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特征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6 14:53: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知识经济时代特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知识经济时代特征

篇1

(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资本为主,无形资产为第一生产要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大、最根本的变革是发生了资本革命,资本让位于知识,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本。“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消耗知识资本为主。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资本的竞争。知识资本就是无形资产的总和。所以,企业=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生产要素,而不是主要依赖于土地、石油、矿产等资源。一切高新技术实际上都是高新知识的凝结。一切发展都以知识为基础,一切财富的核心都是知识的结晶,知识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性也将引起价值的变化。

(二)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资为主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即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将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知识资本的首要地位,提高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知识超过了传统的资本与劳动力这两大要素的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的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原有的商标、专利权、版权、机软件等,还包括许多不可辨认的难以确定的无形资产,如公司声誉、管理能力等,而且后者在快速增长。知识经济使企业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三)知识经济时代,审计的重点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

近30年来,第三产业革命浪潮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知识经济的贡献,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达到70%以上。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时代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进而要求审计监督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审计,扩大审计的范围,逐步将审计的重点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通过审计重点的转移,为国家宏观调控及时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也促使企业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通过审计重点的转移,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的审计监督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更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其技术含量,尽快完成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通过审计监督的重点转移,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促进其迅速成长和发展。

二、人力资源审计是知识经济时代呈现的又一大特征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直接着国家的强弱和企业的成败。人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对它的投入最为合算。据西方有关机构表明,员工投资1元所获得的效益高于投资2元新设备。知识经济的内涵,就是人力资源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出现了许多新,如:企业家资源如何计价,人力资源如何参与利润分配等,都是摆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审计面前的新课题,特别是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经济监督骨干力量的审计,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使用的审计监督,加强对人力资源的计价、参与分配等方面的审计监督,以保证人力资源核算与管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公允性,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审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呈现的又一新特征。

三、知识,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必将被先进的机审计技术所代替

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是网络经济。网络化的,使人类穿越时间和空间进行通信的能力显著提高。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其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进入媒体世界,出现了各种虚拟实体,如:虚拟公司、虚拟商店以及远距离的多主体的虚拟合作等。国际互联网将推倒横在供应商、顾客、姻亲集团和竞争者之间的高墙,将使组织微型化、经济活动整合化、管理结构内中层层次作用弱化等。这就要求审计方式向网上转化,使就地审计的范围逐渐缩小。网上审计使主体和客体只需在约定的时间见面,从而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网上审计可变事后审计而为事前、事中、事后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审计方式,大大增强了审计的及时性。事后审计将逐步被实时审计所代替,否则将事过境迁,无案可查。面对无书面记录的经济业务,审计的重点必将由原来对审计线索的审核与查找,转向对系统的、设计过程等。

四、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审计将跨越国界,实现审计的国际化,组建审计的跨国公司

篇2

探索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应从“产权”的经济内涵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比较研究。

从财务角度讲,产权即“所有者权益”。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产权可具体分解为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应表现为对人力资本价值自身的补偿。它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获得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权力——工资收入。它属于人力资本价值补偿的范畴。

人力资本的使用权,表现为劳动者自愿在某一行业工作的自主择业权。人力资本的使用权是人力资本所有权的派生形式,它将会贯穿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部进程。当人们回顾整个经济改革的历程,是否可以理解为对人力资本的权力、对人力资本的价值、对人力资本的使用重新认识和重新重视的过程呢?理解为市场经济发展,应当遵循的“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规律呢?

人力资本的收益权,表现为劳动者不仅要求得到人力资本自身价值的补偿即工资收入,而且应该得到剩余价值部分的分配权——利润分配。人力资本的收益权,源于人力资本的产权,它属于收益性分配范畴,它是知识经济时代遵循人本管理规律的具体体现。

人力资本的处分权,表现为劳动者是否自愿继续工作的自主支配权。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本的拥有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劳动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必然要寻求最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工作空间。人力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知识经济时代,遵循“人本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方式创新

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特征建立在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的理论基础上,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是一个以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组成的和谐的经济实体。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特征将改变,这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的要素、会计方程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1.对现代会计理论的挑战

第一,对会计方程式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站在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角度,人们不得不对现行的企业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反思。首先,这个方程式是以工业经济时代“两极分离”为时代背景的,方程式左边体现经营权,方程式右边体现所有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处于动态和变化之中,现行的会计方程式无法反映。其次,现行的会计方程式,是“股东权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既是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的经济实体,又是各种利益的关联者,如政府、股东、债权人、劳动者(含企业家)等组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者。而现行会计方程式未反映“劳动者的权益”,仅反映“所有者的权益”。

第二,对“会计要素”的挑战。现代会计中的“资产”要素所包含的内容偏狭,确认和计量不科学。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现行的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要素,按历史成本原则确认和计量会计信息,无法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因此,人力资本这一宝贵的资产,迄今为止,未纳入“资产”要素的核算内容。

第三,对“分配方式”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剩余价值的分配领域将出现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以人力资本为产权特征的企业比以资本雇佣劳动为产权特征的企业将更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承认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意味着剩余价值的分配领域,既要承认按物力、财力的资本份额分配,又要承认按人力资本份额的分配,这场或迟或早将要发生的分配领域里的革命,必将对传统会计核算方式带来历史性的挑战。

2、人力资本产权的薪酬会计核算模式设计

建立人力资本产权的会计核算模式,涉及到一系列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仅对人力资本

产权的薪酬会计核算框架模式,发表一些拙见。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产权的薪酬会计核算框架模式的设计,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本产权的确定过程,就是企业的剩余价值,在政府、投资者、劳动者之间再分配的过程。

笔者认为,人力资本产权的薪酬会计核算模式应包括两部分:一是人力资本产权自身价值的补偿;二是人力资本产权应得收益性分配。

第一,人力资本产权自身价值的补偿——工资制度。物力资本的价值补偿是折旧,人力资本的价值补偿则是工资收入。工资收入不仅包括生存资料,而且包括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和培训费用。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历史习惯不同,工资制度亦不同。美国实行等级工资制度,日本则实行“年功序列职务职能工资制”,德国实行岗位工资制等等。虽然各国工资制度有差异,但工资的决定因素大致相同,不外乎工作业绩、工作技能、工作责任等。怎样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出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工资水平和工资变动幅度呢?

首先,应将企业的员工划分成几种类型:如知识型关键管理人员、知识型高级技术人员、在岗普通工作人员、待岗人员等。在上述几类人员中,谁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边际影响最大,就刺激谁,谁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贡献最大,就奖励谁?毫无疑问,知识型关键管理人员影响和贡献最大。

其次,关于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及幅度的确定。知识型关键管理人员,实行竞聘绩效年薪制。以业绩定功过,以绩效定年薪。年薪定为当地计税工资标准的八倍以内为宜,副职为正职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为宜。知识型高级技术人员实行聘任制,薪酬定在当地计税工资标准的四倍以内为宜。在岗普通工作人员,根据劳动的责任、强度、技能、贡献等考核指标,核定在岗人员的工资。其平均工资水平控制在当地计税工资标准的两倍以内为宜。待岗人员的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平。

第二,人力资本产权的应得收益分配——利润分享制度。收益性分配,涉及到资本份额的确定。由于人力资本计价按现行会计理论有操作上的具体困难,因此,可将人力资本计价理解为劳动者的专有技能和专用知识对企业的投入,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根据无形资产占投入资本份额的有关现行政策的规定,将人力资本的股本份额定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样净收益的分配,在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进行,即收益分配的利润分享制度。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均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发放部分;二是留在部分。物力资本的收益分配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属于发放部分的“应付股利”;二是属于留存部分用于再生产的“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人力资本的收益性分配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属于发放部分的劳动者个人股利;二是属于留存部分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公益金”。为了系统核算人力资本产权的应得收益分配,应在现行会计核算帐户的基础上,增设两个帐户:一是增设“利润分配——应付劳动者个人股利”帐户,其提取比例和发放办法由董事会讨论决定;二是增设“利润分配——分配管理者股票胜利”帐户,根据管理者超额完成业绩的指标,结合年薪制有关考核办法,经董事会讨论后,作出详细规定。

与此同时,逐步实施员工持股制。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从产权角度逐步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三、小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征,为适应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要求,我们应主动修正传统的业主权益理论,建立起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企业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共同所有理论。当然,知识经济对现行会计带来的理论上的挑战和会计实践上的许多难题,有待于会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作更深层次、更具有环境适应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唐唯超:企业劳动者收入决定机制初探,《会计研究》1998年10期

2、刘俊学:剩余收益分配的新思路,《财会月刊》,1999年1期

3、李心合: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挑战,《财经研究》1998年 12期

篇3

互联网的出现,是近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通过长期摸索与积累经验,互联网逐渐被应用在各个领域与各个行业,因而衍生出“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不仅使人与人的距离更进一步,也为加快各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互联网+”同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一、“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是继广播、电视、报刊之外,最重要的一项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较强的实践性、技术性和互动性特点。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应用互联网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效果、影响力和渗透力一个重要载体。

但是,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这种互动和完全开放式的传播特点,堪称一把“双刃剑”,导致一些不法信息或不良信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对人们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特有的优势

(一)“互联网+”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天地

思想政治工作是机关单位强化工作人员树立正确思想意识的重要工作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时刻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所以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其具备的传播性广、接受性强的优势,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下更容易展开,同时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便捷性,以便能够及时在机关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互联网+”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手段

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具有较好的渗透性,但由于人类思维逻辑的特殊性,导致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难免有意见的保留与情感的隐藏,使相关的工作人员无法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长而久之,在机关单位的工作中,便容易出现问题,而“互联网+”的出现,为思想政治工作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天窗,让表达方式与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保障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互联网+”推进了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现代化进程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原有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发展,由于思想政治工作针对的对象各有不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备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根据不同人群应使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在不改变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的情况下,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微度修改,从而使其在不同人群中,均能得到普遍接受。“互联网+”的出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互联网知识,对互联网有基本的了解,提高对“互联网+”概念的基本认识,进一步加快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三、“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更高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深刻的了解,并具有坚定的立场,同时需要掌握互联网专业技术,而且能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与处理,避免因互联网环境问题,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对互联的基本特性与要能够做出具体的分析,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要求有较高的悟性,从而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及宣传力度。

(二)导致主流价值取向错位

网络的互通性使得互联网的信息无法进行规避与筛选,从而导致部分机关干部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由于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西方价值观对于东方人而言,具有一定的诱惑力,长期的接触使机关工作人员难免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抵触心理,进一步导致对价值观理解的错误,西方价值观中,的确存在需要我们学习的文明精神,但机关干部应学习西方价值观的优势部分,严格抵制其中的劣势部分,努力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三)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出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使用已延续多年,特别是在应用与技巧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将现代的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成为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而受到挑战。与“互联网+”的工作方法相比,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无法跟上现代的快节奏发展,也不具备时代优势,所以“互联网+”的工作方法替代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互联网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不同的途径散播信息,而思想政治工作又灵活多变,因此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对于“互联网+”前提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极为重要,操作过程也较为简单,但需要注重对思想政治工作程度的把握,控制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因“互联网+”的特殊性,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前,需要充分考虑其余影响因素,并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对象,择优选择符合实际条件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在有利于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四、结语

“互联网+”与互联网相比,不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际存在的系统。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机关单位的发展与规划,始终无法离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帮助,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可长期稳定并维护机关单位基本权益的有效措施。

篇4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永福县盛产重晶石矿,该县所产重晶石比重大,白度高,品质好,享誉国内外。永福县有工业价值的重晶石矿体数量多,分布散。本文重点分析永福至田冲一带的重晶石矿的特征,总结出其矿床成因,为永福县甚至其它地方的重晶石矿的矿床成因提供参考。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区域上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陆块西南端的桂北地块东南部边缘,为龙胜褶皱带(Ⅱ12)、桂林弧形断褶带(Ⅱ12)与来宾凹陷带(Ⅱ11)结合部,区域褶皱、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区域主要褶皱为印支期的九峰尾短轴向斜。主要区域断裂为北北东向的永福-龙胜断裂及北西向系列断裂。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和第四系等。其中以寒武系与泥盆系分布最广,寒武系是本区主要的赋矿层位。区内褶皱构造主要有印支期的九峰尾短轴向斜:呈北北西向,延长近15km,宽4km,两翼近于对称,岩层倾角20°~60°左右轴部为郁江组,以页岩为主;翼部为下泥盆统,以砂岩为主。局部偶见次级褶皱。主要断裂有两组:永福-龙胜断裂,走向北北东,自永福经龙胜延入湖南,长度35km,断面倾向西,控制沉积相及岩浆活动,具韧性变形特征;北西向系列断裂,长3~8km,倾向南西为主,倾角38~78°。主要区域断裂为北北东向的永福-龙胜断裂及北西向系列断裂,本区内以北北东向的F1为代表。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泥盆系。寒武系是本区主要的赋矿层位。区域内岩浆岩不发育。

3矿区地质特征

本区主要出露的是寒武系(∈)石英砂岩、页岩和泥盆系(D)细砂岩、粉砂岩。区内褶皱以北北西向印支期的九峰尾短轴向斜为主,局部偶见次级褶皱。区内断裂以具韧性变形特征的F1为主,其次级断裂有两条,分别F2、F3断裂带,均为北西向,具硅化、破碎石英脉、节理及片理发育,局部见断层角砾和擦。区内无岩浆岩出露。

4区内重晶石特征

区内具工业价值的矿脉呈雁列式分布,呈简单的单脉,有分支复合现象。矿体形态受到张性裂隙控制,其形态与断裂一致。矿脉长150~200百米,厚度一般为1~4米;矿脉上宽下窄,其走向与倾向的边缘快速尖灭;矿体呈板状,似脉状。矿体走向上在地表能连续出露,若地表矿脉尖灭则深部也几乎随即尖灭。产状与围岩倾向不一致。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方铅矿化、重晶石化、方解石化。矿石BaSO4含量66.96~96.90%,比重多在4.0以上。其顶底板常见铅、铜矿呈团块状分布,厚度不均。

5控矿条件

5.1成矿物质来源

来自于断裂带的深源钡由硅酸盐溶液为载体渗透上升到容矿层,聚于容矿空间,与天降水溶解蒸发岩形成的―型水相遇。由于物化条件的变化,促成硅胶凝聚首先沉淀形成硅化蚀变带,而Ba+则被释放出来与结合形成重晶石脉。〔1〕

5.2构造条件

矿区内断层F1,该断层为平移运动为主的多期次复合断层。在作用于该断层的应力作用下,产生一组与主断层F1相交的次级断层F2以及F3等系列断层,其大致符合应力椭球体规律(见图1)。而在泥盆系地层中,主要发育的是九峰尾短轴向斜,轴向近南北向,则应力方向应该是近东西向。根据雁列脉的形成规律:雁列脉的排列方向大致为应力的方向。从本区的实际雁列脉的排布上看,其所受的应力方向应该为近南北向。故本区的重晶石矿应该属于寒武系基地时期的产物。泥盆系盖层的构造活动对其影响较小。

在本区中,同时存在着数量众多成群出现的重晶石矿脉,它们的走向呈X型分布,笔者推断其为应力在某个区域释放时产生的成群的X型裂隙,重晶石在这些裂隙中充填。这些重晶石脉走向长约1~10m,斜深1~5m,未发现有工业价值矿体。

综合以上观点,重晶石脉矿形成过程大致推测为:寒武系地层形成后,受区域构造力影响产生相应的断层和节理,节理则形成较好的容矿构造。来自于永福-龙胜断裂的成矿物质充填其中,形成重晶石矿。

6找矿标志

经过笔者野外工作,总结出永福县重晶石矿体的找方法:

① 地层矿控:永福县重晶石脉产于寒武系地层。

② 地貌标志:重晶石矿围岩多受硅化较硬,不易剥蚀,产于山脊或半山腰上。

③ 成矿规律找矿:根据雁列脉等距的特性,寻找重晶石脉。

篇5

二、企业必须积极应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成为必然。企业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必须通过加大自身整合力度来应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一)企业必须构建有利于知识积累和运行的营销组织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和资本已经逐渐被知识所取代,知识、信息以及人的智慧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生产要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知识、信息以及人的智慧对企业的影响又主要体现在对知识创新的推动上,这种推动力量已经渗透到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技术环节,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工艺上,甚至在最终的产品销售和服务上都可以看到知识、信息以及人的智慧作为企业核心力量所发挥出的积极作用。因此,构建有利于知识积累和运行的组织体系对于企业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必须消除传统企业层层管理的障碍,打破传统企业各自为政的不利局面,构建一个有利于知识积累和知识运行的扁平化的营销组织体系。通过这一体系来加强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营销人员之间、企业职能部门与营销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在各部门、各人员以及部门与人员之间的有效运行,知识价值的发挥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应对速度,提高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解决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企业员工在整个企业运行中的重要地位,要求企业在构建营销体系时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这对知识的积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必须培养复合型的营销人员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含量产品呈井喷式发展,且市场越来越趋向于全球化。这就要求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生产设备,还要掌握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而关键是要有复合型的高素质营销人员。这种复合型的高素质营销人员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多种辅助能力,还具备整合多种知识和能力的素质,因此企业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来在吸引和留住这种人才。但由于高素质营销人员的稀缺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本企业员工的进一步培养,通过组织各种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以及运用各种知识的综合能力。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通过物质或精神等多种形式的倡导和鼓励,促进员工的创新意识,开发员工的知识创造积极性。通过为员工提供积极、宽松、平等、能激发其创造力的环境,使其成为企业所期望的复合型人才。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知识经济时代对市场营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创新中才能求生存求发展,对于营销人员也同样如此。

(三)企业必须加强营销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建设

加强营销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建设,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取主动、提高营销效率十分必要的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反应的快慢最终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也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特别重视对高新技术的投资与建设,这为建立与完善快速的信息处理系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信息库,使信息库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加快企业发展。对信息库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包括对自身产品的建档,还包括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新知识、新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这些都为企业的市场开发和决策提供着重要的依据。另外,要特别重视营销网络系统的建设,通过营销网络系统,不但可以宣传自己的产品,提高企业品牌和企业产品的知名度,还可以及时反馈消费者的信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与消费者相互交流、共享信息的同时,实现市场调研快速化的目的,为销售量最大化创造更多机遇。

(四)企业必须组建营销创新团队来确保知识价值最大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创新就是发展。组建营销创新团队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知识,实现各种知识资源的共享,发掘每个员工的隐性知识,从而确保知识价值最大化。营销创新团队的成员必须能够及时捕捉和分析市场信息,并能根据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快速反应,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准确地把调研结果反映给有关部门,为企业决策者做出市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另外,营销创新团队必须要有创立名牌的意识,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自主产品品牌,通过对自主产品的定位、策划、广告宣传等的创新,来创立自己的名牌。努力做到人有我优,人有我新,人无我有,并做大做强。营销创新团队的组建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企业营销管理中使知识、信息和人的智慧因素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确保知识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篇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人类高密度聚居地的城市,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下,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新的科技文明成果的应用,当代的城市景观建设,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新的趋势:

1、城市景观的绿色生态化

以生态文明观为主导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体现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化、人性化特征。生态文明的思想尽管在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就有所体现,但是作为全球化的共识和实践,是在人类经历了工业时代的惨痛教训,通过各个方面科学、体系化的研究和实践得来。生态文明,不再片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而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化和谐化,充分尊重自然发展规律,通过各种措施减排节能、打造低消耗城市。生态文明成果在城市景观上表现为建筑上的节能减排设计,在建筑形象上,展示出新的生态科技面貌。另一方面表现在,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更加尊重自然山水格局和发展需求,在城市中心建设城市绿地,强化城市与自然绿色空间的有机联系,通过不同规模的绿地建设,在城市内部、城市与外部的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网络化、有机化的绿色网络,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游憩休闲等各种活动使用的绿色自然空间。营造健康、舒适、风景怡人的人类聚居环境。

2、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保护和挖掘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不仅包括生态环境也包括文化精神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反映和表现,主要起到促进人的发展、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等作用。城市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文明的结晶。城市建设集艺术、科学、技术、经济、人文为一身,寄托了人类对文化、审美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和场所,其深远的人文特征和意境,为人们带来深层次的精神愉悦。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历史文化场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的经济价值。1998年世界银行的《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报告中提出:“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并能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

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产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和场所的保护和再利用,充分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立足文化,延续传统,更强调现代知识经济的强大生命力。文化创业产业提供了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了整体生活环境的提升。

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孕育和发扬。凸现城市人文内涵、注重文化、艺术、个性化特征表现的城市景观体验,为城市景观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

文化建设是丰富城市精神内涵的必然需求,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更能获得人们的认同和青睐。多元的文化环境,必然带来文化的多元发展,文化本身是一个相当大的产业,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不仅会造成城市精神层面的维度缺失,更难以吸引高层次的人群居留和资金的投入,因此打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文化内涵的建设和挖掘,成为经济时代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3、高新科技和新能源在城市景观上的表现——电子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动态景观体验

在保护城市文化历史遗迹特色景观的同时,更多新能源新技术在建筑和城市景观上的应用,打造具有时代感的城市面貌,与传统的城市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凸现时代特征,使城市景观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城市夜景灯光照明设计上,以及大型商业中心区的商业氛围营造上。多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强调互动技术的现代科技成果在城市户外空间里的运用,使城市景观呈现出多感官、动态化、实时化的特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多种感知方式的综合体验促使城市更加人性化和高效化,体现出现代城市生活的生机和活力。

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在室外空间的使用,强化了人们的参与感和主体感。增强了人们在休闲活动中的互动性和共时性,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主要特征。便捷高效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强化了城市的现代气息。

美观、易识别、富有生机和趣味性的城市景观构成的开放空间,使人们可以在轻松随意的气氛中享受到现代城市生活的乐趣。

4、整体观下的城市景观系统化、网络化、有机化建设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整体观念下进行城市的设计和建设工作。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合理规划、整合各项资源,使城市景观更加立体化、人性化。有效组织城市交通网络、商业休闲、居住生活空间等不同功能体,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城市生活体验系统,是获得高品质城市生活体验的基本保证。而高质量、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必然为城市带来高素质的人才和充足的发展资金,促使城市经济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和繁荣。

总论: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在电子技术基础之上的文化、信息、资金流动上的经济发展,是维持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城市景观与形象成为重要的竞争资源,它向世人展示城市的品味和层次;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高新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知识和资金在城市的集聚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促使城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城市景观将更加简洁高效、特色鲜明。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一世纪作为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会接受新的挑战。能够快速适应知识化社会的,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不能够适应知识化社会的,将会阻碍其发展。新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每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加强新时期知识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一、提高知识经济的社会成份

(一)知识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资源特征,能够提升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对提升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经济范畴内,它是通过资源掠夺的形式来发展经济的,人们将地下蕴藏的煤矿、石油、地下水等自然资源,用作人类经济发展的原料和垫脚石。而各类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人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越来越糟糕。而只是经济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节约各种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生态工业等生产方式,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促进环境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知识经济成份的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成份提升的重点,首先是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提升知识经济成份。这是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产业和主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等。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提升知识经济转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收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要重视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在改造传统工业发展不足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经济来创新产业形势,实现知识经济带动传统工业发展的目标。因此,发展知识经济产业,重点需要在知识转化上努力,提升知识的有效转化程度。其次,加强对传统工业产业的知识化升级和改造。再次,加大对传统服务业的知识化改造,提升知识网络化和生产科技化的水平。

二、知识转化与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知识经济的原理

消费与生产是两个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构建节能社会,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并做好生产、分配、消费三者的辩证思考,为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社会生产的传统观念不能够及时转变,仍然实施传统的工业经济生产背景下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肯定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对构建节约型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对之前几十年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受到生产决定消费这个观念的影响。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高产值、高产量的目标,不断的加大生产的力度,最终因为市场和消费数量问题,造成货物的挤压,产品的浪费。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大对消费和生产两者关系的研究,提升产品的有效销售水平,实现产品生产的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树立新的消费观念,提升知识经济的创新性

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念,即:工业经济生产背景下的生产与消费观、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与消费观。工业经济时期的生产与消费观是全力生产、全面消费;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消费观是适量生产、有效消费。在传统工业时代,经济和工业发展的目标,是最大程度上通过获取自然资源,提升工业的利润。所以,工业时代的生产,鼓励无节制的产品消费。这是因为社会的消费数量越多,工业生产企业所获得利润就越大。同时,传统工业对矿产资源的掠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大。通过不科学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的消费数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经济增长的程度,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疯狂开采、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为代价的,这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四、加大人口增长速度的科学控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提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化的程度,通过开发人们的智力资源,既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口的数量了,又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方程我们得知,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指数成反比。因此,通过科学地控制人口的增长,能够有效地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数。并且,人作为社会和自然界的主体,在人类智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类利用科技发展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因此,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根本的途径是通过提高人口素质,来提高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五、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动力是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程度。因此,需要通过加大知识经济的研发和生产转化,来提升知识经济的社会化程度,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2班)

参考文献:

[1]薛艳芳,论企业管理新理念——知识管理 [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7.

篇8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清晰,知识经济的显性化是其最为重要而明显的特征之一。知识经济的出现向我们准确地展示了,社会经济领域中知识的强大功能和作用,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交织作用下,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信息管理的社会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发展的活跃因素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这是我们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主要标志是:第一,它以知识、智力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并如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源一样直接存在;第二,在经济生产发展过程中,知识可以形成产业经济,及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产业化经济。作为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延续,知识经济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经济特征的正确概括。

1.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和知识产业化基础上的知识经济一体化。也就是说,通过知识、信息和经济的紧密关联、彼此渗透、交叉融合、相互包容的过程,使得经济的知识化趋向更加明确、知识和信息的经济功能日益明显,知识因素以越来越多的种类和越来越高的程度参与并融人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就是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就是数字经济,知识经济就是在线经济,知识经济就是社会因素相平衡的新型经济。

2.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发展机制之一。早在二十多年前,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己经开始积极关注知识经济,德鲁克认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职能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和分配”。乔·吉拉德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和功能,离不开知识和信息的合理交流和传递,离不开对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服务,对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发展机制之一。

由此可见,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其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无比重大。

二、圈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新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中最为明确的就是知识和信息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资本,知识和信息的管理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在变革中的信息服务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成为联结信息管理大系统与社会发展大系统的中介和桥梁。

1.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内容更加丰畜、层次更加多样、手段更加合理,知识管理和服务发展成为信息管理和服务领城中的热点和亮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在信息管理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凸显信息资源中知识的强大功能,图书馆如何开发、共享、利用和衡量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焦点,知识管理将信息管理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图书馆工作者,必须奋发学习,博学多能,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在对知识作为信息的管理,即知识交流管理,通过对知识的传播、消费、吸收方式的评价、选择和运作,发挥各种类型知识管理工具的作用,保证知识“广、快、精、准”的有效利用,更好地为读者,为社会服务。

2.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理性化、经营市场化、集约化的趋向进一步明确,智慧型知识产业的异军突起,成为社会信息产业的“朝阳”产业。

知识经济它包括了人类发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人文科学、行为科学的知识,是相对于物质和财富而言的人类智能活动的结晶,是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和信息基础设施加以有效传递和交流的知识信息。显然,这里的知识就是指与特定需求相接的,建构在一般信息概念之上的高层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带给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新的要求和新的机会。伴随着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理性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市场化的趋向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智慧型知识产业必将成为社会第三产业中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而且一定会成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新星。

三、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发展对策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格局,面对不断变革的社会信息大环境,图书馆工作者的唯一选择就是——正视现实,回应挑战。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和制定出准确而实际的对策,以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对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更高要求。

1.更新管理和服务观念。

由于传统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中知识管理和服务井未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因而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必须首先形成新的管理和服务观念,突出现代信息管理的知识性特色。通过有效收集和分析社会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从中萃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紧密关联的适时性,发展性,功能性知识信息,真正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突出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知识性特色,也就是要在加强信息的知识内涵的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知识、知识信息及其交流的社会组织体制、内在结构特点、具体活动方式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具体运用于知识管理和服务之中。

对于信息管理和服务来讲,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至为紧要的就是要确立知识管理和服务在信息服务中的地位,形成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知识创新观,并以此形成服务为本、面向社会、注重效应、追求卓越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思路。所谓知识创新观,即以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要素作为创新资本,科学汇集,合理组织,有向分流,有效分析知识和信息资源,把知识管理和服务作为促进知识增值能力的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并赖以形成不断提供,相互交换知识信息的社会知识大同盟,专门性知识管理和服务机构,将成为社会知识大同盟中的关键性配置力量。 转贴于

2.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

要把握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确立知识管理和服务在信息管理和服务中的地位,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知识经济向我们昭示,外延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内涵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和信息积累的时代已经结束,知识和信息开发的时代已经到来;传播技术时代已经结束,高新技术时代已经到来,单一功能时代已经结束,综合化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是一个复杂的框架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特征更加突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第一,知识存储器功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有效储藏并形成快捷,方便,多途径的检索机制,成为“人的外脑”。第二,知识集成者功能。即在社会范围内的知识和信息大量积累和有序化组织的基础上,融人知识管理人员的智慧,使原有知识和信息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凝结为针对性更强,适应性更强,功能性更强的知识和信息。第三,知识交流机功能。主要以网络为条件和基础,通过知识的交流和联结将相关人群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特定的知识共同体,以期人们在相互交流知识盅得到发展的新机会。第四,知识导航员功能。即运用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内容分析,多元统计,人工语言,搜索引擎等支持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融知识定位系统,知识获取系统和知识反馈系统于一体的“知识导航仪”。第五,知识加油站功能。即力图建立超越传统信息系统的具有战略性地位的管理知识系统,以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种方法,确保知识的公开性,可获得性和开发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服务的上述社会功能,为各类图书馆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选择途径[J].情报资料工作,2003.270一72页.

篇9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清晰,知识经济的显性化是其最为重要而明显的特征之一。知识经济的出现向我们准确地展示了,社会经济领域中知识的强大功能和作用,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交织作用下,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信息管理的社会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发展的活跃因素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这是我们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就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主要标志是:第一,它以知识、智力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并如同劳动力和生产资源一样直接存在;第二,在经济生产发展过程中,知识可以形成产业经济,及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产业化经济。作为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延续,知识经济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经济特征的正确概括。

1.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和知识产业化基础上的知识经济一体化。也就是说,通过知识、信息和经济的紧密关联、彼此渗透、交叉融合、相互包容的过程,使得经济的知识化趋向更加明确、知识和信息的经济功能日益明显,知识因素以越来越多的种类和越来越高的程度参与并融人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就是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就是数字经济,知识经济就是在线经济,知识经济就是社会因素相平衡的新型经济。

2.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发展机制之一。早在二十多年前,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己经开始积极关注知识经济,德鲁克认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职能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和分配”。乔·吉拉德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和功能,离不开知识和信息的合理交流和传递,离不开对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服务,对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发展机制之一。

由此可见,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其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无比重大。

二、圈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新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中最为明确的就是知识和信息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资本,知识和信息的管理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在变革中的信息服务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成为联结信息管理大系统与社会发展大系统的中介和桥梁。

1.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内容更加丰畜、层次更加多样、手段更加合理,知识管理和服务发展成为信息管理和服务领城中的热点和亮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在信息管理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知识管理凸显信息资源中知识的强大功能,图书馆如何开发、共享、利用和衡量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焦点,知识管理将信息管理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图书馆工作者,必须奋发学习,博学多能,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在对知识作为信息的管理,即知识交流管理,通过对知识的传播、消费、吸收方式的评价、选择和运作,发挥各种类型知识管理工具的作用,保证知识“广、快、精、准”的有效利用,更好地为读者,为社会服务。

2.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理性化、经营市场化、集约化的趋向进一步明确,智慧型知识产业的异军突起,成为社会信息产业的“朝阳”产业。

知识经济它包括了人类发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人文科学、行为科学的知识,是相对于物质和财富而言的人类智能活动的结晶,是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和信息基础设施加以有效传递和交流的知识信息。显然,这里的知识就是指与特定需求相接的,建构在一般信息概念之上的高层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带给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新的要求和新的机会。伴随着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主体理性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市场化的趋向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智慧型知识产业必将成为社会第三产业中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而且一定会成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新星。

三、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发展对策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格局,面对不断变革的社会信息大环境,图书馆工作者的唯一选择就是——正视现实,回应挑战。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和制定出准确而实际的对策,以进一步适应知识经济对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更高要求。

1.更新管理和服务观念。

由于传统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中知识管理和服务井未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因而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必须首先形成新的管理和服务观念,突出现代信息管理的知识性特色。通过有效收集和分析社会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从中萃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紧密关联的适时性,发展性,功能性知识信息,真正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突出现代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知识性特色,也就是要在加强信息的知识内涵的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对知识、知识信息及其交流的社会组织体制、内在结构特点、具体活动方式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具体运用于知识管理和服务之中。

对于信息管理和服务来讲,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至为紧要的就是要确立知识管理和服务在信息服务中的地位,形成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知识创新观,并以此形成服务为本、面向社会、注重效应、追求卓越的知识管理和服务思路。所谓知识创新观,即以知识和信息等智力要素作为创新资本,科学汇集,合理组织,有向分流,有效分析知识和信息资源,把知识管理和服务作为促进知识增值能力的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并赖以形成不断提供,相互交换知识信息的社会知识大同盟,专门性知识管理和服务机构,将成为社会知识大同盟中的关键性配置力量。2.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

要把握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确立知识管理和服务在信息管理和服务中的地位,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知识经济向我们昭示,外延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内涵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和信息积累的时代已经结束,知识和信息开发的时代已经到来;传播技术时代已经结束,高新技术时代已经到来,单一功能时代已经结束,综合化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是一个复杂的框架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特征更加突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第一,知识存储器功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有效储藏并形成快捷,方便,多途径的检索机制,成为“人的外脑”。第二,知识集成者功能。即在社会范围内的知识和信息大量积累和有序化组织的基础上,融人知识管理人员的智慧,使原有知识和信息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凝结为针对性更强,适应性更强,功能性更强的知识和信息。第三,知识交流机功能。主要以网络为条件和基础,通过知识的交流和联结将相关人群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特定的知识共同体,以期人们在相互交流知识盅得到发展的新机会。第四,知识导航员功能。即运用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内容分析,多元统计,人工语言,搜索引擎等支持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融知识定位系统,知识获取系统和知识反馈系统于一体的“知识导航仪”。第五,知识加油站功能。即力图建立超越传统信息系统的具有战略性地位的管理知识系统,以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种方法,确保知识的公开性,可获得性和开发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服务的上述社会功能,为各类图书馆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选择途径[J].情报资料工作,2003.270一72页.

篇10

1新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特征

1996年初,世界经合组织在发表的一份年度报告中称:“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知识经济”,这便是广为关注的“知识经济”的由来。提出“知识经济”是因看到知识与技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体现了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从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看,知识经济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1信息化

一般而言,信息是指从客观世界获得的新知识或者是对客观事物发出的新要求,因此,信息是知识经济的血液和神经。信息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体产业,其四大支柱是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它们是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可以说,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体现,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2网络化

互联网迅速发展,人们可高速、互动传递信息,大量生产和生活活动均可在网络上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有人预言,这种提高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1.3软件化

软件泛指电脑的程序、运行时所需数据以及与程序有关的文档资料。传统产品可通过各种应用软件开发来提高其现代科技含量,高技术产品更离不开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知识经济能充分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最明显的是离不开高素质的软件开发人才。总之,软件开发及其广泛应用于各类高技术领域,最能体现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性及对生产的巨大作用。

1.4知识资本化和资产投入无形化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学、技术、高级管理等)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分配的主要依据。在人力资源会计中,就企业财富增加而言,“物力”在于其价值转移,“人力”在于其价值创造,知识产品,应当视为与实物资本所有者一样享有收益索取权,即知识资本化。知识经济对知识、智力、无形资产投入将起决定作用,当今,美国众多高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资产的60%,便是很好的证明。

1.5经济决策知识化

知识经济的决策必须科学化和民主化,一定要体现现代知识的宏观调控作用。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依靠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科技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生活的速度大大加快,据统计,一项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在19世纪为10年,20世纪50~60年代为1~3年,90年代为数天,而21世纪则可能为数小时。

1.6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虚拟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来实现,全球空间变小而成为“地球村”,各个国家相互协作加强将使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通过信息处理可虚拟市场、虚拟现实,比如虚拟银行等。

可见,在知识经济发展中,主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是资本、土地和一般劳动力,而是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它们推动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其实质是高素质人才的作用。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到30%,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80%,足见我国在以高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中落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有足够掌握现代高技术的人才,因此,加速培养优秀人才,并充分发挥各类高素质人才资源的作用,已是我国在新世纪的重大发展策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2新背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功实践,我国已走完西方国家200年的路程,步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现在我国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年GDP已过两万亿美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钢、煤、水泥、化肥等)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居第一位,这为我国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

但是,必须清楚看到,中国经济总量只为美国的1/9,日本的1/4,同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人口多、底子薄,许多工农业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产量和产值还很低,传统产业低技术层次还普遍存在,高技术产业尚在崛起之中。在今后经济发展上,从国内供给方面,在资源上已无太多资源可挖,从国内需求看,大多数领域已结束短缺经济时代,盲目的数量重复扩张型发展已无多少市场空间。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看,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发达国家已进入高技术产业调整阶段,它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即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大转折中最突出的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我国已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种发展战略新形势下,如何认识知识经济的发展?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将事关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3新措施——加速我国人才培养的策略

认识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是为了抓住战略机遇期,与时俱进,有所作为,加快发展。知识经济是现代“新型经济”,所需人才也是“新型人才”。只有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才能加速发展知识经济,才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面对我国技术人才现状,要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是当务之急。由于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非本文所能详述,只就相关问题提出探讨。

3.1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体制,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还较低,其一,就业人员中,专业人才仅占从业人员的5.5%,不及发达国家的1/4,高校在校生只及美国的1/2左右。其二,现行高教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确定的,主要服务于传统工业社会,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国际上看,多数发达国家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在60~70年代均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80年代后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精英培养”阶段,从1999年扩招后,至200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达到21%,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尽快构筑高教大众化仍至普及化的长期发展模式,是二十一世纪我国高教改革的必由之路,应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在高教体制上,加速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促进高教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适应市场经济,多层次培养人才;参考国际培养体制,提高创新模式。

3.2高质量高校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基石

高校大众化过程,校舍、信息化设备等,只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及必须资金,是易于解决的,难点是解决高质量师资问题。目前高学历师资比例少、职称比例失调、地方院校待遇较低等,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有的院校或系,教师与学生之比达到1:20以上,远远超过1:14的正常比例。国际一流大学的师资结构为倒金字塔形,即多数教师应具博士学位,而我国高校,具博士学位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就连硕士学位的教师还不占多数,有的是本科毕业生在唱主角。随着商品房、医疗改革的推进,高校已无相关福利可言,缺乏引进和稳定人才的吸引力。根本出路在减少不必要的扩大规模投资,重点解决教师的必要待遇和教学、科研等条件。

3.3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加速选拔人才

高校应向中科院学习,强化岗位聘任,不搞形式上的聘期,改革评审制度。建议各个省对一般本科院校只把关正教授评审,对副教授评审由各校根据省文件进行评审。对硕士评中级职称可在1~2年内评定。各校有了上述自后,便可不定期的“破格晋升”优秀人才,更好地激励年青人才成长,尽快造就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科技创新领头人,以弥补人才“低谷期”的断层局面。

3.4改变人才流动的有关约束,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

由于面临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急需大量高科技人才是当务之急,充分利用好国内外现有人才是解决人才“低谷期”的有效途径。眼前大量人才出国、内地人才东南飞、企业人才频繁跳槽、学非所用浪费人才等普遍存在,反映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的突出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必然趋势,由于企业、公司及跨国企业用人的机制变化,必然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加速和完善人事是促进“社会人”流动的桥梁。改革的措施,除国家公务员、军事院校和机关及特定单位外,对大专毕业生、硕士生及博士生应实行人事制度,人事、户口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个人与用人单位只签订聘用合同,这样,高素质人才的流动约束便可解决,单位要稳定人才,只有创造条件并使人才发挥作用才行,而行政干预手段是无能为力的。

3.5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构筑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制

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知识老化”的周期明显缩短。据统计,大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中,继承性只占10~15%,工作中获得的现代知识占85~90%。面临国际交流及高技术不断发展,任何专业人员,不很好地掌握外语,将成为现代“哑人”,不会应用计算机技术,将会带上“科盲”帽子,不注意沟通获得新信息,只会仰天长叹,失业会迟早到来,何谈事业有成。因此,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终身职业”的时代已宣告结束。建立和完善辐射到全国的终身教育网络,自觉更新知识,是保证适应新时代、提高人才素质的长期战略任务。

4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在创新、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高等教育大众化起步较晚,如何加速培养现代化人才和合理而充分地使用现有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首要战略,应引起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幼松.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N].光明日报,1998,5,26

[2]湖北省通信学会.知识经济与信息化[J].学会简讯(内刊),1998,3.

[3]易杳等.中国渴求知识时代[J].瞭望,1999,12.

[4]周大平.科教兴国:创新是重中之重[J].瞭望,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