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15:07: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1―0065―01
初中阶段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是快速塑造人格,提升认知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阶段,由于处在特殊的身心发育时期,加上外部的课业压力,家庭环境等影响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关注等因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往往具有快速而起伏的特点,且充满了对立与矛盾。而初中的美术教育恰恰具有舒缓压力,平复外界诉求的能力,且具有直观性,科学性,理论体系成熟,评价标准层次多元化。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科学的认知世界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控、情绪管理和是非辨别能力,进而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人类社会在步入新世纪以后,全面的竞争已经开始建立在人才资源的竞争上。而心理的健康发展正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但是目前社会外部环境复杂,各种诱惑因素多,使得处在人生发展不稳定阶段的初中生在心理的健康发展道路上充满了挫折与矛盾,而且容易诱发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1.青少年自身心理状况。处在敏感时期的初中青少年一般都没有社会经验,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学校与家庭的庇护之中。因此,在步入这一时期时,青少年自身的心理还过于稚嫩,并且缺乏完整的认知体系支撑。
2.复杂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竞争压力的日益提升,造成在部分社会体制中出现浮夸、拜金等现象。而精神世界的支柱缺乏,物质欲望的快速膨胀,使得处在特殊人生阶段,对于外部环境感知极度超前敏感的初中生,极易产生人格问题。缺乏对于外部诱因的基本辨别能力与抵抗能力是初中生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因此复杂的外部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3.相关心理问题。目前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很多学生身上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很多初中学生自暴自弃,厌学,自我伤害,甚至犯罪行为都与这些未得到及时纠正与引导的心理问题有着联系。
二、美术教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也愈加地注重学生的自主化学习与自由发挥,美术教育在如今提倡各项素质教育新观念的教育体系中,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因此其具备培养初中学生审美、情感控制,健全人格的能力也得到了凸显。其能为学生人格培养工具化或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孵化器的多样性课堂教学模式也使得美术教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更加多面,层次更加丰富。
1.美术教学的目的。不同于传统的注重技巧与手段的美术课堂,如今开放化的初中美术教学其实是一种发现世界,寻找世界真善美的教学。新型的美术教育便是通过绘画鉴赏来引导学生培养创造力与自我审视的能力,并借由这些能力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修正、塑造健康的心理与人格的教学目的。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因人生阅历不够等,遇到问题不能正确客观的看待问题,遇到事情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往往感性成分超过理性成分,容易意气用事做出很幼稚很冲动的决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在青少年以后的成长中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同学之间的一点小摩擦就很有可能引起他们的肢体冲突;当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时,就会控制不住流露出骄傲的神情,相反,如果在生活中和学业中遇到不顺,又会怨天尤人,对自己失望。高期望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差距往往成为青少年自我消沉的原因。除此之外,青少年时期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原因。
2美术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2.1美术教育发现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特长,帮助学生进行情感调节
美术学科没有严格的考试等硬性要求,对于学生没有强迫学习的压力,所以这门课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在美术课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欣赏世界名画,还可以听老师讲解一些名画中有趣的故事,从而让学生们得到身心上的放松。而绘画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在美术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和赞赏学生。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美”,抓住这些闪光点对学生加以关注和赞赏。
2.2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因此,在美术作品评价方面,我们要转变以往那种光以美术作业画的不好,或像不像的单一划评价,转为过称性的,综合多元的评价,以此体现美术的多样性、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如此,并不是只存在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钻进死胡同,使自己陷入误区。产生偏激的思想,而是将很多问题事情都看开,告诉自己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2.3美术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建立自信心,促进青少年人际交流
在美术课堂,教师往往会讲一些艺术史,向学生们介绍艺术史上一些伟大的极具个性的艺术家们,这些艺术家大多充满自信,很多艺术家一开始的藝术作品都是被当时的权威否定的,但是这些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及其的自信,自己开画展,丝毫没有因为权威的否定就放弃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学生们在听了这些故事后,很多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对自己又自信了一点。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更需要自信,对自己以及自己的绘画作品自信。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自己内心的艺术品,升华自己的内心。在这样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从其他学科中无法获得的体验。美术教育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了解世界,看到世界的阳光面,从而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用艺术提升生活质量,让生活充满美好。
2.4美术教育中美术的纯粹陶冶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
美术作品依靠美的形象打动人。老师带领学生欣赏各种题材的美术作品,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不仅欣赏作品中艺术形式美感,还可以体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在感情,比如在欣赏伦勃朗的《夜巡》时如何把前方战争的激烈,骑士们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紧张氛围表达出来;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作品展示了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以一个象征自由的女神形象为主体,她高擎三色旗,领导着革命者奋勇前进。画面气势磅礴,色调炽烈,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幅作品让每一位观者都能体会到战争的无情,人民对于自由的渴望。诸如此类的艺术作品还有很多,它们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净化和陶冶的作用。
3总结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69-01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正常的状态和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它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心理系统的高标要求。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虽然青少年思想活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是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中小学生中,男生的心理问题低于女生,而在大学中,男生的心理问题却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紧张,性格内向,缺乏锻炼加之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所困扰,严重地影响着学习和身体健康。由于青少年的心理正处于半依靠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他们很多心理的苦恼冲动或被自我掩盖,或被忽视,以致使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只好隐抑内心,备受煎熬,任其折磨,从而诱发心理问题。
2 体育锻炼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2.1 改善情绪状态
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锻炼作为改善情绪状态的一种方式,已经被广大的研究者和体育锻炼者所认可。据研究报道,30分钟的跑步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的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同时使精力感保持在高水平;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韵律感`,力量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2.2 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与其他锻炼的人接触,不可避免的会对自己的行为能力进行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概念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积极的自我评价,也依赖于愉快和自主支配的活动。自我概念对于社会的适应和人格的形成起很大作用。运动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群体通常都能见到这种效果。
2.3 协调人际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羞怯等性格缺点,同时在运动中人们可以得到归属于群体的崇高感、亲情之间的伦理感、服从于规则的道德感、相互关怀和沟通的信任感、协作意识的独立人格,从而协调人际关系,以提高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扩大社会交往。
2.4 治疗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既可以预防心理疾病,也可以治疗心理疾病,许多国家已将体育活动作为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手段。临床研究表明,慢跑,散步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十分明显,不但减轻症状,而且增强自信心。体育活动还可以为预计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的机会,使遭受挫折后的情绪通过运动得以转移和升华,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
2.5 培养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是有一系列随意动作所构成,在进行锻炼时,紧张、激烈的对抗产生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它要求参加者必须动员较大的(有时是极大的)意志努力,克服自身心理、生理与运动项目,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完成预定任务,使之达到统一,而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3 实施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3.1 教书育人,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在受教育阶段,能否使青少年形成终身健身的意识,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关键在于学生们在学校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是否成功。体育教师是体育科学技术和技能的专职人员,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提高和拓宽自己的体育科学知识和其他相关的文化知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为人师表。
3.2 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创设特殊的比赛情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比赛常常会出现一些激动人心的关键时刻。如短跑、中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一场篮球比赛的最后几秒钟双方比分只差一分等。在这种情况下,领先的一方如何将优势变为胜势,落后的一方如何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双方运动员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都要经历重大的心理考验。比赛的最终结果往往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多经历这种情形的考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必将得到提升。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地创设类似的情景,让更多的学生投身其中,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3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增强学习的信心
当学生练习动作某个失败时,给以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分析和耐心的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上课时进行比赛或游戏,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应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寻找成功机会的途径和办法。练习的成功往往是兴趣的催化剂,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心理冲突和异常情绪行为的高发阶段,通过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的研究,可以发现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 R 395.6 B 8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94-03
自从1974年Anthony在发展心理病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方面提出“适应良好儿童”这一概念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为什么在面临同样的压力环境或应激状态时,一部分人出现心理精神问题,而另一部分人却能够很好应对;是哪些特征使其身心健康得到了保护,这些保护性因素与青少年发展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如何等。本文将从复原力的基本理论、测量、保护性因素在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分析心理复原力的研究领域提供借鉴。
1 复原力概念形成及其发展
由于复原力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现象,不同学者的理解和研究角度不同。早期复原力常用应对(coping)、抗压能力(stress resistance)、保护因子(protective factor)、保护机制(protective machanism)等术语来表述。目前国内外对复原力概念的界定主要有3种代表性观点:第1种观点主要强调复原力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人格、认知等方面的稳定特质或能力,能帮助个体在挫折和痛苦中发展出积极的心理应对方式。Connor等[1]认为,复原力是个体在面对困境时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Kathryn等[2]和Debra等[3]也认为,复原力是个体应对压力或生活事件的一种能力。第2种观点认为复原力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强调复原力是个体在处于负面的情境状态下,通过自己采用积极的应对危机的方式避免健康损害的过程。Deveson[4]认为,复原力是个体在与危机状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身具有的某些特征或能力得到重新构建和再生的过程;Luthar等[5]认为,复原力是个体在面对新的困境时,通过从既往受伤害的经历中获得的经验去成功应对的一种适应过程;Gordon等[6]认为,复原力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在面对困境时相互作用的过程。第3种观点主要突出保护性因素在复原过程中的作用,强调最终的复原结果是正向的、积极的,这些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而内部资源包括人格特点、自我效能、应对技巧等,外部资源则包括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所给予的支持。Maurice等[7]把保护性因素分为个体气质特征、家庭背景和外部支持;Kathleen等[8]把农村地区青少年的保护性因素分为个体认知因素(认知再构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乐观主义、阅读能力、高智商、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能力等)和环境保护因素(较少的负性生活事件、与父母或其他青少年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以及家庭支持系统以外的保护性因素)。
综合不同研究者的复原力观点,复原力基本涵义是指个人的某些特质、习得的某些能力及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等保护性因素,这些保护性因素与外部压力或危机情境共同作用,使处于逆境中的个体获得积极的应对方式,成功地避免了健康损害,从而获得良好的适应结局。
2 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
在心理复原力量表的编制方面,量表内容的设计与研究者的出发点和理论构想是密切相关的,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3类:第1类从人格特质的角度出发,如Block等[9]编制的自我复原力量表;第2类注重内在保护因素,如复原力量表[1]、Hardy-Gill复原力评定量表[10];第3类同时注重内在和外在保护因素,如Constantine等[11]编制的健康青少年复原力评定问卷、Nidtaya等[12]针对泰国青少年编制的复原力测评量表。
国内在心理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和修订方面,阳毅[13]针对大学生复原力状况进行了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研究;徐迎利[14]进行了贫困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编制研究;陈瑜[15]针对孤独症患儿家长复原力状况修订了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中文版;邓晓敏[16]尝试编制了初中生复原力量表。这些研究为我国复原力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在复原力量表的应用方面,Frederick等[17]在研究复原力与正性情感之间的关系时,运用Block等[9]编制的自我复原力量表来评定大学本科生复原力水平。研究表明,正性情感记忆与复原力存在正相关。Mona等[18]在研究60~80岁和80岁以上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与复原力、冷漠感、功能障碍的关系时,用Hardy-Gill复原力评定量表[10]来测评老年人复原力水平,研究表明,60~80岁的老年人群复原力水平、冷漠程度、功能障碍程度都与老年抑郁症状有关系,且三者的影响程度大体相同,而80岁以上老年人的淡漠程度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最大。Oddgeir等[19]在研究军校大学生复原力水平与个性和智力的关系以及Odin等[20]在研究复原力状况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时都运用成人复原力量表(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结果表明,RSA量表是一个信度、效度较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复原力评定工具,量表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更具有复原力;复原力的5个构成因素均与个体特性存在正相关,而且该量表对于心理精神症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 复原力与青少年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青少年心理问题在世界上发生率约为20%,其身心发育规律决定了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21]。青少年时期要承受来自生理变化、学习压力、重大生活变动等多方面的挑战,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如焦虑、抑郁、物质滥用、暴力等[22]。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青少年会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适应结局。复原力的本质内涵即是保护性因素,主要阐明保护性因素在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当面对压力时如何发挥保护性作用,这就决定了复原力与青少年发展和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至关重要的联系。王坚杰等[23]研究表明,小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均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正相关,其中同伴支持与心理复原力关系最密切,说明与同伴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对儿童复原力具有促进作用。复原力水平低的儿童有缺乏自尊、交流能力低、亲戚支持率低等因素,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Kari等[24]通过对医学院校学生6 a的追踪调查发现,生活满意度与复原力存在正相关,且生活满意度越低越易使个体对事物丧失信心。Sean等[25]在纽约和多伦多对208名无家可归青少年的调查表明,复原力水平越高,个体的自我价值感、问题解决能力越强,越有利于青少年在逆境中成长。Thomas等[26]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对青少年未来的复原力水平有预测作用,自我控制能力低会导致青少年行为的出现。Glenda[27]通过对那些儿童时代遭受父母虐待而当自己成为父母后对待自己孩子却没有表现出虐待倾向或行为的父母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些父母都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知道哪些事件是自己能够掌控,哪些是自己无法调控的,自身亲历的不良经历能够使他们的自我调控力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
Melissa等[28]对癌症治疗后女性青少年复原力研究表明,癌症治疗后女性患者不再像治疗前特别注重外表,对自尊、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关系认识水平得到提高,甚至认为“能够还活在这个世上是多么美好”,认识水平的提高使她们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和疾病所带来的困扰。Ester[29]研究表明,对于患慢性疾病的青少年采用个体临床治疗、父母引导和家庭系统课程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效能,减少因疾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保持身心健康。另外有学者认为,复原力与焦虑、抑郁症状之间存在负相关[18,30-31];复原力水平低的青少年其自尊水平低,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降低,更易发生自杀行为[23]。
4 复原力未来的研究方向
4.1 复原力结构的界定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复原力内涵从操作意义上来说,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具体的保护性因素[32],而且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个体特质、家庭资源和社会支持系统。但是这3个方面究竟分别包括哪些复原力因子,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另外有关复原力作用机制和理论模型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身对复原力概念的理解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复原力作用机制假说,到底保护性因素通过何种途径激发和促进个体的复原力,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4.2 测量工具的标准化 目前所出现的复原力测评量表针对的人群比较广泛,有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等,但这些量表从内在结构、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缺乏标准的同一性。在以后的研究中不论是针对何种人群,如何使量表的内在结构、理论模型、评分界定标准化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4.3 复原力与身心健康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从流行病方法学来说,目前有关复原力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为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而要证明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调查方法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现有的有关复原力的应用性研究中,国外学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但较少见,如Rand等[33]针对经济困难家庭青少年的复原力状况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国内目前还未开展。
4.4 促进复原力的方法研究 通过近些年的研究,某些保护因子有助于复原力水平的提高已经在学术界形成共识。但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干预方法来促进各种保护性因子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个体积极应对压力或应激性事件的能力,学术界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促进复原力水平提升的干预方法。现有的应用性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分析干预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如多数学者认为要提高个体的内在特质、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等,而真正通过对某种干预方法实施前后复原力变化来说明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所以,促进复原力提高的干预方法研究应该是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
5 参考文献
[1] CONNOR KM, DAVIDSON RT.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Depres Anx, 2003,18(1):76-82.
[2] KATHRYN M, CONNOR, WEI. Resilience: Determinants, 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ponsiveness. CNS Spectr, 2006,11(10):5-12.
[3] DEBRA J, ANGELA F, MICHEL E. Personal resilience as a strategy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the face of workplace adversity: A literature review. J Rev Paper, 2007,18(1):1-9.
[4] DEVESON A. Resilience: Rising above adversity. Keynote address. Department of veteran affairs national rehabilitation conference, 2004. [EB/OL][2007-03-15]. veterans @ act.gov.au.
[5] LUTHAR SS, CICCHETTI D, BECKER B.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 2000,71(8):543-562.
[6] GORDON G, PAUL R, MARGARET F. Resilience in families with children andmembe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racing elements of a psycho-social model. J Applied Res Intellect Disabil, 2007,20(3):563-575.
[7] MAURICE P, JOANNA R, ANNA C. Developing a resilience package for vulnerable children. Child Adoles Ment Health, 2002,7(4):162-167.
[8] KATHLEEN T, KATHRYN P, SUSAN MS. A Predictive and moderating model of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in adolescents. J Nurs Scholarship, 2007,39(1):54-60.
[9] BLOCK J, KREMEN AM. I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J Personal Soc Psychol, 1996,70(4):349-361.
[10]HARDY SE, CONCATO J, GILL TM. Resilience of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J Am Geriatr Soc, 2004,52(4):257-262.
[11]CONSTANTINE, BENARD. Measuring protective factors and resilience traits in youth: The healthy kids resilience assessment. Healthy Kids Resilienc Assessm, 1999,12(5):236-252.
[12]NIDTAYA T.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resilience factors scale for thai adolescents. Nurs Health Sci, 2008,10(6):203-208.
[13]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14]徐迎利.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7.
[15]陈瑜.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复原力状况调查.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6]邓晓敏.班级环境、教师领导方式与初中生复原力的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17]FREDERICK LP, SERGE L, GENEVIEVE B.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emotions: Examining the role of emotional memories. J Personal, 2009,77(1):12-16.
[18]MONA M, ELLEN W, ERIC L,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ate life: Associations with apathy, resilience and disability vary between young-old and old-old.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2008,23(4):238-243.
[19]ODDGIER F, DAG B, MONICA M, et al. Resilience in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Inter J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 2005,14(1):29-42.
[20]ODIN H, ODDGEIR F, TORE CS, et al. Resilience predicting psychiatric symptom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rotective factors and their role in adjustment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 Clin Psychol Psychother, 2006,13(3):194-201.
[21]王坚杰,张洪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研究进展.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3):208-210.
[22]郝传慧,雷雳.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中国青年研究,2007,1:72-75.
[23]王坚杰,张洪波,许娟,等.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3):162-164.
[24]KARI K, REIDAR T, ARNSTEIN F, et 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resilience in medical school-a six-year longitudinal, nationwide and comparative study. BMC Med Educ, 2006,6(1):48-49.
[25]SEAN AK, LARRY D. "You have to adapt because you have no other choice": The storys of strength and resilience of 208 homeless youth in New York city and Toronto. J Commun Psychol, 2007,35(2):219-238.
[26]THOMAS JD, ARIN C. Adolescents' Resilience as a self-regulatory Process. Ann NY Acad Sci, 2006,10(1):125-138.
[27]GLENDA W. Abused child to nonabusive parent: Resilience and Conceptual Change. J Clin Psychol, 2002,58(3):261-276.
[28]MELISSA LW, DIANA H, NICHOLA R, et al. Managing appearance changes resulting from cancer treatment: Resilience in adolescent females. Psycho-Oncology, 2007,16(10):1019-1027.
[29]ESTER RS. Chronic Illness as a family process: A Social-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Promoting Resilience. Psychother Pract, 2002,58(11):1375-1384.
[30]STALLARD P, SIMPSON N, ANDERSON S, 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FRIENDS programme: A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emotional resilience. Arch Dis Child, 2005,90(10):1016-1019.
[31]SUNIYA SL, CHRIS CS. Maternal drug abuse versus maternal depression: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mong school-age and adolescent offspring. Dev Psychopathol, 2007,19(1):205-225.
一、研究目的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高中生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本文选择了“体育锻炼与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一专题研究,旨在对造成青少年心理压力的诱因及其解决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广州和北京两地的异同点,以探讨不同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不经常参加者在心理压力的诱因和困扰程度上的差别,进一步探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以便寻找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二、研究方法和对象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张小燕博士提供的“青少年的生活情况问卷调查”对京广两地的200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该调查问卷已被社会和体育科研部门认可)。共发放问卷2009份,回收1968份,回收率达98%。去除无效问卷32份,有效问卷1936份,内容效度为8.43,问卷调查效度较高。为保证问卷调查的信度,通过对136位学生像个两星期的反复测验,r=0.957,(P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期刊以得到丰富文献资料及理论依据。
3.数理统计法。调查所得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并采用SPSS统计处理软件程序进行分析处理。
4.测试对象。北京4个城区的普通中学,从高一到高三年级的1040名16-19岁的学生,广州地区的969名16-19岁的学生,共计2009名测试对象。调查中我们将那些每周除体育课之外,还参加体育活动2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受试者列为经常运动群体,不足上述要求者为不经常运动群体。对这两类群体进行测试分析对比。
三、结果与分析
1.京广两地青少年心理压力的诱因及其困扰程度对比。我们根据当前的社会现状将有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的种种因素归纳为12种,即1.家庭,2.学业/功课,3.考试,4.同学关系,5.师生关系,6.朋友关系,7.生理问题,8.金钱/经济,9.个人前途,10.情感问题,11.环境污染,12.黑社会。让受试者根据每种因素对自己心理的困扰程度由轻到重进行回答,将回答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按地区来看,北京和广州青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压力的人均在80%以上。从困扰程度来看(表1),除了环境污染一项北京学生得分高于广州之外,其余项均是广州学生得分高于北京。两地前3位诱因完全一样。
表1 青少年心理压力的几个主要诱因对比
2.参加体育锻炼与心理压力诱因及其困扰程度的比较。通过对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将受试者分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者和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者两个群体。表2是北京地区1040名青少年不同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困扰程度的比较情况,可看出在12项压力诱因中有9项是不常参加运动群体的压力困扰程度高于运动群体,并在前6项主要诱因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表2 北京青少年中运动与不运动群体主要心理压力困扰程度对比
表3是广州地区969名青少年不同运动群体心理压力困扰程度的比较情况,可看出在12项压力诱因中有10项是不常参加运动群体的压力困扰程度高于运动群体,并在第1、2、3、4、6、7、9项主要诱因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参加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压力的缓解和减轻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经常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表3 广州青少年中运动与不运动群体主要心理压力困扰程度对比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1)北京和广州两地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在困扰程度上广州青少年略高于北京青少年。造成心理压力的主要诱因是考试、学业、个人前途、家庭、金钱和环境污染等;(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其心理压力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者。
2.建议。(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2)学校应适当增强青少年体育运动锻炼,促使其身体和心理能够正常、健康地发展;(3)学校除了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还应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梁燕:《青少年心理健康蓝皮书》[J].检察风云,2006(8);
[3]欧阳霞:《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性别差异探析》[J].青少年研究,2005(1);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首先表现在对青少年的溺爱上。过去,我国大多数家庭都响应独生子女政策,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只生一个,并视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许多家长以一种溺爱的心理,对孩子百依百顺,对错误一再纵容,给青少年心理认知与心理情感造成负面的影响,致使其形成自私、霸道等性格。其次,与溺爱截然相反的是一部分家长长期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成绩不好、表现不好,动辄打骂,棍棒相加。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之下的青少年因家庭温暖的缺失,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极易对父母与社会产生恐惧与对抗情绪,心理问题亟须得到排解。最后,一些家长因自身知识水平、道德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心理引导不正确。例如: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如果有同学欺负了你,要以牙还牙报复回去”等,这种错误的家庭引导方式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三)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成长的场所,应当是温暖的、和谐的。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单亲家庭的增多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成长于破裂家庭或长期不和谐家庭环境下的青少年,容易出现寂寞、惶恐、焦虑、冲动等性格,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可能导致青少年心理畸形发展。
二、家庭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转换观念,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素质教育环境下,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除了智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外还要强调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作为家长,要摒弃旧的以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式,要更加关注心理状态、理想、进取心等个性品质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例如,通过网络搜索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参加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讲座等,有针对性地学习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质,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青少年具有强烈的个性,心理状况变化较大,心理特征尚不稳定。与此同时,受交友、社会环境、媒体环境等因素影响,当代青少年极易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作为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独有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与心理变化进行及时处理。如,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语言特点、行为方式等进行细致观察,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不能动辄就进行责备或打骂,要根据青少年敏感的心理特点,委婉地指出问题点,然后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疏通,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种问题,引导青少年快速走出心理误区,正确面对自己。
(三)家长要起带头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父母在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起到模范与表率的作用。温和有礼的父母,其培养出的孩子也将有得体的言行与举止;相反,父母成天在家吵架,与邻居不能友好相处,其培养的孩子也极易性格暴躁,遇事冲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父母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营造安定、和睦、平等、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氛围,促进青少年心理正常发展。
(四)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实现平等对话交流古往今来,我国传统家庭一直延续“唯父母之命是从”的习惯,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要求或命令。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处于被动接受说教的地位,久而久之,他们的个性受到压抑,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要关注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将孩子视为家庭中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一名成员,视为自己的朋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建立一种平等的家庭教育新观念。这样一种平等、融洽的沟通方式,既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一
青少年正处于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即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情、生活方式、学校、家庭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具体来说,目前影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总括起来主要有:
(一)学校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里,学生一方面通过学习掌握知识、获取经验、发展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形成理想、信念、世界观,发展健全的人格。如果学校的环境不良,如噪音干扰;室内光照不适;校风不佳;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如嘲笑、挖苦学生,甚至打骂侮辱学生;学生存在过重的学习压力,如“题海战术”、过度的考试,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等,都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二)家庭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及父母的婚姻状况。不少父母在生活上、物质上、学习上百般关怀孩子,过分溺爱孩子。《中国家庭子女教育》中曾报道:某学校带学生去远足,有一位家长马上给老师请假,谎说孩子身体不舒服,后来孩子说了实话。没办法,家长只得让孩子去了,然后家长给孩子备足食品,还特意骑车远远跟在学生队伍后面。到了晚上,教师去查铺,发现这位孩子的爸爸躺在他孩子所睡的床底下,老师问其原因,这位爸爸说:“孩子没在外面睡过觉,怕他翻身掉下来,我在这等着接他呢。”若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将来怎么能独立生活?在学习上,部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迫切,把注意力放在能否考高分上,一旦成绩不佳,就连哄带逼、连损带骂,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还有的家长不注意言传身教,不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苦衷,因而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如同乞儿,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甚至与父母产生对立,加重他们的心理负荷。
父母的婚姻状况主要指父母离异分居或者不和等,它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家庭的温暖,过早承担起家庭沉重的负担,造成情绪、人格的失调。比如,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往往对婚姻和家庭感到漠然乃至恐惧。美国社会学家史德曼指出:“婚姻失败者的小孩,常遭到同伴讥笑,心怀自卑,此种心理发展的结果,可能造成行为失常或病态。”我国学者的许多调查研究证明,父母离异所造成的不稳定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明显不良影响,如男孩具有明显的情绪不稳和倔强攻击等个性特征,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而女孩则表现为更多的焦虑情绪,其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也受到明显的干扰。
(三)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迅速,高效率、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使社会成员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因此,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现代社会成员的必备心理素质。青少年也不例外,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也在所难免,并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不良的社会风气、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中许多低格调甚至腐朽的内容,不但会影响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还会导致青少年严重的心理疾病与问题行为。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0年12月,唐山市某中学发生两起初一、初二学生乱事件。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发现,涉及此案的男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在网上看过黄色信息、图片等。我曾在一个“网吧”中听到一名女中学生在和网上结交的男朋友交谈,其内容几乎无一句与学习有关,反而更像夫妻之间的对话。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确实令人担忧。
二
鉴于以上诸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我认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势在必行。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
(一)美化学校育人环境,开拓一片心理健康教育的沃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美丽的校园,良好的校风,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我们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按“学园、花园、乐园”三园式的要求,优化校园环境;按“文明、勤学、守纪、创优”的要求,形成优良校风;在班集体建设中,形成温暖和谐的人际环境,使青少年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自己的才华,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真诚地接纳、理解、尊重学生;重视和引导学生共同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切实提高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由“苦学”到“乐学”的快乐,让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面向未来,面向社会。
(二)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和沟通,鼓励家长营造民主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个性。家庭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摇篮,是塑造孩子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场所。每个孩子的心理都烙有家庭的印记,为了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家长要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美满幸福、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再不要有父母勾心斗角、妻离子散、孩子离家出走悲剧的重演。家长要改变育人的不正确做法,在对孩子生活学习过分关心的同时,还应该认真地、客观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苦衷,关注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品德行为的培养。老舍先生曾深情地回忆母亲:“――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个生命的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有人曾经对90名超常儿童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行过全面的调查,其因素主要受父母教育影响的居大多数。在一定意义上说,品德只有依靠品德去培养,性格只有依靠性格去锻炼,情感只有依靠情感去感染,行为只有依靠行为去指导。
(三)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各种文艺作品,电影、电视、网络,各种社会活动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诸因素的正面作用,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优化心理环境,创造出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坚信,只要广大教师积极努力,协同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定能让青少年一代真正体会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家庭生活的美满温馨,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让他们以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顽强的意志,渊博的知识,在新的世纪施展才华,展现风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昌盛奉献青春和热血。
参考文献:
[1]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8-199.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1-0032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关系研究的取向就是整合研究,所以整合也泛指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结合、协调研究。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够实现整体结构的有效发挥,并且將系统中的心理、环境和生理等因素组合协调起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障。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整合理论,整理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总结出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整合研究理论依据
1.整合研究理论基础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目前我国心理研究教育的两个概念,在进行整合研究之前,要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并且分析出其具有的特点和相互之间关系。而对过度悲观的消极心态,在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状态的核心是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在该模型中,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是主观幸福感,而心理健康消极指标则是心理疾病,所以将心理健康积极指标和消极指标全部纳入到心理健康的评审范围内,从而弥补了心理疾病的单一视角。在对个体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审的过程中只是用普通心理健康诊断,所以极难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发展。
2.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互作用
在教学体系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为复杂的体系之一。为了提升教育效果,提升理论基础储备,应该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交换理论,青少年的心理活动频繁、快速,经常出现毫无预兆的交换,所以将两者交融在一起,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在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时,需要结合现实环境,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出发,从而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特征和频率,通过多个层面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整合工作。
二、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1.考试成绩攀比与升学压力引起的焦虑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全部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优异,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无形中增加了青少年的考试压力。学生的考试水平经常会受到考试焦虑的影响,而容易产生考试失利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和家长不断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仿佛青少年一出生就必须要不断战斗,所以使青少年形成严重的学习成绩攀比心理。学校、社会将青少年进行分类,并且划分出重点和一般等学校等级,从而导致师资力量不均衡,也是青少年升学压力的重要原因。
1.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目前,青少年在进行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而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青少年进行社交的过程中,部分的青少年经常会保持极大的社交热情,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保持单纯的情感,但并非周边所有的人都会接受,所以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
2、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缺乏交往自信心,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环境、学习成绩等因素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另外的青少年则是因为自身性格内向敏感,过于在乎别人的反应,担心自己的社交是否会其他人带来困扰,从而形成社交障碍。
2.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引起的困惑
青春期是青少年阶段所面临改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性别特征逐步明显,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严重变化。最典型的心理反应是情绪波动剧烈,所以出现了青春叛逆反应,对家长和教师所指出的问题均抱有异议,情绪激动的主要表现是青少年无法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的反应,长此以往则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伤害,消极情绪无法有效排解,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心理长期伴随青少年左右,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三、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养成
1.青少年学习心理素质的养成
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首先应该增加学生的家庭、学校的认同感,在精神上要给予青少年肯定,并且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使青少年能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帮助青少年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学习热情属于非智力学习因素,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行动,只有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才能够使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素质得到快速提高。
2.青少年健康性心理素质的养成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界负面因素,从而影响了其内在心理,所以社会、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青少年正确的指引,理解青少年的改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激烈的情绪,主要是希望获得家长、教师的理解和关注,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的肯定青少年的进步,并且鼓励青少年继续发展,使青少年能够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从而降低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3.青少年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素质的养成
为了使青少年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青少年进行正当的社交,并且给予青少年宽容的社交环境,帮助青少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法,在面对拒绝时要及时调整心态,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需要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要逼迫青少年进行学习,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素质共同发展。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策略
为了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培养效果,学校应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内容。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该项研究的具体标准和方式,在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才能够寻找出关于心理健康科学研究方式,并且能够将其他学科应用到心理健康的研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涉及心理科学的方法,而且涉及教育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方法,为了达成研究目标,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相关研究方法和手段尤为必要。实践表明,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相互补充和印证,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2.遵循“人在环境”的理念
在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人在环境”的理念,并且对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和反思。“人在环境”主要依據以下几方面:
应该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将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和心理活动,比如:人格、情绪、思维等等,所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需要依据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且通过环境来反应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能够将环境和个体的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人类是心理和生活等综合因素结合的整体,所以人类具有非生理性因素和生理因素两方面,并且两者互相影响。人类的心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等方面,所以在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非心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同时进行研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素质教育要求和青少年心理发展需要等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掌握整合办法,从而有效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培养整合工作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洪英.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8):11-11.
[2]任丽.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综合,2016(18).
[3]李红香.基于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分析青少年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思路[J].运动,2017(6).
[4]任代江.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5(3).
二、真情沟通,让青少年不再迷茫,牵手爱心,让孩子们走出困境
1. 以人为本,深入调查研究,从源头上解决心理问题。据调查统计,有26%的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青春期逆反、交友早恋、脸上长青春痘等,而学习压力大、缺少最佳的学习方法、青春期逆反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分别召开了家长面谈会、学生座谈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家长的困惑,我们发现一些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溺爱、粗暴、放任不管、事无巨细、期望过高、挖苦讽刺,还有一些家庭父母离异、留守儿童、隔辈管理,这些都是引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我们在全市开展了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各学校征订了家教指南,坚持每周五下午家长接待日接待家长的来信来访,通过热线电话、网上答疑等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坚持每月一次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发讲座材料、反馈教育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家庭、走进学校、走进社区,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2. 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让青少年正确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青少年年龄小,简单地说教、乏味地劝说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生动有趣的活动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拓宽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心智、疏导他们的心理。
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努力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还不惜花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同时家长也重视孩子的特长培养,认为既拥有好的成绩、又有特长才能提升竞争力。可是家长却不够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情绪容易波动,心理状况复杂,家长本应对其心理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事实上家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即使发现孩子的情绪有波动,或是出现心理问题,家长也避而不谈,要求孩子以学习为主。长久发展下去,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二)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长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经常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整日忙于工作,认为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才是最重要的,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不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对孩子缺少关心和爱护。青少年时期正是敏感和叛逆的时期,家长的这种态度容易造成孩子自我封闭,不能很好的表达自我需求,影响孩子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的心理问题不知不觉就产生了。
(三)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四种类型。其中民主型是值得提倡的家庭教养方式。采取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尊重孩子,关心、理解孩子,给孩子自我空间,重视沟通,创造融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这种做法能使孩子心情愉悦,情绪稳定,自尊,自信,积极进取,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个性特征,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都属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采取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支配和控制欲强,强迫孩子按自己的安排行事,忽略孩子的意志和感受,孩子没有自由和话语权。这就造成孩子的个性发展受抑制,情绪自控力差,容易产生叛逆心理,遇事消极回避而不能积极应对。采取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分关爱和保护,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不让孩子动手做任何家务。造成孩子行事自我、性格蛮横、缺乏独立性、责任心差等不良后果,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极大。采取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缺乏关心和交流,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不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矫正,这就直接导致孩子性格冷漠,行为放纵,自制力差,甚至会出现道德品质问题。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正视并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应足够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方面家长应追求成绩与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家长应摒弃“以学习为主”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心理问题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在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应加强心里健康知识学习。有些家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了解,又缺乏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这就必须加强学习。做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并且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给孩子正面的引导,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