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15:07: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自党的十五大首次将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快速的发展,并初具规模。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从2004~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每年以超过23%的增速增长,在2010年甚至突破了1.1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带来的是新闻出版、演绎、广告等多个分行业的快速发展,并成为拉动我国GDP增长的新引擎。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如文化产业对美国的共享率占到整体GDP的27%,英国则占到了11%,还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暴露的问题
2.1 区域发展不平衡
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各级地方政府都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甚至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的方式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政府的大力努力,极大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部分省市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甚至超过5%。以文化产业比较繁荣的北京为例,北京文化产业在2004年到2007年之间,其文化产业每年以接近23%的速度在增长,占到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10%左右。但是,与我国相对发展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文化产业的发展则相对比较落后,以我国最西边的云南、贵州等省份为例,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占整个GDP发展的0.2%,贡献非常低。
2.2 缺乏系统的法律体系
由于行政法规指定的主体不同,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性与协调性,难以实现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与引导。加之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很大,对于同一时间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出问题以后又相互推卸,责任不明确,这极大的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使我国的文化产业能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实行法制化的管理,进行公平、公开的竞争。
2.3 管理体制构建不全
管理体制作为文化产业运行的基础,也是关键。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相对比较混乱,其关键的因素在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干预。在文化产业中,政府一方面对文化产业的产品和计划任务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却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监管,导致政府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其一则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展门槛、产品质量和市场规范问题是政府应该花大力气进行解决和管理的问题,但是在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远远不够。同时因为监管制度缺乏灵活性,导致文化产品不能快速的进入市场;同时因为管理体制缺乏,过多干预政府认识,而后续的人才保障制度却跟不上,导致不能吸引优秀的人员。
2.4 文化产品缺乏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对文化产业而言,创新是保持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通过总结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在创新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创新意识缺乏,跟风问题非常严重。以古装剧和抗战剧为例,自从《汉武大帝》被热播之后,在屏幕之上则开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古代皇帝;而以军队为题材的《士兵突击》热播后,则开始出现了各种以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产业内部缺乏创新意识,一味的跟风。
2.5 观念滞后,管理人才缺乏
我国的文化产业工作者大多是在旧体制下成长起来的, 在行为上还有着很深的旧体制的痕迹: 重行政指令, 轻市场反映; 重传者意图,轻受者需求; 重固有经验, 轻创新精神。
3 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3.1 政府引导大力扶持
3.1.1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管理的混乱、不成体系的问题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要想发展好文化产业就必须把这两点改进好。其一,要做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与衡量标准把责任规划到人努力做到没有“球”可打。其二,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发展路线。第一鉴于我国文化企业规模较小,技术相对于落后,因此我们就要注重名族文化的发展,以特色为中心出发去开发一条战略路线。第二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都是一些大规模的、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管理方式灵活多变的大集团。所以我国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走整合路线。
3.1.2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想要文化产业的发展健康就必须要用法制来管理、公平竞争才能得到实现,我国的文化产业方面的法律不够完善,从生产者、消费者到管理者法制观念都相对于落后,所以才会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要想发展好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做到这几点,一是加强立法,使得管理者有法可依,虽然这几年制定了《著作权法》、《电影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这些条例基本上可以让管理者有法可依,但相对于广大的文化市场只是一丝牛毛,文化市场还是不够规范全面,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文化产业法,不单单是针对某个行业的行为准则。
3.2 打造专业团队,增强核心竞争力
先进的文化的创造和传播的前提都是需要优秀的人才来推动和开发的,是文化产业原始的动力,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创造产业,也是知识、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说仅仅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不够满足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的,它还需要有经营理念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配合。每一个优秀的文化企业的团队是这个文化企业的核心。所以说我们要培养现有的人才、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再来就是敢于招揽一批有创造性技术性的人才。同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合适的生活规律,增强企业魅力对文化人才的吸引,留住人才。
4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导致我国在规模、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要进一步的发展好我国的文化产业,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快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专业团队建设等,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日益蓬勃,文化领域的范畴已经不仅仅拘泥于高雅层面,大众文化、个性文化也日趋显现并多元化,随着而来对于文化审美的鉴赏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围绕文化产品如何挖掘出新角度的审美价值,围绕审美价值如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等诸多议题也浮出水面。在这个大背景下,具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的复合型学生成了企业的香馍馍。调查显示,大多文化管理学生毕业后,既有很多从事与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也有在宣传系统、文化部门和文化领域的各个行业(譬如新闻出版媒体、广播电视台、文化产品贸易与投资、文化旅游、文化表演、文博事业等)的中参与相关的重要工作,从学生的就业方向就可以看出文化修养对文化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综合文化能力的迫切性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综合文化能力的提升首先要依靠学校安排的文化课程,但是它是一个应用性特征较强的学科因此一般学校课程很难全部囊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于院校的师资力量要求更高。长期以来,我国众多的文化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文化院系源源不断为我国输送大批的年轻文化人才,但几乎全部集中在文化创作和文化理论领域,作为文化管理的相关营销管理类人才培养远远落后,有的学院几乎一片空白。文化行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需要文化管理人才在复合型知识框架下还要有相当的审美水平与文化知识能力结构,不是传统概念下的管理人才可以胜任的。对于学生而言,自身由于没有意识到综合文化能力对自身专业的重要性,没有看到未来文化管理的职业方向,因此也不能主动去培养和提高综合文化能力。
三、文化产业管理学生培养综合文化能力的途径
1.开设与文化管理相关的课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在当前社会经济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在课程中设立完善的综合文化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课程方面开设包括文化概论、文化美学、文学、广播影视学、表演文化经营管理等课程,开设音乐、书法、绘画、舞蹈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和未来职业发展,有目的的主动选择相关课程,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2.创造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通常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文化细胞和爱好,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积极组织丰富多彩和具有丰富知识性、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协调组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协作、互相交流,在交往中提高学生对于接人待物的能力,在沟通中增进学生对不同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具有集体荣辱感与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他们更为广阔的视野。
3.开展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围绕文化领域的讲座对于学生领悟文化精髓、体会文化创作意图、感受思想教育极其重要,这是一座文化的金矿,不同的学生对于文化有不同的理解,讲座会让学生更为快捷的步入文化鉴赏的殿堂,使其在感受文化震撼的同时,深挖出内心的自己,找到被生活磨灭的灵感,树立正确科学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文化专题讲座应当聘请真正的文化修养高的先进工作者或文化大家,有学术针对性的开展,同时现场要轻松愉悦,讲座主题鲜明,集文化鉴赏功能、学术功能于一体,促进学生们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开阔学生们对于文化领域的视野,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4.当然,除了围绕校园的自身教育之外,还应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学校应积极与文化相关领域的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实习,让学生了解当下企业的生存状态和市场对于文化品的需求,有机会体验不同文化产业领域的相关操作与实际运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学校作为牵头人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文化管理项目具体的项目实施,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
周口市在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一个成功的经验是发挥政府职能,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确定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民俗文化丰厚的鹿邑县为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试点单位是具体的一种反应。抓好老子文化产业,积极论证建立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经营体制,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和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的运营,组建鹿邑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经营公司,改变以行政系统代替市场的旧格局。目前,鹿邑县组建了民营的老子文化艺术团,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每逢初一、十五在太清宫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4年,周口市利用姓氏起源地优势,举办了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吸引了海内外数千华人参加,签约招商引资合同51个,项目总投资达63.58亿元人民币。次年,在老子故里,该市的鹿邑县举办的国际老子文化研讨会,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使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升温,引进资金2亿元,顺利完成了老君台、太清宫景区的开发。节会活动直接带动了其他相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2006年五一节期间,到周口寻根问祖的人数比2005年增加了300%左右。二、周口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大的层面上看,在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等方面还有比较大的缺陷。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弊端;产业普遍档次不高、规模较小;存在资源闲置的问题;健全的市场化产业投资融资体制尚未建立;不熟悉市场运作的法制,缺乏营销文化产品的意识,致使文化产品得不到市场回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部分业态定位不准
宏观调控职能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职能。政府文化行政管理要按照有限政府的思路,根据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对文化产业实行经济、法律等管理,引导社会资金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规范文化产业经营主体的行为,实现文化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在周口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还存在部分民俗艺术处于自然存在的形态,或者用家庭作坊式的方式生产,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比如,传统工艺“泥泥狗”、“布老虎”,其研发、销售走的是“大众路线”,即散漫型发展道路。当然,仅仅从从业人员的绝对数字上看,这种发展是一种文化的繁荣,或者说是文化量的扩张。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盲目的、缺乏规范性的发展,可能会使一种民俗兴极一时,在极度繁荣的背后就可能是迅速的没落。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的文化附加值来体现的,仅仅站在吃老本的基础上,只能导致产业化带来文化的末路化。形成合力、形成品牌,才能形成稳定的市场,才能吸引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员去发展,否则只能是在周口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自酌自饮、自弹自唱。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中,政府应该树立明确的管理和引导意识,既做到抓“大型节会”的大发展、大项目,同时也要正视一些小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否则,会造成周口民俗文化历史性品牌的遗失。
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也是周口民俗文化没有产生品牌效应的重要原因。周口民间有一种传统乐器“埙”,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中原大地民间音乐的发展,但是这是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民间文化。2008年的奥运会,让中外友人都深刻的铭记了这样一种乐器“缶”。其实,缶也不是一个能代表中国音乐水准的乐器,或者说也很难登大雅之堂。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曾有“秦王与赵王击缶”的描述。秦地是蛮夷之处,文化是极度落后的。但是,出身于古秦地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使“秦缶”成为代表中国古代乐器的符号。这就是品牌效益。而周口的“埙”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所用乐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现在的产业发展中,仅仅沦落为精装“泥泥狗”的陪衬,没有独立的包装,没有独立的文字介绍,没有任何品牌效应。针对这种状况,政府特别是政府体制下的文化部门应给予指导,促使周口民俗文化产业化进展良好。
2、缺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长远规划
转变观念,强化民俗文化产业意识。政府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民俗文化产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逐渐意识到民俗文化“产业化”的重要意义时,才开始从战略的高度去关注和推动看似平常的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扶植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只有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强化民俗文化产业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变。周口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还存在低水平运作的问题,缺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愿景。如“太昊陵担经挑”。“太昊陵担经挑”历史悠久,歌舞同源。《诗经•陈风》就有载歌载舞的记载。经历几千年沿传,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经挑舞是专门为祭祀太昊伏羲是而演,为周口市淮阳独有。经挑舞又称担花篮,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巫舞。每班四个老斋公,三人表演,一人打经板(竹制),在经板中以说明形式为表演者伴奏,三副经挑六种花篮,花篮竹制精巧,有龙、狮子、虎、宝瓶等式样,舞者全身饰黑色服装,偏大襟上衣,大腰祥均镶彩边。黑鞋绣花,黑头纱长约五尺,下缀二寸长穗。舞者多为五十至八十岁的老斋公,淮阳全县20个乡镇中14个乡镇都有舞者,临近县市日太康县、西华县亦有。“担经挑”它是颂扬伏羲、女娲繁衍人类的祭祖形式,也是求子还愿的一种形式,如果求子成功,还要三年担花篮还愿。1987年,“担经挑”在全国民间舞蹈学术讨论会上,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这是一种极富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民俗,但是,在现在的发展中却处于停滞阶段,突出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引导。在每年的大型节会中,都会有群众自发的在羲皇广场(太昊陵午朝门前的群众文化广场)集会,表演“担经挑”。但是,这种表演和同在一个广场表演抬花轿、吹唢呐的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缺乏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引导,仅仅停留在表演者替人还愿或者说自觉自愿的认识,甚至因其具有“巫舞”的特性,甚至被当地的青年人认为是封建迷信,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具有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将会消失。
3、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有媚俗化倾向
庙会文化在周口的民俗文化中占有很主要的份额。庙会是我国传统的民众节日形式之一。它是由宗教节日的宗教活动引起并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在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酬神、娱神、求神、娱乐、集市等活动的群众集会。在周口市三大庙会中,淮阳“三皇”之首伏羲庙会所在地太昊陵,占地870亩,十门相照,巍峨壮观;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皇宫建造;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老君台,高坛建筑,庄重古朴;周口市关帝庙,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冶炼等工艺荟萃的古建筑群。但在周口市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中,在这些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则存在大众仅是烧香朝拜,而忽视对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内涵的吸收和采纳的弊端。在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中,规避低俗,提升民俗文化的格调,是产业化发展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从人才方面看,周口市文化产业的人才总量、人才质量、专业化程度以及人才分布都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相差甚远。
旅游业是民俗文化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周口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媚俗性突出表现在导游对文化景点和文化遗产解说时,往往忽视对其中蕴含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的介绍,而是更多地介绍一些子虚乌有的民间传说、以迎合游人,增加所谓的趣味性,而对这个景点的文化内涵却不提及。而且,由于导游指示牌仅仅是对建筑的名字介绍,而忽视文化背景的解说,让不熟悉周口风土人情的游客有种仅此而已的偏见。特别是周口民间工艺品,没有规范、统一的介绍,全凭手工艺人的简单、肤浅的认识,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周口民俗文化很难形成真正的产业化。
三、加快周口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文化发展属于意识形态的进步,意识形态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繁荣稳定和社会的进步。除了发展周口当地经济社会这一传统观点外,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1、强化政府职能
在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是注重政府宏观主导作用。产业发展理论以及我国经济实践表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并能取得预期成效离不开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其中,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和作用举足轻重。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已经明朗化,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来,各级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对于文化产业中最有代表性、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文化产业认识逐步明晰。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既要逐步地适度退出市场,又要培育市场、引导市场。从宏观上做好产业规划,制订和完善市场法规,整治市场秩序,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引导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营造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周口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制定和完善地方文化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政府宏观调控制度。同时,建立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形成满足社会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生产和服务体系,形成开放竞争、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2、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表现为政事合一、政企不分、公益型、福利型、事业型三位一体的旧的计划经济文化体制仍旧影响和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由此,现行文化体制改革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并因此而引起政府职能的错位。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决定了在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对政府的要求更高、更宽泛,同时,对社会环境的要求更加明晰。针对周口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弊端和文化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的现象,对文化建设采取多种管理模式,改变过去由政府包揽的现象。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己经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政府对文化的管理也从办文化的方式转变为管文化的相对间接的方式。由于周口经济的欠发达,文化产业在周口发展较晚,市场发育还不是很充分,产业链条和环境还不完善,那么作为调控市场经济主体的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好管理和调控的重要作用。针对周口民俗文化事业多头管理的问题,市政府应借鉴外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成果,在管理中注重相关部门的重组、合并,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协调文化产业,全面推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也可就具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立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机构,以减少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本,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的文化附加值来体现的。它的发展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懂营销,并且有创意头脑的人才参与。美国在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吸收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也是因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只有实现文化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才能促进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特别缺乏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这是制约周口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瓶颈。周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媚俗性决定了提高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和关键所在。只有提升、规范从业人员素质,才能真正在发展文化产业化中不断地宣传地域文化,让民俗文化走向更高的层次,取得更大的发展。
规范从业人员队伍,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为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周口发展产业化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市场软环境的缺失。虽然周口市政府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为各种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空间。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文化产业这一新兴行业中,因为缺乏更多的实践和探索,很多方面都不规范,也缺乏相对固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提升民俗文化产业化相关国家公职人员素质也是关键所在。
4、做好公共服务
民俗文化资源是属于人民的,民俗文化的管理责任在政府。地方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的高低。政府在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履行社会职责。首先是政府必须保障民俗文化的完整性和历史传承性,把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发挥它们的作用。第二应该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中,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保障其完整性,其实就是通过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重视民俗文化抢救性保护,因为民俗文化多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加强规范、管理的责任和意义都非常重大。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市级政府负责组织、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口市政府应在全面收集民俗文化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为该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有效保护该项目相关的文化场所。第二,提供更加丰富的民俗文化产品,就是在做好第一点的基础上,积极挖掘本地民俗文化资源,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走产业化、链条式发展道路。除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展示活动外,还要针对我市民俗文化产业普遍档次不高、规模较小,没有成熟的、有特色文化产品的问题,进行科学规划,有目的的引导,主动策划,不断扶持,加以改进。第三,加大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力度。保障民俗文化保护、发展预算资金的到位和正常发放,并通过招商引资,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在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产业项目库,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第四,以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拓宽民俗文化产业链条建设。周口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集群式”和“零散式”相融合的特征,在扩大“集群式”产业发展规模、保障“集群式”质量的同时,加大对“零散式”发展的统一规范,借助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周口旅游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一条多类别、分层次的产业发展链。
5、提升认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
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信息传播的自由交流,全球性资源的再分配刺激了规模空前的文化商品的全球流动和文化形态的对撞,使一些固有的、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发展受到极大地冲击。发展周口这一偏僻城市的民俗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化认识水平极其关键。
(1)正视产业化在发展民俗文化中的作用。周口市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现实,决定了作为一种新兴行业的民俗文化产业化水平还不高、步子还不大,甚至是有为艺术而艺术,认为民俗就是周口人的民俗的想法和认识。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周口市政府应从“抓大活小”出发,除做好大型节会的宣传、整合资源外,还应更多的关注濒危的、独特的民俗文化产业化进程。可以结合周口成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鼓励自主研发,鼓励扩大影响。同时,注重融资也是重要的方向。周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并且非常注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所唱“戏曲”以基础性、民生性项目较多,应该注重引导,用周口民俗文化这棵梧桐树,引来外商投资的金凤凰,实现周口民俗文化发展的双赢。
一、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规模迅速膨胀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明,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山东的一个重要产业门类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省文化产业2006年实现增加值604.4亿元,占GDP的2.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5%,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2007年实现增加值713亿元,占GDP的2.8%。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万多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05.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达到1.8 %。
2.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山东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加强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原有文化产业基础上不断拓展新领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电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娱乐业、会展业、广告业、旅游业、电子信息业、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等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核心层、层、相关层内部结构层次分明,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2006年文化产业核心层、层、相关层实现增加值的比例为16:14:70。
3.产业所有制格局不断优化
山东省加快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部门,全省民营文化企业单位数量、从业人数、资本总额等都有较快增长,在印刷、文化用品制造、演出娱乐、出版物分销和广告等行业,民营资本投资活跃,占据了较大比重,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所有制格局。
4.品牌战略初见成效
文化品牌是先进文化的结晶。文化高度繁荣的地方,一定具有相当数量的文化品牌,这是由文化品牌的作用及影响所决定的。文化品牌是文化精华的浓缩,凝聚着人们的理想追求,多种文化品牌的叠加效应,能提升区域的文化品位,提升区域的新形象。山东形成了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等一批著名节会品牌。
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产业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山东省对文化产业及其在综合国力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与南方发达省份比普遍滞后。一些地方的领导对发展文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发展先进文化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建设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个是认为文化是虚,农、工、商是实,习惯于重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忽略了文化是经济的高级形态本真的认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受体制、、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影响,改革难度大,困难多,见效慢,因此许多人对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虽有认识,却动力不足,导致计划、税务等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难已到位;三是在文化发展引导上还存在重评奖,轻市场,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存在过多的重视市场,会导致意识形态失控,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四是山东省还存在政府办文化的心理,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门槛较高,市场准入条件较为苛刻。
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山东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总量发展势头迅猛,但区域布局不合理,既影响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又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的后劲。从区域结构上分析,山东东部沿海地市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仅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潍坊、烟台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与东部沿海地市相比,中、西部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山东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3.文化产业市场偏小
山东经济基础相对雄厚,随着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个人收入的提高,生活消费正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文化消费需求在全省居民消费需求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山东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但由于大众消费习惯、城乡差距和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消费在山东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并不高。相对较低的文化消费比重制约了山东文化市场的发育,主要表现为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设滞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不够高,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和城乡分离的格局尚未打破,全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远未建立。
4.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文化生产的巨额投资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一般经营者很难把握。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高素质的生产、管理、策划、营销人才。山东虽是人口大省,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在文化系统,经营管理人才比较少,特别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更是稀缺,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文化产业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山东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加快山东文化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1.更新观念,树立文化产业经营意识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强化文化产业观念。我们要增强三个意识:一个是增强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必须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社会效益,没有市场就没有群众主体的意识;一个是增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抓市场份额就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意识;一个是增强文化产业居于主体地位,抓文化产业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抓社会发展的意识。切实调整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推进措施,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自觉把文化产业放到兴省、兴市、兴县的高度进行谋划、部署和推进。
2.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山东文化资源丰富,各地市应摈弃各自为阵的传统竞争观念,打破地区分割,弱化自我地域概念,强化跨区合作、共赢互利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品开发设计色与互补的整体性思路,实现多个相关区域和行业的优势资源整合。要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特点进行跨地区资产整合和文化资源的大整合,避免同质化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大跨越。通过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建立一批龙头企业,发展支柱型文化产业,确定支柱产业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各个地区也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发挥本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当地的文化品牌。
3.努力拓展文化分类市场,引导合理消费
“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这既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的需要,也是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因年龄、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艺术情趣,休闲方式及消费档次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但是目前山东省文化分类市场的发展还不能与之同步。因此,无论是文化娱乐还是文博展览、文化旅游,都要从市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出发,以特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去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特定的文化需求,吸引国内外不同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改善居民文化消费环境和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引导,培养市民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加快大众化文化消费的步伐,开拓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大众化、低价位引导市民合理消费,将有助于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如根据市民对社区文化设施的需求,促使一些消遣性的娱乐业采取较低价位占领社区市场,以此来引导市民的文化消费等是十分有效的。
4.积极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
山东省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一是要坚持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 支持在山东高校开办文化经营管理专业,使之成为山东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领先的策划能力、文化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开放的国际视野的优秀文化创意人才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文化企业家队伍。二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山东要改进入才管理、使用制度,完善分配及奖励、激励机制,逐步推进艺术人才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步伐,建起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通过市场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山东省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形成我省独特的优秀文化人才引进高地,构建我省文化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带动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近年来,__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开拓文化市场,提升文化消费水平,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20__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5404.7万元,同比增长52.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387493.3万元,同比增长49.5%。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文化设施建设日臻完善。20__年以来,在巩固完善群众艺术馆、乡镇文化站等基础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先后建设了新广播电视发射塔,开通了mmds微波传输系统,建成了有线电视站20个,实现了广播和有线电视的全覆盖和村村通。投入2亿多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三馆一中心”等文化工程,目前,图书馆新馆、科技馆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其中图书馆新馆设14个功能部室,并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科技馆一期布展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二期布展的有关工作;宋钧官窑遗址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封顶,20__年5月可对外开放;体育中心已开工建设,并将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标志性建筑。在靓丽的城东新区广场矗立的科技文化苑市雕,作为反映夏禹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成为__又一标志性建筑。目前,__市共有文化机构200余家,其中:图书馆1个,群艺馆(文化馆)1个,科技馆1个,文管处1个,影剧院1个,乡镇文化站26个,农村文化大院168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
二是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__市文化市场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图书发行、印刷广告、广播影视与音像制品、互联网信息服务、文艺表演、文化旅游和艺术教育等竞相发展的文化产业群体。目前,__市各类文化生产经营单位达1000余家(规模企业15家),其中:出版物发行零售单位73家,印刷经营单位11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单位27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36家,歌舞娱乐场所(含卡位ok厅、迪厅)47家,直接从业人员达9000余人,年产值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上缴利税2.2亿元,成为__市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产业体系初露端倪。
三是文化产品市场日益繁荣。经过多年的培育和管理,__市文化产品市场已经形成多格局、多体制、多种类的文化经营网络,并初步形成了包括图书市场、音像制品市场、工艺美术品市场、文化演出市场、电影放映发行市场、电信服务市场、网络服务市场、旅游产品市场等为主的文化产品市场体系。__市现有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服务单位305家, 从业人员1200余人,其中娱乐场所58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36家,农村16毫米电影放映队71个,国有新华书店及个体零售书店45家,书报亭28家,印刷复制企业11家,软件经营单位1家,社会性总投资0.9亿元。
四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迅速。__市现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不可移动文物60余处,馆藏文物10000余件,珍贵文物近20__件。有大禹遗迹、夏文化遗址、钧官窑遗址、画圣吴道子故里等人文遗迹300多处,其中标志__“华夏第一都”悠久历史的瓦店遗址(“九五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文物)和代表“瓷都”历史的钧官窑遗址、扒村钧窑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初步认证的发源姓氏21个,郡望姓氏19个,关系密切的衍生姓氏60个。形成了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医药文化、画圣文化、黄帝传说、姓氏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和“五区一线一园一带”旅游线路,彰显人文特色的文化旅游日渐浓郁。成功举办了钧瓷邮票首发式,连续举办了六届药王孙思邈文化节暨中医药交易大会、四届中国钧瓷文化节暨钧瓷精品展,以及国际__方山溯源恳亲大会、画圣吴道子祭拜典礼等活动,弘扬了人文特色,带动了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是文学艺术弘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__市文学方面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和艺术类的美术(油画、国画、石雕、石刻)、书法(篆刻)、摄影以及剪纸、葫芦烙画、泥塑等民间文化得到较快发展,全市省级以上书协、作协、摄影协会等会员50余人,各类文学艺术人才达到200余人,每年都有一大批作品在省市刊物上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工作效果明显,__药会、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钧瓷烧制技艺和大禹神话传说被评为__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__药会、钧瓷烧制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星航钧瓷有限公司钧瓷窑炉博物馆被评为__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
反思:认识缺位、发展滞后
__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还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全市经济和社会
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缺位。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意识落后以及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二是管理职能交叉。文化产业不仅涉及文化管理部门、旅游部门,还涉及民族宗教管理部门、规划和建设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而实际工作中,文化产业市场被分割为多头管理:文化部门管理演出娱乐音像网吧服务市场,广电部门管理广播电视市场,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民族宗教部门管理民族宗教人士和宗教场所等。管理机构职能划分过细,互相交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难于协调统一,形成合力。三是产业基础薄弱。对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小、质量低、步子慢、效益差,相当一部分文化产品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开拓不力、竞争能力差,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四是人才与科技制约明显。由于缺乏既懂文化或对文化的内涵有深切理解、又懂经营管理的双料型文化人才,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文化产品生产总体上还是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主,创新能力不强和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比较突出,积淀丰厚的文化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使巨大的资源优势迟迟不能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强大的文化优势迟迟不能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五是体制机制与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国有文化单位经营普遍缺乏活力,创新能力不足,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能得到充分应用,并缺乏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设的激励机制。六是产业发展政策滞后。目前,__市没有出台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且信息统计制度不健全,无形中制约着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破解:解放思想、战略推进
当前,__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__省区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提升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规划。要积极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引导等功能,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协调和领导,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围绕“大文化”格局营造发展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支持其发展。要尽快制定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等,逐步使文化政策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要通过各种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控市场,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利用价格机制、税收机制、信贷机制和收入机制的调节作用,理顺文化市场运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管理部门还要积极向上级文化主管部门争取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努力实现政策突破。
(三)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保证每年增幅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对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予以必要经费保障,并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广场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活动、电影放映2131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精品艺术创作等专项经费。要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鼓励民间资本多种形式进入文化领域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发挥全市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谋划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增加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
近几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3月我市文化经营单位达609家。其中:印刷行业经营单位307家(包装装潢印刷173家,其他印刷品37家,打字复印96家,出版物印刷1家),电子游戏经营单位7家,艺术培训经营单位2家,歌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2家,歌舞娱乐经营单位59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2家,网吧63家;书报刊经营单位90家。从文化市场结构分析,我市印刷业十分发达,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产业,2004年产值达17.1亿元,比2003年递增19%,职工达8783人,发展势头和规模都在浙江省印刷行业中名列前茅。
但是必须看到,文化产业(不包含印刷行业)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在我市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无论是产业的总量规模还是技术层次都还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我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
2、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改革步履艰难,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3、现行投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张,特别是社会性投资渠道不畅,缺少吸引外资、民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
4、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品级不高,新产品开发明显较弱。
5、市场对文化资源的调配能力不强,导致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
6、对我市的特色文化资源---“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7、文化产业人才紧缺,成为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解决办法
⒈切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领导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城市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督查。
⒉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工作精神以及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引导公平有序竞争;多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力求在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市场准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明析文化企业产权关系等方面有所突破。
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健所在。要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步伐。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变经营和管理模式,健全激励机制。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建立起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宏观调控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要优化文化市场资源配置,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产业。
⒋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正面引导,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化管理法规,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⒌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切实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文化经营人才;要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研究制定文化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和奖励的办法,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委托、定向培养等多渠道,输送一批优秀苗子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平。
三、近期规划和今后发展方向
1、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依法行政,在加大执法监管的同时,加强市场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使文化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竞争发展更加有序、管理法规更加健全,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的调节作用,积极引导文化消费,使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不低于经济发达兄弟县市水平。
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市场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文化旅游、演出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节庆会展等产业,形成以文化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立起与海宁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的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生产和能力显著提高,创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我市GDP中的比例要有较大的增长,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持产业之一。
2、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1)积极拓展节庆会展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节庆会展等综合场馆的功能作用,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节庆会展产业化。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商贸展览及文化活动。利用我市特色产业优势,创新办会方式,打造精品会展。
(2)引导和规范发展演艺娱乐业。积极打造具有一定规模、高水准、高品位文化主阵地,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培育演艺娱乐业;要充分发挥名角、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推进演艺娱乐业的发展;要加强对文化娱乐业的宏观调控,使之布局合理,总量平衡;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建、改造各类新兴娱乐项目,建成1—2家大型高档综合性娱乐场所;要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嫁接和改造现有电影放映业,新建海宁市影视中心城;要逐步淘汰小型电子游戏机房,提高书刊销售和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资格标准。
(3)培育发展艺术品业。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经营企业,大力发展灯彩、皮贴画、布艺画、皮影戏、剪纸、书画以及现代艺术品的生产经营。建立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大力发展艺术品展示、收藏、拍卖、销售市场,激活艺术品的生产和流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和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放艺术品销售和交易市场,建立合法的进出口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欣赏审美水准,培育买方市场。
(4)加快发展传媒信息业。要以信息化、城市化为契机,将全市的单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宽频数码互动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广播电视增值业务,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要加快信息产业升级步伐,利用各种网络优势,开发市政、交通运输、社保、医疗、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社会公共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促进网络经济发展。
(5)扶持发展体育产业。搞活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市场开发,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心及社会体育健身设施,开办普及型体育经营项目;要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彩票销售市场;要发展体育经纪组织,扩大经纪人队伍。
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加快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要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文体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信息,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要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要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产业行为;要对文化产品生产单位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建设,优化资源,确保重点;要建立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加强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二、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辽宁作为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目前,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打造不同特色、不同内涵的文化产业区域。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区域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辽宁省文化产业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杂技、话剧、美术等艺术门类在全国享有盛誉;出版、旅游、广播电视等主导产业在全国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辽宁体育事业亦是发展壮大,屡创佳绩。辽宁演艺市场日益活跃,文化产品创作显现出巨大活力,精品力作迭出。
2.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辽宁文化产品出口成绩显著,辽宁芭蕾舞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等演艺单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大获成功。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走出去”品牌产品线,相继创作《稻草人》《寄小读者》十余部优秀童书,并成功输出到韩国市场。
3.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辽宁文化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了辽宁文化产业的多样发展。沈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美的海洋自然风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完善、挖掘力度不够。
近年来,辽宁各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不完善,成果不显著。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如资本、信息等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配置和整合,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受短期利益的影响,一些文化产业缺少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出现了一大批低俗、庸俗的文化产品。
2.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低。
辽宁文化产业规模数量大,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一些新兴产业如网络服务业等发展速度缓慢,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广播电视等产业缺乏自身特色,科技创新能力低,制作水平低,模仿痕迹严重,呈现的节目产品质量不高等。
3.区域发展不均衡。
辽宁文化产业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首先,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文化生活环境差,设施不健全,发展缓慢。其次,经济发展的好坏影响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快慢。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制约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解决辽宁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应深入挖掘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区域。
4.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自我培养能力不足,缺乏吸引优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动力,导致辽宁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大量缺失,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消极影响。从辽宁省来看,大学生占绝对优势的城市是沈阳市、大连市,其他城市的大学生数量较小。
5.相关政策需要完善。
政策因素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各部门对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宣传力度重视程度低,人们对政策普遍认知较低,使投资文化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出台政策并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配套问题,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亟需完善相关政策。
四、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1.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社会各部门各成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弘扬中华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文化观念还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力支撑。
2.政策与制度创新。
当前,文化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及实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政策指导,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开创新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坚持以市场为主体,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多元化整合,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内容与形式创新。
加快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形式创新,积极开创文化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文化竞争实力。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开发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和品位的文化产品,不能一味地效仿,而是要推陈出新。相对辽宁省而言,应充分挖掘辽宁的特色文化资源,发挥辽宁的比较优势,培育文化品牌和文化基地,促使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4.人才管理创新。
人才是文化创新战略的根本,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最短缺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吸引、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的高级人才,是短期内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养策划、经营管理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文化是经济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经济不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不可能持续发展。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县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2008年底,我县文化经营单位400多家,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近亿元,其中娱乐演出业营业总收入近3000万元,书刊音像业销售总额600多万元,印刷业总产值6000多万元;最大娱乐场所达1000平方米,年营业额超千万元;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30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000人,人均年收入近1.5万元,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从产业门类看,娱乐业(歌舞厅、飙歌城、网吧、电子游戏室)200多家,演出业11家,出版物发行业108家,印刷业93家,门类基本齐全的文化产业项目,汇聚成可观的文化资源。
伴随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探索形成了一些成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一是盘活资产,招商引资。针对一些国有、集体老文化企业经营艰难、不改革改制就难以为继的现状,我们在保证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证原有职工切身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明确政策,盘活资产,广泛搞好招商引资,采取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改建、扩建、新建了一批项目,带活了一批文化企业。比如原石油勘探总公司印刷厂是我县仅有的两家书刊定点印刷厂之一。进入本世纪初,原有的国有体制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印刷业的发展需求,在进行资产重组、重新定位之后,不仅生产规模和档次上了一个新台阶,原有职工的利益也长期得到保证。还有,我县电影院的改制和改建,也是盘活资产、招商引资的成功例子。
二是实行文化产业项目责任制。按照责任到领导、到具体负责人的原则,明确每个文化产业项目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把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年底进行专项考核。
三是实行规划引导、项目拉动。近几年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合理布局、着眼长远、突出重点进行发展。全县重点选择扶持了一批有发展潜力、有市场前景,关系全市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文化建设项目进行扶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总结以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是认识不够统一。文化的产业属性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美国的文化产业总量占GDP的25%,美国企业400强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现在,美、日、英、法、意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都是支柱产业。从国外情况看,文化产业必将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增长点。但是,国内文化产业的总规模至少在4500亿元左右,但还未达到支柱产业的规模。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势头的日益增强,文化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要从文化产业仅仅是社会事业的过时观念中转变过来,牢固树立文化产业就是现在和将来的支柱产业的观念。
二是基础薄弱。虽然我县文化产业来势很好,但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许多方面处于探索之中,市场化程度低、产业规模小。一些文化企业技术含量低、经营结构、产业布局、制度创新、管理水平、运行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产业的开发能力低,选业雷同,跟风严重。懂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近年来个别文化市场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不利于公平竞争,损害了健康发展,亟须加以整顿。不仅如此,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店埠县城和龙岗工业区等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快一些,其它乡镇相对慢一些;面向娱乐业的文化产业发展快一些,新闻出版和音像等方面的产业发展相对慢一些。
三是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经过近几年的整治,我县投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与外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县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单位一定程度上还是弱势单位,项目建设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县投资环境的整治,努力为我县的文化产业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繁荣我县文化市场 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和措施
正确对待和解决上述我县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我们在调研工作中着力解决的课题。
一、进一步创新理念,形成共识,加速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把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作为我县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实现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政府及主管部门要加快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从面向小文化向面向大文化、面向经济一体化的转变,从主要依靠事业推动到主要依靠产业推动的转变。要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推进政策,打破部门格局,构建以资本为纽带,以大文化行业管理为目标的国有文化资产投资营运管理机构。逐步完善和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和构建具有内在动力、富有活力的市场运营机制。
二、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文化产业要改变主要依靠财政收入和文化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形成多渠道投资文化产业的体制和有效筹资机制,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投融资格局。在筹建渠道上,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在投资机制上,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机构等多元化投资主体。
三、着力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对文化产业欠发达的地区,发展先进文化就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这是带有全局意义的重点和突破点。要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我县的人文资源,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文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与现代化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传媒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信息业等文化产业。并要与经营灵活、特色鲜明的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布局,使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得到充分利用。要全力打好“瑶岗红色旅游、包公故里、岱山湖”三张牌,加大我县文化特色旅游开发力度,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以文化品牌带动旅游品牌,以旅游品牌促进文化品牌。
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适应发展文化经济的需要。要培养一批对文化产品既有一定的评价、鉴赏能力,熟悉文化艺术生产的操作过程,又能掌握文化市场的经济规律,擅长经营、懂管理、能有效实现文化产品市场价值的高级经营人才。要建立自由流动、富有激励、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人才管理机制,在竞争中优化人才队伍。同时要拓宽视野,面向社会招聘引进文化产业人才。以标志性文化设施、重大文艺作品、文化资源开发基地为载体,有计划的吸引优秀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从而以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顺应市场竞争法则,建管并重,繁荣和规范并举,促进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长期繁荣发展。首先要积极培育和开拓文化市场,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发展文化产业要有一个开放、有序、规范、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清除分割、封锁和垄断市场的行政性壁垒,建立有利于文化要素合理、快速流动的文化市场体制。要营造文化氛围,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文化市场,有针对性地组织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要搞好节庆活动,拓展会展业,通过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会展业的产业化。艺术活动既是文化财产也是经济与安全。要大力扶持发展文艺演出业。艺术表演团体要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中学会竞争、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走“出人出戏多演出”的新路。坚决摈弃那种一味图解政治、得奖无市场、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艺术生产模式。我县民营剧团青年庐剧团,多年来坚持演出在田间村头,深受农村观众的喜爱,在08年市文化局举办的民间剧团调演活动中,参赛剧目获最佳表演和组织奖。要有步骤的积极开放文化市场,着力培育在我县尚属空白的古玩市场、美术品市场等各类文化市场。同时,我们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严格遵循文化法规,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多种手段规范、调控和引导文化经营,使其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要有效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净化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对网络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规范管理,保护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产业特点决定周刊定位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文艺演出、出版、广播影视、广告等优势产业等等。逐渐的,“文化创意产业”这个名词为业界所熟知,2007年北京市召开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之际,2007年1月北京商报社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周刊》也在这时应运而生。
文化创意产业指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体育休闲、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文化旅游、其他辅助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十一个门类。《文化创意产业周刊》是为这些行业服务的,当时周刊有四个版面,不可能每期都对这么多行业一一做报道,而实际情况是,一个文化企业主营业务只能是其中一个行业,做出版商不会做电影,做书画生意的老板不会突然之间做文化旅游。一个关心艺术品交易的商人可能要过一个月才能看到自己行业的新闻报道和商业资讯。业内人士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周刊》只能是政策性周刊,报道重点是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政策信息,为相关主管的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重点栏目应该围绕着政策和政策解读。
其实不然,当一个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的时候,它不仅需要政策扶持,也需要同行之间的交流、产业上下游之间的交流、业界和学界之间的交流,这需要《文化创意产业周刊》扮演这个角色,《文化创意产业周刊》的定位应为文化创意产业界的信息平台、沟通平台、商机平台、政策宣传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还远未成熟,北京的文化创意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它们需要借助更多的宣传渠道来获得商机,而目前文化创意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上下游之间信息获取渠道欠缺,宣传和推广渠道建设方面也比较弱。比如说做电影的需要剧本可以通过出版商,做设计的企业可以涉足旅游商品、电影电视的衍生品等等。产业链条上环节与环节之间联系并不紧密,这使得企业活跃性不足。行业协会、文化创意企业、产业研究机构以及投资商、金融机构之间缺少直接对话的平台。
因而,《文化创意产业周刊》在创刊初期,就设置了“创意三人行”栏目,请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士针对某一瓶颈问题和焦点问题展开对话。例如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的问题,可以请投资商、专家、缺资金的企业展开对话,报道既能把握行业脉动,还能帮企业解决现实问题。这个栏目是接产业地气的,所以很快就获得了读者好评。
贴近读者群,
栏目逐渐切入行业瓶颈
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周刊》在产业中扮演的角色,该周刊的读者定位也就不言而喻了。读者群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介机构、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机构、投资商、法律人士、对文化创意产业感兴趣的有识人士等。
文化创意产业界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懂文化的人才不懂经营管理,而懂经营管理的人才不懂文化,于是周刊设置了“创意经理人”栏目。周刊的学术支持单位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意经理人”这个名词是该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提出。他认为,创意经理人是在文化产业的文化企业里,对法人财产的全部或部分拥有,有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权,运用自身的经营管理知识、管理经验和文化创意与管理领域的专业技能,相对独立地对文化企业或文化项目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的人。创意经理人是文化产业领域的经理人,是能够对文化产业价值链进行统筹、规划和运作,拥有综合知识、多样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济管理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创意经理人”栏目请文化创意产业界企业操盘人、学者、业内资深人士针对产业焦点问题进行探讨,报道他们的成功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案例。同时让他们讲出自己的困惑、期望,请专家为其指点迷津。“创意经理人”这个栏目很容易提升周刊的品牌影响力。2009年3月2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何“破茧成蝶”》一文引起强烈反响。在此篇报道中798艺术区做过规划的专家林天强,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运营商和创意企业因房租上涨引发争端的事件,创造性地提出了“联体企业家”的概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并引起了业内强烈关注。“我没想到这个栏目影响这么大,有好多人打听我的联系方式,咨询我有关创意产业园经营管理的问题。”林天强向笔者感叹。此栏目为周刊培养了自己的专家资源,发表过看法的专家学者也很快为业界所熟知。
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国内外说法不一。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美国则更多使用版权产业的概念。文化创意企业大多生产的是以知识产权开发为基础的新的文化创意产品,由于无形资产评估等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了其市场价值难以确定。知识产权如何保护、无形资产如何评估,这是文化创意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这需要创意企业管理高层人士和相关法律界人士去探索。为了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评估和保护的问题,又开设了“就案说法”栏目,请知识产权界律师刘世杰来谈文化创意产业侵权等案例。此栏目的报道探讨了电视台模仿秀如何尊重知识产权等问题,在业界反响良好。
在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周刊》由4个版扩到了16个版。使得周刊在业界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并且具有一定的品牌号召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要点》(京文创办发[2009] 1号)第一章中明确指出“支持北京商报社进一步办好《文化创意产业周刊》”。三年时间,使周刊积累了自己的强大的政策资源、人力资源、读者资源。
跳出产业圈子,进行栏目创新
“创意经济是国家新的经济形态,不是单纯的一个产业问题。”联合国承担全球创意产业规划与协调任务的组织——联合国南南合作特设局局长周一平在2006年5月的第九届科博会上提出这样的看法。
周一平理解的“创意经济”,是以传统和现代文化为基础,通过现代通讯工具为手段,在知识产权体系保护下的各个行业充分参与,个人和群体充分发挥创造力,不仅创造经济财富还创造社会财富的新兴经济。即便是现在,国内外对创意经济还缺乏统一的理念和认识,但周一平强调创意经济要跳出文化产业的圈子,这对企业和产业提出了挑战。如一部电影的产生,要求这一家影视公司和整个创意生产链的所有部门进行合作,这样的电影就已经不是现在意义上单纯的影片了。比如说《大长今》不仅给人们带来了韩国电视,还有韩国服装、韩国菜系以致形成“韩流”。
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这样的理解,对《文化创意产业周刊》栏目的创新再次提出了挑战。中国的电视没有一部具有《大长今》那样的效果,衍生出那样的产业链条。于是,将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周刊》再就一部影片说如何融资如何取得票房来采写,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了。
周刊栏目的设置需要跳出文化产业的圈子,立足创意,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高度来报道创意产业中的案例,这样才有可能催生出大长今版的“中国流”出现。现在,日本的动漫形象已经衍生到了第二产业、韩国的“韩流经济”不再是文化产业的概念,我国台湾地区的创意经济已经进入到消费者日常起居,于是“他山之石”栏目出现,通过报道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国外文化创意的经典案例,来给业内人士做借鉴。栏目邀请台北市文化基金会相关负责人邱正生先生把北京的798艺术区和台北的西门町做类比,请人谈美国的苏荷区、伦敦东区的发展得失、变形金刚如何引发玩具热等。
《艺术评论》:很高兴能有机会采访丹增主席。现在正值“两会”期间,会上,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也是重要的讨论议题。提及这个问题,人们必定会想到云南的经验。您能否谈谈“云南模式”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您的总体思路、基本理念是什么?
丹增:云南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省份。在1 998年,云南省委正式提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连接东南亚的大通道。绿色经济强省是说云南要走绿色环保的发展之路,民族文化大省就是要充分开发云南的民族文化,连接东南亚的通道是说要面向东南亚开发。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提出来后,关于到底怎么做,我们做了一些研讨,云南社科院召开过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研讨会。到2000年,云南提出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文化产业,云南省委省政府早就看到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真正把这个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付诸实施是在2002年。当时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三句话: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认识上是要把文化的两个属性分清楚。文化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具有经济属性。过去我们的文化单纯强调意识形态属性,甚至将文化与政治等同起来。在这样的观念下文化产业很难得到有效发展。所以云南的文化发展首先是解决了认识问题,明确文化有两种属性。
《艺术评论》云南的文化发展能够取得这么高成就,与您对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密不可分。学界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提到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初期才认可这种观念,在大多数人对文化产业观念还比较模糊的时候,您是怎样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的呢?
丹增:其实我对文化产业的理解不是在到云南之后才发生的,在的时候我就在探索这个问题。我从1 983年开始文化工作,当时从《日报》副总编的位置调到自治区文化局任党组书记、局长,1984年开始兼任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从这时起,我开始研究文化,从新闻转行搞文化。1993年,我们以市场营销的手段制作了《珠穆朗玛之歌》,把的佛教音乐、民间音乐结合起来,没有拿政府一分钱。当时的投资全部加起来只有八十二、三万,找了企业投资,由自治区歌舞团排练了这出节目。这个剧全部是市场运作,在北京、上海、天津、广西、云南四处巡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件事情使我开始意识到,文化不一定要找政府拿钱,文化还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在此之后,还有一部电影《红河谷》,编剧和导演是冯小宁,上海电影制片厂想拍,但剧本审查比较严格。后来冯小宁找到我,我看了剧本,感觉很不错,预感到这部电影不但会有很好的社会效果,还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当时就拍板决定拍摄,并承诺出了问题由我来承担责任。那时拍电影还没有回报的概念,是每年由国家拨款给电影厂拍摄制作。电影公映后,全国轰动,口碑票房双丰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就是在这样不断地摸索中,我逐渐意识到文化并不是单纯的只有政治属性,体会到了文化与经济密切相关的道理。如果说那时还只限于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真正到了云南之后,看到这里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感觉到可以在文化产业方面有所实施和突破。与厚重、神秘的文化传统不同,云南文化是以多样性和丰富性为特色。云南有两宝,一是绿色生态,一是民族文化,绿色要保护,文化要开发,文化在老百姓手里,村村寨寨都有,而文化开发能弥补绿色经济的破坏。所以我想到云南要发展文化产业。
我曾提出过“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建议,这个提法现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核心意思就是将文化的两个属性分开,从资源方面看到文化的经济价值。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开始做实验,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化产品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推出的,比如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大型歌舞晚会《勐巴拉娜西》,电影有《花腰新娘》、《蜡玛的十七岁》,受到专家和观众的欢迎,也赢得了市场。《丽水金沙》演出前,丽江歌舞团的演员们每个月只有800元工资,后来我们筹得投资1200万排演Ⅸ丽水金沙》,400万排节目,800万整修剧场,节目演出后获得非常大的成功,投资者获得很高的收益回报。文化产业实际上是利润率很高的产业,因为它是知识性的,可以复制,并且不需要多少资源,文化的资源是无形的,比如音乐、舞蹈、绘画。所以文化产业的成本是很低的,而回报很高。
《艺术评论》: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您在云南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其中最主要的经验和体会有哪些?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云南也在考虑进一步的发展,建设文化强省,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丹增:从云南的经验来讲,第一个难题,是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在传统观念下,总是认为文化跟政治挂钩、不可触动,这种观念不解决,产业发展和文化繁荣很难实现。第二,要认识到文化不同于物质的独特价值。文化是精神性的,当温饱问题解决后,人的第一需要就不是物质,而是文化。需要承认的是,目前我们的文化还比较贫瘠。我们需要的文化包括良心、道德、信仰,以及音乐电影这种文化具体形态。把文化仅仅理解为GDP是不对的。第三是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就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第四是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对文化资源不能光利用不保护。
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能把文化全部搞成铜臭味,这一点应该像西方学习,他们对文化的开发通常是细水长流,而非急功近利,进行理性的发展。我们有些时候恨不得今天开发文化,明天就见到钱。在我看来,现在有些晚会很成问题,到处是广告:台词是广告、道具是广告、衣服也要标明是哪里赞助的。这种想要让文化直接变成钱的急功近利的做法,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云南特别强调在保护前提下的开发,首先是保护,然后才是开发转化,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文化形态都要产业化,都要变成钱。
云南现在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学习借鉴国内兄弟省市乃至国外的成功经验。省委省政府提出由民族文化大省向强省迈进,这是令人振奋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大压力,因为我们第一个提出民族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强省的概念,又有“云南现象”和“云南模式”的光环。实事求是
地说,全国拥有像云南这样丰富文化资源的省份是不多的,这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但是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比如资金的匮乏。与东部省份相比,国家在发展西部文化方面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将西部和东部平衡起来,充分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引进东部的人才和资金来开发西部文化产业。而不是将东部淘汰了的高耗能低效率的产业和工厂搬到西部来,西部最应该发展的是文化产业和绿色经济。
在云南搞文化产业的工作使我认识到,文化应当同时开拓出三条道路,一条是产业开发之路,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开发现有的文化资源,这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第二是公益文化事业建设之路,由国家出资加强公益文化事业的建设,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对公益文化的投入。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不是产业发展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现在百姓最需要的是精神食粮,政府出资发展公益文化,是政府应尽的义务,是百姓应得的权利。国家对文化的投入还有待增加,村、乡这一级的农村是最缺文化的,书籍、电影、电视都很难看到。三是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之路,也涉及到对文化古迹的保护问题,国家需要加大投入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我们就会走弯路。
《艺术评论》:您刚才讲的这些经验和认识非常宝贵,您提到了我们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您一直强调的,即人才问题,我们缺乏兼通文化与经营的优秀人才。由人才问题进一步思考,您在一些场合也提出了呼唤文化大师。
丹增:是的,我认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大师缺席的时代。文化大师是一个时代的标杆,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讲,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榜样示范力量,同时也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奖励体系,给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最大限度的自由,从体制上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真正营造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人的知性、感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我们才能走进一个无愧于伟大民族复兴的群星灿烂、大师辈出的时代。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培养既懂经营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云南办了全国第一家文化产业学院,现在发展得很好,同时还成立了文化产业研究所,以及进行行业管理的文化产业协会。这三个组织结合在一起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文化产业协会团结联络各种企业和艺术团体,每年搞许多活动,搭建平台,让艺术家与企业家进行交流。文化产业学院专门研究文化产业理论,培养专家人才。文化产业研究所则是把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产业现象和理论集合起来进行研究。我们每年要出一本文化产业年鉴,总结一年当中文化产业项目,资源利用,人才培养,文化产业的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产业的收入,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等等内容。
《艺术评论》:这些措施必定会促进我们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前面的谈话可以看出您对文化产业有着比较早且很深刻的认识,并且出版了《文化产业发展论》一书,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论认识在转化为实践的时候总是成功。下面您是否可以谈一下您在实践时的具体“招数”?
丹增:文化产业在前期启动时,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扶持,一是政策支持,二是资金投入。要有大气魄、大投入;其次,必须要有骨干企业,要有能起到带动、示范、辐射、影响作用的国有、民营龙头企业加入进来第三,必须要有艺术家和职业经理人结合的一批文化产业的能人带动产业发展;第四,必须要抓品牌。品牌效应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品牌的树立最为关键的是项目制度。2003年,云南省就建立了文化产业项目,《云南映象》是其中之一,从2004年开始,云南大部分文艺创作都纳入到项目化运作的范围中,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培育其成长,通过项目运作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文化产业实际上就是文化加创意、加市场,文化产业的动力是市场,创新是根本,知识、文化、创新加上市场赢利,这就是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
《艺术评论》:这种理论和实践上的经验,是仅适用于像云南这样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的地区,还是也可以推广移植到更广大的西部地区,乃至全国?
丹增:云南所具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西部地区共有的特征,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资源则十分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西部产业文化的发展要立足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走特色发展之路。
我认为在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转化;第二,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实现文化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第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联系起来;第四,把发展文化产业与贫苦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联系起来。
《艺术评论》:你也曾提出过“走出去”的战略,强调民族文化的国际性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接受,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之间您认为是什么关系呢?
丹增:我觉得中国的文化现在确实是应该走向世界的时候了。过去世界并不了解中国,对我们有很多误解,现在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世界对中国也越来越了解。我们自己也越来越开放。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为全球提供商品,中国的商品已经走出世界了,但中国的文化还没有真正走出去,而后者比前者价值高得多。当然我们已经在进行走出去的实践,比如已经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但还很不够。中国的文化上下五千年,是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为什么走不出去?原因有很多,包括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民族自信心的欠缺等,还有很重要一点是我们走出去的方式不对。
我们的一些文化工作者在传播中国文化时只注重自己的想法,即我们想宣传什么,想让对方接受什么,而没有考虑对方能够接受什么,怎样接受,也不考虑市场的需求。这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
《艺术评论》:您如何理解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应该先进行体制改革,把体制改革理顺后,再发展文化产业,您的观点似乎是相反的?
丹增:这个问题很好。从云南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应该先搞产业发展,再搞体制改革。产业发展了,体制不用人为地去进行改革,就会自己跟着产业发展而变革,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体制改革的措施是转企改制,解散歌舞团等文化事业单位,不让国家的钱再养活白吃饭的人,但实际上如果产业先发展了,人会自然流动,会主动到演艺公司寻求更好的待遇,那些传统的文化单位也会自然进行改革、精简;反过来说,如果产业不发展,即使单位转企,不需要的职工被下岗,但没有合适的位置,还是需要国家养活。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有个氛围和环境,这就是产业发展。文化的价值明确了,文化企业繁荣了,传统单位里的人会自然流动。《云南映象》中有个打鼓的小伙子,以前在家里种地,来演出是希望干两年之后买一头牛再回去种地,但现在,他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两头牛了。他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是产业发展带来的自然结果。
《艺术评论》:在您看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作用或者说最终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