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15:07: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推动高考改革的原因,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长期以来,“知识改变命运”的高考承载一个社会对命运、对知识、对教育本身的关注。一批又一批通过高考走进大学的学子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体现着国家意志选拔人才的高考牵引着社会注意力。每年高考时节,“高考新闻”都会牵动国人神经。
2009年高考有两个数据引人关注,一是高考报名人数为1020万人,比去年减少了40万人;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为750万人,这意味着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人没有报名而弃考。
一、弃考现象利与弊
持乐观态度:其一,高考人数下降反映了学生及家长长期固有观念“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转化,这有利于社会成才观的理性化。社会的成才观也逐渐从高考独木桥转变成立交桥。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不少家长更多地从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成才之路,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只是其中一种选择,但并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个人的选择。
其二,高考人数下降预示着“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将被逐渐淡化,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人文教育才会被逐渐落实。
其三,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会逐渐将高考降低为一个合理的环节。
高考人数下降不仅反映了“就业观念的转变”等教育外部的社会变化,更说明教育内部的一种嬗变、危机,即教育品质的下降和沦落,当务之急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快着手全面推动教育改革进程,恢复和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包括高考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制度的信任。
重庆有上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弃高考”,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
湖南罗彩霞冒名顶替和浙江航模加分事件触动了人们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引发高考公信力的缺失让高考失去原有的魅力,高校忽视竞争导致高等教育公信力下降,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整个社会改革。
持消极态度: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教育虽是大势所趋,但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依然需要大多数国民能接受高等教育,从这一层面说,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应引起省思――人口整体素质怎么办。
读大学当然不是高中生的唯一出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可能是一条最好的出路。进入大学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为未来的人生之路积累“势能”。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到大学接受良好教育。弃考无疑是对教育机会和社会公平的挑战。
二、弃考原因初探析
高考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弃考原因复杂多样,84万人的流动去向也多种多样。
1.是为出国弃考。一些高考生放弃国内高考,而转投国外高考。这成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空巢班”备受,重庆、北京、上海等地出现高三毕业班“空巢”现象。
2.是为提高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动员部分“高考无望”的学生被迫放弃高考。
3.是因为大学学费高“理性”弃考。不少学生家长算起“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要14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按照2000元计算,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5年。而教育投入最多的是大学阶段,孩子考不上好大学,真不如早点就业。
4.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弃考。这种情况的弃考并非个例,由于老师、家长给学生过大压力,一些孩子不堪重负,在高考之前精神接近崩溃。
5.是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
6.当前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是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就业寒冬中,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高职专科生岗位的现象,使得缺少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的高职、大专毕业生难以求职就业。
7.职业教育更能顺应社会需求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文凭和能力在不断较量,掌握实实在在的工作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加上国家政策鼓励与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参加职业培训能掌握实用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沟通能力,提前进入社会。
对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弃考来说,这反映出国内高校的竞争力下降;对“被自动”放弃高考来说,反映出升学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对因学费高而放弃高考,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反映出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过于沉重,而高校的教育回报降低;对因考试压力过大而放弃高考,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是考生的选择十分狭窄,弃考只是无奈之举。
三、解决弃考之殇的措施
当前就业压力增大,引发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尖锐,学生对于未来期望和投入产出的充分衡量后做出放弃决定,导致缺乏对教育预期的信心,直接影响到现行的高等教育。
1.积极稳妥扎实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解决大学生就业,“以创业促就业”让已经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成为社会人才,重振教育的信心,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相应的培养机构。
2.国家要出台政策举措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同时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
3.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放高端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当前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折射了经济结构的问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要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
4.要积极探索教育体制的改革,真正推行重视社会教育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高校要努力跟社会需求接轨进行专业的设置和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严格自身管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主导思想就是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国正在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主导思想是要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社会分层是每个社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正常情况下,人们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合理流动。教育公平是合理社会流动的保障,促进社会流动的有效机制当首推教育及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2]。
异地高考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突破了户籍制度的桎梏,将促进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人才选拔、社会流动更加公平的突破点。理想状态下,随迁子女同流入地有户籍人员子女一样,不再受父母及自身的户籍限制,在流入地完成义务教育后平等的入读高中,和当地的考生公平竞争,通过自身努力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最终拥有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外出务工人员无须再受子女异地考试问题的束缚,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工作地点和职业。
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给底层的人以更多向上垂直流动的机会,使其能够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打破代际间的复制,有利于建设更加开放民主的教育系统,促进社会的合理流动。
二、异地高考对合理社会流动的负向作用
目前为止,异地高考政策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均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人口输入最多、异地高考矛盾最突出的地区,限制条件不可谓不严苛,绝大部分随迁子女都被排除在了方案之外。2013年共有12个省市启动实施了异地高考政策,最终参加异地高考的实际考生人数4440人,与全国912万的报考人数相比,可谓九牛一毛;2014年28个省市开始进入异地高考政策实施的阶段,异地高考人数猛增到5.6万,但对比全国939万高考考生和庞大的随迁子女人数规模,5.6万这个数字仍然不理想[3]。
外地务工人员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其子女有资格享有与当地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权,应该和当地考生在统一的标准下公平参与竞争。但事实上由于户籍、工作、社保等方面限制,其子女无法享有本该让具备资格的人共同享有的公共教育服务,于是出现了在北京同样的高考分数当地户籍子女读名校而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只能读高职的不公平现象。无法平等地参加高考,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许多人成为“农民工二代”,弱势群体代际间呈现自我复制的趋势,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异地高考政策,必然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宗旨,在户籍考生与非户籍考生的利益之争中无疑会偏向户籍考生,无户籍考生又分为无户籍常住居民的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前者在资源、社会地位上均优于后者,其话语权也比后者多,在有限的资源下,前者取得异地高考资格的概率远远大于后者。目前异地高考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无户籍常住居民和有户籍本地居民之间,外来务工人员悄无声息地被边缘化。如果异地高考政策始终局限在解决户籍性公平问题,而忽略地区性公平问题和流动性公平问题[4],则社会的竞争性流动将会被破坏,阶层出现固化现象,“寒门再难出贵子”成为真实的社会写照,这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异地高考政策需进一步发展完善
高考制度作为选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它也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生存困难以及生源紧张等尴尬局面。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的高考制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一、高考与社会发展
我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高考的建制,可谓是中国现代教育考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高考经历了由单独招生到联合招生再到统一招生的三个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对特定行业人才的需求决定着高校专业的增减。社会职业需求的增长,已成为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之一。高考制度不仅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发挥指挥棒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高考录取的依据就是分数。为照顾地区差异,高考试卷也从全国卷到各别地方单独命题或几个省市联合命题的走向发展,随着社会职能的转变,各个省市地区也根据本地的教育教学情况、当地考生接受教育的形式和特点来不断调整高考方案。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全国高考政策。这种人性化措施不仅使当地学生受益,也对全国教育政策产生影响。而高考分数线的划定,也是根据各个省市的社会发展状况和考生的报考录取率而确定的。
二,高考与教育提升
1,推动教育改革,规范教学方向
一般来说,高考考什么,中学教学就要教什么,为了考生能够不断的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学校就必须达到相应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具备各种软硬件条件,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不断走向完善。不管是在教学模式、学科设计还是考试方式。都为中小学提供一个良好范式和发展方向,从而真正做到符合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和社会满意度。实际上高考作为传达国家政策、意志和中学办学、教学的一个媒介来规范教育教学方向,也就使得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现实意义也就更加丰满。
2,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
每个考生“寒窗苦读数十载”都希望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数,那就必须努力拼搏。正是高考的激烈竞争,让考生明白努力学习的现实意义。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早早的就明白了高考的重要性。这样培养了他们努力学习的独立意识。这时高考就要设定一个门槛,通过不断提高试题的难度来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考生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科学文化知识的扩展面以及自身素质。高考就体现出它特有的以考促学的功能。特别是在1997年恢复高考后几年内迅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高考始终是激励考生奋发学习的最实际、最强大的动力。
3,保障生源质量,优化人才结构
高考制度作为衡量人才的关键。能够为各个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生源保证。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不断优化生源结构。高校在录取新生时,也可以采用多元录取方式,将考生的家庭条件、地域环境等因素纳入评价指标,要求高校在录取中,给予来自中西部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高考也是优化人才的过滤器。各个高校提供培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新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特区――致远学院,“致远荣誉计划”覆盖学校所有专业,打造与世界接轨的卓越人才成长体系。而这些专门人才的选拨,就需要通过高考来保障生源质量,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三,高考改革面临的尴尬局面
1,公平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有句俗话“不患贫而患不均”,可见,人们对于公平问题是多么的看重。在高考录取制度中,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考生进入大学的机会的不公平是客观的,巨大的。
2,高校的生存困境
我国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之后几年高考报名人数急剧下降。生源下降导致部分高校无法完成招生指标。虽然最后通过征集志愿大部分高校完成了招生计划,但一些院校依然遭遇了“零投档”的尴尬。虽然受生源下降的压迫,但一般普通高校仍然在持续扩大招生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类高校尴尬的生存现实:虽然是公办高校,但对学生学费有严重依赖。招不到学生,学校就难以维持生计。
四,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1,落实“异地高考”,体现教育公平
在当代中国,异地高考不仅是一个考试便利的问题,实际上更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人数的逐年上涨,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升学的政策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2,本专科分类考试开始试行
实现本专科分类考试将涉及高考,教育体制,办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将考生更好的分流到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仅在高考录取上面调整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好的适应改革,考生要以综合测试平台进行科目选择与组合,招生学校根据培养要求组织相应的专业考试。
3,“一年多考”启动
高考制度不合理之一在于它“一考定终身”制度,无形的给广大考生增加了不少压力。“一年多考”政策尝试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能增加高考的公平性,因为从测试理论上讲,测试次数越多,考试本身的可靠性就越高,其平均值就越能接近参试者的真实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61-02
高考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就一直处于改革的浪潮之中。中国高考制度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争论不断的历史,高考制度改革也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
一、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1.在高考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呈现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近二十多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从未停过,有人曾说过中国目前的教育局面是“素质教育抓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而高考则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基础教育出现“应试”弊端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虽然过于片面,但是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呈现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却是不争的事实。古代教育中“学而优则仕”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使教育对象处于被动地位,而其影响则一直延续至今,很多人甚至一度将现代高考制度与古代科举制度相提并论。[1]可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一直深受传统文化的束缚。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就一直处于改革的浪潮中,比如,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科目的不断变化、各省市高考命题的自主化,以及正在试点的春季高考、自主招生等多种尝试,都给考生带来了实际的优惠。但是,高考制度无法超越现实条件的束缚:在高校招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中毕业生需求时,考入大学的竞争加剧;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时,进好学校、进名校的竞争愈演愈烈。虽然应试教育背后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但是高考制度将学校教育中的问题与矛盾表面化激化了,因此,不得不说高考制度是其愈演愈烈的催化剂。
2.人才标准的多样性与考试选拔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是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又一困境。高考制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选拔一流人才”。“人才”是一个丰富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它应该还包含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创新等深层次的品质,恰恰这些品质发展的抽象性是难以直接测量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却是难以测量的。这之间的矛盾是目前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之一。值得庆幸的是,高考制度已经意识到自身的缺陷,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命题内容的改革以及考试形式的丰富都是为了真正实现人才选拔的创新尝试。理论上,这些改革是具有创新性与可行性的,高校自主招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人才”标准去命题,选择恰当的考试内容以及更有效的考试方式去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然而从实践角度来讲,实施这样的创新选拔尝试,就要求高校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选拔学生。即使学校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首先,考试内容应该是什么?高校自主命题,考试内容能否向“能力立意”转变?其次,“自主招生”的范围究竟应该多大?全部高等院校都实行自主招生,是否会产生更混乱的竞争压力?最后,考试形式的创新性不够,面试虽然可以弥补笔试缺陷,但是否就可以全面考查一个人的素质能力还有待试验。从目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程度来看,高等院校在整个人才选拔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扮演其重要角色。
3.高考制度改革进程中公平公正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高考即高考制度的公平以及高考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招生考试和录取过程的公平。任何一项改革都可以说是对人的改革,倘若达不到公平公正,是不可能有动力的。可见公平公正性问题也是高考制度改革必须跨越的困境。由于中国是一个由多层次社会成员组成的国家,必须考虑到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去有计划地向部分社会成员倾斜去实现公平。例如,以加分的形式增加部分社会成员(如:有突出表现的考生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高考加分政策;另外,国家为了防止高考舞弊而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高考加分政策的公平性受到质疑。还有考生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1]这是对高考公平性最致命的打击。
以上是现行高考制度面临的三种困境,这些困境交织在一起产生许多矛盾,进而引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很显然,高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不是偶然的,他们既是深层次教育矛盾的反映,也是深层次社会矛盾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2]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考制度的改革。
二、走出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走向个性解放的高考制度
1.充分发挥毕业会考的作用,为“高考”松绑,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在上文提到,虽然高考不是导致“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但是高考却是“应试教育”的催化剂。为“高考”松绑,虽不是根除“应试教育”的途径,但是却可以减轻“应试教育”对高考功能的侵蚀,相信也可以缓解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一直以来,高考考查的内容始终改变不了“知识本位”的立场,而对基础教育的考查本身应该是各省高中毕业会考承担的任务。将考查基础教育的任务强加给“高考”,不仅造成毕业会考政策流于形式,而且“高考”不能实现其“区分和选拔一流人才”功能。因此,重视各省毕业会考对基础教育的总结性考查,可以将会考成绩与高考考查以合适的比例组合起来真正发挥选拔人才的功能。[3]会考不但可以为“高考”松绑,也为全国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创造了更大的空间,这可以说是高考制度走向个性解放的必经之路。只有“高考”真正自由了,才能个性化,这样高考制度改革才会充满活力。
2.走向个性解放的高考制度,是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关键。高校自主招生计划可以说是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4]纵观高考制度改革过程,可以说是一部逐渐解放的历史,允许各省自主命题,允许高校组织联考,允许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统一的笔试形式,保送生、小语种考试等等形式都是高考制度逐渐个性化的形式。虽然其发展还不成熟,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矛盾与问题。那是因为高考还没有完全走向个性解放。因此,要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就必须打破僵化的高考制度,扩大高校的招生自,允许高校依据自身需求采用适当的考试方式选择合适的人才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趋向。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化是由学生的多样性和高校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这就是个性化的高考制度。
3.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尽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考制度的公平与公正。目前所实行的高校招生计划是由学校到省,再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层层申报、审批,再统一下达到各省,在培养层次、专业比例、省内省外计划比例上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完全属于政府指令性计划。[5]既然是指令性计划,那么一定是许多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的。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最为高考制度行为主体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在研究与制定高考制度改革的计划时必须持有公平公正的态度,只有改革本身是公平的,那么整个改革过程才会是公正的。其次,在基层履行教学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做好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目前,“应试”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顺利展开工作的瓶颈,这也是对基层教师的重大考验。只有他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端正心态,避免卷入应试教育的洪流中,积极进取地进行教学实践。
高考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长远考虑并设计整体方案,而且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试点工作。[6]我国高考改革一直涉及众多方面,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高考制度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不得不承认,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虽然步履维艰,但是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其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高考制度超越困境必定能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国东.1977年以来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08.
[2]陈金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走向分析[J].教育研究,2011,(10).
[3]隋迎鑫.浅谈高中毕业会考与统考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4,(08).
[4]唐安国,李小波.不拘一格选人才――从复旦、交大的招生改革谈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6,(03).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陕西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个省市公布学业考试实施方案。
实行全省统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非常必要,它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证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有利于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它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的重建,鉴定评价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试结果将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
但是,实施高中水平考试要实现预期的目的,从会考的经验和教训看,关键是要严格考试纪律。
长期以来,许多省市实行高中会考。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以正确的导向。”实施会考的初衷是为了使学校由过去只重视高考升学率转向重视合格率;教育教学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高中毕业的实际文化水平;促进学校按教学计划开设各门必修课程,加强教学中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克服偏科现象;同时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为指导,科学评价学生个人和群体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
实施会考十几年来,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只重视高考升学率,不重视会考,许多学校只开设高考课程,不开设高考不考的课程;教学仍然主要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背离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会考成绩的公信度与权威性丧失,谁也不会用会考成绩来评价学生个人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中会考制度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弱化。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的顽疾作祟,直接原因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都不重视会考,以至于许多地方会考的监考形同虚设,姑息学生考试作弊。
某地的几个学校在最近几年,高二理科学生没有上过一节思想政治课,学校甚至没有给理科学生购买高二思想政治课教材。同样,高二文科学生也没有上过一节物理、化学、生物课。但是,这些学校的学生近几年的政治课会考成绩不是“很好”,而是“相当的好”。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校文科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会考成绩也是相当的不错。学生们毫不掩饰——如此大面积的“好成绩”都是集体作弊的结果。
来自各个学校的监考教师都知道学生根本没有学过一些课程,如果严格监考,许多学生会考成绩会不及格,将无法取得毕业证,无法参加高考,可这并非是学生的错,故而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严格监考,有些教师由于无法面对两难的处境,只好拒绝监考。学生当然明白,如果考不及格,后果很严重,但是又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在监考不严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对会考也不十分重视,大家都清楚当地中学为了集中精力抓高考,没有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如果严格监考会导致当地学生大面积不及格,这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会考监考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式的走过场,口头上讲得非常严格,实际上采取放任的态度。因此,尽管省关于会考监考有一系列的文件规定,有各种各样的违纪处罚办法,但那只是为考前培训做样子而已的。
于是,本应非常严肃的省级考试,其考场纪律远远不如学校的平时考试;本该具有十分权威性的省级水平测试的成绩却完全不能够代表中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这样的考试已经丧失了当时的功能,除了增加学生负担、扰乱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会考监考不严,还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除了直接影响学风,还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参加会考后,普遍感慨:做人不能做老实人,做老实人太吃亏了。那些平时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会考面临道德和利益的冲突时,也大都选择了作弊。这种会考实际上给学生上了一堂消极的政治课,它完全背离了会考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课改以来,许多学校认为高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国家要求的课程,只要不高考的就不开设,包括一些必修课;或者不按规定课时开课。什么研究性学习、什么通用技术、什么校本选修课,统统不管。反正学生学分由学校给予,学校还能让学生不毕业?学分认定时坚持宽松原则,甚至没有开的课程如通用技术等,学生的学分都一个不会少。
现在要实行学生学业考试了。这是一个正确的导向,有利于学校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但是,这次学业水平考试如果依然采取以往会考监考的那种形式,则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
所以,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关键在于严格考试纪律。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像重视高考那样重视学业考试,要求监考像高考监考一样严格,督查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负责,还要启动高考的现代化监视技术、电子屏蔽技术,考生和监考考试违纪也要与高考违纪同样处罚,并且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才会重视学业考试,学校才会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课,才会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我国应试教育几十年,教育改革一波接一波,基础教育始终没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如火如荼,丝毫不逊于改革前,残酷的应试教育现状无情地告诉我们过去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低效的,相关的改革措施没有找到应试教育的病根。基础教育改革低效的根源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路在何方?
一、基础教育改革低效的根源
基础教育改革这些年,从国家教育部到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如:全国统一高考改为各省市自主命题考试、一年一度的高考改为每年二次、高考科目由“3+2”改为“3+综合”、全国统编教材改为各地方教材、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优秀教师流动机制①、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初高中剥离等改革措施,不胜枚举。然而,各省市的基础教育并没有因这些改革措施从此走上素质教育的正轨,各地的中小学择校热愈演愈烈,在一些省市诞生了一批基础教育的“航母”学校②。现行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从考试试题角度看,实则是“新版”的高中奥赛而已,对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毫无益处。改革低效的原因在于我们有的是照抄照搬别国模式,没有尊重我国的国情,有的则是因为没有尊重学生的天赋、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发展方向等个体基础的必然结果。
高中新课改和“3+综合”高考模式试图从考试内容和考试科目的变革来淡化高考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从而消除高考对基础教育的不利影响。然而教育管理干部的政绩需求和行政权力剥夺了高中新课程赋予学生的选修权,“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让高中学校的应试教育搞得得心应手,让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学质量评价有了更“权威”的高考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是高中教师评职、评优、晋升、提干以及各级教育管理干部提升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社会对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认可的重要依据。现行基础教育评价机制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是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根源。过去的教育改革没有让这种基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失效,是相关教育改革低效的原因,是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家”大量胎死腹中,沦落为“教书匠”的制度根源。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基础教育改革失效的根源在于我国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和高考的行政化,现行高考制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目标是要尊重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尊重高校各专业特点,有利于高校发现人才,有利于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妨采用“自主餐”模式来改革高考。将现行的各省市自主命题考试改为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科学综合、人文综合。高校可根据所设专业特点确定各专业考生的参考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规划确定高考志愿及其考试科目,从而实现学生和高校的“双向”自主高考,其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尊重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给高校各专业“自主”高考的招生权利。
现行“3+综合”高考模式没有尊重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不利于高校各专业对人才的发现,例如北大中文系,按目前高考科目设置必须是在高中阶段语数外加文综考分名列前茅的考生才有机会进入北大深造,而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学生不一定就喜欢或擅长语言文学研究。对语言文学研究有实力、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往往不擅长数学和地理,他们则永远被北大拒之门外,或许这就是近三十年我国应试教育出来的莘莘学子与诺贝尔等国际大奖无缘的原因吧!
若北大中文系确定本专业考生的高考科目为语文、外语、历史和政治,清华大学建筑学系确定该专业考生的高考科目为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人文综合,如此高校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特点确定考生的参考科目,无疑是给予“全体”高校各专业自主高考的招生权利。同时允许高校各专业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和本专业特点结合考生单科成绩择优录取,对人才的发现和选拔更具针对性。现行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是“少数”大学的“特权”,是为争抢经受十多年应试教育洗礼的佼佼者而举办的一场“掐尖”考试。考试试题有奥赛化倾向,不但对改变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现状无益,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应试负担。其命题、监考、阅卷和招生过程的公平、公正备受社会高度关注和质疑。将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把关,使试题更加科学、合理。由各省市实施监考、阅卷和招生,有利于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杜绝考试招生过程中的违规和违法行为。
(二)尊重学生的天赋、兴趣和发展需求,给学生“自主”高考的人生权利。
现行的“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迫使高中教学实行文理分科,有的学校为了应付高考,甚至在新生一进入高中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少开甚至不开设史地政,文科生少开甚至不开设理化生,严重背离高中教育课程设置的初衷。学生的高中毕业会考怎么通过?其实学生们、老师们、家长们和教育管理者们都懂的,其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一种考试经济。现行的高中毕业会考让学生以往的诚信教育毁于一旦,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致命的负面影响。文理分科过程常常有部分“差生”因文理教学班的设置限制被剥夺了文理选择的人生权利③,用一句流行语来形容就是“我被文理”了。文理分科教学让学生严重偏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发生变化和转移的权利,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给学生自主高考的人生权利,尊重学生基础、学习兴趣和人生规划,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划不同,其高考的考试科目多少也就不同,对兴趣爱好广泛的考生不应限制其高考的科目数。取消现行高中毕业会考,对理工类专业可加试人文综合(政史地),而文史类专业则可加试科学综合(理化生)。两综合学科难度与现行高中毕业会考相当,考查学生运用综合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解释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各专业录取的参考依据。现行的新高职招生考试只考语数外,不但没有尊重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且沦为差生的专场考试。应回归统一高考,为所有考生和高校营造和谐、平等的考试环境。尊重差生,应从高考做起。
(三)实施学生“自主”高考,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有利于高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现行的“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使得高考的状元效应、高分效应、重点效应和名校效应对高中学校的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显得至关重要!重点高中容易出各级状元,考生高分多,上重点大学和名校的人数多。能上重点高中是许多初中学生和家长们梦寐以求的。不能保送或考上,交钱也要上,各省市出现的基础教育“航母”学校其根源就在于此。不消除高考的重点(高分)效应,必然导致重点高中、重点初中乃至重点小学的长期存在。“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也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们无形地背上了沉重的应试教育枷锁,是义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实施学生“自主”高考,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划不同,其高考的考试科目也就不同。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的招生需求不同,考生的考试科目不同,录取分数线也就不同。因此高考状元和高分(重点)效应也就从此淡化和消失,为高中教育卸下沉重的应试教育精神枷锁。这将使得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无法统一应试④,让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有利于高中学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按照高中新课标的课程设置要求开好每一门课,从而实现高中教学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四)实施全国统一的学生“自主”高考,解决目前异地高考的社会难题,还全体国民平等参与教育考试的权利。
目前我国有两亿农民工,他们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大多数民工兄弟们干着最脏、最累、最苦的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基础教育教材和高考命题考试的地方化以及现行的高考政策,让两亿农民工子女即使在其父母工作所在地入学,也会因各地教材和高考命题范围不同无法回原籍参加高考,导致几千万留守儿童在他们的童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这些儿童的成长无疑是寂寞的。民工兄弟为国家经济发展流汗的同时,还得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流泪。
教材和高考命题的“地方化”不但没有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且浪费了相当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限的教育资源。照抄照搬别国教育模式,没有尊重我国的国情,这一“百花齐放”的教改设计,最终结果为“封建割据”的应试教育,同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教育部最新的异地高考政策事实上将两亿农民工子女分为三六九等,没给全体国民平等教育考试的权利。加上认定复杂和地方阻力,操作难度大等诸多因素,真正能参加异地高考的学生也只能是为数不多的民工“贵族”而已。
实施全国统一的学生自主高考,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和高考报名情况由国家统筹分配高校在各地的招生计划,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的社会问题,给所有民工子女平等教育考试的国民待遇。
(五)实施学生的“自主”高考,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充分发展,满足高校各专业对优秀学生的服务需求。
在国外,兴趣爱好广泛的优秀学生可同时在几所大学就读不同的专业,而在我国现行的“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和招生体制中,每个学生只能被某个大学录取一次,文科考生不能报考理工类专业,理科考生不能报考文史类专业。这种高考招生模式,不能满足优秀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不能满足高校各专业对优秀学生的服务需求,更不能推动各高校开展竞争,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实施学生“自主”高考,对高考科目无限制,学生可根据兴趣和发展规划“自主”选择诸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参加2013年高考,其高考成绩既可参与文史类专业的录取,也可参与理工类相关专业的录取。学生可被北大中文系和重庆大学建筑学系同时录取,也可被西南政法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同时录取,从而满足优秀学生在几所大学同时就读不同专业的个体发展需求。学生被几所大学同时录取时,可根据学生意愿,占其中一所大学招生指标,其他大学招生计划不受影响。学生入学后,可同时在几所大学就读不同的专业,高校各专业有“责任”和“权利”对学业完成达标的学生为其颁发毕业证书⑤和授予学位。实施学生“自主”高考,有利于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利于整合各高校教育资源为优秀人才的充分发展服好务!
(六)实施学生的“自主”高考,改革高考学科试题命题模式,为各层次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服务。
现行的“3+文(理)综合”高考学科试题不但不能体现高中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便于高中学校搞应试教学,而且不能满足高校各专业的人才选拔需求,综合学科试题尤为突出。因此,可将高考各学科试题设计为A、B、C三大模块。A模块(公共模块):分值100分,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该模块试题主要满足一般本、专科高校的招生需求;B模块(能力模块):分值为50分,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块试题主要满足重点大学的人才选拔需求;C模块(专业模块):分值为50分,考查学生的学科“实力”和发展潜质,该模块试题满足高校对“学科专业”人才选拔需求⑥。B、C两模块的试题设计上要让“题海”应试行为失效,减少(或取消)选择题型,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过程的理解、方法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学生“自主”高考的学科试题设计不但要体现高中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要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合作探究、迁移创新等多种能力,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高校的各专业对人才的选拔需求。
三、学生“自主”高考的改革阻力
1.来自教育管理部门的上层阻力。
我们经历的历次教育改革都说是成功的,但每次教改后学生的负担却有增无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如火如荼的应试教育尽管殚精竭虑地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然而相关教改成效与改革预期相距甚远。基础教育改革陷入了屡改屡败,屡败屡改的怪圈,基础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折腾”教育。实施学生“自主”高考,无疑是要从官方角度承认过去“相关”教育改革低效,这样的改革来自教育管理高层的阻力自然不小,即或是国家教育部要推行这一改革也需要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魄力。
2.来自教育管理评价部门和社会舆论的阻力。
学生“自主”高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基础和发展需求,也充分尊重高校各专业特点和招生需求,却唯独没有尊重高中教学的应试需求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需求。同一个教学班中不同学科,高考参考人数不同,高中教学如何开展?学校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教育管理部门如何评价高中学校办学质量?高中办学质量如何让社会和家长放心?学生偏科咋办?学校教学深度不够,有钱的学生在校外补课会不会导致新的教育不公?等一系列尖锐而现实的问题将困扰学生“自主”高考的实施,带来的社会舆论阻力也不小。
3.来自现行教育体制“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异地高考政策,虽然不是彻底解决民工子弟异地高考的良方,但却招来“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声浪一片,实施学生的“自主”高考,将各地自主命题和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纳入国家统一命题考试,将地方教材改革为统编教材,将各地“败坏考风”的“经济型”考试统统取消,在“既得利益”者的眼中学生“自主”高考无疑是开历史的倒车,必然招来其“骂声”一片。因为这一改革,有些人会痛失巨大的经济利益,有些人会丢掉专家级的金饭碗,有些人会失去招生考试的特权。这无疑是革了他们的命!有些“既得利益”者还把持着各地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高考命题、招生考试、教材编写与发行等利益分配特权,由他们带来的阻力那是相当的大。
四、结语
目前的高中新课改,虽然教育教学理念新颖,各学科都让学生“自主”确定选修内容,但实际情况成了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替学生确定选修内容,甚至于有的省市高考命题因各部分选修内容出题难度不好把握,将所有选修内容改成必考内容⑦。有的高中学校某些学科为了高考仅用1.25个学年度的教学时间完成新课标两个学年度的教学任务,我们的孩子很苦,高中新课改离失败还有多远?浙江和重庆的高考改革⑧虽然有了尊重学生自主高考的“萌芽”意识,但没有尊重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也没有“真正”尊重每个学生的天赋、兴趣和发展需求,而且便于社会和教育管理部门根据高考数据对高中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便于高中学校搞应试教学,其改革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实施学生“自主”高考,不但使高中学校成熟的应试教学功能紊乱,而且让现行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失效。高校各专业招生考试科目不同,在同一省市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也就不同:清华大学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仅三百多分,而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达六、七百分;四川大学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仅四百多分,而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达七、八百分。传统的重点线、本科线、专科线、高考状元、重点率、本科率等等,在学生和高校的“自主”高考中对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失去任何意义。这样的改革将使教育管理评价部门惶恐,同时也让高中学校无所适从!这样的改革既尊重了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又降低了高校和学生的高考“成本”,节约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这样的改革既保留了现行高考的基本功能,又消除了现行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副作用。只有去教育行政化,让高考自主化,实施有我国特色的自主高考,让旧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失效,才可能建立起新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使高中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迈上素质教育的正轨。
学生偏科问题,这是由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魅力共同决定的。一个高考不考物理的学生,却喜欢上物理课,或许这才是物理教学的真谛。学生校外补课,是一种学生个体应试行为,无可非议,但国家教育机器的集体应试则是这个国家教育之痛。高考是学生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考吧!让所有学校和教师放下应试包袱,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
注释:
①实为应试教育的优秀教师.
②优质应试教育,一个年级达三、四十个教学班,一个高完中师生规模达几千甚至上万人.
③文理分科时,选择文科的学生人数远超三个班而又不够四个班时,学校会动员甚至强迫部分学生选择理科,只办三个文科班.
④同一个教学班中不同学科,高考参考人数不同:有的学科只有十来个,有的学科有几十个,而且还会随学生兴趣爱好和人生规划发生变化.
⑤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需要复合型人才,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应率先试点放开学历文凭管制,让高等教育为有兴趣学习、有能力学习的学生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迎来了历史性的转变。一些地方初中思想品德课已经退出升学考试的历史舞台,高中思想政治课到2017年大部分省份也作为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来考查。考试方式的转变,给一些中学政治教师带来困惑。是不是新的考试评价方式意味着政治课地位的下降?它给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启示?新的学业水平测试的核心价值观在哪里?厘清这些问题,对于当前的中学政治课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学学业水平测试的核心价值观
学业水平测试登上历史舞台已经有一段历史,有代表性的是2005年江苏省开启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的,也就是教育界熟知的江苏“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08高考方案。随着高考考试改革的发展,注重过程评价是考试评价方式的一个历史大趋势。综合近十年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改革取得的成果,笔者认为中学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革;核心在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实关照,在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推动教学改革和教育评价方式多元化。
(一)以生为本,回归本质。学业水平测试作为一种考试评价方式,其背后的根本价值思维方式在于回归教育的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教育的动机和目的回归到教育的生态自然环境。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现实,教育必须培养具有信息化思维、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劳动者。教学不再仅仅以考试评价为目标导向,要符合时代客观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师为先,评价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于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目标导向作用。这是传统教育对教师思维的引导,不过可以趋利避害,发挥效率优势,积极进行政治课考试评价方式的转变,对于加快中学教学改革的步伐具有重大作用。这里的关键是政治教师考试评价观念的转变。教师要积极尝试新型的命题观念,“命题是学生学业成绩检测的重要环节,是每个教师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一”[1]。
(三)关照现实,减负进步。如今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学生学业减负是一个社会热点。学生不是学的东西太少了,而是很沉重。而这一切原因,一些教师归结为高考的指挥棒。这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否定高考的巨大历史价值和作用。教育者更应该从教学、管理、课堂和评价上综合考虑。另一方面,科目众多考撕脱习,并没有从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长出发评价,不利于培养有个性、有专长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学业水平测试,可以说回应了这一教育和社会现实问题。
二、考试评价方式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新启示
伴随着新一轮考试评价改革的大潮,大部分地区的高考开始回归全国卷,打破了以往考试评价各自为政、参差不齐的局面,而且研究新课标卷,能够发现新的课程改革考说姆绞胶湍谌莘浅A榛睿不是考试评价回归全国卷后呆板、陈旧、封闭了,而是更加灵动、新颖、开放了。一线中学政治教师也有很深刻的感受,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要求更高了,以前形成的应对高考的“八股文”不行了,这是思维长期封闭僵化的结果。新的考试改革的确迫在眉睫,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一)积极应对,认清目标。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有知识性要求,更侧重思想性考恕H绯踔兴枷肫返驴危初中思想品德的考俗吖了从封闭式考试到开卷考耍直到今天许多地区的学业水平测试。从评价方式发展的历史轨迹中,能看出是在回归政治课的学科本质,初中生的法治观念、生命意识、安全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封闭式的绝对评价方式显然不符合现实要求。教材、教学、评价都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过程性考试评价方式也是对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积极回应。
(二)丰富形式,高效课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生活化要求教学方法要积极进行改革。在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下,政治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形式上和思维上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朝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政治教师更要积极学习各种高效课堂模式,如翻转课堂。更关键的是要能够形成适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
(三)求真务实,主体为本。应对新一轮的考试评价方式,逼着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师不能缺位,对课堂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也不能错位,对学生不恰当的引导;更不能越位,就是传统教学的“满堂灌”,“满堂言”。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是课堂的主旋律。新的考试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恕4鸢敢丫不再固定,走向开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回到自然地课堂生态中,有压迫、压力、约束地进行自由、大胆、开放的思考和争辩,在课堂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各种思辨能力。
三、中学政治评价方式新趋势及政治教师的新使命
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会响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新的考试评价方式并不意味着政治学科地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政治教师工作任务的减轻,更不意味着对学生学习和教学的放松,而是意味着教师要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等综合素质上提高,从而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根据思想政治课学科的复杂性、时代性、实践性等学科特性,思想政治课是紧密结合中国化成果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接班人。面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科研、评价必须积极回应新动态,增强本学科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政治教育者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新任务,动态地提高学习、科研、教学的能力,适应新的考试评价发展。
高考一直被视为是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高考改革方案也在历年提出,但做出的改变都是微乎其微,这一次高考的改革,引发众多教育界人士的探讨,英语高考的改革对学生和处在教学前沿的英语老师都有重大影响,众多教师认为,英语考试在高考中的改革会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课程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一、英语高考改革对英语教育学的影响
高考一直是学校和教师教学的风向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考英语改革使众多学校和英语教师在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改革显得束手无策甚至大吃一惊,那么,英语高考改革到底为英语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笔者认为,高考英语考试的改革,为英语教育带来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对高考非常重视,高考走向哪里,他们就跟在哪里,英语考试制度由原来的一锤定音到现在多锤定音对英语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英语考试的改革,学生们终于可以避免考试紧张,发挥失常等问题,高考中的英语不再是仅仅凭借一张试卷来判定他们的分数,而是日常的多张试卷取最高值作为考试的分数,英语老师可以有很多时间来针对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学生也不会再有很大的英语学习压力,担心高考英语会考不好。英语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进行英语教学方面的创新,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但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两面性,英语考试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一面,从消极的一面看,英语考试的高考改革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校方面也会对英语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英语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变得较为被动,面对学生和学校对英语的轻视束手无策,被动的接受这一结果,打消英语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家长们也不会过于重视英语,英语教师的就业机会会大大减少,在英语教师的应聘岗位方面英语教师的应聘人数也会大大减少。
无论英语考试的改革是会出现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的一面对英语老师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英语考试的改革可能会对英语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高考的压力,并不代表英语不重要,当学生走向社会走出国门,英语依然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不会因中国的高考考试制度动摇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因此,学生可能要求老师教授更多的知识,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要切合实际,培养其用英语正常交流的能力。而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会变的轻视英语,花费在英语的时间少了,校外的英语辅导班等机构也会随之减少,引发一系列影响。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英语教师要努力和学生保持合作的默契感,尽量让学生对英语保持积极的兴趣。
第二个方面,高考改革虽然多次被提出,学校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举动,但只是杯水车薪,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如果此次高考改革只不过是考试方式和英语考试的形式发生改变,那么英语在学校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觑,因为英语考试的分值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只不过是考试的形式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英语考试的考试分值发生改变,那么英语考试的题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就值得老师关注了,以前的英语教学都是跟着高考走,考试出什么题,老师就教学生怎样做那些考题,有的地方因为设备不够齐全,导致在高考时候不能够听英语的听力,国家针对这一情况做出调整,颁布一系列法律条文,规定一些地区高考是可以不用听英语听力,老师则根据这一情况,将学生听力学习这一模块自动删除,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次英语考试的改革,可以进改变这一现象,老师不必担心时间不够,只需要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能力,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
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变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英语高考改革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改变,面对这些改变,英语老师又该怎样面对,又该如何改变英语教学方式呢?对此,提出一些措施来应对英语考试的改革。
第一,英语老师面对考试的改革应该及时做出调整,根据新的英语教材和考试纲目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根据国家课改的考试要求,对课堂教学做出改变,英语高考改革方案未出台前,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改革后的英语课堂,英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将教学重点由高考转移到学生日常的学习中,改变英语课堂死板的教学,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第二,英语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英语教材会根据社会的变化每年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不能总是以一成不变的英语知识教学生学习英语,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教育界人士不断探索高效学习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其中一些人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是可以借鉴的,虽然不能照搬全文,英语老师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节选出一部分内容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英语高考虽然进行了改革,不再是传统的一张卷子决定学生的英语成绩,但毕竟英语成绩还是要记录为高考成绩的,学生们还是避免不了参加高考。如果英语成绩不好,一样会影响学生选择学校,相反,学生的英语成绩突出,有助于学生挑选对语言要求比较高的学校,成就其更好的未来,因此,英语老师要积极的准备需要讲授的英语课程和试题,我们都知道,题海战术是最有效也是最能看见效果的一种应对考试的方法,但对于改革后的英语教学,题海战术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改变这一战略,英语教师可以在备课前找出改革后的历年考试真题,认真研读,会发现出题人出题的规律和方向,着重 应对出题人选择的题型,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也不会让学生陷于题海战术,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英语课程在改革前,被作为三大学科之一,所以,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学习英语比较困难的原因是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中国的母语是汉语,每天都听汉语和说汉语的中国人自然对汉语知识比较熟悉,掌握较好,但对于英语,因为其发源于国外,很多学生不曾接触外语,英语基础较差,所以,会对外语有抵触情绪,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学科,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就要让学生更多的听英语、讲英语,让学生真正的与外语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使应切实符合实际情况,情景再现,帮助学生多读,多听。多写。让学生与英语相结合,成为自己的语言。
总结
高考改革被多次提出但都未曾做出改变,国家做出英语高考这一改革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无论高考英语教育做出怎样的改革,只要英语还是作为高考的科目,那么对于英语老师和英语教学都只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和众多学者对于英语教学工作应该更加刻苦钻研,提升自身能力,推动英语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顾千羽.北京英语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探讨[J].都市家教,2013(10):116-117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化学在教材和教学模式上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同时也萌生出一些问题:高中化学教育的实用性不大;教学围着高考转;化学教师教龄过老,学问研究过于深入;化学教育培养的对象范围过窄。针对以上几个问题,高中化学教育改革还需深入进行,改革最终理念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注重学科实用性和综合性
虽然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治标不治本,并没有深入教材内容和考试模式中,课改中还存在一些弊端。
教材学问化色彩浓厚,注重理论现象解释和研究,忽视了化学现象与生活的联系。高中化学的学习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系统性,强调物质的本质研究,强调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教学方案将传授知识与技能作为目标,忽视了学科的实用性。而且由于高中化学教材内容较多,学习时间又短,导致教师在课程进度上加快步伐,只抓考试重点,而对化学史和化学应用知识一掠而过。反应慢的学生完全跟不上课堂进度,只能在课下花费大量时间补课,这让学生的课余时间变得岌岌可危。如,人教版“海水的利用”模块的内容包括海水中有哪些元素、元素的提取、元素利用率的计算、元素在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如何提高元素利用率几部分,研究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注重化学反应本质的研究,对专业技能的培养过深,化学教育俨然是在培养化学家,而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运用。学习化学只是为考试、为升学,而对素质提升和从事专业没有多大帮助。因此,在素质教育前提下,教材与教学改革还应进一步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充分利用课堂进行知识拓展,注重学科的实际作用,把学科与学生素质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二、注重实践技能,避免单调理论
化学是一门偏理论的学科,它不像语文那样灵活性高、应用广泛、综合性强,所以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它有自己的特点――化学实验。但纵观现在的化学课堂,教师注重理论研究而忽视实践操作,用多媒体放映代替亲身实践,用死记硬背代替熟练操作,让原本充满乐趣的实践课变为让学生最头疼的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泼冷水,把学生原本的好奇心消磨殆尽。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化学课本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繁杂,而且许多学校的化学实验器材不够完善,化学试剂不够精确。教师为赶课,为避免实验事故,所以采用纯理论课进行教学。
鉴于这种现象,学校应该提高重视度,完善化学实验设备,提高化学试剂的密闭性,做好实验室的安全措施,保障学生实验安全。教师要重视实践操作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勇于创新,采用独特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如人教版金属的性质一节,我用具体的实物向大家展示,让学生观察金属的光泽、碾展性、硬度等物理性质,再进行小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描述反应前后金属的变化,让学生积极发言讨论,接着引出实验的原理,最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我在旁边指导讲解。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学生对金属的性质产生了很大兴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生活小常识。
三、高考改革与课堂教育协调发展
从高考的角度看,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跨过高考这道坎儿,学生用高中三年的刻苦钻研换来一份试题的通过,由于试题中的知识点繁多,导致高考中的偶然性。教师把高考升学率视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把高考视为自己的前途命运,专家把高考视为选拔专业人才的门槛儿。三管齐下,将高考的选拔目的视为化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了跨过高考的门槛,踏进梦想中的象牙塔,学生只得逼自己努力学习化学,把题海战术、时间战术作为拼过高考的武器。教师鼓励学生只要拼过高考,就有美好前途。学生鼓励自己只有拼过高考,才有美好未来。这种为考试而学习的心理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考试心理负担,导致学生发挥失常。从课堂教学角度看,教师重视学生分数而忽视学生素质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实践,重视高考知识点而忽视生活实际联系。化学本身是一门抽象学科,如果不通过实验操作与生活联系,很难让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
要改变以上现状,首先应该从课堂出发,事实证明,高中生未来从事化学专业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对于化学学科的专、精、细就不太必要,重要的是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化学中的实验现象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化学的用途有一定的了解,最终达到终身使用的目的。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把提高学生自身科学素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好化学自身的特点,挖掘化学中的乐趣,加强化学实际用途拓展,完善实验教学体质。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推动高考模式的改变,从本质上深化改革,让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自身素质的终极理念深入教学中。
在学生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教师不仅要做好衔接工作,还应重视学生对化学学习目的的正确认识,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念,为高中化学学习打好基础。高中化学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阶段,化学教育改革应从教学理念、课堂模式、实践操作、生活运用等方面进行,改变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课本转、课本围着高考转的现象,增强化学教育的实用性与综合性。改善化学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终身运用化学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国成,朱连森.模糊数学中的最大隶属原则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1).
一、引言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理性与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级人才,从情感和理性两个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获得作为合格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质。通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如何学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
几十年来,高考为我国高校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引导中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育公平的于扰,体现了客观性和公正性,保证了个人凭才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不可否认,高考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培养模式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一考定终身”导致选拔人才上出现不少问题。
通观近年来我国的高考改革,不论是在考试组织上的国家统考分省命题改革,还是在考试内容上的“3+X”科目设置方案,以及在考试时间上的春季、秋季两次考试,甚至全国53所高校享受5%“招生自主权”,这些高考改革措施的效果均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措施都没有涉及到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没有能够有效扭转中小学深陷应试教育的可悲局面。高考制度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始高考改革,进行自主招生,通过“面试”选拔了近600名学生。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各种观点荟萃网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人对面试招生的公平性表示质疑。比如,面试考官的认识与价值取向本来就有主观差异,对人才的识别能力也有高低之分,见仁见智。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也许会给考官以“木讷”的印象,但实际是有真才实学的。面试在一些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艺术、管理等比较重要,然而对于一些不太需要沟通能力的专业或行业如技术、研究等就相对不那么重要,存在制度“失灵”的情况。相反,不少人认为,如果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上下功夫,笔试完全可以考查出应试者的素质。笔者认为,这两所高校跨出的步子太大,是对在中国国情下高考制度改革的简单化处理。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极大,建立统一、公正、合理的高考制度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尤为重要。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当今中国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制度改革是涉及当今中国千家万户的大事。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主张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人片面强调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执意废除高考,由各个高校自主招生。然而,从十多年高考改革的脉络可以看出,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只是在考试科目设置等方面做点改进,一直没有轻易废除高考的说法。废除高考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即便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过去,人情关系因素也还是存在着。如果在当今学风浮躁、关系盛行这样的大环境下,放开政策、自主招生,那会使得高校招生的状况更加糟糕。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推进高考制度改革,保证高考制度公平与效率改革的相对可控性,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只有在这个框架下的改革策略才是可取的,这也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的做法。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上进行改革。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既不能操之过急,草率行事,又不能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为什么必须改革高考制度
通识教育通常指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需要而进行综合性的、普适性的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它要求学校教育不能片面强调科技知识或者人文知识的重要性,而是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专业设置过窄、教育功利性过强等问题,导致学生思想底蕴不深、创新能力不强、知识面不广、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的产生。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不仅如此,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依然忽视人文精神,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工具理性化”倾向。关注一些可直接带来利益和好处的东西,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而忽略人文素养的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人生价值目标,片面强调专业化导致了知识的狭窄化。
进入新世纪,尽管我国一些高校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但足,通识教育依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比如,目前的大学本科阶段仍然注重专业教育,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高校提供的通识教育却差强人意;高校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不够,在学生批判意识和个性的培养等方面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究其原因,无不与我国高中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未能有效地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关,而所有这些的原因又归结于现行的高考制度。
1.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成为空话,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是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行的高考制度已成了扭曲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使得中小学无奈地推行应试教育,把高中教育,甚至初中、小学教育也导入了应试教育的歧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中小学生紧张忙碌地应付学校的各种考试、升级、取证,泯灭了探求奥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热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试想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个性和创造力吗?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中的教学实际中,为了适应高考考试的需要,大部分学校从高二起就将学生按文、理科分班。从知识结构方面讲,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得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这不仅不利于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而且还为高中毕业生以后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带来了问题。现行的“3+X”高考科目设置依然未能改变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局面,相反使学生更容易偏科。“3+X”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3+X”与以往高考选拔相比,没有显露明显优势。鉴此,高考考试科目的设置不能沿袭以往一贯文理分设的老路,机械地通过各种考试科目的组合设计而力图反映不同群体考生的不同知识结构,盲目追求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对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要求。这会使得考试科目设置过多,依然改变不了高考对高中课程设置的指挥棒作用,因此精简压缩考试科目仍然是高考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精简压缩考试科目才能避免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减低基础教育、中学教育对高考的“依赖”,真正使得高考指挥棒“失灵”。
现行的高考制度只讲“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只懂得通过反复的识记和演练考得好分数,使得高校选拔的人才只会“考试”,即所谓高分低能,造成人才知识结构的“先天不足”,而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人格的缺失比单纯的知识缺失更可怕。高考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选拔方式存在“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多方面的考核内容,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高分数的考生往往并不一定是高素质的学生: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却成为准以认真正意义上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碍。现在国内有不少大学热衷于通识教育,殊不知我国高中阶段已经文理分科后选拔的人才怎么能有“通识”呢?如果通过高考选拔的人才本身就有“缺陷”,那么再好的大学通识教育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实施。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是着眼于整个社会,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到基础教育和中学教育,这实际上就是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其实,无论从中国古代的“六艺”,还是西方的“七艺”,及至文人稚士提倡的“琴棋书画”,都可以看到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子,都是旨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以达到文武并重、知能兼求、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养成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和中学教育阶段仍然是打基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教育,促进知识融合,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人格养成。
2.观行的高考制度难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能够发挥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高校只能根据划定的分数线按照成绩的高低“被动地”录取学生,毫无选择的余地,国家管得太多太死: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高等学校是办学的主体,高等学校应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而招生的自主权是最基本的一项;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学生,然后再根据既定的规则和标准由学校自己来选拔,过多的限制必然会使得高校丧失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够有大的作为。因此,应通过高考制度改革。充分给予高校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高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发挥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主体。
高考改革本质上是制度的改革,而且是系统化的制度改革。所以,必须站在制度的角度去认识,而不是简单地站在体制角度去认识。体制的背后是制度,仅仅在体制上做文章,高考改革没有出路。要注重高考制度改革的系统性和衔接性,推动高校选拔人才和扩大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通识教育。所谓系统性就是改革要彻底,制度设计不留漏洞和死角,能想到的问题在改革之前就想到。所谓衔接性就是高考制度改革一定要与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相衔接,使高考制度真正成为沟通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既要避免改革动作过大对中学教育造成的冲击,使其对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实现高中毕业生的平稳过渡,同时还要兼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因此,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站在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去认识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在经过精心设计、缜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转贴于 三、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改革
(一)目前的高考科目设置
目前高考实行的“3+X”科目设置可追朔到1991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实行高考科目改革,提出“3+1”四个科目组的方案,并在湖南、云南和海南三省试行。“3+1”中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的任意一科。1993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行了“3+2”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一直实行到2001年。“2”指物理与化学或历史与地理。1994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部分省市推广试行“3+2”方案。1995年以后,全国除上海外都实行此方案。1999年广东省率先进行了“3+X”高考科目没置改革,2000年推广到五省,2001年扩大到13个省,2002年全国务省市都实行了“3+X”方案。2003年秋季高考,全国各省市同时实行着几种不同模式的“3十X”方案。
从10多年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实行的“3+x”方案脱离不了原来考试科目设置的藩篱,依然存在文理分科的情况,仍在考试科目的组合上做文章,而且每个省市考试科目设置都不完全一样。“x”的组合有很多种,很复杂。显然,“3+X”方案只有当考生选择“X”科目完全相同时成绩才有可比性。高考制度设计的核心是考试内容与形式,具体地讲是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与形式和招生录取的方式。所以,必须把高考科目设置与考试内容的改革作为高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考试科目设置是大方向,而考试内容则显得较为具体,必须在有限的考试科目数内,让考试科目设置基本或主要反映考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而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强化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解决相关能力的考核。
(二)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充满人情与资历的社会,托关系、找路子的事情实在太多,尤其是像高等教育作为稀缺资源,竞争又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真正靠高校自主招生,即便有了各个高校承诺的所谓“自律”,彻底废除高考、完全放开也不现实。不但老百姓担心缺乏公平,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光搞“面试”成本就很大,更何况面试的公平性本来就值得怀疑。由此可见,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有鉴于此,笔者提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仍然是一种“折中”之方案,即采取“高考+高中会考”的模式,实行国家层面上的高考和各省市(或各中学)会考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主要观点是:一是高考考试科目只设二门,即语文和数学,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时间考试,可分存秋两次;允许多次参加考试,可以最好成绩申请入学,成绩两年内有效。二是以省划线,分省招生。二科成绩达到一定要求者,即达到分省的本科线、专科线两条线。三是各高校可不再设置其他考试科目,由各高校自主选拔。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以及结合中学的表现等。
1.高考考试科目只设语文和数学。高考考试科目为什么只设语文和数学?
(1)避免文理分科,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铺平道路。文理分科必然造成高中生的知识结构缺陷,甚至偏科。现行的“3+X”单纯按照科目的组合必然打上文理分科的烙印,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取消英语(理由后述)以及“X”,把它们放到高中阶段的会考中解决,不但能够避免文理分科,防止偏科,引导基础教育、中学教育转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起到中学教育重视这些科目教学的作用,扭转现在的应试教育的被动局面,而且还能够为以后的大学通识教育铺平道路。
(2)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语文强调会“写”,数学强调会“算”。在门数众多的高中课程中是否存在基础性核心课程?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对于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而言,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别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与数理能力,语文与数学因其较高的负荷量而成为众学科中的核心学科。语文和数学是最最基本的科目,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语文和数学都属于工具性质的科目。语文虽然作为一门语言,但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如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等。没有一定阅读量,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学语文用于交流,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能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语文说到底就是要会“写”,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清晰地写出来。实际当中,不少学生有了想法、有了实验结果就是不会写,写不出来,缺的就是写作的基本功,特别是一些学术论文更是需要一些写作规范、技巧和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素材或题材、一样的实验结果,有的人写的文章条理清楚,令人信服,而有的人却缺乏严密的论述,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数学知识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科专业领域,自然科学不必说,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已越来越多地用到数学知识,就连文史哲这些文科味最重的经典文科也越来越需要数学工具。数学是具有严密逻辑推理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思维训练。数学知识源于人类解决生产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把他们进行抽象精炼后又指导生产实践。数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刻的内在联系,很多学科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将复杂的现实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各种-~-I~的数学模型,进而通过数学推导、演算来求其解。因此,数学强调“算”。这里的“算”不单单是简单的计算或运算,还包含了对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手段进行求解的能力。
(3)不考英语。英语同语文一样,本质上是语言,也是工具性的科目,这是必须明确的。我们可以拿《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和英语的考纲内容作简单对比。除了英语有听力,语文和英语在考试内容及能力要求上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阅读就是要读懂文章的主旨要义、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并能做出适当推理;写作就是要求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语言,本质的东西是通的,没必要重复设置两门语言作为考试科目,此外,外语语种不同,考分同样缺乏可比性,这也是不考外语的理由之一。
仔细想来,从小学到研究生,英语居然要学20多年!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对一门外国语的教育如此重视!英语教育投入过多已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会严重制约一个民族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英语教育投入过高,导致人力、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教育界应该好好测评一下英语教育的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之间的投入产出比。事实上,没必要这么多人、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学外语。在我国,真正需要的是一大批专职翻译,他们能够迅速翻译国际上最新的科技发明,使得更多的国民省下精通英语的时间去搞创新或干实事上。
总之,在实行语文、数学二门科目入学水平考试制度时,作为选拔性考试,必须从重视知识立意、强调知识点及覆盖面向注重能力考查转变;考试题目不应是通过集中强化训练所能解答的,也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回答了的;重点考查和检测学生语文、数学的基本功以及熟练运用语文、数学知识的能力。只要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的确定了,有那么多的语文、数学专家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去出题目了。
2.语文和数学之外的其他所有高中科目,放在高中阶段的会考考查。关于高中会考成绩的参照性,以往对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研究表明,学生的会考成绩与高考成绩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会考与高考虽具有不同的性质,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学力水平,会考成绩完全可以作为平时学业成绩的一部分,与高考分数一起,作为高校录取的有力参照。
会考可以是高中自己命题,以减少招生命题考试的工作量和考生的负担。考虑到会考成绩的可比性,会考可在分省范围内进行,即分省命题。会考的成绩是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要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会考成绩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会考究竟采取哪种形式为好,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是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再结合中学的表现等。考生用他认为最满意的一次考试成绩,向多所学校提出申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可根据学生提供的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结合中学的表现以及学校自行组织考试等综合表现决定是否录取。考生可以同时拿到不同学校的录取通知,学校也可以提供学生不同的机会选择,最终让学生和学校进行合理的双向选择。
3.我国高等教育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明显,目前以省为单位确定分数线即以省划线,分省招生的办法不失为好的办法。以省划线要分清层次,录取线可直接分为本科线、专科(含高职)线两个层次。取消大多数省市人为地区分重点录取线和一般录取线(第一批录取线和第二批录取线)的做法,即打破重点、非重点的界线,由考生自己选择个人理想的第一志愿。在分配给每个省的招生名额时,应根据每个省考生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每个省的招生数量。根据当年全国的招生数量和考生数量来确定一个录取率,再按照全国录取率和各地考生数来确定每个省的招生数,即“按相同比例录取”的方法。这样,考生在每个省机会都是平等的,既照顾了公平,又照顾了不平衡。这样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