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5 15:49: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实践上,由于缺乏重要性的认识,研究性活动没有典型的范例可供参考,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混乱。因此,从一般的模式探究出发,总结相对稳定的教学策略,于同行分享。
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多集中在城市的高中,而农村的高中研究性教学相对比较落后,不管是从教学的硬件设施、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来看与城市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教学的落后,教学质量差。
所以,在农村的高中教学中我们必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找到适合农村高中发展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就结合当前的农村教学状况进行分析,解决教学的诸多问题,真正地在农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
一、农村的高中教师一定要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
要想在农村的高中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熟悉、了解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研究性教学有四个基本特征:(1)一定的探究性。这主要是化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观察发现问题,深入研究解决问题;
(2)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还是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如果教学时只是一味地按部就班,即使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学习,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一定的合作性。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进行思想的交流,思维的发散,能够产生新的思想火花;(4)一定的创造性。高中生的思想比较丰富,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喜欢联想,重组知识框架,这样就会发现新的知识点,新的问题,并且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
二、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的一般策略
1.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课程。但我国学生比较缺少问题意识,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自觉必要的思考,从而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个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问题意识,愿意带着问题去学习,自然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问题的研究,加强对问题的思索,最终会把学习变成一个互动的过程,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2.我们如能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机制”,那么班级就会团结,上下就能协调,群体环境就有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动手操作是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自己研究课题的价值。
3.完善课题的简单评价机制,充分利用表格进行形式与内容的对比,在研究开始之初,就建立课题研究用的表格,通过让学生填表,完善研究内容,组织小组评价,同时,利用课题开题报告会、课题结题报告会,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评价,适时向年级和校外扩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30-0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持续推行,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而根据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联系,成为解决学生生活中各种难题的“钥匙”。
一、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概述
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被我国教育界频繁提起的一个教育理念,但是这个理念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教育生活化在我国最早由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第一次提出。后来的教育学家在其原先的理论上进行不断的总结创新成为了一种适用于现代的全新教育理念。笔者认为这里所指的生活化教学主要讲的是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内容和各种可能有联系的生活元素进行紧密相连,让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然而,这种生活化的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教育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即可,而是让学生重新理解教育的意义,将原先学习到的一个个生僻的理论知识还原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并在实际的运用中真正实现学习的学以致用。换言之,生活化教学就是让教育脱离原先枯燥的本质,让生活的色彩来“妆点”原先毫无联系的学习与生活,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有一种愉悦的感受。
二、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生活化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具有很多明显的特征,其主要特征如下,首先,生活化教学最为明显的特征即为生活性。这就要求生活化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而很多学习的知识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深入挖掘。这不单是对于生活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习与生活更加紧密联系的一种必要手段。
其次,生活化教学还具有的一个特征即为问题性。这里的问题性与其他学习理论中的问题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问题性需要生活化的教学中包含需要学生学习解决的各种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应具有相当的价值,且与生活有着相互的联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凡是较为成功的生活化教学案例必须为学生充分营造一个包含问题感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最终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让问题最终得到完整的解答。
最后,生活化教学的第三个特征即为教学必须具有真实性。教师为学生营造的生活化情境必须是真实有效的,虚拟的生活化情境是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因此不能达到教师原先期望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只有具有真实性的生活化教学才能让问题的解决具有时效性,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其应该掌握的学习知识和内容。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1、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正确理解数学生活化教学内涵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想要得到有效实施的话,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体系,吸收和接纳更多新鲜的教育理念。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相连,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其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显得过于功利,生活化的教学也不切合学生实际。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正确理解数学生活化的内涵,而并不是简单的将生活场景与教学进行联系即可。而是应该将生活作为教学的一个入口,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也不断思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
2、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关键所在。对于好奇心本就很重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一定量的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探求数学世界的,针对于其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动手,亲自去发现蕴含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比例尺”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校园进行认真观察,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绘制一副关于校园的平面图。然后在课堂上对比较有代表性的绘制平面图进行全班讲评,并表扬在整个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学生活化的一大典型范例。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融入现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边学边玩,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学到相应的知识。
3、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身临其境
数学本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之一,学好数学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之于他们而言还显得比较的生僻和抽象,很多小学生对于数学都有一种无可名状的畏难情绪。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营造则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将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课堂,让这些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三角形》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首先让学生思考一下存在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三角形物品,思考完毕后将这些物品的名字和作用一一告诉老师,老师对学生的汇总进行总结。通过将这些日常物件引入课堂,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一下子就会荡然无存,教学的后续教学也会显得更加的得心应手。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择的生活化场景必须真正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一些生搬硬套或者是成年人才能理解的生活场景是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开展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阅读”的本质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个性化地理解文本内容。任何人阅读文学作品,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一个读者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作家自己在创造形象时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并不完全一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很大不同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从而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如《红楼梦》,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会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经》,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就是读者主观能动性造成的差异。例如,我们教《皇帝的新装》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怎样的皇帝?有的学生说“一个爱穿新衣的皇帝”,有的说“一个不理朝政的皇帝”,有的说“一个受骗的皇帝”,有的说“一个愚蠢的皇帝”,有的说“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每个学生都用课文中的具体材料作自己观点的依据,津津乐道。
探究式教学是进行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较,它具有综合优势。
我们学校积极开展了探究性实验课题,根据一年来教学实践,总结并提出了按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程度递增的六种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分别是:基础实验课型、演示实验课型、支架式课型、拓展课型、研究型课型;实验-信息整合型模式探究教学法,同时进一步了解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熟悉化学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学习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法和策略。
一、基础实验研究课型――启发探究式教学
1.启发式教学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2.模式的特点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启发式)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发挥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3.适用范围
课内书本的基础实验为主。
二、演示实验课型――以引导学生边实验边探究的教学法为主
运用“边学边实验”的方法,为学生创造物理环境,扩大师生在课堂内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越来越发现这成为一种方式灵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形式。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更适合新新课标下的教材教学。它可以起到以下作用:起到了演示与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纽带作用;充分体现了各学校因材施教的原则;加强了学生探究的意识,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加强实验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知识面。
三、支架式课型――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坛上流行的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探究性实验。当然,探究技能的提高,教师的引导应随着学生解决实验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减少,即逐步撤离“脚手架”。
其中,教师可根据具体实验情况,搭建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如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建议支架等。搭建探究支架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探究情境、搭建探究支架、学生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性实验的效果评价以及开展表达和交流活动,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每个同学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唯一的正确理解。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以利于学习的迁移。
本模式的适用范围:对探究性化学实验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我们要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坚持贯彻实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研究型课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研究性实验的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探究解释得出结论。探究性实验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实验具体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可以考查研究性学习或者说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如考查提出假设与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考查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方法,考查运用正确的化学术语与文字等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等等。
试题模拟化学探究性学习过程,将科学探究内容置于具体的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对探究过程的某些环节侧重考查,除了考查学科知识外,还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语言组织表达、探究能力等高层次的能力。
历年高考探究性实验题体现新课程理念上所做的努力与创新,也充分说明了这些题型在历年高考试题中的主流地位。在进行新一轮的不同模式的高考备考时,我们是否应该从这些试题的命题依据、命题方式,以及高考过后的信度与区分度等方面,去思索和探讨我们的教学呢?
五、实验――信息整合型模式探究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模式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了各自的优点,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成果的呈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的处理也是在教学整合中的教学方法。
本模式的适用范围: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
六、拓展课型――自学辅导式探究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教材原有实验进行拓展
特点:是利用教材中原有的实验进行改进,既来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基本技能;很适合于这几年理综试题的要求,所以在这几年的高考题中这一类试题频繁出现。
2.教材原有化学性质进行拓展改编成可操作的实验
特点:有的的实验不是教材中要求的必作实验,而是某种物质的性质,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探究,进而在实验中进行验证。
3.教材中实验的再设计――新课标下的化学实验考查的又一新方向
教材是学习的根本,试题是以课本为模板的,只要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养成正确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在高考中就能灵活应对。
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今天,只有拓展实验课堂,改进实验方法,才能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实验操作技能,才能在科学领域里勇于探索,推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4.本模式的适用范围
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
本模式重点展现了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和主要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及活动设计意图等。近年高考考试题具体表现新课标精神的又一个大胆的探索与创新,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基本方法的应用情况,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直观知觉和理智分析路人类的两种认识程序,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直觉是一种为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识能力,儿童的认识主要靠直觉发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儿童依靠直观知觉作画有以下特点:
(一)儿童依靠直觉把握物象基本特征儿童观察物象时眼睛最先接触到的并不是可度量的现象,而是接受视觉刺激后得到的直接的、原初的感染力,他们把吸引了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加以选择和强调,从而表现出对象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看,被感知的意象就是感知物的本质。比如4岁幼儿看一辆车,他知道车身近似方形,车轮是圆形,这是车的基本特征,尽管有时他们在一个方形下面画许多圆,但仍能看出这些圆是代表滚动的车轮,在这里数量并不重要;儿童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喙,在圆的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强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他们表现形的能力由简单到复杂,这是他们认识发展的自然过程。
人类认识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感觉器官。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是儿童认识发展的重要方面。艺术要求儿童注意世界的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共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个性。艺术表现要求不是画物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有个性特征的物象,是这个物象和那个物象的区别。因此,在艺术教育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儿童去注意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提高艺术表达能力,把儿童从概念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起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儿童依靠直觉能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儿童的早期艺术形式,含有高度抽象的几何图形,它们并不是对大自然的复制,而足对大自然本质特征的反应,有人认为这样的概念不可能产生于观察过程本身,它只可能是更高级的、非观察性的层次上推敲的结果,他们认为儿童对现实情况的思维不是靠直接的感觉,而是靠非感性的智力的升华。其实,儿童与成人的艺术概括相反,是非理智的思维活动。概括在所有的知觉中都会自动发生,因为简化的形象是被记住的形象,儿童所表现的视觉意象,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主观需要上。比如,儿童画一条公路上行驶着的车辆时,运用折式构图,在一条线的上下画出两个天空,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上下颠倒地画在这条线上。再如,儿童画一个人在洗头发,他把伸进盆里的头和地面用俯视表现,以便让人看清洗头发的情景,把人的身体用平视表现,以表示人站立的动态。所以,儿童在表现世界的根本性结构特征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力。
(三)儿童依靠直觉能体现美的自然法则对自然中存在的平衡、秩序、和谐等现象的体验和追求,是人类的审美本能。在儿童的绘画中,均能得到自然显现。如儿童在线画中能自由运用各种形态的线通过疏密、繁简变化表现节奏和韵律,他们用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三角形在人物、动物、植物上自由组合装饰,做到繁而不乱,繁简有序;在线描写生画中,能把复杂的景物组织得井井有条。儿童在色彩画中,常用补色对比表现强烈而和谐的色彩关系,依靠直觉他们能感觉出一块红背景前的人脸是绿色的;在黄色背景前把人脸面成紫色;他们还可以根据物象受光的影响所产生的明暗变化,用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色块进行表现,这些并不是在理性知识指导下的艺术表达,而是靠直观感受,靠主观感情支配所做的自然表达。教学中教师只需要把儿童画中表现出的这些优点加以肯定,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儿童由无意识的显现发展为艺术表现,认识就会得到升华。
人的直觉不是少数超人和艺术家才有的特质,直觉是人所共有的天赋,依靠直觉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开启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直觉发展。
二、我国传统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包括设置了“稳态与环境”这个必修模块。对这种新颖的设计,有许多教师不理解,也有一些教师从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提出了质疑。本文就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建构
1959年,布鲁纳(Jerome S.Bruner)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自此以后,课程内容要结构化,成为课程专家的普遍追求。
(一)生物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以生命的基本特征来组织内容,这也是传统的普通生物学的学科结构。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体系要反映学科体系,但不等同于学科体系。它除了考虑学科体系,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需求。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二是20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生物学革命”,使生物学的“范式”发生了改变。库恩(T.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说:“科学革命以后,教科书和它们提出的历史传统必须重写。”例如,已故陈阅增先生主编的《普通生物学》,就打破了传统的普通生物学学科体系,根据当代生命科学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按生命的主要结构层次,从低层到高层安排。”[1]
(二)构建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思路
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构建的依据,是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学方面的关系。逻辑关系指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心理学方面的关系指按照编者所理解的学生认识发展,把课程内容加以组织的关系。对科学课程而言,一般的倾向是在高年级采取逻辑结构的体系,在低年级以心理学结构的体系为主。我国的课程向来关注知识体系,构建高中生物课程的思路,按我国的国情只能取前者。
按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1.可以按形式逻辑的方法,将若干科学事实或概念作为逻辑起点,通过演绎推理构建一个公理化的体系。这种方法在物理、化学中用得较多,对生物课程,《标准》首次将概念列入了课程目标,《标准》中“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也主要以类似的方法构建;但由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生命现象的不确定性,以形式逻辑构建知识体系只能适用于生物科学的少数领域。2.进化论无疑是生命科学中最大的一个统一理论,研究生物进化的机制不仅要追溯漫长的生命历史,覆盖各种生物进化现象,并与生命起源承接,还要能对现今全部的生命现象给出说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在普通高中开设“达尔文主义基础”课程,希望以进化论为框架构建生物课程体系;但由于进化论远未成熟,结果使生物课程受哲学的支配而走上非科学的道路。3.当代生物学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对生命的本质,生物学界长期存在活力论和还原论之争。20世纪30年代后,科学界对生命的本质提出了新的认识,就是机体系统论。1952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L.V.Bartalanffy)出版了英文版的《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提出了机体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组织原理)、动态原理、自主原理。这些原理表明: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生命有机体结构产生于连续流动的过程,具有调整和适应能力;生命有机体是一个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系统。[2]1968年,贝塔朗菲又在此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写成《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创立了系统论,生物学也由此发展出“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系统概念、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理解生物学知识,重新整合原有的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这已成为“生物学革命”的内容之一,国际上称为“利用系统方法进行生物学革命”。“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就是以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的。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
(一)关于稳态、调节和环境
稳态的概念最初来自生理学。生理学把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叫做稳态。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使平衡恢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受到破坏而又同时得到恢复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后来,稳态的概念逐步扩展,它不仅被用来说明内环境理化特性的动态平衡,而且人们发现细胞、群落和生态系统在没有受到激烈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也都处于类似的状态,都可以用稳态这个概念来说明它们相对稳定状态的维持和调节。
稳态调节的概念原来也来自个体水平的生理学,例如,哺乳动物体内的温度、渗透压、pH以及各种电解质和营养物的浓度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是在其自身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随时进行反馈调节而实现的。生态系统虽然没有与此类似的调节机制,但也具有一定的抵御环境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特别是成熟的生态系统,每年的能量收支大致相等,营养物质循环近于“封闭式”,流失极少,系统能相当长久地保持一定的外观和结构,这些都是稳态调节的结果。
(二)“稳态与环境”模块概念体系的建立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都是一个知识系统。从一般形式上看,都是由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特定方法、相应理论以及应用范例等构成的。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框架来整理和概括生物科学事实,虽然容易被理解,而且从科学发展过程来看,分门别类地划分和组织材料,确实是一切科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但是科学事实本身和若干科学事实的简单堆砌毕竟还不等于科学。事实只有以系统的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成为概念和规律的根据和验证时,才能够变成科学知识的组成部分。
以这样的观点来看《标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3.1植物的激素调节”和“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两个单元,提供的是经过整理的科学事实,它们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在后续单元中,“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和“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点,提出了“稳态”的概念;“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等知识点,提出了“调节”和“环境”的概念。科学概念是由大量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经过理性加工和提炼而形成的,科学概念一旦获得,就会使人们的认识发生飞跃,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然而,概念虽然重要,但仅有概念还不能形成科学理论,概念只是理论的逻辑起点。在稳态、调节和环境概念的后面,还有一个更核心的概念,就是“系统”。因为稳态是系统的状态,调节是系统的行为,环境是系统的存在。这样,“稳态与环境”模块就以“系统”这个本体论概念作为核心概念,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并以“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阐明群落的演替”“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等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应用范例。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概念体系是隐性而不是显性的,是运用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建立的。教材如何编写,教学如何进行,则需按具体情况而定。
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
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除了科学事实、基本概念、相应理论和应用范例,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特定方法。“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科学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方法以及以模型和数学方法为主的逻辑方法。
(一)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标准》在“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前言中指出:“本模块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运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3]这就明确提出了“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现代生物学的分析性研究已深入到分子、量子水平,但为了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还必须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了解整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植树造林是中央的号召,但西北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很小,蒸发量很大,其地下水主要靠地表下的渗透作用(如熔化的雪水)。在这些地区植树,地下水会因树木的蒸腾作用而过量散失,导致水位下降甚至枯竭。于是近年来中央指示这样的地区要多种草。然而,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却出现了砍树种草的热潮。殊不知在高温多雨地区,树的生态效益要远远超过草。结果,一些城市政府部门又不得不规定绿化至少要有多少比例的乔木和灌木。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系统分析的思想。
转贴于 现代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基于数学工具进行的,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如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具体说,就是运用系统的概念和系统分析的思想,一方面对生命系统的要素、结构、边界、环境、性能等系统的基本特征做分析,另一方面对系统的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以生态系统为例,其要素指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结构包括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边界指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是模糊集合,其边界是一个模糊概念,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环境指一个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共同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性能指系统整体的特性和功能,系统的整体特性表现为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区别,系统的功能则反映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或系统获取输入、予以变换而产生输出的能力。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至于系统的状态,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系统的稳态就是生态平衡状态。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它的生产量,包括输入、输出、净生产量和效率。类似的分析在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均可进行。“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阐明群落的演替”“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等知识点,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等活动建议,都需要渗透和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
(二)数学和模型方法的运用
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在提出机体系统论概念的同时,主张用数学和模型方法研究生命现象。
1.模型方法
《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4]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大类,通常说的模型即指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客观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它包括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两类。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模型有实物模型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等。思想模型是物质模型在思维中的引申,根据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形象化方法(或称为意象思维方法)构建的具象模型,它是人们在思维中通过对生物原型的简化和纯化而构思出来的。具象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等。它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另一类是以理想化方法(或称抽象思维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等过程理想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系统理想模型。这类模型使研究对象简化,在科学研究中用于计算推导,引申观察和实验的结论等方面。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既包括概念系统,又包括表象。前者有概念、原理、规律、理论,后者的成分包含观念和印象。当代不少学者都主张把表象看做一种符号要素,与语言等其他符号要素一样具有抽象、概括、组合和再组合的功能,因而能构成思维的操作。所以模型提供的观念和印象,不仅是学生进一步获取系统知识的条件,而且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
“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和“设计并制作生态瓶”,都是运用模型的探究。例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制作的是一个活体实物模型,运用这个模型进行的是对生态系统运行的模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实验,这时就要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条件和因素,在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利用活体实物模型进行的模拟实验,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变量较多,而且变量之间的关系,除因果决定性因素,还存在许多非因果决定性的因素,所以需要做系统分析。就本案例来说,一方面需要对生态瓶的组成成分、结构、环境、性能等做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系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流动状态及其调控做分析。这对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无疑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也正因为生命系统的复杂,所以活体生物模型与实际事物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这是需要讲清楚的。
2.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指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的方法。目前,数学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医生做手术之前都可以先进行数学模拟以预知各种方案可能出现的后果,再依据个人的经验来选择手术方案。数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标准》对数学方法的使用,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定义概念。概念有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之分,具体概念指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概念,即实物概念,例如细胞、组织等结构概念,呼吸、遗传等生理活动概念;抽象概念不能通过观察习得,只能通过下定义才能习得,例如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等概念。在抽象概念中,有一类是用数学式来定义的。这类定量的概念以数学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工作提供一种简明精确的形式语言,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稳态与环境”模块没有明确要求用数学式定义概念,但“列举种群的特征”这个知识点,如果涉及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那就是用数学式定义的概念。
(2)对生命现象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例如,以条形图、曲线图、统计图等来表现某一生命现象的统计数字大小及其变化,这在生物课程中已广泛应用。
(3)统计方法的运用。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方法。统计性规律在生物界广泛存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即大量随机事件所组成的系统的规律性,如遗传性状传递过程中的规律。这类问题可用描述统计方法解决。另一类是某些生命系统行为的规律性,例如,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生灭过程、生物个体生态寿命的预期分析等,它们是不同条件下生命系统某种行为潜在可能性的数量估计,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状况。这类问题可用选取统计方法解决。描述统计方法和选取统计方法,《标准》都已引入。描述统计方法主要是对观察、实验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等统计加工,得到统计事实。孟德尔正是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观察和数据分析,才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选取统计方法又称统计推理,是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例如,对种群数量、密度的研究,要完全获得某自然种群总体的状态、特性和变化规律的信息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无必要,所以往往根据由样本(样方)所获得的统计事实来推断总体。“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前者是用描述统计方法表达大数过程的规律性,后者是用选取统计方法进行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
(4)用数学模型来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生物数学模型有两类:一类为确定性模型,它用数学方法描述和研究必然性现象,例如某生物个体的生长曲线、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曲线等;另一类为随机模型,它用概率论和统计方法描述和研究随机现象。例如,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没有确定性,有多种可能的结果,究竟出现什么结果是偶然的、随机的,但当种群由大量个体组成,并能随机繁殖传代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又表现出统计规律性。1908年,哈迪和温伯格用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对此进行了描述,这个随机性的数学模型为种群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数学模型,“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安排了一个要求:“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根据以上对“稳态与环境”模块知识结构和科学方法的分析,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随之而来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问题,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阅增,等.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的总设计,使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学科化,课型化,我们设计的“小学阅读导学”和“作文导学”两个亚模式,经过41名教师的一年多验证,证明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概括性。该模式提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文”两个重点。2.操作性。提出了教师的行动步骤,使教学活动开展有理有据。3.整体性。要求教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握年级特征,以单元和课时目标为依据教,不肢解课文,不搞串讲分析。4.针对性。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来的:一是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二是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常规;三是教学优劣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师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5.优效性。该模式从德育、学习能力、认知三个领域规定了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任务和目的,体现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特征;模式还运用了目标导学理论,在操作程序上汇聚了众多成功的教学活动方式,养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其具有优效性。
一、对目标导学体系研究中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基本范型。
(一)理论依据
小学目标导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我国目标教学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讨,现代认知心理学之认知理论的建构学说,元认知理论。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形成了认知、德育和学习能力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体系。
(三)操作程序
1.单元教学操作程序是:设定单元目标课时按标导学形成性测验矫正补救单元达标测验。
2.课堂教学操作程序是:准备示导议练诊断评补。
(四)操作策略
教师在该模式中是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达标的组织者。教师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并用目标去准确界定它。教师按标施教,以标导学。
二、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
1.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发展认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语文知识的基本特征具有教化功能和情感性,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积累、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就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是凭借语言和文字思考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要心理成分就是思维,所以发展思维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2.阅读教学是一个整体,词、句、段、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目标进行整体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答思想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
2.德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3.能力目标。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三)操作程序
1.初读准备。初读全文,感知全文,了解全文大意;深入学习每个段落时要初读,承上启下。从而在认识上有所准备,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2.精读示导。确定重点词、句、段作例子,进行导读;教师通过指导,诱导、引导、辅导,释疑解难,把握作者思路。
3.情境议练。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议练;根据课文的特点,通过图画,生活,实物,声象,语言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听、说、议、练。
4.回讲诊断。学完每个段落后,可回讲重点词、句和段,诊断掌握情况,及时矫正;学会全文后可根据板书提示,问题脉络,图画情境进行回讲,诊断掌握情况,及矫正。
5.归纳评补。一般是每个知识点学习之后有小结,归纳,并视其掌握情况进行评补和补做;重点是在精读示导之后,情境议练之后,回讲诊断之后,一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点,一方面要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从而再次补救。
(四)操作策略
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五)运用示例
课例: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执教:德阳市中区八角井镇小学教师黄沐洁,女,20岁。
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对《捞铁牛》、《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一项科技活动》的阅读,要在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练习给课文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的教育。
本课时教学目标:德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可以从研究其它生物中得到启示,激发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他们爱科学,学科学。学能――练习归纳段落大意来理解课文的能力。认知――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②“启示”是什么意思?③用一句话说一说1、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以问题促读促议)。然后精读3―6自然段,并创设情境议练:①填表并说一说: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实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②“反复”一词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品质?③看灯片说一说: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④练习0105第3题,互评矫正。(精读示导,精境议练)。继续学习第7自然段,根据图法和板书说一说:①飞机和雷达的联系;②练习0105第2题,互评矫正。(情境议练)。最后总结全文:①出示1,2,3―6,7自然段的大意,并根据这个意思分段;②归纳概括段意的方法和全文的主要内容;③用“启示”“摹仿”“发明”3个词语,举例说一说人类仿来的例子。(归纳评补)
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
1.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答出来。
2.小学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的集合训练。
3.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加深,改造和系统化,并能进一步猎取自然和社会知识;在情绪体验中,可以陶冶审美感情,激发求知欲,发展个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逐步做到①有具体内容。②有真情实感。③有中心。④有条理。⑤有重点。⑥展开想象。⑦注意选词用语。⑧写完后要修改。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①观察、思维、表答密切结合的能力。②能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要表答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说假话,思想健康,别人看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三)操作程序
1.观察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作有关人、事、景物的观察,准备作文的素村。
2.范例示导。结合单元的读写重点和本次作文要求,分析一两篇范文,引导学生揣摸作者的写法,迁移到本次作文中来。
3.口头议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口述片断、梗概,思路,脉络,也可以口述若干细节,可以口述开头,结尾,过渡部分,也可以口述全文。
4.试作诊断。在观察,范例示导和获得其他同学口述信息的基础上试评,进行自我诊断。
5.修改评补。经过试作之后,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有针对性地集体评改,修正,适当重作,然后誊正。
(四)操作策略
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练笔。
(五)应用示例
课题: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断》,两课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222-01
本文结合某教师教学《平行四边形认识》时,引导学生在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选取本节课几个片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 要为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搭建一个平台
范例:片段(一)游戏“心有灵犀”(教师事先请一位学生上台背对视频。师课件出示“”,台上同学请一个自己的好朋友描述视频上出现的图形的特征,自己猜,猜出了这个图形。换另一组同学猜正方形,然后再请一组同学猜长方形,最后出示平行四边形。)
师:每个图形都有自己的特征,特征才显得与众不同。
意见:“猜图”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教师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猜图”,全班五六十个学生,只有个别学生参与了“猜图”的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这个游戏只针对个别学生,这样对培养全体学生的空间概念是不利的。
建议:如果教师不用课件方式呈现以上几个图形,而是将这几个图形剪好装到几个神秘的袋子中,然后依次请4位同学将手伸入袋中,在眼睛看不到的情况下,只用手摸图形,再将自己所摸到的图形特征描述出来,请全班同学仔细听,然后猜。这样的游戏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而且将会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耳、脑都调动起来。上台的孩子通过摸图形,就会在头脑中建构这个图形的特征,通过说特征,不仅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也得到了提高。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更应该为全体学生的发展创建一个平台,而不只是顾及到个别学生。
2 基于导向性和探究性的提炼,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范例:片段二
师:请大家利用手中材料,小组合作制作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并相机指导。生汇报操作结果。)生1:我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上下边相等,左右相等。生2:我在纸上画个平行四边形。师出示钉子板上的图,并问:这是平行四边形吗?生:不是。师:能改成平行四边形吗?(能)(师生共同在钉子板上将钉子板上的图改成平行四边形。生3:我在格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师又在课件上出示一个格子图(上底6格,下底7格),并在上面画一个这样的图形。生:这个不是平行四边形。师:那该怎么办?生:应该上下底相等。(师在课件上将下底调到6格。接着教师在屏幕上画出一组平行线,再在原平行线上不同的方向又画一组平行线。)师:你们知道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吗?生:对边相等。师引导学生总结: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这样特征?(请学生小组合作移一移。)
意见: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教师突破教材的局限,提供给学生可进行探索,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使学生面对这种可视、可辨、可动、可思的学习材料进行动手操作,制作平行四边形。但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能力的发展,而激励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在教师有价值的问题中进行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议:在学生操作之后,教师不要及于课件演示,多请几位学生把操作的结果进行反馈,在反馈中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而不是按部就班地“一二两组完成两组对边会不会相等,三四两组完成两组对边会不会平行”。教师请学生分组操作验证,就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的能力发展以及自主水平的发挥,又怎么能巧妙、完整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 要在对比中提炼“高”的概念
范例:片段三
师:你能量出下面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之间的距离吗?(出示图例,学生动手画、量。)接着课件演示画4条高。师:可以画几条?生:4条。(师经过引导,师生总结高有无数条。)师:以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一、粗读教材了解图文信息
美术教科书一般以大篇幅的图片配上简洁的文字进行编排设计。美术教科书的解读,就要从这些简单的图文开始。
教科书中的教学图例基本包括生活情境图、美术作品图、辅助认知图、方法步骤图、学生作业图、学生活动图等。《年年有余》一课中,主要呈现了美术作品图——《鱼纹彩陶盆(西安半坡出土)新石器时代》《连(莲)年有余(鱼)(木板年画)》和没有具名的陶鱼纹盘两幅;辅助认知图——《西安半坡鱼形纹样》和《鱼的基本特征》图;学生作品图——一件鱼纹装饰的圆形作品和鱼纹排列的方形作品(如图)。
文字除美术作品名称简介和《鱼的基本特征》图中指出各部位名称及《西安半坡鱼形纹样》的描述文字外,主要有如下内容:(课题)年年有余。(学习目标)了解中国传统鱼纹的设计内涵,培养民族文化情感。(提出问题)古代人为什么把鱼纹描绘在陶器上?你知道在画中,胖娃娃手中抱着大鲤鱼象征什么吗?(想一想)这些鱼的纹样与一般画的鱼有什么不同?(提示)描绘鱼的形态时,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鱼的某些部位进行概括、夸张。(学习建议)设计鱼的纹样;用鱼纹作为圆形内的装饰。
通过粗读教材可以掌握本课教学的基本着眼点:让学生通过鱼纹了解谐音文化等传统文化知识,欣赏彩陶鱼纹感受独特魅力,同时学习用概括夸张的方法设计鱼纹并用鱼纹装饰圆形。
二、兼顾整体准确定位目标
美术教科书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制,整套教材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的某个单元或某一课都是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一个节点,在教学时要把它放在教材整体的设计上去分析,不能把这节课孤立地进行研究分析。《年年有余》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综观浙美版整套小学教材,从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上与《年年有余》有联系的课如下:
从上述内容的罗列中可以看出,对于鱼的结构等知识学生已有学习积累,不必再做研究分析,本课作为设计应用领域只需根据教学的需要点到为止。而对于彩陶的知识,在本册及以后的课中将安排专题的欣赏和探究,本课也不必在这方面深入挖掘,只需让学生有个粗略认识即可。在设计应用领域,单独纹样的设计是第一次涉及,如何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创作出单独纹样是本课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本课按照提示主要是借鉴彩陶鱼纹的设计手法学习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方法,而在第十册的装饰纹样一课中,则是在本课的基础上综合学习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设计装饰纹样。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学习过圆形物的装饰练习,因此本课学习用鱼纹装饰圆形有一定的基础,而在第十册、第十一册中分别安排了适合纹样的专题学习内容,其中适合纹样有专门安排设计圆形纹样、方形纹样的学习建议。从教材整体的结构中综合联系地去分析,《年年有余》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能够符合教材整体的关系,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深层解读厘清教学思路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仍旧要回到本课教科书的分析,从对教科书的深入分析和解读中确定教学的思路和对策。在教学设计时仅仅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是远远不够的,书中的素材只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和典型,给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引和提示,备课时要在教材的引领下挖掘充实素材展开设计。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需要安排对传统鱼纹设计内涵及谐音文化的认识、西安半坡鱼纹欣赏感受及其中概括夸张手法的理解、应用概括夸张手法设计鱼纹及用鱼纹作为圆形内装饰的作业练习等主要教学环节。
一般本课教学都从谐音文化导入,在了解谐音文化时只借助《连年有余》一图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年年有余》的背景音乐中观看超市挑选鱼形中国结、剪鱼纹窗花、年三十最后一道菜——鱼等图片,引出鱼的话题并出示《连年有余》图,让学生讨论图中形象的象征意义,从而让学生了解“鱼”和“余”“莲”和“连”谐音,蕴涵美好吉祥的含义,教师还可以通过“福到”“喜上眉梢”等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谐音文化的内涵。在接下来欣赏《鱼纹彩陶盆》时可以增加各种类型的鱼纹彩陶作品,观察器形的特点及鱼纹画在器物的什么部位,通过讨论古代人为什么把鱼纹描绘在陶器上以进一步了解传统鱼纹的设计内涵。
设计鱼纹的方法主要借助西安半坡彩陶鱼纹图来学习,从中掌握概括与夸张的方法,这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概括与夸张的前提是抓住鱼的特征,因此在欣赏分析彩陶鱼纹之前,有必要让学生结合鱼的图片和教科书中的《鱼的基本特征》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鱼身各部分的特征。通过彩陶鱼纹与真实鱼的对比,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鱼身及各部分形状有什么特征,鱼身鳞片有什么特征,鱼鳍的结构有什么特征……为概括、夸张手法的运用做个铺垫,让学生知道鱼纹运用了化曲为直、化多为少、变复杂为简单的概括手法,以及大的更大、长的更长、圆的更圆……的夸张手法,同时也为之后的创作打下基础。只有通过图片深刻理解概括、夸张的设计手法,在作品创作中才能加以正确地运用。
在利用半坡彩陶鱼纹进行欣赏教学时,往往很多老师将书中的辅助认知图做整体展示,各种形式变化的鱼纹集中呈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时往往过于笼统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分析图例、查找资料,发现可以按照从图1至图5的顺序分别出示范图中的各部分,依次进行探究分析,使教学层次更加分明,探究更加深入。鱼纹是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主要纹饰,图1是在身体外形及鱼鳞等部位有了概括,夸张了鱼头与鱼身的形状;图2是进一步概括省略了胸腹臀鳍,使形象更为简约;图3是两条鱼纹组合排列的样式,其中后一种上下并置的鱼纹完全化曲为直、化二为一,纹饰简洁生动;图4为两条鱼纹再添加几何图形的组合;图5呈现的是半坡彩陶后期只概括鱼身局部的特征进行夸张变化而成的鱼纹,展示了鱼纹从具象到抽象过渡的过程,后期的鱼纹更加抽象化、符号化,没有专业的鉴赏能力、没有提示一般是分辨不出体会不到的。这种化整为零的教材处理法,符合知识的内在结构,更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教科书在提示一栏中明确指出“描绘鱼的形态时,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对鱼的某些部位进行概括、夸张”。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不能深刻领会概括、夸张的创作要领,没有将设计手法的学习准确定位在对概括、夸张的理解掌握上,在教学中使用了很多通过添加、变形等手法设计的鱼形装饰纹样图片,这样往往使学生对概括、夸张手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那就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创作,这就偏离了本课教材所设定的目标。
四、用好教材搭建对话平台
新的教材观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认为教材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在本课的学习建议中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设计鱼的纹样;用鱼纹作为圆形内的装饰。具体在教学中如何设计这两个层次的练习,还需要将备教材与备学生统一起来。
笔者曾听过一位年轻老师执教《年年有余》一课,教学设计原计划将两个层次的作业练习安排在一节课内完成,结果因为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只完成第一层次的作业练习,课堂的后半部分就草草收场了。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想法,有很多自己觉得颇有意味的着眼点,导致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过多,教学目标不够集中,学生的学习无法与教师的预设形成对接,顾此失彼,偏离教材。
在《年年有余》一课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将两个作业练习在一节课中完成,但目标一定要集中单一。在前阶段对鱼纹分析认识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黑色记号笔在作业纸上用概括、夸张的方法设计一个鱼纹,然后挑选典型的作品进行展示分析,进一步巩固设计鱼纹的方法。接下来的环节就可以围绕装饰圆形展开。通过出示鱼纹装饰的圆盘实物或图片引出话题,然后教师出示几个相同的鱼纹(单独纹样)让学生在圆盘上进行拼摆,了解圆形装饰中对称、均衡的设计原理,在这方面因为有一年级学习《美丽的盘子》的基础,之后还要专题学习圆形适合纹样的知识,因此不必做太多的知识性的梳理,学生有所感受即可。同时结合范作,让学生了解四周可以以鱼纹组成花边的形式进行装饰。在色彩上,可以结合彩陶作品采用黑色、赭红、土黄等沉稳色彩,使鱼纹装饰的圆形更有古朴浑厚的视觉效果,在这方面也是点到即可,不必再做过多的探究。千万不能为了作品展示的效果,让学生去用鱼纹装饰三角形、正方形、菱形,那样的话就使教学偏离了教材的指向。
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专家认为兴趣、态度是最主要的。你有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兴趣也是主要的,但只有你有这个心去学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老师也只能叫你如何去学,即使他教得不好,但只有你有心,还是回学好的。
3、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首先、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还要乐业,这一点也很重要。
其次,健康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再有就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学生满意,喜欢听!
专家个人认为师德、人品及个人的修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爱心与责任心。
4、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同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因材施教。专家很赞同,因为学生是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殊性。老师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和得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孔子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5、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二、兴趣的培养——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
6、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专家认为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就必须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
(1)“
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
(2)“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
(3)“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
(4)“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
7、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
本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出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
专家认为,原来是陈*老先生的一句勉励之语(可能勉励后人,也或是勉励老先生自己),陈老先生当初写这句话时,断然不会想到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引出如此多的讨论吧!
8、你怎样认识集体备课制,它有优势吗?
优点:防止老师偷懒,提高教师教学主动性。减少教师个人的一些违规举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亲密老师之间的同事关系,有利于互相提高水平。
9、教学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你倾向那一种看法,若两者都不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艺术,专家觉得任何一门事物都是艺术艺术来原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
1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⑴基础目标 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
⑵提高目标 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发展。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⑶体验目标 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 和谐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的课堂教学的教学
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⑴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
⑵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
⑶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⑷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策略与方法:学生主动地学习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
⑴课堂驾驭能力
⑵实践操作能力
⑶语言表达能力
11、现在常常提的“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你怎样理解?
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很简单地打个比方,如果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突然之间,中间断了一节,您说会怎么样?以学生为本,其实说的就是传承,接力棒需要有人接的,如果只有第一个,而没有第二个,那会是怎么样?
12、你平常看的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有那些?
(主观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