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3 15:07: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营销策略的含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278-01
一、绿色营销的涵义
绿色营销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要求,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定义强调了绿色营销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而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注重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的统一。因此,企业在战略战术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原则出发,既注重按生态环境的要求,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又强调在交换产品和价值、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候,不会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实际上,绿色营销是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与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的一种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它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以确保企业的永续性经营。
二、绿色营销的特征
绿色营销是与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新的市场营销理念。绿色营销和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和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绿色性。绿色性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征。首先,市场营销的理念是“绿色”的。它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强调污染的防治、资源的充分利用、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再生利用。其次,绿色营销企业的所属产业是绿色的。其产业或产品应该有节约能源、资源,新型资源利用或促使资源再生利用等特点。再次,绿色营销强调企业服务的不仅是顾客,而是包括整个社会;考虑的不仅是近期,更着眼长远。最后,绿色营销不仅要从大自然索取,更要强化对大自然的保护,即企业从生产技术的选择、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采用、生产程序的制定、包装方式的确立、废弃物的处置、营销策略的运用直到产品的消费过程都必须注意对环境的影响,体现营销全过程的“绿色”形象。
2.可持续性。绿色营销的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实现绿色营销,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物品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包装材料、广告策划及促销方案等方面,都必须贯彻“绿色思想”,从而带动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意识的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系统性。绿色营销具有系统性。不仅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营销活动,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去分析营销系统、营销环境、营销组合等重大问题,而且应用系统的思想去判断应采取的营销策略。其内容包括顾客导向理念、服务导向理念、质量导向理念、环境导向理念、文化导向理念与社会福利导向理念等。各种理念互通、互补、互相支持并加以整合,共同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
4.整体性。绿色营销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组成的一个不断变化的活动组合,是营销主体内部与外部要素、企业、消费者、环境与社会诸多要素的集成。绿色营销系统具有动态性、层次性、复杂性等特点。
5.和谐性。绿色营销的和谐性是指某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其他企业的导向作用,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以及对现实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绿色营销的策略
1.产品策略。绿色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生产过程、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具体而言:就是在设计时,考虑到资源与能源的保护与利用;生产中,要采用无废、少废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有益于公众健康。
2.价格策略。在绿色营销活动中制定绿色价格,借助市场供求来体现绿色价值,反映经济与环境的交换关系,是在经济生活中贯彻生态价值观从根本上得到实现的一种有效途径。作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产品,其价格的波动无论对绿色消费的牵引,还是对企业的市场拓展都有深切的影响。
由于绿色产品用于环保的投入增加,成本上升,且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购买绿色产品,因此在营销过程中可以采取较高定价策略。
3.渠道策略。选择正确有效的绿色渠道以使“绿色分销”顺利进行,是整个绿色营销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绿色渠道与传统意义上的分销的差别在于“绿色”。它以绿色商品的生产者为起点,它以绿色商品的最终消费者为终点,绿色产品渠道网络成员都具有很强的绿色观念。
要慎重选择中间商。中间商是生产者向消费者出售产品时的中间环节,是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在产品分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在选择中间商时,要选择热衷环保事业和具有绿色意识的营销伙伴,建立互利、互惠、共赢的利益关系和稳定的绿色营销网络。
4.促销策略。绿色促销是指企业通过传播有关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帮助消费者认知绿色产品及其价值,促进绿色产品销售和绿色价值实现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绿色促销是一个由绿色推销、绿色广告、绿色公共关系和绿色营销推广等活动构成的体系。
绿色广告。广告是产品促销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企业对产品进行广告促销,首先在广告创意上要保持“绿色”,设计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具有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情报性的广告。
绿色公关。企业通过公关活动,使社会公众与企业广泛接触,了解企业产、供、销各环节绿色作业程序与制度,增强公众的绿色意识,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为绿色营销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促进绿色营销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赞.中国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6(2)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人们对于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也给企业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产品、品牌和自身形象提供了更多机会。事实上,我国企业对于一些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的体育赛事的赞助往往更多的是出自于官方,而非官方的企业赞助式体育赛事相对并不是太多。以往,我国企业针对体育赛事进行的赞助往往属于稀缺资源,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够获得这些赞助权。因为,体育赛事普遍推行的是吸收赛事赞助商的商业运作模式,这种商业推广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商业推广,使得很多企业希望能够获得这方面的赞助权。但是,仍然有众多企业不能获得体育赛事的赞助机会。对于那些没能获得赛事赞助商资格的企业来说,丰富的赛事资源同样极具诱惑。由此就催生了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的研究与应用。事实上,我国围绕大型体育赛事开展体育营销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我国的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活动才初具规模,其中主要以李宁公司和蒙牛集团为代表。因此,本文将主要围绕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以期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成功经验,为它们开辟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国内外体育营销策略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针对体育营销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专门针对企业体育营销的研究并不多,只是有所涉及而已;二是很多企业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出现了不少关于企业体育营销的研究成果;三是对企业体育营销的研究以体育赞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二者的概念;四是2008年后的企业体育营销策略研究更多的是介绍国外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而在国外,针对企业体育营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赞助方面。体育营销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一个广告杂志上,自此以后,体育营销就开始被用来描述各种与体育有关的商业促销活动。
一般来讲,体育有两种含义,即体育的营销和通过体育进行的营销。无论是何种含义,企业体育营销指的就是企业按照一定的市场客观规律,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依托体育活动,把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相融合,进而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体育事业良性互动发展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事实上,策略这个词语,最早源于军事方面,但是应用到企业体育营销方面就具有了以下含义,即企业在一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观念的指引之下运用多种营销方法的过程,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企业品牌文化和企业自身形象。具体来讲,企业体育营销策略包含了企业体育营销组合的选择、企业体育营销计划的制定、企业体育营销的执行和控制、企业体育营销的持续性等。
二 我国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分析
我国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重视起体育活动来,它们也在努力借鉴国外知名企业已经成功运用过的体育营销策略。但是,毕竟中国的国情与国外是不一样的,我国刚刚走向市场化道路,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企业对于体育营销还存在不少问题与误区,造成了体育营销策略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小失误甚至是失败。
第一,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策略过于单调,缺乏系统性的营销概念。由于我国在体育营销方面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体育营销模式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即使也在花重金进行各种营销模式的推广,但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我国体育营销的多个配套设施和工作还没能到位,无法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容易导致体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无法充分发挥出体育营销的实际作用,缺乏体育营销的整体战略布局。
第二,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策略中忽略了体育营销的本质内涵。由于国内很多企业对于体育营销的理解不到位,因此体育营销往往停留在表面上。体育营销赞助对象更迭不断,各种营销手段频繁更换,这大大影响了体育营销策略的最终效果,使得很多消费者难以从内心里接受并认可这种企业营销手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诚信度。
第三,由于我国体育营销起步较晚,有些部门或环节的工作做得不够好,使得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由于体育营销赞助活动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缺乏科学评估,只是为了追求时尚。很多企业赞助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没有事先进行合理全面的市场营销活动分析,从而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 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的完善途径分析
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很多企业都会在大型的体育赛事上求得一个赞助权,以推广自己的产品,提升企业形象。因为大型体育赛事易于被大众接受,覆盖范围广,传递的形象健康向上,风险较高,需要持续进行。但无论如何,很多企业都希望获得这些大型体育赛事的赞助权,由于丰富赛事资源的吸引,赛事赞助权的唯一性和排他性,体育营销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一,由于企业赞助式体育营销中的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手段和策略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赛事资源的开发活动当中去。可以针对消费者开展营销,这是将营销策略直接瞄准消费者的战略的中心环节,一切以消费者为出发点,不断满足他们的产品和品牌需要,采用支持或者赞助的方式来进行体育营销,最终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从而大大提升产品的销量和品牌价值。
第二,要积极借助于媒体的力量来投放多个广告,虽然说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的体育赛事本身就是一个活广告,但是,仅仅依靠这个是不够的,而是要运用媒体的无穷力量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告诉受众自己企业的存在价值,从而引起企业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企业推广自己的最终目标。
第三,可以通过赞助参赛运动员和参赛运动队来强化策略实施的效果,因为运动员和运动队都是体育赛事的主体所在。企业不仅要进行体育赛事赞助,还要积极参与到赛事的承建工作当中去,因为体育赛事承建工作本身就是企业扩展业务范围和获得商业回报的一个良好的机会,可以借助体育赛事的影响力给自己做一次免费宣传,从无形资产的层面给企业带来好处。此外,赞助企业还要重视与赛事的其他赞助商在营销活动中进行合作,借助赞助赛事期间及前后的其他体育活动来激发民众的体育热情,在大家都比较重视体育、关注体育的节点利用体育活动作推广,可以大大提升品牌宣传效果。
第四,要注重体育赛事中的现场活动,丰富的现场促销活动,吸取北京奥运营销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后奥运时期的企业体育营销策略,从“企业体育赞助”走向“企业体育营销”执行和控制企业体育营销过程以减少后奥运“低谷效应”的影响,与体育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 结束语
总之,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是非常独特且重要的市场营销战略,要充分预估好中国企业在后奥运时期企业体育营销中面临的挑战,吸取北京奥运营销的经验和教训,树立正确的企业体育营销观念,与体育中介机构合作以提高企业体育营销水平,以4R理论为导向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提高企业体育营销与企业品牌的融合水平以增加品牌资本,充分了解政策法规,合理占位,合法越界,寻找产品和品牌与体育精神和赛事理念的契合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深入挖掘赛事资源,捕捉各种营销机会,找准官方赞助商的薄弱环节,以其作为重要切入点,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消费市场细分,注重营销的创新性和连续性,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重塑良好企业形象,最终为我国企业赞助体育营销策略的不断完善提供更多机会。
参考文献
1 现代电力及市场营销的概述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点发生了巨大变化,卖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所以现代市场营销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作为核心,根据各种方法获得顾客需求量信息、购买力信息以及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营各项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产品、价格、渠道以及促销等的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就是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过程。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历经了火力发电(煤、石油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过程。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垄断机制下运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电力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即是电厂发多少电,客户用多少电;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电力建设得到了不断进步,我国的供电企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2 现代电力市场营销的特点
2.1 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
电能作为供电企业为用户提供的最基本的产品,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数量。电能质量是指优质供电和电力供应可靠性,电能质量包括电流质量、供电质量、用电质量以及电压质量四大方面。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供电质量上,所谓供电质量包括技术含义和非技术含义两部分,技术含义说的是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非技术含义说的是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即供电部门对用户投诉和抱怨的受理速度和电力价目的透明程度等。
2.2 供电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城乡电网的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城市的快速发展扩张,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电网建设的不足大量的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供电设备的建设不足,供电质量已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用电高峰期时常会出现过载运行。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发展落后或地理位置特殊难以安装供电设备,所以对于供电设备的维护就更加困难,电力设施陈旧老化,其安全状况和供电能力已很难满足现在城、乡用电需求,供电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3 供电服务水平低
由于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电力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导地位,不能适应现阶段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电力市场模式,一些员工服务意识不强,不能真正地树立依靠优质服务开拓市场的观念,总而言之,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服务理念和服务设施方面,和客户心目中的期望的形象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员工素质、服务水平方面,供电服务意识水平都远低于客户需求。
2.4 能源市场竞争压力大
随着新型能源的不断被发现,如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由于其设备的可控性、方便性已经赶超上电器设备的性能,使电力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使电力企业不得不加快发展创新的步伐,加大电力市场的营销策略的研究。
2.5 电价机制的发展落后
电价机制由于受地区、历史、体制、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同性质的用电电价在不同省份或在同一省份内的不同地区可能都会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县内的不同片区也会存在不同价的问题。电价机制与现代电力市场不协调,不利于增供扩销工作的开展。
3 现代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3.1 创新电力营销理念
电力企业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行业,应在结合自身的发展的前提下引进国外先进的营销管理模式,将两者相结合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要建立这样的模式就需要改进过去单一的业务流程,推行立体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立营销网络平台,实现与现代化技术的对接,跟紧时展的步伐。
3.2 改革服务营销策略
将卖方作为主导地位的电力市场改革为用户作为核心地位,加强对电网的改造,确保优质供电和电力供应可靠性,使客户能用电、用上优质的电。实行客户经理制,企业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不断创新优质服务工作,保持与客户长期、良好的供用电关系。供电企业的服务要做到全面、负责,不能只停留在故障处理的基础阶段上,而应深入到客户的需求阶段,包括供电方案的设计、施工、验收、投运等环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靠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获得广泛的认可,实现与客户的双赢。
3.3 加大电力发展创新
由于新型能源不断地被发现,对于用户市场的竞争日渐增加,要想增加竞争力就需要加大对电力的创新发展。要想保持电力市场的主要地位就应广泛宣传电能优点,尤其是电能优质、洁净、安全、方便、价廉的特点,鼓励用户以电代煤、代油、代气、代柴,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引导用户的消费理念,引导客户安全、科学、合理用电。加大电力的改革创新,促进电力市场的营销。
3.4 设定电价营销方案
电价机制的发展落后严重的影响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关注电价的变动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杜绝电价转嫁现象,即电力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将电价加大转嫁到其他客户上;(2)是改革现在的电价体制,实行同一网络同一质量的电同等价位收费;(3)是改革现行的电价结构,研究制定出使电力客户和供电企业共同受益的电价收费体系,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4)是采取电厂网上竞价方式,降低用电成本,科学合理用电,减少用电成本。设定良好的电价销售方案能够使电力市场变的更广阔。
参考文献:
[1]王锡凡,王秀丽,陈皓勇.电力市场基础[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林桔凤.浅谈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策略[EB/OL].国家电网,2010,1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必须重视自身发展,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酒店要始终关注市场的变化与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酒店市场营销管理与实务》一书是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的专业读本,将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与酒店经营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借鉴了国内外营销最新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在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酒店业的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酒店业的营销理念、营销策划、营销方式、营销手段、营销战略和营销管理,兼顾理论与实务。《酒店市场营销管理与实务》对于阅读者把握重点难点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笔者认为,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现代化社会中,做好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对于实现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关键。首先,酒店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推动了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规模酒店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酒店行业的竞争。因此,酒店需要持续重视管理工作,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将酒店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拓展客源发展,推动酒店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其次,开展酒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酒店运营管理的成本,优化酒店的资源配置,全面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利用市场营销策略开展酒店管理工作能够集中酒店员工、酒店顾客以及酒店其他资源,将其融入至酒店服务当中。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可以开展广告市场营销策略、产品营销策略、价格营销策略以及品牌文化营销策略等不同的策略来进行酒店市场营销,以全面提升消费者对酒店的满意度。最后,开展酒店管理工作是新环境下酒店盈利的内在需求,酒店是一项需要盈利的产业,因此酒店管理工作需要融合市场营销策略,对消费者心理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酒店管理的产品与服务,拓宽酒店客源,推动酒店经济收益的提升。
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不论某一间酒店规模多大、服务多完善、设施多齐全,都无法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而且酒店市场在不断地拓宽发展,竞争对手也不断增多,消费群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增长,酒店更多的时候都是出于被动局面,难以对自身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定位。因此,酒店选择自己适合的消费群体,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成为直接关系到酒店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准确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能够对酒店的当前与潜在消费群体进行分析定位,以便让酒店正确认识到自身服务的对象,了解目标群体的生活习惯、对酒店服务的要求、对其他事物的兴趣爱好等,从而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其次,要准确定位酒店形象。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会让酒店的形象更加清晰明确,也让酒店明确自身在消费群体中的行为与定位以及当前酒店在消费者心中所处于的位置,明白酒店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优化,让酒店达到或接近消费者心中设定的位置,进而给目标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更加温馨的服务。最后,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方案来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市场营销计划,利用媒体宣传、展览展出、顾客口碑、打折促销等营销手段,来将酒店的信息准确传递给目标消费群体,以便其能够及时了解酒店发展动态,调动消费者的潜在好奇心,提升酒店的客流量。
基于此,酒店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成为重点。第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广告策略。当前不同类型的酒店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大致都相同,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往往只是表现在档次与质量上,不同类型的酒店几乎没有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广告策略的制定中,应突出酒店的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定位的宣传,并且开展差异化竞争,突出自身优势。第二,要有合理的公关策略。合理的公关策略可以优化组合不同的社会资源,制定有效的策略与计划,在目标群体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印象。酒店需要做好顾客信息收集与维护工作,与顾客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关系,开展全面、体贴的人性化服务。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客户回访工作,分析消费者的心理,以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并且制定出激发潜在同类型客户的方案,有效拓展酒店用户群体。第三,进行酒店品牌化运营工作。在策划中,需要突出酒店自身特色,引进个性化竞争;宣传企业文化,树立品牌营销思想,实行品牌化经营策略;明确酒店形象定位,设计富有含义的品牌文化,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安全、清洁、人性化的服务,以温馨的服务手段来为酒店品牌加分。
作者:于瑾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强调顾客满意,因而市场营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着满足顾客的需要来展开的,所以“顾客”在市场营销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是顾客,应该是市场营销理论首先要回答的一个既基本又重要的概念。然而,我们发现,几乎在所有的市场营销学教科书中都几乎见不到对“顾客”这个术语进行明确的定义,甚至于大多数教科书连简单的解释都没有。对此现象,我们也许只能解释为,“顾客”是所有人都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不需要专门进行明确或严格的定义,这同时也意味着“顾客”的最一般的、常用的含义被普遍认为完全适用于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
传统顾客涵义的局限性
那么,一般的、常用的“顾客”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最传统的基本含义是与“卖者”相对应的“买者”,这一点可以从国内外现有各种词典中的词语解释中得以证实,而现在在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等同于“消费者”,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一般来说“消费者”包括“买者”和“使用者”,但在“顾客”概念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都假定使用者也是买者,买者也就是使用者,但事实上还存在着“买的不用”和“用的不买”的情况,比如,母亲购买婴儿使用的产品,送礼者购买作为礼品的商品,等等,其实都应该是顾客。显然,如果企业对顾客只简单地理解为“买者”,那么顾客满意的这一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就无法在企业的经营中充分地得以体现,因为顾客满意不仅应该表现在商品购买中,更重要的是应该表现在商品的使用过程中,也就是说顾客满意最终是落实在对商品的消费使用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用者”比“买者”对企业更重要。当然,完整意义上说,顾客满意应该既包括在购买环节,也包括消费使用环节,因而单纯指买者或使用者都是不合适的。
从语言使用的习惯上看,使用“顾客”这个术语,无论是“买者”还是“使用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完成式”,或者至少是“正在进行式”,即购买、使用已经发生或至少是正在发生,这时候的“顾客”是既成事实的顾客,我们可以称之为“事实顾客”,在营销工作中,其实还存在着大量的所谓“潜在顾客”,这就是那些交易还没有开始进行但在将来有可能成为“事实顾客”的群体。可是按照一般的“顾客”概念,“潜在顾客”不算“顾客”,因为他们既没有购买,也没有使用。如果“潜在顾客”不算顾客,企业就可以不去关注他们,只有等到交易发生时或发生后才知道顾客是谁,所以,传统的或日常中使用的“顾客”概念实际上是“事后顾客”。
“事后顾客”意味着企业只有在交易发生时才知道它的顾客是谁,而这时候产品已经设计制造出来开始进行销售,显然这时候所提供的产品是不可能有很强的针对性的,甚至是有很大的盲目性,因为企业在设计制造产品时还不知道顾客是谁,对顾客的具体需要就不可能十分了解,当然就难以满足顾客的需要。所以,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出发,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来说,“潜在顾客”比“事实顾客”或“事后顾客”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必须在与顾客进行交易之前就了解认识顾客是谁,以便于充分认识顾客的需要及其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制造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产品并合理制定价格,预先制定出适合于顾客群体特点的营销策略组合,如相应的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等,这样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且使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具有明显的成效。
综上所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顾客”概念,不适合在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工作中使用,它不但无法涵盖市场营销领域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类型的顾客,而且在其习惯使用上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有明显的距离,甚至于相悖。因此有必要对“顾客”这一营销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专业术语进行定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定义的关键是这个定义的涵盖面,也就是说,营销学的“顾客”定义只要能够涵盖市场营销领域中各种类型的顾客,就可以避免我们日常生活中“顾客”概念在市场营销领域内使用的不足问题。
我们认为,顾客是在各种交易关系中供给者所要面对的需求主体。这个定义的主要含义有:顾客概念所反映的客观范畴是与供给者相对应的需求方;作为需求方的顾客必须是在处于一定的交易关系中的需求方,即顾客与供给者之间存在平等交换或等价交换的关系,否则不能称之为顾客,也就是说,顾客一定是需求主体,但需求主体不一定是顾客,如父亲给儿子生活费,父亲是供给者,儿子是需求者,但不能说儿子是父亲的顾客,因为在这个供求关系中他们之间不是等价交换关系;由于交易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而顾客有相应的不同类型,其中既包括现实交易关系中的顾客,也包括潜在交易关系中的顾客,既包括直接交易关系中的顾客,也包括间接交易关系中的顾客;作为需求主体的身份不同,顾客有不同的主体形式,如可以是个人、家庭,也可以是组织机构,如企业、政府机关、团体等。
营销意义上的具体顾客
以上是从一般意义上对“顾客”下一个基本定义,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概念,重新定义的主要目的是使这个重要的术语能够体现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客观要求。这实际上只是对“顾客”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一个符合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思想的界定。
然而,在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中,只有抽象的“顾客”概念是不够的。因为企业要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要,所有的营销组合都必须按照顾客的需要进行预先策划和设计,这就需要预先了解、充分认识顾客的需要,研究顾客,因而需要预先知道顾客是谁,这里讲的顾客就不是也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抽象的“顾客”,而且是要十分具体的、“栩栩如生”、特征清晰的顾客,这就是顾客概念的外延问题。
我们知道,不同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同,顾客群体是不同的,即便是生产相同的产品因为市场定位不同,顾客群体是不同的,所谓顾客群体不同,实际上就是顾客群体的具体特征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模糊的顾客概念现象,例如,对于生产经营西装的企业,当你问他“你的顾客是谁”时,常常会有人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是男人,看起来好象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但如果我们倒过来问,是男人都是你的顾客吗?显然不是,从营销工作的角度说,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哪些男人才应该是我们的顾客。
我们把企业回答需要回答自己的顾客是谁的问题称之为“具体顾客”概念,其基本含义是,对于特定的企业及其经营的特定产品来说,顾客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他(她)们是明显地区别于其他顾客群体的,而这种区别具体表现在一些重要特征上,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必须能够非常清楚、具体和尽可能详细地对这些特征进行描述,例如其性别、年龄、职业、收入、阶层、偏好等等,也就是说,企业的营销人员必须能够清楚地说出自己的顾客是男的还是女的,年龄多大,在哪里,做什么工作的,喜欢什么,等等,这就是说,认识顾客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个抽象的分析过程,而是一个十分具体的研究过程。通俗地说,具体顾客概念问题就是要求企业的营销人员在制定营销策略之前必须清楚顾客是谁,要做到充分认识了解顾客, 就必须能够非常清楚、具体和详细地描述出顾客的各种特征。可以说,营销人员对这些特征描述得越清楚、越具体、越详细,表明他对企业的顾客了解得越深入、越全面、越细致,这越有利于制定针对强的营销策略组合。
毫无疑问,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策略组合的针对性,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组合,必然是目标市场指向准确、清楚的,即目标顾客市场群体的界定正确且十分清晰,因为只有这样,企业的营销人员才能在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前对顾客的具体的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和全面认识,并且根据这些认识制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及其组合。因此,我们认为,企业要做好市场营销工作,提高市场营销工作的成效,特别是在强调差异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的时代,必须不断地提高或追求市场营销工作的针对性,而提高市场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就表现在企业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是否有清晰的具体顾客概念。
营销意义上的潜在顾客
正如上面所谈到的,对于市场营销工作来说,体现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要求,企业不应该只注重既成事实的顾客,而应该更加关注潜在的顾客。那么,什么是潜在顾客呢?对于特定的企业来说,潜在顾客是相对于已经购买、消费使用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事实顾客而言的,可以说就是不具备充分条件成为事实顾客的顾客,即有可能成为事实顾客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能够购买、消费使用企业产品的顾客。
在企业的营销工作中,营销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认定哪些群体是潜在顾客,分析这些群体向事实顾客转化的条件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营销策略促使其实现转化。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借助于经济学中的有效需求概念来确定成为事实顾客的基本条件,即事实顾客实际上是能够在市场上形成有效需求的群体,因而成为事实顾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具有消费某种产品的欲望同时又拥有相应的支付能力。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并不是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需求主体就一定会与企业形成现实的交易关系。所以,从向事实顾客转换的条件上看,潜在顾客实际上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认识。
主体层面,也就是从成为事实顾客的充分、必要条件上看,分别有这样两种情况。具有消费欲望但暂时无相应的购买支付能力的主体和具有购买支付能力但无消费购买欲望的主体。这种情况又可以做具体的分析,有的人可能根本就不需要本企业生产经营的这类产品,那他就不可能是企业的顾客,而有些人实际上是有需要但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需要,所以没有消费欲望;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意识到自己有需要,但因为某些原因而暂不购买,如对产品不满意、拿不准主意等等。
显然,如果企业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营销策略,就有可能促使这些主体形成既有消费购买欲望又能买得起的条件。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即便是这两个条件具备,也往往会因为交易环境条件的原因而使得交易没有能够实现,无法最后完成向事实顾客转换。
前言:
创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作为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早已成为衡量企业市场价值的重要尺度,决定商家致胜的核心要素。因此,如何有效结合市场结构特征、销售经验以及企业运作技巧,制定出合理化的新产品市场营销策略,早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下笔者就新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粗浅的分析,以供参考。
1.新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含义
无论任何一种新产品,要想让消费者欣然接受,都必须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已达到企业的预期目的。因此,这就要求销售部门在对新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前,必须熟悉掌握新产品的各种特征、属性、生命周期,并据此制定出新颖的市场策略与规划,以达到促进人们对新产品的认识,提高新产品的曝光率,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形成连锁购买行为,实现利润创新的真正目的。例如:新产品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应注重创造消费者对产品的知觉,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了解,并改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质疑、观望态度,以此加强消费者的购买信息。
同时,在新产品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上,我们可以看出其营销策略的制定与一般市场策略不同,更加强调整体营销。其营销的整个动态过程,主要从新产品的市场调研开始。而在营销对象上益有着很大的区别,新产品的营销对象对位那些即将成为新产品早期采用者的潜在群体。因此,从营销动态与营销对象上看,新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不论是在采取的手段,还是制定的方法上,都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与一般性的产品市场策略有着很大的差别。
2.新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良好制定与分析
众所周知,对一个企业而言,新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必将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其成功几率有可能是100%,也可能是0。而这种严峻的形式也恰恰时刻关系着企业的兴衰荣辱。因此,如何利用市场策略提高新产品的市场普及率、成功率尤为重要。
2.1新产品市场介入初期的营销策略分析
在新产品的市场介入初期,消费者对新产品是一个辨认、识别和评价的过程,当消费者对新产品获得足够的信息评价时,就会决定采用或者拒绝新产品。而由于消费者往往会有意无意之中把新产品与某种熟悉的产品放在一起进行相对比较、区分,形成自我认知概念。因此,在新产品市场营销初期,企业可通过揭示新产品概念、涵义,来强化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此阶段,应多在广告、推销、分发样品、促销、分销以及人员推销上下功夫,缩短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时间,加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刺激新产品在扩散过程,赢得更多的顾客青睐。
而在定价方面,初期介入市场的新产品,一定要制定一个诱人的高价格混合战,即垄断高价。虽然这种价格模式,在市场增长上缓慢,但其边际利润很高。恰恰此时的新产品又处于一个垄断市场地位,企业为新产品的唯一供给者,采取高价势必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并在发展中大力开展分销渠道,寻找各个地区的独家商,以真正体现新产品的价值和其独特性。
2.2新产品市场介入成长期的营销策略分析
当新产品步入市场成长期时,此阶段消费者以对新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评价。因此,采取或拒绝新产品在此时更加明显,快速。而针对这一阶段特点,企业营销人员应该进一步引导消费者将目光集中于新产品的实体上,强调新产品所特有的特点与改变,在消费者心中进一步建立相对重要的地位,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特点的期望值。在确保新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采用广告、媒体、促销人员的宣传攻势,适当采用促销的手段,极大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购买兴趣,进而促进消费者重复购买行为的形成,来提高新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同时,由于此时竞争者逐渐增多,除了在价格上采取一定营销战屡,加快对分销体系的推广与合作,扩大消费者接触、购买新产品的途径尤为重要。
2.3新产品市场介入成熟期的营销策略分析
当新产品进入市场成熟期时,也是产品最具有利润潜力的时候,此时的新产品在市场份额与消费者偏好上占据有一定比重,相对稳定。而市场增长相对缓慢,表面上看更竞争以达到均衡的状体,其实际潜在的竞争相当的激烈。如何维系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已经成为此这段新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营销部门可针对新产品在市场成熟期的热点,进一步强化与保持新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醒消费者购买新产品。例如:建立更为广泛的分销体系,更多地利用第三者的零售渠道来扩大新产品的消费者接触面;逐步降低新产品的促销预算,采用组合式宣传;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强调新产品与一般性产品的区别,应采取竞争性低价为主的价格营销策略。
2.4新产品市场介入衰退期的营销策略分析
一、引言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研究产品进入市场后的销售变化情况的规律,主要是指交换而生产的产品从投放到市场上开始直到退出市场为止的整个过程,营销学上称之为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在投放市场过程中,获得利润的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必须把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如果没有完全掌握此理论,就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窘境。企业的营销策略对于企业的兴衰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营销策略的制定是根据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周期而制定的。只有及时的掌握产品生命周期动态,才能更好的把握市场的主动权,才能获得利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的企业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上的限制,很多产品的生命周期比较的短,有的刚刚投入市场后就迅速死亡。这样的情况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十分不利的,在人力物力上都是极大的浪费。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的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分析,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和营销策略之间的关系来正确制定企业的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投放初期投入不足。产品的投入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发,但是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做好前期的市场投放准备,盲目的开发新的产品。当产品正式投放时,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做开发,导致新产品刚刚问世就陷入窘境,甚至失败。这就导致了产品的投入期由于准备不足而延长,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减少了利润收入。
2.企业对于利润率与市场占有率之间的艰难抉择。在我国有很多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刚刚有点规模之后就盲目的进行多样化的经营,这样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分散。既没有扩大原有的生产与销售,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又丧失了在行业中的地位。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企业就会处于劣势,很难再维持和扩大其市场占有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没有客观认识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客观要求,没有正确处理好利润与市场占有率之间的关系。
3.产品生命周期陷阱的影响。一些大企业占有很大的市场额度,旗下有非常成熟又赚钱的产品,但是他们过分的依赖这些产品,并针对这些产品进行细作,长此以往,产品的研发能力就会慢慢衰退。产品一旦进入衰退期,那么寿命也就不长了,企业也会随着产品的衰落而衰落。
三、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的营销策略研究
对于企业产生的种种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忽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想要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必须要人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才能开辟出发展的新道路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与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企业应该认清市场,着重把握营销策略动态。
1.在产品投放初期的营销策略。产品投放初期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开拓市场。产品投入期一般销售额比较低,但是相应的市场投入却很高,企业应该将这个阶段定位为放长线钓大鱼,将投入期的市场开发的费用当做一项长期的投资。不能在这个阶段就要求有利润回报,我们要得到的是企业的长期利润。
2.在产品成长期的营销策略。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的指导,只有当某个企业保持到成熟阶段后才能算是真正的稳定。在产品的成长期,产品的销售量会大幅上升,企业得到的利润也是逐渐增加的。但是为了保证在产品成熟期到来之前占领更大的市场,必须要采取降低价格来应对,这样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收益,但却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在产品处于成长期时,应把市场占有率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
3.在产品衰退期的营销策略。每个产品都会面临衰退的状况,企业对待衰退的产品应理性对待。应是有步骤的处理衰退阶段的产品,开发新的产品。企业应不断改进和生产新的产品,以防止企业陷入产品生命周期的陷阱里。新产品的开发,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总结
产品生命周期在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企业要认真分析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制定出符合当时情况发展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秀忠.论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与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构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2).
[2]蓝海林.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战略含义[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4).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论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策略
收录日期:2012年1月17日
引言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资本、原材料及劳动力等。在传统经济主要是以技术为驱动,只是片面追求企业规模的极大化,追求产品技术的极致化,而知识经济改变和超越了这种模式,转向将知识作为驱动的主要力量,但是这对现代企业的营销提出较高的要求,一切营销战略的确定都是在知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随着知识的不断创新,营销方法和战术也要随其发展变化而变化。
一、知识经济及市场营销的含义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信息和知识的分配、生产及使用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为核心,以智力资源为主要配置要素,同时以高科技产业为主要支柱的现代经济。科学、综合、合理且高效的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资源是知识经济的指导思想,以此来促进人类同自然的协调发展。知识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经济产业,也是一个经济时代的代表。其特点主要有:科技和知识先导型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经济逐渐向全球化发展,经济渗透更加明显;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化加强,经济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市场营销是一门专门研究企业在市场条件下如何能在消费者、中间商和企业之间建立有效沟通,并协助企业提供科学供给的学科。市场营销就是对给予有价值东西报以另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即是个互相交换的过程。并且市场营销也是个满足市场需要和欲望的各种行为的整合。这种有意识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的经营思想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经营理念就是市场营销观念。
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营销新观念
(一)网络营销观念。网络营销是指基于网络技术的一种营销策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企业通过实施网络营销可以覆盖很大的目标市场,并且现在在网上销售所需的成本很低,同时还可以进行全天候服务,也没有国界的限制。企业在采用网络营销时,可以在网上广告,建立网上公共关系,这样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网上营销形式使企业真正实现了从大规模无差异营销向个性化集中营销模式的转变。
(二)学习营销观念。俗话说:“学习无止境”,企业营销也是这样,学习型营销就是要求企业从自己的经历学习,主动向他人学习,例如顾客或是同行,等等。这样可以使企业一直保持着开阔和前瞻的思维方式,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企业可以逐渐地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知识营销观念。知识营销是依靠智力创造企业的价值,实现企业营销战略的一种管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知识的积累,从而达到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以此来满足市场的需求。此种观念的最大特点是不仅仅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对其售前的“知识销售”也是非常的重视,在产品上市之前就让消费者了解和接受新知识,消费者对产品有了进一步认识之后才能产生购买的欲望。比如,我国的联想集团就是这样做的,先教消费者了解电脑,再开始买电脑。
(四)合作营销观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企业网络型供给关系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核心企业具有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供给企业也可以对核心企业的设计要求进行修改,这样合作的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合作的过程中节约的成本可以共同享有。并且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合作精神,不仅仅是以前的你买我卖的关系,也包含了知识、利益及信息的合作。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营销的意义
(一)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竞争力开始转变为知识和技术,企业如果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技术,提供新的服务和产品是重要的途径,而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营销。一个企业如果拥有完善的营销体系,则可以减少很多资源的浪费,避免重复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二)可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消费市场的需求开始出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企业必须在市场营销策略上下工夫,寻找新的突破,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三)可以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提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使社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再只是单纯的依靠即将枯竭的自然资源,而是要积极努力开发新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灌输创新的营销思想,努力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促进新技术迅速地进行产业化,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
四、运用知识经济,实施企业营销策略
(一)逐渐转向品牌化营销策略。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如果企业一味地采用价格战,不但取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寻找新的适合知识经济形式的营销方法,在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下,品牌营销策略开始逐渐浮出水面。所谓品牌营销策略是指企业在努力贴近消费者,打造自己品牌的同时,要保证品牌的质量。因为质量就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创立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在努力打造强势品牌的同时必须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同时还要注重采用品牌组合营销策略。世界上任何一家著名公司都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维持产品的高水平,保证企业可以一直战胜对手,使得品牌处于强势。
(二)实施绿色营销策略。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经济高速发展,而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对此人们渐渐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纷纷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必须采取新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周围新的环境,绿色营销也就应运而生,这样不仅仅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了企业应有的贡献。为此,企业应当首先建立绿色营销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的绿色信息为:绿色法规、绿色组织、绿色消费、绿色技术和绿色价格等等;其次,在信息获取后,企业应当进行价值评估,传递决策人员,制定绿色产品和服务战略。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考虑绿色产品的品牌设计、种类、质量、名称、保修和包装等;最后,企业需要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和分销渠道,在制定价格时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很多消费者拥有崇尚自然、求新求异的心理,比较乐于购买相对价格较高的环保产品。在销售时努力开展绿色促销,建立企业自身的营销渠道,树立品牌形象。
(三)实施形象营销策略。处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选择性有明显的增强,企业塑造个性化、优良的形象已经成为国内及国外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企业需要通过实施形象营销策略来实现综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实施形象的全面塑造时首先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和准确定位,不断地进行开发新产品,在此过程中要以产品形象为内涵,以企业形象为基础;其次,要通过独特的服务战略决策,同时改变企业营销手段,使企业身价翻倍,并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最后,需要以公共关系策略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核心,通过有效的传播技巧为企业形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企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迈入了大众旅游发展阶段,从产业特征看,我国旅游业总体上呈现出规模小、布局分散、科技含量低和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的问题(戴斌、夏少颜,2009);从微观供给来看,旅游产品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旅游市场供给结构的复杂性,另外,旅游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客观存在的物理距离,这都决定了旅游市场营销对于吸引旅游者到来具有重要的作用。众多旅游企业都开展了大量的营销活动,导致在面对繁杂的产品信息时旅游者要付出较多的“搜寻成本”。如何让其能高效率、低成本地搜寻到满足自己需要的旅游目的地呢?事件营销成为旅游企业尤其是旅游目的地企业常用的高效利器之一。
一、文献回顾
事件是短时发生的一系列活动项目的总和,同时,事件也是其发生时间内环境,设施、管理和人员的独特组合fGetz.D.,1991)。对于旅游发展来说,事先经过策划的事件是研究的重点。事先经过策划的事件可分为8个大类: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商贸及会展、体育赛事(包括职业比赛、业余竞赛)、教育科学事件、休闲事件、政治,政府事件、私人事件(Getz.D.,1997)。
事件营销fEvent Marketines也称为活动营销,指经营者在真实和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利用、策划、组织、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利用事件中的名人效应、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特性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公众和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以达到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达到产品和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法(陈子剑,2005)。事件营销主要包括借势和造势两种方式。借势就是借助具有新闻价值影响力的外部事件来达到营销企业和产品的目的;造势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事件营销(马成,2005)。
二、研究方法
(一)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大致范围或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该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访谈中,双方可以围绕所定题目,就有关问题进行无拘无束的、深入广泛的交谈和讨论,访谈者会得到许多不曾预料到的、启发很大的资料,从而对所研究的问题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由于访谈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此次访谈对象以饭店管理人员、专业学者和旅游专业学生为主。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对较为模糊或复杂的决策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对象或措施类,按照各类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将其由高到低排成若干层次,构建递阶层次结构;然后对每一层次的要素按规定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运用特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及其相对应的正交特征向量,得出每一层次各要素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通过一致性检验后,继续计算各层次要素对于目标的组合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一)指标选取
国内旅游目的地事件营销关键因素的选取主要是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征求专家及从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本研究以国内旅游目的地开展事件营销做为目标层G;王丽君(2006)将C1独特性、C2关联性、C3一致性、C4整合性、C5情感性、C6文化性定为事件营销的六大原则,在原有基础上添加C7持续性、C8经济性及C9市场定位共9个指标做为准则层C的因素;同时将旅游目的地事件营销的5种营销策略P1阶段营销策略、P2品牌营销策略、P3整合营销传播策略、P4形象营销策略、P5区域合作营销策略(张丽、郭英之,2004)作为方案层因素,构建了本研究的层次结构图,如下。
(二)数据处理
利用Expert Choice软件进行层次分析,将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各指标两两比较,计算出相应的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一致性指标C.I.,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一致性检验,并计算出了各因素权重,详见表1、2。
四、研究结果
由表1可知,准则层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34
表2显示出准则层各因素的权重,其权重大小关系为C9>C4>C8>C2>C1>C7>C3>C5C6,而方案层的各方案的总权重是通过W=wi3*(w2)T计算得出的,其权重大小关系为P3P2>P4>P5>P1。
五、结论分析
(一)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由表2可知,国内旅游目的地事件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0.374)的各项因素系数都相当高,除了一致性系数较低外,其他的因素系数与其他营销策略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说明旅游目的地事件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更受青睐,整合营销传播(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IMC的开展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的新发展。通过协调营销传播,旅游目的地可在多种传播工具中择优采用,发展更有效的营销传播计划(张
丽、郭英之,2004)。就事件整合营销传播策略自身来说,强调整合性和独特性无疑是最重要的。
(二)品牌策略
品牌营销策略(0.186)排在第2位。品牌营销是指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围绕着创建高附加值品牌而展开的一种营销理念与策略,但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品牌有两层含义,一是事件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品牌,比如大型赛事,有影响力的传统活动等,或者事件原先并不是一种品牌‘,但经过良好运作发展成为品牌:二是旅游目的地自身的品牌,在进行事件营销的时候,一定要将两方面的品牌较好的融合起来。大众旅游阶段下事件的品牌营销策略在市场定位(0.420)和一致性(0.354)上有很大的权重,充分说明品牌营销策略的特性,市场定位是准则层中权重最大的因素,说明其重要性,进行事件的品牌营销策略时一定要做好市场定位分析,找准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市场,同时事件的策划一定要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一致性原则要求旅游目的地事件营销的不同阶段或者不同的事件营销,都要服从于企业的营销战略,形成相互联系甚至相互递进的关系。当前,国内旅游目的地事件营销的整体设计应该像一个故事,发生、发展、、结局等各个阶段都有“包袱”不断地抖出来,冲突迭起,一波三折,这就要求具备超强的组织实施能力,一环扣一环。申点成线,串珠成链,这就是事件营销的“项链理论”。单独的一次赞助、促销、广告就如同一颗颗散落的闪亮珍珠,而一致性的品牌形象就是把珍珠串成项链。旅游目的地事件营销就是要在统一的品牌理念之下,不断积累品牌的资产,使目的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形象营销策略
形象营销策略(0.171)处于第3位。旅游目的地形象指人们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信念、观点的综合。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印象将对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产生相当的影响(张丽、郭英之,2004)。形象营销策略(0.1711的权重系数与品牌营销策略(0.186)相差不大,其在一致性、关联性、整合性、持续性和经济性方面的权重相近,说明这两种营销策略在这几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独特性、情感性、文化性和市场定位这4个因素的权重上却相差很大。目前,事件形象营销策略更强调事件的独特性(0.311)、情感性(0.247)和文化性(0.322),而市场定位(0.090)的作用不大,这说明事件形象营销策略更注重于体现旅游目的地自身的特点,通过事件强调目的地的独特和文化来吸引游客。如果说品牌营销策略是通过事件将目的地品牌“推”向消费者的话,那么,形象营销就是通过宣传目的地形象将消费者“拉”过来。
(四)区域合作营销策略
区域合作事件营销策略(0.152)排在倒数第2位,但其重要程度比排在前面的品牌营销和形象营销策略却低不了多少。通过进行事件营销,不仅可以直接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其辐射效应将影响到目的地周边地区的发展。有关研究表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受影响的不仅是上海的旅游业,周边地区也会产生连带效应。参观上海博览会的大约1/3的游客将会到江浙一带进行继续旅游,因此,应把上海的旅游业融入到整个长江三角洲的旅游整合与发展中,与长三角旅游业联动发展。一方面可以扩展和丰富上海世博会的内涵,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长江三角洲城市更多地接受世博会的辐射,带动长三角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由此可见,做好事件的区域旅游合作营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区域合作营销各因素中权重最大的两个是经济性(0.291)和市场定位(0.200),因为多个旅游目的地针对目标市场进行联合营销将产生显著的规模效应,大大减少了事件的营销成本。在经济下行、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区域合作营销必将成为旅游目的地事件营销重点考虑的策略之一。
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国有企业,电力企业如何进行电力营销,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是电力部门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想更好地实现电力营销这一目的,我们就必须提高电力营销效率,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对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使电力企业能够真正的面向社会、面向客户,面向未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电力资源,切实提高电力企业营销效率,推动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
一、电力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一)电力营销的含义
市场营销即是指在进行商品的创造、交换等过程中,想办法为客户、合作伙伴甚至社会创造价值的活动。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环节,是电力企业通过对电力产品进行的生产、输送与分配等活动,创造出为客户、合作伙伴提供的电力,让它们的用电基本需求获得保障,同时自身获得应有的收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电力企业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不断提高电力企业效益,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积极平衡电力供求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平安、放心、优惠、可靠地使用电力商品,并得到满意的服务。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要,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推动供电企业的发展。
(二)电力营销的特点
1.供求规律有很大的随意性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的长期垄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进行电力供应,如此一来,电力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供求规律与用电价格的关系,造成价格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现象。
2.消费与生产之间存在均衡性
电力商品属于无形商品,并且生产、运输、销售的时间都特别短,几乎同时完成,这样的情况要求电力企业与用户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保证电力供需平衡,在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
3.以用户的需求实施区别性定价
电力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企业、住宅、工业都需要用电,他们对电力的需求类型和需求量可能不同,但是他们对电力的需求质量是一样的,在实际电力营销中,应该对不同的用户类型区别定价,如一般用户的用电价格要比企业用电价格低。
二、电力营销策略与供求规律
(一)电力营销市场中常用的几个策略
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价格策略、产品策略。而分销策略又是营销策略中最能有效控制的策略,因此,我们将促销策略、价格策略与产品策略进行组合,形成3P营销策略,把价格策略作为3P营销策略中的重点策略,一定要确保电力产品价格的合理性。
(二)电力市场供求规律分析
在3P营销组合策略当中,我们要合理运用供求理论,了解价格规律与市场供求规律的关系。供求理论有助于供需双方准确、及时地了解行业状况,还能供给和需求随价格变化的情况,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决策,供求分析图如图1所示,其中S曲线代表了电力供给量随价格的升高而升高,D曲线代表了电力需求量随价格升高而降低,其中交点E0代表平衡点,当s供给曲线与D需求曲线相交时,交点E0所代表的就是商品价格。
(三)电力市场需求规律
电价、相关产品价格、预期价格、家庭收入、时间因素等等因素都是影响电力市场的主要因素。电力需求与其价格呈反向关系,电力产品价格越低相应的需求量就越大,电力产品价格越高其需求量也就越小。即使电价不做任何变动,电力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电力产品的价格,但是因为电力产品的替代品极其有限,能够自行产生电能的新能源还没有普及,电力产品的相关产品价格不会对电力产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产生特别大的影响,有一点影响也基本可以忽略。此外,用户对电力未来的预期也是影响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的一个因素,可是好在电力产品的生产、运输、消费几乎同时发生,所以,用户对电力未来的预期也很难对电力产品的价格和需求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电力市场供给规律
电力市场供给量受电价、相关产品价格、电力预期价格、生产成本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价格越高,用电量越少,电力的供应量越多。价格越低,由于用电量的增高,使得电力供应逐渐下降。上文中已经说到,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动不会对电力商品和其需求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电力预期对电力商品的价格影响也没有那么明显,所以,引起电力生产成本发生变动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生产技术上的更新以及电力产品的价格要素,当电力生产呈现出要素上涨的形势,那么它的生产成本势必也增加,同时电力产品的价格也会相应的提高,由此则会使供应量出现降低。而生产技术上的更新则能够使生产成本得以减少,使供电量得到提高,通常情况下,对水电来说其供电量在丰水期、枯水期的差异非常显著。
(五)电力市场均衡规律
通过上文中的供需平衡图我们可以知道,两条线的交点就是供需平衡点,电价高于平衡点的价格,需求量就会下降,电价低于平衡点的价格,需求量就会上升,在没有干扰因素的情况下,电力的供给与需求会在电价的浮动下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孙翠芳.电力营销市场特点及营销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