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5 15:49: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篇1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由于很多人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在具体落实时,存在工作被动、策略滞后的现象,与时代要求脱节。为此,我们应该提高思想觉悟,精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规范教育行为,以提升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创新性,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维系在较高水准之上,为培养德才兼备教师后备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一、精选教育内容,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

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比较固定的教材学习内容,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即时性。这些教材学习内容的适合度不是太高,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要对教材学习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一)做好教情学情调查

大学生思想趋于成熟,对新鲜事物有积极探索的欲望,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持漠视态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走过场”,注重的是“形式”,自然导致思想上的轻视。因此,我们要做好教情、学情调查,根据教育实际制订教育计划,才能提升校园文化教育的针对性。

所谓教情调查,是对教材学习内容、教师配备情况、教学辅助措施、教育执行环境等因素的调查。思想政治教育有比较固定的教材内容,教师具体展开施教时,需要对教材资源进行多重整合优化,以提升教学针对性。教情调查中,要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比对,对校本课程进行吸取借鉴,对时事政治相关内容进行多重筛选。这样才能形成较为科学完善的教材应用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学习内容。学情调查是针对学生展开的,学生思想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差距呈现显性化。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认知起点等情况展开调查,为制订个性化教学策略提供信息支持。教情、学情调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教学准备工作,作为施教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二)精心选择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有教材限制,为提升教学适合度,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展开调整、整合、优化处理,精心选择恰当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内容。师范学院教材运用有规范要求,但也有一定自主性,为提升教材契合度,教师对教材展开较大调整,这也是普遍做法。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展开多元比对,注意教材历史局限性,对教材内容展开合理整合。

现代大学生占有信息丰富,接受信息渠道众多,其思想灵活性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及时筛选,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每一个学校都有自身办学条件和优势,不管是人文的、地理的课程优势条件,都是重要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校本资源,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事有密切关系,联系当今国内外大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学习诉求,也能够引起学生关注。因此教师对时事政治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探索社会和世界的机会,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品质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丰富教育形式,彰显思政教育有效性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三个方面。思想教育是世界观培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们要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提升他们的创造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基础。道德教育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个人道德观念培养,关系着个人的成长,与整个社会也有直接关联。社会是大集体,大学生作为社会重要成员,其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决定社会和国家发展基础高低,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都是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展开的政治立场、政治纪律的教育,要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建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对全面提升学生政治觉悟都有重要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众多,坚持“三贴近”原则势在必行。所谓“三贴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公益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种文化建设活动之中,渗透到学生生活之中,渗透到学校教育实际之中。在具体执行教育计划时,教师作为教育策略执行者,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创设多种教育活动。如专题演讲、知识竞赛、问卷调查以及多N宣传活动,甚至要深入到社会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调查活动,如社会走访、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宣传等,都是非常适合的教育活动,从不同方面展开教育发动,可以极大提升学生认知视野,以形成鲜活教育成果。

(二)贯彻“五到位”策略

师范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政策措施要科学完善,操作执行也须要加大力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执行者有较强的意志力。作为教师要有率先垂范的精神,为学生做出榜样,真正做到“五到位”。

其一,教育意识要落实到位。思想政治教育要接轨现实、接轨学生思想,教师要注意转变教育观念,不能有“走过场”“拼形式”的思想,要讲求实效性,避免“花架子”。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立要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常规教育工作,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教育实际和学校发展实际,制订适合度更高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行为顺利展开。其三,教育措施计划制订要执行到位。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教师要有贯彻决心,提升执行力,将相关计划目标作为教育主动力,用实际行动换得教育效果。其四,教育监督评价制度落实到位。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完善的教育评价监督制度,师范院校以培养合格教师人才为追求目标,在思想评估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优化教育评价机制,提升评价激励促进力,提升师生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其五,教育学习实践活动设置要到位。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习认知加以验证。教师和学校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创设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思想成长提供实践机会。

三、规范教育行为,追求思政教育创新性

(一)打造过硬专业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须要依赖的力量。学校要采取多种管理措施,建立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提升教师专业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为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校不妨展开多种形式的表彰活动,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隆重表扬和奖励,树立学习榜样,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学校每学年都有不少外出学习进修机会,为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学校要支持一线教师多多参与各种教育提升学习,通过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自身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比较稳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贯彻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学校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多重学习机会,极大提升了教育教学有效性。为发挥教师能动作用,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一大批学习骨干,利用学生相互帮扶形式,促生思想政治教学成长动力,以形成良好学习氛围。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诉求。

(二)做好“三个统一”工作

篇2

高等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否在高校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大学生教育工作开展的成败。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特别是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忽视其长期的、本质的素质发展的塑造人的功效。

一、人文关怀

1、人文关怀的涵义

何为人文关怀,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对其进行了阐释。有的学者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说,“关怀”是对他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他人权利的尊重。还有的学者认为,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尽管学者们对人文关怀有多种理解,但归纳起来,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内涵。因此,实施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义。

首先,重视人文关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开发人的精神动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不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而是注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地激发人的主体发展欲望和追求崇高的自觉性,使人自觉地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成长、发展需要,从而在内心获得一种提升境界、完善人生的动力。”[1]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其次,重视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现展的必然诉求。

在教育过程中切实加强人文关怀,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建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必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主体性哲学的指导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随之建立,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被重新确立起来。但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突出教育者的主体性,把教育者当作唯一主体,把大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忽视作为客体的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转向是时展的必然要求。[2]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的现状

1、出发点和立足点缺乏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过多地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忽视其长期的、本质的健全人格、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塑造人的功效。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道德规范对人的外在制约作用,忽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和个体自身的内在要求,从而把受教育者看成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客体。

2、过分突出施教者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过分突出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其权威,采取强化灌输,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主观愿望出发,使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双边关系”成为教育者的“单打一”,忽视了大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理解和内化过程的重要作用。他们在束缚、压力下而不是在心理自由的状态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故而很难形成有效的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认知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失去了学生主体定位,也就失去了文人关怀的根基。

3、忽视学生的自我需要,失去了人文关怀的回应机制。

人文关怀是一种情感付出的社会活动,施教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者的主体感受,必然形关怀的回应机制。但目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却忽视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指向、不同强度的需要。倾向于向学生进行抽象而空洞的正面说教,而对学生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讲不清讲不透甚至干脆回避;当涉及到某些“阴暗面”的东西时,不能够从理性的思维和正确的角度进行评析,真心实意地去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策略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或者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充分肯定人,充分实现人的心灵自由、精神解放。在这样的哲学观念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强调德育对人的转化,硬性地要求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要改变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而向对话式转变。使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体现了人文关怀。

2、尊重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塑造独立人格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动性的发挥,同时,强调塑造独立人格。如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人格无条件地具有真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不断地过滤人格品质中那些被动性、狭隘性等消极因素,提升他们人格品质中的优秀元素,培养他们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参与、主动创造的精神。

3、提升精神品位,丰富青年学生的心灵世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构筑精神家园。换言之,引导大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归宿点。从学生个体的精神内核来看,培养高尚道德,构筑精神家园,其具体体现就是构筑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倡导在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中突出构筑精神家园的重要性,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故,对于接受教育的大学生而言,构建精神家园是一种需要和权利,对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管理人员而言,是一种责任与义务。

因此,我们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教育的主体应强化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使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的祖国才能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成为美好的现实。

参考文献

篇3

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强化对基层员工的教育引导,让先进的思想观念,理论政策在基层员工的头脑中形成“认知焦点”,使员工给自己的行为赋予一定的意义,并触动员工内心最深处对人生、对社会、对企业以至对世界的正确解释和认识。

一、当前基层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然而现今基层的政治教育却存在众多的问题,致使基层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甚至于起到作用微乎其微。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教育内容不能联系实际,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现今基层所讲授的内容,跟不上员工的思想变化节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员工的思想变化也越来越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但现今有些干部,总是认为调门提得越高越好,讲理讲得越深越好,往往脱离了基层的思想实际,该小的道理讲大了,该实的道理讲空了,该近的道理讲远了,许多教育本该有血有肉,但有些人既不愿意去调查员工想听些什么,能听懂什么,更不愿意去调查研究,导致整堂课大话连篇,根本做不到深入浅出,析事明理。

(二)教育缺乏感染力,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现今有些基层干部理论功底欠缺,对知识的把握缺乏必要的广深度,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教育方式单一,教育手段落后,主要采取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教育,在面对政治教育时,往往敷衍应付,教育的内容始终一出不变,一本教案使用多年都没有改运过,这就必然导致了教育方式上习惯了“满堂灌”板起面孔说教,搞“一锅端”,不分层次搞教育。

(三)形式主义严重,教育变为一纸空谈。

在基层有这么一种现象,学习中上级强调了学一下,不强调了放一下,学不学习完全依靠心情好坏,以篇数、页数、字数应付学习,往往只将教育内容记到笔记本上,而没有记到人的心中,失去了政治教育的基本目的,将理论学习只当作是一种任务,只知道去完成,而不知道去思考,一切将形式进行到底,不管你听进去或是学进去了多少,只在笔记本上见真章,只要每个人的本上都有统一的东西,就证明或是意味着对所属人员已进行了教育,对于已下发的理论已进行了学习,将所下达的任务已圆满的完成,这就好比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二、基层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将理论内容紧贴实际,课程的内容设置与时俱进。

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尽量减少其中复生的东西,增强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教育内容,以及在员工成长进步阶段所要树立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内容,将将的理论体系根植于员工的心中,从而起到引导的作用,注重扩充员工的知识面,培养员工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按照,突出根本的,吸纳最新的,充实发展的,剔除过时的原则及时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纳入到对员工的政治教育中。

(二)提高教育的讲授水平,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政治理论教育中必须极富感染性和正义性,要以充满感染力、亲和力的情感吸引受教育者,要时刻以员工为本,一切从军队建设和员工需要出发,通过感情的结合使员工内部形成和谐的、顺畅的、正常的人际关系。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突出教育者言传身教的风范,给员工以最为直观的印象,指导他们的言行。

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医疗机构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医疗机构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事实上,医疗机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当下医疗机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教育不落实、医德淡化、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经历,谈谈现状及强化措施,以期推动医疗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医院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

一、当前医疗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医院职工承受的心理精神压力比较大

医学模式的变化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治疗患者的疾病,而且还要抚慰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在我国,每位医务人员每天面对多位患者,每位患者的病情、心理特征又都不相同,繁重的医疗工作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心理精神压力。同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大部分时间用在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上,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难以将时间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医务人员中普遍存在重学术研究,轻理论学习的想法,往往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大,种种现状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有效落到实处。

另外,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也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考验,他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可见,繁重的工作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占据了医务工作者大量的精力,也极大要削弱了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

2.“以药养医”等违法行为还是存在的

有些医疗机构存在“以药养医”现象。比如:医生根据药品的比例拿提成。所以出现了部分医务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故意用一些“价格高,回扣多”的药品。这些行为完全与治病救人的初衷相背离,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相背离。同时,这样的违法行为使得少数医务人员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不良改变,这些对于医疗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而言,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3.改革开放导致了一些错误思想的滋生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与理念,但同时也涌入了一些错误思潮,使得新时期医疗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与某些外来文化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有些医务人员因此会迷茫。而且改革开放环境下的思想开放、价值多元,都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产生了冲击,过分看中“物质”的现象在有些医务工作者中存在,这给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4.教育层次不清,思想教育质量不高

医疗机构涉及到诸多科室(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放射科以及检验科等)、机关以及后勤等部门。由于各个科室所承担的任务不一样,客观环境、面对的对象都不尽相同,尤其是各科室人员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每位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状况显然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不少医疗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因此而区分层次化的思政工作内容,这样极容易导致医疗机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质量的低下。

二、医疗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化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性化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主要理念,是融洽人际关系、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任何一个医疗机构中,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也是人,人是管理之本。这一理念对于医疗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例外。所以要想搞好医疗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队伍。人是执行路线的主体,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有些医务工作者能够无私奉献,努力工作;有些却背道而驰。

对于医疗机构的职工,首先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真正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将增强患者健康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职责。其次,应发挥爱院做主人翁的精神,对于部分患者冷、硬等抗拒现象,应该予以热情、耐心的态度,从而树立具有良好医德的社会形象。

2.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要想做好医疗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思路对头,方法得当。一是坚持围绕医疗机构的中心任务进行狠抓落实,杜绝脱离中心任务而盲目进行自我评估的现象;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入职工中去,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明确不同岗位、不同学历职工的思想状况,制定合理化的教育方案,真正让每位职工的思想觉悟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医疗保障、行政管理等相结合。同时,在进行工作评定时,也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一并考评,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3.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文化效应

医疗机构的文化氛围是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是能够推进医疗机构不断发展的意识与行为规范。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与文化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高认识。如通过网络、广播、音乐、书刊等文化活动。另外,医疗机构可以采用模范人物事迹的示范辐射作用,达到启迪职工的目的,让每位职工感觉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如:可以每年定期组织一些“先进工作者”评比活动,对医疗机构内部的典型认真挖掘,并在全体职工大会上给予表彰,从而传播优秀医务人员的高尚思想。

4.加强教育主动性,提高政工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状况分析,加强针对性的主动性教育工作是必须的。政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民主讨论”、“座谈会”、“集体解答”等形式提高医疗机构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应注意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思想教育相结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另外,“身教重于言教”。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教育者的示范带头作用,踏实苦干,发挥优良的敬业精神。同时,医疗机构每年应该组织本单位内部政工人员参加培训,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而政工人员自身更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工作能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明特色。

三、总结

综上可见,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医疗机构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推动国家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然而,医疗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且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应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不断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推进医疗机构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馨文.对搞好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医院管理,2011(2):123.

[2] 朱伟.浅谈如何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J].基层医学论坛,2011(1):85-86.

篇5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生产任务的日益繁重,企业职工比重持续增加,如何更好地解决他们的思想诉求,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职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已成为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广大企业职工中积极开展思想调查活动,为及时了解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指导企业职工各项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有针对性地结合企业职工关心的个人发展、学习培训、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婚恋问题、青年活动等方面,将对调查内容进行认真统计和系统分析。继承和发扬我党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使企业职工调研研究出一些能够供领导决策参考的有价值的意见,全面、准确、及时的了解和反映企业职工的“社情民意”,把企业职工的客观情况、实际问题搞清楚,在今后的工作中,依照调查中呈现出的凸显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企业职工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建议,让调查研究结出力求解决问题的硕果,增进企业职工幸福指数上升。

创新机制,建立高效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有机部分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整体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在熟悉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则、优良传统和中国国情等之外,要紧跟现实发展,充分增加改革新形势下现现的新内容,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中的讲者累、听者烦的局面。成熟的教育机制是一个系统组织,它包含保障机制,成长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高速公路建设企业要确立各级党委对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统一领导、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储备一群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引导,不断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优化人才晋升机制,优化人才培训环境,通过必要的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职业生涯规划、情感激励等多种方法手段,提高企业青工组织归属感,将激励企业青工实现个体目标和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的整体目标密切结合,进而转化为促进高速公路建设企业生产力。健全机制的强大动力为企业职工成长成才搭建成长舞台,引导他们把自我价值实现同高速公路建设企业发展紧密联系,使其在服务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实现其成长成才的目标。

篇6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负有重大责任。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15年)》中明确指出了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地位与职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当前,我国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密切,导致国内国外各种思潮激荡交织,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一新形势下,辅导员必须明确和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态度:化被动为主动

转变工作态度,是辅导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首要前提。辅导员应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充分认识到辅导员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创造岗位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将助力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光荣艰巨、意义深远的任务。要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理解,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有效路径,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在看似平凡的辅导员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日常琐碎繁杂的辅导员事务中百炼成钢。

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变单向成双向

拓宽教育渠道,是强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关键环节。渠道是辅导员与广大学生之间交流的通道,是实现心灵与心灵交流、思想与思想碰撞的道路。辅导员应积极拓宽交流渠道,变单向道为双向道,不仅要“上情下达”还要“下情上知”,不仅要“有去音”还要“有回声”,使师生之间形成有来有往、有去有回的良好双向交流模式。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真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走形式、做样子、摆架子,在与广大学生进行实际交流时要切忌“一方谈”,要带着一颗“公心”、一对“耳朵”走近学生,走到他们之中,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爱、所需,力求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美好关系,双方开展有效的双向互动式交流。

三、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灌输到“身范”

从灌输到示范,是强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时代;当代大学生,是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假大空”的教育内容和照本宣科的教育形式,早就难以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了。“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一点,要想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朴实、道德品质高尚、言行举止文明的优秀接班人,首先就要将自身打造成这样一个“样板”,广泛涉猎、勤学不辍、砥砺品性,提升人格魅力、加强道德品质、丰富学识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政治上的警戒线、道德上的教化者、心灵上的知心友,助其成长成才成功。

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从线下到“线上线下”

构建教育平台,是强化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重大策略。教育平台是辅导员展示教育内容、展现教育成果的重要阵地。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当今这个“无网不在”、“无处不网”的时代,辅导员要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抢先占领网络这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构建起以信息手段为依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育平台,借助微博、BBS、QQ、E-mail、微信等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及时与他们进行“一对多”或“一对一”式的密切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全面促进广大大学生健康成长。

2016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上,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对高校辅导员提出重大希望,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广大辅导员更有作为、更有担当”。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高校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在新形势下,广大高校辅导员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深入研究、努力创造,通过转变工作态度、拓宽教育渠道、改革教育手段、构建教育平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职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⒖嘉南祝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2]刘在洲.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历史溯源与现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1).

篇7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放弃教育,而是通过自我教育达到非被动教育的状态。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人才成功的必要条件。自我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标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全面发展,促进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锻炼与提高。

1.自我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地明确道德修养目标并从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它是个人品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在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学龄前儿童由于自我评价能力水平很低,还不能理解道德品质及其培养的意义,因而谈不上自我教育,学龄初儿童步入学校开始系统的学习生活,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而真正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方法是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因此,自我教育作为大学德育的一种方法,要求教育者按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予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方向,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志于道”“择善而固执之”的人生目标。养成“内自省”“内自诉”的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君子必慎其独”的习惯与能力,善于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改过迁善”的思想言行。让大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我教育是一种成才修养。自我教育就是自我要求,自我学习,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加压,自悟自励。这正是人才成功必备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和建树甚至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都具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拼搏,“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强烈自我教育意识或者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从14岁开始在画室中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终于成了一名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伟大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靠自己遍游各地的阅历和在国史馆中的自我阅读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史记》。近代世界著名的钢铁大王卡内基被美国人称为一个标准的“自我造就”的人才;我国书画家齐白石靠着自己揣摩大自然动植物生态,刻画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成就了一代书画大师。当代被称为世界微软之父的比尔・盖次,中国工人出身的抓斗大王徐虎,全国劳模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等模范人物,无一不是凭着自己刻苦钻研顽强拼搏自学自励精神书写了当代一线人才的绚丽传奇。

二、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1.造就创新型人才,需要强化自我教育。创新型人才既要有很强的智力与能力,又要有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而自我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促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自觉修炼身心,养成良好品质。因而具备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敢于竞争的良好品质以及善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和能力。这些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实现自我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强化自我教育。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症结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难以真正诱发学生先天的“向师”性,难以使其产生强烈的仿效情感将德育规范和要求不断内化为自身的德育素质。或者虽然能够一时产生共鸣,达到一定效果,但往往难以巩固和持久。一旦遇到情境变化,容易产生动摇。改变这一状况,最关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以强烈的仿效情感进入看似模仿别人实则是塑造自我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在德育中的主观悟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培养和发展。

3.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健康成才迫切要求强化自我教育。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国际化信息化的新形势,增强综合素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迫切的内在要求。这就为实现自我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培养学生这种素质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使其在自主、自由、自觉的环境与条件下广泛汲取知识,提高思考能力、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今天,自我教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

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应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德育工作者为主导,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干部为骨干,以学生社团为阵地,以实践锻炼为重点的学生自我教育和德育工作新格局,并力求做到五个“变”:

1.变形式教育为目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性主要是指德育要与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和影响下的人们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实际相适应、相结合。对于德育不能仅放在认识和觉悟的范畴上或只停留在文件、制度和口头上。应该更加注重德育的“硬操作”指标,强调教育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变形式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明确学校领导、教师及各部门的教育职责,并要求思想品德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利益特别是对三好学生奖学金评定和毕业就业。

2.变学生社团无序为有序。在高校各种学生社团以其自主自愿参加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倍受学生青睐。由于学生社团能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提高,因此学生社团就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最佳场所。而过去不少高校的学生社团、第二课堂活动大都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统一组织,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改变以往社团的无序活动状态,使各社团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统一宗旨下规范的有序运转,为学校的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生力军作用。

3.变被动受教为主动受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很容易产生“我是施教者,你是受教者”的区别。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信赖等待的思维定势或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逆反心理。而通过转换角色,让学生大胆进行“换位式”实践,使学生成为“老师”,由听众、观众成为教育活动的主持者和主角。这样就把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由被动变成主动。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则成为“幕后指挥”或“顾问”。让学生按各自特点自己确定活动目标、内容和形式,使活动内容更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实际,活动形式更为学生喜闻乐见,这就会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活动效果。达到教师“不教而教”,学生“不学而学”的境地,即通过教育者的“无为”,达到受教育者“有为”。

篇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卫生监督机构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针对卫生监督人员的思维和行为特点,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是摆在卫生监督机构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创建和谐 要准确把握卫生监督人员思维和行为的新特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必然导致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同时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又指导人们的行为去改造社会存在。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卫生监督人员处在激烈经济竞争和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大环境中,其思维和行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是思维、行为的自主性。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卫生监督人员的天职。当前,卫生监督人员的思维、行为正在由遵从性服从听从到自主性服从听从转变,表现为民主意识增强,注意运用民利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追求自强自立,喜欢自我设计,不愿做一块任人搬动的被动之“砖”;对提升、考学、立功受奖等尤为关注;对上级的言谈举止喜欢私下议论等。这是当代卫生监督人员崇尚个性、追求自我逆反心理的外在体现。当然,也有一些卫生监督人员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有的认为无论是价值观,还是非价值观,都应该由个人去选择,不应当加以干涉;有的认为在市场经济下讲理想信念是讲大话、唱高调,信奉实用主义;有的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片面认为文凭越高越好,刚到卫生监督机构就想着脱产去深造;有的翅膀一硬就认为卫生监督机构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地方,不如趁早脱离卫生监督“奔小康”;有的为了达到提职晋级等个人目的费尽心机,甚至采用不正当手段。

二是思维、行为的尚实性。改革开放以来,讲求实际的观念被人们普遍接受。经济中的效益观念、物质利益原则也逐渐转化成为一种社会意识,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使得以“实”为基本特征的注重实际、强调实效、讲究实用、追求实惠的思想成为社会的风尚。受其影响,卫生监督人员的思维、行为也体现出尚实性特征:对待个人切身利益问题更加表面化、公开化;对待本职工作不再崇尚“老黄牛”精神,而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对待荣誉不再欣赏奖章、奖状,而看中奖品、奖金。有的卫生监督机构存在职能错位,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重多收益服务、轻少收益服务,使得不同层次卫生监督机构之间出现利益竞争,上一级卫生监督机构利用权力将利益多的有偿服务留给本机构,职责不清;有的卫生监督机构甚至呈现高素质人员流向高收益科室。

三是思维、行为的创新性。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卫生监督人员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扎实的文化基础:从人性品格方面看,更加注重实现个人价值及发挥个人才干,思想开放活跃,民主、参与、竞争意识较强;从个人阅历专长看,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广的兴趣爱好;从心理特征看,充满好奇,看不惯旧事物,喜欢争强好胜,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增强等。所有这些特征,使他们既有创新能力的基础,也具备创新精神的要素。卫生监督领域是充满创造性的领域,为卫生监督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学历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实际能力,一定的知识是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但知识的多少并非与创造性的强弱天然地成正比,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将卫生监督人员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创新力量。当前,青年卫生监督人员辨别能力尚差,分不清新与旧的根本区别,划不清合理与不合理的准确界限。真理与谬论往往只差一步,创新是一个除旧布新、循序渐进的过程。

四是思维、行为的开放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卫生监督人员渴望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外部社会。卫生监督工作的社会性以及信息时代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发展,为卫生监督人员接触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因而,卫生监督人员受外界影响的增大,是这种开放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开放性的行为能够大量地吸收借鉴社会上的变化成果,有利于卫生监督人员的观念更新,但是,社会上一些消极的思想行为也随之进入卫生监督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同时也是一个利益驱动型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和社会进行生产的基本动机。我们必须看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当人们素质不很高、市场主体交换行为还不够规范时,当有人一味注重对物质财富的追逐而忽略了人格构建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便会随之泛滥。市场经济所遵循的等价交换原则和互利原则进入人们的政治生活和伦理道德领域,使部分卫生监督人员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交往就是利益交往,没有利益就没有感情,不送礼办不成事,把卫生监督人员交往中的互利性当成新观念,以致出现卫生监督人员关系中的“物化”倾向。

二、创建和谐 要在思想教育的原则上做到“六个结合”

面对新时期卫生监督人员在思维、行为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卫生监督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用“抓教育就是促和谐”的思想,努力探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注重把握“六个结合”。

1.在教育方式上,做到务虚与务实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离开了它,战斗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卫生监督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信自已职责的神圣,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为卫生监督工作发挥好服务保障作用。

2.在教育内容上,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与创新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继承是前提,是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创新是目的,是升华,没有创新,继承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卫生监督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此要有很好的认识和把握,既要走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误区,又要避免割裂历史、抛弃一切的偏激倾向;要在坚持传统教育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在实践中对教育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

3.在教育实施上,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从字面上理解,治标与治本好像是两个相反的概念,但这种相反主要是表现在工作切入点的不同,而作为工作方法提出来,它们是相得益彰、并行不悖的。有时为了治本,必须首先治标;有时为了治标,必须首先解决治本问题;有时两者必须同时采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卫生监督机构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把握好这一结合艺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

4.在教育宗旨上,做到育人与育己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育己来实现。尤其是社会创新发展、科学日益更新的今天,这一要求更加突出。卫生监督人员大多思想活跃,阅历丰富,交往广泛,接触面广,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育人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自己的培养和学习,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威信。

5.在教育程度上,做到求质与适量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究质量、适量、适时。为了达到政治教育目的,当然应该追求教育的高质量,但高质量并不等于越大、越全、越多、越急就越好,“欲速则不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超过一定的度,往往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当教育在大多数人身上产生效果之后,就要充分发挥环境的客观影响力去转变其他少数人的思想,而没有必要再兴师动众、大张旗鼓地再教育,否则就会使卫生监督人员疲于应付。

6.在教育效果上,做到速效与持久相结合。每一次思想教育,在卫生监督人员思想上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掌握规律,客观估价卫生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而不能企求教育整体上的立竿见影。不要见教育“速效”立马舒怀,也不要见教育“滞效”而唉声叹气。对于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认真对待,力争在那些思想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卫生监督人员身上首先发生转变,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创建和谐 要注重对卫生监督人员教育方法的辩证统一

一是不仅要提高觉悟,更要培养能力,让卫生监督人员自己感受关爱。卫生监督人员不仅有认识世界的思想,更肩负着改造世界使命。他们仅有觉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过去,我们在启发觉悟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推进“学习型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促进卫生监督人员提高能力、全面发展等方面有差距。要使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要在培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上下功夫,让他们从心里深明组织上对他们的关心和全面培养。

二是不光单向灌输,也要双向交流,让卫生监督人员敞开心扉。灌输教育,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传统方法。实践中常常出现教育的要求与卫生监督人员的发展需求不一致。解决这类矛盾,决不能一味地去设法改变他们的发展需求,而应该与他们进行双向交流,让他们敞开心扉,大胆申明自己的理想和需求,然后把满足正确需求和改变不正确需求统一起来。

三是不要就事论事,而要讲明原则要求,让卫生监督人员自己斟酌言行。就事论事,一般是将问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分析认识。益处是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弊端是容易产生偏颇,不易客观、全面、辩证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较为妥善的方法是遇到问题时,把原则要求交给大家,让他们自己掂量,把握火候,约束言行。

篇9

一、 以人为本在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坚持以人为本能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要

在当前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所处的时代不同,在思想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为大学生在平时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内心的最真实的反应,所以对他们要进行思想教育就是要真正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树立人本观念,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感受,从而不断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在学习中能更加用心,在生活中能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

2.坚持以人为本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在我国以往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比较重视,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到了大学中学生出现思想问题的几率就比较大,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所以在当前的大学思想教育中学校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坚持以人为本能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当前社会形势中,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很多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观念也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从人本基础出发,适应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需要。

4.有效解决当前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第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在当前大学的教育工作中,往往是教师说教,学生被动的接受,双方之间缺少沟通,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没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学生在课外的生活以及思想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没有对学生的变化重视起来,对学生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没有全面的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内容陈旧,与当前的实际情况之间互相脱节,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三,在大学生中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严重的影响,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1.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其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和性格。进行大学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加他们的知识之外,还需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追求个性解放,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急切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缺点,在教育中要帮助学生尽可能的扬长避短,教师在教育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学生以鼓励,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教师都充当其中的主角,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平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处在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教学环境的平等、宽松以及自由。

3.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在处理恋爱问题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各种偏激行为的发生。学校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让大学生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可以有地方解决。第二,深入研究大学生心理活动,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差异。第三,加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沟通,从心灵上引导学生。

4.拓宽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当前的社会中,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日益紧密,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能充分利用网络,在学校中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更加及时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实际生活学习情况,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

参考文献:

篇10

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对人才质量所提出的要求更加严格,加之,在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其主力军就是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由此可见,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具备积淀千年的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茶文化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与德育内涵及其丰富。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茶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茶文化,还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1茶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茶叶的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促进了茶文化的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茶文化将多方面因素融入进来,促使具备一定研究价值的茶文化内涵的生成。在解读茶文化内涵时,应当注重以下几点:第一,通过茶艺方面,能够将茶文化内涵,体现出来。通常来说,在茶文化中,茶叶属于其中内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与创造等茶艺内容,利用茶艺,能够将茶叶文化的深广与高雅等方面起到良好的衬托作用。第二,通过茶道方面,能够将茶文化内涵,体现出来。人们在进行茶艺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境界就是茶道。对于茶叶而言,茶道属于其中灵魂,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茶道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静与雅。第三,通过“茶德”,能够将茶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在茶道中,“茶德”居于基础地位,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可“茶德”,在“茶德”中,要求茶自身的优良品质,应当匹配具备较高道德的人,充分运用该方面,有助于将茶文化的重要影响力表现出来。

2茶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茶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针对内容视角而言,我国茶文化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然而,针对价值角度而言,我国茶文化的价值性非常突出。通过解读茶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得出,利用茶文化,能够对人们完善、高尚品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茶文化的高效利用,能够促使大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对大学生的知识体系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还能够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第二,在当前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面对茶文化视域,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相关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第三,我国传统茶文化具备系统理论体系,在茶文化的有关内容中,不仅包含儒释道思想等传统文化,还包括多个学科门类,例如:哲学、文学、伦理学、古代美学等。在传统茶文化中,将儒、道、佛、诗词、绘画、医学、宗教、书法等方面融入进来。在茶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在了解茶文化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深入感知历史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还能够实现学生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3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3.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与思维理解和行为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技能实践与精神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对于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应当高度重视行为实践与思想理念。然而,针对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情况,通过开展系统的分析工作,可以发现:其对思想政治知识教学活动重视程度比较高,很难有效地将文化理念与精神思维融入进来。在进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教师虽然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项内容的讲解工作,但是不能够将多种元素系统加入进来,比如,有关思想政治理念、精神文化、行为规范等,这样学生很难真正参与至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中,不能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本质。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够充分融入思维理解与行为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高效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3.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与教学的针对性和广泛性紧密联系起来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需要关注多样的内容。由于个体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学生自身的思维理念认知也就有所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情况。关于思想政治知识内容方面,因为学生具备不同的认知程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而然存在一定差异,以思想政治教学为中心,所确定的教学方案也应当有所不同。然而,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实际落实情况而言,因为教师的认知不够充足,加之,教师不能够充分意识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致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具备比较低的针对性,很难实现较高教学价值。从客观方面来说,由于学生自身情况有所差别,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解自然而然不尽相同。实质上,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关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价值方面,学生个体的诉求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展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所实施的教学方案,应当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与科学性。然而,针对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来说,其对学生个性化诉求关注程度比较低,亟需开展相关改进与优化工作。

4茶文化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4.1明确茶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面对茶文化视域,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其关键之处,就是应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茶文化的重要价值,作出进一步确定。关于具体措施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在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中,可以将茶文化建设划入进来,利用多样化的措施,最大限度实现大学生学习范围的扩大。第二,应当对大学生作为传统茶文化传承主体,这一地位作出进一步确定,不断提升文化融合能力,有效促进创新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将传统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第三,应当注重增强广大教师的茶文化素养。作为教师应当掌握相关传统茶文化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应当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茶文化真正渗透进来。第四,在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针对茶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与非功利性,还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将传统茶文化的人文价值,凸显出来。

4.2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茶文化

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将茶文化的人文价值,高效体现出来,针对茶文化的专业教育,应当注重开展相关的整合工作。在进行茶文化专业教育整合活动时,应当对传统茶文化与专业教育的契合度给予重视,并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激励大学生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内容,进一步探索并研究传统茶文化,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茶文化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比如:作为文学专业的学生,针对与茶文化相关的诗词和歌曲,可以开展相关的探究与讨论活动,这样有助于对茶文化的精髓内涵作出深入理解,以此来实现自身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可以对茶自身任劳任怨的精神做出探究,并对畜牧行业所需的职业精神与茶本身精神间所存在的关联作出研究。与此同时,关于茶文化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方面,还应当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属于隐性教育活动的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提出了“三贴近”原则,实践教学活动与该原则具备较高的契合度,能够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先进教学理念表现出来。在开展具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大学生到茶园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参观茶树种植、包装、采摘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茶文化内涵。

4.3将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至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

在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文化的熏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对传统茶文化渗透至校园文化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将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的有效性充分体现出来。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高效性的提升,就应当依托高质量的文化,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范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提升。关于具体措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应当将校园媒体充分运用起来,强化开展茶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工作。高校可以通过校广播、宣传橱窗、校报、互联网、新媒体等传统媒体与媒介,针对茶道文化,开展相关的报导工作,不断增强茶文化信息的推送量。还可以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有效开展茶文化文化长廊建设活动,将茶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高效体现出来。第二,为了能够将茶文化融入至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如,激励学生组织茶艺社团等,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利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茶文化的陶冶。在校园各类晚会与庆祝活动中,可以将茶艺表演等茶文化元素渗透进来,帮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充分感知茶文化的魅力。

4.4规范学生思想行为,帮助学生掌握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