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8 16:02: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本文主要通过中国全文期刊网(CNKI)“篇名/主题词/摘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模糊匹配检索,查阅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采用心理测量量表来测量评定的。国外用来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多,常用的有MMPI、SCL-90、16PF、EPQ、BDI、STAL、GHQ-20等,其中MMPI用得比较广泛。我国常用的量表大部分来自国外,使用较多的有:SCL-90、EPQ、16PF、UPI、MMPI、SAS、SDS、LES等。其中,SCL-90的使用最为广泛,近年在进行心理问题筛查时多与EPQ、16PF等结合使用。虽然这些测量工具对于研究我国民众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等诸多原因,使得这些测量问卷在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量表测试效果比较单一,有的只是针对某些心理因素或症状,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受试者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如在我国广泛应用的SCL-90量表,最早应用于评定心理治疗,包含了较多的精神病症学内容。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使用的量表显得尤为迫切。
文献中有些常模是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已是21世纪,不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大学生个体,变化都无处不在,所以急需建立新的常模,适应时代的变化。通过与新常模的比较,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
在数据处理时,大部分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并分别进行t检验、f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也有研究运用SA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的。
二、研究内容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不同学者的理解不一样。Diener指出心理健康的三个重要标志:(1)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2)积极性。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3)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学者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的康宁或完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有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与社会功能。还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宋德如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活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权威、为国内外研究所公认的标准。国内外很多学者作了长期的专题研究,提出了各自的心理健康标准。各种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不同。目前较受大家赞赏和认同的是世界精神卫生学会关于心理健康的4项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根据我国大学生学习与工作实际,岳群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认知正常、情绪良好、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协调、自我意识恰当。高永贵等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的心理健康9条标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同志《在青年心理学》中提出的青年健康5条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做的3项新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状况,提出了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对比:①是否有满意的心境和正常的学习态度。②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③能否客观公正地审视评价自己。④有没有完整的人格。⑤个人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⑥个人的心理特点是否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
3.大学生的健康现状
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中指出: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有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存在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约占16-30%。而大学生因失恋、学业压力、人际冲突、生活受挫等而自杀的现象更是让各大高校防不胜防。
李晶等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大学2年级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对于1年级的新生来讲,大学生活要比高中生活丰富精彩,新鲜轻松,主要面临对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的适应,心理问题相对较少;3年级是比较稳定的时期,是他们进入专业课学习时期。进入高年级后,因面临就业,考研压力等,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又有所回升。
吕一军、牛等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优于男生,女生恐怖因子得分要高于男生,男生敌对性、强迫性和偏执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
谢桂阳、程刚在对贫困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和精神症状5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偏高。而城乡生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也显示,农村学生相对城市学生有较多的不适应,加之自卑感和自身交往能力不足等因素,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不敢交往,不善交往或容易发生冲突,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经历着更多的矛盾与困惑。
齐平、张艺馨等在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学生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合群,开朗,更加敢为,而世故性和紧张性的得分则更低。
邓香兰等研究表明,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他们可能存在更深程度的焦虑,敌对和恐怖情绪。
4.影响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也不再是宁静的港湾,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一些大学生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引起了心理的迷乱和失衡。
(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
(3)大学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性格、意志力和对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各方面都有别于高中生和成年人,情感方面比较热烈,认知方面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制度、人际交往和爱情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不完善,不成熟。同时,他们的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做事常常随心所欲,缺乏长远目标,计划性不强。加之现代社会竞争和市场经济加强,各种形形的信息带来人们心理的复杂化,学业、就业的压力,情感方面的挫折等,很多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但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心理方面知识的缺乏或顾及个人隐私等多方面因素,他们的郁闷没有得到及时释放,经过长时间的积聚和沉淀,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5.干预措施
(1)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在各种心理干预形式中,个别咨询是最主要,并应用最多的辅导方式,也是最能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辅导方式。主要应用认知疗法、领悟疗法、森田疗法、放松疗法等。近年来,团体心理咨询与训练也得到进一步加强。Deckro等采用松弛和认知行为技巧的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每周一次、每次90min、共6周,团体活动结束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焦虑、悲哀和压力水平大大的降低。高文风等采用阅读疗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发现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团体的独特优势使得团体咨询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官锐园等以人际交往小组活动的形式对1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9周的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测查16PF,并通过主观评价量表判断训练效果。干预结束后,其16PF项目以及自评测量多数项目表现为明显改善。说明团体训练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有短期效果。
(2)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教学作为干预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得到重视,继1987年浙江大学在国内最先系统地开设了心理卫生课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教育咨询机构,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种社会实践及校园生活中,提高适应能力,对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3)综合心理辅导模式。俞少华等将心理健康教学、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相结合对大学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干预结束后被试人格结构改善、心身症状减少、自我和谐促进、社交能力提高。黄万琪等对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模式进行了探索,采用心理教育、心理预防、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对某院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干预结束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前提高。
(4)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West等的研究发现非洲舞蹈和瑜伽都能减少大学生的知觉压力和负性情感。国内很多研究者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方案,研究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练太极拳的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且习练太极拳年限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利用健美操俱乐部、艺术体操选项课及女大学生经期心理健康教育等实验进行干预研究,证实了体育运动对于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征、成因和解决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以后的相关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30-02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高校贫困生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贫困生以来自农村、小城镇居多,非贫困生以来自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居多。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 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1]。2011年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投入近900亿元人民币用于大中学生的教育资助,其中包括普通高校的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比2010年增加39亿元,增长5.6%[2]。众多实证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疾患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这不仅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严重地威胁着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探索出有效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二、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里面给出了高校认定贫困生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当地民政部门调查,填报贫困生数据认定表,以及认定贫困生的程序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具体操作上高校在认定贫困生当中遇到很多困难。2008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在名额和金额的资助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认定贫困生增加了难度。如此相对来说,高校贫困生是增加了,那么如何认定贫困生,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高校很难采取统一的办法,由此带来对贫困生特殊群体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高校对“贫困生”没有统一的界定,也没有制定贫困生评判的标准。严格界定贫困生和建立相对统一的评判标准不仅能够准确把握贫困生群体对其进行研究,而且对于实际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认为界定贫困生可以按以几个指标进行。第一,贫困生必须首先具备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其家庭经济情况真实数据,其年平均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或高校所在区域消费水平,完全无力支付大学学费、住宿费和最低生活费用。第二,在校思想品德表现良好,学习成绩良好。第三,来自所在班级同学的推荐和监督,日常消费无不良表现。第四,经过班主任、辅导员、学院负责领导的调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研究路径
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向量表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非贫困学生的1.035-5.984倍,根据具体表现形式,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卑、自闭、情绪孤独、抑郁、人际交往消极退缩、学习焦虑、压力大、嫉妒、困惑等等。产生这些不良心理问题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社会刺激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也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矛盾,尤其是贫困生。很多农村的学生进入繁华的城市,心理都会受到强烈的震荡。此外,现在很多人的社会价值观倾向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缺乏社会公益爱心,甚至看不起贫困者,对贫困人群采取鄙视、厌恶的态度,这些都导致贫困生自卑、敏感性格的出现。
学校环境因素:贫困生在进入高校以后,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不得不在学习和生活中精打细算,总是处于焦灼不安又难以排解的忧虑之中。贫困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学生干部工作、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远不如来自城镇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要选拔能力强的学生,由此贫困生失去了表现的舞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更加重了他们的挫折感和自卑感。贫困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就业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家庭环境因素:由于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背景的限制,使贫困大学生过早就尝到生活的辛酸。加上文化资本匮乏的成长环境使贫困生的知识面和社交能力普遍落后于一般大学生,使其在大学里很难融入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其他同学的生活圈子。贫困生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随着心理发展会逐渐产生一种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他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
主观因素:过度的自卑与自我否定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由于自卑,多数贫困生更多地表现为内向、谨慎、孤独、情绪不稳定,与周围人的接触较少,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甚至是厌恶自己,容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在人格特质上敏感多疑较为突出,这些都是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对自己持有不正确的认识造成的。大多数贫困生把贫困当做一种耻辱,把家庭贫困看成无能,丢人的事情,心理引发了心理危机,这种不良的自我认知很可能在其年少时就已经形成,在其成长过程中不良的自我认知是逐步积累的,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心理问题并不明显;到了大学阶段,人格特质已经基本定型,同时不良的自我认知也走向极端,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在测量和评价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多采用针对不同目标使用不同测量量表的方法。如测试心理症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抑郁程度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自尊程度的“自尊量表(SES)”,测试焦虑程度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以及团体辅导实验等等。在测试过程中记录下贫困生性别、年级、专业、籍贯、家庭经济情况等详细信息。在众多研究中,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应当特别关注。
(一)研究采用SCL-90对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进行比较,贫困生在SCL-90总症状指数和各因子均值上都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和全国常模,尤其体现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偏执因子,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进行的调查研究,亦得出与其他地区普遍相似的心理特点。
(二)在差异性检验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出现“二年级”、“四年级”现象。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贫困生。农村、城镇、城市来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人际敏感、抑郁、强迫因子上。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般贫困生。是否在单亲家庭长大的贫困生也存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来自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的数据也得出大致相似的调查研究结果。应当根据贫困生心理的不同特点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调查发现,25%的贫困生承认“常常自卑”,52%的贫困生“偶尔自卑”,特困生忧郁症检出率高达51%,其中轻度忧郁者35%、中度忧郁者13%、重度忧郁者3%。胡俊武和张小远在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得到了与孔德生、林晓桂等一致的研究结果,认为贫困生自尊水平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和常模水平。特困生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高自尊水平的人。在进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时候,可以针对其自尊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尤其是对于处于中、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应通过提升其自尊程度,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3]。
(四)研究表明:贫困生最大压力构成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发展、家庭经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所占比例较小。贫困认为家庭经济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而非贫困生认为学业压力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贫困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面临压力时最愿意求助于知心朋友,其次是父母、男∕女朋友或同学,仅少部分学生选择求助于班主任、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员。贫困生学生均认为积极解决问题是最理想压力应对方式,其次如体育锻炼、放松训练、娱乐等自我方松也是常选择的方式,有少数学生选择听教育讲座和心理热线,仅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班主任辅导员求助,希望学校采取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超过半数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希望学校丰富课余活动,另有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以增进心理卫生知识,增强自我应对能力,仅极少数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减压必修课程、团体心理咨询和其他帮助[4]。
(五)在预防干预措施上,有研究经过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干预,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团体咨询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5]。另有研究认为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结构特征是高校贫困生能否积极应对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关键,其中包括自我认知、归因方式、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等[6]。
四、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如何解决从经济脱贫到心理脱贫已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的重视,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削减造成贫困不良心理的因素,使其健康成长。
(一)改进和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
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完善和改进“奖、贷、助、补、减”等为主体的资助机制和措施,改进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的不足,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创建物质基础。鼓励一些真正贫困基础较差的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获得优秀奖学金;完善校园助学贷款制度,建立专职办理助学贷款机构,保证人员,简化办理程序,减少操作难度,加强诚信教育;创造岗位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积极引导,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意识;加强和完善助学金资助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加强和提高主管领导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参与到贫困生认定工作中,防止“假贫困生”争先恐后争取现象,让真正贫困、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受益,改进贫困生公示制度,充分保护贫困生隐私,给贫困生创造温暖资助环境;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正面引导,杜绝享受、依赖思想,使之在获得学校和社会丰厚资助后,懂得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二)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重视贫困生乃至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校要开设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使之纳入学校教务教学计划,选拔优秀专业教师任教,加强贫困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引导贫困生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和学习目标,做一个脚踏实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同时,针对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提供有力的心理咨询服务,如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通过采用团队心理辅导训练、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贫困生能够充分参与,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健康成长。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班主任和辅导员与贫困生直接接触,直接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情绪和思想,所以高校加强定期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业务培训班,提高其素质,使其端正自己的心态,尊重贫困生,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动态,与贫困生多沟通、多交流,深入关心他们,用真心来对待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和爱,帮助他们构建完美人格;让班主任和辅导员切实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心理障碍贫困生辅导、救治的师资力量。
(四)建立完备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保障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的正常开展。成立由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保卫部门、校医院、后勤服务部门和危机学生所在的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组成的危机快速反应救助小组,救助小组在危机突发状况下进行紧急救助,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行动,使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建立由高校二级学院(系)领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分团委书记、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贫困生异常情况预警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对学院师生的心理健康与危机预防干预培训,充分唤起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师生都能结合班务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高其对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有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报告,及时干预。同时,学校要畅通与家庭、社会的沟通、配合渠道,形成联动机制,以便更好地强化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俊武,张小远.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8)24:1435-1436.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并逐渐在美、欧、中等国家发展起来。可以说,心理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潮流之一。笔者对目前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发现,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二是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而本课题“将项目化教学引用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成果相对比较少。综述如下:
一、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
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朱营周(2001)提出,应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方法等四个方面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龙晓东(2003)提出构建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以多种活动方式为载体、以实证性调查和分析为依托,教学、咨询、研究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体系。总体来看,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某一方面为对象进行的研究,深入、具体,操作指导性强,值得借鉴。
二、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
近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1994-2012)中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题名,只检索到115篇文献,其中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献只有不足7篇。通过分析已查阅的有关文献,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理论研究层面:潘柳燕等(2007)从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入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构建。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学者们认为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目标和内容,这是学者们的共识,但在课程体系构成以及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实践研究层面:段鑫星等(2004)总结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经验,实践1+5教学法,即“课堂教授+新概念作用+心理影片+心理调适+网上辅导+学年论文”;潘柳燕等(2007)认为,应围绕“一个中心、三个特性、四个延伸、五个结合”教学模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韩丹(2007)探讨了团体咨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从已查阅的国内有关文献看,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课程内容研究和课程实施模式探索与总结两个方面,这反映出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等重大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
三、关于项目化教学引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
将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课题,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项目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两个方面。
(一)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研究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意义:倪海珍(2010)认为,将项目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朱佳雯(2012)认为,项目教学的价值理念和方法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借鉴。
(二)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运用项目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有人认为应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类型,分别探讨项目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还有的学者认为应针对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点的不同,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活动。
综上所述,关于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题,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主要表现在:一、现有研究虽全面但不够深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项目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比较多,但是关于具体方略运用的探讨比较模糊和薄弱;二、研究成果虽丰富但不够新。文献检索表明,已有的有限的相关研究成果重复严重,有些文章内容相近甚至大体相同,同一成果往往被多人引用;三、现有成果理论阐述多,而实证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探索研究,较少有具体的实证研究。当然,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成果还是为本文提供了研究资料和一定的理论借鉴,本课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倪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探索[J].青春岁月,2012(1).
2008年以来9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并逐渐成为其核心,到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群体。与此同时,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些调查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90后大学生具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但是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大背景的独特性注定90后大学生会产生一些与以往大学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徐辉、彭秀芳、梁凌寒认为“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自我状态上存在差异,90后大学生被试中,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分值相对最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90后大学生和80后大学生在自我状态上的相同之处,即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相对最高值的人数比例都是最少的”。王君君认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困扰;二是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困难;三是就业困难造成的精神心理压力”。刘艳艳认为“90后大学生在强迫症、抑郁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这些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比较突出”。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待自己:最明显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然后内心焦虑,有很多冲突,很多困扰。第二,对待他人:交际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不会主动关心别人,叛逆意识强烈。第三,对待环境:心理脆弱,耐挫力差,沉迷于网络,追求享受。所以对90后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
189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James将自我明确的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是自我的主动分布,后者是自我的被动部分。主体我负责认识、调节和指挥个体的互动,客体我是被注意、知觉和思考的客体。当个体自我意识指向自身时,即,对自身仪表、能力、性格的了解和认识等等,称为私我意识;当自我意识指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即,自己在他人眼中地位的理解等等,称为公我意识。在自我意识提出之始,由于James认为“主体我的本质是不可决定的。因此出于实证研究的目的,心理学家的兴趣应集中在客体我即自我概念的研究上”。所以在认知革命出现之前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体我及有关的各个方面。80年代之后,受皮亚杰等认知理论家的影响,心理学对于自我意识的研究慢慢重视起主体我方向。
蒋灿等人认为按照意识活动的不同层次可以把自我意识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类型;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对身体自我、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意识。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相当于James的理论中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由此可见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研究中很难考虑到它的所有层面,所以在研究中我们一般选取它的某些层面进行研究。
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Coopersmith,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并据此编制出自尊测量问卷(SEI),这是一个单维建构的问卷(1967)。在这以后逐渐出现了多维度自我意识问卷,美国心理学家E.V.Piers及D.B.Harris于1969年编制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5Self一ConeeptSeale),1974年修订了儿童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80项是否选择型测题,从六个方面考察自我意识,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但是这些测量还是主要集中在“客体我”方面,Fenigstein等人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CS)首先考察了“主体我”的方面。Fenigstein,Scheier和Buss(1975)提出了自我的两个方面的划分,即自我的某些方面是隐秘的、他人无法知道的;另一些方面是公开的,表现在他人面前的,是与他人的关系密切相关的。他们把自我的前一个成分定义为“私我”(private self),后一个成分定义为“公我”(public self)。赖文龙使用的自我认识问卷从个性自我、道德自我、倾向自我、社会自我、虚拟自我五个维度来研究自我意识。
三、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们成长特征,结合人们生理、心理发展需求提供的一种综合性引导式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关心和引导入手,让学生们具备健康和正面的思想,在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下进行各学科内容的学习,并且成为综合性人才。随着综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拓展,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下我国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观察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科学合理的展望教育工作未来前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前行。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本次讨论的重点就是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路径,以及教育方式进行分析,掌握目前的教育情况现状。首先,观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教育内容问题,必须得到充实的素材支持,保证教学的内容是丰富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元素。面对当下我国专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分析,教育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应该包含对学生心智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立社会人际交往关系脉络,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其次,观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路径,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径内容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种是建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的途径。第二种是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平台,专注为大学生服务。第三种是为大学生建立相对全面的心理健康档案,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第四种是科学定期的带领学生参见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最后,现状中涉及到教育方式的内容。我国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取得了相对的成绩,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进取,保证和实践教育生活中的细节联合起来,能够有效的综合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递出去,保证教育引导的有效性[1]。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就能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我国面对大学生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理论支持上的缺失,因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起步比较晚,实际的研究效果没有达成时代进步的要求。其次,我国在大学教育的整体环境中还存在一定体制上的局限,对于大学校园内实际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够完善的执行,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再者,我国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先进的信息数据支持,没有良好的环境进行教育理念的交流,缺失了科学的指导性发展建议。最后,由于针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缺失,也影响了实际研究工作开展的效果,阻碍了工作的进步效率[2]。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望
当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也不能停滞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并且需要不断的扩充和拓展其领域涉及的内容。革新后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创新的工作格局更加重要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希望能够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引导学生争取的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全面和健康的心理人格。未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作展望更希望能够将教育的内容拓展到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的面对和完善自身。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更应该侧重于实际的社会实践内容,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也愿意积极的参与社会事项,在实际的社会生活空间和环境中成长并成熟。实践的社会经验才是能够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工作,主要是希望能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科学的教育环境中培养综合性人才,让大学生具备创新、独立、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突破传统教育引导的格局,实现新形势和新背景下的教育工作目标[3]。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现状,从教育内容角度入手,观察教育实际路径的情况,分析教育方式上的优势与劣势,希望能够达成教育与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实际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程中,也不断的发现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积极的解决和应对问题,提出科学的完善建议是必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最后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展望,希望在此领域不断取得进步,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咨询和辅导理念,从关心和引导的角度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综合性人才,增加我国社会的综合国力。
作者:史迪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考文献:
1.1改善工作效果
我国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设立专职辅导员,其人数比例不得低于1∶200”。由此可见,我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均已设立专职辅导员,实行年级辅导员制度,即同一院系同一年级同一位辅导员管理的制度,便于管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相较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大学生思想层面,重视大学生道德、政治及思想发展,着重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意志、情感及认知发展,着重研究大学生心理活动,强调保持大学生健康心理状态,属于心理学范畴,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1.2增强综合素质
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综合素质水平存在着密切联系,即大学生心理越健康、大学生人格越健全、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越高。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较为严格,即社会交往正常、人际关系正常、意志正常、情感正常及认知正常。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可见,辅导员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预防为主解决为辅”,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为常见心理问题,症状持续时间段,功能损害较轻,利用心理教育手段及方法及时沟通提前疏导,确保学生增强自身心理素质,从容面对就业、人际交往、情感及学业等考验。
2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2.1统一思想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负责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他人促使个体人格发展完整,但是一部分辅导员及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过于狭隘,错误认为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或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疾病诊治。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统一思想认识,端正自身态度,摒弃错误认识,从根源上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形成高效全面、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积极引进科学教育理念,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视为保证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及提高素质水平的唯一途径,纳入建设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战略高度。此外,大学生做到“解放思想、转变理念、统一认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及必要性,为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夯实基础。
2.2解决实际问题
有心理学家曾提出:“人们对一件事情产生情绪反应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人们对事情产生的不合理信念”。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导火索”普遍为实际生活问题,例如: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产生的怨恨心理、失恋或经济条件产生的自卑或抑郁心理、大型考试失利产生的焦虑心理等。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大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力求“有的放矢”,分年级分阶段分性别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例如: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必修课程指导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及而积极心理困扰;针对大二或大三学生以恋爱、沟通及人际交流为切入点鼓励广泛参与集体活动掌握沟通技巧,帮助大学生切实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有效弥补师资人数的不足。
2.3重视心理预防
0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受到政府、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有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却显单薄。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问题,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目的,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①物质资源。包括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提供的各种场地、设备和材料等校内、校外资源。如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等;校外的专业心理医院、心理服务机构等。物质资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心理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等。人力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核心,其中课程教师又是人力资源的核心。③活动资源。活动资源是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组织的各种校内外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心理实践活动。如团体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月活动、“心路历程”活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表演、社区心理服务活动等。活动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④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心理学书籍、各种心理报刊杂志、心理网络媒体、心理电影电视、心理讲座等。信息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延伸和补充。
2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尤为突出。
2.1活动资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实践教学计划方案落实不到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开设36个课时,其中实践学时18个。但有的地方高校只开设了18个理论学时,而没有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或者有计划和方案但由于相应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断层和落空。二是活动开展少,效果不佳。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较紧张,加上多合班上课使班级规模过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体验课、活动课等往往没办法开展,而各种课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开展次数少且多流于形式,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质资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大量的物质资源或用于单一目的或为单一对象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务机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地等多为社会所有;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只有几小间用于心理咨询的咨询室,设施简陋,图书音像资料缺乏,心理训练活动场地不足,且大多挂靠在学工处或校团委;学生能力培养基地大多分属于各专业教学单位;校内的各种素质拓展设施也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得较为零散。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脱节,活动中往往缺乏统筹和协作,各自为政,资源重叠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功能的发挥。
2.3人力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感觉师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且大多来源于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因其缺乏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使其工作实效受到影响;学校的其他人员如学科教师、各类管理人员、学生群体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课程教师由于归属在教学院系,除了上课以外,较少参与实践环节的工作;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联系不密切,即使是已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之间也缺乏配合与协调。同时,校内以及校内与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现有人力资源利用存在误区。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德育化、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咨询化、测验化等现象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4信息资源庞杂,作用有限
一是纸本资源种类有限。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室等地可供借阅的有关心理学书籍、心理报刊杂志种类相对较少,其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刊物就更少;二是数字化资源庞杂,作用有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当前网络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较薄弱,网络资源或者没有全覆盖;或者专业学科知识的内容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针对性,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
2.5开发整合不足,优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顾现实基础和条件,重物力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重外部资源争取而不注重内部资源的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存在资源配置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实践教学资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形成具有历史性,但各地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都不长,自身资源积累有限,供给不足。资源“瓶颈”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观上资源意识淡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及其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资源配置,致使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得不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利用,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
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资源整合的基本路径就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3.1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不尽人意,固然与实践教学的资源“瓶颈”有关,但更多与人的资源观念有关,与在这种资源观的指导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资源有关。因此,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是科学鉴别、合理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前提和先导。首先,要坚持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反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娱乐化、商业化、虚无化的倾向。其次,要树立资源效益的观点。资源永远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取得实效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支撑,要节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挖掘、培育和保护资源。最后,要树立“大教育”的观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置于学校、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构筑社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变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为课程资源,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实现师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3.2整合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强高校组织、人力资源整合。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整合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统筹宣传部、团委等党委工作部门以及教务处、学生处、院系等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制度建设、管理监督和控制激励,保证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各类人员的协调配合,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整体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团体辅导;利用专兼职教师资源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利用大学生群体力量,扶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等。通过整合各类人力资源,使其纵横联系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2)加强校园心理文化资源整合。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大影响。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要秉承办学理念,以校园各类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内容丰富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文化、领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办心理健康报、手册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人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经常关注自我心理状况,丰富积极的心理体验,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心理网络资源建设。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办具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网站,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主页,设置领导介绍、师资力量、管理机构、实践基地、活动信息、成果展示等相关模块,统一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使其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81
Review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ZOU Yan, DENG Li
(Suzhou Tourism &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104)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case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increasing competitive pressure, there are mor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in this context, how effective vocational colleges condu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entl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at an initial stage,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relevant research level, or depth level there is a big shortage, far from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ore serious Higher Colleges of circumstances,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analysis, hoping to clear the status quo of existing research, a good grasp of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trends, enabling it to better carry out academic research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on this subjec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view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国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更晚一些,笔者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基本上集中21世纪之后,具体到高职院校这一细分领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随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毕业工作以后,都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客观上要求学者加强这一课题的研究,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将现有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之所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这一课题成为教育领域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就是这些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学者开始关注以及研究这一课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有学者侧重于主观经验层面的总结归纳,有的学者侧重于实践调查。学者张兵、谢德光等,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分析,通过选择重庆市5所高职院校1万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状态良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非较低,但是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的学生又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从高职学生个体特征来看,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状况,女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要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心理有问题的比例要高于城市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有问题的比例要高于的双亲家庭。学者武媛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概括分析,认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各种影响因素,导致了高职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消极等心理问题,即普遍上都处于一个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刘瑞玲选择了潍坊职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这两个高职院校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基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其中抑郁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等排在首位。张晓冰,王丽霞对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该校学生有10%左右具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被调查学生中在敌对以及恐惧两个因子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群体在心理健康维度呈现出来明显的差异性。学者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广泛研究深刻地揭示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凸显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把握,这是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以及前提性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目前定量研究以及定性研究都有,定性研究方面,学者胡华北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地区2400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专业满意情况、个人的自我认知、家庭情况、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那些专业满意度差、个人认知水平低,家庭状况不良、生活能力较差、人交际关系能力较弱的高职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说明了上述影响因素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学者刘俊娉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区基础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2级五年制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人口学因素、生源地、家庭条件、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定性方面的研究,学者周婷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人口特征以及自身性格层面的缺陷,举例而言,自我评价的缺陷、自卑、缺少交际能力等等,除了性格层面的缺陷之外,还有学校教学环境不理想、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家庭教育滞后等等。从上述分析来看,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围绕这些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以及策略,力争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策略研究
针对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因素,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及视角进行了探讨,从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来看,国外在此方面不仅仅是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同时在具体实践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理论研究方面,学者莫里斯、利夫顿等学者编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大学生心理学》等书籍以及期刊,全面而具体地探讨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实践方面来看,目前西方国家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属于学校的常设机构,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来负责对于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相对规范,建立起来了心理咨询师的认证上岗制度。国内学者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学者黄天贵、蔡小丽认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以及保障;围绕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计,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丰富以及完善,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作用。学者朱昆阳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注意针对学生的具体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学生自信心、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学者余庆兰探讨了拓展训练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利用好拓展训练这一手段,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确定拓展训练内容以及形式,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治愈心理健康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林琳,柯晓扬,袁忠霞等认为高职学校心理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心理健康预防保健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心理健康拓展训练等多个方面着手,综合运用好这些手段来全面的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者刘淑霞,周兰桂,曾郁林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要运用好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要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面对所有的学生,教育者要用平等、开放、发展的理念来看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开展真诚的沟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要破除心理障碍,同时还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正面情绪的引导帮助高职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也有学者从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角度进行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讨,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个体等多个主体的不断努力,形成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研究、定性研究、微观研究比较少,既有研究依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既有研究的不足凸显了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现有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全面综述,总结了这一课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同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分析这一课题的研究趋势,希望能够给学者未来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指明一个方向,提升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兵,谢德光,谢玉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2] 陈桂兰,张秋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4).
[3] 武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5(9).
[4] 张晓冰,王丽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3).
[5] 胡华北.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13(27).
[6] 刘俊娉.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2).
[7] 聂淼.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
[8] 周婷.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析[J].才智,2014(9).
[9] 刘瑞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潍坊高职院校大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职业,2015(8).
1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概念
1.1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时,他先前处理危机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会产生暂时的困扰,这种暂时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我国对心理危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今天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阶段的诸多学者对心理危机的阐述各有不同:陈香(2005)认为心理危机就是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时,其心理产生的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精神崩溃或者心理障碍 ;伍新春(2010)认为心理危机是指危机事件打破了个体的内心平静所引起的不安,危机事件包括疾病、战争等;甘霖(2013)认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无法面临所处的环境时所产生的心理困扰,这种困扰使个体存在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失调;等。
1.2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也被称为危机管理或者危机调解,它是短时间内的帮助过程,使个体在遭遇困境后恢复其心理平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指的是在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因为恋爱、人际交往以及人格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很多学者对于界定此概念都有自己的观点。沈文青,刘启辉(2007)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遭遇困难的个体给予的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使个体战胜危机并且重新适应生活,其目的是避免个体伤人与自伤以及使个体恢复平衡;叶华松(2008)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个体产生的帮助行为,具有一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其目的是及时帮助受到挫折困难的人使之恢复心理平衡等。
2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研究
针对高校如何有效的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已有研究也有很多。
对于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设, 蔡智勇(2007)认为高校应该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的三级干预网络。一级网络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并规定,并且负责人员调遣与协调关系;二级网络负责实施危机干预方案;三级网络负责关注学生心理动向并且及时汇报信息;白煜(2010)认为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问题,高校应建立ONES工作体系:一是建立危机干预工作目标体系,尽可能最低限度的降低出事风险。二是建立危机干预工作的网络体系,及时发现问题。三是健全微机工作的支持体系,科学有效处理危机问题。四是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教育体系,科学预防危机的发生。
对于高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设,张淑丽许志宏(2007)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运行机制应包括:领导管理机制、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大学生心理互助与自助机制以及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的整合机制等;王云白(2010)认为高校预警机制首先应该做好专业性危机评估,增加问题筛选的覆盖面,还要做好危机主体的监护工作以及要重视危机后的风险评估与跟踪关注,进而避免危机的反复再现。
通过对以上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①研究内容丰富。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对策探析、预警机制以及防控机制等方面都涉研究;②分布范围广泛。当前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与医药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③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高校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研究较多,具体的实证研究却甚少。
3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问题与展望
3.1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呈现出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缺乏重视。虽然各高校都有心理健康中心与专业的心理师资队伍,也会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仍有些高校并没有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摆在一个重要位置,这使得一旦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后很难预料。
第二,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防范意识薄弱。部分高校只重视危机的结果处理,并没有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进行防范,模糊了危机干预各个阶段的重点,所以当危机发生时就不能及时采取行动,以至失去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机,达不到相应效果。
3.2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展望
首先,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个体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与心理危机状态,如此才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应该建立一个为大家广为接受的、科学的心理危机评定标准。
其次,应该进一步的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跨学科的相互借鉴,进一步的加强危机培训与危机过后的心理辅导等等。
再次,可以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模式,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民众的价值观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就应该加强国际层面的交流与合作,以此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 陈香.(2007).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干顶.教育探索,6,59-60.
[2] 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2010).试论学校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45-49.
[3] 甘霖.(2013).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优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10,94-98.
[4] 沈文青,刘启辉.(2007).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中国青年研究,11,82-84.
[5] 叶华松.(2008).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管理系统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5,142-143.
[6] 蔡智勇.(2007).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机制的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9,93-96.
[7] 白煜.(2010).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与出路.中国电力教育,21,147-149.
[8] 许志宏.(2007).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教育探索,12,117-119.
国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美国、英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养、教育机构的建设、相关专业课的开设以及教育形式的多样化[1]。他们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对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多是从单方面着手分析,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十分完善。由于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国外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并不完全适用,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国外的经验,制订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95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也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但对护理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目前只局限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和个别实验性的对比研究,没有具体成熟的健康教育措施。现在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多,结果也不尽相同。周英等[2]对医护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比临床医学生低,而且比全国常模低,但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并且1年级、2年级、3年级护理本科生心理状态比4年级学生差。申蕊娟等[3]对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高于大学生群体水平,且2年级、3年级的护生心理状况较好,4年级次之,1年级护生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虽然两者的调查结果有些差别,但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并能说明事实的是目前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比较低,且各个年级学生具有特异性。在年级差异方面,早期的调查结果与近期的调查结果存在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早期护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较少,就业前景好,不存在就业压力这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但随着毕业生的增多,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加上社会各方面对毕业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处于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故其心理问题逐渐突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实施得当有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承受、战胜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学习和未来的护理临床或教育工作。张运生[4]以河南大学护理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进行课堂教学、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3个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使实验组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护理这一特殊职业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稳定、乐观的情绪和宽容的品质、且善于交流。孙巧云等[5]在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对护理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公共选修课的开展对提高护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一定帮助,利于培养护生积极地交往、良好的心态,对于日后护理职业工作中与病患的交流有很大益处。
2.2我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2001年和2002年相继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建设性的规划,但在实施方面仍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当前发展的需要。目前,虽然各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对入校新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等,但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也存在一些问题[6];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机构一般也是由非专业非专职人员承担;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般只是入校新生的事情,且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科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3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望
3.1科学开设心理学课程及讲座
在课程方面,可在开设《护理心理学》的同时加开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还要根据护理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的知识结构、心理发展需要和可能面临的具体心理问题,将《护理心理学》的知识系统化展开,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领悟、理解和应用[6]。定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一系列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困难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多元化的辅导措施,旨在开发个体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7]。
3.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应为每位学生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新生应从入学时抓起,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每年至少1次的心理普查,对高年级的护理专业临床实习生应采取一定形式的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轨迹,有的放矢地预防,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防患于未然[8,9]。
3.3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具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的功能,不仅可以面对面进行咨询,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心理咨询,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理想、信念、人生观、恋爱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其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其解除心理困惑,获取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觉调适,增强自我心理保健[10]。
3.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