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专业基础模板(10篇)

时间:2024-01-30 15:26: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学检验专业基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学检验专业基础

篇1

1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

1.1 教学方法改革

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操作局面,强化基础+综合+创新的教学方式。在基本的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实验步骤与方法,全面活跃思维。在进行综合型实验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与操作标准,全面提升其实验技能。在基本与综合实验基础上,积极引进自选与自主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技术与探究精神。

1.2 教学内容改革

1.2.1 基本技能实验

这部分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传统的以定性检查与形态观察为主的操作方式非常经典,也是现代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方法。可以精选采集血液标准、制备血涂片、鉴定微量吸管等多个基本实验技能,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这些基本操作技能。

1.2.2 基础训练实验

进行基础训练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了解,进一步验证其所学知识。笔者建议将血液检验、尿液检验、排泄物检验以及体液检验这四大类检验的16个小项目进行基础训练。

1.2.3 综合性试验

综合性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血液检验与尿液检验中,选择了显微镜检验、尿液检验、白细胞检验等多种综合性实验,结合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知识,从一份标本中检验多个指标,并保障检验质量与检验程序。

1.2.4 创新设计实验

该类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启发其创新能力。可以结合小组合作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观点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其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合作学习模式,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小组之间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专题研究。比如说,可以开展尿糖检测干预研究、尿液蛋白质检测影响因素等试验。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力与动力。

1.3 考核方式改革

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需要重新制定科学、合理的技能考核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实验考核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与其相适应的考试评价体系。可以将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基本项目考核,强化项目考核以及临床岗位技能考核。每一环节的考核项目都需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包括准备标准、操作标准、终末标准等,并制定合理分值,强化学生的针对性评价。在实验教学工作完成之后,可以按照相关体系标准需求,选择考核内容,然后由学生决定强化考核的具体内容。学生进入临床实践之后,在进行基本检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强化重点训练项目,完成实习之后进行岗位技能考核。

2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2.1 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岗位技能与实验技能

重视能力、重视素质、重视知识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强化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相关研究资料证实,接受教学改革的学生的临床岗位技能与实验技能要显著优于未接受教学改革的学生成绩。与此同时,学生的论文撰写数量、团队精神、科研意识也大幅度提高。另外,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好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篇2

1 优化教材调整教学内容,适应检验专业岗位需求

本课程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后续课程知识需求,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重新选取的教材,应加强与检验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突出酶、水盐代谢、酸碱平衡、肝胆生化等部分内容。将教学内容进一步调整、优化,对医学检验上已完全不用的内容给予删除,对医院检验使用率不高的内容给予缩减,对检验专业必须的、使用率高的内容进行优化,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医学检验岗位职业能力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教、学、做相结合的目的,体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理论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专业较难的一门学科,理论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及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单纯的问题生动化,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2.1 CBS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CBS(Case-Based Studying)教学法,即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是“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在前一节课结束时先提出典型案例或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或问题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例如,在讲述维生素一章时,可提前提出问题“不同种类的维生素缺乏时会导致什么疾病的发生?生活中常见食物分别含有哪种维生素?”,让学生分组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归纳整理,以学生的调研结果为基础教师进行点评和重难点讲解。

2.2 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法要求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探究,从而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学到新知识。法的优点是将复杂的内容具体化,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将理论的内容实践化。例如,在讲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章时,可以联系新闻中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奶粉中加人三聚氰胺为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检测量?”通过学生新闻调查、查阅资料、结合教材学会蛋白质元素构成特点:含N量约为16%。

2.3 启发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即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情,运用图片、视频、实验、问题等启发诱导的方法传授新知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既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念。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引导转化,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的基础,教学目的在于服务临床。由于生化知识点多且难,与临床联系不紧密,学生兴趣度低,听不懂,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例如:在讲糖代谢最后一节“血糖”时,教师可结合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症状启发学生逐步学习。

3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近年来,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生物化学》实践课学时远远不足,实践项目满足不了专业需求,急需改革和调整。基于现实条件和学情分析,对生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以下思路。

3.1 完成规定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开发新实验项目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是实验课时少,实验内容陈旧;学生动手机会少,基本操作技能差。实践技能训练一方面通过实践过程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操作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完成原有实验内容“酶的专一性,血糖的测定”基础上,增加“牛奶中蛋白质的提取(用超市购买的液态奶为原料)”“蛋白质的沉淀和凝固(用鸡蛋清为原料)“血清ALT的测定”等实验。

3.2 校外实践和教学实践进社区

在学生学完生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生物化学课,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理中血压的测量、血型测定的基本方法,在生化学完血糖测定后,教师除了教会学生GOD法测血糖外,还要教会血糖试纸测血糖的方法。然后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在临床教师指导下,可择时择优安排学生到社区中进行义诊,将所学内容应用于社会实践,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又能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实践技能。

3.3 微课和慕课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应用,将实验内容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形式录制成微课程或慕课,把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反复观看,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要领的掌握大有裨益,此外,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生物化学虚拟实验平台,对于实验员缺乏或不具备条件开展的生化实验以虚拟的形式进行模拟,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生化前沿技术,开拓视野。

4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促教,以考促学

课程评价是用于检查课程的培养目标、授课计划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质量如何,根据评价结果,作出改进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决策。建立完善的《生物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是必要的,实现“以评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4.1 日常考核

教师的日常考核: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调査问卷,发放给学生,以无记名形式进行调査问卷的填写,并形成分析报告,针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召开教研会议进行改革和调整。学生的日常考核:除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外,可进行趣味性考核,如针对重难点知识举行“手抄报展”学生自行査阅搜集大量资料以图片、绘画、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

4.2 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是对该课程任课教师和该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考评。期末考试成绩可由平时成绩+实践考核+试卷成绩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作业、趣味考核成绩等;实践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和期末实践技能考试成绩等。为了提高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对实验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篇3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项目“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KA201803);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2018GKTSCX076)

[作者简介]徐晓可(1980—),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微生物学副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及微生物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3-0379-02[收稿日期]2020-01-09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需求以及“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需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成为高职医药卫生院校的重要新举措[1]。

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而检验更是一个注重技术训练的专业。长期以来,我国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从事检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当前,提高医学检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弱项[3]。如何加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及大学生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创新创业通识,信息素养,校企协同育人三方面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通识教育

为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我校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学院“十三·五”规划,建立了学校“两阶段、四贯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学分为1.0,从创新思维、创业基础理论和政策宣传层面,培育学生创新创业[4]。

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内容以一个创意开始到创建企业的过程为脉络,以管理初创企业的创业过程的逻辑关系构建教学知识内容,构建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基础训练两大模块共细分12个教学模块内容。然后针对专业学生自身特点,从12个模块中选定与专业教学融合、互补的4个模块作为课程教学内容,极大地避免课程内容与部分专业相关课程内容同质化。

三、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素养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的有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培养。对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接受信息素养教育,能够让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培养并提升精准获取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5]。同时,高职院校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6]。

我校医检专业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创教育的紧密結合。继开展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之后,医检专业开展了信息素养课程,培养并提升他们基于专业的角度进行创新创业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信息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核心能力之一,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创课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信息素养知识与专创课学习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利用专业信息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信息解决他们在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四、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协同理念基于创新的思想,旨在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加强校企的合作和实现共同发展,这对于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会带来促进和提高的作用[7]。

篇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培养符合新时代号召的新型医学专业人才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1]。目前医学院校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课程中,普遍存在注重医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药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包括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在临床药学专业所课程中,药学基础化学实验属于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药学基础化学实验的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本文对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分析。

1.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医学和药学的发展过程中,基础化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医学院临床药学的学生来说,也是基础性教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课程中的基础组成部分。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同学们可以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之中,从而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2]。

2.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

2.1打好基础化学实验的基础。良好的实验操作基础是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也是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该适当地增加学们的实验课程,并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在实验课程教学时,可以将实验操作分成几个步骤进行逐个演示、讲解,使同学们思路清晰,方便以后的记忆[3]。此外,对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进行训练,通过自己动手以及对其操作过程中错误的纠正,为学生们的基础化学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2.2开展设计性或者综合性实验,能够提高学生们实验中的操作水平,锻炼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综合实验涉及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从而为以后从事医学方面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筛选相关理论知识、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试验操作设计可行性方案,以及对试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们的对基础性化学实验的兴趣,提升学生们的实验综合能力。

2.3实验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针对学生们的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式的设计中,应该明确考核的性质和目的。大致有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两种方式。期末考核应该确定考核的要点和评分细则,进行实验操作考核的同时应结合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以此来检验学生们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平时考核则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可以通过书面的或者口头提问的方式对学生们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及两种方式的运用,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实验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过媒体的引入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能把知识生动的展现给学生们,有效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在我国各个医学院校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形式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本文建议多媒体方式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运用。可以在实验仪器的分析和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仪器分析的应用型和实验性较强,可以通过学生们的分组实验和教师的相关演示进行相关教学。比如,自来水中镁和钙含量的测定可以此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可以进行仿真试验,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的各种情况进行模拟。之后在进行真实的仪器操作。通过对实验的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仪器操作的印象。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培养了学生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学生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存在很大的不足,然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5]。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电子、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进行的高速运动现象。在多媒体方式的应用方面应该以传统节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加强课上和课下(邮箱、qq留言等)的师生互动。

3.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比如说,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运用老师演示,学生同步进行操作的教学方法。或者分组协作的教学方法等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引起学生们对基础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4.结语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是各个医学院校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医学和药学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把实验和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锻炼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课程教改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强,王榛,李玲等.高校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辅助设计系统”的建构与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9):135-141.

[2]刘俞辰,何润霞等. 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9.

篇5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面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十报告强调加快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有着长远的重大意义。科技创新将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大学不仅为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和提供知识、信息、科技等服务,而且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是知识生产、创新、传播的重要参与方,直接参与创新,在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与企业和政府同等重要的社会结构,区域创新进入了“大学一产业一政府”的三螺旋创新模式。这种介于国家干涉和完全市场化之间的创新模式,较好地诠释了我国区域创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已有关于区域创新的研究,多集中于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效率评价和比较,在研究创新主体的互动机制和知识溢出效应时,多利用横截面数据构造知识生产函数模型来测度,较少考虑空间关联和集聚效应,即使考虑距离和区域因素,也多作为控制变量或分区域来讨论比较,而关于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协同对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同时,对于大学研发对区域创新活动的正向影响和空间相关性结论不一,并且大学对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被大多数研究确认为不显著。本文的创新在于,利用省域面板数据,着重考察在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双重作用下中国大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和政产学协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和大学知识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大学知识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何种作用机制?大学、企业和政府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是否有促进作用?三者如何协同能更有效促进大学知识溢出?

1.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很早就认识到区域创新和经济活动具有空间联系和集聚性。现代经济中,区域创新也存在空间集聚和扩散的影响。Feldman发现创新的空间联系非常强烈,并指出创新集聚的外部性可能来自规模报酬递增的知识溢出。知识溢出效应反映了邻近的知识生产者之间的信息和思想的扩散,增强了创新的空间集聚。究其原因,Henderson和Romer分别将区域知识溢出效应归结于隐性知识传输和知识存量水平。欧洲国家的经验分析发现,邻近地区的R&D支出会影响本地区的专利活动,区域创新会提高相邻区域的创新能力。同时,知识溢出存在空间局限性,即知识的传播存在着区域性和地域性,随着距离的增加,知识溢出的效应将减小。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利用专利对知识流动进行测量,显示出强烈的空间衰减。

Henry最早提出区域创新中存在由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构成的三螺旋空间。知识空间的概念意味着在区域里要有一定规模与层次的大学与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生产的知识可能溢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知识的资本化。知识空间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开发资源或知识源泉。一般认为,地理上的邻近促进大学和产业之间的溢出效应。Anselin等从空间维度考察大学与企业的研发,在同一大经济圈和本地区域内,大学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非常明显,并且对邻域也存在溢出效应。Andersll对瑞典工程业企业的访谈也表明,地理邻近时大学与企业更容易发生交流,提高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学习效果。Audretsch等则探讨了大学知识溢出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性,认为区域竞争力和大学知识溢出效应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行为;就区域竞争力比较,区域内研究型大学的存在,会使该地区更具比较优势。

国内从新经济地理角度对于区域知识溢出的研究亦有成果。李婧等验证了创新投入产出存在正向空间相关;郭嘉仪和张庆霖验证了知识溢出是引起创新活动集聚的重要原因,并且随地理距离增加而衰减。在大学知识溢出方面,吴玉鸣研究了省域创新产出与企业和大学的关系,他发现大学研发及产学结合均没有对区域创新产生显著性影响。赵喜仓等对中国省域制造业知识溢出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也显示,除企业外其他研发主体投入均无明显溢出效应。近期,相关研究以省域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产出,验证表明区域知识溢出效应明显,并且大学知识溢出对实用新型专利产出有积极影响。

从新经济地理角度,已有文献大多研究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整体影响。大学知识溢出多以大学研发投入与区域或企业的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来测度,效应往往被认为不明显,只是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产出中的实用新型专利有积极影响。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本文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目标最终是通过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来实现,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更有实践意义;在三螺旋创新模式下,大学知识溢出、三方协同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有必要着重考察。在产学研协作中,从大学知识创新链角度,大学技术转移经历了3个不同阶段,各阶段的创新产出(纯知识、专利申请或授权、专利转让与收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影响,有必要通过考察大学知识创新综合产出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来反映大学知识溢出效应。在具体的模型中,区位因素、社会经济特征因素等作为空间权重引入比作为外部环境控制变量引入更为合适;同时,面板数据的样本数越多,越能够有效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有空间相关性。在空间误差模型下,以专利申请数为创新产出指标时,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且整体模型的空间误差相关系数更大,表明对于专利,企业间知识溢出效应更大。大学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产出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以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创新产出指标时,系数分别为负和正,但均不显著。这与吴玉鸣和赵喜仓等对截面数据样本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在以企业专利申请数为考察指标时,空间误差模型中企业、政府参与大学研发和大学知识创新综合产出系数均为正,且分别通过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企业、政府参与和大学知识创新综合产出均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大学知识综合产出是大学向企业的技术转移中知识创新链三个阶段产出的总因子;其对企业专利申请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有影响,表明从技术转移角度来看,大学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一定知识溢出效应,并且在“投入-纯知识-专利申请或授权-转让或收入”链路中有效率损失,因此大学研发投入对企业专利申请促进不明显。在以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考察指标时,大学研发投入、企业和政府参与、大学知识创新综合产出对其影响均不显著,反映了在技术成果转化、市场化以及企业组织创新方面,大学知识溢出效应和政产学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专利申请相比,增加了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等阶段,大学对企业技术转移角度的知识溢出效应更为弱化。这也表明除技术转移以外,大学知识通过其他管道对企业的外溢效果有限;同时也表明,政产学创新协同效应也多集中在专利领域,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组织创新和市场化经营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进一步分析,大学对企业和区域创新存在知识溢出效应,至少有四个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毕业生输出、研究活动和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以及知识共享。技术转移角度的大学知识溢出反映在产学研合作、研发和技术转让中,此时,大学的部分知识、技术和专利等会商品化外溢;知识创新网络化角度的大学知识溢出反映在产学研合作中;创新人力资源角度的大学知识溢出反映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毕业生输出中;知识共享角度的大学知识溢出发生在整个区域创新中,并向邻域扩散,大学的知识创新成果以商品化以外的各种形式进行外溢,影响区域内其他创新主体(包括企业)的创新活动。

5.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企业和大学的创新产出存在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长三角地区指标的局部相关性最为明显;②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有空间相关性,企业研发投入对其有正向促进作用,大学研发投入对其作用不明显,在以企业专利申请数为产出指标时,企业、政府参与和大学知识创新综合产出均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③大学知识产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毕业生输出、研究活动和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以及知识共享4个方面。

大力发展市场导向的产业驱动型研究应该是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中国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导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应用研发并进,缺乏衔接与协调。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虽然大学知识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促进作用和区域空问相关性,但同时也存在作用效果间接、形式复杂、技术转化率低、知识创新链路中效率损失等不利因素。同时,三方合作中企业为主体、大学为支撑、政府为辅助的格局尚未形成,更多是由政府来主导科技资源分配、利益协调、方向引导和搭建平台。因此,为促进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大学科技资源,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现有大学教育、培训、科研机制和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大学作为公共服务部门的职能,使其创新和知识更具有外部性。大学具备培育人才、创新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与企业创新和区域创新都有密切联系。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对区域创新产出和空间相关性产生间接影响,而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有直接促进作用。即使存在其他问题,大学知识依然可通过人才输出和知识共享产生溢出,形成正的外部性。

(2)研究方向和科技资源分配应该更加科学化,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传统体制下,国家科技创新安排的倾斜性,造成大学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效率较低,科技成果和高技术对产业的促进效率较低。近年开始出现企业和大学联合申报科技项目,体现了科研产业化趋势。有学者认为应由企业提出需求并招标,大学和研究所通过竞标获得,政府根据项目情况进行补贴或政策支持。更进一步,可以考虑确保一定比例的基础性研究投入,另一部分科研投入由企业主导、政府购买和同业互评机制来确定。由此,一般基础性研究、产业驱动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性研究的衔接及分配比例可以得到优化。

篇6

一、引言

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传统教学强调的被动学习、填鸭式教学成为制约学生创造性的障碍。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其强调学生非被动的、消极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知识。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构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固化内容,而是要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相应地,教师的作用在于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非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环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独立的探索、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从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教与学互动的实践活动。

不同学科课程的研究性教学需要有不同的模式。对于理工类学科,可能实践导向的创新性教学下培养的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最有效;对于管理学科,或许案例或项目导向最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而对于经济学,学习的首要目的并非经邦济世,而如萨缪尔森你所言,“要解释问题,而非解决问题”。因此,与传统教学相比,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在于其更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更科学的理解经济现象。从这个意义上,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不能简单的限制为项目或实践驱动。熊彼特认为,要想更好的理解经济现实,必须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历史、统计与经济学理论。据此,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启发学生更主动的掌握这三方面的知识,而教学模式应该围绕这三种类型的知识来设计。

二、文献综述

尽管研究性教学在中小学教育的某些课程教学中有一定程度的介入,比如英语和数学课程。Peter Sullivan(2011)指出澳大利亚学校数学学习的目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估以及有效研究性教学的几个原则。但是,一般认为,研究性教学的主要实施阵地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性教学最早出现在美国,关于研究性教学的广泛关注是在近20年。早期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教学和研究之间的联系(Benson&Blackman,2003)。研究性教学将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学习(Kember&Kwan,2000)。此后,Finkelstein(2016)以研究性教学的原则为基础描述了教和学的方法,这些教学原则能够对学校产生实践和理念性的影响,并对不同听众的思考空间提供一个框架,这个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共享目标、语言和价值。这些原则包括:学术挑战、与同伴一起学习、与教师的互动、学校的文化环境以及高强度实践。这些教学原则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的“讲”和学术的“听”为主要内容,学生缺少主动、积极的参与。

国内的研究性教学也同样是针对大学教育。吴攀升(2012)对研究性教学进行了理论梳理,审视人文地理的学科和教学特征,对人文地理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原则、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实施过程进行了理性分析、思考,对人文地理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育特征以及产生的教育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评估探析,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有多种实施方案,伍国勇(2012)论文阐述了专业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专业写作课程的开放式研究性教学内客,与教学组织方案,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7年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践应用探索。陈灵、彭成红(2010)结合金属材料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实验的开设情况,探讨了研究性实验对本科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素质培养的作用和意义,说明了研究性实验的设计思想、宗旨和实施过程等。

国内的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探讨研究性教学的意义和思想、或者某一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总体上缺乏对某一专业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进行系统说明。本文针对经济学类公共基础课,探讨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思路、实施方案以及评价体系。

三、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思路

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的绝大部门内容的教学都采用了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以《公共经济学为例》,该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政府活动,包括如何配置资源、如何进行收入再分配以及如何调控宏观经济。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最终学习完这门课,学生仍然是以掌握概念及理论为主,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理论与现实的联系都有所欠缺。更严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事实上,该课程与历史、统计与实践方面的知识关联程度很强。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改革都离不开财政与税收制度的改革,通过对税收知识的学习至少可以激励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对欧洲发展史与美国发展史有浓厚的兴趣,当然,对于中国的朝代更替与“黄宗羲定律”也应该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更具体一点,为什么西方社会和中国的个人捐赠差异很多,这其中就有税收激励的考量。遗憾地是,通过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没有被预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就与培养创新性人才有一定差距。

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讲的理论很少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维度和深度。学习维度会提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选择平台,有利于学生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或知识面的理解。目前,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的部分内容通过课后习题的形式巩固。与欧美国家的习题设计相比,中国经济学相关课程的习题设计对于知识的运用大多都是直接测试,缺少多个知识点综合运用的测试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模拟,习题的“练习”特征很明显。因此,改革教学方法,从传统教学转向研究性教学已是刻不容缓。首先,研究性教学方法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找到感兴趣的具体领域和具体问题,随着学生进一步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理解,其对该问题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了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深度或者走向社会参与工作的行业选择以及创业的领域选择;其次,对于未来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讲,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更容易的适应社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和具体工作大有裨益。综合来讲,研究性教学提供了使用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更多“武器”。有了这些“武器”,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当代经济现实。

既然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是通过这些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综合学习,最终实现对经济现实的更好解释,而解释现实需要的工具有历史、统计和经济理论。因此,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就应该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三个工具。掌握这三个工具的前提是要让学生更有兴趣选择更偏好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工具。如何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不同的课程和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模式,有的学习内容可能设计一种模式,而有的学习内容就可以设计成多种模式。设计模式后,教师应当把教学模式具体模块化,然后将学生分组,细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实现对具体学习任务的完成以及最终掌握这些解释现实的工具。

四、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研究性教学的模式与内容

(一)知识点―跨学科理论学习

随着多学科的融合,经济学类课程也逐渐出现了与其他社会科学交叉解释现实的趋势。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心理学交叉形成的新研究领域,放松了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同时将心理学中实验的研究方法带入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具体内容在很多学校里是在研究生阶段才讲授,但是很多行为经济学的思想却在本科阶段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都有体现。比如,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决定理论中虽然假定消费者理性,但在现实中,有些消费者进行消费时的非理性消费就可以通过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进行部分解释。再比如,公共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的提供一般是由政府征税来提供,但是有时候私人也可以提供公共产品。私人在什么情况下愿意提供公共产品?私人提供公共产品时会收到同辈人或周围邻居的影响吗?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可以借助实验经济学来进一步阐释。那么,在具体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行为经济学的思想,激发学生对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产生兴趣,然后布置具体的文献任务要求学生阅读,再设计问题,通过课堂讨论来交换观点,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跨学科的视角和研究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丰富了对现实的解释。

(二)知识点累积形成的相关历史研究

在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中,有很多与历史知识直接相关。相关历史研究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模式有效推行的前提是学生研读重要的相关历史文献与著作。在讲授具体知识点时,通过历史专著与历史文献的研读,使学生对整体经济学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也通过对经济史的分析,对现实经济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比如关于税收制度,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欧洲经济史,或者英国历史。从相关历史知识中,学生可以把握英语预算制度的确立,明确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的关系,并能够比较中国改革开放前“量入为出”与西方“以支定收”的财政制度的差异,进一步明确市场与财政的关系。再比如,讲授经济危机的内容时,可以进一步引申历史上的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和郁金香泡沫,以此为基础,激励学生研究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与21世纪初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并比较这两次危机的异同点,鼓励学生阅读《美国大萧条》以及《大萧条》,通过阅读,明确不同学派在解释经济事件的逻辑差异,最后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并讨论。

这种模式看似好像没有后面要提到的参与项目等吸引学生,但是通过相关的历史研究,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使真正对历史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对将来研究方向有一个预备性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历史研究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

(三)知识点与项目的耦合

通过一门课程或者一系列系统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参与项目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基础并能熟练掌握一些统计软件。这一模式最好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运用。在参与项目前,教师需要对项目研究的目标、方法、技术路线、数据来源等内容进行说明,很多项目还需要调查数据,因此,还需要对数据调查与处理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模块化项目,将学生分组,明确每一个小组的具体项目任务,具体项目任务包括项目研究思路、问卷设计与调查、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稳健性检验以及最后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写作。定期要求参与学生进行进度汇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在项目结束时,每个参与小组就参与项目的具体内容形成报告,内容包括该模块的整体实施思路与方法、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不同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并相互交流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而达到对项目研究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仅如此,学生对于项目研究报告的撰写、学术论文的写作流程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在项目选择上,既可以让学生自愿参与到教师所从事的项目中,也可以鼓励学生组队申请学校或省级的学生创新项目中,在申请项目时,注意项目和所学知识的联系程度,尽可能选取能综合运用经济学知识的项目。

五、研究性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

教育是为了发现受教者的比较优势,经济学的教育也不例外。通过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其感兴趣的领域筛选出来,成为“比较优势”,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衡量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效果呢?

本文认为量表对于评价研究性教学效果一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势能够清楚显示并在量表中反馈,对于进一步优化具体教学模式以及改进原有模式中的问题都具有直观效应。量表的设计需要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共同构成。量表评价对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不同的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兴趣激励、学习主题、活动目标、学习方法掌握以及目标实现(包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量表评价可以是定性评价也可以是定量评价,或者是二者的结合。

量表的设计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了体现和反映当前研究性教学的效果,细化研究性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面;第二,从量表测量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中不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优劣,以及比较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结果的差异。从不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评价效果中,可以发现某一模式的实施过程的问题以及改进思路,并且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实施效果更好的模式。从学生和教师评价的差异挖掘不同评价主体对同一教学模式产生不同认可的原因,在有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跟学生座谈交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尤其是某些模式会带来学生的工作量倍增,学生可能消极参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暂时“偏好”传统性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与学生不断沟通,消除学生的疑虑,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学习”。

研究性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对于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尽早适应工作环境、提升自我学习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兄武.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6):3839

[2]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6

[3]吴攀升.关于大学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实践.沂州师范学院学报,012,10

[4]伍国勇.基于科研项目的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2011

[5]陈灵,彭成红.加强研究性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6]Adam Finkelstein,Jennie Ferris,Cynthia Weston,Laura Winer,2016,ResearchInformed Principles for(Re)design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Spaces,Journal of Learning Spaces Volume 5

[7]Peter Sullivan,2011,Teaching Mathematics: Using research-informed strategies,Australian Education Review

[8]Benson,A.M. & Blackman,D.(2003).Can research methods ever be interesting? 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4(1),3955

篇7

一、背景

《基础英语》课融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训练于一体,既发展语言能力,又发展交际能力的课程,是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从某种意义看,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成败极大地关系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成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是全面检查已学完两年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规定的各项要求,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因此,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对英语教学具有反拨作用。与此同时,TEM4的权威性已然突显。目前TEM4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最具权威性的考试,它已成为评价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一把重要尺子。它在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促进英语教学大纲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方面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然而,从目前全国的英语专业四级的过级率来看基本保持在50%左右,平均分在60分以下,可见,有近一半的英语专业学生还不能达到英语教学大纲的能力要求,作为占课时比例最大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是应首先进行改革的。

二、《基础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大多数《基础英语》教学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它有一定的局限性:

1、教学模式陈旧。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局限于传统的“复习旧课一导人新课一讲解新课一巩固新课一布置作业”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抱着书本讲,学生抱着书本听,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传统外语教学过于强调知识本位而不是以人为本,过于注重外在的机械操练而忽视了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过于强调教师的灌输而忽视了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2、软、硬件资源不协调。目前,《基础英语》课程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室授课,但软件资源比较匮乏,教师对多媒体系统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等问题仍然存在。

3、教学方法单一。多数《基础英语》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法,以讲授为主,没有适当的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等先进教学方法,也没有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和软件、网络资源。这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偏离了英语教学的“以实用为本”的教学目标。

4、忽视课程间的衔接。《基础英语》的平行课程有《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口语》,后续课程有《英语基础写作》、《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等。这些课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基础英语》课程的内容涉及听、说、读、写、译等内容和能力训练,正与其平行课程及后续课程相符,因此,各课程之间应了解学生已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避免出现重复教学。

5、考核形式单一。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共同形成了教学的实施。以往的基础英语课程考核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它忽视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过程中只重视老师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只重视评价和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的功能;只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查,忽视对学生情感、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测试中重视答案的公平性、客观性、唯一性,忽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以及答案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来看,现有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正因于此,《基础英语》教学急需引入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互动的课程系统的教学模式。

三、立体教学模式

篇8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仍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医学检验人才,但是实际上,我国一、二、三级各级医院并没有检验医师这一职位。2007年秋季,卫生部第一次下文举办本区域乡镇检验医师培训,由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委托在我校举行,近年来,由于受到职业定位和工作目标等多种因素影响,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专科、中职毕业生并没有得到规范化的检验医师的临床培训,所以往往很难适应检验医师的岗位;同时,随着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现在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现有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显然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临床实践和医学检验学科发展的需求。

1.2课程体系落后

现阶段,我国医学检验教学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既较为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过去的20多年里,课程体系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为现代医疗事业培养出了大量的医学人才。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该种课程体系不仅不利于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也无法突出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因此,课程体系的落后,是医学检验教学需要改革的重要原因。

1.3实验教学弱化

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医院的检验工作仍然离不开手动操作,所以,手工检验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近几年来,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临床实习的手工检验作用在逐渐削弱,进而造成了实验教学的弱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利于动手操作能力的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

2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1明确培养目标

近年来,各大、中医学院、校都在不断的进行扩招,使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明确培养目标,才能进行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改革。从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情况来看,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应该将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能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并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的医学检验人才。在新的培养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师就可以进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种内容的改革,以利于现代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

2.2课程体系的改进

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各大、中医学院、校应该根据现代医学检验专业的特点和课程性质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从而培养出符合医学教育客观规律和现代医学检验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检验医学人才。

2.2.1重视基础教育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检验知识也是日新月异。所以,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应该重视医学检验人才的基础教育,加强部分医学检验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使学生拥有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加入计算机、数理统计等学科的比重,做好学生的基础教育。

2.2.2突显专业特色

医学检验学科不仅是一门应用学科,还是一门建立在众多基础医学学科基础上的学科,医学检验学科涉及了多种医学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教师不能忽略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特色,将临床医学专业与医学检验专业混为一谈;各大、中院校应该对医学检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纯理论的基础课程逐渐弱化,将生物化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当做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此外,医学检验专业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向临床科室提供更多的实验室临床诊断信息;因此,各大、中院校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使临床医学学科与检验专业学科的关系得以突显。

2.2.3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包括临床实验内容,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应该更重视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就更应该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课程体系得以建立。一方面,各大、中院校要使检验专业课的学时数增加,并使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得到更新,展现医学检验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要进行专业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调整,加强实验课来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2.4提高综合素质

进行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改革,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新的课程体系体现出学科课程及内容的逻辑关系和系统性,使课程内容互相交叉渗透。这样,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专业课程内容就能得到更好的衔接,进而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2.3加强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学科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就更应该进行实验教学的强化,进而培养出应用型的医学检验人才。

2.3.1强化操作技能训练

加强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实验教学,要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的强化。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强化训练档案,使学生通过的培训和考核项目得以明确的标注出来,进而按照标准组织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使实验室全面开放(在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下),为学生提供自觉进行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的条件;另外,学校还应该制定更为有效的操作技能考核制度和标准,进而督促学生完成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

2.3.2增设实验课与创新科研活动

加强实验教学,各大、中医学院校应该增设实验课和创新科研活动。一方面,综合性和设计性强的实验课的开设,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得到培养,进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的进行创新科研活动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学科知识的创新;同时,在参与创新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都会有所提升,知识面也将得到拓宽。开展创新科研活动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篇9

2讨论

篇10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于2012年经专家评审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黑龙江省医学检验本科重点专业。作为黑龙江省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的第一批重点专业,学院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于2013年开展了一系列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且具备医学检验相关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确立专业方向

按照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专业办学方针,坚持检验专业学科的标准和内涵,坚持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卫生服务要求,以创新求活力、以质量求发展。坚持为市、县级等医疗事业单位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依靠雄厚的师资力量,依托功能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使毕业生成为具备医学检验技术专长,同时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符合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公检法等部门从事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司法鉴定等岗位需求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打造办学特色

(1) “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经过专业探索和凝练,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人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方面,形成“一体两翼”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应用型检验技术人才(医院及其他)为主体,以培养医学检验理论型(高校教师)和检验科研型(高级科研人员)人才为两翼,两翼助推主体,构建了“平台制”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

(2)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根据国家对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对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重,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学习。首先构建了从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到医学检验实验中心的系统实验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1:1.5),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里贯穿了对学生专业技能、思维方法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重点加强四个实践环节阶段训练:基础训练,侧重实验操作基本功训练,强调规范的实验操作;专业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典型实验和配套实验技能;综合训练,开设了“医学检验综合实验”课,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课间见习与毕业实习,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坚持出科考核制度,通过做毕业论文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宽口径的能力培养。病理检验主要培养具有病理检验技术的基础理论、病理标本制备技能及一定活体组织检查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医学检验仪器学的开设体现了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优势。与大庆红十字血站联合,增设“临床输血技术学”辅修方向,供学有余力、学业优良的学生选修。2012年至2016年辅修人数累计为300余人,占同期学生总数的70%。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临床输血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国家专业办学允许的情况下,争取申办临床输血学专业。

(4)创新思维的引导确立。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小组教学、PBL教学,开设自主设计型实验,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程设置方面,安排理论课教师在备课中适度扩展,授课时注意科研思维的培养;实验课教学中引入专业科研文献阅读训练和考核;本科教育后期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和科研兴趣小组,为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提供科研平台,进而为其安排为期3个月的科研实习活动,每个学生独立开题,开展实验,总结数据,最后经指导教师组答辩考核学生的科研实习效果。

(5)临床小班教学。为加强基础和临床融合,学院根据本专业发展历史并利用各附属医院检验科的教学资源,以临床小班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医学检验基础和临床的深度融合,在国内开创一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类人才。

教学时间及地点:第六学期1~14周,各附属医院检验科。

教学方式: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基础部分教学,在初步掌握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后进入我校各附属医院检验科实施小班教学。每个医院检验科分配15~20名学生。小班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6门课程,学时分配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