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0 10:55: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篇1

现代经济中利率是联系金融领域与实际经济活动的纽带,是货币传递过程中的枢纽,因而历来被各国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利率逐渐成为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参数,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率政策也日益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发展的10年中我国利率基于不同时期宏观经济背景进行了特点鲜明的两轮利率大调整。1996-2002年,通过连续八次降息,以及随后新的加息通道的形成,其背后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含义值得研究。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代表,两轮波动如图1所示:

一、1996年至2002年八次利率下调及其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从1996年5月1日至2002年2月21日,人民币利率连续8次下调,平均约每8个月即下调一次,幅度之大,史无前例。通过连续降息,利率水平从高位一直调至低位,达到建国五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一年期存款从年息10.98%降至1.98%,降幅达82%;一年期贷款从12.24%降至5.31%,降幅为57%。存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5.98个百分比,贷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6.92个百分点。且总体来看,期限越长降幅越大。五年期存款比一年期存款降低多2.07个百分比,贷款多2.43个百分比。这八次降息幅度大、密度高,分析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政策含义,进行逐次观察。

(一)1996年两次降息:反通货膨胀的尾声

1993年,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动向,中央银行1993年5月和7月连续两次调高利率,并且决定从7月开始再次开办保值储蓄业务,以保护广大储户的利益。为了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和经济,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调高了存款利率。经过三年的努力,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金融运行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就总体宏观经济状况来看良好,但微观层面上却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一年的宏观调控依然定位在反通货膨胀和实现“软着陆”上。然而,此时历时三年的适度从紧的大环境使我国经济出现新变化,物价涨幅已经出现大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缓,银行存款增量出现了大于贷款增量的现象,这种情况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并不多见。据统计,1995年的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各项存款已大于贷款达4000亿元以上。这就为中央银行5月1日下调存贷款利率创造了条件和空间。第一次利率下调十分有限,利率总水平仍然偏高。从物价变动情况来看,1996年上半年全国物价上涨幅度已低于7%,并呈现继续回落的势头。而相当多的企业不仅未能摆脱亏损的局面,有些企业的效益还在不断的滑落。鉴于此,在上次利率下调之后仅三个月,再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

1996年的这两次利率下调仍然是前期反通货膨胀的延续与微调,主要目的在于适当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秩序健康发展。它是我国利率调整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二)1997-2002年的连续降息:稳健货币政策的逐步推进

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1997年继续呈现“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态势。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国家经济形势继续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二是虽然经过96年利率的两次调整,物价的跌势有所趋缓,但仍以下跌的惯性不断回落;三是企业经济效益虽有所好转,但仍未走出困境;四是国内需求出现不振的迹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缓。因此,央行决定在10月23日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1998年时,我国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显现,周边国家货币不断贬值,给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和扩大国外需求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国内需求回升力不够大,消费品市场依然维持买方市场格局,商品零售物价涨幅从1997年9月开始,逐月都是负增长。此外,自1998年9月9日日本率先降低利率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欧元区国家及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紧随其后,使全球利率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在这种国际国内环境下,1998年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的三次高频降息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一部分。三次下调使得人民币存款利率平均累计降低1.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累计降低2.22个百分点,存贷款利差同时缩小。

到1999年,尽管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达到8.3%,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加快,但前期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些因素仍未能获得根本解决,还不能断定经济是否已整体步入回升。主要依据是:第一,我国出口仍继续下降。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其货币贬值使它们在出口方面具有的价格优势,对我国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出来。第二,在居民消费仍然不振的同时,居民储蓄仍进一步增强。1999年第一季度居民储蓄存款新增444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551亿元。第三,在投资方面,一季度的投资增长无法形成持续之势,其原因是上年财政政策的效力逐月递减,企业的盈利能力还继续保持在低水平。为此,又发生了1999年6月10日的降息。

其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自2001年以来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持续放缓。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较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外贸增幅下滑,致使外贸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国内经济增长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投资需求虽有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拉动,但民间和社会投资需求没有充分的激活;消费需求增长尚不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还需要下大力气。2001年我国GDP增长呈现逐季下降的趋势,消费物价指数也是连续数月下降。在分析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央行在2002年初进行了自1996年以来的第八次降息。

总的来说,这一轮大幅的降息是针对我国在国内经济发展微观结构尚有问题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等状况,及时采取扩大内需的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举措。

二、2004年至2007年的四次利率上调及其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连续8次利率下调之后我国经济在低利率环境中稳定发展,然而也出现了经济过热和流动性过剩等新的问题,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利率调整。

(一)2002-2005利率首次微调:加息通道的形成

“非典”过后,200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情况:物价水平结束低迷状态,在粮食和食品价格的带动下开始上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能源、电力等供应开始紧张;实际利率连续达9个月为负,造成居民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房地产业虚假繁荣、大量资金脱离银行体系“体外循环”等诸多问题。同时,国际市场美元利率不断上调。从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随着国家一系列降低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出台,而在央行采取的诸多货币政策操作中,调整法定存贷款这一传统的工具却迟迟不用,使人们对加息的预期逐渐形成。

2004年10月29日,央行终于决定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体现了利率杠杆作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政策意图。这一次的调整幅度虽然不大,但却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信号。也是自1995年以来的首次升息。

(二)2006-2007利率小幅上升:流动性管理时代

首次加息以后,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长的重工业化特征明显,并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负面影响;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得到了暂时的遏制;三是消费市场走出“非典”的影响,恢复性增长,结构也趋于合理。在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的目的下,2006年利率进行了两次适当的微调。分别在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和8月19日同时上调存贷款利率。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最为强劲的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加剧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部分,信贷增长过快、资本市场价格井喷等流动性泛滥造成的问题成为中国经济主要矛盾,从而流动性管理成为央行最重要的目标。2006年至今已经5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且每个月以高利率定向发行票据来收紧市场上过剩的货币流动。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专家估计,市场上仍有将近6千亿的资金在寻找出口。在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空间逐渐缩小的被动局面下,权衡加息可能带来的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在2007年3月18日仍选择了加息这一手段以促进内部平衡。小幅度的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不大,主要起着警示的作用。流动性过剩仍然是央行面对的首要问题。

三、驱动我国两轮利率大调整的基本因素综述

通过上文对我国近两轮利率大调整的经济背景和政策含义分析,不可否认利率是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利率调整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里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矛盾。利率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正在不断加强。

理论上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银行成本、平均利润率、借贷期限和借贷风险,而经验表明,借贷资金市场上的利率水平是在一定的水平基础上波动的,影响其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借贷资金供求状况、社会经济运行周期、预期价格变动率、税率、历史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汇率、国家经济政策等。我国存贷款利率的高低,由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来决定的,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从这两轮利率调整来看,驱动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1、利率政策随着宏观经济状况和目标的调整而变化着,宏观调控的重心决定利率调整的方向。其中,低利率政策为刺激经济增长,市场恢复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高利率政策旨在抑制经济过热,治理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中国的利率调整正努力与市场相适应,自由化市场化是引导利率政策特点的趋势。3、利率政策与其他货币政策相协调,政策组合决定利率的微调特点。4、经济环境的外在冲击需要利率调整以熨平其影响。5、宏观调控部门借利率调整来表明决心与调控意向,向社会传递“宣誓效应”。

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抓住利率政策的动因为分析利率变动趋势提供了依据。从现阶段特点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标示着流动性管理新时代的加息通道。

参考文献:

1、江其务.中国宏观调控转变中的利率政策[J].财贸经济,1999(10).

2、胡维熊.利率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边维刚.当前利率政策特点、效应和存在问题分析[J].南方金融,2002(10).

4、柳松.央行九年首次加息:调控效应与政策含义[J].南方经济,2005(2).

篇2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二、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弹性,充分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弹性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二、供给:定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含义、分类

三、蛛网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达到效用化实现消费者均衡的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及消费者均衡决定。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定义、特征

二、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化和产品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变动;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组合;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及机会成本概念。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三、规模经济

第二节 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及各短期成本变动的特征、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三、利润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成本线、等产量线

二、组合的确定:等成本线切于等产量线

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

二、机会成本含义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垒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广方是如何进行化产量、价格决策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含义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二、寡头理论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与总结

第六章 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

第一节 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

第二节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地租理论

五、利润理论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具体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分法:支出法、收人法、部门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二、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缺陷的纠正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储蓄、消费和投资

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的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变动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二节 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概念

二、乘数的公式

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就业理论和凯恩斯就业理论,掌握凯恩斯对失业存在的解释、IS-LM模型。

第一节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一、萨伊定律

二、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三、工资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三、失业的存在及其根源: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资本边际效率

第三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二、LM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三、IS-LM分析: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时均衡:四个区域中点的含义

四、IS-LM分析的意义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并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乘数-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纯货币理论、投资过渡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结合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等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基本公式

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索的分析

三、关于增长极限理论的简介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政府宏观经济制定的背景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以及供给管理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目标、需求管理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 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银行制度、货币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改变准备率、其他措施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一、相机抉择

二、菲利蒲斯曲线及其运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50分。

篇3

中图分类号:F124

一、多重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分析

当前,我国处在多重目标宏观经济的定位与选择中,这也正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宏观经济政策的困境所在。尽管经济萧条的态势逐渐显现,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但仍然持谨慎的乐观态度。提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时,还是感觉到困难重重。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相对于2008年、2009年,在边际效应递减归类的作用下,宏观经济政策扩张的效果已经逐步减弱。即使推出类似2008年、2009年的经济扩张措施,也难以获得那两年的宏观经济调控时效。

其二,相对于2008年、2009年,经济扩张的诸方面的副作用已经在逐步显现。比如相对于2008年、2009年,当前的经济结构不是优化了,而是恶化了。相对于2008年、2009年,当前面对的控物价或控通胀的压力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目前宏观经济调控就不可能像2008年、2009年那样只瞄准保增长、稳增长的目标即可,而是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三个目标当中左右逢源、前后逢源。在周旋三个宏观经济政策的抉择当中,怎么走出一条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之路,值得思考。笔者认为,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就好像一场拔河比赛。哪个方面的力量强就向哪个方面倾斜。如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宏观经济政策就不由自主地地向“稳增长”倾斜,于是产生了“稳增长”是压倒一切的任务的政策表述。而当物价上升与调结构压力加大时,宏观经济的导向又发生了变化,“稳物价”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调结构”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当前宏观经济的布局就是在这样的困境当中徘徊。

二、结构性减税与全面性减税的区别

政府针对经济形势的发展采取每一项宏观调控政策时,往往都会产生关于所推行政策的不同声音。如当政府动用大规模的投资扩张、稳增长时,有人质疑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的倒退;当启用天量的货币扩张启动经济时,有人质疑是否会引至更严峻的通胀和物价上涨。而在此次推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时,笔者搜索了各方面的信息,几乎听不到反对之声。可见在结构性减税问题上颇有共识,该项改革在广泛程度上获得大家的认同,甚至有人主张不仅要提结构性减税,而且要提全面减税、大规模减税。

减税或结构性减税,我们历来是促进的。但是相对而言,笔者不大认同全面性的减税的论点。因为全面性减税容易给人以误解,见什么减什么,不管什么税种一律砍上一刀,这显然不是采取措施的目标所在。中国的税制结构改革应该讲究策略,把该减的地方减下去,使中国税制结构有一个均衡的格局,适应当前宏观调控的需要。无论是全面性减税,还是结构性减税,最重要的不在于其所使用的名称,而在于把减税的措施落到实处,不在操作上留有回旋余地。

三、结构性减税的具体措施

这样一种落到实处的措施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解决规模问题,即要减多少税。第二是解决结构问题,即要减什么税,要减谁的税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我们在今后,特别是在定位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要牢牢抓住的。

(一)结构性减税的规模

减税的规模就涉及到减税的效应。该减多少税,是改革首先要回答的问题。2011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2年的“两会”上都对减税的规模做出了建议,只是目前需要界定得更加明显。

其一是财政赤字的规模,2012年财政赤字的规模(将发行国债的赤字和动用中央预算调节基金合二为一)高达1.07万亿。这里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收入减少了1.07万亿,二是支出增加了1.07万亿,必须去借;或者是第三种意思,即两者融合,多花了0.5万亿,少赚了0.5万亿。2012年的赤字计划是少挣多花费的资金数目。“少挣”体现在减税上,“多花费”体现在增支上。

其二,减税和增支之间的分割。既然1.07万亿不是减税就是增支,2012年1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税收工作会议召开时,作为主管财税工作的副总理致信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一是2012年基于财政政策的重点在于推进结构性减税;二是2012年增加支出的重点在于改善民生。这两点的实际含义是:在1.07万亿元的配置上是要向结构性减税倾斜。把1.07万亿元二一添作五稍加倾斜,笔者认为至少有0.6万亿作为结构性减税的规模。

(二)结构性减税的结构

论及结构性减税的结构,笔者认为该减的地方应该减下来,不该减的地方千万不要去动。就目前中国整个税收的结构而言,有两个特征是应当关注的。

1.中国税收结构的两大特征

第一,价格通道。把2011年的全部税收作税种分割,分为18个税种,其中5个税种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他的13税种占到了8%多一点。就此而论再进一步看,如果在间接税和直接税作一个分割,直接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者相加大概是26%,其余的74%都属于间接税,这就意味着今天的中国政府和居民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是通过价格通道来连接的。所以由此可见,如果想让我国的税制比较均衡、匀称,达到“健美”的目的,应该将减税的重点放在间接税上,而不是直接税。

第二,企业出口。把2011年的税收按照缴纳者做分割,会发现92%以上的税收都是来源于企业的缴纳,只有7.92%的税收来自于个人的缴纳,其中7.92%中还有6.95%实际属于个人所得税,也不是个人直接缴纳的,而是代扣、代缴的。所以要想让一个国家的税收来源结构比较匀称、比较均衡,也应该把减税的重点放在企业缴纳的税收上,而不是个人缴纳的税收。

由此看来,在结构上的减税要锁定两个税种。第一减间接税,第二减企业缴纳的税,如何去贯彻?目前能够被各方认可的,特别是在高层达成共识的减税主要措施就是“营改增”,以“营改增”作为本次结构性减税的重点全力去推进,有可能达到减税数千亿元的目标,原因基于以下三个问题。

2.减税的结构调整

第一,既然要减间接税、减企业缴纳的税,减增值税是成效明显的。首先是因为增值税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目前占全国税收的41%。在增值税上的税率削减1个百分点就有可能达到减税2000亿元的目标。所以对这个税种进行调整,就等于改变了整个税收的规模。其次,营业税是否需要减的问题。当然也需要减营业税,但是营业税的前途已经锁定,从长远看要并入增值税中。因此,我们在营业税上再做文章无异于事倍而功半,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营业税不如按兵不动,等待增值税的改革。把增值税的问题解决了就等于营业税的问题也解决了。 第三,消费税是否需减的问题。有人提出要减消费税,但是笔者认为,支出中国人想象的消费税和现实的消费税不是同一概念。很多人认为,凡是服务的消费税都是消费税,是一般消费税。而中国实行的消费税是特种的,不是所有的服务项目都征收,而是在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之后加征,哪些商品加征?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奢侈品,另一类是与能源消耗有关的。对于这两个产品减税很难达成共识,对于奢侈品减税无异于对富人减税,对于能源类消耗产品减税,无疑对于他们减少了监督。消费税不宜大张旗鼓地去减,而应该有所保留。目前能够锁定的就是增值税了,所以增值税是减税的重点,目前增值税减税主要通过“营改增”来实现。经测算,按照上海、北京进行的“营改增”试点方案,一旦在全国推行,减税的规模可能会达到1000-2000亿元人民币。应该继续扩大“营改增”的试点范围。目前,已经有沿海的10个省市进入“营改增”的试点范围中,当然要逐步推开。其余的省市可能还在观望,还在犹豫。从地方作为主体税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地方将丧失一部分税收的管理权限。但改革是大势所趋。

第二,在“营改增”的同时实施降低增值税税率的改革措施。目前增值税在全国税收收入占比是41%,营业税占全国税收收储占比是15%。如果仅仅“营改增”,不降低营业税税率。合并之后增值税占比将达到56%。老百姓买股票都懂得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当中,国家财政收入的50%以上的希望寄托于一个税种,风险不言而喻。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瞄准一个目标—— 扩围不增额,这不仅仅是基于财政收入结构平衡的考虑,更是基于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考虑。具体措施是扩围到位之后立即着手降额。经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测算,按标准税率算,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大概节省税率是2000亿元人民币,连通交易税附加、城建税,加上连带的可以到2000亿元。如果在这个基础上降2个点,那么整个通过降低增值税类可能实现的减税规模有可能达到5000亿元,连同增值扩围达到1000~2000亿元,将达到6000亿元左右的规模。对于今后的宏观经济政策布局来说,如果普遍能够认同结构性减税是一个重点之所在,应当全力推进的话,建议通过“营改增”同时实施降低增值税税率的措施来促进改革。

第三,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减税的需求和财政收入形势的现实应该如何对接的问题。2012年以来,财政收入的增幅一直在回落。2012年1-7月财政收入的增幅是11.09%,如果将8月份的数据计入,财政收入的增幅回落到10.9%。对于1-8月财政收入10.9%的增幅有这样一种判断,是来自媒体的声音,相对以往财政收入的增幅的回落将近1/4,因此很多人忧心忡忡觉得如果回落较大国家能否承受得了。再联想到欧美目前遇到的债务危机和财政危机,有很多人觉得应该放慢结构性减税的步伐,甚至就此放弃结构性减税。但正确看待这个回落比例,必须操用另外一个指标,即预算收入的增幅。讨论回落问题往往是就以往的增幅而言,如相对于2011年增幅回落的幅度等。但还有另外一个指标,即依据2012年的预算数据来论及财政收入问题。2012年预算收入的增幅是多少?—— 9%,所以,以前文所提及的1-8月国家财政收入增幅比率10.9%和2012年的预算增幅做比较,我们会发现财政收入的增幅不是“回落”,而是“超出”了将近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12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基础并没有被打破,而是按照9%的预算收入的增幅来安排2012年的财政收支的。财政收支的平衡并没有被打破,可能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呢?是“超收的规模”。2012年的超收规模达到了1.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将2012年的超收做悲观的预测,10.9%的增幅如果延续到年末,按超出2个百分点计算,财政收入可能超出预算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2012年的基数是10.38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经济形势并非像有些人估计的那么悲观,笔者认为,不过是以往增速的一种回落,甚至这种回落是回归正常发展轨道的一种表现。因而实施既定目标的结构性减税,从而在多重目标的周旋当中走出一条适合当今中国经济形势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之路,我们还有空间。

参考文献:

[1]高培勇.结构性减税:2009年税收政策的主基调[J].涉外税务2009,(1).

[2]高培勇.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进程盘点与走势前瞻[J].财贸经济2010,(1).

[3]杨军.“增支+减税”的持续不平衡——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贸易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J].南风窗,2010,(3).

[4]陈黛斐,韩霖.“十二五”税改:重点是直接税——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J].中国税务,2010,(11).

[5]凤翔.对当前税收改革热点问题的深度解读和理论分析——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J].理论视野,2011,(3).

篇4

Abstract:The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has been proposed for a long time. Since thi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further strengthening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stick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have become a trend among world’s major financial regulators.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test research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proposals have been made on how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inspire China’s banking supervision.

Key Words:banking supervision,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systemic risk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6-0045-03

“宏观审慎监管”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国际清算银行就意识到仅加强单个金融机构的监管不足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二十世纪80年代,“宏观审慎监管”一词正式出现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公开文件中,之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2009年4月,20国集团伦敦峰会《强化合理监管,提高透明度》的工作报告提出:作为微观审慎监管和市场一体化监管的重要补充,各国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审慎原则是金融监管的核心价值,但传统的监管理念体现为微观审慎,注重对特定金融机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缺乏对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的关注。历次金融危机证明,对单个金融机构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微观审慎监管却不能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场外交易规模的增加和金融动荡的加剧,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逐步认识到,作为微观审慎监管的补充,一国的金融监管者应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后者可以更有效地监测和及时解决金融系统中过度的流动性、杠杆率、承担风险等有可能导致金融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宏观审慎分析的重点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而微观审慎分析则以单个金融机构为重点。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标志着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的调整,将是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含义

宏观审慎监管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以减少金融危机事件对宏观经济造成的损失为目标,关注各家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并认为整体风险是由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累积引起的,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监管。也可以说,宏观审慎监管是把整个金融体系当作一个投资组合进行管理,注重的是对整体尾部风险的控制,而微观审慎监管考虑的是各机构的尾部损失,对单个金融机构损失对系统的影响关注较少。此外,宏观审慎监管认为金融机构之间能够相互影响,而且能进一步作用到金融资产价格、交易量和活跃程度等方面。微观审慎监管将风险看作外生因素,认为单个金融机构的决策和运行对市场的资产价格、市场借贷和经济活跃情况影响较小,习惯采用对一家机构的指标进行一系列分析,忽略了其对经济的作用(见表1)。

三、宏观审慎监管对风险的测度方法和指导原则

宏观审慎监管对风险进行测度时,主要考虑了风险在横截面上的分布和在时间上的延续:一是特定时间内风险如何在金融体系内传播,二是整体风险如何随时间推移累积变化。

(一)横截面上风险的分布及其指导原则

横向层面上,宏观审慎监管面临的是如何处理金融机构间共有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是金融机构直接暴露的共同风险,也可能是机构间业务交互而间接暴露的共同风险,共同风险解释了多家机构同时倒闭的原因。宏观审慎监管者应关注此类风险,将金融体系损失风险控制在局部,防止“尾部风险”的发生,从而减少实体经济损失。与之相应的指导原则是使之与单个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相匹配,监管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对系统性尾部风险进行量化,计算出单个机构对此风险的贡献度,再相应地调整审慎监管工具,这意味着对那些造成较大影响的机构应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标准。

(二)时间层面上风险的累积及其指导原则

金融系统性风险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变化,金融体系内部相互作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作用会放大系统性风险,呈现顺周期性。其本质是风险的内生机制,在经济扩张时,风险认知能力下降、融资约束减弱、杠杆率提升、市场流动性提高、资产价格激增以及支出增多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规模过度膨胀。反之,经济不景气时则加重金融危机。此外,金融制度的设计也具有顺周期性,如:信用评级、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盯市原则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等,这些顺周期行为和制度会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放大经济波动,产生加速效应,在危机时会加剧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下挫幅度。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应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抑制金融体系内在的顺周期性。与之相应的指导原则主张调整监管工具以鼓励在经济运行良好时建立更多的资本缓冲以备危机出现时使用,使整个金融体系具备更强的承受力以减少金融危机的损失。此外,建立资本缓冲等在某种程度上类似限速的装置,可限制经济扩张时期的风险追逐行为,在第一时间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架构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框架中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宏观审慎监管而言,要对其两个层面的风险进行指导和调控,都会涉及到单个金融机构的相关指标和运行情况。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不但需要微观主体的配合,更需要政策层面的协调和支持。

(一)宏观审慎监管要与银行逆周期监管有效结合

首先,对金融机构要提出差异化的资本充足要求。对不同资产规模和风险特点的银行机构提出不同的资本监管要求,这是增强银行抵御潜在金融风险和损失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经济下行时期则可以下调资本充足率要求。监管当局也可以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针对特定的业务提出特殊的资本要求,对银行贷款的首付比例、抵押品、还款期限、保证金比例等提出新的监管要求。其次,实施动态拨备政策。当经济出现好转时,扩张信用的内在冲动会促使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因此,在经济上升时期,监管当局可以要求银行机构提高拨备水平,以限制信贷资产扩张;在经济下行时期,可以要求银行机构降低拨备水平,以扩大资产规模,加大对国民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宏观审慎监管要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

从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上看,不仅包括传统的银行监管政策,而且还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事先设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目标来实现政策目标,也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控制资产价格泡沫;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调整房地产交易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利息税等税率,在减缓泡沫的程度、促进金融稳定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此外,金融危机造成的最终损失基本上由国家财政买单是财政部门参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另一重要理由,而且一国财政的中期稳健性对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

(三)宏观审慎监管要有科学果断的相机抉择政策

一旦确认能够造成系统性风险的资产泡沫正在积聚,且判断出金融系统内的非均衡现象已经上升到较危险水平,监管当局就可以对银行业自上而下地直接采取干预行动,如,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现金储备水平,提高流动性要求,提高房地产贷款首付比例,对投机性的金融交易提高交易保证金要求,提高损失拨备等,从而限制信贷投放的速度和水平。

(四)及时有效的宏观信息共享机制和预警机制

不同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间在确保一国金融稳定方面,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有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要加强境内外金融监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交流,特别是在金融机构房地产市场风险、市场集中度风险、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等方面,要做到信息及时共享。要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风险预警机制,共同提高危机防范能力。

五、几点启示

(一)银行监管应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稳健的影响

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金融业风险状况与宏观经济状况联系紧密,宏观经济的状况势必影响到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宏观经济受到市场效率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双重影响,不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会造成金融业的风险隐患,因此,为维护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监管视野应当囊括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讲,要做好地方银行业审慎监管,也必须了解和掌握区域内的经济运行情况和行业发展特点。

(二)银行监管不应仅以金融机构为重点,还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关注

传统的审慎监管以金融机构为主要监管对象,缺乏对金融市场风险状况的关注与判断。现代金融业发展表明,风险不仅存在于金融机构中,也潜藏在金融市场中,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初由汇率风险引发,但汇率本身并不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因此,仅通过监管金融机构无法全面、真实地衡量风险。目前,国际社会已就加强对金融市场监管达成共识,G20伦敦峰会提出“扩大监管措施的适用范围,将所有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涵盖在内”。可见,监管视野从机构向市场拓展是未来金融监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三)宏观审慎监管要防范外部风险的传染和保持金融机构的内部稳定

当今金融危机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其传染的迅速性,在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紧密业务联系或相互持有大量头寸的情况下,危机具有传导性,尤其是对同类机构的信任危机会导致市场交易萎缩和流动性枯竭,原本稳健的机构也会受到冲击。金融风险兼具外生性和内生性特征,金融机构自身的稳健程度是其能否有效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宏观审慎原则的指导下,监管机构不应仅在特殊情况下对危机进行及时有效处理以防止风险的传染,同时,更应在日常监管中重视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健。

(四)宏观审慎监管应关注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准入和运行情况

传统的审慎监管关注的重点是对金融机构已有风险的化解,并通过防止风险扩散防范系统性风险,对风险的起源―金融产品缺乏应有的审查和控制。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类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多,传统监管视野的缺陷日渐暴露。因此,银行监管不仅应关注已暴露风险的规制和监管,还要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准入设置必要的审查机制,对风险过高的金融产品应设置必要的交易限制条件和定期审查机制,在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下,适时抑制金融创新过分而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势头。

参考文献:

[1]Avinash Persaud,07-2009,“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Crisis response”,the World Bank.

[2]“The Need and Ways to Improve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省略.

[3]E Philip Davis and Dilruba Karim,Brunel University and NIESR,London,06-2009“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the Missing Policy Pillar”.

篇5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的具体实践

笔者认为,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中,不妨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法。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人们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比较抽象,难以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但笔者认为只要精心设计,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宏观经济学能够进行课程自主学习教学实践,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尝试教学

尝试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教学程序结构。其基本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例如,宏观经济学中投资这个概念对初学者来说很容易造成困惑,而投资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十分重要。对投资的正确理解,是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关键。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还是难以把握投资这一概念。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用尝试教学法,先一开始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一旦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发现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的含义不同,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然后教师导入新课,在新授课过程中使学生把握投资与资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的含义不同,懂得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厂商购买资本或对资本的需求,是厂商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明确要从资本的角度来理解投资。最后,教师再次进行课堂作业并给予课堂小结,以此巩固对投资的理解。

采用尝试教学的关键是两次尝试题的设计,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尝试题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与课本或学习材料的例题相似,便于学生藉以自学课本或学习材料,共同讨论和尝试解决问题。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可配合课本的题目来进行,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自学辅导教学

自学辅导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内容,自己练习、检查并改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辅导教学的具体步骤包括:启发引导、阅读课本、自做练习、知道练习结果、教师小结。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把教学从着重灌输知识、技能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例如,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这章内容,理论性强,没有什么数学模型,同时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全新的内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必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自学辅导教学法,先从旧知识引发新问题,提出问题:你们在上章中了解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那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实践中是如何实施的呢?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让学生阅读课本,该做练习时做练习,并核对答案。最后,教师小结,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再比如,GDP的问题也难以把握,在教师讲授GDP的概念之后,为使学生全面把握和增强理解GDP,以及有关GDP的评价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搜集资料,制作成PPT,来讲授相关内容。在学生讲述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学习心得。

采用自学辅导教学的关键是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只需巡视课堂,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只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发现共性的问题。小结时,做到有的放矢,纠错解疑,规范学生做题,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

(三)专题讨论教学

专题讨论教学是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思维能力锻炼的一种教学模式。专题讨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挖掘学科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综合知识的能力。

对于一些学生相对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专题讨论教学法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专题讨论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设计好多个专题,让每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专题,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然后给学生1~2周的时间收集资料,并利用本章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接下来将每个小组讨论的结果用PPT的形式展示,派1~2代表做演讲。同时,课堂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做评委,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点评打分。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同时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课堂讨论对专题报告进行修改,每个组员提交1份个人研究报告,小组提交1份总报告。例如,在讲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讨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货膨胀对我国劳动者、企业主等阶层的影响。在讲消费理论时,要求学生查阅中国储蓄资料,分析中国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储蓄?在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以我国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时代背景,讨论政策组合的实际应用情况等。

采用专题讨论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应该精选专题,控制好学生陈述的时间,把握课堂节奏,带动气氛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自主学习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优势明显,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教学难度增大、教学结构松散、教师的指导地位难以保证等等。笔者认为,要扬长避短,在宏观经济学自主学习教学安排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足够的授课学时

自主学习教学不否定理论讲授的作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难度和复杂性,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本科教学应当以理论讲授为主。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的授课时数约51学时,这只能保证讲授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为顺利实施教学范式改革,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教学内容,必须在原有授课学时的基础上至少增加16课时,即每学期至少达到68学时。

(二)培养学生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

实证分析是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要想做好实证分析,学生必须具备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顺利实施的保证。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利用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等公共资源收集数据,并传授一些基本的处理原始数据的方法等。例如,在讲“国民收入核算”、“失业与通货膨胀”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搜集中国名义GDP、GDP平减指数、GDP增长率、失业率、CPI、PPI等数据,让学生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有总体的认识。在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其中涉及货币政策问题时,则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搜集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数据,让学生大体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

(三)建立科学的学生考核机制

实施教学范式改革,应当纠正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的偏差,扩大评价的内涵和范围,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因此,《宏观经济学》课程科学考核的标准应是多重的,丰富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应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研讨与辩论的表现、自主查文献讲课的表现、课程作业的表现等。着重评价学生掌握方法和能力的程度,考察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实施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其教学难度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增大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既要精心设计、策划,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分析方法、观点建议及时给予指导,由课堂任课教师一人独自难以承担。因此,《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应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任课教师负责课堂讲授,每一章的自主学习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由课程教学团队的每一位主讲教师分别负责,充分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专业背景等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怀礼.浅析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课题研究式教学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24).

[2]成新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8,(05).

[3]伍颖.《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初探——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02).

篇6

一、IS曲线简介

IS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曲线[1],表示所有满足收入恒等式、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净出口函数的利率R和总收入Y的组合,即产品市场上所有均衡利率和收入的组合[2]。根据均衡条件S=I,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恒等式为:Y=C+G+I,其中Y指国民收入, C指消费,G指政府支出,I指投资;C=a+b(Y-T)是指消费,与收入成正相关关系,其中T为税收;I=I(R)是指投资,与利率R在产品市场均衡时的图像关系,即IS曲线。IS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与边际消费倾向MPC。d值越小,I对r反应越不敏感,推出Y对r反应不敏感,则IS曲线越陡峭;MPC值越小,收入的乘数越小,由于乘数效应,推出Y对r反应不敏感,则IS曲线越陡峭。IS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从而通过乘数过程较低了总收入(GDP)水平。

目前,国内也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我国的IS-LM 模型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复旦大学司春林(2000年)[3]、中国社会科学院郭金龙(2000年)[4],他们的结论都是我国的IS曲线很陡峭。目前我国的IS曲线比较陡峭,这是大家广泛认同的观点。

二、IS曲线数据与模型建立

(一)IS理论模型简介

IS曲线由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组成,在产品市场上:

总需求:Z=C+I+G+X ,总供给:Y=const ,均衡条件: Z=Y。

其中,消费函数: C=C(Y) ,投资函数: I=I(Y,R) ,净出口函数: NX=NX(Y,R)。

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净出口函数代入均衡条件公式可得IS曲线:Y=A(R,G) 。其中A( )是函数符号;const表示常数。Z、Y、C、I、G、NX、R分别表示总需求、总收入、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支出、利率。

(二)模型的构成及形式

为区分政府政策和民间行为,我们首先对我国GDP的构成作一个再分类。为计算这种模型,本文把GDP的三个组成部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重新分为四部分,居民消费、民间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把现行统计中消费中的政府消费去掉,只剩下居民消费。把投资中的政府投资去掉,只剩下民间投资。把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加起来,成为政府支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都有正式的统计资料。政府投资没有正式的统计定义,在基本模型中,我们使用政府投资=国家投资,政府支出=政府消费+国家投资,国家投资有正式统计资料。在作了以上重新分类之后,本文以下部分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把居民消费简称为消费,把民间投资简称为投资。利率R采用实际利率。在对统计资料进行调整以后,建立以下简单的反映总需求方面基本经济关系的宏观经济模型。

模型关系式:

收入恒等式:Y=C+I+G+NX (1)

消费函数: C=Z1+[1Y (2)

投资函数: I=Z2+[2Y+]R (3)

净出口函数: NX=Z3+[3Y+pR (4)

通过等式(1)至(4)可以推出IS曲线。本文选取1996-2010年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作样本。

三、中国IS曲线的参数估计

(一)单整性检验

宏观经济变量常有时间趋势,若直接用来拟合方程,易出现伪回归。防止伪回归的方法,意思尽量避免方程中出现非平稳的项,如把非平稳项经差分变为平稳项,然后再回归等;二是检验非平稳项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性检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先确定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即单位根检验。这里采用ADF方法,经检验,数据平稳。

(二)参数估计

对联立方程组中单个方程的估计,通常情况下可用工具变量法、间接最小二乘法或两段最小二乘法[5]。若样本较小,它们就和普通最小二乘法一样,估计结果都是有偏的,且易牺牲样本信息,计算量也大。本文研究的是1996年以来的中国经济,所取的样本区间很小,就选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这里采用广义差分法进行处理,同时,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即协整检验。估计结果以及协整检验结果见表1。

表1:估计及协整检验结果

在上述估算的基础上,下面利用收入恒等式导出IS函数,即消费函数(5)、投资函数(6)和净出口函数(7)代入收入恒等式(1),得出IS曲线表达式:

Yt=4528.9772+0.8377Gt-150.1825Rt

(三)实证结果分析

在上述估算的基础上可知,在模型涵盖的时期内,我国的投资函数基本上是正常的,投资函数表明,收入对(民间)投资的影响为正,利率对投资的影响为负,前者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后者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民间投资对利率是有反应的。消费对本年的收入反应为正且显著。净出口对收入和利率的反应为正,表示收入增加净出口增加,利率上升净出口增加,均不符合理论。净出口函数的不合理,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不开放,以及对出口的特殊倾斜政策造成的。

上述实证结果也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轨迹相符合。自从1996年至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的重大调整。第1阶段是从1996年5月到1998年4月,主要采用货币政策进行微调,措施包括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等,但货币供给增长依然乏力。第2阶段从1998年下半年到该年结束,在财政大规模投入的推动下,GDP累计增速从年中的的7%提高到年末的7.8%。第3阶段从1999年初开始,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同时扩大货币政策的配合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上述政策调整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局在仅用货币政策未取得预期效果时,把注意力转向了财政政策,且力度不断加大。这种政策转向是得到了本文实证结果支撑的。

四、政策建议

(一)坚持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

虽然现阶段我国经济出现回升,但是回升态势是脆弱的,是不巩固、不稳定、不协调的。在当前对外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在出口增速商务止跌的情况下,如果减少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经济回升的态势就有可能发生逆转。郑立新认为,财政政策要着重在四个拉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杠杆作用:一是拉动居民消费,二是拉动民间投资,三是拉动银行贷款结构的优化,四是拉动出口。

(二)改善居民消费需求

坚持扩大内需政策,还要注意到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最主要动力。改善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倾向和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医疗、教育、失业、养老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建设预防性货币需求比例,从而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二是降低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就要机会,提高工资性收入,鼓励支持低收入者自主创业,增加居民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浩然. 基于IS-LM模型的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当代经济,2010(23).

[2]张帆. 央行的行为-利率的作用与中国的IS-LM模型[J].管理世界,1999(4).

篇7

尝试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教学程序结构。其基本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法。例如,宏观经济学中投资这个概念对初学者来说很容易造成困惑,而投资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十分重要。对投资的正确理解,是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关键。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还是难以把握投资这一概念。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用尝试教学法,先一开始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一旦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发现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的含义不同,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然后教师导入新课,在新授课过程中使学生把握投资与资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的含义不同,懂得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厂商购买资本或对资本的需求,是厂商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明确要从资本的角度来理解投资。最后,教师再次进行课堂作业并给予课堂小结,以此巩固对投资的理解。采用尝试教学的关键是两次尝试题的设计,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尝试题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与课本或学习材料的例题相似,便于学生藉以自学课本或学习材料,共同讨论和尝试解决问题。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可配合课本的题目来进行,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自学辅导教学

自学辅导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材内容,自己练习、检查并改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辅导教学的具体步骤包括:启发引导、阅读课本、自做练习、知道练习结果、教师小结。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把教学从着重灌输知识、技能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例如,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这章内容,理论性强,没有什么数学模型,同时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全新的内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必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自学辅导教学法,先从旧知识引发新问题,提出问题:你们在上章中了解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那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实践中是如何实施的呢?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让学生阅读课本,该做练习时做练习,并核对答案。最后,教师小结,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再比如,GDP的问题也难以把握,在教师讲授GDP的概念之后,为使学生全面把握和增强理解GDP,以及有关GDP的评价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搜集资料,制作成PPT,来讲授相关内容。在学生讲述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学习心得。采用自学辅导教学的关键是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只需巡视课堂,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只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发现共性的问题。小结时,做到有的放矢,纠错解疑,规范学生做题,梳理知识使之系统化。

(三)专题讨论教学

专题讨论教学是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思维能力锻炼的一种教学模式。专题讨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挖掘学科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综合知识的能力。对于一些学生相对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专题讨论教学法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专题讨论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设计好多个专题,让每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专题,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然后给学生1~2周的时间收集资料,并利用本章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接下来将每个小组讨论的结果用PPT的形式展示,派1~2代表做演讲。同时,课堂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做评委,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点评打分。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同时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课堂讨论对专题报告进行修改,每个组员提交1份个人研究报告,小组提交1份总报告。例如,在讲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讨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货膨胀对我国劳动者、企业主等阶层的影响。在讲消费理论时,要求学生查阅中国储蓄资料,分析中国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储蓄?在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以我国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时代背景,讨论政策组合的实际应用情况等。采用专题讨论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应该精选专题,控制好学生陈述的时间,把握课堂节奏,带动气氛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优势明显,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教学难度增大、教学结构松散、教师的指导地位难以保证等等。笔者认为,要扬长避短,在宏观经济学自主学习教学安排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足够的授课学时

自主学习教学不否定理论讲授的作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难度和复杂性,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本科教学应当以理论讲授为主。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的授课时数约51学时,这只能保证讲授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为顺利实施教学范式改革,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教学内容,必须在原有授课学时的基础上至少增加16课时,即每学期至少达到68学时。

(二)培养学生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

实证分析是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要想做好实证分析,学生必须具备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顺利实施的保证。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利用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等公共资源收集数据,并传授一些基本的处理原始数据的方法等。例如,在讲“国民收入核算”、“失业与通货膨胀”时,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搜集中国名义GDP、GDP平减指数、GDP增长率、失业率、CPI、PPI等数据,让学生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有总体的认识。在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其中涉及货币政策问题时,则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库,搜集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数据,让学生大体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

(三)建立科学的学生考核机制

实施教学范式改革,应当纠正以考试成绩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的偏差,扩大评价的内涵和范围,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因此,《宏观经济学》课程科学考核的标准应是多重的,丰富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应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研讨与辩论的表现、自主查文献讲课的表现、课程作业的表现等。着重评价学生掌握方法和能力的程度,考察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篇8

对一个国家来讲,它的宏观经济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降低失业率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出于协调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出于稳定物价、扩大就业的需要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或参与经济在世界大多数国家早已成为现实。

一、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的天然缺陷使市场失灵在所难免。高效的政府调控是市场正常运作的必要保障。因而,现代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经济。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宏观政策的选择与应用上。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来制定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等。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对税收、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进行调整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产出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简单地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增支减收,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增收减支。

2.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例,它发挥作用的传导过程是: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可以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如增加政府购买或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增加投资津贴来实现。假设增加政府购买,政府购买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增加了总支出(Y = C+I+G+X-M, G,Y);而当产品市场均衡时,总收入应该等于总支出,由此,总收入也增加。因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政策实施同时也会产生反作用: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预防需求随之增加,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投机需求就必须减少,而投机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利率上升;利率作为投资的成本,导致私人投资下降;而私人投资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带动总支出的减少,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下降(G, L=k*Y-h*i, Y, L,i,I,Y)。政府购买增加导致私人投资减少的作用,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挤出效应”。同理,政府运用另外两个工具,即税收和转移支付,其变化会引起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消费,而消费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又影响了整个支出与收入。当然它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而反作用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3.财政政策的决定因素与实施效果

财政政策的决定因素与IS和LM线密切相关。在IS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线越平缓,财政政策越明显;反之,LM线越陡峭,财政政策越不明显。在LM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线越平缓,财政政策越不明显;反之,IS线越陡峭,财政政策越明显。而在特殊情况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形下(长期,LM线为竖直的直线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形下(短期,LM线为水平的直线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挤出效应也是影响财政政策的因素之一。当挤出效应效果大时,货币政策不明显;挤出效应小,则效果明显。挤出效应体现在图形上就是IS与LM线的斜率,IS线平缓,LM线陡峭,代表着较为显著的挤出效应。因而挤出效应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在本质上仍可归结为IS和LM线的问题。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整来改变利率,进而影响国民收入与产出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也分为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简单地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增加货币供给量(放松银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减少货币供给量(紧缩银根)。具体实施时,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

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例,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传导作用是:当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量,利率就会随之下降,以利率为成本的投资便会增长,从而拉动总支出,使总收入增加(Ms,i,I,Y)。与财政政策相似,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样具有反作用: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人们手中的钱增多,从而交易预防需求增加,交易预防需求与收入是正相关的,因此货币需求也增加,货币需求的增加,又使得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私人投资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带动总之出的减少,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下降(L= k*Y-h*i,L,i,I,Y)。

3.货币政策的决定因素与实施效果

货币政策的决定因素同样取决于IS与LM线。在IS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不明显;反之,LM线越陡峭,货币政策越明显。在LM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明显;反之,IS线越陡峭,货币政策越不明显。而在特殊情况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形下(长期,IS线为水平的直线时),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形下(短期,IS线为竖直的直线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综上,从直观角度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与IS线及LM线的斜率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若一国IS曲线比较陡峭,而LM曲线比较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好;若IS曲线平坦,而LM曲线陡峭,则货币政策效果好。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实践性问题:

1.执行政策的时机问题。从理论上讲,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低迷时一般执行扩张性的政策,在经济过热时实施紧缩性的政策。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即前面所述的传导过程,在实际经济中真正发挥作用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从政府意识到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到制定政策再到实施政策及政策发挥效果,其间存在时滞。每个国家都有经济低谷与高峰交替的经济周期现象,如果在经济低谷时执行了扩张性的政策,而政策时滞时间长,经济已经向高峰迈进的时候才充分发挥作用,那么扩张性的政策将推动经济的过热,这违背了政策实施的初衷。因此,准确地预测好时滞,把握好政策实行的时机,非常重要。

2.执行政策的综合运用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过度使用其中一种而忽略另一种的作用。如片面强调财政政策,通过过多的政府支出来调节经济,忽视相应的货币政策的运用,往往会造成人为的经济失衡。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的微观基础不够健全。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政策的传导机制的作用发挥缓慢,政策的不确定性比较大。

4.金融市场不够健全,利率机制的调节作用有限。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监管水平低,政策的实施效果有时会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如货币政策效果会因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难以避免等。

四、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建议

1.政府尽可能的提高决策的效率,减少各环节占用的时间,尽量减少时滞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提高经济调控的效果。

2.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发挥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仅依靠其中之一是不全面的。比如,在一般萧条的时候,政府会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来增加国民可支配收入,拉动经济,同时会采取较为温和的货币政策甚至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来防止政府拉动经济可能带来的通胀。

3.改善微观基础。健康的微观经济主体能够减少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使政策效果更为充分地发挥。因此,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就必须重视和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容的微观运行机制,强化它作为市场主体的性质和功能。同时要优化经济结构,无论对于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而言,其效应的形成机理都是在一定经济结构内,通过最初政策变量的改变与其他变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经济结构不合理,即使是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要促进传统部门的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 完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以及政策传导和发生作用的重要条件,培育健全的金融市场,是实施有效地财政、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内容之一。在前面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的传导机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市场上诸多因素如利率等对于政策实施效果有着显著影响。完善金融市场,逐步实现市场化的利率机制,让利率真正成为资金的“价格”,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开发金融产品,鼓励和引导各种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和有利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制度创新,提高金融市场监管水平,使金融市场向着完善、稳定的方向发展,保障政策实施的健康环境。

5. 提高、刺激消费的有效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中,消费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拉动国民收入的作用不容小觑,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就要使刺激消费的作用更加充分。而人们最终是否会增加消费,取决于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因此,要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来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这些是加强消费刺激作用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与我国教育、医疗、养老、失业扶助、贫困救济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都有密切关系。人们紧缩即期消费,为未来储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结果。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就业扶助、贫困救济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扩大城乡居民的受益范围,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消费领域。

总之,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人类选择了市场,但市场机制的发展必然以高效的政府管理为依托。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必须要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与思考。

参考文献:

篇9

一、M-F基本模型

蒙代尔一弗莱明的基本模型由下列几个市场均衡条件构成。

1商品市场均衡

公式表明,由于完全的资本流动,该小国经济的利率水平是由世界的利率水平决定的。

二、M―F模型的描述

IS曲线:它表示商品市场(流量)均衡点的变化轨迹。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与本国利率水平成反比,IS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

LM曲线:它表示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点的变化轨迹。一国国民收入增加会导致本国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从而要求利率(r)上升,LM线是一条向上倾斜(斜率为正)的曲线。

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为一国经济内部均衡点。

BP曲线:反映国际收支均衡点的组合,是一条垂直线。

当IS、LM、BP曲线交于一点时,一国的开放经济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三、态的M-F模型

静态的M―F模型说明在固定汇率、资本流动及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这三者之间,不可能同时存在。该模型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够突出汇率,特别不能处理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对开放经济的复杂影响。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政策研究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固定汇率制下的资本完全流动性与可变汇率制下的资本完全流动性。其内容可概括为下图:

四、M-F模型的发展:动态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多恩布什模型

多恩布什于提出了动态的M-F模型。他认为原始M-F模型无法对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波动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在其模型中,他假定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对汇率的未来波动具有肯定的预期。粘性价格介于不变价格和弹性价格之间,它假定商品市场的价格变化是缓慢的,滞后于资产市场的调整。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可以由以下三个等式来说明:

45度线表示价格水平和汇率水平的长期均衡,即购买力平价曲线

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市场的均衡曲线MM右移到MM`,在短期内价格粘性,商品市场不能立即出清,而实际货币存量增加,货币市场均衡则实际货币需求必须增加,这样在短期产出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货币市场出清的唯一方式是利率下降,利率下降,资本外流,汇率由Sa上升至Sc,也即由A点移到C点。从长期来看,商品市场的缓慢调整,价格将相应上升,这将逐步消化掉部分货币存量的增加,实际货币供应量将下降,利率上升而汇率下降,直到新的均衡点B,经济体系又恢复到长期均衡状态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的显著特征是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长期分析结合起来;采用价格粘性这一说法,更切合实际。同时,它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表明了货币扩张(或紧缩)效应的长期最终结果是导致物价和汇率的同比例上升(或下降)。但在短期内,货币扩张(或紧缩)的确对利率、贸易条件和总需求有实际的影响。

然而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粘性价格模型假定货币需求不变,但在实践中,常常由于实际汇率的短期波动而影响货币需求。

第二,粘性价格模型暗含着这样的假定:资本是完全自由流动的,汇率制度是完全自由浮动的。而上述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不能完全实现; 第三,粘性价格模型很难得到实证的验证。

(二)曼昆模型

本文以下所述是选取曼昆教授在其《宏观经济学》著作中所阐述的一个知识点。

1浮动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

(1)扩张性货币政策

假设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且物价水平固定不变。运用M-F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由于价格P不变,所以,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因此,LM1曲线右移至LM2 ,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资本外流,造成汇率贬值,这又使国内物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净出口增加,即国内产出增加。

(2)贸易假设:政府实行进口限额或关税来减少进口物品需求。运用 M-F模型分析贸易政策变动的影响,如图:

当政府采取关税或进口限额,(a)图中的净出口曲线将向右移动,从而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因此,(b)图中的IS 曲线也向右移动,由IS1移至IS2,使得汇率提高。然而汇率的上升又等量的减少了NX,因此,产出或收人没有改变。其结果为:汇率上升,收人不变,仍为Y0,贸易余额不变。(图参见曼昆著《经济学原理》)

2固定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汇率

(1)扩张性财政政策

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使IS 曲线向右移动,如实际固定汇率e,汇率上升,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只有增加货币供给,买进外币,售出本币,这使得汇率能够维持在实际固定汇率e 处,汇率得到维持的同时,LM曲线向右移动,由uⅥ 移至LM2″,其结果与固定汇率制的情况恰好相反,财政扩张使收入由Yl增加到Y2,而汇率没有改变。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无效。

(2)贸易政策

假设政府实行进口限额或关税政策。当政府实行贸易限制,这种政策使 汇率。净出口曲线向右移动,从而IS 曲线也向右移动。使得汇率提高,而要把汇率维持在固定汇率e 水平,货币供给就必须增加,因此LM曲线向右移动,因此,总收入增加。其结果为:汇率固定不变,收入增加,由Yl增至Y2,同时贸易余额得到改善。

(三)M-F模型的发展―奥布斯特费尔德和罗高夫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

1M―F模型诞生后,有多位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扩展:

布兰松和布特引入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在M-F模型内分析了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效应。该模型说明:当考虑到汇率变动对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后,扩张性货币政策同样导致本币的贬值和国内产出的增加,这在理论分析方面,与M―F模型的结论是一致的。

HyeonSeung Huh用澳大利亚1973―1995年期间的相关数据对M―F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结论认为“该期间澳大利亚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非常接近于该模型的预测”。

多恩布什和费希尔(1984)将资产替代效应引入M-F模型;弗伦科尔和拉兹将多个扩展因素融入M―F模型框架,来分析财政政策效应,但没有涉及价格变动和存量调整因素。

20世纪90年代,沿着蒙代尔一弗莱明一多恩布什的研究思路,奥布斯特费尔德和罗高夫把跨时效用最大化引入到该体系中,建立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一般模型,该模型在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引发了一场新的研究热潮,被称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2 奥布斯特费尔德和罗高夫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方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能进行福利分析,这样就能通过经济冲击对生产、消费和实际货币余额的改变来考察宏观经济政策对居民个人效用的影响。其意义在于,它既解决了基于凯恩斯传统模型的问题,也顾及到了以往实证性的、不完善的跨期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Obstfeld和Rogoff采用两国经济模型,所有居民是在[0,1]上连续分布的,利用货币效用函数的方法将货币直接整合进模型;个体的终身效用函数与个体消费指数、持有的货币余额、产出相关。

此模型蕴涵了许多由M-F模型的方法分析国际金融问题而得到的结论,同时又超越了这种静态方法,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以同时分析经常账户、汇率问题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此外明确的福利分析使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评估有了可能,并且为研究国际政策协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标准模型提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标准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拓展。其中较为重要的有:

Corsetti和Pesenti认为名义刚性的假设对分析现实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认为只有把外生冲击的程度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分析方法才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

Betts和Devereux把国际市场分割和市场定价引入标准模型。他们考虑到国际贸易中总存在着一些障碍和壁垒,出口商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中实行价格歧视,且贸易品国际价格有时会偏离“一价法则”。

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方面,Obstfeld和Rogoff的标准开放经济模型中,认为国际借贷变动是传导经济冲击的重要渠道之一。不论货币扩张是源于国内还是国外,未预期到的货币扩张都将提高每一个国家的消费和福利,只有当考虑除垄断之外的无效性时,货币冲击对国内外才有不对称的效应。Corsetti和Pesemi用该模型对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福利水平的综合影响进行系统分析。认为他们在开放经济中,除了垄断扭曲外,还存在与开放相联系的另一种扭曲,即一国通过控制生产供给来影响贸易条件的能力。他们假定国内商品的替代性高于两国之间商品的替代性,这时贸易条件的外部性就会产生重要的福利影响;当经济遭受外来冲击时,在需求和贸易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国际净借贷为0,这就和标准模型中的结论不同。

五、总结

M-F模型的提出是经济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它为政策决策者们提供了一条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静态的M-F模型是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固定汇率制,而利率在当时经济中的作用相对较为重要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反映的是经济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水平;而动态模型和曼昆模型则是结合目前世界经济的实际情况,即多数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汇率对一国贸易、金融的作用逐渐突出且越来越不可忽视的背景下提出的;原始的M―F模型是把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不加区分的予以论述;而扩展后的模型区分了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和大型经济开放模型。原始的M一F模型只针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而修改后的模型在原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贸易政策的内容。从以上对模型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段的模型所表现的异同点的分析来看,模型与理论确实需要跟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只有这样,我们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才能达到理论来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现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为试论蒙代尔-弗莱明教学模型的发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10

第一,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含义是我国经济将从过去的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高能耗的方式转变重视增长质量、强调内需、重视民生和改善环境的增长方式。首先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许多经济学家预测。在2020年以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6%~7%。其次是要经历很长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第二,央行的货币政策将继续遵循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宏观经济政策。总的趋势是继续实行谨慎稳健的经济政策,继续灵活运用已有的各项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调整经济结构,支持农业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创新。

第三,着力推进普惠金融。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治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为落实公告精神,从金融政策上要给予非公有制企业同等的待遇,在金融市场准入方面要允许设立民营银行和其他民营金融机构。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为吸收民间资本投资开拓广阔的空间,并将为进一步活跃金融市场、推动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