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4 17:02: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物医药产业动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近年来,湖州工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受到了湖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湖州市“十一五”规划工业“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之一。目前,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主要由生物医药产业、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中成药及饮片、化学医药及制剂、药用辅料及医用敷料五部分组成。
2013年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为158.9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13.48%,成为湖州市六大特色产业中除特色纺织业、先进装备产业之外产业产值增长幅度最大的工业产业,创造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来收入最高产值的纪录,充分表明了生物医药产业在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近年来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大力支持,湖州市中许多生物医药企业一步步发展为同行业中的中坚力量,如升华拜克、湖州数康、协和华东干细胞、佐力药业、东立控股、展望及中维药业等知名企业。目前,湖州市共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生产企业69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拥有十多种国家级新药和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浙江省医药产业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集聚区之一 ,在生物医药、医药制剂及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生物医药产业不断突破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其中地方高校较少,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缺乏专业化医药人才,研发水平较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新兴产业创业艰难,企业规模扩大不易;生物医药产业化机制不够完善合理,企业收益波动大等诸多难题都有待调整和解决。
二、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湖州统计信息与网湖州科技信息网。选择如下变量:生物医药产业收入(y)/亿元,地区生产总值(X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收入(X3)/亿元,生物医药企业数量(X4)/个,生物医药产业千元以上项目投资额(X5)/亿元,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X6)/个,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x7)/% 。
(二)模型设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Y = 29.3787416242 - 0.386680392007*X2 + 0.278913029976*X3 + 1.08658422892*X4 - 8.33050133316*X5 + 8.96496384188*X6 + 40.5068207987*X7
Adjusted R-squared为0.984,F-statistic=74.68759
由模型可以看出:R2为0.984, 拟合优度较高,说明变量X2,X3,X4,X5,X6,X7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Y具有显著解释力,即: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六个变量联合起来可以解释生物医药产业收入变化的99.777%。从F统计量来看,F=74.68759远大于临界值,说明回归模型较显著,即: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六个变量联合起来联合起来确实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收入有显著影响。从T检验来看,T2=-4.148437,说明X2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地区生产总值对生物医药产业有显著影响力;T3=5.288522,说明X3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高新技术产业收入对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有显著影响力;T4=2.704376,说明X4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对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有显著影响力;T5=-1.597926,说明X5对y没有影响力,即必须从模型中去掉解释变量X5;T6=4.391910,说明X6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对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有显著影响力;T7=3.959182,说明X7对y有显著影响力,即: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对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有显著影响力; X2,X3,X4,X6,X7对y有显著解释力,只有X5对y没有解释力。
从模型的结果来看,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五个变量对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收入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对y的影响力大小分别为X3>X6>X2>X7>X4,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收入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收入的影响比地区生产总值、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几个变量更大。
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发展前景呈现乐观态势,此外,依托湖州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明显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的企业发展意识以及生物医药科学研究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的外部大环境等几大优势,湖州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六个变量对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收入的影响,我们很容易发现生物医药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对该产业的影响力远小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湖州市接下来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加大投资力度,为各个项目的研究开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收入、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亏损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及生物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五大变量是影响生物医药产业的五个重要因素,合理提高销售利润率,减少企业的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收益的高低,故关注这五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协调发展对该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朝阳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湖州市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摆上突出位置,重点培育和扶持,以此来推动湖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认清发展中的挑战,并且积极迎接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政策,抓住发展的机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湖州必须加大产业投资力度,支持优秀的医药研究项目。加强专业医药团队建设,培养专业创新人才。建立沟通与传播的信息机制,保持信息的畅通。加强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前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产业,它同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术并列成为决定未来的三大最重要高科技术产业。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前沿和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广东省是医药大省,“南药”更是广东省的骄傲,广东医药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产品销售收入多年来稳居全国首位,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10。广东省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寄予厚望,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生物医药作为积极培育的“战略产业”,提出支持生物技术、现代中药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试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广东新药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期间将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重点引导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广东省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并将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设备和医用器材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到2015年,广东要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研发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单纯活动,它是一个研发协同与交互网络,具有高效信息搜索能力、研发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外包的集合体[1]。在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进行独自研究和开发,要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绩效就必须整合外部资源和实施开放式创新[2]。生物医药研发的主要特点就是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外包的商务模式能有效缩短生物医药研发周期、节约研发成本、分担研发风险,能有效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活动中的外包比例为24.7%,约1/4的研发工作选择了外包途径,到2010年外包研发支出占研发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40%。
2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发展现状分析
(1)生物医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机制逐步健全。广东省政府鼓励企业开展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测试外包服务,推进新药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物安全监测以及医疗保障等标准化外包服务业的发展,重视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构建网络化和连锁化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体系。例如,2009年广州成立了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GZBO),旨在改变以往生物技术外包服务业散点式状态,满足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整合各家技术优势,促进成员间合作交流,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专业服务体系。GZBO的发起单位有20家,聚集了广州地区较为强大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资源,主要包括广州生物工程中心、广州金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济新药临床研究中心等。为保障GZBO的组织规范和运行效率,GZBO设立了专业技术委员会和业务发展委员会,聘请了一批技术与经济领域专家为联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国际市场业务拓展指导。GZBO的成立将与北京和上海形成很强的互补性,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华南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利。[3]
(2)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构建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大平台。广东省政府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广州、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服务外包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华南(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大平台建设。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例,其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大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项目发展,打造东莞及周边城市生物技术创新链,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生物科技产业新的增长极,在生物医药服务产业重点打造了三大技术服务平台:一是专业技术类平台,如新药筛选、安全评价、模式动物实验研究等;二是技术支撑类平台,包括实验动物中心、药品检测中心、专业孵化器、公共实验室;三是专业咨询和服务平台,如合同研发外包服务机构(CRO)、医药咨询和信息服务公司,可依托体外检测、生物芯片及其他先进诊断技术提供研发服务和技术支持。
产业集群能够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工业化进程,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之所以如此广泛地受到关注,根本点在于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并释放出的集群效应,在医药产业领域,集群化发展更是各国医药产业首选的发展战略。
一、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问题
按照产业组织理论观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的内部资源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专业化分工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集群内价值链网络协同优势。辽宁目前拥有的医药产业集群(基地)主要分布在沈阳(铁西、新民)、大连(高新园区、金州新区、花园口经济区)、本溪、锦州、铁岭及丹东等地,聚集了辽宁医药产业一半以上的资源和产能,是辽宁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是比较国内其它省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随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崛起,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地区之间对国内外生物医药项目、人才、技术和资金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以往靠土地、劳动力价格以及其它优惠政策所形成的的区域比较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因此通过培育产业集群内在的竞争优势来吸引更多医药稀缺资源加入以维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能力是辽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之一。
打造辽宁医药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工作:一是从政府角度,明确和突出现有产业集群的功能定位,有效解决产业集群建设中定位不准确、主题不突出、差异化不明显等问题,有效运用财政金融手段扶持主导产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二是集群本身应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产业集群聚集和协同作用,从全球产业链角度寻求竞争优势。三是集群核心企业或主导企业应在集群化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突出品牌效应,带动集群内部创新网络建设。
二、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发挥问题
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是集群中行动主体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行动时产生的一种效应,其强度大小取决于集群中行动主体之间的合作程度与合作方式,直接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就是一个由具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基于集群效应而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如果这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不能做到信息共享和高效率分工合作,势必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大大增加,集群竞争优势下降和效率低下。因此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发挥需要通过整合、优化产业链,强化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效率、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目的。
目前辽宁省内各医药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严重影响了集群产业链协同效应。一是集群内部产业链不完整、效率低下。对于产业集群来说,完善的产业链条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链上下游各产业形态环环相扣,相互竞争合作,缺一不可,而目前省内各医药产业集群运作过程中仍无法做到高效率竞合,比如产业链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技术扩散缓慢,成果转化率低,很难做到信息共享,这些都阻碍了集群内部产业链协同效应发挥。二是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因差异化不足而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形成技术模仿――套利――低成木竞争的恶性循环,盈利空间被挤压,集群技术创新投入和动力不足,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削弱或丧失。三是核心企业在整个产业链系统中作用不明显,整个产业集群处于松散状态。产业集群背景下核心企业往往通过对合作伙伴的不断选择来促成整个产业链效率的提高,整个产业链条就是一个动态联盟,联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间接地提升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而核心企业一定程度上通过合作伙伴的优胜劣汰影响着这个庞大的联盟能否高效率地运作。因此应围绕集群主导产业,不断完善其上下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美、德等发达国家的很多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都很高,这些产业集群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的多数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只能获得外部经济性的集群效应,结果令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因此辽宁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必须要解决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发挥问题。
三、集群创新能力问题
创新是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医药产业集群最为关键和本质的特点就在于知识创新在集群中的核心地位,运用产业集群强大的创新网络协同优势可以使知识在产生、传递和应用方面具有高效率。无论生物技术创新、新药发现,还是生物技术的产业化等都需要生物医药研究机构、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协同配合,但并非所有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都能做到这一点,它取决于集群创新网络系统能否做到高效率和资源共享。
辽宁目前医药产业领域创新基本集中于各医药产业集群(基地),如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立了中国药都研发中心,打造链式新药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两大平台,在两大平台的拉动下,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快速集聚。大连双D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是东北地区首家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园区,2005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已累计获得14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获得国家专利200多项,形成了“高端企业优势明显、整体发展环境优越”的集群式产业格局。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相比差距很大,比如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区创新基础设施完善,聚集了大量的高端生物医药研发人才,研发实力雄厚,形成了具有国际水准、亚太一流的研发中心和创新产品制造集聚区。先比之下辽宁医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显然差距很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技术,集群内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及相关组织之间相互学习和信息交流机会和频率不够,孵化器、研发平台利用率不高,风险资金介入度不够,研发成果和专利转化率不高,甚至有些成果和专利跨省区转化,可以说集群化虽然对创新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整体创新优势不明显。
整体创新能力不足是辽宁医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以集群创新网络视角,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策层面,在人才引进与留住人才、研发资金筹集和使用、成果转化等方面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二是充分聚集生物医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各种资源,提高创新和研发效率。特别是高校和研究机构,他们构成了医药研发、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相对于单纯企业间的互动,形成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合作更有价值。通过集群内部高效率的创新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三是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以及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通过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等筹资方式可以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通过专业化服务机构可以提供更专业的CRO、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创新平台以及信息共享平台,为集群创新提供从研发、信息提供、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到风险投资、管理经营等涵盖整个产业发展链条的高效服务,解决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四、集群内大企业效应问题
产业集群包含大量多元化的行为主体,彼此之间通过物质、知识、技术、人力资源、信息和资本等要素交换,形成具有共生关系的共同体,在集群内多元化行为主体中,核心企业(focal firms)处于集群结构的核心位置,居主导地位,在集群竞争优势各要素交互作用中,核心企业对集群竞争优势要素整合发挥着主导作用,是集群成长的重要支撑,这一点已经为国内外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进程充分证明。
2012年国内医药工业产值排名第一的江苏省年实现医药工业总产值2647.79亿元,现有六大产业基地26个医药产业集群,汇集了全省58%的药企,13家药企入围全国医药百强企业,其中扬子江药业产值超百亿元,恒瑞制药也超过50亿元,大企业带动了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江苏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梳理国内医药产业集群(基地)发展经历,几乎所有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大企业的核心作用,下表1为2007年以前设立的部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经营特色及龙头企业一览表,由此可见一斑。
工信部2013年的全国药企百强排名中辽宁两家企业入围,分别是东药集团和大连辉瑞制药,但是与江苏、山东等医药大省差距很大,因此从推进辽宁医药产业发展角度,也需要尽快形成几个具有这种增长极效应的超大规模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示范”作用以及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促进集群内资源共享,把大企业的关联效应和吸附能力转化成推动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资源。
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摆脱国内长期以来园区发展靠外部优惠政策和政府主导的初期发展形态的一种全新产业发展模式,而集群发展需要借助集群协同效应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对辽宁医药产业而言,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核心企业在集群产业链条上的主导作用,加强集群企业间分工合作,创造与维护良好的集群发展环境是破解辽宁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瓶颈必须思考的问题。
(注:本篇为2012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12BJL015。)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ter):国家竟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孙科: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及其借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一)创新投入总体不足
从生物医药R&D资金投入来看,尽管我国近年有显著增长,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仍比较大。与美欧R&D资金投入历年总量相比,我国生物医药R&D资金投入仍比较低,仅为美国同期的2.7%—10.4%,日本的7.9%—16.5%,欧盟的2.9%—14.6%。同时, 我国生物医药R&D资金投入强度(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研发资金总投入/总销售收入)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比较大,一直徘徊在1.0%—2.5%之间,无显著增长。
尤其是近四年,尽管R&D投入总量实现了显著增长,投入强度却不增反降。而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稳步上升,保持在18.0%—20.0%之间。欧盟尽管近年来有所下滑,也一直保持在14.0%以上。
从研发人员总数来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人员总量与欧盟的差距逐步缩小,目前已初具规模优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人员数量2011年达到11.9万人,比1990年增长近8倍。2011年欧盟生物医药制造业研发人员为11.6万人,比1990年增长52%。从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总数/从业人员数)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有缩小。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已由1990年的3.4%缓慢上升到2011年的6.6%,表明研发人员日益受到重视。同期,欧盟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一直稳定在15%—19%之间,比我国高2—3倍。
(二)企业研发支撑能力较弱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拥有的科研机构比较少。2011年仅有25%的生物医药企业拥有科研机构,表明我国生物医药企业仍未成为行业创新主体。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尤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美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研发投入占全球的3/4。欧洲生物医药企业也表现不俗,在销售、科研投入和上市新药等方面都有一些企业位列前茅。在全球研发投入排行前50名生物医药企业中,几乎全被美国(18个)、欧盟(20)和日本(9个)所占据。
(三)创新成果产出较少
从新药获批情况来看,我国在创新药物研发产出方面远远落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世界10大重磅炸弹药物中,6个来源于美国,4个来源于欧洲。我国上市新药多是进口或合资企业产品,少有的新药也多为仿制产品,表明我国生物医药创新产出能力比较弱。
从生物医药专利申请数量看,我国生物医药专利申请量在经过1990—1998年缓慢增长后,自1999以来开始快速增长,至2008年已达1588件(占当年全球总量的20%)。总体看我国生物医药专利申请基数仍较小,目前仅占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7%(11011件),美日欧分别占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53%(79989件)、14%(20565件)和19%(28646件)。
二、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一)医药体制制约严重
一是国产新药不能及时进入医保目录。我国卫生部原全国公费医疗办公室所制定的《全国公费医疗报销目录》中规定,国家一、二类新药自动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规定了相应政策。后来修订《医保目录》时,这些政策没有延续下来,导致原创药品难以进入医院主流市场。
二是药品定价机制不合理。目前,以降价为导向的我国医药招标制度使得原创药利润和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药品近八成的利润都被流通环节占有,能够用于研发的利润少之又少。目前医药定价模式,未能充分考虑医药创新研发的成本,不利于鼓励新药研究与开发。
(二)新药审批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新药在新药临床前、临床研究阶段和注册审批的过程中就审批,并针对性地出台了激励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政策。与此相比,我国新药药品审批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信息沟通不顺畅、审批周期冗长、审批主体的责任缺失等问题,对我国生物医药创新造成较多的不利影响。
首先,信息沟通不顺畅。我国新药申报人与审评机构之间只能进行文件往来,不利于良好的沟通。新药申请企业都要求多次不断的补充、修改申报资料,甚至有时还会增加不必要的争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申请人无机会向审评机构询问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因此也不可能得到具体的指导意见。
其次,审批周期冗长。在美欧日韩印等国,新药临床试验审评时限都在1-2月左右。而我国审评时限通常在八个月以上,对于新生物制品,甚至长达一年以上。两者相较,仅仅临床申报这一环节,国内审批时间比国外耗时5倍。这严重推迟了新药进入临床研究的期限,进而延长创新药物研发的周期。
此外,审批主体的责任缺失。我国新药审批结构及专家更多把自身定位是“审批者”而不是“审批者+指导者”,目前药品注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尚未出现新药研发指南文件,这也加大了我国新药研发的盲目性,进而导致我国药物研发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
(三)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我国专利等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对创新药物研发的保护和激励作用仍不够。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不但阻碍了新药品的开发创新和技术交流,而且导致违法违规仿制药品的泛滥。我国药品侵权案件普遍存在审判周期长、维权成本高、处罚力度不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企业对创新预期的自信心,从而影响资金投入力度。另外对于国外企业而言,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也不利于国外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转让。
其次,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不利于创新药物的保护。《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实施以来,虽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普及措施,但成果不大。仍有不少医药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知之甚少,重成果,轻产权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发明和创造得不到有效的申报。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了专利。
再次第三,药品专利审批时限和公开制度有待完善。我国专利审批期限过长,对申请人来说费时费力,亦不利于申请后、授权前对技术秘密的保护。与美国《专利法》相比,我国《专利法》对于医药专利的保护尚趋于保守,限制性的条件很多,不利于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另外,我国采取“早期公开,延迟审查”的制度,导致如果专利申请最终不能获得授权,申请人的技术秘密则因已经公开而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且容易被他人仿制。
(四)产学研创新体系尚待完善
在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的主体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主要从事基础研究。而在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主体是国家所属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企业多是出资方和参与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制药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合作,导致了创新药物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研发成果得不到产业转化。
一方面,科研机构难免重学术轻市场,导致新药的研究开发很难把握市场方向,容易出现研发上市的新药与患者需求错位的问题,部分科技成果缺乏产业化的意义和可行性。另一方面,科研院所由于资金短缺或项目往往以单纯完成科研任务为主,致使项目进展较慢,市场转化率低,转化速度慢。
此外,研发主体错位导致基础研究经费过少,不利于生物医药行业原始创新的产出。据统计,2000—2011年我国科研机构在医药基础研究阶段的支出占总支出平均为16%,应用研究为25%,试验发展为59%。按照国际惯例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例分别应为55%和41%。
三、政策建议
(一)深化医药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一是鼓励创新药物纳入医保目录。一方面,开辟创新药物绿色通道。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药优先进入医保目录的相关政策,提高企业从事新药研发的积极性。科学制定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标准和时机,争取一类新药和国内独家新药品种以最短时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药品引入谈判机制。加快研究制订药品谈判机制的有关规则和办法,建立由政府、保险部门、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工作组织体系。促成多方博弈,确定谈判准入的条件,推动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目录,为创新药物实现市场扩容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二是完善药品定价机制。首先应加大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力度。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违法违规行为,削减不正当的价格差异和虚高价格,消除流通企业虚高利润,创造利于医药企业创新药品的外部环境。其次完善专利药品单独定价政策。在全面参考药物经济学证据的前提下,为新药的额外价值制定合理的额外价格。
(二)完善新药审批机制,促进新药市场转化
一是提高“新药”标准。严格新药定义,提高药品标准,从实质上鼓励生物医药创新。明确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对新药的界定,逐步与国际通行的NCE标准接轨,提升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国际化水平。
二是完善创新药物上市审批的程序。细化特殊审批药品遴选原则,缩短特殊审批资格审批时限,以期更好地达到激励创新制度设计初衷。适当加快对新药一期临床申请批件的审批时间,争取做到与国际接轨。
三是加强申报信息有效沟通。一方面审评机构重视高效的沟通交流,建立多种沟通交流平台,为新药申报交流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新药申报人适时提出待沟通的问题,明确关键问题。充分准备交流双方内容,促成有效沟通。
四是加强新药审批科学指导。积极制订全面、详细、有可操作性的新药研发指南。指导企业及时了解新药研发的国际最新技术要求及标准,促使企业新药研发更具针对性,避免新药研发的盲目性和低水平。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药物研发
一是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力度。尽快建立侵权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专利侵权赔偿体系,加大专利司法保护力度。降低医药企业维权成本,加大药品侵权处罚力度。同时,强化现有生物医药行业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重点积极引导科研机构管理人员和企业研发人员,使之提高防范意识。
二是细化专利审查标准。建立针对药品各领域自身特点的审查标准,明确生物药品审查。简化创新药物专利申请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激励企业从事创新药物研发活动。
三是完善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强与生物医药强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密切关注世界知识产权法律、政策方面的动态。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生物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立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等。
(四)理顺产学研创新体系,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关键词 :高职;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课改;技能人才状况
作者简介:许瑞林,男,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生物医药系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分析;石洪林,男,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生物医药系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30-06
一、调研背景
长期以来,高职生物医药系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受到实训场地和设备的限制,主要以学科教学为主,课程设置与医药企业需求脱节。为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常州医药产业,常州技师学院生物医药系医药专业一体化课程建设课题组对常州地区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为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二、调研的基本信息及分析
课题组选取了常州地区医药行业内有代表性的制药企业,以企业领导、部门主管和常州市医药行业协会专家作为对象,以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要方法展开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常州医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常州地区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常州医药产业拥有药品生产企业4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2家,药品包装材料企业25家。产品涉及化学原料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提取,卫生材料,生化药物,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等多个门类。
2.常州医药产业配套能力较强,易于形成药品、医疗器械的产业链。
3.常州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通过实施新版GMP,为企业提升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扩大产能创造了条件,使行业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一批优势产品逐步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初露端倪。
(二)常州地区医药行业代表性制药企业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1.课题组针对常州地区有代表性的七家制药企业的人才现状和近三年药物分析技能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从表1可见,药物分析人数在企业总人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约为10%左右;从表2可见,药品QC、QA人员在企业技术人员中所占比例达到15%以上,这表明制药企业对药物分析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由表3可见,制药企业的药物分析人员虽然需求量不是很大,但技术要求都较高。另外,从调研访谈中获知,企业不仅对人才提出了技能方面的要求,而且在学历方面要求技能人才至少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所以,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体化课程要兼顾技能培养和学历教育,两者都不能偏废。
2.调研发现,制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总数的40%以上。特别在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需要大量的质量管理(包括质检、化验、质管、验收、养护、保管等)人员。技术岗位有药物制剂工、药物QC检验工、药物QA质量管理员、制药机械维修工、研发人员等,各技术岗位人员占比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制药企业对药物制剂工技术人员需求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药物QC检验工,占比约10%。
如图2所示,调查数据显示,药物分析与检验人才需求最多的是理化分析,其次为微生物检测,然后是仪器分析。其中,理化分析约占50%,微生物检测约占30%,仪器分析约占20%。
3.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及其主要工作任务,以及所需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见表4和表5。由表4、表5可见,常州地区制药企业大多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企业,中药制剂较少,这是后续课改中应予以重点关注的方面。
4.调研发现,制药企业希望药物分析工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悉分析检验流程,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定,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QC人员。同时,药物分析工还应具有下列专业能力:(1)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了解现代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动态;(2)能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从事药物分析与检验;(3)能协助企业生产部门分析产生不合格品(批)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5)能制定和执行分析仪器设备和药物分析的标准操作规程。
三、基本结论
(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
通过对企业调研情况的分析,我们确定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为:面向医药生产企业和原辅料生产企业等相关企业,培养从事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和理化仪器等设备,对原料药制剂等成品、半成品及原辅料进行检验、检查、检定、试验、分析的高技能人才。
1.中级工要求。能独立接受分析任务,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理化检测、生化检测,能分析判断检测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减小测定误差,并能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2.高级工要求。能进行仪器检测、理化检测、能解决在分析测试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具有培训和指导中级工的能力。对分析仪器常见的故障能进行诊断,对简单的故障能进行排除。
包括许多业内人士都在抱怨“中药大国”的中药业发展不尽人意,转而全盘肯定日、韩的中药业的“斐绩”,这完全是因为两个数字的原因:一个数字是“中国中药产值仅及世界植物药市场的3%”,另一个是“日本中药出口占世界中药市场70%-80%”。
事实上,笼统说我国中药只占国际植物药市场3%是没有厘清中药和植物药两个概念原因。其实我国中药产值占世界中药市场份额超过50%,是中药头号强国。那些认为中国中药产值仅及国际植物药市场3%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那是因为不把中国市场置于其中。如果从中国中药总产值占世界植物药市场的份额来看,中国大陆中药总产值超过493亿元,约60亿美元,就占世界植物药市场的1/4,而绝不是3%。如果从我国中药总产值占世界中药市场的份额看,则更是超过50%。因此,目前为止我国乃是世界中药研发、生产、应用和出口头号强国。
另外,据日本厚生省《药事工业生产动态统计年报》显示,日本中药产值1992年为最高峰,仅为17亿美元。此后,一路下滑,截至1999年降到10亿美元,只占我国内地同年中药总产值的1/6。即使日本中药全部出口也达不到所谓30%的市场份额。而2004年中国中药工业年总产值已达900多亿元,比2003年增长10%以上,中药工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达到10%以上,均高于医药工业的平均水平,展现出了较强的发展潜力。
中药业在发展道路上虽然不能令多数人感到满意,不可否认的是,其发展路径应当是正确的,而且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分析最近几年中药业可以发现,中药工业是国内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2003年平均净利润率11%。中药工业与其他41个行业相比,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7项名列前茅,其中百元固定资产利税率仅次于烟草加工业。中药行业发展迅速,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的四成以上,近五年来中成药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20%,利税平均年增长24%。
目前祖国大陆已建立了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8个省份规范化种植面积达92万公顷。而随着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沸腾造粒等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突破,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中药企业规模、效益也不断提升。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的现代中药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发展。
独具高速成长性的中国中药、植物药市场也引起了跨国医药企业的关注。例如OTC排名世界100强的德国马博士是以生产天然植物药为主的企业,它刚把一个具有排毒养颜、治疗便秘作用的新药“艾者思”投放我国市场,预示着原本由日本、韩国企业垄断的世界天然植物药市场竞争格局将更加激烈。而瑞士诺华中国公司总裁刘贞贤也表示,由于国际市场对植物药的认可营造了巨大商机,所以早在2001年诺华就投入450万美元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发中药新品种,希望在我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政府于1997年开始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并启动该项工作。三年前,国务院又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随之,政府及社会各界形成了推进中药业发展的合力。如科技部设立了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通过国家攻关、973、863计划和公益性研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等各类科技计划支持中药基础、创新和产业化研究;发改委也设立了现代中药专项并支持4个国家中药工程中心的建设;商务部在实施“科技兴贸”和建立医药出口基地过程中,把促进中药出口创汇作为重要内容;卫生部、教育部在所属医学研究机构和综合性大学中建立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制定与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的过程中,开展了中药技术标准的研究、中药企业GMP认证、中药材质量管理GAP认证、中药饮片文号管理等项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采取研究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加快审查速度、扩大专利培训等具体措施,促进中药创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出发,重点支持了中药研究方法、中药生产共性技术、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投入专项支持中药现代化研究,并在上海建立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
随着《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的实施推进,中国中药产业研发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地开发出一批中药新品种,中药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制订了一批重要的中药基础标准和符合中药特点的科学规范,中药产业标准规范建设初见成效。在目前世界天然植物药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0%~20%速度增长的趋势下,相信中国中药业已经步入了一片茵茵绿地。
民族药迎来井喷时期
一年多以前,陕西老三届企业集团挥师苗药,控股贵州民族制药厂,组建了老三届民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老三届集团拥有7个控股公司、2个参股公司、2个业务紧密联系的公司组成的大型集团公司,总资产为5亿元。按照老三届集团的战略布局,5年之内,逐步对贵州乃至云南、四川等周边省区的经营不善、或未能通过国家GMP验收的药厂进行收购、控股,扩大充实新组建的苗药产业集团,从而最终进入资本市场运作。
事实上,全球每隔3年就会产生1个耐药性更强的病毒,以目前美国的药物开发水平,平均从1万多种化合物中才能筛选出一个新药,而且需要投入5亿美元、花费10年时间才能生产出一个新药,从时间上根本应付不了新病毒;对付精神病、老年病等慢性疾病,化学药几乎束手无策,而且化学药在杀死病毒、病菌的同时,也极有可能损害正常细胞,其毒副作用令人头痛。中药、民族药则以协调平衡为治疗机理,对不少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毒副作用较小,这就为传统药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传统药已经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目前云南、贵州、四川、青海、宁夏等省已把发展民族药列为优势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
中国民族药产业近年来迅速崛起,以奇正藏药、仁福药业、盘龙云海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正成为市场的生力军;而继蒙药、藏药等民族医药之后,维吾尔医药以其完整的医药理论体系和有效的临床实践迅速崛起,目前已有很多企业相继研发维药,青岛健特生物、武汉人福科技、新疆天地集团、新银宇集团等企业的纷纷加盟,形成了一股维药研发的热潮。同时彝药产业也得以起步,仅云南楚雄州的彝药产业目前已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0亿元,成为继藏、蒙、维、傣、苗等民族医药之后迅速崛起的民族药,如今全国专门研制生产彝药的企业已发展到40余家。贵州省作为中国民族药产销大省,近10年来,该省以中药、民族药为主体的医药产业正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贵州益佰制药负责人表示,贵州中药、民族药具有资源优势、劳动力低廉和价格优势;国际天然药物及传统药物市场开拓的空间较大,要面向世界,企业就必须向产业化迈进,上下游产业链一旦相连,贵州医药发展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在医药类上市公司中,从事民族药生产开发的公司数量虽少,尚未形成一个明显的投资热点。但是西藏药业和青海三普是两家较早从事民族药生产开发的企业,两家公司均背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药物资源,开发前景十分诱人。这两家公司在新产品研发和融资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其良好的市场形象和品牌优势将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民族医院157家,县以上独立的民族医药科研机构15家,民族医药生产企业120家左右,生产国家标准的民族药近千个。但民族药和中药有许多相似之处,均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但都存在药理不清和工艺落后的缺点。民族药欲有所作为,需经历一个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尤其要在药理、药效及工艺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而这一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但民族药作为我国独有的资源,未来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民族药做得较好的是藏药、蒙药,近年发展较快的是苗药。但许多民族药在国内的销售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国际上就更不用说了。鉴于此,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正在筹划成立中国民族药总公司,以协调全国民族药的营销和外贸工作。
生物医药市场新贵
以生物经济为主体的“第四次浪潮”,将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以生物经济作为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显然是因为生物产业成长性好,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生物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拥有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具备发展生物经济的人力资源;生物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39-02
广东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大省,生物医药产业已被国家和广东省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之一[1]。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生物医药领域基础及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服务和管理工作,因此他们应认识生物医药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具体的实验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以适应生物医药相关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所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非都要像科学家或发明家那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惊人的发现或伟大的发明,只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老师,不死记硬背,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思维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即是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不懈、多渠道、多方面地努力和探索,选取以学生为主体、适应行业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行业实际对接的教学方法,建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因此,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的同时,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又为生物科学专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开设了侧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限选课程《生物医药研究方法》。从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开始授课,至今已完成了四个年级的教学工作,经过四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教学主管部门对于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中获得一致好评。下面就已经开展的课程教学探索进行具体介绍。
一、充分l挥教师科研优势,构建优秀教师团队
由于方法学的内容比较枯燥,加上课程没有实验课,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课程选择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由三位左右的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分别讲授不同内容。参与授课的教师全部主持过省级以上课题,主讲教师需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合教师个人科研经验,以生动具体的实例从选题、实验设计、观察、总结四个阶段为学生全面介绍生物医药领域研究的流程、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具体为学生介绍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从道德、能力和安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确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即严肃的治学态度、严密的科学手段和严格的工作作风,为大四的本科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集中介绍组织学、电生理学、药理毒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常用技术,并具体介绍其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和最新技术手段。同时利用6个学时的授课时间为学生集中介绍各级基金项目的分类和具体申请方法,课题标书的构成和书写要点,以及申请课题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和直观的印象。课程内容设计和教材使用上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同时,通过课程教学,也让学生对于教师的科研方向有一定的了解,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直接参与教师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完成从基础、专业知识积累到专业实践训练的过渡。
二、结合课程特点,确立以互动式教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是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2]。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如何提高生物医药研究方法这门课程课堂的教学效果,一直是课程授课教师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授课教师们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结合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生物医药研究方法课程的授课教师注重强调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师完成理论内容讲授后,由学生自由分组,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个人兴趣自选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相关课题,根据选题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了解该课题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拟订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并撰写科研标书。在学生标书设计中强调课题的创新性和应用性,特别鼓励学生挑战传统科研思维,进行大胆新颖的课题设计。课后,授课教师根据分工,分别和不同小组选出的学生负责人通过网络、电话及面谈等方式进行沟通,对学生的选题和标书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包括题目的文字表述是否准确,研究内容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比的相同性和创新性,拟采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通过标书撰写的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为其今后从事生物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标书撰写完成后,学生还要根据课题标书内容制作相应ppt,随后在课堂上由每组学生用ppt进行汇报。除课程授课教师外,邀请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作为评审,根据学生的标书和ppt汇报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协作精神。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要更好地完成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创新性教学的能力。因此,生物医药研究方法的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在完成教学一线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名师请教,在四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授课形式更趋合理,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准备和与学生的交流,教师的知识储备也相应增加,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想法,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科研思路,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
三、建立以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
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是考核。改变传统标准化笔试试卷形式的单一考核方式,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考试模式,树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观念[3]。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成绩评定。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各占50分。其中平时成绩中课题标书撰写占30分,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标书立论依据、研究方案和标书写作中的分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和协作能力。ppt汇报占20分,由几位评审教师根据各组学生ppt的内容、制作与板书运用、Z言表达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几位老师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增加了考核的公正性。期末考试以学生解决研究中具体问题的能力为考核重点,从实验分组、每组所需实验对象数量计算、统计分析等几个方面设计应用题来考查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减少基本理论和概念的考试比重。
综上所述,生物医药的授课团队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发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具备查阅文献、完成创新性科学实验设计和撰写课题标书的能力。但学生在提出问题及深层次的科研问题讨论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因此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应进一步设计和完善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方式,以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生物医药特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曹蓓,胡炜,李海燕.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创新机制 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3,(9):48-52.
[2]于浩淼.互动式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141-143.
[3]史楠,刘柏霞.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2):115-117.
The Teaching Exploration of "Bio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Based on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WANG Hui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pharmaceutics,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陕西省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之一,素有“秦地多名医,秦地无闲草”的美誉,拥有药用植物、动物、矿物及其他药物4 000多种,其中植物药就达3 291种。在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推动下,陕西省不断加强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自2002年起,陕西省政府相继印发了《陕西省中药现代化科技行动计划》、《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陕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投入支持中药研究、基础平台建设以及产业化开发的扶持资金累计逾3亿元;制定并颁布了《陕西省中药饮片标准》,填补了陕西省中药饮片标准的空白,建立了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体系,为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政策实施以来,陕西省中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中药工业迅速崛起,中成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全省现有药品生产企业253家,通过GMP认证的制剂生产企业有188家,其中70%以上拥有中成药生产线。
陕西省中医药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中药产品结构单一、品种老化、知识产权工作滞后,中药加工层次低、规模小等诸多难题。要想真正做大做强陕西省中医药产业,就需要开展技术预见研究,探寻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技术预见通常用于筛选战略研究领域和技术群,是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确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区域技术预测的目的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为紧密。
开展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技术预见研究,对把握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对促进陕西省中医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健康发展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技术预见研究现状
国外技术预见活动兴起于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率先将技术预见应用于科技计划制定,形成了技术预见的第一次发展和第一代技术预见方法。20世纪70年代,日本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大规模技术预见活动,并将此活动作为政府制订科技政策、使科技最大化作用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一种尝试,此后每5年组织一次,截至目前已组织了8次技术预见。1990年德国在欧洲率先开展了技术预见行动计划,通过3次技术预见活动,提出了德国未来30年内所应关注的重点技术领域,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决策提供了依据;而英国、法国以及意大利等主要发达国家则是在开展技术预见计划的同时,加强在科技发展趋势与监测方面的研究工作。韩国、印度和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开展技术预见活动,探索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技术预见活动在我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系统性的技术预见是在2000年后兴起的。在2002~2003年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对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资源环境和先进制造等六个重点高新技术领域技术预测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产生了多部技术预见报告。区域技术预见则以上海、北京技术预见为标志全面展开。2001年,上海市启动了《“十五”上海科技重点领域技术预见工作研究》计划;2009年《上海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预见报告》出炉,该报告综合运用了技术路线图和专利地图技术,形成了技术预见综合报告和信息、生物、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社会发展等四个领域研究报告。2001年,北京市启动“北京技术预见行动计划”,在信息、材料两大技术领域采用德尔菲调查、专家会议和有关政策分析方法进行技术预见调查。随后云南、新疆、武汉、广州、陕西等省市也先后启动了技术预见计划,在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建议。
目前技术预见作为技术预测的一种延续,已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方法。现有国内外文献对技术预见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产业中,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特点领域的应用以及预见方法的研究和改进方面,学者们已通过专利分析法、专利引文法、专家咨询法以及德尔菲调查法等,对生物医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产业以及能源产业等关键技术进行技术预见研究。目前针对中医药产业的技术预见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仅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预见中所涉及的部分内容。
研究方法和内容
技术预见发展至今,针对技术预见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德尔菲调查法、文献计量法、情景分析法、专利分析法等。
1.研究方法
(1)德尔菲调查法
德尔菲调查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技术预计方法,许多学者运用它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关键技术进行预见,可预见未来10-30年各种技术发展概率,为政府制定规划服务,一般基于国家层面。该方法简便易行,操作上比较客观,有利于科技决策民主化和社会化,但调查周期长,工作量大。
(2)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法是为制定未来技术领域和学科领域方向提供客观的科学根据的一种预见方法,能够客观的掌握迅速发展的前沿研究领域,强化技术预见的客观性和前瞻性;但它以科技论文为基础,需要利用文献进行大量且较为复杂的分析,影响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3)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既是一种预测方法,也是一种规划工具。它在技术预见中的运用比较复杂,一般用于国家科学技术的预见。它列出未来发展情景的多种可能性,并设置技术“路标”,即各种定量或定性的参数说明,倒推哪一种可能性更加逼近真实情况,但可能由于过多的想象而偏离预见的主题。
(4)专利分析法
专利是技术变化的领先指标,专利分析法是预测短、中期技术发展趋势最准确的方法。通常在研究某一开发试验阶段,我们可以运用专利分析法快速找到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沿,实现技术预见的目标,同时也可以预见未来朝阳产业。但此类方法仅基于专利检索数据来进行分析,只关注专利文献所反映出来的技术和法律信息。
2.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立足陕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陕西省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首先利用专利分析法对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技术进行遴选,然后选用德尔菲调查法进行技术预见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在陕西省中医药产业重点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的选择中运用专利分析法,以中国专利数据库(SIPO)检索的专利数据为基础,选择中医药产业的前沿技术作为德尔菲调查问卷的备选技术。
(2)德尔菲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研讨会相结合的方法。此次调查的调研对象来源于陕西省评估中心专家库,包括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高校等单位的专家和顾问,结合陕西省省情,针对中医药产业相关技术的专利分析,先遴选出的中医药产业备选关键技术,再做进一步的筛选和论证,最后形成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解决中医药技术瓶颈问题等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清单,为陕西省中医药产业相关政策和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技术预见
1.基于专利分析的中医药产业技术遴选
专利是反映某个领域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首先应针对国内中医药产业的总体技术发展进行专利综合分析,了解国内相关技术领域发展动态,再以此分析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技术状况,从而筛选出陕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关键技术。
(1)中医药产业技术专利分析
中药主要由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三部分组成。结合国家发改委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指南(2011年度)以及《陕西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的中医药产业关键技术及重点任务,根据《中医药专利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中医药发明创造内容,对中医药产业进行内容类型划分。本研究拟对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涉及的中药制剂、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包括含有中药的保健品、食品等)以及中草药等4种类型及的专利技术统计分析。
从专利类型来看,我国中医药多为发明专利,如表4-1所示。从陕西省状况看,中药制剂和中成药技术上相关发明专利相对较多,其他类型专利虽有涉及,但占全国的比重均很小。这说明陕西省中医药产业相关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偏低水平,还需加大发展力度。
陕西省在上述四种中医药产业领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中均未见有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故以下关键技术专利分析只对其发明专利进行统计,如表4-2所示。我国在四种中医药产业领域均有发明专利,其中中药制剂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相对较多。从陕西省的状况来看,除中药制剂中提取技术的煎煮法、回流法以及蒸馏技术(含水蒸气蒸馏)和分离纯化技术中的色谱法发明专利数量相对较多外,其余技术专利数量较少,均小于10项,说明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在全国还处于落后水平。
(2)德尔菲调查法
本次技术预见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基于专利分析所遴选出的中医药产业备选关键技术课题。根据可行性和唯一性原则,最终遴选出陕西省中医药产业4个技术领域22备选技术课题。
专家的选择是德尔菲调查法顺利实施和有效预见的基础,根据技术预见的目的不同,来选择的不同的专家样本。高校和研究院所是科研工作的一线,是技术的供给方,这类专家的意见能够很好地反映技术发展的状况;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的需求方,对技术的预见更能反映市场的需求;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指导者,对技术的预见能反映产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因此,本次技术预见的专家来源于陕西省评估中心专家库,涵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以及政府,各方面的人员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个领域25人左右。本次预测拟形成100人以上的领域专家网络。
2.研究结果
通过专利分析法和德尔菲调查法的筛选和论证,最终确定陕西省中医药产业技术包含4个重点领域的20项关键技术。
(1)中药制剂领域
101 煎煮法
102 回流法
103 渗漉法
104 浸渍法
105 超临界萃取
106 水蒸气蒸馏法
107 超声波提取法
108 微波萃取
109 水提醇沉法
110 色谱法
111 大孔树脂精制法
(2)中药材及饮片领域
201 炮制技术
202 贮藏技术
203 种植
204 病虫害防治
(3)中成药领域
301 成分测定
302 质量检测
(4)中草药领域
401 种植
402 病虫害防治
403 毒物检测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技术的发展。结合上述中医药产业重点技术领域及关键技术,加强对中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发挥陕西省中医药产业特色优势,打造“秦药”品牌,将其做大做强,实现中药现代化。
医药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广东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约750亿元,同比增长25%,居全国第三位;保健品总产值达300亿元,占全国近四成份额。作为广东省属全国重点医科大学,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深入贯彻“立足广东,服务广东”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多科性医科大学的技术创新和学科人才优势,紧密围绕广东医药产业技术升级发展需求,不断深化中西医、理工医结合办学特色,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服务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格局,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1 发挥中西医、理工医结合特色优势,把产学研结合推向纵深发展,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通过大力发展中西医、理工医结合学科群,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互补优势,在中药新药、健康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多个产业领域集中多学科力量联合攻关,致力解决医药产业技术升级中的关键问题,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把学校产学研结合推向纵深发展。在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化的进程中,由于强大的产业需求牵引和技术驱动,学校的认知力、创造力,生产力进一步协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广东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和企业重大合作项目等一大批科研项目,共2100多项,获得研发经费近6亿元;建有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临床药理基地,2个研究机构先后获得国家CNAS认证: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2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专利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0项,2008年获得广东省唯一的1项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高水平研究成果先后5次入选国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闻,原创论文在影响因子高达51 296的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先后自主研发了国际上第一个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国家1类新药心脏微球超声造影剂和第一台国产x线刀等一批新药和医疗器械产品:拥有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五大学科领域分别获批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 以中药新药创制和健康保健品研发为突破口,深化中西医结合,助推广东中医药产业技术升级
南方医科大学在中医药产业领域首开全国高校产学研结合先河,“一体两环”办学模式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原国家教委曾专门派出调研组来校总结经验。学校曾先后创办了南方制药厂(三九集团前身),康臣制药厂、南方李锦记保健品有限公司,洁银牙膏药粉厂、东方药林等一批知名医药企业,2004年,三九集团的“999”品牌以83.6亿元的价值连续十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药品品牌榜首。
在中药新药创制领域,学校组织中西医药专家联合攻关,研制的三九胃泰、正天丸、尿毒清颗粒等中药新药,产品畅销国内外。其中三九胃泰从1987年到1989年短短三年时间里,产值达3.5亿多元;正天丸投产以来累计产值10.65亿元,利税3.2亿元,尿毒清颗粒作为国内第一个上市治疗尿毒症的中药新药,给广大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葛根芩连微丸被国家列入首批中医急诊必备药。目前学校与侨鑫集团合作投资1亿元,加紧研发肝泰粉针剂、清风胶囊、益妇灵胶囊、颈锥舒颗粒,都梁软胶囊保、骨灵片、保肝宁胶囊等十几个中药新药品种,将为广东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提供新的拳头产品。
在健康保健品研发领域,研制的无限极口服液系列产品,其品牌评估价值达80.83亿元,成为中国保健品第一品牌研制的参芪含片等系列保健品被选为军队特需专用保健品。目前,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健康保健品研发力度,先后推出了保健酒、益身元口服液、护甘宝口服液、中药美容护肤系列产品等,正在研发的新品种近20个,为下一步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3 以大型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和低成本诊疗设备研发为龙头,深化理工医结合,助推广东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升级
南方医科大学大力推进理工医交叉与融合,以工程技术为支撑点,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先后组建了医疗器械、医学图像、医学物理、医学电子工程、医学生物力学、医学生物信息学等理工医交叉学科群,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医科院校第一位,是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的重要成员单位和广东省低成本诊疗设备研发的牵头单位。
以解决大型医疗器械产业化中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重点开展基础性通用核心部件和关键算法研究。研发了第一台国产“x线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了功能化PACS系统,成果获得教育部发明一等奖,已在全国1 家大型医院推广使用:在国际上首先解决了“磁共振系统T1加权成像的伪影问题”,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破解了磁共振国产化和产业化中的瓶颈问题。
以研发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价格较低、售后服务方便的基础医疗器械为目标,先后研发了三维脑电地图仪、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便携式x线机,心脏DSA减影系统、截瘫康复步行器,骨伤治疗仪、创伤急救系列器材等,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多项国家和省市科技奖励。目前正在组织省内相关企业和研究院所,积极开展康复与治疗设备关键技术、医用电子仪器关键技术、生化检验仪器关键技术、生物医学材料与人工器官、医院信息化与远程会诊系统、应急与救援医学设备、手术仿真培训系统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可望给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一批新的关键核心技术。
4 推动中西医、理工医结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广东医药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南方医科大学先后组建了教育部数字化诊断治疗设备工程中心、广东省创伤救治中心,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药用天然植物开发中心、医疗仪器研究所、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等一批中西医、理工医结合科技创新平台。为了能够把技术创新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辐射到产业领域,先后与东方药林药业公司共同组建了“保健食品新功能与安全性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和佳集团共同组建了“肿瘤治疗设备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惠州九惠制药厂共同组建了“中药新制剂和剂型改革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一批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和完成成果转化项目40余项,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产品换代升级。
南方医科大学教育部数字化诊断治疗设备工程中心目前
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重要成员单位之一,作为广东省低成本诊疗设备研发的牵头单位,目前在着手制定广东省“十二五”该领域的发展战略规划,学校作为牵头单位成立的广东省创伤救治中心,目前已发展了全省近40个医疗合作单位,涵盖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该中心结合基层医院创伤救治需求,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急救医疗器械和装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大学科技园是广东省属高校唯一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的大学科技园,已经在广州和东莞松山湖建成2个园区,重点开展医疗设备检测研究公共平台、保健品和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生物医药研究用动物实验平台、代谢病药物及治疗研究中心,健康产业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工作,通过技术、人才等扩散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孵化,有力带动了地方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
5 培养和引进中西医、理工医结合技术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广东医药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南方医科大学通过在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基地”、“研究生实习基地”与“本科生创新基地”等多种形式,采取“联合培养”、“委托培养”与“定向培养”等多种手段,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同时,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2009年举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挑战杯”竞赛中,总分名列广东省高校第一名。培养的高质量学生也获得了企业的广泛青睐,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我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3.89%,部分专业毕业生早早被企业预定一空。
积极从海外引进高层次研发技术人员,从美国整体引进了创业领军人才惠宏襄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与世界代谢病研究与应用最早最著名的单位美国UCLA胰腺病中心合作,结合学校大学科技园建设,在东莞松山湖打造“国际代谢病研究与产业发展中心”,有望经过5年~6年的建设,建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相当规模的国家代谢病生物产业基地,年产值10亿元人民币。
学校多次组织学校的专家教授到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重点地区的企业进行参观调研,邀请医药、保健品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到学校与专家面对面座谈交流,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使专家教授的科研工作进一步与市场需求接轨。积极参与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先后向广东省各地市的医药、保健品、食品等行业的5。余家企业派驻了近百名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建立了长期互动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效推动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6 下一步助推医药产业技术升级的主要举措
6.1 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知识创新带动技术创新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历史契机,按照《纲要》指引和要求,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定位,发挥学校多科性医科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培养广东省医药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和联合攻关,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以知识创新带动技术创新,争当广东医学院校产学研结合排头兵和示范区,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力军,为服务广东社会和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6.2 拓展产学研结合空间,加快大学科技园区建设
进一步加大校内外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拓展产学研结合发展空间,以南方医科大学省级“大学科技园”为主阵地,做好发展规划与计划。选取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研发项目,配备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强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用一流技术和一流人才同地方政府,企业密切合作,在广州、东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筹建园区;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延伸到广东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广东医药产业科技辐射网。
6.3 面向珠三角产业升级,建立完善技术创新平台
完善生物芯片,反恐技术、创伤救治,生物信息学,免疫诊断技术,重大疾病防治的临床关键技术等六个研究中心,在医药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中破解关键技术难题j全力打造好新药筛选与评价技术、临床检测诊断试剂研发技术和生物医药研究用动物实验技术等三个共性技术基础条件平台,为医药企业技术研发提供科研保障:实施生物医药、中药、医疗器械、营养保健品四个科技专项,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成果。
6.4 多科性向理工科拓展,培育产业急需学科专业
坚定不移地走以医为主的多科性发展道路,根据广东医药产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大向理工科专业方向拓展力度,努力做到学科专业设置和市场零距离:精心准备,科学论证,适时开辟生物医学材料、医用设备制造、制药器械技术、医学光学技术、生物医学化工、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医药工业自动化等产业应用前景极强的专业领域,为广东医药产业技术升级提供高级研发人才和技术支撑。
(2)从高校的人才培养角度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很多地方院校,忽视与自身办学条件的结合,缺乏特色性,加剧了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要寻求改变,唯一的出路只有根据高校自身的办学实际,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化,增强自身的办学特色,强化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竞争力。本文结合成都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现有办学条件,重点探讨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就业竞争力。
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分为偏重于工学的(发酵工程)和偏重于理学的(生物制药),国内不同的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要求有的侧重于工学,有的侧重于理学,更多的是追求全面。由于各高校办学条件的差异性,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往往存在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导致学生对未来职业上的困惑。而我校的情况是培养方向不够清晰,所学科目涉及普通生物(以植物学为主)、生药学、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和课时数较多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等等,涵盖面较广,学生反映强烈。这对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显然是不利的。作为一所城市综合性大学,人才的培养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重点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传统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划”指出,对于本地经济发展特色,大力促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和节能环保六大产业的发展。结合我校生物学院的现状,有药学和制药工程两大与医药相关的本科专业,在师资力量和药学资源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有必要和生物医药接轨。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再次提出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
从国内来看,许多省市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生产抗肿瘤、抗自身免疫疾病和抗排异反应的抗体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干细胞及基因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在生物技术产业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70%以上。成都市也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建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形势良好,并且又在大成都范围内规划新的生物产业园区。在这种形势下,将生物医药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就显得更加清晰和明确。
二、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要增强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在众多的高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特色培养,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定位。根据资料显示,很多高校,其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较为宽泛和模糊,技术、工艺、产品、设备等面面俱到,涉及的就业领域看似很广,面也宽,但实际的效果却是大量的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面临较多的困难。为改变此现状,提高就业竞争力,将培养重点置于生物医药领域,其目标定位于:掌握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掌握生物制药技术及生物药物研发、生产等相关流程和生物制药的厂房设计要求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三、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构建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类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特征也应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来源于早期的生物化学技术,对化学系列课程设置的比例较大,而对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占比存在不足,更谈不上生物工程上下游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中,由于该专业交叉学科较多,各种教材因对体系完整的要求导致在实践中教学内容重复比例偏大,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教学模式上,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比例还不能满足对理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三方面提出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重构方案。首先是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该方面的课程体系,主要以培养本专业学生基础理论为目的,为以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课程主要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普通生物学等,其占比(包括相应实验课程)为总学分的15%,而将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归为选修课程。其次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这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培养本专业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根本目的。该模块以生物制药为核心设计相应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制药、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分离技术、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程概论和工程制图。其占比(包括相应综合实验课程)应不低于总学分的35%,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不低于1∶0.8。最后是专业拓展课程体系的构建。该模块主要拓展专业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展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本专业更广泛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涉猎。该模块主要以选修课程为主,主要课程包括:免疫学、细胞工程、生物信息学、现代医学概论、生物制药厂房设计(GMP)、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实验动物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文献检索、营销学等。其占比为总学分的18%左右。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及课程之间的分工与配合,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从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培养的角度,该培养方案的构建一方面重点突出了与生物制药领域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强化了与生物制药密切相关的实践技能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最后通过拓展课程的设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相关视野,也为以后就业或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总之,通过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学习,能使毕业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生物学、生物工程原理、生物制药领域核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药物设计、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熟悉生物技术药物及产业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当代生物技术药物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生物技术药物领域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