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15:07: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正确决策的过程。科学决策的根本是实事求是,决策的依据要实在,决策的方案要实际,决策的结果要实惠。
二、当前影响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因
影响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导致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唯上”引起失误
决策一般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相对较低层面的决策通常要以较高层面的决策为前提和依据,以确保较高层面的决策得到落实。但是,建立在单纯“上级”观念基础上产生的形式主义往往导致脱离实际的照搬照抄和盲目执行,不仅使本级的决策缺乏创造性,而且使本级决策既脱离上级的精神实质,又脱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造成决策不具有科学性,产生决策失误。
2.专断引起失误
应当说,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科学技术和决策者的知识、阅历、经验、直觉以及专家、群众的意见,才能做出科学决策。如果领导干部认为领导决策就是领导者自己拿主意、作决断,不重视发扬民主、不调查研究、不科学论证,单凭个人主观意愿和想象,武断‘拍板’,那就必然会由于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和掌握情况的局限性而导致决策失误。
3.情绪引起失误
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热烈而健康的情绪与躁动和偏激的情绪对决策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领导干部凭着情绪决策,“跟着感觉走”,决策失误就在所难免。
4.经验引起失误
经验决策是一种传统的决策方式,具有直观感知性、认识表面性、分析情况的非定量性的特点。在生产不发达、科学比较落后、事物发展变化缓慢的条件下,靠经验决策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之后,如果还继续沿用“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或者照搬书本经验的老框框、老办法,决策十有八九要失误。
5.低能引起失误
领导干部决策,必然受其运用知识的能力、理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决断能力、直觉能力的影响。如果不能综合地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或者不能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理性思维能力,或者抓不住机遇而优柔寡断,或者不能运用既以多向性思考为特征,又注重事物整体性的直觉能力,即领导干部能力低下,也会引起决策失误。
三、提高行政决策的有效途径
1.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正确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和各种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领导集体和一名领导干部能力与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领导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决策,决定決策的效果和成败。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形势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经验、新理论、新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积极树立“学以立德、学以明志、学以增才、学以致用”的理念,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和岗位需要的各种能力。
2.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领导者的谋事之基,成事这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决策权。只有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增强对事物的感情认识,掌握第一手材料,尤其是能够及时准确掌握上级政策、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重大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处理好调查与研究的关系,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对来源于群众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全面综合地概括、分析与总结,才能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取得制定工作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的可靠依据,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化。
3.善于决断,敢于负责是科学决策对领导的要求
现代决策要求领导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敢于担风险,敢负责任的决策素质。领导者要正确处理“有为”和“有位”的辩证关系,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注意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对自己负责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了如指掌,能够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准确吃透情况,拿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且要有勇气和魄力,敢于决策和负责,做到“必行,行必果”,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是科学决策的关键
民主决策的最重要标志便是建立在决策过程中能够使各种不同意见和利益得到最充分和客观表达的体制,整个决策过程畅通、规范、透明和趋向完善,并浸透着一种宽松、自由和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决策的决断者、决策方案的选择者、决策的评价者、决策的最终受益者在这里是高度统一的。因此,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决策质量,它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决策者的信息不足、知识不足和能力不足,纠正他们价值的、理性的、观念的偏见,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决策的实施获得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5.认真遵循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决定,缺少办学自,对高校领导决策水平要求不高,对高校管理决策的研究也不多。在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校机构复杂,办学层次增多,高校的办学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管理也由“执行型”向“决策执行型”变化。《高等教育法》颁布后,高校具有了更多的办学自,当前的高等院校与商业机构一样也是一种组织,同样面临着各种风险的考验,这就对高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决策,是衡量高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校的兴衰存亡也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找个管理过程都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而开展的。对高校的主管人员来说,决策是最重要、最困难的,最话费精力和最冒风险的事情。对于高校各级管理人员来说,研究决策科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决策问题的提出
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等领域,如何提高管理者决策水平,实现科学管理、科学决策,降低决策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高校的管理决策研究较少,取得的成果不多。在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形成了两个职能迥异的部门:学术部门和管理部门。学术部门将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其组织文化是专业文化,用专业手段进行教学,用专业标准组织知识和评价学生成就,而管理部门将专业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其组织文化是管理文化,突出对工作业绩的追求。这两个部门形成高校“学术与事业单位相结合的矩阵”状态,使高校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结构特征。这种异质性结构特征决定了高校管理决策既不同企业决策,也不同于行政管理决策,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可以更容易获得国外高校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信息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国外同行的压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打破,新的机制尚在建立之中的特殊时期,高等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管理者作出决策时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限制。在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的大背景下,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丰富、办学校区增多后,如何转变办学观念,控制办学成本,提高办学质量是大多数高校管理者以前从未涉及过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信息获取的同步性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上述办学特点的变化,决定了高校领导不能再墨守成规,必须加强对高校管理决策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决策水平,才能降低决策风险。
二、科学决策在新建本科院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领导决策是指党政领导者或领导机构为履行领导与管理职能而进行的一种制定政策、对策的活动与行为。整个领导与管理系统的作用与成效如何,关键在于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
1.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科学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是领导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是全局工作成功的关键,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领导活动中,由于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管理功能,领导决策规定了组织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成为组织行为的指南和准则。
2、领导决策是领导与管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党政领导者处于管理的中枢地位,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决策并对执行决策的活动进行指挥。领导决策的科学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领导活动的进程,同时也是检验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和领导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在从事领导活动时,必须充分关注和投入于决策的准备行为、抉择行为、执行行为和修正行为之中,为优化自身的决策活动、提高决策水平而积极努力。
3.领导决策是保证管理高效化的重要前提
领导与管理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制定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科学的领导决策。领导活动的历史和现实告诫人们:一个正确的领导决策是将全部领导行为导向成功之途的重要前提。反之,则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倘若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整个领导与管理系统产生负功效,所谓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也就无从谈起。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经营不善或者财务管理不善而出现的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偿债能力低下,财务目标无法实现等等各种无法控制的财务现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任何一个阶段,防范财务风险,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前提,企业能够成功的预防财务风险,也是它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根本前提。
1.企业的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财务决策失误科学决策,财务工作效率低下;财务决策关系着企业资金的使用方向,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个人主观决策的现象,这一决策的直接后果是企业投资资金使用效率低,投入产出比例低下,资金使用成本过高,资金回笼慢,后果严重的直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另外,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人多岗和一岗多人的现象,一岗多人使得财务工作充满了重复的无用工,而一人多岗的现象又使得财务工作不能全面展开,降低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免费论文下载。
(2)应收账款过多,资金紧张;在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着赊销的现象,赊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生产业绩,但也是一颗定时炸弹;许多企业管理者只看到赊销所带来的业绩的增长,却没有看到赊销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如一些企业在赊销过程中不注意对买家的信用状况的调查科学决策,过于相信赊销买主和自己的人际关系,最后买家因为破产或者干脆直接消失而不能偿还货款,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变成坏账,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资金紧张。
(3)筹资决策失误,筹资结构不合理,偿债压力过大。在企业筹资的过程中,要合理搭配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比例,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较低,筹资时间快,偿债周期短,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求较高,长期负债资金不容易筹集,利息比短期负债高科学决策,偿债的周期较长;如果企业的短期负债比例过高,那么企业在举债后,可能没等到所筹资金的使用见效就得偿还债务,企业在还款期可能资金还未完全回笼,偿债压力非常大,但相对来说长期负债的比例就较小,对长期负债偿债能力的要求较小;如果企业的短期负债比例小,但长期负债的比例过大,又会形成新的问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要求不高,但当长期负债到期时,长期负债会和到期的短期负债构成新的短期负债,偿债规模相当大,对企业的资金状况是一个严重的考验,问题严重的直接导致企业的资金流断裂,企业生产陷入困境科学决策,所以企业在筹资时,一定要放眼全局,合理搭配资金比例。
(4)企业盲目的扩大规模,市场需求跟不上企业扩张的脚步,导致库存规模大。库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任何企业都有一定的库存量。适度的库存能够调节生产和销售的不平衡性,但库存是要成本的,过度的库存量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有些企业盲目的扩张,企业销售跟不上,导致库存量剧增,库存占用大量成本,企业的资金回流慢,管理费用高,现金流出现问题,财务风险的几率上升免费论文下载。
2. 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1)缺乏对人才的重视科学决策,任人唯亲。现代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企业的发展是靠人才的推进来实现的。
(2)决策失误。决策失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筹资结构出现问题,企业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决策缺乏科学性最直接的后果是预期效果达不到,投资无法收回成本。
(3)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免费论文下载。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的财务活动的,有财务活动就会有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4)经营不善。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在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权责不明确或者管理的混乱都会造成经营活动的混乱。
3.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并不代表风险就是无法避免的,只要企业管理者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决策,科学管理,就一定能够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者要把对风险的认识贯穿到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毕竟科学决策,财务风险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要让员工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性;加强对财务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专业的人才能够洞察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剔除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隐患,同时人才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其具有创新性,使企业的发展更具有活力。
(2)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要求我们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设立高效的管理机构,配置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同时对机构的工作分工明确,权责分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免费论文下载。建立以企业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为主的数据库,分析整理,解决企业可能存在的潜在的财务问题,同时核实企业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科学决策,保持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
(3)优化资本结构,合理筹资。面对筹资,企业应该放眼全局,防止出现一味追求最低筹资成本的片面现象,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要合理搭配,防止出现债务到期时企业偿债压力过大的现象,权衡企业筹资的资本结构的比例,力求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
(4)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不管是企业并购还是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都是企业投资的一部分,而投资决策又是企业决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企业管理层在做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科学决策,以求把资金的效应发挥要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江红: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经济研究参考,2008,(63):26~27
[2]王海燕:浅析企业财务风险及其规避,时代金融2008,(10):106~108
2、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李有余记得,直辖之初,武隆人得知,乌江水汞含量高,不宜饮用。1997年6月,武隆县委、县政府在听取了专家论证后,决定在仙女山建一座中型水利工程。这项总投资2.16亿元的水利工程,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城镇供水、防洪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2003年12月,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结束了县城5万居民长期饮用乌江“硬水”的历史。
这项工程之所以能如期完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懂经济、善管理的决策班子和高素质的专家及工程技术干部队伍。当时,县委、县政府的决策班子主要有5人,其中2人是在读的MBA,3人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当时负责这项水利工程的武隆县水利电力局3位专家,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起来的。
在近20名施工技术管理干部队伍中,有一大批涉及水工、电气、水文、水机、建筑、工程经济等专业的干部,而通过工程建设,5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已成长为有关方面的专家。
就在武隆水利工程竣工的当年,重庆市“8大民心工程”之一的长万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是当时长万高速公路的负责人、现市交委副主任章勇武,带领大家艰苦奋战的结果。
全长181公里的长万高速公路,跨越长寿、垫江、梁平、万州,涉及4区县34个乡镇。重庆大学岩土专业毕业的章勇武,带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连续攻克了《悬灌施工各挂篮的比较及选择》等数十项科研课题。
章勇武率领的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这支队伍中,有包括章勇武在内的3位领导、30位各个领域的专家、50名工程技术人员,还有10万筑路大军,历时4年,他们如期完成了这个总投资60亿元的工程项目。
李有余感慨道:过去,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大都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上不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干部结构存在一些问题。直辖以来,各区县班子中,懂经济、会管理、善协调的干部由过去3成占到现在的7成以上,结构性变化的效果,直接体现在直辖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 心得之二:10年里,我市引进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成为重庆不断创新、发展的助推器。透过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的建设,我们清晰地看到,我市各级干部的素质在不断提升。
重大建设项目一个接一个,进展顺利。李有余对此不无感慨地说,主要是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推进。
就拿重庆冬润果蔬饮品有限公司落户长寿工业园区来说吧,李有余说,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长寿区及园区党政一班人,到山东参观考察了果蔬榨汁生产线。在虚心求教德国专家后,他们对这条先进的无菌全自动罐装生产线有了深入了解。2005年7月,双方正式签订投资协议书。该果蔬榨汁项目占地52.8亩,总投资上亿元。
园区快速推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李有余说,连冬润的德国专家都对园区干部和技术人员努力钻研、虚心好学的态度伸出了大拇指。
2006年12月,冬润公司正式投产。到2011年,冬润公司将建设10万亩果蔬基地,实现年产值5亿元。
透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看到,长寿工业园区,有一支管理水平和能力都较强的干部队伍。园区主任从重大MBA毕业,加上实践积累多,具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两个副主任,一个在区建委工作多年,是土建专家;另一个是经济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招商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工程部经理、工程建设专家李洪平只有30岁,在园区建10万平方米、占地132亩的标准厂房时,他攻克种种技术难题,完成了标准厂房的建设,受到各方好评。
长寿工业园区的建设,磨练和提升了领导班子、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园区自2003年3月启动以来,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壮大,至2007年4月,入园企业已达88户,总投资达290亿元。
李有余说,重庆若干工业园区的发展都使我们看到,各级干部通过学习提升素养,提高园区建设档次,从而使一些高技术产业在我市生根、开花、结果,变化是十分显著的。
>> 心得之三:过去,一些干部“决策前拍脑袋,领任务时拍胸膛,干遭了拍屁股”,直辖10年来,“三拍”干部越来越少了。随着我市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全长426米的缙云山健身梯的建设,是北碚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最好体现。
在缙云山麓建设健身梯道,有没有可行性?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004年年底,区领导带队实地考察,多次踏勘,选址定点,反复推敲论证。设计过程中,北碚向全市招标,邀请4家高水平的园林景观设计单位做设计方案;请重庆市园林规划设计界的权威人士组成了专家评审组,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请市规划局相关领导及专家给方案把脉……
该项目是一项民心工程,区委、区政府十分注重收集民情、了解民意,通过媒体等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市、区政协委员和派的意见。通过对20多个方案的比较、筛选,在综合市级专业部门、行业专家、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广大市民的意见后,确定了最佳建设方案。
2005年10月28日,在完成了地质详勘、地灾评估、环境评价、项目立项后,缙云山健身梯道如期动工,并于2006年12月顺利完工。
信息,特指战争中所广泛需要的通过密码、符号、文字、语言等传递,具有共享性、时效性、开发性等特征的各种情报、数据、指令。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军队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已上升到与速度、火力同等重要的程度,成为夺取胜利的重要资源和决策的基础。
1 信息获取能力
就指挥员而言,信息获取能力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控制机关充分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手段,有意识地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一种能力。在平时,它主要是获取开展工作所需的各种情况和资料;在战时,它又是主要获取作战所需的敌我双方的情报、指令、部队实力等信息。它要求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媒介,大范围、高速度、高可靠性地获取相关信息,并具有辨认各种信息代码的本领。
1.1 指挥员信息获取能力的重要作用
获取信息是信息处理过程的第一环节,是信息利用的基础,是信息控制实现的前提。
一是信息获取能力是指挥员进行科学决策的可靠保证。指挥员进行科学决策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在掌握大量军事信息的基础上,制订方案和选择实施方案的过程。只有十分重视决策领域的调查及其预测,敏锐地捕捉有关信息,才能为正确进行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
二是信息获取能力是指挥员选择有效信息的重要基础。任何军事行动都需要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具有超强的信息获取能力,才能为指挥员准确、可靠、迅速地收集、处理、传送与使用大量有效信息,为指挥员进行决策提供基础。完备的收集、统计、存储、检索、传播、显示有关情报资料信息,才能为指挥员进行决策提供及时的、综合的、可靠的情报信息保障。
1.2 指挥员信息获取能力的实现方法
一是信息捕捉法。信息是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指挥员要善于能动地去捕捉和认识信息,寻找到信息源头,敏锐把握信息潜在的利用价值,在司空见惯的信息中发现捕捉到有利于决策的关键信息。
二是信息类比法。将自己获取的关于作战对象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类比,可以从中得到新的更有价值的信息,为科学进行决策服务。各种信息之所以可以类比,是因为它们彼此间存在着相似性,可以使一个领域的信息推广运用于另一领域,从而增加一种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是信息分析、综合法。指挥员从不同渠道收集的信息,起初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必须将这些信息逐一分解加以考察,而后再对分解开的信息进行综合,通过这一过程对初始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信息的真实本质或内在联系,为科学决策提供真实的、有用的信息。
四是信息推导法。信息作为事物普通联系的中介,信息与信息之间也构成一个相互联系之网,每一种信息都是信息网上的一个纽结,指挥员可以从这一信息出发,以对象的联系为背景,向四面八方作合乎逻辑的推导,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之后,收获大面积的信息。
2 信息加工能力
2.1 指挥员信息加工能力的主要构成
一是信息筛选。筛选是信息加工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信息筛选对于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准确、及时、完整、重大和新颖。要搞好原始信息的鉴别、判断。原始信息由于种种原因,往往真假混杂,要通过鉴别、判断它的真实程度和准确性;要认真选择信息,并对突出主题性、注重典型性、富有创新性的信息更应关注;要对信息进行修正和增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尽量保持其主要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
二是信息整理。信息整理是指对某类信息或在一定时间内获取的信息,从总体上归纳整理,适时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加工。它可以增加信息的广度、深度,为指挥员掌握全面情况、把握全局,进行高层次的决策提供参考,使信息增值;它可以发现规律性变化或倾向性问题,有利于指挥员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进行科学决策。
三是信息加工。即对一定时间内获取的信息,在进行综合加工基础上,最后形成比较系统、比较深刻的信息材料过程。信息加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信息加工过程一定要客观,要充分体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一阶段必须以信息为决策服务,而不能一厢情愿地以目的决定信息的取舍。
2.2 指挥员进行信息加工的基本要求
指挥员要使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能更好地服务于其工作和进行指挥决策的需要。
一是要有广度。所谓广度,就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反映的面要宽,情况和问题要全面。这就需要占有大量丰富、真实的信息材料,不占有一定数量的信息材料,广度就无从谈起。
二是有深度。所谓深度,就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要有情况、有分析、有验证。一定要在事物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工后要属于同一范畴,具有内在联系,要对事物的性质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得出一个恰如其分的结论。要有必要的事实和数字。在进行加工时,不要只进行空洞的简单的概括,要用不可辩驳的事实和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证实结论或说明问题。①要有分析。要像抽丝剥笋那样,条分缕析,由表及里,然后顺理成章地归纳出结论。②要有验证。在对情况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除分析外,更要有验证,不被敌方刻意制造的假信息所迷惑。
3 信息运用能力
3.1 指挥员信息运用能力的基本构成
一是信息提炼。信息提炼是信息运用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按照一定的目的,对信息进行筛选,以便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要求指挥员必须把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只有真实、准确地掌握信息,才能为指挥员科学决策服务。如果信息失真,就会导致决策失误。
二是信息使用。信息使用是信息运用能力的目的。收集、处理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经过处理的信息应尽快运用到指挥员进行军事活动的科学决策中去,以便赢得时间,争取获得最大的军事价值和军事效益。指挥员应特别注意信息的适用性和及时性。指挥员必须善于选择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体现最新情况的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同时,必须考虑信息的时效性,避免因时过境迁而使信息失去其使用价值。
3.2 提高指挥员信息运用能力的基本要求
政府决策是国家决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有重要地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推进国家决策科学化,必须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科学发展观战略需要各级政府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政府决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政府其它管理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决策为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提供目标、方向和价值判断标准,是影响政府公共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核心要素。决策的失误是管理中损失最大的失误,科学化水平低是产生政府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是现实政府决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决策与政府决策科学化
政府决策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而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构为了履行行政职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针对各种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制定政策、对策和方案,并通过执行达到特定目标的过程。
政府决策不同于私人决策,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决策的制定主体是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以政府机关为主,但不限于狭义的政府概念。(2)政府决策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包括各种公共决策问题。(3)政府决策的依据是国家宪法和法律,不论是政府决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还是监督过程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4)政府决策目标不仅是为了履行行政职能,最主要是为了解决各种公共问题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5)政府决策一旦做出,具有权威性,这样才能提高决策执行的效率。(6)政府决策还有责任性,即政府决策出现决策失误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因主观失职而出现的决策失误,应追究相应决策者的责任。
决策的科学化是把科学引入决策的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科学的程序,通过科学的论证,为正确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指政府决策制定主体和其它各相关决策主体按照科学的决策理论、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制度、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使决策过程符合实际规律、决策结果有效解决决策问题。政府决策科学化需要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决策,需要运用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是因为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政府科学决策具有以下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政府决策科学化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旧的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政府管理改革浪潮不断兴起,服务型的政府治理模式正在取代管制型的政府管理模式,成为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趋势。服务型政府强调运用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精神来改革政府;强调顾客至上,顾客包括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和社会团体,并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与和谐相处。要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转变,政府必须深入了解公众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决策、政策、法规,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和社会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要求和愿望。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深入了解公众的多层次需求、制定符合现实的决策和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环节。政府决策科学化能使政府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不断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
(二)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决策本身的要求
政府决策的发展趋势和如何减少决策失误的现实需要政府决策科学化。政府决策是政府运用公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协调和配置,政府决策失误可能造成的是经济的巨大损失、大范围的社会负面影响、政府公信力下降、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预防和减少政府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减少因为决策不科学所带来的决策失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政府决策的内容、范围、难度也在不断变化,社会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使得政府决策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社会问题的高度复杂性、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得政府决策的难度不断增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政府决策的现代趋势要求政府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完善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制度,不断拓展科学的决策方法。
(三)政府决策科学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的规则和制度体系,需要政府的微观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间接管理。宏观地间接管理需要政府制定具有导向性、规划性的规则和制度,这就需要一个健全的科学决策制度和机制,否则宏观决策失误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伴随的是多重利益主体的存在,平衡和协调各种市场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诉求将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内容,这也需要一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机制来处理市场中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博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同国际市场接轨,以分享国际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资优势,这在客观上也要求政府决策科学化。
(四)政府决策科学化是政府应对科技发展的有效前提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成为现实。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根本不能适应理论、信息、技术、知识创新的步伐。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组织结构由线性向网状结构转变、管理方式由自上而下向团队式和同心圆式转变,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决策模式需要向电子政务式的决策模式转变。要想有效应对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带来的复杂局面,就需要政府决策实现科学化,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
三、我国政府决策中需要加强科学化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府决策科学化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决策相关主体的科学观念有待提高
政府决策相关主体既包括政府决策者,也包括政府决策过程中的相关利益公众。政府决策科学化需要决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规则、制度。部分政府决策者的程序意识、规则意识、制度意识淡薄,决策过程中不遵循已有的程序和制度,依靠个人主观愿望决策。在决策方法上,定量决策运用不够,定性决策以个人经验为主,决策技术也不能跟随社会现实的变化调整。政府决策的相关公众的科学意识有待加强,在个人利益面前,经常忽视合理、科学的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政府决策科学化。
(二)政府决策体制存在缺陷
现代政府决策体制是一个包括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和决策监督系统等既分工合作又密切配合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我国当代政府决策实践中,决策信息系统的建设刚起步,调查研究技术和方法有待改进;决策咨询系统中存在着咨询组织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决策中枢系统中存在着决策权力、职责划分不明确、决策权力过分集中、决策制定主体决策方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决策执行系统存在着因执行职能受制于决策中枢系统而执行不力和执行低效的现象;决策监督系统存在着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且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紧密、分工合作的效率有待提高。
(三)政府决策程序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我国政府决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建立了许多科学的政府决策程序,但与西方国家成熟的政府决策程序相比还有不足,如调查研究的程序不规范导致政府决策信息系统的信息能力低,专家咨询论证的程序不健全导致政府决策咨询系统的利用程度低,集体选择的程序不完善导致部分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失误多,决策评估程序的不健全导致政府决策监督系统的不完善等。
(四)政府决策的制度化不健全
政府决策的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低容易造成政府决策缺少约束和监督,主观随意性大,易出现决策失误。当代我国政府决策中有许多相关的决策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加强,决策实践中缺少一个系统的制度组合,调查研究制度、决策咨询制度、决策公示制度、决策听证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决策评估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之间的联系性有待加强。
四、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对策
鉴于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
(一)树立正确的决策指导思想和决策原则
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医疗事业的深化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所谓市场经济,特指属于社会的全部生产要素和资源均以市场配置和调节为标准。而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检验科也不例外),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体现劳务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1]。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作为肩负着“为兵服务”和“为民服务”双重职责的军队综合性医院检验科,其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在保证完成国家和军队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医疗任务之前提下,按照社会需要调整其服务功能和内容,力求满足多层次患者需要,充分发挥检验人员的积极性和潜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功能和贡献功能,求得进一步发展。
随着分级管理和优质服务工作的实施,医疗质量比市场经济调控下的其它领域质量更为重要。医疗服务是医院的主业,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力。同样,检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的感受,检验资源的利用率和三个效益的体现。因此,检验科必须时刻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意识,端正思想、文明行医、改进作风,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和低耗的一流服务。科室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检验服务市场的竞争,必须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增强以下意识。
1 科学决策意识
决策行为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固有行为。医院检验科是一个技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检验科的管理及改革需要科学决策,其目标、方法、步骤、组织、效果中饮食着科学决策[2]。尤其在市场经济规律下,要提高科室竞争能力。检验科管理者须不断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从发展方向出发,以宏观管理提案,经提高质量入手,树立实事求是科学决策意识。
2 质量致上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检验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检验服务质量的好坏是患者选择服务对象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参与市场竞争的检验科须树立质量致上意识,重视质量、狠抓质量、巩固质量、提高质量。
3 科技兴科意识
由于各种新业务新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在常规检验技术上具有较大突破,而且在特殊检验技术上也日益提高。要提高检验质量,增强检验科的竞争能力,须始终坚持继续教育,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努力形成科室特色,保证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检验医学技术的高科技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树立科技兴科意识是扩大检验科在不同服务范围内影响力,提高学术竞争地位的必由之路。
4 拓展服务意识
检验服务项目的扩大和服务对象的增加直接意味着检验科参与市场竞争范围的扩大,同时意识着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但是,参与竞争的前提必须建立在检验质量高、检验价格好的基础上,必须树立拓展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防止诱导需求和创造需求,并坚持优质服务。
5 价格调控意识
合理的检验服务价格能够调节检验科、医院和患者等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如果检验服务价格长期背离检验价值,过于偏高和偏低,都将导致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并导致检验服务行为和检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检验服务价格表现在检验项目收费等方面。一方面要求正确的成本核算,另一方面也要遵循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不能擅自调整价格、巧立名目分解收费等,从而损伤患者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树立价格调控意识,并力争用最少的成本消耗获得最大的服务效果。
目前,我国检验医学的管理机制正由以往的“高度集中单纯福利型”向“开放式竞争经营管理型”转变。市场体系和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发挥的作用极其受限。因此,医院检验科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断改善管理方式,树立各种竞争意识,在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中,实现科室建设和管理的不断完善。
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分析
医院负债经营,是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产物,随着财政拨款的减少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医院发展所需资金不再仅仅依靠财政拨款,从市场中找钱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目前,我们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主要是在卫生监督、疾病控制以及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而且财政资金也较少,为了解决医院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医院以负债经营的方式从市场中寻找资金支持也就再所难免,这对于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同样也会给医院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院盈利能力与债务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医院的盈利水平主要依赖于医院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医疗服务水平,受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如果负债过多,负债成本过高,很可能因为还款本息超过医院盈利水平而使医院出现资金链断裂。二是负债资金不合理。这主要是指在负债时,合同规定的还款期限等内容对医院不利而引起的医院对债务的疲于应付,财务风险也就再所难免。三是负债经营与现行政策还是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以来,虽然在竞争推动下,医院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国家不允许医院有过高的收支节余,对药价、医疗服务价格等都进行着严格的控制,正所谓收入是计划的,成本是市场的,这也决定了医院的收入与利润十分有限。一旦医院的负债规模过大,这种政策冲突性将给医院发展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医院负债经营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医院负债经营是一柄双刃剑,既可能因为庞大资金的注入而使医院获得快速发展,也可能因为巨大的财务风险而使医院的发展陷入困境,甚至危及医院的生存。医院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既要利用好负债经营的益处,也要控制好财务风险。
1.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
负责经营不是坏事,前提就是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一方面,风险意识是一种习惯,是有利于强化医院管理人员与全体员工主人翁意识的习惯。要加强医院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通过风险意识的教育,提高医院的成本控制水平。另一方面,要坚持负债经营的适度性。医院的发展,特别是医院的口碑,并不是单纯依靠医院的规模与技术设备来决定的,医疗服务水平等软件也是重要因素。同样的,负债经营要坚持适度原则,过度负债会背上沉重的利息,影响医院生存。坚持科学决策与适度原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医院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
2.坚持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
(一)有助于促进单位科学决策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事业单位具有知识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等特征,要保证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必须要求事业单位能够从长远发展出发,从资源优化配置、环境适应情况等方面出发开展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是现代事业单位会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财务会计为基础,通过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整合加工,对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和规划。此外,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还要求事业单位能够创新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对集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达到管理会计的目的。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能够帮助事业单位跟上时展的步伐,适应当代科技时代的环境变化,以便更好地进行经营决策,推动本单位的更好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从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方面来看,管理会计行使的是会计的管理职能,会计人员需要利用管理会计来加强对整个事业单位的管理,以便促进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和长远发展。因此,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有助于帮助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实现单位的更好发展。此外,从内部控制规范的角度来看,我国近两年来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较为重视,相继颁布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关于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文件,要求各事业单位能够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管理会计必须要通过内部控制发挥作用,因此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实际上也就是加强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有助于事业单位从内部提高管理水平。
(三)有助于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
事业单位深化改革事业是我国一直强调的经济建设内容之一,其要求各事业单位能够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绩效考评管理制度和全面预算制度。而管理会计系统的建立正好能够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基础上进行补充和调整,有助于实现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发展。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策略
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预测规划;第二,控制;第三,评价;第四,决策。由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殊性,单位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还必须要遵循成本效益、适应性、融合性以及战略指导等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多种管理会计方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就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讨论。
(一)预测规划和决策系统的建立
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需要以事业单位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因此要建立完善的预测规划和决策机制。具体来说:首先,要求事业单位能够建立健全的预测系统。预测规划指的是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过程中能够以本单位当前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并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预测未来单位的发展潜力、方向以及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难题,然后制定相应的短期发展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单位必然需要掌握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而这些信息数据以及方法的总称就是我们所说的预测规划系统。其中,事业单位可以采用的科学预测方法和手段包括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包括因果预测法、趋势预测法,而定性分析法则包括调查分析法和专家判断法等;其次,单位需要建立健全决策系统。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目的是帮助单位进行科学决策,从而推动单位的更好发展。因此,在预测系统的基础上,单位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决策系统,帮助单位进行科学决策。当然,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需要依靠一定的依据,而这依据就是管理会计的结果。因此,管理会计人员需要综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利用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模型,并进行决策过程的模拟。这样,单位领导就能在模拟决策的过程中看到决策方案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模拟决策的有效性。而不同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应不同的决策目标,因此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时需要采用相对应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如风险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
(二)建立健全的控制和评价体系
健全的控制和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健全全面预算管控系统。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控制事业单位的生产成本,加强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建立要求从事业单位各个方面进行预算的监督和控制,加强对事业单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的管理,进行信息的及时反馈,这样可以出现预算超标的情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第二,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构成了部门的预算支出,因此要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还需要从项目管理着手,明确各部门责任,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对各项支出的严格控制和监督;第三,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系统。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能够帮助提高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业绩水平,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时必须要求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各个部门进行综合考评,全面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因此,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为绩效评价,即对部门人员进行业务和能力的考评,一为绩效激励,即对部门人员的行为和积极表现进行肯定和激励;第四,建立健全的内部报告系统。内部报告系统的内容必须要全面,包括内部控制报告、经济运行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报告以及会计报表等,要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情况、内部控制情况以及资金活动等进行全面报告,为事业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详细的报告依据。
(三)加大人才和技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