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1 15:40: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

篇1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9-01

1 现代康复医学概念及特点

1.1 康复医学的内涵。康复医学是继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后的第三医学,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出现的一门新兴的学科,由理疗学和物理医学发展形成的一门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残疾者功能和能力的恢复,促成残疾者重新回到社会并成为社会中自力更生的一位成员。总的说来,康复医学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发展是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也人类医学事业进步的重要趋势。

1.2 康复医学的手段及方法。现代康复医学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方法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帮助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得到康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医学手段。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康复医学的着眼点在于不仅要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还要恢复其功能,让其从并且过有实际意义的新生活。

1.3 康复医学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康复医学,笔者对康复医学的特点进行了总结:①服务对象主要是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及老年病人或是躯体残疾者;②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是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③最终目的是通过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⑤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2 中医康复学的特色和优势

2.1 中医康复学基本内涵。中医康复学是运用针灸推拿、药物食疗、导引吐纳、药浴熏蒸、自然疗养康复法,对病残、老年病证、伤残诸证等疾病进行辨证康复的中医应用学科。其主张辨证康复,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创造出中药、按摩、针灸、食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医传统方法。中医康复医学的指导理论是中医理论。中医康复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代很多中医文献中都存在关于康复医学思想的记载,这些文献包括《十问》、《黄帝内经》、《五脏所宜食法》、《外台秘要》、《寿亲养老书》、《寿世保元》、《随息居饮食谱》、《老老恒言》、《庄子?刻意篇》、《吕氏春秋》、《管子?入国》、《本草纲目》等等。自然疗养康复法是中医康复学的常用的一种特殊方法,是指利用自然环境的天然因素促进神形兼养,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

2.2 中医康复医学的优势。中医中药本身的优势以及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医康复学的许多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下面六个结合:首先是中医康复学强辨证康复和调整体康复相结合;第二是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第三是临床康复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第四是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第五是药物康复和自然康复相结合;最后是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总的来说,中医康复学不仅重视整体上的协调,还不疏忽个体上的纠偏,这个特点极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持续发展。

2.3 中医康复医学的特点。中医康复学的特点主要是“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整体康复观”是人体康复不仅仅是人体本身的康复,而是指人体康复与自然环境必须相统一,人体康复与社会环境必须相统一,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也必须统一。“辨证康复观”则主要是指相同的病但是不同的症状必须采取不同的康复方法,不同的疾病但是有相同的症状就应该采取相同的康复方法。

3 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

3.1 康复是中医学的传统优势。中医的传统优势之一便是养生与康复,然而这也逐渐发展成为了当代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医学,还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西医学。所以中西医康复医学创造性的结合中医的传统优势和西医的现代科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康复医学应有的作用和优势。

中西医康复医学在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研究和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和规律,对中医和西医的知识、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促进中医养生学和现代康复医学很好地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养生,全方位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其核心是“康复”。

3.2 中西医康复学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取长补短。中医康复学应规范诊断,量化疗效评估。中医评价必须在诊断领域内进行,但是通过中医诊断很难反映患者的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康复医学的评价过程是量化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过程。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例,中医能够诊断出气虚血瘀,但是很难反映偏瘫的程度。所以,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能够弥补中医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对中医康复学和中医学的发展都很重要。

3.3 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亚健康”状态。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就成了养生学的热点。所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全世界残疾人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五分之一左右,80%左右的残疾人是很难得到较好的康复服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愿意进行保健消费的人群数量和比例正在激增。

参考文献

[1] 丁辉.运动康复学科在康复医疗机构的生存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第21期

篇2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中医药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任中医药。这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强其国际文化地位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从2001 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着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着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纵观近20 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着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着作

    1.丛书系列

    1990 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 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 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 个分册。2001~2006 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 年和2007 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 材

    1998~2000 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 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着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 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 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 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 年谢竹藩编着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 年Chen Chiu Hseuh 编着《Acupuncture: A ComprehensiveText》。1999 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 年金义成、彭坚所着《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 年李鼎原着,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 年陈慰中着,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 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 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 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着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着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着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着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着作:中医药英文着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着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着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篇3

纵观近20年国内中医药英语翻译著作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著作

1.丛书系列

1990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个分册。2001~2006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年和2007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材

1998~2000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著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年谢竹藩编著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年ChenChiuHseuh编著《Acupuncture:AComprehensiveText》。1999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年金义成、彭坚所著《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年李鼎原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年陈慰中著,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著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著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专门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的中医药专业英文双语教材还呈现一个短缺状况,尚需进一步编辑完善。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著作:中医药英文著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著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篇4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37-02

一含义与沿革:

1含义

“天真”一词,首见于《黄帝内径?素问》,并贯之于首篇之名,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对“天真”的理解,可以广义,狭义两方面:广义“天真”指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狭义“天真”指先天赋予的元真,即“真阴”、“真阳”,也就是“肾气”,“精气”的合称。本文所论“天真”主要指狭义“天真”。

养生,通俗讲就是保养形体,医学上称“保健”。即是通过防止邪气外侵、内生,调摄情志精神,饮食及运动锻炼等方式使人体“真气”内存,形体强健,达到防病之目的。康复,就是通过治身,使病态的形体恢复健康。即是对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调理、非药物治疗(理疗)、心理调整及功能锻炼等方式使其阴阳平衡,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阳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况。

2沿革

中医历来重视养生康复医学,充分认识到养生康复学的重要性,早在《内径》时代就认为防重于治,强调“治未病”的观点。“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若“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则“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于是确立了养生两大原则:在外必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内必须“恬淡虚无”,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汉代医家张仲景继承和发扬了《内径》“治未病”的理论,主张先安未受邪之地。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同时强调保养形体的重要性,认为“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晋代医家葛洪不仅精于炼丹术,而且对养生康复医学也有卓越贡献,提出了养生康复的新见解。他认为:要想养生,必须治身,身如难保,焉能养生。“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元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国亡,气衰身谢,是以至人之士,乃施药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败之后,故知身难保而易散,气难清而易浊”。唐代医家孙思邈素有“药王”之称,对养生之道也颇有研究,总结了养生十法:“故其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后世医家对养生学也是很重视,总结了各种养生方法。如现代学者刘树农教授把养生理论及经验概括为:通、适、防、淡、乐五字。通,。即运动无障,周流不止;适,适可而止,顺适自然,不逾规矩;防,先机御寇,未雨绸缪;淡,恬淡虚无,不恣情;乐,志有寄托,情志快慰。

二“天真”在人体生长衰老变化中的作用。

1、“天真”的来源:

前面已述,狭义“天真”指“真阴”“真阳”,即“肾气”、“精气”,也就是“肾精”。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它与生俱来,是构成形体的原始物质。故《灵枢?本神》篇说:“生之来谓之精”。因此,肾称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身后,摄入的营养物质, 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藏于肾中者,以充养“先天之精”,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后天之精,同藏肾中,互相充养,共同构成“肾精”。

2、“天真”的充养: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资助。“先天生后天”即“后天之精”的化生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后天养先天”,即“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这样则肾精不断充盛。

“天真”为“真阴”“真阳”,为人体阴阳之根本,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充养。通过保养形体,使脏腑精气充盛,则肾精充盛。《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这就充分说明形体强健,脏腑功能强盛,才能充养肾精。

3、“天真”与阴阳:

“天真”就是指“真阴”“真阳”,可见“天真”本身就有阴阳之分,包括阴阳两个方面。并且“真阴”“真阳”双方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具有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的变化规律。“真阴”“真阳”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同时阴阳双方相互转化,共同资长,故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人体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阴阳之间总是处于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之中,阴阳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才能保持协调一致。即所谓“阴平阳秘”。机体只有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使脏腑功能强盛,气血津液充足,真阴、真阳方能得以充养,所以,阴阳相济,精气得充。

4、“天真”在人体生长衰老变化中的作用。

肾中精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机能具有促进作用,并对人体衰老具有延缓作用。它主宰着人体生、长、壮、老的节奏。肾精充盛,则能促进脏腑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使其功能强健和延缓机体的功能衰退,从而延缓衰老。如肾精不足,则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减退,功能低下等,临床上根据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的理论,用填补肾精的方法,防治多种老年性疾病,使之健康长寿。同时“用补肾法延缓老年期衰退”的研究结果表明:补肾法(补肾益寿法)对老年人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延年益寿的中药中,补肾药占重要地位,如首乌、熟地、枸杞等。因此,无论是从生理或病理,无论是以辨证治疗或现代研究,都表明肾精在人体的生、长、壮、老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主宰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壮盛,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三“天真”在养生康复中的作用:

1、影响养生康复的诸因素:

养生康复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内径》从各种因素中,执简驭繁,提纲挈领归纳为四方面:精神、饮食、环境气候、锻炼。

精神状态是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体内真气和顺,精气不得耗散。所以调养精神,可使气血调和,脏腑安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否则就会五志过极,形体受损。

饮食是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调节饮食,使量不至过多、过少,味不至过偏,才能使机体健康无病。“服食节其冷热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盖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咸则伤筋,酸则伤肾”。因此,合理饮食,是养生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从古至今的食疗法,也是养生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食疗不仅可以通过食物充养形体,也可通过药物治理形体。

整体观念认为: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如何适应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气候变化,以及避免异常的环境气候的刺激,则对养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有意识地接受一定的环境变化的刺激,可以逐步提高机体的低抗力和适应力,从而增强人体的正气,避免过大的环境气候变化的刺激,可使形体无伤。即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体格锻炼,历来就作为养生康复最盛行的方法,从华陀的“五禽戏”到中华武术、气功及现代体操等,对强身健体都有着重要作用,并对很多疾病具有防治作用。如华陀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不朽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内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着粉,身体轻变,腹中欲食”。吴普仿行,虽年逾九十,仍耳聪目明,牙齿完坚,此所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蝼”也。反之,若“形体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2、“天真”与影响养生康复诸因素的关系及其对养生康复的作用:

《内径》把养生康复诸因素归为:精神、饮食、环境气候,锻炼四方面,而“天真”与这四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若肾精充盛,可使精神振奋,思维敏捷;脾胃健旺,食欲增进;机体对环境气候变化的抵抗力和适应力提高,形体强健有力,动作敏捷。同样,如精神内守,则精气不得耗散,真气和顺,肾精充盛;饮食得调,水谷精微得充,则后天之精足,先天之精得以充养;经常接受适当的环境气候变化的刺激和避免过大有害因素的刺激,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减少邪气对正气的损伤,从而使正气强盛,精气充足;体育锻炼,可使气血流通,筋骨强健,且动则生阳,阳气可以化生阴津,使精气充足。可见“天真”与养生康复诸因素关系极为密切。

既然“天真”对人体的生、长、壮、老变化起着主宰作用,而养生康复的实质就是要促进机体的发育,延缓衰老,并且“天真”和影响养生康复诸因素有着相互依存,共同资长的关系,这同样也决定了“天真”在养生康复中的主宰作用。这种主宰作用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作用,肾精为人体真阴,真阳,可直接控制人体的强弱盛衰。如节制,可使肾精藏,气血充盛,筋骨强壮,对养生、长寿有着重要作用。二是间接作用,即是肾精通过对影响养生康复诸因素的作用,来调节气血阴阳的盛衰,以达防病治病、养生长寿之目的。现代“补肾法”延缓衰老的研究表明:补肾法可使下丘脑―垂体―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得以改善;补肾法可以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补肾法对大脑功能有影响等。这些实验表明:人体生长壮老的速度,都取决于“天真”的盛衰盈亏。因此,保养天真,不得妄泄,就可以保身长全,延年益寿。

3、临床研究表明补肾益脾对促进功能延缓衰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病经验》表明:补肾填精养血能增强脑力和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思维和智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他们认为:老年人及久病之人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复加脑络不利,痹阻于脑窍而发生痴呆。肾主藏精,精能化气,气能化神,成为人之三宝,精不足则化气不能而气虚,气虚不能养神则神衰,所以脾肾两虚,髓海失充,脑神失养,故肾亏和气虚是痴呆发病的基础。肾精亏虚,百病由生,气虚又易产生血瘀,所以治疗血管性痴呆病当以补肾益气为本,兼以活血化瘀、豁痰通络。自拟补肾益智胶囊治疗,方中鹿角胶、龟甲胶、杜仲补肾填精养血,能增强脑力和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思维智力,在治疗本病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黄芪、党参是补气健脾要药,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中风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过程具有抑制作用,同时更具后天养先天的作用。

(2)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用《温肾健脾通络法干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机能衰退症临床观察》表明:亚临床甲状腺机能衰退症病因多为年老体衰,积劳内伤或久病失调引起的脾肾亏虚,病机关键为脾肾阳虚、血瘀阻络。肾虚患者存在内分泌、免疫、生殖等系统功能紊乱和低下,尤其是下丘脑─垂体系统功能减退,因而导致甲状腺素、性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低下。阳虚的体质之一是核酸代谢低下,随着年龄增长,微血管对缺氧的代偿能力下降,自由清除率减退,微循环障碍随之加重。温补肾阳药对各种内分泌腺体功能起促进和调节作用,具有提高甲状腺机能减退者能量水平,增加耗氧量的作用。治疗运用补肾温阳、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方用蓉芪颗粒,方中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填精补髓、养血润燥之功,其主要活性成分,苯乙醇总苷对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中心─下丘脑的老化有调整作用,可改善阳虚者的营养、体质量、耐力和抗寒力等,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或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样作用,能提高机体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延缓衰老。羊藿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的功效,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及羊藿多糖,能增强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功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调节线粒体的亚微结构,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提高“阳虚”模型动物的耐寒力,延缓衰老及强心、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的功能,并有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抗血栓作用。黄芪补气升阳与茯苓健脾渗湿利水相配伍,固护脾胃后天之本,气血旺盛可充养先天之精,用川芎活血行气,抗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篇5

1 简要回顾

上世纪80年代,我省推拿人才稀缺,福建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的推拿专业1985年才开始招收第一届大专班学生。当时,我省第一届推拿学会主任委员杨希贤老先生带领全省同道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杨老先生为原福建省人民医院推拿科主任、推拿主任医师,第一届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杨主任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还亲自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推拿医史文献研究,在全国推拿界颇有影响。他还参加了《推拿大成》一书的编写,可惜还没等到书正式出版,他老人家于90年代初过世,他的离去对福建省的推拿事业是个重大损失,我省推拿界在全国沉寂了十多年。

进入21世纪,福建省推拿事业在第五届推拿学会主任委员王诗忠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发展迅速,王主任充分利用学会的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学习班,为省内同道和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学习牵线搭桥,凝聚了我省推拿界的人心、力量。推拿学会的委员从2003年的30余人发展到目前的70多人,具有副高职称的学会委员从1~2个发展到目前的10多个,学历结构从原来的本科学历都很少发展到现在博士学历有2个、硕士近20人,本科学历占半数以上。人才队伍的成长是推拿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推拿学科带头人王诗忠主任医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扩大了我省推拿学科在全国的影响,为推拿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发展现状

2.1 临床

众所周知,推拿科在很多综合性大医院中多半是辅助小科室,甚至一些西医医院中根本就不开设推拿科,即使在中医院,推拿科的地位也不高。但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开始真正重视中医的发展,福建省的推拿界同道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已经让我省的推拿事业上了一个台阶。首先,十一五期间,我省推拿界有了第一个国家级重点专科,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于2007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病“颈椎病”建设单位,参加的主攻病种颈椎病诊疗方案的梳理在2008年国家中管局组织的专家审核中被评优,同期全国推拿协作组有16家单位,评优的只有三家。这也标志着我省推拿临床水平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除了国家级重点专科,还有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如泉州正骨医院推拿科、武平县中医院推拿科、沙县中医院推拿科,而在十一五期间,我省更有邵武市人民医院推拿科等24家国家级、省级特色专科建设单位,这些建设单位多分布在县级中医院,大多以推拿科人员为主要骨干,以颈、腰椎病为主要优势病种。这种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为优势病种研究,符合临床需求,将促进推拿学科快速发展。目前福建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已指定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作为牵头指导单位,负责指导24家特色专科进行推拿为主中医药技术防治颈腰椎病的建设,相信这24家特色专科的建设将进一步扩大推拿专业在社会百姓中的影响,进一步推动福建省推拿事业向前发展。

2.2 教学

福建中医学院《推拿学》主干课程创建于1985年,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目前涉及中医系、护理系、中西医结合专业、骨伤专业、康复、美容专业、五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近10个专业的《推拿学》教学,为了适应社会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国家教育部门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从1993年9月开始将原有的针灸专业(本科五年)和康复推拿专业(专科三年)重组整合为现在的针灸推拿专业(本科五年)。随着学科建设的日臻成熟,1998年开始上硕士研究生课程,200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为适应教学需要,将推拿教研室分成两个部分,即针推系推拿基础教研室和附属医院临床推拿教研室,共同承担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推拿学科基础教研室包含推拿基础学、推拿手法学、功法学、推拿学、小儿推拿学、整脊推拿学六门课程,其中推拿手法学是院优秀课程,推拿学是院精品课程。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中医高等教育也将面临着国际竞争、社会评价和市场选择。推拿学一直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本专业依托福建中医学院面向台港澳,东南亚及其它地区和国家,每年均有许多来自境外的接受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学生来我院、系攻读本科、硕士学位和短期学习进修中医推拿技术。

2.3 科研

我省推拿学会的挂靠单位为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该院推拿科为福建中医学院临床推拿学教研室,兼具临床、教学、科研的功能。在学科带头人王诗忠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通过对中医体质的调查(参与国家973科研课题)了解颈椎病体质特点,通过对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福建省教育厅课题)从一定程度上了解颈椎病的病因。为研究颈椎病的相关病理,我们进行了“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福建省科技厅课题)、“颈肌疲劳与颈椎病的表面肌电图相关研究”(福建省教育厅课题)、“更年期女性椎动脉型颈椎病与中医辩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福建省教育厅课题)等科研。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基于表面肌电分析等量化评价中医干预项背疼痛优化方案的示范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疗法优化组合方案的临床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和“基于sEMG信号特征分析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针刺效应研究”(福建省自然基金课题)。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年轻人才,更有助于提升我省推拿学科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和地位。

3 展望与对策

进入21世纪,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疾病谱与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脊柱及关节的退变性疾病大大增多,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现代医学的理念已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作出调整。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再次得到重视,中医推拿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推拿学科的发展进行思考。

3.1 人才培养方面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与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数目的增加,目前中医院校针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日趋困难,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在推拿方面表现突出。同时,社会用人单位岗位空缺的现象却也不时发生。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推拿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现就此现状对推拿人才的社会需求及办学单位的相应不足加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3.1.1 推拿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经过对2005-2007年福建中医学院本科针推专业毕业生推拿人才就业分布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社会对推拿人才的需求结构如下:

(1) 推拿临床医师人才需求:主要需求单位为等级医院中设有的推拿科、相关专病专科或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此类人才需求相对较少,主要是要开展临床诊疗工作,运用推拿为主要手段,治疗以颈肩腰腿痛及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的疾病。一般要求应聘者具备扎实的全科医学基础知识,能运用推拿疗法为主,结合针灸、理疗、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治疗疾病;特别对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知识和以推拿为主的保守治疗手段能重点掌握。

(2) 推拿康复医师人才需求:主要需求单位为综合医院康复中心/康复科,社区康复服务站等。此类人才需求较前者略多,主要开展以推拿为主的辅助康复治疗手段,对内科、神经科、骨科相关疾病进行康复治疗。此类人才需求一般要求应聘者具备全科医学知识,良好的推拿手法,对单个病种并不要求深入了解其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知识。

(3) 预防保健推拿人才需求:主要需求单位为社区及亚健康服务中心、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养生保健服务行业等。目前对于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已经受到了政府及医疗界的广泛重视,预防保健推拿人才的社会需求逐渐加大,市场前景广阔,其服务对象为庞大的亚健康人群。此类人才需求一般要求应聘者具备专业的手法操作能力,掌握预防保健相关医学知识。

3.1.2 推拿办学单位存在的不足

目前对就业情况分析以及对招聘单位的调查发现,推拿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手法操作能力差,对针推常见病认识不够深入,实战能力差的情况。我们认为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学生体能锻炼及功法训练较少,使得毕业生基础素质薄弱。第二,推拿手法实训未受到重视,操作实训课时少。推拿手法是推拿学的基础与灵魂,注重实践,只有多练手法与四诊检查,才能“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法从手出,手随心转”。第三,推拿课程中,推拿临床常见病的课程比重小,而现在临床上很少见或者已经少用推拿治疗的疾病仍然占有一定篇幅,使得需要重点讲解的病种课时被压缩,无法讲透彻。总之,推拿课程的设置不当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

3.1.3 调整推拿专业课程设置

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有用之才,因此,笔者认为,针推专业本科办学须根据社会需求,把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在具备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了解各科疾病的基础上,掌握娴熟的针推手法,具备一定的手法操作功力,能够胜任预防保健推拿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掌握以推拿为主的辅助康复治疗手段,如针灸、中药、理疗等方法,对内科、神经科、骨科相关疾病进行康复治疗,以适应康复推拿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对推拿治疗效果最好的常见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骨伤科疾病,要重点掌握其解剖、生理、病理、诊断、鉴别诊断、综合治疗等知识,能处理临床常见的急重症,能胜任推拿临床治疗工作。

五年制针推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的推拿人才最基本的能力是掌握娴熟的推拿操作及具备一定的手法功力;在临床治疗岗位上,还需对推拿治疗最为有效的疾病在基础理论、综合治疗方面都要有深入的了解,仅仅一般性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推拿办学思路进行改革,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针对以上不足对目前的推拿学课程作一调整。第一,增加实训课时的比例,通过加强推拿功法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重视训练学生的手法技巧及手法功力、深透力以提高推拿手法的效果。第二,压缩一些《推拿治疗学》中非临床常见病的课时(或考虑将其归到附录作为选读材料),增加推拿临床常见病(颈椎病、腰椎病等)的课程比例,重点讲解这些疾病的基础知识(如解剖、生理、病理、医技检查等),为诊断、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基础,从而支撑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另外,针对目前社会对推拿人才三个层面的人才需求。笔者认为,首先,对于基础性的预防保健推拿人才,应通过功法练习而增强手法体能,从而使手法更娴熟,且具备一定的功力,增强实践动手的能力。其次,对于推拿康复医师人才,在实训课程中增加SET(悬吊运动疗法)、MCU(颈椎功能检测系统)等新内容的介绍,使学生增加对主动功能锻炼的新动向、新设施及主动/被动康复的概念。最后,对于较高要求的推拿临床医师人才,应在课程中增加MCU、sEMG(表面肌电)等新技术检测分析的内容,增强学生对疾病疗效评价的最新认识,提高学生对探索更深层次知识的兴趣。

综上所述,目前社会对推拿本科毕业生有临床治疗、康复推拿、预防保健推拿三个方面的人才需求,其中临床治疗方面的人才需求相对最少,临床康复推拿次之,预防保健推拿最大。针对这种现状与趋势,本科针推专业的教学应在课程设置与教学重心方面作一调整,以加强本科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推拿常见病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能力与再学习能力,力争达到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

3.2 临床方面

推拿专业临床常见的多为脊柱病,针对以往对脊椎病只注重临床治疗(病中),忽视未病先防、瘥后防复(针对病前、病后)二个环节的问题,以中医“治未病”的宝贵思想为指导,引进系统工程学理论,提出“脊椎系统健康单元” 管理方案的概念。人的一生,脊椎的退变在所难免,目前脊椎病的发病更是提前到青少年,贯穿到中老年。因此,应当把人的脊椎健康作为人生健康中一个重要单元进行系统管理。

“脊椎健康单元”包含三部分:预防、临床治疗、瘥后防复。

首先,预防(针对病前) 体现祖国医学“治未病”思想。健康体检中心每年体检人群中有大量长期办公室伏案的脊椎病易发人群,建议在健康体检中心设立专门的脊椎健康咨询窗口。二是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在报纸发表科普文章,不断研究整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提出脊椎健康管理方案。三是联系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或与各级科协部门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共同努力开展脊柱健康教育宣传。

第二,临床(病中)临床诊疗方案的梳理,不断修订、完善以提高临床疗效。

第三,病后(瘥后防复)脊椎病是慢性退行性疾病,容易复发,导致前期的治疗前功尽弃,患者丧失信心,因此要高度重视“瘥后防复”。首先对出院和门诊已治愈患者建立规范的随访制度,不间断地进行健康宣教;其次要重视脊椎功能的恢复,挖掘中医导引动作并引进现代康复技术,研究总结有助于脊椎功能重建的颈椎导引操。

通过以上环节,可大大提高普通人群对脊柱病的知晓率,扩大推拿学科的社会影响,推动推拿学科的发展。

3.3 重视科研投入

随着推拿学科人才队伍的成长,开展推拿学科的科研时机已经成熟,目前我省推拿学会挂靠单位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和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推拿基础教研室已经有从基础到临床、从校级到国家级的课题二十多项。建议各县级中医院或区医院推拿科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促进临床发展。

课题组成员:

1. 王诗忠,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背分会副会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篇6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191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历代针灸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从古代到现代都比较重视针灸取穴的研究与创新。查阅历代几个典型时期的理论创新与穴位变化, 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针灸治病的演变过程, 得出以下结论:历代皆注重病因研究、辨证施治, 唐以前偏于外风立论, 以祛邪为主, 兼顾治痿独取阳明。唐宋以后始倡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辨证、辨病取穴。近代头针、舌针、眼针及石氏主取阴经“醒脑开窍”针法广泛应用。近几十年引进康复医学理念, 针灸与康复有机结合分期取穴针治, 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诊治过程。

1 病机认识

唐代以前以外风立论, 注重祛邪, 病机上以“正气方衰, 邪气独盛, 发为偏枯”立论。唐宋时期一直延用“内虚邪中”病机。到金元时期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折, 力倡“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成为病机学的分水岭, 金元四大家为其代表。王履则首次提出直中风和类中风的论点, 明确指出“中风者, 非外来风邪, 乃夺其病也。凡人年逾四旬, 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怒思伤其气者, 多有此疾, 壮年之时无有也, 苦肥盛则有之。”明清时期人才辈出, 许多医家对中风病进行了专论。王清任的气虚血瘀论, 创补阳还五汤, 至今仍有很大的临床价值。杨继洲按中风先兆, 卒中, 后遗症期分治, 进一步明确了病位在脑, 分期论治的观点。现代医家更是按中风病分为中脏腑、中经络两个方面, 并将中经络分为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五个证型, 有效的指导了临床治疗。70~80年代石氏的“窍闭神匿, 神不导气”, 眼针、头针按部取穴的全息观点, 更是拓展了治疗范围。

2 治疗进展

古代基于上述病因, 各个时代的治法也不尽相同。《内径》以“巨针取之, 益气不足, 损其有余”, “先去其阳, 后取其阴, 浮而取之”, 偏于祛邪。唐以后尤其是明清始倡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逐步把脑中风病分为中脏腑与中经络。中经络又分为肝阳暴亢、痰热腑实、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肝阴不足五个证型。针刺以辨证取穴为主, 逐渐形成辨证选穴、按症选穴(阿是)、独取阳明、平衡针法、灸法、拔罐及三棱针刺血等30余种方法。其间仍以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

现代, 尤其是70~80年代治疗方法逐渐成熟, 以焦氏头针及彭氏眼针为代表。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 手足六阳经皆上行与头面, 脑为髓海, 头之气街首位, 结合现代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头针按部位刺至帽状肌腱下, 快速捻转200次以上, 并注重针灸与运动有机结合, 充分提高了治疗效果。眼为心声,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眼睛是这个整体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与人体的经脉相连, 还通过“五轮”与人体五脏发生关系。眼神经与脑神经结构类似, 刺激眼区穴位可激发脑功能并治疗中风病。石氏醒脑开窍针法, 更是把治疗推向了一个台阶, 石氏主张病位在脑, 窍闭神匿, 神不导气, 致肢无所附, 神无所用。注重阴经穴位, 以人中、内关、三阴交为主穴, 手法量化补泻分明,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以上皆为治脑醒脑的典范。

80年代后期, 随着康复治疗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使得针灸治疗方法更加现代化。布氏分级将中风病的恢复分为五个阶段, 充分揭示了肢体活动恢复的内在规律[1]。中风偏瘫肢体障碍的恢复有其内在规律, 需辨期论治。软瘫期, 属真气去, 邪气独留, 针刺瘫侧, 因腱反射消失, 无从调动经络之气, 而达不到得气的目的, 此时采用巨刺法, 可加速联合反应和自主运动的的出现。结合良肢位, 来引导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当出现联合反应, 肌张力稍高, 此时以头穴为主可激发脑细胞活性, 消除脑水肿带, 挽救半暗带的部分凋亡细胞。由于治痿是主要矛盾, 以阳明经为主, 体现古人“治痿独取阳明”的道理。当肌张力增高, 痉挛加重, 此时应缓急而不是治痿, 据研究阳经穴位为主治疗中风后上臂痉挛较针刺阴经穴位效果好[2]。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尽快地恢复步行能力和步速, 且优于不分期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和“治痿独取阳明”针刺治疗[3]。针刺加康复的提出避免了由于片面强调针刺治疗而忽视了康复, 致使治疗以发展肌力为重点, 强化共同运动、联合反应而导致误用综合征的出现。

3 讨论

纵观历代认识与治疗, 首先注重病因病机的研究, 从外邪致病-五脏虚损-窍闭神匿-康复理念, 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治疗方法也随之创新;早期扶正祛邪-独取阳明-阳缓阴急-脏腑辨证-头眼耳针-醒脑开窍针刺法-康复分期针治。《灵枢.根结》篇“用针之要, 在于知调阴阳, 调阴与阳, 精气乃光, 合形与气, 使神内藏”。只有阴阳平衡, 肢体才能恢复正常功能。上述论述与治疗都离不开阴阳两端, 只有‘阴平阳秘’, 精气内藏, 才能发挥治疗作用。无论是治痿独取阳明的气血双补, 还是阳缓阴急的泻阴补阳, 以及拮抗肌取穴法, 平衡针法, 都是调整阴阳的具体表现。治疗方法也遵循阴阳双调、标本兼治, 针灸与运动康复相结合[4]。重视中医传统的治疗措施, 并吸收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体系, 引进康复医学的有效康复技术, 汇中西之长, 是两种医学在中风偏瘫康复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探索, 值得临床推广。

建议:不局限于空洞的文字评价标准, 不局限好转、有效等评估, 可与国际接轨, 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关于中风病某一症状的治疗研究, 如肩手综合征、肌张力障碍、吞咽障碍、高级脑功能障碍、平衡障碍等。治疗方法更加细化, 加强针刺手法及工具的创新, 打破重体针轻运动的倾向, 提倡针灸和康复手法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不拘泥于古人, 结合现代科技, 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与时俱进, 因人制宜, 不搞门户之见。取穴应少而精, 减少肌张力增高的发生和恐惧感, 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中风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本文拟在粗略梳理各个时期的治疗精华, 使治疗方法更加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王卿军. 结合布氏分级针治中风偏瘫100例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03, 22(10):32.

[2] 何可, 张泓, 吴清明, 等. 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 中国针灸, 2012, 32(10):887-890.

篇7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609-03

中图分类号:R 249 文献标识码:A

田维柱教授早年师从于全国针灸名家彭静山教授研习眼针,得其精华并有所发扬,长期从事针灸临证,对内科常见疾患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认识及独特见解。笔者侍师临证数载,接触了大量前来就诊的中风病患者,对田师治疗该病的思维理念及治疗方式感悟颇深,现就田师有关针刺治疗中风的临证经验做如下整理。

1 阴阳两经结合,眼针体针并施

中风病的针刺治疗,由来已久,历代名家对该病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摸索出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田师对于该病的针刺治疗,认识精深,见解独到,有别于传统治疗方式。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治疗方式,随着见解的不同而临床各有侧重,对于中风病外风、内风、瘀滞、痰阻的认识以及息风、活血、益气、通络的方法始终左右着临床。但针刺治疗该病,历代医家以独尊多气多血的阳明经为多,手足阳明经始终是临证治疗时针灸师关注的重点,例如《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云:“阳证中风不语,手足瘫痪者,合谷、肩髑、手三里、百会、肩井、风市、环跳、足三里、委中、阳陵泉”“阴证中风,半身不遂,拘急,手足拘挛,此是阴证也。亦依治之,但先补后泻。”由此分析,当时医家对阳经诸穴情有独钟,上述治疗中风的针刺处方竟无一个阴经穴位。天津中医学院曾对古籍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诸多处方进行统计,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序,结果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个穴位中,前9个穴位全部是阳经穴。

结合经验,田师认为中风之为病,多因体内阴液不足,水不涵木,风阳内动所致,阴阳失衡为其本质,单纯选取阳经诸穴,未免过于片面。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互生”的理论,只有阴阳两经结合取穴,二者兼顾,方为周全之处方。此外,患者肢体瘫痪,从康复学角度分析,为内外侧肌群失其平衡所致,依据经络循行分布的规律,阳经循行于肢体外侧,阴经循行于肢体内侧,单纯选取阳经诸穴,从取穴部位来看,显然缺乏整体观,根据腧穴所具有的局部治疗作用,选取肢体内侧阴经诸穴,亦为临证所必须。

田师临证针刺选穴,阴经与阳经取穴相结合,上肢不遂者,多配以极泉、天府、尺泽、孔最、神门等穴;下肢不遂者,多选择血海、阴陵泉、地机、复溜、三阴交、太溪等。上述诸穴与手足阳明经诸穴相互交叉选择,内外兼顾,标本并施,阴阳结合,相得益彰,操作时注意相关量学要素的掌握,使每次治疗均达到一定的刺激量,从而激发经气运行,行气逐瘀,养血通络,调整脏腑机制,促进局部肌肉被动运动,改善肢体不遂症状,达到疗疾除患的目的。

眼针疗法诞生于我院,使用至今30余年,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即刻效应享誉临床,广为患者接受。眼针的即刻效应多于针入穴区后立即显现,很多患者肢体不遂症状在接受治疗时即刻出现改善。但其缺憾是针刺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衰减。而体针治疗中风病,其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眼针不同,实验针灸已证实,体针治疗中风病,脑血流的改善常常在进行针刺操作后20分钟左右,效果最为明显。由此可以看出,眼针与体针在对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其作用是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目前在我院,眼针与体针联合使用治疗中风病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依从脏腑取穴、循经取穴、三焦取穴及观眼取穴的取穴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及临证表现,眼针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临证样本证实,该治疗手段的I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单一体针治疗相比,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2 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

针刺治疗以其手段的多样性长期运用于临床,体针结合各种微针疗法广泛地适用于临证治疗。但多年来,针刺治疗以其较为散乱的个体化操作,使其临证应用缺乏规范的、为业界认可的标准。同为1个穴位,在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不同的医生很可能采取的操作方式会有所差异,故临证治疗时较为繁杂,虽有各自的见解,但会使初学者感到茫然,从一定角度束缚了针灸治疗的普及性。

田师针刺治疗中风病,对常规体针腧穴的操作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例如能够疏通上肢经筋的尺泽穴,在治疗半身不遂时采取屈肘透刺的方式,使小臂产生抽动感,而非传统上的小臂伸直、直刺的方式进行操作;对于极泉穴,让患者端坐位,抬患者上臂暴露腋部,透刺的方式使上臂产生抽动感为操作规范;对于临床经常被选取的足三里,如果用以治疗中风病引起的下肢不遂,则经常采取斜刺的方式进行操作,如果下肢不遂较轻,可透刺承筋穴,如果下肢不遂较重,可透刺承山穴,而有别于常规以直刺的方式进针。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目前应用的教材仅以直刺0.5~1寸作为其操作方式的描述,用以涵盖其所有主治功效。田师经临证总结后认为,取该穴治疗本经病变,如齿痛、鼻病时,以合谷透劳宫的方向操作,效果突出;在治疗中风病所致的手指拘挛、双手握固等症状时,以合谷透三间的方向进行操作,效果改善明显;在治疗小臂肌力下降、抬举无力时,以合谷透阳溪的方向进行操作,效果较佳;当从合谷向后溪的方向透刺时,能够使急性腰扭伤所致的腰部屈伸不利、疼痛等症状得以缓解。

田师针刺施术时,除了要求进针的方向、深度、角度、刺激量等具体要素外,对于腧穴的具体操作细节,尤其是操作的持续时间、达成的针刺效应等,均有严格的规定,每次针刺操作仅以得气作为最终目的是远远不够的。对此,田师反复强调:从电生理学的角度而言,针刺操作时,只有其刺激量达到相应程度直至产生动作电位,才能够对疾病产生突出的治疗作用。

3 强调偏瘫的分期治疗,尤为重视痉挛期的针刺调整

中医对于中风病肢体瘫痪的认识由来已久,古典医籍对此记载甚多,多从肢体的弛缓及拘挛两方面加以描述,而缺乏对于肢体瘫痪症状全程的细致掌握。比如刘完素认为:“或云筋挛有力,则为实热;弛缓不收,则为虚寒。或未能寒主收引,而热主舒缓,则筋挛为寒,筋缓为热者,皆误也。凡治诸风方,通言主疗筋脉挛缓,岂分寒热虚实之异?”可见当时医家已经对中风病引发的肢体不遂症状有了差异性的认识。张景岳认为:“偏枯拘急痿弱之类,本由阴虚……夫血非气不行,气非血不化。凡血中无气,则病为纵缓废弛,气中无血,则病为抽掣拘挛……故筋缓者,当责其无气。筋急者,当责其无血。”由此分析,对于弛缓及拘挛的认识,当时已相当具体。相应的治疗方面,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至于审证之法,有身体缓纵不收,耳聋目瞀,口开眼

合,撒手遗尿,失音鼾睡,此本实先发,阴阳枢纽不交,于暴脱无异。并非外中之风,乃纯虚证也。故先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挽回万一。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脉络失和。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通利,则病可痊愈。”其所描述的“缓纵不收”“肢体拘挛”较为详细,其中对于“肢体拘挛”病机的认识见解较为独特。

现代医学,尤其是康复医学对偏瘫的规律性认识较为系统,认为偏瘫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症状,同时,它也是一种功能缺损,是一种可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障碍,包括功能、能力以及社会障碍。康复理论把偏瘫的恢复过程分为迟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及正常等多个部分,症状恢复时,其顺序的相关性非常明确。康复治疗现在已经成为中风单元中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偏瘫的分期治疗,迟缓期的针刺可操作性较强,患者较能接受,医者的施术也较为顺畅。田师认为痉挛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痉挛期时患者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临床又形象地称之为“硬瘫”。在该期进行针刺治疗时,如果针刺过深或手法过重,经常会引发局部肌肉抽搐,导致滞针、弯针甚至断针,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会使患者遭受痛苦,本能地拒绝针刺治疗,长此以往,还会使患者痉挛的程度进一步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进程。有鉴于此,很多康复师提出了“偏瘫痉挛期应该避免针灸治疗”的看法。

结合多年的临证体会,田师对痉挛期的针刺施术以“关刺法”及“轻刺法”“缓刺法”为主,配合眼针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佳的疗效。

关刺为“五刺”之一。《灵枢・官针》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日渊刺;一日岂刺。”此法多在左右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腱上进行针刺。因筋会于节,四肢筋肉的尽端都在关节附近,故名关刺。古法多以此方法治疗筋痹症。中风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发病初期邪实壅盛,脉络不通,气血闭阻,肢体弛缓不收;而随着病程的进展,实邪渐去,本虚之象突显,经气亏耗,精血不足,筋脉肌肉失其濡养;病久耗气伤血,气血不足,滞涩于经脉,均可使瘫侧肢体出现挛缩。筋为肝之所主,故采取“关刺法”可调肝以柔筋,疏肝以缓急。

对痉挛期的认识,田师认为受损脏器应责之肝、脾;受损部位应归之筋、肉。治疗时以“关刺法”刺其筋,以“轻刺法”“缓刺法”刺其体。进行“关刺”操作,上肢不遂,常取肘关节处穴位,如尺泽、曲池、少海等疏通上肢经筋;下肢不遂,常取膝关节处穴位,如委中、阴陵泉、阳陵泉等疏通下肢经筋。因上述穴位远离肌腹,针刺方向朝向关节处,操作时不易产生局部肌肉痉挛。而对于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痉挛的针刺操作,田师往往采取“轻刺法”“缓刺法”,即轻捷、缓慢、柔和进针的方式进行施术。该方法要求医者在针刺操作时要注意按步骤,有序而缓慢地将针体刺入到预定的深度。首先针刺前,医者要先以押手在腧穴部位施行切压、重按,以缓解下一步进针可能造成的突然刺激;随后刺手快速将腧穴所在部位的皮肤刺穿,此时应注意针尖刺破皮肤后,将针静置,不要继续向深部进针,因为针尖刺入较浅,针可能会倾倒,刺手应把持住针柄;稍后,即针尖刺人时造成的疼痛感缓解后,刺手再行操作,此时应使针体轻柔、缓慢、匀速地向深部前行,避免因快速、突然而造成的局部肌肉可能出现的挛缩情况的发生,刺入后针对局部肌肉不同的表现而选择施用恰当的手法或不施手法。

对于痉挛期患者,田师以该种方法运用于临床,以其柔和、缓慢的操作,适度的刺激量而较易为临证患者所接受,改变了个别医家认为的“痉挛期不能进行针刺治疗”的认识,丰富了痉挛期患者可以接受治疗的手段。

田师临证治疗痉挛期偏瘫患者,采取上述针刺操作的同时,配以眼针,使体针与眼针相结合,收效甚佳。常取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脾区等在眶周进行针刺,避免了体针局部治疗因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局部肌肉挛缩情况。临床实验证实,进行眼针治疗后,对低氧及缺血所致动物脑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脑缺血后的持续血流低下。此外,经笔者的临证体会,采取眼针结合体针疗法较单一的体针治疗,其疗效的提高,较为显著。