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7 16:35: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化学纤维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化学纤维分析

篇1

摘要

根据羽绒(毛)和聚酯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混合填充物进行定量化学试验分析,再结合实际样品,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羽绒(毛);聚酯纤维;粉碎毛;次氯酸钠法;苯酚/四氯乙烷法;粘合衬

羽绒以其轻、柔、软、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羽绒制品从单一的羽绒服、被、羽绒枕,发展到羽绒沙发等新品种,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羽绒(毛)作为填充物,也在根据用途和预期效果等不同,逐渐由纯羽绒(毛)填充,发展到与纺织纤维混纺使用。对这类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检验依据。本文根据羽绒(毛)的理化性能特性,结合它作为填充料多与聚酯纤维等化学纤维进行混合的情况,分别从两个角度对这类产品的定量分析测试进行了探讨。

1试验

1.1次氯酸钠法

1)原理:根据羽绒(毛)是蛋白质纤维的性质, 用化学分析方法将其从聚酯纤维等化学纤维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出填充料材质的定量结果。

2)试验方法:参照GB/T 2910.4―2009《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由于羽毛的茎梗较粗壮,所以试剂浸润的时间要适当延长才能使之溶解充分,因此本试验将试样在水浴中剧烈振荡50 min,试验结果见表1。

1.2苯酚/四氯乙烷法

1)原理:同GB/T 2910.24―2009《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苯酚/四氯乙烷法)》的试验原理。

2)试验方法:参照GB/T 2910.24―2009。同样为了溶解充分,将原标准的溶解时间加以调整,即在(40±5)℃的温度下,将试样在加热装置中震荡30 min,试验结果见表2。

1.3试验方法比较

从表1和表2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羽绒(毛)实验室设计值都与使用两种化学方法测试得出的溶解值很接近。表1和表2的试验数据相比,两种溶解方法的试验结果很接近。

2分析

从数据上看,试验结果比较理想,证明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检验中还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近日本单位接到两个含有上述两种纤维成分的填充物委托样品,客户要求做定量化学分析。结合试验摸索,我们先采用了操作简单方便的次氯酸钠法,但测试结果与客户给出的羽绒(毛)填充比例低出近10%。考虑到该填充物中的羽绒(毛)为粉碎羽绒(毛),与聚酯纤维混合后会粘合在两层类似聚氨酯成分的衬布中,若按常规的填充物取样方法进行取样,粉碎羽绒(毛)较聚酯纤维易损失,因此得不到准确度定量分析值。因此,我们结合衬布的理化性能,再尝试带衬布一起进行定量化学分析。首先用次氯酸钠溶解羽绒(毛),然后用二甲基甲酰胺溶解衬布,再从总量中减去衬布的量,从而计算出聚酯纤维与羽绒(毛)的混合比例。此次试验的结果与客户提供的数值相吻合。根据FZ/T 01053―2007《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中的7.3规定,“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含有2种及以上的纤维时,除了许可不标注的纤维外,在标签上标明的每一种纤维含量允许偏差为5%,填充物的允许偏差为10%。”也就是说两种取样方法的试验结果均是在标准允许范围内,但显然第二种方法的结果更加准确。

3结论

就以上两次试样的测试结果,结合之前做的一些相关研究,总结出如下建议:

1)由于羽绒(毛)在与聚酯纤维混合时,混样均匀度不会很高,所以取样时要注意多点、多部位取样;

2)试验方法推荐使用次氯酸钠法,该方法相对操作简单、方便、环保;

篇2

关键词: 考前划重点;经济学;博弈论;收益成本;强化理论

Key words: program focus;economics;game theory;benefit cost;reinforcement theory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95-02

1 大学考试现状

考试是考查和衡量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一种量化手段,没有考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人口基数大,地区差异大的国家,国家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单独的特殊测验,也无法通过学生的自述、他荐或者是身份背景的差异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机会。考试自然而然成为比较公正合理的手段。

但是,在现今的大学里,出现了考前划重点的普遍现象,任课老师在临近考试时划出重点或压缩范围,有的老师甚至将考试的题目透露给学生,学生只要依照着老师的临时指点和考前记诵便能轻松过关,甚至拿取较高的分数。这种考试制度不但无法公平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反而会助长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抱佛脚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越来越不端正,侥幸学习心理越来越强。对于此现象的前因后果以及对于此现象的客观评价,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

2 前提假设

根据经济学原理成立的假设要求,下面的经济学分析都应该以所有的大学教师都是同等水平为前提假设的。也就是所教师的教学水平、个人魅力、教学经验、职称等级、外貌性别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偏好程度等各方面都是同水平的,都是无差别的。在控制教师差异的前提下,用经济学的原理去研究和分析教师考前划重点行为才是合理的,否则,下面的分析依据和结论都是无法成立的。

3 从教师收益成本的角度看

从老师角度来讲,如果他不划重点,而其他老师划重点,那么学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得与其他课程相当的分数,学生更倾向于对该教师产生不满情绪,这时教师将面对相对其他教师更大的学生评教压力。老师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就会像其他老师一样考前划重点。

从经济学上的收益成本的角度来衡量,从收益来讲,如果老师不划重点,将面临学生评教压力;如果老师划重点,可以得到学生较高的评教成绩,利于职称评选。

从成本角度看,如果教师不划重点,可能会面临学生更加苛刻的要求,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备课,来让学生满意;如果教师划重点,学生对老师授课要求就会降低,老师就可以减少工作量,不用努力备课。

总的来说,在所有老师水平相同的前提下,老师划重点的成本更低,收益更高,老师存在划重点的激励。

4 从学生个人收益成本角度看

教师如果不划重点,学生将获得较低的绩点,难以去竞争奖助金以及以后的更好的就业机会。为了提高绩点,学生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样会和学生的社团工作相冲突。教师如果划重点,一方面,学生可以轻松应付疯狂的考试月,在一个月内背完所有考试范围,获得更高的绩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解决社团工作与学习的冲突。因此,当教师划重点时,学生的收益是获得更高的绩点,解决社团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以及有利于以后就业。学生的成本是和老师保持好关系以及给老师较高的评教分数。当教师不划重点,学生的收益是因为花更多时间学习该课程知识,专业知识相对扎实,可能更利于以后的工作。学生的成本是获得较低的绩点,不利于以后求职,另外需要花更多时间学习,造成学习与社团等工作的冲突。对比之下,当教师划重点时,学生的短期收益是更大的,付出的成本也是更低的,学生倾向于支持教师划重点。

5 从强化理论看

以我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角色来看,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的70%以上的课外时间都花在课外活动上。大学本科4年,第一年担任社团干事,第二年担任社团部长,第三年加入社团主席团,第四年实习。一个学期大概四个月,前三个月忙社团,参加集体活动,待到考试时,只剩下一个月复习所有的课程考试。这种学习和考试方式本身就存在不合理性,学生也正是因为知道这种不合理性,因此他们有绝对的理由和老师谈判、协商考试模式。在师生之间的协商下,考前划重点现象便看似合理的应运而生。老师在考试上的让步以及学生在这场师生谈判中的胜利间接强化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抱佛脚,一样拿高分的行为。测量学生该门课程掌握情况的考试变成了一场记忆竞赛,谁的记忆好,谁就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佳奖学金得主。每一次的考试,每一次考前划下的重点以及每一次根据成绩高低评选的奖学金以及优秀干部称号等等,这都是对学生这种不好行为的变本加厉般强化,也是对考试存在的必要性的彻底否定。

6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

如果学生预期老师划重点,就会降低平时的努力程度,通过考前突击达到预期分数;如果学生预期老师不划重点,就会提高自己努力程度,通过平时努力学习达到预期分数。换句话说,无论老师是否划重点,学生都会有相应考试的策略,以达到学生的预期收益。所以说,划不划重点与学生的相对绩点无关。

举个例子,假设A大学考试不划重点,B同学的绩点为2,在班上排名为20。假设C大学考试划重点,D同学的绩点为3,在班上排名为20,那么,我们可以说B同学与D同学的成绩是相当的。因为这时候相对排名比绝对分数绩点更有可比性,更能达到考试的区分度的目的。这个例子也就说明划不划重点与学生的绩点没有必然联系,学生也不会因为绩点的高低影响机会的获得,绩点的高低在于学生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取决于划不划重点。

7 从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的角度来看

从短期收益来说,教师不划重点会大大消弱学生的考前抱佛脚心理,间接促使学生必须花更多时间在课程学习上,才可以考取不错的分数,这就使得考试成绩更具有可比性,意义更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奖项的评选公平性,极大地正面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从长期收益来讲,教师不划重点可以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社会单位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长远看,又可以吸收更多优质学生报考该校,间接提升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学校的声誉,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才培养循环系统。

8 结语

教师和学生在看待教师考前是否应该划重点行为时,都倾向于从自身的短期利益出发,教师渴望学生评教给与高分,学生渴望教师在课程期末考试时给与高分。因此,考前划重点行为刚好可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短期利益的实现需求。而学校的目的主要考虑到长远的学校教育发展目标,主要是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的,所以教师靠前划重点的行为和师生的短期目标是相符的,和学校的长远目标是相悖的。总之,教师划重点与否不应该仅从教师或学生个人角度去看,应该把这个问题提高到整体学校的培养工作层面上来探讨。因为影响一个学校声誉的不是学生的绩点,而是他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实力,教师和学校领导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应该杜绝考前划重点的不良现象,努力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能力,从而减少师生博弈过程中出现的不经济的结果,加强师生双方面沟通,从而寻求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安双宏.论印度大学考试制度的弊端[J].比较教育研究,2004(6).

[2]郭健,杨继霞.英国大学校外考试员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7).

篇3

通过化学高科技的介绍来激发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创造意象;通过化学语言如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等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对称美、守恒美及简约美”的认识;通过氯气、二氧化硫及硫酸、硝酸性质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绿色美”。学美术离不开颜色,化学的学习中也离不开颜色,如:酸或碱遇指示剂变色;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钠与水反应滴入酚酞后有无色变为红;氨的喷泉实验中形成的美丽的红色喷泉等等。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验化学变化中的直观美。课堂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树立社会化的审美观念,养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至美的审美判断力。为学生今后的艺术创作做一个铺垫。

二、增强化学趣味性、生活性,提高学生的学化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兴奋点,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也就使学生享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从而达到让学生愉快学习化学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如“物质的量”“摩尔”是高中化学的一个很重要但又十分抽象的基本概念,也是化学计算的中心,因此,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是一个重点,也是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前提条件。教学时,我借鉴了一段“模拟国际计量大会”的视频,课后学生反映强烈,普遍认为效果极好,这短短的一段视频,给人感觉直观形象生动,而且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动态化了,印象极深。

四、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艺术生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缜密的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动手能力、有序的表达能力。于是,我在化学实验中,有意识地创新和改革常规实验,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培养艺术生所必备的各种能力。

1.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培养学生想象力

在钠性质和浓硫酸脱水性教学中,我引入了“玻璃棒点灯”、“黑面包”等小实验,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讲解钠的氧化物――过氧化钠的性质时,设计了“滴水生烟”、“吹气生火”的实验,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与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的常识产生对立,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2.利用实验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⑴当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进行反应时,化学能要经过一系列能量转换才能转换为电能,那么能不能使氧化剂和还原剂间接接触呢?

⑵怎样实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不同的区域进行?

⑶还原剂失去的电子如何转移给氧化剂?

⑷选择什么氧化剂和还原剂?从电学角度考虑如何进行仪器选择和组装?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引导进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交流,评价其他小组的方案,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筛选出最好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在探究铁与水的反应的实验中,利用艺术生速写的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从发生装置加热装置验证装置尾气的处理装置到每一步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再到各种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的统筹考虑,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为以后学习艺术设计打下基础。

篇4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0-0123-03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以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ECM聚集为特征的病变,常以呼吸功能永久丧失为最终结局,5年生存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肺纤维化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排除急性间质性肺炎或晚期危重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对药物过敏患者、合并有严重其他系统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剔除因资料不完整无法进行疗效判断的患者或发生不良严重反应而中止的患者以及未完成整个疗程、自行退出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1~66岁,平均(54.8±7.3)岁,病情:轻度7例,中度2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8~65岁,平均(53.9±8.1)岁,病情:轻度8例,中度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平均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牡丹江友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治疗,6 mL,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缓慢滴注。4周为1个疗程。评价3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疗效。

1.3评价方法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保留PaO2及PaCO2,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FEV1、FVC、FEV1/FVC、DLCO。临床疗效评价:根据参考文献[2]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分。显效:治疗前综合积分-治疗后综合积分≥20分;进步:治疗前后积分差≥10分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FEV1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后有所改善,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2.460,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PaO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以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ECM聚集为特征的病变,常以呼吸功能永久丧失为最终结局,5年生存率小于50%[1],因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迄今缺乏有效防治手段。因此探索肺组织在各种有害因素作用下发生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势在必行。

肺纤维化在中医属于“肺痹”、“肺瘘”范畴。《金匮要略》中记载肺瘘是因肺气虚弱、无力布津而导致咳吐浊痰涎沫为主症的疾病。《内经》记载“……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气喘息,痹聚在肺……入脏者死”。《内经》认为肺痹是脏腑痹之一,并且为痹症之重症,病机为积气在胸,病性为虚,与少阴肾脏虚损有关。而当代医家大多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责之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可因痰、瘀等一邪或者数邪为患。目前关于肺纤维化的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种:肺络瘀阻、上盛下虚、本虚标实[3-5]。肺络瘀阻学说认为虚、痰、瘀是关键。肺、脾、肾阴虚、气虚或者气阴两虚,痰浊、痰阻为标实。上盛下虚学说认为疾病的早期以上实为主,表现为痰浊壅肺,或者外邪袭肺导致痹塞不通,反复迁延发展为下虚,导致肺肾亏损,瘘弱不用。

疏血通注射液是由水蛭、地龙两味中药经现代工艺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6]。中医认为,水蛭味咸苦,性平,有破血、逐瘀、通经之功;地龙味咸而性寒,有清热定惊、通络利尿之功,水蛭配地龙,共奏通络化瘀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糖蛋白、小分子活性肽、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抗凝、抗血栓、纤溶、扩张动脉、改善循环、细胞保护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脑血管、心血管、肾脏、血液等系统疾病的治疗[7,8],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微。有研究显示水蛭可能通过减少凝血酶在肺内的表达,抑制PAI-1生成及活性,使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升高,减少纤维蛋白沉积,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9]。李晓娟等[10]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复制大鼠PF模型,发现水蛭可能通过减少TGF-β1蛋白表达,降低PAI-1活性,从而抑制ECM的积聚来减轻大鼠的PF。临床报道,疏血通对PF有一定疗效[11,12],但机制不清。

激素是治疗肺纤维化的常规药物,但是只有部分患者有反应,而且反应多为暂时性的,临床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治疗。两组患者无无效病例,但是研究组患者显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加疏血通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的改善。对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进行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V1水平以及PaO2显著升高,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说明加用疏血通治疗后,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要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轻度、中度肺纤维化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肺功能。但其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

[参考文献]

[1] 刘仕欣,万利梅,林汉生.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因素及机械通气治疗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 180.

[2] Leslie CW,Talmadge EK. A clinical radipgraphic and physiologic scoring system for the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patient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J]. Am Rev Resori Dis,1986,133:97.

[3] 解礼杰,张笑芳. 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专家教授辨证遣药特点[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63-64.

[4] 韩克华,于乐泳,王增祥. 肺痹通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8例[J]. 光明中医,2014,29(8):1673-1674.

[5] 李蓉. 李洪成辨证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经验[J]. 河北中医,2011,33(1):11-12.

[6] 李芳华,农康,白梅. 疏血通注射液对矽肺患者D-二聚体、血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14,36(9):1256-1257.

[7] 饶伟源,刘泰,曾宪彪,等. 疏血通脉胶囊对大鼠血浆凝血功能及脉管内血栓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4,20(10):23-26.

[8] 张智. 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145-146.

[9] 李晓娟,张骞云,蔡志刚,等. 水蛭对肺纤维化大鼠PAI-1的影响[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2):170-173.

[10] 李晓娟,张骞云,蔡志刚,等. 水蛭对肺纤维化大鼠羟脯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的影响[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3):57-61.

篇5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是世界人民交往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国际化的经济环境下,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显得尤其重要。鉴于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从而完成预期的英语教学任务。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积极取得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努力为学生营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代社会的愉悦和谐的英语氛围,旨在有效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现简述如下。

一、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时,学生则一直坐在课桌前机械地听讲,无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如何神采飞扬,学生的反应往往都是消极应付和冷淡的。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积极主动的,那么,教学效果往往是大打折扣的。事实上,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英语哑巴”,即只能看得懂,却让人听不懂,只能写下来,却不能说出来。鉴于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英语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脱离母语的英语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教学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初中学生的英语单词量还非常有限,英语句型的运用能力明显不足,因此,为了便于学生更多地理解教师在运用英语进行英语教学时所传递的信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恰当地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生动的面部表情等向学生传递更为具体形象的信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更多的英语信息。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运用大量的英语及生动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等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英语课堂上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加大英语信息的接收量,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能力。

二、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潜移默化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教师为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大量接触英语,还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英语氛围,使得学生在校园中能够大量地接触英语和学习英语。比如,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中、草坪上、班级牌上、教师办公室、教室等地方标上励志铭,使学生处处接触到英语,处处都能感受到英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年级的各个班级举办英语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大胆在公开场合说英语,进行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多参与、多关注、多锻炼、多体验、多感受,从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学习英语,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社团”,开展英文黑板报评比,进行英文版书籍阅读等活动,让校园中的英语“气息”更加浓郁,以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校园中的英语活动更加丰富,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更多的渠道,从而使得学生体会到提高英语能力的过程并不是充满压力和单调枯燥的过程,而是充满乐趣的过程。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氛围,使英语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使学生在浓郁的英语氛围当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兴致盎然地进行英语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能力,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将英语的学习与运用内化为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圆满完成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6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陶本一先生也认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思维品质,这种思维品质的养成,最后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就是创造性思维。”换句话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以民主、宽松的环境为依托,以新颖、独特、有效为要求,以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方法,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求变的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发挥化学教育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尤为关键,如何为学生营造创造性氛围呢?

一、思想入手,以旧换新,认真备课,营造创造性氛围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从改变旧的教学思想入手,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也应具有创造性,并以创造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造性氛围,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造性情境。例如:CO2不可以被KMnO4氧化,而SO2可以被KMnO4氧化,学生很容易混淆,如何让学生通过简便的方法记住呢?我设计了一张“王”字图,碳主要的化合价有0价、+2价和+4价,CO2中碳为+4价,已经为最高价了,所以不能被氧化;而SO2中硫为+4价,上面还有+6价,还可以升,所以可以被强氧化剂KmnO4所氧化。同理可知:H2S和浓H2SO4反应,生成的产物可以为S、SO2等。

二、创设激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另外,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给予关注,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此外,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有重要意义。敢想是敢做的起点,幻想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于学生的幻想不应讽刺讥笑,应该珍视、鼓励、引导他们,把幻想转变为理想,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一旦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定会被激发出来,其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发展。例如:在讲解“嵌入法”书写有限制条件的酯同分异构体的时候,教师普遍认为很简单,但是学生刚接触,不好理解“嵌入”二字的意义。如,C9H10O2中含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有一种取代基的酯。其实,将苯环写在左边,酯基有两种写法A和B,首先将苯环连A,然后还有2个碳原子,转换几种连接方式……在讲解完后,发现学生理解得并不是很好,怎么才能让学生理解得更加充分呢?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给这种方法命名呢?学生在下面讨论的热火朝天,有的学生开玩笑跟我讲:“老师,这是你发明的,就叫刘氏原理。”突然,有个学生跟我讲:“老师,叫移花接木!”我认为很贴切,从此以后,这种方法就叫做“移花接木”,学生再做这类题目也从未出现过问题。在教学中,我还发明了“阴阳八卦法”“小学数学法”“退碳还氢法”“粉笔盒法”“箭头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法”……

三、开展教学方法上的多种创新形式,创设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氛围

每章知识学完后,教师总要归纳、小结,若总是由教师一人归纳,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能否变换一下形式让学生自己来小结整理,于是我采取让学生写小论文的方法。如:在讲完“铝”这一章知识后,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写法将铝的知识概括小结,要求知识完整,文章生动且有独到之处,这一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异常活跃,有的学生不仅阅读了有关铝的资料,而且还相互讨论,写出了“铝的自述”的小论文。学生运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将铝从结构、性质到用途;从微观到宏观,描绘的如画如声,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游荡在铝的海洋中,个别同学甚至还大胆地提出某些假设和预测使学生的积极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景,同时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施展,在讲评时,我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对优秀作品发了小纪念品以示鼓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动机,无疑是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显示了本学科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学生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篇7

前言

微波消解溶氧技术(microwave mample-dispelling technology)为当前一种全新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在无机元素分析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然而,尽管微波溶样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却并未在样品分析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灰化法、湿法消化依然为主流手段。原因在于目前涉及到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微波溶样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尚存在着较大的异议。所以文章围绕微波溶样在分析化学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展开的研究与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微波溶样工作原理

1.1 微波特性分析

微波(microwave)是一种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涵盖了分米波(decimeter wave)、厘米波(centimeter wave)、毫米波(millimeter wave)三种[1]。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组织法、国际电信联盟公约、中国国家标准《无线电管理术语》和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规定,医学使用微波频率为(2450±50)Mhz,所以当前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微波溶样仪器的频率均为2450Mhz[2]。在化学样品预处理中微波的工作原理包括穿透、反射、吸收三种。在金属制品性质鉴定中所使用的金属材料并不能够吸收微波,金属离子在受到微波照射后只能做出反射。绝缘体材料相对于微波而言属于透明的,微波照射时能够轻而易举的穿透绝缘体材料而向前传播且在穿透过程中不会吸收微波光束亦或是对其吸收量极低,可以将其忽略。极性分子由于具有永久性的偶极矩,在微波照射时极性分子随着微波频率变化而发生转向以及相互碰撞摩擦,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被其所吸收。

1.2 微波溶样工作原理

通过对微波特性展开分析可知,微波在不同的材料之中产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在化学样品预处理工作中利用其独特的特性能够将既往使用的灰化法、湿法消化无法清除的物质剥离出来,大幅提高了化学样品的纯度。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三种:其一,体加热。化学样品置于微波仪器后通过利用微波穿透时微波不断向四周释放出能量,继而产生热效应。相较于传统的加热方法,微波溶样能够促使加热更加迅速,且热量传递能够覆盖在所有的角落,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其二,过热。微波溶样在通过含有金属离子的样品时并不会被其所吸收,而是会产生反射情形。并且在反射过程中化学样品缺乏形成气泡的核心,产生的热量并不会被其所吸收,温度随之增加,诱发过热情形。对于沸点相对较低的化学样品,在置入密闭的微波容器后很快就能够将含有的金属杂质分离出来,便于化学样品鉴定工作。其三,搅拌。对于含有极性分子的化学样品,在微波通过时产生吸收现象,分子之间在吸收了微波的能量之后将会不断发生相互摩擦以及碰撞,使得试剂与试样产生化学反应[3]。微波溶样形成的交变电磁场在不断的“搅拌”之下使得试样与试剂化学反应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微波溶样的效果。

2 微波溶样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预处理方法,微波溶样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微波溶样下化学样品分解更加完全。原因在于微波溶样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按照需求配置出样品预处理需要的酸和溶剂,并在参数上设定最佳压力值以及微波溶样加热时间等参数后待检测样品即可以在无损失的前提下实现彻底的解析。其次,溶样速度迅速。由于微波溶样反应照射待检测样品以及酸、溶剂之后能量释放迅速,无需经过热传导即可以满足化学反应所需温度,热量在此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得到了有效回避,目前所开展的一般溶样需要的时间基本上均控制在了0.5h以内。第三,受到的污染少。由于微波溶样过程中不与外界空间相接触,空气中的杂质无法进入到化学样品之中,减少了试剂添加过程中杂质元素的干扰。第四,安全性高。所有微波溶样操作均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人员可以依据样品预处理需求自主设定加热温度、压力值,使得整个操作可控性大幅提高,有效的保障了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五,经济性佳。微波溶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溶剂的挥发,使得整个操作规程中溶剂使用剂量大幅降低。加之微波溶样加热均匀,时间短,分析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3 微波溶样在分析化学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3.1 冶金化学样品中的应用

冶金是指由矿物质中提取出金属或者是金属化合物,随后利用加工工艺将其制备成为具有一定性能及用途的金属材料的过程。然而,矿物质以及金属原材料之中大量分布着二氧化硅、氧化钙、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的存在且难以溶解,使得形成的金属中杂质成分含量较高,影响其品质及金属性能[4]。特别是铬铁矿是目前冶金行业中公认的难溶试样,既往湿法溶解难以彻底将上述金属离子解析出来,化学样品鉴定所的结果与实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微波溶样则是在密闭的容器之中加入磷酸混酸以及助溶剂,利用微波对其进行解析,金属离子不吸收微波光束,在高温环境下发生沉积,继而由样品中解析出来,化学样品的纯度得到了有效保障和提高。

3.2 中药材杂质中的应用

随着中医的复兴,中成药逐渐在临床各种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现有加工工艺以及技术手段条件下无法完全做到真空,使得其试样中含有的锰、锌、铜、铅、铬等。传统预处理方法虽然能够清除一部分金属离子,但是尚有残留,使得中药成分及质控结果科学性及真实性较低。而在微波溶样处理中微波照射产生的高温环境下金属离子因其密度而发生沉淀,由样品中解析出来,在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即可以对其待检测样品进行y定,所得结果精密度高于传统预处理方法[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样品预处理中微波溶样具有着传统预处理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即:分解更加完全、溶样速度迅速、受到的污染少、安全性高、经济性佳。在当前较为常见的冶金行业以及中药质控工作中均能够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所以文章认定在今后化学样品前期处理中可将微波溶样作为首选预处理方法加以推广使用,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沈宇,张尼,高小红,等.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钒铬镍锗砷[J].岩矿测试,2014,10(05):649-654.

[2]夏辉,王小强,杜天军,等.五酸和硝酸微波消解法结合ICP-OES技术测定多金属矿中多种元素的对比研究[J].岩矿测试,2015,17

(03):297-301.

[3]高会艳.ICP-MS和ICP-AES测定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及稀土矿石

篇8

clinical effect of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on the treatment of mid and low rectal cancer

    wang yongbing, zhang genfu, miao xudong, et al. department of colorectal surgery, people's hospital of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on the treatment of mid and low rectal cancer. methods  eighty cases,which were examined preoperatively by transrect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to be with mid and low rectal cancers(tnm stage iii and iv),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nd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forty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operated directly without preoperation chemoraditherapy. the other 40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firstly treated twice with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 (3548 gra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calcium, folfox4) and were operated 4 to 6 weeks later. all 8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folfox4) after operation. the pathologic changes,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umor volume reduced and its t stage degrad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ection rate (96% vs 82.5%) and the sphincter preserving rate (85% vs 60%) in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vegf and mv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2 groups. the local 3year recurrence rate was only 7.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during. conclusion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can change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mvd in the mid and low rectal cancer (tnm stage iii and iv) without increasing the difficulty of oper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o it may be a better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e mid and low rectal cancer.

    [key words]  rectal cancer;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microvessel density;local recurrence

    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直肠癌临床仍以t3、t4期多见。而对于中低位直肠癌( 肿瘤下缘距肛缘3~7 cm),以前的标准治疗方法是行miles手术,不仅手术难度大、 局部复发率高, 且术后永久的人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如何提高低位直肠癌的切除率、 保肛率和控制术后复发,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为了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我们于2004年2月至2006年2 月对40例腔内超声为t3、t4期的中低位直肠癌实行术前放化疗,经3年随访,与对照组直接手术40例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低位直肠癌患者共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2~75岁,平均(58.3±7.6)岁。所有病例均有术前肠镜病理证实,其中腺癌70例,黏液腺癌8例,鳞腺癌2例。分化程度i级为15例,ⅱ级为52例,ⅲ级为11例,ⅳ级为2例。入选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1)肠镜检查,肿瘤远端距肛缘均在3~7 cm之间;(2)直肠腔内超声检查hildebrandt和feifel法[2]分期为t3或t4期;(3)全面多项检查均未发现有远处转移。

    1.2  治疗方法  按照随机和患者及家属意愿相结合的方式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术前放化疗组(研究组)40例,第二组为直接手术组(对照组)40例。两组的年龄、病理、超声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放疗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kd2型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0 mvx射线,采用前后对穿固定野照射。照射范围上界为腰5骶1,下界为闭孔下缘,两侧为髂外1 cm,前后两野对穿照射;剂量:2 gy/次,5次/周,连续4周,总计量为35~48 gy,平均(40.2±2.6) gy同时folfox4方案化疗2次,放疗结束后4~6周手术。

    对照组病理确诊后检查无手术禁忌证直接接受手术。

    两组根据术中肿瘤大小、周围浸润及肿瘤下缘与距离确定手术方法,行doxin、park和miles术式的病例均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操作规范进行手术,保留括约肌手术使用双吻合器。所有病例手术标本均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测定,vegf表达阳性判断参照takahashi方法[3] ,mvd的测定参照weidner方法进行[4]。 研究组术后folfox4方案化疗4次,对照组6次,两组均每半年随访复查1次。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由spss统计软件处理。

    2  结  果

    2.1  肿块形态改变  研究组40例放化疗结束后,在术前均行指检和腔内超声复查,发现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活动度增加,其中肿块完全消失者3例,缩小超过50%的有18例,缩小在25%~50%之间的有13例,基本无变化者6例(但活动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肿块下极距肛缘的距离延长0.8~1.5(平均1.2)cm。研究组放化疗后术前腔内超声复查与放化疗前对照见表1。表1  研究组放化疗前后腔内超声肿瘤分期对照

    2.2  手术情况  研究组40例术前经放化疗后,34例行保留括约肌的dixon或park手术,5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的miles手术,1例行hartman手术,保肛率85%(34/40)。保肛手术病例远切缘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报告均为阴性。术中见盆腔充血、水肿和粘连均不明显,瘤体周围纤维组织增生;部分有炎性粘连,但不影响手术操作,未增加手术难度。其中3例术前再次检查时(直肠指诊、腔内b超等)肿块消失,考虑安全及家属要求,仍予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无肿瘤存在,仅有纤维瘢痕和凋亡细胞。对照组40例中,行dixon手术24例,miles手术9例,hartman手术5例,单纯结肠造口2例,保肛率60%(24/40)。

    2.3  病理及组织学改变  术前放化疗后组织学评定:术后病理见肿瘤组织有不同程度缩小,伴有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肿瘤血管闭塞。术前放化疗后,病理分期t0n0m03例,t12n0m024例,t3n01m010例,t4n02m03例;对照组分化程度不同,各种癌细胞形态各异,但癌细胞的异型性明显,核大,病理性核分裂多见,癌周浸润明显,血管增生,少见细胞变性,偶见点灶状坏死,未见大片状坏死组织,未见纤维化及瘢痕组织,肿块旁淋巴结不出现坏死。病理分期为t3n0m020例,t3n12m08例,t4n02m012例。

    2.4  两组肿瘤病理vegf表达和mvd记数比较  见表2。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vegf和mvd表达的比较表2显示两组比较vegf和mvd表达记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研究组有11例(27.5%)出现一过性腹泻、口炎、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等,这些不良反应按who和ctg扩大通用毒性标准评定,除3例为3级外(2例因较为严重的腹泻减少放疗剂量为38 gy, 1例因白细胞减少只完成1次化疗),其余为1~2级,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不影响治疗的继续进行。

    2.6  手术时间、出血及手术并发症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比较

    2.7  手术后随访  80例患者手术后经28~45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期38.7个月,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比较见表4。表4  研究组和对照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人数比较表4中显示两组比较局部复发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直肠癌治疗目前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单纯手术疗效仍不尽如意,其5年生存率为50%~60%,局部复发率仍高达30%~50%[5],局部复发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虽然随着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的改进,其疗效有一定的提高,但复发率仍较高。尤其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局部复发率会更高,且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不仅生活质量差,而且给护理也带来困难。因此,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采用综合治疗是一种趋势,并被认为是欧美国际的一种常规[6]。

    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能力依赖于微血管网络的不断扩张,肿瘤血管来源有两种,一种为宿主血管肿瘤化,另一种为肿瘤新生血管,即由肿瘤本身产生细胞生长因子如vegf等诱导瘤体生成血管。伴随着血管发生,癌灶生长迅速,肿瘤新生血管缺乏或仅有基底膜片段,新生血管为肿瘤细胞脱落进入血循环提供了开放门户,肿瘤血管密度越大癌细胞脱落进入血循环的概率越大,血管生成与直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血管生成的定量指标mvd能反映直肠癌血管尤其是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可作为肿瘤发生、转移及预后的独立指标[9,10]。

    放射线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及周围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dna分子链,导致dna链的断裂,并可增加组织细胞的自由基产生,诱导肿瘤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使肿瘤的mvd密度明显下降,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缺血坏死。另一方面,由于放疗使肿瘤细胞凋亡,肿瘤细胞产生的vegf明显减少,使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明显下降,反过来使肿瘤的微血管形成速度大大下降,减少肿瘤细胞的血供,延缓肿瘤生长,加速肿瘤凋亡。化疗本身有相同作用,并有放射增敏作用,两者同时使用,产生叠加作用,并可抑制全身转移。本课题中放疗组mv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微血管形态也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微血管管径趋向一致,管腔明显较对照组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较强,因而对放射线敏感性较强,容易被放射线杀灭,术前放疗使癌组织内微血管减少,降低癌组织血供,这对减少术中癌细胞播散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两组在术后随访远处转移和死亡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已有数量变化,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可能出现统计学差异。

    术前放疗在理论上较术后放疗更有其优点:①术前肿瘤血供丰富,放射敏感性高;②可杀灭局部微小转移灶,消灭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减少术中肿瘤种植机会,降低术后复发;③肿瘤缩小或消失,降低分期,提高保肛的机会;④术前小肠未进人盆腔,因而小肠的照射剂量低,不至于产生严重并发症[7]。国内外有很多临床研究也证明了术前放疗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6],但大多数临床研究未显示能延长生存期。这可能由于t3、t4期患者大多存在亚临床的肿瘤微转移灶,而放疗毕竟只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术前放疗联合化疗在直肠癌中的应用是近年直肠癌治疗的重大进展。folfox4方案被认为直肠癌治疗的标准方案。奥沙利铂系铂类的新型衍生物,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通过产生烷化物作用于dna,抑制其合成和复制,造成细胞毒性,导致细胞凋亡[8]。5fu是治疗直肠癌的经典药物,术前化疗有对放疗增敏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双重作用。本组资料显示术前放化疗可显著降低直肠癌的术前腔内超声分期,有27例t3、t4期直肠癌降为t1、t2期,其中3例肿瘤完全消失,达到临床治愈。

    术前放疗后因局部组织水肿、粘连和纤维化以及术前化疗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是否会增加手术死亡率、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和手术的难度是人们一直担心的问题,我们在课题的初期也曾有过类似的担心,结果发现经过术前放化疗后4~6周的休息,肿瘤降期明显,也有利于使局部肿胀组织水肿的消退,形成假包膜,使周围界线较对照组明显更为清晰,不影响手术的顺利操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放疗后肿瘤组织缩小,使直肠下极距肛缘的距离延长0.8~1.5(平均1.2)cm,从而提高了保肛率,并保证了保肛手术的切缘阴性。另外在本组中因为同步化疗,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和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还有手足综合征和血液毒性,但毒副作用按who分级均为1~2级,经对症处理后能完成治疗。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术后有1例直肠阴道瘘和1例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而愈。对照组3例吻合口漏也保守治疗,2组均无手术死亡。

    综上所述,对于术前腔内超声分期为t3、t4期的低位直肠癌行术前放化疗可以提高肿瘤切除率、保肛率和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且没有增高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急性毒副作用也可以耐受。但放疗的生物学剂量(bed)和每次分割剂量、化疗方案以及化疗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以及经放化疗后对于肿瘤完全消失、病理完全缓解的是否还要行手术治疗以及术前放化疗延长了手术时间,其是否会增加肿瘤的远处转移机会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本组病例数尚少,随访时间尚短,局部复发率和长期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郁宝铭.当今直肠癌的治疗策略[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2):23712376.

[2]hildebrandt u, feifel g.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rectal cancer by intrarectal ultrasound[j]. dis colon rectum,1985 ,28(1):426.

[3]takahashi y, tucker sl, kitadai y.vessel counts and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s prognostic factors in nodenegative colon cancer[j]. arch surg 1997 ,132(5):541546.

[4]weidner n,vartanian rk.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in prostatic carcinoma and prostatic hyperplasia: correlation with gleason's score, microvessel density, and epi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j]. lab invest,1995 ,73(6):84450.

[5]pucciarelli s, friso ml, toppea p, et al. preoperative combined radioc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middle and lower rectal cancer: preliminary results[j]. ann surg oncol,2000,7(1):3844.

[6]ross hm, mahmoud n, fry rd.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rectal cancer[j]. curr probl surg 2005, 42: 72131.

[7]glimelius b, isacssom u, jung b, et al. radiotherapy in addition to radical surgery in rectal cancer: evidence for a doseresponse effect favoring preoperative treatment[j]. int j radist oncol biol phys, 1997, 37(2): 281287.

篇9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宿迁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环节,科学地进行学生职业规划测评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依据朗途职业规划测评系统,组织宿迁学院五系新生在接受系统教育与提示之后进行测量,并以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精神为指导进行的一次报告分析。一方面,这些分析会为系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指南。

关键词 :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31—02

收稿日期:2014—01—10

作者简介:高雷(1986— ),男,江苏宿迁人。宿迁学院五系专职政治辅导员,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分析报告依据的理论预设、分析的维度以及数据源都取自于朗途职业规划测试系统。朗途职业规划测试系统可以对学生个体稳定的性格特质以及创业的深层次动力进行测试,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测试情况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从测试的指标项目来看,该系统设计了岗位与学生特长、与学生的动力驱动类型之间的匹配参考。通过综合的测量结果,可以让学生个体发现自身职业获取的短板以及具体的改进方略。

学生个体在获取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参照系之后,也懂得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现实途径。同时,我们应该提醒每位参与测试的学生:无论是自身稳定的性格特质,还是个体的动力类型,都是具有“先赋”意味的。它的稳定与独特只是相对的。随着生命成长历程的延续与生活情境的变迁,个体的知识库和经验都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并影响学生的个体性格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动力类型。这些都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结合宿迁学院五系新生在朗途职业规划测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统计规律,我们尝试着分析本届新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状况,并期望分析过程能够为我们之后的具体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参评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五系新生的性别分布比例为女生占71%,男生占29%,女生的数量几乎是男生的3倍。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成长环境、社会角色期望以及个体层次心理因素的影响,性别因素在职业规划中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五系新生年龄分布范围是19~20岁的区间范围,这与全院新生的年龄段分布是一致的。

二、与个体职业规划测评相关的指标维度分析

(一)性格特质类型维度

从数据显示来看,学生在职业规划受性格类型影响的元素中,“内向感觉 情感 判断”与“外向直觉 情感 判断”的两端分布较为均衡。一方面,证实了新生对本次测评的参与程度比较高,而且在填报测评报告时价值比较中立;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每一位指导教师要在这两种类型性格匹配的职业种类中做好指导,并兼顾到其他性格类型的职业匹配,帮助学生发掘资源,整合有益信息,针对学生个体性格与职业的匹配衔接,做好进一步的指导工作。同时,通过分析得知,男生与女生在性格特质普遍分布情况上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也就告诉我们,除了在性格特质整体分布上要综合关注与学生相匹配的职业规划路径,同时,也不能忽略性别因素对性格特质的影响。当然,这一过程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成长环境、社会角色期望以及个体层次心理因素对性格特质的影响。

(二)职业规划的深层次动力源维度

1.成功愿望指数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五系新生有职业获取成功强烈愿望的,只占学生总数的1/5,如果将这部分学生的过往经历与学生的成功愿望指数相关联,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是否具有积极主动、努力进取的相关因素就可以从其过往的生命成长历程中窥探一二,这也为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分类教育提供了可能。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涵盖着学生职业目标设定、新情境的驾驭以及自身位置的定位等指标体系,而这些也为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教育与指导提供了维度参照。

2.挫折承受指数

挫折承受指数是指针对受测者在面对挫折、失败与困境时的心态、情绪与行动的可能性的测量。调查显示,宿迁学院五系新生中有近半数的学生在面对失败与困境时表现出的承受能力较低。这也就提示我们要在学生的抗压能力方面进行有益的引导与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移情体验与想象获取的技巧,更为关键的是能够将这方面的引导与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与案例中。

3.人际交往指数

人际交往涉及互动过程中的“镜中我”的内心认知与对互动本身的意义的界定与意识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五系新生中有超过1/3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境,表现出与人交往的动力不足、与人交往的技巧不够、与人交往的程度不清等状况。人际交往是个很传统的社会心理问题。职业规划专项测试中所显示的学生人际交往系数分值只能作为一种参照。但交往也是有基本准则与要求的,如从容的心态、道德的规范、民族的风俗与地域的特点等,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地把握与有针对性地对待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4.影响愿望指数

影响愿望指数反馈的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状态,即要求或希望别人按照自身想法行事的愿望程度。这类动力指数在五系新生群体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95后”学生的群体特质,也给了每位教师一个提示,即要适当地引导他们学会积极地与人交流互动,懂得“谦让”、“团队”与“包容”。“谦让”会让自身变得懂礼节、明事理;“团队”能汇聚众智,成就事业;“包容”能体现涵养,彰显气度。而这些都是我们职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以上四个方面的动力类型源构成了影响学生个体职业规划的重要的内在影响因素。它的具体体现是动力类型归类,如向着职业目标努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主宰型、寄托型、满足型与自强型;在面对挫折、困境时所体现的承受类型(这是逆向的动力),有开拓型、坚守型、安定型与尝试型。

这些性格类型与动力类型测试分类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职业规划中进行职业定位。而这一过程的具体依据是学生在这些指标体系中所集中体现出的个体职业规划的长处与短板。因为这些长处与短板的形成是基于具体性格特质测试与动力类型归类的,反映的是个体情况,这是提供职业规划个别化指导的重要基础。长处与短板最终又成为职业选择与规避的重要参照,显得直接明了,为学生在自身的职业定位与今后的职业角色扮演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技能储备指引了方向。这正是职业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 肺纤维化;博莱霉素;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Abstract】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expressions of STAT1 and PDGF in lung tissue of pulmonary fibrosis model induced by bleomycin in rats, and discuss the possible mechanism.Methods Thirty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15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bleomycin group (BLM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NS group). ①The BLM group was intratracheally instilled with belomycin (BLM) (5mg/kg);② NS group was intratracheally instilled with saline (5mg/kg). Five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sacrificed at 7,14,and 28 days after intratrachel instillation.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of right lung was gotten and the cells counting as well as differentiation was figured out. Lung expressions of STAT1 and PDGF protein were assess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expressions of STAT1 and PDGF protein in BLM group were the highest at 7th and still elevated over NS group at day 28. The expression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ounting of cells,respectively(r=0.892 and 0.902,P<0.01). Conclusion The hyperexpressions of STAT1 and PDGF protein in lung may be the mechanism of pulmonary fibrosis.

【Key Words】 pulmonary fibrosis ,bleomycin ,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1(STAT1) ,PDGF

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被广泛用于肺纤维化的研究,其病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即早期( 1~7 d)的肺泡炎阶段和后期( 14~28 d)炎性损伤过度修复的肺纤维化阶段, 其中第7天肺泡炎症最为明显。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 1,STAT1)是STAT家族中最早被发现并克隆的成员,JAK/STAT1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某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激素以及趋化因子等的信号传导,与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1,2],在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形成过程,JAK/STAT1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肺纤维化肺泡炎的形成,异常活化的STAT1诱导炎症细胞在肺内聚集、活化,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等,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从而参与肺纤维化的形成。

JAK/STAT1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因子网络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STAT1和PDGF表达的变化,探讨肺纤维化的可能发生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模型复制与分组 雌性健康Wistar大鼠30只(泸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平均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S组)和模型7、14、28 d组(BLM7、14、28组),每组5只。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用氯胺酮(100 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在无菌操作下作颈部正中切口,逐层暴露气管,BLM组用1 ml注射器(前带7号针头)抽取含BLM(5 mg/kg)的生理盐水0.2~0.3 ml,经两气管软骨环间隙朝向心端刺入气管,将大鼠直立,继续朝向心端进针约1.0~1.5 cm,回抽无阻力,抽回空气,将药液注入气管,旋转动物,使药液在肺内分布充分、均匀。NS组在同样条件下,向气管内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灌注后7、14、28 d随机处死动物各5只。处死大鼠后,立即分离气管及双肺,右肺用4 %多聚甲醛固定,制备石蜡包埋切片供常规组织学检查(HE染色)及免疫组化。

1.2 肺组织病理观察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1.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与分类 肺泡灌洗液1 500 r/min离心10 min,弃去上清液,收集细胞,计数。取10 μl细胞悬液充入细胞计数板,用低倍镜计数四角的四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数。沉淀细胞涂片,瑞氏染色后行细胞分类,选取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点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再以细胞总数求得BALF中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

1.4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STAT1和PDGF蛋白表达 一抗分别为兔抗鼠STAT1和PDGF多克隆抗体,二抗为HRP标记的羊抗兔IgG,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阴性对照除了用PBS替代一抗外,所有步骤相同。以胞浆或胞核染色呈黄褐色或棕黄色沉着为阳性,其蛋白表达使用Leica Qwin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各组数据用x±s表示,多个样本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以双侧α=0.05为检验标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 NS组各观察点均未出现明显病变。BLM组:第7天时肺泡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细胞水肿明显,可见成纤维细胞开始增多;第14天时肺泡炎症细胞减少,肺泡间隔增宽,成纤维细胞和基质明显增多;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加重,部分肺泡腔消失,为大量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所占据,形成严重纤维化(见图1,2)。

2.2 BALF中细胞计数与分类 BLM组细胞总数在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和28天开始下降,与NS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性粒细胞比例在第7天达高峰,第14天和28天开始下降,与NS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各组大鼠BALF细胞成分的动态变化和分类注:与NS组比较,P<0.05

2.3 大鼠肺组织中STAT1和PDGF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 正常大鼠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未见STAT1表达,部分炎性细胞呈弱表达。BLM7天组STAT1染色明显加深,在炎性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强,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普遍呈深染,与N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DGF主要在肺泡巨噬细胞中表达,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也有表达,灌注BLM后第7天,BLM组肺组织中PDGF表达显著高于NS组(P<0.01),随后下降,第28天时仍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图3、4、5)表3 各组大鼠肺组织STAT1和PDGF的表达注:与NS组比较,P<0.05,*P<0.01

2.4 相关分析 分析组织中STAT1的蛋白表达与PDGF的蛋白表达、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的关系后发现,组织中STAT1的蛋白表达与肺组织PDGF蛋白的表达、BALF中细胞总数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80、0.892,P均<0.01。肺组织PDGF蛋白的表达与BALF中细胞总数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902,P<0.01。

3 讨论

肺纤维化是肺间质中过多的纤维蛋白沉淀导致肺紊乱的最终结果,这些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沉淀与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TNF-α、IL-6、PDGF、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1],在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STAT1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肺纤维化肺泡炎的形成,异常活化的STAT1通过上调AM及肺组织ICAM-1表达,诱导炎症细胞在肺内聚集、活化,参与肺纤维化的形成。本研究也发现在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存在STAT1的异常活化,其表达水平在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开始回降,但第28天时仍高于NS组(P<0.01)而且与BALF中的炎性细胞总数和肺组织中PDGF的表达密切相关(r分别为0.892和0.880,P值均<0.01),提示其可能参与了早期肺泡炎及随后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PDGF是重要的促纤维化因子之一,PDGF对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增强纤维母细胞的转移、粘附,启动纤维化的过程;PDGF还可调节细胞外基质(ECM)的代谢,参与纤维化的发生[3,4]。本研究发现在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存在PDGF的异常活化和过度表达,其表达主要在炎性细胞中,在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也有表达,肺组织中PDGF表达在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开始下降,第28天仍高于NS组(P均<0.05),而且与BALF中的炎性细胞总数密切相关(r=0.892,P<0.01),提示PDGF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因此我们推测JAK/STAT1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活化的STAT1通过活化AM等炎性细胞后,分泌大量的PDGF,刺激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使胶原合成增加,影响了ECM的代谢,从而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细胞因子网络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的不断探讨,将对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FAN Xianming,WANG Zengli,LI Zhenhua .STAT1 activation and STAT1-dependent immune-response gene ICAM-1 expression in alveolar macrophages of rats suffered from 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J]. Chin J Cell Mol Immunol,2003,19(1):3-6. [2] 范贤明, 张世波, 刘春涛,等.STAT1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8和NO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 22 (4):48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