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10:28: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自从2001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比较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和以前的教学大纲,有很多新的要求和新的理念,本文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阐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和建议。
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要求
与以前颁布的教学大纲相比,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数学思考目标。在以前的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观察、实验的结论不可靠,更没有提出猜想这一数学任务。我国的1963年颁布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学大纲,被概括为“双基”+“三大能力”,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大能力即“基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受这部大纲的影响我国的数学教学在数学思维方面只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提出合情推能力培养的任务。本次新课标第一次把合情推理能力与论证推理能力并重的提出,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更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合情推理即为猜想,猜想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类比和归纳。
“合情推理”这一概念是波利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波利亚的贡献之一。他是这样强调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其与论证推理的关系的:“一个认真想把数学作为他终身事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论证推理;这是他的专业也是他那门科学的特殊标志。然而为了取得真正的成就他还必须学习合情推理,这是他的创造性工作赖以进行的那种推理。”从波利亚的观点可以看出,合情推理能力与创造性工作密切相关的,没有合情推理能力就谈不上创造。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综上所述,无论是创造、发现、提出新的问题,都需要合情推理能力。
二、关于培养合情推理能力的思考
关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本文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数学教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从数学学习的角度看合情推理能力
数学学习是根据数学教学计划、目的的要求进行的,由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
弗赖登塔认为,现代的数学教材是用演绎体系编排的,这种演绎体系的完美形式的教材掩盖了数学的发现过程,所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较高。“再创造”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这本身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合情推理能力。
这种演绎体系的教材,需要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时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合情推理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此,数学教学中坚持这两种能理性并重的原则。
2.从数学教学的角度看合情推理能力
不完全归纳法与合情推理能力
不完全归纳法仅列举了归纳对象的一小部分,前提和结论之间未必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在科学研究、数学教学和数学解题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猜想,可以给人们提供一定的线索,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和提出问题,丰富数学研究,推动数学发展。(2)中学数学教材中有些公式和定理,在学生基础知识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让学生暂时接受其真确性,常常用不完全归纳法给出。(3)利用不完全归纳法的思想,恰当地考察数学问题的某些特殊情形,常常能给我们一定的信息,帮助我们由特殊认识普遍性。
案例2: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且都是无限的;2条直线把平面分成4部分,且都是无限的;3条直线把平面最多分割成7部分,无线部分是6部分,….我们就可以猜想出:“同一平面上的直线把平面最多分成2个无限部分”。
类比法与合情推理能力
类比推理又称类比法,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都具有某些相同和相似的属性,且其中还具有另外某些属性,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这些相同的和类似的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其推理形式:
案例1:“圆的面积等于以圆的周长为底,以圆的半径为高的三角形的面积”通过类比可以得到立体几何中的定理“球的体积等于以求的表面积为底,以球的半径为高的三棱锥的体积”。
案例2:由于分数和分式都具有分子、分母这种相同的形式,从而由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得分式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案例3: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中有许多类似的定理,立体几何中有些定理可视为平面几何中相应定理的扩展(点引申为线,线扩展成面)。
三、小结
通过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再思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至关重要。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特别是关于波利亚的“合情推理”与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相关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及注释:
(1)(2)波利亚 著李心灿等译 《数学与猜想》第一卷 科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第2页;
刘雪平:好的。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历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的改革实践中,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大范围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学科容量偏多,难度偏大;有些学科具体内容体现循序渐进的梯度不够;相关学科、学段间的衔接有待加强等。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2011年12月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记者: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刘雪平: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反映了教育改革的时代诉求。修订全面吸收了十年课改的基本经验,坚持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特别强调各学科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有机渗透。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毋庸置疑,此次课程标准修订对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且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记者: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精神?
刘雪平: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对本国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特别的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理所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广大师生中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记者:与实验稿课程标准相比,此次课程标准修订有哪些主要变化?
刘雪平:与实验稿课程标准相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有五方面变化:
一是进一步突出了德育的时代特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课程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课程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是进一步体现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能力为重”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能力培养,且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新要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此外,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是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如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具体目标有改动,如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等。
四是坚持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课程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物理课程增加了与“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课程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
五是与高中课程标准形成更好衔接,有利于教师们更为系统地开展教学。如地理学科要求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还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提倡开展野外、校外考察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又如英语学科,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级,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按照设计,在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要达到二级标准,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在老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短剧,认识600~700个单词等;五级为初中毕业时需要达到的标准,可以独立起草短文、短信,认识1500~1600个单词等。七级为高中毕业时要求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高中生设定的目标。
记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后,我省在贯彻落实中有哪些具体要求?
刘雪平: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做好贯彻落实的一系列工作。
首先,要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契机,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开展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全员培训,通过骨干培训、远程培训、自学、专家指导、集体研修等多种方式加强学习,帮助所有义务教育工作者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8月7-9日山东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会议在潍坊中学报告厅召开,来自全省的各级特校校长、骨干教师等600人进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训.现总结如下:
一、改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是“新课标”赋予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就应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淡化能力强调整合”,孕育着这样的理念“尊重差异、育人为本、关注需求、服务生活”,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从外部走向内部,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培训中,专家从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生活语文、数学、生活适应与美术等进行了培训,并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就智障学生学习发展的策略进行了研讨.
面对当前的特殊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课标解读指出特殊教育教师迫切需要一套能为他们明确方向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中提出:在“总目标”之下,设“倾听与说话”“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和习作”“综合性学习”五个学习领域,并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学段分别提出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现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这种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课程目标让老师们更加明确不管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还是课程目标与内容,都是紧紧围绕着“生活”二字展开的,真正突出了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的课程中“生活性”的特点.
许家成教授的课程,喜欢通过提出问题,讲解内容,让我们学习内容的同时,能够思考,活跃我们的思维,许教授提出的问题,虽然我们都能够通俗的理解,但是用专业术语回答时,却是表达不出来,由此看出我们的理论支持还是很薄弱的.孙颖教授讲解了培智语文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学前的诊断与评估、课程计划阶段、教学阶段以及教学后的评估,其中涉及到很多的知识,对于讲述的一些知识我们也能够理解,但是通过孙教授结合实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在教学实际中,怎么会没有想到要这样做呢?有时候我们在教学后多反思,只有不断的思考,我们的专业能力才能进步.结合语文教学,将理论知识与案例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将知识与实际联系.孙教授通过讲解教学设计中的内容,了解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教学过程中应该怎么处理各种教学问题,最后结合教学视频,让我们更具体直观的了解,为我们自己设计教学设计打下基础.我觉得对语文教学的了解更进一步,也会思考如果是自己,我会怎么做?从中学到了一些有用的方法.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习的知识得以应用.
二、拓宽外延,夯实基础.
在程文捷教授发的《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被分成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目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被分成四个的目标,之前在我的教学中,我一直都是在仿照普通学校的三维目标,来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2.提倡师生互动,以学生e上学习为主。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材改变了过去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即使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也努力体现了这一理念。如在小学第一册第一单元,就安排了《有趣的声音世界》,让小学生一开始学习音乐就能注意到自己身边的各种音源、乐器、音响、音乐,引起他们产生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兴趣和思考。在《音乐中的动物》《动画城》等单元中又激发他们对音响中的动物形象,动画片中的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自主学习感受的习惯。
一、近年来我市严格执行省上下发的《推荐目录》通过新华书店进行订单,并及时检查县、区及学校所提供的《征订单》是否与省上下发的《推荐目录》一致,杜绝了学校乱订作业类用书的现象。
二、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明 确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指导思想。在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认真汲取多年来各学科教学改革的成果,在注重“双基”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注重思想 道德和情感教育;注意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有明显的特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科学合理,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生动活泼,层次分明,便于学生自学,受到师生的好评。如英语教材改变 了过去只注重读、写而忽视听、说的指导思想,重视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体现了语言教学思想的改革。
三、新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形成了以教科书为主,教学参考书、 教学挂图和图册、音像教材、教学软件为辅的系列教材。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注意开发教参、教辅材料,并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这些材料,有利于贯彻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科书的编著越来越重视教材的配套工作。
四、小学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多难深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虽然在编写思想上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多年来“学科本位”的观念和“应试教育 ”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各学科教材的编写者都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编写时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多门学科的负担;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升学、就业等社会现实问题,以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又层层加码,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二)材的出版发行工作也亟待加强
有些教材由于校对不认真,错误百出;有的印刷质量差,字迹不清,套色走样;装订问题尤为严重,书本 散页,切边不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发行上,多数教材只能保证开学前后几天的时间内到校。由于时间紧,影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读、会写、会默,认识“手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生活,了解春节等4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了解传统节日,初步体会节日的意义。
【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之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学法:课标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自读—质疑—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多种展示”这样一种学习过程来实现对文本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揭题导入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两遍)
2、观图,感知画面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1、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检查正音。
(1)自由拼读。(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3)开火车读,正音。(4)齐读。
3、把生字带进韵文,借助拼音认读词语。自由读。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读了词串,你有什么感受?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出示词卡:拜年]
(3)你知道春节还有哪些风俗?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出示词卡]
(5)你知道清明还有哪些风俗?
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出示词卡:粽子]
(3) 端午节还有什么风俗?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出示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出示词卡:团圆]
(4) 中秋节还有什么风俗?
(5) 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5、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6、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指导书写
A、小黑板出示生字,记忆饺、扫、拜、墓、踏的笔顺。
B、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C、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一、设计思路的调整
第一,学段划分保持不变;第二,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第三,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由原《标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修改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第四,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作了更明确的阐释,如原《标准》“符号感”修改为“符号意识”,并对“符号意识”一词进行了解释[1]5-6。
二、目标的调整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如课程目标的提法发生了如下变化:第一,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第二,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第四,学段目标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1]8-9。
三、前言的变化
(一)对数学认识的变化
前言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前言中关于数学观做了如下修改:将原《标准》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1。修改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1-2。
(二)明确了课程性质
《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3]46。
(三)简化了课程理念
将原来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1。修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2。修订后的提法与过去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一定是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3]47。
基本理念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来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由“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修改为“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4]。
四、课程内容的具体变化
新《标准》对于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主要基于以下理由:一是整体考虑三个学段以及高中后继学习的需要,使学段的衔接更加自然;二是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加强了数学的广泛应用方面的要求,加强了数学与生活、与社会实践、与科学进步等的联系;三是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核心概念的教学;四是充分尊重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更加科学地螺旋式上升地安排内容。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些论证的要求;对“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增强了三个学段内容的层次性。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修改中适当减少了一些知识点。在第三学段(7-9年级)的具体修改情况如下。
(一)第三学段增加的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在“数与式”中增加了“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在“方程与不等式”中,增加了“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实根是否相等”,增加了选学内容“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函数”中,增加了“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增加了选学内容“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1]26-30。
图形与几何:在“图形的认识”中,增加了“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了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做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增加了选学内容“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切线的长相等”[1]31-38。
统计与概率:在“统计”中,增加了选学内容“能利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1]39-40。
增加的选学内容是针对学有余力的、有特殊需求的、对数学有更多要求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教学中,不能对所有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
(二)第三学段删减的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在“数与式”中删除了“能对有较大数字的信息做出合理解释与推断;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在“方程与不等式”中,删除了“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2]31-36。
图形与几何:在“图形的认识”中,删除了“关于梯形、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删去了“图形与变换”中的“关于对镜面对称的要求”;删除了“图形与证明”中的“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2]37-46。
统计与概率:在“统计”中,删除了“会计算极差”和“会画频数折线图”[2]47-48。
修订后的课标,精选了内容,控制了难度,删减了过难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时,不仅仅以知识为载体,要通过知识的学习,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并不依赖于载体本身的难度。同时教师教学时,也不能只让学生做题,更应该引导学生动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自2001年“实验稿”颁布以来,经过十年实践检验,全面梳理、客观分析并汲取了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师生及社会各界对实验稿音乐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使人们在反复总结、锤炼中进一步深化对音乐教育规律的认识。本次修订版课标在保持实验稿文本框架基础上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等方面均有修改和新增加的内容。笔者将对以上几方面进行简要解读。
一、音乐课程性质的界定更为科学
实验稿中将音乐课程的性质界定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此次修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音乐课程性质的内涵,将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性质。
1.人文性——彰显音乐人类学的哲学思想
“无论是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1]人文性蕴含着音乐人类学的哲学思想,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能以最直观感性的方式,彰显着不同民族的性格与情感。
2.审美性——彰显审美教育的哲学思想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审美性强调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数千年文化的“乐教”传统,尊崇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思想,将“涵养美感、陶冶德性”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音乐学科坚持审美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与我国教育、文化传统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相吻合的。
3.实践性——彰显实践主义的哲学思想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性突出了实践主义的哲学思想。
二、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得以整合和完善
修订版课标将10条课程基本理念整合为5条: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课标坚持音乐审美的核心观念,与我国“美育”的教育方针相对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彰显其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这就意味着音乐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的所有条件包括学习环境、音乐材料、音乐学习中的音乐实践都要具备审美的品质,在审美的基础上激发并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课标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提到第二位,强调音乐的实践性和创造,所有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改写了易产生误导的提倡学科综合,增加并突出强调了音乐的特点是听觉的艺术,意味着在音乐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音乐本体,在教学中要多采用音乐的而不是语文、历史等脱离音乐本质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科综合意味着音乐教育应淡化学科界限,保持开放姿态。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文化多样性意味着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习、保护、传承母语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尊重世界上的多元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形成全球性的文化视野,在借鉴中促进本民族的音乐发展。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是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同时也是最有利于学生个人情感、个性的抒发和张扬,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新增音乐课程设计思路
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分别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2.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修订版课标对包含音乐聆听、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教学领域,提出了相对明确而又具体的内容要求。
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
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9个学年分成3个学段,3个学段设计呈现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有序的学段目标及内容标准。
5.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
为使不同区域、不同学校间的音乐课程,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与水平要求上得以普遍实施,以此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四、课程目标与内容更为充实和具体
1.总目标更为充实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总目标充分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的首要功能应该是“以美育人”,明确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本的音乐素养。
总目标又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得以具体体现。三个维度都做了适当调整,如“知识与技能”,课标将创作内容融入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变成了音乐基本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相关文化。其中音乐基本技能,新增加了如节拍、调式、风格流派等内容。明确了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的内容。因此,微调学段目标的内容和文字,使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并体现不同学段目标的梯度渐进、相互衔接。
2.课程内容更为具体
修订版课标的内容框架分感受与欣赏(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四个领域对于1-2年级、3-6年级、7-9年级的部分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对不同学段中的概念做了更为具体的表述。主要表现在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三个层面、表现领域中的演唱、演奏及识读乐谱三个层面和创造领域中的创作实践层面,使得每个学段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2011版《标准》最大的进步在于语文课程性质目标的定位。它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理念”中也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并在前言中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改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强调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语文素养中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语文教育十年来最了不起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拨乱反正的作用。
这并不是说课程改革错了。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六个改变是切中时弊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2001版《标准》也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诸如倡导自主学习、重视过程、重视积累、重视识字写字、倡导写行楷、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等。
问题在于,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误区和实践误区,即语文教育的理论宣传只谈人文性,不谈工具性,甚至有人要否定工具性。对于三个维度,谈情感态度价值观多,谈过程方法少,几乎不谈知识和能力,甚至有人否定知识。《标准:》本身也存在淡化知识的倾向。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上,也是谈情感多,谈态度少,谈价值观更少;在语文学习方法上,谈体验多,谈理解少;在知识形态或思维形态上,谈感性多,谈理性少,甚至有人排斥或淡化理性以及相关的科学、逻辑等。语文课程改革强调感性是对的,因为课程改革之前的语文教学少了感性。但课程改革之前理性也少或者更少,多的只是知性,为什么要淡化理性呢?“人文性”“人文精神”“价值观”等概念的阐释也比较狭隘。有人认为,文学是人文,语言不是人文。于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就出现了重文学轻语言的倾向。这是小人文。有人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文,知识和能力不是人文,于是就出现了重文本文化内涵轻语言形式的倾向。这也是小人文。更有甚者,把人文局限在情感上,连态度或价值观都不是人文。这更是小人文。有人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文局限在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某些情绪上。有人主张语文教材不选朱自清的《背影》,理由是学生不喜欢。连人类经典的优秀文化遗产都不要了,这究竟是哪家的人文?缺失人类理性的价值观也只能是狭隘的、低层次的价值观。这样的理论误区导致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误区,那就是游离文本,特别是游离文本的语言形式,没完没了地讨论文本的文化内涵。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品德教育课、科技常识课,或是泛文化课。这样的理论误区与实践误区原因是复杂的。但与2001版《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不够明确不无关系。
现在,2011版《标准》明确定位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把握了语文素养的核心,当然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这对于语文课程改革走出理论误区和实践误区而健康发展,对于语文课程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对于中国语文教育走卜康庄大道必将产生并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与上述进步一致,2011版《标准》还有不少相关的修改。在“教学建议”中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改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这里有两点区别:一是培养什么,将“正确的价值观”改为“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二是如何看待或对待这些培养目标,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改为“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在“评价建议”中删除了“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增加了“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这一修改的实质是将强调三维目标的后两个维度调整为重视第一个纬度,强调写作的文从字顺和汉字书写。“评价建议”还将“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的水平”改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增加了“品味语言”的评价内容。
与对语文课程性质目标的明确定位相关,2011版《标准》也调整了对知识的态度。在“课程理念”中,删除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表述。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建议:“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将“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改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从“语法修辞知识”到“语文知识”,扩大了知识的范围。原来强调的是“不必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现在强调的是“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在“评价建议”中,将“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改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评价,将“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改为“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与对语文课程性质目标的明确定位相关,2011版《标准》强调了钻研文本特别是重视文本的语言文字。“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第1自然段,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改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强调了“运用语言文字”。第2自然段增加了“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和“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的表述。第4自然段增加了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的表述。对文本的选择,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的表述。既改变了过于重视文学作品的倾向,又警惕电视文化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娱乐文化的干扰。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增加了“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的内容。“教学建议”还特别强调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一、新课改与新标准
2001年,我国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看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同时,也有一些标准的内容有待完善。后来教育部又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包含五个方面:一是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工作,二是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三是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四是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小学课程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有机统整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为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要鼓励和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并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教学活力。
从狭义来看,所谓丰富的课程资源很大程度上指互联网多媒体或各种形式的在线教育。但是,既然是新标准,就应当有具体课程设置的微调变动,但可惜新标准只是维持原状,完全默认了现存的所有课程安排,附加的是期望各学校各教师应当善于利用新的有益的课程资源。当然,课程新标准不是和传统产生决裂,它要依托自身的传统进而实现自身的完善。但新标准又确确实实是改变和革新,它不能停滞在传统上,必须不断进步。新标准没有太多现成模式可以照搬,需要的是对相似情况的崭新处理方式。有创新才会有进步,但创新也存在风险。因为“创新”在严格意义上必然与传统发生冲突。而传统课程模式往往又是主流模式,主流的立场总是最容易坚持的立场,也是与权威、地位、利益结合得最紧密的立场,所以是最难改的立场。
二、中外课程比较
毋庸置疑,新课改新标准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那么改革后的小学课程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哪些差别?我们还应该做哪些调整?我国课改后,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美国小学阶段提倡以学术为中心,重视学生对各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思维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小学阶段突出基础性,以必修课居多。小学的课程主要是综合性的,一节课可能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有关内容的整合,也可能是单一的。综合课是小学课程的重要形式,往往一门课程就是一个学习领域,没有分化成很具体的科目。语言艺术课包含了阅读、写作、文学、口语等知识,社会课包含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科学课将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
英国《2000年国家课程》开设的科目基本保持了1988年课程改革设立的国家课程,只是在开设学段上做了一些调整,强化了语言的应用和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学习要求。英国小学除宗教教育外,共有12门必修科目,核心科目是英语、数学和科学,基础科目是设计与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11岁以上)、艺术与设计、音乐、体育、公民(11岁以上)。
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学的课程门类并不多,门类的选择和设置也比较合理。各国的课程设置都是在总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各有侧重,美国在课程门类选择上学校有更多的自。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设置了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增加地方学校的自。但在知识本位的影响下,这些课程的实施却不容乐观。如,很多教师观念里还有主副科之别,副科就可以不予以重视。另外,科学课是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科目,而在我国却重视不够,学生的动手机会很少,科学教师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然而,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在内的科学课程,在中学阶段却爆炸性地成了极其重要的必修课,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顺利过渡,知识学习体系衔接出现较大豁口。
三、适当借鉴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进一步加大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外在课程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变通和尝试。前面通过对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小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看出,我国课改后小学课程的设置比较合理,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具体课程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很不够,今后应该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精神。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做”的能力。美国的学生从小就培养动口、动手及勤工俭学的能力,如做课题、演讲、音乐演奏、画展、卖报、擦汽车等。活动几乎都重视学生做中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真正身体力行地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培养善于观察、纯粹严谨的科学精神。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英国、美国等国都很重视运用讨论的学习方式,教师很少照本宣科,有时甚至不用教科书。教师讲完之后鼓励学生讨论,讲题五花八门,课上的气氛总是很轻松自由。此外,每个学生都要经常做报告,从选题、撰写到演讲,全都是独立完成。
再次,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各国都很重视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如四至五年级的学生三至四人一组,合作研究人体健康问题。
四、课程结构的优化
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既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又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个性,学有所长,各得其所。为了使学校课程对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产生最好的效应,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首先要保证学校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达到整体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学校课程设置并不重视课程组织的学科性和逻辑性,课程的学科逻辑要服从学生的经验逻辑,课程内容的组织更多地按照学生的经验逻辑进行组织,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各种内容并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彼此之间处在一种开放的关系中”。
另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部分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些目标、内容要求、课程资源的建议,主要是以大城市和重点学校的条件为假想对象,严重脱离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现实和发展需要,对经济落后的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学校及其儿童来说形同虚设。因此,课程的优化也应立足于绝大多数小学生,课程的设置也可以因地制宜,课程标准也就应当具有弹性和大范围的规范性及指导性。
五、结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关注课程改革,关注新标准下的课程设置以及具体实施,并带着批判的眼光鼓励新的尝试,这些自下而上的行为虽然不一定能改变大的方向,但是这是人民教师应承担的一份责任。期待课程改革和课程新标准能够更加多元化,并建立起课程质量监管体制,最终形成理论和实践双双多元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