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公共管理心理学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4 17:02: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管理心理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共管理心理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56-01

公共管理学科产生于西方国家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经济危机背景中,是一门关于危机管理和公共领域的管理科学。大学生事务管理作为新公共管理体系的一种公共产品,其最终的管理目的是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自身建设。新公共管理以创新的手法开创了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到事务管理的各项细化工作中。

1 大学生事务管理的传统性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规模和高等教育人才显著增加,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对于高校管理工作而言,形成了新的挑战和考验。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也使大学生事务管理中传统的理念性问题和方法性问题浮出水面。

1.1 服务特征不明显

在现行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意识层面,均未体现出以学生为对象的服务职能。学生事务管理被片面化、表面化,以行为约束、纪律规范限制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校内生活的各项活动笼罩着一层行政色彩,管理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交流和理解代沟。

1.2 矩阵结构效率低、反应慢

矩阵结构的管理线条,是由高等学校的校内最高管理机构――学校和院系为主线,然后以行政部门各司其责为副线,通过主线决策副线执行的联合行动实现对学生的事务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由于层级设置过多、上下传达反馈的环节繁复,导致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受到影响,以致合理诉求未被及时满足而产生不良情绪。

1.3 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意志过于集中

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高校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决策者,这个过程集中表达的是校方的管理意志,学生对于高校活动中相关体制实施的话语权和参与权被剥夺,甚至连必要的意见征询也被省略。可想而知,这种体制下的事务管理工作,对于学生诉求的合理性考虑,以及学生心理需求、环境需求以及专业需求并无直接关联,大多数决策和制度是建立在校方意志基础上的主观判断。

1.4 管理队伍素质不稳定

大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缺乏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职业化的实践工作阅历,班主任兼职辅导员、辅导员兼职事务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管理队伍的学生事务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良莠不齐,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紧张,辅导员和班主任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致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旁落,主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学习、职业化实践的途径十分有限。

2 大学生事务管理对新公共管理的借鉴

大学生事务管理强调管理职能中的服务意识,以及其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在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管理模式打造下,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通过统筹性的部署和学习,建设紧跟时展、具有服务特色的大学生事务管理体系。

2.1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机制

“以生为本”是大学生事务管理的首要服务性理念,强调思想层面、意识层面以及客观制度上的服务要素,淡化大学生教育中的行政色彩;通过课外活动和兴趣社团,还原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补充课堂教学的缺憾,并通过学生自主参加的社团活动,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尊重和发挥,并由此获得个人的满足感和精神成就感。建立周全的大学生服务体系,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引领。

2.2 以扁平式结构和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在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扁平式结构的管理模式有着更强的制动性和灵活性,由于管理层级的减少、上行下达的传递效果和反馈效果得以显著提高,使事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学生之间实现便捷、有效的信息沟通。并且通^双向交流,院校可结合学生意见,组建具有多元化功能性的机构组织,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和勤工俭学资助以及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拉近学院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实现学生窗口的开放式、一站式、流程式和共享式服务。

2.3 组建学生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生具备相对成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高校可借助新公共管理进行权力分散,鼓励学生组建各种形式的自治组织和社团,引导学生参与事务管理工作和社会实践性质的创业机构,丰富校园文化元素,开发学生释放自我展示特长的空间。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各组织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管理经验、管理阅历以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升。此外,由于学生自治组织的活跃带动了学生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使高校政策、制度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4 加强素质建设,实现学生事务专职管理

首先要在政策法规层面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予以职业规划;其次,高校进行学生事务管理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建立起专业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此外,从业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素养,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有效管理,关注学生的成长及学业规划、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3 结语

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大学生高校生活适应、个人学业的发展、精神层面的成长以及就业、工作的规划,甚至对于整个职业道路和人生走向起着相当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利用先进的新公共管理理念,深化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创新改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构建先进的管理模式,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业以及未来规划的多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笔者在网上检索宣称适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售教材,80%以上是国内学者编著的,它们的主体内容大多由5个部分组成。

1.1.1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这部分内容多是介绍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少数教材对于信息系统对不同管理层的支持也有介绍,但都不深入。

1.1.2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介绍计算机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发展趋势,数据库系统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数据仓库的概念及其数据库的发展趋势,数据通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1.1.3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联机分析处理、商务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也有一些教材会提及具体的产品。

1.1.4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讲解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意义和步骤,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几乎所有的教材都以这部分内容为重点,而且篇幅很大,一般都会安排4个章节。这些内容与计算机专业里的《软件工程》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没有《软件工程》讲解得全面、专业。

1.1.5信息系统的管理介绍信息系统建设的不同组织方式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其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计划、控制、人员管理的一般方法,信息系统日常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基本内容,信息系统常见的安全问题一般控制措施。此外,有些教材还加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内容,但也多是从概念和技术层面去讲解。

1.2存在的问题从我们研究的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侧重于在总体和基础知识的层面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技术基础和应用、建设和管理,介绍信息系统与组织、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知管理信息系统这个事物,并能了解甚至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技术。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不太适合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方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信息系统的使用者而非开发者,管理者不需要学量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开发内容;另一方面,因为专业差别存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难以支撑系统开发相关内容的学习。因此,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既不能学以致用,又晦涩难懂。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建议

学以致用是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所以,我们应当根据当前管理者的需求来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

2.1研究管理者的需求管理者与管理信息系统关系紧密。在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者工作内容不同,这也就决定管理者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我们将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筹建、购建、实施、使用4个阶段逐一讨论如下。

2.1.1筹建阶段在筹建阶段,管理者意识到现有的信息获取方式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需要购建管理信息系统。本阶段,需要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系统有概念上的认知,并对其功能有所了解。

2.1.2购建阶段在购建阶段,不论是购买市场化的软件系统还是自行开发,管理者都需要向软件供应商或者开发者描述自己的信息需求,有时甚至要描述业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因此,本阶段需要管理者能够识别自己的信息需求,并且能与软件供应商或者开发人员沟通。

2.1.3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由软件供应商或开发商向管理者交付系统、管理者掌握信息系统使用方法的阶段。本阶段需要管理者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2.1.4使用阶段使用阶段,管理者将从信息系统中获取信息,同时还要保障信息的安全。本阶段除了要求管理者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能够使用信息系统外,还要求管理者具有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的意识。

2.2强调管理应用,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围绕管理者的需求,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主要应该包含以下5部分内容。

2.2.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应用发展历程,此外还应当讲解信息对于管理者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认知管理信息系统这个事物。

2.2.2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重点讲解运用信息系统处理各种业务问题,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这部分内容旨在让管理者意识到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有信息需求,以及信息系统有强大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

2.2.3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与开发方法这里不需要深入讲解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工具(如关系规范化和程序设计),应当介绍常见的应用软件和网络,如Excel和万维网。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让管理者无需学习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就可以用非常容易获得信息技术资源获取信息,甚至构建属于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则可以让管理者以信息的角度来看待工作中的问题,并能向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描述信息需求。

篇3

(一)学校外部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1.教育思想趋近民主化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下,要求在学校的专业培养、道德约束等环节,要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不能因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而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忽视道德教育的发展,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下,德才兼备才是学校的教育思想的重点。同时作为学校要主动出击,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扩大创新领域。

2.扩大学校的自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下,政府干预性降低,转而向指导性倾斜,这样可以扩大学校的自,有利于学校根据专业特色、根据学生需求、根据外部竞争等积极调整教学手段,也有利于学校和老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水平。3.丰富学校的经费来源经费是学校办学的物质基础,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下,要不断丰富学校经费的来源,扩大学校经费的投入,倡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等,积极鼓励社会其他力量在资金、师资上对学校的扶持力度。

(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1.推进学校内部领导管理机制的民主化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下,强化内部领导管理机制的民主化,要求不断加大教职工的民主参与管理意识,提升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范畴。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教职工民主参与意识,可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民主化,也能避免校长权力的扩大化,保证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构建专业化的内部组织机构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下,要不断构建专业化的内部组织机构。在以往的学校内部机构设置上,缺乏专业性的管理,部分组织结构的管理内容比较零散,难以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因此在专业性的指导下,还应该提升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综合性。

3.推动社会化的评价体制在传统的学校评价体制中,学校自我评价的标准、范畴、结果都难以实现公平化和合理化的推动,这也导致学校评价体制饱受诟病。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下,在学校评价体制中,要不断加大管理创新的力度和广度,提升学校管理创新的内涵,丰富学校评价体系的参与主体,推动多元化的学校评价制度。在评价过程中,要从单纯对结果的重视,转变为向过程转变,提升评价的机动性、动态性和发展性。

二、在公共管理新理念指导下塑造职业型学校管理者

(一)提升管理者素质从管理者向设计者转变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办学条件等诸多限制因素,导致很多学校中,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偏重于协调者的角色,只注重眼前的环境与冲突,忽略了学校长远的发展与进步。但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下,管理者的角色应该不断丰富,管理者不能单纯是协调者,而应该成为学校发展规划的设计者,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综合评估,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扎实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做出科学的预判和设想,同时提升学校老师的前瞻意识,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管理过程中,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提升管理水平培养职业型管理者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下,要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培养职业型的管理者。所谓职业型的管理者,就是要求管理者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在提升管理者水平的过程中,要侧重于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必须要求他们具备某一个专业的特殊技能,同时培养他们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因此还要求他们必须拥有一支专业团队。

(三)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条件在公共管理新理念的指导上,学校管理者不能仅仅是协调者的角色,而应该主动参与,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时代,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并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处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四)管理者要注重自我修养和示范作用管理者是学校发展方向的把控着,为了更好地督促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求学校管理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不断强化自我管理,加强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

篇4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及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主张政府部门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竞争模式,强调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简化政府职能,减少运作中的成本;强调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遵循顾客第一和尊重消费者主权的理念。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它大大扩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野,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新的操作模式;深化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了公权力的透明度,有利于充分保障公众的权益。高校作为公共组织,也能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受到启发,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有缺陷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主要为层级管制,是具有官僚型特点的管理体制。学生必须被动地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自上而下有一套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服从命令是这个结构的关键理念,学生工作方面的重大决策权本文由收集整理集中在学校的党政机关部门,二级学院的工作自主权很小,特别是学生辅导员,其工作任务量重,压力大,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最多,但受重视程度较低,工资待遇也较低,在进行学生工作时需要过多地请示学校机关,受到的约束比较多。

(二)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仍然注重“管”,即对学生的约束和命令性质的要求比较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色彩仍然浓厚,只求学生平稳地、认真地度过大学生活,忽略了服务于学生的重要性。新时期的学生个性差异比较大,生活观念、学习观念比以前有很多不同,自我独立意识也比较强。而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不能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影响了其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难题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比较模糊,没有坚定将大学生培养成“四有”青年的信心,思想政治教育有时流于形式,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进行“两课”的教学,而课堂气氛比较古板,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感染力不高,没有启发学生主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因此,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这对于学生工作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四)学生干部队伍管理需要改进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对于学生干部管理也呈现出命令式的形态,即学生干部接受学生管理老师的任务并照章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干部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干部内部也没有较合理的竞争与考核机制,学生干部队伍的运作方式与党政机关的模式很相似,考核目标很模糊,工作完成情况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忽略了普通学生的评价,这使很多学生干部安于现状,工作效率不高。另外,对于学生干部的业务培训也比较缺乏,使很多学生干部边摸索边工作。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新公共管理理念强调以顾客第一,即以公众的满意度为第一要素;而高校学生工作则可以受该观点的启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官僚式的的管理体制,坚持服务于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和观点,适当减少命令性或约束性的管理方式,加强同学生的沟通,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将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

发展。

(二)建设辅导员的激励机制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主体,要构建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有机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鼓舞层面,需要推广优秀人物和事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关注辅导员精神生活和心理状态;在物质奖励层面,要建立公平的工资福利待遇,加强绩效奖励,保障科研经费,加大学习培训等。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二者都不可偏废,只有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帮助其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对待,不仅仅只局限于“两课”的教育;应当加强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使家长与社会有效地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创新“两课”教育的形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同时协调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文化建设、道德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教育载体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效果。

篇5

关于“感性”的含义,据《现代汉语词典》,“感性”一词是“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该词来自日本语,是明治时代的思想家西周在介绍欧洲哲学时所造的一系列用语之一,如“哲学”“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等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日本,有两个外来词被翻译为“感性”,其一,英文Sensibilty,它是一个心理学用语,原意为感觉力;感受性;感情;敏感性和鉴赏力,西周将此译为“感性”;其二,德文Sinnlichkeit,它是一个哲学用语,原意为官感,感性;实体,现实感,感性事物;,性感。天野贞祐在1921年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时将此译为“感性”。新村出编《広辞苑》对“感性”一词解释为:感觉能力;直观力和感受性,是人感受事物的能力,即基于人类身体的感觉而产生的情感冲动和欲求。

近年来,“感性”一词在日本出现的频率极高,其内涵包含着多层意义,它既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静态的“感性”是指人的感情,获得的某种印象;动态的“感性”是指人的认识心理活动,是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对未知的、多义的、不明确的信息从直觉到判断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这种“感性”能力尤为重要,除了感受信息也包含交换信息的能力,即从复杂的外界剌激中,抽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和将自己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准确传递给他人的能力。如“从民众的感性出发撰写广告语”、“按年轻人的感性制造MP3”等。感性的含义具有了更为积极的理解,由此可见,感性能力已成为信息化时展的一种能力。

二、感性工学的诞生

感性工学是感性与工学相结合的技术,主要通过分析人的感性来设计产品,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它属于工学的一个新分支。

“感性工学”的英文表述为KanseiEngineering,Kansei是日本语“感性”即カンセィ的音译。如上所述,感性一词在日文中的内涵丰富,其含义具有积极的理解,与Sensibilty有了较多的差异,在英文中没有与日文感性完全一致的语言。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各国对感性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加上感性工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还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各国对其命名亦会有多样的可能,但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不会有根本的区别,在国际交流中日本学者以KanseiEngineering命名。作为一个特定的用语,感性工学的感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时代、时尚、潮流和个体、个性时时发生变化,似乎难于把握,更难量化。但作为基本的感知过程通过现代技术则是完全可以测定、量化和分析的,其规律也是可以掌握的。

最早将感性分析导入工学研究领域的是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的研究人员。1970年,以在住宅设计中开始全面考虑居住者的情绪和欲求为开端,研究如何将居住者的感性在住宅设计中具体化为工学技术,这一新技术最初被称为“情绪工学”。当时工学部34岁的副教授长町三生参与了这一研究,之后,他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察觉到了日本的产业模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那种为满足消费者普遍需要而大量生产的方式正在逐渐消退,他敏锐地感到了一个表现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感性的时代”即将到来。经过近20年的研究,从1989年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感性工学的论文和著作,成为日本著名的感性工学研究专家。

长町三生1936年生于神户,1958年广岛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1963年获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工学部研究人间工学和安全工学。曾获得过美国人类工程学学会“优秀外国人奖”和国际安全人类工效学学会“安全人类工效学奖”。1970年开始研究感性工学,1995年任广岛大学地域共同研究中心主任。长町三生撰写了《汽车的感性工学》(汽车研究,11(1),2-6,1989)、《感性工学与新产品开发》(日本经营工学会誌,41(413),66-71,1990)、《感性工学及其方法》(经营システム,2(2),97-105,1992)等重要论文;著作有《感性工学》(1989,海文堂出版)、《快适科学》(1992,海文堂出版)、《感性商品学——感性工学的基础和应用》(1993,海文堂出版)等。设计在线.中国

首先将感性工学实用化,生产出第一批“感性商品”是从汽车产业开始的,当时日产、马自达、三菱将感性工学引入汽车的开发研究中,一改过去“高级”、“豪华”的设计定位,转为“方便”、“简捷”、“快乐”使用的设计定位。其中,日产汽车分析消费者心理,把突破造型外部形式作为研发中心;三菱汽车特别重视感性化的驾驶台的设计;位于广岛的马自达汽车则开发出具有个性化的车内装饰,将过去狭窄的车内空间,在不改变物理性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使用者心理的宽敞感和舒适感,从而获得了成功,据研究者介绍,“感性工学”这一名称的确定,来自马自达株式会社山本建一社长的建议。而正式确立“感性工学”名称,则是在1988年第十届国际人机工学会议上。

二十世纪90年代,日本的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和理念,住宅、服装、汽车、家电产品、体育用品、女性护理用品、劳保用品、以及陶瓷、漆器、装饰品等领域都将感性工学技术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其中,纤维产业的应用与学术研究超过了汽车产业,处于领先地位。1993年,日本文部省开始研究感性工学发展的可能性,由政府投入财力支持学术界展开调研。1995年,日本学术会议举行首届“感性工学研讨会”,二年后,“日本感性工学学会”成立。

在欧洲,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人类工效学研究室是欧洲较早研究感性工学的机构,德国的波尔舍汽车公司和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公司都热衷于感性工学的应用研究;在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运用感性工学技术研制出新型的家用轿车;在亚洲,日本的邻国韩国,一直在关注感性工学的发展,韩国政府决定在二十一世纪在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现代汽车和三星电子已有了相当深入的感性工学的研究。

我国近年来也有关于感性工学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发表了相关论文和中日合作的相关研讨,台湾省的成功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和交通大学也正在进行为期4年的感性工学应用于产品开发的合作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感性工学研究方兴未艾,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感性工学的教育

作为一门诞生在大学中的“感性和工学相结合的技术”,是在什么时候被列入教育,又是如何展开教学的呢?

1991年,日本信州大学白石教授向文部省提出成立“感性工学科”的申请,二年后,“感性工学”被列入文部省学科分类目录,广岛大学、筑波大学和千叶大学都是较早将感性工学列为教学内容的学校,但正式建立感性工学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系统地实施教学则是在1995年,该年4月,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感性工学学科,该学科聚集了工学、理学、医学、文学和艺术学等专门领域的专家15人,以清水義雄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为首确立了“知晓心灵意图、掌握心形信息、创造心意物品”的感性工学研究、教育理念。设立了感觉分子生理学、感性信息学、感性造形学三大讲座课程,建立起感性工学学科的基本结构,由此开始了感性工学的专门教育。

笔者曾在1997年于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听过来访的日本信州大学清水義雄教授关于“感性工学学科的构成”的演讲,并得到由清水義雄主编的《感性工学への招待——感性から暮らしを考える》一书。该书是根据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感性工学学科编写的教材汇编而成,全书13章。从中可了解最初的感性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感性与感性工学;第二章、感性的哲学;第三章、计测感性;第四章、感觉与感性;第五章、脑的构筑与感觉情报处理;第六章、感性与心理学;第七章、感性与传达;第八章、感性与制品;第九章、感性与媒介;第十章、工业设计与感性;第十一章、时尚与感性;第十二章、艺术中的感性;第十三章、文学中的感性.

“感性工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问,为使“感性工学”这一新学科让普通市民了解,获得相关知识,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决定将《感性工学への招待》一书的内容制作成通俗的广播节目形式,作为公开讲座将全书十三章分为十三讲,从1996年8月开始,通过信越、山梨等广播电台向普通民众播放,由此开始了感性工学的普及教育。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除了信州大学建立了相关的教育机构组织,许多工科院校也设置了相关课程,特别是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和一些艺术设计院校也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相关课目,如日本筑波大学、千叶大学、东北工业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东京工艺大学、九洲艺术工科大学等学校和我国台湾省的交通大学、成功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学校。那么,其课程教学如何展开?笔者手头有一份台湾交通大学的感性工学教学大纲,从中可窥见一些具体的教学过程,下面是台湾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硕士生感性工学研究课程大纲:设计在线.中国

(一)、课程目的:

感性工学是一种关于“心理感受”与“实体对象”关系的人因工程研究,其不仅能帮助设计者了解使用者的感受和需求,对于设计元素的掌握与运用,也有指针性的作用。因此本课程对于此类问题上的解决及方法除了说明外也例举相关应用实例以助了解。

(二)、课程内容:

1、课程介绍:感性工学概论;2、感性工学的基础概念;3、感性与设计;4、感性意象的解析(多元尺度分析);5、感性意象的解析;6、感性意象的解析(因素分析);7、实体产品的解析;8、实体产品的解析(数量化一类分析);9、关联模式的建构;10、关联模式的建构(复回归分析);11、感性应用系统的建构;12、研究论文研读Ⅰ;13、研究论文研读Ⅱ;14、专案进度报告;15、感性工学在产品开发的运用——手机;16、感性工学在产品开发的运用——吸尘器;17、感性工学在产品开发的运用——门面装饰;18、期末专案展现与报告。

(三)、课业要求:

学生在课程中必须完成,包括数个作业练习以及执行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

(四)、考试和评分标准:

出席状况5%;上课的参与15%;平时作业与报告40%;期末项目报告40%

四、感性工学的构成

从信州大学清水義雄确立的感性工学研究、教育理念及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大体了解感性工学的构成情况。以下为清水義雄所画的学科结构图:

按图表所述,感性工学的学科结构及基本的研究领域为:

1、感觉分子生理学。

主要研究人类感性的源头,脑的构造和机能。从人脑的构筑、机能分布、神经细胞和神经传达、脑的感觉处理,到视觉与感性、听觉与感性、嗅觉与感性、触觉与感性等方面的联系,偏重生理角度的研究。并通过感性的计测检验,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实验手段,对人类的感性进行评估。

评估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检测法,是对人的感觉器官作检测,对照受测者的感受变量和“辨别阈”、“剌激阈”的细微变化,作生理与心理的快适性评估;二是SD法,是利用语言表述官感,然后对之进行统计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可获得受验者的感受量曲线。

2、感性信息学。

主要对人类感性心理的各种复杂多样的信息作系统处理,包括收集和处理输入数据,以计算机为基础建立人类感性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变换、运算和分析,将其转换为决策者所需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输出的完整机制,然后进行感性量和物理量之间的转译,再以适当的形式传输、,提供给设计者和制造者。

另按长町三生的研究,其方法有三种:

(1)顺向性感性工学:感性信息——信息处理系统——设计要素

(2)逆向性感性工学:感性诊断——信息处理系统——设计提案

(3)双向混成系统:将顺向性与逆向性两种感性工学信息处理转译系统整合,形成一个可双向转译的混成系统。

3、感性创造工学。

主要是为达到符合使用者欲求的产品而作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研究。从简便、快适、无公害、个性化、趣味性等方面研究感性与形态、感性与材料、感性与色彩、感性与工艺、感性与设计方法、感性与制造学之间的关系。

其中,针对特定产品的使用目的,分别对以不同感性为主的应用工具进行介面、有效性、使用性、运算性与推广性的评估,以实验设计方式满足产品的感性化诉求。

由此可见,感性工学的研究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模式,汲及领域广泛,是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它起始于整体基础上的个别要素的分解,对具体的一个个感性要素作出判断和处理,从暧昧的、不确定的、模糊的感性表现中寻求、归纳出重要的真正符合使用者欲求的感性要素,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之构成清晰的可操作的东西,在产品设计制造中应用实施。五、未来的设计:感性化设计

过去的产品是设计者站在制造方的立场,通过预测市场商品的流行趋势,落实定位目的和设计意图,从材料、技术、设备、性能、成本和流通经费等方面,考虑实施生产的可能性,由此来策划设计方案,这是生产者利益优先的方式。

利用感性工学技术制造的感性产品是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立场,考虑上述各因素,并从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使用环境、废弃处理等方面入手,以产品使用者的意识、个性、审美、多样、快乐、舒适为重点,以综合的功能性、合理性替代过去狭窄的功能性和合理性,这是生活者利益优先的方式。

感性化设计是未来设计的方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乎使用者生活方式的设计。

未来的设计是符合使用者个性生活方式的设计,感性化设计针对使用者的生活方式,从生理、心理、物理三个方面建立起新的设计模式:对使用产品时人的肌肉活动、皮肤温度变化、冷、热、出汗以及疲劳等现象作客观的生理反映测定;由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语言、表情、瞳孔变化、脑波变动等现象作人的心理反映测定;对材料的刚柔、表面凹凸、光反射、热传导等材料学的特性作人的生理、心理反映的评估。由此统合一起,按新的设计模式,立足于健康意识,在各种设计、各类产品中表现使用者的个性,符合其独特的生活方式。

2、使用者与生产者对话的设计方式

为满足使用者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创造个性,让使用者参与设计,将自己的欲求通过对话的方式传递到生产者,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对话的方式是全方位的,使用者与售货员、使用者与送货人、使用者与设计师、使用者与制造商之间传递、对话,最终按使用者的意图达成一致。在当前的设计活动中,认识到与个人对话式的设计生产方式的企业还很少,感性设计提倡这样的设计方式,这也是未来设计的方式。

3、作为设计活动基础的信息及产品信息标准化

互联网、可视电话、数码电视等行为方式越来越发达,人们的信息沟通十分便利,这些基本设施将成为设计活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互动的对话式设计活动的展开。但由于国家、民族、文化、教育的差异,加上产品均有特有的性能,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必需建立产品信息的标准化,通过信息标准化的建立才能使各类信息有效地、准确地传递到所需方。目前信息标准化的建立有很多困难,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4、感性化设计创造生活

感性设计合乎人的个性,开展全方位对话型的设计方式,将促进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从普通的购买产品到参与产品的设计,逐步改变着产品的面貌,使产品中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从而创造出人类新的生活。设计在线.中国

参考文献:

[1][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M].日本:海文堂出版社,1989.

[2][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のおはなし[M].东京:日本规格协会社,1995.

[3][日]筱原昭、清水義雄、坂本博编.感性工学への招待—感性から暮らしを考える[M].东京:森北出版社.1995.

[4]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国际设计管理论坛专家论文集[C].2002.

[5]李砚祖.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J].新美术,2003,(4):20-25.

篇6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的政府改革运动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范式得以诞生,并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逐渐增加了招生名额,继而由此导致了高校的在读学生数量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的学生管理环节更加的复杂。对此各大高校逐渐加强了对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引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主要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政策制定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的职责应当是制定政策,而不是一味地执行政策。该理念认为,政府进行这样的职能转变,能够有效地缩减政府的规模、开支,并最终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新公共管理认为,作为一个有效的政府,其最大的职能在于能够对实际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1]。

2.政府服务应以公民(市场)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在实际的行政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的模式,并以公民或市场为导向,对政府以及社会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事实上,在公共部门内部仍旧存在市场的机制。而这就使得政府需要改变自己的行政方式,以公民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服务。

3.政府应采用授权(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由于政府组织具有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而这些结构的存在使得政府的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沟通存在诸多的困难,继而使得政府机构难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根据企业采取分权、授权、分散决策权等办法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政府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相同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4.政府应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手段和经验

新公共管理还打破了公共行政部门的传统理念以及管理方式,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私营部门成功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并在实际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于成本效率分析、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的重视程度。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认为,政府在日常的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取消公共服务的垄断,并逐步引用市场的竞争机制,从而为私营的企业或者部门提供服务竞争的机会。新公共管理这种做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服务水平与质量。

6.政府应重视公共管理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新公共管理还根据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学说,扭转了过去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投入,而忽视了结果的作风,并逐渐推行政府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重视所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的理念,并积极主动地根据外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除此之外,新公共管理还提倡建立绩效制度,并根据目标进行管理[2]。

二、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体系过于官僚化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继而形成了以自下而上的服从为基础的,缺乏平等互动的官僚型管理体系,而这种体系的构建往往阻碍了相关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事实上,在高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各级部门为了实现学生不出事的目标,往往都迫使学生被动地服从管理,但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差。

2.管理分级关系混乱

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各方管理者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继而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尚未实现真正的下移,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了在学校的政策制定,人才引进、流动,财务、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权都过于集中在相关的部门手中,而高校各院系的集中自较少,因而难以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进而由此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受阻。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关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绩效难以被量化。二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缺乏明确的目标。三是在相关的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了各大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难度逐渐加大[3]。

4.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服务理念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服务理念缺失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提供服务的意识薄弱,二是学生接受服务的意识缺失。事实上,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最终导致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管理的意义都过于忽视,并在追求整齐划一的服务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性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5.辅导员工作开展遭遇瓶颈

目前,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辅导来进行相关环节的工作。但近年来,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遭遇到了诸多的瓶颈。关于辅导员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继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二是90后学生往往具有信念缺失、集体观念薄弱等缺点,导致管理的环境过于复杂多变。三是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就业困难的双重压力,使得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内容复杂,继而忽略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

1.构建以学生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高校作为国家的公共资源及部门,其在实际的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并以学生或市场为导向,对学校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目前,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公共管理中的思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的效率性以及公平性。目前,各大高校都加强了对于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推动了行政管制朝服务管理的转变,并由此构建了以学校指导为主,以学生自我管理为特点的互动管理体系[4]。事实上,现如今各大高校都通过成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各类咨询机构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相关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并以此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各大高校还需要以新公共管理范式的思想核心为主导,构建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分级管理行政体系,并最终实现管理过程中行政级结构的淡化,推动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2.做好招生就业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都增加了招生名额,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在加强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招生的质量以及数量,并结合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基本要义,以市场为主导,制订严格的招生计划,并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做好招生录取工作。在管理学生就业工作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及人员着重提高就业率以及质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职业化、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从而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各大高校强化新公共管理的范式,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对市场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考查,并以此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完善人才的培养计划。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建设网上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并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的定位。此外,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过程中,需要学校的相关部门强化大学生咨询制度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立分级教育的咨询网络,推动日常咨询工作的开展。建立起分级预警机制,从而实现对恶性事故的有效防护,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调整高校学生管理重心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同传统的政府管理一样,由于部门过多,各部门之间的权限、交流受到限制,继而导致了相关管理工作难以得到开展。随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管理重心的调整。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着行政部门管理得过多、过细等问题,并且主要进行的是诸如政策制定、方向把握等宏观管理,而二级院系的管理自较差,只能进行诸如落实学校政策、完成管理任务等微观管理。前文提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就使得高校的相关部门需要重新划分权力关系,从而以此为出发点,改变管理部门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现状。事实上,通过构建相关的新公共管理范式,能够有效地推动基层服务工作的开展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实现管理重心的逐渐下移,给予各院系更多的自主管理权,继而提高学校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4.引入竞争机制与企业管理方法

在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下,各大高校逐渐加强了对于校园服务领域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引入了相应的竞争机制。事实上,在后勤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并由此转变有关部门以及人员的服务态度,并最终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关于在高校服务领域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的主要做法是让私营企业或部门参与到高校服务领域的招标中,诸如会议组织可以让宾馆饭店参与招标,毕业生招聘会可以让中介公司参与招标等。此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行,使得高校需要直接面临市场的竞争。基于这样的背景,相关的部门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现阶段,高校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基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逐渐加强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引进。事实上,随着该种方法的引进,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的相关管理环节的改进和发展。相关的实践证明,在高校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引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于高校管理的科学性,以及重视投入与产出、成本核算等观念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5.建立健全学生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在推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因受到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逐渐加强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目前,高校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管理队伍的作用,逐渐在相关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激励机制的构建力度。目前,各大高校在建立健全学生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时,往往采用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这两种方式。所谓的精神激励指的是通过目标、榜样、感情激励等方式来推动相关管理队伍的有效构建,而物质激励则是通过职称评定、学术科研等方式提高管理队伍的物质待遇,继而以此推动管理队伍的建设[5]。以江苏某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团队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为例,该校通过在财务管理的教学团队中建立激励机制,继而推动了管理队伍建设效率的提高,并由此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

6.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的有关部门往往重视管理的过程,而忽视了对于管理结果的总结,进而导致传统的学生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近年来,新公共管理范式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放松行政规则,加强对于管理活动全过程的重视,并对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关注的主张。现阶段,由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受到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高校的有关部门逐渐转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对于管理结果的重视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加强了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目前,高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目标管理的引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管理者的评价、待遇等方面相结合,继而推动管理者责任意识的增强,并最终实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7.树立服务理念

除了上述的几点外,在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下,各大高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服务理念,并通过相关管理工具的引入,为学生打造出闭环式的服务。在传统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各大高校的服务意识和理念都缺失得较为严重,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会导致相关的管理工作开展仅仅局限于简化流程、规范制度等层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难以得到提升。随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相关的人员以及部门在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学生的重视,并由此形成了以服务理念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在这一环节中,相关人员通过借助品牌管理的方式将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推动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事实上,品牌管理的实行,能够有效地提高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的水平,并对服务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应用。在建立以服务理念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建立学生投诉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的监督机制。以财务管理教学团队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为例,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针对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做出相关的调整,继而由此使得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教师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相关的新公共管理的思想融入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继而提高学生对于新公共管理相关理念的理解。

四、结束语

新公共管理范式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其在最初主要针对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但近年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发展以及其影响力的扩大,使得其对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内涵入手,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在新公共管理范式影响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的转变。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理念的创新和管理人员的努力,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孔令文.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22—23.

[2]高二华.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管理的影响[J].煤炭高等教育,2007,(3):34—36.

[3]马骁.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的启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6):740—743.

篇7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受阻原因

(一)校内实训场地不足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完成基础能力训练和部分在校外不宜实施的专业关键能力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设备应是产业或行业已经开始使用,并且能够代表本行业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的设备,三至五年内能体现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实训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要适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规律相适应;适合以能力训练为主,淡化原理性验证。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短缺、实训基地不成体系,专业实训场地狭小、实训项目不全、设施陈旧、性能标准不高,有些甚至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而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其他理工科类专业在专业特点上有所区别,对教学场地、实训条件等的要求与其他专业不同。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引进一个模拟导游实训室让学生参与实训,但也只能使学生了解掌握导游基本讲解技能和带团操作流程等基础知识,对于带团过程管理中被称之为“灵魂”和“基石”的与相关单位的协调能力和遇到紧急事件时的应变能力的训练,学生很难接触到。

(二)校外实践基地受限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是实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企业是生产技术活动的主体和前沿,相对于校内实训,校外实践基地的仿真实践教学,使产学结合更为紧密,是培养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安排落实工商管理类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场所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在企业就业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高校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正处于探索阶段。首先,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双方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都不高。校企合作,高校一般要向企业支付一定额外的费用,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高校一般不愿意额外出钱让学生到企业实习。而企业考虑到高校实习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产活动,对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也不高。其次,高校校外实践基地模式单一,大多停留在高校到企业寻求事件场所,而企业想从学校获取廉价劳动力的层面,校企之间的合作尚未形成操作性强的成熟合作模式。另外,高校校外实践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脱节现象,如旅游管理类的实践多为参观和简单操作,对旅行社经营管理形式、薪金制度、采购业务等涉及管理核心的内容多设计商业秘密,企业不愿学生了解太多。

(三)实践指导教师缺乏

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及实践活动氛围所提供的辅助条件下,结合校外实训基地亲自实践与操作,不断积累。目前我国高校的实践指导教师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现今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很多专业课任课老师就是实践指导教师。其次,实习指导教师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历。实践指导教师有企业一线实践经历,由企业经营管理的感性知识和工艺过程的操作技能,对指导学生实习极其有利。目前,高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的研究型人才,重研究而轻实践,理论知识系统丰富,但缺乏专业较强的实际业务能力,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常力不从心,这与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符。

(四)实践资金获取渠道较少

高校实践教学经费的筹措,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实践教学、科研和实践人才培养质量,也影响着高校实践教学的条件、水平和档次。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及其公益性决定了政府财政投资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它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但由于社会进步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仅靠政府财政投入增加来解决办学资金短缺问题,在一定时期里是不现实的。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场地、师资、设施设备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打破资金短缺形成的高校发展瓶颈,已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展开途径

(一)学用结合,以能力提高为目标搭建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

首先,践行创新理念,构建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高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改革思路,通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构建了“基本认知-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本科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其次,通过实践教学拓宽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通过创新人才培养不断线的教改思路,构建“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三个实践教学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础实践层”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认知型、验证型实验;“综合实践层”主要面向大二、三学生,侧重于应用性、综合性试验,体现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创新实践层”主要面向大三、大四学生,以参加教师科研、自主设计题目、参加学科竞赛等模式实现。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从理论验证、加深理解,到综合设计、融汇知识,再到推理求解、发现新知,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得到阶梯状提升。另外,实践教学着力点要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通过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建设、教学改革项目与教学成果建设等形式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

(二)校企合作,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建立稳固性校外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应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体制、课程、教学三方面进行:校企合作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同时要针对职业的岗位技能、技术规范的实习、实训平台,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成学院、学生、企业三级人才培养体制,实现学院、合作企业与学生的“三赢”。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其一,通过校企共建企业实践培训班、企业员工理论培训班等共搭校企信息交流平台。其二,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通过建立就业实践基地、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企业挖掘新人,学生提高能力,形成校企良性互动。其三,设立校园活动基金,力促企业与学生共赢。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助学金、企业赞助校园文化等形式,形成校企双向依赖、互动共生。

(三)双师教学,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就是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各种技师(工程师、会计师等)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高素质、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包括专任教师,也包括从校外企业、行业聘请来的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第二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和评审,或行业资格证的考评。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在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有发展有前途的中青年教学骨干,重视专业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以及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三是将兼职教师的培养纳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范畴。四是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作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校外实训基地挂职培训。

篇8

为响应校团委号召,我院共选派了10名学生干部前去汉口火车站进行迎新,选派了25名学生干部在校迎新总站接待新生。

在管理学院迎新总站的工作中,我们将四个专业分为两个小组同时进行,即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小组与旅游管理——财务会计小组,具体有宣传板块、窗口板块(填表、填表指导、房卡办理、现场咨询)、接待板块(管理学院大本营接待、宿舍楼下接待)、后勤板块、行李存放板块、办公室值班板块共六大板块10个项目的工作。这两个小组、六大板块环环相扣,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宣传方面,我们考虑到新生人数较多,资料档案繁杂,容易引起资料混乱等问题,宣传部特地按照要求制作了一块以学生编号一览表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展板,让新生能快速查询到自己的特定编号,然后报到窗口工作人员处,以便每一位新生的所有资料档案都有一个统一的编号,这种一个编号代表一个人的方式,大大的减少了随后的资料整理与今后的管理中可能发生的失误,使得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窗口工作方面中的填表处,在保证各个环节完成后都在准备好的回收资料核对表上做好记录的前提下,工作人员要收取新生所有档案资料,此外,还要发放学生卡片、家校联系卡以及温馨提示卡。其中小巧独特的温馨提示卡色彩鲜明温暖,内容朴实贴心,其中欢迎词代表整个管理学院表示了对各位新生及家长的热烈欢迎,院内各领导与老师电话号码的特别注明则拉进了新生及家长与院内各领导与老师间的距离。

窗口工作中还特别设置了一个与填表处密切呼应的填表指导处,主要对前一窗口发放的学生登记卡、家校联系卡以及房卡的填写进行指导。相对前一窗口的繁琐步骤,此窗口的工作相对轻松。但是由于填写内容较多且有些复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耐心与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个项目既为我们的周到服务又增添了精彩的一笔,也为整个流程高效率运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行李存放,是我们考虑得最多的一项。因为新生及家长的想法是不可定性的,所以我们并不能肯定是否有人愿意存放行李,存放的行李会有多少,但是我们还是设置了最为适当的范围与场地,保证有人需要就能够提供方便。此外,我们特地在存放处安置了许多小凳子,供部分新生及家长休息,让此处场地得以充分利用。

办公室值班工作,主要是是为了保证各方面的联络通畅,资料的存取得当,书面资料的电子输入整理迅速等。为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作进行过程中,有专门人员负责将已收档案送至办公室,由办公室值班的人员对其进行电子输入及整理。

除去上述各项特别增设的项目或板块外,还有沉稳友好的房卡办理窗口、热情到位的现场咨询窗口、不辞辛劳的接待板块、繁琐细致的后勤板块。这些项目配合紧凑、气氛和谐,保证了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9

“四个学会”是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的,又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问题。报告认为教育仅从数量上去满足那种无止境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教育的功能应该是培养人具有适应变革的能力,使之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报告将四种基本学习: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称为人一生中的四根“知识支柱”。

一、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

所谓“学会求知”,是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即学习不仅仅是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和方法,学会如何去学习。因此,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同以往,更强调学会学习、思考及创造。由于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涉及的价值、知识,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求知”将成为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我一直向同学们倡导的“三一工程”就是基于帮助大家“学会求知”而提出的。“三一工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些倡导性的要求,引导同学们有目的地通过自身努力掌握社会生存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学生求知”。“三一工程”内容包括:大学期间要培养一项兴趣爱好,学成一技之长;大学期间要做10件有意义的事情,以提高就业能力;大学期间要读100本人文社科经典名著,以提高个人素养。每一项不仅明确了学习的内容,还说明了价值和意义,希望大家在大学期间不仅能够将“三一工程”坚持下去,还要不断自我检视坚持实施的效果。

二、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做事”是指获得一种能够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同时也是个人的素质(交往能力、共事能力、管理能力等)、具有的知识以及实际本领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当前的社会形势要求我们大学生将从学会掌握某种职业的实际技能转向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包含职业技能以外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交往能力,这些精神与能力更多地要从工作实践和人际交往中去培养。

在“学会做事”方面,首先希望同学们学会各种礼仪规范,比如社交礼仪和商务礼仪等。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交流、读书和视频等途径学习并掌握社会交往的礼仪规范,成为会做人会做事的社会精英,向“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断说不。其次,同学们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EQ)和逆商(AQ)。情商(EQ)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逆商(AQ)则可以提高我们面对挫折和逆境的调适能力,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三、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共处”不仅仅是指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善于同别人和睦相处,还要学会同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性格和宗教信仰的人们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人际关系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且是衡量个人发展的尺度。每个人要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可是,纵观大学校园,当代的大学生们都懂得“学会共处”吗?

每人都有看待世界和衡量事物的标准,当我们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缺陷时,难免会有很多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地方。可是,我们的标准就是绝对正确的吗?与人共处之时需要协调各种标准,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小矛盾不解决,就会形成大冲突,甚至是悲剧。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本身极富启发性。在黑格尔看来,悲剧并不在于处境多么艰难,那最多是悲惨,悲剧是冲突中对立的双方都没有错,各有辩护的理由,而同时每一方自己所坚持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换言之,就是双方都没有错,却无法调和。这就是悲剧,其实就是没有同理心,不知道换位体谅,不懂得与人相处导致的。大学生作为当代优秀青年,我们必须要学会共处。无论是同学、师生、朋友、恋人,如果能学会共处,就会友好和睦幸福,否则就有可能走向黑格尔式的悲剧。

四、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在现代社会,学会生存,就要使个人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即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发达的智力,而且要有劳动的技能,维护社会安宁的品德,审美的意识和情操,以及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我防卫的能力等等。就我自己来看,学会生存的最低要求首先就是不伤害自己,然后是不伤害别人,最后是防止自己受到伤害。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所以,无论我们在生活中受到多么大的挫折和打击,都不要去做伤害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学会共处,懂的中华美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会去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最后,要防止自身受到伤害,这就需要大家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提高防骗意识和防盗能力,同时要防止传销组织的渗透和洗脑。另外,随着假期招工的泛滥,也请大家小心应对,非法招工的机构或个人,其招工目的仅仅为了私利,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和安全事故,大家的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

最后,希望大家利用假期的时间做好两件事情:

(一)英语学习

在大学里,英语是最重要的科目和学习内容。英语学的好,四年大学生活就会很轻松,进退自如;英语学不好,大学生活就会倍感压力,甚至会影响到就业和考研。建议大家尽早准备四六级考试,利用寒假从词汇、听力、阅读等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经典抄写

篇10

(2)教材内容相似,缺乏针对性。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管理类课程,而非技术类课程,具有两层含义: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管理,两方面均表明了管理信息系统应侧重管理而非信息技术本身[2]。因此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其授课内容和重点也应有所区别。而国内大部分教材的内容、体系大致相似,知识陈旧,在内容安排和案例设计上缺少针对性和创新性,此外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知识更新的快速性也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融合。从教学方法来看,该门课程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结合为辅。由于学生缺乏对企业实际生产运营管理的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总是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而被动地接受新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在企业中发挥支持决策作用的。例如在介绍MRP的基本思想、原理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竞争战略时,由于学生不了解制造业的生产流程,所以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就需要教师传递大量相关信息辅助学生理解。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融合。

2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

2.1合理设置先导课程,教师加强引导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相关知识的有序性要求比较高,因此该课程一般设置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课较为合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充分理解该学科的基本思想和脉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反馈。例如通过课前回顾上次课程的重点内容,课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选择恰当合理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课后安排阅读资料和案例巩固学习内容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进度。此外,授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授课效果向学生推荐参考书目、学术期刊和相关网站辅助学生课后扩大视野,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提高教学效果。

2.2选择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