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2 15:08: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

篇1

科学地规划是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旨目的、无系统的开发只能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短期的经济利益代替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片面的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冲突。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就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在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规划,因为大部分能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都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遗产。>文秘站:

二、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日前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和经济全方位的发展,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大要家。生态旅游的开发,不仅要满足旅游者获得在旅游地享受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旅游地的群众获得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更要为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发不是单方向,而是双向的,是旅游者、投资主体和当地社会之间的平衡和互动,这样才能达到公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经济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生态旅游开发是改善地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系统工程的一个人口,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促进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更大的层丽上来看,生态旅游需要全社会积极有序的参与。

三、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与防“泄露”原则

鼓励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让当地群众加入到生态旅游业的开发,这也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原则之一。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具有较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地方在经济上比较贫穷,生态旅游开发如果完全脱离当地社会是很难成功的。积极地获得当地政府、社区和群众的支持,是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基础。即使自然保护区、风员名胜区这类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半封闭或封闭区域,生态旅游也不应是象牙宝塔,否则也很难持续发展。只有当地居民理解、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并从中受益,才能使区域生态旅游业和自然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让当地群众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进程,从社区的初步评价,到规划过程与实施,直至不断发展中的监测,都能反映出“共享的社区设想”,从而得到当地的支持。

所谓“泄露”就是旅游的收益流到旅游区域以外。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使该项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保留在受影响社区内。这也是维持当地计区和群众对生态旅游开发信心的重要保证。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当地群众进行培训和扶助,以提高他们的技能,更多地参省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和从事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从而使新的商业机会能在地方层次上解决,使生态旅游的效益用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篇2

生态旅游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其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造福当地社区居民,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受到国际旅游界的广泛推崇,成为近年来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分支。当前生态旅游开发缺乏相应的生态学理论指导,导致众多开发性的破坏,“生态旅游破坏生态”成为各生态旅游区普遍的现象。

目前被认为对生态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美理论。这三大理论对生态旅游的开发都是从宏观的带有哲学层面的指导,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实践指导较薄弱。笔者认为,能切实指导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学理论应包括生态学的几门分支学科-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系统管理学。详见下图: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对原有森林植被进行景观改造,要遵循恢复生态学理论与原则,认清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相互作用机理,对不同植物群落区别对待,哪些植被是应加以严格保护,哪些植物是可以加以人工改造,使之既符合植物群落演化规律,又美化旅游环境。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会影响原有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中有关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以及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研究对生态旅游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这个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中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体现为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通过对由旅游而产生的产业行为进行优化,强调在保证资源可更新能力的范围内进行合理有效利用,构建人地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管理是具有明确的、可持续目标驱动的管理活动,由政策、协议和实践活动保证实施,并在对维持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必要的生态相互作用和生态过程最佳认识的基础上从事研究和监测,以不断改进管理的适合性(美国生态学会,1995)。生态旅游开发涉及诸多利益相关方面,如果没有从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角度去管理,会出现众多关联性的问题,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运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从整体上综合分析旅游流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具有关键性影响的生态要素和生态过程,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时监测,对制订的各种管理制度进行反馈,使之适应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实际,确保旅游客流、当地民众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钟林生 肖笃宁: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 生态学报.2000,20(5):841-848

[2]钟国平 周 涛:生态旅游若干问题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4):64-67

[3]杨桂华 钟林生 明庆忠:生态旅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余作岳 彭少麟主编.1997.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篇3

生态旅游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旅游指的具体的旅游活动及其产品。广义的生态旅游,是指对旅游产品和活动的延伸和扩展。生态化旅游开发是基于广义生态旅游的旅游开发模式。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在于,它不一定是利用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但是整个过程都必须保护好区域内部的环境质量,使得环境资源能够循环使用,完善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开发是以良性循环以及循序渐进为指导的旅游开发模式。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也应该遵循生态、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并且在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选择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二、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特征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比如,有草地、沙漠、雪山、瀑布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采用,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也能够促进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实现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资源条件和自然条件不同,其形成的风格也不相同。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和搭配,并借助当地基础资源的优势,对旅游资源进行生态化旅游开发,从而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生态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将经济、生态与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并寻找出最大综合效益的方案和策略。综合效益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资源的使用价值高,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都处于良好状态。这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形象设计和产品规划,有效的提高综合效益。第二、资源的使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生态和社会效益较差。尽管目前的经济效益不错,但是这是一种追求短期发展的经济追求模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三、源的使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差,生态和社会效益较差。由于地理环境位置不好,所以造成了其各方面效益受到影响。第四、源的使用价值低,经济效益差,生态和社会效益较差。这种情况一般是地方性旅游资源,给周边人们带来平时休息的场所。

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环境容量,保护环境资源

在生态化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容量和旅游环境进行保护,采取合理、合适的旅游生态环境开发策略,使得旅游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被有效保护。旅游环境容量,是多种容量概念的集合,其内涵从固有实体容量拓展到了经济和社会容量方面。旅游环境容量根据空间尺度的容量分为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容量。根据旅游环境容量的不同,确定其饱和、超载以及环境污染程度的最大范围,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对环境进行合理保护。根据景区饱和、超载以及环境污染程度发生的规律,找出它间接发生、突然发生的周期和时间,从而采用空间分流和适当降低流量的措施,使得旅游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并且实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和弘扬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

在生态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将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保留优良的文化传统,使之不被侵害。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文化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高效低耗的经济发展形势。但是,经过事实证明,文化在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其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协调统一。即使对于保护的比较好的文化产业,也贴上了经济的标签,就影响了文化的本质特征。应该将独特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构建民族文化品牌,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和品牌网络。同时应该保护独特民族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融合其本质与特色,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例如,内蒙古草原与蒙古文化。新疆的独特气候与穆斯林文化等等。

(三)依托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旅游是综合性质的产业,它能带动周边衣食住行等各项服务和行业,实践证明,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带动其他经济的共同发展。所以,发展区域民族旅游经济具有拉动效应。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其他经济能够和旅游经济相互依托而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能快速拉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昆明市团结镇少数民族生态旅游产业,在采用“农家乐”这一生态旅游方案之后,至2008年,其营业总收入已经达到了1.15亿元。“农家乐”特色旅游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旅游品牌,并且成为了主要的经济增长带动点。第二、旅游业又反过来依托于当地经济发展基础。对于基础设施和设备比较落后和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其旅游业也很难得到快速发展。例如,广西的南宁---大新---靖西二级公路修建以后,位于大新的德天瀑布其旅游人次增加了一半。

篇4

当今世界人类对于海洋旅游的需求逐步提升,并伴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海洋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生命逐渐发展壮大。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岸线漫长。国内学者从海洋生态旅游的概念、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海洋生态旅游的产品与市场、海洋生态旅游的文化以及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这几大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海洋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正确理解海洋生态旅游的概念是研究海洋生态旅游的关键和基础。首先,旅游是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意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生态旅游本身由生态旅游衍生而来,是生态旅游与海洋旅游的结合。目前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不统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到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进行的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游览,目的是享受和欣赏自然(以及其他附带的文化因素――过去的和现在的),促进环境保护,旅游者的负面影响小,给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利益。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学者对海洋生态旅游的界定大都从生态旅游角度出发,但始终未能统一乃至权威化。周映萍、朱坚真(2009)认为:滨海生态旅游是利用海洋环境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包括海上垂钓、漂流、探险、潜水、冲浪、品尝海鲜、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参与海上作业以及海洋探秘等。张从(2009)认为:海洋生态旅游是为了了解、体验、欣赏和研究海洋生态景观(包括与自然融合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既体现认识和享受自然,又体现环境教育的旅游。梁永国、李少云(2011)认为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旅游除了具备生态旅游的共性特征,更包括了独特的海域文化、海洋自然资源等特性。

海洋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导向,以社会经济条件为依托,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为前提,开发海洋旅游产业,以期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效益。这是学者们在对海洋生态旅游定义时所取得的共识。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海洋生态旅游的定义大多是在生态旅游的定义上出发,结合海洋空间范围来界定的。对于海洋生态旅游的内涵理解,本文认为海洋环境下,一切符合生态旅游核心理念的旅游活动即可称之为的海洋生态旅游。

三、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

我国对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中,以区域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比重最大。潘海颖(2007)提出在海洋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中需要贯彻的核心思想是:旅游景区开发原理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结合,注重事前预防、超前定位、动态监控、系统管理。他认为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过程,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郭晋杰、焦艳丽分析了广东省特呈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潜力,指出模红树林资源作为海岛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发展海岛生态旅游的资源凭借。提出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几大原则和取向:一是特色化原则和品牌化取向;二是市场化、产业化原则和人文化取向;三是旅游内容层次化原则和科学化取向;四是可持续化原则和绿色化取向。桂峰等(2001)对辐射沙洲沿岸地区概况以及如东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认为潮滩各区间生态特征不同,从而旅游资源价值不一。因此针对潮滩资源提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带开发模式以及点轴开发模式。楼筱环(2011)分析了舟山群岛生态型海洋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树立生态旅游区域发展概念,出台与实施无人岛生态旅游开发政策等发展

策略。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充分认识到开发海洋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了极大关注。但研究内容大多针对区域和海岛,缺乏对中国海洋生态旅游整体性研究。目前以理论研究成果为主,对开发海洋生态旅游提出的诸多策略缺乏实践价值,因而对实际开发所起指导作用较小。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内海洋生态旅游研究的开发进程。

四、海洋生态旅游产品与市场的研究

(一)海洋生态旅游产品的研究

海洋生态旅游产品主要源于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蓝宗辉(2002)等在探讨红树林对海洋生态的作用时指出,红树林是海上旅游的后备资源。因其具独特的生态旅游价值,可被开辟为生态旅游场所。庞振刚(2003)等针对象山环港区整体海洋生态旅游规划制定出了渔乡风情、海岛游乐、海上运动、滨海疗养和海塘娱乐5大海洋生态旅游区,并设计了相关旅游产品。冯锦龙(2002)凭借江苏海洋渔业资源,针对江苏沿海的海洋旅游、生态旅游或大旅游设计了5类渔业产品:观赏性旅游产品、参与性旅游产品、科普性旅游产品、购买性旅游产品和品尝性旅游产品。并为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设计了“10观4海”共14类产品。

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可利用资源丰富,海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潜力大。国内对海岛与海滨生态旅游产品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可以初步形成一套系统的旅游产品模式,对其他众多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产品的设计起到导向作用。但总体上来说,我国海洋旅游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第一,各区域共性产品多,个性产品少。产品开发限于利用海水、阳光和沙滩,地域文化不够凸显,区域差异不足。第二,大众普及型产品多,高科技特色产品少。另外游客消费能力偏低,开发者销售收入少,积极性不高;第三,陆地产品多,海洋和深海产品少。

(二)海洋生态旅游市场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海洋生态旅游市场的研究较匮乏。在对区域海洋生态旅游的研究进程中也很少涉及市场的问题。从提出海洋生态旅游研究起,所能搜索得到的研究文献中只有庞振刚等(2003)在探讨象山港区域开发海洋生态旅游问题时进行的初步的市场分析。他们将其市场定位为以宁波市及周边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并且根据其市场特征划分出三级客源市场。一级为宁波市及周边奉化、宁海、象山等城镇居民;二级为浙东地区;三级为利用旅游介入机会从其他景区分流的一些较远地区的游客,亦可称作机会型市场。

由此可见,国内学者较少关注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市场,这对海洋生态旅游供需双方市场的发展不利,也会使我国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缺少市场导向。

五、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的研究

对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的研究并不多,仍以对海洋旅游文化的衍生为主。梁永国、李少云(2011)认为海洋生态旅游文化是在海洋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积累、凝结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是海洋文化、生态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复合体。而其文化价值源自海洋生态旅游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可分为标准生态旅游模式、准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化大众旅游模式三种实现模式。

由于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发展较晚,包括学者在内的旅游者没有或少有海洋生态旅游活动的体验。同时海洋空间范围大,生态旅游活动有限,而人类碍于海洋的可进入性和不安全因素,而未能对海洋生态旅游文化及其价值的研究有进一步的

突破。

六、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海洋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翟庆文(2011)探究了我国滨海休闲潜水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潜水业活动可能对旅游产生致命性问题,即毁坏海洋生态的同时还会摧毁海洋传统文化。雷春、高艳利(2011)在探析海南省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时强调现实情况远非固定或静态,应对开发的项目按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要求进行研究,取得海洋生态系统整体的效益。徐菲菲(2003)通过多目标加权平均法,以滨海城市连云港为例,创建了滨海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提出连云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型”的模式。马克美(1999)对广东海洋生态旅游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海洋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要讲求名牌效应,要创建滨海旅游的中心城市,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法规。乌兰(2010)在分析海洋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统一关系时指出,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因此要改变目前海洋旅游开发中经济利益大于环境利益的不可持续的增长

方式。

我国学者在研究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大多是理论成果,鲜有学者能够提出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再者由于我国海洋生态旅游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已进行的少量海洋生态旅游活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学者们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存在信息落后的现象,因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在时间上相对滞后。

篇5

1.千岛湖生态旅游区的风景资源

1.1一湖秀水,碧波荡漾

千岛湖是为建坝蓄水修建而成的人工湖,湖水主要来源于新安江,水清澈无污染,烟波浩渺的湖面面积达567.40平方公里,晶莹剔透的湖水有178.4亿立方米,湖水的平均深度是34米,最深处达到108米,能见度高达12米,水质绝佳,整体上符合国家一类水质的标准。

1.2千岛千姿,绚丽多彩

千岛湖拥有众多的岛屿,湖内各岛屿大小不一,远近不同,姿态万千,有起有伏,宛如散落在湖面的璀璨珍珠。从上空俯瞰,分布密集的小岛之间像是拼图,拼凑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面,每个小岛的空间分布都不可或缺、恰到好处。分布疏散的小岛之间是大片的、平静浩瀚的蔚蓝色湖水,令人心旷神怡。

1.3山峰岩石,千奇百怪

千岛湖风景区的地貌景观独特,以丹霞地貌和石灰岩地貌为主,其中千岛湖石林的石灰岩地貌以及屏峰岩两侧的丹霞地貌景观“飞来石”,“腰子石”等极具特色;此外,千岛湖西北湖区的仙人潭,长岭石柱等也以其惊险的峭壁峡谷、奇形怪状的岩石闻名世界。

1.4动植物繁多,生机盎然

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风景区的青山连绵不绝,植被郁郁葱葱;景区珍贵树木种类繁多,其中有20种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景区土壤、气候极适宜茶树、山核桃树、桑树、毛竹等经济植被的生长。完整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了野生动物的王国,湖内有各种水下生物,其中淡水鱼类有13科94种,年捕鱼量达4000多吨;岛上鸟类、爬行类、哺乳类等各类野生动物齐聚一堂,其中鸟类品种多达90种。

2.千岛湖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整体开发规划

大多数旅游开发商未充分了解千岛湖生态资源环境的整体情况,以至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层次低,同时伴随着水质恶化、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出现,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另外,在开发过程中出现开发商集中争夺的热门地区,而有些具有潜在生态价值的旅游区则被忽略的现象,结果导致生态旅游开发区过度集中于小范围空间,景点布局失衡,整体效益有限。

2.2已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单一

千岛湖生态旅游属于观光休憩类旅游产品,以欣赏岛屿湖水风光为主,对岛屿的依赖性强,而且旅游活动也与岛屿的开发程度密切相关,但岛屿的开发缺乏深度,例如以动物系列为主的鸟岛、蛇岛、猴岛,由于岛内动物数量较少,种类不丰富,而对游客的吸引力不高。另外,各个岛屿之间的景观相似,旅游线路类似,使得生态旅游的发展止步不前。

2.3生态旅游缺乏内涵

景区开发商在进行项目开发时,因为对生态旅游的本质理解不到位,经常粗略的将生态旅游等同于到自然中旅游,为了拉拢游客,吸引眼球,在自然景观的开发过程中添加了过多人为因素,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完整性。比如在千岛湖镇附近开展了许多农家乐旅游活动,由于建立了过多的旅馆、停车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很大,这与生态旅游应具备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性以及旅游参与者的责任性等本质要求都大相径庭。不仅如此,管理者在一般性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中强加上了生态的头衔,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根本享受不到生态旅游的价值,导致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满意度降低。

2.4生态旅游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从旅游市场外部整体大环境来看,千岛湖生态旅游属于初级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生态旅游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致使很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未能按期实施。千岛湖生态旅游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但千岛湖绝大多数旅游企业缺乏开发的条件,加之千岛湖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业和农业,整体的收入水平较低,地方行政部门也无法在资金技术方面强力支持生态旅游,导致很多旅游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效益,严重破坏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环境。

3.千岛湖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3.1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千岛湖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取决于科学的规划。一方面,千岛湖生态旅游开发管理者,要不断总结经验,注重向其他成功的生态旅游发展区学习,借鉴成功生态旅游发展区的开发模式,结合本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拟定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资源的保护以及服务人员的培训等全方面的规划方案,走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路线。另一方面,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扮演好统筹协调的角色,在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过程中及时指导、提供意见并参与方案的制定表决,从而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制止有违环境保护、有违资源合理利用的不完备的规划方案。

3.2严格执法,加强保护

目前我国已制定《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与保护自然资源直接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是防止生态旅游演变为资源环境掠夺性产业的有力保障。千岛湖地方政府应对相关法律在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同时做好必要的遵纪守法的宣传工作,针对法律法规涉及的保护自然环境的相关条款,制定详细的地方规章。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及时查处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中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乱纪的单位及个人。

3.3以民为本,提高意识

从系统控制论的视角来看,千岛湖生态旅游实质是由生态旅游参与者、当地居民、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以及生态资源等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型生态旅游系统,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调控关系。当地居民作为生态旅游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其经济和社会利益与千岛湖生态旅游开发密切相关。因此,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不仅要要建立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认同感,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只有让当地居民高度关注生态旅游开发,才能使他们主动、自愿参与到千岛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并且自觉地对千岛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过程进行监督。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在千岛湖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吸纳当地居民的意见与建议,要站在当地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当地居民的利益摆在重要的位置。

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应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环境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居民,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当地居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多彩,教育的方式要新颖独到,可以用网络、媒体、娱乐等全新的方式代替书本、报纸等传统教育方式,同时可以举办生态知识竞赛等有奖活动,调动当地居民了解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的积极性,使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外界力量的影响下不断强化。也可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 不断提高当地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4专业培训,积极参与

由于千岛湖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专业性知识,所以地方政府应该面向旅游参与者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培训体系。对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者,主要是加强生态意识的培训,使得经营管理者对生态旅游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还要求经营管理者了解生态旅游常用的科学技术,以便于指导、监督旅游建设实施过程中其他人员的行为。对生态旅游服务人员,重点进行生态旅游基本知识、本地生态特征以及生态旅游景区教育普及性知识讲解能力培训,可以采用开展专题讲座、制作宣传片、模拟讲解等培训方式。

篇6

所谓生态脆弱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条件下,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以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如超载过牧、乱砍滥伐、粗放式开采等,这些行为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及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丰富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和风俗人情,较少的人为干预,使民族地区保留了许多原生态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内陆地区,边缘的环境、封闭的交通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不少民族地区把旅游开发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

其一,地理区位的边缘性。我国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一般处于几个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属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类型的边缘地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区域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其二,社会经济的边缘化。由于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政策、科技、市场效应等的衰减,民族地区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水平的落后,同时带来了社会发展的缓慢,教育水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落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这些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三,旅游资源丰富。全国生态脆弱区涵盖了内蒙古、宁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我国少数民族大省,分布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这些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经济的边缘化。

(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其一,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开发粗放主要表现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回报,而忽视了资源耗损和破坏,开发和运营环节能耗和水耗较高,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下,社会交易率低而交易成本较高。其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矛盾的两难状态。少数民族边缘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粗放式经济模式使得民族地区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加上自然灾害频发,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生活环境,导致边缘地区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两难状态。其三,公众环保意识的不足。许多地方政府重发展轻保护,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十分普遍,严重破坏环境;许多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不能有效遏制,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及经典案例比较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旅游方式,既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起到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和社会团结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现状概述

学术界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表1是近10年来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多种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总结。由此可知,多种模式的出现归根于理念的不同,不同的视角归类出的是多种类型的模式。其中有些模式虽然属于不同类型,但其实从理念的角度来看,这些模式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也就是说,真正主导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方式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引导民族旅游的发展。

(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经典模式及代表案例分析

1.传统+生态开发方式。凤凰古城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直到2000年,凤凰旅游业一直处于自然、自发形态,政府对于旅游的认识不充分,基本没有形成行业和产业的概念;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景点的可进入性差。2001年,凤凰县政府将凤凰古城等8大景区的50年经营权转让给湖南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凤凰模式”。在引入社区参与的基础上,2007年来凤凰提出了“生态立县”工程,实施“生态旅游”项目。这种在传统基础上引入的生态开发模式在旅游开发的实际运作中取得了巨大的绩效。凤凰生态旅游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生态旅游加强了民族地区自然文化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民族文化得以传衍;第二,生态旅游较之传统旅游方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注重旅游带来的社会效益;第三,生态旅游强调民族本土居民的利益,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注重引入居民意见,注重居民满意度。

2.生态+循环开发方式。云南在2007年已开始进行循环旅游的探索,其中西双版纳的循环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并出现成效,主要采用生态型旅游村寨模式、环境友好型旅游小镇模式、绿色旅游城市模式。西双版纳循环模式的特点:第一,实现投入物质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等,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进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第二,促进旅游管理者、旅游开发经营者、旅游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力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从而从诸多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低碳旅游开发理念。2009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之后逐渐成为旅游的新趋势。低碳旅游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通过旅游设施、低碳旅游吸引物、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低碳旅游景区是台湾地区的坪林景区,它是台湾地区第一个低碳旅游观光景区。1997年,坪林推出了台湾第一个以“低碳”为情境的“坪林之旅”,设立共乘前往、交通管制、低碳换乘的低碳交通,建设低碳旅游活动和低碳旅游服务中心,此外还有导游在导游讲解中宣传低碳意识和碳汇理念。低碳旅游为景区和社会带来了显著的低碳效益。

低碳理念的特点:第一,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以免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越来越难以对生态旅游进行评定。低碳旅游的可量化的实施标准和对全过程旅游、多方位参与者的低碳要求可以突破生态旅游规模的限制;第二,注重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低碳住宿餐饮等低碳或无碳方式;第三,注重加强旅游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促进全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

由此可知,三种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各自强调了不同的发展重点(见表2),但三种模式各自的目标不是彼此独立与矛盾的。生态旅游侧重以小规模旅游来强调对于民族旅游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强调社区参与,关注民族居民的利益和旅游惠及民生的价值体现,这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民族旅游都必须遵循的理念。但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以及生态旅游本身关于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等问题的模糊化,生态旅游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旅游开发的矛盾。低碳理念和循环理念的提出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低碳化、高效率以及再循环、再利用,能更好地解决环境脆弱和保护的矛盾。综上所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该在前面三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更具有综合优势的开发模式。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与环境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依托,以低碳为先导,以循环经济为补救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关注旅游惠民的生态旅游开发复合模式(见图1)。

(一)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内涵――生态、低碳、循环的依承关系

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前提,强调社区参与,重视生态环境的补偿,尽可能保持和维护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为目标,注重旅游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系统协调。

严格的生态旅游为了维护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性,过分地限制旅游开发规模和游客数量。而泛化的生态旅游则存在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的诸多质疑,生态旅游试图追求“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根本无法完整实现。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在生态旅游的理念基础上,低碳旅游使得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循环应用,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能源的低消耗、旅游污染物的低排放、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旅游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特征,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

(二)模式的实施路径

1.四轮驱动构筑核心。旅游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开发方式策划低碳型民族景区,建设低碳旅游设施,规划生态交通方式、新型能源供应设施、循环性卫生设施,打造低碳型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憩,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通过资源循环持续利用、清洁生产等以保护旅游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返回大自然环境,实现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旅游者: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选择碳足迹最低化的旅游线路;尽量选用本地的绿色食物,减少食物的生产、运输、包装等环节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尽量选择民族地区的家庭式旅馆、乡村酒店、民族村寨等住宿方式,减少了因大量建设而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又惠及了当地居民;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通过植树或其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行为,对自己曾经产生的碳足迹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或补偿,培养“碳补偿”或“碳中和”的消费方式。

政府管理:制定低碳标准,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征收排污税、碳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资源税;推行旅游碳汇机制,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区的碳汇能力,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培育高品级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社区居民:在民族地区推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出行多采用公共交通、电动车、自行车或步行,既节能减碳又健体强身;能源利用方面,尽量使用天然气、沼气、风能等新型能源;社区家庭使用节能电气设备,减少电器待机状态,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可有效地节能减碳。

2.变资源-生产的单向过程为循环过程(见图2)。其一,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制定民族旅游环境保护规划,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技术支撑系统,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实行减量化、清洁化和保护性开发,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要坚持容量控制原则,在旅游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可能出现的污染,进行预防性管理;建立环境补偿制度,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设定固定的产出-补偿资金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节能设备的采购、环保技术的推广、民族文化的保护等。其二,在旅游经营和消费环节,倡导低碳化的企业经营,建立绿色化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环节;倡导民族居民低碳化生活的同时,鼓励民族村民发展生态经济,采取经济林果、蔬菜、家禽养殖、花卉养殖等现代生态经济经营模式。同时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推出民族村寨与田园观光休闲;鼓励旅游者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重视废物处理,采用生态化、景观化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尽量多次使用各种物品;尽量使废弃物资源化;对于无法再使用、再循环的废弃物则焚烧或掩埋。实现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减小环境污染。

3.责任与利益共生。近年来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强调居民的参与以及旅游对于当地居民的反馈,但是这远远不够。在很多民族地区,旅游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所占的GDP上升了,而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上升幅度却远远不够。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应鼓励村民以资金、手工艺、民居、自留土地等方式参与到旅游的开发、经营中来;同时政府和企业必须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反馈于当地居民,着力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水平等,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三)模式的支撑保障系统

宏观层面。一是加强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指导。围绕建设民族旅游开发、推进低碳旅游、推动资源能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应当逐步颁布相关的法律,制定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低碳标准,制定推动民族旅游发展激励政策。二是建立先进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在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在民族居民社区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低碳基础上推进循环开发。三是构建生态伦理理论,保护民族地区生态脆弱环境和文化。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复杂脆弱,民族文化和民俗消失严重,在开发和保护的夹缝中生态经济矛盾突出。民族生态环境与民族地区的生存息息相关,为了维护民族地区的自身生存和根本利益,应该倡导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正常运行的道德观念。

微观层面。一是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产业体系。以低碳和循环理念为指导,在民族地区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和惠民需求,整合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企业,构建民族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从单一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到产业联动低碳发展,到产业的惠民、富民的有机联动。二是构建旅游资源开发惠及民生的有效性评价模型。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评价涉及到经济效益,惠民效果,对当地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以及开发过程中是否已达到生态旅游、低碳和循环理念的要求。在旅游开发模式系统中,应提炼出评估因子,建立定量化评价模型。三是构建预警模型,建立生态保护协同行动模式。碳足迹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用于测量机构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计算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构建预警模型,以此来衡量低碳、循环理念的推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欣.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2.薛梅.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08(3)

3.麻学峰.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6(14)

4.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7(4)

篇7

1.1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建立目前伊春已建成景区点100 多处,其中国家4A级3 处,2A 级以上景区19 处;省S 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个,3S、2S、S 级滑雪场各 1 处,国家级狩猎场 1 处,省级狩猎场 3 处。2008年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从景区的构成和数量上看,伊春市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体系。

1.2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完成

伊春市先后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年)》和铁力、嘉荫、五营、汤旺河等20个旅游区发展规划及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市、区(县)两级规划体系。2008年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院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在一系列的规划设计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基本形成了“林海观光、森林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一体化的开发思路,提出根据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东、南、北、中四大旅游区。提出北部旅游区突出“原始生态”特色,重点开发森林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东部旅游区突出“运动康体”特色,重点开发森林避暑养生产品;南部旅游区突出“冬季冰雪”特色,重点开发冰上、雪上旅游产品;中部旅游区突出“城市观光特色,发挥集散和综合服务功能。

1.3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

伊春市立足于“中国森林之都”,采取节事宣传、新闻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一是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如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投放广告等。二是以重点客源市场为中心开发市场,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市场开发力度。三是举办各类节事活动。伊春市连续举办了六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暨首届小兴安岭雾凇节、十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杜鹃花文化节和五花山观赏节。伊春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等称号,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明显。

1.4旅游者结构改善

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游客的结构近几年变化明显,一是旅游团队数量比例增加。据统计,2008年度伊春市接待50人以上的旅游大巴车队130多个,大型会议团队160多个。二是自费旅游者比例增加。据统计,伊春市2008年主要旅游区的旅游者中,自费旅游者的数量超过了70%,免费接待者比例正逐步下降。三是非假日旅游者比例增加。游客来伊春旅游时间在总量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非假日旅游者明显增多。四是远程和高端游客比例增加,来自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以及吉林、辽宁等的游客比例逐年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也明显增加,游客停留时间由早期的平均1.5天增长到目前的3.5天,一日游游客由原来占游客总数的80%降至不足30%。

1.5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壮大

几年来接待人数连续越过100万、200万、300万人次关口,达到2009 年的382万人次。旅游收入由1991 年的19 万元,猛增到2009 年的191160 万元,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伊春市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牵动力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2009 年伊春实现旅游增加值 95580 万元,占 GDP 的 5.5%,比2001 年的 0.9%提高 4.6 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的17.4%,比 2001 年的 1.3%提高了 16.1 个百分点。2001 ~2009 年,伊春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14889 万元,年均增长41.9%;旅游接待人数1923万人次,年均增长91%。

2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强烈环保意识高品位旅游活动,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内具有原生态的景区植被、动物、土壤、水等,以及恰当的生态旅游设施设备与旅游服务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外延。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管理中,生态保护价值观的体现、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的启迪与教育构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既是一种用于指导现实操作的思想方法, 又可以是旅游产业运行追求的某种目标所在。内涵表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外延是以物质或活动为特征的存在。内涵通常需要借助外延来实现,外延在实践中却可以独立存在。以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为形式,以追逐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旅游活动的开展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称之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生态保护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对旅游者和居民进行环境教育,以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因此得以不断的改善,可称之为内涵型旅游开发模式。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虽然从历史角度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森林生态旅游外延开发管理和内涵的体现存在多种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外延开发管理失当,内涵表现不足,从某种程度上看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可以归为外延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2.1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失当

(1)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失调,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大多数景区规模较小,品位不高,同质化严重,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只开发不保护。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2008年伊春市在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总计只有 6.3 亿元(涵盖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由于伊春市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限投入被分散到100多处景区(点),因景区建设和改造决策不慎重,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另有部分缺乏经济实力的投资者以很少的投资占用资源,制约了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空谈。

(2)森林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设备问题。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伊春市内主要交通工具皆为传统汽车,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递增,汽车尾气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据中国伊春政务公开网的信息,伊春2007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数314天,2008年数据缺乏,2009年为224天,2010年为252天,空气质量下降明显。其次是旅游住宿设施,伊春市现有19 家星级宾馆,其中多为传统的2星级宾馆,接待能力有限,且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在住宿服务中的延伸。再次是餐饮业,档次低且缺乏规模,缺乏原生态特色,缺乏以伊春森林食品为主材的特色餐饮。最后旅游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如给排水、公厕、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缺乏对森林生态景区内生活污染有效的管理。

2.2森林生态旅游内涵表现不足

伊春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表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理念淡薄。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区(点)内建筑物过多、体量过大,造型、色彩、用材、功能等与生态旅游理念相悖,存在许多人造景观,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使自然森林生态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森林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度不足。根据2010年伊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伊春常住人口114.8万,而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只有2万余人(李景才,2011),大多数城市居民和景区附近居民并不能直接分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参与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动力。

(3)本地导游普遍对森林生态知识不够丰富,缺乏生态文化素养。据统计伊春市现有的24 家旅行社,多数规模在3到5人,旅游旺季做接地服务,旅游淡季关门歇业,聘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缺乏森林生态旅游文化素养。

(4)对游客缺乏有效的生态文化教育和行为引导,对景区的森林生态景观缺乏有效管理,游客破坏森林生态景观的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品质。

3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3.1旅游资源建设强化生态保护

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旅游开发前期,因经济条件而制约生态环境建设,但至少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应使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利益。从具体操作看,伊春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以环境保护为重,避免破坏当地森林生态系统,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对景区游客进行容量控制,对景区进行分区功能规划,旅游区(点)内不建生活区,景区内建筑物尽可能少、小,必要的设施在造型、色彩、用材等方面要体现生态理念,景区附近可建立“农家乐”型的餐饮、住宿区,促使当地居民因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获得经济利益,因经济利益的刺激而强化环保意识,同时又能避免集中的、大型的生活功能型建筑物对当地自然景观的破坏。

3.2旅游基础设施注重生态理念体现

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道路建设上要注意避免干扰自然界生物栖息区、阻断生物迁徙路线,交通工具尽可能使用电力、天然气等环保型动力车,尽量采用非机动的、自然的交通工具,在伊春市区内也应大力推动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客房从建筑设计到最终的使用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生态要求,选址应避免建在生态脆弱的地带,建材和家具都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材料”,不提供一次性用具。餐饮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清洁环保能源,推出优质绿色食品,围绕伊春盛产的食用菌、山野果、山野菜、野生保健食品以及以鹿、野猪等生态畜牧产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到伊春浓郁的生态人文氛围。

3.3建立森林生态文化教育设施

为对居民和游客进行生态理念宣传和教育,在伊春市应规划建设一座高度现代化的生态展览馆。生态展览馆内以森林生态环境科学为中心设置教育区和产品展示区等区域,介绍森林生态系统机理、生态环境案例、生态环境保护等,对居民和游客进行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展览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游客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游客自觉自愿维护景区(点)的环境及卫生,降低管理部门对景区的管理难度和成本,而且可以对游客实施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强化游客对森林生态旅游特殊利益的感知。

3.4建设高素质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队伍

篇8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

3.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力量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君,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开发的初探[J].资源产业,2000(9).

[2]童春富、陆健健等,湿地功能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估研究.生态经济,2002(11).

篇9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于绿色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于1983年提出的,其初衷是通过改变旅游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旅游的概念逐渐取代了绿色旅游,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1993年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更加侧重旅游对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

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市场规模、生态旅游评估等方面。国内对生态旅游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开发潜力、适宜性、开发策略、美学评价、景观评价、环境效应、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的研究,生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森林、湿地、滨海、山岳、湖泊等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其后期开发的基础,如何科学的、全面的制定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是制定出合理的开发规划的关键所在。其目的是通过运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能够科学的衡量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生态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在保护的前提下,确定最适宜的开发方式。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制定主要的原则为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代表性和综合性,既要科学全面的反映出区域环境的特点,又要使评价指标尽量简练,可获得性强。目前,《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家标准(GBT18972-2003)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旅游资源评价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黄震方等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江苏海滨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刘水良等从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经济基础、客源市场等方面对广东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张晓琴等以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功能性分区。贾哲等建立了包括3个类,14个亚类,31个指标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对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总结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旅游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以及外部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了资源自身的价值,直接关系到后期产品的优劣。生态条件则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环境脆弱程度,也关系到开发的强度。外部条件则是开发是否能成功进行的关键所在。指标体系分各个层次,主要可概括为目标差-准则层-指标层,反映了评价指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三、生态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尽管生态旅游的定义尚不统一,总结已有的生态旅游开发经验,但是应该坚持生态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突出主题和特色原则、社区参与原则。具体来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兼顾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区共同参与,以达到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旅游环境逐步改善,旅游经济稳步提高,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发与保护并重

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区域往往都是生态环境脆弱性很高的区域,因而就存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开发规划的要在摸清楚区域自然环境容量及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使规划的旅游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还要保证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性。在当前的报道中,旅游开发造成环境破坏的问题并不鲜见,主要包括景观破坏、植被退化、水质污染等等,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

(二)突出主题和特色

当前生态旅游的开发已经是遍地开花,但是存在重复建设导致旅游产品重复、雷同,形成不必要的竞争,使旅游市场混乱。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特色,突出主题,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要认真研究当地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分布、组合形式,对各种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规划,从而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其的主题和特色,处理好开发与保护、重点和一般、传统和现代、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

篇10

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学界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表述。本文引用生态旅游学会对其作出的定义。1992年,生态旅游学会把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1]。目前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已基本上达成了以下共识[2]:生态旅游的主旨是“回归大自然”,旅游对象是原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系统。其核心思想之一是保护,保护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保护当地文化生态环境,尊重并维护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均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活动遗址、居室建筑、风俗习惯、服饰礼仪、饮食文化、习俗禁忌、节庆活动、婚丧嫁娶以及民族工艺、神话传说、戏曲文艺、宗教仪式等都已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与宣传上,保持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追求。生态旅游开发应注重保护当地资源的原始性、自然性和民族特色,注重对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3]

一、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研究的新视野

生态旅游研究是受到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新的旅游产品,或者说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的保护是近年来相关学术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话题。2003年10月,文化部召开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纲要》并提交讨论,明确提出要对本土的优秀民间民俗传统文化实行有效保护。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基本仍局限于本学科的范围之内,较少涉及到与其相关学科的渗透和联合。在具体保护措施的制定上,还不能完全打破消极保护的局限。因此,从生态旅游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出发,开展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探讨生态旅游开发与民俗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并最终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模式。同时激活两个学科领域,为生态旅游开发注入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韵味,也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不断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并通过有效的开发使其合理发展。

二、整合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①对民间生产与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特色文化进行梳理,弥补当前生态旅游研究方面的缺陷,为旅游地开发规划和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提供实际指导。旅游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热衷于旅游活动不过是寻找一个持续感受真实自我的过程,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固然可以陶冶自我在日常的生活中被蒙蔽的心灵,先民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同样可以让旅游者感受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人总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成人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属性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感受人类创造的文化其实就是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感受自我以及自我成长的历史。人文生态旅游则以一种可行的现实方式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②充分借鉴生态旅游开发的成熟经验,把生态旅游意识融入民间文化的保护之中,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创造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模式,实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可提升景点的文化内涵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把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让那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成为改变当地居民生活的必要因素,并借助生态旅游开发实现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丰富现有旅游景观的人文生态环境的文化内涵,提升景点的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提升当地整体社会形象。

③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培养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人。生态旅游开发强调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使居民了解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等好处,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而将当地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改造成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基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必然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相当程度的经济条件的改善。因此,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既是通过重新包装激活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又是培养当地传统文化继承人的过程。

④有利于建立主流文化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民间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被抛离了主流文化的发展道路,生态旅游开发依照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将其还原到“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之中去观照它,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在承认并尊重彼此之间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借鉴与学习。这就涉及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建设/破坏”地方性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的问题。保持民间特色与引进现代意识之间的冲突永远也不可能以一种和谐的形式出现,当地居民需要更好的生存条件,民间文化也需要得到不断发展,而发展必然意味着某种文化变异。发展是硬道理,固步自封才是民间文化最大的敌人。

三、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境内地形复杂,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从全省统一的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来看,磐安县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达299个,类型63种,无论在数量和类型上在金华各县市中都属上乘。299个资源单体中优良级单体(三级以上)39个。目前,已拥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溪、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姥山省级旅游区、百杖潭景区、水下孔景区、舞龙峡等景区以及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磐安的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赶茶场、舞龙等民间艺术颇有影响力。手工清明年糕等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此外磐安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药材集散中心――新渥药市。香菇、茶叶、香榧等绿色农副产品深受城市居民青睐。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为开发磐安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旅游资源情况看,磐安生态旅游以自然山水主体,以生态休闲为核心,以民俗民风为灵魂,以美丽乡村为依归,契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根据资源特色和差异性原则,磐安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突破“山水”优势,充分利用“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深化发展磐安旅游产业独有的内涵。

四、磐安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磐安生态旅游存在二大困难。一是磐安周边多为旅游大县,东阳、武义、缙云、天台已先后成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而且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尽管我县的旅游投入大幅提升,但周边各县市力度更大,差距明显。由于旅游资源同质,上海游客在周边地区都占较大市场份额,客源市场趋同,使得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缙云仙都、仙居神仙居、永康方岩都是山水观光类型,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各地争相效仿的拳头产品,休闲养生成为共同的新目标,武义已经召开全国养生旅游大会,兄弟县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旅游产品单一,难以适应游客需求。面对日趋多元化且不断深入细分的旅游市场,我县旅游产品难以充分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继上海市场之后,温州、台州等地将成为主要的客源市场,游客类型、层次将发生重大变化。山水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住宿餐饮娱乐配套设施的品质提升,旅游线路设计的个性化创新都将面临新的考验。

基于以上问题,课题组认为可以在磐安独特的生态资源基础上,发展民俗特色游。磐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玉山的茶文化和舞龙文化,新渥的中药文化,隐居文化与姓氏祖根文化,以及炼火、龙虎大旗、大纸马、大凉伞等民俗文化,都极具特色,展现磐安纯朴民风、美丽乡村。对此课题组提出三种开发思路:一是开发高端旅游产品。以满足高端商务、政务游客、休闲养生游客、银发养老游客旅游需求为着眼点,开发高端旅游产品,是磐安做强旅游业的有效手段。依托磐安核心旅游资源,开发药文化、茶文化、菇文化、榧文化、隐居文化,发展会议、养生、康体、异地养老等旅游产品,形成具有磐安特色的高端旅游精品,提高磐安旅游业效益,以差异化竞争实现从周边旅游强势区域突破。二是发展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特种旅游需求为着眼点。依托磐安山地气候、森林环境、中药材资源和民俗文化,开发康体疗养、森林养生、山地运动、中药养生保健、节庆旅游、特产购物等,形成“人无我有”的磐安专项旅游产品,使磐安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也就是说应充分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形成磐安“独有”的生态旅游特色。三是以民俗为主题,培育民俗旅游产品,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包括体验民俗风情,乡村过节过年,过农家田园生活,欣赏民俗表演等。

五、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实现文化兴旅

磐安县政府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破解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凝聚旅游大发展合力,整合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提升景区品位,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磐安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4]中提出以国家级文保单位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国家和省级非物质遗产赶茶场、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等民间艺术,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药材之乡、香菇之乡、生态龙井茶之乡为基础,整合药文化、菇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精心编排一批特色文化演艺节目,建设民俗文化广场和演艺中心,成立专业演出公司,培育一批文化专业队伍,提升磐安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质,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文物保护、文化挖掘和文化产业发展。可见,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民俗文化实现文化兴旅是磐安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举措也是必要战略。

课题组重点考查了玉山区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乌石村农家乐、横店村农家乐,发现当地生态资源优异,民俗文化多样化,民风淳朴,是旅居圣地。本课题重点针对水下孔景区生态资源和当地民俗文化整合进行了研究。课题组经过考察研究认为水下孔景区建设应在水下孔现有天然生态资源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以田园风光和别有生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让游客感受到“有料有趣有意义”值得回味的乡村文化生态游。1、建立农耕生活体验基地。利用水下孔景区所在地横路村农家乐土地资源建立农耕基地、采摘场。根据季节不同,建立农耕体验基地,举行农耕比赛,采摘比赛等。比如当地拥有很多梨园、桃园、李园,在水果成熟季可以设置自采自摘游。2、利用当地高山生态龙井特色,建立龙井园,发扬台地茶文化。横店村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高山龙井,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举行茶叶采摘比赛,设置相应奖品,体验茶叶炒制过程,让游客了解高山龙井文化,感受天然龙井的美妙。3、品味当地特色小吃。水下孔景区内部还有很大的竹林,同时当地还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制作糯米年糕、清明年糕的习俗,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手工完成,这个也是当地独有的特色。可以在景区内大片的竹林里设置一个区域,专门放置制作年糕的道具,开放制作过程,同时也可以让游客体验辛苦的制作过程,品尝特色年糕,感受糯米年糕特有的味道和意境,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节日文化,也起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作用。4、形成专项旅游产品。开发中药食材、高山龙井、高山小京生、农家香菇等当地特产,将其多样化发展。5、在横店村定时开展龙虎大旗、舞龙等民间艺术表演,增强游客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6、融合利国寺和水下孔景区,扩大景区范围,充实景区内涵,将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寺庙佛教文化和当地纯朴的民俗民风相结合,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六、结束语

本课题运用区域经济学、景观生态学、旅游资源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研究生态旅游开发和民间传统文化整合的有效模式。提出生态旅游开发应注入一种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走访调研等途径了解磐安县生态旅游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分析及文化兴旅战略和措施,希望能为我市民俗生态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81

[2]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