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2 15:08: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保护生物学理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生物化学理论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边缘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从早期对生物总体组成的研究,进展到对各种组织和细胞成分的精确分析。随着社会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生物化学理论成为学术界研究重点,综合生物学、化学等理论知识,共同探讨相关知识体系,对社会科研与发展具有实质性意义。此外,生物化学作为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的桥梁,将生命世界中所提出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展示在物理学面前,产生了生物物理学、量子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从而丰富了物理学的研究内容,促进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三、生物化学理论教学难点总结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校内专业设置与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技术领域开展,以先进理论知识为中心实施教学活动。生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由于涉及内容面域广泛,课堂教学活动存在诸多难点,限制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教学思想。高职院校重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科教育以实用性为准则,共同培养不同专业领域人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无论是学校或教师人员,均没有建立符合学科教育准则的思想理念,限制了大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医学专业知识涉及面广,生物化学课知识学习难度大,尤其在实验课中要实际操作,许多学生对生物化学课产生“排斥”心理[2]。第二,教学方式。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缺少方法与平台,大学生个人潜能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阻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生物化学不仅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对教师授课方法也具有特定要求,否则将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其中,“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尚未普及应用,学校长期单一注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培养,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3]。第三,教学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理论知识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体现出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活动,大多依赖于理论知识教授,对知识应用培训、理论知识操作、课堂实践指导等方面缺乏引导,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四、“理论课”教学实践改革对策
生物化学理论系统十分抽象,每一个知识领域涉及学科内容广泛,大大增加了教师日常授课的难度。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标准逐年增加,高职学生必须努力学好理论知识,才能对后期实践操作提供科学指导。高职教育以实践技能为培养目标,这些都依赖于理论知识学习与理解,“理论课”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第一,增强认知。从思想上增强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的认知能力,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生物化学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能力,可使其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第二,关联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相互关联着的,生物化学教学也要注重科目之间的连贯性。例如,生物学中一些看来与生物化学关系不大的学科,如分类学和生态学,甚至在探讨人口控制、世界食品供应、环境保护等社会性问题,都需要从生物化学理论角度入手,深层次挖掘理论知识之间的内涵。对涉及到学科知识的相关内容,教师要懂得把握理论之间的连贯性,共同构建新型学习平台。第三,联系实际。现实生活是知识的来源,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际生活存在密切关联,从社会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是不可缺少的。现阶段,生物化学是在医学、农业、某些工业和国防部门的生产实践的推动下成长起来的,反过来,它又促进了这些部门生产实践的发展。因此,教师可结合社会发展实况,对生物化学理论进行详细讲解,提高了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
生物科学为实施生态德育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教育资源,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教育,能促进学生生物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实现科学技术的和谐发展,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生态德育的概念
当前关于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大都集中于生态德育的价值论层面上,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对生态德育概念上的界定也比较单一。通过大量的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在生态德育概念的表述上几乎都是援引刘惊铎教授的观点:“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这是目前学术界认可度比较广泛的生态德育概念。
二、生物科学对生态德育的现实意义
1.生物科学为生态德育提供科学理论基础。生态德育的科学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生物科学领域中的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中由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所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等几个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结构上说它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等几个密切相关的部分组成;从功能上说,它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将各组成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并具有稳态和反馈调节的内部机制。各种生物通过食物供养关系相互联结起来,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能量、信息主要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自然界中,处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但是生态系统维持这种平衡状态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来的干扰因素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失衡,或者说生态平衡就会破坏。
2.生物学课程为生态德育提供教育资源。生态德育以生物学知识为科学理论基础,这就使得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具有明显的优势,生物学课程能够为生态德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中也指出“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内容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在教科书的编写中,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学实验教科书为例,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以生物圈为主线的特点。以生物圈为课程内容的主线,将人类和其他生物都纳入生物圈的范畴,引导学生树立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自然观。这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的课程理念。从具体的课程内容上来说,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生态德育价值,和生态德育的内容体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作为相应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素材。
三、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发展。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态德育是学校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有助于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养成。这是生态德育的本位性,也是生态德育的价值所在。生态道德素养的培养有多种途径,不只是生物教学,还包括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的其他教学活动、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都是培养生态道德素养的途径。但是,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与生态德育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生态德育有着更多的有利条件和因素。生物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认识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自然观,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和生态道德意识;对生命本质美、生命过程美、自然生态景观美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生物学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人们采取的相应的环保措施等内容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所以说,作为初中生,学好生物学,对以后服务于社会,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初中生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了“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但是,就目前生物学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即教师们注重了生物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们理论知识学得比较好,但根本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我们的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人最近几年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教给学生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及时组织学生深入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把学得的生物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每年春季,我都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亲手采集生物标本,了解有关的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活动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来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成绩。
我的做法大体上是这样的:
每年春季前,我都要认真拟定好活动计划,规划好要采集的生物标本的种类、数量,需要走访哪些部门,了解哪些生物学知识等。待到春天来了,就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选好组长,落实好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学生领受任务后,就可以分头行动了。
生物课课上的时间太少,事实上也不可能占用更多的上课时间去采集生物标本。于是,我号召学生利用放学或者星期天时间去采集。经过学生们的努力,每年的春、夏和秋季我们都能采集到很多种类的生物标本。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我还能边做边给学生讲解和分析每种生物的生物特点和生活习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根据农时,我还组织学生们走访当地的农业专家,了解各种种子的发芽、生根、分蘖、开花和结果等等情况;走访养牛、养羊、养猪、养鸡、养鱼等专业户,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整个的饲养过程。
更有意思的是,我还多次组织学生走访当地的医院,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的特性,学生们认真听取大夫的介绍,详细记录。回来后,认真整理好笔记,作为资料存起来。
无论是采集标本还是走访专家,回来后,我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讨论,谈收获,谈体会,谈设想。学生们每次讨论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很大的提高。
学习生物学走出了学校,走出了课堂,是件很好的事情,学生们都很喜欢这种做法。他们长期被关在学校里,关在课堂上,精神很受压抑,一旦有机会走出课堂,他们当然很开心了。同时,还能学到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们就更高兴了。
归纳上述做法,大致上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拓展了课本知识
深入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习生物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之一,我们把学生放归自然,放归生活正是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要拓展学科知识,我们的做法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都拓展了生物学的学科知识。我们的学生每学期所学到的知识绝不是课本里的那点知识,而是比课本知识宽泛得多。
2.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深化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过去,学生学到的只是课本知识,如今,他们不仅学到了课本知识,更多学得的是实践知识。最重要的是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了课本知识。
【中图分类号】Q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9-02
生物技术是推动21世纪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围绕生物技术核心的“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建立创新性国家已成为国家战略任务。在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今天,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重大需求,探索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型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要任务。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首批招生于1999年秋季,是国内较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作者一直致力于生物技术(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对课程建设与实践颇有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就培养创新型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和实践进行探讨。
1. 细胞生物学理论内容的优化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既具理论的抽象性,同时又富有技术的实践性。从理论角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其它专业课程互相联系、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又是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生物技术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分析当前高等本科教育的国内细胞生物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组织架构基本是依循在介绍细胞基本成分之后,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种像剥蛋壳式的由外向内的机械式线条,显得呆滞和孤立,缺乏与其它课程的有机联系。从内容的组织上诸多内容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内容重复,如细胞的成分与结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等。科学设置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对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原理中衍生创新设计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1形成 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的理论课程体系
即在理论的组织架构上以细胞功能结构为基础,贯穿细胞活动的基本原理,衍生现代新理论、新技术和领域发展新趋势。内容上主要表现于
①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为模块设置理论课程,围绕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系统阐述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原理。②在现有基础理论课群中,增设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细胞生物技术基本原理理论课程,课程内容注重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为表达系统的生物技术发展过程和技术原理的阐述,让学生能从技术原理和历史技术创新角度对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了解,更能将生物化学理论、分子与遗传技术原理在细胞层次统一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阐述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以及生物技术改造的理论基础。③19世纪年代末,显微镜的发明缔造了细胞生物学的根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更是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在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将现代科学信息、现代科学理念、科学技术实时引入教学中,不仅是对细胞生物学的扩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跟踪物理理论技术发展,结合生物技术及其它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论内容显得必不可少。
1.2建立“活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①活化——教学理念要以活细胞为根基:细胞不仅仅是物理或化学上的纯结构组成,或是无机小分子及有机大分子的无生命的随机组合。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不仅表现在它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更重要的是细胞是生命的连续体系,从结构和功能都表现为基本物质在时空上的动态组合和生命代谢活动的有序性。因此,理论教学中,以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运输与分泌为主线索,设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课程内容,表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时空表达。
②活化——课堂教学要有活跃的氛围:摒弃传统的理论教条式的灌输模式,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死板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形象影像、动画,启动学生想象力。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围绕一个理论主题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与“学”互动、“师”与“生”角色互换,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探索理论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自然中养成,创新之火在自然中点燃。
2.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的内涵并不是理论课程简单的实验验证,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创新型人才苗子孵育的第一基地。
2.1形成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整合现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扩充与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和措施相关的细胞生物技术基础实践,沿“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递进式内容,融合现有分散的专业、专业基础实验课,创新性构建一个系统的、层次化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
①细胞结构基础内容:一对一的细胞结构印证,组合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从细胞基本结构、细胞组分的分析、到细胞拆合和重组,利用基本技术和方法验证理论知识,完整认识细胞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建立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基础。此部分内容为细胞及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认识和专业基础技能实验训练内容。除必要的经典实验外,增设生物技术领域前沿技术和方法,保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
②细胞综合培育内容:一主题多技术的综合运用。以细胞培养为主线条,按细胞融合、细胞转染及细胞基因重组、重组细胞遗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内容进行模块设置实验内容。
③创新研究内容:多知识、多技术、生物技术多领域的发散式的自主实验性研究内容。“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的实验课程体系。
2.2建立“4+3+2+1”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①40%基础指令性实验教学:教师决定实验内容,设定实验程序,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对于前沿技术手段,采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强化学生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细胞生物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
②30%综合指导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主导性设计,以一个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③20%综合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在一个实验主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④10%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学生自由选题,自主设计,教师辅地帮助学生创新性实践。对可能的学生创新性研究成果,适时地进行成果转化或专利保护,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思考意旨是通过系统化内容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设置,建立集基本(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培植为一体、适合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
[2].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2011
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兼具科学性、实践性、理论性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课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生物概念,更为重要的是认识和了解我们身边的生物现象,对于生命的形成与生物现象的存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生命和自然充满热爱和敬畏,从而获得一种真正的生物核心素养。目前,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本人将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入手展开一定的论述与分析。
一、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有的理论基础
(一)视觉教学论
1928年,在《图像在教育中的价值》一文中韦伯阐述了视觉教学的重要性,他认为视觉感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中仅仅使用语言会使同学的兴趣减弱,容易导致言语主义,照相技术的改进使学习者的教材环境得以扩充。而实验教育也已证明,视觉教具使得课程形象化,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二)“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
爱德加·戴尔作为视听教学领域的专家在1946年出版了《视听教学法之理论》,对视听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发展出了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体系。他认为在经验之塔中,视听媒体,比语言、视觉符号更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且能够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二、电影电视资源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很多時候学生对生物课堂的认知就是需要大量的记忆,因此大部分学生都缺乏生物学习的兴趣。不得不承认的是,电影电视对于初中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将电影电视资源引入课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以一种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而影视作品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生物现象进行精彩的演绎,给学生提供了最大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二)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当中,学生的学习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能够利用的学习资源也就是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这极大地降低了生物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在课堂当中引入电影电视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生物学习的视野全面打开,学生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生物知识和学科体验,丰富学生进行生物思考的角度。
(三)完善学生的生物知识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接收的知识都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得到的,而通过观看电影电视资源,学生自身对所学的知识具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自身作为学习的主体开始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本身的经验世界以及理解和思维的过程内化而形成,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把握电影电视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生物课堂当中引入电影电视资源,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第一,谨慎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作品。并非所有的影视作品都可以随便在初中生物课堂当中应用,在进行影视资源选择时教师一定要谨慎仔细,尽量选择那些既具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向上,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影视作品。第二,把握教学重点,不可本末倒置。我们必须明确引入影视资源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绝非是教学目标,切不可舍本逐末,导致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本质作用。第三,注意影视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影视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教学内容与影视作品完全脱节,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二)利用电影电视资源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导入不太成功的话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投入到本节内容的学习当中,因此把握好课堂导入的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本人的多次课堂实践证明,利用影视片段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具有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周围的生物世界》时,教师可以选取《海底总动员》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对我们周围的生物产生一个宏观的印象,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激发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这个基础上引入生物学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
(三)利用电影电视资源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关于人体的健康的,而教师单调枯燥的讲解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电影电视资源的教育意义则更为直接而深远。例如,在学习《传染病》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的措施,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影片《预防艾滋病》,在影片当中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呈现,使学生对艾滋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观看影片过后,我们可以开展一个主题班会,使学生共同总结引发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并通过适当的言语引导学生尊重和接纳艾滋病患者。
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和体验的学科,而电影电视资源恰恰能够带给学生这些东西,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
如利用敏感植物指示生物监测,反映水体、土壤、大气等受污染指数情况。对环境污染进行生物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环境污染指数和污染源,为制定具体环境保护策略提供重要技术参考。生物监测极为便利,其准确性也很高,可以为环保部门提供最直接的污染指数信息。
合成生物学将基因联系成为基因组网络,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信息操作分析,根据细菌监测判断环境污染程度。可以将细菌、基因等因素进行整合,形成全新生物体。在这个新型生物体中,可以编程生物组件进行多向链接。这个生物组件,可以利用信息占有优势,对相关构建程序进行修正和控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程序,给不同控制模块发出不同指令,使其成为环境污染指数表。生物学下的环境污染生物防治措施,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各种新型生物组件可以对不同环境污染给出不同生物反应,实现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合成生物学发展历史较短,生物治理环境污染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防治环境污染必定会取得更大成功。目前,生物学研究暂时还停留在用DNA来控制细胞的基础上,只有推进技术革新速度,才能赢得生物学研究的广泛成果。计算机工程师对细胞进行编程研究,如对大肠杆菌进行编程,可以让大肠杆菌在高浓度化学物质中发出绿光。这自然成为生物监测的重要手段,也为进一步制定环境污染保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二、环境污染生物治理措施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公害,采用生物治理污染不仅属于新型技术,还蕴含着具大潜力。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表明,污水净化利用生物降解特殊化合物和多功能微生物,已经获得巨大成功。如从污水净化分离出多种能降解碳氢化合物的细菌,为污水净化开辟广阔天地。微生物可以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机物,还能够消解水中的磷酸盐,对土壤进行改良,这对环境污染治理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关键基因,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构成不同基因工程菌株,降解不同环境污染物,这对有效改善环境,清除污染物有重要帮助。
初中生物课程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它与当今社会的许多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口恶性膨胀、自然资源的大量破坏、能源短缺等都密切相关,所以生物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生物学知识和当前的社会生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多关注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与经济繁荣、生态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的联系, 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生物教学理应与学生生理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无穷的探索奥秘,为学生所喜爱,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期以来生物教学工作者将生物教学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强调中学生物课程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中也局限于对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学生几乎不能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因而学生虽然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仍然常常束手无策。知识与智慧、知识与能力之间并没有出现应有的关联,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在课程标准下的实际教学中,生物教师应如何就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呢?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探讨。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而人类又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中心内容,生物学既研究人自身的构造和生理机制,又研究人和整个生物圈的相互关系。所以教学中要经常联系人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感到生物学知识亲切、有用,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许多学生学习生物靠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很重,效果则不佳。如果能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在新的情景中解决新问题,必然对知识有牢固的记忆和充分的理解。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提出联系我们生活的一些问题:室内的花草是不是越多越好?学生畅所欲言后,了解花草虽然能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是在没有光能的情况下会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室内的花草不是越多越好。因为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门窗关闭,气流不畅,室内花草过夜,晚上人们入睡时,花草也在呼吸,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室内氧气稀少,有损健康,学生通过讨论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了解的更加透彻。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解决了这样的联系实际的问题,知识的掌握更容易,同时主动思考的过程也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再如向学生解释清晨日出前不宜在树林或花丛中深呼吸的道理。光合作用仅在白天进行,而呼吸作用日夜不停地进行,而且夜间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空气中氧气在清晨较少,因此不宜清晨到树林或花草丛中深呼吸或体育锻炼。
2.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分布都有很大的差别,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家乡的生物资源进行教学,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家乡的资源优势及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不科学性,让学生意识到家乡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才,科学知识在家乡大有用武之地,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献身家乡的情感和欲望,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可联系改革开放后家乡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家乡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寻求减轻污染的措施,例如废弃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白色污染。
2社会进步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研究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
2.1预防医学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研究对预防医学探索病因和制定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使医学更加社会化.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2.2预防医学朝着防病与保健相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预防医学的研究己不局限于疾病的预防,而是更加重视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为此,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在预防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工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综合性污染可导致总死亡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上升,因此,必须将保健作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3环境与健康问题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2.4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成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经济和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压力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增多.家庭破裂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社会变革下的就业环境、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婚姻、性观念和现实的应付能力;还有吸毒、酒瘾、赌博等社会恶习带来的心理、精神问题,都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是世界上自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
3新技术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3.1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发展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医学信息网的建立,使个人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快速联接成为现实,为世界范围的疫情通报查询、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流及远程会诊和专题讨论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同时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探索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疾病进程的多因素研究中帮助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到客观事实.
3.2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疾病的病因更加明了,各种预防措施更加科学有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出多种高效疫苗,为控制和消灭一些传染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将会有更多的传染病从控制走向消灭,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也会得到全面的控制.一些常用的基因研究技术如DNA重组、基因克隆技术、DNA测序、核酸杂交等开始应用于预防医学实践中,开辟了疾病控制的新途径.
3.3应用现代社会学的观察方法,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导致了对健康认识的观念转变.认识到健康与疾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如疾病的预防,健康的促进所采取的任何策略和措施的实际运行,都必须要得到广大居民的共识和全社会的参与.
3.4高精度分析技术的不断引入,大大提高了预防医学对疾病的监测水平、预防效果,使得更多的危害可以被揭示和确认.
4新问题的出现
对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12003年的SARS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流行以及近年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使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预防医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直接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解决这些传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并应对新型疾病的威胁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40种,占病人总数的85%.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传染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霍乱、肺鼠疫、结核病等都发生了传染几十万人以上的流行.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等.
4.3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
4.4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1000多万智力残疾人中80%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000万氟斑牙患者和260万氟骨症病人.我国有5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尘肺病人、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急性农药中毒等每年都大量发生.
4.5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美国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4.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我国已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已超过10%.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据抽样调查,全国近30%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上海市对5000名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老年痴呆症在65岁组发病率为4.86%,75岁组为12%;老年人70%患有多种慢性病.预防老年病和提高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5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研究
5.1大力开展应用型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开展预防医学工作必须依靠科学.预防医学科学也只有与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当前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开展科学研究,需要尽快给出答案.同时,对可能在未来出现的问题,如病毒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生态系统的破坏、食品和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国际合作等应该进行前瞻性、多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关的预案措施.
5.2努力实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当今科学发展中综合的趋势更为突出.现代生态学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可纳入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预防医学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对复杂过程的总体研究.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健康受到多层次多因素的影响,至今很多疾病的病因尚未弄清,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不能保留在割裂的单科研究和笼统的语言描述上,宏观的综合研究和分析至关重要.
5.3研究方法上宏观与微观并重.首先从宏观上对疾病分布规律和流行环节以及对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仍将是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仅从宏观上研究,没有微观研究不能最终阐明原因和确定具体的流行过程.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成就为预防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已在疫苗的研制、早期的诊断、发病机制和环境生物学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必须采取微观和宏观并重的方法.
1.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终身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中生物的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可以将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组合,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思想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利于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做人”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利于教师素质发展
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理论可以揭示教学的的规律和原理。但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如有缺乏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活动是盲目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方向性。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维持于现状,不利于教师的素质发展。 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加强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可以促使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使教学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以促使教学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利于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教师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可以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理论的正确导向下,不断努力学习研究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自身教学理论。总之,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即帮助教师完善自身的教学理论,也在实践教学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3.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拓宽学生的视野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使用,它不仅仅依靠学生的课本和教材,它扩大到学生周围的一切,凡是能够促进教学的都可以拿来作为教学材料,学生面对这些新鲜事物时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增加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在源源不断的新材料的学习中,其自身的视野和知识面不自觉的就有了很大的拓宽,这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在教育教学中,实行教学向学生开放
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中心角色,这也是教学向学生开放的实质。同时,课堂教学的设计和选材也要围绕学生的实际开放。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调整,如课堂设计中,学生应该在五分钟内掌握这个知识点,但是实际上学生在五分钟没能完全掌握,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教学。总之,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一切。
2.教学内容面向社会,走向开放
我们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课本教材上的知识为重点,在这样的教育内容下,学生的知识面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禁锢了学生的活跃的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打破这样的教育局限,就要开展开放式的教学,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将教学内容不局限在课本上,可以从生活中、网络上、前沿科学中进行选取,高中生物的教学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以将前沿科学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动态,也加强了学生掌握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如在进行生物课中环境保护时,让学生观看塑料的降解有关视频,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细小动作就会影响环境,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要减少一次塑料袋的使用。这样的教学培养学生了环保意识,又完成了课堂目标。
3.开放式教学需要开放的教学时间和空间
一般的教学时间都是一节课,时间大约为四十五分钟,在这个规定的时间内,教师教的内容是有限的,学生的独自学习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实际上,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堂时间上,可以把教学活动扩展到课堂以外。如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抓住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系统的知识,在下课前,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至于教学的空间,一般的教学仍是局限在课堂上,这样的教学便于组织。但是有些课程内容就容易收到限制,这时就需要教师创造条件。如学自然的奥秘时,如果还是让学生在教室进行,学生最后得到仍是书本提到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野外上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之处,最后回到学校再进行总结,课下反馈,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没有的知识,学生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因此,教学时间和内容的开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律习惯的养成。
20世纪90年代末,档案界开始关切档案生态研究,尝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档案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相关命题,开了档案生态研究的先河,为后期档案生态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今天,生态学普遍应用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成果凸显。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利用生态学理论分析专业问题也不再陌生,相关概念如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及档案生态、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被不断提及并被学术界持续关注,同时,国家各层次相关社科基金也纷纷为此研究立项,支持学术界持续、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梳理并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档案生态研究发轫
单纯从生态学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观之,环境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引入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基点。正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环境问题、地区环境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学思想也恰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此,环保问题、生态安全问题、转基因问题、物种问题等,成为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相关的交叉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的交叉成果琳琅满目。档案界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在信息生态的关注中开始关注并研究档案生态问题,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档案文化生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研究命题,为档案生态研究开了先河。
1.1生态研究及其应用。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英语ecology是由希腊语词汇“Οικοθ”(居住在同一家庭中的人)和“Λογοθ”(学科)组成,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态学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研究对象与领域不断拓展,相关分支学科不断涌现。[2]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变化,尤其是随着全球人口猛增,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不断凸显,促使当今生态学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研究主体,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发展到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因此,生态学的定义应当反映这种变化,把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在内。为此,在集成众多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邹冬生、高志强认为,当今生态学可以定义为:生态学是从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3]曹凑贵认为,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生态问题成为全球问题之一,生态学也从诞生时的生物学范畴衍生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尤其是在政治学与经济学领域,生态学的应用可谓百花齐放,各类成果不胜枚举。笔者认为,生态学由自然科学进入人文社会科学,最大的功效是为人文社科提供了思维导图,使人们尝试运用生态学理论从观察自然界转移到观察社会生活,如企业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生态等。其中,生态位理论尤为明显,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该理论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析工具。[5]
1.2档案生态研究。档案生态问题,不言而喻,正是借用生态学理论和思想,参考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地将生态思想引入档案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研究,根本目的,是在拓展档案学研究视野基础上,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或者是提供思维导图。而如何去实现,如何去选择生态学的理论,怎样使得生态理论和思想与档案研究之间取得关联等,这便是档案研究者、档案从业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直接问题。随着生态学知识在图书情报档案界的应用,除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研究外,档案生态研究也业已初步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果。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档案+生态”为关键词,以“题名”为限定条件进行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其中,有关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研究最能体现档案生态研究之思想,不仅积极引用借鉴生态学知识思考档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理念,为学术界认识和研究档案问题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在目前有关档案生态研究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有3篇,分别为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 [6]及葛翠玲的《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7] ,其中,薛春刚一文[8]对档案信息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界定:它是指以实现档案信息的产生、积聚、传递、开发、利用等为目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秩序的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有人、信息、设备及指导其运行的档案学术理论等。并指出,理想的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应该是平衡的、稳定的系统,是“人造系统”、“开放系统”以及“动态系统”,突出强调人、信息传递、环境变换在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目前,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之一。借鉴生态学知识开展专业研究,不仅适用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传统人文社会学科,也同样适用于新兴社会学科。尽管档案生态研究业已开展了初步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档案生态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状态,但研究的问题深度不够,成果不多,有关专著更是鲜见。为此,笔者以为,摆在档案生态研究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进一步推动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展,使得档案生态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同时得到提高,即有更多的人参与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成果体现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问题驱动档案生态研究。
2档案生态研究现状
通过“档案生态研究发轫”的论述,我们对档案生态研究的主题有了基本把握,也对档案生态研究的前因后果有了初步认识,为今后档案生态研究提供了参照。接下来,笔者将以传统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为档案生态研究的未来提供系统的文献梳理和问题导向。
2.1文献回顾。档案作为社会存在一分子,档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与生态有自然的内在关联,实际上,我们从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来看,作为档案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档案保护”问题,其实,涉及诸多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生物学知识和传统生态理念,这在《档案保护技术学》这门课程上得到鲜明体现。同时,告诉我们,利用生态学知识开展档案保护工作,也是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重要手段之一。前文中,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其中,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而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层面上,金波教授《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卞昭玲教授《信息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研究》课题,分别在2008、2010年度获得立项研究。通过分析检索出的文章,我们发现,档案生态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中,《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9]一文,是档案界最早从生态角度开展档案研究的专业论文,作者从档案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的系列问题,尽管,不是我们所说的档案生态研究,但对我们后期开展档案生态研究具有启发意义;而《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0]一文,应是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山之作,该文旗帜鲜明地从生态学角度探讨档案信息生态问题,并首次从生态系统的高度,认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诚如其文所说,意在“着重探讨影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诸因素,及保持和恢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在上世纪末研究基础上,生态思想进一步被档案学界借鉴和引用。有人撰文提出建立“生态档案馆”,[11]当然,这纯粹是从建筑生态的角度认知档案馆建设低碳、环保问题,是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传承;有人提出,要关注“档案生态位”, [12]分析了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指出,“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以它的真实性、开发性、系统性、滞后性等特点,区别于其他信息,而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并由此,形成它独特的‘生态位’――司法工作的凭证,战略决策的依据,科学研究的参考,宣传教育的凭据等”,虽然文章较短,但“标题党”效应明显,明确地将处于生态学核心理论之一的“生态位”理论引入档案学研究,并提出“档案生态位”问题,至今不乏参考意义。事实上,这已经涉及档案与其他事务之间的生态生存问题,可以说,已经很“生态”了;有人提出“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13]此文已经将生态思想贯彻深入到档案管理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还有提到“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14]此文引入生态式管理理念,可以弥补传统“科学管理”的不足。生态式管理追求管理的整体功效,向一切等级制挑战,它使人生发新的潜能,使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这已经从档案业务环节内部开始了档案生态考察,为我们全面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开启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将文化生态有关理念引入档案学研究,也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15]、《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16]、《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17]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18]等文,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初步成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19]一文,通过生态学的理念,全面引入到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中,把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建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为数字档案馆建设与研究提供参考。而本文也正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编号08BTQ040)的项目成果之一。而作者近年来以课题为支柱,已经指导多篇有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有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环境、结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以及评估等系列研究。南昌大学张东华则在《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20]一文中,论述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意义,分析了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失衡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应对策略。
2.2研究述评。纵观上述文献回顾和分析,我们看出,目前,档案生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专著除了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教材外更是鲜见。从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来看,反映了档案生态研究在档案学学术领域受到重视,且相关课题也被提到国家层面,需要开展深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从已有的成果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主要研究突出表现在初步的借鉴层面,缺乏深度的专业研究且研究层面比较分散,呈现零星研究状态,缺乏系统深度研究层次。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已持续关注档案生态研究,相信随着这类以课题为中心的档案生态研究,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成果。
笔者以为,借鉴生态学理论研究档案问题、探索档案发展等,这其实是涉及学科嫁接这一基本问题,不算创新。若想提升至创新层次,迫切需要直面“如何选择、如何关联”问题,进而回答“如何实现”,即通过学科嫁接或者理论嫁接抑或思想嫁接,最终是“为我所用”,使生态理论为档案事业作“嫁衣裳”。虽然,档案生态问题客观存在,但实际上,档案生态却仍是个新生问题,相比相关学科而言,我们的交叉研究刚刚起步,我们的专业关注还很薄弱,我们的专业视野还很狭窄。为什么说客观存在?我们知道,生态问题与环境之间息息相关,档案与环境之间关系也很密切,相关的研究也很多,但缺乏理论深度和社会高度,生态学的问世及应用为档案与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思想路线。作为新生问题,只缘从生态学视野关注、研究档案问题的太少,已经提出的档案生态问题声音太弱,迫切需要档案人开始高度关注,积极研究,充分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档案生态理论和思想,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3档案生态研究展望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末业已开启,在新世纪初得以全面展开,并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层面进入深入研究序列,可见,生态学与档案学之间的关联研究,业已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相关深度研究仍然缺乏,其研究空间仍然广阔,需要学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笔者以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层面,可以从以下诸角度开展研究。
3.1档案事业生态环境研究。目前,档案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档案事业发展呈现诸多新特点,如新领域的开拓(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所带来的系列专业问题)、新环境的呈现(档案事业发展环境需要直面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的网络社会现实环境)、新问题的困境(档案事业在“传统与现代化”的转型历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电子文件的采集与长期保存、数字档案馆等结构与功能等)等,所有这些新领域,均可归结为档案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学术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一方面,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的介入拓展传统档案学研究的范围。
3.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实际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数字档案馆系列问题,而提出的跨学科性研究课题。该课题,在金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推动下,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就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本身而言,我们认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理论对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影响的前提下提出的全新概念,这也是近年来,生态学理论与生态系统理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体应用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未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数字档案馆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问题,且关切到中国档案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推进与发展。我们可以从生态系统理念的角度,提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并从战略上规划数字档案馆发展,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指点迷津。可以预见,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投入的加大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该课题将会面对更多新情况,需要学人持续跟进,从生态学、系统学角度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相关的各类问题。
3.3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目前,文化生态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据百度百科解释,文化生态核心思想有三:[21]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②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③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承载,它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性,通过文化生态的引入分析档案文化生态问题。目前,档案界在档案生态研究成果中已有初步涉猎,有涉及档案文化市场研究的,如《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有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角度分析的,如《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与《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部分成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从文化生态学视角,深度探讨文化属性层面的档案及档案文化与“大文化”、“文明”等关联命题。从档案自身文化属性以及文化生态研究趋势来看,系统从生态学、文化学等角度,分析档案文化生态课题具有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有利于拓展档案学自身研究的领域,而且,可以提升档案学研究的深度,也是传统档案文化研究的升华。
3.4档案生态管理研究。生态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也有学者称之为“eco-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由于自身的复杂性,生态管理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至今仍处于发展中。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非常广泛,它跨越了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系统论等学科领域。[22]生态管理思想是生态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认为“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而成的系统,对于它的管理与调控,必须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同时,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调节和制约”,需要通过生态管理思维达到“维持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社会经济修通之间的一种平衡”。 [23]鉴于生态管理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从生态学、系统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提出的档案生态研究命题,生态学自然对其影响深远,不仅是此概念提出的直接动因,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传统档案学学科体系中,档案管理学处于核心地位,这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实践性以及档案学起源于档案管理实践密不可分。在生态思维大力引入管理实践的今天,作为管理性特征突出的档案管理实践来说,引入生态管理思想具有逻辑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中,引入生态管理思想渗透入档案管理实践具有必要性,借鉴生态管理理论研究档案管理活动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已经起步并有诸多成果问世,但学无止境,档案实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需要学界同仁持续跟进,进一步探索档案生态研究的前沿课题,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领域,为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08BTQ04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生态学 [EB] [2010-12-16]:zh.省略/wiki/%E7%94%9F%E6%80%81%E5%AD%A6.
[2]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6.
[3]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4]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5]庄悦群.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1.
[6]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J].云南档案,2011(3):53~54.
[7]葛翠玲.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J].兰台世界,2007(7下):35~37.
[8]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9]刘越男.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J].档案学通讯,1997(4):37~40.
[10]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11]纵浩.论生态档案馆.宿州学院学报[J].2005(1):103~104,142.
[12]吴端端.档案的“生态位”.中国档案[J].2003(7):38.
[13]李伟.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兰台世界[J].2005(8):85.
[14]徐欣云,黄建连.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J].档案学通讯,2009(2):26~29.
[15]吴文斌,李亚珍.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 [J].兰台世界,2007(7上):13.
[16]陈愚.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D].成都:四川大学,2005年5月.
[17]杨道玲.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J].上海档案,2003(4):36~39.
[18]程颖.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J].湖北档案,2010(10):12~14.
[19]金波,汤黎华,何伟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J].档案学通讯,2010(1):54~57.
[20]张东华,鲁志华.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J].湖北档案,2010(8):12~14 .
[21]百度百科.文化生态[[2011-7-13] .baike.省略/view/897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