,收获的是学生的热爱,遗憾的是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但是班主任工作带给我的多是快乐。
一、以“厚爱”管理好班级
学生来到学校读书,就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动力就是对学生的“爱”,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在和同学的朝夕相处中,用心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我学会把微笑送给学生,让他们尊重我、理解我、喜欢我,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处处为你用心,一直最有默契。发现学生有问题,一般先向同学了解,再单独找学生谈心,日子长了,学生一有问题、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班主任。
二、对学生“多表扬、多激励、多尊重”管理班级
赞美能使人从普通变成优秀,表扬能使人从优秀变成卓越,批评能使人从聪明变成笨蛋。在表扬和赞美声中,能教育出更多好学生,这是我当老师以来最大的体会。我自己需要表扬和激励,我管理的学生和班级同样如此。长期批评和高压政策,只能产生两种后果:要么自信心彻底丧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从,实际孕育着强烈的愤懑和反抗。所以几年来我掌握了班主任尊重学生的技巧:
1.多表扬学生是我开展工作的技巧。当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时,我总是第一时间表扬他们,鼓励争取更大进步;当班级取得好成绩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向学生表示祝贺。
2.多尊重学生帮助我缩小与学生的距离。大爱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所有学生在不同起点上有所发展,教育的秘密是尊重学生。我开班会时的第一句话总是“很高兴,我感到很骄傲,做你们的班主任”,“我们是一个很不错的班级”。这些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的话语,既让学生和我融合在了一起,更让学生的自信心高涨,荣誉感倍增,班级工作开展起来更得心应手。
3.多激励学生是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在与学生的沟通中,经常不断地用“你行!只要你好好努力一定优秀”。总是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成功不是看你昨天是谁,而是看你今天做了些什么”,以激励学生。通过不断的鼓励、思想疏导、耐心帮助,班里做事没有自信心、心理脆弱、焦虑孤独的学生找到了自信。
三、班级管理的技巧是“开好班会,抓好班级活动”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的完美化,引导学生清晰和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要学”与“会学”方面下工夫。我的体会是: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多样的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方式。
首先,班会每两个月至少开一次,每次都有明确的主题。利用班会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学会学习方法,设立人生目标,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班里少部分学生出现对未来职业有迷惑、专业不感兴趣、作业不交或抄别人的、不去上课等现象,我启发学生多想未来,抓住每学期开始时这一机会,与学生沟通,开展“我的学费、我的学习、我的将来”班级研讨活动。每次在班会上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五年后的你做什么?五年后的你是什么样的?五年后的你生活如何?十年以后你……明确地告诉学生:“五年后你的现状就是五年前的你今天努力的结果。”反复向同学们宣传:“没有技术的人、没有本事的人,将一辈子受穷。”努力学习,用“我的未来不是梦”激发学生的内在欲望。
通过一次次班级活动,使学生逐步凝聚成一个团结的、有思维能力的集体,学生逐渐成长起来,逐渐有了自我辨析能力。
一、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素质,部分教师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以为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新课程、新理念。二是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难以把控,得不偿失,因而满足于传统教育的成就,公开课也只是传统教学模式加课件,而不愿做实质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更新。三是认为教材内容多、高考任务重,没有时间玩新花样。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包含选择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多个功能性特征。突出地表现为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形成班级活跃的学习气氛和敏捷的思维氛围,使学生能自主的选择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手段,在学习用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独立感知、学习和理解教材,自主的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生提高能力、提升素质,达到教学目的。
三、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
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组织者;教学过程则是一种师生互动活动。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指导和对课堂学习氛围的把控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掘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有效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灵活地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完成学习目标.,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定位于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鼓动者、指导者。就必须改变观念,摈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习惯教法。潜心研究学生的学法,不断提升自己活跃和掌控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能力。变传授知识为教会学法、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制定学习目标,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巧妙地展开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的鼓舞学生学习地热情,巧妙的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广大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学习活动中某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时运用了某种学法,不管其历史观点正确与否,首先要肯定其学习方法,对其学习方法进行扩展式的理性分析后,对该生加以表扬。这样既鼓舞该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又强化了其学习经验,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全体同学传授了学习方法。活动中对于学生不同于教材观点的看法,只要其自成系统,就要加以肯定,对于偏执观点看法,要循循善诱,积极引导、鼓励,使之更加全面,切不可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给活跃的学习氛围浇冷水。
五、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概括而成的教学活动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或规则系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能力、提升素质,完成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方法的程序。
教材的处理必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教学内容为=载体、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为推动力,完成历史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性品质的有机整合。教学方法应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理性以至创造等主体性品质,克服学生思维的单一性,浅显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使“教”成为“学”的过渡与连接,使“学”在“教”的引导下高速运动。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学生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讨论合作为形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二)“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经验主义、建构主义思想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在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的有机结合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思想有所升华,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形式。
(三)“1+2+1”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历史专题”教学模式
模式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专题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
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五)合作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是本世纪70年兴起在美国,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国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学中师生的多边互动合作活动,通过合作、竞争和人个学习,三种学习情境,充分调动教学中各动态因素间的密切合作,构成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运行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行为,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