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重要意义模板(10篇)

时间:2024-01-31 14:55: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粮食安全重要意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粮食安全重要意义

篇1

关键词:中药饮片;供应链;质量;博弈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7.004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7-0011-06

Game Theory Analysis on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of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YANG Hao-xiong1,2, WEI Bin1, CHE Xin1, CUI Li1,2 (1.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2. China Center for Food Safety Research,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Game relationship of mutual restriction and mutual connection exist among various segm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supply chain. Any problems in any segments will affect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whole supply chain, and ultimately affect the safety of consume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this article established a linear supply chain and static game model, including planting farmers,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ociety, processors of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terminal consumers and middle sales section whichis made up of whole sale and retail markets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This article also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about quality safety of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through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game theory.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supply chain; quality; game theory

中药饮片供应链是指在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产品消费者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生产链条。它是由中药材种植企业或种植农户、产销合作社、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批发零售市场和中成药制造企业组成的中间销售环节、终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5JGA026);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3JGC088)

端消费市场等组成的一个生产链条,其中包括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活动[1]。该供应链环节多,涉及第一产业(农牧业)、第二产业(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信息服务、物流业等)的纵向延伸,其链上的各环节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博弈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会影响整个供应链,并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用药安全。目前,

已有不少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2-7]。笔者现以中药产业链理论为基础,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的定量方法,建立一个由种植农户、产销合作社、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中间销售环节、终端消费者组成的线性供应链静态博弈模型,从本质上揭示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3 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安全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中药饮片产业间信息传递

政府应以中药饮片供应链思想为指导,克服各环节中非对称性导致的衔接障碍,建立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机制,保障中药饮片产业链顺畅高效。首先,政府部门要同时推进全国现有17个中药市场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推进中药饮片产、供、销一体化,避免中药饮片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信息丧失,保障物流、商流和信息流通畅。其次,政府应推动建立一整套中药饮片数据的科学采集和分析系统,及时追踪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有效进行产前预测,多形式、多渠道定时市场信息,同时应支持、引导和培育各类中药饮片合作组织,明确其地位,规范其市场准入机制、运行机制,保障其权益,使其在中药饮片产业链中发挥作用。

3.2 建立中药饮片质量安全信用体系

中药饮片质量安全也需政府在信用体系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运用市场规律,把供应链上节点企业对社会安全的责任真正化为自觉意识。因此,政府首先须完善法律建设,为中药饮片信用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政府应在中药饮片行业大力开展道德教育,进行社会舆论引导,把对中药饮片行业的道德评判同样纳入到中药饮片信用体系中去;第三,政府建立中药饮片信用体系时,在对供应链节点企业责任追究及信用权益保障上,应一视同仁,客观中立,奖优惩劣,特别在政策扶持、权利义务分配上切忌平均主义。

3.3 发挥中药饮片质量安全过程激励机制作用

激励机制是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规定、行为幅度标准、行为时空范围和行为结果监督5个方面。为提高我国中药饮片质量安全水平,激励机制在市场多方利益协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担负着把源于合理需要而产生的动力转化、传送到生产流通中去的使命,同时调节多方利益,引导和过滤市场所产生的干扰,排除动力信号出现的失真与变形,放大符合需要的动力刺激[8]。因此,应激发消费者对高质量中药饮片的需要,由供应链末端发力,促使供应链上游节点企业产生保证和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动力,从而形成末端驱动机制。要通过学校教育、设立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及质量安全咨询服务中心、举办公益讲座、公益活动、借助媒体宣传教育等各种渠道和形式进行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教育。通过质量安全意识教育:①使广大消费者尽快确立讲究中药饮片质量、注重消费效用等现代消费观念;②使广大消费者掌握必要的中药饮片产品基本知识及消费服务知识、消费维权知识等现代消费知识;③使广大消费者调整消费心态,摒弃传统中药消费理论中不正确知识束缚,追求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3.4 落实中药饮片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整合法律法规资源,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中药饮片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整理、补充和完善,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上的相互冲突,保持法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国家和各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不同监管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中药市场的监督主体,应联合其他政府部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中药饮片市场、生产加工企业及销售市场进行抽检或全检,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饮片,轻者须经过挑选、加工直至合格后才允许在市场交易,重者应全部销毁;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中药饮片销售等行为的管理主体,要对涉事企业及个人进行处罚,轻者停业整顿或罚款,重者吊销营业执照并交由有关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3.5 降低中药饮片质量安全过程检查费用

目前,我国中药饮片生产流通过程主要由《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等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使中药饮片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频发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仍暴露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脆弱性。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造成供应链节点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质量检查费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中药饮片质量安全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规范法律法规中对中药饮片外在性状和内在品质等特性参数的要求,尽可能使质量检查标准量化,同时加快建设中药饮片等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追溯中药饮片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源,以此推动供应链节点企业能实施更为有效的质量检查制度,改进技术设备、质量检查流程、质量检查手段及提高质量检查队伍素质,从而降低质量检查费用。另外,供应链节点企业自身应重视内部质量检查队伍的建设,对企业管理人员、技术设备使用维护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等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更新质量检查队伍的知识结构,强化质量检查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专业化知识的质量检查队伍,通过内部队伍建设,降低节点企业质量检查费用。最后,节点企业能够降低质量检查费用,也是建立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以保证和提高中药饮片质量,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因此,节点企业在选择上游合作伙伴时,应从产量、结构、设施、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药化肥,以及种植、切片、炮制工艺水平等方面进行持续考核,只有各方面都达到标准,才能与之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当然,也可选择其他合作伙伴,或对上游企业进行指导培训,待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双方再进行合作。

4 结语

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因其具有广泛而独特的疗效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政府部门应加强产业间信息传递,推动建立中药饮片质量安全信用体系,认真落实中药饮片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实施更为有效的质量检查制度,努力使供应链各个环节质量检查标准量化以降低质量检查费用;同时从培养消费者动机入手,激发消费者对高质量中药饮片的需求,由供应链末端发力,促使供应链上游节点企业产生保证和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动力,从而形成末端驱动机制。但有关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如激发中药饮片供应链末端消费者需求、中药饮片供应链环节风险控制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盈,李祺,汪晓凡.中药产业链结构复杂性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 2014,39(16):3187-3188.

[2] 陆兔林,李金慈,于江泳,等.中药标准物质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49-152.

[3] 徐继建,邓伟忠,张宗华.规范炮制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0):3-4.

[4] 李剑,杨明,何倩玲,等.论中药产业链的构建[J].中草药,2010,41(8):1230-1233.

[5] 丰志培,常向阳.中药材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中药饮片企业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5):55-63.

[6] 李全新,郑少锋,李瑞青.中药材产业链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2):47-51.

[7] 闫飞雪,李丽,张村,等.中药饮片生产与应用“一体化”运营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5):4-5.

篇2

“民以食为天”,这句流传几千年的古语道出了粮食购销工作的重要意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公益性企业的性质,承担了国家赋予的重要工作职责,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一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二是维护农民“收入安全”。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安全”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没有农民的“收入安全”就不可能达到国家“粮食安全”,而要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证农民“收入安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农民“收入安全”,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当市场出现有效供给不足或出现天灾人祸时,国有购销企业能够满足基本的民生,保证老百姓吃得上,能够维持生存;另一方面,当市场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国有购销企业通过“吞吐”,实现产销衔接,保证农民产粮卖得出,维护农民“收入安全”,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如何做好粮食购销工作的认识

在近半年的工作中,我到粮库工作了一个月,从所见所闻中,我觉得粮食购销的基础工作都是由粮库承担的,可以说粮库是粮食购销企业的一线部门,对于做好粮食购销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起来说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认真收好粮

要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做到价格公开、质量标准公开、验粮公开、计量公正、以质论价;严把收购质量关,不合格的粮食不准入库,保证了收购质量;按时结算农民交售粮食价款,确保一手交粮,一手付款,维护农民的利益。

2、服务好农民售粮

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售粮农民提供优质的售粮服务,要为农民提供茶水和粮食整晒工具,方便农民售粮。在收粮过程中,落实岗位责任,坚持早开门,晚关门,确保售粮农民随到随收,随收随结,决不留粮过夜,不给农民打白条。

3、保管好粮食

对收进来的粮食,要切实保管好,这里面关键做好“安全生产”和“一符五无”粮仓工作,确保所有库存粮食万无一失。要建立健全保粮制度,认真执行粮情“三观、七测、半月化”的检测制度,实行危粮限期处理制度。要求责任保管员对粮情至少三天进仓一查,保管组检验员七天一查,并逐仓逐垛扦样,现场查看粮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储粮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粮食安全。

4、做好粮食购销工作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情况下,粮食购销企业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抓好粮食订单合同工作,确保有粮源。要坚持“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多收粮、收好粮,多销粮、产效益。

三、近半年的工作体会

在近半年的工作中,在熟悉公司情况、提高认知的基础上,我感受了公司良好的工作作风,看到了老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自己增强了组织纪律性,觉得要当好一名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公司发展做贡献,自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经过近半年的工作,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要在学习中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立身之本。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社会管理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遵守公司的制度规定与工作纪律,树立全心全意服务思想,做到无私奉献。

2、提高自己的工作业务能力

近半年来的工作,我熟悉了公司情况和粮食购销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工作业务能力,拓宽了工作的视野,为自己今后更好地从事粮食购销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我还懂得在工作中不仅要深入学习工作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员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业务工作能力,全面做好自己的工作,力争为公司多作贡献。

篇3

耕地资源关乎到人类的基本生存,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意义在于保障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资源不足、后备数量有限、耕地状况堪忧。但近年来,中国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引发的粮食需求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土地城市化冒进导致耕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耕地压力过大,并影响到粮食安全。因此,对中国耕地压力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耕地压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是普遍共识。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分析了中国耕地压力差异格局,主要体现为东中西差异和省际差异。这些实证研究成果为科学认识中国耕地压力格局提供了重要基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显然,省际尺度的研究单元偏大,容易忽略省份内部耕地压力的时空差异性。因而函待需要更为细化的行政单元分析中国耕地压力时空格局。而县级尺度的研究需要将市区与县共同比较,但二者的城乡地域结构差异较大,使其在耕地压力方面的可比性不高。因此,地级单元可作为分析中国粮食安全差异格局较为恰当的研究尺度。

尽管对耕地压力的研究视角多样,但其核心出发点依然是粮食安全。因此,基于粮食生产与粮食需求相互关系的耕地压力指数是学术界评价区域耕地压力水平的首选方法,该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到人口一耕地一粮食的相互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粮食安全的评价。中国耕地压力的时空分异必然有其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往研究更多关注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耕地生产力、农业生产投入、粮食生产成本、粮食价格、粮食贸易、种粮积极性等自然因素和粮食生产因素,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劳动力结构变动等因素关注稍弱,未来应更加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耕地压力的影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增大。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3年以来,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粮食安全形势好转,但耕地压力的区域间差异逐渐增大,并呈现南北分化趋势。因此,有必要系统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耕地压力分异的新格局与新特征,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压力分异的影响。

基于此,以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1-2013年中国耕地压力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和分异趋势。在此基础上,以粮食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双重视角,建立“耕地质量+要素投入+经济环境+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分析耕地压力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相比于已有省级尺度数据的研究,采用地级单元面板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多信息和更精确结论,为该领域提供最新的实证研究参考;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更加突出社会经济要素对耕地压力及其粮食安全的影响。

篇4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全球近五分之一人口的福祉。虽然气候变化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成共识,但粮食作物单产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幅度和方向依然是科学界关注和辩论的焦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显示,在全球尺度上,随着气候变化,小麦和玉米的单产有所降低,但其它作物如水稻单产变化不大。中国相关的经验研究也显示,随着气候变化,全国小麦单产增长了5%,但水稻和玉米单产则有所降低。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采用何种方法来科学评价到本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研究员领导的全球变化研究团队采用多因子关联分析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包含农业资源要素、种植制度、农业灾变等生物物理因子以及人口总量、城市化率、耕地面积、技术进步、城乡人口粮食差别消费模式等社会经济因子在内的粮食安全状况系统评价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气候变化对我国2050年前后粮食安全影响的系统评价中。该研究在10公里栅格上分别对灌溉和雨养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定义的高排放和中等排放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即A2和B2排放情景)下到2050年的单产(考虑二氧化碳肥效效应)进行了逐年仿真,并在设定与A2和B2排放情景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包括人口规模、城市化率、耕地面积、技术进步等指标)的条件下,以粮食安全指数(FSI,即人均粮食盈余率)为指标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和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在A2情景下到2030-2050年间将增加3-11%、在B2情景下将增加约4%。虽然城市化等因素导致耕地从当前的18.3亿亩递减到2050年的15.8(B2)至16.7亿亩(A2)的水平,但在集约农业和技术进步(如高产品种的采用)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我国的粮食产出能力有在A2情景下到2030年达到5.7亿吨、2050年达到6.3亿吨的潜力;在B2情景下我国的粮食产出能力2 030年将能达到6.2亿吨、2050年将能达到6.5亿吨的水平。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的稳步提升,粮食安全指数预计将从2009年的+24%下降到2030年的-4%(A2)至+10%水平(B2);到2050年,FSI预计将回升到+7%(A2)至+20%(B2)之间的水平上。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影响,在考虑C02肥效作用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有温和的正效应;(2)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未来发展趋势有重大影响。环境友好的均衡发展道路(与排放情景B2对应)对长期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远大于高人口、高排放的非均衡发展道路(与排放情景A2对应);(3)维持单产年均增长率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或者说单产增长率是一个比单产绝对值更有效的粮食安全指示指标。

篇5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始终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内蒙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5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研究内蒙古粮食生产问题,对于促进全区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肯定内蒙古粮食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粮食生产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一是粮食产量由2000年的248.4亿斤提高到2012年的505.7亿斤,占全国的比重由2.7%增加到4.3%,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5位上升到第10位。二是2001年至2011年全区粮食产量累计达到3858.5亿斤,近年来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00亿斤以上,实现了从缺粮大省到粮食净调出省区的历史性转变。三是2012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从2001年起连续11年居全国第3位。四是粮食单产大幅提升,2012年粮食亩产量首次突破600斤,达到603.2斤。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思路

2009年6月,政府提出,要在承担国家规划的51亿斤粮食增产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到2015年完成100亿斤粮食增产目标。内蒙古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农业和牧业、农业与生态的关系,坚定不移地紧抓粮食生产,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现代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

2.1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草原退化严重,绝不能以开荒扩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目前,粮食单产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科技对农牧业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很大。要稳定1亿亩的耕地面积和8000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主要依靠单产提高来增加粮食生产能力。

2.2稳定总量,提高质量。2012年内蒙古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比重为70%,与仍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应在保持粮食年产量在500亿斤以上并逐步增加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粮食种植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强中筋小麦、优质专用玉米和优质马铃薯品种,加快发展高油大豆,适当扩大稻米种植,实现粮食生产总量与质量的双提高。

2.3稳定东部,提高西部。总体上看,东部地区是内蒙古主要的粮食产区,产量和商品量都占全区的65%以上,是完成粮食增产目标的中坚力量。东部盟市特别是通辽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要稳定耕地数量,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提高产量。西部地区尤其是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地要改善水利和土地生产条件,发展节水灌溉,着力提高单产,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商品率。

2.4稳定非产粮大县产量,提高产粮大县产量。2011年全区80个旗县市中,粮食总产10亿斤以上的有18个,5亿斤以上10亿斤以下的11个。要继续发挥好这些产粮大县对全区粮食稳产增产的支柱作用,重点支持和抓好一批超5亿斤的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建成一批稳定可靠的“粮仓”。同时,粮食增产任务不能全靠产粮大县来完成,非产粮大县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一定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三、建立完善内蒙古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

3.1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内蒙古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85%左右,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5以上,耕地质量低、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粮食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大力开展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础改造,深入实施“四个一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改善旱作区农田基础设施,增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

3.2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内蒙古耕地平坦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地流转空间大、成本低,非常适宜规模化机械化作业生产。应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的土地流转办法,鼓励支持城镇工商企业参与粮食生产,有序推动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加快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

3.3增强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内蒙古农业基础条件薄弱,设施建设落后,“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不牢固。应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用科技力量支撑和保障粮食增产提效。

3.4健全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内蒙古粮食生产大县多数是贫困旗县,全区粮食产量前10名的旗县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就有7个,而这7个贫困旗县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11.4%,粮食总产量却占全区的42.94%,为全区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应高度重视产粮大县经济发展和财力保障,使产粮大县种粮不吃亏、主销区粮源有保障,保护和调动好产粮大县政府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3.5加快发展粮食加工产业。近年来,内蒙古粮食连获丰收,但输出粮食绝大多数是初级产品,粮食加工发展明显滞后,区内消费70%的面粉、85%的大米、70%的植物油靠从区外购入解决。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引进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延长粮食产业链,发展粮深加工,加快实现由粮食输出大区向食品输出大区的转变。

参考文献:

篇6

针对相关热点问题,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做出了解答。

1.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提出马铃薯产业开发,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是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二,是如何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其三,是如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是顺势而为、因势而动之举。

其意义表现在:一是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的有益探索。二是破解农业发展瓶颈的有益探索。三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有益探索。四是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五是带动脱贫致富的有益探索。

2.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答:在思路上,重点是“实施一个战略、树立一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一个战略”,就是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一个理念”,就是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三个重点”,就是选育一批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建设一批优质原料生产基地,打造一批主食加工龙头企业。

在原则上,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二是坚持生产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三是坚持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相兼顾。四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五是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协调。

在目标上,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3.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点任务。

答:马铃薯产业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加力推进,确保取得实效。重点是“五大任务”:一是以资源禀赋为前提,优化主食产品原料布局。二是以消费需求为引领,开发多元化主食产品。三是以品种选育为带动,强化主食产品原料生产技术支撑。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研发主食加工工艺和设备。五是以营养功能为重点,引导居民消费主食产品。

篇7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16-02

引言

耕地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一直以来,我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上20%的人口。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人们不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增加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粮食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粮食增产的同时,很多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如过度开垦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的土壤、水体污染,物种急剧减少等。目前,我国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普遍很低,有机质含量仅为1%,显著低于欧美国家(2.5%-4%)。河南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很高,耕地过度利用的情况更为显著。为应对这一困境,河南省开展探索休耕轮作制度,这对于河南省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南省耕地使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后备资源逐渐枯竭

我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目前耕地面积为12 288万亩,居全国第三;但河南省人口密度超多600人/km2[1],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23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2亩)。与此同时,河南省人口数量在缓慢上升,人均耕地面积也相应逐渐下降。此外,由于河南省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如郑州、许昌等地即将耗尽后备耕地资源。

(二)耕地土壤养分下降,土壤贫瘠情况严重

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是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物质,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其中的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程度的衡量指标。此外,有机质对于土壤的团粒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团粒结构对于调节土壤的热量、肥力、水分和氧气等至关重要。土壤养分根据有机质含量来划分,共分为6级,级别越高,土壤养分越差。河南省耕地的平均有机质含量为8.9g/kg 土壤,处于土壤养分的V级(6.1g/kg―10.0g/kg)行列之中,河南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较低。此外,河南省耕地作物生长必须的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低。如有效钼、有效硼和有效锰等均低于临界值。

(三)耕地受污染情况严重,食品安全受到影响

科学合理的农药和化肥使用可以减少害虫,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大量不合理的农药化肥使用将会导致土壤、水源、产品污染。所污染的作物农药残留超标,会降低作物品质,危害人体健康。据调查统计,2007―2014年间,河南省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由 2007 年的 254.6 kg / hm2增长到378.2 kg / hm2,增加 1.48 倍,农药的单位面积施用量由8.28kg /hm2增长到12.36kg/hm2,增加了1.49倍[2]。据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全省37个重要水源监测的结果显示,64.9%的水源水质超过了国家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其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药[3]。很多农民对于农药的认识不够,缺乏剂量的认知,盲目追求药效,导致施用过量,造成农药残留和水源污染。

与此同时,严重的污染也来自于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三废”不断排放,加之监管不足,导致三废通过降雨、降尘和排水进入土壤,造成耕地的污染。其污染主要为重金属污染,常见的有镉和砷[4]。这种情况在城镇郊区的耕地尤为严重。

二、休耕轮作在河南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国外学者对休耕轮作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侧重于休耕补偿、休耕地选择和休耕时限的研究。如美国、日本、欧盟等的休耕制度已经较为完善,且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表1)。河南省面临着生态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休耕轮作将会收到显著成效。

(一)有利于河南省生态环境的保护

迄今为止,河南省农业生产主要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目标,对于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足,农药、化肥污染及大量抽取地下水等均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休耕轮作减少了作物的种植面积,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环境的污染。

(二)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传统农业经营观念已经在河南省农民思想中根深蒂固,对于新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品种不敢尝试。这种情况导致了我国某些作物产量过高,而有些作物产量又过低。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均较高,农产品利润较低。然而我国却因为国外粮食作物较低的价格或是国内作物产量较低,需要大量进口某些国外的粮食作物。休耕轮作制度可以逐渐改变这一现状,通过补偿或补贴的方式,引导农民在不降低收入的情况下执行休耕轮作制度,同时改善我国农产品的种植结构。

(三)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耕地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就愈加严重。耕地生产力不断下降,土地更加贫瘠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通过休耕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和增加地下水的积蓄,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对于污染严重的区域,如焦作工矿区,环境污染严重,可通过强制休耕或轮作污染物超富集植物(忍冬、蜈蚣草、印度芥菜、苎麻)[8],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当土壤污染治理达标后再恢复农业生产。

三、河南省实施休耕轮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休耕补偿问题

τ谂┟穸言,最关心的是休耕的补偿问题。休耕制度的实施在短期内势必会导致粮食作物的产量降低、农户收入的降低。因此,实行休耕补贴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农民的正常收入。然而农户经营耕地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亩地的经济收入也是不同的。因此,休耕补偿补多少、怎样核算补贴又成为关键问题。既要考虑政府的资金承担能力,又要考虑农民的心理接受能力。各地方政府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偿方案。

(二)轮作作物选择和休耕期的确定

河南省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生态类型多样化,不同地区的轮作作物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轮作作物,确实保证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才能可持续的推行下去。除了轮作作物种类的选择之外,休耕期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休耕期过短,地力恢复不足,起不到休整的效果;休耕期过长,又会导致耕地的荒废和浪费,影响地方粮食的整体产量。

(三)休耕农户的生计问题

耕地休耕后,休耕区域农村将会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大量农民将会外出务工。加上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远超过农业收入,所以农民外出务工后,再次回归农村务农的可能性较小,即使继续耕作,也往往是家中的老人(50―70岁)进行耕种。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低,对于科学耕作认识不足,尤其是缺少农药化肥的科学施用知识,很难达到通过休耕提高地力、保护耕地的目的。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留住青壮年农民,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耕地的科学耕作,提高农民收入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河南省实施休耕轮作的政策与建议

(一)做好休耕轮作的宣传教育

部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于休耕轮作的长远意义认识不清,对休耕轮作后的利益保障不能确定。因此,各地政府需要就休耕轮作的意义、制度、补贴等进行大力宣传,消除农民的顾虑,确保农民自愿主动参与到休耕轮作的政策中去。

(二)制订合理的休耕轮作方案

在对多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休耕轮作试点市(县),应用4年的时间调整休耕轮作方案和组织形式。然后由点及面,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休耕轮作制度。在制定休耕轮作制度时,要注意到以下几点:(1)不会影响到省、国家的粮食安全,休耕面积控制在全省耕地面积的20%,粮食生产总体质量、经济效益超过实行休耕轮作之前。(2)注重统筹规划,成立由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水利保护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联合成立的休耕轮作管理小组,相互配合,协调统筹,明确实施单位,逐步实施,细化责任。(3)建立严格监督制度,农业主管部门会同各级政府机构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检查,特别是任务和补贴落实情况。对于任务落实情况可以采取遥感技术,实现动态实时监测。对于挪用、截留资金的,要按照法律规定,严肃处理。

(三)确定耕地休耕轮作的合理补贴标准

对于农民而言,休耕轮作最重要的是不影响经济收益。因此,在制定补贴标准时候,要深入市场调查,确定最合适的补贴标准。同时,还要区分休耕和轮作情况的不同,对于轮作作物种类,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建议,并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对于休耕,要根据市场价格制定适宜的补偿标准。

(四)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政策体系

小规模农户发展效益不足与现代化农业存在着矛盾。而休耕制度的执行,必然带来进一步的农户分化,使农民更加难以专注于农地经营。一直以来,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生存之本,农民离不开土地。然而小规模的农地效益很低,难以保证收益,所以农民兼业、务工情况普遍。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化体制的限制,农民在城市中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农民仍然计划着老年时期回到农村,经营土地,为自身养老。近年来,该省各地土地流转势头强劲,各种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效益显著。然而,近年来土地纠纷日益增多,多数涉及土地流转中的资金截留、价格因素、土地权属、生活保障等诸多问题。在休耕和轮作地的土地流转过程中,涉及到补贴归属的问题,因此,必须明确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受益权,健全土地流转政策,只有“三权明晰”才能避免土地纠纷,完善土地流转,进而确保耕地休耕轮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河南省耕地资源保护面临诸多挑战,通过休耕轮作可破解耕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休耕轮作意义显著,但在河南省推广起来仍需很长时间,效益也需要进一步检测和评价。通过部分试点,全面推广,最终可以实现耕地保护、地力培养、生态环境改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Tong Yan,Niu Haipeng,Fan Liangxin.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transform vacant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to cultivated land in a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 of central china.Sustainability,2016,8(11):1192.

[2] 魏瑞.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划,2016,37(8):67-71.

[3] 唐琳,赵辉.河南省农田农药残留的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1,(9):201-203.

[4] 王想霞,麻顺广,李林奇,等.濮阳市10类食品重金属及农药污染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6):695.

[5] 各国轮作休耕制度有何借鉴[J].国土资源,2017,(1):58-59.

篇8

关键词: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攀枝花

耕地保护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耕地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粮食的潜在供给能力[1]。面对我国“一多三少”的土地资源国情,加之快速城市化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实际情况,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必然会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1994年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引起了当今学者的重视,刘正山(2006)[2]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不能简单的将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挂钩,影响粮食产量主要因素则是价格、投入、政策等因素。然范成勇(2010)[3]等人认为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保持必要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自给和安全的基本条件。从研究的已有成果来看,耕地保护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粮食主产区或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对全国、省(区)宏观性的大中尺度为主,对西部地区和地区(市)等中小区域耕地保护的研究较少[4]。因此以攀枝花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99-2012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得出一些结论。对其实现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区概况

攀枝花市是中国四川省省辖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纬26°05′~27°21′,东经101°08′~102°15′。位于攀西大裂谷的中南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起伏,主要以山地地貌为主。属于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四季不分明,干、雨季分明,日照多,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境内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和钒钛磁铁矿资源。下辖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和盐边县五个区县。2014年攀枝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85亿元,增长9.3%。粮食播种面积4.1万公顷,增长2.4%,粮食总产量21.82万吨,增长2.0%。

2.攀枝花市耕地资源现状

2.1耕地数量现状

攀枝花市耕地资源总量是增加的。1999年,攀枝花市耕地面积31.57千公顷,2012年耕地面积达40.81千公顷,由占四川省耕地面积的0.71%上升到1.02%。总的来说,攀枝花市耕地面积变化可以分为波动的稳定、上升和较高的稳定三个阶段。由于1999年以来,攀枝花市总人口大致呈逐年增长趋势。2007年前总人口年均增长1%左右,除2009年总人口减少0.27%外,2008-2012年总人口年均增长0.3%,故人均占有耕地量少。2008年前攀枝花市人均耕地在0.03公顷左右,2009-2012年人均耕地增长至近0.04公顷。

2.2耕地质量现状

耕地分布不均衡,市内耕地等别分异规律复杂。攀枝花市90%左右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米易县、盐边县和仁和区,极少数耕地分布在东区和西区。根据等别面积加权计算,攀枝花市耕地平均等别为8.01等,说明区域内的耕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但耕地等别差距较大,其中米易县最高等和最低等间差距达7个等。中等地分布范围广,占51.815%,其次是高等地,占46.011%,优等地范围小,仅占2.17%。然而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占用最多的是优质耕地。

3.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关系

通过统计数据(图1)发现,攀枝花市粮食产量分为先增后减和持续缓慢增加两个阶段。1999年粮食产量22.69万吨,2012年达到23.61万吨,粮食产量增加0.92万吨。研究表明,攀枝花市耕地面积对粮食产量具有约束作用。这是因为耕地数量不是唯一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政策、价格、天气、技术等因素也影响着粮食产量,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对耕地生产力的作用越发突出。但在自然状态下耕地数量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极大,尤其是经济水平及科技水平落后地区,粮食安全的主要保障还是靠耕地数量来维持[5]。

4.结论

(1)攀枝花市耕地数量是增加的。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的耕地保护制度正处于一个完善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不断修改和完善,形成了以土地管理法和农业法为基础,各种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为支撑的较为完整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6]。

(2)2012年相比1999年,攀枝花市耕地面积增加9.24千公顷,但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少,是四川省的四分之三,并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053公顷的警戒线。

(3)根据《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成果,初步小康型粮食消费标准为人均400千克[7-8],然1999-2012年攀枝花市人均粮食产量在200千克左右,粮食自给率为44%-56%,而2008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将我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这说明攀枝花市粮食安全压力巨大。

耕地面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粮食安全关乎到国泰民安,各地区必须从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度,建立起耕地保持-农地保持-农地保护的多级保护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肖顺武.论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之完善―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解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4):59-62.

[2] 刘正山.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J].财经科学,2006,(7):89-95.

[3] 范成勇,付士波,谢鑫星.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基于卡尔多―希克斯改进视角[J].草叶科学,2010,27(3):132-135.

[4] 郭芙梅,黎德川,廖铁军.我国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3(2):765-767,791.

[5] 耿玉环,张建军,田明中.论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906-909.

[6] 张效军,欧名豪,李景刚.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J].社会科学,2007:13-20.

[7] 郭忠.山西省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5):23-27.

篇9

今年7月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会议特别强调,要使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0亿斤以上。2892156

“粮食为万物之首,粮价为百价之基”。在当前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之下,国务院出台的这个纲要和规划,不仅非常及时,而且意义重大,它又一次表明了中央对粮食这种“特殊商品”生产的高度重视。

与中央的鲜明态度相比,地方上的某些干部并没有将粮食生产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到长三角地区采访,听到了一些干部抱怨,现在工作压力最大的是招商引资,可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把项目招来了,又常常无地可供,叫他们左右为难:“这岂不成了既想让马儿跑得好,又不想让马儿吃草?”既然上边如此重视工业化、城市化,那么就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言下之意,呼之欲出。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事,财政收入、本地发展才是地方政府考虑的事”。在一些地方忽视粮食生产的事实背后,这样的认识并非特例。在他们的眼中,政绩和财富才是他们追逐的重点甚至惟一目标。只有招商引资,只有工业化、城市化才是重中之重,而效益较低的农业只有“让路”的份,则屡屡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

本刊记者在凤阳县小岗村了解到,在近年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该村1800亩耕地中,有600多亩进行了经营权流转,全部进行葡萄和双孢菇种植。据村民预计,因为减粮增收,短期内该村将有50%的粮田转向非粮生产。

苏皖等省的多个产粮大县领导说,“小岗压粮”现象是市场价格机制对粮食生产“逆向指导”的结果。小岗现象在中西部地区的产粮大县中可能会蔓延开来。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国家、县乡基层政府、农户在粮食生产上存在明显的“目标背离”。国家目标在于确保粮食安全;县政府的目标在于“强县富民”,这与发展粮食形成现实冲突;农户目标在于增加收入。如何破解“目标背离”、保持方向上的同一性?是当前粮食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传统粮区的“底线”之忧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但仍阻挡不住“世界工厂”的无限扩张。伴随着推土机轰隆隆的声响,大片大片的粮田湮灭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据统计,最近5年间我国耕地减少近1亿亩。难怪连江南一些号称鱼米之乡的地方也不得不外购粮食。至于“风景旧曾谙”的梦里江南——清清的河水,黄黄的稻穗,田田的荷叶,嫩嫩的菱藕,早就开始一点点褪化、消失。对晚辈来说,“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只能诵读而不能亲见了。

安徽省民盟委员王光宇完成的一项耕地现状研究发现,自1978年以来,安徽省耕地面积呈连续减少的态势,27年间耕地面积共减少360千公顷,年均减少13.34千公顷,相当每年消失一个小县的耕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人均耕地占有量临界线为0.053公顷,安徽省目前有1/3以上的地区低于这一保障线。

最近本刊记者走访了安徽芜湖、阜阳、六安和江海等粮产区,基层干部、农民说,眼下出现多种“新剪刀差”共同制约粮食生产的局面,是多年罕见的,对粮食生产的负面作用不容低估。尤其是种粮收益与成本“两个增速”间的剪刀差叫人担心。芜湖县粮食局的调查显示,当地小麦市场收购价较上年增幅10.45%,而生产成本投入亩均增幅28.06%,高于价格增幅17.61个百分点,从而导致小麦亩均效益较上年猛降49.75%。中西部传统粮区能否稳定粮食生产的“底线”,是件值得警惕的大事。

站在国家的层面考虑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吃饭问题只能立足于自给,不可能寄希望于外采,因此,粮食安全以及农业自身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有着同样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中央才对“三农”的地位作出了如此之高的评价:“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廓清误区凝聚共识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社会的国度,在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绕不过的两道坎。各级官员把工业化、城市化当作驱贫致富、后来居上的“终南捷径”和“不二法门”,当然有其自身的逻辑。但如何处理粮食安全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确实是摆在决策层面前的一道难题。

有观察家指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就可以被忽略甚至可有可无。农业与工业、城市的关系,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主子”与“奴仆”的关系,更非继续让农业无限度地“让路、服务”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少干部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表现出一种盲目的乐观情绪,认为中国的粮食问题早已过关,“粮荒”是很久远的事,是别人的事。从国际经验观察,日本政府宁愿让农田抛荒,给农民补贴,也不愿将土地挪作他用。其“藏粮于土”的策略,在于对困难时期迅速恢复种植能力的预谋。而韩国则专门设立了水稻节,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最近粮荒在世界一些地方的蔓延,令人警醒。

还有干部认为:“可以让中西部地区多搞农业,让东部地区多搞工业,打造‘世界工厂’,这样就实现了合理布局。”受访专家指出,长三角是粮食的主产地,这是由1200毫米的年降水量决定的,这样优良的自然条件,到中西部地区是花多少钱都难以买到的。不仅如此,稻作农业为主,渔猎蚕桑为辅的文明,是适合长三角湿地生态系统的,如果坚持减少稻田,长期看来,地面的沉降,城市热岛效应的增强,饮用水的变质将是难以避免的。

篇10

中图分类号:F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这是回良玉副总理“两个聚焦”的重要论断,是农业综合开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引领现代农业示范作用的重要途径。积极研究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土壤、排管、作物、耕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体系,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人工改造,全面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土、肥、水、热、气、能等多种自然条件综合平衡,装备高水平、生产方式先进、管理现代化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并具有持续保障能力,达到进排水通畅、条田格式化、作业路网网络化、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现代化的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

2.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升现代农业核心力的战略选择

2.1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民众福祉和社会稳定。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大关键因素。目前耕地数量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二是人口增加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逆转;三是社会发展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综合开发抓住耕地质量这一关键因素,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稳定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2.2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升农田质量推动农田升级换代的重大举措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不少地方农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对农田质量的一次重要提升和根本性保护,是在改造中低产田的基础上,对农田建设的一次升级换代。

2.3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农田质量不仅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决定着农产品品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高标准农田,将进一步拉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加快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3.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

3.1加强领导,协调推进,切实形成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强大合力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县级政府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本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扎扎实实抓出成效,形成“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支农资金投向的集聚和创新,应加大资金投入,发挥规模效应。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整合支农建设资金增加投入力度。对此,应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综合性、区域性和按照项目管理的优势,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为引导,整合水利、农业、土地等相关涉农建设资金,吸引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实行项目大集中、资金大整合,建立项目建设高效运行机制。按照“多元投入、立体开发”的原则和“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思路,统筹资源,合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3.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实施

高标准农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农民的认知程度。目前,农村普遍实行,对土地略微的占用与调整,均涉及到农民的自身利益,常常由此引发各类占地矛盾。而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打破现有土地格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这也成为高标准农田项目推动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对此,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舆论媒体加以宣传。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重要意义,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前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有利的工作条件。二是加大对示范点的宣传力度。通过现场观摩,舆论引导等推广典型经验和成效,以示范带动作用加以宣传引导,让群众看到,经过土地治理,耕地面积可增加6%-10%的巨大潜力,为大家谋福利的长远利益,并通过土地治理提高自身亩产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其在对比中得到启发,从而逐步转变认识观念。让农民群众接受、配合、并愿意加入到工程建设中来。

3.3严格标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建设标准实施,水利、农业、农机、林业、科技等措施整体推进,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真正达到治理效果。平坦地区实施“平整格田化”治理,达到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田成方、林成网,基本实现园田化;坡耕地区实施“等高格田化”治理,达到旱能灌、洪能排、路相通、基本实现梯田化。排灌渠道根据需要设计建设,桥涵闸站渠配套齐全,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田间道路建设达到顺直通畅,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行要求。全面推进“沃土工程”,加大秸杆还田、稻壳还田的力度,增施有机肥,加强地力建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全面实现土地平整条田化,道路相通硬质化,沟渠相连衬砌化,桥涵配套通达化,农田作业机械化,全面彰显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层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

3.4制定规划、规范有序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支农资金投向的整合聚集,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涉及利益调整的改革,必须有理论作支撑、有制度为约束、按规划来实施。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能和责任,有序组织实施。一是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依据地方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产业规划,组织有关专家认真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设规划要注重粮食主产区,突出万亩以上规模粮田,突出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确保规划合理、设计科学,并以规划为引领,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对确定的项目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对建设规划确定的项目区按照综合、超前、可行的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和科学设计。综合是强调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田渠路桥林等各项工程合理布局,实现布局一体化;超前是设计的项目区20年、30年以后仍然先进、适用,打造永固工程;可行是对每个单项工程认真进行实地勘察、详细论证、广纳民意、切实做到科学规划到位,提高项目建设标准。

3.5创新机制、深度开发、放大项目建设效应

一是创新实施主体,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探索和鼓励其为项目实施主体,直接申报农发项目,并通过承包、反租、倒包、合作入股及托管等方式,实施先流转后开发,这样既能解决调地难的问题,又可推进规模开发,变低效利用或闲置状态土地为高产高效土地,发挥土地最大效益,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也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资源。二是要实行深度开发,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开发与利用并重,实行深度开发,只有逐步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才能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才能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内在动力。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区完成“硬件”设施建设后,要继续进行深度开发,安排少量资金,培育和启动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应用协会、专用粮食品种生产协会等“软件”组织建设,在不改变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实现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和统一机收,提高粮食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

4.结语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应结合本地实际,逐步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思路,争取建设一片,成效一片,从而进一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优秀调研报告和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