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1 14:55: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科技创新安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国务院23号文件要求“加大对高危行业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高危行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合理确定生产一线用工”,并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继续组织研发一批提升我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项目。国发40 号文件要求“整合安全科技优势资源,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在事故预防预警、防治控制、抢险处置等方面,尽快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积极推广应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企业必须加快国家规定的各项安全系统和装备建设,提高生产安全防护水平”。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规划》重点围绕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安全生产控制力和事故防范能力,提出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重大灾害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职业危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安全监管监察技术装备与方法研究、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7项重点任务,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这对于实现安全生产科技支撑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总量、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力争在攻克防范重大事故的关键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方面有所扩展,安全技术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有所推进,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水平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提升。重点包括以下工作:
强化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
“十二五”时期,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科技需求,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重点和难点,着力破解安全生产技术瓶颈制约,提出一批科学指导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解决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安全生产重大技术装备,制定一批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标准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打下坚实的安全生产科技基础。
在规划目标上,力争取得100项创新性成果,较“十一五”的61项增长64%;建立20大类100个专业门类相对齐全、独具特色的安全技术示范工程,较“十一五”的60个增长67%;在科技项目研究中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少于200个,较“十一五”的161个增长24%。
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及应用
“十二五”时期,跟踪安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对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成果及时引进、推广和转化,并积极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培育发展安全科技产业。同时,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科研单位、政府、中介机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成果推广模式,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在规划目标上,稳步推进大型企业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培育100家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示范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安全装备升级换代,开展安全生产100项先进适用技术和1000项新型实用产品的遴选工程;引导、支持、鼓励各地创建一批安全产业园区,创建5个安全产业示范园。
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
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是支撑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投入绝对量稳步增加,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十二五”时期,在继续完善现有各类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科技研发、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安全培训、安全标志申办与咨询服务等的技术支撑平台。同时,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技术支撑平台按照各自功能要求实现良性发展。此外,还要加快高科技条件资源的开发应用,推进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为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障安全生产科技创新顺利推进。
在规划目标上,建立9大类100个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立30个安全工程专业技术研发中心和50个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发展和规范建设5个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
现实意义
《规划》提出,要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工作领导,完善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经济政策,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资源融合,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大规划落实情况检查与评估工作,确保规划落实到位。《规划》的出台以及上述重要举措的制定实施,都将为“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为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创新保驾护航。
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完善我国安全生产科技体制机制的重要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要支撑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就必须要强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领导,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把握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领导、支持和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在促进全社会安全生产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程度和政府监管监察科技水平。
[关键词]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1引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3.2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1.5%水平的1/2,而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在3%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安全技术创新的投入则更是微乎其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忽视安全生产、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能否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目内外优秀企业,以世界500强最具代表性。世界500强大致可分为两类企业: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创造了一个新兴行业;
另一类是在传统行业里不断开拓创新,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世界500强企业产值的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实现设施的现代化,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质量上乘的操作系统,保证最快的加工过程,生产最好的产品,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等等。它们往往拿出企业资金的6%—7%或更多,用于外出调研、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及发展新产品。安全技术的创新则紧密融合于企业的登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
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中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转变观念搞勘探,解放思想求发现”,以“创新管理和问题管理”为管理切人点,总结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等19项创新成果,取得勘探开发一系列重大突破,仅2003年就新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和12个5000万吨级油气区块,石油控制和预测储量创近年来新高,确保了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弘扬铁人精神,把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成为高科技工程、绿色工程、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4.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治理隐患,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中国石化对已建成的装置、设施和公用工程开展风险评价,积极进行隐患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从隐患的检查评估、制定方案、立项审批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管理。2003年隐患治理项目557项,投资10亿元,一批隐患得到治理,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生产。
重点加强对关键生产装置、要害生产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重大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事故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在役装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装置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注重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2003年中国石化对系统内首批4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进行了评估、审核和验收,示范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建立了开展清洁生产的正常秩序,其总体环境状况、环保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定了4项具有推广价值的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加强工业用水工作的管理,强化用水考核,注重水的回用和串级使用,在生产负荷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3年工业用新鲜水量比上年下降了1%。
为向社会提供更加清洁的燃料,中国石化相继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剂、助剂和汽油清净剂及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等多项技术。中国石化于2003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汽油国家标准,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
4.3杜邦以“零”为目标
200多年前,杜邦公司仅是一家生产黑色火药的制造作坊,而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杜邦是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其他公司均以杜邦为参照衡量自己;同时,杜邦在全世界也以环保著称。杜邦安全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它所坚持的十大安全信念:1)凡是工业意外均可避免;
(2)管理层必须对发生的意外负责;
(3)尽一切所能控制容易引起危险的工序;
(4)保持安全的工作环境,杜邦员工人人有责;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工业安全训练;
(6)管理层必须时常检查安全设施及系统;
(7)发现任何疏漏,必须立即纠正;
(8)员工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下班后都要注意安全;
(9)安全动作产生经营效益;
(10)安全系统以人为本。
此外,永远从“零”开始是杜邦的信条。
4.4产品技术的转化需要高额投入,但也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荷兰菲利浦电器公司过去几年技术老化,产品更新缓慢,经营失去活力,一度出现高额亏损。近几年来,该公司制定和贯彻技术革命方针,依靠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改变了高达20多亿元内亏的状态,而且使公司在未来5—10年内可实现2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使该公司成为西欧最富竞争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之一。
4.5加快新技术转化
发达国家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除了注重研究开发新技术外,还在于能够及时推行技术转化,使新技术很快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先进的技术固然是竞争的资本,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时间和效率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时间的缩短,为企业争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西门子公司的管理专家曾做过精确计算:产品开发的时间每缩短一天,便可增加0.3%的商业利润,缩短5天可增加1.6%,缩短10天便可增加3.5%。据说,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一项,每年便可获取近6亿美元纯利润。而这种
利润却不花费任何代价,只是时间利用得比别人更充分。
企业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提高。向技术要利润、向技术要安全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央企业的经济效益已得到明显改观,使得中央企业在人、财、物、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安全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
另外,做好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户进人中国,187户中央企业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已多达2278个。中央企业要跻身于全球大企业之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首先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安全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5提高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建成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安全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实现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必须率先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
5.1安全科技创新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
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总体推进,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安全科技创新工作融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
环境。针对目前我国中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优惠力度,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自主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5.2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应进一步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和投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5.3中央企业应发挥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示范作用
建立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央企业应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探索建立产、研、学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地。
5.4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以企业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推广我国围绕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已经制定出台了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为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支持。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1万余家科研行业单位中,有3000家为企业单位,占33%,企业比重不高。表明除国家办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单位外,还有部分科技机构游离于市场之外。
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促使更多的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实现中央企业安全工作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方法途径、科学技术和安全文化“五个创新”。开展重要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对于能够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大的科技成果,采用召开推广会、成果展览、科技成果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推广。
6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研究,特别强调,中央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命脉,
(1)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工业文明的需要;
(2)体现了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
实现无人值班生产管理向现代化迈进
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局在省市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狠抓重点生产技术改造项目,推广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鼓励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搞技术创新、大胆攻克技术难关,积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生产。特别是计算机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一批技改项目的完成,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可靠性,安全生产基础更加牢固,使我局于2006年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它标志着我局生产控制和生产管理初步实现了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减轻了运行值守人员的劳动强度,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
完善激励机制 增强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通过整章建制完善了《科技管理办法》、《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评审实施细则》等奖励制度及措施,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大了科技进步奖励力度。这些措施,极大调动了广大员工、工程技术人员投身于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项目年度计划完成率均达100%。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完善GIS系统。作为重要的电网现代化管理运行手段,GIS系统在电网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方面能够提供非常直观和有效的信息,在电网运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局将对现有的GIS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重点是实现下列功能:实现郑州市输配电网的三维数字化;实现局调度通信专业的数据和电网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与配网SCADA系统集成,实现输配电业务管理功能等,使该系统更好地满足安全生产和抢险工作需要。
(二)健全完善应急管理软、硬件系统。完善相关电网运行数据、确保电网稳定运行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应急工作制度,规范应急新闻、应急动态、应急响应、应急预案等各模块软件功能,细化各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使我局应急管理系统更加实用、快捷,真正发挥其应急功用,确保电网健康、安全、稳定运行。
(三)利用3G技术,建立作业现场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各类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更加全面协调的配合应急工作的开展,实现应急工作的快速网络信息化管理。
完善安全机制,筑牢持续发展的屏障
我局于2009年成立应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目前已实现的功能如下:①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信息浏览,随时掌握电网运行情况。②对主要变电站实现远距离遥视,远程监视我局所辖10座110kV枢纽变电站视频信息,实现应急处置现场实时动态视频监视,实时指挥、实时监视电网运行工况。③实现对省市公司、应急抢修队的视频链接,在应急事件发生时,一方面及时上报省市公司相关情况,另一方面对输、变、配电抢险队应急处置工作实时指挥。④利用应急管理平台,实现对应急资源的统一管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利用应急管理平台对14个应急抢修队人员、物资、车辆进行统一管理调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效开展。
通过以上多项功能,应急指挥中心已从整体上提高了应急管理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而从处理突发事件上看,减少了应急处置需要的时间,最小程度地减少了停电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供电企业的整体效益。目前我局共有《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等综合预案十项,《电网调度中心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电力设施大范围受损抢修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八项,为了加强应急预案的落实,使各级人员尤其是运行人员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方案、应急启动条件和应急执行程序,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应急处置的效率,切实提高我局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我们明确各类预案工作流程。
依靠科技创新,突出持续发展的优势
科学发展观关键在“科学”二字,尊重科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依靠科技创新保安全是增强电网综合运行能力的重要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电网设备的科技含量。树立以提高生产力科技含量为方向的技术创新原则,坚持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促进电网技术装备的根本加强,全面适应新农村电气化发展的要求。二是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紧密结合电力企业生产实际,围绕电网建设、安全管理、技术装备、新技术应用等关键课题,实施全员技术革新、创新工程,完善以资金、资源、人才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三是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科学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在新形势下,要站在更高层次、更高标准上,把适用性与超前性结合起来,把安全供电管理作为信息化的重点,带动其他方面的信息化,使信息化建设从零小分散到规范集成,最终建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可靠、保障有力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落实遥视技术责任制,完善遥视技术体系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保证安全,变电站“五遥”技术中的“遥视”技术在这个环节中大显身手。
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遥视技术也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我局以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目标,深进细致的开展遥视技术工作,加大了监视检查、考核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以质量为目的、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的三位一体的监视体系。依靠先进的技术监视手段,牢牢围绕影响发供电企业安全的生产技术题目和治理题目开展工作,发现和处理了大量的设备缺陷隐患,实现优质监视技术服务承诺,为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Abstract: Based on the general thinking of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bining Luoyang-Zhanjiang Railway Hous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ut forwa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safety management spans type progress.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herent safety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更是日新月异,铁路房建工程项目不断突破“更高、更大、更紧、更难”,建筑物越来越高,建筑体量越来越大,建设工期越来越紧,施工管理越来越难,这些特点对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目前的铁路建设安全管理应该说为“事后型”管理,还停留在宣传、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阶段。这种传统、被动和滞后管理,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安全生产的要求,如何能突破安全管理瓶颈,真正实现本质上的安全将是我们致力解决的重点。
在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就要努力把安全管理从事后追踪变为事前预控,建立先进的、适合现有生产条件的安全管理方法,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达到事故早预防、隐患早发现、违章早纠正的目的,才可以逐步实现本质上的安全。
一、科技创新的广义思考
根据目前我国铁路房建施工行业现有的生产条件和水平,科技创新的应用不会是最尖端的科技,而是目前一些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合理使用,解决施工安全管理的盲区,加强安全管理的预控能力。因此,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应该从广义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采用现有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用于安全管理。例如视频监控系统、塔吊防碰撞系统、指纹考勤机、红外线系统等。这些技术设备是已经成熟的,被广为使用在建筑领域或其他领域的产品,可以主动、有效的预控安全工作中的很多隐患和问题。
2、采用最先进的安全保护装置,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例如工地目前大量使用的透明漏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有效提高了临时用电的安全性。
3、根据目前铁路房建施工生产中,对安全管理难以控制,或控制效果不明显的不安全作业行为和不安全作业场所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选择一种合理的、经济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不安全因素,措施中可以采用一种设备来约束或杜绝不安全因素,也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解决。这种设备也许是市场上没有的产品,需要我们提出功能要求,采用已有技术研发出新产品。例如我路局目前正在研发的“建筑工程现场指挥黑匣子”。
4、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快速、系统的收集安全相关信息而进行安全分析、评价、预测和控制。例如路局可以采用目前煤矿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安全传感器监管系统,通过互联网施工现场可以及时将重大危险源、违章信息等上传,路局通过对上传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一个阶段的安全控制重点和预防重点。
5、通过深入研究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利用现有的新材料和技术对传统的老做法、设备进行加工改造和创新,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例如通过对砂轮切割机进行加装防护罩,可以消除砂轮切割机作业时火花造成的消防隐患;给电焊机加装小车、防护罩,并可以携带灭火器、三级配电箱,达到移动方便、防雨、防火、安全用电的目的。
以上几方面都是采用了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有着一定的科技含量,却并不是尖端科技,是我们都了解的,可以立即应用且操作简单的产品、技术或方法。通过安全管理人员的合理使用,可以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隐患的产生,实现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目的。所以,对科技创新要有广义的理解和思考,才能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
二、科技创新在铁路房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与建议
洛湛线铁路房建工程点多、线长,结构形式多样,层高从几米至几十米不等,尤其是站台风雨棚施工,场地狭窄,又面临高空、大跨、塔吊辅助吊装作业等,安全管理难度大。通过在其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对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安全管理就是要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科技创新也是为了更加有效来控制人和物,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安全传感器工程建设
安全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信号的装置,实现安全预警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在工地现场的主要出入口,加工区、施工作业面等地方安装固定和可转动摄像头,实现对现场24小时的全面监控,并对视频图像进行储存,监控员通过画面可以及时发现违章行为,采取行为予以纠正。同时又能对作业人员有一定的威慑力,知道自己的行为被全面监控中。
塔吊智能防碰撞系统。在站台风雨棚、站房等高大建构筑物施工时,安装塔吊智能防碰撞系统,可以实现塔吊有可能发生碰撞时的提前报警、可以限制塔臂或吊钩进入特定区域、吊物超载报警等功能。这一系统在铁路既有线大机作业中显得更加重要。
指纹考勤与红外线报警系统。在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指纹考勤机可以有效控制外来人员进出,规范出入管理;在工地周边围栏上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可以防范非施工人员的私自入内,并有防盗功能,实现周界的有效控制。
安全传感器监管平台。建立安全传感器监管系统,通过互联网及时传递信息,在路局安全总部可以实时看到工地现场的施工画面、塔吊运行实时显示;工地现场及时将违章、隐患信息分类上传监管平台,路局通过对频发违章行为和隐患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制定对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隐患整改和治理。
2、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
使用最先进的、安全性能更高的机械、设备也是科技兴安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工地现场临时用电普遍采用了安全性能更高的透明漏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从源头上增加了临电使用的安全可靠性;以前工地现场的钢筋调直采用卷扬机拉伸,稍有操作不当或钢筋原材存在缺陷,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现在采用的新型钢筋调直机已经非常安全可靠,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装修用爬架、施工升降电梯等,建筑施工行业需要这些更安全、更先进的机械设备的投入,才能让安全管理有质的飞跃。
3、技术创新与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94-03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状
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随着食品国际贸易日益增加,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严重关系到我国农产品、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形象。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瘦肉精、假绿色猪肉、劣质奶粉、毒豆芽、回锅油、染色馒头等食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与安全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离不开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知识的专业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教育部的批准下,首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随后,许多农业院校及原来具有食品相关专业的理工科院校纷纷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国已有几十所院校设置了该专业,培养了大量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各院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因其各自学科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由于各高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不同,对当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各校在该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情况,其基本思想均是把食品产品的检验分析和质量控制作为学习的重点,而忽略了食品生产中的安全控制和预防管理。
广东省有众多高校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仅广州市就有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药学院等六所院校设置该专业。因此,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严峻,为此,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培养创新人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二、科技创新与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科学的本质,也是科学的灵魂。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要求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处在攀登科技高峰征途的教育者,更应该发扬创新精神去建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创造性思维是智慧的源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即发现、提出问题,并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初步理解与加工,然后广泛地收集各种相关信息或资料。
第二,酝酿阶段,即应用现有的理论与技术去理解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的阶段。
第三,豁朗阶段,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阶段。即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意象,并形成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
第四,检验阶段,即将所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经过检验、鉴定,确定它的价值。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创新
(一)建设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离不开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教师团队。要定期派一些精英老师到相关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研究访问,或者邀请其他高校的优秀人才来校交流。还可以聘请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提高追踪学术前沿的能力。此外,充分发挥学术团队在专业教育中科研、建设和在改革中的作用,组建学术团队、进行内部交流。利用目前我省实施的“省部科技特派员”计划,积极联系青年教师与企业实施对接,派出科技特派员,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对接,推动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等多种形式来提高科研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要创新发展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实践性教学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还是让学生开拓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实验教学中也要进行改革,将本专业的实验课程分解成食品分析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化学与工艺学综合实验、质量检验技术等四门实验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平时实验中,采用技能训练型模式,即在教师讲解完实验原理之后,提出实验任务,要求学生自己设定实验方法,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完成任务。实验结束后,老师和学生同时对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最终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这种模式的教学,不但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而且经过这样一番动手和思考之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开设综合实验,而实验内容可以结合当前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有深入的参与感,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动力,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与探究的机会,能让学生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用于实践。这样,不仅能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还有利于培养综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全面推广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正悄然推动着中国的金融创新,特别是在移动金融的新兴领域。平安银行即是最早探索“刷脸”技术应用的传统金融机构之一。据悉,自2015年7月平安信用卡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上实现业内首创以来,已有超505万信用卡客户在超过30个城市体验了这项5秒就可完成的“刷脸”科技。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把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审批模型相结合后,秉承后台精细、前台简化的专业化服务理念,人脸采集自然嵌入现有办卡业务流程,不仅安全,而且快捷。
“办卡时仅需将摄像头对准客户,5秒即可完成人脸拍摄及比对过程,无需客户进行任何繁琐操作。后台结合人脸评分应用,在综合其他征信手段的基础上能更快锁定客户真实身份,帮助更多优质客户快速获得审批结果,可为客户带来更高效的审批体验。”该负责人说道。
据悉,人脸识别作为互联网金融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未来有望成为进军“互联网+”的利器,并被运用到更多的应用场景里,特别是信用卡新型密码服务、VIP客户识别和人脸快捷支付等业务,以此助力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上的突破。
移动支付多“Pay”覆盖
在《投资者报》“2016年最佳信用卡评选”中,平安银行因支付的便捷广受持卡人好评。2016年9月1日,平安银行推出Mi Pay。至此,平安云闪付平台也完成了云闪付HCE、Apple Pay,Samsung Pay,Mi Pay、Huawei Pay等主流移动支付领域的全覆盖,在移动支付领域全面开花。
借助平安集团的3.0平台优势,平安信用卡将互联网概念和传统金融紧密结合,立志为更多客户带来优质体验。
据悉,国内主流的移动支付方式主要分为两大派别:一种是以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扫码派;另一种就是包括云闪付HCE、Apple Pay和Samsung Pay在内的闪付派。持卡人向本报评选委员会表示,虽然前者已推出很久,市场普及率较高,后者问世时间不长,但比扫码支付更安全、更便捷。
“在安全便捷的前提下尽量丰富移动支付服务,希望有更多的产品加入到移动支付阵营中来,以开放的态度与产业各方合作,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最优用卡体验。”上述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快速反应、积极尝试、保障安全成为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标签。据记者了解,接下来平安信用卡还会与中国银联合作,推出更多的创新支付。
首款私人定制“由你卡”酷炫上线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通过差异化创新刚推出的首款“私人订制”信用卡――“由你”系列信用卡同样大获好评。
据了解,由你卡是一款专门为年轻客群量身定做的创新信用卡产品,设计完全围绕年轻客群的喜好和需求展开,重磅推出“卡面由你”、“权益由你”、“分期由你”及“掌控由你”四大亮点。持卡人不仅可以根据喜好在音乐、运动、动漫、节日等多种风格中选择卡面,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挑选权益,真正做到“由你决定”。
“年轻客群成为我们重要的经营对象。在由你卡产品的设计理念中,我们为传统的信用卡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以创新、定制的形式和年轻人展开沟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和年轻客群的不断沟通中了解他们的需求,由你卡的上线可谓厚积薄发。”
【正文】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重要的技术支撑手段,是准确评估食品质量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行为、提升生产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食品在进入市场或经营流通环节后质量安全的有力抓手。在新形势下,走科技创新引领检验检测机构之路,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更新检测管理体系,加强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引进、推动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综合检测能力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一、检验检测机构现状
杭锦旗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于2013年8月(杭机编发【2013】38号),股级建制,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名。主要职责是负责全旗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和保健食品抽查检验、委托检验和复核工作。于2018年2月通过质量技术监督局资质认定(证书编号:180500140098),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可以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2019年为有效解决检验检测领域职能相近、职责分散、条块分割、重复检测、重复建设等问题,将旗农牧局、粮食局相关检验检测职能整合,成立杭锦旗检验检测中心(杭党编发[2019]35号),挂杭锦旗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杭锦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杭锦旗粮油质量检验检测站牌子,主要负责全旗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化妆品、保健食品有关卫生和理化指标检验检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粮食质量检验检测及上述产品的委托检验检测工作。
十二五期间因检验检测工作未开展,仅做日常业务工作,配备工作人员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 人,本科学历1人。初级职称2人。十三五期间通过实验室建设认证,检验检测职能逐步完善,技术力量逐步充实。现有工作人员12人,在职事业编制内专业技术人员8人,在岗事业编制外聘用工作人员4名。其中副高级人员2 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17%,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25%,初级专业技术人员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58%。在岗专业技术人员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7人,专科4人。70后3人,80后6人,90后3人,逐步实现了专业技术人员年轻化、知识化。
二、 检验检测机构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的专业技能参差不齐, 不能满足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的需要
现有检验检测机构12名工作人员中,仅有6人是食品检验检测相关专业学历, 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匮乏, 对检测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指标参数理解不透彻, 只能对一些简单的产品进行检测。在进行检测时, 难以掌握不同产品的检测方法, 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做到全面系统的分析研判。
(二) 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检验检测机构虽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 但没有严格执行,从而无法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仪器设备老化, 满足不了检验检测技术全面发展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现有仪器设备于2016年通过招投标采购,部分仪器已出现老化故障,当用老旧的检验设备进行检测时, 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误差增大。 还有一些检验仪器设备虽然比较新, 不存在老化的问题, 但是功能比较单一的, 只能检测一部分项目, 对有的检验项目精度不够, 达不到要求。现在食品检验标准、 要求不断更新提高, 设备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检验仪器设备投入较大, 效益较低, 这样就会出现设备更新慢, 满足不了检验检测技术全面发展的要求。
(四)对标学习、交流培训机会少
检验检测技术、执行标准不断更新,抽样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需要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现有工作人员仅在实验过程中互帮互学,摸索经验,毕竟技术水平有限,虽然按照正常的操作进行检测,但因缺乏更深层次的专业检测技能, 致使检测数据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抽检人员在抽取样品过程中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具有代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外聘人员待遇低,检测队伍不稳定。
检测中心十三期间先后聘用在岗事业编制外人员8人,均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都已成长为检验检测中心的中坚技术力量,但由于薪酬待遇低,不断有人离职,到2020年仅有4人在岗。熟练技术人员的离职,无疑给检测中心带来巨大的技术力量的损失。
三、 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的对策与趋势
(一)加强培训,提升检验检测人员的队伍素质
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是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工作的核心, 检测机构应该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检验人员参加培训, 使检验人员对检测专业知识、检测的科学方法有深入的了解。通过参加培训可以完善自己的检测知识结构体系, 提高自己的检测技能。 检测机构还应该定期对人员进行多方面考核, 不同实验室结果比对, 检测人员检测结果比对, 从而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还可以聘请一些优秀的检测方面的专家来开展讲座, 检测机构人员可以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学习到最前沿的检测专业知识。检测机构做好这些工作, 才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使其更加专业。
(二)强化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做到权责利相结合
检测机构只有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才能约束工作人员在检测工作中的行为, 保证工作的规范化, 检测数据的准确度。 要想做好检验检测工作, 不断发展壮大, 应该做到权责利相结合。 对检验检测人员一是在检测过程中, 应该明确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方法, 熟练掌握检测技能; 二是检测人员应该为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三是在对产品检测完成后, 应该及时上传系统,打印检测报告反馈检测结果。 四是强化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分析水平,不断总结在检测中解决问题的经验, 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检测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及时更新老旧设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要不断更新老旧设备, 适应发展的要求, 及时解决因检测仪器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误差增大造成的影响。逐步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检验检测工作的覆盖面。
(四)提高检测人员待遇,大力发展人才战略
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经常性的接触大量的有毒有害药剂和气体,建议政府对长期从事直接检验检测人员设置有毒有害保健津补贴。采用政府购买等方式或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充实检验检测人员队伍,提高外聘人员的薪酬待遇,调动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检测队伍的稳定性。
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路和措施
杭锦旗检验检测中心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机构,面临新形势和机遇,在十四五期间应注重从人员、机构、资金、技术方面加强建设,逐步壮大检验检测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检验检测技术力量。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深化完善技术机构的整合与布局,努力打造一支“忠于职守、技术一流、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质检人才队伍。二是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提高掌握新装备新技术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建设和规划,真正发挥出实验室的最佳效能。三是积极引导技术人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检验检测工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四是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或技术熟练人员壮大检验检测队伍。
(二)完善实验室建设,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检测工作要求,及时更新老旧仪器设备,购置新型仪器,逐步扩大检验检测工作的参数和覆盖面。二是加强实验室能力比对,积极开展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工作,促进技术交流,全面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三是强化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督促检验检测机构严格执行检验检测相关法律、条款,实施检验检测报告责任追溯等制度,切实做到检验检测行为制度化、 规范化。依法查处无资质检验检测、 超范围检验检测、 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以及其他欺诈委托方等行为。
(三)加大财政资金对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
建设节约型、安全型社会的根本目标是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落实到驾培行业,我市的主要做法是推广应用模拟教学。在管理部门的倡导下,我市安通、大正、足利驾校率先购置了模拟驾驶系统。以安通驾校为例,该校拥有大型教练车53辆、小型教练车22辆,每年培训学员3300人左右,其中大车培训1700人左右,小车培训1600人左右。应用模拟教学后该校每年在燃油方面节约成本62.6万元,车辆维修方面节约成本11.25万元,两项合计达73.85万元。这一数字对于其它驾校来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通过细算“经济帐”,各驾校的思想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认识到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科技水平才是驾培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各个驾校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教学方法,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面对驾校思想上的这个可喜转变,我们紧紧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将建设节约型、安全型行业确立为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将推广应用模拟教学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将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作为各驾校的任务目标,进而在全行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
二、强力推进模拟驾驶教学,促进驾培行业由高耗低效向低耗高效转变
在推广模拟驾驶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政策指导、典型引路、行政驱动的工作思路,我们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主管处长挂帅,成立了推广工作领导小组,把推广模拟教学,建设节约型、安全型驾培行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处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模拟器推广工作,针对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组织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并取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二是加大行政驱动力度。在制定驾培行业发展规划时,我们把推广模拟教学列入规划目标,把驾校应用现代化新设备、新技术的情况作为对驾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驾校资质中明确将模拟教学设备、学时监控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列为开业的必要条件。三是抓好典型引导。大力宣传安通、大正等驾校应用模拟教学的经验做法,组织驾校校长进行现场观摩,让他们亲身体会模拟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节能增效等方面带来的好处,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提高了全行业的主动性,加快了推广工作的步伐。四是以模拟组训实践增强说服力。通过组织驾校校长、教员调研讨论,我们制定了模拟加实车的组训方法,使学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驾驶规律,提高了培训效率,降低了培训成本,减少了实车教学阶段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得到了学员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五是大力培养模拟教学专业人才。为配合模拟组训的实施,我们规定每个驾校都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员。2005年以来,通过组织培训班、教学大比武等形式,先后培训教员2000人次。
首先,我们会为了贪图充电便利而牺牲信息安全吗?说到底,这是便捷与安全的冲突,在两者暂时无法实现统一的情况下,究竟孰轻孰重,又该作何选择,相信所有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依笔者看来,为了追求方便而丢失了安全保障,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不值得。而且,如果科技创新产品缺乏安全保障,它带给我们的只会是表面上的小便捷,一旦它的安全漏洞被利用,会给用户招致无穷无尽的大麻烦。换言之,失去安全前提的所谓便捷,将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失控状态,在实际应用价值方面可以说弊远远大于利。
今年年初,上海市委书记韩正邀请8位上海市民营企业家代表到市委座谈,听取他们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谈剑峰正是其中之一。在现场,他提出,“互联网+”不能成为沙漠上的海市蜃楼,需要从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中寻求融合发展之路,而基石正是安全。 动态密码国产化首家企业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伊始,谈剑峰就开始接触网络。
1997年,他和另外两位成员一起创建了“绿色兵团”,这个组织后来被称为“中国黑客界的黄埔军校”,可见其影响力。
随后,他创办过网站,不久便被一家美国公司收购。再后来,他去香港做投行。2006年回到上海,他给自己放了一年假,做起了网游《魔兽世界》的玩家。谈剑峰表示,“最风光时成了世界60-70升级第一人(玩家名:银龙),那一周全球所有的游戏网站头条都是我们团队。”
玩《魔兽世界》需要组织团队,在这个过程中,谈剑峰的不少团队伙伴被盗号,价值上万元的装备瞬间蒸发。做技术出身的他,开始思考网游账号的安全问题:“账号+静态密码”的安全级别太低,随便一个木马就能轻松盗取。放眼当时的中国,绝大多数网民都和网游玩家一样,存在被盗号的风险。
经过一番摸索,谈剑峰最终认定,用动态密码技术相对来说最安全、最方便。而那时这个领域还没有中国产品,谈剑峰开始又一次创业。
由众人科技自主研发的多因素动态密码,是一把运用“时间+挑战因子”的网络钥匙,即通过认证事件的不同,加上实时产生的即时密码结果,来提高网络认证的安全性。
终于,在2009年初,众人科技拿到了国家密码管理局动态口令类产品资质企业的第一张许可证。如今,他们的“iKEY”产品已被国家相关机构认定为“填补国内空白,国际先进水平”。
与国外基于单一时间因子的动态密码口令相比,众人科技的密码技术像一把双重保险,根据国内消费现状和市场环境而做出了优化和改良,能防止用户密码被“钓鱼”,达到了金融系统风控的高要求,也成为首个被国际采用的认证技术和标准。
作为动态密码国产化的第一家企业,谈剑峰率领众人科技还牵头制定了该领域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在完善网络安全标准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谈剑峰告诉记者,公司启动了全员股权激励计划。对于公司而言,每一位员工的创新力、执行力、主动性、使命感是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希望大家与公司共同成长、共赴未来、共享收益。他要将公司打造成大家的“众人”科技。而现如今,众人科技已俨然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其研发的身份认证技术也已被金融、电信、航空、医疗、教育和公安等各行业和系统广泛应用。 SOTP技术有望下半年上线
采访谈剑峰之时,恰巧他正在为赴德国参加全球最大规模的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与通信技术)科技展做准备。“这次是我们的技术和产品第一次走出国门,我想借此机会,让国外企业了解中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水平。同时,我也抱着学习的心态,去了解国际上的最新科技,提高公司未来的价值和竞争力,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开拓视野。” 谈剑峰告诉记者。
据估计,在通过国家相关单位的最后审批后,众人科技研发的SOTP技术将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全面上线。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需求对以往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的密码技术提出了挑战,无卡去介质化必将成为发展趋势。SOTP技术创新地实现了密钥与算法的融合,在无需增加硬件SE的前提下,采用软件方式解决了移动设备中存储密钥的关键性问题。同时基于“一人一密”+“一次一密”的安全特性,保护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身份认证安全、个人信息安全以及应用数据安全,并实现了云端统一化认证。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谈剑峰
“我相信未来是去介质的时代,不只是移动支付,还会是无卡支付。”谈剑峰表示,“如果哪一天我们不需要银行卡了,网络支付变成了虚拟动态卡号,这样的场景是否比传统的绑定银行卡号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