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防护工程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7 16:35: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防辐射防护工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防辐射防护工程

篇1

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强化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监测预防、发现报告、风险评估、帮扶干预”联动反应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推动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护对象由原来的流浪未成年人延伸至面临生存困难、监护困境、成长障碍的未成年人。主要包括:

1.因监护人服刑、重病重残等原因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

2.缺乏有效关爱的留守流动未成年人;

3.因家庭贫困难以顺利成长的未成年人;

4.身体遭遇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

保护范围:摸清辖区以上四类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库。

(一)打牢监测预防基础。承担信息收集等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相关事宜,对本区域内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全面排查。根据原因确定困境未成年人类型,了解困境未成年人在家庭、村(社区)、学校的基本情况,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基础数据档案。

(二)建立发现报告机制。建立多渠道发现机制,积极发动志愿者队伍、村(社区)群众等,对发现困境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主动向派出所和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等报告信息。

(三)开展分类帮扶干预。根据困境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及风险等级,实施分类帮扶。

1.对因监护人服刑、重病重残等原因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由镇民政办牵头落实孤儿保障政策。

2.对缺乏有效关爱的留守流动未成年人,由镇妇联、团委牵头落实“留守儿童(学生)之家”总体规划开展帮扶。

3.对身体遭遇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由镇卫生院牵头落实新农保帮扶政策,镇民政办负责落实城乡医疗救助。

4.对失(辍)学儿童,由镇中心小学牵头,镇民政办、团委和妇联协助,共同落实助学政策,帮扶实现义务教育。

5.对困境儿童,各相关单位结合“双联”行动,与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并把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纳入城乡低保或及时落实临时救助帮扶政策。

6.对问题儿童,属于有心理疾病的问题儿童,由镇民政办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属于有轻微违法行为的问题儿童,由派出所及司法所牵头开展法制宣讲进行帮扶教育。

7.对残疾儿童,由镇残联牵头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并开展帮扶。

镇民政办:负责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开展,制定工作方案,填?????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信息汇总表。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纳入低保等保障范围。

中心小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督促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加大对困境未成年人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力度,建立在校困境学生档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帮扶。

派出所:协助做好安全防范、户籍查询、信息采集以及流浪困境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严厉打击拐卖、拐骗未成年人和胁迫、诱骗、利用和组织未成年人乞讨、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家庭暴力、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行为。发现困境未成年人及时告知、引导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

镇司法所: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建档、帮扶工作,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开展困境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必要、便利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镇卫生院:医疗机构接到群众拨打困境未成年人的急救电话后,及时安排医护人员出诊救治,同时

通知民政办做好费用结算移交工作。镇团委:负责将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纳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考核内容,动员组织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开展教育矫治和结对帮扶活动。

镇妇联:将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积极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提升家庭抚育和教育能力。

镇残联:为困境残疾未成年人开展康复、教育和就业培训援助,掌握残疾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并纳入扶残助学项目。

(一)准备阶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底)统计完善困境儿童基本情况表。

(二)启动阶段(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底)按照《__县2015年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计划》沐未保办发〔2015〕2号文件相关要求,制定我镇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分类帮扶方案。

(三)推进阶段(2015年7月1日—2015年12月底)准备物资及资金,实施分类帮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篇2

一、楼面活荷载取值

参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关于有医疗设备的楼(地)面均布活荷载取值规定和医疗工艺专业提供的使用荷载,一般防辐射医技房和其他专用房间的均布活荷载取值见表1。

二、放射影像科室结构设计

医技楼放射科包括X光室、CT、DSA、核磁共振(MRI)及相应的控制机房等特殊房间。为了防止这些房间内设备对人体的电离伤害,应增加房间的墙及楼板厚度以隔离辐射伤害,墙体一般采用钡砂浆砌筑370mm厚实心粘土砖墙或200mm~300mm厚混凝土墙。若采用混凝土墙体与主体结构整浇,虽然屏蔽效果好,但混凝土墙因刚度较大,常因不能均匀布置而造成结构刚心与质心偏移过大,增加扭转效应,对主体结构抗震有不利影响;而采用实心砖墙作为围护结构时,施工较为简便,但对砌筑质量有一定要求。一般建议采用370mm厚实心砖墙,砌筑质量为A级,砂浆饱满度要求高,若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通过在墙体外挂铅板或分层涂刷钡水泥来提高防辐射能力,墙外防护层的粉刷由专业厂家配合施工。

医技房楼板建议采用现浇混凝土厚板结构,节约层高,利于砌体隔墙灵活布置,房间顶板和底板混凝土厚度一般在180mm~250mm间取值。由于控制机房和设备用房需要铺设各类管线和专门设备检修管沟,房间楼板一般需降板处理。管线铺设后用混凝土等垫层材料填充,同时可以隔离部分设备的振动,减少医疗设备的影响。对于X光、 CT 、ECT、 DR、 DSA等设备的房间一般降板300mm,而核磁共振(MRI)机房需降板450mm。

核磁共振(MRI)机房地面和墙面采用0.4mm厚的紫铜板,接缝和孔洞长边平行于磁场分布方向,避免阻断磁场的通过,降板内的二次混凝土回填不得添加钢筋等金属材料,防止外界的磁场干扰。

另外应注意为避免冷冻机房中水泵等振源对核磁共振(MRI)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可能造成的影响,设计时核磁共振设备应远离振动源,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隔振和减振措施以保证核磁共振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核医学科室结构设计

现代医院医技楼常配有直线加速器机房和钴60机房,一般独立设置在地下一层,与主体结构设缝分开。

核医学机房防护体屏蔽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单一材料同等辐射防护体(图1-a):一般利用混凝土作为辐射防护材料,适用于近距治疗室(后装治疗室),其他大型放疗设备治疗室不宜采用。

单一材料主次辐射防护体(图1-b、1-c):这是目前最常见的辐射防护体。该种辐射防护材料相对比较便宜,施工技术较为成熟。

复合材料主次辐射防护体(图1-d、1-e):主射线方向使用高密度辐射防护材料,在次射线方向使用小密度辐射防护材料,或在治疗机房内铺设铅板或防中子辐射材料。这种辐射防护体可以减少辐射防护体的厚度,提高房间使用面积,尽管这种材料价格较混凝土贵,但是其辐射防护效果更好,易于回收利用。

辐射防护材料一般使用防辐射混凝土,它是一种由胶结材料与重集料组成的混凝土,除具备普通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外,还能有效屏蔽α、χ、γ射线和中子流的辐射。在混凝土中提高重元素的数量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吸收射线的能力,增加材料中的轻元素数量可以削弱中子辐射。常用的防辐射混凝土是硫酸钡重晶石及硫酸钡砂。

对于主次辐射防护体,由于直线加速器可做360°旋转,所以顶板防护等同于墙体,其主射线方向钢筋混凝土墙或顶板厚2.30m ~2.60m,副射线方向混凝土墙或顶板厚度取1.30m ~1.60m,具体尺寸需要与设备专业厂家密切配合来确定。

为了保证厚板的模板及支撑满足施工要求,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防护体楼板可以设计成上下两层,板间设施工缝,下层板作为受力结构进行计算配筋,上层板只配构造筋和温度筋,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还可利用分层施工形成的结构承受二次施工时的荷载。

由于防护体墙板厚度大,墙体的配筋采用小间距、小直径多层双向布置构造钢筋,各层网片之间用拉结钢筋固定。另外,墙洞必须由各专业配合预留,设备穿墙预埋管线应沿墙厚呈U状预设(图2),室内应避开主射线照射区域。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核医学科室结构防护体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虽有利于屏蔽射线,但是大体积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造成辐射外泄,使放疗房间难以达到防辐射的功能要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难点是控制裂缝。裂缝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温差裂缝,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放热,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升温幅度比表层大,而且内部降温速度比表层慢,因此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度差,随之形成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导致混凝土表面形成温度裂缝;二是收缩裂缝,如果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用量高,其散热和硬化过程中就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后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因此,为防止裂缝发展,保证医疗工艺防辐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考虑如下问题:

1.为了限制大体积混凝土墙板产生裂缝,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缓凝型外加剂,也可加纤维抗裂膨胀剂,减少单方水泥用量。

2.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减小水灰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上覆盖保温同时外加暖棚,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保证内外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在25℃以下。

3.合理分段留施工缝,可按底板、厚墙、顶板分三次浇筑。施工缝结合现场情况设为台阶状,并设置止水钢板,以防止射线的渗透。

4.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严格控制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保证合理水灰比和塌落度。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和二次振捣,振动棒采用行列式移动,快插慢拔,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一层50mm ~100mm,振捣到表面出浆为宜,防止漏振和欠振,保证振捣密实。对于板与墙相交部分,应待墙体混凝土振捣下沉稳定后,再继续浇筑顶板混凝土。

5.在墙体和顶板选出有代表性的测温点,在此点混凝土表面以内100mm和中心处埋设测温线,用测温仪进行测量,局部最厚部分做重点温度监控,保证所有测点的温差小于25℃。

6.对混凝土采取长时间养护,顶板顶部可采用蓄水养护,顶板底部可以采用喷水养护,墙体可以外挂麻布或草帘加薄膜覆盖等措施,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五、结束语

医学影像科是医院医技保障的核心科室之一,根据医疗工艺要求和辐射防护标准,放射科和核医学等涉及二次深化设计的工艺需和结构专业密切配合确定防护墙厚度及预留设备孔洞。医疗建筑的结构设计,也需要和建筑、电气、给排水、暖通、智能专业合作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based on X-ray medical application and relevant state radiation prevention design rules and regulations, X-ray protection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have radiation-proof function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such aspects as the point of view of architects from a preliminary study, and for building a saf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ace radiation provide on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Keywords: X-ray application, the radiation, material and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X光射线和同位素等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放射科和核医学科的诊断治疗设备更新得越来越快。但是这些放射性的诊断和治疗是一种损伤性的手段,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他人的危害,必须对这些科室根据设备的不同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辐射防护是一个边缘的学科,本文只是从建筑师的角度去探讨X光射线的辐射防护问题。

X射线的医学应用

在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不久,X射线就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今已有100多年。现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成为现代医疗的支柱之一,是影像诊断的主要手段。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X射线诊断技术和放射设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X射线在医学上的广泛开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医院的诊疗设备应用X射线的有:拍片、透视、CT室、ECT室、CR、消化道钡餐、中深部治疗机室、DSA室、碎石机室、模拟机室、钴60室、后装机室等。

国家有关防辐射设计的相关规范规定

X射线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应用最早,使用最广。X射线对人体的照射,一方面能对人体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必须注重X射线对人们不必要的伤害。注重X射线的安全和防护是使用X线机的日常任务之一。

监督机构和监督员对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项:《放射线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是实施防护监督的基本依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是对放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督的依据;《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标准》是对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进行防护监督检测的主要依据。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3.7.3条规定,对X光诊断室、治疗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屏障、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构造均应按设备要求和防护专门规定,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其中防护专门规定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等。该条例规定:未进行放射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未进行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运行或者使用的;放射防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运行或者使用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中(高)能加速器、进口放射治疗装置、γ照等大型辐射装置的建设项目,应当提交由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放射防护效果评价审查意见。

三、X射线防护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搞好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是为了保障X射线工作者、被检者和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促进X射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X射线机房的建筑不仅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还要考虑有利于工作人员与被检查者的防护,X射线机房以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为宜。机房的整体布局应遵循安全、方便、卫生的原则。根据医院放射科规模的大小和X射线机房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布局。机房必须与控制室分开,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以便于X射线机应分别有各自的单独机房。国家防护标准规定100mA以下的X射线机房不应小于24平方米;200mA以上的X射线机房不应小于36平方米;多管头X射线机房应酌情扩大。对CT射线机的机房面积国家没有规定标准,从工作实际考虑不应小于40平方米;牙科X线机应有单独房间。

如同一工程项目,拟建多个X射线机房,安装多台X光设备,那么在方便诊治,便于管理的同时,应将相关X射线机房安排在同一区块内,并尽量使各X射线机房相邻设置,充分利用屏蔽防护墙体作为相邻设备用房的隔墙,以提高建筑面积的利用率,并降低造价(如图一)。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标准》中规定,X射线机房中有用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它侧墙、顶棚、地面应有1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机房的门窗设置要安全合理,同样要有合适铅当量的防护厚度。位于楼底层的X射线机房,其窗下缘离地面不宜小于2m。窗的防护厚度在无直射线束朝向和窗外无人停留的情况下有0.25-0.30mm的铅当量即可。机房门的防护厚度,视情况不同而定:直射线束未直接对门照射,无患者固定候诊的走廊,机房门有0.3的铅当量即可;机房门外为患者固定候诊区,机房门应有不小于0.5铅当量防护厚度。

图一日本筑波大学附属医院影像部平面

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材料及其构造做法

X光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在X光辐射场中有三种射线,即从X线管窗出的有用射线,从X线管套射出的漏射线,以及这些射线经过散射体后产生的散射线。所谓X光的防辐射防护实际上就是防止漏射线及散射线对人体的伤害。

X光射线机房的防护设计,必须遵守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即采用合理的布局、适当的防护厚度,使工作人员、受检查者及毗邻房间和上、下楼层房间的工作人员与公众成员的受照剂量保持在可以达到的最低水平,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构造技术是辐射防护设计的重要环节。四周墙体、地面、顶棚的防护材料主要有铅板、重晶石砂浆、重晶石混凝土等。铅能吸收放射性射线,可作X光射线仪器设备和医疗辐射防护材料,铅板主要是采用含铅量为99.994%的1#电解铅,经浇铸,压延成板材,挤压成管材,铅是最软的重金属,具有高密度、良好的抗蚀性、熔点低、柔软、易加工等特性。

重晶石砂浆是一种容重较大、对X射线有阻隔作用的砂浆,一般要求采用水化热低的硅酸盐水泥,常用的水泥∶重晶石粉∶重晶石砂∶粗砂配的配合比为1∶0.25∶2.5∶1。

篇4

谣言一:手机电量低时,辐射损害很大

无论在通话状态还是待机状态,每部手机都会向距其最近的移动通信基站发射电磁波信号。手机发射的电磁波强弱(即发射功率)与手机电量无直接关系。电池是手机发射电磁波的能量来源。当手机电量正常时,其发射功率与电池状态无关;当手机电量不足时,其发射功率更不可能超过电量正常时的水平。

手机发射功率取决于手机的工作状态和手机所在位置的信号状况。一般,手机待机时的发射功率比通话时小;信号好时的发射功率比信号差时小。当手机上显示的信号强度只有“一格”时,其发射功率可能比信号“满格”时大1000倍。但以GSM手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为例,手机发射功率即使达到1瓦的最大值,也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我国的手机辐射检测均参照欧洲标准(手机辐射功率密度峰值为2.0瓦/千克),国内销售的手机也全部达到了辐射功率密度低于2.0瓦/千克的标准。

“防辐”提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在不断的观察与研究中,目前尚无全面科学的结论。减少通话时间和使用耳机可减少手机辐射影响。

结论:手机辐射与电量无关,辐射大小取决于手机工作状态和信号状况。

谣言二:通信基站辐射强,要远离

我国通信基站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的电场强度远小于12伏/米,功率密度远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在移动通信频段(800MHz-2100MHz)内,我国制定的电磁辐射标准比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标准严格11.25~26.25倍,堪称“全球最严格标准”。3G、4G时代的TD基站更是采用了智能天线,实际辐射更小,远低于计算机、微波炉、电视的辐射。

需要强调的是,通信基站密度越合理,手机辐射强度越低。手机与通信基站之间有智能控制机制,能动态调整两者间的通话信道和电磁辐射功率。通信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移动手机,距离基站越远,对应的通话信道和手机的发射峰值功率就越大。所以,通信基站密度并非越低越好。

结论:通信基站实际辐射很小,我国有“全球最严格标准”。

谣言三:无线路由器辐射也伤身

目前未有权威可靠的报告显示无线路由器的电磁辐射有损健康。我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规定,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发射功率不能大于10毫瓦,比日本(100毫瓦)和欧美一些国家(50毫瓦)更严格。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无线路由器发射功率一般都符合W美国家的标准。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为2瓦的GSM手机相比,无线路由器的发射功率其实很小,且无线路由器开机后一般处于额定发射功率状态,发射功率恒定。

结论:无线路由器辐射功率比手机小,未见辐射损害。

谣言四:摆植物、穿孕妇防辐射服能防辐射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植物与防辐射有任何关系。

市售的孕妇防辐射服均是针对电磁辐射的,无法屏蔽电离辐射。同时,根据电磁学理论:一个接地的、封闭的导体腔,其内部的电场不会传播到外部,外部的电场也不会传播到该导体内部。市售的孕妇防辐射服是掺入金属丝编制成的,没有接地,理论上不具有屏蔽外部电场功能,而其实际上究竟是否有完全或部分屏蔽外部电场的作用,还需要实测。

篇5

全国每年出生的两千多万新生儿中,接近120万为缺陷儿。专家指出,导致婴儿缺陷因素中,电磁辐射的危害最大。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胚胎和胎儿组织特别容易受辐射损伤。这种损伤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坏死或细胞膜受损,但细胞不死亡,就会导致胎儿生长发育的缺陷。

孕期三个阶段胎儿受辐射伤害各不相同:

1―3月为胚胎期,受到强电磁辐射可能造成肢体缺陷或畸形。

4―5月为胎儿形成期,受到电磁辐射可能引起智力不全,甚至造成痴呆。

6一10月为胎儿形成期,受到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后体质弱,抵抗力差。

妊娠头3个月,也就是妊娠早期,受辐射影响的危险比妊娠中、晚期的危险大得多。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避免他受到任何伤害,孕妈妈在怀孕的头3个月一定要坚决地远离电磁辐射。

防范6项生活细节辐射

1远离电脑辐射。

怀孕早期的准妈妈,每周使用20个小时以上电脑,其流产率增加80%,同时也增加畸形胎儿的出生率。为此,孕前女性及孕妈妈应暂时离开电脑、电视等视屏岗位,有困难的,最好能在怀孕的头三个月,既胎儿器官形成期暂离此类工作环境。无法离开工作岗位的孕妈妈必须穿着防辐射服装。否则,长期在电磁辐射环境下工作的孕妇即使顺利产下婴儿,但婴儿的智力和体质也可能已受到损伤,并将产生难以弥补的后果。

2远离家电辐射。

家里是电磁辐射较为集中的场所,故新婚、孕前女性和孕妇在居室时要远离微波炉、电热毯、电视机和电脑等电器,必要时也可穿着专门用于屏蔽电磁辐射的防护服。建议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孕妈妈处于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3远离办公设备辐射。

电话、传真、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以免室内辐射聚集过多。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4远离手机辐射。

孕妈妈使用手机时,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孕妈妈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有座机的地方就关掉手机,用手机通话长话要短说。不把手机挂胸前,就算它再炫也要放在包包里或者桌子上。

5远离充电器辐射。

充电器充电时,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电磁波,能杀死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所以孕妈妈应远离手机充电插座30公分以上。切忌将充电器放在床边。

6远离电波辐射。

居住或工作在高压线、雷达站、电视台、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的孕妈妈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

TIP家用电器辐射量

利用工具防辐射

防辐射服:防辐射服装面料通常是由两种材料织成的。一个是用不锈钢纤维织成的,一个是碳素纤维织成的,从我们电磁辐射防护的角度来说,不锈钢纤维织成的面料的防护性能是要优于碳素纤维织成的面料。防辐射服有肚兜、马夹、衫衣等多种款式。

电脑/电视防辐射屏:防辐射屏采用隐形飞机吸波技术、纳米技术和人体工程学光吸收技术,能有效吸收电脑/电视显示器发出的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和静电,并使电脑/电视光线更加柔和,防止眼睛疲劳,同时证非常高的透光率。

电脑辐射消除器:工作中的电脑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及设备,对外都会产生多种频率的辐射(主要是低频辐射),用“电脑辐射消除器”替换原来电脑机箱上的电源线后,即可从电源中排除掉产生辐射源的多种谐波;

防护帽:它是由几微米粗细的不锈钢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成的导电布制成的,对电磁波可以起屏蔽作用。

手机防护套:采用吸波材料技术原理,对于手机电磁辐射磁场是吸收原理,吸收手机微波,转化为无害的热能挥发,从而降低辐射值。

篇6

放射性辐射的主要危害

放射性辐射是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状态下,原子核发生衰变过程中,向外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过程。放射性元素大多为原子质量很高的金属元素,其放射的射线肉眼无法看见和感知,只有用专门仪器才能探测到。

放射性辐射对人体和动物的损害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强度的强弱、时间的长短、频次的多少,以及辐射承受者的健康状况、体能强弱等相关,具体辐射后的表征及状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受到剂量越大、强度越高的辐射伤害就越大,严重时还会致人短期死亡;受辐射轻微者,只要剂量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发生损害作用,有的症状经过20年后才会表现出来,有的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人受害。因此,凡涉及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必须严格进行防辐射保护,对辐射的强度、时间和频次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对身体和环境无危害的范围。

放射性辐射的应用

应用放射性物质开展检测工作,是油田工程施工中推进油田勘探开发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工程施工所涉及的放射性辐射工艺环节主要集中在放射性测井和工件射线探伤。

放射性测井分为中子测井与自然伽马测井。中子测井是通过中子源向地层中发射连续的快中子流来计算地层的孔隙度,并辨别其中流体的性质;自然伽马测井是通过自然放射性发出的伽马射线,来判断岩石性质,特别是泥质和粘土岩。工件射线探伤是利用X射线或γ射线照射工件或设备焊口,从而直观地显示工件内部缺陷的大小和形状,判定缺陷的性质。

石油工程施工企业人员密集,队伍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放射性辐射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作。任何的偏差和疏忽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和人身辐射伤害。只有严格施工环节的防辐射保护工作,确保员工接触辐射的剂量足够低,才能有效杜绝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

预防放射性辐射伤害,需要从辐射的控制入手,以技术防护措施为根本,对放射性物质的贮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防护监控。一方面采取有效的屏蔽办法,控制和弱化射线;另一方面精心管理,避免措施失控,提升从业人员的防护警觉和自觉执行措施的危机意识。

加强防护设备设施建设

在放射源贮存方面,江汉油田根据放射性物质贮存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存放规模,建设辐射防护墙、门、窗、辐射防护迷路,并充分考虑直射、散射和屏蔽物材料与结构等因素,以确定防护厚度。江汉油田按标准建立了防护实体围墙的库区和专用贮存库,使辐射防护墙外5cm处剂量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在放射源的运输方面,江汉油田配备专用的放射源运输车、专用的屏蔽罐,屏蔽罐体还设有泄漏报警和开门报警装置,并随车配备专职的押运人员。按照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放射源运输时需随车配备辐射监测仪和防护服,供监测和应急处理使用。

在放射源的使用环节管理上,江汉油田为每个使用放射源的班组配备了设立警戒区的安全带、警告标牌,配齐操作用的长把工具、防护服、辐射监测仪、剂量牌,为防止放射源操作时落井,还配备了专用的井口封盖设施。

建立科学规范的专项管理制度

专项制度是促进放射性辐射防护管理工作有序化、规范化的有力保障,是实现科学管理基础和根本。江汉油田遵循“科学、有效、可行”的原则来完善放射性辐射管理制度,使管人和管物“双管齐下”,建立和形成重点突出、简便实用、针对性强、监督到位的制度体系,实现放射性辐射防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是严格库区和专用贮存库的管理制度。江汉油田对放射源的出入库管理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登记管理制度。在放射源和放射源容器库区内设置双道门锁,配置警卫和警卫犬24h值班,实施红外线入侵报警和视频监控,并通过卫星电话直通全天值班调度和公安局。

二是建立运输全程管理制度。江汉油田充分考虑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无关人员搭乘、不法分子拦抢、车辆突发故障以及交通事故、拥堵等风险,对运载车辆罐体采取三道门锁控制,每台车配置GPS卫星定位系统、移动通信设备以及泄漏报警和开门报警装置,配备专职司机、押运员,使安全生产部门能够随时监控。此外,江汉油田还收集施工沿途、行驶各区域的派出所电话,以便运输司机、押运员等遇意外情况及时报警。

三是对放射性材料和设备的使用采取《放射源作业许可票》制度。使用放射源前,需对作业条件进行认定,经过生产安全部门及当地放射卫生监督部门批准后才能作业。作业时由施工负责人安排监督人员确认现场措施到位并签字后,方可实施操作,以有效避免操作风险。同时,江汉油田对废弃的放射源按规定回收处理,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归档保存。

四是严格持证上岗制度。江汉油田要求对涉及放射源及相关操作工序的员工,必须经培训合格,取得操作上岗证后,持证并穿戴专用的劳动防护服装、装备上岗。施工操作前进行必要的岗前安全教育,督促其落实安全制度、执行安全操作规范,杜绝事故发生。

落实技术和管理措施

油田工程施工单位具有流动性大、作业条件较差、接触人员较多等特点,管好放射源应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先、应急有效”的原则,从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关键入手,精益求精抓完善、促落实。

首先是在安全部门和当地放射卫生防护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现场操作技术管理措施,包括工作程序、组织机构、人员培训、应急计划演习、应急设施等。同时,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适宜的应急计划并作好相应的应急准备,提前开展应急演练。

篇7

中图分类号:O441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电磁辐射污染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线电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讯、信息产业等各个领域并深入到千家万户,它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充满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里。电磁辐射主要分为天然产生和人为产生,过量的天然电磁辐射和人为电磁辐射均会造成电磁辐射污染。一般而言,城市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指人为电磁辐射污染,按照电磁波频率的大小,人为电磁辐射源又可分为工频辐射源和射频辐射源,其中射频辐射源释放的电磁波的频率较高且频谱范围较宽,其电磁辐射的影响范围也较大。各类电磁波发射系统、工频辐射系统、利用电磁能的工业、科学、医疗设备等甚至包括部分家用电器,均是城市电磁辐射的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见表1) 。

由表1可知,城市电磁辐射污染源(含潜在污染源)的种类多、分布广,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广播电视、雷达、卫星通信及移动通信对区域电磁辐射水平贡献较大,各种电子设备、室内线缆布设是居室电磁辐射污染的主要来源。

2 城市目前电磁辐射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2.1 我国相关法规、标准还需要继续完善

1997年我国颁布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是我国仅有的针对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立法,属部门规章。随着城市空域电磁辐射环境的日趋复杂,该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辐射环境监管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法规的内容相对滞后、效力级别低、难以有效执行。虽然广播、电信、电力等部门在《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无线电管理条例》、《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法规和规范中对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作出了相应规定,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的部分制度在这些法规中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常常出现电磁辐射污染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各执一词、各执一法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与实施更高级别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

在电磁辐射防护标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上世纪80年代末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和卫生部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是我国电磁辐射防护领域的2个基本标准,但它们对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的规定存在不一致。管理标准的不一致直接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和监测部门采用的标准不一。而且,这2个标准的法律效力相同,发生冲突时需呈请国务院裁决其适用性。第二,关于高压送变电设施的工频电磁场强度限值尚无国家标准,相关部门推荐暂分别以4kV/m和0.1mT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标准和磁感应强度标准,这直接导致输变电设施电磁场评价标准的针对性不强,即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均适用相同的标准限值。因此为做好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管理工作,应统一各标准中的管理限值,并加快设立尚未制定国家标准的电磁辐射设施的辐射水平限值。

2.2 城市空域电磁辐射能量密度不断增大

电磁辐射技术的广泛应用已造成城市空域电磁能明显上升。根据资料调查显示,某地区环境电磁辐射污染1991-2006年进行调查,该地区平均辐射强度增长17.5倍,年均增长率达12.1%。此外,根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某市部分居住社区的电磁辐射监测结果虽符合《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1级标准(小于5V/m),但100KHz~3GHz频率段的电场强度已接近容许场强值的上限,部分社区的复合功率密度出现个别值超标现象。

2.3 电磁辐射纠纷日益增多

近年来,公众的辐射防护意识逐渐提高,对居住环境的电磁辐射暴露水平也更加重视,电磁辐射污染纠纷随之逐年增多。引发电磁辐射污染纠纷的主要原因有:在社区建设移动通信基站、10kV变电站等电磁辐射设施;在社区附近建设高压输变电设施、电气化轨道交通设施;房地产开发商隐瞒商品房周围电磁辐射污染现状,以及电磁辐射污染致人身伤害等。

2.4 电磁辐射设施环境敏感性日渐增强

城市和广播电视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电磁辐射设施与公众的距离得以缩短,电磁辐射设施的环境敏感性随之日渐增强,主要表现为:城市扩张使一些广播电视和无线电通信发射台逐渐被新建城区包围,造成局部居民生活区场强较高;城市用电需求的增加及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大量高压输变电设施进入城市市区,而且电压等级不断升高,其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可能对公众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其产生的噪声可能干扰广播和无线电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居民区被通信基站包围,虽然单个基站的功率较小,但是大量的通信基站会使城市空域电磁场不断增强,另外,高层建筑顶部建有的微波定向天线、卫星天线等,易造成对高层建筑的电磁污染;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使交通干线的电磁噪声不断加重,在车流量高峰时段的交通路口,电磁噪声值可达44~50dBμV/m。

3 对策与建议

在利用电磁技术推进城市建设、创建便捷生活的同时,应以电磁辐射防护管理办法与防护标准为依据,加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优化电磁辐射设施布设,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降低或避免电磁辐射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不利影响。

3.1 不断完善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规、标准

现行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电磁辐射监管的需要,而且其与广电、通信等领域制定的相关法规无法全面兼容,因而适时制定与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相关的专项法规势在必行。该法规须在综合考虑电磁辐射污染源及其辐射特性的基础上,以风险预防为原则,以保护环境与公众健康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城市电磁辐射环境容量控制制度、电磁辐射设施规划制度、辐射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辐射环境监管与监测制度、辐射环境风险预防制度、辐射危害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

此外,为规范电磁辐射设施的辐射水平、提高电磁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并为解决电磁纠纷提供标准数据支持,应加快出台统一的电磁辐射防护国家标准。该标准应根据电磁辐射的危害性,并借鉴国外标准限值,在总结电磁辐射设施的辐射水平及我国城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统一《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中关于电磁场强度及功率密度的导出限值。同时,还应出台相关电磁辐射安全管理导则,明确主要辐射设施的建造使用规范、管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等内容。

3.2 加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

为保护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促进各类电磁辐射设施的规范、有序发展,需切实加强对电磁辐射环境的管理。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落实电磁辐射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审批制度、“三同时”制度、监测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其次要明确城市空域电磁波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电磁发射设备,防止造成城市空域局部电磁污染。实施区域电磁辐射环境容量控制措施,对可能造成周边辐射环境污染的中短波发射台实施异地搬迁,对微波天线等辐射源周围的建筑物高度予以限制,控制室内微蜂窝基站天线的悬挂高度及影响半径,如高度不宜低于2.3m,影响半径约为1m,室外宏站与周边敏感建筑的水平距离应保持30m等,高压线两侧50m内不宜建设学校、住宅及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

3.3 采用电磁辐射控制技术

可以通过采取电磁辐射控制技术来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第一,通过产品设计、工程设计等方式有效减少电磁辐射,如在输电线路设计中采取提高输电导线对地高度、进行双回路导线逆相布置、高低压导线分层架设等方式,变电站的进出线在穿越居民区和人口密集地段时采用地下电缆布设方式。第二,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基站数量并降低天线增益,如根据通信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和方向图、基站覆盖区的边界场强等条件对通信基站覆盖区进行优化设计,在达到最佳地域覆盖和最佳通话质量的同时,尽量降低天线增益,减少电磁辐射污染。第三,通过屏蔽辐射源降低电磁泄漏,可采取被动屏蔽、主动屏蔽方式对辐射源进行屏蔽,还可采用高频接地方式将屏蔽体内产生的射频电流导入大地,有效避免屏蔽体成为二次辐射源。第四,增加环境保护目标与电磁辐射源间的距离及绿化。研究表明,树木具有吸收电磁能的作用,在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上进行植被绿化,可增加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第五,采用滤波技术抑制电磁干扰,通过滤波线路将有用信号提取出来,同时阻截干扰信号通过。第六,开发利用防电磁辐射材料。利用防电磁辐射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或反射等特性,在建筑、交通、包装、服装等领域使用防辐射材料可有效衰减电磁辐射强度,如使用碳素系列和金属系列等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防电磁波玻璃、吸收电磁波的涂料等用于建造房屋便可有效阻挡室外电磁波进入室内。

3.4 普及电磁辐射知识

城市空域及居室内广泛存在的电磁辐射因其无色、无味、无嗅的特性容易被公众忽略其存在的同时,也极易引起公众的恐慌,进而导致发生电磁辐射纠纷事件。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电磁辐射知识宣传工作,增强公众的辐射防护意识,使其了解过量电磁辐射的可能危害,正确理解生活中人为电磁辐射的来源及其实践的正当性、安全性,掌握如何降低居室电磁辐射的方法或防护方法。此外,相关部门在监管工作中要切实落实公众参与制度,并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与广大公众及电磁辐射设施建造运营单位共创安全的城市电磁辐射环境。

篇8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information device and elimination

LIANG Xiao-yan,WANG Jun-li,YANG Jian,WANG Ru-long

(Beijing Trace and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94,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afety technique,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d been paid to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comput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track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typical protection method is brief lyintroduced.

Key words:Information safety;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TEMPEST

当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给我们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信息泄密的途径很多,其中电磁辐射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泄密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它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TEMPEST技术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在工作时通过电磁波将有用信息泄漏出去的过程称为计算机电磁泄漏。和其它电子设备一样,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包括主机、显示终端、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磁盘机、磁带机、打印机等),在工作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电磁泄漏,如主机中各种数字电路电流的电磁泄漏、键盘按键开关引起的电磁泄漏、显示器视频信号的电磁泄漏、打印机的低频电磁泄漏等等。这些辐射出去的电磁波,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仪器设备在一定范围内收到它,尤其是利用高灵敏度的仪器可以准确、清晰地获取计算机正在处理的信息。信息辐射防护技术,就是针对计算机的信号辐射特性,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不让窃收方接受到计算机辐射的信号和复原出有关的真实信息。对电磁泄漏信号中所携带的敏感信息进行分析、测试、接收、还原以及防护的一系列技术构成了信息安全保密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这种技术在国外称为TEMPEST技术,即“瞬时电磁脉冲发射监测技术”(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anation Surveillance Tech-nology)。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任何交变电磁场都会向四周空间辐射电磁信号,任何载有交变电磁信号的导体都可作为发射天线。计算机是采用高速脉冲数字电路工作的,因此,只要处于工作状态就会向机器外辐射含有信息的电磁波。

TEMPEST技术的研究上世纪50年代始于美国。随后,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都开始积极研究和发展TEMPEST技术。1985年荷兰人W.van Eck在“Computer&Security”上发表文章,首次详细披露了通过简单改装电视机实现侦收并还原计算机显示器屏幕信息的可行性技术细节,并声称最远距离可达1000m,引起很大轰动。根据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资料,英国人也称可以在1600m外对计算机视频信息进行还原[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恐怖的逐步升级,各国对TEMPEST技术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而美国TEMPEST市场规模更是有增无减。几十年来,美国多次修订和补充TEMPEST技术标准和规定,TEMPEST的内涵也在逐渐扩大,已经从原来的通信安全领域扩展到信息安全的范围。

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TEMPEST问题。90年代初,在国家相关单位牵头和组织下,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实验测试以及产品开发,已经在信息设备的电磁泄漏发射机理、安全评估、技术产品测评、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红黑信号识别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TEMPEST防护技术方面,已经具有屏蔽室、低泄漏发射产品、电磁干扰产品3大类不同等级的防护产品。但是我国的接收机设计水平和数字信号后处理能力还不高。

2 TEMPEST技术中电磁泄漏的途径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内的信息,通常通过两种途径泄漏出去: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的称为辐射泄漏,这主要是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辐射。这种辐射是由计算机内部的各种传输线(包括印制板上的走线)、信号处理电路、逻辑电路、显示器、开关元件和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电路产生的;另一种是通过各种线路和金属管道传导出去的称为传导泄漏。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线、机房内的电话线、上下水管道和暖气管道以及地线等,都可能成为传导媒界,产生传导泄漏。传导泄漏往往伴随着辐射泄漏。

3 TEMPEST技术中电磁泄漏的防护

对于电磁泄漏,目前可以采用的措施主要有:使用低辐射设备、利用噪声干扰源、电磁屏蔽、滤波技术和光纤传输[2]。

(1)使用低辐射设备。低辐射设备即TEMPEST设备。这是防辐射泄漏的根本措施。这些设备在设计和生产时就采取了防辐射措施,把设备的电磁泄漏抑制到最低限度。显示器是计算机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对显示器的内容进行窃取,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因此选用低辐射显示器十分重要。单色显示器的辐射比彩色显示器低得多,使用等离子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也能进一步降低辐射。

(2)利用噪声干扰源。电磁辐射干扰技术就是采用干扰器对计算机辐射进行电磁干扰,使窃收方难以提取视屏信息。利用噪声干扰源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一台能产生噪声的干扰器放在计算机设备旁边,干扰器产生的噪声与计算机设备产生的信息辐射一起向外辐射,使计算机设备产生的辐射不易被接受复现。干扰器产生的电磁辐射不应超过EMI(电磁干扰)标准;二是将处理重要信息的计算机放在中间,四周放一些处理一般信息的设备,让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泄漏一起向外辐射。

(3)电磁屏蔽。屏蔽技术是将计算机设备置于屏蔽室中,达到防止电磁辐射的目的。该技术是所有防辐射技术手段中最为可靠的一种。屏蔽技术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防信息泄漏玻璃。防信息泄漏玻璃装在电子设备显示窗上,可以解决显示窗信息泄漏问题。有统计测试表明,如果电磁波辐射量是100%,那么防信息泄漏玻璃可以将89%的信息通过地线导入地下,再将10%的信息反射掉,剩下的漏网信号不足1%,这就无法还原成清晰完整的信息,从而达到保密的目的。

(4)滤波技术。滤波技术是对屏蔽技术的一种补充。被屏蔽的设备和元器件并不能完全密封在屏蔽体内,仍有电源线、信号线和公共地线需要与外界连接。因此,电磁波还是可以通过传导或辐射从外部传到屏蔽体内,或从屏蔽体内传到外部。采用滤波技术,只允许某些频率的信号通过,而阻止其它频率范围的信号,从而起到滤波作用,有效地抑制传导干扰和传导泄漏。

(5)光纤传输。光纤传输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光纤为非导体,可直接穿过屏蔽体,不附加滤波器也不会引起信息泄漏。光纤内传输的是光信号,不仅能量损耗小,而且不存在电磁信息泄漏的问题。若干年内还不可能从光纤外部窃取并还原信号。同其它传输方式相比,光纤具有容量大、安全、可靠、传输信息量大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4 结语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任何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安全保密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保密是一项系统工程,电磁辐射泄漏也一样,任何单一的防护措施都不是万无一失的。要根据不同系统的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最佳防护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篇9

武汉市东湖环湖景观建设综合整治工程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东湖环湖景观建设综合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保护房屋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东湖环湖景观建设综合整治工程范围内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

第三条  市东湖风景区管理局和武昌、洪山区人民政府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该工程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并分别确定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第四条  拆迁住宅房屋,采取以产权调换方式在指定地点易地安置;无法易地安置的,由拆迁人按市物价主管部门确定的标准对产权人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单位自管房屋使用人由产权人负责安置。

第五条  拆迁住宅房屋,按被拆除房屋使用面积安置。

对人均使用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按人均8平方米安置(应当安置的人口,按《武汉市城市房屋拆迁安置条例》的规定认定);对被拆房屋使用面积每户超过120平方米的,按使用面积120平方米安置,超过120平方米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部分,由拆迁人按市物价主管部门确定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不予还建。

第六条  住宅房屋产权调换按下列方式结算:

(一)拆迁直管房屋的,偿还房与原房使用面积相等部分相应的建筑面积,不结算差价;因保底增加的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由房屋使用人按偿还房成本价支付拆迁人,并取得该部分的房屋产权。

(二)拆迁自管和私有房屋的,偿还房与原房使用面积相等部分相应的建筑面积,由房屋所有人按偿还房屋土建单方造价和被拆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与拆迁人结算差价;因保底增加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由自管产房屋的使用人或者私房所有人按偿还房屋成本价支付拆迁人,并取得该部分的房屋产权。

(三)拆迁直管、自管住宅房屋和私房,因房型不可分割的原因,偿还房超过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应还建标准部分房屋面积,按偿还房商品价的90%由直管、自管住宅的使用人和私房所有人支付拆迁人,并取得该部分的房屋产权;因申请增加的房屋面积,按偿还房屋的商品价由申请人支付拆迁人,并取得该部分的房屋产权。

第七条  拆迁范围内的直管、自管非住宅房屋,由被拆迁人自行拆除,不予安置补偿;被拆迁人确需另辟还建地异地自行建设的,由拆迁人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并享受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八条  拆迁有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自有私房,由拆迁人按市物价主管部门确定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不予还建。

第九条  对租用私房的使用人不予安置补偿。

第十条  违法建筑、构筑物及临时建筑、构筑物,不予安置补偿。

篇1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临床核医学诊疗中辐射剂量的研究,探索核医疗安全管理和辐射防护的具体方法,以保障患者、医疗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的身体健康。方法 针对最为常见的核医疗方法131I治疗,选取68例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由一名医师和两名护士负责治疗工作,一组采用常规治疗防护措施进行治疗,一组采用综合治疗防护措施,并记录两组患者服用131I后的有效剂量和医护人员1年所受的总辐射剂量,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采用常规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受辐射剂量为(59.63±0.56)mSv,医生和护士受辐射剂量为(4.692±0.056)mSv;采用综合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受辐射剂量为(50.21±0.69)mSv,医生和护士受辐射剂量为(1.216±0.037)mSv。结论 患者接受131I治疗所受到的辐射量大于公众照射年剂量限值,但比职业照射的年剂量限值低,但通过综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131I治疗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剂量,能够保障接受临床核医学诊疗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健康。

[

关键词 ] 临床核医学;辐射剂量;辐射安全与防护

[中图分类号] R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a)-0001-02

核医学又被称为原子医学,它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2]。在医疗上,核医学可以被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研究等多方面;在药学上,它可以用来研究药物作用原理、测定药物活性、分析药物成分以及对药物进行辐射消毒等。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在医疗检查和诊治上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3-4]。但在实际应用中,临床核医学检测或治疗对患者、核医疗工作人员甚至社会大众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让他们有可能遭到辐射的威胁。当今,临床核医学高速发展,在我国各大医院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对核医疗安全的管理和辐射防治是医院和医学研究者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3]。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临床核医学诊疗中辐射剂量的研究,探索核医疗安全管理和辐射防护的具体方法,以保障患者、医疗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的身体健康,针对最为常见的核医疗方法131I治疗,选取68例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34例,包括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在29~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75±2.56)岁,体重范围在46~72 kg之间;观察组接受综合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34例,包括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在32~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2±3.34)岁,体重范围在49~70 kg。所有患者都经过了本院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患者,适合并同意接受口服131I治疗。每组患者配备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的对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仪器和药物:采用合肥众成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FM-96的放射免疫r计数器;将99mTc-DTPA溶液(批号为:S10950009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3mL注入喷雾器中,使患者只经口含通气道管端呼吸,在安静状态下吸入雾化的放射性气雾,

将接受常规治疗防护措施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治疗防护措施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每一组分别由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负责治疗和护理工作。通过一年的观察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经过131I治疗后全身有效剂量和甲状腺有效剂量。同时,对负责两组患者的医生和护士1年所受辐射剂量予以记录。

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是指在患者全身受到非均匀性照射的情况下,受照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HT)与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WT)乘积的总和。它是对福射效应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反应了核辐射对人体的随机效应几率[4]。其表达式为:

E=∑WT·HT

对患者全身有效剂量的测量要依据成人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来进行估算。甲状腺辐射剂量估算先根据由NaI晶体和光电倍增管组成的甲状腺功能测定仪和石蜡人体颈部模型检测的甲状腺吸碘率计算甲状腺内131I的放射性活度,根据文献提供的内照射剂量估算办法计算出甲状腺辐射当量剂量[5-6]。对患者外照射辐射吸收剂量的测量的主要通过451P-DE-SI型电离室巡测仪,在患者颈部1 m处进行测量。对临床医护人员所受辐射量的检查可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和FJ-377型热释光剂量读数器进行检测。医护人员工作时将计量器放在工作服左胸前口袋内,累计一年所受到的辐射量。

1.3治疗的防护措施

1.3.1常规治疗防护措施 常规治疗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医护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穿戴防护设备,并携带报警式辐射测量仪;②操作结束后要对个人表体和防护用品进行辐射监测,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③出现相关工作人员辐射超标现象应予以详细调查,并及时向卫生部门通告[7]。

1.3.2综合治疗防护措施 综合治疗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内照射的防护,其主要方法是要减少进入患者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在辐射治疗前要做好室内通风;②对外照射的防护主要包括屏蔽防护(安装防护屏,穿戴防护装备)、时间防护(缩短查房时间)和距离防护(与患者距离保持1 m以上);③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在工作期间不仅要穿好防护设备,还禁止饮食、吸烟等;④食用蘑菇、木耳等防辐射食品进行防护;第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生辐射超标引起身体疾病的情况要及时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x±s)表示,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甲状腺有效计量和全身有效剂量的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效剂量的使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甲状腺有效剂量使用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医护人员工作一年所受辐射剂量检测结果

见表2。

经对比,患者所受甲状腺有效剂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全身有效剂量和医护人员所受辐射剂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核医学诊疗技术在各大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131I治疗法,它是核医学治疗的典型代表之一[5-7]。131I是一种口服的同位素,患者通过口服的方式,使131I进入人体,随着时间流逝,131I会在人体内发生衰变,发射出射线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射线。131I具有较大的活度、能量和组织穿透力,能很好地对甲状腺细胞起到抑制作用,是甲状腺疾病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清楚地观察患者在1年时间内受辐射的全身有效剂量,以及医护人员在一年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

本文通过两组观察对象的数据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全身有效剂量为(59.63±0.56)mSv,医护人员1年所受辐射剂量为(4.692±0.056)mSv;观察组患者的全身有效剂量为(50.21±0.69)mSv,医护人员1年所受辐射剂量为(1.216±0.037)mSv。在治疗中采用综合治疗防护措施的患者及医护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采用常规防护措施的患者及随组的医疗人员。本次研究结果与柳朴[8]在“临床核医学治疗中131Ⅰ所致辐射剂量的研究”中的结论基本相同,表明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患者和医护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保障其安全。但是,在本次研究中,医护人员工作1年接受的辐射剂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差异幅度明显高于陈新悌[9]“福建省部分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分析”在中的研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作年限和所选取的随想数量有限,存在一定的弊端。

综上所述,患者接受131I治疗时,为了保障患者和临床工作人员的安全,应该采取积极的防辐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辐射使用剂量,保障其生命安全。

[

参考文献]

[1] 贾会.浅谈临床核医学辐射[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0):960.

[2] 易艳玲.临床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剂量与防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 邬仁会.临床核医学辐射的防护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35-936.

[4] 赵进沛,刘志鹏,许泽.热释光辐射剂量探测技术在医疗照射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3,29(16).

[5] 张永锦.一起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污染事故的教训[J].科技致富向导,2013(13):56.

[6] 张晓懿.甲状腺疾病131I治疗中患者受照剂量及其防护的研究[D].2013:45-50.

[7] 李雪.临床核医学治疗中131I所致辐射剂量的研究[J].现代养生B ,201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