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0 15:15:0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比较政治学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185-02
中美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两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有所不同,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对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美国的成功做法,科学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从而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和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综合方式进行。我国的综合教育方式是以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为基础、运用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观点、围绕一个中心把各种方法综合结合从而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主从综合法、并列综合法、协调综合法和交替综合法。主从综合法包括教育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表扬要与批评相结合、精神鼓励要与物质鼓励相结合。并列综合法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说服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协调综合法即学校各部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交替综合法即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思想教育,围绕重点内容和同一目标从多个角度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世界观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学校经常教育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学校也经常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一定的条件。在寒暑假学校会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在假期过后把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上交给学校,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去体察国情、民情,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学校也会组织学生社会服务活动或社会劳动,教育学生更好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正确的劳动观,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
3.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灌输法进行。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理论灌输。理论灌输的方法有口头和书面的、普遍与个别的、形象与启发的、讲事实和摆道理的等。但这些教育方法都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并且这些理论都要以一定的社会客观事实为基础。
4.进行直接教育。直接教育就是大学里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分不过关就不能拿到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中央统一制定,地方负责具体去实施的。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些教育都是为了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进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三是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四是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
1.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教育方法,每个学校都有采用不同的理论和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自由,学校校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确定本校采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采用灵活机动的教育方法。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师根据课本理论或个人观点把一些罗列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价值观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进行分析、思考、比较、辨析和批评,最终经过系列的筛选后自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体系。对于一些社会道德现象,教师也不是直接教授学生应该怎么去评判,而是采用两难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去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层次。除此之外,美国的历史课程也千姿百态各种各样,他们追求历史通俗化、社会化和政治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和地方创办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历史的报刊、书籍及影视资料,地方也普及地方的各种历史,这些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宗教灌输进行。在美国宗教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宗教中,基督教的作用最大。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许多宗教势力总是想方设法以上帝的名义去向美国公民灌输代表资本主义利益的宗教信条,在这些信条中有许多美国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国家也允许宗教势力设置自己的广播电台,这些电台可以播放各种宗教信条和节目。美国的各式各样的学校都普遍开设圣经课程,他们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信念联系起来,借宗教的名义去传授一些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向渗透进行。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向渗透性。大学里每个科别都要学习心理学和人文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总会渗透有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美国大学还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美国学生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大都具有公益性,但这些公益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获得国家的一些专门资金进行资助,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更能体会到一些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此外,美国还通过媒体和社会环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他们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包括网络手段对学生进行资本主义文明和资本主义道德观人生观教育,学生在所有的环境中都能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子。
4.设置课程进行间接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大学普遍开设普通教育,这些普通教育又叫通识课程,跟我国的公共课差不多,这些课程虽然没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名字,但是他们却能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从中接受关于思想、政治、道德、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这些课程大都是关于历史、人文和公民的,美国国家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公民。
在美国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开始学习历史课,这种做法是在国家法律规定之下进行的。此外,美国还开设有各种各样的人文、语言、艺术、社会等课程,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后就能树立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感受到许多道德的熏陶,通过这些熏陶后学生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和自觉选择性。所有的这些课程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理论性。
三、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比较分析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1.在两国实施方法共性方面,我国的学者认为:两国之间都普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都坚持不懈地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虽然采取的实施方法不同但效果却差不多;两国高校都注重通过实施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两国都重视家庭、社会团体和传媒所起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纵横交错的网络。
2.在两国实施方法的差异性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主导方法的差异,我国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方法,而美国主要采取尊重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思想,他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提倡尊重民主、人格尊严和自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澄清。二是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国的课程设置每个时期都采取相应的课程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而美国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换句话来说就是中国主要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而美国则侧重于潜在影响和文化氛围的营造。
一、引言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当中都有有效需求理论的教学内容。一方面,依据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为利润和资本积累而生产的性质出发探讨资本主义有效需求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凯恩斯理论以消费和利率为核心范畴,在有效需求框架下对消费、储蓄、投资关系进行综合论述。
同时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两门课程中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差异?笔者尝试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向学生展示两种理论对有效需求问题不同的解释。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对相关问题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
马克思从商品概念入手,围绕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这一中心,通过价值形式演变发展过程论证货币的产生。通过论述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马克思研究从商品的流通到资本流通的转换。商品流通公式“W-G-W”到资本流通公式“G-W-G”的转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关键特征是货币的增殖,这是马克思分析所有现实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基础。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家阶级对剩余价值,即货币增殖的追逐产生了有效需求问题。马克思通过其社会再生产图式分析社会资本运动正常循环的条件,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主要通过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展开。
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把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按价值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两大部类,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Ⅱ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部类),这种划分指明了产品的最终用途;按价值划分,社会总产品分为三部分,就是用于补偿全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不变资本c),第二部分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部分(可变资本v),第三部分就是剩余价值(m),这三部分分别形成相应的购买力。马克思以这两个前提为基础展开研究。
(一)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
要使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核心问题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产品实现问题就是产品如何在价值和物质上得到补偿的问题。所谓价值补偿,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所谓实物补偿,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需要的商品。要具体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必须分别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考虑。
为了实现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各部分的产品在价值上和实物上要得到补偿,就要进行三方面的交换。首先,第一部类内部(Ⅰc)的交换。第一部类提供生产资料,它需要的是生产资料,这部分价值和它的使用价值是吻合的,所以第一部类是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的。其次,第二部类内部(Ⅱv+Ⅱm)的交换。第二部类提供消费资料,它需要的是消费资料,这一部类可以通过内部交换解决。最后,关键是Ⅱc和Ⅰv+Ⅰm这两部分,这两部分正好是互相对称的。Ⅱc的物质形态是生活资料,但是它需要生产资料。Ⅰv+Ⅰm这一部分的物质形态是生产资料,但是它需要消费资料,只有这两部分参与产品的交换,才能各得其所。因此,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m)=Ⅱc。这一条件表明:只有当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保持相等时,两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不断追求,成为推动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家之间因利益关系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是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种规律强制性地使资本家阶级必然进行扩大再生产。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出交换仍包括三个基本方面:首先,在第一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其次,在第二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最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关键,它使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使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增加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得到满足。因此,扩大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一个关键实现条件是:Ⅰ(v+v+m/x)=Ⅱ(c+c)(剩余价值分解为资本家消费的部分m/x,和资本家用于追加投资的部分c+v)。这个条件反映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时候,两大部类是互相制约的,一个部类的扩大就必须有另一个部类相应地扩大以支撑。
(二)社会再生产中货币的作用
马克思说:“当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时,由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必须流回到它的起点(无论这些货币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1]P511总剩余价值即总利润无论是在简单再生产中全部作为消费收入花掉,还是在扩大再生产中作为投资和消费两部分花掉,最终投入流通领域的支出总要以利润的形式回到资本家阶级的手中。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所有剩余价值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但同时资本家通过从货币贮藏当中取出资金支持非生产性消费,以实现这些剩余价值。整个资本家阶级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场合,我们假定,资本家到他的资本第一次流回为止,为了偿付他个人消费而投入流通的货币额,恰好同他生产的并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相等。对单个资本家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随意的假定。但是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这个假定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必然是正确的。它所表示的不外就是简单再生产这个前提所要说明的,即全部剩余价值并且只有剩余价值被非生产地消费掉。”[1]P371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它对于货币流通不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1]P381。不同之处仅在于投入循环的货币现在包括以生产为目的的预付资本部分。“就追加生产资本执行职能所需要的追加货币资本来说,它是由一部分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提供的,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作为货币资本,而不是作为收入的货币形式,由资本家投入流通的”[1]P381。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实现是由资本家的投资和资本家的消费决定的,从而资本家的利润现在取决于资本家自己的消费和投资支出。
(三)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
马克思认为:剩余产品的实现问题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面发展才能解决。工人的需求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但很明显,它远不能解决产品实现的问题。有效需求部分通过工人们花费他们的工资收入表现出来,但是可变资本总是少于处于流通中的总资本,所以工人对消费品的购买对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永远都是不充分的。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资本家的需求,解决方法在于资本家的消费。这包括两种消费:一部分剩余价值被作为收入而消费掉,但是另一部分,通过再投资进行生产性消费,剩余价值进一步被投入扩大再生产中。流通过程面临的产品实现问题,最终通过更大规模的生产得到解决。同样的,不但对于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的实现是这样,对于整个产品的实现也是这样,因为劳动力的消费是由资本家雇佣劳动力作为生产更多剩余价值的手段所花的开销派生出来的。
但是资本家阶级生产的动力不是消费,而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资本家不把他要购买的商品当做使用价值,而是当做扩大资本的手段。如果他看不到可以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获利的机会,宁可什么都不做,以货币形式持有他的资本,从而打断流通,潜在地引发危机。也就是说,生产如果过剩,其原因不在于需求,而在于增殖。
马克思认为,一旦确认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以货币流通为媒介,并且从属于以货币为形式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占有,局部生产过剩和普遍生产过剩之间的区别便随之消失。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意味着,如果一种商品卖不出去,那么所有商品的流通将都被打乱,以致一种特定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直接意味着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
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从萨伊定律、市场自动出清和货币中性三个角度对古典学者发起了全面挑战,确立了一种总量供求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宏观理论体系。
(一)对储蓄等于投资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在均衡利率下,储蓄等于投资。一方面,古典学者将利率看做节制或节约的实际回报。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以储蓄形式持有资产,储蓄与利率正相关(S=S(r)),而储蓄的流动在资本市场上代表着可贷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投资与利率负相关(I=I(r))。利率越高,意味着资金成本越高。厂商的投资支出取决于利率和预期收益率,只有在预期收益率大于或至少等于资金成本(利率)时,厂商才愿意投资。投资支出代表在资本市场上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利率会达到均衡水平,从而储蓄会等于投资,即S(r)=I(r)。以上述假定为前提,并且由于一方面居民的全部收入不是用于消费支出就是用于储蓄,即Y=C(r)+S(r),另一方面总支出包括两部分:来自厂商的投资支出I和来自家庭的消费支出C,即E=C(r)+I(r)。所以总支出必定等于总产出,从而总需求永远不会不足。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意见。在凯恩斯看来,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取决于总支出,总支出由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构成,Y=AD=E=C(Y)+I(r)。这里,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消费函数可以写成C=a+bY,式中b指边际消费倾向(0
(二)对工资价格弹性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经济中的工资和价格具有可伸缩性。可伸缩的工资和价格将保证市场能迅速做出调整。比如,由于总需求不足,货币工资和价格将下降,这样就会恢复充分就业。工人总是愿意接受较低的货币工资,企业家愿意降低商品价格以扩大商品销售量。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所以造成失业和产量减少的任何扰动必然是暂时的。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表示反对。在凯恩斯看来,垄断和工会这样的刚性力量会阻碍工资和价格的调整。他相信工人处于“货币幻觉”中,即他们的行为与货币工资(W)而不是与实际工资(W/P)相关。工人会拒绝接受货币工资的削减。而这是对古典的工资率调节机制的直接否定。
(三)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批判
古典学者认为,供给自动创制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价格水平,绝对价格总是与货币量同比例变化。假如货币市场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引起不均衡,货币市场的新均衡只有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才能得以恢复。传统货币数量论“价格上升仅仅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的说法,支持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
凯恩斯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在凯恩斯看来,人们对货币的需求(Md)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取决于三种心理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有关。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可以把货币需求表示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货币供给(Ms)是一个外生变量,它由中央银行决定。在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能够降低利率,这样投资就会增加,进而通过乘数效应刺激总支出,就业量与国民收入也会增加。
四、比较与评价
(一)分析危机的可能性
在分析危机的可能性方面,马克思与凯恩斯有相似的地方。马克思解释了为何资本家希望保留货币,增加货币贮藏量。答案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赚钱,当其预期无利可图时,他们就持有货币,而这会导致生产过剩和工人失业。正是在这一点上,在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爆发可能性的观点之间,出现了重叠。凯恩斯认为,资本家投资的多少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及对未来的预期。“资本边际效率已经崩溃到如此彻底的程度,以至于利息率下降到现实上可能做到的水平都无济于事……要想恢复资本边际效率并不那样容易,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在目前系由无法控制和不听控制的工商业界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用普通语言来说,在个人行为自己做主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信心的恢复远非控制所能奏效”[1]P328。
(二)批判萨伊定律
马克思和凯恩斯都对萨伊定律进行了批判。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需求”,产生于物物交换的经济中。持有这种信念的古典学者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的调节机制会有一种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趋势。这意味着总需求和总供给会一直保持相等,从而劳动力市场是均衡的,而货币只是掩盖经济中潜在的实际力量的面纱而已。
马克思从批判李嘉图开始,李嘉图认为普遍商品过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萨伊定律成立。李嘉图将交换行为简单地看做物物交换行为,因此,每一个销售都对应着一个购买,所以生产和投资不受有效需求不足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手段。货币和交换“在他的经济学中只表现为纯粹形式上的要素,他从未研究过中介形式”[2]P288。马克思认为,货币不仅是交换的媒介,“而且是使产品同产品的交换分解为两个彼此独立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行为的媒介”[3]P572,这一分离表现为货币和交换行为分离,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同样可以发挥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作用。建立在买卖分离基础上的商品形式,以及由于价值获得一种独立于交换行为之外的具体形式而使买卖分离得以发展的货币形式,揭示了危机的可能性,并且规定了危机必然采取的形式。现代危机不但与商品和货币形式联系在一起,而且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
凯恩斯对萨伊定律的批判不是基于物物交换经济,而是基于对古典利率理论的反对。在凯恩斯那里,产出和就业由有效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不能确保充分就业。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决定的,而不是靠储蓄和投资决定。投资边际效率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化,而且最终通过收入变化,储蓄适应投资。因此,储蓄不会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在消极的需求冲击下,工资和物价水平存在刚性,其调整不能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通过这一论证,凯恩斯有效地反驳了萨伊定律。在凯恩斯就业不足的均衡世界中,需求创造供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中,很多人都非常注意教学方式方法乃至模式、手段的改革,并探索创新出许多好的方式方法、模式、手段,如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自主式学习、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讲座教学、专题影像教学等。这从某种意义讲是抓住了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切入点,它程度不同地克服了以往的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痼疾,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在诸多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手段中,严格来讲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差,而只有是否合适的问题。是否与所要进行教育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而具有协调性,是否与所进行教育的对象相联系而具有针对性,是否与进行教育的教师个体的风格、特质相契合而具有统一性;这些是我们在进行教学相关改革时更须关注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对于以往备受人们指摘的所谓理论灌输教学方式方法也同样适用,不应因为过去人们对其的过多指责而贬之至一无是处,关键还是要看前面所提到的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性、针对性和统一性如何,这些问题处理好了,仍不失之为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笔者以为,任何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手段都离不开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不管何种方式方法、模式和手段,都是不能忽视或者否定的教学必备元素,缺少其中的任一元素,都成不了真正意义的教学。这是其一。其二,任何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手段都离不开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三者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有机而非机械、只图形式的结合。其三,任何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手段,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凸显出来的元素。因此教育者要紧紧抓住它,才能运用好,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对此下面用一个简表列出主要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和手段中所凸显的元素和特点,以利于我们去更好地把握好它。(如表所示)
应该说,这些方式方法、模式和手段或显或隐都蕴含着教学的不同元素,区别在于其所凸显的元素和特点有所差异,或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或着重教师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或看重教师与学生的融洽。以此为标准,笔者把它们归纳成ABCD四种类型。笔者以为,这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模式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都可以并存而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唯一性,只是应该视其在教学的过程和环节中所涉内容、对象乃至教师的不同而采取合适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ABCD四种类型中,究竟有何区别呢?我们首先看看B类型即“自主式”教学。在这种教学中,有不少的具体的方式与模式,学生的“讲与演”是其中一种,其主要和常见的,是学生的演讲和各种形式的演绎。其实无论是哪种具体的方式,都 是学生自主学习、凸显学生这个教学主体的一种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的其他两个方面的元素就不具备或不重要。相反,即使从这种凸显、强调学生主体的形式当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除了其凸显的元素和特点外,也离不开另外的其他两方面,即教学内容和教师。学生的“讲与演”都应当有内容,而且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如果与思想政治教育毫无关系,那还是思政课的教学吗?同时,学生的“讲与演”是按照教师的筹划、设计的大方案来进行的,包括讲演的内容,讲演的限制时间乃至评价的指导性标准等,教师在此当中都起指引和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能动、主动学习,去积极、主动参加到相关的学习实践中去。
从当前创新所采取的诸多教学方式方法、模式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与凸显、强调学生主体的B类型不同,还有A类型。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教师这个主体、教师这个元素还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凸显的。这从前面简表的简单罗列中也可略见一斑。在所列举的诸多教学方式方法、模式中,正如前述,都离不开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只是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其所凸显的元素和特点有所差异而已。即便如此,我们看到除了前面刚刚论及的自主式学习中确实更多时候更加凸显学生主体,更需要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更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外,几乎其他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都更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好他的角色。讲授法或者所谓的“灌输”自然无须再讲,这类教学方式方法当然具有极强的教师印记,而所谓的“启发式”、“引导式”其实也与教师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们再看其他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新模式即C类型,如“案例法”、各种“专题”教法,虽然其首先凸显的元素是“教学内容”,但“教学内容”是由人来支配的,而支配它的主要是教师。因此即使在这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新模式、新方式方法中,除了凸显其“教学内容”外,与此相随的必然也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凸显出来。这也是为何我们经常强调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因所在。当然,在这些教学新方式新模式中,更注重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师”主体的有机结合与恰当结合。
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与普通高中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职业高中致力于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性人才,因此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丰富,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注重素质教育。普通高中连年扩招,导致职业高中学生生源差,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学习能力不强;政治课本身具有概念性知识点多且抽象晦涩、记忆量大等特点。综上可见,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任重而道远。加强和改进职业高中学生的政治教育,提升职业高中学生的政治素养非常重要。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师应当顺应社会发展与时代需要,还要在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要求、优化教学成果等方面多做努力。笔者从事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多年,致力于研究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创新,在此就其必要性做一浅谈,以期与同行交流提高。
一、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目标
职业高中学校应着力培养“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高中学校学生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的同时,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服务国家和社会相结合。
职业高中政治课是职业高中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政治知识是职业高中学生的精神食粮、思想支柱,是职业高中开展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之一。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有助于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帮助职业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在毕业之后顶住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凸显出职业高中毕业的竞争力,体现出职业高中毕业生的优势。
二、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职业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作为一名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师,笔者曾多方丰富教学内容、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期能更好地进行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期间,笔者尤感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因为知识是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慢慢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途径,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并为其所用。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多么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教师教授给学生知识、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了知识才是教育目标。因此,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
三、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探究与创新的必要性
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对其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素养。纵观传统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已渐随教育改革而弊端百出。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今职业高中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1.传统教学方法以教材为中心,探究创新有必要
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政治教师备课是围绕政治教材做理论性梳理,上课是围绕政治教材做重复性讲授,考试是围绕政治教材做目的性考核。政治几乎等同于枯燥的文字与晦涩难懂的概念知识点。学生上政治课之前对其缺乏兴趣甚至有厌恶情绪,上课时啃教材内容,下课后记教材知识点,努力记住而非理解政治知识。这样一来,政治教师只注重教材知识的教授,而忽视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这与职业高中教育的理念是相悖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如能转变教学方式,在以教授教材内容为主的同时辅以学生认知度高的新方法、新知识,学生便能乐学、乐思进而亲其师信其道。看来,传统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亟待创新。
2.传统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探究创新有必要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政治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仍未与时俱进,传统灌输式教学仍占主要地位。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看似各尽本份,但并未尽到责任。教学相长的道理要被拿出来再好好温习一下。满堂灌的方法终无法带来满堂彩。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课堂学习接受知识的过程也因人而异,互动尤为必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学生交流探讨,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力争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容易被接受,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与创新能力。如果一味地灌输教学,是无助于学生能力提升的,也无法适应素质教育下的职业高中政治教学要求的。探究与创新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3.传统教学方法禁锢学生思维,探究创新有必要
囿于传统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的狭隘模式,职业高中学生也被禁锢在政治教材知识内容内。这对职业高中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极为不利。多数职业高中学生在毕业之后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传统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主阵地,不切合实际,学生学习是减法式学习。创新非常必要。教师要开放教学模式,将阵地扩大到课堂之外――社会中去,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社会大背景中学习到更为形象的经济、政治、道德、法律知识,并学有所用,直至学有所成。这既在无形中提高了职业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实现了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思维成熟、政治素养高的职业高中学生。创新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更适合当下职业高中教育的要求。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03-02
对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两门学科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不研究属于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范畴的具体问题,是理论与学科关系层面的探讨,或可以说属于学科史研究的范畴。对于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关系,从学科史的角度予以厘清,有助于合理界定两个学科的方位和边界、正确理解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人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发展变化与相互间影响。
一、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概念辨析
要进行相互关系的比较分析,首先需要考察学科的属性,即该学科是研究什么的。首先来考察政治学。政治学英文“Poli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olis(城邦)。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首推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提出“善”、 “正义”和他的哲学王理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政治理论及其体系的著作,他倡导以个人幸福为最高政治目标的城邦政治论,使政治学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后大致经历了中世纪神学政治学、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权利政治学、20世纪以来现代意义的政治学等几个阶段,①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而言,政治“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1]政治学,则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IR)是国外学术界比较常用的词语。在英文《韦氏词典》里对它的解释是:“国际关系是政治科学的一个分支,关注的是国家间的联系并且主要关注对外政策”。从这一定义来看,“国际关系”的属性有三点:一是在学科上它从属于政治学;二是它的研究对象是国家间的关系;三是对外政策或外交是其关注的重点。“国际关系”不仅仅是指国际的政治关系,还涉及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宗教、卫生、民族、政党等各种联系。也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线的国际社会关系。进入世界近现代史的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2],“严格来说,国际关系的领域集中在世界上政府间的关系,但这些关系不能被孤立地理解。这些关系和其他因素(如国际机构、跨国公司以及个体)是有紧密联系的;与其他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的、文化的和国内政治结构)也有联系;甚至与地理的和历史的因素也发生关联。国际关系学是交叠了几个其他领域的庞大学科。”[3]可见,国家间的关系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点或主要方面。所谓“国际关系”,主要指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主要方面的联系;“国际关系学”,则可被看作是一门研究这些联系和及其规律的独立学科[4]。
二、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历史关联
19世纪,受西方实证主义思想学说影响,人们对政治学的独立地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了较一致的看法,当时主要以国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与机构、政治理论与原则、政治家的思想行为等为研究对象。20世纪早期,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学也产生于20世纪初,是现实国际关系发展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是人们对国际关系认识日益加深的产物,相对来说是新学科。
传统上,国际政治学属于政治学的范畴,而国际关系学则是国际政治学的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国际关系成为学者们必须密切关注的焦点。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les),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席(Woodrow Wilson Chai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这种设置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3]。显然,国际关系学(IR)最初是以国际政治学(International Politics)的面目出现的,并且被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1949年在巴黎,各国的政治学者共同建立了“国际政治科学协会”(IPSA),协会确定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有五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党和政治团体、国际政治关系、社会舆论[4]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政治研究伴随着一系列特定刊物的出现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领域和范式。这些刊物包括:《外交》(Foreign Affairs,1922)、《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47年)、《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1947年)、《国际研究季刊》(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63年)、《和平研究杂志》(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1964年)等,此外,英美国家都出现了国际关系方面独立的博士教程[5]5。20世纪50年代末,以国际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学成为政治学的三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另两个是行政学和比较政治学。在学科史上,“国际关系”可以说是“国际政治”在空间范围上的延展,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由于这种特征,使得“国际关系学”稍微偏离了政治学领域,与政治学的联系不如“国际政治学”与之紧密。但反过来说,国际政治始终都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点,原因在于“国际政治”关系一直以来是各种国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一类关系。
三、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不同
(一)学科生成、发展历程(学科史)的不同
政治学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中世纪的政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受神学统治。近代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学最终摆脱神学束缚,恢复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20世纪早期,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生成是20世纪的事,但这个过程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纪。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作为一种现象也有久远的历史。其实,不管是古代的城邦国家还是现代的民族国家,只要有国家,就存在“国际关系”。“如果把古代学者的研究,诸如修昔底德(Thucydides)研究古希腊城邦国家间关系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和中国记述春秋战国历史的典籍《春秋》、《左传》、《论语》、《战国策》等视为某种“国际关系”研究的话,那么这种研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5]4。国际关系学到20世纪上半叶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才有了比较像样的、可称为一门学科的轮廓。
(二)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的不同
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它的视角通常会围绕政治关系,从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去阐释政治的本质,关注国家、权力、权利等核心概念,关注人类围绕这些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选择,关注对自由、正义、和谐等终极理念的追求;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背景是由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构成的一个特殊“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中央权威,国家间的互动在本质上是无政府的。国际关系的研究不仅涉及政治因素,而且涉及军事、经济、宗教、文化、法律、生态、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其中关注较多的是国家的外交关系和外交政策。其研究对象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对于国际关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它还涉及哲学、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乃至数学、统计学等众多学科,表现出十分庞杂的特点,但国际关系整体的运动规律仍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①
(三)研究方法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都经历了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两个阶段。传统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方法、法学的研究方法等;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学界大多数学者沿用政治学或法学的一些方法,注重对国家、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的研究”[4]7。战后六七十年代科学主义盛行时期,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开始利用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铸造本学科新的研究方法,包括经济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行为主义的方法、数理统计的方法等等,统称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的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共性。所不同的是,由于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也表现出复合多样化的特点,更多地具有“科学主义的”倾向,研究的问题与政治学的课题相较更为现实具体,更多采用实证主义、定量分析的方法。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大大丰富了政治学学科的资料库。笔者以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同。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对于某一分析课题来说只要是恰切的就可以大胆采用。
四、结语
在学科发展史上,学科之间从属、分离以及综合是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的表现。国际关系学传统上被认为是政治学的一个从属学科,但随着其研究领域的扩展和深化、研究成果的繁荣丰富,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地位已经在人们当中达成了共识,大家都承认它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学科目的与学科价值。
同时,国际关系学与政治学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支撑的关系。国际关系学虽然研究的是一个类似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当中各行为主体互动的关系问题,但它始终离不开政治学所提供的关于国家、权力和权利等基本概念体系的支撑,以及政治学提供的价值规范的牵引。政治学也迫切需要国际关系学在这方面的成果来大量丰富政治学研究的资料与素材,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当天,政治现象常常是超越国界的。 总之,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相互支撑与相互分离是二者间关系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学科发展也会受这对矛盾运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袁明.国际关系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杨海蛟研究员认为,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恢复和重建阶段(1978—1985年);第二,飞速发展阶段(1986—1989年);第三,全面深刻反思阶段(1989—1991年);第四,深入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政治学的30年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和发展了政治学理论体系;二是开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全面研究,明确了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探索了中国民主模式,比较了民主形式,对精英民主论、协商民主论、草根民主论、混合民主论等理论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三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形成了多元化的政治学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四是中国政治学界在理论创新、思想启蒙、政策设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对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作出了具体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徐勇教授和邓大才教授对实证方法进入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历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和总结。他们认为,要将实证方法的研究推进到更高阶段,需要完成以下工作:从权力政治向日常生活政治延伸;从文本政治向田野政治延伸;从空间政治向时间政治延伸;从质性研究向量化研究延伸;研究工具和方法向其他学科延伸。
杨海蛟研究员认为,30年来中国政治学的基本经验有:首先,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其次,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再次,始终坚持在汲取人类政治学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立足于中国政治现实。他认为,目前我国政治学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仍然不够雄厚;第二,中国政治学的研究缺乏共鸣,重大基本问题的研究深度不够;第三,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仍有待系统化。
本次年会也指出了中国政治学努力的方向:一是继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一系列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二是继续拓展研究领域;三是在创新思想、理论、观点的同时,要注意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使其能更多地为各级决策者所重视和采纳;四是要努力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既要争得在国际政治学界的话语权,也要在和国内其他学科的并行发展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地位;五是继续推进政治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与人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桂琳教授提出两个继续保持:一是继续保持政治学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与人民的火热情怀;二是继续保持政治学界一贯的团结、和谐、学术包容之风。
二、中国政治30年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以国际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学成为政治学的三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另两个是行政学和比较政治学。在学科史上,“国际关系”可以说是“国际政治”在空间范围上的延展,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由于这种特征,使得“国际关系学”稍微偏离了政治学领域,与政治学的联系不如“国际政治学”与之紧密。但反过来说,国际政治始终都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点,原因在于“国际政治”关系一直以来是各种国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一类关系。
二、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不同
(一)学科生成、发展历程(学科史)的不同
政治学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中世纪的政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受神学统治。近代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学最终摆脱神学束缚,恢复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20世纪早期,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生成是20世纪的事,但这个过程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纪。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作为一种现象也有久远的历史。其实,不管是古代的城邦国家还是现代的民族国家,只要有国家,就存在“国际关系”。“如果把古代学者的研究,诸如修昔底德(Thucydides)研究古希腊城邦国家间关系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TheHistoryofthePeloponnesianWar)和中国记述春秋战国历史的典籍《春秋》、《左传》、《论语》、《战国策》等视为某种“国际关系”研究的话,那么这种研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国际关系学到20世纪上半叶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才有了比较像样的、可称为一门学科的轮廓。
(二)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的不同
它的视角通常会围绕政治关系,从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去阐释政治的本质,关注国家、权力、权利等核心概念,关注人类围绕这些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选择,关注对自由、正义、和谐等终极理念的追求;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背景是由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构成的一个特殊“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中央权威,国家间的互动在本质上是无政府的。国际关系的研究不仅涉及政治因素,而且涉及军事、经济、宗教、文化、法律、生态、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其中关注较多的是国家的外交关系和外交政策。其研究对象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对于国际关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它还涉及哲学、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乃至数学、统计学等众多学科,表现出十分庞杂的特点,但国际关系整体的运动规律仍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都经历了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两个阶段。传统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方法、法学的研究方法等;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学界大多数学者沿用政治学或法学的一些方法,注重对国家、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的研究”。战后六七十年代科学主义盛行时期,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开始利用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铸造本学科新的研究方法,包括经济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行为主义的方法、数理统计的方法等等,统称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的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共性。所不同的是,由于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也表现出复合多样化的特点,更多地具有“科学主义的”倾向,研究的问题与政治学的课题相较更为现实具体,更多采用实证主义、定量分析的方法。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大大丰富了政治学学科的资料库。笔者以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同。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对于某一分析课题来说只要是恰切的就可以大胆采用。
三、结语
在历年的政治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学生对以往学过的知识不会主动地去联系,不会灵活运用,更不会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哪怕是复习,也只是复习了旧的知识,不能做到“温故知新”。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以往的政治学习中只知“死记硬背”,不会“反思”。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应试教学已经不适合新的政治教学理念。据于以上两点,我认为,培养学生政治反思性学习能力迫在眉睫。
所谓反思是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政治反思性学习能力指政治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而是要求学生在政治学习活动中主动构建,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
一、是树立反思意识,使反思成为政治学习的一种需要
反思性学习要求学生自觉树立反思意识,所以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没有反思就没有自我的改错和纠偏,更没有自我的提升和创新。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认识。
1.强化反思结果,调动反思热情。
每天课前或课后,我总是尽量留出几分钟时间,对学生政治学习反思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尽力予以帮助解答,对一些结合实际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予以肯定,对当事人予以表扬,从而使学生能够“思有所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反思热情。
2.加强学生互助合作,激活反思思维。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如果有他人合作进行,会加深理解,反思的效果会更显著。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具体做法:课前可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提出在自习中发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课后则通过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反思,取长补短。对学生反思的疑难问题,我总是鼓励学生先在政治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研讨,或找其他组帮助解决,并每月把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疑难的小组评为“优秀组”。这样不但加强了学生的互助合作,而且促进了学生积极反思,激活学生的反思思维。
3.建立师生互动关系,树立反思意识。
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活动的过程,是在师生间进行着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会形成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会激活学生思维灵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政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考,允许学生有各种不同的想法,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对与正确答案不一致的,通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找出错误的原因;对有创意的想法要予以肯定。要时时鼓励学生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教师甚至教材不同的想法,从而树立学生的反思意识。
二、教给反思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反思
培根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反思能力,就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反思方法。
1.激发政治反思性学习自信措施
反思性学习的自信,是学生主动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前提。政治反思性学习应使学生懂得“追求卓越并不意味着不允许存在不足”,承认和尊重学生的政治素质的个别差异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面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政治学习目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政治学习需要,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并为学生实现某一目标提供几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关注每个学生的每一次反思及每一点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在不断的赏识中不断地进步;尝试运用“政治学习进步记录袋”,记录学生政治学习过程的点滴进步,同时让学生明白政治学习评价与政治学业评价的区别,明白如果自己能够主动参与政治反思学习,积极思考改进政治学习方法,那么,自己的学业评价就是优秀的。这样,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反思成功或反思进步的喜悦!
2.指导撰写政治学习日记措施
反思能力的培养固然需要教师的引导,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起主要作用,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思,才能把所学的东西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坚持写政治学习日记可培养学生高度的自我监控能力,即监控自己的政治学习的进步情况和政治学习策略,并及时进行反思,进而及时作出调整;监控自己的政治学习过程,对自己有分析、有评价,掌握政治学习的主动权,使政治学习取得最佳效果。日记的内容可以统一作出规定。例如:今天学了什么政治知识,今天作业中哪些题不会做,原因是什么,经过思考解决了没有;今天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明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今天有什么联系等等。学生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才能提高政治学习效率,才能学会学习政治。
3.建立政治学习档案措施
政治学习档案包括一段时期内与政治学习有关的全部资料,可以是个体政治作业本、政治考试试卷、政治课堂笔记、政治作业得失记录、考后分析表等汇编集,也可以是个体收集的政治杂志、报纸及其它与政治相关的课外书籍等,还可以是学生个体的政治学习阶段小结、课外阅读笔记、生活感悟等其它学习作品。政治学习档案是学生个体制定政治学习目标和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参考。通过它,学生可以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政治学习上的进步,了解自己政治学习状况的发展趋势,看到自己的政治优势所在,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政治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政治学习方式。
4.开展政治学习自我评价措施
政治学习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政治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判与分析的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政治学习自我评价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负责的态度,并能促使学生学会反思,随时看到自己政治学习上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帮助学生反思自己政治学习的进程,树立新的超越自我的政治学习目标。而且,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有效终生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能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得失作出正确的归因,了解自己的政治学习能力、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明白自己能或不能干什么。
三、激励反思,形成反思习惯
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政治学习效率、培养政治学习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激励能促成这种学习习惯的早日养成。
1.激活反思经验,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构建才能获得。因而,我努力使学生明白“最愚蠢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去探究。如王同学有关政治课内容如何掌握的反思。9月5日反思:政治课内容抽象枯燥,要掌握需要摸索和归纳。10月8日反思:掌握了政治课学习的一些方法,但不完全合适。11月5日反思:发觉政治课学起来也有方法了。看起来学习各门功课都要讲求方法。对类似王同学这样能在反思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成功做法,我总是给予高度的评价。
2.多加鼓励,促使学生认识自我、赏识自我。
“万事开头难”,在反思性学习开展初期,部分对自己要求较高的学生往往不善于或不屑于表达自己的成功,一些懒于思考的学生又往往不愿意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针对教师、专家、书本、其他同学、自己先前的观点和做法都可以“品头论足”,找错误、找缺点、找遗漏,通过反思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观点。鼓励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点滴进步,引导他们用言语强化自己的自豪感。对在反思过程中有所收获的学生,我往往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推动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的反思活动中。
3.增强反思毅力,促使学生养成反思习惯。
反思这一过程相比较起来并不总是令人“愉快”,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揭短”,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很强,反思也难以持续进行。反思的毅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反思的“持续性”、战胜困难、忍受痛苦等的“韧劲”上,而且表现在“督促”自己自始至终盯住自身学习的不合理性上,并不断地监督自己。而当自己没有战胜和超越自我时,自己就会因为给自己增加压力而产生痛苦。所以任何反思要能持续进行必须具有反思毅力,政治学习上的反思也不例外。在学生政治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反思行为我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持续性强化,如我每天在全班开展反思性学习小结活动,把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并特别表扬一些结合实际而又富有创意的问题及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学习方法或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们的反思毅力就在我每天的强化中得到了培养,从而也就逐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反思习惯。
杜威强调:“反思是理智行为的标志,能促使问题有效地解决及改进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就是在知识和自我调节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只有坚持反思,才会学会政治学习,深入探究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并感悟文本,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学生只有坚持反思,才会正确评估政治学习的效果,不断产生政治反思性学习的激情和冲动;学生只有坚持反思,才会在旧的问题解决之后又感悟到新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使自己政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使自己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新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期.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2期.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兴趣缺乏的原因
1.高中政治知识内容繁多,理论知识抽象
政治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如果不结合实际案例,仅仅讲解理论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原理。理论知识多且抽象,趣味性较弱,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容易丧失兴趣,放弃学习。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
多数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只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交论知识,讲解教材内容,与学生互动较少,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虽然多数高中政治教师也懂得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得不够,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
3.社会对政治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政治学科是作为一门副科存在于高中课程体系当中的,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有一种政治学科不重要的心态。并且思想政治学科理论知识较多,大量概念性知识需要理解背诵掌握,而对于思想活跃的高中生来说,这一类课程不需要动手演练,相对枯燥,也就不够重视。思想政治学科老师也不被学校所重视,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性
1.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是政治学习的首要动力
学好政治学科,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政治学科的认识水平,从而激发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热爱政治学科,自觉自愿地学好政治学科。
2.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目前,我国高中普遍反映学生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互动积极性不高,师生关系不融洽。如果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学氛围更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学质量是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标准,提高教学质量是对教师的目标要求。在一系列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只有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1.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政治学科知识内容抽象,难理解,政治教师要对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展开多元化的教学工作,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采用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通过选取合适的案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引发学生对具体案例所出现问题的思考,并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中掌握教材知识。教师不能纯理论授课,高中生的社会知识比较匮乏,无法对具体事件中的政治原理进行自我总结概括,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教授学生思考方法。比如,当讲到《公民的政治生活》一节的时候,教师可先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让学生们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还可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在课堂上举行一次模拟听证会,加深学生对该节内容的理解。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丰富授课模式
信息技术为现代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提高了高中政治学科的趣味性,可大大激发高中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政治教师也可利用大众传媒搜取更多资源,向学生展示各种事例或现象,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热情。比如,在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课题时,可以播放纪录片《改革开放30年纪实》部分片段。借助视频资料来展示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内涵,这样就更加具有趣味性。当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再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学习深层次的东西,课堂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培养了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利用教学反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些学校对政治学科的教学评价只重视分数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政治学科的德育性质,这直接导致政治教师的教学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的,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政治学科的学习状况,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作用。另外,也应重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反馈,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对政治课程的态度、需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点展开教学。认真总结学生的课后反馈,归纳整理出所需要改进的方面,不断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5.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反映到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教学态度既能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促使教师进行自我提升,也能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学科存在的意义在于使高中生了解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知识和哲学原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高中生发展为更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政治教师只有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不会止步于当前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
政治W科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政治学科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由于高中政治知识抽象、政治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校及社会对政治学科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学生对政治学科缺乏兴趣,为政治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就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必须准确了解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兴趣的现状,对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结合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高中政治课教师应改进教师教学方法,采用具体案例结合理论引发学生思考,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和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等方法,以达到激发高中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政治学科,发挥其应有的德育作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许兆雄.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46.
[2]正 月.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研究[J].教师,2016(9):20.
[3]韩京艳.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引导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熊来平(1975―),男,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陆 寒(1981―),女,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江西吉安 34300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交互主体性’视阈下《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教学模式探究”(JXJG-15-9-6);井冈山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XJJG-14-22)
一、明确以“交互主体性”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合理和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顺利实施课程教学的保证。政治学专业是研究和学习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专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政治学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结合井冈山大学政治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比^系统掌握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可以胜任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等岗位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这种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从何获得?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诸如《政治学概论》、《行政学导论》、《比较政治制度》等专业基础课程获得;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通过学习专业经典著作来加深理解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这方面,恩格斯告诫人们,进行理论学习或研究时重要的是原著本身,“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1]基于“交互主体性”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井冈山大学政治学专业主要想达到以下目标:第一,在教学目标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通过建构“交互主体性”教学模式,既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责任感,提升教学效果,也可缓解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抬头率低”等问题。第二,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政治学的许多问题深入探讨。这有助于倒逼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学生自我讲解、师生对话、分组讨论等方法来学习政治学经典著作,教师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评定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设置以“交互主体性”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学内容则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载体。作为政治学专业的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为学生提供了古今中外诸多思想家关于本专业领域重要的思想成果。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领略了思想大家们思考重要政治问题的角度与方法,而且可训练理论思维,启迪思考。然而,政治学经典著作篇目广泛庞杂,综观国内高校政治学专业有关此类课程的开设与教学,不难发现,不仅师资生源的素质、选读的范围不尽相同,而且在教学的方式、效果方面也差异立现。在设置以“交互主体性”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过程中,我们主要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根据现有专业教师、学生与教学时数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课程选读篇目。课程选读篇目既要使学生精读业已公认的政治学与西方政治学的经典篇目,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也要让学生较为广泛地涉猎政治学与西方政治学的非经典篇目,以尽可能扩充知识面。第二,辨析讲理。“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大学课程教学中,相较于一些课程更加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对教学内容和实效关注不够;一些教师淡化教学内容的意识形态色彩,注重知识传递,轻视价值观的引导和对错误理论观点的辨析批判,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政治学思想与西方政治学思想之间的二者“对话”,交流互动,激发学生思考,在批判与对话中彰显的指导思想地位。譬如,在选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这篇著作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如何理解“为什么要实行法治?”“什么是法治?”我们通常会引导学生思考“人治为什么靠不住?”(圣人治国难以实现;很难保证圣人或者哲学王在掌握权力之后审慎地使用权力),进而引申出法治的优越性(法治避免了人治的主观臆断、感情用事及滥用权力),最后得出法治既是对权力的制约,又是对权利的保护的结论共识。“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3]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4]这就启示我们,在理论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热点、难点与疑点中,培养专业视角,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加深对政治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学有所用。
三、运用以“交互主体性”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5]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中,井冈山大学政治学专业改革现有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式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力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双向互动同构,平等对话,协商交流。在此过程中,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第一,课程由单一教师主讲制改为团队教学制和研习的形式授课,教师团队共同商讨教学大纲、章节,敲定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感受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与水平,也有利于教师拓展深化课程教学内容。第二,《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必须以学生的真正阅读著作为基础,为保证学生能真正阅读经典著作,我们会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安排学生阅读著作。在此基础上,并要求每个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与著作讲解PPT,统筹安排同学围绕不同著作进行讲解(20~25分钟),同时还需其他同学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待同学讲解结束后,老师进行点评并适当补充相关内容。第三,通过举行定期的经典著作读书学习交流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参与其中,以达到交流互动、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构建以“交互主体性”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
教学效果评价旨在比较客观地衡量教学过程及成效。这既可以衡量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进而保障经典著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马克思说:“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6]这就提示我们,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必须通过教学效果的检验。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手段非常关键。根据我们的实践,在构建以“交互主体性”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评价的过程中,尝试把教师评价学生与学生评价教师相结合,力争评价手段合理多样:第一,与许多课程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以评判学生学习效果不同,我们更为注重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及效果的考查,并将其计入到期末总评成绩中(约占50%~60%的比重)。这体现为可以让学生阅读某些经典著作篇目或章节撰写读后感,也可以让他们上台讲解或回答问题。第二,在课程的期末考核中,我们采取通过本课程教师团队共同出简答题库的形式,学生抽签当面回答3~5道题以评定其课程期末成绩。课程期末成绩一般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50%。第三,秉承“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的理念[7],我们不仅要让老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要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效,做到教学相长。学生评价教师可以采取课堂问卷调查、小型座谈会、网上评教及个别谈话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考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以后努力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