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模板(10篇)

时间:2024-01-18 16:02: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

篇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33-02

随着现代手术方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疑难、复杂、微创手术的开展,以及与手术配套所需要的新型高端医疗仪器设备的引进,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手术室护士很快的掌握并学以致用。为使新开展的手术高质量顺利完成,我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自2012年起与上海多家医院形成协作关系,每周有专家到我手术室进行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清扫手术,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脑肿瘤微创手术等一系列疑难复杂手术的指导,以及我院医生外出进修回来学到的一些先进手术的开展,如胸腔镜手术,关节镜手术,鼻窦镜手术等。近几年来先后引进C臂机,椎间孔镜,五官科动力系统,能量平台,超声刀,显微镜,成像系统等先进设备。

2 方法

2.1 实行专科管理培训 每一台新手术的开展有各自的专科小组具体负责培训计划并实施,以教学查房形式,讲授和示教手术配合要点,专科特殊器械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2.2 实行规范化培训

2.2.1 手术前的准备 做好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查阅病历了解既往病史。 参与术前讨论,对手术方式、步骤详细了解。

2.2.2 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 由手术医生讲解手术流程,手术要求、配合,特殊用物准备,对外地专家的手术习惯,常说的器械英语名称做到心中有数。

2.2.3 器械物品的准备 术前一天将手术所需物品、手术包、仪器设备准备齐全,显示屏、器械台按位置摆放,仪器设备保证性能完好。

2.2.5 手术中的配合 一般由外地专家开展的新手术,都安排在手术不太繁忙的双休日,配备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士和麻醉师,具备丰富的手术配合经验,要求术前一日休息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手术中。

2.2.6 手术后的总结 由负责这台手术的洗手巡回护士介绍手术配合步骤,手术中注意事项,物品准备等,制成多媒体,在晨会和科务会上进行讲解,并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改进不足之处。

2.3 仪器设备的培训 对新引进的仪器设备由设备工程师介绍名称、用途、使用方法、操作流程,以及清洗保养维护等,并进行技术指导,使护士熟练掌握操作要领,每一位护士进行现场操作,考核合格为止。专科护士将各自分管的仪器设备的简单操作程序制成卡片,统一贴在仪器左上角,方便使用者操作参考。建立仪器使用情况登记本,每次使用后使用者记录使用性能、时间,并签名。掌握仪器的基本维修方法,定期由专科组长和设备工程师检查维护。大型仪器设备放在专科手术间,减少搬动。

4 讨论

篇2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116-01

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共12 名,其中主管护师3 名,护师5名,护士4人。我科护士从2005年至2007年进行了在职护士继续教育,使手术室护士树立了要工作就要学习的理念。只有掌握手术室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操作,才能适应手术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我们根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如下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 培训原则及目的

基本功训练与专科技术训练相结合,加强基本功与专科技术的训练;一般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培养专科手术护士,从而提高手术配合技巧;分层、分阶段进行培养,制定了手术室各级人员培训考核标准,包括主管护师、护师、护士;改善知识结构,防治知识老化,使护理人员不断吸取现代的医疗知识,不断满足新技术开展的需要。

2 培训内容及要求(见下表)

3 培训特点

①系统性:制定手术室护士考核标准,按职称、年资进行培训。②连续性:按时间,内容进行培训。③专科性:制定手术室专科护士职称,进行专科手术配合,提高配合质量。④协调性:小组长进行交流与协调,统筹安排科室及专业小组的讲课学习。⑤规范性:手术时进行标准化管理,统一操作,按要求进行练兵。

4 培训形式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教育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教育,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安排。

篇3

Influence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by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LUO Xianhui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uining 62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influence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by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6,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the clinical data of 4020 operations were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ifferent time quantum, the 2000 operations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s management group, the 2020 operations from June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The sampling results qualified rate, nursing work quality score, risk event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the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patients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sampling results qualified rate of operation room air, body surface,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s hands, ultraviolet radiator, aseptic materials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ursing staff training, nursing safety,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humanistic care and nursing documents management score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operation sequencing errors, surgical instruments no complete,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s pollution, disinfection quality rate no qualified in operation room of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operation patients in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by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can improve sampling results qualified level and nursing work quality, decrease risk event rate, increas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Infection control; Influence

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是指机体创伤或者某些部位受到致病因子侵袭,形成应激性反应的过程[1-2]。手术室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一种,是手术过程中因相关术中操作、消毒措施不规范引起的[3-4]。手术室作为各类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科室,其也是感染的易发地,手术相关器械、各类敷料、医护人员的手和手术室内的空气、消毒液等都可能成为造成感染的媒介。手术室相关的消毒工作和感染控制有着的密切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水平,甚至和患者生命安全有着密切关系[5-6]。循证管理措施来源于循证医学,其主要参照循证医学内容,提出手术室感染发生的问题,建立循证支持,实施循证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7-8]。本研究通过对遂宁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4020台手术情况进行观察,拟探讨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进行的4020台手术情况进行观察。2012年5月~2014年5月进行的2000台手术作为常规管理组:男1200例,女800例,年龄21~74岁,平均(49.8±16.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980例,胸部手术20例,头部手术700例,四肢手术300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1100例,大学及以上900例。2014年6月~2016年5月进行的2020台手术作为循证管理组:男1221例,女799例,年龄21~74岁,平均(49.8±16.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981例,胸部手术19例,头部手术698例,四肢手术302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1103例,大学及以上917例。两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手术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常规管理组

按照传统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区管理,给予患者口头健康教育结合临床手术实践护理操作。

1.2.2 循证管理组

1.2.2.1 建立循证管理组 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循证管理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包括骨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外科副高级职称以上医生各1名和手术室护士长共同作为督导员,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组员,根据责任护士不同职责,分管手术室各个片区。

1.2.2.2 提出循证问题 根据手术室感染情况,提出具体的问题,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感染控制工作要求、手术室相关消毒操作不规范、消毒操作制度贯彻不彻底、手术室污染区清洗不彻底、相关护理人员防护措施重视程度不够。

1.2.2.3 建立相关循证支持 首先是查询相关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的资料,手术室感染发生的原因、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性手段、护理质量系统评价、先进的感染控制方法等。综合整理相关资料,结合本院实际工作经验,针对手术室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选择最合理、最有效的证据,建立一系列的相关循证管理措施。

1.2.2.4 循证管理措施的实施 ①培训:针对腹部手术、胸部手术、头部手术、四肢手术临床特点,给予手术室感染控制针对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手术室感染意识,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理念。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每一次培训后,护理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对于已经发生的手术室感染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②进行规范性的消毒操作制度:根据手术室相关的器械,采用正规化的消毒措施,按照规定按照消毒操作制度执行,不能漏项。③建立适当的手术器械污染物清除评价标准:每一次对手术室相关器械进行清洗,去除污染物,由小组长进行器械污染物清除的检查和监督,定期对手术室相关器械去污情况进行抽查,尽可能地完善去污监管制度。④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防护措施,注意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和清理消毒。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流程的培训和患者防护措施的指导,严格的要求医护人员保证手卫生,各项手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⑤做好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改进:在实施循证管理措施后,手术感染控制质量进行追踪和评估,如果发现不足,要及时的进行整改,保证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持续性的改进。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参照《消毒技术规范》[9]《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0],主要观察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1.3.2 ?^察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采用考核评估的方法,主要针对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监控、人文关怀及护理文件管理进行评价,每项指标分数范围是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11-12]。

1.3.3 观察两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情况。

1.3.4 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医护配合、护护配合、器械准备、操作技能、隐私保护、术后方式、术后宣教等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每项评分范围是0~100分,通过加权处理,总分设定为100分,分数高于80分说明手术患者满意,反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Y果

2.1 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室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监控及人文关怀及护理文件管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患者满意度(2000例,99%)高于常规管理组(1600例,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21,P < 0.05)。

3 讨论

篇4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99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86-01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护理科学也在不断地改善,复杂的护理行为过程实现了越来越完善的护理分工。现如今每一个护理过程都与专业和个人息息相关,但医学的进步历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侵袭性的治疗手段和诊疗方法,再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护理的不安全概率增加。手术室的护理问题是整个护理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部分。手术室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运行单元,以其繁琐的工作程序和庞大的工作量也是安全问题的高发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手术室护理的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找出现有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1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主要能够概括出如下几个方面:由于医疗器械的灭菌消毒不符合规范产生的患者感染问题、由于医疗器械的准备不充分或未按要求定期保养造成的器械性能不佳甚至影响正常手术问题、由于对物品的清点不及时或不仔细造成的手术护理记录单无法详实记录导致物品清点出错甚至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由于接台手术较多使得患者的手术部位和处理方法出错的问题、由于药物或医疗器械的错误使用造成的患者非正常受损伤问题、手术后病理标本未及时处理导致标本遗失或腐烂问题、患者术后放置不当产生术后神经或皮肤组织受损问题、关键药物未妥善保管带来的爆炸等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看护疏忽造成的患者意外事故问题、手术护理记录单不规范不详实造成护患纠纷问题、手术室空气污染消毒不彻底造成的院感问题等。

2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及责任心不强。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当将国家和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来严格执行,不应当采用散漫的工作态度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概率上升。手术室护理工作相对复杂并且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一旦护理人员疏忽大意,极易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

2.2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或不严格操作规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在近年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新的仪器设备和高新技术都运用到医学手术中,使得医学技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扎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训练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使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工作,正确清点器械,按照规程操作,并且能够按部就班地与术中医师合作,确保手术中能够配合顺利,适应手术的需要,按时完成手术,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

2.3 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失效。由于社会对护理人员认识偏差,许多人认为护理人员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技术就行,而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导致许多护理人员的学历偏低,综合素质不够高,甚至有很多护理人员都不能达到护理人员所需要的最低要求。这些综合素质偏低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仅不能在技术上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同时还不能和患者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不能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导致患者不能够充分地信任护理人员,大大降低了护理效率,同时还会造成医疗纠纷。

2.4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负荷过重。在我国的大多数医院中,医院为了节省医院开支,在护理人员的配置上一直不能按照要求配置足够多的护理人员,尤其是那些业务熟练,工作认真的护理人员。因此,护士的工作负担重,经常需要加班,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还需要面面俱到,这些都导致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对于正常工作十分不利,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痊愈。

3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防范措施

3.1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与法制教育。护理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而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律观念,并且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护理工作。因此,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中,应当时常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和法制教育,让护理人员树立牢固的依法执业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将病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严格真实地做好护理记录,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在医疗纠纷发生时,能够做到有证可举。

3.2 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在护理工作的开展当中,只有确保护理人员具有足够高的业务素质,才能保证护理安全。因此,医院必须定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并且锻炼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科室应当积极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支持和鼓励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从而提高学历和技术能力。

3.3 合理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各个科室必须正确配置各级、各类、各层次的医护人员,并且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使医护人员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障护理安全。

3.4 畅通手术室的护患沟通。在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考核中,除了对护理人员的出勤情况以及业务能力的考核外,还应当将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定期检查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情况,注重总结护理纠纷中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接送患者时,若遇到烦躁、昏迷、神志不清的,应增加人员进行护送或加保护带固定。

3.5 完善手术室护理质控机制。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室、班组、个人三级护理质控管理网络,加强手术室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强调各级人员应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定期督导、定期分析、定期反馈,坚持预防为主,强调事前控制,重视痕迹管理,抓实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篇5

手术室工作环境相对于其他科室比较特殊[1],工作时间长、风险大、无相对规律,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所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已成为工作中的重点,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将手术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原因及如何做好防护分析如下。

1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1.1心理危害因素对于手术室的工作,工作量比较大,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大型手术时,持续的时间较长,且整个工作过程中精力要高度集中,不能有一丝怠慢,所以在手术结束后大多护理人员身心疲惫,长此以往严重危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1.2物理性危害因素[2]调查发现:腰背部疼痛、静脉曲张和手术室经常保持前屈位引起的颈椎病相当普遍;当然在手术室也避免不了噪声和辐射的危害,噪声能使护理人员的情绪烦躁,长时间的辐射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或激发身体内的致癌因子。

1.3化学性危害因素手术室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动性较差,由于手术中运用各种药剂,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时间的吸入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如甲醛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呼吸道及染色体异常和职业性皮炎等。

1.4生物危害因素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每天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所以护理人员受感染的机会很高。[3]据国外研究表明:经针刺伤感染HBV的可能性为6%~30%,感染HCV的可能性为3%~10%,感染H IV的可能性为0.2% ~0.5%。手术人员的手被含有HBV、HCV、HIV感染的针头刺伤;锐利器械,如手术刀、剪、骨折碎片刺伤;都极易受到病毒感染。

2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2.1心理因素的防护做好手术前准备,做到手术中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指导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时候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和良好的习惯。建立弹性排班制,在排班中也要考虑护理人员对专业的熟练程度,尽可能的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平均分配,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的饮食,早餐进高热量、高营养饮食,要保证要充足的休息时间,在繁杂的工作中要学会自我调整情绪,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2.2物理因素的防护[4]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小腿酸痛的预防,可选择合适的弹力袜,每天起床时穿戴8~12 h。使用中的仪器尽量调低音量,这样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对于手术中的透视或拍片,要安排专用的手术间。

2.3化学因素防护手术室消毒剂应尽可能以新型低毒、无毒的产品为主。护理人员在运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时要注意穿戴严密,严格遵守操作方法和规章制度。

2.4生物因素防护在手术护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自身的防护,要防止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溅到自己的眼睛或口腔里,避免不必要的传染。手术结束后一定要先进行消毒,然后按照严格的洗手方法洗完后用自动烘干机烘干。

2.5接触后处理在手术中若是一不小心使自身的皮肤黏膜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后,应立即用香皂擦洗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若是被医学仪器刺伤后,要先把伤口处的血液挤出来后再进行消毒,清洗。

综上所述,职业安全与防护工作是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医院工作中为了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保证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医院要定期对护理人员培训及讲授有关医院感染的护理知识,同时多加大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使护理人员真正意识到护理工作的注意事项,保护好自身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淡莉,邵继红. 增强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09,7 (14):2156.

篇6

手术室为抢救危重患者和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其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但手术室集高难度、高技术和高风险为一身,因此,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医疗安全,并且对医院的声誉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2.1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欠佳及工作责任心不强由于手术室的特殊性质,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站立完成。长时间的处于高度紧张和高度集中的状态,促使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进而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精神紧张,身体疲劳的现象。促使注意力不够集中、心情压抑和工作效率低的情况出现。另外,若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的责任心,对查对制度未严格的履行,在手术进行中,便会潜在输错血和用错药的危险。或是在手术前未对纱布、手术器械和缝针等清点不清,以及术中新添加的物品未及时的记录,致使潜在该类物体留在患者体腔中的危险,给患者带来伤害,引发医疗纠纷[1]。

2.2护理人员缺乏较高的操作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在手术室中工作的护理人员,要求其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包括操作过程中,特殊手术器械的准备、手术部位的系统解剖和手术步骤等,均是护理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近年来,由于大量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应用,以及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应用,水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知识水平的要求不断的提升。若护理人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便会促使其处于被动的状态。并且会由于手术器械准备不充分,进而延长手术的时间,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

2.3对患者的摆放不当或是仪器准备不当和操作失误在手术过程中,若是对患者的摆放不当,如将患者的双手放置在外面,便会潜在碰到金属物体,进而被烫伤的危险。同时若是其的摆放与手术要求的不同,为未术野充分的暴露,便会导致医生的操作难度加大,将手术时间延长。或是在特殊的摆放过程中,由于肢体过度的外展或是约束过紧,进而导致肌肉和周围神经的损伤。另外,若是护理人员在术前未将仪器准备齐全,或在手术过程中,对仪器操作不当,将会导致术中医疗器械故障的发生。同时,若是手术过程中在应用止血带时,其压力过大,或是上调的时间过高,将会致使患者血循环受损和肢体神经的法伤。

2.4未遵守无菌操作所致的切口感染若是医务人员缺乏无菌操作的意识,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在手术前的准备不充分,或是洗手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如皮肤未清洗,便实施备皮操作,并在手术室中进行备皮操作等。医疗器械等未经消毒效果的检查便投入使用,或是手术室中参观的人数过多等,均将会加大手术切口被感染的几率。

3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3.1促进人力安排的合理化在手术室的管理过程中,若是人员缺乏,或是新护士过多,护士长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安排。通过弹性排班和新老搭配,同时结合翌日手术的安排情况,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休息,减少护理人员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尽量的减少护理人员过度疲劳的情况,让其保持放松的心情,缓解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并且护士长还应做好相应的人文关怀,经常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解决护理人员中的心理困惑,将情感管理应用到制度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尽量的为护理人员考虑,为其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应用理解和关怀,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2]。

3.2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应注意其护理质量的提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技能和基础专业知识,并且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加强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临危不乱,井井有条的进行处理。为此,相关管理者可指定培训计划,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新的护士,可采用一带一的培训方式,培训人员可让科室中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护师担任。在每月的护理人员培训中,应结合年计划安排,对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其主要的内容包括手术解剖部位、术中疑难问题解答和术中配合等。在开展新业务个大手术时,应借机进行术后和术前的学习和讨论。

3.3规范摆放并促进仪器准备和应用的科学化在摆放患者的时,要求护理人员按照相应的手术的要求,进行不同手术应用不同的排放,将术野充分的暴露。同时对患者呼吸情况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对神经和血管造成压迫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具体的操作过中,应注意动作的轻缓,尽量的减少术中的摩擦,还需注意患者的受压情况,将患者受到的皮肤压力尽量的降低。在仪器应用的规范方面,应注重其使用的规范性和保管的合理性,应由专人专柜进行管理,同时结合相应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规范其应用。

篇7

1.1医生不满意项目原因分析

1.1.1物品准备不齐全:护理人员对新器械性能不熟悉。另外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欠缺,手术步骤、医师习惯、器械认知、手术评估欠妥导致物品准备不齐全。

1.1.2手术传递器械不主动,欠熟练:科室低年资护士多,他们承担着大量的器械配合工作。由于手术室工作经验、专科理论及技能缺乏,在配合器械复杂、精细的腔镜、骨科、胸心外科和神经外科等手术时,就显得尤为吃力。要达到默契配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再加上部分护士自身业务素质差,理论不扎实,学习不积极,科室培训不认真,对新器械、新设备知识匮乏。另外手术过程中有个别护士注意力未能高度集中,未及时关注手术进展,导致配合欠佳。

1.1.3对仪器操作不熟练:随着我国外科技术的发展,与先进国家交流越来越多,大批先进的进口及国产精密手术仪器与设备运用于手术中,这些仪器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操作面板多为英文标记。要求操作者必须正确连接、调节、使用、清洁和保养。有些仪器设备本身还部分延伸至手术野因而要求术前灭菌[5]。护理人员现有的知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今众多的高科技精密贵重仪器使用要求,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1.1.4手术摆放不当:手术安置是否妥当,直接影响手术野的暴露及手术的顺利进行,故手术医师对手术安置的要求很高。手术安置是手术室护理中具有相当难度的一项基础操作,涉及人体解剖和人体力学原理的应用。但大多手术室培训此项操作时只涉及到如何安置、安置的注意事项等,对人体解剖及人体力学原理忽略学习,普遍缺乏规范化培训导致护士操作机械。另外年轻护士巡回经验少操作机会少,对安置不合理导致的不良后果知识匮乏,导致手术摆放不当。

1.2干预

1.2.1加强专科配合训练,提高手术配合水平:①把低年资护士培训作为重点,建立培训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进行专业强化培训,每月专人集中讲课、一对一带教、短期内熟练单科手术等多种形式进行岗位培训。②分层次进行培训。护士长、专科组长、高年资护士组成培训计划制定小组,搜集不满意项目,针对配合薄弱环节制定培训计划并承担授课任务。对于配合不满意的手术,如骨科、神外、胸心外及大手术开展前瞻性业务查房及业务学习。邀请专科医师讲课,学习相关手术的解剖、生理病理、手术步骤、术中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等,并模拟手术物品准备及仪器设备使用。要求低年资护士在参加新开展大手术、疑难手术后及时写出手术配合笔记及心得,交给护士长批阅。③科室订购多种手术相关书籍、杂志、图谱、多媒体等资料供护理人员查阅。选派科室年轻护士前往先进医院进修,护士长带领骨干护士参加各项学术活动,提高整体专业素质和配合能力。激励年轻护士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1.2.2手术放置的培训:①理论培训:通过图文及多媒体的形式授课,内容包括各种手术的解剖功能位、人体力学应用、各种手术的要求、摆放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各种手术标志物的角度、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及预防、手术床、架及垫的应用、防止坠床及管路滑脱措施、摆放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等。授课后对护士进行理论考核,以巩固讲授知识。②实践培训:理论培训完成后由培训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然后在其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包括患者的确定、用物准备、手术床的调节、手术的放置、患者安全措施的实施。练习时手术室护士可分为2~3人一组,采用“角色互换”[3]和“亲身体验”[4]进行练习。使手术室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准确掌握标准手术的摆放方法。最后进行实践考核,由护士长、培训老师监考,考核内容包括手术安置的准确性、熟练程度、患者舒适度。

1.2.3对仪器设备的规范培训:新仪器新设备使用由厂家人员集中手术医生和护士同时同地进行授课,针对仪器设备的概况、操作流程、常见故障处理、日常保养、清洁要求、存放环境、配套设施及中英文文字说明等开展培训。并确定设备负责组长,组长承担以后该设备使用的日常培训。其他使用中的设备定期开展专科组长授课、厂家人员授课、老师传帮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最后由护士长、专业技术人员、专科组长三者对各层级护士进行考评。

篇8

手术室工作量大,工作环节冗杂,管理严格,患者病情复杂,对护理要求颇高,如果护理不到位,极易导致差错发生,进而对患者及医护工作人员带来损害和困扰[1]。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就变得十分重要,而精细化护理就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2]。近年来,笔者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举措,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并取得了患者的认可,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患者男63例,女43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为(43.7±6.9)岁;四肢骨折54例,脊柱病变43例,软组织伤9例。对照组患者男59例,女47例,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为(44.6±7.2)岁;四肢骨折58例,脊柱病变40例,软组织伤8例。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受试者均详细告知研究目的和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具体方法:术前接受常规询问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手术过程,术前患者接受全面检查、消毒等。

1.2.2观察组

采用精细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手术室环境管理:对手术室不同区域实施精细化管理,区分不同区域的重点和职责;手术室内按时消毒,对手术相关器械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实施术前1h再次消毒;在进行手术室清洁相关工作时均需湿式打扫[3];(2)手术室用品管理措施:手术室内物品必须由专人管理,按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进行,分类存放手术器械、手术药品、手术辅助用具,禁止变质、过期、污染的药品和物品存放在手术室内;(3)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学习: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送上级医院进行学习,使他们了解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能力;另外,要增强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护理精细化护理意识的认识,严格遵守相关工作流程,不断提高护理水平;(4)考核评定:医院及手术室应该组织护理考核,并逐渐建立有成效的监督及制约机制,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可将发现的隐患和护理中的不足反馈给手术室,以便能及时改进。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其中,护理依从程度判断标准:患者对护理措施同意,并且能完全配合;患者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完全按照手术室流程管理进行。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护理内容,舒适度,是否存在坠件等意外事件发生,统计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差错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非常满意85例,满意17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率为96.2%,对照组非常满意47例,满意43例,不满意26例,总满意率为75.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场所,虽然治疗时间较短,但手术治疗过程的环节较多,要求严格,稍有不慎,易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和医疗差错的发生[4]。研究表明,通过提高护理水平有助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提升[5]。近年来,精细化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并且逐渐被广大患者和手术医师所接受。精细化护理是以“细致、精确、规范、深入”为特征[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手术室环境管理为基础,通过精细化环境管理,使对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洁净物品供应通道;非洁净处置通道等手术室不同区域的管理更加严格,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使患者体验到手术室管理流程的规范和顺畅。以手术室用品管理措施的严格实行为重要内容,按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对各类手术用具和器械进行分类存放和管理,使手术过程更加顺畅,大大降低外科感染的风险[7],不但是手术医师的期望,也是广大患者的福音。以定期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学习为主要抓手,通过培训和学习,使他们了解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提高护理能力和精细化的护理意识。以临床定期考核评定为主要手段,通过考核评定,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并以此为动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精细化护理水平。另外,精细化管理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使用,有助于建立优质护理的长效机制[8],转变手术室护士服务理念,护理服务与患者更加贴近,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有助于提高医护配合度,使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精细化护理应用手术室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护理水平,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玲 单位:北京怀柔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李梅英,肖菊香.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价值.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151~5152.

2袁玉霞.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6):239~240.

3陆云,王艳.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洁净手术部质量内涵.临床护理杂志,2011,10(3):48~50.

4黄玲月.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23~24.

5唐红辉.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现代研究与进展.吉林医学,2015,23(12):162~163.

篇9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370-01

手术的准时开台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手术效率,尤其我院手术室腔镜手术大多为接台手术,准时开台能节省患者和医生等待手术的时间。手术准时开台与手术医生到位及时率、术前患者准备是否完善、麻醉效果和手术室术前准备情况等因素有关[1]。手术开台的及时率也是 ISO9001质量认证对手术室的考核指标[2] 。现对我院手术室 2009年 1月至 2010年5月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手术室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对策,以利于腔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9年全年共完成腔镜手术674台次,其中腹腔镜手术 426台次,宫腔镜手术 248台次,由于手术室原因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有 25台次,占腔镜手术比例的 3171%。2010年 1~5月共完成腔镜手术 304台次,由于手术室原因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有 11台次,占腔镜手术比例的3162%。手术室护理人员构成见表 1。手术室设备:蛇牌腹腔镜仪器1套,国产宫腔镜检查仪器1套,蛇牌腹腔镜手术器械3套。人工气腹采用瓶装二氧化碳供气,器械采用汇日灭菌器进行灭菌。2010年 3月新购进奥林巴斯腔镜仪器和腔镜手术器械 2套。奥林巴斯手术器械与蛇牌手术器械有使用不配套的情况。

1.2 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9年 1月至 2010年5月手术室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原因。

2 结果

2008年全年与 2009年 1~5月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手术室原因构成见表 2。2010年 1~5月腔镜手术器械准备不足比 2009年明显增多(P< 005)。

3 讨论

表1显示 2009年工作年限低于 3年护士的增加,形成手术室以年轻护士占主导地位。手术室护士的年轻化,专业知识掌握及技能不熟练,使手术要求与应对能力存在差距而导致配合不满意[3],故 2010年 1~5月腔镜手术器械准备不足的原因相应增多。护士培训是一种组织行为,也是医院的一种智力投资[2]。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升护士的素质,使护理人力资本持续增值[3];新进设备、仪器、器械,应集中护士进行培训,要求熟练掌握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并进行考核;护士还应与手术医生及时沟通,了解有无特殊器械需要,做到准备齐全;成立腔镜专科组,手术配合人员相对固定,手术器械的准备由专人负责;消毒前经两人查对,避免遗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手术器械准备不足等;是保证手术准时开台的重要原因。影响腔镜手术准时开台的原因的无二氧化碳、仪器故障、汇日灭菌器灭菌不合格等,是因为护士的责任心不够,在手术前未养成检查的习惯。此外,2010年 3月我院新购进的奥林巴斯手术器械使用与蛇牌手术器械有不匹配的地方。两种不同品牌的手术器械混合使用,对手术器械的准备增加了难度,也造成 2010年 1~5月腔镜手术器械准备不足的原因比 2009年增高。器械的保养和消毒对护理人员亦是一个难题,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学素养及操作技能[4],从而缩短手术准备时间及提高手术开台准时率,这样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才会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我院只有一间腔镜手术间,大多数为接台手术,连续多台微创手术的手术配合,由于手术量不断增加,仪器设备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建立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手术配合和管理的工作流程,以确保手术配合质量更加安全和高效[5]。

参考文献:

[1] 魏革,胡 玲,李桂兰.手术室护士长在协调医护关系中的作用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1005,6(6):61.

[2] 魏畅,张黎明,王建荣等. 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完善护理人员培训体系 [J] 现代护理,2005,11(1):70 -71.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a)-130-02

Analysis of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hazard in operating room relo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HU Yaping

Operating room,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iping City, Jilin Province, Siping 136500, 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hazard in operating room reloc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participation in the assembly of the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establishment of operating room logo, clear division of labor, enhancement of training and other methods, the smooth reloca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was guaranteed and the nursing safety was ensured.

[Key words]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Relocation; Safety management; Nursing management

在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外科技术对手术室的洁净条件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洁净手术室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1]。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本院新建了洁净手术部,并于2006年11月15日完成了手术室的整体搬迁。笔者在充分分析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采取事先干预,保证了洁净手术部的顺利搬迁,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手术室布局与配置的安全问题

洁净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就不能做到分区明确,洁污分流、供应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增加术后感染机会,并有延误手术的可能。配置不齐或不适用,就可能影响手术患者的安全。

1.2 设施设备的安全问题

在搬过程中如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洁净手术室各种设施运转不正常,都有可能为手术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1.3 应对手术的安全问题

搬迁当日择期手术、急诊手术的安排不当,与搬迁发生冲突,如各种设备、手术或用品的搬迁时机等,都有可能造成手术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或患者抢救。手术患者的各种安全隐患,如接错患者和做错手术部位,手术患者摔伤、压伤、烧伤、烫伤,手术中用药错误,器械不良造成的损伤,切口感染,物品遗留体腔,病理标本遗失等[2]。在搬迁日手术中这些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更高。

1.4 环境陌生的安全问题

搬入新的洁净手术部,各种仪器设备、药品、一次性物品等摆放位置改变,手术间增加到8个,再加上辅助用房,与原手术室完全不同,医护人员可能分不清方向,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1.5 消毒隔离管理中安全问题

洁净手术部只对空气进行了过滤,对手术室的清洁度要求增高、环境管理要求更严格,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术后感染暴发流行。

1.6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手术间突增5个,护理人员紧张,新增护理人员不能马上适应手术室工作,加大了护理管理难度,增加了护理风险。

1.7 缺乏相关知识的安全问题

从普通手术室搬入洁净手术部,医护人员对洁净手术室相关知识如净化的原理,手术部的分区、人物流向,消毒隔离管理,洁净手术室使用等缺乏了解,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 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2.1.1 强化安全意识 在科内将护理安全提到人人关注的高度,让每个护理人员能有意识地想到护理安全问题,积极地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2.1.2 建立手术室搬迁安全管理小组 护士长任组长,对手术室总体安全负责。成员为质控员、教学秘书、消毒员、各专科组长,分管洁净手术部安全防范预案、各种流程、制度的制订,手术室装配,消毒隔离管理,搬迁协调工作,搬迁日手术安全。

2.1.3 制定并落实搬迁预案 预案从护理安全出发,对搬迁日期的选择、搬迁步骤、手术安排作了具体详细的计划。

2.2 参与洁净手术部的装配

主动参与了装配的全过程,对洁净手术部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尽可能避免了布局、 人物流向的不合理。先后制订了医疗设备器械添置计划、不锈钢物品配置计划、手术室布类订购计划、低值物品购置计划等,保证了手术室各项物品的齐备。

2.3 手术标识清楚,物品规范化放置

现代洁净的手术室内部结构复杂,手术室的环境需要引导、指示、说明、提醒、警告或介绍,以便手术医生很快熟悉和适应环境[3]。在新的洁净手术部建立醒目的导向性标识、引导性标识、禁止性标识和警示性标识,物品按拟定的摆放位置,定位放置,各手术间物品摆放一致,以加快医护人员对环境的熟悉,提高工作效率。

2.4 合理安排,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搬迁日期选择在周六,手术量少,随之有周日进行缓冲,便于解决搬迁后遗问题。搬迁前一日,将洁净手术部急诊手术间用物配置到位,完好率为100%。加强沟通协调,取得外系各科支持,减少搬迁日择期手术的安排。

2.5 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将手术室麻醉科工作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手术,一组负责搬迁工作,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和搬迁工作顺利。搬迁前确定各专科手术间,新旧手术间、辅助间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每间房都有责任人,各专科用贵重仪器设备,由专科组长全程跟随运送,避免损坏。

2.6 加强消毒隔离管理

卫生清洁工作分两段进行,搬迁前对洁净手术部每个房间和走廊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墙、地面、天花板、柜及新添置的设备、物品等,搬入后再次清洁消毒,新搬入物品为重点对象。搬入后1个月内,每天按消毒隔离要求严格督查,促使医护人员行为和操作的规范。

2.7 增配护理人员

在手术部搬迁前1年,开始培训新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搬入后根据手术增加情况,逐步开放新增的手术间,护理人员则随手术间的开放,逐步增加,避免人员不足和人员过剩的发生。

2.8 医护人员培训

培训在搬迁前1年开始,让其先了解相关概念及基本知识,搬前1个月,对洁净手术室工作流程、消毒隔离要求等进行培训,并组织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培训的方式有理论知识讲座,现场演示。并分批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掌握洁净手术部的管理、使用等,搬入后在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

3 效果及评价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建立了布局合理,配置适用的洁净手术部,确保了手术室顺德搬迁和手术患者安全,洁净手术部运转正常,无一例护理缺陷发生。

4 体会

4.1 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湖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条件,护理管理应该从保障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4]。在手术室搬迁的高危时期,各种各样护理风险因素威胁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是确保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措施。

4.2 做好事前干预

事前预防是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环节[5]。在事前充分分析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制定和采取防范措施,就能主动地将护理缺陷防患于未然,实现护理质量的零缺陷。

4.3 加强细节管理

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往往是不安全的隐患,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差错防范意识,预警差错事故发生的细节,有效地培训和引导,及时评价和考核,对减少和避免差错有着重要的意义[6]。细节做得不到位,就会出现安全问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各环节中的细节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

[2] 罗桂元,马育璇,朱映霞,等.手术病人安全隐患的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7,7(11):77-78.

[3] 王维,钱健.有效应用标识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2):27-28.

[4]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